专题欣赏

2024-09-20

专题欣赏(精选3篇)

专题欣赏 篇1

选修课是与必修课不同的课程。选修教材以专题形式呈现, 因而选修课教学也应该以专题形式进行, 这既是选修课设计的初衷, 也是选修课教学的关键。然而实际的教学情况却并不是这样。笔者在全国各地以及本地听了不少以选修文本为内容的教学观摩课, 这些观摩课相对于必修课来说, 没有多大变化, 专题教学没有受到教师的普遍重视, 他们关注的仍然是单篇的课文, 依然只是重视文本信息的完全传输、知识的系统传授, 而缺少专题意识和课程视野。这种对选修模块内容的处理仅停留在对单篇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上的教学方法, 割裂了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不仅不能充分发挥选修教材是必修教材延伸和拓展的作用, 也不能达到使学生对必修课已经学过的知识有更高层次的概括性认识和学习能力的升华的目的。

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地进行了许多年, 为什么选修课教学没有出现让人耳目一新的局面?为什么语文教师在教学选修课时还要篇篇精讲而不愿进行专题教学?在经过调查分析后, 我们找到了两个原因:一是选修课教材虽然在编排上异于传统教材和必修教材, 这些文本也足够经典, 但依然是文选式的。这种文选式架构, 与教师在必修课教学中形成的固有的教学模式不谋而合, 教师自然也保持着因循旧有模式的巨大惯性, 特别是当选修课教学由理想走向现实后, 老师们在观望和迷惘中, 渐渐失去了革新的冲动。二是选修教材编写本身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让教师无所适从。如《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的三个专题, 它们本身并不能完全孤立, 欣赏一首诗歌要“知人论世”, 也要“置身诗境”, 还要“因声求气”, 这三种鉴赏方法并不能断然隔开, 按哪一种主题进行专题教学都会顾此失彼。而散文部分也存在着“示例”不够典型及选文与专题主题不匹配的问题, 前者如第四专题所选的陆游作品《过小孤山大孤山》, 无论是在中国古代散文中, 还是在陆游的作品中, 这篇作品都缺少代表性, 因而也难以承担“示例”的作用;后者如第五专题所选的苏洵作品《六国论》及欧阳修的《伶官传序》, 这两篇文章是史论文中的典范, 形制规整, 把它们列入“散而不乱”这个专题中显然让教师们摸不着头脑。

我们不得不承认, 在教学实际中, 很多教师对于选修课一直抱有不敢放手的想法, 宁愿求全求深, 唯恐挂万漏一。其实, 选修课自有其特点, 选修课与必修课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它的自主性、灵活性远远地超过了后者。选修课在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形式的呈现以及难度深度的把握上教师是有自主权的。教师可以综合考虑教情学情等要素, 科学而富有实效地将教学内容重新整合, 突出重点, 去除枝蔓, 连缀成线, 以使教学思路更清晰, 学生视野更开阔。

下面笔者结合教学《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时的一些做法, 谈谈如何对这一模块进行专题重构。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人教版的选修模块之一, 编者从高中生实际水平出发, 按不同的鉴赏角度、鉴赏方法设置六个专题, 且诗文分列:诗歌部分三个专题, 依次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因声求气、涵咏诗韵”;散文部分也是三个专题, 分别是“创造形象、诗文有别”、“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文无定格, 贵在鲜活”。这种以文本中客观存在的、规律性的知识或方法为标准建构的专题, 不仅切合高中生的欣赏需要, 而且能从几个基本方面充分体现诗歌散文两种文体的各自特点。但确如前文提到的那样, 教材编写是存在着一些问题的, 为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更好地进行系统性的专题教学, 我们对这一模块进行了一系列的重构。

一是对与专题主题不契合的个别文本进行替换。如“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专题的“示例”《长恨歌》, 该文主要是从讽喻的角度对诗人创作的意旨和作品的主题进行探讨, 其他方面如白居易的生平事迹、诗歌创作的背景等均未作介绍, 只是建议学生“根据作品本身和相关文献资料作出自己的理解”, 而学生个性化的理解, 既可以是歌颂李、杨爱情, 也可以是讽喻当时李氏荒淫误国, 还可以是爱情讽喻相结合, 这种多义性使得对本文的鉴赏即使是介绍了创作背景, 这种背景与诗歌的主题关系也不大, 这种情形造成了专题目标“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方法在本诗鉴赏过程中的明显缺位。再如第五专题“散而不乱, 气贯中脉”中的《六国论》, 这篇文章第一段提出了总论点“六国破灭, 非兵不利, 战不善, 弊在赂秦”, 而后两个分论点紧跟上:“赂秦而力亏, 破灭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 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接下来, 第二段论证对应第一个分论点, 第三段论证对应第二个分论点, 该文论证非常严密, 何来“散”呢?又怎么能作为“散而不乱”的代表?“示例”的作用是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如若教材的例子不足以全面概括单元学习的重点, 教师则可以另选作品作为赏析示范, 如白居易的《秦中吟》、欧阳修的《泷冈阡表》, 用它们作为“知人论世”和“散而不乱”的“赏析示例”代替《长恨歌》、《六国论》则是很有示范性和典型性的。

二是对不太合理的专题进行整体重构。本模块第四专题“创造形象诗文有别”是需要进行重点改组的部分。《教师教学用书》在这一部分的“说明”中指出: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都很重视形象, 但二者的形象性又有差别。中国古代诗歌是一种高度凝练的艺术, 常常有“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因而, 诗歌的形象非常发达, 象外之象、味外之旨需要仔细品味。中国古代散文相对于诗歌来说是一种比较舒展的艺术, 句式散化, 篇幅可长可短, 表情达意不受格律限制, 可以兴之所至, 自由挥洒, 因而散文中的“意”表达得更为明白显豁。按照这个说明及本专题的主题, 这一专题的选文应该诗文对举, 以进行对比赏析, 但是教材却不是这样。从“赏析示例”的《过小孤山大孤山》到“自主赏析”中的《庖丁解牛》、《项羽之死》、《阿房宫赋》再到“推荐作品”的《西门豹治邺》、《大铁锤传》等, 全是散文作品。那么, 教学中无论是采用单篇形式还是专题形式, 都无法让学生明白在“创造形象”方面“诗文”是“有别”的。为此, 我们对这一专题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必要的重组。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学生们在初中学过的散文, 在简要分析后, 把杜甫的《登岳阳楼》、《泊岳阳楼下》、《陪裴使君登岳阳楼》和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中的一两首拿来作为“赏析示例”对比阅读, 使学生明白在描写岳阳楼方面诗歌散文在创造形象时是各有特点的, 然后在自主赏析《项羽之死》时, 引导学生把它与杜牧的《题乌江亭》、胡曾的《乌江》、王安石的《乌江亭》、李清照的《咏项羽》等一起来阅读;学习《阿房宫赋》时, 把它和胡曾的《咏史·阿房宫》一起比较赏析。这样的重构不仅能突出“创造形象诗文有别”的主题, 让学生明白“散文和诗歌虽然都具有形象性, 但各有特点”, 而且能发挥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 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是打破原有专题甚至是教材的限制, 依一定的标准选择相关篇目重构专题。主要是同类文本的共性阅读赏析或比较赏析, 分析这些篇目的共性与个性。如按照同一体裁建构专题, 在学习《项羽之死》时, 把它和《西门豹治邺》、《大铁锤传》、《种树郭橐驼传》组合成人物传记专题;按照同一题材建构专题, 在学习孟浩然《夜归鹿门歌》时, 把它和谢灵运及王维、韦应物、储光羲、常建、李白、杜甫等人同类诗歌集于一处, 形成“山水田园诗赏析”专题;按照表现手法建构专题, 在学习李白《越中览古》时, 把它和其本人的《苏台览古》、刘禹锡《石头城》、韦庄《台城》、岑参《山房春事其二》合在一处形成“诗词中的对比技巧运用”专题;以流派或风格为标准建构专题, 学习李清照的《一剪梅》时, 把它和温庭筠《菩萨蛮》、李煜《虞美人》、周邦彦《苏幕遮》、姜夔《扬州慢》建构“婉约词欣赏”专题;以时间断代为标准建构专题, 把陆游、辛弃疾、岳飞、陈亮等诗人的作品集结构成“南宋爱国诗词赏析”专题;以作家属地为标准建构专题, 将欧阳修、王安石、曾巩、黄庭坚、杨万里等人的作品集在一起, 形成“古代江西籍作家诗词赏析”专题;以某一作家个人的作品为主建构专题, 学习杜甫的诗歌, 我们选择杜甫的一些作品建构“沉郁顿挫———杜甫与杜诗”专题, 当然也可以将不同作家的作品进行比较, 如建构“李白与杜甫”、“苏辛豪放词”等专题。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这一选修教材精心选择了中国古代诗文发展的主要时期、重要流派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进行集中编排, 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必修的基础上认识中国古代诗文的特征, 掌握诗文鉴赏的基本规律, 将已学过的作家作品贯穿起来, 从整体上获得对古代诗歌散文发展流变的初步了解。欲达到上述目标, 围绕专题主题的单篇精讲教学固然是不能完全摈弃的, 但在选修课教学中如果一味墨守传统的教学方法又是教学惰性的表现。我们认为, 在当前选修课教学不甚理想的背景下, 教师应有专题意识和课程意识, 并在继承必修课教学传统中促进选修课教学的发展, 在守正中不断创新。当然, 这种创新是以建构主义哲学作为基础的。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者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建构知识, 这个过程包含着对原有经验的改造与重组。而另外一方面, 选修课教材的设计是给教师和学生留有了改造与重组的余地的。《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编者在“前言”、“致同学们”中分别指出:“文学作品是多种因素的复合体, 教材在一些章节中列举一些作品, 并不意味着这些作品只能从这一章节所提供的角度进行欣赏。在具体的阅读和理解运用中, 完全可以引入另外一些角度, 以获得对作品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这套教科书只是提供了一些资源, 几个平台, 大家完全不必受此局限。”所以,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发挥主动性, 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和其他有关资料”, “增强课程资源意识, 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引导学生根据教学目标进行篇与篇的组合、单元专题的整合, 由点入手, 以点带面, 步步扩展, 纵横联系, 使单篇课文成为专题乃至模块整体架构中的有机部分, 以发挥整体效应, 帮助学生通过这种联系获得对诗歌散文的更深刻的认识, 从而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提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张妍.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构想及实施建议.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08 (5) .

[3]张妍, 龙胜祖.选修不是全修.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09 (8) .

[4]吴俊.走出语文选修课程教学的误区,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09 (12) .

[5]徐思源.单篇单元模块——谈选修课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10 (7) .

[6]纪涛.一种离别, 几重不同.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10 (8) .

专题欣赏 篇2

体育艺术系

动 态 摄 影 论 文

班级: 艺术设计一班

姓名:构利利

摄影艺术欣赏

一门十分重要的文化摘要:艺术是现象,对客观社会生活的反应,摄影是一种审美的艺术,体现艺术家独特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的体现。摄影文学因为社会的需要和人们的审美需要,迅猛发展起来。摄影文学不仅使摄影艺术突破了传统的纪实性,并冲出了时间空间的局限,使摄影艺术插上了理想的双翼,翱翔于艺术的太空,而且又把文学的艺术语言变成直观形象,把文学相象的描写变成可视的画面,使它既有美的视觉形象,又有精辟的语言艺术。摄影家用自己的照相机去拍出画来。“拍”出画来,创造出诗情画意的境界。摄影艺术,纪实性是摄影不可更改的本质,所以在创造过程中摄影主体性和纪实性的统一是必要的。摄影的艺术形象以及反映的内容与它的原型在一定意义上具有同一性,因此摄影的题材与其创作的原型有着密切的关系,换言之摄影的题材与其被拍摄的主体关系密切。

摄影文学是当代现实生活不可缺少的艺术形式。题材,就是艺术家按照一定的创作意图对社会生活进行取舍、提炼、创造而在艺术作品中所表达的部分。摄影题材来自于客观存在,这是摄影的纪实性所决定的,它决定了摄影作品的艺术形象以及摄影作品反映的内容必然是客观实体。而对于摄影艺术,纪实性是摄影不可更改的本质,所以在创造过程中摄影主体性和纪实性的统一是必要的。也就是,摄影的艺术形象以及反映的内容与它的原型在一定意义上具有同一性,因此摄影的题材与其创作的原型有着密切的关系。换言之摄影的题材与其被拍摄的主体关系密切。不同题材的摄影也会有不同的艺术创作过程,所以摄影的类型也与题材有关。摄影的题材、类型分为:新闻摄影、人文摄影、风光摄影、人像摄影、体育摄影、商业广告摄影等。

摄影作品的主题是摄影家对摄影纪实性的充分利用,借现实主体来表达的思想、观念和情感。在主题塑造的过程中,摄影家不是被动的摄取眼前的现实,而是对现实深入观察体验和认识,并精心摘取具有典型性的画面、形态借以揭示出思想观念或宣泄某种情感,所以摄影是现实的艺术,他无法脱离客观对象去完成创作。艺术作品的形式是指作品内容的组织结构和表现手段。摄影造型艺术同绘画相同之处,是将艺术形象诉之于视觉,在一个平面空间内展示出来。在摄影作品的表现形式中,摄影家也是通过构图的方式将其主题鲜明的表达出来。

摄影的艺术表达手段也可以称之为摄影的艺术语言,与摄影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自摄影术诞生那天起,摄影的局限性就对摄影作品的艺术语言表达就有着不同程度的限制。在摄影作品中内容决定形式的产生。摄影作品的产生首先是由摄影师雇主的某种需求或者是摄影艺术家受社会生活的事物的某种激发,而产生了创作欲望,确定作品内容,然后根据内容需要去寻找恰当的表现形式。

有些摄影艺术作品只有插上了文学想象的翅膀,才能振翅高飞。黑格尔说:“同一句格言,从完全正确地理解了它的年轻人口中说出来时,总没有在阅历极深的成年人心中所具有的那种含义和广度,后者能够表达出这句格言所包含的全部力量。”摄影文学的内在构成成分的相互激活,不但展示了更为丰富的内容,而且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要。

当历史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们认识摄影文学是文学、摄影、编导、表演、美术等众多艺术的审美复合。审美复合论是一个深刻的理论范畴。社会生活的关系,可以说是一种审美关系复合论。在„审美复合论‟的整体结构中,其基础的层 面是审美主客体关系的层面。”“在„审美复合论‟的审美主客体关系层面上,与美的复合结构相对应的是一个多种审美类型和审美心理形式相融合的审美意识复合结构,这是对摄影文学审美认识与审美价值相统一的本质特性的具体规定。这个结构包括自然美的审美、科学美的审美和自然美与科学美复合的文学艺术的审美。”其实,摄影文学有较复杂的一面,也有较简单的一面。例如,一个大学生、出租车司机、清洁工一天的生活,北京某个胡同的面貌,重要的文物古迹,科技的发明创新、时装表演,重大的政治外交活动,各地的自然风景、生态保护,、文化娱乐活动,各个社区的风光、建设,外国人在中国的生活,均可拍摄。直接到现实生活中创作摄影小说,有的倾向摄影文学是文学、摄影、编导、表演、美术等众多艺术的审美复合,这较适于改编小说名著。这都是可以探索和尝试的。因此,我们不能一味地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审美复合论”的确揭示了摄影文学的复杂的一面。但有些摄影诗,摄影散文的内在构成是非常单纯和简单的,这就不能用“审美复合论”去把握。

摄影艺术和文学各有其得失。摄影艺术长于提供逼真而直接的视觉性,;而文学善于造成具体而生动的思维性,却在还原视觉效果上失于间接性。把两者孤立看,各自缺失是明显的:摄影艺术无法如文学那样提供具体而生动的思维性,而文学难以像摄影艺术那般呈现逼真而直接的视觉性。但是,如果把这两门各有得失的艺术相互„匹配‟走来,却可以获得相互开启和相互补足效果;摄影艺术的视觉性与文学的思维性相互开启即互启,展现出无与伦比的新优势;同时,前者恰好补足文学的视觉间接性,后者又补足摄影艺术的思维间接性,从而达到互补。而正是这种相互匹配产生的互启和互补效果,为摄影艺术与文学综合成为摄影文学,提供了必要而充足的缘由。

在历史上,艺术创造往往成为极少数人垄断的领域。当然,在艺术这种发展过程中,基层民众也进行了艺术创造,只是这种艺术创造还处在自发阶段,没有上升到自觉阶段。这是因为历史条件的限制。真实是一切艺术的生命,对于借助照相机和感光材料为工具而创制出来的摄影作品来说,真实性是它与生具来的先天素质,但决不能因此而忽视作品审美的要

整理提供的艺术质量,也不符合广大群众的欣赏要求和审美理想。要产生既有思想深度、又有艺术创新的摄影作品,除了要求摄影家有丰富的生活经历、熟练的技巧之外,还要求作者有较高深的思想艺术修养。画家叶浅予总结他的艺术道路和创作经验,提出“吞吐古今,涉猎中外”,这是很深刻的经验谈。

摄影家这种艺术的敏感,不是天生的,是凭作者的思想、艺术修养,经过长期刻苦磨练出来的。一个摄影家如果不尽可能本论文整理提供多读一些书,熟悉祖国的艺术传统和世界各国的文化,眼界不宽,思路不活,面对纷纭繁杂、变化万端的客观世界,就会眼花缭乱,莫知所措。有的青年摄影者主观上也愿意提高创作水平,但不在深入生活和学习修养上下功夫,往往本末倒置,只讲究买新式照相机,或者单纯追求摄影技术技巧,对其它一概不感兴趣。他们不知道提高艺术质量的根本问题,是提高摄影者本人的艺术素养。冯牧同志在一次摄影创作讲习班上说得好:照相机是最自然主义的,摄影家应该是最不自然主义的。这话指出了摄影创作的内在规律;准确地说出了使用的工具的特性,和掌握这种工具的人的作用,以及这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毫无疑问,摄影创作不能不讲究技术,但又决不能把摄影艺术归结为纯技 术的产物。不用说选材、构图、立意是摄影创作中有思想性的创造性劳动,就是在造型处理、技术技巧的运用上,以至光圈大小,焦点虚实,镜头角度的高低俯仰、前后左右的选定,都莫不反映着摄影家的思想观点、情感趣味。

专题欣赏 篇3

2、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

6、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9*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3*千岩万转路不定,梨花倚石乎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9、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20、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21*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杜牧《阿房宫赋》)

23、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

26、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8、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白居易《长恨歌》)

29*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青角吹寒,都在空城。(姜夔《扬州慢》)

30、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誰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33、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35、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42、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43*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47*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李白《将进酒》)

49、此时相望不相闻,但见长江送流水。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越水成文。(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52*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53、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5*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56、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白居易《长恨歌》)

57、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杜甫《登岳阳楼》)

58*春水碧于天,划船听雨棉。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顺断肠。(韦庄《菩萨蛮》)

60*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61*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64*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

67、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

69**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李白《将进酒》)

72*昨夜县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滩落月复西斜。(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73、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76、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77、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80*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杜甫《阁夜》)

81、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杜牧《阿房宫赋》)

85、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杜牧《阿房宫赋》)

86、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欧阳修《伶官传序》)

88、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杜牧《阿房宫赋》)

89、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91、杜郎俊赏,而今重到虚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问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姜夔《扬州慢》)

94、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9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欧阳修《伶官传序》)

98、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补充:

阿房宫赋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

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渭流涨腻,弃脂水也;

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六国论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专题欣赏】推荐阅读:

欣赏绘画07-19

欣赏内容07-22

美学欣赏06-17

欣赏教育06-18

欣赏体验06-18

如何欣赏07-05

对话欣赏08-08

欣赏水平09-05

欣赏色彩09-08

欣赏习惯09-16

上一篇:腐蚀原因分析下一篇:品味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