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欣赏(精选8篇)
善于欣赏 篇1
摘要:一节与众不同的政治交流课, 启示我们处理学生的方式决定管理的成败, 有效沟通能消解彼此的困惑。通过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自己的亮点, 展示自己的才华, 填充自己的空虚和无聊, 调节自己的情绪, 进而实现美好的人生价值。
关键词:欣赏,亮点,人生价值,思想政治交流课
邢转利
教育界有这样的矛盾, 学校及教师想方设法规范、约束学生行为;学生千方百计张扬个性, 导致师生关系紧张而尴尬近几周 , 总会看到 对学生的 通报 , 损民宅、拆 篮环、偷摩 托……事件一件连一件 , 通报、处分一张接一张。问题还是没解决, 我疑惑:是学生无视荣辱、自暴自弃, 还是学校管理方式出了问题?
课间操时间我的汽车前轮胎在车棚内惨遭学生刺破。针对此事件, 教师间议论纷纷, 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一是极“左”的观点, 向派出所报案, 立即追查当事人。请派出所调取监控, 查勘现场, 提取指纹, 对整个事件详录在案, 查到当事人严惩不贷。对事件急于求成, 严肃追究, 达到震慑全校学生的目的。
二是极“右”的观点, 听之任之, 放弃追查。认为学生刺破车轮胎, 这是学生早有准备的, 有预谋的, 一时半会也查不出什么。即使让派出所调查, 也没有人提供线索。忍一时风平浪静, 退一步海阔天空。自己换上就行了。
我展开了剧烈的思想斗争:如果采取第一种办法, 当事人就会拼死抵赖, 阻止侦破, 甚至会威胁知情人, 加大侦破的难度。即使几经周折查到当事人, 他也会心怀怨恨, 自暴自弃, 不能改过自新, 有违教育学生的初衷;如果采取第二种办法, 当事人就会目无法纪, 目中无人, 说不定其他教师的车轮胎就会屡遭刺破, 这简直就是对学生的放纵。教师的软弱、逃避助长了学生的威风邪气, 既不利己, 又不利于学生的养成教育。
几经思索后, 我认为对此事的处理, 要深思熟虑, 妥善处理, 既要设法找到当事人, 又要达到从内心深处教育当事人, 使其认识错误、改过自新的目的。
由于事情发生在学生当中, 解铃还须系铃人, 我决定从学生入手, 先不问是谁刺破了轮胎, 而是从车轮胎被刺的原因分析入手, 展开一节以对学生的教育方式与接受程度为主题的政治交流课。
我营造了宽松的氛围, 让学生无所顾忌, 畅所欲言。
“就车轮胎被刺这一事件 , 咱上一堂政治交流课。你 们知道吗? 当老师们听到这一事件时全是痛恨、寒心, 强烈要求严惩当事人。作为受损者的我何尝不是? 但转而又想, 毕竟是学生 , 古语有言 :人非圣贤 , 孰能无过 , 过而能改 , 善莫大焉!我想对当事人从轻处理。今天, 我想听听你们的看法。请各位畅说真言, 交流沟通, 帮我们找出有效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途径。”
“老师 , 你们想过吗 , 我们虽是学生 , 但也有言论自由权 , 可学校里从上到下能听听的有多少呢? 没人听, 青春期的我们专干你们不愿意的事, 让你们头疼的事, 看着你们忙、愁, 我们就乐、得意, 时间长了就会上瘾, 更别说自省自改。对轮胎惨遭刺破, 我听了没什么愤恨, 很正常呀, 你们一天处理惩罚通报警告问题学生, 受处理的学生大都面服心不服, 心不服, 当然就得找机会杀杀你们的威风。你如果不自我检讨管理方式的话, 还会出更大的问题, 如今对学生来说, 送交派出所, 绳之以法的举动并不是太吓人, 震慑力不大。还是请您想想我们问题学生需要什么吧? 别老想着你们老师的尊严和面子。你让说真言我就说了, 可不要因我说的粗, 你对我产生成见。”
“不会 , 我感谢你还来不及呢 ! ”
“真的 ? ”
“真的 , 一言为定 ! 有全班学生作证。”
听了这段剖析, 我茅塞顿开, 这真叫“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
……
你一言我一语, 一节课很快就结束了, 铃声响起时, 一位同学跳起来说:“这课上得真美, 还想继续, 老师, 下节历史课继续。”
“对 , 继续……”
师生又上了一节。90分钟学生给我的启迪, 我自身的收获远远超过了从教十年来一言堂的积累。90分钟给我带来看待个人财产遭破坏事件的新角度、新视野、新做法。
在宽松的氛围下, 让学生畅所欲言, 使我懂得了如果对学生 采取不适 当的教育 方式 , 往往结果 适得其反 。我决定以 一颗清白 的良心 , 一颗真诚 的爱心 , 一颗为自 己负责、为学生负责的责任心感化、感染当事人, 使其从内心深处认周刊2014年第54期○政史地教学与研究识错误, 并主动承认错误。我采取如下方式与一些问题学生交流。
首先, 我从教师管理学生的角度谈起。老师对你管得严, 并不是为了整垮你或歧视你, 老师同父母一样, 打你骂你都是因为关心你, 都带着恨铁不成钢的迫切心情。即使在工作中有某些不当之处, 学校也会为你打开畅谈之门, 请你采取正当方式找我或其他老师面谈, 我们定会感激之至、洗耳恭听, 对自己的不当之处加以改正。在工作中, 由于管理水平和方式的限制, 一些学生可能对我或多或少地存有看法或意见, 但我要说明的是, 我的一言一行都是本着一颗清白的良心的。这样让学生认识到教师的管理是为了发展他而不是为了征服他, 从内心深处改变消极抵抗的态度。
其次, 我从学生犯错误的角度交流。我认为, 学生的许多举动都是无心的, 无意识的, 没有明确的目的。我们不能因为他干了一两件错事而认为他就是坏学生。比如七 (4) 班某同学, 只因贪玩随手向邻舍扔了两块砖块, 他也并无搞破坏的动机, 但他确实违法乱纪了, 破坏了周边居民屋舍建筑, 干扰了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 情形恶劣。我们不能说他就是坏学生, 只能说他贪玩而采取的方式不当。事实上, 一些同学当其精力相对过剩, 或精神空虚无聊之时, 往往会无意识地、无目的地干一些傻事, 造成不应有的伤害和损失。因此, 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 陶冶情操, 努力培养六大行为习惯, 善于欣赏自己的亮点, 展示自己的才华, 填充自己的空虚和无聊 , 调节自己 的情绪 , 乐观积极 , 控制自己 的行为不 违法乱纪。
再次, 从自身对此事的处理态度谈起。我一向是以真诚的仁爱之心对待每一位同学的, 即使是对于违规乱纪的学生, 也会本着教育拯救的原则, 循循善诱、谆谆教导。老师是为了让你成才, 绝对没想要怎么治你或怎么罚你。《弟子规》有言:“扬人恶, 即是恶。”意思是说, 张扬别人的恶行, 本身就是一种恶行。念在他们毕竟是学生的份上, 加上他们本次是初犯, 本着挽救学生、教育学生的原则, 我答应对当事人以人为本, 从轻处理。一是在请求学校同意的前提下, 撤销派出所立案, 为他抹去将陪伴终生的一个污点; 二是只就破坏的财产做原价赔偿, 不公开他们的姓名, 为他们保存声誉。宽容并不意味着大度, 也不意味着软弱。中国是一个法治社会, 依法治校是我们的职责。如果教师的宽容和仁慈并不能让学生痛改前非, 使其沿着健康的、有价值的人生道路发展的话, 如果类似的事件第二次发生, 那么我们定将以法律的威严捍卫尊严和个人财产的安全。因为那时, 我们的宽容就成了纵容, 也失却了教师和领导为学校负责、为学生负责、为自己负责的强烈的责任心。
采取这些措施, 感化了当事人, 他们终于向我坦白, 是因为无聊, 无意间刺破了我的轮胎。这则事例说明, 有效沟通能消解彼此的困惑, 倾注其心的言行必然会打开学生尘封的心灵。现在的学生不是没治, 而是师生间缺乏真诚的交流。
参考文献
[1]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漓江出版社, 2006.5, (1) .
[2]全国教育学院心理学教材协作组.学校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1.
善于欣赏 篇2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生活在世上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很欣赏电影明星徐帆的哪句话:“我从不把“完美”二字用于人。有优点又有缺点才能叫作人。”不是吗?关键是你怎样去看别人。聪明人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细心观察周围的世界:明媚的阳光,鲜艳的花朵,翠绿的山野,潺潺的溪流,炎炎烈日下忙种的农民,路边下棋的老人,还有正在嬉笑玩耍的小朋友……一点一滴,人间处处美如画!
人都有自尊心和荣誉感。对一个人真诚的表扬与赞同,就是对他价值的最好承认和重视。真诚的欣赏和善意的赞许能拉近人与人的距离,消除陌生与隔阂。赞美别人并不需要你过多地付出什么,你要做的只是在与人交往的时候细心一点,找出别人的闪光点并给予恰发的赞美与肯定。
或许有人以为光是赞美没有什么用,还不如发些奖金来得实在。然而他没有弄明白,赞美实际是对一个人的内心和精神最大的奖励,那种受肯定与赞美带来的满足感,要远远超过金钱给人带来的快乐。
赞美应该是真诚的,由内而发的。真诚的赞美一个人,要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发现他人迷人的地方。然而学会欣赏他人就必须要能胸有雅量,能阅人,能容人,放大他人优点,忽略他人缺点,这样既能让别人感觉自身价值,也能让自己从中受益,这也是所谓的双赢效益。欣赏他人大多是擅长发现“类已”的人,见贤思齐,因为他们觉得英雄所好略同。然而,真正懂得欣赏他人的人,也应当会欣赏“不类已”的人或者说是敌人,尊重对手,欣赏他们可敬之处,让别人受宠若惊,才能蠃得别人的真正尊重。有时候,还能达到化干戈为玉帛的效果,谈笑间矛盾灰飞烟灭,何来不痛快?而鸡肠小肚容不了人,成不了事,最终也成就不了自我。
善于欣赏 篇3
一、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1. 写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
重要环节,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过一个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教学反思是思想品德教师自我成长和专业发展的核心元素。每次课后, 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 并把教学感受提炼记于教案后非常有必要。这个环节, 既能通过反思探索、延伸知识, 把实践经验理念化, 又能对教学不足进行及时“诊断”, 以利于今后矫正, 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2. 对于一名思想品德教师来说, 推动其教育事业发
展的应该有两个轮子, 一个叫做“情感”, 一个叫做“思考”。教育情感使他热爱学生, 忘我地工作, 并从中体验到奉献的自豪;教育思考使他明确自己的教育方向, 科学而理性地设计、实施自己的教育计划, 同时不断总结、提炼、升华自己的教育实践。“为实践而反思, 在实践中反思, 在反思中实践”, 这样, 我们思想品德教师在行为上就表现为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发展, 从自在的人转变为自为的人。当然, 这种专业自觉又能使教师主动应对教育教学中的各种问题, 提高工作绩效。
二、思想品德教师写教学反思的途径
1. 自省、自察、自悟
思想品德教师对自己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 事后要进行客观深入的分析和评价;可以运用评课的相关理论和要求, 经常性地对自己的课进行分析和评价。如果有条件能对课堂教学进行录音或录像, 课后回放推敲反思, 效果更好。
给知识注入生命, 知识因此而鲜活;给生命融入知识, 生命因此而厚重。焕发出生命活力的思想品德课堂, 是教师和学生心灵对话的舞台、舒展灵性的空间、创造奇迹的窗口、点燃智慧的火把。它透过活泼的氛围、活跃的思维和生动的教学环节, 无处不见鲜活的生命在律动、在交融、在成长, 无时不见活跃灵动的智慧在闪现、在流动、在焕发异彩。
2. 收集反馈信息
思想品德教师可以通过收集教学反馈表、走访学生、召开座谈会、开展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听取学生意见, 也可以邀请领导、专家或同行教师听课, 主动听取他们的指点。
三、教学反思的内容
1. 教学设计后的反思
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指出: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和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积极实践相统一是本课程遵循的基本原则。本课程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 注重课内外结合, 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 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思想品德教师要注重在教学前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 认真研读教材和课程标准, 准确把握教学的目的和重点难点, 恰当地处理教学内容, 设计教学方式, 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案, 使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生根发芽。
2. 课后的反思
(1) 写自己成功的经验
我们可以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 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 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 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如在讲授九年级思想品德“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内容时, 课前笔者在校园内拍了一些学生们没有随手关灯和关水龙头的相片。在课堂上播放和展示后, 笔者让学生交流观看这些画面的感受。紧接着笔者组织学生们开始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浪费资源的危害”的探讨活动。在提高学生思想认识的基础上, 笔者又趁热打铁, 发动学生们一起为怎样杜绝这一校园不良现象出谋划策。学生们都积极参加到活动中, 开动脑筋, 想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办法和建议。此设计环节引起了教学的共振效应。
(2) 写自己的教学缺憾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 而科学、有效的教学诊断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遗憾。我们不妨从教学问题的研究入手, 挖掘隐藏在其背后的教学理念方面的种种问题。我们要收集各种教学“病历”, 对它们进行系统地回顾、梳理, 找出典型“病历”, 并对“病理”进行分析, 重点讨论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各种教学观念, 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如在笔者教授“灿烂的中华文化”, 特别是中华文化的内容、特点和影响时, 发觉自己讲得多, 引导得多, 确实把教学主动权“掌握”在了自己的手里, 体现了自己的“主导”地位, 但是却没有放开手脚让学生们自己去思考。课后经过冷静反思, 笔者觉得这一部分内容, 如果让学生去发现, 去思考, 是完全能够自己概括出来的, 让学生自主完成比教师强硬灌输效果要好得多。而且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偏少, 可以联系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展示的灿烂文化, 也可以联系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盛况。
(3) 写学生的智慧火花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 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见解, 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 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 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 可以拓宽我们教师的教学思路, 提高教学水平。
如在讲授《做诚信的人》一课时, 笔者选用了《皇帝的新装》这个案例, 让学生们讨论最喜欢哪一个人物, 并说明理由。学生大多是喜欢案例中的小孩:在大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敢说真话的情况下, 他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 无私无畏, 敢于说真话。当笔者正准备进行下一个环节的讨论时, 一个学生站起来, 说:“我最喜欢的人是两个骗子。”笔者大吃一惊, 按一般人的理解, 那两个骗子应该是大家批评的对象。不过, 笔者还是很有耐心地追问:“为什么?你喜欢他们什么呢?”这个学生回答:“我认为骗子只是针对皇帝的贪图享乐、不理朝政而设下骗局, 以毒攻毒, 希望皇帝改过自新, 治理好国家, 他们的目的是好的。”对此学生们议论纷纷, 笔者很高兴, 借机让学生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 课堂效果很好。
课后, 笔者进行了反思并把学生的新想法、新见解做了记录, 更深刻地认识到:思想品德课堂要充分尊重所有人的意见很不容易。作为教师, 不能用自己的思维去代替学生, 不能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路走。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 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 考后反思
注重考查考生的学习能力, 是思想品德中考命题一贯奉行的指导思想, 也是实施开卷考试命题的指导思想。而以往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 命题以知识覆盖面为主导, 对能力的考查则带有随意性。其命题的思维过程是:首先, 考虑要考哪些知识点;其次, 为了要考这些知识点, 考虑应提出什么问题;再次, 为了提出这些问题, 考虑应选择什么材料。简而言之, 就是“知识—问题—材料”。所以在平时上课时应注重能力培养,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阶段性小结后, 教师可以反思平时的教学是否是学生自主构建、自主生成的学习过程。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提出:在教学中, 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 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这就要求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 而且还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也是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因此, 要求思想品德教师在课堂上所提出的问题, 能够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 激发他们原有的知识。让他们在已有知识和生活体验的基础上自我构建知识, 体现出教师主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 自我构建、自我生成的学习过程。
总之, 我们写教学反思, 贵在及时, 贵在坚持, 贵在执著地追求。一有所得, 及时写下, 有话则长, 无话则短, 以写促思, 以思促教, 要把“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融入自己的教学过程, 并对自己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整理。长期坚持有针对性的反思, 就会避免人云亦云, 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就会得到不断提升, 我们的教学就一定会更加生动、精彩。
参考文献
[1]彭兴顺.做卓越的教师[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2010.
要善于学习 篇4
要在乐于读书上有新认识。书籍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也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对各部门干部职工来说, 若想学出成效, 就要不断学习、超前学习、刻苦学习、终身学习。要自觉把学习作为提高素质、增长本领、做好本职工作的根本途径, 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烈的求知欲和积极的进取精神, 学得更深一些, 掌握的理论和知识更丰富一些。只有这样, 才能总揽全局, 静观时变, 科学地回答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这样才能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
要在勇于实践上有新创新。从一定意义上讲, 实践是检验、运用、发展书本知识的最佳舞台, 是十分重要的能力。只有把书本知识付诸实践, 学以致用, 学用结合, 创新方式, 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广大干部职工要深入基层一线搞好调查研究, 原汁原味地掌握情况, 以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创新能力。只有扑下身子摸清底数、把握规律, 知难而进, 薄弱环节就能得到很好的克服、难点问题也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要在勤于思考上有新高度。深思才能深刻, 心入才能身入。习近平同志说过, “书本上的东西是别人的, 要把它变成自己的, 离不开思考;书本上的知识是死的, 要把它变成活的, 为我所用, 同样离不开思考。”在抓好学习的同时, 必须动脑筋思考问题, 在思考中检验学习效果, 提高学习质量。动脑筋思考问题, 对提升个人境界和开展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善于面对”构思指导 篇5
“面对”一词, 《现代汉语词典》释云:“面前对着 (问题、形势等)。”生活中我们需要面对的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请以“善于面对”为题,运用横向论证法,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教师开场
“善于面对”一题在论证方法上作了限制,规定要运用横向论证。所谓横向论证,即围绕一个观点,在同一个层面上,从不同角度展开议论。不同角度之间是一种并列关系,平等展开,互不交叉。这样展开议论,可以使说理全面,条理清楚。比如议论文《理想的阶梯》一文。行文以“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阶梯”为中心论点 ,在主体部分 ,分别列出“理想的阶梯,属于刻苦勤奋的人”、“理想的阶梯,属于珍惜时间的人”、“理想的阶梯,属于迎难而上的人”三个分论点。中心论点统帅三个分论点,三个分论点支撑中心论点,它们有一个共同指向:怎样实现理想的阶梯?三个分论点平行展开,既不交叉,也无包含。而《读书是快乐的》这个文题的写作提纲就存在着包含、交叉的情形。“读书是快乐的”为中心论 点 ,作者列出 了“读书可以增长知识,充实头脑”、“读书是一种高雅的精神生活”、“读书可以提高素养,陶冶情操”三个分论点。“提高素养”包含了“增长知识,充实头脑”,“高雅的精神生活”与“陶冶情操”存在交叉现象。几个分论点之间有交叉、包含关系,并且“读书是一种高雅的精神生活”与前后两个分论点存在句式不整齐的情形。由此可见,用横向论证法列出思路、提纲时,一定要谨慎、周密。
学生互动
思路1
开头:人生中有高潮,有低谷,生命中有彩色,也有黑色,有一些我们可以和别人分享,而有一些我们则要善于面对。
A、寂寞,需要我们善于面对。 (纳兰容若和海子的寂寞)
B、挑战,需要我们善于面对。 (马丁路德、贝多芬的例子)
C、失败,需要我们善于面对。 (归有光的八次落第、爱迪生的试验)
结尾:生命中不是所有的东西我们都可以跟别人分享的,有一些我们需要善于面对。
思路2
开头:每个人都有家人、朋友,伙伴……然而,在人生的关口,再亲密的人有时也帮不了你,总有些危机,需要你善于面对。
A、善于面对,带来一往无前的勇气。 (袁崇焕、贝布托、毛泽东)
B、善于面对,培育百折不挠的坚强。 (邓小平、里根、邓肯)
C、善于面对,成就永不言败的自信。 (王宝强、辛普森、罗琳)
结尾:神给你一道关卡,是为了让你变得更加强大。善于面对,不是狂傲,不是死板,那是一种实力的证明,风雨过后,更显光彩。
思路3
开头:阿桑用她寂寞的语调哼着: “狂欢 ,是一群人 的孤单。”我静静地品味着这首歌,让我在人群之外,感受那善于面对一切带来的愉悦。
A、善于面对困境,让自己走向成熟。 (苏轼多次被贬后变得豁达;曾宝仪脱离父亲光环在台湾发展,成为有名主持人。)
B、善于面对被挑战的真理,让自己趋于不凡。 (鲁迅、布鲁诺)
C、善于面对岁月的荒芜,让自己走向深邃。 (三毛:“我们空空地来,空空地走,尘世间所拥有的一切都不过转眼成空。”村上春树:“没有人会喜欢孤独,只是不愿失望。”)
结尾:善于面对是一种勇敢,一份坚持,愿你走出人群,成就自我。
思路4
开头:当苦难来临时,你会怎么做呢?是逃避还是面对?漫看世界历史,真正的强者莫过于善于面对困难的人,在历史的长河中淘沙拣金,我不禁为那些善于面对苦难的勇士们所折服。
A、布鲁诺善于面对 黑暗 ,浴火涤魂 , 用生命殉 了真理。(想象复活)
B、司马迁善 于面对伤 痛 ,忍辱负重 , 唱响无韵 之离骚。(假设说理)
C、西施善于面对寂寞,背井离乡 , 撑起国家 一片天空 。(想象复活)
结尾:善于面对,不是故作姿态,也不是假意标新,而是在纷扰的世间留一片空地,让自己耕耘收获,咀嚼辛酸快乐。渺小如我,只愿在困难来临之前,留一片天地静静思考和面对。
佳作呈现
善于面对
田海立
人生有高潮,有低谷;生命中有彩色,亦有黑色,有一些我们可以和别人分享,而有一些我们则要善于面对。
寂寞,需要我们善于面对。人生在世,难免会有孤独、寂寞的时候。如果我们一味地向他人寻求安慰,而不善于面对寂寞,消除寂寞,最终会一蹶不振,甚至为寂寞所困,轻误人生。海子,5岁上学,15岁就考上北京大学法律系。他热爱诗文,享受写诗的乐趣,在毕业后,选择当一位普通教师。他的诗写得很好,但除了极少数人的几句廉价赞美外,一无所有。20多岁时,他感到活下去不够完美,无穷无尽的寂寞让他深感困惑。于是,他写完了一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后,过了两个月,选择了卧轨自杀。而这只是因为他无法面对寂寞。如果海子善于 面对寂寞 ,他在“春暖花开”的季节也许会唱响更多“面向大海”的壮歌。
挑战,需要我们善于面对。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在自己的音乐创作巅峰时期,却遭受一个音乐家最大的不幸———双耳失聪。但他面对挑战并没有消沉,他努力面对这不幸,用牙齿去“弹”钢琴,用心灵去感受音乐,终于创作出了伟大的《命运交响曲》。假使他在失聪后不善于面对,而沉浸在痛苦中,他还能创作出如此惊人的作品么?在学习中,我们常常会碰到一些“挑战能力”题,有的人一看这四个字就怂了。而当老师稍微点拨一下后,同学们又都知道怎么做了。但为什么一开始不认真思考呢?想必是大家不愿积极去面对挑战,宁愿抄别人的错答案罢了。如果我们善于面对挑战,胜利也许就属于我们。
失败,需要我们善于面对。当年,全人类还处在黑暗中时,爱迪生出现了。在失败一千次后,他并没有轻言放弃或沉浸在失败阴影中。他面对这些失败,忘我地发明、实验,终于在一千零一次发明出了能照亮世界、照亮失败阴影的胜利品———电灯泡。如果他失败一千次后,不善于面对失败,那么,一千次的尝试便成为了别人成功的垫脚石。抑或是他一直沉浸在失败的阴影中,那前一千次的努力,便成为了“竹篮打水一场空”。所以我们要善于面对失败,继续努力尝试,哪怕还是失败,也要一直坚持下去,因为在失败中 ,成功正在 慢慢“成长”。
不经郁结,美蚌难成珍珠;不经煎熬,高汤难成美味。真实的人生总是要经受打磨与熬炼的。
神给你一道关卡,是为了让你变得更加强大,善于面对,不是狂傲,不是死板,是要耐得住寂寞,是要恒久地坚持,也是一种实力的证明,风雨过后,更显光彩。
亮点揭示
行文结构缜密。开篇简要分析后,亮出中心论点———“有一些我们需要善于面对”。主体部分运用“寂寞,需要我们善于面对”“挑战,需要我们善于面对”“失败,需要我们善于面对”这三个分论点,支撑中心论点。篇末收束全文,照应开头。
行文议论有力。在进行分论点论证时,作者运用海子、贝多芬、爱迪生等名人的典例,援引生活实例,正反结合,融例证与分析于一体,且精心打磨语言,有力地托起了中心论点,富于感召力。
最后两段的议论点染,融说理分析、文采点染于一体,很耐读。
结语
善于交流积极引导 篇6
一天吃过晚饭,我打开邮箱的时候,发现有封学生写给我的信。信中写道:
您好,许老师,我是唐XX,就是那个您说学习懒散、太随意的那个男生。很冒昧打扰您,我只是想请您指导一下有关文学方面的问题,比如如何润色、升华等。我明确地知道,我根本不擅长写作文,而且,说出来不怕老师您笑话,我学习也就那样,根本不可能考上本科,因为我根本静不下来心学习。还有,自己落下的功课太多。也就是在专科那片徘徊,也许,您会说,那也应该好好学习,考一个好点的专科,对自己也好啊!是的,我知道,但我更有自知之明,我会学习,至少要给自己学业来个总结,不辜负自己和家人。但是,我还是想找几条后路给自己。无论怎么说,我都不小了,是该让自己思索一下未来了。但是由于父母关爱过度,我什么都不会。连暑假工都没做过,更别提什么做饭、洗碗之类的了。现在,我不喜欢上课,不知如何是好,混一天是一天又不甘心,老师,您就别让我回答问题了,我感觉是受罪。
看完这封信,我理解了唐XX的苦衷,他缺乏自信,缺少勇气,尽管基础很差,他也有生活的目标,这封信多么诚恳,作为老师,我应该帮助他树立信心,鼓起勇气。于是,我有计划地主动和他交流,对他做积极的引导。
一、给学生写信,与学生沟通
唐XX,你好!收到你的信,老师很高兴。你的内心很复杂,想法很多,你是个十分懂事的孩子,老师和你的父母都为你骄傲。可能因为落下的东西太多,不可能在高三短暂的时间内都补上,你的内心充满了压力,我十分理解你的苦衷。考大学是每个人的理想,但这不意味着将来就能有所作为,只要你肯静下心来,你会感到有许多有意义的事情值得你去努力和追求。在高三的最后阶段,你还应该坚持下去,参加高考,选择一个理想的学校,继续深造,多学点本领,将来一定能够用得到。
当唐XX看到我写给他的一纸书信时,他被感动了。从那以后,我和他的关系相处得更加融洽了,他也有信心了。简单的一纸书信,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课本知识,而更重要的是让他领悟到了老师对学生的那一份尊重。
二、主动和学生谈话时要“让坐”
一次,唐XX和同桌因为值日的时候,发生了口角,几天两个人都不说话,我把唐XX叫到办公室,还给他搬了一个椅子,非常客气地给他倒了一杯水,和蔼地说:“这几次你的作业做得很认真,答案都很靠近要点,你肯定认真思考了,你非常聪明,不过你的同桌这几天下滑很严重,你帮帮他,毕竟是高三的同桌嘛!”他一边听,一边也不说话,只是笑笑。“你个子也比他高,进步又快,肯定有优秀者的表率,我就把他交给你了。”他好像想再辩解,最终没有说,我知道是他想推辞。
在有些人的心目中,教师坐着说、犯错学生站着听,似乎天经地义、无可厚非。其实这是谈话的误区,谈话效果也微乎其微!虽然我们深知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但在实际行动中,却往往忽视甚至漠视学生的人格。因此,老师在与犯错学生进行个别谈话时,不妨抛开所谓的“师道尊严”,搬一张凳子请学生坐下来。这尽管是举手之劳的小事,但却能反映出教师的良苦用心,体现出了教师平等待人的心态,进而使学生心存感激,从而收到奇效。
三、雪中送炭施关怀
学生是社会的一员,他们在学校和家庭生活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是在所难免的。当他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或在情感上出现迷惘困惑、亟待别人帮助时,如果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并给予必要的帮助,和他们进行交心、沟通,对学生而言,则无疑是“雪中送炭”。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谈话,能使学生感觉到老师的关爱和温暖,使他们的心和老师贴得更近,谈话的效果也就会十分明显。唐XX平时十分开朗,但第一次调研考试前一个星期,我突然发觉他脸上的笑容在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语文试卷连作文也不写了!我决定找他谈一次,看看能不能帮帮他。果然不出所料,那段时间唐XX非常苦恼,他和爸爸因为买手机的事闹起矛盾了。于是,我和他进行了一次长谈,告诉他下:“爸爸不同意买手机,也是怕你喜欢上网,耽误学习的时间,建议你把心里话经常向他倾诉倾诉,以缓解学习的压力。”当我看到灿烂的笑容又在唐XX的脸上闪烁时,我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了。我还在他的试卷中写上:“这一次你有了很大进步”“老师相信你下一次能做得更好”“你的见解很独特”等评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我总是真诚地多一点关心,多一点优先,多一点偏爱,多拿出一点时间和精力与唐XX进行良好的感情交流,渐渐地,我高兴地看到了他一点一滴的进步。或许,在对他的教育上,我已经迈出了成功的一步,但他前面的路还很长,需要他更勇敢自信地走下去!
校长要善于“借力” 篇7
一借政策调整之“力”
学校必须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 按照教育规律和上级政策办学。因此, 上级政策的调整对学校的发展影响巨大。高明的校长, 十分注意学习, 不仅注意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 而且注意分析上级的政策走向, 从而抓住机遇, 促进学校的发展。某乡镇学校校长两年前还十分苦恼, 原因是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到镇上学校就读的学生急剧增加, 一方面增加了学校的人气, 另一方面却因为学生上学路远增加了安全隐患。该校长为了消除隐患, 准备新修学生宿舍, 并想方设法筹集到了部分资金, 扩征了土地, 但建设资金却远远不够。正在这时, 他了解到国家将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于是, 他及时到县教育局, 咨询具体政策, 汇报学校设想和前期准备, 提出具体建议。很快, 学校第一批建起了学生宿舍和食堂。
二借领导关心之“力”
现在, 各级党政领导对学校都比较重视, 经常过问、关心教育方面的事情, 并在教师节、儿童节、甚至开学时到学校视察。校长应该抓住这些有利时机, 将平时一些自己无法解决, 找有关部门拖而不决或一个部门无法解决的情况向党政领导汇报, 争取得到圆满解决。某学校的周边环境治理是个难题, 交通堵塞影响学生出入安全, 小商小贩云集危及学生食品安全, 网吧游戏有害学生健康成长, 校长虽然与交通、工商、卫生、城管等许多部门进行了沟通, 但治理效果总不理想。“六一”儿童节, 县委书记到学校视察, 对学校的各方面工作十分满意, 予以了充分肯定。当问到学校工作面临的困难时, 校长趁此机会将周边环境整治的问题提了出来。县委书记当即责成负责综治工作的常委牵头, 召集有关部门召开联席会议, 拿出具体方案, 务必短期内收到明显成效。
三借高校研究之“力”
目前, 许多学校提出了“科研兴校”的口号。应该说, 这是学校发展的一个方向, 特别是在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新形势下, “科研兴校”显得更为重要。科研工作搞好了, 不但可以尽快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 而且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打造“高效课堂”。但是, 不少学校的“科研”还是停留在口号和低水平上, 既没有科研实力, 也不懂科研方法, 辛辛苦苦研究出来的成果, 却可能是别的地方多年前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 校长要多方争取, 借助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雄厚的科研力量, 聘请他们作为学校科研工作的顾问, 或者直接参与学校的科研工作, 为学校科研工作指明方向, 帮助学校科研工作选择课题, 培训学校教师, 这样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借外校经验之“力”
近年, 各地学校在改革中不断探索, 在实践中不断总结, 涌现出不少知名学校, 创造了许多宝贵经验。校长既要善于反思自己的管理实践, 总结自己的办学经验, 也要“两眼向外”, 虚心学习借鉴兄弟学校, 特别是知名学校的办学经验, 促进学校更好更快发展。作为校长, 要通过参观学习、实地考察、报刊阅读等多种途径, 学习先进经验, 并与自身学校进行多方面对比, 找到适合学校实际的科学方法, 促进学校的发展、教师的成长和学生的成才。
五借社区服务之“力”
学校与所在社区的关系最为紧密, 学生家长基本都是社区居民, 学生校外时间基本在社区内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 学校办学是为社区服务, 社区各项工作也直接或间接为学校服务。因此, 学校必须与社区搞好关系。我们最近在北京考察, 参观了中关村中学。中关村中学地处中关村, 学生家长多数是中关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新企业的从业人员。学校借助这些力量, 创办的动物标本室都是实体标本, 许多专业的标本室都没有这样的水平;利用100多位院士为学校的题词建起的“院士题词室”, 对学生是无声的教育。学校虽是新建学校, 但借助这些力量迅速崛起, 很快成为在海淀, 乃至北京有影响的学校。
六借媒体宣传之“力”
过去, 我们信奉的是“酒好不怕巷子深”。现在, 社会已经发展到信息时代, 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 除了口耳相传外, 更多的是依靠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形式。这些媒体传播速度之快、传播范围之广, 是以往任何媒体都无法企及的。学校要生存、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借助这些媒体的宣传。不少专家已经把与媒体打交道作为领导培训的重要一课。作为新时代的校长, 必须要学会与新闻媒体打“交道”, 利用新闻媒体为学校发展服务。
校长要善于“投资” 篇8
资金的投入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资金,这里的关键是资金的投向问题。有的校长好大喜功,在本来能保障学校教育教学顺利开展的硬件设施的基础上,再“大兴土木”,以此来提升学校“品位”。其实,学校品位的高低,不在于你有没有豪华的大门,不在于你有没有高标准楼房,也不在于你有没有塑胶跑道。一些研究成果表明:当没有基本办学条件时,改善教学设施,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当基本教学条件配好后,再在这方面加大投入,则教学质量的提高并不明显,因此,在具备了基本的能满足教育教学所需要的办学条件,特别是硬件建设后,校长要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学校的“软环境”的开发建设上。诸如加大教师培训力度,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等,一切都要为师生的心灵能得以净化、情操能得以陶冶、素质能得以提升而服务。另外,不管是硬件建设,还是软环境开发,校长都要有超前意识,切忌为图一时之利或一己之功而大兴土木或应付过关。
精力的投入
在学校管理中,我们经常看到,有的校长整天忙忙碌碌,话没少说,路没少走,精力投入可谓不少,但学校的管理却难见成效。而有的校长似乎很清闲,但学校工作却有条不紊。这里就涉及到校长的精力投向问题。是事无巨细,事必躬亲,还是提纲挈领,“牵一发而动全身”?很明显,前者胡子眉毛一把抓,不但会苦“心志”,还会劳“筋骨”,且易于因干预下属工作而压抑挫伤干部职工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而后者则变“微调”为宏观调控,做到“识大体,弃细务”,重在用人、协调上投入精力,这样必能极大地调动下属工作的积极性,从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夫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馕,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刘邦之言,做校长的当思之。
情感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