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欣赏

2024-10-03

小说欣赏(共12篇)

小说欣赏 篇1

选修课的设置是新课程普及的一个特征, 也是新课标理念得以体现的一种表现。《外国小说欣赏》作为选 修课中的其中一类, 自然也拥有以上所说的特性, 然而鉴于小说这种文体的特殊性, 我认为这一选修课的教学过程中更需处理好一系列的关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对中外小说选修课的基本要求, 大致可以概括为四点:一是提高文学修养, 二是形成良好的文化心态, 三是学习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 四是尝试创作小说。在这样的目标下开设的一门选修课, 老师应该如何操作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宏观的空间

首先是思想上的空间, 作为选修课这门课程目的是引导学生阅读外国小说, 掌握阅读外国小说的一些技巧, 要有接纳外国文化的胸怀。同时, 对学生的要求不可过高, 能让学生喜欢小说, 亲近小说便是不小的收获了。其次是话题顺序安排的空间, 这套教材的编排方式很有创意, 它是以小说的基本元素来区分单元的, 分为“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 感”、“虚构”等八大单元。编者的安排是用心良苦, 教材内容也是符合学生实际的学习需要, 这是一种理想的教材境界。教师可以根据自身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 在吃透教材、尊重教材的基础上, 发挥教师的能动作用, 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剪裁、重组。比如针对这八个话题, 顺序也可以做适当的调整, 使之更适合本班学生的欣赏习惯和接受能力。也可以结合写作教学的需要把某个单元提前, 合理组合。不管是出于何种原因选择何种方法, 教师自身要在宏观上有个大致的安排, 为着一个共同的教学目标来完成教学任务。

二.课堂的空间

课堂教学过程中必然涉及到“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 定位于欣赏的这门课程应该教什么?应该怎么教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呢?作为选修课不应该被教成传统的小说欣赏课,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侧重话题, 淡化其他。每个单元分布的八个话题是小说的基本要素, 是每个单元的核心要素和分类依据, 也是本书的精华所在, 更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无论是选择以欣赏小说文本为主, 还是学习小说的基本元素为主, 都不能离开话题去教其他, 都需要把话题这个重点凸现出来。每一篇小说都会有很多个欣赏的点和面, 这篇小说被安排在哪个单元, 我们就要把它作为教这个单元的话题的一个例子。比如《丹柯》 这篇文章, 通过讲族人所面临的困境来梳理情节, 通过分析丹柯的反常之处来剖析人物, 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探究主题。合理舍弃, 突出重点, 能有效地突出教学的重难点, 使课堂走向自主、开放, 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2、结合思考实践, 融入教学设计。曹文轩老师指出“思考和实践这些题目是有关这篇小说的题旨、关键、奥秘与若干精到之处的, 甚至还有一些是由这篇小说所引申出来的美学、哲学、风俗等方面的思考。”可见, 课后的思考与实践是本书的亮点所在, 我们不可等闲视之。认识到它的分量之后, 就需要在备课的时候留一定的空间, 把思考实践渗透到教学设计中。最好不要搞成纯粹的解决思考题的形式, 可以稍微转化一下, 或者把思考题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分解到教学过程中。

三.评价的空间

语文学习具有重感悟和情感体验的特点, 因此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主观感受, 要重视形成性评价, 变重终结性评价轻形成性评价为关注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所有共同的要求我们都需要努力, 作为小说欣赏的特殊性还应留足以下两方面的空间:

1、适当开放标准。文学作品是开放型的, 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它的题旨本来就是模糊地、不确切的, 具有多种解读的可能性, 更不能用所谓的参考答案来制定一个标准。我们的解读过程, 只是一种尝试, 一种探究, 一种引导, 小说欣赏是一个灵动的过程, 不能把它变成一道数学题。不必去追求一致的答案, 适当地引导, 求同存异, 在学习活动中形成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更何况新课标注重的是形成性评价, 过程远比结果重要,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能力培养远比追求一个唯一的参考答案要重要。

2、适当开放时间。对课堂提问的评价有客观、及时等标准,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 即时性评价是普遍运用的评价手段。这种评价方式无疑在引导学生靠拢正确答案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但我们是否可以尝试不做及时评价, 留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让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 逐步达到学习目标。

在新课程背景下, 无论在教学设计中还是课堂上, 抑或是教学评价时多留些空间给同学们, 相信语文这个课堂会呈现出更大的空间, 语文这门学科也能赋予学生更多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综

小说欣赏 篇2

裘剑双手插在裤兜,站在阳台放眼望去,雾蒙蒙一片。这个周末,高中同学聚会,他还没有想好去还是不去。去年的今天他去了,那是毕业后的十年第一个聚会,他没想太多,他觉得必须去,也应该去。他骑上他的大阳125,戴上头盔套上护膝,裹上军用黄大衣,戴好头盔捂得严严实实,密不透风,加足油门,直奔“再回首大酒店”。

早到的几个已在大厅里闲聊,裘剑看到他们心里很激动,变化真大,个个都大腹便便,神情自得,油光满面,其中几个翘着二郎腿,时不时地吐出烟圈,谈笑风生。

他们看到裘剑的地闯入,眼神中露出了一丝不屑的神情。裘剑摘下头盔和他们打招呼的瞬间,他们惊呆了,一副哭笑不得的表情。“来,来, 坐这”,班长说到。班长的变化不是很大,裘剑想着。“孩子几岁了”“奥!5岁了”裘剑回答。“男孩女孩” “男孩”“那应该上中班了?”“没。在家老婆看着呢”!其他几个同学闻声转向这边,好似寻到什么。七嘴八舌的谈论起来-----

“ 你怎么还让她在家呢?我告诉你啊,小孩早期教育很重要”“对啊 !对啊”。 “一定要让他上最好的幼儿园”。 “是的! 是的!”“听我的没错,赶紧让他来县城上学”. “还要找好的老师。”咱们区实验园就很好,我孩子就在那上。

“太远了” 裘剑从嘴角扯出一丝笑意说到。怎么?你还在乡下住?“嗯。” 裘剑像犯了错的孩子点头,没有一丝表情。“那买房子呀”“对呀,买房子呀!” “ 太贵了” 裘剑的笑肌紧的有些发颤。“什么?太贵?为了孩子必须这么做,知道么?”“对,而且一定要买学区房,位置要好,到时候,小学初中一块搞定。”

“上完幼儿园,读小学,读完小学,升重点中学,然手就是重点高中,那样才会考上重点大学。“说这话的是他们同学中家境最好的一个,听说结婚时,娘家陪送房子一套,小车好几辆。她那神采飞扬的表情,宛若自己的孩子已置身在清华北大名校中。

“不行的话,你买辆车,让你儿子进城读书,开车接送。”其中一个插话。“对,那样接孩子方便, 多好,孩子也觉得有面子”。 其他几个也随声附和,裘剑听的目瞪口呆,好不热闹!觉得有些冷······

他们几个觉得没趣,转头又转移了话题:“你换车了么?”“没,还是那辆C3”“换了吧,我都换了尼桑!别开国产车,不行!”“是呀,我刚换的别克”越野那感觉别提了!“我哪像你们呀,就我那辆车还攒了好几年的工资呢”“ 想办法,要呀,跟你父母要点。” 说这话的是和裘剑邻村的,他的父母也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地道道的农民,听说这些年把他父母折腾得够呛,就差点没啃父母的骨头了,前几年倒腾假税票刚进出来。出来之后,还是游手好闲,开着量小车,到处转悠。

“你怎么来的”裘剑问他的班长。“我走来的,我家就在这附近。” “你也买房子了班长?”“对,按揭的” 班长现在是一名小学老师。“你骑车来的?”班长问裘剑,班长问完,自己也觉得不自在,苦笑了一下。

沉默了一会,裘剑说:“班长你一个男孩还是女孩?”“男孩,比你的大一岁,上大班,”还没说完,他们几个又接过去“你孩子上大班了,班长?”咱俩的一样大,“学特长了么?”

“ 学的……”还没等班长回答.一位女同学抢先道:“我儿子学的绘画 ,画画一定要学,能让孩子注意力集中,很好……” “钢琴,钢琴也不错,我女儿学的钢琴……”另一个也争先回答。“围棋很热门,听说那玩意不错,赶明我也让我女儿去学学……”“什么呀,小女孩应该学舞蹈,多有气质,学学拉丁舞”又一位女同学嗲声嗲气的打断前一位同学的话语。

”英语,有用么?”另一个又问。“问班长,他是人民教师,最清楚”。班长刚要张开嘴,“没用,我听说英语以后都不考试了。 ” “谁说的真的假的? 不会吧?”“ 真的 !先学英语,到小学的时候汉语拼音都不会了”他们的语调一个比一个高,一个比一个见多识广。说的班长缄口无言。班长什么也没说,也轮不到他说。裘剑听的目瞪口呆!

“哎?你手机和我的一样,iphone?“ ”几? “3”“ 我这是4” “4?我看看我看看”一位女同学惊奇地瞪着大眼嚷道。“太老土了吧?有这么夸张么?”家境最好的皱起眉毛瞥了另一位一眼。“你包不错,哪买的?” “银座。”

整个大厅里被这种声音充斥着……

陆陆续续的,同学差不多都来了,班长招呼大家,进房间点餐,饭桌上,裘剑不知道吃的是什么,但听到的什么在他的心里都深深地划上了一道痕迹。

那年,他租房来到了县城,让儿子上了幼儿园,虽不是最好的,但总算在城里读书了,还让儿子报名参加了美术班,咬牙买了辆二手车。儿子来到这之后,整天吵着要钢琴,说谁谁家的爸爸给谁买琴了,谁家又换新车了,谁家去那旅游了…… 裘剑想一定都满足儿子,也想给他买架钢琴,实在花费太高了。但他又总想起同学的那句话------要给孩子最好的,只有起点高,以后你的孩子才会比别人的高。

也就是从那年开始,裘剑老觉着自己哪不舒服,也说不上哪不舒服,也不知道自己哪里不舒服。

裘剑打了个冷颤,咳嗽了两声,想起该吃药了。天气的原因,今年的感冒太厉害了,大人孩子都像在追逐比赛似的,变着花样打针,吃药。

流感年年预防,病毒时时侵入,年年抵抗,总免不了被传染。就如在这座城市中,人们的贪婪,炫耀,攀比升级变异后成为欲望……

作者:吸半支香烟的男人

王宗仁小小说欣赏 篇3

王宗仁:陕西人,曾任总后勤部政治部创作室主任,一级作家,中国作协会员。出版有《历史,在北平拐弯》《苍茫青藏》《藏羚羊跪拜》《青藏线》《雪山无雪》《情断无人区》等文学专集多部。获得过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等。散文集《藏地兵书》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

藏羚羊的跪拜

这是听来的一个西藏故事。发生故事的年代距今有好些年了。可是,我每次乘车穿过藏北无人区时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这个故事的主人公--那只将母爱浓缩于深深一跪的藏羚羊。

那时候,枪杀、乱逮野生动物是不受法律惩罚的。就是在今天,可可西里的枪声仍然带着罪恶的余音低回在自然保护区巡视卫士们的脚印难以到达的角落里。当年举目可见的藏羚羊、野马、野驴、雪鸡、黄羊等,眼下已经成为凤毛麟角了。

当时,经常跑藏北的人总能看见一个肩披长发,留着浓密大胡子,脚蹬长筒藏靴的老猎人在青藏公路附近活動。那支磨得油光闪亮的杈子枪斜挂在他身上,身后的两头藏牦牛驮着沉甸甸的各种猎物。他无名无姓,云游四方,朝别藏北雪,夜宿江河源,饿时大火煮黄羊肉,渴时喝碗冰雪水。猎物的那些皮张自然会卖得一些钱,他除了自己消费一部分外,更多地用来救济路遇的朝圣者。那些磕长头去拉萨朝觐的藏家人心甘情愿地走一条布满艰难和险情的漫漫长路。每次老猎人在救济他们时总是含泪祝愿:上苍保佑,平安无事。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促使他放下手中的杈子枪是在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以后--应该说那天是他很有福气的日子。大清早,他从帐篷里出来,伸伸懒腰,正准备要喝一铜碗酥油茶时,突然瞧见两步之遥对面的草坡上站立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他眼睛一亮,送上门来的美事!沉睡了一夜的他浑身立即涌上来一股清爽的劲头,丝毫没有犹豫,转身回到帐篷里拿来了杈子枪。他举枪瞄了起来,奇怪的是,那只肥壮的藏羚羊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只见两行长泪从它眼里流了出来。老猎人的心头一软,扣扳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藏区流传着一句老幼皆知的俗语:天上飞的鸟,地上跑的鼠,都是通人性的。此时藏羚羊给他下跪自然是求他饶命了。他是个猎手,不被藏羚羊的怜悯打动是情理之中的事。他双眼一闭,扳机在手指下一动,枪声响起,那只藏羚羊便栽倒在地。它倒地后仍是跪卧的姿势,眼里的两行泪迹也清晰地留着。

那天,老猎人没有像往日那样当即将获猎的藏羚羊开宰、扒皮。他的眼前老是浮现着给他跪拜的那只藏羚羊。他有些跷蹊,藏羚羊为什么要下跪?这是他几十年狩猎生涯中唯一见到的一次情景。夜里躺在地铺上他久久难以入眠,双手一直颤抖着……

次日,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对那只藏羚羊开膛、扒皮,他的手仍在颤抖。腹腔在刀刃下打开了,他吃惊得叫出了声,手中的屠刀咣当一声掉在地上……原来在藏羚羊的子宫里,静静地卧着一只小羚羊,它已经成形,自然是死了。这时候,老猎人才明白为什么藏羚羊的身体肥肥壮壮,也才明白为什么要弯下笨重的身子给自己下跪:它是求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条命呀。

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

老猎人的开膛破肚半途而停。当天,他没有出猎,在山坡上挖了个坑,将那只藏羚羊连同它没有出世的孩子掩埋了。

从此,这个老猎人在藏北草原上消失了,没有人知道下落。

老僧给了我一把钥匙

盛夏,悬在沙漠上空的太阳肯定比别处的太阳毒辣、刺人。那天上午,我们几个战友跋涉在阳关外那片亘古沙海里,兴趣盎然地观赏绮丽无比的沙漠景色,竟然忘了日头毒芒的刺射:失去记忆力沉默的朽木,凋落在残风暮色中的断垣,沉睡于荒野蒙罩着薄薄苔藓的砺石,还有顽强生命的沙棘、芨芨草……与世隔绝的沙漠深处几乎每一步都有让人惊喜的景观,跋涉之美只有跋涉者能体味其美。残是美,圆亦是美,沙漠胜景唯独美!

就在我们的跋涉兴致正浓之时,很意外地看到了那只死去的鸟。它的骨架出奇的完好无缺,半站半卧于沙梁一侧。那是一朵苍老的稀疏的老骨花,犹如失传的一首古老歌谣覆盖在沙原上。八年、十年,或许更长了吧?它为什么在岁月的风尘中不肯腐烂,难道还有满腹的心事要吐露吗?我的感觉它只是在喧闹之后归于平静,印象最深的是它那对翅膀,依然保持着飞翔的姿势,仿佛要向全世界通报,它总有一天还会飞向远方。

可它确实是一只已经死去的鸟。

几个战友都去远处继续踏寻另外更多的景点,我仍站在寒冷坚硬已经没有任何生命体能的鸟骨前,千绪万端。冥冥之中我总觉得它还活着,或者说它虽死犹生。这时一阵不知所措的疯狂的漠风刮来,吹得整个沙漠好像都奔跑起来,那鸟骨架只是晃了几晃,依旧静立原地。

随后,我听到一声召唤从身后传来,没名无姓,只称我先生。我回头一看,一老僧立在那里,头发剃光,双手合十。我问老僧,何事惊得师傅出寺来?他言:我看得出,你有深究这鸟死因之意,我愿讲予你听。我赶紧上前一步,俯首而立,说,我求之不得呢,这鸟死得必定很惨的,我洗耳恭听。老僧指了指眼前一块被磨得净亮的山石,示意我坐下。我礼让老僧先落坐后我才盘腿席地而坐。那僧点燃一束艾叶,火起烟升,一股扑鼻的香味弥漫开来。未等艾叶燃尽,老僧便刨沙将其埋掉。香气仍从沙隙间透出,细微钻心的香味均匀而出。好个刨沙埋香!老僧很平静地讲了下面的故事……

那是好些年前的事了。一日,老僧从沙泉挑水回寺,路过一沙坡,见三只刚出窝的幼鸟,由母鸟引领着在沙坡上戏耍。该是沙鸡吧?三只幼鸟玩耍得十分尽兴,忽儿从坡顶滑下,忽儿又打坡底攀上。它们不时地栽倒不时地爬起来继续戏耍。母鸟携儿学步的快乐与艰辛并存。陡地,一只狐狸从天而降,饿狼扑食般咬住了一只幼鸟,扭头就跑。母鸟急如星火般扇动双翅紧追上去,用强劲的翅膀扑打着狐狸。狐狸逃跑,母鸟紧追,渐远;这时第二只狐狸乘机出现,咬走了另一只幼鸟。母鸟只得返回追打,这只狐狸用同样的办法将母鸟引开;又一只狐狸窜出,叨走了第三只幼鸟。母鸟痛失三子,撕破嗓子似的鸣叫着,撕肝裂肺般狂哭,又去追打那已经远去的三只狐狸。它低飞着,双翅扑打着沙地,最终扑死在沙梁上……

老僧放下水桶,呆望这只母鸟,它已经没有一点呼吸了,但身上还是热热的。最奇异的是它的双翅舒展着,完全是一副要远走高飞的姿势。它的双眼圆睁,且有泪珠噙在眼角。老僧口念祷词:长生不死!长生不死!

一连几日,老僧必来沙梁看这只死去的鸟。它依然有热热的体温,依然圆睁着双眼,那对翅膀依然舒展着……直至浑身的羽毛脱尽,体温才散去,眼睛也消失。只是一双翅骨架还呈飞翔的姿势!那翅骨仿佛收尽鸟一生的光芒和脉气,继续感受着天地的苍凉和神秘!

我的思绪深沉地陷入在老僧讲述的这个故事里。母鸟护幼儿的那双坚强不屈的翅膀,三只狐狸捕害幼鸟时一环扣一环的缜密狡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无妙不有,无奸不有!许多人的脑子里都会有许多固有的框框,这些框框当然都是来自各人的实践,但是当它再次走进实践时,就粉碎了。

老僧的感叹,更让我深思。他说:我们常常看到的是人和动物之间的战争,虎狼垂着血红的舌头残害人类,而人又无情不懈地猎杀动物。其实,动物与动物之间你死我活的厮斗也是时刻发生着。我们的生活有时改变了方向,死亡不期而至,并非人为,而是自然界发动了战争。

我茅塞顿开。老僧分明给了我一把钥匙,我打开的是动物世界奇妙的一角,联想到的却是人生的另一个断面……

《短篇小说欣赏》教学小议 篇4

短篇小说欣赏这个系列共设置四个单元:中国古代短篇小说、中国现当代小说、欧美短篇小说、亚非拉短篇小说。每两个单元后面编者安排了一个综合学习活动。每一篇小说的后面又补充相关知识链接的环节。认真研究这个教材, 可以看出编者在编写教材时是经过科学的严密思考的, 教材的整个体系既有一定的开放性, 又处处渗透着人文情怀, 还体现了对基础的重视。

(一) 把握教材的开放性, 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

1. 开放性:

这本教材在体系结构上不追求理论体系, 所选的文章也不是小说史的作品选本, 整体上呈现出开放性的理念。开放性的教材体系和文本, 给了学生更广阔的阅读和成长的空间。

(1) 选文选材范围广, 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

16篇选文范围比较宽广, 既有古今的名篇, 又收录世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代表之作, 从选文的范围来看, 编者旨在希望学生通过阅读这些经典作品, 扩大文化视野, 了解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社会现实和文化特色。

现在的高中学生虽然最喜欢阅读的文学体裁是短篇小说。但他们大多数人只是局限于国内的韩寒、郭敬明这些80后的青少年明星作家的作品。在学生的桌面上, 随处可见《最小说》、《三重门》这类的书, 而经典的短篇小说名著就几乎不见踪影。学生们这种狭隘的阅读视野必定影响了他们的阅读层面和阅读层次。教材的这种多民族、多时代特点给学生开启了一扇绚丽多彩的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之门, 开阔了他们的眼界。我们在教学中, 就不能仅仅关注课文的解读, 一定要在解读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去体会:通过阅读, 他们可以穿越时空, 与圣者、智者对话, 感受伟大的心灵、深邃的思想、超凡的智能和创造的力量, 从中得到真知灼见和阅读乐趣, 使学生明白到除了他们所熟悉的现阶段流行的短篇小说之外, 前人在这个文学领域里曾留下了多么灿烂的瑰宝, 而外国的文学宝库里也不乏闪烁着人文精神的光辉的传世佳作。在这样的引导下, 学生就突破原来狭小的心灵圈子, 放眼多元文化的天光云影, 领略缤纷灿烂的文化风景, 培养他们的全球性文化视野和吸纳人类有益文化的态度与意识。

(2) 选文艺术风格异彩纷呈, 提高学生的阅读审美层次。

教材的文本风格多样、流派丰富, 选文既有传统的叙述故事风格的《促织》和《辛伯达航海旅行的故事》等, 又有融合中国传统与西方现代的意识流等艺术技巧的《游园惊梦》和《哦, 香雪》等, 既有人神恋爱的浪漫之作《柳毅传》, 又有批判现实主义的讽刺小说《一个文官之死》。既有高声歌颂生命的《热爱生命》, 也有向内心世界掘进的《家庭女教师》。既有成功刻画一个饱受侮辱, 但仍追求美好爱情、为理想而活的杜十娘形象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又有以跌宕起伏的情节引人入胜的《促织》。

这些丰富多彩的风格和流派属于小说的创作技巧, 从更深层次来看, 它实际上是文本与学生交流的艺术。在文学作品中, 作家就是运用各种技巧, 创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典型形象来让读者体味文本。从审美角度来看, 这些艺术手法和创作技巧的审美元素丝毫不少于文本的内容, 艺术审美价值丝毫不逊于文本的内容。而我们的学生以往的鉴赏大多停留在文本的内容上, 忽略文本的形式。我们要抓住这些艺术价值十分高的文本, 来引导学生在走进文本之后, 从文本的形式来对文本进行艺术价值的鉴赏, 来品味作者是怎样讲述故事, 怎样表情达意的。学生不仅要读懂文本, 更要透过文本的字面细致地体味到篇章结构中蕴藏的情趣和妙味, 只有经过这个环节, 学生的阅读才能得到深化和绵延。

(3) 选文的教与学给予一定的余地, 给予学生自由阅读的空间。

不论是在教材安排上还是在学习上, 本教科书都给予老师和学生一定的开放空间, 灵活处理的余地。与必修教材相比, 甚至和其他选修教材相比, 本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设置讲读课、自读课, 也没有安排基本阅读和拓展阅读篇目, 原因何在?因为短篇小说比较通俗易懂, 是学生阅读最多和普遍喜欢的文学体裁, 也是学生最熟悉的文学体裁。从这些角度考虑, 短篇小说的教学就需要给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 这样才更利于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 更利于老师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既然教材给予老师和同学们在教学上自由组合的空间, 那么老师就可以以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为出发点对教材进行大胆取舍, 合理剪裁, 对文本作出主次详略、精读泛读的安排。如一些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 老师可以忽略对文本的解读, 直接对文本的深层含义和艺术手法进行探讨和研究, 甚至可以大胆跳过文本, 在课堂上进行简略地介绍。对于学生很感兴趣的作品, 可以精讲、细读, 结合综合学习活动进行课外的延伸学习, 如写一些文本点评、对文本中的空白点进行扩写或者续写等等。总之, 我们可以组织各种灵活的形式和通过多样的途径来达到提高学生的活动能力的目的。

(二) 把握教材的人文性, 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2. 人文性:

人文精神是一种关注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的人本精神。短篇小说是文学作品的这一属性决定了它作用的对象是人的精神和心灵, 而且短篇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现实的一种体裁。与散文和诗歌直接抒发个人情感的体裁不同, 小说更注重对社会人的描写和刻画, 这就决定了作品本身就带有一种强烈的关注人的生存、人的价值的情怀。

(1) 教材关爱和同情平民阶层, 引导学生关爱身边的人。

文本中的主人公大多数都是社会中的底层人物:“杜十娘———出身低微的京城名姬”、“柳毅”———落第的文弱书生、“切尔维亚科夫”———沙皇专制统制下的下等官员、“钱夫人”———不幸的失势的将军夫人、家庭女教师———被贵族青年引诱又遭抛弃的女子, 即使是《辛伯达航海旅行的故事》中的辛伯达, 也只是商人而已。在作品当中, 作者都表现出对这些平凡人的关爱和对弱者极大的同情。编者选择这么一组以表现底层人物生活的作品来编写教材, 就体现出一种对平民阶层的关注。

教材选材的这种人文精神与高中学生人文精神建构的外部生活环境是十分契合的, 是有非常大的现实教育意义的。毕竟我们大部分的学生是生活在平凡人的世界里, 他们的世界大多就是平民阶层, 他们每个人有独自的生活轨迹, 尽管大部分人平凡简单, 但每个人又必定有各自的喜怒哀乐。所以我们要关注我们孩子的生活, 既要给予他们崇高的人格教育, 又要引导他们对身边的人群、对周围生活的关注。我们在具体的教学中, 就要结合这个选材特点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文关怀情怀, 在日常生活中去关爱身边的人, 善于在周围的人群中去发掘平凡人的伟大, 理解他们在生活重压之下虽随波逐流但仍然追求自尊的生活态度。这样的话, 我们的学生才能在平凡的人生中活出精彩的内容。

(2) 教材关注人性, 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世界。

过去我们太多地引导学生认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 揭露封建社会制度的黑暗。却很少提到文学真实流露的人性、人情的一面。但这本教材在每个单元导语和课文前的阅读提示中都非常注重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时候, 关注人的精神和内心世界。如中国现当代短篇小说的单元导语中, 编者对鲁迅的《狂人日记》和张爱玲的《封锁》是这样解读的:采用陌生的视角, 促使人对“熟知”的东西予以“再认识”, 从而抵达艺术的根本目的———克服因习惯带来的麻木感, 重新获得生活的感觉。再如《家庭女教师》, 编者就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要注意作者是如何以儿童是视角去窥探神秘莫测的成人世界的。从这些导读中, 我们可以看出编者打破传统的解读方法, 不再用批判阶级的带有强烈的政治烙印的观点去引导学生, 而是从人的自身的本质特性、人的心理特征来展开对人物的分析。

这种不再高高在上俯视作品的情感世界, 而是回归到人的情感和心理特质的解读思维, 给处在青春期的、情感世界趋向复杂丰富的、逐渐走向社会化的学生们一个很好的情感教育的示范, 是与高中学生构建人文精神的内部心理状况相契合的。高中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动荡时期, 心理经历了种种矛盾和冲突, 该如何正确自我认知, 该如何处理自我与社会的关系, 这些都是困扰他们成长的问题。我们要善于抓住文本的这些人文精神的元素去引导学生, 教会学生站在从人的角度去分析作品, 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来鉴赏作品中人物复杂而丰富的性格以及性格形成的原因及蜕变过程, 这样他才能学会从人的角度去感知自我, 感知他人, 感知环境, 感知社会, 形成丰富的情感世界。

(3) 教材关注生命的价值,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优秀的作品, 大多是人类审视生命、反思生命、总结生命的生命智慧的结晶。都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灵魂, 他们无不在传达着生命的精神, 给人以生命的启迪。无论是尽最后气力掐死病狼, 茹毛饮血, 从死亡线上挣扎回来的淘金者 (《热爱生命》) , 还是选择了愤然投江来控诉和反抗现实的身份低微而个性自尊的杜十娘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 这些鲜明的形象给人以生命的深深感动。即使是奴性十足的文官 (《一个文官之死》) 和被贵族青年引诱又遭抛弃的纯真女教师 (《家庭女教师》) , 这些形象也是从其他的角度来解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人活着应该走什么样的路?这些涉及到生命话题的文学作品, 给了学生心灵上极大的指引。我们要充分利用文本中的这些有关生命的元素引导学生通过作品展开对人生的思考, 要他们学会一方面选择有意义的人生, 要活得有尊严, 有价值, 另一方面要热爱生命, 不要轻言放弃。我们的学生在目前的学习、将来的就业中都会面临很大的压力。只要我们引导得当,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我们的学生以后纵使遇到再大的波澜或挫折, 也一定会作出冷静而理智的选择。学生的生命才会变得更加美好、更有力量、更有意义。

(三) 注重基础的回归, 夯实学生的阅读基础。

3. 基础性:

编者从选题的确定到内容的编排都切实地体现基础性。教材内容没有学术化、专业化倾向, 而是通过提供切合高中生实际的阅读文本, 夯实了学生的基础, 为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打下扎实的底子。

(1) 选文难易程度适中, 数量得当。

虽然选修课是必修课的拓展与深化, 但编者并没有一味拓展, 使得学生无所适从。所选的既有通俗易懂的作品, 也有阅读难度稍微大的作品。难易结合, 能使十六七岁的学生保持一定的学习信心和兴趣, 也能活跃学生思维, 提高阅读水平。这册书16篇文本, 课程设置36学时。这个安排给予每个单元和每篇文章充足的时间进行教学, 使得学生的学习不会走马观花, 水过鸭背, 徒劳无功。

(2) 课后题目注重对文本的阅读

尽管新课标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究能力, 但这种的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并不是漫无目的的。文本是我们教学的根本, 是我们教学的源泉。编者在每篇文章后面设计了“欣赏·探究·练习”的题目。题目的切入点都是围绕小说基本要素中的“人物、情节、环境、主题”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通过这样的分析让学生走进文本, 在文本中徜徉、流连、品味, 最后得到能力的提高。如《游园惊梦》这一篇小说, 因为文本大量地运用意识流手法, 学生虽然在必修教材的王蒙的《春之声》中初步接触过这种手法, 但并不是非常熟悉, 所以在阅读这个文本时, 他们遇到的最大障碍是理不清文中的线索和作者的思路。但课后3道题的设计就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拨开文字的迷雾, 理清作者的写作思绪。第1题让学生找出文本中意识流描写的地方, 整理钱夫人的生活历程。第2题让学生对人物今昔命运进行对比分析, 感悟人物的情感。第3题引导学生去品味小说是如何以场景作为线索展开叙述和描写, 理清文本的结构。3道题目都切实地从不同的角度去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有了这些基础知识的指引, 学生就比较容易读懂文本。

我们要充分抓好课后编者设计的这些基础性比较强的题目,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 去寻找, 去探索。学生能力的提高一定离不开文本的阅读, 只有这样,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才不致于变成无本之木, 无源之水。学生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 才能游刃有余地进行深入研究。

(3) 知识链接部分注重短篇小说阅读基本技巧的补充。

本教材虽然重点在于赏析, 不是系统地知识学习。但是编者没有回避阅读中必须掌握的基本技巧和手法的介绍。编者在每一篇文本的后面专门设计了知识链接部分。知识链接部分的内容不是呈现出完整的体系, 重点在于结合每一篇文本的阅读需求。这样设计可以让学生初步掌握欣赏、评论小说的一些角度和方法。如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一文, 编者在“知识链接”的环节, 补充了“作者、作者创作风格、象征主义手法”的介绍。这些基础知识的补充, 对于学生以后阅读杰克·伦敦的作品或者阅读象征主义风格的作品都是非常有用的。而且这种基础知识的补充结合了文本, 学生能比较形象、比较轻松地接受。否则, 干巴巴地讲解这些纯理论, 学生是不得要领的。

《短篇小说欣赏》作为选修课程, 它凝聚了专家们的心血与智慧, 体现了当前先进的教学理念。作为第一线的语文老师, 我们要坚持探索这个选修课程的内涵, 整体把握教材的特点, 真正构建学生的语文素养, 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在新时代散发出夺目的光彩。

参考文献

(1)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

(2) 陈佳民等.短篇小说欣赏教师教学用书[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

张爱玲小说语言欣赏 篇5

一、小说迷醉于对细节的精致描述

在张爱玲看来,人活着,只有那些或转瞬即逝或长久留存的情感体验、心理变化和感觉印象才能证明一个人的存在。所以她说:“我只写男女间的小事情,我的作品里没有战争,也没有革命。我以为人在恋爱的时候,是比在战争或革命的时候更素朴,也更放恣的。”所以,为了抓住“能证实自己的存在”的“最真实的,最基本的那一点东西”,张爱玲打开她所有的感官,敏锐地捕捉着对声色、光影、触觉和味道转瞬即逝的感觉以及那些细碎琐屑的细节,并把它们精致地表达出来。与张爱玲小说中的人和事相比,这些对细密的感觉和体验的表达更像一条暗河,静静地在所有的作品中流淌。

她写服饰,从不会忘记精确地描述颜色之外还会涉及质地和款式;她写三十年前的月亮,写“那扁扁的下弦月,低一点,低一点,大一点,像赤金的脸盆,沉了下去”。她写卖豆腐花的吆喝声漫长的尾音:“花……呕!花……呕!”她写聂传庆,竟然能写到他嘴里衔着那张车票的桃红色以及聂传庆眼中朱家“朱漆楼梯的扶手上,一线流光,回环曲折,远远的上去了”。她写在“缀有小绒球的墨绿洋式窗帘”的下面,曹七巧看见“晴天的风像一群白鸽子钻进季泽的纺绸裤褂里去,哪儿都钻到了,飘飘拍着翅子”。她写“紫檀匣子,刻着绿泥未识”的书箱,写“堆花红砖大柱支着”的巍峨的拱门;也写白流苏与范柳原接着一个热气腾腾的吻时,后背抵着镜子的凉。

然而这条感觉的河流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特质。张爱玲把她对这些感觉、细节的近乎痴迷的兴趣以及表达的智慧,注入了这条河流。于是这些细节和感觉散发着幽微的、机巧的光,像一个个湿润发亮的眼睛,点缀在阅读的道路两旁,生动地眨着眼皮,打量着吸引着过往的行人。这样,我们才在她的创作中透过具体的、哪怕是琐屑的生活细节看到更为普遍的人的意义,在她的笔触中体会到穿透历史时空的尖锐力量。

二、小说具有卓越的修辞能力

张爱玲的比喻,依据本体与喻体的相似性建立起复杂交织的对应关联,借助读者怕审美积淀,通过暗示、引发人联想的方式,使整个意蕴显示出超乎寻常的丰富性。如《金锁记》中对曹七巧的描写:

耳朵上的实心小金坠子像两只铜钉把她钉在门上――玻璃匣子里蝴蝶的标本,鲜艳而凄怆。

第一层:人与蝴蝶。人像蝴蝶,美丽而薄命;蝴蝶像人,有生命的灵性且富有情感。把这两个意象联系起来,喻示着充满灵性和情感的生命的悲剧性。

第二层:蝴蝶与标本。蝴蝶失去了鲜活的血液和跃动的生命力,成了一副美丽的躯壳。其中暗含一个活生生的生命被残害的悲惨过程。

第三层:加了玻璃罩子的蝴蝶标本。只是一个供人观看的展览品,最多能博得观者的一声叹息或者同情,然而生命被虐杀的痛楚、所随的孤独、寂寞与无奈以及被展览的屈辱,没有任何人真正了解,其中暗含自由与被囚禁剧烈冲突的暗示。

第四层:把她钉在门上,这是血淋淋地虐杀生命的场景,想象可以帮助我们呈现行刑的残忍、冷酷以及生命的极度痛苦。再如《茉莉香片》中对冯碧落的描写::

她不是笼子里的鸟。笼子里的鸟,开了笼,还会飞出来。她是绣在屏风上的鸟――悒郁的紫色缎子屏风上,织金云朵里的一只白鸟。年深月久了,羽毛暗了,霉了,给虫蛀了,死也还死在屏风上。

第一层:人与鸟。与上例第一层相似,但此处更强调生命的自由、松弛与欢快(鸟与蝴蝶在人们的审美积淀中是有区别的,“笼中鸟”是相当古老的意象)。

第二层:人与笼子里的鸟。强化第一层,同时在渴望自由的心灵与囚禁的生命之间形成巨大的审美张力。

第三层:人不是笼子里的鸟,是屏风上的鸟。“不是”的.否定决非对上两层意义的否定,而是又一层的强化。通过对“笼子里的鸟”与“屏风上的鸟”的对比,彻底埋葬希望,更深刻地感受到绝望。

第四层:绣在屏风上的鸟――悒郁的紫色缎子屏风上,织金云朵里的一只白鸟。至少包含上例中的四层含义。此外,还有生命的富丽与空虚的暗示。

第五层:久了,暗了,霉了,死了。与上例中的“钉”和本例中的“绣”类似,但着重强调生命被一点一滴挤压直至最后干涸的过程。

第六层:死也还死在屏风上。这是对生命最彻底、最深层的悲哀。同时,这句话反过来的意思是一直活在屏风上,这是又一次对生命痛苦的强化,至此达到顶峰。

不用再多说这样的修辞对于人物的作用,读到这样的语句,无论如何也回避不了这样一种强烈的感觉:这一层一层的含义,就如同一枚亮闪闪的钢针,一针一针,把这只蝴蝶和这只白鸟刺在你心上,刻骨铭心。而对人生最彻底的悲戚就让张爱玲冷冷地层层撕破,透彻骨髓的寒意一下子铺展开来。

有时她也并不用这种修辞技巧,简单直接的表达同样体现着强烈的现实感。无论景物还是人物,都能让人感到如在眼前。比如那个三十年前的月亮,“扁扁的下弦月,低一点,低一点,大一点,像赤金的脸盆,沉了下去。”比如曹七巧脸上的那滴泪,“由它挂在肋上,渐渐自己干了”。三十年中戴着“黄金的枷”的七巧,一辈子都没有得到过任何人的真心,于是在临终前的回首中,那些渴求就像她那一滴泪自己干了,这中间的心路历程该是怎样的惊心动魄!那些景与物的颜色、形状、变化,那些人的呼吸、目光、心跳或心碎的声音,当这些语言进入我们的眼睛,我们无法不为一个个由心理、情感、欲望和感觉交织而成的敏感、丰富的内心世界而惊异和叹息。

三、在古典化的语言风格中传达着现代主题

无论张爱玲用怎样的语言,用怎样的技巧,文字的表达效果总能达到极致,闪烁着智慧的灵性,充溢着非凡的创造力。有时,看似一种简单的景物或动作描写,实际却蕴含着人物深刻的心理变化,甚至通过这种心理,人们可以一下抓到人物的本质。当曹七巧在“缀有小绒球的墨绿洋式窗帘”的窗前,看季泽在弄堂里向外走,长衫搭在臂上,“晴天的风像一群白鸽子钻进他的纺绸裤褂里去,哪儿都钻到了,飘飘拍着翅子。”是写风,是写七巧的目光,还是写季泽的外形动用?都是,又都不是,谁也明白那鸽子是七巧对季泽飞腾的爱恋,这爱欲竟描绘得如此舒展翻飞,甚至有点心神摇荡,而这爱欲也正是七巧一生的生命密码。这个场景也许会让曹七巧刻骨铭心,而这个比喻也会让读者难以忘怀。

如果说在题材处理和人物形象的描绘上,张爱玲以自己的现代眼光对民族传统的超越还有些隐约,那么在语言运用和表达技巧上则明显得多。我们很容易体会到她审美情趣的古典化。她在叙述语言上尤其是写景状物时体现出对古典意境的追求,比如写月亮“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写长安在月夜里吹口琴,“墨灰的天,几点疏星,模糊的缺月,像古印的图画,下面白云蒸腾,树顶上透出街灯淡淡的圆光”。但是在这些充满古典韵味的景与物、比与喻的后面,赫然而立的却是人性的被扭曲与戕害、人生的孤独与痛苦等等现代的主题。在张爱玲那里,对古典审美风格的追求与对现代主题的表现、揭示融合得天衣无缝。她的创作也体现出中国现代文学在民族性与现代性相结合方面而达到了少有的成熟和鲜见的高度。

谢志强小小说欣赏 篇6

已经离休的左矿长说:早年发现这眼泉,是一头黄羊引的路,那眼泉就叫黄羊泉了。

我慕名拜访了左矿长,他赋闲在家,没离开黄羊泉。他说:我喝惯了黄羊泉的泉水。

这个黄羊泉的传说在沙井子垦区流传甚广。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三五九旅一支部队驻扎沙井子开垦荒野,都是戈壁沙滩。远远地,可以望见喀拉蒂克山脉,当地人称黑老山。

当时,左矿长还是一名排长。部队首长说:有山就有水,左排长,你带上几名战士上山,找找水,垦荒不能没有水。

左排长带领三名战士出发了。垦区和大山中间隔着戈壁和沙漠。看看山不远,应了那句看山跑死马的话。他们是徒步,过了一片一片戈壁,一道一道沙梁,可那山还是那么远远地耸立着。左排长说:那山好像会自己往后退。再走半天,山还那副样子。行军壶里的水已经喝干了。他闻着沙漠里干燥的死亡气味,像是要把体内的水分都收走那样。

夕阳西斜。左排长绝望地下令鸣枪求救。可是,枪声还没来得及传开便被广阔的沙漠吸收掉了。枪声像炒豆一样。

突然,左排长发现了一个闪动——那是永恒的宁静里的一动——一只黄羊,是沙子的金黄色,好似一小堆沙砾凝聚起来,被风鼓动着奔跑。

左排长说:那一刻,我知道有救了,死亡的沙漠出现一只黄羊意味着什么。它是生命,生命离不开水。

左排长说:盯住,别让它甩掉我们。四个人不知道哪儿来的力气,抛开了累和渴,开始撵黄羊。而且,子弹上了膛,打算撵不上就放枪撂倒它。

黄羊跑得那么轻捷、灵活,带起了一溜儿沙尘。它跑跑停停,不让他们接近,不让他们离远,老是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左排长说,它像山里来的一个精灵。沙漠里的事儿就是这么奇怪。

黄羊站在一座沙包顶上边,望着绝望的他们。他们喘着粗气,喉咙里涌上一股液体一样的火流。黄羊在沙梁上边用蹄子刨着沙子,像是作弄他们。

太阳像是好奇,舍不得沉没,又在沙梁上镀了金辉。黄羊的踪影和太阳的余晖一起消失了。

沙梁顶,他们看到了一片绿洲。奇怪的是,耸立的山影已在眼前,像突然垂下的天幕。左排长说,我怀疑是不是我的耳朵出现了幻听,沙漠里常常这样,我听到了流水的声音。

水养育了绿。这道沙梁隔着两个世界。甚至,左排长闻到了沙枣花的浓香。那是个初夏。水在吟唱,那是沙漠里最悦耳的歌声。他们扑向溪流,一阵狂灌,身体像胡杨树一样顿时焕发出生机。

左排长胡乱抹了抹嘴,说:他娘的,真有这么甜的水呀。他告诉我,那是他一辈子喝过的最清甜的水了。他们沿着溪流,找着了山脚下的源头,那是一个清泉,咕嘟咕嘟地冒着水。泉水边沿长满了茂盛的灌木丛,缀满了细细碎碎的金黄色的花儿。

金色的黄羊就在泉边。它也在饮水,只是没他们那样急切。黄羊像是披着金色的阳光金色的沙砾,浑身是金色,它的眼里闪着温柔,还有俏皮。一看就知道,它从来未受过人类的侵扰。

左排长端起了枪——好久没有沾过荤腥了。黄羊的眼里没有恐惧,它大概不知道黝黑的枪口意味着什么。它根本没有这种戒备,它没有过这类记忆的阴影。

枪响了。左排长看见金色的黄羊头颅绽开了一朵鲜红的花。黄羊没来得及恐惧。那花瓣溅开来,落入泉水,泉水一片殷红。

左排长当时还得意自己的枪法——已经很久没有过过枪瘾了。他喊:中了,中了!黄羊被肢解,又在舞动的篝火里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后来的事儿,左排长一直弄不懂。第二天,他携带着壶里的泉水,赶回去,向首长报告他的发现。首长欣喜地喝了一口,可又急忙吐出来。首长说:这是啥甘泉水?又苦又涩又咸,还有一股羊膻味。

他们一起辩解,说:咋会苦呢?真的很甜的呀。他们再尝,果然又苦又涩又咸。左排长犯嘀咕:咋变味儿了呢?

再上山。那泉水确实又苦又涩又咸。左排长说,我嘴硬,就是不承认那泉水的苦,我总能在苦味中喝出一丝甜来。我相信第一次的感觉,别人都回味不出那種甜来。

左排长——现在已是离休了的左矿长——说:那泉水确实苦,我坚持喝过来,这也是对我的惩罚吧。我想想,是这么回事儿,最初它甜,我的嘴巴也不会弄虚作假。

发现了泉,随后,又发现了泉水附近的山上有硫黄、煤炭、石灰、石英等矿藏,那里建立了一个矿区。左排长自愿当了矿长。矿区的职工家属都喝垦区天山引来的雪水,他坚持喝泉水。

左矿长说:那以后,我再没使过枪。他还说,远看,这座山像一只黄羊。我还是第一次发现,确实像一只黄羊。

《外国小说欣赏》的高效教学 篇7

一.合理定位, 明确必修和选修的关系

《外国小说欣赏》属于高中语文课程中的选修课程。对于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教学, 两者在教学目标定位上是不同的。必修课———突出课程的基础性和均衡性。选修课———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 选修课的教学和必修课教学应该是有区别的, 不能“同一对待”。

对于《外》的教学, 我认为鉴于高中生的接受能力和新课标为其所规定的主要学习任务, 最主要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欣赏外国小说, 掌握小说的文体特征, 从而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 培养高格调审美情趣, 提升人生境界。在教学过程中, 首先应注重学生自主的阅读感悟, 避免以老师的“精讲”代替学生的“精读”。其次以学生的阅读感悟为基础, 教师围绕“话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引导学生去阅读、欣赏, 充分体现选修课的自主性和实践性。

例如《墙上的斑点》的教学, 我课前让学生们自行阅读课文。学生们普遍反映读不懂甚至是不愿读, 因为跟中国传统的小说相比, 外国小说轻情节, 重心理描写。而《墙上的斑点》这篇小说是以内心独白的形式写“我”由墙上的一个斑点所引发的种种联想, 属于一篇现代派的意识流小说。这对于习惯了读中国传统小说的我们来说, 确实有点“不对胃口”。于是在课堂上, 我灵机一动想到了最近热门的外国科幻电影《盗梦空间》, 讲述的正好是关于“梦与潜意识”话题, 于是请一位看过了此电影的同学讲述电影的故事情节, 并发表自己在看这部影片后的感触“梦是人们潜意识的反映”“意识是现实的折射”,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联系对比《墙上的斑点》。再根据学生们反映的阅读困难, 我肯定他们的阅读感悟, 并告诉他们我自己也曾有过这样的感悟, 鼓励学生们多次阅读, 去感受作者的每一次“意识流动形式”和“意识折射出的对现实的感受”。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再阅读非常的认真, 对文本的解读也非常到位, 并能够充分了解“第一人称”在叙述中的作用和好处。

二.明确目标, 做到有效教学

在日常教学中教学目标明确是衡量有效教学的一个标准。每堂课围绕明确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完成, 才能到达我们的最终教学目的。

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共收编16篇外国小说, 就高中教材来讲, 大部分是“新小说”, 不仅是对高中生, 对许多高中老师来说也是“熟悉的陌生人”甚或“纯粹的陌生人”。在教材的编排上, 编者把小说的的基本元素分为“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虚构”八个元素, 并以此元素为话题从八个方面解读外国小说的内在特质, 以话题为纲, 选编小说组成单元。用所选编的小说对应呈现各个小说元素特有的质地内涵, 特有的质地魅力。

因此在教学中, 把小说文本放在话题视野内去解读欣赏小说, 感受小说单元的质地魅力, 领略话题的张力, 是实践外国小说阅读欣赏的途径。如果按照传统小说欣赏的教法, 那么本教材的教学可能就有悖于教材编写者的意图, 失去了从某一些特定视角欣赏小说的实践机会, 淡化了“外国小说选修”的阅读意义。

例如第一单元话题:叙述。那么我们小说文本阅读欣赏的重点就是掌握小说中叙述的角度和叙述的人称, 考察小说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与内容、题旨呈现的关系。而对于作品的内容与题旨则是略带, 不应深入的去探究分析。这样才能达到目标明确, 有的放矢。其次, 外国小说流派纷呈、思潮迭起, 小说史源远流长、头绪纷繁。如果每堂课老师按照传统的小说欣赏方式教学, 内容、结构、语言、人物形象等等各个方面去分析, 面面俱到。就高中生而言一没有必要, 二无法领会。最后可能会适得其反, 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提高鉴赏能力, 甚至还会让学生产生厌烦感, 失去阅读的兴趣, 达不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反之, 以单元话题为教学目标, 将教学目标单一化, 降低学生解读欣赏的要求, 多举例, 多提示, 由浅入深的方式引导学生感悟话题的内涵和魅力,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尊重学生的个体阅读感受, 最终达到逐步提高学生阅读欣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的教学目标。

三.从学生出发, 设计课堂教学

新课标指出:选修课是在实现“基础性、均衡性”基础上致力于有选择的学习,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个性差异是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我们的教育是在培养人, 并不是在制造机器零部件, 为了体现教育要适应不同个性, 所以要设置“选修课”, 要寻找适合于每个人能力、能力倾向和个性特点的教育, 这是“选修课程的直接价值支撑”。

针对《外国小说欣赏》的教学, 从学生的学情出发, 分析高中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以及其理解领悟能力的水平, 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 设计课堂教学 (包括教学形式、课堂提问、课堂导入、课堂活动等等) , 这是实现选修课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例如针对当代中学生阅读小说的习惯特征:1、喜欢青春类文学, 2、喜欢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的作品, 3、喜欢情感类作品或科幻小说, 4、不喜欢大部头经典或很少读经典, 5、阅读凭兴趣或没有阅读目的, 等等。我在《外国小说教学》时, 经常会选取或推荐同学们熟悉的, 喜闻乐见的小说和教科书中的作品进行比较阅读, 或者设计一些新颖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兴趣, 或者借电影欣赏引起兴趣, 从而带动他们自觉地阅读课本上的作品。

例《安东诺夫卡苹果》的教学, 我拿了一个大苹果去上课, 一走进课堂, 学生们看见我拿了个苹果很是奇怪, 议论纷纷。我趁机说道:“我今天要给大家讲3个苹果的故事, 第一个是希腊神话中宙斯和赫拉婚礼上的金苹果, 大家听说过金苹果的故事吗?”

学生们纷纷答道:“听过。”

“那它象征什么?”我问。

学生说:“象征诱惑和灾难”

“第二个是砸中了牛顿头的苹果, 同学们知道吗?”

“知道。”同学们又答。

“那这个又象征什么?”学生回答:“机会和智慧。”

“那安东诺夫卡苹果大家听说过吗?知道它象征什么吗?”

学生们默不吭声。于是我让大家阅读课文去探讨安东诺夫卡苹果的象征意味。带着一份好奇学生阅读非常“给力”, 讨论交流也非常的热烈, 在交流中学生也明白了小说中淡化情节、人物形象, 而重点描写环境、场景的作用。

《外国小说欣赏》教材指瑕 篇8

但在完成一轮《外国小说欣赏》教学之后, 发现这本教材存在一些瑕疵, 提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选文缺少必要的背景资料

孟子曰:“颂其诗, 读其书, 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是尚友也。” (《孟子·万章下》) 他提出的知人论世说, 强调了文本背景的重要性。一部文学作品, 总是在一定的创作背景下诞生的, 这背景既包括时代的也包括文化的。在有些文本中它是可有可无的, 但有些却是非有不可的。

《外国小说欣赏》很少涉及文本背景方面的介绍。背景缺省有利于避免不必要的“大文化批评”, 引导学生关注文本, 进行“文本细读 (Close Reading) ”, 展开“具体的、温和的、审美的文学批评”[2]。在这一点上, 这本教材的导向是非常明确的。但是, 部分选文由于缺少必要的背景资料而影响读者的阅读效果并进而影响了文学批评的开展。

首先, 从时代背景来说, 伟大的作品总是与它所处的时代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恩格斯评价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时就说, 它“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 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3]因而, 对作者所处时代及其所持立场的了解往往能给我们提供解读作品的钥匙。如果缺少这方面的知识, 可能就会影响读者的理解。如蒲宁的《安东诺夫卡苹果》, 由于学生不了解蒲宁的政治倾向和生活经历, 读完之后无法理解作者为什么以如此优美的笔触描写农奴制时代的乡村生活, 而这又直接影响了学生对“风景”这一话题的把握。又如在阅读泰戈尔的《素芭》时, 也有学生因不了解印度当时的婚姻制度而提出为什么要花一大笔钱才能把女儿嫁出去, 对把握小说“人物”也造成了影响。

其次, 从文化背景来说, 文学作品的产生总是与其所根植的文化融为一体的。有时这些文化内容对阅读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海明威的《白象似的群山》, 其中的白象 (white elephent) 在英语中指无用而累赘的东西[4]。这一解释对于解读这一文本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缺省这一文化层面的解析, 一般读者阅读这篇小说无异于雾里看花。因而, 读者接触别国的文学作品, 最好能对它的语言及其文化有所了解。本册教材中, 也存在类似问题, 如斯特林堡的《半张纸》中有一句话:“现在这对新夫妇的生活中出现了一个新东西。”这里的“东西”笔者臆测与英语中的“something”有类似的含义, 指未出生的婴儿。但对于没有领悟到这层含义的学生, 可能就无法理解这句话了。另外, 有学生在学习《礼拜二午睡时刻》时提出, 什么是“圣彼得的钥匙”?在西方文化中有没有特殊含义?这虽然与小说知识的学习没有直接关联, 但是它会给学生带来阅读障碍, 最终使学生降低阅读的兴趣。

这些阅读障碍的产生都是由于学生不了解文本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在这里, 是否需要介绍背景, 应该看学生是否能展开有效阅读。如果缺省背景, 阻碍了学生的有效阅读, 则应予以补充。

二、选文语言的规范性有待进一步斟酌

这些选文都由名家翻译, 当属上乘选文。如戴骢先生翻译的《安东诺夫卡苹果》, 就有论者指出他“在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文特色的基础上”, 尽可能地拉近了读者与作者的距离[5]。同样的, 选文的其他译者也都是相关语言或作家的专门研究者, 其译作颇受学界肯定。但是, 翻译毕竟属于“二次创作”, 它不同于本土作家运用本国语言所进行的创作, 译者在努力把握原作蕴涵的行文风格时难免在语言表述中造成汉语语法上的不当。

这个问题在这本教材中同样有所体现。如在宗白翻译的《桥边的老人》中, 至少存在七个与现代汉语书写习惯不符的标点问题;在郑永慧翻译的《炮兽》中则存在几处语病。“这个庞然大物仿佛禀赋着闻所未闻的无所不在的力量, 同时向四面八方撞击。”第一, “禀赋”是一个名词, 后边不能带宾语, 这里应把“禀赋着”三个字改为“凭着固有的”较好;第二, “同时向四面八方撞击”不合事理, 炮兽是一个单一的物体, 它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内“向四面八方”撞击, “同时向四面八方撞击”这个句子应改为“向四面八方横冲直撞”, 既忠于原作, 句中语言节奏也比较协调。[6]“五具死尸切成二十段在炮舱里滚来滚去, ”根据语意“切成”应改为“被切成”;“炮队的阵容也破坏了”, “破坏”应改为“被破坏”。

虽然从选文类型上来看, 教材中的选文都只是学习小说欣赏知识的例子, 但是,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 选文的语言同样影响着中学生的语文成长, 不规范的语言表达对学生的语言学习极为不利。

因此, 在编撰教材时, 编者需要请语法学家、外国文学研究专家对译文进行修订补充, 在保持原文特色的基础上尽最大可能消除选文中的语法问题。

三、“略读文章”未充分“学本化”

教材是为教学服务的。教师对不同类型的选文, 会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如以课堂讲授为主或以课外自学为主等。编者往往会在教材中以一定的方式提出建议, 如本教材就以标“☆”号的方式指出了“略读文章”和“延展话题”,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的掌握情况灵活安排这些教材内容。这里的“略读文章”, 就是指在编者或教师的指导下, 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 凭借相关的小说知识来欣赏的文本。对这类文本, 编者在编撰过程中应该配置相应的“资源材料”, 供学生选读, 并“示学者以门径”, 便于学生自学。编者可以考虑以“文本导读”、“名家赏析”、“随文评点”、“问题探讨”等方式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并就相关话题深入思考, 加深对小说知识的理解, 有效提高小说鉴赏能力。但是, 编者并没有对此采取与其他文本不同的处理方式, 大多只在“思考与实践”中设置了一个习题, 这样的处理方式显然无法有效“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如《在桥边》的“思考与实践”中, 编者仅设置了一个习题:试概括《在桥边》的情节发展过程, 并画出相应的曲线图。如果教师不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过程, 只靠这一个习题来“略读”这篇小说, 那么学生恐怕是读不出什么名堂, 甚至会连读的兴趣都没有的。根据这篇小说的内容, 编者可以设置如下思考练习:想象自己每天站在校门口数人数的场景, 并建议进行一次课外想象性练笔, 要求写出自己的内心活动。这看似与话题“情节”无关, 但能唤起学生类似的情感体验, 增强阅读文本的兴趣, 并由此生发出探究小说主旨和情节的热情。

四、课后“链接”目的不明确

这本教材除了介绍小说知识外, 还提供了与文本有关的“链接”, 这有利于学生拓展阅读。如第三单元编者提供了高尔基和保罗·科埃略的相关作品与资料, 这对学生了解作者及其作品无疑是一个极大的便利。然而, “链接”作为教材内容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它所欲达成的目标应该与课程目标保持一致。编者在“前言”中曾明确指出, 通过这本教材的学习, 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初晓小说艺术, 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培养高格调的审美情趣, 提升人生境界”, 那么, 作为教材内容的“链接”自然就应该为学生“初晓小说艺术, 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服务。但是, 第三单元的“链接”只为学生了解高尔基和保罗·科埃略及其作品提供了便利, 并没有对本单元话题的理解提供多大的帮助。根据这个单元的知识话题, “链接”内容应该为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主题”的知识提供一份拓展阅读的清单, 如威廉·戈尔丁的《蝇王》、芥川龙之介的《竹林中》等是较为适宜的文本。另外, 如果资源充分, 编者还可以提供相关论文论著的链接, 为师生拓展研究单元话题提供方便。

参考文献

[1]曹文轩.外国小说欣赏[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2.

[2]曹文轩.小说门[M].北京:作家出版社, 2003:2.

[3]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462.

[4]吴晓东.20世纪的小说和小说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128.

[5]杨文英.《安东诺夫卡苹果》一文中的文化“空缺”及其汉译[J].俄语学习, 1999 (4) :51.

江苏作家的三个短篇小说欣赏 篇9

《飞越我的枫杨树故乡》是苏童小说走向成熟的标志性作品, 体现了作家那个时期小说的典型特征。几乎从不作按部就班的叙述, 而是把故事拆碎了置于时空倒错的框架和花团锦簇的意象之中, 这样, 读者由于失去了故事逻辑的依凭, 便使自己淹没在接踵而至而又倏忽即逝的意象之中。在《飞越我的枫杨树故乡》中, 这些意象是矗立的枫杨树, 是猩红翻飞的婴粟花, 是灰尘蒙蒙的灵牌, 是乌黑发亮的胶鞋, 是浩荡的龙首大风, 是滔滔的浊黄长河, 是窜行狂吠的野犬, 是飞逝长鸣的公牛。这里还有精灵般美丽而苍老的婴孩, 放荡而迷人的穗子, 老朽如幽灵的族公……读者进入这意象群犹如踏进迷宫, 光怪陆离、荡人心魄, 不知哪里是诱人至陷阱的误区, 哪里是示人以出路的路标。不过, 对《飞越我的枫杨树故乡》而言, 如果我们抓住了幺叔这一形象, 一切便会迎刃而解, 上述意象的迷宫就会随之清晰有序起来。

幺叔是一个“自由人”, 是一个十足的浪子, 环绕着他的是一个多重的世界, 有以故乡、宗祠、灵牌为标志的传统文明, 有以野狗、穗子和无边的婴粟花为标志的充满野性的自然天地, 有以鬼节、祭典为代表的宗教的神秘之所, 还有以城市为标志的现代文明。幺叔生前死后游鱼似的穿行在这四重世界之中, 却难以得到自己的一隅栖身之所, 我们不管是把视角放在四重世界这边, 还是放在幺叔这边, 两者都形成一个进入与出逃、追寻与推拒的悖论情境。对故乡, 幺叔生于斯, 长于斯, 须臾未曾离开, 但他又是传统文明的逆子, 他目无宗族的规矩, 更视传统的道德于不顾, 他游冶于女人与野狗之中, “浪荡成性”, “十五六岁就会干好多坏事了”, 宗族试图挽救他, 期待他的回归, 小说中有一个象征性的情节, 洪水到来时, “白木大船载满了家中四十口人和财产”, 唯独幺叔没有上船, 人们想把幺叔载上, “好多双手拽他上船, 拽半天也拽不动”, 最终未成功, “祖父仰天悲啸一声, 知道那船是该走了, 那鬼伢子是该丢了”。这无疑说明了传统对幺叔拯救的失败, 而幺叔偷走自己在宗祠里的灵牌则表明了自己对传统的决绝。这种决绝是永远的, 非但意味着死前的叛逆, 而且, “幺叔古怪可恶的灵魂将永生野游在外”, 事实上, 死后为他的招魂也未能使他重返家园, 死后的幺叔依然是一个让正统世界不得安宁的反叛者模样, 幺叔在另一个存在里为这个世界敲着丧钟, 事情至此, 传统文明才放弃了对这一浪子的挽留。

祖父将信将疑地知道是什么使得幺叔如此放荡乐不归家, 他发问道:“到底是野狗勾引了我儿子, 还是我儿子勾引了那条野狗?”野狗和疯女人代表了原始的野性, 是无秩序的自然之境。穗子虽是人形的荡妇, 但更是自然所钟的精灵。苏童在刻画这一形象里承继了传统浪漫美学的手法, 我们在穗子身上明显地可以看出屈原笔下女妖和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中自然之神的影子。富有魅力的自然的野性对幺叔产生了巨大的诱惑, 他进入了它, 如鱼得水, 充满欢乐, 生命力发挥到了极致。然而, 自然诱惑了它, 又毁了它, 他的死据说“和一条狗、一个女人, 还有其他莫名的物事有关”, 苏童在这闪烁之词中显然承传了古代艺术中“人———魅”的故事原型 (始诱之, 终杀之) , 表达的却是更具现代意味的人与自然的文化悖论。

幺叔渴望进入的还有宗教的境界。他的节日是鬼节, “幺叔穿着乌黑发亮的黑胶鞋站在一辆牛车旁……幺叔举起了竹鞭……那是他在村里最风光的时候, 他一偏腿上了牛车座, 大黑胶鞋温柔地敲打了牛腹两下, 一车子大鬼小鬼就紧跟幺叔出发了。……人们听见幺叔开心地笑着, 在送鬼的火焰未及舔上他后背的时候, 幺叔唱歌、呐喊, 快活得有如神仙”。苏童以炫目多彩的瑰丽文字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祭祀之神。但幺叔喜欢的是这原始宗教的疯狂和迷醉的外表, 事实上, 他并未与宗教取得内在的和谐和默契, 苏童以牛作为视角揭示了这一点。公牛的逃逝暗示了宗教世界对幺叔的推拒。

幺叔曾一度表露出对城市现代文明的向往, 他曾着迷于城市人的太阳帽。他对祖父的一切忠告皆置之脑后, 唯独接受了祖父从城里寄赠的一双黑色胶鞋, 但这都无法拒抗自然的野性的欲望和宗教过程对他的召唤, 他终于“把遮阳帽扔到河里, 迷上了一群野狗”, 也终于穿着胶鞋和穗子厮混在罂粟花丛里, 高蹈于祭祀的熏熏烟火之中。城市相对幺叔愈来愈是一个遥远的存在, 虽然城市并不放弃对这一浪子的垂青, 以城市为特征的现代文明在此与乡村的传统文明、与宗教、与自然构成对立关系。在作品中, “我”作为第三代人就是以现代人的面目出现的, 他在想象中试图穿越时空背回幺叔的亡灵, “我将在枫杨树故乡搜寻幺叔最后的踪迹, 把幺叔亡灵带回他从未到过的城市和亲人中间来”。然而幺叔拒绝了城市的拯救。其实, 当城市如此殷勤地企图接纳那一亡魂时它是否明白自己曾是这一亡魂的间接杀手?读完小说, “黑色胶鞋”这一城市的使者总似一个不祥之物, 我们疑心幺叔穿上胶鞋之后便使自然和宗教两者感到了他或误会了他的背叛, 他的死亡是否与此有关?也许正包含在“一条狗一个女人”后面的“其他莫名的物事”之中。小说中大量的细节暗示了这一点。假如这是一场谋杀, 谁又能阐释得清这里面的文化喻意?

如果人们对苏童的阅读经验远不止于《飞越我的枫杨树故乡》的话就会知道作家笔下有多少幺叔这样的逃亡者, 他们不见容于任何世界, 这种不见容来自于一次次主动和被功的选择, 来自于人物的一次次被弃和自弃, 他们试图获得只属于自己的自由的栖身之所, 但却总因一次次的错误遭到灭顶之灾, 并永远得不到世界的宽恕, 这是一群丧失了家园成为牺牲的浪子, 苏童为他们唱出一曲曲艳丽凄迷的悲歌。

然而, 这只是一种视角和一种价值评判方式。如果转换一下也许会得出另外的判断, 无“家”固然孤独, 但却自由, 浪子们的一切行动都曾是他们身心的自由发挥, 于是, 一切的痛苦和不幸在他们看来都是可以接受的, 也许, 幸福就在其中。这正是一切叛逆者的性格。作为浪子的对照, 苏童在小说中时常塑造一些文化的转型者, 命运的被支配者, 《飞越我的枫杨树故乡》中的“祖父”就是一个尴尬的形象, 他曾是传统乡村文明的传人, 但却进入了城市, 但他获得了什么呢?在《飞越我的枫杨树故乡》中, 他显然较幺叔更为不幸, 幺叔以自己的行动显赫一时, 幺叔曾活得那么自在潇洒……, 这一切如梦如幻的年华都是祖父从未经历过的, 作为乡村人久居城市, 故园如梦, 祖父在晚年拥有的唯有难以排解的寂寞和懊丧, 他曾那样责备过幺叔, 可他现在最思念的却正是幺叔, 他居然在城市之巅开起招魂之祭, 但幺叔怎能与他重温往昔?只有无言的鬼火徒增祖父的伤感。祖父实际上也是一个无家可归的人, 但却是一个自以为有家的人, 当他弥留之际反复呐呢“把幺叔带回家”时, 这“家”又是什么呢?是乡村, 还是城市?“我”因之而发将幺叔背回城市的奇想是否是对这一遗言的误会?也许更大的误会是未能理解祖父在“把幺叔带回家”下面隐藏未说的是“把我 (祖父) 带回家里”。这又是苏童一贯的主题, 曾经从乡村出逃, 而今又渴望还乡, 故乡以其强大的诱惑渗透在逃亡者的心里, 成为代代相传永不磨灭的记忆和情感的寄托, 请不要忽视《飞越我的枫杨树故乡》的结尾, 它于本篇至关重要:

我们这个城市的屋顶下住着许多从前由农村迁徙而来的家庭。他们每夜鼾声不齐, 各人都有自己的心事和梦境。如果你和我一样, 从小便会做古怪的梦, 你会梦见你的故土, 你的家族和亲属。有一条河流与生俱来, 你仿佛坐在一只竹筏上顺流而下。回首遥望远远的故乡。

还乡曾是浪漫主义、感伤主义文学的主题, 苏童与之不同的是, 故乡并不是温情脉脉的一派田园牧歌, 《飞越我的枫杨树故乡》中的故乡可以说明这一点。按苏童的理解, 逃亡是必然的, 而按人性的理解, 还乡又是必然的, 于是, 苏童小说的主题总包含了两个方面, 出逃与回乡。这也许是人类的永恒情结, 它仿佛是一个“循环劫”, 打过来, 打过去, 永无止境, 这样, 幺叔的选择客观上具有了意味深长的意义, 只有幺叔自觉不自觉地超越了这一循环劫, 这就是流浪, 流浪, 是一个“永不停歇的文化位移”, 它不执迷于哪一个固定的生存之所, 它在多重文化的缝隙中穿行, 无处是家而又四海为家。于是, 前面我们分析过的幺叔与多重世界 (“家”) 的进入与出逃、接纳与推拒的悖论就得到更深的理解, 我们不可能没有家, 我们总得一次次进入 (接纳) , 而生存之所又总充满了不幸和羁绊 (推拒) , 所以我们又不得不出逃!这样, 化被动为主动, 我们的选择由我们承担, 即使是死也在所不辞。

解说了幺叔, 是不是会对苏童小说的意象有新的理解?这种理解不仅仅是从喻意上, 而且是从艺术上。苏童让众多的意象纷至沓来, 正是为了自己那曲流浪者之歌, 意象是情绪的对应物, 它是以语言为媒介的小说中无声的咏叹。

苏童的这首流浪者之歌之所以能奏响, 还得力于叙述时间的回环往复, 苏童的叙述打破了时间的一维性, 往返于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 这三个时间段如音乐般不断重现又不断变换, 不断展开, 最后在将来时态中溶注进过去和现在的场景而结束。由于将来时态是想象性的, 所以情绪显得十分浓烈, 它是全曲的高潮, 而前引的结尾是对主题的回味, 它不是叙述的, 而是沉思和倾诉, 因而显得余韵袅袅, 回味久长。这样的结构确实显出了作家的良苦用心, 《飞越我的枫杨树故乡》不愧为苏童的精心之作。

二.毕飞宇《彩虹》

毕飞宇是一个对短篇小说情有独钟的写作者, 他对短篇的理解以及短篇在他手中的变化让人觉得两者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隐秘的联系, 短篇成了毕飞宇的短篇, 毕飞宇的短篇这一实体超越了短篇这一个形式的筐子而成了一种精神现象。

如果说“短篇精神”这个提法还有些道理, 那么它起码应该包含两个层面, 一个是作家融铸在短篇中的一以贯之的精神指向, 它的人文关注和价值理念, 不妨借用现在流行的说法叫作短篇的“意义形态”。另一个就是与之密切相关的美学处理, 它的叙述理念, 它的“叙事形态”。其实, 这两者是不可分割的, 它们互为皮毛, 一个不存, 另一个也就无法附丽。我曾对毕飞宇谈过在他身上存在着的、或者更确切地说是由他而联想到的现代短篇与中、长篇的区别, 我用了一个比喻的说法, 如果将小说比成一条大河, 那么长篇可以说是这条大河的全部, 但它的生命的支撑是大河的潜流, 那种使大河向前奔流的内在的力量;中篇可能浅一点, 它讲述着我们看得见的河水奔流的故事, 但它不一定下潜得很深, 大河最终要流向哪里, 就更不必太在意;而短篇则完全是水面的事, 它显得轻灵, 飘浮, 感性, 它关注的是水上的飘浮物, 那些不知从哪里流来又向哪里流去的物件, 那些小草与浮萍, 那些天空、岸边物象的投射与倒影, 至多, 再写一点不知被什么激起的浪花。短篇就浮在这大河上, 它依附于大河, 但似乎又与大河无关。毕飞宇短篇的叙事形态就充分体现了“河面”的特征, 比如, 它不追求完整有序的故事, 完整有序的故事可能更应当由中、长篇承担, 短篇小说不应当再给人们讲故事, 如果如此, 就不是现代短篇, 而回到传奇、民间故事或话本与白话的时代和地盘。如果不讲故事, 短篇的叙述由什么去支撑?讲故事是困难的, 而不讲故事也未见得容易, 因为这首先需要控制, 从叙事学上讲, 就是要将故事还原为“事件”。事件不等于故事, 起码在时间的长度上有区别, 故事与事件隐含着叙事态度上的区别, 事件更加概略、琐屑, 只求其有, 不就其复杂, 只求表象的东西, 不求背后的因果链接。对事件的回忆与对故事的复述有相当大的差异, 事件在回忆中呈现出的可能只是一些段片, 一些印象较深的感性画面, 它无法或无须去完成一个完整的叙述。

视点的控制与选择是一个方面, 毕飞宇短篇小说叙事理念与叙事形态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感性”。感性在毕飞宇小说中有三个棱面, 第一个棱面其实与上面讲到的叙述的控制与选择有相当大的关系, 毕飞宇关注的是人们的日常生活, 是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层面, 毕飞宇小说感性的第二个棱面是叙述与描写的具体化、具象化, 如果说我们前面的比喻是恰当的话, 那么一个短篇必须表现出水面的全部的丰富性, 提供我们生存世界的万象视听与光怪陆离。这对于短篇小说来说可能是一个考验, 许多小说家, 包括一些大师往往在这个问题上想不开, 总是想或者说不得不将短篇小说收拾得干干净净, 这确实是一个短篇小说的问题, 在有限的篇幅里, 小说家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 放进些什么, 拿掉些什么其差别也确实太大。而毕飞宇毫不犹豫地认为鲜活而丰盈的经验叙述是一个短篇小说家不能放弃的选择, 也正因为此, 我们在他的作品中不断地读到相当新颖、甚至相当刺激的画面与细节。同时, 我们明显地感受到, 从这样的文字中读到的也不仅仅是场面、画面和细节, 还有语言的技术, 它让我们获得了新的语言体验。这可以说是毕飞宇小说感性的第三个棱面, 这就是他的语言“炫技”。不可否认, 毕飞宇在叙述上保持节制的同时有一种语言上的放纵, 他常常在应该或不应该的地方“花里胡哨”地来这么几句, 来这么几段, 它们可能与被书写的对象有关, 但也可能不太紧密, 一种语言的创造的欲望奔腾在毕飞宇的小说中, 使得他的作品流光溢彩, 真的有一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境界。

一个优秀的短篇小说家即使不再做什么, 而只是留给我们一些难忘的片断和感性的记忆, 就算是不错了。但事实上每一个短篇小说家都不愿放弃对意义乃至对形而上的追求, 因为这将决定他作品的“意义形态”。有些小说家可能更看重这一面, 似乎只有这一点才是他真正的精神世界与价值所在。在这个问题上, 我们依然认为短篇小说也同样有着自己的疆域, 仍然是有所为, 有所不为的。在古代小说中, 意义形态往往是外在的, 是道德的说教, 不管是中国的话本还是西方的十日谈之类。当小说迈入现代后, 其抽象的哲学取向成为了它们意义形态的支撑, 这种风气至今依然。但存在不存在这样的认识, 短篇小说的意义形态应当建立在其文体功能与小说家的个性的双重层面上?一些优秀的短篇小说家包括毕飞宇似乎就有这样的理解与认识, 与叙事形态一样, 短篇小说的意义形态与中、长篇也是有区别的, 这并不是什么外在的规定或约定, 但有一点显然是不辩自明的, 完整的思想体系, 清晰的意义梳理, 显然不是短篇的强项, 与短篇的感性相一致, 毕飞宇短篇的意义形态偏重于某种感觉、状态与情绪体验, 一些有意味的东西, 它们更倾向于将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结合起来。也许这些感觉、状态与情绪体验可以让人联想到许多形而上的问题。

因为有精神, 所以对自觉的短篇小说写作者来说, 每一个人在写作中的生命状态是不一样的。毕飞宇是一个在短篇创作上文体感极强的作家。他的短篇一般篇幅不长, 叙事干练, 但却从容镇定。一般来说, 短篇小说轻盈、机巧、单纯、集中, 应该说, 飞宇的短篇都如教科书的典型例证样具备这样的属性, 但是在他的作品中, 这些属性又时时让人意识到它们的对立面, 沉重、朴素、浑然与复杂。我在读飞宇的短篇时, 总感受到一种较量, 甚至搏杀的气氛。毕飞宇好像总在与一些东西, 包括与自己过不去。他要在有限处追求无限, 在狭小处追求阔大, 在轻浅处探寻深重。对于短篇来说, 限制是天然的, 于是, 他只能殚精竭虑, 用尽短篇的所有资源榨取几乎极致的审美利润。他是我见到的当代作家中最优秀的短篇成本管理高手之一。

因为比较关注毕飞宇的创作, 所以难免产生许多想法。我们不妨通过他的《彩虹》的构成去作一些具体的解读与印证。这篇作品来得易也不易。据作家本人说, 这篇东西在手里已放了一两年了, 只是有些环节处理得不尽如人意, 才搁到今天。情形常常就是如此, 一部作品可以写很长时间, 但它的真正完成也可能就是霎那间的事, 如云雨初霁, 彩虹乍现。

从故事层面看, 《彩虹》是再循规蹈矩、安分守己不过了, 一点野心也没有, 就写日常, 写生活中的一个片断, 杯水波澜。人物也很简单, 真正上了舞台的, 三个角色而已。一对退了休的大学教师, 住在高层公寓, 妻子不小心摔了腿, 动弹不得, 老夫妻俩大部分时间只得蜗在房子里;邻家有一小男孩, 父母经常在外做生意, 让他一个人留在家里。偶然间, 老头子在阳台上看到了小男孩, 于是有了几次并不是太成功的交往, 这就是小说的叙事主干。

主干只不过是个依托, 关键是如何去使它鲜活、丰沛、饱满, 枝叶繁茂, 青翠欲滴。它首先需要处心积虑的安排与铺垫。短篇是细致的艺术, 近距离的艺术, 容不得半点瑕疵。长篇可以马虎一点, 甚至应该粗放一点, 有那么一点磕绊、欠缺, 才显得大气、疏朗, 过分的绵针密线反而小器、做作。短篇不行, 就这么一小块, 如果还弄得东倒西歪, 就不成样子了。所以, 毕飞宇要让这对大学教师上了年纪退了休, 要让这对夫妻儿孙满堂却一个不在身边, 要让一个不小心碰了腿上下楼不方便, 再让他们虽然住上高层有了电梯却没了下楼的兴致, 又让邻家男孩的父母去做生意, 再让小男孩记了太多的训诫轻易不出门, 更不让人进门。于是, 老铁才有了到“地球上走走”的豪言, 但却成了空想, 于是他才会拿起望远镜, 他才会注意邻家的小男孩, 他才会吹起肥皂泡, 才会为孩子的举动牵挂, 也才会把孩子的造访搞得那么夸张、庄重。这些铺垫、安排, 使人物的行动成为必然, 而真正必然的是人物的心理动因。

当这些大关节都有了之后, 重要的就是那些细节了。小说之“小”全在细节。现在的小说到了细节全面匮乏的时代, 叙述也正取代描写, 我觉得这对短篇小说而言是不可思议的。小说的要害之一是对时间与空间关系巧妙的、均衡的切割与重构, 优秀的小说家确实应该是称职的导演与摄影师, 他知道什么时候应该让作品一路前行, 追逐故事的节奏, 让时间来主宰;什么时候又应该停下来, 使风景与场面占满画面, 把作品让给空间。前者是叙述, 后者是描写。犹如逛街, 前者是溜达, 走过一处又一处, 而后者则是驻足观察。因此, 小说不可以全是时间, 一路狂奔, 它必须时不时地停下来。尤其是短篇, 它的时间是有限的, 真正使它丰满的是空间, 是空间里生动的细节描写, 正是在这一点上, 显出作家的趣味、力量、经验资源与想像的本领。《彩虹》夸张一点说, 就成功在细节上。一些细节实际上构成了小说的魂, 比如老铁给妻子买的“四只石英钟, 把时间分别拨到了北京、旧金山、温哥华和慕尼黑, 依照地理次序挂在了墙上”。即使在叙述时, 毕飞宇也不忘把一些细节镶嵌上去, 看上去好像漫不经心, 其实大有深意, 如说外孙女, “是一个小杂种, 好看得不知道怎么夸她才好, 还能用简单的汉语骂脏话, 都会说‘妈妈X’了。可小东西是个急性子, 一急德国话就冲出来了, 一梭子一梭子的。”这不仅仅是虞积藻呆在床上学德语的动因之一, 那种语言之间的鸿沟同时也是作品意义的核心元素。当然, 还应提到小说结尾小男孩的一句话, 他说老铁家的时间坏了。现在早不说什么点睛了, 这句话还就是点睛。

当作品被这些细节充盈之后, 那种精气神就出来了, 生气灌注, 通体明亮。我们在小说的最后一个细节上反复流连, 北京、旧金山、温哥华、慕尼黑, 对一个孩子来说, 这一大堆指向不一的时钟摆在一起, 事不就是时间坏了么, 然而, 对老铁夫妇来说, 坏的仅仅是时间?他们劳碌一生, 所得是什么?功名?学问?桃李?还是儿女?儿女是他们的骄傲, 但当小棉袄一般的小女儿六年前“就姓了弗朗茨”, 外孙女自然是一口德语时, 那儿女福又在哪里?起码的沟通都成了困难!老夫妻俩被这一句击中了, 他们肯定想了很多, 为什么老铁那么急于与一个稚气的孩子交朋友, 为什么孩子来了他们那么欣喜、忙乱、小心翼翼?到地球上去是不可能了, 但阻隔他们的又岂止是腿疾、高楼和一道道的防盗门。这还只是从老夫妻俩的角度去讨论的, 换到小男孩儿难道不是如此, 他为什么百无聊赖地舔着玻璃, 又为什么冒着那么大的风险进入陌生人的家, 他凭什么从小要听从那一大堆不许这样不许那样的训诫?……

这是一个有点悲喜剧味道的作品, 它是那么温暖, 二十九层楼上, 一对老人, 一个小男孩, 片刻的相濡以沫;但它又让人疼痛, 为老铁的苦心孤诣, 为虞积藻远方的思念, 也为小男孩还未曾意识到的孤独落寞。这是这个世界的象喻。

是的, 好的短篇最后总会让人们想到世界, 想到自己, 感到欣喜, 或不安。

三.范小青《城乡简史》

《城乡简史》是范小青的代表作之一, 说它是代表作之一, 是因为它体现了范氏短篇小说的阶段性风格。在范小青三十多年的写作中, 短篇小说的风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早期的小说比较散淡, 自然平和, 仿佛想到哪儿说到哪儿, 没有明确的叙事目标, 更不想追求终结性的叙事结果。新世纪前后, 这一风格有了变化, 许多作品不但有了明确的叙事结果, 而且集中、坚定、甚至富有很强的戏剧性, 一波三折, 转折、层次非常明显。而《城乡简史》正是这一时期的典型。

《城乡简史》曾经获得了第四届鲁迅文学短篇小说奖。我是那一届的评委之一, 记得在谈到这篇小说时我说过这样的话。《城乡简史》可以说是一篇举重若轻的以短篇而尝试宏大叙事的成功之作。小说从城市普通生活的某一角落起笔, 市民自清的一册家庭账本误当作为书籍捐给了希望小学, 被甘肃农村小学生王小才抽号抽到了。账本中记载的475元钱一瓶的“香薰精油”引起王小才父亲王才的关注, 他们一家人都想象不出这个“种一年地也种不出来”的东西是什么, 由此激发起王才进一步的欲望:“去城里生活, 他决定要做城里人了。”王才来到自清的城市, 戏剧般地租住进了自清小区的车棚, 他们虽然靠收旧货过日子, 但却幸福异常。小说不仅形象地揭示了城乡生活的巨大差异, 而且通过对人物心理的刻画展示出了不同阶层文化上的隔膜。小说构思精巧, 以一册账本为线索, 完成了一次圆型叙事, 当账本周游一圈再回到城市时, 人物的命运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篇小说确实可以简单地称为“账单的故事”。

小说中的人物自清喜欢记账, 而且, 自清的记帐与别人不同, “有时候会超出帐本的内容, 也超出了单纯记帐的意义, 基本上像一本日记了, 他不仅像大家一样记下购买的东西和价钱, 记下日期, 还会详细写下购买这些东西的前因后果, 时代背景, 周边的环境, 当时的心情, 甚至去哪个商店, 是怎么去的……甚至在购物时发生的一些与他无关、与他购物也无关的别人的小故事, 他也会记下来。”这样, 自清的账本就成了他、成了城里人与城市生活的样本, 成了纸上的城市。有一天, 自清给扶贫办捐书时错将一本账本当作书捐了出去, 账本像一只漂流瓶一样, 漂到了甘肃西部的一所希望小学, 漂到了一个父亲叫王才、儿子叫王小才的农民家里。于是, 这个西部农村家庭得以知道东部发达城市的生活信息, 他们阅读着帐本, 实际上是在想象城市的生活。但是, 他们的经验无法将账本上的一些记载还原为日常生活, 甚至, 他们的知识都无法解读账本的许多内容, 比如, “香薰精油”。他们不知道这个打了七折还卖475元的, 用王小才对王才说的话“你和妈妈种一年地也种不出来”的东西到底为何物。这无疑是一个鲜明的对比, 也是一种强烈的刺激, 王才由此发下宏愿:“去城里生活”, “他决定要做城里人了。”于是帐本成了王才的向导, 将他一家带到了城市, 带到了自清的小区。小说写到这里会有许多叙述可能, 有点出人意料, 范小青写的是王才一家的快乐。在自清的眼里, 这租住在车库靠收旧货根本活不下去的一家却好像到了天堂, 热了有捡来的电风扇, 饿了有捡来的青菜和小贩们扔掉的小鱼, 文化生活自有捡来的电视机……王才说:“城里真是好啊, 要是我们不到城里来, 哪里知道城里有这么好。”这种对比不仅是在描述城乡的差别, 更是在暗示价值观与文化上的无法逾越的鸿沟。

小说中账本有好几种, 一是自清在城里生活的;一是自清到乡下出差的:“旅馆住宿费:3元, 残疾车往:5元 (开价2元) , 驴车返:5元 (开价1元) , 早饭:2角。玉米饼两块, 吃下一块, 另一块送给残疾车主吃了。晚饭:5角。面三两。午饭:5角 (校长说不要付钱, 他请客, 还是坚持付了, 想多付一点, 校长坚决不收了) ……白米饭加青菜……”;三是王才在城里的, 王才不但靠着自清的账本进了城, 而且也学着记起了账:“收旧书35斤, 每斤支出5角, 卖到废品收购站:每斤9角, 一进一出, 净赚4角×35斤, 等于14元整。”最后是王才离家时贴在自家门板上的负债帐, “欠谁谁谁3块钱, 欠谁谁谁5块钱, 都不会赖的, 有朝一日衣锦还乡时一定如数加倍奉还, 至于谁谁谁欠王才的几块钱, 就一笔勾销, 算是王才离开家乡送给乡亲们的一点心意。”这些都是很有意味的叙述, 自清为什么别人开价低他还价高?王才离家时的这张负债表又包含了他怎样的理解与心境?

这样和自满自足的叙事是范小青的短篇风格之一, 它刚出现时, 对范小青的惯常风格比较熟悉的人都感到了作家艺术趣味上的变化, 关于这一点, 我在对范小青做短篇小说对话时曾以《城乡简史》为例跟她讨论过, 她是这样说的:

“自清是一列火车, 王才是另一列火车, 两列火车只可能擦肩而过, 不可能相遇, 相遇就撞上了, 它们不会撞上的。只是, 偏偏从自清的火车上掉下来一个账本, 又恰恰被王才拣到了, 这就让两列不相干的火车有了一点联系。这种联系, 是小说的构思, 是作者精心设置的。

“但是从我自己的写作爱好和习惯来说, 我不大喜欢精心设计, 更喜欢随意性的东西, 或者说, 更喜欢开放式的小说。开放式这个词不知是否能表达清楚我的意思, 我想说的开放式的小说, 就不是圆型的, 是散状的。因为我总是觉得, 散状的形态可以表达更多的东西, 或者是无状的东西。表达更多的无状的东西, 就是我所认识的现代感。过去我总是担心, 一个小说如果构思太精巧, 也就是你说的圆型叙事, 太圆太完满, 会影响它的丰富的内涵, 影响它的毛茸茸的生活质地。但是在《城乡简史》中, 我却用心地画了一个圆, 画了这个圆以后, 我开始改变我的想法, 散状的形态能够放射出的东西, 通过一个圆来放射, 也同样是可以, 当然, 这个难度可能更高一点。一般讲圆了一个故事以后, 这个故事就是小说本身了, 大家被这个故事吸引了, 被这个故事套住了, 也许不再去体会故事以外的意思。要让人走进故事又走出故事, 这样的小说, 和我过去的小说是不大一样了。其实我的这个圆最后还是留了一个缺口, 自清和王才相遇不相识, 这是我的一个直觉, 他们应该是擦肩而过的, 联系他们的只是一本账本, 甚至也可以是他们的部分生活 (一个卖旧货, 一个收旧货) , 但不是他们的心灵。所以, 他们不可能相遇, 即使相遇, 也不可能认识, 更不可能认同 (或者同化) 。

“你说到的‘巨大差异’和‘隔膜’, 我觉得非常精到, 尤其是隔膜。即使自清关心同情王才, 即使王才向往城市, 满足于城市的底层生活, 但隔膜是无可回避无可否认的。现在大量大量的农民工存在在我们的生活中, 我们的城市生活已经离不开农民工了。大家也开始关心和关注农民工, 关心他们的生存, 关心他们在城市里所遭受的不公平和歧视, 关心他们的艰辛。不过我没有这么写, 相反我写了王才进城后的满足和幸福感, 我想, 这种满足和幸福背后的辛酸, 更让人心酸。

“也许有人觉得王才进城的理由太简单, 或者说太偶然。但是如果不偶然, 就是跟真实生活中的许多人一样, 家乡太贫困, 村里的农民都进城了, 他也跟着进城了。这就不是小说, 这是生活的原生态。小说是对生活的加工, 小说中看起来像原生态的东西, 都是经过加工的。经常有人读了某一个小说会说, 哎呀, 你的小说写得跟生活一模一样。这其实是一个误区。”

这些话不但有助于我们理解范小青小说的风格变化, 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城乡简史》。

讨论范小青的短篇小说让人生出别样的情感, 不由得人不对这位作家表达敬意。范小青自写作以来, 已经发表了两百五、六十篇, 这个数字在中国作家中肯定是名列前茅的, 也是惊人的。现在还有多少人对短篇如此敬业呢?之所这么说是因为从总的文学格局而言, 这些年的短篇非常不景气。创作、出版与阅读对短篇的冷淡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许多作家早已声言不再创作短篇, 即使那些成名于短篇的作家也是如此。刊物也不再以短篇作为自己的重头。至于从出版角度看, 短篇与长篇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而文学的消费性与市场化趋向在其中应该是相对主要的。短篇不太容易在这个信息过量的时代给人以刺激, 而其体量也不足以建立起市场的号召力, 至于说到其影视化的延伸创作潜质与现实可能性, 短篇就更在长篇之下。另外, 互联网传播的加入也对文体的消长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网络化适宜生产连续的长篇而不看重短篇, 网络与出版可以连袂加工、炒作长篇, 无形中短篇就相对地减少了一半的生存空间。这样就产生了一个负性的“马太效应”, 短篇越边缘, 作家就越不愿意写, 作家越不愿意写, 短篇的质量就越走下坡路, 地位也就越低。想起现代文学发韧期的二、三十年代, 以及后来的五、六十年代和新时期文学发生发展的八、九十年代, 短篇的地位何等显赫。除去外部的生存环境之外, 我们也不得不承认首先是在短篇的竞技场有那么多的高手在角力, 其次是相对应的短篇的功能被得到了尽可能的发挥。这种功能起码有两个, 一是对社会的影响力。茅盾曾把短篇称作轻骑兵, 认为对社会生活反映的迅捷、对人们精神关注的聚焦度、对现实矛盾的能见度都在短篇小说。至于新时期文学之初, 短篇小说几乎是思想解放与改革开放的先导, 一个短篇几乎就是一次思想震荡。二是对文学创新的巨大推动。在新文学的发生与发展以及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过程中, 短篇小说功不可没, 至于新时期文学更与短篇小说有着本质的联系。八十年代中期的先锋文学运动, 短篇小说无疑是主力, 在某种程度上, 先锋文学可以说就是实验小说的另一种称谓。正是一代又一代作家对短篇的不离不弃、苦心孤诣、虔诚以待与辛勤劳作才使得这一文学文体在大众那里赢得依赖与期待, 才使得短篇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与精神世界里具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也才使得短篇在众多文体家族中走在了文学革命的前列, 攻城掠地, 夺营拔寨, 充当着文学审美变革的急先锋。

《外国小说欣赏》之教学实践研究 篇10

一文本与“思考与实践”相结合

选文延伸出来的关于哲学、美学和各国风俗等问题的思考。编者曹文轩对本教材的思考题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思考题是本教科书中最有特色也最为紧要的部分,可帮助学生走出已习惯的阅读陈见,发现另样的进入作品的方式。”倪文锦和欧阳汝颖两位教授在《语文教育展望》中也指出:“对选文的阐释和选文类型的把握,乃至编撰水准,关键在教材的练习题设计。”每一单元话题最后部分的“思考与实践”正好点出了单元文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对文本本身的一个拓展运用。“思考与实践”的设定,引导学生去仔细阅读文本并深入思考,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论辩能力。然而这一部分内容恰恰容易被教师和学生所忽视,所以需要我们教师有意识的去点评运用。另外,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安排实践活动,让学生加深对外国小说的体会,从而形成对小说这种文体的独特感悟,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强化写作训练,助推文本阅读

编者曹文轩先生对于写作训练是十分重视的。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说过:“语文课本或者说语文教学必须与作文教学相衔接。我认为作文课是语文课的延伸,是语文课的后续阶段。教师把一个单元讲完后就要沿着这个单元,或者说沿着这个单元的每一篇课文进入一种写作状态,从教学的实际操作来讲,就是要把写作看成语文基础知识学习的一个继续,或者说是它的一个后续阶段。”

《外国小说欣赏·前言》中编者明确指出了本册教科书的选文原则,其中第四条是这样表述的:“因这是一门语文课程,所选文本在写作方面有可说之处,供学生写作方面借鉴。”曹文轩先生在《人教版高中选修<外国小说欣赏>课程说明》一文中再次写道:“注重写作能力的训练与培养。这一点也许是本教材最大的也是最有价值的特色。本教材突出了写作的位置,无论是从选文还是到设问、实践活动,各个环节都与写作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一门写作课,它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是十分有益的。”因此《外国小说欣赏》这册新教材中的“思考与实践”部分几乎都配有写作练习。因为每单元话题是不同的,所以编者设计的写作角度也不同。总结后我们会发现这些作文思考题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想象补充”类。比如第三单元后面设计写作练习题是“假如你就是跟随丹柯走出黑暗的人之一,在林子里遇到了大雷雨,想象你可能见到的景象和困难,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另一类是基于写作方法学习的“拓展延伸”类。比如第一单元后“思考与实践”中“延续下面这段话的叙述腔调写成一篇文章,不超过800字。每当想起童年,便能记起这句话:回首往事,既喜且忧。不知多少次我在梦中又把自己变成了可爱的小姑娘(小男孩儿),同儿时的伙伴在老地方玩耍……”文本教学后,应当趁热打铁,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同时通过相应的写作更能真正深入了解本单元小说创作的独特性和艺术特色,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鉴赏外国小说。读中有写,以写促读,力求做到读写结合。

《桥边的老人》教学完后,本人常规性布置了随堂作业一“思考与实践”第一题:“用第一或第三人称描写老人的内心世界,字数在300以上。”结果发现学生上交的作业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如有学生叙述人称模糊不清,有些学生对老人心理描写十分混乱,只是在强加自己的心理,有的甚至完全脱离文本自己另外写了一篇。于是笔者在反思了自己的教学后,重新对叙述人称、叙述角度及其表达作用等作出阐释。再次要求学生展开想象,填补课文的心理空白,他们的第二次创作就有了明显的进步。用写作来助推阅读,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参考文献

[1]倪文锦、欧阳汝颖.语文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桑哲.语文:民族文化的薪火传承者.母语规范化的责任承担者—访当代著名作家、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曹文轩教授[J].语文建设,2005

《外国小说欣赏》第1~4单元 篇11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6分)

脚踝( ) 撇下( ) 鬈发( ) 芜菁( )

颠踬( ) 忧悒( ) 纡尊( ) 船舷( )

雪橇( ) 黏土( ) 啃噬( ) 阒( )无一人

2. 根据下列拼音写出汉字。(6分)

戏xuè( ) 深suì( ) 舔shì( ) 风驰电chè( )

勋shòu( ) 陷jǐng( ) qiǎn( )责 海市shèn( )楼

衣衫lánlǚ( )( ) zī( )牙liě( )嘴

3. 解释下列词语。(6分)

悬而不决: 。

颐指气使: 。

美轮美奂: 。

卷帙浩繁: 。

评头论足: 。

流言蜚语: 。

4. 文学常识填空。(6分)

(1)《桥边的老人》的作者是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国籍)小说家海明威,是 (文学流派)的代表作家。

(2)《炮兽》选自雨果的作品 。

(3)《素芭》的作者是印度的 ,他因创作《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作家。

(4)小说的叙述角度可分为 和 。

二、阅读理解(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第9车厢

俄罗斯 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

我要坐15次列车从里加去列宁格勒。我来到了火车站,我买的是第2车厢的票。我走近列车一看,前三节车厢根本就没有!最后,买了前三节车厢票的旅客一半被安排到了其他车厢,一半换了下一次列车。最后大家总算是一腔怒气地到了列宁格勒。

回到莫斯科后,余怒未消的我在《文学报》上发表了一篇讽刺小品。一个月后,我收到了一位基辅读者的来信。信中说:“□□□□□□(此处删去几句话)”我正好有事去基辅出差,就在一个傍晚去拜访了写信人。他果然真的没让我白跑一趟。

如果说我坐的那次列车是没有前三节车厢的话,而这位读者在基辅坐的那次列车竟然挂了两节第9车厢。买了第9车厢票的乘客当然都坐进了前一节第9车厢,因为所有的正常人从小就知道,第8车厢后就是第9车厢,谁会想到第9车厢后还是第9车厢呢?

列车开动后,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看着空无一人的车厢,莫名其妙,于是去找了列车长:“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可列车长说:“肯定是售票处又弄错了!” 列车长说完,马上就通知了下一站卖第9车厢票。

列车在下一站停了3分钟。买第9车厢票的人也都是一些思维正常的人,车一停稳,大家就顺序跑到前一节第9车厢门口排队上车。乘务员看着这么多乘客,惊慌失措地挡在车门口说:“我这儿只有两个空铺,去找列车长吧,在第1车厢,让他把大家都安排到其他车厢去,跑快点,要不车就开了!”愤怒的乘客们拎着大包小包你追我赶地朝第1车厢跑去。列车长看着这么多远远跑来的乘客一头雾水:“你们这是从哪儿来啊?”乘客们说:“从第9车厢来的……”“那个车厢早就满了……”列车长此刻没时间研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需要马上把这些乘客安排好。一阵忙碌之后,乘客们终于安顿好了,他松了一口气发出了发车命令。

这时,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又来了,还是说:“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怎么可能呢?”这次列车长认为这个乘务员肯定疯了。于是,列车长决定和这个乘务员一起 去车厢里看看,这才发现原来这趟列车有两节第9车厢。列车长现在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后,回到自己的包厢通知了下一站:“摘掉第9车厢!”

当时已是半夜,负责摘车厢的人也是正常人,也会从一数到九。他们数到前一节第9车厢,就把它摘了下来,拖到了备用道上,然后重新组装好列车就通知了列车长。列车长再一次松了口气后发出了发车命令,然后回自己包厢睡觉。可后来后一节第9号车厢的乘务员又找来了, “我的车厢里还是一个乘客也没有……”

我不知道这次行车后列车长是不是疯了,只是边吸着烟边想:“列车怎么停这么长时间呀?”然后他往窗外望了一眼,这才发现前面后面的车厢都没了踪影。就更别说半天了,四周是一片大草原,光秃秃的,一轮圆月冷冷照在停着第9车厢的备用道上。他急忙叫醒了所有的乘客,大家连外衣都没穿就从铺位上跳了下来,猜测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他们,到底停到哪儿了。我们第9车厢的这些旅客本事打算去保加利亚旅游的!

听他讲到这儿,我忍不住哈哈地笑出了声来,结果讲故事的人走了,我一点都不觉得这有什么好笑!

(本文有修改)

5. 小说开篇写了“我”的一次乘车经历,有什么作用?(5分)

6. 补写第二段中“基辅读者”来信的内容。(不超过50字)(6分)

7. 故事的主体部分采用第几人称叙述?有什么效果?(6分)

8. 赏析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5分)

三、高考链接(14分)

9.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 这一大群猎人便蜂拥到一个同他们几乎素昧平生的独身地主的庄园里投宿,顿时间,庄园的整个院子闹腾开了,由家仆举着火把走出来迎接这帮不速之客……

B. 半幽闭的参天的树林纹丝不动地挺立着,使你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一座美轮美奂的禁宫之中。

C. 素芭的这种语言琳琅满目,从蟋蟀鸣叫的草地到星空无言的世界,只有手势、表情、音乐、哭泣和叹息,充盈在那广阔的语言世界。

D. 我一直倾听着,期待第一阵响声,它将是一个信号,表示那神秘莫测的遭遇战即将爆发,而老人始终坐在那里。

10. 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 《炼术士》是一部以事件辅佐人物成长的小说,它讲述的是西班牙少年圣地亚哥梦见在埃及金字塔附近埋着一批宝藏,在吉卜赛老妇人和撒冷之王麦基洗德的引导下踏上寻梦之旅和抵达梦想。

B. 米兰·昆德拉说过,如果小说有某种功能,那就是让人发现事物的模糊性。这说明小说这个文体,不是要将世界简单化,而是将看似简单平凡的事物复杂化。

C. 在美国传统文学中,海明威的宗师是马克·吐温和他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直截了当和不拘陈规的叙述方式和节奏对他影响很大。

D. 所谓象征,就是通过一特定的具体形象间接地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情感,它要求象征物和被象征物之间有某种相似的特点,能使人引起由此及彼的联想,反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及广阔的思考空间。

11.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海明威有个“冰山理论”。他认为应该把思想、情感乃至语言、动作等八分之七的内涵隐藏起来,他的小说《桥边的老人》结尾处这样写道:“‘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老人的这两句话仅一字之差,比较它们的含义,展开想象,分别写一句老人的心里话。

(1)“那时我在照看动物”:

(2)“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12. 请仿照下面的评点,评析所提供的语句。

示例: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评点:前者高度概括了江西各地的繁华富庶,后者形象地说明了南昌一带人才济济。

语句: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评点:

四、单元写作(40分)

小说欣赏 篇12

同时这些作品都是经过不同的翻译者呈现的。译者是个不可或缺的角色, 但因为他隐藏在文字的背后, 以至于阅读教学中往往忽视这个角色。实际上译者以桥梁的作用加入到作品的解读, 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读者的阅读兴趣、阅读感悟。因此, 在外国小说的教学中, 要有原著意识。在教学中适当地引入原文片段或不同译本, 就能在学生与小说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缩短学生认识与小说之间的距离, 减轻疏离感,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小说充满了阅读的兴趣。

一、“译”中求同

《外国小说欣赏》选的译本很多是著名的文学家或翻译家, 如《丹柯》的译者巴金、《炮兽》的译者郑永慧、《安东诺夫卡苹果》的译者戴骢等。而经典作品常有数个著名的翻译者, 他们的翻译虽然语言各异, 各有千秋, 但在传达原意和语言效果两个方面都做到形神兼备, 有异曲同工之妙。让学生体会不同的译法, 就能从中感悟译者的用心、译文的妙处。

在教学《素芭》时, 我就另选了冰心、董友忱的两个译本进行比较, 使学生对素芭的悲惨命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选文是倪培耕的译本, 结尾写道:“不出一周……这次, 她的丈夫用自己的双眼和双耳, 非常仔细地察听, 相了亲, 娶了一位会说话的姑娘。”

[案例1]《素芭》教学实录 (节选)

师:素芭这样美丽、善良、聪明的一位姑娘, 命运却是悲惨的, 我们想想应该有好的生活、好的归宿, 但是悲惨的是什么?

生:她的丈夫另外娶了妻子。

师:这意味着什么?

生:被丈夫抛弃了。

师:是的, 而且更可悲的是, 同学们有没有关注到过了多久丈夫另外娶妻?

生: (齐声) 不出一周。

师:对!按照我们常人的设想, 结婚不出一周么, 如果夫妻关系不好, 妻子可能被虐待, 比如罚做家务之类的, 却没想到素芭的丈夫居然另外娶了妻子。作者这样设计情节的目的是什么?

生:我认为她丈夫另结新欢的时间越短, 越能体现出故事的悲剧性。

(投影) 冰心在翻译《素芭》的结尾时是这样的:“不到十天, ……这一次他不只用眼睛, 而且用耳朵来仔细地考察, 他又娶了一个会说话的妻子。”

泰戈尔研究专家董友忱翻译的《素芭》的结尾是这样的:“没过一周, ……这一次, 她丈夫眼耳并用又相了亲, 娶来了一个会说话的姑娘。”

师:你们发现没有?冰心和董友忱的翻译中都强调了这个时间, 以突出悲剧性。虽然达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但是不是符合素芭的性格、身份、处境、立场呢? (进入下一环节)

在《素芭》的这个教学环节中, 我通过“不出一周”、“不到十天”、“没过一周”这三个译本中相似的时间词的确认, 让学生对这个短暂的时间间隔有了深刻的印象, 也对素芭的悲惨命运有了更多的同情。

还有, 如《炮兽》一文课本选用的是郑永慧的译本, 郑永慧在去世前的回忆中谈到最满意的译作就是《九三年》, 在欣赏他精湛的遣词用句时,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呈现由罗国林、叶尊翻译的课文第三段的文字, 体会三个译本的异同。这些不同翻译家的译本, 让学生学会了品味语言, 引发了学生思想的碰撞。

二、“译”中求异

因为译作是译者重走作家的思想之旅, 也是译者与被译者之间的心灵对话, 里面自然离不开译者自己的“思想”。因此, 通过对不同译作的解读, 咀嚼不同译者的思维过程和词语锤炼, 能切实培养学生鉴赏文学经典的能力。

[案例2]《卡夫卡》教学实录 (节选)

(投影) 煤全用完了;煤桶空空;煤铲闲着;炉子呼吸着冷气;房间鼓满了冷风;……因此我必须在两者之间赶紧骑行出去, 向居中的煤店老板去求助。 (叶廷芳译, 《卡夫卡全集》, 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师:请问你喜欢课文的译法还是叶廷芳的译法?

生:我喜欢课文的译法。

师:为什么?

生:我想课文选的总是好的。 (众人笑)

生:我也喜欢课文的译法。我读着感到了寒意。

生:我喜欢叶廷芳的译法, 我不仅感受到了寒意, 而且有种痛苦感。

师:你从哪里感受到了这种痛苦感?

生:我觉得叶廷芳用的都是主谓句, 句式相同, 读起来简洁有力, 而课文的句式有些杂, 就缺乏这种力度。

师:感觉很敏锐。其他同学还有什么高见?

生:我也喜欢叶廷芳的译法, 这段描写了由煤桶、煤铲、炉子、房间、窗子、树木、霜、冷风、天空一组景物构成的纯粹的静物画, 没有多余的文字, 特别干净。但是你能体会到那种纠结———在炉子与冷气、房间与冷风、树木和严霜中。

师:我真喜欢“干净”这个词。

生:我也喜欢叶廷芳的译法, 我觉得读着有种窒息感, 让人透不过气来。

同样可以进行译作比较的课文还有不少, 如《炼金术士》这一篇, 课文选用的是青年翻译家孙国勇的译本, 教师可以选用资深翻译家、翻译过很多保罗·柯艾略著作的孙成敖译本进行比较, 学生会有很多收获。这种“译”中求异的做法, 拓展了小说宽阔的阅读空间, 使学生从经典作品中读出新意, 读出深意, 获得阅读的高峰体验。

三、“译”中求译

高中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 有时让他们尝试对原作进行翻译, 会调动学生的好奇心, 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突破传统小说的套路, 没有情节, 没有环境, 也没有结局, 作者只抓住人物瞬间的没有行动的印象感觉和沉思冥想, 将我们引入人物的精神世界。学生一致反映读来有些枯燥, 甚至容易走神。于是, 我在课堂上引入了《墙上的斑点》的相对简单的原作片段进行教学, 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案例3]《墙上的斑点》教学设计 (节选)

1. 呈现《墙上的斑点》的英文原版, 请学生翻译

(投影) I like to think of it, too, on winter’s nights standing in the empty field with all leaves close-furled, nothing tender exposed tothe iron bullets ofthe moon, a naked mast upon an earth that goes tumbling, tumbling, all night long.

2. 学生之间交流翻译作品

3. 朗读文美惠的翻译

(投影) 我还喜欢去想这棵树怎样在冬天的夜晚独自屹立在空旷的田野上, 树叶紧紧地合拢起来, 对着月亮射出的铁弹, 什么弱点也不暴露, 像一根空荡荡的桅杆竖立在整夜不停地滚动着的大地上。

4. 请学生结合原作、自己的翻译、文美惠的翻译谈谈感受

在第四个环节的教学中, 学生的讨论特别热烈, 有的同学认为文美惠翻译得好, 语言简洁, 意境优美。有的同学认为文美惠翻译得有缺陷, 因为原作的语言有诗歌化的倾向, 用英文读很有节奏和韵律, 而文美惠翻译的就没有诗的感觉。有的同学指出“anakedmastuponan earth thatgoes tumbling, tumbling, all night long”中“tumbling”的重复给读者带来视觉和听觉震撼, 给人延绵不绝, 余音绕梁的感觉, 更有想象的空间。而文美惠只翻译成“在整夜不停地滚动着的大地上”, 精练倒是精练了, 却没了韵味。有的同学则读着自己翻译的“翻滚着, 翻滚着, 一晚又一晚”沉醉其中, 觉得自己的译作更出彩。

上一篇:预防性抗病毒治疗下一篇:建筑物的智能抗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