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销小说

2024-08-05

畅销小说(共7篇)

畅销小说 篇1

摘要:英美小说在国内的畅销引发了译界对其译本的热烈讨论。本文将借助韦努蒂的异化翻译理论, 就因英美畅销小说归化翻译所产生的透明化错觉进行举例分析, 认为在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有所区分的基础上, 大众作品的翻译中同样要贯彻之前用于精英文化翻译中的理论, 以此提升大众阅读素质, 丰富本国语言文化。

关键词:英美小说,归化,异化,透明化错觉,大众文化

在速食文化和草根文化大行其道的今天, 大众口味成为了决定文学作品命运的重要因素之一。漂洋过海而来的英美文学经过翻译之后也逃脱不了这一番审判——大众的品位或许纷繁, 但是总的来说, 译文至少应当是“通顺、流畅”的。无论译文是散文还是诗歌, 小说还是非小说, 只要读起来通顺, 只要剔除了原有语言及文体特征而显得透明, 让人觉得它反映了外国作家的个性与意图或外语文本的基本意义——换句话说, 就是让人觉得译文实际上不是译文, 而是“原作”——大多数出版商、评论家和读者都会予以认可。[1]译者出于这种心理预期, 力求“正确表征原作的思想”, “再现作者的精神风格”, “做到流畅自然”[2], 以满足读者的阅读要求。

一般而言, 目前出版大部分的译本都基本做到了以上几条要求, 在市场也大受欢迎, 《哈利·波特》、《暮光之城》、《达·芬奇密码》便是个中翘楚。这些作品的译者为了最大化地使读者与原作者无障碍地沟通, 在翻译过程中采用了归化手段, 甚至是不得已的改编和删减, 让读者产生了一种译本话语透明化和作者在场的错觉[3]。

由于这种几乎无障碍的、良好的阅读体验, 大多数读者都迷失在这种译者营造的“感觉、激情、兴趣、行为和习惯的共集”[4]中, 重要文化信息的缺失反而显得无关紧要。笔者在本文中将用《哈利·波特》系列中的一些选段来进行比较和分析。

以下是《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中的一段对话的原文和人民文学出版社、皇冠编译小组的翻译:

George's fi ngers groped for the side of his head.

"Saintlike, "he murmured.

"What's wrong with him?"croaked Fred, looking terrifi ed."Is his mind affected?"

"Saintlike, "repeated George, opening his eyes and looking up at his brother.

"You see...I'm holy.Holey, Fred, geddit?"[5]

人文社翻译:

乔治用手摸索着脑袋的一侧。

“动听啊。”他喃喃地说。

“他怎么啦?”弗雷德惊恐地用哑声问道, “他脑子也受伤了?”

“动听啊, ”乔治又说了一遍, 抬眼望着他的兄弟, “你看……我有个洞。洞听啊, 弗雷德, 明白了吗?”[6]

台湾版翻译:

这段对话发生在哈利逃脱伏地魔追杀之后。乔治在保护哈利的过程中被斯内普的咒语割掉了, 回到家后就失去的耳朵和弗雷德开了一个玩笑。

对于原文中同音不同义的翻译, 人文社明显采用了归化的方法, 将其同质化为中文中的类似现象, 为服务读者借助原文“创造”了一个新的笑话;彭倩雯小组的翻译则选择了忠实于原文, 尽管没有照顾到不懂英文的读者, 仍然尽可能地表现了原文的幽默。人文社的翻译看似更优, 为所有的读者营造了流畅的阅读体验, 但这种几乎毫无痕迹的译文却牺牲了英语中不同于中文的语言方式, 将读者的注意力转移至情节发展上, 进而阻挡了读者接触新的、陌生的文化现象。此现象在人文社翻译的《哈利·波特》系列丛书里多次出现, 比如:

Some sort of explosion took place in the pit of Harry's stomach.

"What--live with you?"he said, …"Leave the Dursleys?"[7]

马氏姐妹:

哈利的心膨胀起来。

“什么——跟你一起生活?”他说, ...…“离开德思礼家?”[8]

郑须弥:

哈利胃里发生了某种爆炸。

“什么?和你一起生活吗?”他说, ......“离开德思礼家吗?”[9]

以上选取自《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 当哈利的教父布莱克建议哈利和他一起生活时。

值得一提的是, 郑的版本出版于2000年, 马氏姐妹的则是2009年新译本, 被书迷们戏称为“珍藏版”。从读者反馈来看, 马氏姐妹的版本在“流畅、通顺、直白”方面显然要更胜一筹, 此处节选的文段也很好地反映了这一点。哈利与教父冰释前嫌, 带着对未来的憧憬, 心中都非常幸福。这时教父又邀请哈利与他一同生活, 哈利想到自己终于可以离开姨夫一家, 不用再受折磨, 自然是心中狂喜。马氏姐妹摒弃了“胃里爆炸”这种中文读者不熟悉的、有些怪异的措辞, 改为“心膨胀”, 不仅无形中削弱了主人公此时的情绪感受, 更将一个新鲜的意象用陈旧、平庸的意象所取代[10]。

Lawrence Venuti在其名著《译者的隐形——翻译史论》的第一章就提到了“透明的错觉”这个概念:

“透明”这种错觉是通顺话语所形成的效果, 是译者通过采用通行的用法、坚持连贯的句法和明确的意义所形成的效果, 也是竭力保持译文的可读性所形成的效果。[11]

Venuti通过反对营造这种错觉的归化翻译来反对英美文化霸权和个人主义著作权思想, 提倡主要为文化精英服务的异化翻译。然而, 笔者在这里认为, 对于处于中文语境中的译者和普通读者来说, 适当减少对英美畅销小说翻译透明化的追求, 正是反抗文化“贫富悬殊”的一个重要手段。

近十年来, 英美畅销小说的译本的销量在国内蒸蒸日上。《哈》系列和《达·芬奇密码》曾一度跻身国内畅销书排行榜——这些小说在国内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广大读者, 也就是文化中产阶级。

英美优秀畅销小说在我国的大热不仅应该带来新的叙事方式、故事情节, 更应该让读者体会到新的、陌生的语言方式、文化现象甚至是价值观。郭建中教授在解读Venuti理论时曾说:译者永远不应把所有的差异都抹掉。[12]的确, 这种差异, 也就是畅销小说译本中非本土的语言文化因素, 是本国流行文化丰富、发展的一个重要来源, 然而, 译者对透明化的追求让读者丧失了这种机会, 对“不规范”语言的摈弃[13]让别致的文化意象凭空蒸发。同时, 这种如原作般流畅的错觉让读者放松了阅读的戒心, 完全沉浸到情节的起伏中去, 只获得了阅读故事后被动的快感, 在这个过程中, 却几乎没有主动的思考和咀嚼的停顿。

这种透明化错觉营造的过山车般轻松而刺激的阅读体验让大众在面对异化程度较高的作品时失去了快速、准确处理信息能力, 导致了文化的“贫富悬殊”, 也就是文化精英与普通读者间鸿沟的出现。正如鲁迅所说:“我们的译书……首先要决定译给大众中怎样的读者。将这些大众粗粗地分起来:甲, 有很受了教育的;乙, 有略能识字的;丙, 有识字无几的。……至于供给甲类读者的译本, 无论什么, 我是至今主张‘宁信而不顺’的。”[14]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 人们的文化水平都有所提高, 尽管如此, 乙类读者, 即文化的中产阶级, 仍然是各类印刷品主要的服务对象。他们不仅是推动文化更新的中坚力量, 也代表了国民阅读素质的平均水平;可不幸的是, 乙类读者在半个多世纪后英美文化再次席卷而来时与甲类读者的差距并未缩小, 因为文化精英阶层早已接受更严谨、忠实的译本进行学术提升, 而文化中产阶级则仍然在透明化的迷雾中徘徊不前, 以一种几近自恋的心理状态要求译文最大限度的归化, 却并未意识到, 这种评判标准对自己本身的阅读能力和本国的文化更新并无益处。

结语

为了使文章没有翻译的刻意而刻意使用归化翻译, 译者在无形之中营造的透明化错觉剥夺了畅销小说的读者体验新鲜文化意象的机会, “直白、通顺”的语言降低了阅读的挑战性。作为翻译的学习者和实践者, 译者应当认识到, 其职责不是去尽力消除差异, 而是去利用这个差异, 给本族语言带来变化[15], 这样才能使本民族的文化不断丰富, 读者逐渐成长。

畅销小说 篇2

读过《24个比利》的人都知道,比利是个具有24种人格的多重人格分裂者,也是美国史上第一个犯下重罪却获判无罪的人。在这件相当特殊的真实案例中,比利原本有治愈的可能,却因政客为了一己之私而不断无情打击,社会大众因惧怕而产生排拒,加上流於权势工具的社会体制箝制,逼使人格即将融合为一的比利再度严重分裂,...

作者简介:

丹尼尔.凯斯(Daniel Keyes),1927年生於美国纽约。在布鲁克林学院修完心理学之後,曾担任杂志:、时装摄影等工作,继而担任高中老师;其间,即开始从事小说创作。1959年首次发表中篇小说《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初试啼声即荣获「雨果奖」。到了1966年又以长篇化之《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获得「星云奖」,现已成为全美境内多所高中及大学的教材。1972年,在俄亥俄大学担任英语与小说创作课程的教授一职,进而朝多重人格写作的领域迈进。1980年发表《第五位莎莉》,1981年发表《24个比利》。作品虽然不多,但已纷纷被改编成舞台剧与电影。其中的《24个比利》於1994年拍摄成电影。而《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则在1968年改编成著名电影《查理》,饰演查理一角的演员克里夫.罗伯森,更因该片而荣获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之殊荣。目前,丹尼尔.凯斯与家人居住在佛罗里达州,全职写作。

译者简介:

从苹果副刊小说畅销榜谈起 篇3

K Book首期的小说畅销榜,统计了4月最后一周全台327家符合资格且愿意提供销售数字的书店的销量总和,详细解释了调查资料的取得来源和依据,并且公开了所有参与活动的书店。可惜的是,这份普查在统计学上实在是不合格的无效资料。

比如调查样本中,欠缺极具代表性的两大连锁书店(诚品、金石堂),也没有纪伊国屋以及一些地区性重要书店的参与,此外,K Book仅要求书店提供当周各店前十名的作法本身也非常不可取。试問,连锁书店的前十名和独立书店前十名能够放在一起比较吗?仅取各店前十名很有可能让一些书籍被遗漏。理想的调查方式应该由各店提供当周销售一本以上的小说书单,附上书籍资料,再交由相关单位做出完整统计,才能避免数据缺失影响统计数字。

K Book大张旗鼓地表明调查过程,却忽略不谈遗漏数字对于普查公信力的影响,或者说,该刊的企图并不是建立真正有公信力的畅销小说销售排行榜,而是希望读者注意苹果副刊有这么一份排行榜。

除了资料收集不齐全外,将来书店会否谎报业绩,或者嫌作业流程繁杂而纷纷退出活动,也都考验着该排行榜的公信力。

虽然K Book调查数据不能代表实际销售数字,不过,此次的调查过程所发生的一些事端,却多少能反映出台湾通路现况中的问题。

例如,诚品与金石堂两大连锁书店以不存在的保密协议与怕被人了解实际业绩为由拒绝给K Book实际销售数字。

金石堂宣称的保密协议,遭出版人联合反呛,并且要求金石堂大方公开数字。业内人都知道,每家出版社在金石堂的门市究竟拥有多少图书库存根本是个迷,金石堂也不愿意告知各出版社的实际库存状况,每周报给出版社的销售数字是否属实也一直困扰出版社,每个月为了和金石堂结账更是困难重重。面对有实际业务往来的出版社与经销商都不敢保证自己从金石堂取得的是正确数字,更何况只是一介报纸副刊?

至于诚品宣称害怕销售数字公布后,影响营运业绩。企业的业绩需要保密这件事情本来就让人质疑?纵然副刊允诺会对诚品提供的数据保密,但诚品依然不愿公开数字。笔者认为,诚品不愿公开销售数字与业绩无关,而和诚品目前自行施行的分类排行榜有关。诚品当初在公布旅行分类排行榜时已经表明过,该排行榜不全然是由销售数字来排列,若有更值得推荐的图书时,诚品书苫会将之列为排行榜书单。 至于博客来网络书店的力挺,应该阳其每天都有超低折优惠活动,销售实力惊人有关。博客来每天推出的6.6折优惠,足以强烈干扰苹果副刊公布的畅销小说销售排行榜的排序。对于有意拿到更好进货折扣与更好的书单以推动6.6折优惠折扣的博客来说,K Book排行榜的出现是最佳辅助。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KBook的畅销小说排行榜看似替读者服务,但从中受惠的,其实是能读懂排行榜组成奥秘的内行人。笔者相信不少内行人看见当周畅销小说排行榜上的冠军销售数字时,纷纷已经开始推估未来要在这些参与排行榜统计的书店中推出什么活动以拉抬销售业绩,而书店们也纷纷摩拳擦掌,找出自己能够影响排行榜排序的作法,以此作为和出版社谈判的筹码,新的一场图书销售战争,似乎已经默默展开,读不懂销售数字排行榜背后真意的出版人和通路,很可能不小心就被市场淘汰了。

畅销小说 篇4

网络青春小说一般具有三个特点:作者多为80后甚至90后青年作家;作品表现的是青春故事;作品最早发行于网络。郭敬明、韩寒、饶雪漫等早期创作的作品均为典型的网络青春小说;同一时期的明晓溪, 以其作品风格的欢快明朗、语言的细腻温婉在网络小说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凭借着其代表作《会有天使替我爱你》 (2005) 、《明若晓溪》 (2006) 、《泡沫之夏》 (2006) 的出版, 2008年明晓溪以300万版税位居“第三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11位。其创作成为了后来网络青春小说的滥觞。

网络青春小说的市场前景使得出版商和写手为之鼓舞, 甚至也让青春期的青年为之痴迷。针对这一现象, 有人认为这是俗文学的蓬勃发展, 也有人提出其“俗”的背后, 文学性又残留了几分。明晓溪的网络青春小说作为网络青春小说初始期的代表, 其创作中的具体特征, 正揭示了畅销背后是对青少年心理的迎合, 是商业运作的短期胜利与文学价值的持续败退。

一.情感主线对补偿心理的迎合

在明晓溪的青春小说中, 男女主角多是14到18岁的中学生, 本应以学业与友谊为主线的青春生活, 在作者笔下都成了爱情故事的一些点缀。虽然以爱情为主线的故事中不乏励志情节, 但分析人物结构、故事模式与情节便知作者意图不在于励志, 而是迎合了青少年, 特别是少女渴望浪漫、神奇的爱情的补偿心理。

在人物结构上, 明晓溪的小说中, 爱情故事几乎全部以一个女生为中心, 附加两位以上的男主角展开, 男主角无论是否得到了女主角的爱, 一直都以笃定的态度深爱女主角, 无怨无悔地为女主角付出, 且多位男主角均有着各不相同的鲜明个性。例如, 在《泡沫之夏》中, 女主角尹夏沫是身世凄惨的孤儿, 得到霸道的少爷欧辰的爱, 也得到了同样孤儿出身、感情冷漠的洛熙的爱, 这个是一女二男的情况。在《明若晓溪》中, 女主角明晓溪出身平凡, 在贵族学院读书期间却同时吸引到了三位有钱有势的大帅哥———个性冷酷的牧流冰、温和阳光的风间澈、不善于表达的东浩男, 这是一女三男的情况。这样的人物关系不禁使人联想到《鹿鼎记》中的一夫多妻, 红玫瑰有红玫瑰的好, 白玫瑰有白玫瑰的好, 所以在潜意识层面, 男女都渴望得到多个异性的关注和爱慕。《鹿鼎记》以男性视角来构建人物, 就出现了一男多女的模式;而明晓溪的小说将读者群主要锁定在青春期的少女, 自然就出现了一女多男模式。

在故事模式上, 明晓溪的作品大量借鉴“灰姑娘”模型, 男主角总是集财富、才华、相貌于一身, 符合“高、富、帅”的三大标准, 而女主角则像灰姑娘一样, 出身平凡、相貌清纯却总能找到欣赏自己的王子。《泡沫之夏》中的尹夏沫“有着海藻般的头发”, 个性温婉沉静, 却是孤儿出身。《会有天使替我爱你》中的小米像个邻家女孩, 活泼可爱也粗心大意, 成绩平平, 而她们却都得到了“王子”的爱情。“灰姑娘”的故事模型取材于欧洲童话, 针对青少年尤其是少女这一阅读群体, 满足了少女的“白日梦”。

在灰姑娘模式的引导下, 明晓溪小说中的男主角大都有着超乎寻常的、令人羡慕的身世背景, 这正是现代版本的“白马王子”理想雏形。小说《会有天使替我爱你》中, 尹堂曜的母亲有钱有势, 因而他可以随意地在学校里作威作福, 可以轻易地拥有跑车, 进出高级会所。《泡沫之夏》中, 欧辰作为跨国集团欧华盛公司的继承人, 自小便养尊处优, 被人尊敬地称作“少爷”, 走到哪里都有保镖护送, 各种人物都对他恭敬顺从, 大有不敢触犯的高贵之感。在《明若晓溪》的开篇, 更是直接对男主角的家世背景做出档案一样的表述:

“风涧澈———18岁, 身高182cm, 三年甲班, 是政界势力最大的风氏家族惟一嫡传子孙, 琴棋书画无所不能, 举止优雅。

东浩男———18岁, 身高181cm, 三年甲班, 是商界最大的财团东氏家族的长孙, 性情火暴, 但长相酷美。

牧流冰———18岁, 身高181cm, 三年甲班, 是最大黑道组织“烈炎堂”的接班人, 性格冰冷, 被誉为光榆‘第一美少年’。”

这个档案包含的信息是身高、背景、相貌、性格, 可谓是个性鲜明的“高富帅”。而在这三个要素中, 又以“富”为首要表现对象。对于财富的渲染, 从开篇的人物介绍开始, 贯穿了小说中的衣食住行, 例如:

“好大、好华丽、好奢侈的一栋住宅呀!简直跟美国白宫有得拼!她早听说东浩男家是国内第一巨富, 掌握着全亚洲、甚至全世界的经济命脉, 但没想到他的家竟会是这等模样, 光从大门口开车到白色欧式设计的主屋就用了整整二十多分钟。这一路上她满目皆是流水喷泉、假山小景、雕塑园林。” (《明若晓溪》)

明晓溪作品中对于少女趣味的迎合后来在网络小说中被广泛学习。“起点中文网”等网络小说阅读网站, 按照青春期女生、男生的不同心理建构将所有小说分为了“女生小说”和“男生小说”。其中青春校园小说、总裁小说等“女生小说”旗下的题材, 多采用“多男一女”的人物结构和“灰姑娘”模型。

文学是作家的白日梦, 当然也可以是读者的白日梦。现实生活中难以寻求的, 可以在文学中获得寄托, 赋予理想性也是俗文学区别于雅文学的特征之一。但是, 文学的这种补偿应该是引人深思的, 文学所建构的白日梦应当符合普通人的善良本性的愿望, 而不是不加区分地将人的各种欲望都以文学的形式加以满足, 甚至是以文学的形式肯定其正当性。文学是人们精神的家园, 是传播主题文化的途径, 在这一点上, 俗文学与雅文学在目标上应当是一致的, 其区别只是形态上的。脱离了这一主线的网络青春小说便与黄色书籍一样, 只有“俗”, 而缺乏了“文学”的精神实质。

二.身体欲望对猎奇心理的迎合

在爱情的主线下, 自然而然就发展出了“激情戏”。在明晓溪的作品中, 对于男女身体接触产生的种种触觉则做了比其他故事情节更为细腻的描写, 毫不隐讳地表现了青春期的性冲动, 迎合了青少年的猎奇心理。

作者没有直接描写男女性爱的场面, 但对于拥抱与接吻的大肆渲染, 对于两性身体特征的描写, 同居等情节的设置中, 都包含了青少年的性启蒙。从描写的密度上看, 吻戏接二连三上演, 吻促成了情感的表达, 也促进了情感的升华, 吻造成了误会, 也化解了误会。在《明若晓溪》中, 牧流冰和明晓溪同居, 每天必有吻戏, 从女主角见到男主角的身材不禁亲吻, 到男主角吃蜜瓜要先“尝一尝女人的美味”, 其描写之密以至于两人在一起似乎只有接吻。在之后的圣诞晚宴, 女主角和风涧澈在慌乱的闹剧中意外接吻, 造成了牧流冰的愤怒, 并开始了朋友之间的矛盾, 以及女主人公的情感转向。在《会有天使替我爱你》中, 课堂之上, 面对教授对于小米替尹堂曜抄袭论文的质疑, 尹堂曜出乎意料地在同学和老师面前吻住了小米, 从此开始了两个人的感情纠葛。这些情节的推进, 本可以用更为丰富和更具戏剧冲突的方式来表现, 作者却习惯于用从头到尾的吻戏来支撑起庞大的故事结构, 而往往又显得突兀, 这就不免有有意为之之嫌。

在身体接触的描写中, 作者又特别强调身体的触感以及内心的愉悦, 包括接吻时唇的触感、脸颊的触感、眩晕感等。由于吻戏出现密度高, 这样的情节描写也就随意可见:

“而他却已经握住她的肩膀, 右手托住她的后脑, 人来人往的机场大厅里, 广播里不断催促登机的播报声中, 他低下头, 吻上她的嘴唇!

她惊骇地挣扎。

洛熙起初只是想要恶作剧般地吻她一下, 只要她不会忘记他, 只要在她的心底留下一点点的烙印就好。可是, 她的嘴唇那么柔软, 她拼命挣扎的身子那么清香, 她惊恐睁大的眼睛里仿佛有闪耀的星芒。” (节选自《泡沫之夏》)

歌德在《少年维特的烦恼中》写到“哪个少年不钟情, 哪个少女不怀春”, 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对于爱情的渴望中, 自然而然萌发出了性意识, 然而对于性的认识应该基于科学, 而不是小说中的夸张表现。明晓溪的小说中, 性的表现在密度与细腻程度交织之下成了小说中一个又一个特写镜头, 吸引着青少年读者关注性, 甚至是为了探索性而阅读, 满足青春期青少年对于异性身体探求的渴望, 性的表现成为了小说的一个卖点。

古往今来的优秀文学作品中也不乏对于性的描写, 但是这种描写往往是为了展现某种深层的心理, 如《色戒》中的性爱场面是为了表现男女两性在性爱上的不同心理。也因为性的深刻, 性的表现方式常见于借助外物来隐喻。而网络青春小说诉诸于吸引眼球, 自然也就尽可能排除不容易为读者理解或需要读者思考才能体会的表现手法, 而采用直接的、“身临其境”的表现方式。后来的网络小说在性的表现上也继承乃至发展了明晓溪作品中的直露, 性的表现方式由对拥抱、接吻的镜头聚焦, 上升到了对于性的场面、感受、心理的大胆、直接的刻画。于此, 性的表现占据了大量的篇幅, 甚至在一些小说中, 性的出现不是为了满足故事情节推进的需要, 反而是为了描写性的场面, 而设置相关的故事情节。当故事情节退化到了性的描写之后, 小说承载文学性的载体都被结构, 也就成为了靠包装赚取眼球的快餐商品。

三.异能领袖对叛逆心理的迎合

青少年不仅爱做“灰姑娘”的白日梦, 对性充满好奇, 在叛逆心理影响下, 也总是幻想自己卓尔不群, 亦正亦邪, 充满个性又被人认可。在明晓溪的小说中, 不乏超越理性逻辑的异能情节, 这些带有幻想的成分使得主人公充满“非主流”的气质。而最终, 这些“非主流”的少男少女, 又征服所有“主流”人群, 成为校园领袖, 甚至还以自己为中心构建了整个校园。

学校是用统一的管理来构建校园学习的秩序的, 因此在正常的校园中, 带鼻钉、染头发是学校不允许的, 但正因为学校的不允许, 学生更将其视为个性, 充满艳羡。作者便用令人钦慕的笔调来写这些物象, 从而使得作者笔下的人物成为了个性鲜明、敢于“反抗”的“另类领袖”。最典型的人物是《会有天使替我爱你》中的尹堂曜, 钻石鼻钉成为了人物身上桀骜不驯气质的特殊符号:

“就象一声闷雷, 教室门如风中树叶般颤抖晃动。一个满脸恼怒的男生站在门口, 他又高又帅, 亚麻色头发, 黑色T恤, 浅蓝牛仔裤, 鼻翼钉着一枚细细的钻石。”

亚麻色的头发、黑色的T恤、浅蓝色牛仔裤、亮闪闪的钻石, 这些颜色的搭配都与众不同, 清新中又有个性, 光环刺眼又不落俗套除, 吸引着“花痴”少女读者的注意力。

除了鼻钉、染发这样的个性化的物象, 小说中还出现了几乎与真实校园生活无关的黑帮情节, 作者将笔端触及自己不太熟悉的黑帮, 也是为了突出笔下人物的“标新立异”。《明若晓溪》中的牧流冰出身黑帮之家, 并于父亲遇害后成为了新一代黑帮掌舵者, 为了复仇最终集权、血腥地对待手下, 或断腿或挖眼。小说中对于的黑道描写往往只有几个简单的词汇, 似乎作者本身也对黑帮不甚了解:

“街头有两帮人一共三十多个大汉, 光天化日之下手拿铁棍长刀在浴血拼杀!他们个个心狠手辣, 棍棒刀锋所到处, 皮开肉绽, 鲜血四溅!

子弹一颗颗打在赤名杏的胸膛、肩膀、小腹, 鲜血象喷泉一样涌出, 那鲜血红得让明晓溪喉咙干哑, 喘不过气。”

小说并非以渲染黑帮斗争残杀的残忍为目的, 而是借黑帮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来表现人物冷漠、勇猛等特殊气质, 突出其不凡的特质。但是, 这样的“背景色”却不乏对黑道以及校园的曲解乃至扭曲。

如果说这些个性化的物象与黑帮场景还是对于现实生活的夸张放大, 那么故事中一些“异能情节”的设置, 则是借由幻想扭曲了生活真实的逻辑, 更赋有传奇色彩。故事中的主人公常常有着某项特殊能力, 而这项能力的获得似乎轻而易举, 其能力强大近乎于神, 都使得特殊功能充满了神秘色彩。如《明若晓溪》中的人物冰极瞳明手拿一根长鞭, 在街头为自己的帮派而战, 在与众多大汉的打斗中常常处于上风。具有神秘色彩的神医休斯可以将一只狗的腿接在羚羊身上, 而且让它奔跑的速度变得比猎豹还快。

传奇性虽是俗文学正当的审美追求, 正如胡可在谈继续创作的时候曾说:“观众喜欢的是百岁挂帅而不是百岁养老, 是十二寡妇征西而不是十二寡妇上坟, 是武松打虎而不是武松打狗, 是木兰从军而不是木兰出嫁……”但是, 网络青春小说中的传奇性与通俗文学中注重故事情节发展的出奇制胜是有区别的。一方面, 脱离了基本逻辑的“奇”难免会成为“怪”;另一方面, 文学创作对于传奇要有准确的定位, 而不是将其当成生活的正常逻辑来加以追捧。

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在外在打扮、身世经历以及特殊技能都彰显着自己的另类, 另类的群体在强调集体为先的现实中学教育中, 必然会成为边缘。然而, 在作者的作品中, 却让这些本应是校园中的边缘人物走向校园的中心, 引领校园潮流, 受到学生以及校园媒体的热议和追捧。相反, 其他人物则被抽离了中心, 没有个性的学生和刻板守旧的老师都成为了陪衬。学生群体因为成为不同另类的支持者而分成帮派, 成为了狂热的“粉丝”。

而在另类领袖的影响力下, 校方和老师则显得极其低能, 往往迫于其强大的家庭背景而形同虚设。老师一会儿是刁难学生论文的“坏人”, 一会儿又是见证两人亲吻的“木鸡”, 一会儿又成了两人热恋之下的“受害人”……总之, 教师形象在青春文学中大多只是男女主人公感情的陪衬。

青春期的读者叛逆心理最为严重, 越是那些不被允许的, 越想要去尝试。小说正是将这些不被允许的行为正义化, 将不可能实现的幻想三言两语实现了, 因而这些异端纷纷成为了读者追捧的偶像。与叛逆相联系的是作为异端的孤独感, 现实中“非主流”往往得不到主流的认可, 成为孤独的族群, 作者构建的非主流“领袖”, 让孤独的读者找到了相同的族群, 提升对于自身的认同感, 构建出自我中心的世界。

四.青春小说的畅销与衰微的原因分析

文学接受即是文学消费, 正如马克思所说, “产品不同于单纯的自然对象, 它在消费中才证实自己是产品, 才成为产品。”接受决定了文学创作的价值得以实现, 以接受为标准、为满足读者需求而创作正是接受对于创作的制约。然而, 文学创作也同样对接受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马克思说:“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 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也就是说, 创作要求文学接受必须有审美的特点, 按照文学的方式来接受和理解作品, 因此, 接受也是读者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和艺术趣味的过程, 特别是在市场运作下的今天, 文学要发展就必须强调作家创作突破投市场所好, 创作出有文学审美性的作品。

在明晓溪的小说创作中, 可以看到欧洲童话的情感模式、日系动漫的主人公身世、武侠小说的异能情节, 而这些要素的集合并非指向文学性, 而是直指青春期青少年的一些心理特征。按照读者的心理取向来创作以及对作品进行分类的做法实质是一种商业运作, 即分析客户群特征再生产和投放商品, 从而更精准地锁定目标客户群、获得效益。这样的商业运作, 为了防止在信息传达和获取中存在流失, 必然会牺牲文学的深刻, 而诉诸于浅薄的表达和表现, 从而确保客户群能否获得短暂的补偿心理、猎奇心理、叛逆心理的满足。这就单方面地迎合了市场要求, 而忽视了文学创作对于文学接受的引导。

就文学的任务而言, 文学不仅仅要反映世界, 更要反思世界, 特别是受众为尚在成长期的青少年的青春文学, 更要注重其对于青少年的教育意义。一味的迎合其心理需求, 将非常态甚至是畸形的青春当成一种常态来进行表现, 甚至流露出钦慕的语调, 则容易造成对于青少年的误导。如片面突出爱情的无限美好容易造成青少年对于爱情的渴望甚至激发对于性爱的尝试, 夸大男主人公的财富、身世背景加剧了社会中存在的“宁在宝马车上哭, 不在自行车上笑”的扭曲的婚恋观, 自我中心的构建往往会忽视通过自身调整来获得环境认同, 从而在现实中引起更大的孤独。除此之外, 还容易引发青少年对于品牌的盲目追求和对于学校的叛逆心理。

这种迎合读者趣味的创作, 在不断膨胀的同时, 必然也会陷入同质化。作家在创作时失去了自己独立的世界观, 市场在一个阶段又会出现较为单一的流行风格, 这就导致了市场上网络青春小说的创作模式化。每当一位一流“写手”创作出受到追捧的小说, 就会有大批二三流“写手”竞相追捧, 创作出大批在情节设置、人物设置乃至语言特色等方面的“高仿”作品。在明晓溪的网络青春小说畅销以后, 就出现了一个青春小说创作热潮。而当一个类型的作品不再能满足读者的新鲜感, 就又出现了总裁、重生等其他题材的尝试, 获得热销又会随即出现“总裁小说热”、“穿越小说热”、“修真小说热”、“重生小说热”等一段时间内一个类型的小说的创作热潮。网络小说网站为了推销这一时期的畅销题材, 更是直接在小说标题前加上了总裁、穿越、修真、重生等分类, 其模式化可见一斑。

文学性作为文学作品独特的属性, 是文学真正价值的体现, 也是文学作品商业价值的保证。虽然短期内, 失去文学内涵的网络青春文学小说走红网络, 但是文学性的丧失, 必定使得这些作品缺乏生命力。当小说的读者们走出叛逆的青春期, 便不会再有兴趣阅读这些作品;而作品内涵的干瘪、创作的雷同, 也使得其没有反复阅读以及收藏的必要。历史证明, 真正的经典因为其有丰富的内涵而能够超越时间、空间、民族, 也只有这样的经典才能经久不衰, 获得真正的畅销。反观今天的网络文学, 在同质化的推动下, 题材的热潮更迭也越来越快, 当这种更迭陷入“万变不离其宗”的局面, 读者再也获得不了新鲜感, 也就必然出现滞销。因此, 以网络青春小说为代表的网络小说的畅销必然是昙花一现。

参考文献

[1]明晓溪.泡沫之夏[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2006.

[2]明晓溪.明若晓溪[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

[3]明晓溪.会有天使替我爱你[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2008.

[4]胡可.胡可论剧[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5.

畅销小说书籍排行榜 篇5

1

稻草人手记:麦田已经快收割完了,农夫的孩子拉着稻草人的衣袖,说“来,我带你回家去休息吧!”稻草人望了望那一小片还在田里的麦子,不放心的说“再守几天吧,说不定鸟儿们还会来偷食呢!”孩子回去了,稻草人孤孤单单的守着麦田。

2

《平凡的世界》:作品高度浓缩了中国西北农村的历史变迁过程,作品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特别是主人公面对困境艰苦奋斗的精神,对今天的大学生朋友仍有启迪。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

3

《四世同堂》:小说在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沦陷的时代背景下,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形象、真切地描绘了以小羊圈胡同住户为代表的各个阶层、各色人等的荣辱浮沉、生死存亡。

4

《花田半亩》:一个只有20岁的女孩面对死亡时的沉静,她对病痛的体会,她对生命的洞察,像一个漩涡,把读者也同时卷入。让人们看见那些疼痛蔓延的夜晚,一个孩子,用她年轻的光芒将整个生命照亮

5

《围城》:小说没有明确的故事线索,只是一些由作者琐碎的见识和经历”拼凑”成的琐碎的情节。就一般而言,情节琐碎的书必然要有绝佳的言语表达才能成为一本成功的作品

6

《送你一颗子弹》:这本书里记录的是作者2005—左右(尤其是2006—)生活里的点点滴滴。在这本书里,被“审视”的东西杂七杂八,有街上的疯老头,有同宿舍的室友,有爱情、电影和书,大到制度,小到老鼠。

著名小说的经典段落

1、身边的位置就那么多,自己能给的就那么多,这个狭小的圈子里有人要进来,就有人不得不离开。——《左手倒影右手年华》

2、歌声形成的空间,任凭年华来去自由,所以依然保护着的人的容颜不曾改和一场庞大而没有落幕的恨。

3、伤口就像我一样,是个倔强的孩子,不肯愈合,因为内心是温暖潮湿的地方,适合任何东西生长。

4、因为我知道你是个容易担心的小孩,所以我将线交你手中却也不敢飞得太远。

5、不管我随着风飞翔到云间我都希望你能看见,就算我偶尔会贪玩了迷了路也知道你在等我。

6、一只野兽受了伤,它可以自己跑到一个山洞躲起来,然后自己舔舔伤口,自己坚持,可是一旦被嘘寒问暖,它就受不了。

7、有些事情还没讲完那就算了吧。每个人都是一个国王,在自己的世界里纵横跋扈,你不要听我的,但你也不要让我听你的。

8、我忘了哪年哪月的哪一日我在哪面墙上刻下一张脸一张微笑着忧伤着凝望我的脸我们微笑着说我们停留在时光的原处其实早已被洪流无声地卷走。

9、有些人会一直刻在记忆里的,即使忘记了他的声音,忘记了他的笑容,忘记了他的脸,但是每当想起他时的那种感受,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

10、那些以前说着永不分离的人,早已经散落在天涯了。

11、原来和文字沾上边的孩子从来都是不快乐的,他们的快乐象贪玩的小孩,游荡到天光,游荡到天光却还不肯回来

12、你永远也看不到我最寂寞时候的样子,因为只有你不在我身边的时候,我才最寂寞。

13、不一会儿,降落伞在天空中飞翔,慢慢地,慢慢地飘了下来。大家又点了一个彩球,彩球喷出火花,颜色开始产生了变化,一会儿呈蓝色,一会儿呈红色,再一会儿,又变成了绿色……五颜六色的在他手中的木棍上旋转着,漂亮极了!

14、总有一天我会从你身边默默地走开,不带任何声响。我错过了很多,我总是一个人难过。

15、我就像现在一样看着你微笑,沉默,得意,失落,于是我跟着你开心也跟着你难过,只是我一直站在现在而你却永远停留过去。

16、在乡村的边缘上,一定会有大片大片的森林。森林中有各种各样的树木。松树是最常见的了,它的枝干细细的,叶子密密的,不时还发出淡淡的清香。榕树也是森林中的一员,它的枝干粗粗的,一片片叶子像一张张笑脸,不时向我们点头微笑。要是森林,那准少不了大叶树了,它的叶片大而宽厚,像是一把扇子,不时给人带来清凉。

17、大地到处白茫茫的,像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远处山峰重重叠叠的,盖上一层皑皑白雪像大海卷起的滔天白浪。走进雪地,用脚一踩,咯吱咯吱的响,软绵绵的,像踩在席梦思床上。雪落在草坪上像白兔绒毛毯子,落在草坪边上的松树上,像冬天赠送给松树的奶油蛋糕,又像是罚站的淘气包。

18、在我的印象里,有这样一抹能够让我平静,让我没有烦恼疲惫的色彩——薰衣草色。在这种既高雅又不失朴素的彩霞之中,常常让我驻足痴望。我常常在幻想,假如我能够在一片薰衣草花田里,坐在藤木秋千上。一边喝着香醇的奶茶,一边心平气和的欣赏着这片花田。感受微风拂过花田之后的清新香气,体会大自然的神奇与奥秘……

19、走在公园的大道上,可以发现许多树的叶子,已染上了秋的色彩,到处可以看到黄灿灿的树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金黄金黄的银杏树,远远望去,犹如金色的海洋,微风吹过,银杏树叶纷纷飘落,就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展开双翅在空中飞舞。

20、乡下人家的屋前绝对有一个宽敞的小院,院里有高高的瓜架,院中还有高大笔直的榕树。傍晚,人们就坐在树下,吃起饭来。小院里可少不了一棵棵竹笋,春天一到,笋芽儿们一齐探出头来,生机勃勃。如果院里没有花的点缀,那可就不美了,小花一枝枝立在那儿,五颜六色,给农家的小院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小说好段摘抄大全

1、希望这一生你能开心地过,偶尔有些小小的心事。要记得:我们的头脑是冷的,心是热的,就没有什么好怕。——《生活的比喻》

2、所谓生活,就是人不论什么时候,都要生动地活着。春天该踏青就踏青,夏天该游泳就游泳,秋天该伤感就伤感,冬天该期待就期待。但如果你还是立志成为女神,那也没有关系,每一种人生都不同,享受被膜拜,或者承接俗世欢喜,都是一种选择。——《在这浮华世界里,我只要刚刚好》

3、那一年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黄金时代》

4、告诉你,一想到你,我这张丑脸上就泛起微笑。还有在我安静的时候,你就从我内心深处浮现,就好像阿芙罗蒂从浪花里浮现一样。——《爱你就像爱生命》

5、如果茫茫人海还能再见,我还是会说一切都好。但如果遇不到,也很好。我们并不是因为受了苦难所以祈祷。——《练习一个人》

6、这世界的潮流将你引向何方,并非是说这世界是对的,但大多数人都在增熵,顺着潮流走,不浪费精力与体力,不做特立独行的事情,大家顺着一个下坡路往下走,总有一天会全部到达坑底,像是一群粪缸里的蛆。——《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7、他带着千方百计,阴谋阳策,堪堪呼喝随身内侍扶正发间的那顶珠冠。也只是一垂头,含笑落泪。再抬起头,已是一目千里。可是他还是来不及,好好地,好好看她一眼。——《昭奚旧草》

8、这只不过是后人对逝去的父母叔伯祖先所表示的一点孝思而已,不管他们所祭祀的人是不是真的能享受得到都是一样要做的,孝顺的人固然要做,不孝的人有时反而做得更好。——《楚留香传奇》

9、倘若天下安乐,我等愿渔樵耕读,江湖浪迹,倘若盛世将倾,深渊在侧,我辈愿万死以赴。——《杀破狼》

10、你可以教孩子防备陌生人,提高警惕,但是不能让她怕穿碎花裙子,不然要我们干什么用的?——《默读》

11、那些你四处搜罗囤积的物质,琐琐碎碎虽然麻烦,却也凭借一些重量与温度,让你不至于觉得活着太空虚无凭。——《生活的比喻》

12、生活的变化反映的是内心不可阻止的变迁,我开始期待自己努力追求留白的韵味,着迷“空阔之美”的那一天。——《生活的比喻》

13、天光就像一条开口向下的抛物线,正在一点一点地,朝着那个最顶点的日子移动,夏天你好。——《最好的我们》

14、也许,喜欢的东西是碰不得的,不碰它它就能一直保持原样,无论怎么看都觉得好。可摆在自己面前,看多了摸多了,反而会侵蚀掉它原来的美。——《你丫上瘾了》

15、人家有几样好东西,活的好一点,心情也好一点,这就是轻狂。非得把这些好东西毁了,让人家沉痛,这就是不轻狂。——《沉默的大多数》

16、我认为,一个人在胸中抹煞可信和不可信的界限,多是因为生活中巨大的压力。走投无路的人就容易迷信,而且是什么都信。——《我的精神家园》

17、但你是否明白,不争夺,并不是不在乎,只是性格使然。观棋不语,更何况是注定要曲终人散时的一局枯棋。那些在舌尖酝酿良久却没有说出来的言语,默默咽进肚里。——《分开旅行》

18、在聪明人的世界,蠢人成为稀有物种。但是,只要你小宇宙在积攒能量,总有机会某天爆发,就像愚钝蠢笨的沙子,经由机体割裂般的痛,变成珍珠。——《在这浮华世界里,我只要刚刚好》

19、我没想过要变得多强大,我只希望不管经历过多少不平,有过多少伤痛,都舒展着眉头过日子,内心丰盛安宁,性格澄澈豁达。不怨天尤人,不苦大仇深。对每个人真诚,对每件事热忱,相信这世上的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向着光亮那方》

畅销小说 篇6

所谓“引擎文库”,是接力出版社推出的全新外国小说系列。“引擎文库”系列旨在将优秀外国文学作品作梳理和规划后,系统出版。该文库精选各类小说作品,收录大师们的颠峰之作。入选作家标准是:获得过重量级大奖,或是某个流派的代表人物、在界内拥有崇高地位。引擎文库主打畅销小说,目前已收录约翰·格林、东野圭吾、伊坂幸太郎、利兹·考拉等世界级畅销名家的名品。

已经出版上市的美国畅销书作家约翰·格林的《无比美妙的痛苦》一书,讲述了16岁生病少女海蓁与生病男孩奥古斯塔斯之间不同寻常的爱情故事。而即将全新改版上市的《圣女的救赎》和《神探伽利略的苦恼》则是日本著名推理小说作家东野圭吾的畅销作品。《圣女的救赎》讲述了一个看似传统的毒杀故事,但作品在毒杀的实现手法和背后动机上都下足了功夫,从而将这一古老的本格诡计赋予了新的涵义。故事中充满了对人性的叩问和对极致爱情的探讨,以描写女性角色见长的东野圭吾在本书中,成功塑造了绫音、宏美、薰等深入人心的女性形象。《神探伽利略的苦恼》由五个短篇构成,五个案件都看似不合理却都有着复杂的科学原理。机智的女警内海薰在令人匪夷所思的案件面前也不得不求助于帝都大学物理系教授汤川学,两人在一起破案的过程中碰撞出火花。

畅销小说 篇7

《火车上的女孩》

上半年整个欧美最为畅销的推理小说,无疑是英国宝拉·霍金斯的处女作《火车上的女孩》。瑞秋是位平凡的公司职员,她每天搭乘的通勤火车总会路过一排小房子,而屋中的主人夫妇似乎也让瑞秋有了日渐熟悉的感觉。某天当她的列车驶过那间屋子,瑞秋在列车通过的几秒时间内意外目睹了一桩犯罪案件,然而警方却无论如何不愿意相信她的证词,打算独自调查的决定让她的生活陷入了不可预知的漩涡。作者早年长期居住在非洲,从事15年记者的工作。该作从1月发行以来,在美国惊人地拿下了17周以上的冠军宝座,仅精装版就售出了84万本以上,在英国纸质加电子书也达到了75万以上。作品发售当月,其电影改编版权就被梦工厂买下,已经铁定成为今年全球最热门的推理小说。

《爱国者的威胁》

国际惊悚小说作家协会创始人之一,也是现任副会长的史蒂夫·贝利第10部作品《爱国者的威胁》于3月31日发售,首印高达40万册,发售首周即高居小说类畅销排行榜第6位。该作讲述已退休的前美国司法部特工科顿·马龙接到前上司斯蒂芬·妮儿的要求,追踪一个北朝鲜特工,对方可能获得足以使美国屈服的顶级财政部文件,马龙需要在24小时内从水上威尼斯追逐到克罗地亚高原。史蒂夫·贝利本人是一名律师,其作品往往将历史、惊悚、悬疑融为一身,他经常在欧洲及加勒比地区游历,作品多以这些国家为背景,此前国内也引进过其多部作品。

《死亡戴着华丽的面具》

被誉为“悬疑小说女王”的美国著名小说家玛丽·希金斯·克拉克,在4月推出其中篇作品集《死亡戴着华丽的面具》,作品发售后即位于畅销榜第6位。该作中压轴的同名中篇以纽约时尚界为背景,珍妮和丈夫来到纽约结婚,原定来接机的模特姐姐却未出现,珍妮夫妇在豪华都市中苦苦寻找线索,最终发现隐藏在华丽面具背后的残酷真相。玛丽·希金斯1975年经历多次退稿后出版了第一部悬疑小说,两年后的《狐狸之夜》全球销量超千万,如今已经出版了30多部作品,并多次被改编成电影,曾在2000年获得爱伦·坡奖。

《黑桃杰克》

曾两度入围诺贝尔文学奖的77岁作家乔伊斯·卡罗尔·奥茨于5月推出新作《黑桃杰克》。安德烈·J有一个顶级纽约出版商代理其28本出版小说,生活中有一个爱他的妻子和三个孩子,他本人以慷慨闻名于所在的新泽西小镇。可是在幸福生活下,他隐藏着一个黑暗秘密。他以黑桃杰克为笔名写下了一系列充满黑暗、暴力、欲望、疯狂、受虐的故事。直到法庭传票发来指控他剽窃,为了隐藏黑桃杰克的秘密,安德烈陷入了黑暗与疯狂。本作出版社著名编辑表示,该书是乔伊斯·卡罗尔·奥茨最恶魔化的作品。乔伊斯·卡罗尔·奥茨迄今已发表40多部长篇作品,风格以揭露美国社会的暴力行径和罪恶现象而闻名。

《陌生人》

著名的美国悬疑大师哈兰·科本于5月推出了全新作品《陌生人》。该作讲述男主角亚当拥有幸福所需的一切:好工作、大房子、漂亮妻子和两个儿子。然而有一天,他遇到一个“陌生人”得知了一个惊天秘密,所有美好的一切一夜间全部远离了亚当。和妻子对质后失去的不仅仅是美好的婚姻,自己的家人甚至生命都危在旦夕。《陌生人》发表后第二周就爬升至小说类销量榜第2位,成为上半年度又一部热卖的悬疑作品。哈兰·科本此前获得过爱伦·坡奖、安东尼文学奖、莎姆斯文学奖等多项大奖,有多达十几部作品被引进至中国,是当今全球最炙手可热的悬疑小说作家。

《第十四死罪》

美国著名悬疑小说作家詹姆斯·帕特森的“女子谋杀案俱乐部”系列第14部《第十四死罪》于5月4日出版。作品讲述警探林赛有着幸福美好的生活,然而在她为“女子谋杀案俱乐部”法医官庆祝生日的时候突然被召去旧金山——有一名女子竟然在光天化日下遭人杀害!随着一卷记录了可怖罪行的视频浮出水面,案情震撼了整个旧金山市。视频里面的冷血凶手们戴着面罩,他们可能是旧金山的任何一个人……

詹姆斯被誉为美国当代推理天王,其作品一经发售必能夺得畅销榜冠军,本作亦不例外,直接将蝉联15周冠军的《火车上的女子》拉下马。詹姆斯的作品多达70多部,全球累计销量接近2亿册,多次拿下爱伦·坡奖并被大量搬上银幕,有多部成为当年卖座大片。有意思的是,詹姆斯的处女作曾被26家出版社退稿,创下了奇葩记录,该作最终发表的次年即获得爱伦·坡奖最佳处女作奖。“女子谋杀案俱乐部”系列也成就了詹姆斯后期的奇特创作模式:情节主线由他构思再找合作者具体铺展代笔,最后再由其审核出版,该书的实际执笔者是玛克辛·佩特洛。

上一篇:高层住宅的消防隐患下一篇:经济指标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