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小说

2024-10-18

心理小说(精选11篇)

心理小说 篇1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认为:“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 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小说作为一种个性鲜明的叙事性文学样式, 它生动的人物塑造、曲折的情节构思、优美的环境描写等都具有潜在的感染力, 比一般文章更具有吸引力, 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心理有着更积极的作用。小说教学一般包括认知培养和情感培养, 但现在多以认知培养为主, 加上小说教学方式呆板、浅显, 教师教学方法陈旧, 小说教学对学生审美情感层面的感染力度不够, 在很大程度上师生都没有真正进入阅读的审美状态之中。如何在小说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心理, 改变小说教学的尴尬局面, 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小说本身有哪些要素可作审美对象

(一) 人物形象美。小说的一个重要审美价值就在于创造人物形象, 恩格斯强调要“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成功的人物形象浓缩了作家的情感体验, 反映了时代面貌, 这些人物经过读者的解读, 唤醒阅读者的经验、情感和审美意识, 从而达到直观自身和洞察世界的目的。小说通过多种艺术表现, 细致入微地刻画人物, 能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受到启迪, 得到美的享受。展现在学生面前的人物形象, 常常以独特的个性富于情感的言行启迪学生心灵。小说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从人物生活的环境、人物外貌、语言、活动、心理等方面 体会人物形象的美。英国小说家爱·摩·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 将小说中的人物分为“扁平人物”与“圆形人物”。圆形人物的性格较为复杂, 往往是多义或多变的人物, 文学作品中更能打动我们的是具有复杂精神内涵的人物。比如《最后的常春藤叶》中的贝尔曼因为冒雨为病中的琼珊画最后一片叶子, 得了肺炎去世。我们看到了贝尔曼平凡的甚至有点讨厌的外表下有一颗火热的爱心, 虽然穷困潦倒, 却无私关怀、帮助他人, 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作者借此讴歌了普通人的心灵美, 这样的圆形人物形象能给人以强烈的审美感受。

(二 ) 环境描写 美小说的 环境分为 自然环境和 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包括一定地域内的自然地理、气候、风景等。社会环境包括历史时代、社会情态等。 环境是人物活动的舞台, 是性格形成的土壤。环境描写带给人充分的阅读信息和独特的审美体验。 《边城》中描写了茶峒一带白河两岸的自然人文风光, 不啻是一幅恬静而美丽的中西部江南山水画。

(三) 社会生活美。小说比任何文学样式更能广阔而纵深地展示社会生活, 它能将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巧妙结合。教学小说, 就像打开一个生活的万花筒。在罗贯中笔下, 东汉末年的三国故事从黄巾起义写到西晋统一, 其中战争场面、英雄与枭雄的斗争笔笔不乱。在沈从文笔下, 大老天保与二老傩送兄弟俩月夜里通过唱歌的方式向翠翠表达爱情, 不仅向人们展示了苗族男女爱情生活的纯粹性, 还反映了苗族远古以来男女自由恋爱的文化遗存。

二、小说教学有哪些策略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心理

小说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心理, 主要是培养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情感及审美理解等心理功能, 从而让他们获得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一) 以声传情, 感知审美客体。美感是以感觉为基础的, 人们鉴赏美的对象应从整体感知和领悟。诵读是联系审美主体———学生和审美客体———作品的桥梁。诵读在审美教育中 能达到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艺术效果。《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朗诵小说或表演剧本的精彩片段, 体验人物的命运遭遇和内心世界, 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深入领会作品内涵, 品味作品的语言魅力。”

(二) 积极想象, 锻炼审美主体。在小说鉴赏中, 审美主体往往依据语言的描绘, 在头脑中形成未曾直接感知过的人物或景物形象, 从而探索其隐藏的艺术之美。教师在小说解读中, 要以自己的慧眼觑得空白处, 启发想象, 叩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最后的常春藤叶》中贝尔曼是怎样冒着风雨画最后的常春藤叶的, 课文中没有交代, 形成了一处艺术空白。《红楼梦》中黛玉临死前呼喊“宝玉, 宝玉, 你好……”究竟好什么, 作者没有说。《祝福》祥林嫂的最后结局是死了, 但怎么死的, 作者没有明确交代。教学中如能合理利用这些空白, 引导学生想象, 不但能更好地体会作品深邃的思想性和高超的艺术性, 还能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教学效果。正如伊瑟尔所说:“作品意义的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主动追寻作品的意义, 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的意义构成的权利”。

(三) 准确理解, 产生审美共鸣。美感也是一种理性认识,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说:“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如果只有感知, 没有深入思考, 则是不可能真正领会作品的内容及意蕴的。教师要通过背景材料知识的介绍, 使学生获得审美前提性的理解。教鲁迅的《祝福》这篇小说, 教师也可向学生提供有关背景材料, 一九一一年的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反动的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仍桎梏着广大人民, 妇女受害尤为深重。这有利于学生理解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 理解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 从而形成反封建思想。只有引导学生由对美的形象的感受进入到对美的本质的感受, 从而获得审美感受性的理解, 在感知、想象等情感因素中实现准确理解, 才能产生审美共鸣。

(四 ) 对接生活 , 拓展审美 范围。反 映现实生活 的作品可 以弥补读者生活阅历的不足。因此, 阅读小说的过程是生活历练的过程, 用同感论的审美理论指导学生阅读, 更能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理解小说反映的主题。“期待视野”理论认为在文学阅读之前和在阅读过程中, 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 具有能够影响自身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与理解的心理图式。教学中, 尽量引导学生的“期待视野”与小说文本相融合, 学生才能产生深刻感受。《十八岁出门远行》是先锋作家余华的一篇小说, 它打破了文学的写实风格, 大胆吸取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手法:独自出门的十八岁少年在路上走了一天后找不到旅店, 终于搭上了一辆汽车, 汽车却在半路上抛锚, 路人一起哄抢车上的苹果, 苹果的主人———汽车司机却无动于衷, 见义勇为的他却被打得头破血流, 小说充满象征意味, 很难理解。这时可以设计几个贴近学生生活和心理经验的问题:十八岁的你怎样看待外面的成人世界? 你在社会交往中遇到过怎样的挫折? 此时的你喜欢安定的归宿还是探索未知的世界? 这样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 学生就能更深入地领会小说的寓意。

(五 ) 灵活创造 , 升华审美 情感。美育 过程的归 宿是审美 创造, 创造是理性的升华, 是经过理性思辨而出现的崭新的审美形象。要充分获得审美的愉悦和享受, 就要求学生以自己的认识和情感充实审美客体, 使学生的认识升华, 创造出新的意境。袁卫星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祝福》时, 让学生打乱小说中原始故事的时间顺序, 重新安排情节, 给祥林嫂编写年谱, 让“陌生化”的构思给文章增添魅力。《祝福》对封建道德的否定, 是通过祥林嫂具体的遭遇体现的:家族的统治使她完全丧失自我权利, 封建伦理道德的歧视使她不能在过年祭祀中动“福礼”, 封建愚昧又使她用尽积存的工钱捐来一条无用的门槛, 最终倒毙在鲁镇的一片祝福声中。这样祥林嫂的形象就再次被创造出来, 通过学生的审美体验, 升华了审美情感。

综上所述, 高中小说教学的审美心理探讨实际上是师生在感受美、鉴别美和欣赏美的基础上, 进一步通过实践活动, 按照美的规律直接创造出美的事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都得到了训练, 并且提高了阅读小说的兴趣, 在阅读小说中获得了审美愉悦, 从而提高了审美能力。

摘要:小说是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 它本身有作为审美对象的有利因素:人物形象美、环境描写美、社会生活美。利用小说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心理有以下策略;以声传情——感知审美客体;积极想象——锻炼审美主体;准确理解——产生审美共鸣;对接生活——拓展审美范围;灵活创造——升华审美情感。

关键词:小说教学,审美心理,美育策略

参考文献

[1]易鲜花.小说教学的审美功能与美育策略[J].贺州学院学报, 2007, 6, VOL23, (2) .

[2]程青荣.浅谈小说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 (1) .

心理小说 篇2

本次大赛是以“一些事、一些情”为主题的心理轻小说大赛。

五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协会主办的心理健康活动月于本学期拉开帷幕,各院系将面对全校承办各种有益身心的活动、比赛。因此,我们化工系与纺织服装系借此机会,决定合作举办心理轻小说大赛。让同学们能通过写作告诉我们更多他们的心声。利用“五邑大学心理在线”平台展示同学们的作品的同时,藉此机会推广“五邑大学心里在线”的网站。

都说小说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我们总不期然的遇到很多感动,是抬头望异乡明月时泛起的浓浓亲情,还是平日里朋友之间那份暖暖阳光般的友谊?又或者,是我们心中期待的那份纯纯的爱恋?太多太多,我们的心情需要有一个机会,去一语道破,来吧!拿起你的笔,把生活中的那一些事、那一些情,打磨成璀璨星光!

通过本次活动,目的是为了促进我校文学交流,提高同学的心理素质,为我们的大学生活增加色彩,让我们的理想、感情、信念有一个舞台,展现我们的青春,让五邑大学的校园更有活力!

我们将以“公平、公正、共同参与”为活动宗旨,力求将活动办得更好!

ps:轻小说(light novel)是一种文学体裁,以十多岁的中学、高中生的少男少女为主要读者群取向,偶尔使用动漫画风格作为插画的一种娱乐性文学作品,另外也有juvenile或young adult小说的说法,juvenile原意为青春期,比较属于从儿童文学到国中高生阶段间的文学作品走向;而young adult小说则为以青少年十五二十时期的读者取向作品。

其文体多使用读者惯常口语书写,比较轻浅易懂,是适合给少年少女轻松阅读的风格,包含的题材也是包罗万象,有如恋爱、奇幻、科幻、推理、恐怖等多样化的种类,其中也有部分作品是改编自电玩、动画、漫画。

主办单位:五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承办单位:化工系心理健康教育协会

纺织服装系心理健康教育协会

一、参赛对象

五邑大学所有在读学生

二、征文要求

(一)题材限定为小说,字数500以上XX以下。

(二)文章内容积极向上。

(三)必须为自我原创作品,不得抄袭、套改。

(四)稿件请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及详细的联系方式。

(五)网上投稿至电子邮箱者,附件电子文档排版要求:题目为二号黑体,正文为小四号宋体,行距为固定值20磅,页边距为上25.4mm,下25.4mm,左31.7mm,右31.7mm。

(六)自助投稿者稿件需以原稿或方格纸以简体字书写,版式字迹需清晰。如采用打印稿,排版要求见征文要求第(五)项。

(七)电子版如附带插画请注明来源是原创还是网上download

(ps:插画只影响评选最佳插画奖,与其他奖项不挂钩)

三、投稿方式

(一)网络投稿:

申请开通电子邮箱(暂缓申请),以附件形式提交作品。(再由相关工作人员、整理并代发到五邑大学心理在线网站相应专栏。)

(二)自助投稿:可以交到校心理健康教育协会办公室(主楼二楼)。(再由相关工作人员每天下午领取、整理并代发到五邑大学心理在线网站相应专栏。)

(三)组织推荐:由各社团组织或各班级推荐作品。

(衷心希望看到各院系心理健康教育协会推荐的优秀作品)

2.继续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本次比赛(宣传组)。

3.接受参赛者投稿,收集整理参赛者资料,制作参赛者通讯录(档案组)。

4.对比赛设置不合理的地方进行跟进,及时更改(策划组)。

5.设点插画展示并进行现场现场投票

(四)5月上旬:

1.整理统计各项奖项评选数据(网络组)。

2.准备颁奖晚会现场布置,出海报公布获奖名单(宣传组)。

3.收集各项本次比赛相关资料,联系获奖参赛者,准备奖品(档案组)。

4.筹划颁奖晚会流程,会场布置,工作安排(策划组)。

晚会预定邀请对象:

1>校心理健康教育协会领导:项传军老师及傅蓉老师

2>各院系心理辅导员老师及各院系书记

3>各院系心里健康教育协会主席团

4>校心理健康教育协会各部门干部

5>大赛各获奖者

6>适当考虑班级心理健康委员或个别班级出席(视地点的大小而定)

(根据情况酌情添加或减少邀请名单)

备注:希望各筹备小组于整个活动中认真负责自己工作任务,且互相帮助。

以上时间上安排待定。

论鲁迅小说对“看客心理”的批判 篇3

关键词:鲁迅;看客心理;批判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010-01

鲁迅毕生从事着国民性的批判工作,我们读鲁迅的小说会发现,他的小说时时不忘揭露和批判我们中国人的劣根性。中国民众的奴性、保守、愚昧、麻木、卑怯、精神胜利、看客心态、自私、狭隘等,在他的笔下暴露无遗,鲁迅也由此受到了非议。作为一个深刻而清醒的文学家,鲁迅深深地懂得“家丑不可外扬”的古训,但作为一个苦苦寻觅中国出路的知识分子,他看到了中国民众身上的种种劣根性。他认为只有唤起作为民族基础的大多数—普通民众的觉醒,中国才有出路,才能走出困境,才能在变革中向前发展。

鲁迅是一位善于深刻思考的爱国知识分子,早在日本留学期间,他就开始了对国民性的探究和批判。

1902年,为了国家的富强,鲁迅来到日本留学,选择了医学作为救国救民的道路。他希望自己学成之后,平时为民众医病,战争的时候就去做军医。但是,一个偶然的“幻灯片事件”打破了他远大的理想。在课堂上,日本老师放时事幻灯片,内容是正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日俄战争。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土地上打仗,日军抓到一个替俄国人做事的中国人,捆绑起来要砍头示众,围观的都是中国人。他们看到自己的同胞在自己的土地上被外国人砍头,表情都是麻木不仁的,这让鲁迅深深地感到了我们民族的悲哀,而在场的日本学生都在欢呼,这又大大伤害了他的民族自尊心。幻灯片事件使鲁迅意识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的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个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呐喊》自序)。他认为改变国民精神最有效的手段是“文学”,于是毅然弃医从文,开始致力于文学救国的道路。

“幻灯片事件”使鲁迅看到了国人麻木愚昧的灵魂,认识到了改造他们的重要性。因此,他把对国民的这种看客心理的揭示和批判,作为对国民启蒙教育的开端,并把它作为国民性批判的一个最主要的内容,贯穿在了他一生的文学革命中。

在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和《彷徨》中,塑造了一系列形形色色的看客群像,覆盖了社会底层的各种人,这组群像有着共同的特点:愚昧落后,狭隘自私,百无聊赖,麻木冷漠。他们无论男女老幼,都没有姓名,没有具体的相貌,只有一个动作——“看”。在这“看”的共性中,鲁迅主要刻画了了两类看客的形象。

一、麻木的民众,戏剧的看客

鲁迅对于热衷于看示众的人们,历来深恶痛绝。

幻灯片事件,是鲁迅终身难忘的心灵创伤,这种创伤一直在鲁迅的心中隐隐作痛,永远挥之不去,他把自己这一生活的真实体验,作为国民性批判的一个切入点,写入了他的许多作品中去。小说《示众》可以说是幻灯片事件的文学版,写一个巡警押着一名即将被杀的犯人在马路上示众、众人蜂拥围观看热闹的盛大场面。作者怀着无比忧虑的心情和满腔的愤恨,极力地描写了这些看客们扭曲的心理和精神的病态,刻画了他们愚昧无知、麻木冷漠的丑恶形象,揭示了中国民众最大的劣根就在于喜欢充当戏剧的看客,暴露和批判了麻木的民情和民性,提出了改变国人精神的重要性。

在《阿Q正传》的结尾,鲁迅反其道而行笔,把阿Q从看客变成了示众者。阿Q站在囚车上,看着街道两边喝彩的人们,刹那间,他的思想仿佛回到了四年前:在山脚下,他遇见了一只饿狼,永远不近不远地跟着他,要吃他的肉;他永远记得那狼的眼睛,又凶又怯,闪闪的像两颗鬼火,似乎远远地来穿透了他的皮肉。这一回他又见到那只狼的眼睛了,甚至是见到了比那只狼的眼睛更可怕的眼睛了,这眼睛不但已经咀嚼了他的皮肉,而且已经在咬他的灵魂了。作者通过对阿Q做看客时惬意的心理和他被示众时众人看他的恐惧心理作了强烈的对比,从一个被看者的角度,写出了看客们眼中的冷酷无情和吃人的血腥。

二、冷酷的民众,无情的鉴赏家

鲁迅在他的作品中,除了写麻木冷漠的戏剧的看客外,还塑造了一群专门玩赏他人痛苦的看客形象。

如小说《祝福》,作者以悲愤的心情和凝重的笔墨,描写了祥林嫂悲惨的命运,揭示了造成祥林嫂悲惨命运的不仅只是封建礼教,还有鲁镇上和他同处一个阶级的普通百姓。当祥林嫂带着丧夫失子的不幸再次来到鲁镇时,鲁镇上的人们怀着好奇的心理,不断地引诱祥林嫂讲出自己的不幸,把她的眼泪变成了他们无味的生活中的调料。当祥林嫂的“故事”不再新鲜,他们又拿她头上的伤疤取乐,在祥林嫂对生活产生极大的绝望时,他们又在她的面前提出了“地狱说”,最后使她的身心完全崩溃。他们就是这样不断地、无情地、残酷地玩赏着祥林嫂的痛苦,以至于使她完全走向了死亡的道路。通过对祥林嫂悲惨命运的描写,可以看出,鲁迅“对于国民性中这种缺少生命的尊重,少同情,多隔膜是何等的深恶痛绝,在他看来,麻木的人们隔岸观火,欣赏别人的苦难,是如同看戏。而只会看戏做戏的民族是可悲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第10 页)。在《阿Q正传》中也有这种感情的表露,当阿Q 被“假洋鬼子”打了以后,他立刻又去欺负比他弱小的小尼姑,去摸她的头皮和面颊,使得小尼姑陷入了非常难堪的地步。对于阿Q的这场表演,一直有一群热心的观众,那就是路边酒店里的人们,当他们看到弱者受欺时,没有同情,没有援助,反而大声地起哄、喝彩、助威。阿Q为了满足这伙鉴赏家,“再用力的一拧,才放手”。“‘哈哈哈!’,阿十分得意的笑。‘哈哈哈’!酒店的人也九分得意的笑”。在这里,鲁迅不仅写出了对弱者的同情和对看客愤怒,也写出了这无聊卑劣的笑声里所隐含的我们民族的悲哀。

通过研读鲁迅小说中对看客现象的揭示,我们就会深刻领会鲁迅的良苦用心:他是要通过揭露和批判我们中国人的劣根性,找出我们民族衰败的病根,为变革时期的中国寻找新的出路。因此,我们不能把鲁迅的揭露和批判看作是丑化了中国人,丧失了民族的自尊和自信,而应回到历史去重新审视鲁迅,对鲁迅做出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可以说,对看客心态的揭示和批判,是鲁迅对传统文化批判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鲁迅全集》第一、二卷.吉林摄影出版社.2004年3月 第一版

网络穿越小说展现的女性心理意识 篇4

从某种程度上说, “穿越小说”是逃避当今女性社会角色的产物, 穿越小说从产生到发展壮大, 女性群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穿越小说的绝大部分作品由“80后”女性写手创作, 主要受众也是年轻女性, 在二者的互动下走向顶峰。俨然已经成为当代女性文学的一部分, 鲜明地反映着女性的生活、情感、心理和意识。

一.容貌———女性在现实生活中的无奈

现代女性最受困扰的问题恐怕就是女性的容貌问题。这个似乎微不足道的问题, 却包含了别有意味的性别政治。穿越小说中强调女性容貌是取得幸福爱情和事业成功的基本条件。女性的容貌被笼罩在男权主义的阴影之下。男性对女性魅力判断标准, 首要就是女性的容颜。在工作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 先得有“人材” (貌美) , 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较轻松地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这对现代女性来说是一种悲哀。在现代社会中, 理想的爱情都是奢侈品, 容貌是现代女性的梦魇。

穿越文中的女主角都是清一色的年轻貌美的女性。如《绾青丝》中的女主角叶海花, 在前世由于外貌不出众, 资质也一般, 在经历了无数次相亲终于和一个男的要谈婚论嫁了, 却得了乳腺癌, 要割掉一只乳房, 吓得那男的跑比飞还快。穿越后, 摇身变成权相千金, 还一反传统成了被人不齿的艳妓——卡门, 拥有在现代生活中她所没有的美貌和窈窕身材。从而吸引了一批王公帅哥。作者刻意地去描写女主角的外貌, 把现实生活中的“自己”和穿越后作对比, 往往是穿越后更令人欣喜若狂。

二.在“穿越”中逃避现实情感的匮乏

“穿越小说”的盛行———包括创作和阅读———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现代职业女性对充满激烈竞争现实的迷茫与逃避, 对日趋世俗功利的恋爱婚姻的失望与反思, 从而幻想到另一时空去追求更为理想化的纯粹爱情。穿越小说更多的从感情出发, 偏重于描写主人公与古代人物之间的情感故事, 女性爱情诉求在小说中抒写得酣畅淋漓。这实在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默契, 一个合谋, 或者是一个共同狂欢的派对。

在穿越小说当中, 女主人公大多赢得了甜美的爱情。穿越的主人公往往都是女性, 穿越后常常被一群优秀出众的王子、公爵、阿哥、皇帝不约而同地喜爱, 从而展开了一段或侠骨柔情的、或缠绵悱恻的、或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女主角形象都惊人的相似:她们凭着现代人对历史的了解, 有着现代女性的不羁, 成熟又不失可爱的她们总是吸引着地位高又富有的男性围绕在她身边。

女性穿越小说表达了现代女性的情感诉求, 是对现实生活空洞乏味的感情生活的逃避。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和职业女性, 更深刻的体会到女性的迷茫与痛苦。

三.女性自立自强追求事业的“穿越”之旅

现代社会文明倡导女性走向社会, 追求自身的社会价值。现代社会女性的在面对现实社会的压力与竞争, 对工作的不顺, 爱情的为难, 希望找到一个突破口, 冲出压抑和束缚。这表现出女性心理经验与男权中心意识的区别。女性的事业却被男人有意无意地给忽略了。而事业心强的女性往往要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 实现自身的人生意义。

在女性穿越小说中, 女主角大多聪慧, 总的来说好些女主角始终是一女超人。由于作者的社会角色、经历、知识结构、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在穿越的虚幻时空当中, 很多女主人公和男人一争高下。她们基本上都能够赢得中意的男子, 并且在人生和事业上步入巅峰。其中, 有一类女主角穿越后不依附当时的势力, 独立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 以点及面的扩张, 最后取得政权。如《木槿花西月锦绣》女主角凭在前世白领训练出来的特有的精明头脑, 穿越后, 由一个王府的洗衣丫头逐步变成了皇后。她在王府韬光养晦了一段时期后, 建立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慢慢显示了自己强大的力量, 引起男主角的关注, 从而帮助男主角打天下。自己也成了巾帼英雄, 人人崇拜的对象。

“穿越小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 是女性对自身反省后, 对这个社会深刻认识后, 意识觉醒的另一体现, 是女性生命体验的艺术表达。从这点来说, 网络穿越小说作为研究女性心理的资料价值要超过小说艺术上的价值。

摘要:穿越小说是现代女性编织出来的女性生活、情感、事业的梦想。本文从三方面分析了穿越小说所展现的现代女性心理特征:一是容貌使女性在现实生活中遭遇很多无奈;二是女性在穿越小说的虚拟世界中, 逃避现实情感的空洞乏味;三是现代女性自立自强追求事业的梦想, 也在穿越小说中得到演绎。

心理小说 篇5

关键词:父权;心理创伤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004-01

在百花争艳的海外华文女作家中,陈谦发表的作品不算最多,但是却极具自己的特色。她善于写中产阶级女性的精神寻求史,笔下的女性大多执着于追求个体的生命价值及高度,但本文不着意讨论这个,本文想要探讨的是陈谦小说中父权的缺失对其笔下女性人物的心理所造成的伤害。

一、显性父权的缺失

丹纳曾经说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性质面貌都取决于种族、时代、环境三大要素。”[1]而环境要素又受到社会诸多要素的影响,父母作为这诸多要素中的一项是其他要素所无法比拟的。家庭是由父、母、子女这三个要素所构成的人的最基本的生活环境,缺失了父亲的家庭对孩子成长造成的影响是显见的。

在陈谦的小说中可以发现父亲的缺失对家庭尤其是对孩子成长所造成的心理创伤。小说《莲露》讲述了女主公莲露悲剧的一生。莲露出生于一个旧式的家庭,父亲、母亲因种种原因不在身边,从小和舅舅、外婆生活在一起。在莲露的成长过程中,外婆充当母亲的角色,舅舅则是父亲的角色,在小说中,莲露自己也这样说过:“那时,其实他就是阿爸”[2]。从小说的阅读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的结论,莲露一生的悲剧归咎于父权的缺失。

这样的缺失是一个循环。莲露的悲剧始于外祖父的死亡,这是第一层面的父权缺失。莲露的外婆是一个旧时代的小妾,新中国成立后被逐出原有的家庭,外祖父更是因为成分问题被批斗致死。外公死后,这个被迫独立出来的小家庭更是雪上加霜。莲露的母亲成长于这样一个父权缺失的家庭,这导致了她在日后的人生中颇为好强和识时务的性格,也因此在面对丈夫与前程两难抉择时,她放弃了自己的丈夫,让莲露成为了一个失去父亲的小孩。可以说第一层面的父权缺失导致了第二层面的父权缺失,这似乎是一个循环。

由此笔者也得出结论,父权的缺失是莲露悲剧的最根本原因。第一层面的父权缺失导致第二层面的父权缺失,使得莲露的生活环境发生巨变。假设莲露生活在一个正常的家庭中,那么她与舅舅的相处模式也是正常甥舅模式,不会发生类似的悲剧。

在陈谦的另一部小说《下楼》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到父权缺失对孩子成长的所造成的心理创伤。从小说中,我们得知丹桂的父亲是在她三岁那年吞安眠药自尽。父亲的寻死对丹桂的人生道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她不接受母亲对父亲自杀的解释,“父亲疮口的淤血汇入黔江,百回千转之后在她十二岁那年灌入她的心底。她从此也成为了一个有着创伤的人。深重的创伤。”[3]为了摆脱父亲带来的创伤,丹桂选择学习心理创伤,师从戴比,希望借此拥有“走出那个黑巷的可能”。

在这两部小说中,父权的缺失伴随着女主人公的成长,源于父亲的缺失或死亡,父权所依靠载体没了。由父亲、母亲、孩子所构成的三角关系中,缺失了父权的三角关系不再稳定,进而对处于这样畸形关系中的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创伤。

二、隐性父权的缺失

上述两个小说文本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父亲在家庭中的缺席。在陈谦的另一类小说中,可以看到另一种父权的缺失,即隐性父权的缺失。隐性是相对于显性而言的,也即从表面上看,父亲并没有在家庭中缺失。这一类型的代表文本是陈谦的中篇小说《繁枝》。《繁枝》在某一层面上讲的是一个相对完满的故事,女主人公严立蕙的生活相当完美,父母健在,夫妻双双移民国外且生活安稳还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儿子珑珑。但是在这完美生活的背后有着小小的不和谐,那就是女主人公严立蕙的身世。

小说以珑珑画家庭树为开端,这似乎也是一个隐喻,隐射女主的身世。在珑珑画完家庭树是,我们可以看到女主人公严立蕙的心理状态:“但这个夜里,看到自己被这样挂到家庭树上,一种来路不明的感觉,仿若一根小小的刺,从指甲尖轻轻刺入。”[4]由此作者开始慢慢揭示主人公的身世,严立蕙不是其父严明全的亲生女儿。父权的缺失对严立蕙的影响是从表面看不出来的。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立蕙所处的家庭并没有发生父权缺失这样明显的情况,养父严明全对立蕙视如己出,甚至为了立蕙的健康成长放弃自己原有的优渥工作到另一个城市重新开始。立蕙十一岁之前幸福单纯,十一岁之后知道自己的亲生父亲是何骏后,小小的幸福似乎打了折,心理也慢慢发生了变化。

这种变化甚至说创伤是慢慢累积叠加的。在锦芯面前出丑会感到难堪,见到何骏会躲避但又不自觉渴望,知道自己是所谓“私生子”时会“见人就想躲闪”,这些自卑又紧张的心理使得她“下学后总是快快回家,不再到处找同学疯玩”。毫无疑问,这种隐性父权的缺失对立蕙的心理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创伤。

在陈谦的另一部小说《覆水》中,也可以窥见父权的缺失对人生际遇和心理状况的影响。女主人公依群自幼患有心脏病、丧父,父亲死于自杀。机缘巧合之下,遇到姨妈少时的恋人美国人老德,随后依附老德离开家乡去往美国。选择老德一是为了治病,第二则是源于父亲死后的安全感的缺乏,“可依群心里却觉得温暖、安全。自父亲自杀身亡,依群已经很多年都不曾有过这样的安全感了”。[5]由此可见依群当初的选择虽然功利但未必不是摆脱心理创伤的一个解决渠道。

依群以和老德结婚为手段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在原本的父权缺失之后似乎又获得了一个隐形的父权。他们之间的相处模式也类似退休老父与上班女儿之间的相处模式。但是这种隐性的父权是不稳定的,老德死去之后,“依群已经不知有多少年没有体会过如此无助的感觉了,这使得她的心有点发酸,甚至有些恐慌”。[6]这种隐性父权的丧失使得依群再次失去了安全感。

父亲的缺失对女儿的成长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些影响以心理创伤的形式或显或隐的存在于她们的生活中,使得她们无法摆脱最后走向悲剧的结局。

参考文献:

[1]丹纳.艺术哲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2]陈谦.莲露.中篇小说选刊,2013.

[3]陈谦.下楼.新华文摘,2011.

[4]陈谦.繁枝.当代文艺,2012.

[5]陈谦.覆水.今天文学网,2009.

[6]陈谦.覆水.今天文学网,2009.

乔典运乡土小说的农民心理描写 篇6

一.奉行“讲忠义”的心理

乔典运通过其作品, 为人们展示了社会病态心理, 在现代化建设的今天, 如果不迅速改变这种状态, 就会严重阻碍现代化建设的进程。高晓声在 《谈文学创作》中这样说“他们的弱点确实是很可怕的, 他们的弱点不改变, 中国还会出皇帝的。”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这是高晓声对中国农民的清醒认识。乔典运也是以这样清醒的态度来认识中国农民的, 他通过对国民弱点的展示与剖析, 再次凸显了改造国民灵魂, 重塑国民性格的重要性。

在揭示中国农民国民性优劣的思想深度方面, 乔典运继承了鲁迅先生现实主义衣钵, 达到了很高的成就。刻画伏牛山中农民那种勤劳、质朴、执着、善良, 对苦难有着难以想象的承受力的性格, 是乔典运乡土小说一大亮点。在他早期几篇获奖小说中, 我们可以从几个令人难忘的形象中领略到他的艺术功力。《村魂》里老农张老七在为修公路砸石子的过程中, 以近乎愚忠、古板的态度, 把石头砸得小得超过了标准, 表现了这位老农那种看不惯耍滑取奸、认真执拗得出奇的性格。《满票》里好几位老农, 为了不忍心那位官迷心窍、忧心忡忡的村官失望难受, 竟不约而同说了假话, 造成他获得了满票的错觉, 则表现了农民那种善良纯朴的仁义之心。《问天》里村里准备民选村官, 德高望重的三爷苦于猜不透村支书究竟要谁当选而犯愁, 左思右虑想得头痛, 为了表示对支书的忠诚, 免得到时选错了支书心理“不美气”, 几天来硬是锲而不舍地打破砂锅问到底, 结果反而把村支书给问火了, 落了一个“好心当作驴肝肺”。众多小说就这样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又一个伏牛山古风犹存的农家故事, 集中地描绘出中原农民那种古朴、宽厚、仁义、善良、单纯, 知恩图报、真诚无欺的传统美德。作品中伏牛山农民那种质朴厚重、执着坚忍的民族性格跃然纸上, 虽然读来不无辛酸苦涩之感, 但却又是那样温馨, 令人感佩, 反映出作家对乡亲们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和直逼灵魂内心的艺术把握。

乔典运笔下的故事大多发生在贫穷、落后、封闭的农村, 在这些文明不容易传播到的地方, 传统因袭的重负表现得特别明显, 长期处于这种生存条件下的农民由此形成了一系列独属于他们这一生活群体的生存哲学。自身亦是农民的乔典运将他对此的观察理解付诸笔端, 即以“讲良心”作为为人处世的指导原则。在接触现代知识理性较少的农民群落里, 讲良心、感恩图报逐渐成为广大农民为人处世的核心指导思想。《问天》 中的三爷虽然对新的民主政治的实施没有理解, 但他毕竟没有轻易放弃自己的思考权利, 然而, 他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却仅仅局限于报恩。干部有没有替村民做好事、做实事的能力不是他所关心的, 他决定自己的选择时仅仅是从自身出发, 考虑如何回报别人对自己的恩情, 把民主选举当作报恩的手段之一。小说中的三爷在拿不定主意的情况下躲开了选举。在农村的人与人的交往中, 是否知恩图报是判断一个人是否讲良心的最高准则, 而对农民来说, 做人是否讲良心更是他能否获得做人的尊严的重要前提。《刘王村》的刘老大年轻时不辞辛苦找到了刨马坑的水源, 解决了村子里长期缺水的困难, 并因此而深受村民的拥护和爱戴。每天在水源边接受村人的夸赞已成为他的主要生活内容, 而吃不吃刨马坑的水无形中也成为是不是刘王村讲良心人的证明。青年农民王三赖利用现代技术在自家院子里挖了水井, 而且为了方便村民他还装了自来水龙头, 然而, 村民们仍然舍近求远吃那刨马坑里的脏水, 因为他们都不愿成为刘王村里没良心的人。三爷也好, 刘王村的村民也好, 他们所讲的“良心”已不是将合乎人性的道德要求作为衡量个人品质的标准, 而是农民长期在封建思想的统治下、在苦难的生存状态中个人意识泯灭的产物。农民由于知识的贫乏, 他们的视野和接受能力都有很大的局限性, 在日常生活中, 谁有恩于我的生存, 那么我就必须努力去偿还这份情, 否则, 不仅善良、淳朴的本性不允许, 恐怕还会带来灾祸, 想想看我们民间有多少知恩图报得好报, 忘恩负义遭灾难的传说吧! 与其说这是农民奴性的表现, 不如说是他们趋利避祸的心理动机在长期严酷的生存环境下作出的本能选择。

农民最大的追求是现实生活的平安, 这样来看他们从众心理的形成也是必然的。生活中总是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挫折和磨难, 尤其是在人的基本生存得不到保障、生存权利得不到肯定与尊重的历史发展错位的年代里, 面对比自身力量强大得多的外界力量的挤压, 软弱的农民只能以逆来顺受求生存, 在种种厄运降临头顶甚至于事过境迁时, 他们总是以自我安慰来换取心理的慰籍和生存的勇气。

二.敬畏“官本位”的心理

与鲁迅、高晓声等作家对农民的这种自慰心理持批判态度的立场不同, 乔典运在作品中并没有表现出批判, 他只是在冷静地描写发生在农村、农民身上的现实, 在冷静地描写着他所理解的农民为求生存而做的种种努力。用现实主义方法创作的乔典运, 侧重于如实反映农民的生存状态, 侧重于冷静地追问这种自慰心理产生的背景和条件。毕竟对于几乎没有什么文化知识的广大农民来说, 他们自身不大可能产生理性精神指导下的昂扬、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 他们有的只是求生存的坚韧精神, 有的只是以狭隘的自慰来克服困难的行为, 只有明白了这种心理产生的背景和它对农民产生的实际意义, 那么克服这种弊病也才成为可能。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深受儒家学说的影响。所以, 河南作家乔典运的作品突出地表现了“官本位”思想, 深刻而辛酸地表现了农民怕官和想当官的精神心理。在宗法社会里, 或是在民主与法制不健全的地区, “官”则是万能的。农民明白做官的重要性, “做官”成为衡量生命价值的最高标准, “当官发财”、“光宗耀祖”成为农家子弟的人生目的。“官本位”思想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影响和礼治秩序的产物, 是农民文化的直接衍生物, 与农民所受的教育和农民自身的素质有关。一些农村是“人治”的社会, 不是“法治”的社会。在中国的宗法制家庭中, 父亲的权力高于一切;在相对封闭的文化观念中, “官”的权力高于一切。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还残存在今天的一些落后地区, 陈陈相因构成社会的惯性运动, 对权力的崇拜、畏惧和趋利避害的本能加深了农民的奴性心理。奴性心理成为传统文化积淀的集体无意识。《从早到晚》 中的陈老汉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 头脑中的封建世袭思想使他认为支书的儿子当支书天经地义、顺理成章:“凭啥不叫人家的儿子接着干?”《换病》中的妻子在“文革”中受迫害, “四人帮”被粉碎后, 生活越好越恐惧以至成病。对挨整的恐惧, 对权力的畏惧, 真实地表现出十年浩劫留给人们心灵的创伤。《冷惊》中的王老五老实巴交, 胆小怕事, 种的韭菜长得好, 舍不得吃, 舍不得卖, 被人割了把韭菜, 疼得他骂人, 不想误骂了李支书的老婆。于是, 王老五惶惶不可终日。李支书因老婆偷割了王老五的韭菜而向王老五道歉并赔偿, 更令他坐卧不宁, 从此落下心病, “想起台上的李支书整人不眨眼的样子, 不由得头皮都麻了。”他坚信李支书不会善罢甘休, 他每天都战战兢兢等待一场大灾难的到来, 这场灾难越不来他就越害怕, 甚至几乎要精神崩溃。最后李支书迫于王老五老婆的苦苦哀求只好狠狠训了他一顿, 他才如释重负。对权势的畏惧, 使他真诚地糟践自己。从心理到生理反应, 极度害怕打击报复的王老五, 疑神疑鬼。从怕挨整, 盼挨整到求挨整, 王老五的权力畏惧心理变奏, 体现了老一辈农民自甘卑下的带有某种奴性的封建意识。

综上分析, 可以看出乔典运对新时期农民生存状态的熟谙把握, 其小说从人的精神层面, 解剖人性的弱点, 探索当代农民悲剧命运的根源, 关注当代农民性格心理的“文化矛盾”的揭示, 他笔下对农民朴素的生存哲学观的展现是独特有力的。那么为何他会形成这样的创作特色呢? 这与他的农民身份和创作态度是分不开的。他以平等的眼光近距离地观察着周围的乡亲, 忧其所忧、乐其所乐, 农民的每种心态也都是他的切身体验, 他以写实甚至带点同情的眼光真实记录着时代变化中农民生存状态、生活心态, 愿望在于引起人们的反思, 努力摆脱传统沿袭下来的狭隘心理, 告别阿Q身上的诸多的劣根性, 以建构新型农村农民关系。正如有的作家意识到的, 农民问题, 一直是东方社会的敏感问题, 关注人类的文学理应表现他们。因为“告别后阿Q时代, 作家们进入挖掘农民性格心理的时期, 这是乡土小说创作的中心, 也是“三农”问题的重心, 因为农村改革、农业发展、终极表现为农民主体, 没有农民主体, ‘三农’问题就架空了。[1]”

注释

心理小说 篇7

穿越,通常是指某人或物由于某种原因,经过某个过程,从所在时空到达另一时空的过程或现象。而网络穿越小说,则是网络穿越时空小说的简称。这类小说通常是讲主人公经历一些变故被动到达另一时空(绝大多数是古代),并在这一时空进行一系列活动而且取得某种成就或得到自己梦想的生活。

二、网络穿越小说的兴起

爱因斯坦曾在相对论中提出:“若某物体的移动速度超过光速,那么就会出现时空扭曲现象。”加之某些书籍中提到过失踪人员多年后以当年的外貌特征突然出现的事件,引发了人们无限的遐想,这无形中打开了通向穿越小说的大门。20世纪80年代,詹姆斯•卡梅伦的经典电影《终结者》开辟了穿越作品的先河,并最先提出了“时光逆转”的说法。在此之后,便出现了早期的穿越小说,如黄易的《寻秦记》、席娟的《穿越时空的爱恋》等。再之后,台湾兴起了一批多以穿越为题材的言情小说口袋书,但也只是昙花一现。当时,人们并没有将其归纳为一种独立的小说类型。多年之后,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这一类小说也就风生水起。其中金子的《梦回大清》可谓穿越小说的滥觞之作,在晋江原创网首发连载,好评如潮,并被众多网站转载推荐,反响强烈。从此,“穿越小说”便流传开来。

三、穿越小说的作品特点

(一)倾国倾城的绝世容颜

在众多的网络穿越小说中,穿越后的女主人公绝大多数都有着绝世的容颜。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种相符虽然无可厚非,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当今社会女性的诸多无奈。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虽然人们日渐重视接受高等教育、拥有高超才能的女性,但很多时候,外貌依然在追求事业的道路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现如今出现的很多趋向功利性的婚姻中,女性的容貌更是重中之重。基于生活和事业上的种种压力,当代都市女性更迫切地向往着绝世的容颜,及由此带来的幸福生活。在作品中,很多作者也通过人物的经历抒发过此类感慨。如《绾青丝》中女主角在经历前世的爱情挫折后感叹道:“我不相信爱情,爱情充满了谎言和欺骗,……那之后相亲无数,男人挑剔你的长相,你的身材,……你的思想,你的才艺,你的品性对男人而言都是多余的东西。”

(二)完美爱情的绝对选择权

网络穿越小说中对完美爱情的刻画,反映了当代都市女性对完美爱情的无限追求和对现实中趋于功利婚姻的失望与反思。在古代,她们被众多地位尊贵的成功男士爱慕,彻底抛弃了被男性挑剔的境况,相反得到了可以选择男人的权利。很多读者在接受访问或问卷调查的过程中,很坦诚地说,在阅读网络穿越小说的时候,是将自己作为女主角去体会其中的爱情故事的。这也进一步印证了穿越小说所营造出来的公主般被重视和珍惜的待遇是都市女性们心中的诉求。在四川在线栏目中,当《鸾:我的前半生,我的后半生》的作者被记者问到:“写穿越小说是否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逃避?与古代男子恋爱,是否是对现实男性的失望?”该作者回答:“但凡一个内心还柔软的女性,都会渴望童话般的爱情。”

(三)叱咤风云的女王情结

在一些穿越作品中,作者将重点放在了女主人公事业的成功上,这同样也是为了迎合广大都市女性的心理。在现实生活中,随着工作与生活压力的日渐增大,都市女性们无不担心着自己的事业和将来。现实中的女性,有很多人为了家庭或其他原因,放弃了自己的事业,然而这样做的结果,只会渐渐地将自己变成了男人的附属品。没有经济独立,便无法人格独立。而穿越小说中的这一部分,正好填补了都市女性心中的空缺。虽然事业并非大多数女性人生中最重要的部分,但是女性们的心中,仍然渴望着由成功的事业所带来的心底那一份充实。

四、穿越小说的价值及影响

从网络穿越小说兴起至今,其商业性已非常明显。由于网络穿越小说多为日更月新的“快餐”类作品,导致其作品水平良莠不齐,精品确实很少。对此,学术界说法不一,更有人担心此类作品所带来的虚幻体验会给人们的现实生活带来消极影响。不可否认,这种一时的满足很可能会让人感受到现实的落差,但对于它是否会给人们的现实生活带来负面影响,必须同时考察读者本人是否消极。凡事因人而异,并不能以偏概全。而穿越小说作为新兴的小说类型,对文学界也可算是一种补充,若提作者的文学素养和写作水平,必然也会取得一定的成功。

摘要: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类型小说——网络穿越小说可谓大放光彩。然而对于这些在各大网站争芳斗艳的“快餐”类作品,文学评论界说法不一,赞赏与批评的声音比比皆是。不过对于广大读者来说,这类小说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他们对现实生活的渴望,比如没有得到满足的容貌、生活、爱情及事业。第一目标读者的广大当代都市女性心理,无疑是导致此类作品的构思极其相似的原因。

关键词:网络写作,穿越小说,都市女性心理

参考文献

[1]张新华.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周欣荣.论新历史小说对历史的颠覆与重构[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7(06):81-84,110.

浅谈施蛰存心理分析小说创作特点 篇8

关键词:施蛰存,心理分析小说,创作特点

施蛰存是二十世纪活跃于上海文坛的小说家,他的心理分析小说在三十年代堪称独步。从《上元灯》开始,施蛰存的小说就显示出独到的风格,剖析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在无意识中的内心冲突,描绘人的多重人格,是典型的心理分析小说。其创作特色和艺术风格在《将军底头》、《梅雨之夕》、《善女人行品》这三个集子中真正得以形成。本文将通过解读施蛰存的部分作品,对他的艺术特色进行简要分析。

首先,施蛰存对作品中所描写的对象给予一定的同情和人文关怀。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的的封建意识压抑着人的生命本能,社会伦理忽视人的欲望。《周夫人》公中的周夫人是一位年轻美丽的寡妇,受传统封建道德的影响而不敢在丈夫死后再嫁,长期的压抑使她有些变态。“我”小时候在某个新年曾到她家里去,因为相貌与其亡夫相似,引来她对我种种亲昵的举动,以此来宣泄压抑已久的情感。而《春阳》中的婵阿姨则是一个三十出头的女子,当年未婚夫死去时,她为了继承财产竟抱着牌位出嫁。在作者的笔下,他没有对这些女性以犀利的笔调冷嘲热讽,而是在舒缓的语调和清淡的氛围中、在人物意识的自然流动中,对人物的正常情欲给予人文关怀,宣扬正常人性。

其次,施蛰存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长于描写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塑造二重人格乃至多重人格。他曾在《将军底头》的自序中写道:“《鸠摩罗什》是写道与爱的冲突,《将军的头》却写种族和爱的冲突,至于《石秀之恋》一篇,我是只用力描写一种性欲心理。”[1]这几篇小说故事不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的主题:爱欲与现实的冲突。这种冲突是生命的本能抗争外在显现的结果,爱欲最终会战胜一切,即使跨越生死也在所不惜。

在《鸠摩罗什》里,作者写了一位大智的僧人鸠摩罗什,自恃修行甚高,却无法在“爱欲”与“佛道”之间取舍。“鸠摩罗什从这三重人格的纷乱中,认出自己非但已经不是一个僧人,竟是一个最最卑下的凡人了。”[2]这篇小说的主人公一直处在矛盾的漩涡中,一方面是佛学的虔诚与高尚,一方面是人性的本能与欲望,这两方面的力量在他波澜壮阔的内心世界中形成“灵”与“肉”的冲突,鸠摩罗什也因此陷入双重乃至多重人格的困境而不能自拔。

再次,施蛰存借鉴西方意识流小说的表现手法,注重表现人物的潜意识。他将内心独白、自然联想与心理分析结合,扩展了人物心理活动的深度与广度,更为逼真地展现了人的意识与潜意识的各个方面,描绘了主人公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对施蛰存来说,反映现代社会中现代人的情绪和感情,是一个根本的创作指导思想。”[3]《梅雨之夕》是他用意识流小说的表现手法,刻画人物心理的杰出代表。在作品中,施蛰存从主人公在一个梅雨的黄昏偶遇一少女的角度,用内心独白的形式展开情节,以第一人称写了一段没有结局的萍水相逢。整篇故事都是幻觉、联想与错觉,真中杂幻,虚实相生,在纯熟的心理描写中,写出主人公美丽而又失落的白日梦。作品清新自然,明快流畅,毫无矫揉造作之态,充满如梅雨般的轻柔飘逸之美。而《魔道》、《凶宅》等,却是刻意描写一种变态、诡异的心理,给人恐怖、晦暗、压抑之感。

最后,我们应看到施蛰存的大多数心理分析小说都以性爱为主题,但鲜有对性爱行为的描写,而是注重对人物性心理进行分析,如作品《周夫人》、《将军的头》、《善女人行品》等等。“施蛰存的小说以人物的性心理和潜意识为表现的主体,在他那里,性心理不是表现手段,也不服务于任何其他目的,心理分析本身便是作品的目的。”[4]

在《周夫人》中,作者描写了一位寡妇的感情世界。“我只是一个孩子,天啊!我何曾在那时懂得世界的广漠呢?我睁着一双无知的眼睛瞧着她的严肃而整齐的美脸,她却报我以一瞥流转得如电光一般迅速而刺人的、含着不尽的深心的眼波。天啊!女人的媚态是怎样的,在那时我是懂得了,虽然我还没有认识那个字。”【5】周夫人在一场幻觉中营造的不伦之恋,是一个“情”与“欲”被压抑着的女人的释放。在取材于《水浒传》的《石秀之恋》中,施蛰存淡化了曲折的情节,突出石秀的内心世界及挣扎矛盾。一方面认为潘巧云身为人妇却不庄重,另一方面又因得知她曾是勾栏里的人物而有所喜悦。主人公被潘巧云激起色欲之念,体内旺盛的性欲熊熊燃烧,而这种性欲却未得到满足,进而产生变态反应,最后竟以杀人和对尸体、鲜血的欣赏来获取畸形的快感。

从施蛰存的心理分析小说中,我们能读出人类最真实的一面,看到人性本质所在。他丰富了传统文学的艺术表现手法,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提供经验与教训。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独特的心理分析作品仍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值得后世的学习与借鉴。

参考文献

[1]施蛰存.施蛰存精选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78.

[2]施蛰存.施蛰存精选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18.

[3]姚明强.精神世界的发掘——施蛰存的心理分析小说[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3):111.

心理小说 篇9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 文学创作动机的发生一般是基于精神上的失衡和追求。[2]我们分析郁达夫的作品及其生平经历, 实不难发现这方面的线索。

《沉沦》是郁达夫的成名作, 也是其代表作。这篇小说一面世即引起了惊世骇俗的轰动效果, 特别是文中对被压抑和被扭曲的变态性心理的描写和呈现, 这种颠覆性的描写猛烈地冲击了传统的伪善道德观念, 在时人心理上掀起了巨大的波澜。正如郭沫若在《论郁达夫》一文中所指出:“他那大胆的自我暴露, 对于深藏在千年万年的背甲里的士大夫的虚伪, 完全是一种暴风雨式的闪击……”[3]《沉沦》的出现, 以其独有的心理特色在中国新文学史上“开创了小说的新体式, 标志着‘自我小说的兴起’”[4]。

那么郁达夫是如何开创“自我小说”的新体式的呢?在《忏余独白》一文中, 郁达夫自己写到:“眼里看到的故国的陆沉, 身受到的异乡的屈辱, 与夫所感所思, 所经历的一切, 剔括起来, 没有一点不是失望, 没有一处不是忧伤, 同初丧了夫主的少妇一般, 毫无气力, 毫无勇毅, 哀哀切切, 悲鸣出来的, 就是那一卷当时惹起了许多非难的《沉沦》”, “所以写《沉沦》的时候, 在感情上是一点儿也没有勉强的影子映着的;我只觉得不得不写, 又觉得只能照那么地写, 什么技巧不技巧, 词句不词句, 都一概不管, 正如人感到了痛苦的时候, 不得不叫一声一样”[5]。显然, 《沉沦》的创作源于作者内在情绪释放的需要, “故国的陆沉”与“异乡的屈辱”, 种种失望与忧伤郁积于心, 使其精神处于一种失衡的病态。故作者不得不通过创作这种途径来宣泄, 让心理上的压力稍得缓解, 藉以实现心理上的平衡。

确切地讲, 郁达夫在现实社会中所遭受到的种种屈辱和压迫, 作用于他敏感的神经上, 如紧绷的弦, 满张的弓, 使其精神几近于崩溃的边缘, 这从其日记中的“自杀”“死”“遗嘱”等文字就可见一斑。现实生活的压迫所导致的精神上的失衡, 促使郁达夫产生了创作动机, 正是“人感到了痛苦的时候, 不得不叫一声”, 故而“技巧不技巧, 词句不词句, 都一概不管”[6]。这一创作心理, 决定其作品反映的内容, 主要局限于个体层面的情感、思想、事件等等, 从而形成了小说的自叙传特色。

将《沉沦》的创作动机理解为倾吐与发泄或许不无偏颇, 习惯了“文以载道”的国人在情感上总不大愿意认同。但郁达夫谈及早期在东京帝大经济学部求学期间的创作过程时, 有过这样的形容:“谁也不愿意用功, 谁也想不到将来会以小说吃饭。所以《沉沦》里的三篇小说, 完全是游戏笔墨, 既无真生命在内, 也不曾加以推敲, 经过琢磨的。”[7]再联系起《忏余独白》中所说的“悲鸣”“感到痛苦的时候, 不得不叫一声”等用语, 足可证明郁达夫早期的小说, 至少《沉沦》集中的三篇, 主要是为了发泄心中郁积的情绪而创作。

郁达夫小说中最具特色、最引人关注的地方就是关于性心理的描写。这种描写一方面是对压抑人性的旧社会的抨击, 但主要还是对受到压抑的性心理的坦露和发泄。在“故国的陆沉”“异乡的屈辱”之外, 作者原本在现实的生活中也受着性的压抑。他就读于名古屋的高等学校时, “到了这一区中国留学生比较得少的乡下地方, 所受的日本国民的轻视虐待, 虽则减少了些, 但因为二十岁的青春, 正在我的体内发育伸张, 所以性的苦闷, 也昂进到了不可抑止的地步。”[8]作为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 有着这样的性心理自然是再正常不过的。但这种生理上的正常需求, 在另一个民族的侮辱和歧视下得却根本不到释放, 正常的诉求被压抑, 只能通过其他的方式来发泄:在现实生活中宿妓是其生理上的发泄, 在小说中将性心理的苦闷描述出来则是其精神上的发泄。所以郁达夫才会如此前无古人地将性心理的隐私诉诸文字, 目的就是通过这种发泄, 来减轻精神上的痛苦, 实现精神上的平衡。

对郁达夫来说, 创作担负着心灵自救的功能, 成为其自我精神解脱的途径, 在自由的虚构的世界里, 让自己的精神和心灵从自我中解放出来, 灌注于自己笔下的人物身上, 从而使自我心理得到自由和平衡[9]。如果郁达夫的精神受到极大的压迫而没有发泄, 那这种失衡的状况必将导致某种极端:不是使人疯狂就是使人灭亡——正如《沉沦》中的主人公一样。只有将内心的抑郁发泄出来, 才能由失衡回归平衡。

除开对压抑心理的“发泄”, 对自卑的超越也是郁达夫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心理动机。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自卑大多是由先天或遗传的生理上的缺陷而产生, 也包括人所处的环境对人的压抑和排斥造成的抑郁之感[10]。因其所处的社会环境, 郁达夫自小就形成了极为浓重的自卑情节。童年的孤独与家庭的破败是幼年时期的郁达夫产生自卑的主要原因。他幼年丧父, 自小与母亲相依为命, 自家的一点田产仅够维持生计, 孤儿寡妇还时常免不了受邻居亲戚的欺凌。在郁达夫十一二岁的时候, 因“为凑集学费之类, 已经罗掘得精光的我那位母亲, 自然再也没有两块钱大洋的余钱替我去买皮鞋了”而母子对泣, 自这一次皮鞋风波以后, 郁达夫“拼命地读书, 拼命地和同学中的贫苦者相往来, 对有钱的人, 经商的人仇视”[11], 可见在他幼年的心灵中已经种下自卑的种子。

至于东渡日本留学, 生活的困窘, 文化的差异, 以及“读西洋人的书, 受东洋人的气”的处境, 更是加深了郁达夫的自卑感[12]。生活的窘迫所产生的自卑还能够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而改变, 但在日本留学期间所遭受的外族的轻辱与歧视, 让郁达夫产生了更为深切的自卑之感。“支那或支那人的这一个名词, 在东邻的日本民族, 尤其是妙年少女的口里被说出的时候, 听取者的脑里心里, 会起怎样的一种被侮辱、绝望、悲愤、隐痛的混合作用, 是没有到过日本的中国同胞, 绝对地想象不出来的。”[13]因国力的衰弱, 弱国民族所受的侮辱与欺凌, 感觉得最深切而亦最难忍受的地方, 是在男女两性, 正中了爱神毒箭的一刹那。[14]

可见郁达夫的自卑, 既包含个人出生的自卑、国家民族的自卑, 也包含男女两性关系上的自卑。自卑本就是一个人精神失衡的重要表现, 三重自卑叠压在一起, 对郁达夫这样一个聪敏善感的人而言, 精神失衡的程度不难想见。不过自卑是一种奇特的心理, 心理学家认为, 自卑会导致心灰意冷、万念俱休, 使人的精神失衡, 但也可能成为激发克服心理障碍的推动力, 由此产生积极的心理需求, 自觉不自觉地超越自卑, 达到人格升华, 自我实现。[15]超越可以让人获得一种优越感, 从而使那些自卑的心灵趋向平衡状态。由自卑而超越, 由失衡而平衡, 这种相生相克的心理过程正是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体现。

郁达夫的自卑情节是自幼年就形成的, 在其早期的作品中就已经有自卑与超越的双重创作心理。例如, 在《沉沦》中, 郁达夫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坦诚率真的暴露和优越的文化地位实现了自卑情结的超越。不过这里对自卑的超越, 是不自觉的、无意识的, 小说主要体现的还是压迫与发泄的心理。但在郁达夫另外一类作品中则是自觉的、有意识的超越。所以同样是描写困顿、苦闷、挣扎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沉沦》中的“他”和《春风沉醉的晚上》中的“我”的心理活动却是有着很大不同的。读者从《春风沉醉的晚上》不仅可以感受到那种令人快要窒息的社会环境的压迫, 还能从压抑的氛围中感受到一股正面的积极的精神力量——即超越的欲求, 显然这是《沉沦》中所没有的。当《春风沉醉的晚上》中的“我”被陈二妹单纯的态度所感动时, “想把两只手伸去拥抱她一回”, 但在理性的克制下, “曾把眼睛闭上了几秒钟, 等听了理性的命令后, 才把眼睛开了开来, 我觉得我的周围, 忽而比前几秒钟更光明了。”相对于《沉沦》中的主人公的发泄或悲鸣来说, 这一段描写, 不仅有“性”的超越, 也有“灵”的超越。而在《迟桂花》中, 相似的对性、灵以及人生困境的超越则更为明显。在主人公“我”和莲爬五云山的路途中, “我”开始贪鄙莲的“肥突的后部, 紧密的腰部, 和圆斜的颈部曲线……两只圆而且软的肩膊”等健康自然的美点, 最终却被她朴素率真的天性感化, 而将一念邪心升华为纯洁的兄妹之情。虽然这篇小说仍旧以人生的不幸为背景, 但在这阴郁的背景之上, 却洋溢着难得的清新与纯净, 从表达的意蕴来看, 对人性的超越异常鲜明。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 《沉沦》等一类作品的创作心理侧重于发泄, 而《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等的创作心理则侧重于超越。根据这种侧重, 姑且可以将郁达夫的小说分为发泄型的作品和超越型的作品。这两种类型的小说各有其风格特色, 而郁达夫小说之所以呈现出这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 确实与其创作的内在心理动机有着莫大的联系。

注释

1[1]郁达夫.《沉沦》及其他[A]郁达夫.郁达夫[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年.第83页

2[2]钱谷融.鲁枢元.文学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 第144页

3[3]郭沫若.论郁达夫[A]郭沫若.《沫若文集》第12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年, 第547页

4[4]朱栋霖.朱晓进.龙泉明.中国现代文学史 (上)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第50页

5[5][6]郁达夫.忏余独白[A]郁达夫.《郁达夫文集》第七卷[C]广州:花城出版社, 1983年, 第249、250页

6[7]郁达夫.五六年来创作生活的回顾[A]郁达夫.《郁达夫文集》第七卷[C]广州:花城出版社, 1983年, 第176页

7[8][11][13][14]郁达夫.郁达夫[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年, 第19、56、62页

8[9]赵焕祯.自卑与拯救--郁达夫个性心理与文学创作[J]齐鲁学刊.2001年第6期总第165期

9[10][奥地利]阿德勒著, 刘泗编译.超越自卑[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1997.

10[12]王红椿, .龚云普.自卑与超越--《沉沦》的个体心理学分析[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8月第26卷第4期

心理小说 篇10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 戏曲与小说 书生负心 心理探究

每一个人都渴望美满幸福的婚姻,实现美满婚姻的第一步就是对于坚贞不渝的爱情的追求。然而,现实生活中,爱情的得来总是充满着坎坷和艰辛,“痴情女子负心汉”的故事在古代的戏曲和小说中往往是那么容易发生,书生负心的现象成为了中国文学中引人注目的现象,赢得了无数观众为之抒发道德的怨愤和同情的叹息。

现代的学者对负心婚变的社会原因的探析已经取得了极其可观的成绩。但是,书生负心原因的探析还有值得探讨之处。笔者在重新阅读了现代学者的专著和相关的几篇论文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现:深入地探究了“书生负心”的心理方面的原因。

一.科举制度下男女恋爱的精神满足心理违背了政治联姻的标准。

古代戏曲小说中,科举制度下文人命运的变迁,书生希望凭着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恋爱对象,他所追求的爱情大多是兴趣相投,郎才女貌,追求彼此心灵上的沟通和感情融洽。只要能在精神上得到愉快和满足,书生在坠入爱河时,并没有考虑对方的经济条件、门第高低等方面,这种建立在精神上的爱情当然是很高尚的,但违背了门当户对的政治联姻标准,几乎不可能得到社会和书生家长的认可。这些书生在社会压力和家长的指责之下,不得不忍痛割爱,做出负心的行为。

《霍小玉传》中李益出生门第清高华贵,本人才华出众,当世无双,前辈尊长,全都推祟佩服。他也常凭借其风流才情,希望得到佳偶。霍小玉本是霍王之小女,在其父死后,因其母亲出自贱庶而被赶出王府,沦入娼门。霍小玉虽是烟花妓女,但姿质艳美,情趣高雅,音乐诗书,无不精通,这正是李益梦寐以求的终生伴侣,所以李益按照个人的标准选中了霍小玉,并欲与之偕老。霍小玉所具有的高贵的气质和她卑贱的境地促使她尽快跳出火坑的愿望非常强烈,她不追求财物,只爱慕风流人物,李益的名字,她仰慕已久,还经常喜欢吟咏李益的诗。霍小玉虽然知道自己是娼妓人家,与李益无法匹配。只是因为姿色和才艺而受到李益的爱恋,也深知以李益的才学和名声,足以令许多名门闺秀仰慕,愿意和李益结婚的世家大族非常多。还考虑到李益堂上有严厉的双觐,一定会迫使李益与名门贵族的小姐缔结美满的姻缘,自己被李益抛弃应该是预料之中的事情。但她不死心,她要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哪怕李益能给她八年的欢爱时间,她已经心理很满足了。但是这种追求精神满足的选择恋爱对象的心理违背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标准,也违背了唐代的法律。唐代婚律明文规定:“人各有偶,色类须同,良贱既殊,何宜配合。”[1]李益和霍小玉共同生活了两年,但他始终没有向他的母亲提及自己已经有了霍小玉这样的妻子,所以他的母亲太夫人依照门当户对的标准替他和名门望族表妹卢氏议亲,婚约都已定好。李益基于太夫人一向严厉固执,踌躇不敢推托。而中国传统社会很看重家族的利益,不容许官员与妓女之间有真挚恋情。基于此种原因,李益不可能做到为了爱情而断绝亲情和整个家族赋予他的使命,所以他注定要抛弃霍小玉。

二.女性及其家长攀比和从众的心理导致书生负心。

某些女性及其家长天生存在虚荣和攀比心理。在选择婚姻时,出身卑贱的女性家长仰仗着自己的钱财,千方百计为自己的女儿找一个有前途的书生,而书生品质、经济如何则不在考虑之列。如果书生比较贫穷或者正在落难,女性家长可以给予无条件的资助,他们资助这些穷书生的目的只是想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穷书生,让贫穷书生发愤苦读,以参加科举改变身份,进入上层社会,从而实现“夫荣妻贵”、光宗耀祖的理想。他们只看到了贫穷书生的升值空间,看到了有利的一面,而忽视了贫穷书生发迹后是否会负心。而穷书生有时因为家庭贫困或者遇到了麻烦,得到了女性或者家长的资助,他们当时虽也考虑了门户问题,但迫于生计,违心的答应了婚事。

《金玉奴棒打薄情郎》中的金玉奴虽然富贵,但出身不好,是乞丐头的女儿。金老大一心要将女儿嫁一个有出息的读书人,而金玉奴对父亲一心给自己找读书人的心情非常理解,也非常赞成。所以她不惜拖大年龄也要嫁个读书人。不管是金老大还是金玉奴在择偶上都存在着严重的从众心理,希望找书生以改变自己的地位。所以在邻家的一个老头对金老大提及莫稽这个穷秀才时,金老大非常高兴。而莫稽也由于自己家贫,无力婚娶,才被迫答应的这门婚事。结婚后,金玉奴为了丈夫的前程,也为了改变自己卑微的出身,劝丈夫刻苦读书,她不惜财力物力,到处为丈夫购买书籍,供他学习,以尽快帮助他进入上层社会。可见无论是金老大还是金玉奴都有一心要加入社会上层的攀比和从众心理,这种心理促使他们不惜以全部家当去倒贴一个一文不名的穷书生,他们一不图人,二不图财,图的是社会地位。这种急功近利,不考虑对方品行的择偶心态也最终使金玉奴险些命丧黄泉。

《张协状元》中的贫女不也是看中了张协的书生身份,才在李大公夫妻的撮合下嫁给了张协吗?其实贫女在和张协的相处中,对于张协的人品她是有所了解,她嫁给张协的目的不也是想以后能进入上层社会成为上等人的攀比心理在起作用吗?嫁给张协后的贫女的命运其实比金玉奴更加悲惨,张协只是为了摆脱一时的困境而采取的权宜之计,他利用贫女想嫁给一个好夫君而摆脱贫困的心里,以引诱贫女嫁给他,让贫女通过自己的辛苦劳动来帮助他得以继续上京应试,且在与贫女成亲时,便已经作好了抛弃贫女的打算,他自称:“张协本意无心娶你,在穷途身自不由己,况天寒举目又无亲,乱与伊家相娶。”[2]可见他对贫女没有任何的感情,婚后的贫女不但遭受了来自张协的家庭暴力,而且还要更加辛苦的挣钱来支撑这个家,为了张协能上京赶考,她剪发卖发以助其成名,但成名后的张协不但负心将贫女抛弃,而且后来还剑劈贫女。

女性如此攀比、从众的择偶心态最终给自己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使他们几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若不是因为他们碰上好的官员,收为义女,他们怎么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而最终又和负心人破镜重圆呢?而破镜重圆后的感情又将怎样呢?所以女性在择偶方面应该怎样取舍,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三.过于注重良好形象的面子心理导致悲剧发生

中国人是非常注重面子的,面子与人的身份、地位相联系,不同等级即不同身份,各有自己的面子。一般说来地位越高的人越要面子,爱面子,最怕在人前丢掉“面子”,他们最怕听到耻辱等字眼,最注意在他人面前保持自己的良好形象。有些书生一旦发迹就想方设法负心,原因是自己地位提高了,要以自己的脸面维护家族的荣誉并为之争光,万万不能给先人、给家族“丢脸”,而前妻的地位低贱使自己觉得颜面无存,在其他官员面前失去了尊严,不能给家族带来丝毫的荣誉。

《金玉奴棒打薄情郎》是书生莫稽由于家贫,娶了杭城团头之女金玉奴为妻。但玉奴的门第始终成为莫稽心中的阴影,因为莫稽是知识分子,地位高贵,而金玉奴是乞丐,地位卑俗。莫稽初婚时,其朋友,晓得他贫苦,都能体谅他,也没有人去取笑他。满月时,莫稽请同学们饮酒,金家族人金癞子的一通大闹,着实使莫稽在同学面前丧失了脸面。中了进士后的莫稽,乌帽官袍,到丈人家里,街坊上一群小儿的童言使莫稽感觉不是滋味,想到将来的儿女要被人笑话,就有些后悔当初娶亲之事。在任途中,莫稽想起团头之事,越想越感觉是奇耻大辱,为了以后不再受终身之耻,遂心生恶念,将玉奴推入江中,成了忘恩负义的负心郎、薄幸贼。莫稽之负心主要是因为金老大家卑贱的地位使莫稽丢尽了颜面。

《琵琶记》中的牛丞相在给女儿择婿时,声称女儿非状元不嫁。蔡伯喈中了状元后,当朝的天子也夸他是好人物,好才学,劝牛相招赘,并愿意为媒。以圣上为媒、“汉朝中惟我独贵”的身份,奉旨招婿,自以为手到擒来,却偏偏被穷秀才给拒绝了,使牛臣相的面子大大折损,“怕被人传,道你是相府公侯女,不能够嫁状元”。为了得到状元,保全自己的面子,不顾女儿的反对,硬要把女儿嫁给一个有妇之夫。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社会书生负心现象不仅是社会问题,同时也是心理方面的问题,高尔基曾说:“人是杂色的,没有纯粹黑色的,也没有纯粹白色的。在人的身上掺合着好的和坏的东西—这一点应该认识和懂得。”[3]论及书生的负心,要从多方面综合考虑。

参考文献

[1]史凤仪.中国古代婚姻与家庭[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62.

[2]钱南扬.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215.

[3]高尔基论作家的劳动本领[M].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5,22.

心理小说 篇11

《石秀》是施蛰存三十年代发表的以旧材料创作的新小说。小说选取了《水浒传》中的人物石秀作为主人公, 将他揭穿义兄杨雄妻子的不轨行为和杨雄杀妻的事件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来加以解释和表现, 是典型的“应用了一些Freudism的心理小说”1。

小说描写石秀由最初对潘巧云的情欲萌动到发现潘巧云奸情后, 怂恿杨雄杀妻、肢解, 从中获得快感的心理变化和心理活动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借住在义兄杨雄家的第一晚, 石秀就产生了复杂的心理活动, 在投奔凉山和结义两件事上摇摆犹疑, 对为他提供住所的结义兄弟杨雄产生了后悔结识的心理, 想到杨雄妻子潘巧云时, 则是相当迷恋的心理, 而“英雄惜英雄的情意”却更多地由“如他这样的一尊黄皮胖大汉, 却搂着恁地一个国色天香的赛西施在家里”的不平感所取代。石秀幻想着潘巧云的美体和美脚。由于“凡是义兄的东西, 做义弟的是不能据为己有的希望”, 此时的石秀没有反思自己对于义兄不义的想法, 却是后悔“当初索性没有和杨雄结义, 则如果偶然见着了这样的美妇人, 倒不妨设法结一重因缘”的想法。在既成事实面前, 石秀选择了约束了自己的行为, 做出了“牺牲得太大”的决定, 然而却依然存着“回忆一弯彩虹时的生着些放诞的妄想, 或者也是可以被允许的吧, 或者未必便是什么大不了的可卑的事件”的想法。第一晚的这些心理描写将石秀自私、狭隘的性格展现了出来, 同时也展示出了整个事件的起因:石秀内心耽于对潘巧云热切的情欲的渴望和幻想, 以及“不得不用最强的自制力”“禁抑着这个热情底奔泄”。按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认为, 内心强烈的情欲受到压抑, 强烈的情欲渴望和极力的压抑在一个身上产生矛盾和冲突。矛盾得不到解决就会越积越严重, 最终导致矛盾的激化, 产生灾难性的后果。要么自我毁灭, 形成精神症, 要么就会做出伤害他人或者社会的行为。由此可以看出, 第一晚的心理描写为后来故事的发展和高潮埋下了伏笔。后来的故事发展则是石秀内心这一矛盾的发展和表现。而潘巧云与和尚裴如海的奸情最终使石秀内心的矛盾激化, 打破了石秀内心的平衡状态, 此后厮混勾栏以达到内心报复潘巧云的快感。在这种行为中, 石秀已经达到了一种不正常的状态, 长时间情欲强烈的压抑此时找到了不正常的释放途径, 石秀的内心开始出现了虐待倾向和他杀欲。当杀掉和尚、头陀时, 虐待和他杀所带来的快乐在石秀身上以正义的面貌得到了实现, 内心情欲的矛盾和痛苦以这种方式开始得到释放。而原本的情欲也畸形地发展成为“因为爱她, 所以要杀她”的虐杀心理, 并且最终通过杨雄的手实现。在观看肢解潘巧云的过程中石秀内心压抑的情欲获得了释放。此时, 想象着乌鸦啄食的潘巧云的内脏如何鲜美时, 石秀的人格已经彻底地发展到了变态可怖的状况。

《石秀》在弗洛伊德理论的运用上取得了开创性的成果, 但是也还存在着一些不成熟的地方。人物心理的表现方式、人物性格、心理的变化和发展以及旧材料与新小说的结合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缺憾。如《石秀》的心理表现使用了直接叙述的手法, 直接的叙述遮盖了心理自然的呈现和发展变化过程。这种方式使得心理描写过于 (直接) 露骨, 显得生硬和夸张, 达到的夸张程度和人物在生活中并未病变有些不符。有主题先行之嫌, 人的原始欲望表现和作用过于夸大,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弗洛伊德思想的刻板再现。对弗洛伊德理论运用过于机械, 反映人物心理失真, 没有深入到人物内心, 反映出情欲的压抑导致扭曲和性格变化的自然过程。因此不能给人认同感和巨大的感染力, 这篇小说展现的情欲也就让人觉得夸张和缺乏真实性。

首先, 这部小说对于人物心理的表现采取了直接叙述的方式, 人物内心具体是怎么想的, 心理是如何一步一步变化的, 性格是如何扭曲的, 作者都站在了主人公的角度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和分析。整篇小说主要部分就是石秀心理活动的直接叙述, 然后就是将不同时期心理活动贯穿起来的故事情节。因此, 施蛰存的这类小说被很多人定义为了心理小说。尽管直接叙述的方式可以用来表现人物的心理, 但这种方式将主人公的心理活动直露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难以产生艺术的美感和带给读者对主人公的同情, 从而降低了小说的艺术水平。而弗洛伊德是反对直露地去叙述和呈现人物的心理的:“这是一种多层动机的情况, 深层动机在表层动机之后出现。艺术的简约规则决定了这种表现手法, 深层动机不能明明白白地都说出来。它必须是隐含的, 不那么容易被观众或读者看出来”“……明显的动机和隐含的动机之间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 显性动机应该是隐性动机的弱化与派生。”2

其次, 人物心理的发展变化有些突兀, 如石秀从见到潘巧云的第一眼起就想入非非到难以入眠和对结义兄弟的感情发生变化的程度等都不太自然。而接下来石秀勾栏厮混、杀死和尚裴如海和头陀, 以及借义兄之手杀害潘巧云主仆, 并在观看肢解其身体中获得快感, 甚至在乌鸦啄食潘巧云内脏时想象着内脏的鲜美。从正常的人到虐待狂, 所有的过程加起来不过短短的几个月, 性格和心理变化如此神速和变态, 生活中基本上是不存在这种可能性, 除非是人物本身就是原始兽性大于人性, 或人格本身就潜伏着变态和神经症基因的人, 才会在外界的诱导因素下爆发变态人格。这种人物读者看后是无法产生认同感的, 更不用说对人物由正常人性经历了压抑到扭曲变态的理解和同情。因此, 小说虽然也有着一定的震撼力, 但却是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的震撼, 而真正的艺术感染力还是比较缺乏的。

此外, 在旧材料与新小说的结合方面, 《水浒传》中简略或空白之处, 作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和优秀的文笔做出了补充, 而《水浒传》中的很多叙述和描写, 作者大量吸收进了新小说中, 甚至有相当的篇幅是原样照搬过来了。包括人物的语言和一些事件的叙述, 这些地方旧小说中的行文习惯基本上没有变化, 如石秀首次向杨雄揭露潘巧云奸情时的一些描写。这样, 新小说中杂糅进了旧小说的行文和风格, 小说原本流畅的行文便在中途给人断裂或突兀的感觉。而且, 从全文来看石秀这一人物在两篇小说中具有完全不同的性格。《水浒传》中的石秀是一个重兄弟情义、聪明冷静、心细如发的心态正常的人, 而新小说中的石秀是个心胸狭隘、原始情欲强烈、冷酷自私、人格因为嫉妒而扭曲的人。两篇小说的人物有着完全不同的性格和心理背景, 因此是否可以很多地方都字句不变地杂糅在一起很值得商榷。这一点, 让新小说的行文始终显得不太流畅和自然, 削弱了小说的整体水平。

30年代施蛰存的创作是现代文学史上比较自觉地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典型的例子。而四十年代张爱玲的创作没有刻意地去运用这些理论, 但从文本来看仍然可以看出弗洛伊德理论的影响和融入。这一点可以从张爱玲的小说创作中去寻找到例子。如《心经》是典型的表现恋父情结的小说。《心经》刻画主人公恋父仇母的心理和感情, 渴望取代母亲的位置, 当外来情敌出现, 矛盾转移之后, 母爱的伟大感染了主人公, 最终恢复了正常的对于母亲的情感, 开始进入正常的人生轨道。张爱玲的小说喜欢取材于真实的生活, 这篇小说却是基本上无法从日常生活中取材和提炼的。这篇小说可以说是典型的对恋父情结进行呈现的作品。从小说文本我们可以推断出张爱玲作为生长和成熟于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和受西方文学影响的作家, 也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到了弗洛伊德理论的影响。

如果说《心经》还是比较明显地有着刻意运用这种理论的痕迹, 那么《金锁记》可以说是达到了圆熟状态的情欲小说的杰出之作。通过《心经》我们可以看到张爱玲受到过弗洛伊德理论的影响, 从这一角度出发去阅读张爱玲其后创作的《金锁记》, 我们会发现这也是一篇优秀的心理小说。人物性格发展变化自然, 对心理的展示方式较好, 把握住了心理暴露的度。同时, 手法自然, 通过人物的细节描写表现心理。以多种方式 (如人物的语言、细微的动作、行为、轻描淡写的心理描写以及意象的运用、环境的烘托及暗示) 来表现人物的心理, 暗示内心的痛苦和挣扎、塑造出具有真实感的人物和心理。人物性格变化和描写自然, 理解、深入人物内心, 生活气息更浓, 真实性更强。相对于《石秀》主题先行的试验性质相比, 从人物心理的表现手法、人物心理发展变化的合理性和人物描写给人的艺术感染力来看, 《金锁记》更深入生活和人物内心, 对情欲的展现更加深刻和让人震撼, 是更加成熟地运用弗洛德伊等心理学理论的作品。

弗洛伊德对于文学和艺术有着较高的造诣, 对于文学和艺术作品中的心理表现和艺术手法有自己的见解和探讨。他主张注重作品的细节, 通过细节去研究作家或表现作品人物的心理。“从那些不为人们所关心注意的特征中, 从所谓的垃圾堆中, 探寻原本存在的秘密和被隐藏的东西。”3同时, 对于各种隐含的心理, 他反对直露地去叙述和呈现, 而更主张艺术表现具有一定的含蓄性、暗示性, 具有想象的空间, 引起欣赏者的想象, 最终达到引起读者同感或同情的艺术感染力。如他在《心理分析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性格类型》中对作品人物心理表现的探讨。《石秀》在这一点上做的不是很成熟, 相比而言, 《金锁记》对人物心理的表现相当成功, 使作品具有了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首先, 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较为合理, 比较真实自然, 接近现实生活。主人公曹七巧是由于由一个健康的麻油店姑娘嫁给了姜公馆瘫痪的二少爷, 在被他人继而由自己放上了黄金的枷锁后, 失去了异性的情爱, 经历了三十年的情欲压抑, 长久的痛苦才导致了性格一步步的扭曲。正如弗洛伊德对莎士比亚《理查德三世》中葛罗斯特这种相近的心理做过的分析:“上天没有赋予我美丽的形貌来赢得世人的爱, 这使我倍感痛苦和冤屈。生活要为此给我补偿, 我要亲自看到我得到了补偿。我有权成为一个例外的人, 无视那些常人约束自我的规矩。我即受到了冤屈, 就要去冤屈别人。”4这段话很能贴切地解释曹七巧的心理变化, 只需稍作改动:“命运让我失去了正常的情爱, 这使我倍感痛苦和冤屈。生活要为此给我补偿, 我要亲自看到我得到了补偿。我有权成为一个例外的人, 无视那些常人约束自我的规矩。我即受到了冤屈, 就要去冤屈别人。”由此, 曹七巧内心的痛苦压抑发展到了从儿女身上寻求心理补偿和复仇的快感, 这一奇怪的心理和行为的变化也就有了合理的解释了。

同时, 作者对人物心理的表现方式不是直接的呈现和叙述, 而是通过情节的发展和细节的暗示, 真实地、有震撼力地进行揭示, 从而使作品具有了较高的艺术感染力, 使读者有感同身受的感觉和对人物具有发自内心的同情。如小说描写曹七巧戳穿了姜季泽的骗局, 同时也失去了得到爱的唯一的机会后, 作者通过细节暗示出了她痛苦到达顶点时的心理:踉踉跄跄地冲到楼上的窗户中目送姜季泽远去的背影, “眼前仿佛挂了冰冷的珍珠帘, 一阵热风来了, 把那帘子紧紧贴在她脸上, 风去了, 又把帘子吸了回去, 气还没透过来, 风又来了, 没头没脸包住她——一阵凉, 一阵热, 她只是淌着眼泪。”接下来的细节描写揭示了这一事件过后曹七巧的心理变化:“过了秋天又是冬天, 七巧与现实失去了接触。虽然一样地使性子, 打丫头, 换厨子, 总有些失魂落魄的。”从“一样地”可以看出在这之前, 七巧已经存在着内心情欲极度痛苦的压抑, 这种压抑以“使性子, 打丫头, 换厨子”等方式寻求着释放或减轻, 然而这一次的事件使她内心几十年强烈的情欲渴望和压抑的矛盾达到了激化, 彻底扭曲了她的人格, “失魂落魄”说明了此时内心矛盾极力维持的平衡已被打破。所有的希望都失去了, 内心从此活在了完全的黑暗当中。稍后对于她生活在黑暗中的行为和环境的细节描写暗示了她从此完全活在了扭曲和黑暗中的心理:“屋里暗昏昏的, 拉上了丝绒窗帘。时而窗户缝里漏了风进来, 帘子动了, 方才在那墨绿小绒球底下毛茸茸地看见一点天色。只有烟灯和烧红的火炉的微光。”从此, 情欲压抑的爆发在平静的外表下发展到了疯狂的状态, 扼杀女儿的幸福、毁掉儿子的婚姻, 抢夺和占有这个唯一能属于她的男人。在表面的疯狂和反常的令人憎恶的行为下掩盖了内心深层的痛苦。在扼杀其他女人的幸福和对男人的抢夺、占有中去寻求内心痛苦的一丝补偿, 即使这些女人和男人是她的亲人。在将儿子、女儿全都拉进“没有光的所在”之后, 她内心的疯狂可以说才渐渐地得到一些平复, 内心的痛苦却依然没有消除。这种痛苦伴随了她一生, 这一点由小说最后的细节描写暗示出来:七巧将年轻时只塞得下一条手帕的镯子一直推到了腋下, “似睡非睡横在烟铺上”, 回忆着年轻时可能拥有的幸福, “挪了挪头底下的荷叶边小洋枕, 凑上脸去揉擦了一下, 那一面的一滴眼泪她就懒怠去揩拭, 由它挂在腮上, 渐渐自己干了。”这些细节暗示出了曹七巧原本健康的身心所受到的摧残以及她所有疯狂的行为下内心所饱尝的伴随了一生的痛苦。这里的细节描写和暗示在这篇小说中在这里达到了最高的成就, 通过这些描写, 读者进入到了人物的内心, 对人物由最初的不能理解和憎恶的感觉逐渐转变为了理解和同情。这篇小说的艺术感染力也就达到了最成功的地步。不仅对曹七巧的心理表现如此成功, 小说对长安和其他人的心理表现也是相当成功。这一点评论家傅雷在当时发表的《论张爱玲的小说》中就做出了很多具体的分析。

此外, 这篇小说从整体风格来看, 也可以说是新旧风格相融合的作品, 从语言和环境、服饰等描写上看得出旧小说的描写功底, 这种写法拉开了小说与现实的距离, 使小说具有了一种距离形成的美感和贯穿全篇的意境。并且小说也依然保持了整体感, 并未出现新旧杂糅的缺憾, 这一点相比施蛰存的《石秀》达到了更加成熟的状态。

30年代施蛰存的《石秀》是现代文学史上运用了弗洛伊德理论的心理小说的成功的试验之作, 施蛰存对于弗洛伊德理论的引入和传播以及中国小说的发展功不可没, 但它的试验性质大于它的文学性。中国文学发展到了四十年代之后, 张爱玲的创作承继了前人的成就, 《金锁记》等创作从心理小说的角度看, 已经是自然地融入弗洛伊德等西方心理学理论的成熟之作了。正如傅雷的赞誉, 《金锁记》称得上是中国“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而张爱玲的地位也正如夏志清的评论:“该是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5

摘要:本文以施蛰存的《石秀》与张爱玲的《金锁记》为例, 探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传入中国后, 心理小说在中国的发展和成熟轨迹。从作品主要人物性格和心理的发展、人物心理的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比较, 探讨弗洛伊德理论在中国运用的成熟以及中国的心理小说发展和成熟。

关键词:心理小说,《石秀》,《金锁记》

注释

11 .施蛰存.《我的创作生活之历程》.《东方赤子·大家丛书:施蛰存卷》.方舟、雪夫主编.华文出版社出版, 1999年1月版.第8页.

22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性格类型》, 选自《论文学与艺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常宏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1年5月版.

33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米开朗琪罗的摩西》.选自《论文学与艺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常宏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1年5月版.第209 页.

44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性格类型》, 选自《论文学与艺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常宏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1年5月版.

上一篇:机组真空下一篇:电视剧的戏剧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