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语言策略

2024-06-18

品味语言策略(精选12篇)

品味语言策略 篇1

目前, “语文味”的回归已然成了语文界的热点, 而在这一热潮下, 对文本言语形式的关注正使语文课成为具有“语文味”的语文课。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学生要在通读课文基础上, 理清思路, 理解、分析主要内容,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显然, 品味语言也成了考查学生走进文本、感受语言精妙的重要形式。

一、整体感知, 宏观把握

品味语言一定要建立在整体感知文章的基础上, 很多时候学生只是盯住语言品味的这个句子, 这样往往会一叶障目。因为缺乏上下文观念, 不能兼顾全局, 往往在理解上出现偏差、表达上流于肤浅。

要将品味语言落到实处, 唯一的途径就是贴近文本, 深入解读, 引导学生深入语言的内核, 还原文字丰富的形象, 挖掘文字背后深藏的意蕴。我们只有立足文本, 回归语言, 引导学生细细品味, 充分体验与挖掘语言内在的情感和韵味, 才能让学生获得求知和审美的愉悦。

在阅读教学中笔者会告诉学生任何的文学作品都要读懂两个“W”和一个“H”。第一个“W”即“what”, 也就是“什么”, 文章写了什么, 其实就是文章的内容;第二个“W”即“why”, 也就是“为什么”, 文章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 其实就是文章的主题;一个“H”即“how”, 也就是“怎样”, 文章是怎样写的, 其实就是文章的写作手法。读懂了这两个“W”和一个“H”, 也就把握了文章的全局, 这也符合新课标提出的“在通读课文基础上, 理清思路, 理解、分析主要内容,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只有在大量阅读积淀的语文综合素养下, 才能具备一定的赏析能力。

二、选准角度, 准确切入

在学生平时的阅读训练中, 我发现学生遇到这样的题目往往脑子一片空白, 无从下手, 答题常常是表述凌乱, 毫无章法, 甚至是眉毛胡子一把抓, 显然他们是没有掌握品味赏析的方法。针对这个问题, 首先要教会学生选准角度, 准确切入。

如词语的品味, 就应从字义、词性、感情色彩、修辞、词语的深层含义等方面来切入。用以下句子示例:

1.《范进中举》中的句子“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 把拳头伸过来……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 往腰里揣, 口里说道……”如果能判断这几个词语的词性为动词, 学生就能揣摩出动作之下的胡屠户这一人物形象。

2.《春》中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加点词显然是用拟人手法来写出小草的活力。

将以上词语的赏析提炼出如下指导方法:

解题思路一:明白字义、词性及所描写的对象, 揣摩词句的情味。

【方法提炼】:运用动词 (形容词、拟声词等) 或“这一词语”, 准确、传神 (生动、形象) 地写出了……

解题思路二:分析修辞, 了解词语在句中的表达效果。

【方法提炼】:运用……修辞,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特征) , 表现了…… (情感)

而句子的品味, 就是在品味词语的基础上举一反三, 找出句子本身的语言特点, 如修辞、描写、深层含义等, 教会学生从这些角度切入, 找准突破口, 这样在具体答题时就不会无章可循了。

三、立体赏析, 有序表述

“选准角度, 准确切入”只是具体解题的第一步, 单单有了答题突破口是远远不足的, 还必须从语言形式、语言内容和表达效果三个方面进行立体赏析。在表述时, 要依次体现“这句话 (这个词) 在语言形式上有什么特点”———写作对象 (特点) 是什么———“在文中的表达效果是什么”。只有立体赏析了, 才能做到有序表述。以2010年盐城市中考题为例, 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 任选一句品味语言。 (1) 他把两手伸进裤兜, 麻利地将兜翻掏出来, 又把手摊开说:“啥也没拿啊!” (2) “我要……我要我爸……求您了。”要准确赏析以上两句话, 首先要确定语言形式, 这两句都是运用了描写, 第 (1) 句是动作和语言描写, 第 (2) 句是语言描写;接着要分析表达内容, 两句描写的对象是“偷父少年”, 前一句是“描写少年熟练、迅速地翻掏裤兜, 狡黠地表白自己没拿东西的情态”, 后一句是“描绘出少年结结巴巴、吞吞吐吐的情态”;最后要分析表达作用, 前一句“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一个被捉后处变不惊的小惯偷形象”, 而后一句是“传神地表现出他要求主人送画又难以启齿、渴望得到画像又担心主人不肯给的矛盾心理”。从语言形式和表达内容及表达效果三方面进行全面的品味, 才能准确、有序地进行表述。

在指导学生时, 只有立体赏析、准确表述才能抓住品味语言的精髓。在指导过程中我会告诉学生明确两个原则, 一是“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原则, 二是“整体感知、局部揣摩、瞻前顾后”原则。在此原则上还要指导学生答题时层次分明、有序表达。

四、几点思考

1. 在平时教学中关注语言赏析能力的培养:

语言赏析能力的培养是需要循序渐进的,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该引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亲密接触, 这是品味语言文字的重要途径, 也是语文教学的首选要务。通过不同方式启发学生去玩味语言, 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 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更有利于学生思维水平的培养。

2. 不能将这一能力点单独割裂出来:

笔者强调重视品味语言这一能力点的同时, 并不是将这一能力点与其他能力割裂开来, 更不是否定教学内容上要注重多样性、方法上要强调整体感悟、学法上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关键是我们要让学生在品味文本语言的过程中促进语言素养的全面形成与发展。

综上所述, 我们一线教师只有坚持实践《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面, 增加阅读量, 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 多读书, 好读书, 读好书, 读整本的书”, 这样学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做好文学作品品味语言类试题的问题。

品味语言策略 篇2

“品味”,就是细细地体会其中的意味。品味语言,就是指对文章语言的细心揣摩、辨析与联想,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来表情达意的。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更紧要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发现它的语言特征。语文课标中也将“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课标提出的阶段目标中也指出:阅读要“感受语言的优美”,“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可见,阅读教学就应该让学生走进文本,品味语言,感受语言的精妙。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在阅读教学中,运用辨析比较的方法启发学生去玩味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更有利于学生思维水平的培养。

从哪些方面品味语言:

1、从遣词造句的角度去鉴赏,包括用词、句式。如叠字叠词、动词形容词量词的选用、整句散句、长句短句等。

2、从修辞的角度鉴赏 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引用、对偶、借代等,这些修辞手法本身具有典型的作用。如比喻的作用是化此为彼,形象生动,想象力丰富;拟人的作用是化物为人,亲切自然,人格化等。

3、从语言风格的角度鉴赏

语言风格举隅:

①.自然淡雅,如朱自清,用工笔写意蕴.②.平和冲淡,如周作人,用淡笔写浓情。

③.苍劲雄健,如鲁迅,刚健之中见哲思。

④.绚丽浓艳,如徐志摩,用诗意写浓情。

⑤.清婉隽永,如冰心,用婉笔抒写柔情。

⑥.形象含蓄,如茅盾,用形象表达主旨

4、从语体的角度鉴赏 如:书面语与口语、普通用语与专业术语等

5、从情感的角度鉴赏 要善于体味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露出来的感情,或含蓄,或直露;或奔放,或细腻等。善于分析品味景中情、事中情、理中情等。

示例:评《春》的语言特色━━━清新、隽永、警策

朱自清的《春》之所以漂亮动人,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善于运用朴实、隽永的语句,把读者引进特定的自然环境之中。如写草“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写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些短句浅语都是从口语中来。从达意上说,平易好懂,从修辞上说,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之后,节奏明快,有浓厚的抒情味。作者还善于运用奇妙的比喻,增强语言的情味。如写春风拂面,说“象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等。这些比喻新颖、贴切,不落俗套,富有表现力,蕴藉深厚,句外有意,朴实清新中有隽永的特点。语言富有表现力,具有的是一种朴素的美,平常之中显示出形象的概括力,恰如其分地传达出自己的心境,甚至还含有某种生活哲理。如“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最后,作者禁不住对春天引吭高歌了: “春天象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象小姑娘,花枝招展,笑着,走着。春天象健壮的青年,有铁一样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这个结尾奇崛,警策。作者在完美地制作了春天的画卷之后,纵情地对春天予以赞美,进一步揭示春天有不可遏制的创造力和无限美好的希望,从而开拓意境,揭示题旨。

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在课堂上点引学生品味语言,从而摸索语言规律,获得言语智慧,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是一个广泛思考的问题,下面介绍几种品味语言的方法:

一、咀嚼法

朱熹说:“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 语言文字的品味,要“咬”要“嚼”,要细细地咀嚼,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比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这一句看似语义矛盾,要引领学生细细咀嚼“似乎”与“确凿”。这一对词语放在一起,正表明了百草园过去与现在的矛盾。过去的百草园并不“只有一些野草”,还有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鸣蝉,可以玩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等,确实是“我的乐园”。但现在“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园中儿时所有东西的印象都已经淡薄,所以它已不再是“我的乐园。”

二、比较品味法

比较,才能鉴别。这是人们认识深化的一种表现。因此,在语言品味中,最适宜比较法,以达到学习语言、理解语言、培养语感,提高运用语言能力之功效,具体做法有: 1.“添加”与原文相比

如《杏儿熟了》一课中写过路人羡慕杏树上杏子长得好的话:“呵,好杏儿呀!”教者可设计将其增改为:“呵,树上结满了好杏儿呀!” 让学生比较哪句更好。学生反复品读后,觉得原句是过路人看到满树的黄澄澄的杏儿情不自禁地发出的由衷的赞叹;而增改后的话虽然完整却是显得做作,不如原句亲切、简洁、传神,从中得到了语言形式美的熏陶。

2.“删减”与原文相比

如《千里跃进大别山》中描述刘邓首长亲临前线指挥的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话写道:“只见刘司令员和邓政委由纵队首长陪同,大步走了过来。” “把‘大步’去掉好吗?”学生略作思考后认为不好,因为此时刘邓大军正面临着敌军前堵后追、船毁水深的窘迫局势,“大步”正形象地反映了刘邓首长内心的焦虑。其间 “‘大步走’换成‘跑’行吗?”可以在讲台上分别做了匆匆跑过和大步疾行的动作:“跑”,虽然也能体现出当时的心情,但有失镇静感;而“大步走”则是紧迫之中透着沉稳练达,正显示出刘邓首长久经战场、胸有韬略、稳步前进的大将风范。3.“调换”与原文相比

调换,就是调整原文的词序、语序,或改换其标点、词句、段落,让学生比较、推敲,品味课文语言的妙处。如教《春》一文,读到“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将“嫩嫩的,绿绿的”这两个词语提到句首修饰“小草”好不好呢?“偷偷地”和“钻”能不能换成“暗暗地”和“长”呢?让学生品读、推敲、切磋,领悟到:如果按照语法常规表达,这句话应说成“嫩绿的小草不知不觉地从土里长出来”,而课文中的句子修饰语后置,或者说修饰语独立为另外分句的谓语,使长句化短,更加口语化、情趣化,同时也突出了后置成分:“嫩嫩的”,指质地;“绿绿的”,指颜色,表明生命力旺盛。草,植物名词,习惯上用“长”搭配,这儿用“钻”,表示自主的、有意识的动作,健壮有力。“偷偷地”一般用来写人的,说“小草偷偷地钻出来”,是语法上的超常搭配,构成了修辞上的比拟,从而将春天的“小草”人物化,描画得生机勃勃、情趣盎然,抒发了作者的兴奋和赞美之情。4.“前后改动”与原文相比 如教《金色花》,引导学生品味:“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这两个句子,先变换句式:“你这坏孩子,你到哪里去了?”“妈妈,我不告诉你。”然后细细读一读,再和原句比较着读,学生领悟到原文的句式强调“你到哪里去了”,妈妈的着急之情跃然纸上;强调“我不告诉你”,表现出孩子的顽皮,自以为得意。这些改后的句子无法体现。此时教者紧接着问道:如果语序不变,将原文第一句句末的问号改为感叹号、第二句句末的句号也改为感叹号,好不好?一致认为不能换。原文第一句重在问,而改后重在责怪,这里的“坏孩子”不应是真的坏孩子,妈妈只是嗔怪;原文第二句改为感叹号,孩子是不是真的不想让妈妈知道呢?她不想让妈妈知道自己曾做过的事,自以为得意;但又希望妈妈明白自己曾做过的事——那是自己的杰作。改为感叹句后,就变成绝对不想让妈妈知道了,不符合孩子的心理。这样的语言品味,准确地把握了人物的形象,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深深情意。

三、情境体悟法

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在特有的情境氛围下,学生学习语言、品味语言、联想或想象活跃,美读的兴趣更浓,情味更突出。在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方法: 1.运用声情并茂的诵读创设情境境

如教《小珊迪》一课,首先让学生听诵读录音,绘声绘色的诵读将学生带入课文特定的情境中。他们似乎看到一个穿着破衣服、打着赤脚、脚冻得又青又红的可怜的孩子,在街上乞求人们买火柴;似乎听到了小珊迪乞求那位先生的话语。他们的同情之感油然而生。接着,教者让学生默读深思、分角色诵读,诵读最能揭示小珊迪美好品质的句段。当读到小珊迪被马车碰伤了,就要死了,临死前还让弟弟来还钱还挂念着弟弟这部分内容时,学生都是不禁潸然泪下。学生已入境入情了,感情的潮水奔涌着,一个可怜、可爱、可赞的小珊迪浮现在学生的脑海中。最后,再让学生带着对小珊迪的同情、赞扬的炽热的感情来诵读全文。小珊迪那诚实善良的美好品质深深地打动了学生的心。2.运用图画展示的直观形象创设情境

对图文并茂的课文,可利用图画的展示创设出教材所描绘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形象中感受、理解语言,提高认知能力和审美情趣。如教《月光曲》中皮鞋匠听琴声后产生联想的一段时,可巧用两个具体形象的画面:第一个画面向学生展示浩月东升“微波粼粼”的景象;第二个画面是“风起浪涌”的景象。画面使学生面对鲜明而生动的物象,情感受到触动。然后,让学生通过理解“升”、“洒”、“微波粼粼”等词语,想象出第一幅画面的美与静;通过理解“刮起”、“卷起”、“涌过来”等表示动作的词语,想象出第二幅画面由静到动的变化。学生看着具体形象的画面,很快就理解了词语,并进一步理解了课文内容。

3.运用音乐表达的内容创设情境

音乐富有优美的旋律,很容易打动学生幼小的心灵,将他们的情感带入某种境界之中。利用音乐创设情境,可以激起学生的情感,有利于深入理解、品赏课文语言,把握韵味。如《草原》一课的第一段,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内蒙古草原的美丽景色。草原“一碧千里”,满目绿色,与天相接,那翠绿的颜色仿佛一直流入天边,这草原的景色,让 人看也看不够。还可以出示一幅草原景色图,让学生看着图画,听配乐朗读。美丽的图画、悠扬的音乐、优美的文字,把学生带入那秀美、迷人的草原,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学得积极、学得投入。4.运用恰当的提问和点拨创设情境

文章的重点段落主要词语最能展示人物性格和思想品德,最能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因此,导读时得注意运用提问和点拨来营造教学氛围,帮助学生品味语言,理解文章旨意。如教《月光曲》一课的第三段,设疑:“贝多芬出于对穷兄妹的同情走进了茅屋,他看到了什么?这一举动说明了什么?” “作为当时一名著名的音乐家,他能走进这间凄清的茅屋,是多么不简单啊!在那个世界上,没有人去同情这位双目失明的姑娘,有身份的人是不会光临这间茅屋的,而音乐家贝多芬不仅走进来了,他还要为盲姑娘弹奏一曲,这足以表明贝多芬对穷人的同情、关心和热爱。”

四、朗读品味法

通过朗读进入到作品所营造的艺术境界中,进而感受到它的情境、意境,体味作品的音乐美、绘画美。如教苏轼的《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时,可以让学生一边吟诵,一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朗读方法如下: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读后,一个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青少年形象便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了。

五、生活体验法

学习、品味语言,解读文本,要从生活方面去体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因此,在教学中应善于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要“一边读,一边回想自己所经历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生活中去”(茅盾语),理解其义,晓悟情趣,诱发语感,让学生将语言形象升华为自我的、独特的体验。如《春》的一个教学片断:

师:《春》这篇散文语言很美,我们来研究一下作者是怎样多角度地描写春风的。(学生品读、切磋)

生:首句把春风比做母亲的手,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风温暖柔和的特点。

师:你被母亲的手抚摸过吗? 生:抚摸过。

师:请说说在什么时候、有什么感觉。

生:前天肚子有点不舒服,妈妈就用手轻轻揉我的肚子,暖洋洋的,舒服极了。师:有人把春风比作魔鬼的手,可以吗?

生:(坚决地)不行!因为春风和妈妈的手一样,都是温暖柔和的。师:回答真精彩!请你读一读这一句,传递你被妈妈抚摸时的感受好吗?(学生读得声情并茂,尤其强调了“轻轻的抚摸”处)

生:还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通过对泥土气息、花香、鸟儿唱曲、牧童笛声的描写来烘托春风的温暖、柔和、宜人。师:什么是侧面描写?

师:(学生沉默不语,片刻后追问)描写春风却大写曲子、笛声,作者是否在走弯路?

生:(脱口而出)因为这是春风中的音乐,描写恰到好处。师:如果刮的是台风,风中会不会有这样“婉转”的音乐?

生:(恍然)作者写鸟儿唱曲、牧童笛声,其实都是为了突出春风的温暖宜人,这就是侧面描写呀!师:(感慨状)语言看似千变万化,实际上字字句句都围绕春风温暖、柔和、宜人的特点展开,风筝飞得虽高,可是却一线在手,不蔓不枝,这是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呵!

品味语言策略 篇3

中学语文品味语言新课程教学现在,在教学中仍然存在一种按部就班的死板现象,尤其是语文课堂上,更加明显。老师被逼无奈的教学重压、学生自身素质的良莠不齐,使得原本应该最为活泼的课堂,竟然变成了最为死板的课堂,填鸭式的灌输、机械式的重复、呆板的上课方式,使得课堂死气沉沉,连带着活泼的学生们都变得毫无生气,这也是间接的扼杀了,语言的品味的快乐,学生做深层次的探究的欲望。这是对学生和语文本身都是不公平的。语文是一种需要开口、练习、深究的一门学科,这样才能真正的体现语言的魅力,品味语言背后的意义。

一、注重学生的朗读,以提高品味语言的能力

朗诵是品味语言的一种最基础的手段,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方式,朗读课文本来就是一种熟悉课文内容的过程,反复的朗诵可以增加学生们的语言感知能力。语感是一种学生只能靠自己多阅读、多思考才能获得的一项能力,所以只能重复的朗读。品味语言的含义。担不是乱读书,而是循序渐进。就如苏教版中《诵读欣赏》:《诗词曲三首》《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天净沙·秋思》《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这些都是学生大多为耳熟能详的,而且诗词的特点就是短小,琅琅上口,而且内容丰富,如《天净沙·秋思》中几乎每一句都有一个意象,画面感极强。学生在阅读时,自然而然的感受到那种黄昏之后独自一人荒芜之感,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从意象感极强的诗词入手,由浅入深,反复朗读,学生对语言有一定的感知能力,这样才能完成后面的品味语言这一项更深层次的练习。

二、注重学生的自主阅读,以提高品味语言的能力

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指出,要求创造出师生同等、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听取学生的意见,学会自己独立的思考,让课堂不再是学生的噩梦,而是师生平等,互帮互助,彼此分享意见的平台。而品味语言必不可缺的一种锻炼,但是怎么学习呢?如教材中的《纪念白求恩》这是一篇意义很深刻的文章,以往的照本宣科的做法便是,老师直接说出其寓意,要我们学习怎么做,其实这是很不科学的,不仅扼杀了学生的思考的机会,发散的思维,还无形之中把师生关系变得生疏,在学生有一定的语言感知力下,尽量让学生自己思考,不懂的詢问,老师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然后询问他们的观点,不管是不是和文章相契合,这都是学生自己思考所得,问出去原因,有不对的循循善诱,在道德教育的课题中,起辅导、诱导的作用就好,让学生自己摸索,这才是深刻的记忆。通过自己的努力,读出文章所蕴含的哲理。例如,《陋室铭》这类,含有深意的文言文,讲解个别生僻的解释之后,可以试着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诠释这篇文章的意思,同样老师只是诱导的作用,让他们慢慢的品味语言的魅力,感悟其义。这样师生一体,辅导学生阅读,把握内涵,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品味语言的方式。

三、注重学生的写作,以提高品味语言的能力

有一些学生在语文练习中会发现,无法准确的去表达自己观点或者会感觉一种思想却想不出另外一种表达方式,这就是学生品味语言能力不够的表现。所以一步一个脚印的积累学习是必要的,从名家、美作当中吸取经验,借鉴其技巧,让自己品味语言的能力更上一层楼。一篇美文的遣词造句都是很有阅读意义的,对于用词不太准确的学生来说,这种美文阅读和好词好句的积累是必要的,教材中每单元都有不同类型的文章,让学生取百家之长,慢慢积累,把别人的东西,通过逐渐培养起来的语感和经验变成自己的,指导学生欣赏、理解、吟诵、摘抄好词好句,这是作文、品味语言必不可少的一种方式,做好这些,让学生的语感更加敏锐,用词更加准确,自然语言的品味能力就更好了。

总而言之,语文是我们学习的基础学科,不仅是我们对母语的认知过程,而且也是我们口头表达的初始,更加是理解语言背后的价值观、人文精神的重要桥梁,所以语言的品味很重要,尤其是我们中学阶段,是我们语言的起步阶段,开始有了自己更加成熟的观点,如果没有很好的品味语言的能力作支撑,表达成问题,这会使我们很苦恼。因此,我们要积极主动的投身语言的品味中去,不要放过机会,有空读书、体味,从文字中读书属于自己的思想,这才是我们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素霞.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教育初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

[2]刘英.营造教学环境激活生命课堂[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2).

品味语言 品味快乐 篇4

一、联系全篇, 品味语言

一篇优秀的文章往往是作者匠心独运的结晶。作者会把全篇文章的主旨沉淀于一个句子, 一个词甚至有时是一个字。那么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就需要用心去领会作者想要表达给我们的真实的思想感受, 仔细品味字里行间流淌的隽永的文意。有时候看似寻常的一个字或词, 它们往往闪耀着主题的光辉。如《藤野先生》文中第一句“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文章开头就出现个“也”字。如何理解这个也字呢, 就需要学生把整篇文章通读后, 再回头看。当学生了解了作者的写作背景, 了解了作者的中心思想后, 他们会发现这个“也”字用得恰如其分, 犹如神来之笔。《老王》一文中对老王将死的外貌描写, 有这些词语“镶嵌”“僵尸”“散成一堆白骨”“绷”等, 一般学生只体会到表面, 觉得老王“可怜”。有同情心的作者, 为什么细致描写, 一向笔墨俭省的杨绛先生居然“饶有兴致”地描绘起来, 联系全文的主题, 从最后的议论上分析, 作者凸显一个可怜的将死亡人给自己送来珍贵的香油鸡蛋时, 自己会有这样冷酷的观察联想和生动入微的描写, 客观地呈现当时的“自我”与老王存有的隔膜和距离, 作者不禁反省、自责, 不安愧怍, 文末的议论给读者留下了品味琢磨的广阔空间, 当学生恍然大悟, 他们一定会有收获后的快乐。

二、变化文中句式, 词语或手法, 比较品味

《那树》原文:“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 嚼碎, 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 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一声。”原文运用了拟人手法, 包含感情色彩, 表达出对人类砍伐树木的悲愤和对痛苦树木的悲悯。可以尝试让学生改成别的句式, 然后比较一下, 是否能够收到原来的意境效果。同时,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演绎的手法, 让学生把一篇文章用自己喜欢的体裁、文字表现手法加以改编, 在不改变文章原有思想的前提下, 比较两种写法的不同之处, 从中选用最佳的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中国的语言文字是博大精深的, 同一个意思有不同的表现手法, 同时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也表达着不同的意思, 这都需要我们用心去品味。

三、通过想象模拟品味语言

记得金庸的小说曾经出现过一个大美女, 但是这个美女如何美金庸没有用具体的语言描述, 而是一句带过说这个女子是你想象中最美的女子。后来有些电视剧里出现了这个美女的形象, 但我们总是感觉不及原著里的美。什么原因, 其实这就是一种想象之美, 任由自己的思想信马由缰地驰骋在想象的空间, 收到的也就是最佳的表达效果。在《济南的冬天》中“山尖全白了, 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让学生想象济南城四周都是小山, 远看蓝天与山, 就很容易想出“银边”的情景与“镶”这个的妙处。《紫藤萝瀑布》中“每一朵盛开的花就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 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船舱鼓鼓的, 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大多数学生教师没见过紫藤萝花, 就想象花的样子, 联系主旨, 理解这个比喻的意义, 知道作者是在赞美花的旺盛生命力。虽然没见到如此美景, 想象一样快乐。

四、真正沉潜到语言中去, 探求语言意义

文本创作留有意义空白, 教学时引导学生寻找意义空白, 也就是深挖作者没有直白表现的文意, 让学生仔细推敲, 运用发散性的思维从深层次挖掘文章的更深一层含义。唯有此才能真正提高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老王》中“我常坐老王的三轮, 他蹬, 我坐, 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他蹬, 我坐”是不是多余的?它不仅明确了二人社会身份的不同, 更显示了“我”和老王可以超越社会身份的局限, 进行亲切闲淡的难能可贵。为下文的情节发展作了铺垫。我们学过的文章中使用类似写法的还有很多, 作为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做一个有心人, 不要囫囵吞枣咽下整篇文章, 静下心去, 真正沉到文章中去。

五、加强语言的写作练习

找准切点品味语言 篇5

找准切点品味语言

◎姚 静

语文课标对初中学生明确提出了“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的阅读要求。可见学习语文的主要任务是要认识语言,理解语言,并且能够准确地掌握和运用语言。优秀的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应该非常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指导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的语言特点,找准品味语言的切入点,授之以品味语言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抓住关键词语,品语言之准确

一个关键词语就是这个句子的精髓所在,理解了关键词语,也就领悟了一句话的深意。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特别注意品味那些经过作者苦心经营、反复锤炼的关键词语,比如能一字传神的动词、形容词、数量词等等。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作者在描写冬天百草园的乐趣时,有一段描写捕鸟过程的文字。这段文字的最大特点就是用词准确精练。作者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雪地捕鸟的整个过程,读来让人如临其境。其中“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等九个动词用得十分准确。在组织学生欣赏这段文字时,可先让学生进行圈点批注,划出这九个动词,然后试着让学生演示捕鸟的过程。边演示边研究,如:“支”这个动词应该怎么演示?究竟是用一根细棍立在竹匾下,还是用两根?经过演示和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支”是两根细棍一长一短斜撑于竹匾,这样相对较稳;而用一根则是“顶”,难以支撑竹匾。此时同学们自然能体会出准确的动词在描写景物、刻画动作、塑造形象、表达感情、点明中心等方面有着更为深刻的表达作用。

二、把握修辞手法,品语言之精妙

指导学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体会和感悟作者在语句中运用了什么修辞,这些修辞有什么好处或有什么作用,为什么你会觉得它用得好等,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学生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赏析语言的水平。例如《绿》一文,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形象地描绘景物,不但形似,而且神似,把梅雨潭的绿写得脉脉含情,寄寓了作者的赞美之情。教学中,教师可着重指导学生抓住文章中运用修辞的语句进行赏析。例如,品味“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一句,学生从修辞的角度出发,感悟到“招引”一词语言之精妙:运用拟人修辞,化静态梅雨潭的绿色为动态,写出了“我”急于领略那可爱的绿的迫切心情,表现了梅雨潭绿色的巨大吸引力。另外,对表现梅雨潭之绿的清亮、鲜嫩、纯净特征的语句,可以指导学生从比喻的修辞角度进行品味。

再如朱自清的散文《春》是传统的经典名篇,文章中采用了大量的拟人修辞手法。如写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朱自清用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来形容。人“刚睡醒”与万物复苏的情景相似,但只用“刚睡醒的样子”似乎还不够传神,于是再加上一句“欣欣然张开了眼”,一下子就使春有了人的神态。用人们睡觉醒来、困顿全消、精力恢复的具体神态,极准确、传神、富有情趣地表现出了万物受春的温暖、滋润而生机勃发的特征,在这里可以指导学生从拟人修辞的角度进行品味。

三、联系上下课文,品语言之深意

语言的运用不是孤立的,如果撇开具体的语境理解词语含义势必不准确、不到位。在品味语言,尤其是品味那些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有特殊意义的语言时,教师更要指导学生不能简单地以词典上的意义来理解其含义,要结合具体语境,善于联系上下文,理解其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例如,在教学《背影》一文时,对“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中“聪明”一词的理解,教师可以这样启发学生思考:“聪明”一词多用来夸赞一个人聪敏、灵敏,那么本文中也是这个意思吗?学生在结合语境分析思考之后,很快就能得出:这里的“聪敏”表达的是对父亲临行前的细心关照中所蕴含的爱子之心不能理解的悔恨之情,读者自然能感受到作者对父爱理解得深刻透彻。最终体现了文章“父爱子,子爱父”的情感。

四、加强朗读指导,品语言之情感

朗读是品味语言的最基本的方法,许多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感情通过诵读可以全然悟出。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也是引导学生潜心品味语言,感悟语言之情感的过程。教师要指导学生将自己融入到文章中去,读出感情,读出精神,读出美味。例如,《海燕》一文开头短短两句话就写出了大海的磅礴气势,海燕的矫健雄姿。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呢?教师可先安排一学生用快速朗读,再请另一学生放慢速度朗读。通过比较,学生发现,带着感情的慢速朗读能更好地给全文定下雄浑的感情基调。同样,在重音处理上,学生通过比较,能准确地突出“苍茫”、“卷集”、“黑色”和“高傲”等关键词语,从而初步感受到海燕的英雄气概,心灵受到感染。

教学的目的在于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加强品味语言方法的指导就像一把钥匙,帮助学生开启赏析语言的大门,掌握品味语言的方法,提高对语言的领悟能力和鉴赏品味。因此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加强指导学生进行大量阅读的基础上,还必须指导学生通过阅读学会语言的品味和运用,体会文章中语言所具有的表现力,获得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有益启示,在语言的品味和运用中提高自己语文的阅读、理解和写作水平,使学生成为真正具有大语文素质的一代新人。

(姚静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姚集中学 221242)

品味语言 有效阅读 篇6

师:……周恩来有没有慌?

生:没有。

师:他不但自己没有慌,还怎么样?

生:还帮助了小杨梅。

师:从而可以看出周恩来有什么品质?

师:与周恩来形成对比的是谁?

师:小杨梅怎么了?

师:周恩来又是怎么做的?谁读读第五小节。

生读文

师:在那种情况下,伞包意味着什么?

师:周有没有犹豫?从哪里看出来的?

师:周恩来鼓励杨梅,他是怎么说的?

……

这个段落,共有112个字,然而老师却提出了10个问题。新课程已经实施7年了,可是仍然有不少的老师进行着这种“追问式”教学,看上去课堂热热闹闹,实际上这些问题是学生不假思索就可以对答如流的。从三维目标的落实看:学生是不是真正感受到了我们祖国语言的精妙所在?是不是真正为我们共和国的第一代总理那高尚的人格而由衷赞叹?叶圣陶老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观点看,学生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有没有学习或者运用学习语文的方法呢?所以,这个片段可以说是费时而无效或者说是低效的。那么,如何品味文字,从而有效教学呢?

语文是什么?从内容说,语文就是母语教学,培养学生理解运用祖国文言文字的能力,并从中受到情感和的陶冶。从形式说,这个目标是通过学生对一篇篇课文的研读来实现的。

我们读完每一篇文章后,都会在心里留下痕迹。作为普通的读者,文章读过可能撂一边了,在心中留下多少,无须探讨。但是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理解课文说了什么,领悟课文是怎么说的,探究课文为什么这么说。我们还要根据课程标准年段的要求、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知规律,根据文本的特点,设定教学目标。也就是学生学会什么,用什么方法学,或者说品味哪些语言?怎么品味?

一、课文读的正确、流利是品味语言的基础

朗读要达到三个标准:正确、流利、有感情。正确,要做到字音读得准确,词句读得准确。宋朝的朱熹曾讲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就是要求不读错字音、不丢字、不加字、不重读,要字字句句入目。有感情是要掌握声调的高低、快慢、语气等。学生把课文读的正确、流利,说明了他们对课文熟悉的程度。

二、有哪些关键词句需要品味

课程标准在中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提出了“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高年段提出了“体会关键词句表达效果”。何谓关键词句,眼下对其尚无明确的界定,一般是指那些在体现全文的题旨或段落的主要意思时,能够起到重要作用的词句。有的关键词句对文章内容的体现会起到重要的作用,还有些词句对文章的篇章结构也会起到重要的作用,这样的词句也应该算作关键词句。名为关键词句,自然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就非同寻常。关键词句究竟有哪些呢?

1. 直接或含蓄地体现文章主旨、对全文进行总结和概括的词句。《海底世界》一文中“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这句话在课文的末尾,对全文起到了总结和概括的作用。

2. 能概括段落主要大意的词句。《马》一文中“在生活中,马与人的关系是那样密不可分。”

“漫步在艺术的殿堂,马的诗,马的画,马的歌,马的传说……都是艺术创作的天地”。

这两句话分别在两个自然段的开头,体现了两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3. 深化主题的词句。《窃读记》一文中“记住,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课文在讲了窃读的故事之后,又补充国文老师的话,继续讲了自己对读书的独特的感悟。

4.对句意起到强调和突出作用的词句。《秋天的怀念》一文中“可我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一直”说明儿子只顾自己的感受,而忽略了母亲的身体状况。“那步田地”说明病得很重了。“常常”、“整宿整宿”、“翻来覆去”都说明病情严重,发作频繁,母亲的身体经受着巨大的痛苦。

5. 写环境、气氛词句。《哈尔威船长》一文中“1870年3月7日夜晚,大雾弥漫,夜黑如墨”。通过对时间和天气的描写,为下文两船相撞埋下了伏笔。

6. 使课文所表达的情感更加强烈,更富有感染力的词句。《病房里的故事》一文中“因为窗外,除了一堵灰白色、光秃秃的水泥墙之外,什么也没有……”用一个省略号,表达了对吉姆那高尚品质的感叹。余音绕梁,引发了读者的思考。

7. 能使文章重点更为突出的词句。《海浪》一文中“我呢?我让奔腾的浪花|钻进我黝黑的身体|于是——我有了|鼓起的肌肉,深沉的呼吸”。这句诗介绍了我和海浪的密切接触,其中如“钻进、鼓起、深沉”这些直接体现我和海浪关系的词语可为关键词语外,副词“于是”也可以作为一个关键词语,他在这里起到了引起下文的作用。

8. 使文章表达的顺序更加清晰、更有条理的词句。《三峡之秋》中的“早晨、中午、下午、夜”,作者在描写三峡秋天景色的每一个自然段的开头,分别用上了这样的词语,使文章的层次非常清楚。

9. 含义深刻的词句。如,《苦糖》中“当我的指尖触摸那神物时,我的心缩了一下,只拈了一小撮,舔了”这句话。用了几个动词表达出了作者当时复杂的心情。

10. 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词句。文章中人物的思想品质大多是通过动作行为表现出来的。比如:《甘罗》一文,但甘罗得知爷爷唉声叹气的原因后是这样描写的:“秦王太不讲理了。”甘罗气呼呼地说。他眼睛一眨,想了个主意,说:“爷爷您别急,我有办法,明天我替您上朝好了。”这段话中的“太不讲理”,语言直率,语气坚定。再加上气呼呼的神情,恰当的反映了甘罗坦诚直率仗义的个性,“眼睛一眨”表现了甘罗的聪明机智。

11.个性解读的语句。“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阅历和生活经验不同,同样的一句话也会有不同的感悟。比如《窗外》这篇课文,中的最后一句话:这已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古朴美丽的乡村,如今已经变成高楼林立的城市了。这句话有人可能读出了自豪之情,有人可能读出了可惜。

12. 修辞手法。修辞的特点:一是同义的选择;二是采用形象的、具体的、富有情感而非抽象化的、概念化的表达方式;三是修辞可以突破某些语法规则,活用词语,使言语活泼而不呆板。这三个特点,尤其是第一个特点,为体会表达效果提供了思考的方法。比如,可以把那些经过修辞的言语变换成没有使用修辞的言语,然后让学生比较,通过比较,体会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三、如何进行语言品味

1. 整体感知,回归语句。在教师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可以从整体入手,问问学生有什么感受,从哪些地方得出这样的感受?让我们去品读文字,发表感受。还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引领学生进行深入的品读。这个问题,应该是一个贯穿全文的牵一发动全身的大问题,起到提纲挈领的的作用。引导学生从整体回归到具体的语句中。

2. 理解语言的意思。人的认识规律是由感知—理解—应用构成的过程。理解是人认知规律过程中的中心环节。歌德有句名言:“凡是你未理解的,均不属于你所有。”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感悟、品味、运用。让学生走进文本,理解文本,就是将事物之间内在的联系和关系揭示出来,认识事物的本质。语文教学中的理解就是语言认识事物间、人物间、人与事之间的关系。要明白一段话的意思,就要把一段话中的句子读通,要读懂一句话的意思,就要先理解句中的一些关键词语。

3. 感悟词语之情。感悟在〈辞海〉中的解释是:受到感动而有所领悟。也就是说,有所感悟之后有所领悟。感悟是以理解为基础的。因为理解,感情上有所感动,同时在理性上有所醒悟或领悟到一定的道理。

4. 品味语言之妙。学生有了感悟,可以引领学生品味语言之妙。对词句的品味揣摩是培养学生语感主要的方法。

阅读课文品味语言 篇7

一、回归于文本的语言文字品味

1.优美词句的语言品味。入选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每一篇课文,其语言都极为优美和极具灵性。所以,教学时,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通过细读深品其字、词、句的途径从中悟景、悟情和悟理。与此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探究作者在上述方面的写作技巧。以教学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为例。在细读深品上阕“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这几句话时,我引导学生如此品味:“同学们认为这几句话中哪些词用得好?好在哪里?”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或者小组讨论后,纷纷举手发言。有的学生说:“‘望’字用得好。‘望’有登高远眺之意,显示了诗人自身的高大形象和豪迈意兴。”有的学生 说 : “‘惟余’ 用得好。‘惟余’强调了作者眼前是一片白茫茫的壮阔雪景。”有的学生说:“‘顿失’用得好。‘顿失’写出了天气骤冷之速以及寒威之烈,又给读者以长江大河在未冰封之时的气势雄伟波涛壮阔之势 以丰富的 联想与想 象。”……如此,学生在品味文本语言的过程中,既能感受到优美抑或雄浑的语言文字的艺术魅力,又发展了想象思维,还培养了表达能力。

2.典型段落的语言品味。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自己喜欢的精彩段落开展细读深品活动,让学生在品读和感悟文本的过程中真正地走进文本,深刻感受文本语言文字的艺术魅力,最大限度地实现与文本、与作者、与教师的深层对话和多维对话,真正体现新课标提倡的个性化阅读理念和个性化情感体验理念。以教学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为例。我要求学生从中自找一段自认为最精彩的段落进行细读深品。结果学生对精彩文段的品味不仅具有非常鲜明的个性化倾向,而且品读也非常到位。比如,有的学生认为文章的第一自然段非常精彩,理由是“文章开篇不仅用比喻的修辞格形象生动地说明了石拱桥的美丽形态,而且总起了全文。”有的学生认为文章的第五自 然段非常 精彩 , 理由是 :“这一段运用了总分总的结构说明了赵州桥的规模、特点以及设计者等。层次分明,言简意丰。”

二、基于想象与联想的语言品味

1.基于文章空白的想象与联想的品味

宋代画家郭熙言:“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 (《林泉高致·山水训》) 意即画高山无须画出山顶,只要在山腰处画出云雾缭绕状,就可以让观众想象其高;画水无需画出源头与水尾,只要把水流画得弯弯曲曲不见其源头与尽头,就可以让观众想象其长。好的文学艺术作品何尝不是如此?比如孙犁的《芦花荡》不仅文辞优美,意蕴悠长,而且还在文中有意无意地留下许多“空白”。比如:老头子“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等这些“空白”就相当于郭熙画论中的“烟霞锁其腰”与“掩映断其脉”处,看似空白,实则蕴涵着丰富的意蕴,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二度创造空间。教学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填充老头子是如何“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的,引导学生具体说说哪些事情是老头子“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以此引导学生品味上述语言“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魅力。

2.基于文章精美插图的语言品味

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时,教材中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插图,一张张造型独特的照片等,都能迅速吸引学生的眼球,引发学生阅读文本与探究插图或者照片的浓厚兴趣,依据插图或者照片等感知、欣赏课文中与之对应的相关描述,以此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因为课文中的插图往往能够简明扼要地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或者局部内容,而引导学生仔细品味插图,不仅可以充分启动学生的想象思维,还可以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悟。以教学鲁迅的《孔乙己》为例。上课伊始,我引导学生从观察课文中的插图入手,要学生每二人一组互相口述插图的具体内容,迅速找出课文中与之相对应的描述片段“有几回,邻居的孩子听得笑声,也赶热闹。……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与品鉴这2段的描述后,再引导学生从其关键句“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扩展到对全文的阅读思考。7分钟后,学生陆续举手回答:“孔乙己并非有意‘使人快活’,而是酒店里那些思想麻木的人把孔乙己的人生悲剧当做取笑的话题,以此获取扭曲的心理‘快活’”;“作者将孔乙己的人生悲剧与酒店中的人曲意的‘使人快活’有机结合在一起,这是以乐景衬悲情的写作手法,如此可以起到‘一倍增其哀乐’的艺术表达效果。”

品味语言畅谈感受 篇8

阅读, 指学生个体对文本的阅读, 也指教师的范读。讲解, 指学生个体或学生小组成员所讲的第一阅读感受, 也指老师的讲解。

一、还学生阅读的权利

学习小说首先离不开阅读, 尤其重要的是学生要先于教师的提示与讲解进行纯文本的阅读, 教师要向学生讲述这种阅读的重要性, 要给学生阅读文本的时间, 施以策略引导学生阅读。教师绝不可剥夺学生阅读文本的权利, 以讲代读。有了良好的阅读, 学生才会畅谈个人独特的理解与感受, 才会与他人交流同一篇作品的不同的阅读理解与感受, 才会不断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水平。

因为“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语言符号中获得意义的心理历程”, 阅读伴随着读者一系列的心理活动, 面对同一文本, 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 教师和学生也一样会有各种不同的理解与感悟。我们对一个文本的首次阅读和再次阅读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教师的 阅读理解只是一个层面, 学生个体的阅读理解才是最重要的层面。小说教学的实质是师生平等的交流阅读理解和感悟的过程, 这里师生阅读信息的交流与反馈应该形成高效的循环。当然, 学生的理解与感悟或深或浅, 或多或少。但教师, 必须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自主阅读文本的时间和权利。

二、教学生阅读的方法

阅读要讲究方法, 一般名篇课文的阅读必须研读。阅读还要具有反复性。教师要特别尊重和鼓励学生的这种阅读行为。其意义在于这 份尊重和鼓励会直接影响到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阅读水平的提高, 这里有一个核心的方法问题——先于教师的提示与讲解而阅读文本是好方法, 同样, 先于教师的提示与讲解而畅谈对文本的第一阅读理解和感悟, 同样是提高阅读水平的好方法。而不是相反, 即质疑——讨论——答疑, 在这种步骤之下, 往往会把学生的第一阅读理解和感受隐藏、遮盖在一系列的疑问之后。在全班讨论, 尖子回答, 教师总结的模式下教师往往会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强加在学生的理解之上。相反, 先让学生畅谈对文本的第一阅读理解和感受, 再质疑, 最后总结时, 教师和学生在不同的阅读过程中意识到的许多疑惑会得到不同程度的解决。

三、鼓励学生畅谈阅读感受

如果在小说教学的课堂上, 教师引导学生展开畅谈理解与感悟这一环节, 阅读的效果会更好。其实, 在不同的学生个体的信息反馈中会解决很多关键性的问题。我们要在小说的教学中鼓励学生畅谈阅读的点滴感悟, 要鼓励学生笔记同学谈话中的的闪光点。这样一来, 说话——思考——理解——听记这几个环节会同步进行。这样的教学中, 激活了学生灵感的火花, 闪现出学生思维的光芒, 我们会期待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长期以往, 无形中会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说话能力、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当然, 作为指导者, 教师首先要提供一些有效的说话模式, 以供学生参考。

如小说中的人物、情节、典型环境、写作技巧等。学生可以围绕这些话题谈感悟, 说理解。最后留给教师的成了要点的答疑, 提炼式的讲解, 名段的渲染范读等等。教师的讲解也是一种信息的反馈与交流, 而不是一种权威的灌输, 作为平等的阅读个体来参与阅读理解与感悟的交流的全过程。

下面围绕《祝福》与《药》来谈谈这种尝试。

同样占用三课时, 第一课时给学生30分钟时间阅读全文, 用15分钟时间解决一个问题, 即段意的总结。第二课时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独特的阅读感悟与理解。不料, 学生的谈话中已涉及以下问题:

1.祥林嫂的三次肖像描写达到 了对比效果, 交代了人物的悲惨经 历, 表现了鲁迅高超的写人技巧。

2.运用反复的手法〔阿毛的 故事〕, 点明了祥林嫂爱子之切与 受刺激之深。

3.结尾营造了“众人皆醉我 独醒”的氛围, 加强了讽刺韵味。

4. 四婶与祥林嫂巧妙的对 话, 反映了四婶的封建思想。

5.“我”与鲁四老爷谈话的不 投机 , 表明我们之间没有共同语 言, 观点不和, 观念不一致。

6. 典型环境的描写有好处, 开头的自然环境描写奠定了文章悲愤的基调, “祝福”的场面与鲁镇的环境的典型具有浓缩的味道, 讽刺的韵味。

7.无聊的看客是鲁迅小说中经常出现的闲人, 鲁迅往往借这些人的语言、神态描写来渲染国民的愚昧、麻木、无知, 鞭挞社会的黑暗, 达到揭示国民劣根性的目的, 以引起疗救。

8.题目“祝福”有深刻的寓 意。起线索作用, 营造了典型环境 同时有讽刺意味。

以上问题的提出本身已经表明学生阅读效果的展现。

再如《药》的教学, 学生在充分阅读基础上会有以下理解:

1.“药”的寓意, 题目具有双关的作用。

2.结尾写乌鸦有两层涵义:营造悲愤的气氛, 批判迷信的意识。

3.夏瑜坟头的花环有喜悦的色彩, 激励人们奋进。

4.看客写得好, 衬托人民的麻木、愚昧、革命者的悲哀。

5.自然环境的描写衬托悲愤的基调。

6.夏四奶奶的“羞愧”与“硬着头皮”反衬出革命者为革命献身而不被理解。

7.《药》的主题具有多样性。

8. 康大叔形象的塑造很成功。借助语言、动作、肖像、神态等的描写体现了鲁迅笔触的犀利与深刻。

当然有些问题学生能发现能提出, 但理解不够全面, 教师可以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深层的理解。

试想, 学生已经有了一定层面的阅读理解与感受, 教师若得不到及时反馈而强迫学生把第一阅读理解和感受隐藏起来, 使学生沉浸在一系列的疑惑中, 或者先发制人地阐述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学生会感兴趣吗?学生的阅读水平能得到提高吗?代替学生说话, 代替学生思维的模式最终会抹杀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无意中形成了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第三课时中留给教师的是阅读理解的补充讲解或阅读感受的交流, 这时才用教师本身对课文的理解去牵引学生走向理解的更新更高的境界。同时, 还可以鼓励学生尝试写作, 比如围绕《祝福》和《药》用多种模式进行写作尝试, 即复述故事、写评论、写故事新编、写剧本等。

品味语言 享受文本快乐 篇9

文本, 游走在语文课堂的边缘。

一、画面欣赏代替想象感悟, 文本被图解

在如今的语文课堂上, 多媒体得到了无比的青睐。很多教师将教学内容包装成图文并茂的精美课件, 教师则借助直观的图像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 学生上课犹如在看动画片, 让人感觉文本正被图解。语文与其它学科不同, 它具有含蓄性、模糊性等特点, 需要学生对文本的语言进行品味, 对蕴含其中的感情进行体验, 学生通过观看画面能代替文字的品味和领悟吗?

二、综合活动代替言语实践, 语文被泛化

新课程倡导综合性学习, 但一些教师片面追求跨学科的学习, 导致非语文、泛语文活动过多。在一些公开课堂中, 我们不难发现, 不少教师在学生课文尚未读通读懂的情况下, 便安排了许多讨论、表演等活动, 这样的课堂看似活跃, 但学生的语文能力却未见提高。

三、课外拓展挤占文本阅读, 文本被架空

现在的语文教学, 教师都很重视对文本资源的拓展与延伸, 于是想尽一切办法搜集与所学课文有关的内容, 在课堂上大量呈现。但是不少教师不顾实际情况, 盲目堆砌资料的现象仍很常见。

四、人文熏陶压倒语言感悟, 语言被虚化

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在进行一篇课文教学的时候, 往往不太重视文本的解读, 而大兴人文之风, 每篇文章都想让学生受到一次超级震撼。这种偏于人文性而抛开语言本体的做法, 是虚化语言学习的表现。

语文, 应向语言本体回归。

一、紧扣文本直面语言, 反复触摸, 培养语感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常用、最重要的教学手段, 也是培养语感的开始。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读中整体感知, 读中有所领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因此, 阅读教学就必须紧扣文本, 直面语言, 精心营造特定的朗读场景,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 引领学生亲近语言, 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明理。

二、抓意蕴深刻处, 咀嚼语言, 加深感悟

课文中有不少语义丰富或是深刻的重点句段值得品味感悟, 对这些蕴含丰富的词句, 教师要引导学生沉潜于文本语言的深处, 鉴赏玩味, 潜心涵泳。

三、寻找学生情感触发点, 品味语言, 体验情感

情感是语文课堂的灵魂, 也是语文教学的“气”之所在。

对文本蕴含的情感, 教者不能简单地引导学生用语言归纳总结, 而应牢牢抓住文中的情感触发点, 通过对文本语言的品味, 唤醒学生的相似经历;以学生曾经有过的生活情境诱发其真切情感, 让学生进入文中, 进入角色;凭借相似情感, 以己度人, 感受其情, 并与文中的人物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与心灵对话。

四、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 内化语言, 学以致用

读中悟到的表达形式, 必须经过反复运用, 才能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文素养。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感悟上, 还要凭借教材这个例子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表达方法。

因而当学生激情四溢之时, 教师应适时给学生一个对话的空间, 让学生开放自己的情感之门, 把自己通过学习感悟到的倾泻出来, 引导他们在实践中积累语言, 运用语言, 内化语言。

语言, 应是语文课的根;文本, 是师生学习最重要的凭借。让我们赋予学生广阔的阅读空间, 引导他们潜入文本, 回归文本的细节, 回归文本的血脉, 与文本作零距离的亲密接触, 让他们在诵读品味、潜心涵咏、想象表达中亲历与文本撞击的真正快乐!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 语文课堂中出现了一些背离语文本体的现象:文本被图解、语文被泛化、文本被架空、语言被虚化等。本文就如何引领学生进行有效的文本阅读提出了四条对策:紧扣文本直面语言, 反复触摸, 培养语感;抓意蕴深刻处, 咀嚼语言, 加深感悟;寻找学生情感触发点, 品味语言, 体验情感;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 内化语言, 学以致用。

关键词:文本,语言,实践,回归

参考文献

[1].成尚荣.为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而教.小学青年教师.2006, (11) .

品味大自然的语言 篇10

大自然的口头语言

大自然的口头语言多由动物发出。春天,布谷鸟鸣叫“阿公阿婆,割麦插禾”———催人农忙。南方鹌鹑啼叫“豌豆八角”———告诉你蚕豆成熟。夏夜里“听取蛙声一片”———那是青蛙晚会大合唱。秋阳里,蟋蟀低吟——那是昆虫独自吟。冬天雪原:狼嗷虎啸———为争食向对手发出挑战。

山谷中的林涛吼,田野里树叶飒飒响———前者是雄壮的示威,后者是小家碧玉的私语。至于稻麦、甘蔗拔节生长的声音,专注的科学家 兴许能听 到。雷声 轰鸣———是告诉人类、万物,暴风雨来临了。要是没有大自然的口头语言,自然界将是一片死寂 ,那将是怎样的可怕?

大自然的书面语言

渺渺地平线,桃红柳绿,衰草连天,变换出现,那是传递季节信息的彩色语言,表明春光和秋色的轮回。“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分明写着暑热正盛;“风雪载途”“屋檐悬冰”是寒冬的写意文字。打开树干,那一圈圈的年轮明确告诉你这棵树的年龄。

浩浩天宇里,也印着大自然的语言,看那群飞的大雁,以整齐的飞翔 在蓝天上 一会儿排 成“一”字,一会儿排成“人”字,两个独体字分明在昭示它们的组织纪律性和利用气流飞翔的聪明劲,婉转地告诉世界:我们南迁了,明年春天回见。同样是七彩长虹,有时在东边,有时在西边,这图画语言的意思是“东虹轰隆西虹雨”, 向地球人 预报天气 。日、月带晕而成的象形字,其意思则是“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这预报语言的准度,八九不离十呢。

大自然的动态语言

大自然的动态语言各式各样,不一而足。夏季里,一时间接连看到蜻蜓低飞、蚂蚁搬家、狗吐舌头,这一组动态告诉人们暴雨即将来临。至于鱼儿跃出水面、老鼠纷繁搬家、鸡婆突然躁动的动态同时出现,这是地震前的危险信号。红鱼溯游而上,途中高高跃起跳过瀑布的雄姿,写着坚毅。“山雨欲来风满楼”、“吹面不寒杨柳风”,已是把大自然的动态语言转化为人类语言,凝聚成脍炙人口的诗篇。

大自然的气味语言

语言一般不是诉诸视觉,就是诉诸听觉,大自然无奇不有 ,它还有一种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语言,只是凭嗅觉才能感觉到。

盲者行走中,忽然闻到花的芬芳、蜜的甜畅,就知道走进了花圃、森林。非洲草原,迁徙大军中被冲散的角马母子,凭着双方独特的气味重又相聚。狮子老虎一旦确立了自己的领地,往往在边界处,抛撒尿液,宣示领地权,提醒来犯者不得进入。更有一些小动物以气味为武器,关键时刻,紧急释放,将敌人熏走。

人类巧用动物阅读气味语言的能力,把警犬训练成嗅觉破案的高手,唱响一曲曲反贩毒、反偷窃、反偷渡的凯歌。

大自然的场面语言

大自然中的某些事物 (个体、群体),无意之中形成某种场景、画面,人类将其捕捉住,注入主观意识,可达意传情。

静态的场面语言。“雪融冰消的一九五三年的一天。海水映浪,映上晴窗。毛主席在中南海接见李四光”。“中南海上,轻尘不飞,勤政殿前,纤萝不动”。映衬出当时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烘染出双方凝神静听,专注肃穆的氛围。

动态的场面语言。斑羚飞渡,母斑羚以脊背为梯,助小斑羚飞跃绝壁,而自己殒命悬崖的场面,令人唏嘘!

反常的场面语言。六月飞雪,这是窦娥冤案的庄严昭示。

品味语言,快乐阅读 篇11

关键词 小学生 课外活动 语言 快乐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7-0101-02

不同的阅读作品蕴含着作者不同的思想与语言表达习惯,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充分品味语言丰富的内涵,采取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才能真正实现快乐阅读,体会语言真正的艺术魅力。在现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学生的语文教育,重视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从小学阶段培养学生思想情操与阅读情怀。

一、小学生阅读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真正提高学生的知识文化水平与学习成绩的有效方法,不在于给学生额外补习多少功课或是课后增加多少学生的作业量,而是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小学生阅读兴趣。随着小学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进行,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进行了明确而具体的量化规定,要求小学生的课外文字阅读总量在一百五十万以上。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现在的小学生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小学生中普遍对于国学知识和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不高,而对日本的动漫或者一些外国的动画片津津乐道;不喜欢读一些增长智慧的古代传统性教育经典书籍,而对相对格调不太高雅但浅显易懂的快餐文化内容爱不释手,尤其是对一些常见的笑话书很感兴趣,从而大大降低了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二、培养小学生语言与阅读能力的方法

阅读不仅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更加能够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因而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从心底里爱上阅读,能够享受到阅读带给他们的快乐。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单单依靠课堂上的教材学习是不够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

1.多彩活动,增强兴趣

可以利用学生的课外时间多增加一些和阅读相关的活动,鼓励学生们地积极参与到阅读中来。例如,在学校每周举办的文化周活动中,可以组织一些集体的活动,如指定一个主题后,让学生们去书中寻找相关的资料进行总结,简明扼要地以手抄报的形式表现出来各人所要表达的内容;还可以定期组织在校园内部开展“跳蚤”市场,让学生们将自己读过的书籍,用简练概括的语言对书中的内容进行大致的介绍,激发其他学生的读书兴趣;还可以举办阅读知识竞赛,积极宣传组织学生们踊跃报名参加;此外,还可以举行讲故事比赛,让学生们根据自己读过的故事书或是其他内容的书籍进行创造性地复述和改编。

2.良好习惯,提高能力

要想提高阅读的能力,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关键,必须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每周三早上举行全校性的诵读活动,将全校学生分成高、中、低不同的年段,根据不同的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安排不同的晨读内容,并强调在边读边看的过程中去思考其中的意义;还可以设立每周三第六节课为固定的阅读时间,班主任根据自己班上的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阅读指导,注意引导学生们自主阅读,避免过多的教学干涉;此外,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采取正确的方法阅读,指导学生们学做阅读笔记,带着品味语言的心态认真去揣度作者的思想与写作的意图,还可以针对学生所读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内容引申,避免出现过目就忘的现象。

3.创造环境,营造氛围

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离不开良好的阅读环境,因而应该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好的读书氛围。例如,可以在每个班级内部安设本班的书柜,成立班级读书角,并选拔两名有责任心的班级图书管理员,主要负责登记和管理班级的图书借阅与归还的相关事宜;为了方便书籍的管理,还可以为学生每人发放个人专属借阅登记本,也方便学生们自己及时地了解和掌握自己在学校的书籍借阅情况,及时地修改图书借阅计划等;学校的图书室可以由中高年级的图书管理员搭档值日,由图书管理员莫阿姨做监督指导,并适当给予一些图书管理意见;可以在校园成立完全开放性的文化长廊,如和乐轩,让学生们在自己课余的时间可以进行阅读,而且学生可以自由的从书架抽取自己喜欢的书籍来阅读,之后自觉地放回原处,养成自觉、自主阅读的好习惯;此外,学校可以在校园的宣传栏或者校内的宣传标语上设计一些阅读标语,如“读书使人进步”“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等,还可以在班级的黑板上每天写一些名人名言等。

三、结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想法设法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在实际阅读过程中品味作品语言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持之以恒,才能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小学生是国家的栋梁,民族的希望,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只有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加强小学生对阅读作品的欣赏能力,才能提高小学生的文化素质与内涵修养,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把我国从目前的经济大国转变为未来的文化强国,使中国文化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参考文献:

[1]张颖.品味语言 品味快乐[J].教育教学论坛,2011,(36):79-80.

[2]李建祥.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快乐[J].语文天地(理论综合),2013,(09):53-54.

品味阅读芳香, 感受语言之美 篇12

一、强化阅读感悟, 领会语言美感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 不仅浓缩了作者丰富的情感, 而且在遣词造句、语言表达上都颇具特色。教学中, 教师应努力捕捉课文的“文眼”, 抓住课文精妙之处, 引领学生悉心品味, 使学生在品读中揣摩文章字里行间所蕴涵的内涵美, 加深对语言文字的深刻理解。这就要求每次上课之前, 老师都要对文本进行细读, 正确把握文本, 了解写作背景, 抓住重点词语等, 只有自己心里有数, 才能在课上游刃有余。如《草原》一课中是这样描写草原风光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 一会儿又下来……到处翠色欲流, 轻轻流入云际。”这两个比喻句准确、鲜明, 把如诗如画的草原景色呈现在读者面前。一个“绣”字, 一个“翠色欲流”, 把草原的美展现在学生脑海当中, 这是一种流动的美。教学这类句子时, 教师应反复指导学生朗读, 满眼的绿色, 一碧千里, 然后却有了白色羊群的点缀, 绿色中流动着白色, 没有茫茫绿色的感觉, 使人感到一种流动美。继而想象草原的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在脑海里产生一幅草原的画面, 通过画面的欣赏, 进而使学生体味出其美的韵味来。

二、把握阅读感悟, 优化迁移应用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 对于文本中出现的经典、精彩的语段, 教师除了引领学生反复含英咀华外, 还要巧妙地抓住这一语言学习的“练点”, 进行仿写。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可以提高语言的创作能力。如《秋天》这首诗语言生动优美, 其中“苹果嚷着冷了, 要穿红袄;葡萄嚷着冷了, 要披紫袍”这句话, 运用了拟人手法把苹果、葡萄的颜色描绘得如此生动、鲜明, 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学习语言的范本。在教学中, 我让学生品读这句话后一起分析其结构特点;然后要求学生也用这种方法写香蕉、柿子等。如:香蕉嚷着冷了, 要披黄袍;柿子嚷着冷了, 要穿红袄。最后再请学生连起来说一说。这样看起来复杂的句子通过一句一句的仿学, 学生写起来就简单多了, 而且在课文语境中进行言语实践, 深化了文本理解与言语感悟, 达到语言运用的目的。

三、创设想象情境, 填补文本空白

文本往往会给读者留下意想不到的“空白”, 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提供了言语交际训练的新空间。语文教师如果利用好课文中的“空白”, 顺着文本的思路, 发挥想象, 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 精心设计语言训练, 那么则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 让学生的语言在课文空白处散发出独特的魅力。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李时珍夜宿古寺》一课中, 李时珍为了察访药材, 住在破庙里很辛苦, 啃干粮很辛苦, 连记录一天察访所得也是在砖块垒成的“桌子”上很辛苦。如何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啃”的辛苦呢?又如何比家里“苦多了”?我做了如下设计——

师:是呀, 他不仅住的苦, 就连吃的也很苦。哪个字吸引了你的眼球? (“啃”)

师:平时你们啃过东西吗?啃什么?说一说, 什么感受?

师:李时珍啃的是什么? (干粮) 干粮怎么要费这么大的劲咬? (风干了, 硬了。可见放的时间长了) 粮食放的时间太长了, 说明在路上察访药材的时间长了, 可真辛苦啊!李时珍都快50 岁了, 为察访药材, 长年累月地在外跋山涉水, 本身就饱受颠沛奔波之苦, 生活条件如此差, 饿了就啃些干粮、喝些凉水, 如今又住宿在这简陋、荒凉的破庙里, 自然比住在家里苦多了。怎么理解“苦多了”? (不是苦一点半点, 而是苦很多很多) 想象一下, 住破庙比住家里苦多了, 苦在哪些地方?能试着填一填吗?能想出几句就说几句。

(1) 在家里, 睡的是____;在破庙里, 只能睡在____, 苦多了。

(2) 在家里, 喝 (品) 的是____;在破庙里, 只能喝____, 苦多了。

(3) 在家里, 吃的是____;在破庙里, 只能啃____, 苦多了。

(4) 在家里只要略有寒意就;在破庙里, 感到冷时只能, 苦多了。

李时珍察访药材, 住破庙比住家里苦多了, 不仅表现在吃住条件上苦多了, 还表现在什么地方也苦多了, 你们知道吗?看看下文。 (工作条件也苦多了) 你能接下去补充句式说一说吗?

在家里, 记录药材____, 在破庙里, 记录药材只能____;苦多了。

……

为了让课堂内容上下衔接自然, 不露痕迹, 思维流畅。老师还要注意在教学课文时恰当地使用过渡语。在语文课上, 我经常采用激励的评价语,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如:“你今天的表现真出色!”“你真聪明, 这个方法老师真没想到, 谢谢你教给我们这个好方法。”“谁有不同的想法, 谁敢挑战他?”“让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他!”

上一篇:迟发性颅内肿块下一篇:植保植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