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素读的方式品味语言(精选6篇)
用素读的方式品味语言 篇1
诗歌教学 语言品味
[内容摘要] 诗歌教学先让学生熟知典故,抓住诗人运用的富有表现力的妙词佳句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诗歌教学不仅要以情感人,体现诗歌的情感,更要展现其丰富的内涵,体现语言的理解,一节好的语文课,感悟与理解缺一不可。从言语层面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厚重的情感,是增加诗歌教学力度和厚度必不可少的方法。
一、熟读典故 感知语言
古人炼字的典故《一字师》,相传唐人郑谷的诗文写得非常好。他的朋友齐己是个和尚,他很喜欢写诗著文。有一次,齐己带了自己的《早梅》诗前去请教。诗中有句:“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总觉得有些不妥,他反复推敲,最后说:“数枝”不能体现梅花早放,不如改成“一枝”。齐己顿时叫绝。只改换了一个字,整首诗立刻显得生动起来。于是人称郑谷“一字师”。唐代诗圣杜甫在《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写道“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他说:“我特别喜欢雕琢词句,写不出惊人之语死不罢休。唐代诗人卢延让《苦吟》中“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他说:“为了吟得一个字,把胡须都捻断了几根”。又比如王安石写《泊船瓜州》:“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绿”字,最初用“到”,后改为“过”,又改为“满”,凡如是十余许,始定于“绿”。“绿”为什么好呢,(让学生回答)这里把形容词用作动词,表达更合理更丰富。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1)“到”、“过”、“入”等字只能状出春天来到江南,而“绿”即能让人感到一片春意盎然的勃勃生机。(2)“满”字较前三字为好,因为它写出了范围,但却没有写出春季特有的颜色,而“绿”却从春天吹过以后产生的奇妙的效果着想,从而把看不见的春风转化成鲜明的视觉形象。(3)查背景可知此时诗人正值奉召回京,重施变法之际,诗句用“绿”描绘的生机盎然的景色与诗人喜悦心情和谐的。从古人炼字的典故中我们知道他们常常是“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两句诗苦思了三年才得以确定,读一读不禁双泪长流。事实说明,抓住关键词语处,发掘非凡表现力。在诗歌教学中,我们要抓住诗人运用的富有表现力的妙词佳句,这些好词佳句是诗人“从几千吨语言的矿藏”中提炼出的足以表述诗歌内容的词句,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体验情感 感悟语言
诗歌是情感的艺术,情感体验在诗歌教学中非常重要。诗歌又是语言的艺术,其高度凝练的语言所表达的情感丰富而厚重,语言品味在诗歌教学中不可或缺。诗歌因其动情而感人,这是诗歌的共性;因其独特而动人,这是诗歌的个性。因此,诗歌教学不仅要以情感人,体现诗歌的“温度”,更要展现其丰富的内涵,这是诗歌的“厚度”。温度要靠感悟,厚度则离不开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说,一节好的语文课,感悟与理解缺一不可。
常作印老师执教的《乡愁》,主要从人论世的角度引导学生理解作者余光中的愁绪,通过反复的、有目的朗读,引导学生涵泳体味,以心会文,感悟作者在诗歌中抒发的情感。常老师的教学设计很有层次,教学过程如下:自由朗读全诗,初步感知诗歌所蕴涵的深情→学生谈感受,揣摩朗读《乡愁》的语调、语速→指导学生用深沉的语调、舒缓的语速朗读→多重对话,加深理解,再朗读→知人论世,小组讨论→学生深情地朗读→在拓展迁移中感受诗歌的创造美。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在感悟中朗读。我们知道,吟诵不仅能帮助读者真切地感受诗歌的语言美,而且能使读者自然进入诗歌的审美情境。常作印老师把握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课堂上安排了四次朗读,每次朗读都基于学生对诗歌的感悟而层层递进,整节课书声琅琅,情感丰富。教学特别注重感悟和感情熏陶,旁征博引,用丰富的资料(包括歌曲)感染学生,动情处比比皆是。课内问题有较大的思考空间,突破了“为探究而探究”的做法,使教学在探究层面有了实质性的意义。教学在情感、知识、思维等方面处理得很好,几个方面共同服务于“温度”,使学生获得了对诗情、诗味的体悟,在深深的感动中体会了海外游子的故土情怀。
三、体味内涵 理解语言
对文学作品情感的理解,仅仅基于知人论世的角度,虽然易于让学生动情,但是不利于学生学习语言、理解特定文本。当前诗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内容理解多,语言品味少。教师应该认识到,从言语层面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厚重的情感,是增加诗歌教学力度和厚度必不可少的方法。诗歌要求高度凝练,就必然会出现语言表达上的跳跃和省略。因此,对诗歌文本的教学,要重视揣摩语言的省略和隐喻。在《乡愁》中,作者用“这头”“那头”“里头”“外头”突出时空隔绝;“后来啊”包含多少沧桑、感叹和惆怅;“矮矮的”准确地表现了母亲一生奉献之后对子女所求甚少;“浅浅的”包含了多少遗憾和疑问!“小小的”“窄窄的”如此轻描淡写,体现出作者年轻时“不识愁滋味”的情怀。四个修饰语,都是“淡化”意味,什么意思?这里有时间的久远,有心中的茫然,有对比中的痛心疾首。这些精彩的言语,处处显示出作者的功力,显示出诗歌情感的厚度!如果诗歌教学过于注重借助资料(包括歌曲)来感动学生而忽视通过品味诗歌精彩的语言来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感情,那么语言学习将被架空,对学生来说,无论是诗歌解读还是语文学习,都是缺乏厚度的。
诗歌解读的厚度,还表现在读者对诗歌个性的把握上。我们知道,所有的乡愁诗歌情愫相近,都借助意象表情达意。从意象角度理解“情”,这是诗歌的共性。然而,作品的个性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诗歌的构思上。重视分析构思,诗歌的个性就清晰了。
余光中《乡愁》则以时间为线写尽一生乡愁;其他乡愁诗大多表达个人感情,而余光中《乡愁》则从个人离愁写到民族感情。鉴于此,在余光中《乡愁》的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揣摩作者独持的构思,还应在制作课件时紧扣《乡愁》之特点拟标题,才能使《乡愁》给学生留下独特而深刻的印象。如:时空隔离,无限惆怅(共性);一生愁绪,情意绵绵(个性);一腔深情,四种离愁(个性);凄凉离别,魂系故土(个性)。从突出诗歌个性的角度看,本实录在分析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时,不仅点出它们表了诗人的乡愁,更点出了这四个意象都与离别相关,抓住“这头”“那头”“外头”“里头”这几个方位词既有生离,也有死别。学生在分析《乡愁》时,应该关注的是乡愁诗的共性“愁与思”,更应该关注的是对作者通过怎样的构思表达“愁与思”、作者的表达有何独特之处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
在诗歌教学中,在引导学生通过不同乡愁的学习,体会诗歌的多样性和无限精彩,联系特定作品,从多角度、多层面体会诗歌表达的丰富情感和语言蕴藏着内涵。我深深地感到文本解读是决定语文教学质量最重要的因素。诗歌教学的情感体会和语言品味,是诗歌教学的双翼。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师 语文建设
语文出版社教材第十二册 上海教育 人民教育
2014-5-3
变换方式 品味语言 篇2
初中数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5A-
0074-02
初中数学应用题中常见的类型有:(1)行程与工程问题,初中阶段主要是考查该部分的列方程解应用题,分为行程问题中的追及与相遇,工程问题中的工程定位、大小等;(2)生产问题,工农业生产中产值、计算率、调配等问题;(3)决策与营销问题,销售活动的盈利、定价、利润率等问题,需要结合数据处理方法和有关信息,进行分析、计算与决策;(4)物理化学问题,与实验数据紧密联系;(5)图像与信息处理问题,数形结合,借助图像处理数据;(6)增长率问题;(7)几何问题。初中数学应用题形式灵活,解题方法多样,关键是需要通过发现知识与问题形成的规律,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循序渐进地构建知识网络,掌握扎实的技术与方法,与实际生活问题相结合,仔细分析问题的提问方式,摸索细节,构建数学模型,进一步解决问题。
一、创设有效情境,深入学习理论
初中数学应用题是将相关理论知识与实际数字结合起来,考核与生活、生产实际相关的一些问题。基于应用题的考核方法与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分析问题,厘清问题思路,分析出问题的已知条件、限制因素和求解问题,通过情境的激励和辅助作用,有效促进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创设情境有如下方式:一是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如线段图、实物等,借助这些东西创设直观的教学场景,通过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简化解题思路;二是多媒体情境,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将抽象化为具体,将静态转化为动态,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三是通过设疑创设情境,让学生在问题的关键处设疑,引导学生摸索出线索,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快车与慢车在平行轨道上相向而行,快车长100m,慢车长150m,快车驶过慢车某个窗口用时5s。问慢车驶过快车某个窗口所用时间?”对于此类问题,可以借助多媒体模拟实际运行过程,使得数学问题形象化,加深学生的印象,达到有效解题的目的。应用题的解答需要学生综合分析社会生活实际,结合数学科学基础理论,创设有效情境,将数学元素融入到现实元素中,综合分析应用题的因果关系、限定条件等,找出思路,按图索骥。
二、实施生活指导,解决实际问题
初中数学问题与生活、生产实际联系紧密,为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实现新课改教学目标,在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实施生活指导,引导学生分析应用题中对周围环境的数量关系以及实际问题的反映,结合数学知识,探究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由此强化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应用能力。将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引入到数学应用题中,也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互助合作、实际探究,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某地实行医保制度,每位居民年初缴纳医保70元,医疗费用结算方式分3部分,不超过n元的部分全部由医保基金承担;超过n元不超过6000元的部分由个人承担k%,其余由医保基金承担;超过6000元部分,个人承担20%,其余由医保基金承担。设某居民一年看病医疗费用为x元,个人实际承担医疗费用(年初社保缴纳基金与医疗费用中个人承担费用之和)为y元。(1)y与x的函数关系(含n、k、x的代数式);(2)给出3对数据,个人看病所花费医疗费x(元)与个人实际承担医疗费用y(元)分别为(400,70)、(800,190)、(1500,470),求n、k的值?对于该类问题,教师应该运用生活指导法,将此问题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分析生活中出租车、水电费计费方式,结合分段函数、定义域、数形结合相关知识展开分析。根据实际问题需要,划分x为(0,n)、(n,6000)、(6000,+∞)三个区间段,再通过数形结合画出折线图,运用问题2中的3组对应数据列出方程组,就可以得出正确的解答。通过实际生活问题指导,能有效解决初中数学应用题中的营销与决策问题、行程问题等,以此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与数学素养。
三、应用阅读指导,按图索骥解题
阅读指导是解决应用题的关键,如果忽略了某部分的要点,可能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切入口,或者解出来的答案又不符合实际问题的需要,导致增解、误解等。应用阅读指导学习方案,引导学生按图索骥、循序渐进地找到出口、厘清思路、制订方案、完善过程。数学语言具有简洁、无歧义等特点,但同时其又具有内涵丰富、抽象性,尤其是需要将数学符号语言、图表语言等在阅读过程中进行转换。所以,指导学生科学阅读,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需要注意如下几点:一是略读识大意,快速浏览,分清是哪类问题(不等式、数列、函数、概率),厘清已知条件和求解问题,以及涉及的数学知识,画出示意图;二是细读抓关键,将关键句子与语句找准,辨析其延伸出的综合知识与数学问题,逐句研读,找准关键;三是精读勤转换,将抽象问题具体化,数学问题形象化,运用符号、图表等表述形式,灵活转换思维,厘清解题思路。
例如,装运方案设计中,某乡组织20辆汽车装运A、B、C类苹果共42吨到外地销售,每辆车装同一种苹果且装满,每种苹果不少于2车。(如下表)
对于A、B、C三类苹果品种,其每辆汽车运载量(吨)与每吨苹果获利(百元)对应的数据分别为(2?郾2,6)、(2?郾1,8)、(2,5)。问(1)若分别用x、y辆车装运A种苹果,问x与y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x的取值范围?(2)若要利润最大,如何分配车辆?对于该类型的题目,可以建立函数模型,结合实际问题以及题目要求,仔细阅读,找到“每种苹果不少于2车”“最大利润”等关键语句,建立函数关系式,得出答案,即x=2。
四、展开数学建模,强化科学思维
数学建模是解决初中数学应用题的关键思想,在阅读材料、厘清题意的基础上,将应用题中实际阐述的问题抽象成数学语言,通过深入加工、去粗存精、抽象概括、数形结合,有效运用数形结合建立出相应的数学模型。从实际问题到纯数学问题,经过了数学语言的转换和信息加工,以及对原有知识、信息和生活经验的提取和加工,是复制信息处理的过程。数学建模需要注意:一是扎实掌握数学理论知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二是归类分析、准确建模,将应用题中阐述的问题进行分类,如生产问题、形成问题、决策问题、几何问题、浓度问题等,通过信息筛选、转换,将应用题中的实际问题转换为数学符号、图形语言、数量关系等,构建数学模型。
例如,一条直线上依次有A、B、C、D、E五个点,问图中共有几条线段?又如往返于甲乙两地的客车,中途有3个站,问需要准备多少种车票?这类型的问题可以建立几何图形模型,结合线段图展开分析。再如计算机程序为二进制数,转换方式为(1011)2=1×23+0×22+1×21+1×20=11,那么(1001)2换算成十进制数的结果是■?此类型可以建立阅读理解模型。车辆调配、水电费交费、出租车计费等可以建立方程组模型,台风影响相关问题可以建立三角函数模型,几何问题可以建立几何模型,与几何图形相关的知识结合起来,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通过开展数学建模教学,强化学生的数学科学思维,有效引导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提升数学科学素养。
按图索骥妙解题,循序渐进促提升。新课改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需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认真分析学生的认知基础、实际能力与学习特点,探究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成长方式,从扎实理论、引导方法、培养思维、强化能力等出发,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实现快速解决初中数学应用题的目标。
品味阅读芳香 感受语言之美 篇3
上传: 宋和路 更新时间:2013-1-6 16:11:41
品味阅读芳香 感受语言之美
语文学习的根本是语言,所以品味语言和领悟语言是阅读教学中的重点。如何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帮助学生提高领悟语言的能力呢? 1品味阅读芳香 感受词语之美
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说过:“无论是阅读还是作文,首要的是字词”。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词语含义到理解,到文章整体的把握,再到情感的感悟,最终到情感的升华,去领悟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济南的冬天》,把结 尾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改为和标题一样“这就是济南的冬天”,通过比较,就会发现两个虽都是偏正短语,但中心语不同,改前中心语是济南,改后变为冬 天。文章主要内容是在描述济南冬天的景物,所以标题以“冬天”为中心词非常合适。文中描写的那如画的山水,让作者对这块宝地情有独钟,不由得触景生情,把 对济南的喜爱用“这就是冬天的济南”在结尾加以强化,这样通过调换词语位置来品味语言,能体会到作者独具匠心的用词。《社戏》一文中通过“跳、拔、点、磕、架、踊跃”等动词的品读小伙伴们的特点及看戏心情。《散步》中作者介绍一家人散步时写道:“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去掉“我的”,也很通 顺,但语意有何改变?通过比较不难发现文章开篇基调就定得很庄重、很严肃,作者是借散步这件小事讲一个生命传承的大道理。2品味阅读芳香 感受句子之美
优美的句子不但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而且能使读者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和享受审美的乐趣。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作为学习活动 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整个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如何去组织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优美句子,培养学生欣赏和运用优美句子的能力,是教师一项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春》,“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运用比喻和排比,写出了江南的春十分细和密。“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写出了春天给予人力量。《故乡》“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是说,我很吃惊,甚至是达到了震惊的地步。“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是说,作者已经深深地体会到 了作者与(他)之间已经有了隔膜,而这种隔膜正是鲁迅所不愿意看到的,封建观念,等级之分。《纪念白求恩》一文中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及双重否定句的运用都 在文章的表情达意上取得了特别的效果,教学中可借用为品读的途径
如何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中 国的语言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孕育了灿烂的优美的文字。我们小学教材选用的课文,其中的语言文字美更是好似涓涓细流随处可见。无论是叙事时的 娓娓道来,还是描绘景物时的华丽词句,更有古代语言文字的厚重朴实。这些语言位子文字着学生们的情操,给他们带来美的享受。
可是在语文课上,我们 常常看到,许多学生慵懒的不愿意去读课文,还有些学生读课文的时候生硬毫无情感,更有些学生一听到上语文课就会头疼不已。我想,这些都是因为学生没有真切 地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没有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就不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新课标上指出,语文教育的任务是: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 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与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 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我认为培养学生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审美情趣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景,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当 我们观看一部影片时,随着情节冲突的进行,常常会有伴随剧情的进展在我们耳盼响起动听的音乐。而这些音乐,如果在平时听起来也许平淡无奇,正是有了情节的 进展,在配合入情入理的音乐,把情节更加烘托得深入人心,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就是情境的作用。如果在课堂上,学生面对无生命的文字,无动作的语言,自 然不会极大限度的提起学生的兴趣。所以就如一部优秀的电影,总会诞生一段动人心魄的音乐一样,一篇精彩的文章,总要设置一个引人入胜的情景,把学生带入其 中。比如:在教授《秋天的雨》这篇课文时,课前谈话时,我请学生在美妙的音乐声中背诵优美的诗歌《听听,秋的声音》,在学生富有感情的背诵中,渐渐进入秋 天,一起聆听了秋的声音。课文改编版小诗的出示和美读,把学生进一步带入到飞舞着丝丝秋雨的秋天中去,就这样整个课堂弥漫着浓浓的秋意。然后让我们一起走 入文中,去进一步体会秋天的美。这些情景把学生灵幼的灵魂,带入了五彩斑斓的秋的世界。情景就是一把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走入课文,融入 其中,自主的探究语言文字的美。
二、引导朗读,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瑞士思想家阿米尔说过“一片风景是一个心灵的结晶”。外在的自然风景与 内在的心灵互相迭印,相融为一,这即是意境。为学生创设一种美好的意境,朗读是一种很好的形式。教师可根据课文的特点,运用范读、自读、引读、议读、齐读 等多种形式来引导学生深入感悟文中的意境美。感受文中的语言文字的恰如其分的美。如《观潮》一课,教学重点部分“潮来之时”,首先让学生体会读,让学生根 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读自己喜欢的句子,给学生自悟的机会和空间。接着指名读、评议、复读,让读得不好的学生再读。然后,教师范读,让学生看着老师读,注意老师读时的眼神、体态、手势的变化等。最后,让学生模仿观潮的沸腾人群,跳着、叫着、挥舞着手进行朗读。这样引导学生反复地有感情地朗读,使他们置身 于其中,充分感受潮来之时“浩浩荡荡”、“人群鼎沸”、“山崩地裂”这些词语所带来的冲击和震撼,从而进一步感受壮观场面。教学这样的句子,可通过引读、齐读、议读、分小组读等朗读方式,理解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进而使学生体会出美的韵味来。
三、启发想象,感受语言文字美。
如 果说理解比较能够再现形象美的话,那么,想象就可以拓展和创造意境美。想象是储存于大脑的表象,重新组合,构成新的意象(主观把握了的表象)的过程。把文 字转化为意象的阅读,一刻也离不开这一基本的心理活动方式。因此,在阅读中,“想象力比知识还重要”(爱因斯坦语)。想象的触觉伸得越长,由文字所唤起的 意象愈丰富,对课文的感受就愈生动,愈深刻。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把其中概括着的、凝冻着的内容融化开来,再造意象的整体,从而加深对 文字的理解和感受,拓展想象力,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对于小学生来说,依靠具体的视觉形象,比依靠抽象的文字符号更容易唤起想象,而且由前 者唤起的想象较后者的更生动得多、丰富得多。例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启发学生想象西沙群岛海底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想象海底一半是水一半是 鱼;想象鸟的天下,到处是鸟蛋,到处听到鸟叫声的情景;想象满地是贝壳,孩子们在尽情地拾贝壳„„让学生驰骋于想象的自由王国,在脑海里形成一幅风景优 美,物产丰富的西沙群岛的美丽画卷,从而陶冶学生的整体美感。穿插于其中的语言文字,更是让想象插上了翱翔的翅膀,起到了事半二功倍的作用。
总 之,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丰富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而这些都离不开语言文字的描述,体会到了语言文 字的美,就等于给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秘诀。教师除了让学生感受体验这些以教材内容为本的审美内容及形式外,还要遵循学生的审美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 感性到理性,让学生能得到美的享受的同时,也能利用这些文字去表达自己的心灵,感受美的同时利用美
让中学生感受语文之“美”
摘 要: 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美的因素,让学生爱上语文书。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充分运用语文教学手段,包括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爱听语文课。充分开发和利 用语文课外学习资源,让学生爱上语文并时刻不忘语文。学生听语文课应当成为一种美的享受,语文之美无处不在。
关键词:中学语文 课堂教学 兴趣 美
初 中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初中语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对于学生学好其他课程,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 展,提高民族素质,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 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要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我认为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最为重要。
如 何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语文课要有诗意,要有美感,要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一堂优美的语文课能吸引人、召唤人,能感染人、激发人,能教育 人、改变人;能将学生带进引人入胜、欲罢不能的情景,从而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的教育,挖掘 美、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对于语文教师来说,语文教学中的美的教学是不容忽视的和值得大力探究的。
一、挖掘语文教材中美的因素,让语文书处处闪耀美的光辉。
语文教材在不断地变,但万变不离其衷的是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而三者又可以统一为一个更大范畴的“美”之中。精心挖掘教材中的美,引导学生品味和欣赏,让学生感受美的熏陶,增强美的享受,向学生进行审美观的教育,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首先,语文教师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颗感受美的心灵。在语文教材中,处处蕴藏着取之不尽的美的资源,正待你引导学生去开采。
打 开语文书,你要让学生领略到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面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首诗中所描绘的优美景象,明确这是诗与美结合的典范。诵读“春眠不觉晓,处处 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让学生“听”到春天的风声、雨声和鸟儿婉转的啼叫声。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映日荷花别样红”透出了自然美;而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相逢何必曾相识”则显示出社会美。屈原的忧国忧民,李白的飘逸雄放,杜甫的沉郁顿挫,苏辛的豪情激荡,无不表现出了一种气 势磅礴的雄壮美;王维的松间明月,李清照的红瘦绿肥,陶渊明的东篱秋菊,杨万里的尖尖小荷等却透露出一种清新淡雅的柔和之美。
中学课文中很多 的诗文还展现了具有心灵美的光辉形象。自古及今,有“万里赴戎机”代父从军的花木兰;有“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王昌龄;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吾庐独破受 冻死亦足”的杜甫;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有“永远活在人民心中”的周总理……在教材中,一大批先 辈追求真理、爱国爱民、献身科学、忘我工作的美好的思想,无数艺术家献身文学艺术的宝贵的精神财富,都在时时放出夺目的光辉。作为语文教师,就应该留心挖 掘语文教材中的美,并以此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学生通过鉴赏,提高了认识,明白了心灵美的重要性。
总之,教师的心要细,细到对教材每一篇文章,每一段话,乃至每一幅插图,图中的每一处细节,都要去细心体会,把其中的美挖掘出来,让学生品味和欣赏,以至爱上语文书。
其 次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形式美。各种体裁的文章,其语言都独具特色。如诗词讲究节奏与整齐,对称与均衡,表现为整齐美;散文表现为一种自由 变化之美;议论表现为一种严谨缜密的雄辩之美等等。李廷扬说:“语文王国最根本的矛盾是言语形式和思想内容的矛盾,能够真正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规律是美的 规律,所有话语,一切文体,以及语文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个标点符号,每一种格式安排,语气停顿,甚至于非语言因素的包装点缀等等,在表达内容、接受信息的交际过程中,都无一例外地要受到美的规律的制约和检验”。
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探究语文中这些美的形式,透过课文优美语言的本身,抓住重点词句,启发学生揣摩、品味语言之美,产生审美愉悦,从而激发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充分运用语文教学手段,让听语文课成为一种美的享受。
中 学语文教学的对象较之小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已有很大的提高,但传统的抽象说教式的课堂教学方式却是语文教学的大敌。语文的突出特点就是诗意和美,语文教 学就是要创造一种让学生“喜之不已、爱之不尽、流连忘返、依依不舍”,“思索品味而又思之无穷、味之无极”的境界。
一些优秀教师总能创造出动 人的情境。比如一位有经验的教师,在解释“幽静”一词时说:“请同学们想一想,秋天的夜晚、朦胧的月光、小镇的河边、无人的小路、远处的茅屋、闪烁的灯 光、断断续续的琴声……这就是幽静的境界。”这里,教师通过直观形象的语言,唤起儿童的思维表象,让他们充分地感知“幽静”这个词所表现的境界,从而更为 具体地理解了词语的含义。在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实录中,我们随处可以看到,他们非常注意选用那些表现具体事物的直观可感的词语和句子,运用比喻、比拟、摹 状、换算、形示等形象化的修辞方式来增强教学语言的形象性,以帮助学生更为有效地掌握知识。如于漪讲《春》,仿佛把春天带到了课堂,又仿佛把学生带到春天 大自然的怀抱中。他们正是巧妙地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把听语文课变成一种美的享受。
在具体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与朗读教学。
声 情并茂的课堂语言或动人心魄、或耐人寻味,它的感染力不亚于一首动听的歌曲、一幅美丽的图画,能让学生得到美的薰陶。教师的语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 率的高低与质量的好坏。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调整音量、音调、音速,变换声音的感情色彩,使学生爱听、乐听,高效省力地接受教育。教师的语言还可以成为萌发 学生思维之芽的春风,激发学生思维力和创造力。成功的教学语言,或巧置矛盾,适时点拨;或迁问曲答,引而不发;或欲露先藏,曲径通幽;或故没迷津,暗中指 点等等,总是能有效地诱导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避免被动地接受。
在学校中,教师的语言客观上都在起示范作 用。学生对教师的一词一句一腔一调都非常敏感,它无疑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学习的范型。我国一些优秀教育工作者也都非常重视这教师的语言的示范作用。特级教 师于漪说:“语文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规范的书面语言,如果自己的口头语言生动、活泼、优美,就能给学生以熏陶,大大提高学习效果。”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自己饱含感情的范读,精彩的讲解,(也可辅以播放名家朗诵的录音),给学生以良好的示范。而提高教师自身的口语能力是这一切的前 提。
另一方面,应加强学生的诵读练习,充分利用语文课堂教学时间和晨读时间,或利用活动课、朗诵赛、演讲会、报告会,反复练习,要求学生努力 做到朗读字音准确,吐字清晰,声音宏亮,注意停顿、重音和语调、节奏,使学生借助于自己的声音,体味作品的情趣及内在意蕴,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感染,达到先声夺人,以情感人的效果。
2、教师板书设计与书写教学。
板书是教师教学的结晶,起着提纲挚领、画龙点睛的作用。准确、简洁、新颖的板书设计,字体端正美观,行款整齐,设计科学,布局合理的板书,不仅便于学生迅 速准确地掌握课堂教学内容,也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对学生形成美的愉悦和熏陶、感染,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的能力。教师可根据需要,变换课题字体,变换表 述形式(格式)。而这一切的前提是教师必须熟练地掌握汉字的干变万化,提高自身的汉字书写水平。
教师还可将千百年来的书法名家和名作搬进语文 课堂,作为教学的内容,进行并加强写字练习,要求书写认真,字体端正,笔画清楚,求善求美。这不仅能使学生从中体会到汉字之美,更有助于培养他们细致耐 心,严肃认真的学风。《语文课程标准》已明确把“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作为语文学习的总目标提出来,让每一个学生写一手好字,这是一项非常切合实际的素 质教育内容。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声像文结合,让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画面图式,让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成为动态,并打破教室四十五分钟的时空限 制,纵贯古今,横跨中外,能加快美的信息速度,加大美的信息含量,创造一个崭新的审美时空。教师可利用优美的音乐,引发学生的想象,也可借助图文互换,激 发美的创造。随着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已成为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之一,现代课堂将更加凸现综合美感,语文课成为一种“美的享 受”又有了更具新时代精神的表述。
三、充分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让语文之美无处不在。
除课堂教学外,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开发 和利用课外学习资源,例如: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影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表演,图书馆,布告栏、各种标牌广告,等等。利用自然风 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等。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增 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总之,教师在上课时创设的情境意趣,能使学生产生各种审美趣味;授课知识的丰富多彩,能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生活美的喜爱和向往;教学形式的巧妙和谐能时 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感受形式之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能使学生学得更多、更轻松愉快,充分感受信息时代学习乐趣。此外教学过程中思想内容的深刻 性,能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内心受到濡染,产生对真、善、美的喜爱和对假、恶、丑的厌弃,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教师高尚的情操,新奇的思想,独到的见 解,精彩的口语,能使学生心里佩服,自觉不自觉接受教师的思想观念,模仿教师的风度,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应,对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产生极大的兴趣,而更 加喜欢语文。课内外的结合,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好地适应实际需要,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么,中学语教学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语文教学的出路就在你的脚下,在你眼前。
参考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
《教师口语艺术》傅惠钧著,浙江教育出版社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无锡市勤新小学 荣蔚
《语文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美育实施》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 曹金鑫
《语文教学:多一些诗意吧!》江苏省邳州市教师进修学校 朱学坤
如何让学生快乐地阅读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诗句无不强调了博览群书的好处,《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1至2年级学生课外阅读量不少于5万字,3至4年级学生课外阅读量不少于40万字,5至6年级学生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00万字”。可见,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为此,我们更需要重视学生课外阅读意识的培养,加强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训练。然而,在农村小学生中,由于受办学条件、社会家庭条件的影响,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少,未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导致写作能力低,极大影响了教学效果。为了让学生爱上阅读,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资源共享
我们学校的学生均来自农村,家庭条件差,买书少,书源严重缺乏。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我在班级开辟了小小图书角,并经常从学校的图书室借阅图书,鼓励学生利用中午到校时间和课余时间借阅书报,并要求做好读书笔记,及时记下自己读书的感受和疑点,这样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二、激发兴趣,让学生喜爱读书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巨大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我大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与乐趣相联系,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1、我常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简介要读的文章内容,以激发其阅读兴趣,也常利用故事中精彩、紧张、感人的情节创设悬念,让学生产生寻根究底的好奇心,以此激趣。
2、告诉学生读书对他们是多么的重要,它可以使我们的精神获得满足。同时通过介绍历史人物、科学家及身边的成才之道,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平时,我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老舍、叶圣陶、冰心等名人热爱读书的一些故事,这种“名人效应”所产生的力量也是不能低估的。
3、充分利用教材中好读书的例子把读书的益处展示在学生的面前,学生明白了古今往来,凡对人类有作为的,无不是博览群书、勤奋学习的结果。
三、教给方法,让学生会读书
读书的方法有三种:精读、略读、浏览。小学生背诵的 80 首古诗词、名人名言之类可用精读,童话故事一类可用略读,可浏览一些报纸、搜集信息资料。在阅读过程中,要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可以让学生把一篇刚拿到手的文章读三遍:仔细的读一遍全文,圈一圈生字,标出自然段。第二遍可以快速地浏览全文。到了第三遍可以让学生先把要完成的题目读一读,带着问题读。这样能进行有目的的阅读。
四、推荐好书,使学生有书可读
市公开课《品味语言教案》 篇4
品味语言(文学作品)专题复习公开课教案
汕头市丹阳中学纪育惠
教学目标:
1、明确中考考纲中关于文学文本阅读的考试要求。
2、掌握文学作品语言类题型的答题思路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答题技巧和能力。
3、进一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文学作品语言类题型的答题思路,加强方法指导,提高学生的答
题技巧和能力。
2、难点:化解理论的抽象性,便于学生理解。
教学设想:
1、教师以理论指导和实例示范相结合。
2、学生以独立思考,互助合作相结合。
3、通过加强解题思路和方法的指导,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提高学生对文学作
品语言类题型的答题技巧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专题复习的是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品味文学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是考纲中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一个重要考点。我们现在来看一下考试大纲的要求(打幻灯片)。在文学文本类阅读的诸多考点中,品味文学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在近几年中考几乎成了一个必考的考点。我们看一下近三年都有关于这方面的考题(打幻灯片)。
二、研讨新课内容:
(一)、考查方式及中考题例
在文学文本阅读中,这种题一般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主要考查重点词句的含义和作用。
中考题例:
(2006年汕头卷)3.本文语言富有表现力。请参照示例简要分析下列句子中加黑词的表达效果。
示例:营业员脸上显出了更多的怜悯,这位阿姨甚至因此变得漂亮起来。
分析:“漂亮”主要反映了“我”当时的心理感受,营业员的怜悯使我产生好感。
(1)书店干净的木地板在脚下发出好听的声音。
答:________________
(2)但上面几个凹印的字却一下撞进了眼里:“汉语成语小词典”。
答:________________
(2007年汕头卷)17.本文有不少精彩的句子,请在画线的A、B两处任选一
句作点评。(3分)
()句点评:(2008年汕头卷)16.第4段中极力渲染“我”在游戏中的迅猛威风,请指出这样
写的作用。(4分)
这几年都有涉及这方面的考题,但是,不少考生解答这类题目时,有的对内
容把握不准,有的要点答不全,有的感悟不深,所以失分较多。因此我们需要掌
握正确的解答方法,以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和答题技巧。
(二)方法指导:
1、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和作用的主要题型:
(1)理解重要词语的意思及表达效果;
(2)加点词语能否删除(词语能否替换);
(3)结合语言环境,分析语句的含义和作用(表达效果);
(4)分析句子的语言特点(点评精彩句子)。
2、解题思路及方法:
(1)要理解词语的含义和作用,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联系具体
语言环境,然后借助上下文去推测,判断词语的语境义、比喻义和深层含义等。
现在我们来看上面这一道题。(打幻灯片)
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句子中的“排”和“摸”的意味有什么不同?
1、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
2、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
答案:“排”既写出孔乙己得意、炫耀的神情,又表现了他拮据而穷酸的本相。
“摸”写出了他到了穷困潦倒的悲惨境地。
讨论然后回答。注意答案中的术语:写出、表现。
提示:这道题可改为另一类题(能否替换)的答题步骤一般是 “能(不能)+
原来词语的意思或作用+所换词语的意思或作用+换后的效果有何改变”或“能(不
能)+原来词语的意思或作用+删掉后的效果有何改变”。
训练:(2006年汕头卷)3.本文语言富有表现力。请参照示例简要分析下
列句子中加黑词的表达效果。
示例:营业员脸上显出了更多的怜悯,这位阿姨甚至因此变得漂亮起来。
分析:“漂亮”主要反映了“我”当时的心理感受,营业员的怜悯使我产生好感。
(1)书店干净的木地板在脚下发出好听的声音。
(2)但上面几个凹印的字却一下撞进了眼里:“汉语成语小词典”。
参考答案:3. ⑴“好听”一词突出反映了“我”进入新华书店时的喜悦心情。
(2)一个“撞”字,形象地表现了“我”发现梦寐以求的词典的惊喜。
提示:这类题的答题步骤一般是“这个词的意思是„„,表达(表现)了„„”
提示:另一类题(能否删除或能否替换)的答题步骤一般是 “能(不能)+原来
词语的意思或作用+所换词语的意思或作用+换后的效果有何改变”或“能(不能)
+原来词语的意思或作用+删掉后的效果有何改变”。
(2)体味和推敲句子的含义和作用的答题思路:
第一,要抓住富有表现力的关键性词语,因为句子是由词语构成的。要想透
为什么这里只有用这个词语是最妥帖、最恰当或最传神的,然后再进一步思考语
句的表达效果。有些句子是文章的中心句或情感句,你也可以联系文章的中心意
思来理解句意,因为它蕴含着作者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如果是小
说类作品,我们还可以联系文章中人物的身份、性格特点及其生活背景,思考作
者在句子中想要告诉我们哪些信息。这有利于我们理解句子在表情达意上的作
用。(打幻灯片)
(2007年汕头卷)17.本文有不少精彩的句子,请在画线的A、B两处任
选一句作点评。(点评A句)(3分)
()句点评:
参考答案:A.“卖”是卖弄,“逞”是炫耀,“不可一世”是形容极其狂妄
自大,这三个词语原是贬义,这里贬词褒用,表现出汉子们打鼓时的精神抖擞、气势非凡。
提示:这类题的答题步骤一般是“这个词语是„„意思(这个词语描写了„„),它表现(表达、批判或赞美)„„”。
第二,理解句子深层含义,也可以抓住修辞手法,思考其运用的效果或目的。
作者写文章时,为了凸显中心或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或增强文章的感染力,造
成一种特珠的表达效果,常常会采用一些修辞手法,使某些句子意在言外,达到
含蓄委婉、耐人寻味的效果。对于这样的句子,如果仅从语法与句式的角度来理
解,就不能真正掌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所以在理解这些句子的时候,我们必
须根据修辞的规律,才能正确地掌握作者通过这些句子所要表达的深层意思。
(2007年汕头卷)17.本文有不少精彩的句子,请在画线的A、B两处任选一
句作点评。(点评B句)(3分)
()句点评:
参考答案: B.一连串的排比,将鼓神击鼓的姿势、动作描绘得栩栩如生,气势磅礴。又借助比喻和对比,表现出鼓声的变化多端,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
其声。
提示:这类题的答题步骤:比喻句是“通过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
或“这个句子采用比喻的手法,语言形象生动,它传神地写出了„„”,拟人句
“这个句子采用拟人的手法,它传神(生动、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地写出了„„”,排比句“通过一连串的排比,将„„描绘大气磅礴(强烈地表达了„„)等。
第三:从结构看,在文章的不同位置上句子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如果句子
在开头,这种句子一般的作用是: 总领全文、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或埋伏笔;
如果是在文章中间,一般的作用是承上启下;如果是在末尾,一般的作用是:总
结上文、照应前文。(这里需要说明的事,很多考生往往注意了句子在内容上的作用,忽视了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而实际答题时却需要你答题全面,两者兼顾。
我们不顾此失彼,丢了不该丢的分。)
点评精彩句子的答题步骤:“„„写(用)得好,它(用了„„修辞手法,)体
现了„„(起到„„的作用)”。“我欣赏„„,它美在(表现了)„„”。
3、词句的含义和作用归纳如下:
(1)表情达意之美:点明中心、深化主题、升华感情、烘托情感、画龙点睛渲
染气氛、表现人物性格、人生哲理、生活启示等。
(2)修辞之美:比喻使语言生动形象;排比使语言气势磅礴、感情强烈;拟人
使事物形象可感;对偶使句式整齐、音韵铿锵;反问句增强语气等。
(3)结构之美:有总领全文、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或埋伏笔、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前后照应、首尾呼应的作用。(看句子所处的位置)
4、答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审清题干,明确题目的要求。(问什么答什么)
(2)回归原文,坚持答案在原文中找的原则。
(3)规范答题,注意要点要全,使用术语和分析相结合。(按步骤答题)
三、练习巩固(见实题演练)
四、小结:
关于体味和推敲语句的含义和作用,通过今天的训练,我希望能够引导大家掌握正确的答题方法,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以后还要多训练,做到熟能生巧。
五、布置作业:(略)
板书设计
品味文学作品语言专题复习
一、文学作品重要词句的意义和作用
诵读经典诗文 品味语言文字 篇5
七台河市语委办在全省2009年度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上的典型发言
(时间:2009-3-20 15:52:57)
七台河市是一个新兴的煤炭工业城市,1983年才变为省辖地级市,全市辖三区一县,面积6221平方公里,总人口89万,全市共有中小学校194所,其中小学128所,初中36所,一贯制学校17所,高级中学9所,中等职业学校4所,高职院校1所,在校学生10万人。七台河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有“煤焦之都”、“家具之乡”的美誉。著名作家魏巍笔下的松骨峰战斗英雄井玉琢,八十年代大学生楷模张华,世界短道速滑冠军杨扬、王濛都是从七台河这块热土上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七台河市的语言文字工作也像这个英雄的城市一样一直走在全省前列。2002年我市继牡丹江之后率先通过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2004年率先在全省完成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2006年率先在全省启动语言文字示范校创建工作,2007年获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08年在全省首届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中获最佳组织奖。近年来,我们又尝试着把“中华经典诵读”引入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作为推广普通话、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认识经典诵读的意义,增强诵读活动的信心 传统经典诗文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流传的经典浩如烟海。我们之所以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其主要目的和意义在于:一是这项活动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提高广大人民群众语言文字应用水平,对于鼓励人民群众,特别是中小学生认真学习、了解中华经典诗文的内涵,增强民族的凝聚力、自信心和自豪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将传播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与传承弘扬中华文明并重,是语言文字工作新的工作思路,既推广了普通话,又传承了民族经典。二是这项活动有利于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经典诗文中承载着“仁、义、礼、智、信”的道德伦理观,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对于我们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现实指导意义。通过诵读活动,让这些传统美德根植于中小学生幼小的心灵,对于丰富学校德育内容,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孕育纯朴的民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三是这项活动有利于夯实学生的文化底蕴。中华经典诗文内容丰富,文字精炼,体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高度凝炼性和表达应用技巧。利用中小学阶段这一人生的黄金时间广泛诵读经典诗文,不仅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而且对于夯实学生的文化功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四是这项活动有效补充现行中小学语文教材教学内容。根据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1--6年级应学会2500个生字,认识3000个生字。把经典诗文中的精华部分移植到学校教学中,为完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识字教学等目标开辟了一条捷径。如《三字经》(1128字)、《弟子规》(1080字)等几个篇目,其文字总量达到3000多字,其中不重复的字近2500字,如此凝炼,是现行其它教材所不及的。因此,广泛深入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一举多得,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二、认真组织,精心谋划,经典诵读初见成效
新课标“要求1~6年级学生诵读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诵读80篇(段),合计240篇(段)。” 诵读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体验:儿时诵读的古典诗词,尽管当时不解其中的含义,却常常一生难忘,终身受益。古往今来的许多国学大师,都具有博闻强记的特点。茅盾能将《红楼梦》倒背如流,钱钟书先生也能任人随便从书中抽出一段来,他就能流畅无碍地背出来。正因为他们头脑中存储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文化知识,做起学问、写起文章来才能旁征博引,成为一代大家。我们在中小学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旨在开发学生的记忆力,打好学生的语言文字功底,使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获得提升。
近年来,我市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中做了如下尝试:
(一)利用推普周开展诵读展示,并举办传统诵读比赛
每年的推普周都是进行经典诵读展示的黄金时期,各校按照市语委的要求,开展行之有效的系列活动,把经典诵读推向高潮。推普周期间市语委办要进行两项有关诵读的传统活动。一是举办全市中小学生普通话水平大赛。这项活动我们已成功举办了四届,它已成为我市推普周的传统特色活动。到目前已涌现出130名优秀选手,他们有的上了中央电视台大风车节目,有的获全国小主持人大赛金奖,有的考上了传媒大学……,这都为他们日后成功、成才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举办经典诗文诵读大赛。这项活动我们虽然刚刚举办两届,但由于各校开展经典诗文诵读的基础较好,大赛中所表现出来的成绩却是非常优秀。2008年参加全省首届中华经典诗文比赛,我是3名选手包揽了中学组前三名,一名选手获小学组二等奖,一个集体项目获三等奖。由于市语委办的精心组织,高度重视,市语委办获全省团体成绩第二名,获全省最佳组织奖。
(二)利用寒暑假进行定量定篇目诵读,并适时反馈
自2000年以来,市教育局在每年的寒暑假工作安排中都把“背古诗、诵童谣、阅名篇、读名著”作为假期孩子们必须完成的课外作业。规定:小学低年级背10首古诗,5个童谣;小学高年级背20首古诗、10个童谣;初中生读5-10个名篇;高中生读一本名著。有时市教育局还根据形势,要求学生在寒暑假阅读指定书目。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把一切献给党》、《英才是如何造就的》、《少年邓小平》《雷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鲁迅》等书籍。反馈方式是:开学后,小学生、初中生把古诗文、名篇用规范的小楷形式交给班主任,初中生、高中生写出读书笔记或读后感上交班主任。各校必须把假期读书活动以读书报告会的形式接受市教育局的检查,每学期开学我们都要搞读书汇报现场会。近两年我们举办了大型读书汇报会4次。
(三)精心打造书香校园,推动经典诵读向纵深发展
近年来,我们在打造书香校园上动了一番脑筋。一是要求各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确定诵读篇目,并在晨读或午读时统一展示。有的小学一年级诵读《成语接龙》,二三年级诵读《百家姓》、《三字经》,四年级诵读《道德经》,五年级诵读《弟子规》。二是学校开放图书室,班级建立图书角。我们要求学校把上锁的图书室打开,把图书摆放在走廊、大厅,让学生随便阅读。三是加大对学校图书的配备力度。2007年,市教育局为30所市直属中小学,每校新统配5万元图书,共计150万元。有的学生还自愿订阅了《提前读写报》和《阅读资源》,加深了对教科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理解和学习。四是各校纷纷设立读书节、阅读节。通过评比读书状元、阅读之星、读书能手等,推动诵读活动的开展。五是将经典诵读列为校本课程,打造学校特色。目前,我市部分直属小学已将经典诵读列校本课程,学生诵读范围也由小学扩展到了初中,经典诵读已成为学校和师生的每日常规活动。有的小学一、二年级每周从自习课中安排两节用于经典诵读,三、四、五年级则从语文课中每周安排一节用于经典诵读。初步探索形成了“教读--领读--齐读--自由读—比赛读”五环节诵读模式,经典诵读活动更加规范。
三、总结经验,研究策略,努力把经典诵读引向深入
我们自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以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些学校的学生经过诵读训练后,老师们反映学生的吸收能力增加了,上课更能集中注意力,班级的秩序、整洁程度也都名列前茅,老师不在的时候,同学们也懂得自我约束,自制力也进步了,家长们也反映,孩子在家里也比较听话、孝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办学理念,进一步深化经典诵读系列工程。
(一)抓好试点,积累经验。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对于我们来说说既没有经验可循可又没有捷径可走,为避免盲目性,少走弯路,使之能迅速有效地在全市中小学中推开,我们将在市直属小学进行试点,逐步推广。
(二)精选精编教材,有本可依。我们将组织教研人员、语文教师精心选择、精心编辑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论语》、《孟子》、《大学》以及唐诗宋词等系列诵读读本供学生诵读之用。
(三)逐步将经典诵读纳入课程管理。我们要在管理上将诵读课与其它课一视同仁,纳入教学常规管理,组织语文教师重点研究诵读课的结构和方法,提高诵读课的质量。要将经典诵读列为语文大阅读内容,进一步拓展阅读范围,丰富阅读内容,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
(四)定期开展诵读比赛,让诵读成为学校特色。为了使经典诵读活动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我们将从幼儿园小朋友到小学、中学学生、从班级到学校、从家庭到社区,不断组织各种形式的经典诵读赛事。让诵读比赛成为我们的传统,成为孩子们的节日,成为学校的特色。我们将对优秀学生、优秀教师、优秀单位进行表彰和奖励,以最大限度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用素读的方式品味语言 篇6
《半截蜡烛》这篇课文写的是二战期间,伯诺德夫人一家人为保护藏在半截蜡烛里的秘密情报,沉着、机智地同德国军官们斗争的故事。文章描写细腻,情节曲折,扣人心弦。沪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将此文放在第十册第四单元,要求利用文本训练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落实本单元重点教学目标——品味语言,体会人物内在的精神品质。
一、初读课文.感知内容,藤受人物形象
课文情节跌宕起伏,理清文章思路是概括主要内容的前提。可先指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说说各自然段写了什么,教师相机板书体现作者思路的词语。朗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一段写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参加了什么工作,板书“传递情报”;朗读第二自然段,说说这一段写伯诺德夫人做了什么,板书“藏”,并画一根半截蜡烛和小金属管;朗读第三自然段,说说这一段写伯诺德夫人做了什么,板书“换”;朗读第四、五自然段,说说杰克做了什么,板书“端”;最后朗读第六、七自然段,说说杰奎琳做了什么,板书“端”。课文读完,行文思路即一目了然。
这样的板书既能帮学生感受作者用“半截蜡烛”做题目的用意,也方便学生利用板书把伯诺德夫人一家所做的事情简要地说清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要求是:内容完整、语言简洁、通顺连贯。三个人分别做了什么,要都说出来,一个不能少;要对每个人所做的事情进行归纳,语句要前后连贯,不能有语病。要求要明确,而且要给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反馈时还应进行必要的评点。
这篇课文人物形象十分鲜明,初读课文时要整体感知内容,还应注意感受人物形象。可抓住板书中“传递情报”这个词,引导学生思考:(1)课文中“传递秘密情报”是怎样的一份工作?(十分危险的工作)(2)伯诺德夫人一家知道“传递秘密情报”十分危险吗?(知道)(3)她们为什么还要做这份十分危险的工作?(为了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她们为此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二、精读课文,选择片断,推前想后体会人物内心
课堂时间有限,品味语言片断选择要精,品味过程应细,方法应科学,要品出其中的味儿来。可选择课后练习中描写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表现的三句话,抓住加点的词语引导学生反复品味。课后练习要求用删词比较的方法,品味这三句话中“轻轻、从容、默默、镇定”四个词语。如:“‘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地把蜡烛吹熄。”这句话中“轻轻”能去掉吗,为什么?当然不能去掉,否则就看不出伯诺德夫人机智勇敢、沉着冷静了。这样引导往往只能给人物贴上“机智,勇敢”之类的标签,很难走进人物内心世界。因此,笔者设计了以下引导:
出示描写伯诺德夫人动作的句子,指名朗读,提问:伯诺德夫人为什么要轻轻地把蜡烛吹熄?再引读:为了保护藏在半截蜡烛里的秘密情报,她平静地对德国军官们说——(学生读伯诺德夫人所说的话);为了不引起德国军官们的怀疑,她便——(学生读描写伯诺德夫人动作的句子);她轻轻地把蜡烛吹熄还有别的原因吗?她在“说”和“吹”之前还有什么举动?出示句子“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引导学生思考:她轻轻地把蜡烛吹熄是想告诉孩子们什么?——害怕只能引起敌人的怀疑,要像妈妈一样沉着冷静。最后再引读:她为了保护藏在半截蜡烛里的秘密情报,热情地对德国军官们说——(学生读伯诺德夫人相关语句);为了不引起德国军官们的怀疑,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明白要沉着冷静,她便——(学生读伯诺德夫人相关语句)。
出示描写杰克表现的句子,指名朗读后将“从容、默默”变成红色,提问:“从容、默默”在句子中分别是什么意思?之后,第一组学生朗读描写杰克的这句话,教师引导学生,杰克望着束手无策的妈妈会心想——让学生把想到的写一写;第二组学生朗读这句话,然后引导:杰克望着脸色苍白的妹妹,心想——让学生写一写;第三组学生朗读这句话后,引导:杰克望着摇曳的烛光,心想——让学生写一写;第四组学生朗读这句话后,引导:杰克望着谈笑风生的德国军官们,心想——动笔写一写。各组写好后,教师朗读描写杰克表现的句子,指名学生朗读自己描写杰克当时心理活动的语句。
出示描写杰奎琳表现的句子,指名朗读后提问:“镇定”和上句中哪个词语是近义词?开始时杰奎琳还“脸色苍白”,现在怎么镇定了?接着引读:杰奎琳看到妈妈轻轻地把蜡烛吹熄,她明白了——(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引读:是她——(学生朗读描写杰奎琳的句子);杰奎琳望着哥哥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着,她明白了——(指名几个学生回答);教师顺势引读:于是她——(学生朗读描写杰奎琳的句子)。
【用素读的方式品味语言】推荐阅读:
品味语言品味快乐论文11-08
品味语言策略06-18
品味优美语言07-10
品味语言的方法10-28
散文教学中语言的品味07-04
教学生用心品味语言的“美丽”06-28
语言方式10-20
语言传播方式11-26
鉴赏品味10-16
品味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