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品味

2024-10-16

鉴赏品味(精选5篇)

鉴赏品味 篇1

音乐鉴赏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鉴赏音乐作品, 感受作品的思想、情感、形象及反映的社会生活, 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爱好, 从而培养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表现、创造和鉴赏等能力。笔者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 结合新课程理念, 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聆听经典, 融入音乐情感

课堂教学有效性与否, 关键要看学生参与的程度, 而学生参与的热情与他们的兴趣有直接的关系, 学生学习兴趣能否被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 决定着一节课的成败。每个人天生都向往美, 而音乐的美最能打动学生的心, 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利用音乐中的美来唤醒学生对美的追求。“听”是学生走进音乐基础的最佳途径, 因为我们只要听到一段音乐, 无论是欢快还是忧伤, 总会在内心产生一种与之相对应的情感体验。一首优美的歌曲或乐曲可以带领学生进入身心放松的情境。

例如鉴赏贝多芬的《第九 (合唱) 交响曲》, 教师可以通过课件展示作者的生平事迹、生活背景、创作成就以及贝多芬勇于进取、热爱生活、争取自由平等和博爱的精神等, 让学生深刻地感受贝多芬的英雄性格。作为音乐课, 教师切不可以讲代听, 要使学生能真正走近贝多芬, 走进贝多芬的精神世界。光靠口头讲述不行, 可以通过音乐鉴赏, 让学生反复地聆听音乐或观看音乐表演, 才能使学生真正在心灵深处产生思想的碰撞与升华。

二、愉快教学, 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研究证明, 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形成相互信任的关系, 学生就能愉快地和教师配合, 有效地参与学习。在音乐鉴赏教学中, 每个学生由于音乐基础、生活背景不同, 对作品的理解、想法也不一样, 教师应以鼓励支持的态度来调动全体学生共同讨论, 合作解决。教师可在课堂中创设愉快的氛围,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让每个学生充分表达内心的情感, 畅所欲言。艺术鉴赏也是一种审美的过程, 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和美感。

1. 结合故事欣赏音乐。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 它以独特的魅力享誉海内外, 但在学生中受欢迎度不高, 主要原因是学生听不懂、不了解, 教师如何吸引学生参与进来?如在京剧欣赏课的教学中, 教师讲述了梅兰芳蓄须明志的故事, 讲梅兰芳到美国访问演出会见喜剧大师卓别林的故事等。学生了解梅兰芳的故事后, 也势必想知道这样一个大男人唱起旦角、演起女声是个什么样子, 这就激发了学生对京剧的兴趣。

2. 借助音乐创编故事。

如鉴赏德彪西的作品《大海》一课, 《大海》是德彪西最大的一部交响音乐作品, 由三个不同内容的乐章组成, 但每个乐章之间又有内在的联系, 集中起来构成一部完整的作品。作品不仅描绘出了一幅引人入胜的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 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景物的歌颂和赞美, 乐曲通过整个乐队的不同音响, 强烈地表现出“大海”中各种画面的意境, 要让学生通过直接地理解作品是有难度的, 它太抽象了。因此, 教师可以将此作品编成学生夏天时在海边游玩的故事, 在故事中体会大海的多样性, 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大海的风平浪静、波澜壮阔……通过故事, 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在想象中聆听音乐, 融入情感, 走进创作者的内心世界和理解乐曲所传递的思想。

三、问题引领, 有效鉴赏

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带着疑问进入有效学习, 通过问题走入作品, 通过作品解决问题, 从而理解作品。例如欣赏《茉莉花》这一课, 教师借助问题, 引导学生进行比较, 对话情境如下:

1. 听赏江苏和东北二首民歌《茉莉花》。教师:这两首歌曲, 它们的音乐风格怎样?

2. 听赏由江苏民歌《茉莉花》改编的男声四重唱《茉莉花》。

教师:经过改编后, 演唱形式有什么不同, 你内心有什么感触?

3. 听赏歌剧《图兰朵》中的《茉莉花》。教师:这首歌曲, 同前面三首在旋律、节奏、意境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4. 听赏交响合唱《茉莉花》并一同演唱。教师:在国际音乐节上, 世界各国音乐家为什么要同唱《茉莉花》。

学生在鉴赏过程中, 始终带着问题去听, 去比较理解各种形式、风格的《茉莉花》:江苏《茉莉花》让学生感受到小桥流水的意境和典雅细腻的风格, 东北《茉莉花》让学生感受到高亢、泼辣的韵味和东北二人转所特有的的诙谐幽默, 使学生们突然感受到民歌原来也这样优美动听。在鉴赏中, 学生们了解到《茉莉花》已在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广为传唱, 感受到了这首民歌的魅力和风情。

总之, 音乐教师只有精心处理作品, 创设学生乐于参与的音乐情境, 不断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理解和想象能力, 才能讲授出优质的音乐鉴赏课, 从而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提高高中生的音乐素养。

(责任编辑谭有进)

鉴赏品味 篇2

大家都知道,鉴赏古诗要重视品味字词,特别是要注重品味其中的诗眼,鉴赏古诗要重视品味虚词。但不少人有一种错误的认识,以为诗眼只能是实词,从而忽视对虚词的品味。

应该说,古诗中的诗眼的确主要是实词,比如“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等。但这并不意味着虚词就不能成为诗眼,虚词用得好,同样可以产生超强的表现力,同样可以令读者久久回味。

比如杜甫的《蜀相》中的“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句,通过虚词“自”以及“空”的运用,渲染涂抹出情感层次,将自然美景同失落怅惘的情感对立起来,抒情效果极为突出。与台阶相映的草再碧也没有人欣赏,隔着树叶传过来的黄鹂的叫声再动听也没有人听。这不仅写出了诸葛亮死后的寂寞,表现了杜甫对一代伟人死后寂寥的不平,而且也间接地写出了杜甫自己当时的失落惆怅之感,他是由诸葛亮的身世想到自身的境遇,从而产生共鸣。再如他的《滕王亭子》中的“古墙犹竹色,虚阁自松声”一句,前句写墙外,后句写阁中,墙外景色依旧,还是当初的“竹色”;而阁中却不见当年的热闹,只有阵阵松声自响。经过两个虚词“犹”、“自”的点染,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流溢而出。

刘禹锡也是运用虚词的高手。比如其《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诗中的“还”这个虚词就很有味道。其实,潮水还是当年的潮水,它的涨落来去还是一如既往,“寂寞”的只是周围的环境。环境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没有了人声,没有了车马。现在“夜深还过女墙来”是与当年曾过女墙来相对的.。当年的明月深夜照过女墙来看到的是繁华的都城,是夜深仍如同白昼的热闹;而今却只有荡来荡去的潮水,潮水的荡漾声更显得整座石头城的寂寞冷清,繁华不再。《蜀相》、《石头城》都已入选中学教材,可见虚词作为诗眼即使在中学教材中也并不少见。因此,我们鉴赏古诗时要高度重视品味虚词。

最近几年的高考也开始注重考查对虚词的鉴赏了。如的江苏高考题: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高考辅导《鉴赏古诗要重视品味虚词》。

鹧鸪天

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元]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何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圆夜煮茶。

【注】室人降日,即妻子生日。

问: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此题的第二问就是考查虚词的鉴赏,这个“又”字就是一个诗眼。它虽然是一个普通的虚词,表意却十分丰富。它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除了“去岁”,在这之前的无数的“今辰”,他都只能在“天涯”、“相望”,饱含了无限的苦愁与无奈。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的感情借此虚词得到了充分的显现。

在这之前的,全国卷的诗歌鉴赏题其实质也是考查虚词的鉴赏,只不过,此题是以考细节的形式出现的,多数考生没意识到这一点。试题如下: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 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写成封好之际,似乎已经说完;但当捎信的行人将要上路的时候,却又突然想起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这“临发又开封”,与其说是为了补写几句匆匆未说尽的内容,不如说是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疑惑和担心。这一细节很好地显示出他对这封“意万重”的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唯恐遗漏了一句。试题问的是细节,实际上是考“又”字的表达效果。

鉴赏品味 篇3

在教学上述文言文作品的过程中,假如我们只注重对其“言”的教学,而忽视对其“文”的品味与鉴赏,则会犹如我们只是據取了一锅美味汤中的食物而倒掉了整锅汤一般,岂不令人感到万分可惜?为了防止出现这种令人遗憾的局面,我们必须确立文言文教学是“文”的教学观念,在完成文言文作品“言”的教学任务后,引导学生发现与探究文言文作品中丰富的文化内涵,把学生引到“文”的阅读道路上来。

一、浅吟低唱:品味作品语言之美

入选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作品,从语言特色来看,有的凝练精美,有的朴素无华,有的音韵和谐,有的骈散相间,有的长短结合;有的运用比喻,有的运用拟人,有的运用夸张,有的运用类比,有的运用排比;有的优美娟秀,有的气势磅礴;有的直抒胸臆,有的借景抒情,有的情景交融。凡此总总,不一而足。教学时,我们倘若能够引导学生充分挖掘文言文作品的语言特色,引导学生自主感悟,就可以把文言文作品中“文”的品鉴落到实处。

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保持了骈文的特点,基本遵循了骈文的写作要求,主要采用诸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等4字句和“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等6字句描写景物,并于文章后半部分大量运用诸如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等对偶句,使作品达到了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对比立意、相映成趣,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极强的表达效果。同时,作品又在下列几个方面打破了当时骈文的固定形式:首先,在4字句、6字句中交替运用了诸如“鸢飞戾天者”、“经纶世务者”等5字句式,从而有效避免了语言形式的刻板划一,使语言显得洒脱活泼。其次,文章前半部分尤其是第一节几乎没有对偶,与散文无异:后半部分则几乎全是工整的对偶句。如此骈散结合、疏密相间,语言由此显得灵活多变,并更具韵律美。第三,文章语言清新、自然、生动、流畅,写景状物,力求准确传神,没有像当时的骈文那样选用冷字僻字或者堆砌典故,这在当时以绮丽浮靡为主流的骈文中更加显得超凡脱俗甚至卓尔不群。教学时,引导与鼓励学生通过浅吟低唱的途径感知作品的语言美,会增强学生的审美感受。

二、融入作品:赏析作品画面之美

中华大地的奇山异水,比如落英缤纷的桃花源、烟波浩渺的洞庭湖、悄怆幽邃的小石潭、芳幽木秀的琅琊山、鳞浪层层的满井等,均在文言文作品中撩起了神秘的面纱,展示其美丽妖娆或者雄伟壮丽的身姿。“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文言文教学的关键是引领学生入境,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让文言文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赏析文言文中描绘的优美抑或壮美的画面的自我需求。所以,教学时,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在想象中走进作品,在作品中享受精美画面带来的审美愉悦,引导他们从作品走进作者及作品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其丰富的情感,以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

教学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时,我如此引导学生欣赏作品中描绘的精美画卷:

范仲淹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与文学家,更是独具匠心的“画家”。请同学们反复朗读课文,看看他在《岳阳楼记》中给我们描绘了哪几幅雄宏抑或优美的画面。

请同学们选择其中的一个画面,仿照示例,说说这个画面给你带来的审美愉悦。

多媒体展示示例:

洞庭湖全景图:“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这个画面描绘了洞庭湖气势颇大、尽显湖光三色的壮景,给人一种回肠荡气之感。

据此,学生在立足文本意境的前提下,有的选择洞庭湖“物暗己悲”之景加以描述与体味,有的选择“景明己喜”之景加以描述与体味……并在此愉悦的审美体验过程中培养与提高了自己的审美品位。

三、涵咏咀嚼:感受人物情操之美

人格美的力量是巨大的。在穿越远古时空的过程中,我们引导学生对文言文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的言行产生喜怒哀乐之情,与我国古代文人或者他们在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进行近距离的沟通,在与之产生心灵上的共鸣的过程中陶冶学生情操、完善学生人格,这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入选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文言文作品,为我们引导学生达成上述目标提供了宝贵的资源。请看下列具体分析:

在《爱莲说》中,周敦颐借赞美“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高贵品质来歌颂君子的高尚品格与坚贞气节,既是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美好品格的自况,也是作者对追逐名利、趋炎附势者的批评。在《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通过生动形象地描写月夜下的承天寺美景,既巧妙地表现出自己被贬官后的闲适之情,又巧妙地揭示出他对人生哲理的探求,更让读者深切体味到作者鄙弃世俗的情操以及在清寂中追求心灵宁静的豁达胸境。

教学上述文言文作品时,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将作者寄寓于作品中的美好情操、作者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美丽人格等作为鉴赏重点,引导学生从人性的角度去感知作者的高尚情怀,以此陶治自己的情操与完善人格。

四、课外延伸:丰富学生文化积淀

在立足课文的基础上合理开发教学资源,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文化积淀。教学时,我们必须引领学生深入解读作品,在增删调补作品、拆散整合作品、合理取舍作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融会贯通前后学过的知识。

下面是我教学《出师表》的精彩片段,供大家参考:

师:假如你是后主刘禅,你会怎样对待诸葛亮的建议?

生:坚决采纳,努力完成先帝“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遗愿。

师:那么史载中的刘禅是怎样做的呢?请看多媒体展示的历史资料(

蜀国战败后,司马昭让刘禅举家迁往洛阳,封刘禅为安乐县公,食邑万户,赐奴婢百人,赐绢万匹。一天,司马昭设宴招待刘禅,席间乐女演奏蜀地歌舞,陪侍的大臣皆感慨不已,唯刘禅嘻笑自如。司马昭不由大发感慨:“人无情,怎能如此!即使诸葛亮在,又怎能保他久全?”几天之后,司马昭问刘禅想不想蜀国。刘禅回答说:这里很好,不想蜀国。刘禅的大臣对刘禅说:“司马昭下次问你话时,你就哭着说:先人坟墓远在巴蜀,怎不思念啊!”过了几天,司马昭又问刘禅,刘禅照大臣的话回答,却哭不出眼泪,大家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

生:乐不思蜀。

生:装模作样(全班学生大笑)。

师:刘备临终交代,刘禅若不能辅,诸葛亮

则可取而代之。以诸葛亮之才,完全可以取而代之。可是诸葛亮真的取而代之了?

生(众):没有。

师:诸葛亮为什么没有取而代之?

生:诸葛亮只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生:诸葛亮感激先帝刘备的知遇之恩,甘愿“士为知己者死”。

师:如果诸葛亮真的取而代之,你将如何评价他?

生:以下犯上、大逆不道、恩将仇报的“诸葛贼。”

(众生大笑。)

师:诸葛亮终究没有取而代之,可见他具有哪些值得人们称道的美好品格?

生:临危受命、忠心耿耿、出生入死、知恩图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师:同学们说得对。我们学习这篇课文,就是要学习诸葛亮的美好品格。

鉴赏品味 篇4

新课标背景下的古代诗歌阅读鉴赏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和志趣、品格、情操等多方面的熏陶, 但由于古代诗歌涉及到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很多典故和古人特殊的思想情感, 所以成了学生理解上的难点。而诗歌鉴赏又有特殊的鉴赏要求和答题规范, 所以得分率较低。针对这种情况,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对诗歌鉴赏的学习提出一点拙见。

一、透过字面, 准确把握诗歌形象

诗歌形象有三种: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自我形象。人物形象是指除诗人以外的英雄、名流、亲属、友人等;景物形象是指自然界的客观物象;自我形象是指抒情主人公“我”, 即诗人自己。进入作品的情境中, 看它塑造的是什么形象, 形象把握住了, 感情色彩也就基本把握住了。

抒情主人公“我”, 即诗人自己, 在古代诗歌中大致有以下几种:

1. 豪放洒脱的形象。

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 , 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圣贤的思想, 也反映了李白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 忧国忧民的形象。

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诗人并不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 而且能推己及人, 其忧国忧民的精神可见一斑。

3. 归隐田园的形象。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 欲辩已忘言” (《饮酒》) , 写的就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 表现出诗人安贫乐道的思想。

4. 儿女情长的形象。

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无题》) , 诗歌写了暮春时节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 表达的是对忠贞不渝的爱情的歌颂。

二、理解领悟, 锤炼品味诗歌语言

鉴赏古代诗歌作品的语言既是古代诗歌鉴赏的一个重要内容, 也是主要的鉴赏方法。鉴赏诗歌语言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两点。

1. 体会语言的风格特色。诗歌语言的风格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平实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 或用白描, 不加修饰, 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2) 含蓄隽永。如李商隐的《雨夜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天各一方的夫妻间挂念问候, 其时其境其情, 归家团聚作长夜之谈的憧憬, 通通显于言外, 隐于空白。

(3) 清新雅致。如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 。用语新颖别致, 不落俗套, 给人一种清新美的愉悦。

(4) 形象生动。诗歌的语言往往以其生动形象而感人至深。如苏轼的“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赤壁怀古》) , 既是诗又是画, 有形有声有色地展现了赤壁的壮丽景色, 气势雄伟, 境界开阔。

2. 评析诗人炼字炼句的作用。可以从以下两点来看:

(1) 评析“题眼”。所谓“题眼”, 就是指诗歌标题中提挈全篇、精炼传神的字词。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诗题中“闻笛”二字便是“题眼”, 所以在阅读中发现并评析“题眼”, 可以帮助学生体会诗歌丰富的内涵。

(2) 评析“诗眼”。这里的“诗眼”、“词眼”, 有时是精炼传神的一个字, 有时是传达主旨的关键词、关键句。如李清照《醉花阴》写主人公多愁善感、对花自怜的性格情态, 结尾写道:“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这一个“瘦”字便是全篇的词眼。它形象地概括了全篇的词意, 画龙点睛, 使人物形象与环境显得十分协调。

三、积累常识, 掌握诗歌鉴赏技巧

表达技巧可以从抒情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三个方面去分析。

1. 抒情方式可以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1) 直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 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 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

(2) 间接抒情。间接抒情是指作者不直接出面, 而是通过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等方式来抒发感情。

2. 修辞手法。

如夸张、拟人、对比、比兴、比喻、借代、设问、反问、对偶、反复、重章叠唱等。掌握常用的修辞手法, 对理解诗歌的感情和创造意境很有帮助。

3. 表现手法。

鉴赏品味 篇5

一、创设情境, 引导情感投入

创设情境, 就是要根据音乐的情绪、风格和具体内容创设相应的环境气氛。情境的创设, 最基本的是创设良好的课堂聆听环境, 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一个良好的环境, 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聆听音乐的心理状态, 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 激发他们进行想象, 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

在现代教育手段中, 多媒体的运用更能结合音乐作品, 发挥出很好的情景功效。特别是在欣赏音乐形象明显的组曲、交响音诗、音画等作品中, 更是可以大展身手的。如:在鉴赏德彪西的交响音画《水中的倒影》时, 在放音乐的同时, 播放动漫画面:平静的水面, 忽然, 微风吹起, 飘落下一片树叶, “碰”到水中, 泛起微波, 在阳光的照耀下, 波光鳞次栉比, ……这样, 让学生的视听结合, 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

上课时, 教师还可以鼓动学生积极跟随着音乐的节拍及旋律的起伏, 做出自然的肢体活动, 有时闭目聆听, 有时安然感受。让优美的旋律自然流淌到他们的心底。在他们的笑脸上浮现出的是投入, 是满足。可见, 他们已经开始体验到音乐的魅力了。另外, 教师的语言, 体态的表演, 都是可以使学生产生对音乐的响应的想象, 有时甚至可以代替一定的视听感应, 提高音乐鉴赏的效率。

二、着手意境, 引出情感共鸣

审美教育以审美对象来激发人的审美情感, 使受教育者通过亲身的情感体验而获得心理的满足, 情感的共鸣, 使情操得到陶冶。音乐的奇妙在于能描绘出让人心动的意境和让人心醉的情感。无论是歌曲还是乐曲教学, 都可以从意境着手, 以情感为切入口。这也符合音乐艺术审美活动的客观规律。

《春江花月夜》是一首学生非常欢迎的民族器乐曲, 从作品本身的意境出发:———曲乐的引子由古筝模仿的几声远处钟楼的钟声, 轻飘而来, 原来已是夕阳西下, 月上东山。紧接着音乐的固定性音型演奏的出现, 给人以夜深人静的美景。花影尝叠, 微风轻拂水面, 泛起的阵阵涟漪, ……水云深际, 渔歌晚唱, 矣乃归舟, 万籁寂静……教学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体验音乐作品内涵的情感和意境入手, 充分挖掘作品所蕴含的音乐美, 让学生感受轻快、热烈、优美、悲伤等情绪, 体会宽阔、深远、平缓、宁静等意境, 使美妙的音乐伴随着教师抑扬顿挫、充满感情和富于表现力的讲解, 将学生的兴趣引导到渴求新知的境地。“耳醉其音, 心醉其情”由此产生情感的共鸣。只有引起了学生的音乐的情感共鸣, 才能使音乐真正的走进他们的心灵。

三、鼓励创造, 引起情感的升华

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在于老师保护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能力, 经常激发他们体验学习快乐的愿望。”在引出了学生的情感共鸣之后, 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创新, 引起感情升华。

艺术创新是学生主动参与音乐、体验音乐的最佳方式。在学生理解音乐内涵, 引起了情感共鸣之后, 鼓励学生通过表演、对主题哼唱、发展旋律、或者为作品创编伴奏等进行再创造, 引导学生在音响流动的同时, 在自己创造的二度创造中亲身体验与感受其形式美、内容美, 进而在知识的应用、拓宽和延伸中延伸情感, 达到创造美。例如:在让学欣赏交响幻想曲《卡玛琳斯卡亚》 (格林卡曲) 时, 先让学生唱熟主旋律《送嫁歌》《卡玛林斯卡亚》。然后, 请学生听好音乐的节拍, 旋律的起伏, 音量的强弱, 然后用双手进行指挥家作品, 聆听音乐。这不仅使他们更好地体验了音乐, 而且, 也使他们更好地了解了音乐的内涵。

音乐创新的实质是用其他艺术手段进行创造新实践, 从而再现音乐的情感体验, 实现艺术审美的情感升华。可以用肢体律动、绘画等再现音乐;也可以给乐曲伴奏, 或者简单的线条画来表达音乐的旋律和结构特点等。这些都可以在课堂的讨论的环节去进行的。

【鉴赏品味】推荐阅读:

品味05-15

品味书香06-21

品味词语07-11

品味教育07-29

品味诗歌07-29

文化品味08-22

品味意境09-17

品味课堂09-20

品味时尚09-30

品味记忆09-09

上一篇:二次典型设计下一篇:不合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