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理问题

2024-10-16

不合理问题(精选12篇)

不合理问题 篇1

随着医药科学的迅猛发展, 药物种类大量增加, 有关药物的研究也日益深入、全面, 使得医师对药学信息的有效掌握变得十分困难。由于医师对药学信息的掌握不充分、不及时所导致的用药差错, 在临床实践中普遍存在。研究表明, 临床上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为5%~10%, 其中部分导致了药物不良事件, 同时还引起药疗费用的增加和浪费。以往仅靠药师个人的药物信息活动已不能适应临床医疗实际工作的需要, 系统的、正式的药学信息服务工作逐渐发展成为药学服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基本的职能[1]。药学信息服务的内容包括:提供用药审查服务、提示用药方案中潜在的问题, 以便医师制定更好的用药方案。现将我院门诊及病房处方中存在的不合理用药问题报道如下。

1 药物溶媒选择不当

1.1 复方丹参注射液使用生理盐水做溶媒

丹参注射液用灭菌粉末与5%或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颜色呈浅黄, 而与生理盐水配伍则呈深黄色, 且与生理盐水配伍液的微粒计数和紫外吸收光谱都变化显著[2], 后者说明有新物质生成;在室温下与生理盐水配伍1h, 丹参中主要成分的含量即开始降低[3]。丹参酮属于非醌类衍生物, 醌类衍生物中酮基易还原成酚羟基而显色;输液中微粒增加的危害性更是人所共知。因此如无特殊需要, 丹参类注射液最好避免与生理盐水配伍使用, 应该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

1.2 呋塞米注射液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

呋塞米 (速尿) 注射液系呋塞米与碳酸氢钠、氯化钠等制成的灭菌水溶液, pH值为8.5~10.0, 与葡萄糖注射液 (pH 3.2~5.5) 配伍后, 由于葡萄糖注射液的酸性作用而析出不溶于水的呋塞米沉淀。配伍时, pH值越低, 则浑浊出现越快, 且浑浊度越大。当pH≥4.1时, 溶液澄明, 无浑浊现象。故呋塞米注射液不宜与酸性药物 (pH<3.7) 的注射液配伍 (包括5%葡萄糖注射液) [4], 应使用生理盐水做稀释用溶媒。

2 注射液配伍禁忌

20%甘露醇注射液250ml加呋塞米注射液20mg静脉滴注: 256种注射液配伍变化检索表提示2药存在配伍禁忌。20%甘露醇溶液为过饱和溶液, 当气温较低时, 该药常会自行析出结晶, 需用热水浴加温并振摇, 溶解后才能使用。当甘露醇浓度>15%时, 需使用有过滤器的输液器, 防止微小结晶进入静脉。对过饱和溶液, 应避免与其他注射液配伍, 以免引起甘露醇结晶析出。

3 药物剂量不当

3.1 头孢氨苄胶囊0.25g口服, 每天3次

剂量偏小。此药应给0.5~1.0g, 每天3次或6h 1次, 口服最少也应每天1.0g。该药对常见的革兰阳性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 <8μg/ml;足以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血药浓度为12μg/ml, 如要治疗敏感的革兰阴性杆菌感染, 血药浓度应达30μg/ml。 0.25g口服的血药峰浓度经计算仅为2~4μg/ml。

3.2 琥乙红霉素片0.125g口服, 每天3次

剂量过小。该药为红霉素的琥珀酸乙酯, 在体内水解释放出红霉素而起作用, 其制剂的剂量都以红霉素计算。用报道的药动学参数计算, 0.125g口服, 每天3次最高稳态血药浓度只能达到0.35mg/L, 还未到其MIC 0.5~2.5mg/L。剂量太小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若0.5g口服, 6h 1次, 则最高稳态血药浓度可达1.45mg/L。抗生素血药峰浓度 (Cmax) 与MIC比值5~10为疗效成功的标志, Cmax应是MIC的2~10倍。如果给0.5g口服, 6h 1次, Cmax/MIC=1.45/0.5 (MIC以0.5mg/L计算) =2.9, 基本可达到Cmax与MIC比值为2~10的要求。

3.3 阿莫西林片0.25g口服, 每天3次

剂量偏小。这种给药法用报道的药动学参数计算, 其稳态最高血药浓度为5.46μg/ml。该药MIC为2~8μg/ml。若用0.5g口服, Cmax可达10.8μg/ml, 若服1.0g, Cmax可达20.6μg /ml。因此许多药物手册规定, 阿莫西林片剂量为0.5~1.0g口服, 每天3次或每天4次。

3.4 早产儿给予维生素K1

10mg肌内注射, 每天1次 剂量过大。该药每天1~3mg肌内注射, 即可安全地防止新生儿, 特别是早产儿的维生素K缺乏症。预防或治疗新生儿出血用此剂量亦可, 最大剂量为每天4mg。用法应为首剂0.5~1.0mg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 视情况可每6~8小时重复给药。新生儿或早产儿由于酶系统不成熟且排泄功能不良, 使用剂量过大 (每天>5mg) 容易引起高胆红素血症或氧化损伤性溶血[5,6]。

关键词: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探讨

参考文献

[1]赖琪, 包旭, 牛D.药学信息服务的基本概念与发展[J].中国执业药师, 2008, 5 (7) :26-30.

[2]朱春梅, 吴民, 陈爱荣, 等.4种中草药注射液在生理盐水中的稳定性[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2, 22 (3) :187.

[3]张春泉, 项迎春, 王立清.丹参注射用灭菌粉末与常用输液的配伍稳定性考察[J].医药导报, 2003, 22 (8) :581-582.

[4]冯国旗.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变化[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5:307-310.

[5]贾博琦, 鲁云兰.现代临床实用药物手册[M].2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1:522.

[6]李家泰.临床药理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1004-1005.

不合理问题 篇2

许多单位都有一套住房分配方案,一般是不同的。某院校现行住房分配方案采用“分档次加积分”的方法,其原则是:“按职级分档次,同档次的按任职时间先后排队分配住房,任职时间相同时再考虑其他条件(如工龄、爱人情况、职称、年龄大小等)适当加分,从高分到低分依次排队”。我们认为这种分配方案仍存在不合理性,例如,同档次的排队主要有任职先后确定,任职早在前,任职晚在后,即便是高职称、高学历,或夫妻双方都在同一单位(干部或职工),甚至有的为单位做出过突出贡献,但任职时间晚,则也只能排在后面。这种方案的主要问题是“按资排辈”,显然不能充分体现重视人才,鼓励先进等政策。

根据民意测验,80%以上的人认为相关条件为职级、任职时间(为任副处的时间)、工龄、职称、爱人情况、学历、年龄和获奖情况。

要解决的问题是:

请按职级分档次,在同档次中综合考虑相关各项条件给出一种适用于任意N人的合理分配住房方案。用你的方案根据附表中的40人情况给出排队次序,并分析说明你的方案较原方案的合理性。

提示:此问题可查阅有关“层次分析法”的文献

要求:1.作业以论文形式提交;

不合理问题 篇3

【关键词】中药;不合理;处方;问题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632-02

1引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药品养护中对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日益广泛,中药的现代化管理对于中药制剂的统一化生产、炮制以及药效尤其重要,保证了药品质量及安全性。医院作为一种提供医疗服务的机构,而医院中药处方的管理制度将直接的对医院的发展产生极大影响,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医务人员致力于对中药处方的研究与管理中,以便于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医务人员研制出越来越多的中药处方被应用于临床上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因此,关于中药处方的管理也已成为当下医务人员研究的当务之急,临床意义十分重大[1]。

2我院中药处方中存在的问题

医院中药处方的现代化管理中也存在相应的问题,该问题主要有:患者的信息填写不全或不准确、未写对患者病情的诊断、开方医师为签名或盖章以及收费错误等多種方面,为确保广大患者接受良好的治疗,对我院中药处方的管理更加规范,并且必须规范中药处方的管理,保证中药处方的质量及安全性。

2.1患者的信息填写不全或不准确

随着信息时代的进步,人们联系方式越来越广泛,患者在就医时,其心理状态差,情绪较急躁,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容易忽视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个人信息填写不全或是填写不准确是中药处方中最为常见的问题之一,信息填写不准确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过程,为确保患者能够准确的接受治疗,以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时的补充患者的个人信息,是十分重要的环节[2]。

2.2未写对患者病情的诊断

目前,我国面临着就医人数众多,医生工作量大的问题,故而医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相对较小的问题,如开处方过程中未能够及时填写对患者病情的明确诊断,在患者转换医生进行治疗时对之前疾病信息了解较少,严重影响患者治疗的速度以及治疗的效率。对患者病情进行明确的诊断是医务人员为患者提供有效治疗过程的前提,一份准确的中药处方中,必须具备对患者疾病的准确诊断,是中药处方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之一。

2.3收费错误

收费错误是临床上常见的问题之一,由于中药处方中所开中药种类较多,每种中药的收费情况不同,为避免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增加其治疗的费用负担,或影响医院的总体利益,准确核对患者治疗的处方情况,是确保患者以及医院效益的有效方法。

3对存在问题的处理方法

临床上,针对医院中药不合理处方的处理方法,主要是应用实时的干预措施,从不同的方面,对医生所开处方进行审核与处理,做到及时发现医生所开处方中存在的问题,为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提供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并且不断的提高患者对医生以及医院的满意程度,增加患者对治疗过程的依从性,临床意义十分重大[3]。处方实时干预措施:对我院门诊处方审核模式进行规范化处理,对存在意疑义的处方及时处理,准确调剂处方中的药品,并对门诊医师所开出的处方进行点评制度处理,以及定期对我院门诊处方进行分析,在门诊开展相应的药学咨询地点,及时完善我院计算机系统等多方面对实施我院门诊处方的实施干预。

4对我院中药不合理处方存在的问题处理后的展望

我国中药处方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应用实时干预措施对中药处方进行监督与审核,患者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并且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满足了患者对医务人员的要求,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改善了广大患者对医院以及医务人员的错误观点与看法,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后的生命生活质量[4]。

5结语

近年来,我国中药的应用在国际上发展十分迅速,越来越受重视,中药作为我国一种特色药物类型,为确保中药应用的临床效果,对中药处方的管理十分重要,目前中药应用过程中主要出现的问题发生在患者、医生等多种方面,采用实时干预审核措施是确保中药处方正常以及正确应用的前提,一份准确的中药处方能够为患者提供有效的临床治疗效果,一旦中药处方出现严重的问题,则影响着患者的治疗效果,甚至危害患者的生命。实时干预措施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对中药处方进行检查与审核的手段,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效果,该方法是由多个医务人员对医生所开的中药处方进行检查,并及时作出相应修改,保证患者应用的处方安全且有效,以便于提高患者的中药处方治疗效果[5]。因此,实时干预处方有利于患者治疗后效果的提高以及患者治疗后的康复,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付晓燕.分析我院中药电子处方存在的问题[J].北京中医药,2012,31(3):375-378.

[2] 汤萍,张爱华,符珏.医院实时审核门、急诊电子处方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事,2011,25(6):541-542.

[3] 梁少丽,龙丽辉.我院门诊不合理处方常见问题分析及药学服务[J].西北药学杂志,2014,29(2):209-212.

[4] 赵璧完,祁俊,吴向起.我院门诊中、西药处方的抽查与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7(6):153-155.

讨论不合理收费问题有感 篇4

一、感慨万千

解放初期, 新中国百废待兴, 税费简约。当时特别讲民主, 事无巨细都要开会讨论, 听取大家的意见。因而在群众中形成的口头禅是:国民党税多, 共产党会多。人们在讲这两句话的时候, 虽然有点讲笑话的味道, 心里却是热乎乎的。

曾几何时, 六十多年过去, 我国已经成为税费最多的国家之一, 而房地产又“首当其冲”, 成为税费最多的行业之一。抚今忆昔, 感慨万千。

二、经济发展初期的产物

据了解, 许多西方国家在经济发展初期, 都曾出现过两“多”现象, 一是假冒伪劣商品多, 二是政府的税费多。上世纪50年代以前, 日本的商品被人们称为“日本货, 样子货”, 就很有经济发展初期的代表性。

据西方国家的专家分析, 产生两“多”现象的主要原因, 一是经济比较落后, 二是管理水平比较落后, 三是社会认知比较落后。特别是经济比较落后, 其要害是缺钱, 而发展又需要大量资金, 就必然地会在增加税费上做文章。西方囯家经过—个很长的时间, 逐步地解决了两“多”问题, 靠的是发展经济和社会进步, 也可以说是用三个进步取代了三个比较落后, 这是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

从我国当前的实情看, 解决税费多的问题可能更困难一些。主要原因有:其一, 我国人口多, 人均经济实力在世界各国中, 还处于比较落后的地位。其二, 我国行政人员比重大, 行政费用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成倍于西方国家。因而在“人吃马喂”方面, 每年都要比西方国家多支出一大笔钱。其三, 西方国家城市的市长管得很“窄”, 例如城市发展实业花钱最多, 却是实业家的事, 不需要市长去筹措。城市收来的税, 行政开支不多, 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公用和福利事业等方面。而我国城市的书记和市长则管得很“宽”, 工农商学兵、吃喝拉撒睡全都要管。城市收到手的税, 首先是用于“人吃马喂”和发展实业, 往往因资金不足, 对其他许多方面照顾不周而留下许多欠账, 有的城市甚至负债累累。其四, 中央和地方的四项共享税, 原来全是地方得大头。经过前些年的几次调整, 全部变成中央得大头。有位作者发表文章指出, 全国收的税, 中央拿走52%, 省里拿走28%, 留给省辖城市只有20% (注:以上数字是否准确, 我没有条件去核实, 希望有条件的同仁能予以核实) 。许多城市为了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 不得不在土地和房地产上狠下功夫。据一些城市的统计, 来自土地和房地产的收入要占城市财政收入的一半左右, 成了名副其实的土地财政。上行下效, 城市所属部门的各种收费也不断萌生, 而且此起彼伏, 有的是禁而不止, 有的是撒手放行。可见, 在当前的情况下要让城市减少现有的税费项目, 即使已经看出是不合理的, 也有一定难度。

但应看到, 税费项目过多并包含了许多不合理内容, 是经济发展初期的产物, 是落后的表现。凡是落后的东西, 都不可能存在得太长久, 都会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得到解决。我国的税费终究要走上合理化、规范化的轨道, 这是不可逆转的。至于所需时间是长一些或者短一些, 在发展的基础上, 取决于全国上下对此问题认识的“高”度和投入力量的“强”度。

这里还要强调指出, 绝大多数税费, 最终都要摊到广大人民头上。税费过重, 有悖于以人为本原则。我们必须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税费问题。

三、对现行房地产税费状况的评说

参加讨论的同仁们对现行房地产税费状况的评说, 归纳起来是四个字, 即:过重、过多。

先说“过重”:有媒体揭示, 房地产的税费占房地产价格的60%, 已经达到“超重”的程度。乍一听吃了一惊, 因为它与我经常计算的数据有较大的差距。后来一想, 可能是计算口径不同。因为我以前计算税费时, 没有包括土地出让金和银行收取贷款利息两项。如果加上这两项, 完全有可能达到房地产价格的60%甚至更多。税费之重达到如此程度, 是房价过高的一条重要原因, 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前面已经提到, 我国不少城市的财政收入中, 有一半来自土地和房地产。说得好听一点是, 土地和房地产撑起了城市财政的半边天, 做出了重大贡献。说得直白一点是, 政府向土地和房地产收取的税费太重了。这种“土地财政”现象, 还设有听说在世界其他国家发生, 是—种“独此一家”的现象。一个城市的财政收入主要靠土地和房地产是不合理的, 也是难以长期维持的。为此, 有必要大声疾呼, 希望有关领导部门能及早下决心解决这个问题。

再说“过多”。据同仁们提供的资料, 对房地产开发、保有和流转三个环节的收税约有20来种。对这三个环节的收费, 有两个城市的同仁提出了数字, 一个是68种, 另一个是100余种。同仁们提出, 参与收费的政府部门有20多个, 而没有提出参与收费有关单位的数字, 但从68至100余种收费来推算, 肯定成倍于政府部门。

总之一句话, 房地产的税费数量过多, 五花八门, 种类繁杂, 其中不合理的收费占了不小的份额。例如, 有个城市的有关政府部门实行了新建商品房价格认证。说穿了, 就是所有新建商品房的单位, 都统统要到这个部门去“报到”, 并缴纳认证费。这一收费, 确实为房地产收费的“无奇不有”增添了一项新内容。

据同仁们的分析, 造成房地产税费过多、过重的原因主要有:其一, 有些城市如果不搞土地财政, 就可能成为“吃饭政府”, 不得不过多地在土地和房地产上“增”收。其二, 有些地方的行政单位可能经费比较紧, 而且靠收费来为本单位和职工谋“福利”又颇得人心, 再加上我国目前仍允许一定条件的行政单位收费, 因而只要你房地产的运作过程需要通过我这个环节, 就毫不含糊地设定一个收费项目。其三, 每年房地产投资几万亿, 数量巨大, 利润又高, 向其收费, 既可收得稍多一些, 又比较容易收到手。于是, 不仅有关行政部门向它收费, 一些与房地产有关的单位也对其设定不少收费项目。其四, 房地产是一个“新兴”行业, 还没有形成严密的财务监管制度。有些收费明知其不合理, 往往是既不婉拒, 又不举报, 而是照交不误。因为这样做, 没有冲破现行财务制度的底线, 又能图个和气生财。更关键的是, 不管交了多重的税费, 最后都会转嫁到购房居民头上, —般不会耽误或妨碍房地产企业赚钱。

有人说, 房地产太富, 招来许多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觊觎, 致使各种收费超过100种, 并使房地产在全国各行业中, 荣登税费冠军的宝座。这种说法, 不—定很全面和很准确, 但却颇有事实根据。而给房地产戴上税费冠军的桂冠, 则不知其是褒是贬。

四、“向不合理收费说不”是最佳切入点

解决税费存在的问题, 归根结底地说, 是发展和进步的问题。这些年我国的经济发展很快, 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跃居世界第二, 使我们看到了前景。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比较落后, 又让我们认识到目前还没有具备全盘推进的时机。因而, 先向不合理收费说不, 是最佳的切入点。

如何解决不合理收费的问题, 似应走行之有效的“老三步”。第一步, 大造舆论, 统一认识, 这次讨论就是一项造舆论活动;第二步, 明确不合理收费的标准, 这次讨论中列举的许多例子都可作为制定标淮的参考;第三步, 组织力量对不合理收费进行清理, 这就要提请有关主管部门适时下决心付诸行动。

对合理启动火灾调查问题的研究 篇5

对合理启动火灾调查问题的研究

火灾调查的启动是公安消防机构展开调查的第一阶段,没有这一环节,也就没有之后的`调查活动.这一环节的价值在于通过发挥启动程序的过滤和分流功能,保证调查的准确性,合理利用有限的行政资源,降低调查成本.

作 者:高瑞山 作者单位:青岛公安消防支队 山东 青岛 266000刊 名:硅谷英文刊名:SILICON VALLEY年,卷(期):“”(23)分类号:X9关键词:火灾调查 启动 时限

不合理问题 篇6

【摘要】目的:对基层医院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分析,对相应解决对策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于2012年5月至2013年8月收治患者1240例,对患者接受药物治疗方法及是否存在用药不合理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240例患者中,共发生不合理用药现象30例,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为2.42%,其中抗生素应用时间过长11例,所用药物发生拮抗作用5例,应用抑酸药物剂量过大6例,联合用药致使患者产生过大副反应2例,联合用药致使疗效受到抑制4例,重复用药2例。结论:基层医院消化内科中常会发生不合理用药问题,在给药时临床医师应与药师紧密配合,保证用药合理性与安全性,促使临床用药达到最佳效果,从而为患者快速康复提供保障。

【关键词】基层医院;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

随着基础医学研究不断深入及药品研发进程不断加快,临床治疗中药品种类逐渐增多,同时药品成分也日益复杂。消化内科是基层医院重要科室,在治疗时用药范围与用药剂量相对较大,患者数量较多[1],容易出现不合理用药现象。临床不合理用药不仅会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经济负担,很多时候还会引发患者出现新的疾病。根据相关调查报道,在全世界范围内,每年有33%左右[2]的患者并非因自身所患疾病而死,其死亡原因为不合理用药。因此,对基层医院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相应解决对策具有重大临床意义。为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笔者选取我院于2012年5月至2013年8月收治1240例患者,回顾性分析给药方法与不合理用药发生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消化内科于2012年5月至2013年8月收治患者1240例,患者均因腹部疼痛、腹泻症状或消化不良现象至我院就诊,其中男686例,女554例,患者年龄为12-62岁,平均为(33.5±2.7)岁;其中功能性消化不良586例,黄疸89例,腹泻175例,消化性溃疡246例,其他144例。

1.2 方法

对1240例患者临床资料中药物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探析有无不合理用药现象,并对不合理用药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相应解决方法进行探讨,从而对临床治疗中药物应用予以有效规范。临床治疗中所用药物均经质量审查合格,确定无质量问题,可将药物质量问题排除。

2 结果

在1240例患者中,30例(2.42%)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其中抗生素应用时间过长11例,占比36.67%;所用药物发生拮抗作用5例,占比16.67%;应用抑酸药物剂量过大6例,占比20.00%;联合用药致使患者产生过大副反应2例,占比6.67%;联合用药致使疗效受到抑制4例,占比13.33%;重复用药2例,占比6.67%。

3 讨论

在新医改不断落实及医疗卫生保健事业不断发展下,人们对于医疗服务的要求日益提高。然而在现阶段临床治疗中,不合理用药已成为对医疗质量与治疗效果有重要影响的因素,甚至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3]。医疗机构应坚持以患者为中心,致力于为患者提供全面而优质的医疗服务目标,而促使合理用药显著提高即是其工作重点。

3.1 基层医院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问题分析

由于基层医院消化内科临床用药种类多且患者数量较大,致使临床治疗中不合理用药问题时有发生。在本组研究中,1240例患者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为2.42%,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抗生素应用时间过长(11例):抗生素应用时间过长是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一般而言,患者接受抗生素1-2周即可实现预期效果,然而很多患者却不遵医嘱,长期服用抗生素,致使體内致病菌耐药性增强。(2)所用药物发生拮抗作用(5例):若医师在给予处方药物时,所用药物间有拮抗作用,则会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3)应用抑酸药物剂量过大(6例):消化内科中经常会应用H2受体拮抗剂与质子泵抑制剂等抑酸药物,这些药物不仅具有治疗作用,同时还有一定毒副作用,若长期用药会引发多种不良反应。(4)联合药物致使患者产生过大副反应(2例):联合用药时可能会使药物毒副作用增强,是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类型。(5)联合用药致使疗效受到抑制(4例):联合用药在消化内科中应用较多,若联合用药不合理,不仅不会达到提高药效目的,甚至会造成药物药效降低或出现拮抗作用。(6)重复用药(2例):在治疗过程中,部分药物虽然名称不同,然而其中有效成分相似或相同,或有效药物虽然化学名与商品名皆不同,但其主治功能基本一样,这些现象容易引发重复用药现象。

3.2 解决对策

不论何种原因所致不合理用药现象均会引发不良后果,甚至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临床医师应对这一问题给予充分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对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予以最大限度降低。首先,医师应对自身责任心予以强化,不断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积极参与到药物应用学术交流活动中,对相应法律法规深入、持续学习。同时,临床医师应不断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对临床治疗中所用药物药性、药量等内容予以熟练掌握,准确掌握药物配伍禁忌,在引入新药后应积极学习,确保自身专业知识与技能不断提高。在临床治疗中,应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原则,为患者耐心介绍疾病相应知识与治疗目的,和患者及其家属展开经常性交流,对患者治疗情况予以准确把握,对给药种类与给药剂量予以适当调整。同时,医院内应经常举行临床用药知识讲座,对不合理用药严重性展开有力宣传,在全院范围内营造强化责任意识、临床合理用药的积极氛围,并且应强化临床医师专业化设置,为医生提供充分的专业化药学帮助,促使药物治疗方案合理性与安全性得到强化,从而为临床用药合理性与安全性提供保障。

总之,基层医院消化内科中常会发生不合理用药问题,在给药时临床医师应与药师紧密配合,保证用药合理性与安全性,促使用药达到最佳效果,从而为患者快速康复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黎勇.消化系统疾病常见不合理用药探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6):138-139.

[2] 付文树.不合理用药的因素及对策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3,24(1):73-75.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分析 篇7

1 药理分析

1.1 活性菌制剂与抗菌药物联合应用[3]不

不合理用药处方:双歧杆菌活菌胶囊0.36g口服, 每天2次;诺氟沙星胶囊250mg口服, 每天2次。药理分析:双歧杆菌活菌是一种活性菌制剂, 对肠道菌群的平衡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此外, 双歧杆菌活菌能使肠道内的致病菌得到有效抑制。但双歧杆菌活菌胶囊与诺氟沙星胶囊等敏感抗菌类药物联合使用时, 会使药物内的活性菌遭到杀灭, 从而大大降低了双歧杆菌活菌的药效。因此, 在临床用药过程中, 应根据患者病情的需要使用抗菌药, 使用时要同使益生菌药物与抗菌类药物错开使用, 间隔2h作用。

1.2 抑酸药与铋剂联合使用

不合理的用药处方: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5mg口服, 每天2次;胶体果胶铋胶囊150mg口服, 每天4次。药理分析:铋盐是铋剂和胃酸工作用下形成的, 而要使铋盐对溃疡面具有保护作用, 就需要铋盐在胃黏膜上积聚, 而奥美拉唑则会提升胃内的p H, 奥美拉唑与铋剂联合使用则会达不到对溃疡面保护的作用。两者联合使用时, 应间隔服用。

1.3 硫糖铝与西咪替丁[4]

不合理的用药处方:硫糖铝分散片1000mg口服, 每天4次;西咪替丁片400mg口服, 每天2次。药理分析:硫糖铝在对溃疡面进行保护时是通过在上皮细胞及溃疡处形成一道黏性凝胶保护膜, 由于硫糖铝在迅速聚合的条件下会长行程黏性凝胶, 迅速聚合的环境必须为酸性环境, 只有在酸性的环境下, 硫糖铝才能通胃黏膜中的蛋白质进行结合, 进而形成保护膜, 而西咪替丁对胃酸的分泌具有抑制作用, 2者联合使用则使硫糖铝药效丧失。因此, 在这2类药物使用时, 要避免联合使用。

2 药动学方面的不合理用药

2.1 蒙脱石散与抗菌药物

不合理用药的处方:蒙脱石散剂3000mg口服, 每天3次;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200mg口服, 每天2次。药动学分析:蒙脱石散剂对消化道黏膜屏障的修复与强化具有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对病原体和毒素都有很好的固定于清除作用。从临床的角度来看, 将蒙脱石散剂与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治疗细菌腹泻较为常见。因为蒙脱石散剂的特性会使抗菌药物的作用难以发挥出来, 如果两者联合使用, 则会造成药物被吸收而被排除体外, 因此, 在将蒙脱石散剂在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时, 要将蒙脱石散剂的用药时间提前1h。

2.2 红霉素肠溶片与碳酸氢钠

不合理用药处方:红霉素肠溶片500mg, 口服, 每天3次;碳酸氢钠片500mg, 口服, 每天3次。药动学分析:红霉素是一种碱性的抗生素, 在胃酸环境下其作用就会遭到破坏, 而碳酸氢钠在消弱胃酸对红霉素药效降低作用, 但红霉素肠溶片的肠溶衣材料会在肠液中被溶解掉, 因此, 红霉素肠溶片与碳酸氢钠片联合使用则会使红霉素在胃内被破坏, 使红霉素药效降低, 两者用药要避免联合使用。

3 药物理化性质方面的不合理用药[5]

不合理用药处方: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 口服, 每天1次;碳酸氢钠片500mg口服, 每天3次。药物丽华性质方面的分析:阿司匹林呈酸性, 碳酸氢钠呈碱性, 阿司匹林和碳酸氢钠配伍则会导致酸碱中和, 虽然对环节阿司匹林对胃部黏膜的刺激, 但是会降低药效的发挥。除此之外, 碳酸氢钠对尿液具有碱化的作用, 使阿司匹林随着尿液的排除而快速排除体外, 这样药效就会大为降低。因此, 阿司匹林肠溶片与碳酸氢钠片在用药时要避免联合使用。

4 讨论

药理学、药动学以及药物理化性质联合用药问题是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的几个常见表现, 消化内科医师在对患者进行用药的过程中, 不能完全按照惯例来开出处方或采用经验处方, 应借助临床药师从专业角度提供的技术和知识支持, 针对常见问题, 加强与药师的合作, 从而使医院合理用药水平得到有效提高。相信随着医生在与药师合作的基础上, 逐渐加深对药物的药理学、药动学、药物理化性质等方面有更深刻的认识, 在对消化内科患者用药过程中也会更加合理。

关键词:消化内科,用药, 合理性,问题分析

参考文献

[1] 薛梅苓, 刘泳, 付辛芳, 等.门 (急) 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J].西北药学杂志, 2010, 5:133-134.

[2] 马雪根, 易胜阳.本院2009年上半年门急诊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 4 (8) :188-189.

[3] 艾力哈木·艾山.基层门诊抗生素不合理用药现状及对策[J].医学信息, 2013, 29:173-174.

[4] 马凤茹.西咪替丁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 2013, 2:301.

不合理问题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856例消化内科患者的临床用药资料, 其中男1034例, 女822例;年龄21~78岁, 平均 (49.5±2.5) 岁。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的用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对常见的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分析与统计, 然后根据不合理用药因素采用有效的解决措施, 以提高消化内科的用药合理性。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用药不合理情况

1856例患者中, 共出现不合理用药231例, 不合理用药率为12.45%, 且不合理药物情况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其中2009年出现的不合理用药高于2013年,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

2.2 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因素

通过对231例不合理用药者进行分析, 其中出现不合理用药的因素如下:药物使用量大共89例, 重复用药共66例, 联合用药不合理共46例, 药物联用致不良反应共30例;其中药物使用量大的不合理率高于联合用药不合理与药物连用致不良反应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

3 讨论

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 在消化内科疾病中应用的药物品种越来越多, 对更好地促进临床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3]。但由于药物品种的不断增多, 再加上医师在给药时的疏忽等因素, 导致临床用药不合理现象不断增多, 对患者的疾病治疗造成极大影响, 也加大了患者的经济负担[4,5]。随着我国医疗体制不断改革, 人们对医院诊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6,7]。因此, 在医院消化内科中, 必须以患者为核心, 从患者的角度出发, 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全方位服务, 而临床合理用药就是提高诊疗服务水平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本研究中, 2009—2013年共出现231例不合理用药物, 不合理用药率为12.45%, 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可能与近年来医疗体制的不断改革与完善有关,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近年来的医疗体制改革取得一定的成效。另外, 在231例不合理用药情况中, 导致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因素分别为药物使用量大、重复用药、联合用药不合理与药物连用致不良反应, 且药物使用量大的不合理率明显高于联合用药不合理与药物连用致不良反应率;主要是由于药物使用量大与单次药物用量大和药物使用时间大于正常所需两个方面有关, 从而容易导致药物使用量大。其中引起各种因素的主要原因是[8]: (1) 药物使用量大。作为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的常见问题, 其不仅包含单次药物用量大的问题, 还包括了药物使用时间大于正常所需的问题。以H2受体拮抗剂为例, 这类药物服用后的药效能维持12h, 因此每天只需要服用2次, 若增加其服用次数或剂量, 就会导致药物使用量大的现象。正因为这两方面的因素的存在, 导致药物使用量大; (2) 重复用药。主要是由于临床中有许多药物的共享的相同或类似的, 虽然其药学名称不同, 但药物成分及其功效是相同的, 因此在给药时出现两种药名不同但效果相同的药物, 从而造成重复用药; (3) 联合用药。在消化内科治疗中, 药物的联用是比较常用的方法, 以增强药物治疗的效果, 但在部分药物中, 由于两种药物的成分具有拮抗作用, 不仅起不到增强效果的作用, 反而会影响药物效果; (4) 药物联用致不良反应增强。在药物联合使用时,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增强药物的治疗效果, 但由于对药物的成分未进行充分的分析, 导致药物联用引起的不良反应增强。

因此, 针对消化内科中药物使用量大、重复用药、联合用药及药物联用致不良反应增强等不合理用药问题, 必须采用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才能有效保障消化内科治疗的合理性及有效性。因此, 医院消化内科必须要加强医师对药物使用的新知识进行培训, 加强与其他医院的消化内科之间的交流与研究, 以为医生提供更多的学术交流机会, 以不断提升医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并落实岗位责任制, 以提高医生的责任感, 从而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9]。同时, 医生也要严格要求自己, 树立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服务的精神,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 应加强与患者之间的交流, 以全面掌握患者的具体病情情况, 并向患者详细讲解药物的类型、作用及相关注意事项等, 并结合患者及其家属的意愿等因素进行给药, 有利于提高临床药物合理性, 从而有效减少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

摘要:目的 探讨消化内科中常见的不合理用药问题, 以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 规范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本院对2009—2013年收治1856例消化内科患者的临床用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56例患者中, 共出现不合理用药231例, 不合理用药率为12.45%, 且不合理药物情况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其中2009年出现的不合理用药明显高于2013年,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其中出现不合理用药的因素如下:药物使用量大共89例, 重复用药共66例, 联合用药不合理共46例, 药物连用致不良反应共30例。结论 根据消化内科中的不合理用药因素采取的有效的解决对策, 以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

关键词:消化系统,合理化,药物疗法

参考文献

[1]伍晓剑.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的研究分析[J].当代医学, 2011, 17 (33) :22-23.

[2] 姚增奇.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 2013, 9 (1) :202-203.

[3] 周兴武.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的研究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 7 (11) :118-119.

[4] 毛成燕.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的研究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3, 17 (7) :83-85.

[5] Bregnh L, Thirstrup S, Kristensen MB, et al.Combined intervention programme reduces inappropriate prescribing in elderly patients exposed to polypharmacy in primary care[J].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 2009, 65 (2) :199-207.

[6] 谢建明.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 2013, 32 (28) :144-145.

[7] 钱晓宏, 刘琳娜, 张琰.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分析[J].医药导报, 2011, 30 (2) :262-263.

[8] 吴万水.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情况调查及应对措施探讨[J].内蒙古中医药, 2012, 31 (21) :97-98.

不合理问题 篇9

1 资料与方法

抽查我院2011年6-12月门诊处方386张和各临床科室病历医嘱160份进行点评, 总结我院处方书写和用药存在的问题, 进行一次综合性评估。以《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新编药物学》、2011年《抗菌药物专项整治》等资料为依据, 对不规范处方和不合理用药进行干预, 促进处方的规范性与临床合理用药。

2 结果

处方点评结果分为合理处方和不合理处方。随机抽查的2011年6-12月门诊处方386张, 抗菌药处方127张, 抗菌药物使用比例为32.90%;注射剂处方67张, 占处方比例17.36%;不合理处方92张, 占总处方数的23.83%;合理处方294张, 处方合格率为76.17%。住院部160份病历中不合理用药20份 (12.50%%, 住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7.5% (124/160) , I类切口使用率为65% (104/160) , 预防用药时间≥24h, 我院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偏低, 未达到规定指标30%的要求。门诊不合理处方分类统计、用药不适宜处方分类统计、不规范处方分类统计、超常处方分类统计结果, 分别见表1、表2、表3、表4。

3 实例分析与讨论

3.1 不规范处方

不规范处方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 内容缺项。处方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常见的是患者住址、开具处方日期漏写。 (2) 临床诊断不规范。漏写或简写, 描述不清。临床诊断是药师审核用药适宜性与是否合理用药的依据, 医师应当准确书写、重视。 (3) 调剂人员未按要求签字, 划价、调配、核对、发药不签字, 单人值班不双签名。药房调剂人员签名表示对该处方负责, 包括用药合理性、经济责任、法律责任。 (4) >5种药品。《处方管理办法》第6条第7项规定:每张处方应≤5种药品。我院处方中尤其是输液处方出现>5种药品很普遍。 (5) 药品剂型、规格、数量、单位书写不规范。如:“罗红霉素×2盒”, 有不同规格、不同剂型的罗红霉素, 具体用哪种, 给药房调剂人员制造了负担。如“阿莫西林×2盒”, 剂型不写, 未看用法就很难判定是口服用药还是注射剂。医师书写处方的规范性也可体现一个医师的整体水平, 细心与耐心的表现, 是否对本院药品的了解。 (6) 未使用药品通用名称, 维生素C片, 写成Vit C片;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液写成TAT等均是不规范的写法。 (7) 用法用量书写不规范。如, 镇痛药“去痛片”或“氨酚曲马多片”、胃肠解痉药“阿托品片”, 在用法上写“必要时服用”。甚至无“用法”二字。有的用法写“按说明书服用”。 (8) 处方涂改不签名。药房出现药品短缺时, 医师需要更换药品时, 出现在原药品上划掉以示不要, 并不签名。《处方管理办法》第6条第3项规定:字迹清楚, 不得涂改;如需修改, 应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 (9) >7d用量的处方。

3.2 用药不适宜处方分析

处方点评是医院持续医疗质量改进和药品临床应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提高临床药物治疗学水平的重要手段, 是分析不合理用药的重要手段。本次点评用药不适宜处方占处方总数的6.99%。存在的问题如下。

3.2.1 用法、用量不适宜:

如医师开具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胶囊2粒, 每天2次。阿莫西林是时间依赖性药, 每天3次才可达到有效杀菌浓度, 每天2次用法不妥。阿莫西林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体内抗菌活性研究表明, 要达到最大抗菌作用, 应使T>最低抑菌浓度 (MIC) 为给药间隔40%~50%以上[1]。再如, 一成人患者, 医师开具注射用头孢噻肟2g静脉滴注, 每天1次。头孢噻肟每天1次无法满足抗菌要求, 反而易引起耐药菌产生。其杀菌效果主要取决于血药浓度>MIC的时间, 使其24h内血药浓度高于致病菌MIC至少60%的时间, 或一个给药间隔期内超过MIC时间必须>40%~50%, 方可达到良好的杀菌效果, 应每天给药2~3次。有些医师为了节约时间, 减少输液次数, 超剂量用药, 不顾疗效, 将抗菌药物给药频率每天2次改为上午或下午3h内一次性使用, 中间隔开2组液体。这种给药方法达不到稳态血药浓度, 前12h浓度过高, 后12h血药浓度过低的现象。不但不能很好的治疗感染性疾病, 反而诱导细菌的耐药, 增加不良反应。某些口服药的用法, 根据其特点应注明具体用药时间, 如餐前或餐后, 嚼服或吞服, 而医师常疏漏。

3.2.2 适应证不适宜:

抽查中发现, 临床诊断为肾炎, 而处方开具的有泮托拉唑肠溶片、胃肠复元膏;某患者诊断为高血压、关节酸痛, 医师开具罗红霉素软胶囊;上呼吸道感染, 医师开具头孢克肟分散片。住院医嘱处方发现, 小外伤、皮肤软组织挫伤患者, 医师开具注射用的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据相关资料报道, 目前国家对抗菌药物的专项整治, 使抗菌药物的使用得到了规划, 而某些营养剂和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提升。质子泵抑制剂注射剂在临床广泛使用, 其用药额度远高于质子泵口服制剂及其他类治疗消化性溃疡药, 这可能与其无指征用药所引起的滥用有关;质子泵抑制剂注射剂的使用绝大多数是以预防为目的, 无适应证预防用药情况非常普遍。纯属滥用抗生素。

3.2.3 选药不适宜:

临床选用抗菌药物多不针对病原菌及抗菌药物的抗菌谱, 抗菌药物在体内的作用特点选用抗菌药物。常见的是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咽炎、扁桃体炎, 不遵循《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指导原则》, 使用第3代头孢菌素, 有的为了省皮试麻烦, 直接使用氨曲南。如确诊有细菌感染, 首选药物应该是青霉素类, 第1代头孢菌素, 其次是大环内酯类。

3.2.4 重复给药:

这类现象主要表现在多种中成药联用上, 中成药成分比较复杂, 易出现不同药物, 含有成分相同的现象。一患者, 医师给予开具一处方:板蓝根冲剂与复方双花片, 2种药物的主要成分均是板蓝根。板蓝根超量会蓄积中毒, 引起消化系统和造血系统损害, 如上消化道出血, 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

3.2.5 联合用药不适宜:

临床上联合用药的目的是提高疗效, 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如联合用药不当, 出现配伍禁忌或药物相互作用, 药理作用就会减弱。如儿科处方中比较多见的是阿莫西林颗粒与枯草杆菌二联活菌同时服用, 致后者疗效降低;小儿腹泻患者, 医师开具阿莫西林颗粒与蒙脱石散同时服用, 蒙脱石散主要成分为八面体蒙脱石的多层结构微粒, 具有层纹状结构及非均匀性电荷分布, 对消化道内的病毒、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有固定、吸附作用, 同时对药物也有吸附作用, 不宜同时服用, 应间隔2h用药。

3.2.6 药品剂型、给药途径不适宜:

妇科门诊常见不适宜的用药处方, 如甲硝唑片或制霉菌素片阴道用药, 均是不科学的, 甲硝唑片或制霉菌素片在阴道里药物崩解条件达不到, 易引起阴道黏膜损伤, 应选用适宜的剂型, 如栓剂。如庆大霉素注射液口服治疗胃肠道感染引起的腹泻, 易引起药物不良反应。

3.2.7 溶媒选用不当:

根据药物理化性质选择适宜的溶媒是合理、安全用药的一项重要措施, 溶媒选择不当, 药物会出现浑浊、沉淀、变色或效价降低等配伍禁忌[2]。如发现注射用培氟沙星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 培氟沙星说明书中详细说明不宜使用氯化钠注射液作为溶媒, 以免产生沉淀。中药制剂一般主张严格按说明书选择溶媒, 但有些处方还存在一些选用溶媒不当的现象。

3.3 超常处方分析

(1) 无适应证用药;无适应证用药主要是抗菌药物使用方面出现较多, 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 病原体以病毒感染多见, 占90%以上。医师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不严格遵循《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导原则》, 观念不端正, 认为不用抗菌药物就会延误病情, 引起医疗纠纷, 习惯性用抗菌药物, 依赖性太强, 成为目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无适应证使用抗菌药物的主要原因[3]。 (2) 同一患者同时开具>2种药理作用相同的药物。无正当理由为患者开具>2种药理作用相同的药物, 医师对药物的相加作用理解错误, 认为2种作用相同的药物同时使用, 作用会增加, 未考虑到药物的不良反应一面。如一患者智齿冠周炎, 医师开具罗红霉素软胶囊和红霉素肠溶片;又如皮炎患者同时开具地塞米松软膏和氟轻松软膏、地塞米松片;某患者同时使用2种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 这样>2种药理作用相同的药物同时使用会出现药物的毒性反应, 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4 结论

处方点评制度的实施, 规范了医师的处方行为, 提高处方质量, 促进合理用药。审核处方的适宜性, 进行用药交代, 指导患者用药安全, 既是药师的职责, 又是医院药学服务水平的重要体现。应强化处方的规范性和合理用药的管理, 临床医师和药师应加强合理用药知识的学习, 消除处方审核双签名中存在的流于形式的现象, 切实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摘要:目的 加强医院处方的管理, 规范处方书写的质量,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保障医疗安全。方法 抽查我院2011年6-12月门诊处方389张和临床科室病历医嘱160份进行点评, 从处方书写规范性、用药合理性方面综合性评估, 进行处方分析。结果 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使用比例为32.90%, 注射剂占处方比例17.36%, 处方合格率为76.17%;临床科室160份病历医嘱处方不合理处方占12.50%, 住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7.5%, 使用率偏高。结论应强化处方的规范性和合理用药的管理, 临床医生和药师应加强合理用药知识的学习, 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关键词:处方点评,综合性评估,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 王爱霞.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02.

[2] 张湛.处方中不合理用药的典型实例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 2013, 20 (3) :183-184.

不合理问题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确定的研究对象为我院消化内科2010年1月~2013年6月的2200患者。2200名消化内科患者中,男1247例,女953例,年龄12~86(36±4.2)岁。

1.2 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消化内科科2010年1月~2013年6月的2200患者资料和临床用药情况,分析不同不合理用药案例的原因,并进行分类、总结,研究提出建议和相关改进措施。

2 结果

2.1 用药不合理情况

本院消化内科2010年1月~2013年6月本院2200例患者中,不合理用药情况共出现300例,2010年101(33.67%)例,2011年87例(29%),2012年45例(15%),2013年至6月份11例(3.67%),呈逐年递减趋势,不合理用药情况有所好转。

2.2 不合理用药情况类型

通过对以往实际案例的搜集、整理,对不合理用药的类型与原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不合理用药情况有所改善,不合理情况主要包括抑酸药物使用剂量过大(31.07%)、抗生素使用过久(20.25%)、重复用药(14.55%)、药物拮抗(13.87%)、不合理联合用药(12.21%)及药物联用造成毒副作用(7.42%)等。

3 讨论

3.1 常见消化科不合理用药分析

(1)药物使用量大:药物使用量大包括抑酸性物质使用剂量过大和抗生素的过长使用。常用抑酸药物有以下两大类:(1)H2受体阻滞药:结合胃壁细胞H2受体,抑制组胺刺激细胞的铋酸作用,减少胃酸分泌。通常H2受体拮抗剂药效能维持12h左右,每天只需服用2次,不需增加剂量,过量反而会引起不良反应。常用药物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易产生头痛、胀气、腹泻、恶心等不良反应。(2)质子泵抑制剂:阻断胃壁细胞上的质子泵,抑制酶的活性,提高胃环境p H值,提高对幽门杆菌的消除度,治疗消化性溃疡较H2受体拮抗剂更可靠,起效更快。此类常用药物有奥美拉哇、兰索拉哇、潘妥拉唑及雷贝拉唑等。质铋剂如枸橼酸铋钾在胃酸作用下,以铋盐的形式保护溃疡面。两者不宜同时口服,避免质铋剂失去酸性环境而无效[5]。(2)重复用药:常出现于消费者的自我医疗时,由于对药品名称的认识不足造成。一般药物有通用名和商品名两类,一是国家药典委员会规定的通用名,另一个是它的化学名。一药多名的现象在复方制剂中尤为常见。如阿司匹林(Aspirin)为通用名,乙酰水杨酸为化学名;扑热息痛,通用名为对乙酰氨基酚(paracetamol),化学名为N乙酰基 ̄P ̄氨基酚。医生应详细询问患者所服药物,避免重复[6,7]。(3)不合理联合用药:两种以上药物同时使用导致药物作用未能充分发挥、药效降低,即药物的对抗作用。如有十二指肠溃疡病史的消化不良患者,用药为多潘立酮片20mg/次,tid,盐酸雷尼替丁片,150mg/次,早晚各1次。两种消化类药物存在相互作用,盐酸雷尼替丁属H2受体拮抗剂,可改变胃pH值,减少多潘立酮在胃肠道的吸收,导致药效降低,两者不宜联合使用;又如临床中吗丁啉和易蒙停的联合使用,不会因配伍增加临床药效的发挥[8]。胃肠动力药不宜与抗胆碱药、制酸剂联用,医师要从药用最大化出发,给予药物治疗。(4)药物联用造成毒副作用多:潘立酮(吗丁啉)是临床上常见的胃肠动力药,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反流性食管炎、恶心、呕吐等具有较好疗效,但多潘立酮与许多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多潘立酮不宜与助消化类药物联合使用,其本身即可增强胃蠕动,促进胃排空。严重的可产生毒副作用。如多潘立酮与酮康唑联用,增加患者肝脏负担,胃肠道感染机率。又如西咪替丁与硫糖铝的连用,在pH值<4的酸性环境中与硫糖铝相互反应,产生粘性生物凝胶,粘贴在胃上皮细胞以及溃疡口之上,但西咪替丁令令胃内PH值升高,抑制胃酸的分泌,所以临床西咪替丁不能与硫糖铝联合使用。更不能与地西泮如联合使用,这样可能会加重患者的呼吸抑制。

3.2 个案分析

(1)患者基本情况:女,45岁,腹痛3w,全身乏力住院,经胃镜检查患有十二指肠溃疡。用药:法莫替丁20mg bid,胶体果胶铋150mg tid,bid+硫糖铝混悬液。分析:临床使用抑酸剂和质子泵抑制剂,提高胃内pH值,改善胃环境。铋剂,如胶体果胶铋和硫糖铝,以铋盐形式沉积于胃黏膜,保护溃疡发挥抗幽门螺旋菌作用;另一个形成复合阴离子保护黏膜,但都需在酸性环境下才能离子化。且两者同是使用的过程中,必须配合使用抑酸剂,可在服用黏膜保护剂之前先行服用。改善胃酸环境,发挥药效。(2)患者基本情况:男,32岁,因胃酸、胸闷、心悸入院检查,经胃镜提示为反流性食管炎。用药:奥美拉唑20mg,bid+多潘立酮10mg,tid。分析:两者用药可增加治疗疗效,促进胃肠蠕动,减少抑酸剂吸收。但是服用时应间隔2h。避免发生反应。(3)患者基本情况:男,68岁,腹泻严重,原因待查。用药:地衣芽孢杆菌颗粒0.5g tid,左氧氟沙星片0.5g,qd,双歧三联活菌胶囊420mg tid。分析:地衣芽孢杆菌颗粒可消耗肠道内氧气,营造厌氧环境,滋生大量厌氧菌的生长,双歧三联活菌补充正常菌。左氧氟沙星片作为抗生素与地衣芽孢杆菌颗、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这一微生态制剂联合,原则上不宜共同使用,实在不可避免,应错开给药时间,减少耐药因子的传递以及减少药用的发挥作用。一般情况以抗生素先治疗再经过微生物环境调节菌群。

消化内科作为医院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室,用药安全问题关系到管着切身安全和医院的声誉。消化内科患者群体较为庞大,用药总量多、剂量大,涉药面广,因此必须整治不合理用药行为,在新医改下,更注重以患者为中心,确保药品的安全、合理、有效、经济。就药动学方面和药物理化性质方面着手,结合消化内科临床的案例加以分析。临床医师由于知识水平和结构的限制,往往难以跟进先进治疗方法,掌握最近医疗动态,采用陈旧的方法,忽视药物的潜在副作用,淡化药物联合使用的相互发作用,对治疗药物的选择大多按照先前的经验处方。医院部门应该配合现代化专业的临床药师配合门诊医师提供专业的药学帮助,共同商讨患者的最佳药物治疗方案。临床或门诊医生亦应该加强自身医学修养,研读专注和最新医学杂志,参加各类研讨会,提高药物配给的科学、安全性。此外,国家安全卫生部门应联合各大医院、高校医学院和药品监督部门,加强对从事医疗的人群的安全教育和医德教育,不乱用药,不开高价药,并对药品生产的质量和安全严格监督。肃清医生与药商之间的相互勾结,避免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药物不合理使用的安全问题和经济负担。

摘要:目的&nbsp;分析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方法&nbsp;选取2010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消化内科接收的2200例消化道疾病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和用药情况,重点关注医生给予的药物治疗手段,探究其可能存在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可从临床医师对药品的药理学、药动学、药物理化性质等方面着手,并对问题进行汇总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情况共出现300例,2010年101例,2011年87例,2011年56例,2012年45例,2013年至6月份11例,呈逐年递减趋势,通过对以往实际案例的搜集、整理,对不合理用药的类型与原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不合理情况主要包括抑酸药物使用剂量过大(31.07%)、抗生素使用过久(20.25%)、重复用药(14.55)、药物拮抗(13.87%)、不合理联合用药(12.21%)及药物联用造成毒副作用(7.42%)等。结论&nbsp;研究表明医师用药与患者临床实际情况存在相当程度的不相符,其中在消化内科普遍存在,门诊医师和临床药师应全力配合,减小不合理用药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切身利益,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关键词:消化内科,临床用药,药物合理性

参考文献

[1]崔年芳,郭杰.冠心病心绞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临床观察[J].安徽医药,2011,15(1):82-84.

[2]丁雅霜.护患用药信息沟通影响因素调查[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1,18(11):1059-1060.

[3]李兰斌.论不合理用药于消化内科的问题研究[J].中外医疗,2011,30(36):191.

[4]李力佳.我院合理用药及医生行为干预研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1(2):62-64.

[5]李雄.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27):26.

[6]梁玉华,余天,刘劲,等.我院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用药分析[J].内科,2012,7(4):403-406.

[7]王卫东,张振霞.全胃肠外静脉营养液的配制与质量探讨[J].西北药学杂志,2009,24(6):476-477.

代孕:不合法、问题多等 篇11

医疗话题类

代孕:不合法、问题多

最近,国家卫生计生委等在全国范围打击代孕行为。目前绝大部分代孕机构网站已被关闭,但在微博、QQ等社交平台上,仍有不少代孕机构在发布广告、开展交易。所谓代孕,是指利用辅助生殖技术将受精卵植入代孕女性子宫,由其代替他人完成怀孕及分娩过程。这一行为在我国并不合法。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兴起,各种代孕广告泛滥,代孕行为也有所增加。专家指出,代孕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代孕妇女发生危险,健康受损,到底由谁负责;孩子出生后,到底谁是真正的“妈妈”;代孕商业化,做“出租子宫”“生意,不符合道德规范;还有人以代孕为名做其他不合法的事……专家提醒,无论是请人代孕,还是替人代孕,都是违法的。

生活方式类

世界卫生组织:借助手机应用保护听力

世界卫生组织最近指出,目前全世界有11亿年轻人面临由不安全用耳习惯导致的听力损失风险。据调查,中等和高收入国家12~35岁青少年中,近半数人用MP3播放器和智能手机等听音频时,音量超过安全范围,长此以往可致不可逆听力损失。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为保护听力,一定要控制好音量,一般在安静环境下应将音频设备音量设置在低于最大音量 60%、让人感觉舒适的水平。此外,有些手机应用程序可以显示以分贝为单位的噪声强度,并提示噪声等级是否达到危险程度。世界卫生组织提醒,如出现耳鸣,听门铃、电话铃和闹钟铃等高音时有困难,听不清别人讲话(特别是打电话时),或者在餐馆或其他社交场合等嘈杂环境中跟不上别人的谈话,应及时就医,排除听力受损。

健康消费类

运动前后:少喝功能饮料

近年来,功能饮料在青少年中很流行。但国外心脏病专家研究后发现,即使是看起来健康的青少年,在运动前后饮用含大量咖啡因的功能饮料,也可能会引起突发心脏病或者心律失常。如果本人是潜在心脏病患者,则危害更大。据国外调查,目前有三分之一青少年经常喝功能饮料,且这类饮料的受欢迎程度正在急速增长。一般情况下,功能饮料含数量较多的咖啡因。专家建议,青少年每天饮用功能饮料的量不应超过一罐(250毫升),且不要在运动前后饮用。如果有心脏方面问题(包括有心脏病家族史等),最好向医生咨询一下,看是否合适饮用。

名家观点类

钟南山:滥用抗生素,让我吃鱼都谨慎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就我国细菌耐药的现状发表了看法。他说,现在许多民众,甚至个别医务人员把抗菌药当作退烧药、感冒药等随意使用,导致抗菌药过度应用,发生耐药问题,最终使抗生素使用的有效性大大降低。据统计,中国人均抗生素年消费量为美国人均用量的10倍多,而真正因病情需要使用的不到20%。滥用抗生素的另一个表现是畜牧业及水产业大量使用抗菌药。据统计,我国生产的抗菌药约一半用于动物。动物滥用抗生素转移到人体的可能路径有两种:一是直接食用肉类;二是排泄物污染水体。据调查,目前我国地表水中含有68种抗生素,且浓度较高。钟南山说,现在我吃鱼时,就会担心有没有经过大量抗生素喂养,多了几分警惕。钟南山说,预防细菌耐药是个复杂问题,但任务紧迫,需要每个人、全社会各行各业从现在开始就共同努力。

疾病预防类

跨度56年研究:超重、肥胖渐成高血压主因

儿童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的几大问题 篇12

“中国滥用抗生素问题突出, 我们儿科更是‘重灾区’。”北京儿童医院教授杨永弘在“2010年全国流感防控会”上说。

儿童是一类特殊用药群体, 其肝肾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均未发育完全, 在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方面都有与成人不同的特点, 必然对药物的临床疗效产生影响。儿童的生理特征决定了其用药的特殊性, 儿童合理用药比成人的难度更大, 突出地表现在抗菌药物应用方面。应用抗生素时, 比较敏感的细菌由于抗生素的选择性作用而被大量杀灭, 留下来的便是对抗生素耐药的细菌, 这些耐药菌能够通过复制将耐药性传递给后代, 还可通过质粒介导使耐药基因传播, 当耐药菌大量繁殖成为优势菌时, 可导致各种难治性感染疾病发生[2]。小孩从一生下来就用抗生素, 直接后果是, 体内长期带着耐药菌, 一旦生病可能无药可医。

对于儿科用药, 无论医师还是患者家长都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 导致抗生素滥用, 对患儿产生严重的危害, 本文主要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几个问题。

1 医方因素

1.1 用药主导思想不明确

所有的感染都需要抗生素治疗, 对于儿科用药, 无论是临床医师还是患儿家长都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医师家长往往从预防性、保护性、安慰性等角度出发, 盲目的应用或要求应用抗生素。

1.2 新的、昂贵的抗生素必然产生更好的效果

由于缺乏有效的宣传教育, 患者认为所用的抗生素越新越好, 越贵越好。医师认为患者期望得到抗生素治疗, 违背科学地使用了抗生素, 医患双方根本没有意识到抗生素与微生物耐药性之间的关系。

1.3 用药品种偏少

随着医、药学领域的不断发展, 越来越多的抗生素被发现具有较严重的不良反应而被禁用或慎用于儿童。如四环素对儿童会形成四环素牙等。加之常用抗生素日趋增长的耐药率, 使儿科用药的种类受到极大的限制。再加上门诊儿童流量大, 很多医师只能靠临床经验对儿童进行诊断没有针对性。

1.4 用药途径不安全

目前, 大多数医院儿科门诊应用抗生素的途径多为静脉滴注给药。主观上, 对滥用注射剂的危害性认识不足, 习惯将静脉给药作为首选, 病好得快。客观上, 儿童胃酸度低, 肠管相对较成年人长, 通透性高, 胃排空和通过肠道的时间较慢, 因此对儿童来说, 口服吸收比静脉注射更安全。

1.5 用药疗程不合理

剂量过大、过小、疗程过长、过短均属于不合理用药。门诊用药疗程过短已成为普遍现象, 由此而造成剂量不足, 血药浓度过低, 达不到治疗效果, 同时还容易导致耐药性的产生。调查表明, 3/4以上的患儿应用抗生素未达到需要疗程。往往家长见病好了, 就马上停止用药。

1.6 个别医院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医师为完成药品指标及多得药品利润, 不遵循抗生素的应用原则。用贵药、进口药的现象并不少见。医师不遵循抗生素用药原则而选择广谱抗生素, 且多种抗生素同时应用。对抗生素的适应症、禁忌证、了解不够详细, 且不结合小儿发育成熟度用药, 不注意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用药。而儿童最好别两种以上抗生素联合用药。

2 家长方面

2.1“吊针”更快更有效, 用药疗程越短越好

抗生素使用前期, 病情确实看上去好的快, 很多时候, 患儿家长往往还会主动要求“吊针”, 甚至错误地把葡萄糖当作“补药”, 儿童一不舒服就去医院要求挂吊针。却不知道抗生素不仅不利于儿童自身免疫系统的发展, 更可能会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抗生素的使用有可能“消灭”体内的益生菌, 造成菌群失调。

2.2 现在独生子女多, 孩子生病, 家长着急。

恨不能用药后立竿见影。如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常伴有发热, 甚至惊厥。多数家长认为发热即炎症, 立即要求静滴抗生素以求退热。而实际上, 90%以上的上感为病毒感染, 多有自限性, 约一周左右。宜采用休息、多饮水、物理降温、中药对症治疗等方法即可。如继发细菌感染, 甚至向局部扩散引起鼻窦炎、咽炎、中耳炎、肺炎等并发症时, 再合理选用抗生素 (但多数家长不理解, 认为如不用抗生素, 孩子有事, 跟你没完) 。

在中国儿童滥用抗生素问题突出, 总的来说归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因为医师为避免病情恶化导致医疗纠纷的风险等, 会放宽抗生素使用条件;另一方面一些家长担心孩子受罪就想用药把病快点治好。为控制抗生素滥用局面, 2011年4月卫生部发不了《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后又发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方法》征求意见稿。当然改变国人对抗生素的依赖, 应多进行宣传教育[3]。让老百姓加强对抗生素认识, 避免出现抗生素使用的误区, 同时加强医师道德责任感。才能根本改变中国抗生素滥用的局面。抗生素是把双刃剑, 要合理使用。只有合理使用, 防止滥用, 才能发挥抗生素的最大效用, 避免浪费, 保证儿童安全。

摘要: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儿科抗生素使用现状, 促进儿童合理用药。方法 研究我院2011年儿科门诊处方, 进行研究抗生素用量。结果 门诊儿科抗生素使用存在滥用现象。结论 儿科抗生素为何存在不合理应用, 本文主要研究这几大问题。

关键词:儿科,抗生素,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严珍.儿科抗生素应用的误区、危害及对策[J].海峡药学, 2006, 18 (3) :55.

[2]廖晓玲, 金星.儿科门诊合理应用抗生素难点分析[J].中国药房, 2005, 16 (6) :441.

上一篇:鉴赏品味下一篇:健康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