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品味教学管理(精选12篇)
语文品味教学管理 篇1
语文是鲜活的, 是具有生命的。语文的生命性是以“语言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语文的生命性应该在学生练语习文的过程中鲜活、丰满起来。当代作家刘戈说得好:“观察自细节始, 知识自细节来, 文学自细节出, 哲学自细节入, 人生自细节明, 文明自细节进, 意义自细节显。作为人, 你怎能不认识和把握细节, 学会观察和深入细节, 仔细品味细节。”细节是生命精灵的凝聚, 细节是至情至爱的自然流露。在呼唤生命细节的时代, 我们应当格外留心去孕育细节、珍视细节、体验细节、滋养细节。
多媒体以其独特的方式触动心灵, 具有美育之功效。幻灯、投影, 可储存、再现、放大教学中的文字和图像, 鲜明地表现主题, 清楚地展示细节, 直观、形象、生动、感染力强, 突出展示静态的美。录音机是一种录音、放音的音响设备, 能协助教师课堂教学, 朗读示范欣赏, 给学生以音乐美。电影、电视、录放机活动性强, 声画并茂, 视听结合, 又具有动态美、情境美、色彩美。
这些现代教学手段使我们可以将文学中种种生命的细节以及种种思想感情的因子, 在潜移默化中积淀在学生深层心理上, 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化和启迪, 从而更加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一、在阅读教学中, 用多媒体解读细节
1. 导入课文时, 创设情境的细节
语文教学是形象思维的教学。这一特点启发我们可以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在学生头脑中积累表象。没有丰富表象储存的大脑, 就像是干涸的池塘, 是没有任何生命力的。表象丰富的学生思维灵活, 学习效率高;表象贫乏的学生思维迟钝, 学习效率低。我们在导入过程中, 不妨尽可能地利用电教手段, 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和情感体验。有一位教师在教《“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文时, 就播放了影片《泰坦尼克号》中那些感人的细节:年轻母亲温柔的故事, 老夫妻紧紧的拥抱, 乐队如水般的音乐, 船长紧握船舵的双手……这些细节情境让学生感悟到生命的伟大、人格的魅力, 再回过头来领会课文中船长的“一个伟大的灵魂”时, 就水到渠成了。
2. 讲解重点时, 再现精妙的细节
《鸟的天堂》一课, 有两处描写大榕树的大和美。尽管课文描写极为细致, 但学生年龄小、知识面窄, 对榕树是如何大、如何美仍觉得很陌生, 很难理解“鸟的天堂”真正含义, 尤其是对文中叙述的“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一直垂到地上, 伸进泥土里”、“那么多的绿叶, 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 不留一点缝隙”等语句很难置信。在这种情况下, 借助投影, 教师从各个角度用特写镜头展示榕树千姿百态的细节景象, 从而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感性认识。
3. 在适当的时候, 补充精彩的细节
有些课文, 尤其是略读课文, 有的是原著的缩写, 有的是大略的介绍, 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再现部分细节, 重现原著的精彩。如学习《厄运中的海伦》时, 教师补充关于海伦学习的片段, 让学生具体感受她学习的艰难;学完《鲁滨孙漂流记》, 由于课文是原文的缩写, 因此可以在课堂上和学生共读原著。我就和学生共同阅读了鲁滨孙救“星期五”这一节。逼真的细节, 细致的描写, 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二、在作文教学中, 用多媒体创造细节
1. 定格镜头, 为观察描述创设条件
著名的艺术家罗丹指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细节时时可以发生, 天天可以创造, 人人可以开掘。关键是要练就一双发现生活之美的火眼金睛。在作文教学时, 我们要非常注重利用多种手段, 对学生作文进行细致指导。
在指导学生写一次活动的作文时, 教师先举行一次拔河或者打球比赛, 把比赛过程录下来。在指导比赛场面描写时, 教师把画面上表现特别明显、有趣的学生镜头定格后, 指导大家细致观察其动作、神态并领悟内心活动, 再让学生描述。画面生动直观, 停留时间长, 学生就可以充分感知画面的每一处细节, 捕捉特点, 深化理解, 描述起来自然惟妙惟肖了。
2. 自选画面, 培养文思的独创性
我们不能光像摄像机一样把客观的事物摄入自己的眼帘, 印入自己的脑海, 而要能在极其普通、极其平凡的事物中发现一般人所看不到的东西。在观察人、事、景、物时, 教师要教会学生既要整体把握, 又要认清局部, 还要拆解开来看, 洞悉生活的细节。只有这样, 才能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 透过现象, 抓住所观察事物的本质。
第九册第一单元的看图写话《植树》训练中, 我引导学生抓住不为人注意的但又很有意蕴的细节:花上的蝴蝶结、女孩的笑脸、灿烂的阳光、美丽的野花、小女孩的眼神等。又如第十册第一单元的漫画作文《假文盲》, 可指导学生从那几个大男人漠然的眼神想到假文盲的自私、冷漠;从抱孩子妇女怯怯的神态想到母亲的无助。
3. 激发想象, 引起创作灵感的源泉
美并不是静止不动的, 它可以在孩子多维的世界里得到升华。电教手段不仅可以成为学生认知事物的工具, 还可以成为激发他们想象、引起创作灵感的源泉。
贝多芬的《月光曲》一文带给读者无限的遐想。学完这篇文章, 学生们意犹未尽。我又播放了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 调动各种感官, 把自己融进音乐中去:你能看到什么?你能听到什么?你能把音乐化为什么形象?你能听出旋律的变化吗?很快地, 有学生写下了这样的片段:“仿佛天黑了, 一颗颗眼睛似的小星星闪烁着。我好像飞了起来, 飞到了弯弯的月亮上, 月亮像小船似地摇着。一颗小星星摘来一朵云, 盖在我身上, 我很快地睡着了。我睁开眼睛, 已经天亮了, 我变成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天使, 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 我觉得特别幸福, 特别快乐。”
当岁月老去, 繁华落尽, 有关情感的细节就是贴满心头的珠片, 会令所有黯淡的日子闪闪发光。让我们都来体验细节、创造细节、奉献细节;让这个世界成为充满细节、充满爱的世界。当我们充满激情和敬仰地在教育的园地里安身立命时, 我们在语文课堂上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都将成为铸就学生语文生命中的鲜活存在。
语文品味教学管理 篇2
正确审视学生质疑提升语文教学品味赵怀巧
文章内容提要:
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注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但只有尊重文本的体裁特点,守住文本的道德底线,才能学会如何分析疑惑,进而为解疑做准备。让学生在对文本持续的“疑”中提升语文素养,填补知识密度的空白,弥补知识容量的缺失。因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让学生去“吃”文本,而是利用文本解读更多信息,使文本信息转化成个性化、独特的知识储备。引发个性化的思考,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以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和设置问题的能力。
语文课程要以人为本,只有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注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生可以“肆无忌惮”地对老师、编者的观点提出质疑,甚至否定。同样,老师也可以对学生的质疑“毫不客气”的进行反驳。正是顺应了“学成于思,思源于疑。”的道理。
就拿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长城砖》这篇童话来说吧!这则童话运用拟人化手法讲述了长城砖到美国展览的故事。文中写道:一位宇航员神采飞扬地说,“我在宇宙飞船上,从天外观察我们的星球,用肉眼辨认出两个工程:一个是荷兰的围海大堤,另一个是中国的万里长城!” 自中国首位太空人杨利伟对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坦言在太空中看不到长城时,学生也因此质问该文的价值所在,一时间,《长城砖》成为全国性的新闻热点,于是政协委员提案要求修改教材,教委立即叫停此文。更有人大张旗鼓地忧心忡忡,语文教材里不知有多少这样荒谬的“长城砖”。
面对诸如此类现象,说不上是欣慰或是担忧。欣慰的是孩子们有了自已的想法和见解。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担忧是我们作为成人、作为教者、作为编者,是否由现象看到本质,认真审视新形势下的课程改革,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从而挖掘语文的真正内涵。
由此便引发笔者的思考,作为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是学生应怎样质疑的问题?是一味对文本内容的否定,还是对教师课堂教学的疑问?也许当“质疑”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时,会变成苛刻和求全责备,而忽视了语文的本质。我们提倡学生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可当学生用偏激而主观的态度去面对文本时,作为教者又该怎样去引导学生去正确的质疑呢?中小学生还未形成健全的心智,他们的“疑”更多的是从主观角度去审视和分析问题的,教者该怎样让学生的“疑”疑有所值、疑有所思、疑有所悟呢?姑且谈谈笔者的粗浅见解。
一、尊重文本特点,明了如何质疑。
中小学生基本知识的形成,教科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标中指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据此可以发现,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决定学生认知的关键。只有确定了认识方向和学习目标,才能彰显学生的个性和情感体验。
《长城砖》的文体是童话,童话因其独特的虚构和夸张的故事情节,奠定它在孩子们心中不可动摇的地位。那么文中的故事便不可作为事实对学生加以阐述,学习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上。正好吻合第二学段的阅读要求:“学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我们不能因为杨利伟看不到长城,便断定从外空看不到长城。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便是让学生去寻找解决的方法和途径。宇航员在外空观察时距地球至少300公里,如果让我们的学生在300公里高的山上去观察山下宽为10米的风景,会看到什么?又能看清什么?或许只有做了以后才能知晓。
再如中学课本中的童话《七颗钻石》,学生也有疑问,小姑娘如果不愿将水给过路人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笔者有意识地让学生将结尾改了,乍读之下,有点新鲜,再读时,便发现和作者的想法和文体的特点背道而驰。童话是给孩子读的,希望孩子们做一个求真、求善、求美的人。它寄寓着作者美好的想象和祝愿。
当现实和想象有一定的距离时,我们要让孩子明白事物都是相对的,是矛盾的载体。只有尊重文本的体裁特点,才能学会如何分析疑惑,进而为解疑做准备。
二、明确文本倾向,审慎引导质疑。
中学语文教材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背影》在课堂质疑的过程中,学生认为:先生的`父亲没有遵守交通规则,随意翻越铁路线,有损于父亲形象的高大。按理说,学生能从现代的交通规则着手去分析问题,是一件令人释怀的事,这篇散文的定位学生尚不能体会时,笔者却惊闻,该散文名篇已落选鄂教改版教材。由此可见,如果教者能利用适当的时机加以点拔,学生便不会钻牛角尖,也就不会出现这种让人遗憾的事情。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背影》、小学课本中的《长城砖》都是因着文体的不同而尽显独特文化魅力。要确定欣赏的内容,守住文本的常识要求,方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自已的感知。《背影》因其深沉的父爱而打动、感染了几代人,岂可因学生是否遵守交通规则的质疑而全盘否决,我们不能忽视“背影”,却不能死缠“背影”外的细枝末节。任何一篇文章,都有其闪亮地方,可也有其未顾及的所在。正如第四学段的阅读要求所提:“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我们只有根据文本的思想倾向,引导学生正确思考,在笔者任教的班里也曾对此有过争论,但学生均能从散文大背景下去考虑,认为父亲此举正是对儿子那份无微不至的关爱,可以为儿子去翻月台、穿马路,这样做的前提是“爱”。爱的力量是巨大的,是不容抗拒的。如果我们每个人思考问题时都从理智的角度去分析和诠释,也许中国的千年文化便不会如此博大精深,只怕在理智和冷静的思考下早变成一片虚无。
同样,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更是调控者,要正确地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内容,让学生换角度、多方位全面思考。“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只有在质疑的基础上适当点拔、启发,学生方能在体悟时,从多个侧面、用多种眼光去品味文本内容,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学习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时,有学生提出哈尔威船长的死是不值得的,他完全有求生的机会和希望,这样做不符合人的求生本能。但当笔者要求学生认真研读课文后,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的写作倾向,重新分析、感悟,便明白这种殉职是忠于本职工作精神的高度体现。而现在社会,缺乏的正是这种精神。难道没有重提的必要吗?
三、珍视独特体验,学会正确质疑。
《小猴子下山》公开课现场,授课教师的语言、学生的回答都水到渠成,天衣无缝。进入尾声时,教者总结归纳《小猴子下山》这则童话的寓意。让学生明确做任何事不能三心二意,要专心致志。此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小猴子这种做法是好的,小猴子想要最好的,难道不行吗?又有学生提出小猴子喜新厌旧时,教者肯定了学生的说法,“你的想法很好,想法很有新意。”而对学生的看法未做出任何评价。下课后,笔者询问学生,学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呀!学生含混不清,有说做事要专心的,也有说小猴子的做法是正确的,总之学生没有明确的认识。
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注意力分散是这个年龄阶段的显著特点,怎样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呢?我想,语言的说教是不可与故事的教育意义相媲美的。但从教者的结论中,笔者却发现教者为了达到所谓多元化的答案,一味对学生的观点加以赞扬和充分肯定。而不作任何评价。作为教者肯定孩子的质疑是可贵的,但如果教者为了实现所谓的答案多元化、思维开放化,而忽略文本的道德底线,那么又怎样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呢?
故事是给孩子读的,每一个孩子认知程度的不同会表现不同的价值取向,作为教者、编者切不可以偏概全。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但不是一味地放任的尊重。因了孩子的质疑,一则内容精彩的童话就被束之高阁,令人惋惜。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目标中指出“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住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已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学生是情感丰富的人,有着独特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过程和结果想对而言,过程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才是最重要的。在教学中,便涉及到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问题。学生在解读文本的内涵时,教者要启示学生在读、思、辩的过程中,正确地思考、审慎地质疑。
四、保留思维空间,提升品味质疑。
大量的工具书充斥孩子的思维空间时,孩子们的质疑有时也会苍白起来,问题偏激却毫无价值。正如习武者,如果不从马步扎实,何以立足,质疑要立足于本,如果连起码的文本常识都不能顾及,又怎能提出有深度、有价值的问题呢?
我们要认真对待孩子的质疑,可也要分析孩子质疑的份量和力道。无论何时,文本是有弹性的,教学时要还学生一定的空白,给学生以思想交流的对撞场所和空间,让学生在对文本持续的“疑”中提升语文素养,填补知识密度的空白,弥补知识容量的缺失。因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让学生去“吃”文本,而是利用文本解读更多信息,使文本信息转化成个性化、独特的知识储备。引发个性化的思考,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以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和设置问题的能力。
语文品味教学管理 篇3
1.生动的课堂教学语言。语文教学是一种动态化的审美创造的特殊形式。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就得将生动的语言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之中。生动的导入,你能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生动的讲述与分析,你能将学生带入对文本的研读之中;生动的归纳与小结,你能让学生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为学生缔造无垠的想象天地。
幽默风趣的语言,就是一种生动的课堂教学语言,它恰似课堂气氛活跃的催化剂,能激活课堂,让学生思维灵动,刺激学生积极能动地思考,帮助学生大胆地想象,深入领会课文的妙处。恰到好处地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会使学生精神振奋,享受学习,从而使语文教学能有良好的成效。
2. 新型多变的课堂模式。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语文课堂趋向全方位的开放,各种技术的运用和组织的重构等等,这些新变化给传统的课堂注入了时代的活力,让课堂焕发新的生机。
如何建立开放的、民主的、活跃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要让自己的精神世界不断地获得滋养和升华;努力优化师生之间的关系,懂得帮助学生克服消极心理状态,以更饱满的情绪投入课堂;学会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有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注重采用多元的教育评价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都能获得成就感。说到底就是要求教师从思想上、行动上解放学生,让学生在一种宽松、自由、活跃的气氛下进行学习,感受学习的愉悦、消除学习的焦虑感和紧张感,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其学习热情。
二、生活的语文,让学生深刻感受语文魅力
1. 语文是交流交际的工具,是用来反映生活和服务生活的。读和听,是理解别人对生活的反映,用生活实际来衡量,吸收别人的长处和经验;写和说,是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以生活为蓝图,传递自己的认知和想法。因此,语文教学必须联系学生生活,联系社会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开发生活化的教学资源和手段。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将时代的活水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学会生活并磨砺人生。
2. 语文课承担着让学生了解社会人生,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功能,这是凸现语文魅力之所在。当语文教学与生活发生联系时,语文课才能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学生也就会有兴趣,有动力。于漪老师曾说过:“变语文自我封闭性为开放性,开发语文教育空间,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面向活泼的中学生,不用机械训练消磨学生的青春。”教师与其大道理、小道理苦口婆心地教育学生珍惜粮食,不如让他们自己到田里去感受一下劳动的艰辛,方能真正体会“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只有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学生才能理解生活的内涵。
3. 语文老师不能固守教科书,要跳出课堂教语文。即,想方设法将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作为课堂的延伸,使学生在“用语文”中“学语文”。热爱生活、关爱生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永恒主题,凸现语文魅力就贵在让学生从文本的阅读和写作中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创造生活中的美。只有大力提倡课堂教学与生活相联系,将视野向现实生活世界回归,向人的生活世界回归,学生才能真正读懂课文,运用语文,对学习语文才能产生亲切感、新鲜感和生动感。
三、生态的语文,引导学生关注生命成长
1.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功能决定了语文教育在整个生态教育中的地位非比寻常。生态的语文不再仅仅分析教育的生态环境与语文教学的关系,而是将教育生态学、生态学、生态哲学的原则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全部范畴之中,突破语文这个单一学科的狭隘天地,使之纳入广泛的生态系统中。
2. 生态语文应该是自然、和谐、融合、开放、创新的一种语文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语文学习的各要素之间是平衡、统一、亲和、融洽的。师生都拥有平等的话语权,能共同合作探究,生生之间也能协作学习,共同进步。
3. 语文教学的真正意义在于把“人的创作力量诱导出来”,使之作为陶冶人性、建构灵魂、促进生命个性总体生成的过程。原生态的语文教学贵在学生的乐学,让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时,积淀人文精神,关注人的生存方式和生命意义。
作者简介:叶华,江苏省常熟中学教师,中学一级;
语文品味教学管理 篇4
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 关注课堂教学细节, 需要教师具有一双“发现”的慧眼, 及时捕捉课堂细节, 生成别样的精彩。教学细节有操作层面上的教学细节和文化层面上的教学细节之分, 操作层面上的教学细节, 是看得到、摸得着的东西, 它可能是学生困难时的帮助、迷茫时的指点、失败时的鼓励、成功时的共享、错误时的包容……文化层面上的教学细节是在解读文本、课堂实施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智慧, 是师生对阅读文本的深度开发, 鉴赏探索, 在此过程中形成鲜明的课堂节奏, 使学生饶有兴致地品味语言……从某种程度上说, 语文教学抓住了文化层面上的细节开发, 也就等于抓住了阅读教学的关键。因此, 阅读教学中把握好文本的“文化细节”, 随即展开深度开发、潜心品味、倾心对话、充分实践和意义建构, 是构建有效语文课堂的关键。
一、在作者语言的聚焦处品味“文化细节”
找准文本中语言的聚焦处, 触摸文本的“心脉”, 有助于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教学《合欢树》一课时, 要抓住全文语言的聚焦点“合欢树”这个词, 先让学生找出本文最能体现作者用意的语句, 引导学生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再让学生细读课文, 体会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寓意。引导学生在品读中感受史铁生文中所表现的伟大的母爱。抓住语言的聚焦处, 牵一发而动全身, 稍加正确引导, 孩子们领悟作者的思想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在作者语言的“平凡”处品味“文化细节”
文本当中有许多小细节, 看似很平凡, 往往被人们忽略, 但只要你去触摸这些语言的“平凡”处, 关注“文化细节”, 就会发现“平凡”处其实却蕴涵着不平凡。例如:《善良》不以鲜亮的色彩和工笔细致取胜, 而是根据自己坎坷的生活经历悟出的哲理, 它能帮助人们解开心中的郁结, 更坚信善良, 坚守善良。教学时, 笔者从这看似平凡处入手,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品赏精巧的语言, 字斟句酌地啜饮着作者的表达, 领悟出平凡中蕴涵的神韵。
三、在作者语言的精妙处品味“文化细节”
语文教材中选入了不少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这些作品的语言各自富有特色:有的婉转曲折, 有的巧比妙喻, 有的清新明朗等。如《诗经二首》这首诗, 这两首诗的部分内容反复使用了相同的句式, 表达的意思也很相似, 这种艺术手法叫“重章叠句”。通过反复的吟咏, 能造成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 有助于淋漓尽致地表达出诗歌的思想感情。教学时, 引导学生加强朗读, 通过反复吟咏, 仔细品味, 通过品赏这些感性的文字, 推敲语言的精妙, 感受诗歌的魅力, 学生一读一思, 一思一得, 从而领会诗歌的意境之美, 进而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四、在文本的空白处品味“文化细节”
“空白”是中国国画的技法之一。画家在绘画过程中在画面上留有大片的空白, 给赏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许多优秀的文本作品也如此。孙犁的小说《荷花淀》, 作者并没有直接描绘文中人物的心理, 但是通过巧妙的对话, 却将文中人物的心理展现得活灵活现。可见, 有时候, 在重点上面也不一定非要大事描写不可, 靠铺垫烘托也可以使一两笔描写显得光芒四射。教师必须把握好文本这一空白处, 借助品味人物对话描写来引导学生深入揣摩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 利用好这一空白处来作文章, 对学生语言的表达, 写作能力的提高, 无疑大有裨益。
五、在文本的冲突处品味“文化细节”
《新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化解读”, 从而生发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对文本的多元化解读”是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个亮点, 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有效路径之一。因为, 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的, 这种差异不仅是教育的基础, 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 应视为一种教育的资源来珍惜和开发, 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文本细节”往往就在文本的冲突处利用好这些矛盾冲突, 让学生展开讨论, 畅谈自己的看法, 既体现了阅读的个性化, 又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课堂中的教学细节很多, 教师要敏锐发现、善于捕捉有价值的细节, 抓住教育的时机, 深入挖掘, 寓教育于无痕。只要我们触摸文本的心脉, 把握好文章的“文化细节”, 我们就能在细节处见精神、显功夫, 就能更有效地触动学生的心灵, 让课堂充盈着心灵的智慧和人文的光辉, 我们的课堂就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生成更多的精彩 ! (编辑:龙贤东)
摘要:教学细节有操作层面上的教学细节和文化层面上的教学细节之分。操作层面上的教学细节, 是看得到、摸得着的东西, 它可能是学生困难时的帮助、迷茫时的指点、失败时的鼓励、成功时的共享、错误时的包容——文化层面上的教学细节是在解读文本、课堂实施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智慧, 是师生对阅读文本的深度开发, 鉴赏探索, 在此过程中形成鲜明的课堂节奏, 使学生饶有兴致的品味语言——从某种程度上说, 语文教学抓住了文化层面上的细节开发, 也就等于抓住了阅读教学的关键。因此, 阅读教学中把握好文本的“文化细节”, 随即展开深度开发、潜心品味、倾心对话、充分实践和意义建构, 是构建有效语文课堂的关键。
关键词: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文化细节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彭钢, 蔡守龙.新课程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3]马克斯, 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在“对话”中品味语文 篇5
湖师附小 孟丽
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对话的过程,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对话,是现代教学论倡导的一种崭新的教学理念,一种新型的教学文化,即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在民主、平等基础上的人、文本和环境之间激荡起的心灵共振和呼应。《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画杨桃》的课例就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精心设计的。通过创设对话情境,培养学生对话意识。
课文介绍 《画杨桃》一课记述了“我”在图画课上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受到有些同学讥笑,却得到老师肯定的故事。故事贴近学生生活,通俗易懂,向读者传达了的是实事求是和事物是发展变化的特点。
具体设计如下: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对课文质疑,解疑,再质疑,在与文本的多次对话中,深入理解课文。
2、通过交流、评价学生的画,促进师生、生生、生本等多项对话,使学生深刻体会做什么事都要实事求是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从文本的解读中受到人生的启迪。
教学过程:
一、 生本对话 获取信息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画杨桃》这篇课文,请同学们拿起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待会儿请你说说,在读的过程中,你脑子里出现了哪些问题。
2、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质疑
[设计意图]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每人所获取的信息丰富多彩,对文本的理解也充满个性,产生的问题也会因人而异。
二、 梳理问题 板书存疑
为什么同学们看了我的画,会哈哈大笑,而老师不笑?
为什么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就不一样?
为什么老师要让同学轮流坐到我的位置上来看?
为什么父亲和老师的话那么相似?
简单板书: 哈哈大笑? 角度? 轮流坐? 相似?
[设计意图]教师和学生一起梳理问题,把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进行简单板书,这些问题激活了学生的阅读期待,诱发了学生和文本以及师生、生生之间对话的渴望。
三、 多项对话 触发感悟
(一)画
1、我们带着问题也来画幅画,看看能不能通过作画、评画,把这些问题解决了。把课文读懂了。
2、小作者画杨桃,我们来画洒水壶,虽然东西不同,但一样能考察你有没有读懂课文。(拿出洒水壶放好)
3、画之前,同学们先找找:书上那些句子能指导我们正确作画呢?
学生找句,交流
主要是父亲的话和倒数第二段中:“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学生齐读。)
4、我们作画的要求是不要画得太细致,只画它的基本轮廓。仔细观察,按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去画,不会画的,再读课文,边看,边读,边画。时间五分钟。
(学生作画,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以画的形式解读文本,引发学生探究精神,进而激发学生的对话热情。
(二)评
现在我们来评价几位同学的画,我们不管他画的技术好不好,只是通过他的画,评价他有没有读懂课文。不过你在评价时得引用文中的话来判断他有没有理解。
1、(出示一幅画)谁来评他的画?学生评价这位评价的同学是否正确。以判断他是否站到了作画者的位置上进行评价。引用书上的话。
“老师看了看这幅画,走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
(圈出表示动作的词 看了看、走到、坐下来、审视。理解“审视”)
“于是,老师请这几个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
坐到我位置上的同学还笑我的画吗?那开始的`哈哈大笑是因为他们……(从自己的角度来看)老师没笑是因为……(知道先从同一角度来评价)
齐读这两句话。引导评画的同学坐到作画者的位置上去评价。
(学生评价后,大家反馈)现在你知道文中的老师为什么要让同学轮流坐到我的位置了吗?(从同一角度来评价)
---------------------------
2、出示一幅和第一张角度不同的画
她读懂课文了吗?指名说,能从书上找依据吗?
学生交流:
“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因此……”
“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上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
“你看到一样东西,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
表扬评价的同学观察仔细,会读书。
采访作画者:“你为什么能画得那么准确?也用书上的句子回答。”
“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觉得自己画得很正确。”
表扬她和小作者一样自信认真。(板书:我的画――认认真真,老老实实)
和第一幅画比较:同一把水壶,为什么他们画得这么不同?(学生自由说)黑板上的第二个问题你明白了吗?
3、展示一幅画走样的画
指名评价,结合书上的话,说说他怎么画成这样?
(没有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没有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想当然,画走了样。)
顺势理解“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设计意图]在明确研究的方向和重点之后,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进行画、读、评等形式的对话,在对话中,学生思考,行动、探究,争论,提高了交流、沟通的能力,同时,也使知识在对话中生成。
(三)再读老师和父亲的话,明理
父亲和老师的话,你在画画时做到了吗?指名读他们的话。(媒体出示)
语文品味教学管理 篇6
一、走近作者,清晰了解作者的创作风格和时代背景。
首先引领学生搜集资料,特别关注“小序”和“注释”透露的有效信息,了解清楚作者的创作风格。先看主体风格,是现实主义,还是浪漫主义;是豪放派,还是婉约派。再看个体风格,一个作家的创作风格基本上是周定的,但不排除特例作品存在。把握住了作者的创作风格,就把握住了作品总的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
同时,笔者有意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生平遭遇、思想主张、创作缘由等方面的内容,“知人论世”有助于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意蕴。比如学习杜甫的《春望》,笔者让学生先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再了解作者的经历,以便理解诗歌的意境,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李煜的《相见欢》,让学生弄清楚李煜的经历,明白李煜作为词人是何等的有才华,这样就更能读懂《相见欢》;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笔者让学生了解当时官场的黑暗,了解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高洁,学生很轻松地理解“但使愿无违”中“愿”的可贵。
二、不断诵读,积累知识。
新课程改革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诵读教学的运用是对于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实践。通过熟读、积累,定量的古典诗词使学生感受到诗词的节奏感、和谐的音韵和音乐美,可以培养学生“出语惊人”的语言境界,体会到丰富的文化,形成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自觉、主动地学习继承语言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从古诗词自身的特点看,诵读教学可以更全面地使学生了解诗词的形象美、音乐美、意境美。在实践与发展中,诵读教学给教育者及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索空间。从应试的角度,同样说明诵读教学对于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诵读教学在实践与发展的同时,给教育者带来新的挑战。教育者需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与前进,使教与学朝着日趋完善的方向发展。
三、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总体感悟作品的思想感情和语言风格。
朗读,是学生认识文本、解读文本的第一渠道。任何文学作品,都需要通过朗读走进作品,朗读是欣赏诗歌的一种传统而又经典的方法,古语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学时可以运用多种方式手段,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在教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诗的时候,先范读了一遍,再跟学生讨论读的节奏韵律、语气语速、句读重音等,然后让学生分小组朗读、点名朗读、齐读。通过反复朗读,学生理解此诗既咏雪景又抒别情。表面看,直到“中军置酒”句以下才写送武判官归京情事;而实际上,前半部分咏雪即与送别紧密攸关,它为雪中送别铺设了一个更能充分表达人物性格的典型环境。席上酒肴纷呈,席旁弦管交奏,已足见送行人的殷勤;也何尝不形象地表达出送行人郁结不开的惜别情意,朋友们依恋不舍地送剑轮台城东门外,仍在弥天风雪中目送行者远去。“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不见的何止是行者?送行人的心也早已随之东去,为行者所去之处,正是他们梦魂萦绕的故土、家园啊。留下的又何止是雪上的马蹄印迹?一缕缕离愁和乡思,也渐渐地被吞没在边地的风雪中。这样结束,词尽而意不尽,余味绵绵。
四、注重激励表扬,培养学生情感。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结合本诗情景进行吟诵,启发学生用心领悟出诗文描绘出的月下的静谧,用延长的拖音品味闲适、恬静的气氛。一开始可以有意识地读得夸张一些,其中可以教师范读,可以自由练读,可以互读互评,可以配乐营造气氛,可以配图加强直观等,形式不拘,力求多样。这一环节,应让学生大胆地、兴味盎然地吟读。在多遍初读之后,让学生闭目冥想,并把所读在“大脑荧屏”上放映出来,然后演演诗人当时的神情举止,说说诗中描绘的山川景物,谈谈脑中的特写镜头,教师要珍视学生在初读中的独特感受,让学生初步感知,走近诗人,走近诗境。在教学过程中,记忆力好的学生背得快些,记诵得数量多一些;记忆力稍差一点的学生,背得速度要慢些,数量要少些。一部分语感好的学生,读得就好些,语感差一点的学生,读得就不会那么好。对待读得不理想的同学,教师应该耐心指导,并且要表扬他“读得很认真”或“很有感情”等。对这些情况,教师要正确对待,要承认差异,个别没有完成任务的同学,也要予以表扬,予以鼓励,引导学生品味古诗词过程中培养情感。
五、引导学生解读意象。
深入体会作品意境和作品主旨意象是作者心中之意和客观之物的契合,作为一个必要的审美概念、解读意象、体会意境,往往是阅读诗词的重要突破口。如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捕捉住“阿日”、“春风”、“花草”、“燕子”、“鸳鸯”、“融泥”、“暖沙”这些意象,深入体会,学生就自然领会诗人的欢愉情怀。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语言品味 篇7
一、品味语言的三大元素
(一) 走进意境
“意境”, 就是作者为表达一定情感而营造的情境。这两字在许多人心中似乎只属诗歌, 其实不然, 很多好文章, 文质相承, 形神兼美, 都用独具质感的优美的语言创设特定的情境, 寄托了自己的哲理情思。让学生走进意境, 首先是让学生感受一种预设的氛围, 在对应的环境中融入并感同身受, 调动全部情绪, 才可能更准确地去体会作者语言背后所隐秘着的那些丰富的内涵。
(二) 走进情感
无论什么时候, 文章都是载体, 语言都是一种形式。写景或叙述, 到最后往往都离不开作者丰富情感的倾诉。语文教学绝不是单纯地教学生多识几个字, 多背几段文, 它应该感染学生, 让他们成为有情感认识的人。品味语言, 从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 达到了怎样生动的效果上去分析。情感不健全的学生, 怎么能期盼他有健全的思想?多让学生反复朗读吟诵, 融入自身联想和想象, 结合现实生活, 从中读出作者或淡雅或浓郁, 或欣喜或悲苦的情感, 丰富学生的情感元素, 让学生的实际体验替代教师苍白生硬的诠释, 更能彰显语言的高妙。
(三) 走进哲思
哲思, 是生活智慧浸融于语言的深度思考, 是对于存在世界的发现和真理的追索, 也是艺术的升华。它以本真的生命体验, 以深邃的精神创造, 以特殊的艺术魅力来表达作者的敏锐感悟, 是语言品味的更深层次。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走进思辨的殿堂, 参悟人生阅历, 品读生活故事, 可以更好地使他们在美的欣赏中感悟人生真谛, 积淀生活的智慧。
二、指导学生品味词句, 提高理解能力
品味语言主要用比较鉴别的方法对文中的主要词句进行揣摩。在有限的时间内, 对文中的所有语言材料进行分析鉴赏是不可取的。因此只有选取精当的语句进行品味, 才能点到实处, 拨到妙处。比如《孔乙己》这篇课文,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应扣住关键的词句, 去引导学生品味体会。例如像贯通全篇文章的“笑”字。同是一个“笑”字, 在不同场合, 不同人物中反复出现, 其意义就有所不同了。里面的小伙计在特定的苦闷的环境里印象最深的“笑”;有孔乙己一到店, 所有喝酒的人都看着他耻笑的“笑”;有孔乙己痛苦, 但引众人欢乐的“哄笑”;有孔乙己教小伙计写茴香豆“茴”字时, 而遭到不理睬的“又好笑”;此外还有小孩循声而来的天真的“笑”, 以及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咸亨酒店恳求掌柜不要取笑的“笑”。这些“笑”字, 在刻画人物性格中起到入木三分的作用。这些字里行间的“笑”字, 只要我们紧扣故事情节, 扣紧人物形象, 引导学生品味, 学生就会从中领悟到作者在用词造句和刻画人物方面的奥妙。再比如孔乙己买酒时排出四文大钱的“排”字, 一个“排”字就把孔乙己在短衣帮面前充有钱, 炫耀自己的形象就刻画出来了;若把它改为“拿”字, 形象性就差了;如果又把它改为“摸”字, 则变成了经济拮据的穷相了, 不能再短衣帮面前充有钱摆架子, 这样通过反复品味鉴赏, 就能激发学生品味语言的兴趣, 从而养成品味语言的好习惯。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仔细品味, 很有意思, 能引起学生丰富的想象, 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折了腿后, 很长时间没有来买酒喝了, 别人以为他“许”是死了, 从掌柜多次说“孔乙己还欠我十九个钱呢!”得到佐证, 再根据孔乙己最后一次买酒喝的情景以及20多年来没有一点关于他的消息, 在这个冷酷无情的社会里, 人们深信孔乙己肯定是活不下去了, 他必死无疑, 但“我”又不忍心孔乙己死, 又不能肯定孔乙己是死了还是未死。所以在“大约”之后, 用“的确”来表示“我”猜测的结论, 这样引导学生反复品味, 他们就理解作者炼词造句的精妙和谋篇布局的匠心。
三、结合语境, 培养学生理解语言的能力
“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 句不离篇”, 这话已成为理解语言的口头禅, 也成为理解语言一大原则。根据上下文意或情境意义迅速而准确地判断词句含义, 才能“拨开云雾见青天”, 才能精析出文章的弦外之音, 获得句子的隐含信息。事实上, 离开语境, 望文生义, 哪怕某些词语是字典词典的解释, 有时也会出现误差, 甚至还会闹出笑话。例如曹禺的《雷雨》一文, 鲁侍萍和周普园彼此知道真相后, 周普园反复诉说自己的思念, 又再施他那虚伪的骗局, 用虚假的旧情来软化侍萍。侍萍说了一句:“ (谈一口气) 现在我们都是上了年纪的人, 这些话请你也不必说了。”如果不联系上下文, 还以为是侍萍原谅了周普园。其使者一句话的潜台词是:我早就认清你的真面貌, 你别再欺骗我。所以品味语言的表现技巧必须抓住语言环境。另如《茶馆》吴祥子对王利发说:“我们不看簿子, 看人!”言外之意, 不一定反映登记者的真实情况, 再说你王利发也可能没按真实情况写, 所以不看簿子。
语文品味教学管理 篇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 丰富语言的积累, 培养语感, 发展思维。语文教学, 应该引导学生以语言为主要学习对象, 让学生感悟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所在,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自然离不开对文本语言的咀嚼。如果仅仅在文章结构、写作技巧、情感主旨上耗时间, 又怎能享受到作品给读者带来的语言艺术的美呢?因此, 语文阅读教学中, 语文教师应留足时间让学生品味语言, 在语言品味上深入一点, 再深入一点, 让语文教学有语文味。
一、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感受网络媒体所展现的鲜活意境
朱自清在《春》中描绘了春花、春风、春雨、春草, 教师可以借助一幅幅鲜活的画面, 再现作者所描绘的景象, 让学生体会语言的精美。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里“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这八个字展现了一幅壮美景象:群山蜿蜒起伏, 像银蛇舞动;高原上的丘陵连绵不断, 像一头头白色的大象在奔驰。教师可以借用绘画再现这种景象, 使学生感受到词中语言的大气。《海燕》一文中, 高尔基描写了海燕在暴风雨中飞翔、叫喊、号叫的勇敢形象, 教师在教学时可让这些形象在《命运交响曲》中展现, 这样学生就能感受到作者激越的情绪和气势。
二、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借助肢体语言步入文中的语言情境
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得体的肢体语言往往能够再现语境, 帮助学生走进语言文字的意境, 让他们受到感染, 得到启迪。学生也可以借助恰当的动作表演来体会文本传达出的情景。例如, 《春》里“散在草丛里, 像眼睛, 像星星, 还眨呀眨的”一句中的“眨”字, 生动地展现了春花可爱的情形。教师可以用眼睛示范, 并配以调皮的语气说:“看, 那些小草多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小精灵呀!”恰当的动作表演, 不仅能使学生正确理解文字所表达的意思, 还能培养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又如,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是个爱好文学的老先生, 他居然忘记了学生的存在, 旁若无人地、摇头晃脑地读书。“读到这里, 他总是微笑起来, 而且将头仰起, 摇着, 向后面拗过去, 拗过去……”这句话中的“拗”字很能展示人物性格。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 一边读一边模仿动作, 将头向后扭。学生兴味盎然, 也纷纷模仿这个动作, 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更主要的是, 正是在这“拗”来“拗”去中, 学生领悟到汉语言文字所蕴含的形象、情感和意韵。再如, 《范进中举》中有一段描写胡屠户拿银子的情景:“……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 把拳头伸过来……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这段话中的“攥”“伸”“缩”等字, 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胡屠户的丑态,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仿动作, 体会人物性格。
三、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用联想和想象激活存储的生活体验
以汪曾祺《端午的鸭蛋》为例, “筷子头一扎下去, 吱———红油就冒出来了”一句中, 一个“吱”字, 绘声绘色, 把咸鸭蛋的特色以及神韵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联想一下自己是否有同类似的经历, 然后把这一情形描述一下。这样就唤醒了学生各自的知识储备, 使原有经验与要重构的形象之间建立起了联系, 感悟到了“吱”字带来的动感与快感。又如, 《春酒》中“我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 用筷子点一下酒, 舔一舔”这句话, 这看似随意的描写却让读者强烈地感受到大家是如此喜爱这小姑娘, 故乡里, 邻里之间的亲密随和、融洽温馨让人向往不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一下自己小时候在亲人怀抱中撒娇的情形, 以利于理解句子中所表达出作者对童年、对母亲、对家乡的浓浓感情。
四、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诵读、吟咏, 领会深邃的语言精华
“言为心声”, 前人都是非常注重诵读的。据说唐代诗人白居易早年学习时读得“口舌生疮”。“读书百遍, 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这些至理名言充分揭示了诵读的作用。这种方法对于那些抒情性的文章尤为适用。如在学习诸葛亮的《出师表》时, 可先由教师范读创设情境, 继而让学生自由读, 体会作者的情感, 然后让学生挑读, 挑自己最感动的地方读。通过反复诵读, 可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忠于刘备父子的诚挚之心, 从而被作者所感动, 接受灵魂的洗礼。特级教师于漪也说过:“要反复诵读, 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 要读出感情, 读出气势, 如出自己之口, 如出自己之心。”初中生正处于以感性思维为主的阶段, 对于学习的内容, 习惯于直觉感受积累。特别是诗歌和文言文, 教师一定要多给学生时间, 让学生通过诵读、吟咏去感知作品的形象, 感悟作者的情感, 品味语言的张力。
五、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在仿写中领悟语言魅力
仿写是比较有效而又比较便捷的写作方式, 我们常常会用到, 即给出一个例句, 然后让学生仿写, 学生写好后读一读, 没有时间的话就选择几篇简单地读一下。真正有效果的仿写, 必须要有充足的时间。仿写之前, 教师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要求。比如, 学习一个句式, 如排比句;学习一种修辞方法, 如比喻。仿写时, 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 这样才能体现学生思考的深度和智慧。更重要的是, 仿写后, 我们往往重视不够。学生写了之后, 需要的不仅仅是教师提供的参考范例, 而是比较分析和现场的指导修改。为此, 当教师把整个过程做好了, 学生在仿写中就会有意识地推敲语言, 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就会得以提高。如在教学《看云识天气》时, 梳理了“云的形态”和“云上的光彩”等内容后, 我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云。一位学生是这样写卷积云的:“看, 蓝天像一片开阔的湖面, 风乍起, 吹皱一池春水, 层层叠叠的细浪泛在湖面上, 像一排排的鱼鳞, 又像山坡上堆起的雪花。”通过与原文对比, 学生在明白语言艺术美的同时, 也理解了说明文简洁流畅的语言特点。
总之, 教师在上语文课时应该把握语文的本质, 紧扣语言,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品味语言, 并采用多种品析手段, 使学生的感悟更深刻。
摘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语文教师应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感受网络媒体所展现的鲜活意境;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借助肢体语言步入文中的语言情境;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用联想和想象激活存储的生活体验;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诵读、吟咏, 领会深邃的语言精华;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在仿写中领悟语言魅力。
语文品味教学管理 篇9
一 中学语文教学中语言品味的价值
语言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现在许多教师认为语言教学可有可无。品析语言有途径。联系主旨思考语言内涵的丰富性, 可以比较品味、想象品味, 探求语言的延伸性, 可以换个角度品味, 或者以写促品等。方法得当, 师生可获得学习语言的快乐。
1. 借助语言品味, 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
从多年语文教学实践中得知, 使学生能准确把握课本文章的内涵, 有效引导学生对文中重点字词句进行品味感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
如《台阶》一文, 这篇文章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一方面反映了那个年代里中国农村的经济落后, 父亲的创业非常艰难, 收入的来源是砍柴, 起早摸黑, 砍一天柴, 才得一元五角, 许多造房子用的建材是捡来的;一方面讴歌了父亲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艰苦创业的精神。对这些主题, 学生容易理解, 但是这篇文章的内涵不应止于此。父亲为了建造有九级台阶的房子, 准备了大半辈子, 最终房子落成了, 人也衰老了, 身体也垮了, 文章更是深深透着一种凄楚, 心酸的情感。中国农民对身份地位的渴望, 对受人尊重的渴望是多么的强烈, 但是他们骨子里的自卑, 使得他们即使拥有了代表身份地位的台阶, 也不能有扬眉吐气做人的幸福。学生对这点主题很难把握, 必须通过语言品味体会理解。文中写道:“父亲从老屋里拿出四颗大鞭炮, 他居然不敢放”, 在这句里为什么用“居然”这个词?这个词说明了什么?文中还写道:“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 抄着不是, 贴在胯上也不是, 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 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 无奈, 他的背是驼惯了的, 胸无法挺得高。因而, 父亲明明该高兴, 却露出尴尬的笑。”这段话更是值得细细品味。父亲梦寐以求的房子建好了, 理应高兴, 他为什么会有那么不自然的神情?为什么会有“尴尬”的笑?为什么说他的背是驼惯了的?学生对这些词语进行品味分析, 就可以体会父亲骨子里的自卑。
2. 通过语言品味, 提高语言鉴赏能力
文学作品的语言, 是塑造艺术形象、表达主题的基本工具。文学以语言描写世界, 作用于人的想象, 是语言的艺术。如果在文学作品创作中, 语言运用恰当, 就会“传达出万物的灵趣, 提升作品的表达效果”。老舍说过:“我们的最好思想, 最深的情感, 只能通过最妙的语言表达出来。”引导学生品味语言, 提高语言鉴赏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不同文学体裁的语言进行品味, 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如:散文是美文, 就语言而言, 散中见整, 清新自然。散文的语言具有朴素、自然、流畅、简净等特点。它不刻意雕饰而不乏文采, 不有意追求而自得其意蕴。而且, 散文的语言经过情感的陶冶、锻炼, 又有很强的抒情味和感染力。引导学生品味散文的语言, 可以让学生从字词的提炼、修辞的用法、表达方式的选择等方面加以分析感悟, 从而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又如:小说是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典型环境被称为小说的三要素。在这三要素中, 塑造人物形象是第一位的, 因为小说是借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阅读和鉴赏小说, 主要是了解在塑造人物时, 作者如何通过语言来展示人物的独特个性, 表达人物的情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神态、外貌等。通过这些描写人物的语言, 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体会作者要反映的现实生活。再如:诗歌的语言以简洁凝练著称, 言简义丰, 品味诗歌语言, 应重点放在遣词造句上。总之, 教师如果把对语言品味的教学作为常态课来实施, 那么, 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将会得到提高。
3. 在语言品味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衡量语文素质的重要标准, 写作也一直被学生视为最头疼的事。学生怕写作, 教师怕批作文, 经常在办公室里听老师们抱怨, 学生的作文三言两语, 达不到基本字数, 语句不是表达不明确, 就是干巴巴的, 毫无生动可言。为什么学生作文里的语言表达效果会如此呢?我们教材里有那么多的名家美文, 为什么学生没有学到一些呢?笔者认为, 很大原因是教师在平时教学时, 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语言, 没有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如朱自清先生的《春》这篇课文里有这样一句:“‘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教师可以从修辞、句式、含义等方面引导学生品味这个句子。让学生明白作者是怎样来写春风的, 然后让学生仿写这一句式, 还可以让学生仿写秋风、冬风。通过这样的教学, 学生在需要写作的时候自然会想起老师在课堂上教给他们的写作方法。长期训练, 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会有很大的帮助。
二 中学语文教学中语言品味的策略
1. 创设情境, 架起感悟桥梁
创设情境是语文课堂导入时常用的方法, 它能帮助我们尽快地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让学生快速地进入课堂、走入文本。实践证明, 在语言品味这个“拦路虎”面前, 适时地创设情境, 能帮助我们架起师生与文本之间的感悟桥梁。
课例呈现:笔者在执教《珍珠鸟》时分角色朗读的教学片段:
师:渐渐你 (它) 胆子大了, 就落在我的书桌上。
生:我 (它) 先是离你 (我) 较远, 见你 (我) 不去伤害我 (它) , 便一点一点挨近, 然后蹦到你 (我) 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 再偏过脸瞧瞧你 (我) 的反应。你 (我) 只是微微一笑, 依旧写东西, 我 (它) 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 绕着你 (我) 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
分角色朗读:教师扮演“我”, 学生扮演“珍珠鸟”, 文中出现的表示这两个角色的相关词语, 教师朗读时一律换成“我”“你”, 学生朗读时一律换成“你”“我”。教师的这一创造性设计, 把学生一下子带入到宽容和爱所创造的美好情境中。文中的第三人称代词“它”换成了第二人称代词“你”, 使情感的表达更直接、更真切。激活了文本内容, 给学生创设了一个体悟语言的情境。让学生和作者、小珍珠鸟进行了心贴心的沟通和交流, 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就自然而然的水到渠成了。
2. 抓住言隙, 寻找感悟焦点
《文心雕龙》中“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一语道明了“文”和“情”的关系。要揣摩流露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真正融入作者的情感世界, 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生命的对话, 应该也只有从“文”入手。引导学生从文章的语言缝隙间寻找解读的切入口, 能促使学生有效感悟。
3. 追问敲打, 促成感悟深度
追问是一种动态的课堂生成, 这一过程体现在师生之间的交往和互动中, 体现在自由民主的师生对话中。教师随机应变地根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知识的掌握程度, 对学生思维作即时的疏导、点拨。巧用追问, 敲打出智慧的火花, 能促使师生之间的情感和认知在碰撞中汇聚和融合, 这样的融合是一种有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积累, 是新知生成和建构的前提, 这样的融合, 不是为了求同而是为了共享和创造。新的视野会在这样的对话中徐徐展开, 新的观点会在交流中重组与生成, 新的价值会在共享中意义倍增。
三 结束语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 一切精彩都藏在文本深处。作为一名教师, 只有深入挖掘文本, 才会有课堂的广度和学生视野的宽度, 学生的情感、品格才会在语文教学中得到滋养。只有深入解读文本, 才能吃透文里文外的精彩, 才能引导学生体味、体验文中情味或情感, 才能去寻找文本语言所蕴含的特殊的意味、意蕴。
参考文献
[1]李煊.浅议语文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J].甘肃科技纵横, 2009 (02)
语文品味教学管理 篇10
高 (酒中泉语中文学教□, 甘材刘肃情爱丽红酒泉作
品73教学5000) 初
探
爱情是文学创作长盛不衰的主旋律, 离开了爱情, 许多文学作品就会黯然失色。高中语文新教材三、四册中爱情题材的作品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高中生此时生理和心理处于不成熟状态, 对爱情既好奇又迷茫, 容易误入歧途。那么, 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帮助学生树立健康和美好的爱情观, 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呢?
一、创设美好的氛围, 品味美的语言, 让学生在爱情艺术的领域中感受美、享受美
教师要创设特定的教学情景,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欣赏作品, 感受美。如教学《雨霖铃》一文时, 教师可配乐朗诵全诗, 让学生感受“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的难舍难分的恋情, 体会婉转动人的离别之情;教学《罗密欧与朱丽叶》一文时,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罗密欧与朱丽叶》精彩的爱情片断, 让学生欣赏其经典的爱情对白。爱情题材的文学作品, 尤其是古典诗词, 在表达情感方面十分突出。在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吟诵, 让学生体会诗词中的音韵美、节奏美和形式美, 从而理解诗文中所蕴含的意境美、人情美、人性美、人格美, 进而领会生活美和艺术美。
二、引导学生分清美丑, 追求人格美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爱情观, 是爱情题材作品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 教师可先将教材中有关爱情的作品分类, 再引导学生分清美丑、辨别善恶。
1. 优美的抒情类的作品。
如小说《荷花淀》《边城》, 柳永的《雨霖铃》、李清照的《一剪梅》、戴望舒的
时, 无论是小说还是诗歌, 都将爱情描述得很纯洁。在教学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作品的内容出发, 思考这些经典的爱情作品是怎样显示人格美的。如小说《边城》中湘西优美的景色, 给这个爱情故事染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天保和傩送他们对翠翠的爱, 是那样的纯洁和神圣, 他们对自己心爱的人有一种奉献精神, 表现了健康、优美、质朴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2. 大胆直白类的作品。
如《诗经》中的《静女》, 古诗《孔雀东南飞》《古诗十九首》中的部分爱情诗, 诗歌《致橡树》《我愿意是急流》, 小说《林黛玉进贾府》等等。《致橡树》是一首典型的爱情诗歌, 但它不像常见的爱情诗, 而是跳出一般爱情诗的窠臼, 摆脱“情网中人”的意乱情迷, 以“局外人”的身份去看待爱情, 对爱情的本质进行了一番理性的思考———伟大的爱情是建立在一种相互理解、相互平等的基础上的。作者舒婷以其敏感和理智, 喊出了女性对独立人格、健全心智、男女平等的向往和追求。她不被世俗所羁绊, 表达了一个成熟的知识女性对理想爱情的呼唤与憧憬。
3. 贬斥类的作品。
如《诗经》中的《氓》、鲁迅的《阿Q正传》、曹禺的《雷雨》等等, 这一类作品对爱情的严肃性作了很好的阐释。阿Q“困觉式的爱情”、周萍“始乱终弃的‘乱伦’的爱情”, 都是遭到贬斥的。这类爱情作品揭露了爱情的虚伪。《卫风·氓》以一个怨妇的自述谴责男子喜新厌旧的行为, 这让学生认识到爱是一种责任。《雷雨》中所描绘的三角恋情, 揭露了封建资产阶级的腐朽, 这让学生明白爱情是专一、圣洁的。
三、感悟爱情所揭示社会的深刻性
语文品味教学管理 篇11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情感;语言品味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4-122-01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汉语言品味——文章构建——审美情感”的机理,构成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不断运动发展的审美体系。它是一个反映阅读教学本质,揭示阅读教学规律,体现阅读教学的崇高审美层次的系统。所以说,在新课堂中,老师应把阅读品味和感情交流放在重点,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品读和感悟,让他们潜心读书,深入思考,让学生真正地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交流。
一、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品味
1、赏读品味法
赏读,便是“赏语言,赏人情,学表达,明事理”,这种朗读方式对于语言和意境较优美的诗歌和散文较适合。文质兼美的课文往往音韵和谐,琅琅上口。教学中,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让学生进入意境,用优美的文字来表现秀丽的自然风光、复杂的内心情感、未曾亲见的事物等。朗读能够使学生脑海中出现各种各样的形象,诱发学生去感受大自然的美、感受人间真情、感受万物生灵。作为教师要在范读过程中,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倾注到字里行间,也要教会学生将情感融入朗读,感染学生,诱发其去想象,使其入境入情,这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唤起其对美的共鸣,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同时,教师在朗读后,还要针对文本适当地渗透思想教育,提高学生通过阅读来分辨真善美的能力,收到“教书育人”的整体效果。具体的朗读方法灵活多样,但所谓殊途同归,只要我们能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精心地指导学生朗读,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就能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学会学习,真正做到“以读为本”。
2、比较品味法
比较,是语言品味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对语言材料的比较,可以培养学生辨析语言的能力,让学生领会作者在语言运用上的精妙之处,从而体验到文本所蕴含的情感。对于简练凝重的语言,如果常规的品味方式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意味。新课程所选的大部分文章,语言都很有特色,每一个词语都是作者仔细推敲之后精心选择的,决不能用其他的词语来代替,采用换词的方法,通过比较品味法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文本语言的准确与生动。如分析《北京的春节》一课中的一段“是一种普天同庆的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这一段中的“赶做”能不能换成“在做”呢?教师要引导同学讨论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赶”字能够突出那种过年的红火景象,而“在”却在语意上显得平淡,所以二者不能互换。
二、体验情感进行阅读
1、精心设计,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体验文中真情
教师只有正确把握文本,仔细斟酌文本的切人点,精心设计对话的话题,才能让学生既能在话题中找到阅读的支撑,又能充分发挥阅读的主体性。如:《妈妈的账单》这篇文章的阅读,可以利用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来设计话题:妈妈面对账单,她做了什么?试想一下当时妈妈内心会有什么想法?应该说这个话题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后一个问题,学生想要独立地去发现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正是话题有了一定的难度,思维有了一定的强度,才容易激发起学生和文本对话的欲望,才能够使学生静下心来仔细地揣摩文本的语言、体验人物的内心,也才能让这个话题始终似一股无形的力量,把学生的心拴在了课堂上,拴在了对文本语言的阅读和感悟上。当阅读过程中把话题打开后,可以适当地把阅读问题向生活实际延伸。可以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帮父母做过什么事,当时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你怎样评价当时的做法。同学之间可以相互议一议。如有可能,可以将口语交际的教学与阅读学习结合起来,教师可灵活掌握。
2、换位思考,体会文章中的情感表达手法
在如今的语文课堂中,教师非常重视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利用这种优势来设计换位思考的阅读模式是十分有利的。在课堂上,当学生的学习发生困难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帮助;当学生的理解流于肤浅时,教师要耐心给予指点;当学生徘徊于语言文字的门口,教师要智慧地引领学生登堂入室。引导换位体验课堂有效对话的手段之一就是引领学生进人文本语言所描述的境界之中。
走进语文,品味地道“语文味” 篇12
一、口诵心维
如何走进语文?图解走不进语文,它看似形象,却如甜蜜毒药,将我们对语文的敏感扼杀;分析走不进语文,它看似深刻,却如一把匕首,将绝色语文肢解得不忍目睹。滔滔不绝地讲解、高频率多媒体展示、华而不实的小组合作……只能作为一种点缀,无法真正走进语文!如何走进语文?唯有读,唯有想,唯有悟。读得如亲历其境了,便走进了语文;读得如亲见其人了,便走进了语文;读得如亲触其物了,便走进了语文;读得如亲闻其声了,便走进了语文;读得如亲染其情了,便走进了语文。走进语文,便是“语文味”的境界。学生书声琅琅,笑脸涨红,如痴如醉;学生陶醉于书中,两眼迷离,如临其境;学生读后不吐不快,小手直举,小嘴直嚷;老师沉浸于学生书声里,额角涔涔,激动不已……这才是真正有“语文味”的课堂。
二、学高为师
要使语文课有“语文味”,教师必先有“语文味”,“腹有诗书气自雄”才能为上出“语文味”的课奠定基础。这“语文味”是朗朗的书声,是对字词句篇的深入揣摩,是教师的真情投入,是引经据典的旁征博引……要使语文课有“语文味”,学生也应有“语文味”。当然,这“语文味”不是教师要求就能做到的,它是教师感染出来的,是教师引导出来的。语文教学要求教者要引领学生去感受语言文字的声韵之美、色彩之美、形质之美、情感之美、义理之美。如此,教师就应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教案,教材钻研要深,课堂语言要美,环节设计要精,教学形式要活,意境韵味要雅……做到既不失语文本色,又让学生兴趣盎然。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教师教出来的东西要丰富一些,深刻一些,即“老师走多远,学生就能走多远”。
三、准确定位
课文内容可以说无所不包,政治经济、伦理修身、天文地理、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人文自然,古今中外,几乎都涉及了,人类各种文化现象在课文中几乎都有所体现。这些内容明显的特点是容量大,涉及面广,表现形式多样。学生读着这些意蕴丰厚、文质兼美的课文时,他们受到了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及如何做人的教育……他们从课文中知道了将相和、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的故事……知道了李白、杜甫,知道了曹雪芹、关汉卿,知道了鲁迅、巴金,知道了托尔斯泰、马克·吐温……他们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美景,知道西沙群岛的海里鱼特别多,了解有关计算机和航天器的知识……课文的内容使他们的心灵受到启迪、震撼,得到净化。应该说,上述部分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所应达到的教学目标和所应取得的教学结果。但这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和最重要的教学结果吗?我们的语文教学这个舞台,经常让一些客串的角色所占据,而语言训练这个主角却被挤到舞台的犄角旮旯。如《穷人》这篇课文,学生读后,其内容固然应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但课文的语言和篇章的表达特点,应给学生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从语文角度讲,后者印象的价值比前者印象的价值更为宝贵,理解课文内容与理解课文的语言形式和篇章形式相比,理解形式比理解内容更为重要。
四、字斟句酌
新课程标准虽然明确提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但并没有否定语文知识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所以字词的教学、知识的积累、语言的品味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必须在有关字词句篇的教学中,确保学生有大量时间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品味语言的表现力,品味遣词、造句、修辞、布局……不求其全,择其一端反复品味,力求做到一课一得。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向苏轼学习。苏轼有一种读书方法,叫“八面受敌”读书法。一种书每读一遍,都只选一种角度,只解决一个方面的问题。比如他读《汉书》,第一遍,从中学习治世之道;第二遍,学用兵之法;第三遍,去研究人物和官制。几遍下来,他精通了《汉书》。如此高效的读书方法,今人不可不认真借鉴。一堂课下来,无论在语文的“工具性”上还是“人文性”上,学生有些许收获,都令人欣慰,何必追求面面俱到的浮泛。当然,评价一个老师的课是否“语文”,不能只凭一堂课作结论,如果所上的课是重点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的,这样的课无疑是语文课;如果所上的课是侧重于视野拓展、思维启迪、感情熏陶,这样的课也很“语文”。不过,这一切,都离不开字斟句酌。
五、个性凸显
语文课要凸显语文的个性——语文味,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必须是个“味道十足”的人。他是一个驾驭语言的高手,谈吐幽默,深沉含蓄,能把学生似懂非懂、想说又说不出的话说出来,使人茅塞顿开;他是一个感情丰富的情种,他爱每一篇课文,能抓住每一篇课文的情感点,把遥远的东西讲得亲切而自然,把枯燥的东西讲得生动而有趣;他更得是个内功足、底蕴厚的学者,能把握各种文体的特色,把一篇篇互不相连的语文课讲得语文味浓浓的。为了语文课的个人味,每位教师都要善于发现和发挥自己教学上的优势,想方设法使个人的语文特色在课堂凸显,教出个性美,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六、独具视角
语文课要教出并让学生体会到语文的语言美、意象美、意境美、思路美与文化美。教师可根据教材编写的体例和单元教学的要求,根据每篇课文的不同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角度切入,引导学生理解言语。在课文中起关键作用的言语,含义深刻的言语,特别是那些既是关键的,又是含义深刻的,同时又使用了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极佳的言语,是语文教学的比较要紧之处。在语文课融融的氛围中,可以尝试摒弃一些烦琐环节,把课堂重点设计为: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跳读品味精美语言,具体感悟生动情节,学习借鉴写作技法,挖掘体验生活哲理……从而和故事中的人物同喜同悲,与自然社会同呼吸共律动……教师运用独特的视角,激发学生超越于知识之上的智慧、灵感、激情、创造性及生命活力。
七、言外之旨
文章的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都直接或间接,都从正面或侧面体现着中心意思。中心思想或明或暗体现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作者对中心意思的表达以及读者对中心意思的理解都不是凭空而来的,都是对课文中的词句段进行具体感知和分析,进行综合概括后得出的结论。因此,对文章词句的分析和理解是理解文章中心意思必不可少的过程,是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但是,因为言语生成的变化无穷、汉语——词多义、修辞的同义选择和变异组合的特点,理解具体的言语必须结合语境。脱离语境或断章取义,有些言语根本无法理解或理解不到言语的深层含义,有些理解甚至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意义截然相反。理解语言不能脱离语言环境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语境会给言语提供补充信息,尤其是对那些含而不露、露而不尽,脱离本义较远的言语。一些内涵深刻、形式独到的言语,必须结合语境,才能达到全面、准确的理解,才能体会到其表达效果,才能感悟到其精妙之处。
八、形神兼得
表达效果好的言语,总是“意则期多,字惟期少”。高超的作者惜墨如金,不肯轻易落笔,生怕行文落入窠臼,心忧所言俗气、空洞、粗陋、冗长、呆板;期望用少而精的言语表达更为丰富、更为深远的意义,正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是一。其二,言语本身有模糊性的特点。其三便是语言和现实的矛盾,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现象是经常存在的,要准确地表达我们感觉到的东西,语言几乎永远不够使。基于这三点,言语为读者和听者提供了思维参与和补充的机会和余地。除了那些平白直叙、一览无余的言语,其他许许多多的言语都会引起言语客体的思考。言语客体在和语言对象接触过程中,会自觉或不自觉依据言语的描述,沿着文章的语流,顺着作者的思路,将自己的思维沉陷于文章所设置的语言环境之中。随着语流和语境的变化,读者随时随地会将自己的思维参与到作者的思维之中,以自己的思维为作者所提供的思维空间进行思维的补充。语文教学要千方百计地提高学生对言语对象的思维参与能力和思维补充的质量。但是我们遗憾地看到,许多老师竟然无视语文课最具“张力”的“文学层面”中的那些能激起读者无限遐思的引发人的美好情愫的至情至性的文字,硬生生塞给学生一个标签式结论,窒息了学生的丰富的联想、想象能力,使之无缘领略那让人迷醉、让人心旌摇荡的语文“胜境”,直令人扼腕叹息。如此,则“语文味”荡然无存。
九、体验纷呈
古人云:“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只有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不断进行思维的交流、智慧的碰撞、感悟的传达、体验的分享,才能使课堂呈现缤纷的色彩,真正散发它的“语文味”。在课堂交流的目的是深入地探究文本,从而在交流中深入感悟、体验文本。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感知、理解、评价文本的过程,是由静态转化为动态的过程。课本中很多课文,无论是写人、叙事,还是描景、状物,无不充满着迷人的美。要紧紧抓住课文中每一个真、善、美要素和亮点,鼓励学生围绕文本,用文中的语句交流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激发学生去咀嚼、品味、感悟、欣赏,使学生不知不觉中熟知和运用母语,散发浓浓的“语文味”……
清朝袁枚说:“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让我们拋开那些单调沉闷的讲解,拋开那些机械乏味的训练,抛开“繁采寡情”的文本,充满激情地与学生一道欣赏那些文质兼美的佳作,让学生走进语文,痛享“悦读”,咂摸地道的“语文味”。
摘要:走进语文,便是“语文味”的境界。教师“腹有诗书气自雄”是上出“语文味”课的基础。学生唯有读,唯有想,唯有悟,才能走进语文。课文的语言和篇章特点是最重要的教学目标。确保学生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品味语言表现力。激发学生超越于知识之上的智慧、灵感、激情、创造性及生命活力。对内涵深刻、形式独到的言语,结合语境才能达到全面、准确的理解。提高学生对言语对象的思维参与能力,熟知和运用母语,用文本的语句交流感受和体验。
【语文品味教学管理】推荐阅读:
品味语文教学中的细节05-16
散文教学中语言的品味07-04
教学生用心品味语言的“美丽”06-28
在品味情感中成长优秀教学设计07-07
鉴赏品味10-16
品味05-15
品味书香06-21
品味词语07-11
品味教育07-29
品味诗歌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