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数学教学

2024-11-30

品味数学教学(精选12篇)

品味数学教学 篇1

“数学源于生活, 生活中充满了数学, 它是这个世界之美.”当我们迈进浩瀚的数学世界长廊时, 定会被数学璀璨的概念, 简洁明快的数学公式, 绚丽多彩的符号, 奇特奥妙的问题, 深奥透彻的逻辑, 和谐对称的图形所迷倒.然而现在有不少学生从小就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他们认为:数学是皇冠上的明珠, 高不可及;是脱离实际的, 虚无飘渺的海市蜃楼, 从而导致成绩每况愈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我认为:目前的数学教学, 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着教学内容和日常生活实际相脱节的现象, 同时, 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法时仍照搬教材, 把精力主要放在如何讲解课本内容上, 而缺乏根据创新精神合理、科学地优化教学方法.这是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必须深思熟虑的一个问题, 而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是个过度阶段, 它是小学数学的延续, 更是高中乃至大学数学学习的桥梁, 因而我们初中教育工作者更应该遵循新课标要求,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方案, 对教材提供的素材进行适当加工, 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提升他们对数学学习的认识和理解.

数学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如果情境和认知基础相脱节, 就难以达到预期目的.事实表明:教学的内容越与学生的生活贴近, 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程度越高.所以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时, 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导入课题, 让他们感觉到数学无处不在.例如, 在进行七年级有理数教学时, 可设计“北京冬季里某一天的气温为-3℃~3℃, 其中‘-3’的含义是什么?这一天北京的温差是多少?”导入新课, 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探索欲.

数学是一门理性的学科, 而七年级的学生的思维方式需要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换, 所以在教学中可适当补充理性的方法进行训练, 教师需创设了大量的生活情景, 要使他们把理论知识和实际联系起来还有一定的难度, 可以让他们接受感性的经验的教育, 接受实际事物, 实际行动的教育.如在进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时, 教师可借助千姿百态的图形, 直观的丰富的客观事物, 抽象出几何的研究对象, 为接下来进一步学习各种更复杂的几何图形及其性质做好准备.让学生充分地, 积极地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数学知识源与生活, 但不完全等同于生活.它是对生活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提炼, 当我们把日常生活中的内容以多种形式呈现给学生来进行教学时, 要迅速提取有用的数学信息, 把生活情景转化为数学情景, 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进而解决问题, 这是一个生活知识数学化的过程, 是学生思维能力的集中反映, 也是小学生是否具有较强数学观念和意识的表现.这样不仅促使学生运用多种感官, 多种方法参与学习, 还较好的实现了《课标》提出的知识技能目标和过程性目标.例如, 在七下第五章中讲垂直与平行线时, 可以不用书上的图形, 而直接利用学生教室里的一些线, 让学生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线体会什么是平行, 什么是垂直.

现实世界是数学丰富的源泉, 生活是学生认知水平发展的源头活水, 让学生在生活与数学的“交互”中获取直接经验, 感受数学的意义, 是学生学会数学的基石.例如, 在上面的例子中可以在学生理解了平行与垂直的定义后, 再让学生找出教室里有些线是平行的, 哪些是垂直的.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与生活, 又应用于生活, 同时可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数学之所以美, 就在于它源于生活, 更运用于生活.数学课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工具课.它可以引导学生树立将数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的意识, 并教授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所以,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更是数学教学的关键所在.

学生因其年龄特征的独特性, 教师单是理论上的灌输, 往往激不起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而对讲故事却十分乐意, 因而教师可通过讲授一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历史典故, 使学生在听故事过程中体会知识点的重要性, 并可增强他们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例如, 曹冲称象, 阿基米德判断皇冠的密度等.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的例子, 诱发他们学以至用.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赋予活性和灵性, 在学习“简单统计”时, 可布置学生回家了解水、电的单价以及每个家庭中每月的用量, 计算每月自家应付多少钱, 并让每组成员制成一个简单的条形图, 比较哪家的用量最多, 检查用得多的原因.这样不仅巩固了知识, 教育了学生节约用水用电, 并锻炼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发展思维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 而思维与语言密切相关.一旦能使言语内化为认识工具, 就会实现高效学习.因此, 联系生活, 培养运用准确言语表达思维过程和结果, 即可使知识得到内化, 又能促进思维的发展.教师可引导学生用综合法, 由条件出发, 由因索果;也可引导学生用分析法, 从问题出发, 由果导因, 把握找中间问题这一规律, 通过让学生联系生活, 运用各种形式说解题思路, 有利于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条理性和思维方法的逻辑性.

数学离不开生活, 生活也离不开数学.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 应该立足于生活, 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 使学生感到所学知识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从而激发他们热爱数学, 乐于实践的愿望, 同时能灵活运用数学结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真正实现让学生亲进数学, 让数学走进生活.

品味数学教学 篇2

语言是人与人交往的重要工具,语言的正确表达更是反映了说者的良好语言技能和对听者的思维影响。中国有句话很让人寻味,一句话可以让人笑,一句话也可以让人跳,一句话的分量可想而知。因此,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研究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数学语言是一种由数学符号、数学术语和经过改造的自然语言组成的特殊的科学语言,他是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工具,是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认真学习和使用的。苏霍姆林斯基坚持认为教学语言的艺术修养是教师的素质之一,是教学获得成功的保证。幽默语言是语言使用中较高的一个层次,若能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使用幽默的语言,就能更好地减轻数学学习困难者的压力,积极增强克服对数学学习惧怕的心理,促进师生关系,并对润滑知识教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幽默语言能进入数学课堂的原由

课堂是师生交往的主阵地,语言是师生交流的最主要的手段,学生最渴望在一种宽松的环境下无拘无束、愉快地接受知识。1.现实社会,家长对子女期望过大,使得学生幼小的心灵背负沉重的压力。

幽默在现代汉语字典中的意识为有趣或可笑的意味深长,它既包括诙谐的动作,又包括幽默的语调和语气。现代社会人的生活压力日渐增大,这种压力也随着社会的影响传播给了孩子,他们缺少了应有的欢乐,他们身上背负着沉重的升学压力,带着父母的嘱托和期望艰难地过着每一天。人们在巨大的生活压力背后呼唤心灵的愉悦,每一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国宝级”笑星赵本山赢得了亿万人的期待和掌声。在课堂上正确、恰当使用幽默的语言有助于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减轻学生沉重的心理负担,同样会赢得学生的期待和掌声。2.枯燥的数学语言,呼唤幽默教学用语。

数学是一门特殊的科学,数学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这种学科特性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的距离感,很多经过学习历程的人都认为,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场异常艰难的过程。它的每一个概念都有确切的含义,每一个定理都有确定条件。例如“形如ax=b(a、b为已知数且a≠0)的方程叫最简方程”的定义,要准确地阐明为什么a≠0,而且在每次叙述出“最简方程”概念时都不能遗漏a≠0的这个重要条件。这种数学的严谨性思维,让许许多多的人很难体会到数学的真正乐趣,从而远离了数学。

二、如何在数学课堂中使用幽默语言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超越其它任何一种约束的最大的力量源泉。兴趣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态度,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参加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学生主动探索,获取知识与技能,形成智能的重要动力。数学课以理性见长,由此带给学生更多的是“一本正经”的严肃与紧张,较之语文、音、美、体等学科更易产生疲倦。我认为平时在数学课堂上,不妨适时适地来点幽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数学的学习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案例一:

在通过相似引入全等时,我与学生们作了如下交谈: 师:(故作神秘)今天,老师衣服口袋里装了两个一模一样的人,大家都很熟悉。

生:(惊奇怀疑)啊!怎么装呀? 师:(幽默地):把人变小呀!生:真能把人变小?

师:能!想想看通过什么能把人变小? 生:„„?

师:(变戏法模样从口袋掏出两张自己的二寸照片)怎么样!生:喔!(继而大笑)

然后我从相似知识自然引入全等概念,看似简单交流,其实是课堂知识的过渡,并在笑声中消除了学生对老师和学习数学的紧张感。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简单的几句看似调侃的随意聊天,一下子便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融洽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为学好数学作了一次很好的“脚手架”。

一堂数学课是一个完整、连续的知识传输过程,教师是一个端口,而学生是另一个端口。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仅重视知识传输的“量”,而忽视了知识传输的“质”。教师就像是广播、电视的媒体一样,播出的声音作为听众或观众只能听与看,被动地接受。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现在的数学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要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什么是有价值的数学呢?是需要每一位学生去理解与感悟的。作为执教者要从教学的理念上更新,更要让每一位学习者对数学在思想上发生巨大的转变。1.一节新课开始的幽默

刚开始上课,学生的注意力还停留在上一节课或下课时比较有意义的事情上,而没有或不能完全转移到课堂学习上来。教师可灵活运用幽默的语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享受到轻松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摆脱苦学的烦恼,进入到乐学的境界。

案例二:

在教学《方程和方程的解》时,待学生们起立坐下后,我就说老师刚才在办公室感觉到有人在说老师坏话,(大家)比较惊讶!老师可神奇了,可以隔着肚皮知道你们心中正在想什么?这一下,大家惊呆了,要不试一试,我要求同学们心里想一个数(不要告诉老师),然后用这个数除以2再减去1告诉我结果,老师就知道你想的数是多少?同学们纷纷举手,有人说2,我“掐指”(很神秘)答6,又有人说101.5,我立即答205„„,在欢声笑语中进入方程的学习,我与同学们感觉都非常好。2.课堂教学当中的幽默

课堂教学中是一节课当中最主要的阶段,也是一节课内容呈现最多的时段,然而45分钟的时间学生的注意力往往不能持久,课中充分运用幽默,使学生的注意力不断涌现和保持下去。使用幽默的点拨,如同叩击学生心灵的鼓点,让其松懈的情绪马上又转变到课堂中来,同时也可以驱散学生的疲劳,点亮学生的注意之灯。可以让教学内容趣味化、形象化。

在每一节课的例题讲解过程中,我有时用一句时尚的广告词“地球人都知道了吗?”来激发与加深对例题的了解与吸收。又如在讲解《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时,学生普遍觉得十二个三角函数值难记忆,也对记这些特殊值感到很枯燥乏味,我马上灵机一动说了一句“一二三,三二一,分母都是二,分子别忘带帽子”。一下子就把正弦与余弦值记住了,学生们印象特别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案例三:

在《圆》的概念教学时,我采用了以下导入: 师:车轮是什么形状的?(神秘一笑)生:圆形(自信回答)。

师:为什么要做成圆形?难道做成三角形、四边形„„不行吗? 生:不行,它们无法运动。

师:那如果我非要做成这种形状呢?(并随手在黑板上画一个椭圆轮子的自行车模型)

生:(开始茫然,继而大笑)这样一来,车子前进时会忽高忽低!师:为什么做成圆形就不会忽高忽低了?

生:(议论纷纷,最后探讨出结论)因为圆形车轮上的点到轴心的距离是相等的。

至此,教师自然地给出圆的定义。这样逐步精心设问又不缺乏幽默,让学生思维逐渐活跃,思路豁然开朗,心情愉悦地掌握了知识。3.教学结束的幽默

教学幽默实际上是一种教学的智慧,是教师娴熟地驾驭教学的一种能力的表现。它是高雅有趣的、出人意料的、富含高度技巧教学艺术的特点的,它在教学中散发出永恒的魅力。美国的乔治•可汗说:“当你说再见时,要使他们脸上带着笑容。”幽默式结束常能收到这样的艺术效果,这有时来自于教师精心的设计,我常使每一节课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常说“要知详情,请听下节分解,啪!黑板擦拍在讲台上——下课。”师生在会心一笑中完成整个课堂教学。

三、使用幽默语言避免走进误区

语言幽默固然很好,很乐于被学生接受,但切不可盲目追求一味地幽默而忘了数学的本源,那样就走极端了。不可能每节数学课都在欢声笑语中度过。数学是一个理论体系,这其中渗透了很多理性的东西还需要静心的思考。切不可追求课堂的轻松而思维肤浅;切不可追求课堂俏皮而实质内容单一;切不可为了追求幽默而幽默。

教师的幽默语言不可片面地追求生动通俗,避免低级、粗俗,应当文明、规范、高雅,蕴涵着丰富的知识乳汁。要把握好幽默的“度”,幽默语言就好比炒菜时加的盐,适度则菜鲜美,多则很难下口。在教学中使用幽默语言,不能一味地搞笑取乐,这样就有粗俗、轻薄、油腔滑舌的感觉。如在七年级(下)的《实践与探索》教学中,在讲到用一批纸做纸盒的设计方案的例题时,我把大家都成为设计师,叫张××回答时称张设计师,叫李××回答时称张设计师,大家很高兴也很乐意回答。但若叫皮肤稍黑的学生为“卖炭翁”,稍胖的女生为“琵琶女” „„虽然这种带有讽刺性的幽默把有些人逗笑,但也无形中伤害了不少学生的自尊心,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四、结束语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数学教师运用语言的艺术也无止境,正如伟人毛泽东同志所说“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当然,不是所有引人发笑的都是幽默,教学语言幽默应具有深刻智慧,能使学生在笑声中领悟教师的语言所蕴涵的丰富知识。然而,幽默只是一种手段,并非目的。不能以幽默为终极目的,如果脱离教材的内容和实际需要,则就是本末倒置了。

学写“数学日记”,提高数学品味 篇3

关键词 学写 数学日记 提高 品味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5-0035-02

“数学日记”就是学生以日记的形式把学习数学的过程,把在日常生活中所发现的数学知识、所提出的数学问题、及应用数学所解决的问题真实地记录下来,反映自己的新发现、新思路、新方法,并抒发自己对数学学习的感受,所以它的范畴可以是与老师的“对话”,可以是与同学探索交流的收获,也可以是学习过后的“个人反思”,还可以是对所学数学知识的“拓展和创新”。

通过学生写的数学日记,老师们可以了解到学生理解问题的方式,可以看到学生的解题思路、推理过程、数学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还存在的问题,这不但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各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加以帮助,更有利于提高教师自己对学生数学学习的把握能力以及教学调控能力。

所以说让“数学日记”走进数学学习,不仅可以为数学作业开辟一种新的形式,也可以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更有可能会成为学生学习上的良师益友,因为写数学日记对学生而言,好处有很多,总结起来有如下几点:

一、写数学日记可以成为学习数学的备忘本

让学生把自己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日记记录下来,记录自己学数学的精彩片段,能让他们知道过去的某年某月某日我们在学些什么数学知识,记住时光流水,你便拥有了一本珍贵的学数学的成长纪念册。只要坚持写数学日记,最后很有可能会形成自己人生的自传。就像中国著名童话家郑渊洁说过“写日记是人的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他认为等到我们20、30年以后,再翻自己珍藏下来的日记,会其乐无穷。郑老师从3年级开始写日记,他还后悔自己怎么没从2年级就开始写日记。由此可见,写日记在人的一生的成长中有多么重要。

二、写数学日记可以提高数学素养和数学品味

写数学日记不仅可以积累数学素材,可以提高发现、分析、理解、解决问题的素养,而且还可以完善文学功底,写一手好文章,做到文理科共同进步。写数学日记还能让人乐于思考,端正学习态度;能让人用数学思想,认识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数学日记,日有所记,记有所得,得有所悟,悟有所思,每日如此,善莫大焉,数学日记是学数学人与人心灵沟通的桥梁,从而能够提高学数学的品味。

三、写数学日记有利于身心健康

每天写一些日记,疾病和医生就可以远离你。美国心理学家Rollin James博士说过:“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会成为我们一个抵抗疾病的军火库。因为写日记可以把危险的压力发泄掉,进而加强你的免疫系统,改善你的健康。”并研究发现,人们在讲出烦恼之后,他们的血压就显著地降低了。James博士还说过:“当你把烦恼写在日记中之后,你会发觉已把烦恼卸下,留在日记中了,于是,身心轻松,这就是写日记的最大好处。如果心里经常被这些烦恼压着,你会疾病丛生。”

四、写数学日记有利于培养人的思维能力

写数学日记有利于培养自己的观察力、想象力。要取得好的日记内容,就必需善于留心观察身边的一些事,并加以想象。在数学日记里,总会体现出新奇的想法和独到的见解,这样一来,不仅开阔了视野,也拓展了思维。有时候学生在学习中的一些看法和对一些数学问题的思考比较模糊,可以把这些写在日记里,就会突然觉得明朗了,这就是写数学日记设想成熟的过程,这种“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在写数学日记中能深刻地体会到。

既然写数学日记有这么多的好处,我们何尝不让数学日记成为学生学习的良师益友,教会学生写好数学日记,提升数学知识,以下就是我班一位学生的一篇数学日记,希望给所学者一点启悟!

切西瓜

昨天晚上,天比较热,我拿出了一只西瓜准备切时,被爸爸拦住了。他给我出了一道题,题目是:把这个西瓜切成九份,并且要切出十块皮,看你这么切?这时,我想,这个吗,很简单。于是,我去拿来一把水果刀,在把西瓜放在桌子上,切了起来。我切了一个“米”字形的,一数,有九块倒够数,可是,只有九块呀!我不服气,又拿来一个西瓜,准备切时,被爸爸拦住了,他指着我说:“哎呀,你这样要浪费几个西瓜呀?还是我来切吧!”爸爸拿起水果刀,叫我看好。我在一旁仔细地看者,这时,我脑子里闪过一个问号,该这么切呢?等爸爸切完后,我数了数,也只有九块皮,但他切的是“井”字形呀。我望了望爸爸说:“爸爸,你切的还不是九块吗?”爸爸见我疑惑不解的样子,就说出了第十块皮的“藏身之地。”原来第十块皮藏在“井”字中间那个“口”的下面。到这时,我才恍然大悟。爸爸看着我因势利导:“生活中处处有数,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一定有所收获,就像这次切西瓜一样。”我听了点了点头。

既然学生的数学日记里会有欢喜、有困惑、有笑声、也有忧愁,何不让数学日记成为学生敞开心扉的场所,也为师生之间互相了解和交流架起一座固定的桥梁,真正做到学生学习上的良师益友呢!

如何教学生品味语言的真情 篇4

课堂教学中, 一些教师在品味语言这一环节中, 设想与实际操作有一定的距离:学生回答问题时, 或隔靴搔痒, 或蜻蜓点水, 总是未能抓住关键去回答, 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往往放弃学生课堂上的主体作用, 进行一言堂似的教学;这就使课堂教学中品味语言这一举足轻重的教学环节流于形式, 未能达到真正的效果。那么, 如何教会学生咬文嚼字、品味语言所蕴含的真情味?在平时教学中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重审扮演角色

在以人为本、学生为本的课堂上, 教师不再是知识简单的“传授者”, 而是学生获取知识的“组织者”“引导者”“启发者”, 更要“蹲下身”来成为学生忠诚的“倾听者”、思维活动的激发者。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正如于漪老师说的:教师要从惯常的从“教”出发的立足重点转换到从学生的“学”出发, 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 考虑他们想学什么、怎么学;学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障碍, 怎样帮助他们解决;怎样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让他们有主动学习的时间与空间;怎样才能挖掘学习的潜能, 使他们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因此, 一切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思考问题。离开了学生的“学”, 教师的“教”是难以有所作为的。教师的行为目的并不在“教”本身, 而在于“学”;教的真义不是“使教师教”, 而是“使学生学”。

《答谢中中书》一文要让学生仿佛看到一副清丽的山水画, 读到一首流动的山水诗, 体味语言精练生动, 理解作者的微妙心境。上课时, 教师将课文改写成一首七言绝句“两岸石壁五色辉, 青林翠竹四时备。晓雾将散猿鸟鸣, 夕日欲坠沉鳞跃。”采用教师示弱的方式, 请学生找出原作胜过改诗之处, 并说明理由。教师既给学生从何处入手品析山水之美搭建了平台, 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为学生对找出教师改的诗歌的缺点很感兴趣, 还可以证明他们高人一筹, 而且这一能力又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内。于是学生积极动脑, 主动钻研文本, 在有效的、动态的、有情趣的阅读体验中, 品味原作的关键词, 感知原作独有的美感, 引领学生在山水之美中徜徉。最后经过学生齐读、用笔描写想象, 整体感知了山川之美美在山高水清, 美在四季常景, 美在晨昏相映, 美在有声有色, 美在动静结合, 美在俯仰生姿。这时的教师与学生成了统一体, 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引领者, 思维活动的激发者, 课堂充满着智慧的灵动和勃勃的生机。

二、巧借媒体美读

当今的语文课堂, 多媒体技术在得到广泛运用的同时, 也免受不诟病。笔者认为, 如果媒体朗读确实具备优势, 教师们完全可以充分利用。那么, 如何教学生品味语言的真情味?关键在于使用何种方法。

朱自清《背影》这篇课文的重难点集中在让学生体会作者对无私父爱从不理解到被感动的过程。就这一重难点, 笔者设计了初读背影、悟背影、再读背影三个环节。初读背影, 先让学生谈感受, 然后请学生找一找, 父爱具体表现在哪里?问题提出后, 请学生边听电视散文《背影》片断, 边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背影的?学生品味了描写父亲背影的语言后, 第二次请学生观赏电视散文《背影》片断。最后请学生选择感触最深的片断, 读一读, 赏一赏, 并把自己的理解在空白处写一写。

笔者观察到, 学生两次观赏电视散文《背影》片断时的反应截然不同。第一次在进行语言赏析之前观赏, 学生对父爱不理解, 因而表情大都很平静, 个别学生看了父亲攀爬月台时笨拙的动作觉得可笑。品析描写背影的词句后, 再听读电视散文《背影》片断, 学生沉浸在浓浓的父子深情之中, 一脸凝重, 表现出深受感动的样子, 有的学生甚至有想哭的冲动。学生对“背影”所蕴涵的“父爱”也肯定不会只停留在抽象的认识上。媒体的美读用两次比第一次试教时只观赏一遍效果要好很多。借助媒体第二遍的美读, 引导学生理解感受作者从字里行间透露出的那份父亲对儿子至亲至爱的深情。理解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情后, 学生选择感触最深的片断朗读得十分动情, 在朗读中悟出了父子间的深情, 巧妙地实现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这次教学不仅让我认识到借助多媒体美读品味语言的真情味, 还启发我合理巧妙地运用已有教学资料来提高课堂效率。

三、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说:“课堂上的朗读, 小而言之, 是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的极为重要的正确途径;大而言之, 是教学改革和教师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是培养文明的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因此, 朗读理应成为语文课堂上悦耳动听、美妙迷人的乐章, 要多开口示范, 练好范读基本功, 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 加强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有些课堂朗读在读之前没有要求, 朗读过程中没有指导, 读后不能及时评价反馈, 学生只是被驱赶着为读而读。那么, 如何通过教师指导学生朗读, 教会学生品味语言的真情呢?

诵读法成功的关键是要读出声音的各种形态, 如节奏、语调、语气等, 只有这样, 才能听到“古人”的心声, 才能触摸到言语主体的情味。教授《满井游记》第二节时, 教师指导学生反复朗读, 读出声音的各种形态。首先要求学生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接着请一位学生读第二节前两句, 要求读出文言文的感觉。发现学生读得太快, 教师及时予以指导:写景也是在抒心情。这篇文章念得快慢不同, 表达的心情也不同。然后, 教师分别用激昂和缓慢的语调范读, 进而就要求学生读出节奏。学生读得语速较慢且停顿较生硬时, 教师指导学生如何把握朗读节奏。通过提问, 学生明确了“稍、微”能体现作者心情之后, 上课教师有感情地示范朗读“廿二日天稍和, 偕数友出东直, 至满井。高柳夹堤, 土膏微润”, 然后提示:下面有一下子放飞心情的感觉, 读“一望空阔, 若脱笼之鹄”时语速可稍快些, 语言像抛出去的球一样。学生找到感觉后, 教师继续指导:读文言文时可以摇头晃脑地读, 像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寿镜吾老先生一样, 就能读出文言文的感觉来。

上述这位教师在指导朗读时有自己的方法。他先让学生自己琢磨, 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才示范朗读, 即所谓“不愤不悱”。用不同的语气、语调范读, 通俗易懂, 让学生理解了语速快慢在表情达意上的不同。使学生的认识由浅入深, 由感性到感知、顿悟。课堂上充满了学生朗朗的读书声, 反复的朗读, 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察语气, 逐步读出作者见到一幅幅生机勃勃、喜气洋洋的早春画卷时欢快、恬适的心情。学生读后音过情留, 口有余香, 字字句句仿佛出于己之口, 浓浓情意仿佛出于己之心。

四、联系生活体验

有人说, 教学过程就是学生的一种特殊的生活过程, 这个过程单一了, 学生发展就会单一;这个过程丰富了, 学生的发展就会丰富。品味语言也是如此。语言是反映生活的, 又是为生活服务的, 语言与生活密不可分。在阅读教学中, 对于课文语言的深层含义、特殊情味, 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去揣摩、去体味。只有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 设身处地地体验课文所描绘的情境, 使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的图像逐渐鲜明具体, 此时的感受才是真实的。如果学生在品味语言时遇到困难, 教师可以立足文本、联系生活, 激发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 拉近文本内容和学生生活的距离, 使教学内容“趋于生活化”。

《故乡》一文中, “我”在渐近故乡时见到的故乡是“苍黄的天底下, 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 学生从“萧索的荒村”中读出了故乡的萧条, 但忽略了“横着几个”关键词的表达作用。如果学生不能联系生活去体味, 很难体会到“横着几个”的含义。这时笔者灵机一动, 请学生从五楼窗口往远处看, 问:“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回答看到了密集的高楼, 想到了家乡的繁华。我又追问:“拆迁的后庄村与这里密集的高楼比较有什么不同?”学生恍然大悟地说:“拆迁的后庄村小、衰败、荒凉。可用《故乡》中‘横着几个’来描写。‘横着几个’形象地写出了现实中‘故乡’的萧条冷落。”让学生借助自己的生活 (学习) 经验和想象“行走”在语言文字的世界里, 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审美, 就能使他们体味到语言的真情。

以上四种方法能够真真切切地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处, 实实在在地教给学生积累语言、体悟情感的方法。学生就此学习了一种“咬文嚼字”的好方法, 并通过文字这座桥梁与作者会面, 与作者的感情相契合, 养成敏锐的语感, 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作品、编者和教师之间的平等对话”。品味语言的方法还有很多, 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不断钻研探讨。当然, 教师首先要有深入课文、认真阅读文字的习惯, 才能指导学生认真地阅读文字, 从而了解文字的内涵。

参考文献

品味数学教学 篇5

——————————————————————

“诵读—品味—积累”教学模式探究

——汉南小学语文教研组

教学模式搭起了一座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为日常教学提供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框架。“诵读—品味—积累”阅读教学模式是我校在多年的“课内比教学”活动中经过不断的实践、反思和研究,提炼出了比较适合教学实际的一种基本的教学思路,它不仅代表着我校在“课内比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阶段性成果,更凝聚着一线教师的智慧和汗水。

一、模式的含义

该模式强调以人为本,以读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读自悟,读出自己的情感体验,读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和整体把握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本模式适用于低、中、高三个年级段教学,不同的是随着年级的降低,每个教学环节的要求也降低。

二、模式的目标

1.着力体现“三个维度”目标

教师要围绕“三个维度”设计教学目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2.坚决树立学生主体意识

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措施,创设吸引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和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切实提高个人的语文能力。

3.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

引导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构建语文知识,形成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习作能力和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

——————————————————————

三、模式的指导思想

1.在参与中获得知识。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应该是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放手让学生参与动手、动口、动脑,完善他们的语文基础知识结构。通过读,能理解课文,积累语言材料;通过思,能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品味文章的思想内涵;通过记,能消化吸收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2.在参与中发展智能。语文教学过程,应成为学生充分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学习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四、操作程序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这一环节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他们参与本节课学习的欲望,形成阅读期待,为学好本节课打下情感基础。

导入环节不必花太多的时间,一幅图,一段音乐,一段视频,一句话,一个手势,都可以创设情境,目的只有一个,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习目标:认识生字,读通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2.操作要领:激发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充分读书。

这一环节是让学生读通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这是阅读教学的基础,必不可少。这就像是给整个阅读教学“打桩”,只有这个“桩”打扎实了,整个阅读教学就有了深厚的“底子”。有些教师为了出现教学亮点,把这个过程一笔带过,很快地创设情境进行下一步的感悟,结果,只能是教师的情感代替学生的情感,我们的学生又能得到什么呢?初读让学生直接面对课文,走进文本。一开始就让学生静下心来充分地读书,自由地读书。边读边初步感知语言,在读中咬准字音,在读中感知字形,在读中理解部分词意,一直读到正确、流利。在此

——————————————————————

基础上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找到精读课文的切入点。

3.注意事项

第一,引导学生感知什么

叙事类的文章,可以先让学生自由读一读,边读边想文章写了什么事情。写人的文章可以让学生说说主人公的哪些事情。离学生现实生活比较远的内容,可以先从介绍背景入手。写景的文章,可以引导学生说一说作者写了哪些景点。

第二,针对不同年级教学的侧重点也不同,低年级:教师要一步一步细致引导。在初读课文前,教师可采用播放课文录音、范读等方式,引导学生在“听书”中感受“字正腔圆”“抑扬顿挫”,为自读课文做好准备。再者,低年级以识字教学为重点,因此在学生初读课文前教师要提出明确要求:边读边画出生字。画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跟生字初次见面的过程。

中年级:可以适当放手,在教师指导下完成。

高年级:可以逐步放在课前预习中完成,只在课内设计一个检查预习的环节。

第三环节,围绕重点,精读品味

1.学习目标:体会重点句段的含义,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领会表达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操作要领:品读重点句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赏读重点句段,丰富内心体验;评读重点句段,揣摩表达方法。

此环节旨在引导学生采用“读”、“悟”的方法,品味课文的语言文字,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学生读的过程要有目的,有层次,默读思考和动笔圈画相结合,让学生读出自己的思考,自己的见解。在精读的基础之上,教师加以点拨,引导学生感悟课文的人物形象,感悟文本的语言,感悟蕴含的道理,需要说明的是不同年级的学生对文本的品味要求是不一样的:低年级理解一点重点词句;中年级学生可以 引导读懂课文的内容,品味课文的语言;到了高年级以后,还要引导

“诵读——品味——积累”课堂教学模式

——————————————————————

学生关注课文语言魅力,揣摩文本的表达顺序、表达方法。

3.注意事项

(1)理清三个层次:品悟——欣赏——评价

品悟理解:理解课文内容是阅读的核心,也是从语言文字中获得意义的过程,对课文的理解是有层次的,有对本义、引申义、深层含义的理解,也有对“不言之意”的领会,这些都是和学生的经验、知识、思维能力有关。对意义的把握是由浅入深的,教师要根据年级的不同,引导学生以“读”代“悟”,以“悟”代“解”,逐步实现学生与文本的交流。切不可硬性分析,以“讲”代“悟”。

欣赏朗读: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课文中优美的形象、深刻的意蕴、丰富的情感,以及用词造句的色彩,语言的风格特点等进行欣赏朗读,使学生获得审美享受,感情陶冶,精神净化。

评价积累:学生在对课文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课文的选材,表达方式进行评价模仿,这是阅读教学实现读写结合的主要环节。

(2)抓重点句段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如:在文章结构中起关键作用的词语,表现文章中心的语句,突出文中人物性格、品质的段落,描写和表现手法上的精彩之处。

(3)重视个性化阅读

“阅读是学生和作者平等的对话,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阅读中的理解、感悟、思考也是千差万别的,所以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因此,重视个性化阅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这一环节的必要内容。

(4)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针对不同风格的课文,采用合适

“诵读——品味——积累”课堂教学模式

——————————————————————的方法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丰富的学习情境中体会、感悟。

第四环节 延读创新,拓展运用

这一环节目的是运用语文,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把语文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真正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形式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还可以是语言实践活动。

五、课题的延展

经过几年来的研究和实践,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了,表达和写作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部分学生能够即兴演讲,学生语文素养的飞速进步,是对我们研究成果的最大肯定。

“品味"——阅读教学的重要一环 篇6

语文是唯一以言语形式为教学内容的特殊学科。它主要不是学习文本的内容。而是学习文本本身所具有的语言形式。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也是最小能够独立运用的言语形式。词构成了句子,而句子是语言表述的基本形式,它们共同构成了文章。因而小学阅读教学应该抓好词句,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区别于初中语文教学的基本特征。即便在提倡“人文性”的今天。也不能忽视了品词、品句、品读。当然品词、品句又是品读的先决条件。

在当前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们往往忽略了品词、品句。常常直接问孩子“该用什么语气读”殊不知没加理解怎么去读,更何况还要读好。真的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吗?我想古人在说的时候都加了个理解作为前提吧!那怎么品词呢?我有如下的思考和实践:

例如《燕子》这篇课文有这样的描述,“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再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如果把这段话的“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这些词语删掉的话。和原句反复比较,孩子们自然品味出了原句中小燕子的可爱。也淋沥尽致地展示小燕子特殊的形象。从中我们也悟出了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和精妙,让我们也懂得自己在说写中也要恰当地运用词句。这就是品词的一种方法——省词。

省词在品词中大量地运用,这也是一种常见的方法,然而换词也是一种妙招,例如:《鸟的天堂》中描述“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在这里把“堆”换成了“挤”或“拥”和原句相比,细加品味和思考,就能感受出原句中叶子的多、密,仿佛站在树下都有密不透风的感觉。例如:《泊船瓜舟》中“春风又绿江岸”是神来之笔。它妙就妙在那个“绿”字。但如若把“绿”字换成“染”“吹”等字,就不能让孩子感受到那富有动态又有色彩的画面了。

朱熹说:“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如果要有深切的感悟。前题就是读,然而指导读的方法与技巧,我们往往感到贫乏。常常听到教师的评价语“有没有比他读的更好的”“谁该如何如何读”,这样读方法指导何在,而孩子们一味地大声读、使劲读。殊不知我们已进入了读的误区。怎样才能读的好呢?恐怕只能通过体会了词语的含义,读出句子的意境和情味才能算得上好吧!

如:《钱被风刮跑也后》中有这样一段描述:过路行人都不约而同地向钱走的方向跑去,有的还高喊着,“钱跑了!快抢啊”霎时间整条街喧腾起来。教师在指导朗读时,第一个孩子读的平静小声。老师说:“哈哈,这位孩子真有趣,看来你喜欢和老师说悄悄话吧!”于是又请了一位孩子读,读的好一点。师又说:“你的话可以让咱班热闹起来,谁能让整条街热闹起来。”老师又再请了第三位同学,这样把句子热闹地读出来了。师然后富激情地说:“如果全班同学都来读,就更能让整条街喧腾起来。”就这样由于教师循循善诱的指导,孩子们品读的更好了。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品味语言 篇7

一、掌握规律, 品味语言

语文教学规律, 就是“语言———思想、感情———语言”。其核心就是:“教师要让学生弄明白, 这样的语言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语言而不用别的语言表达。”

如在执教《回延安》时, 我问学生:能否把“手抓黄土我不放”中的“抓”换成“捧”?为什么?通过引导学生品味、比较, 学生明白了“捧”虽然郑重, 但不能表现诗人迸发的激情, 而“抓”极富表现力, 是迅速有力的动作, 反映了作者珍爱延安土地的难以抑制的激动心情。因此, 要表现这份思想感情, 只能用“抓”, 而不能用“捧”。

在阅读教学中, 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学生对文本中重点字、词、句, 进行“增”、“删”、“换”、“调”、“改”等一番“咬文嚼字”的语言品味、思考, 学生就能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 然后再回到它的表达形式上, 就可明白这样的思想、感情需要这样的语言。可见, 这样的语言教学才是实实在在的, 人文性才算真正渗透其中。按照这样的语文教学规律去品味语言, 阅读教学才算做了“正事”。

二、整篇着手, 品味语言

要教好一篇课文, 首先要把握文章思路的特点。有时在一篇优秀的文章中, 哪怕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 只要用心寻找, 精心设计, 细心品味, 都会发现是作者在文章中思路的反应, 它们往往闪耀着全文的光辉, 闪耀着主题的光辉。

如《藤野先生》文中第一句“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作者怎么就劈头出现个“也”字?它能否去掉?为什么?笔者在简介写作背景和指导学生整体感知全文结构后, 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 他们终于理解了作者为什么这么写了:鲁迅原先在南京矿路学堂读书, 感到不太满意, 就到日本东京去留学。但是到东京后, 发现很多人都心不在焉, 有些男同学竟忙着打扮, 学跳舞。唉,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嘛, 所以我要到仙台去。因此, 一个“也”字, 表露出作者对在东京浑浑噩噩生活的中国留学生的失望、愤懑和厌恶的思想感情, 并在结构上, 为第二部分写藤野先生作了铺垫。

一个“也”字, 在整篇文章里竟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因此, 教师就要善于找出最能反映作者整个思路的, 体现语文味的那些字、词、句, 围绕本课重点、难点, 精心创设主问题的情境, 深入品味。如此, 我们的语文课就一定能上出实效。

三、出声美读, 品味语言

品味语言, 能否孤立进行?不能。我们要善于对文章中的精彩之处, 通过逐字、逐词、逐句、逐段的美读来引导学生进行品味, 因为语言的精妙之处往往在出声美读时才能发现。成功的美读, 往往是读准了字音, 读清了节奏, 读好了停顿, 把握住了重音、语气、语调, 甚至读出了情感。在此基础上, 再去品味语言, 就能把语言文字中蕴含的感情、思想、感受更好地体验出来。

执教陆蠡的《囚绿记》, 在品味语言阶段,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主问题:你最喜欢读哪些描写常春藤的语句?用波浪线在文本中画出来。发言时, 先从修辞方法、景物特点、关键字词句的表达效果或内涵及抒发的情感等角度阐释喜欢美读的理由, 然后美读出来。

生:文中说:“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 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 一茎卷须, 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这些写常春藤不愿被囚住的句子, 通过对它的细节描写, 赞美了它向往阳光的自由、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其中“固执”一词, 贬义褒用, 抒发了对常春藤的尊敬之情。因此, 在美读时, “固执”要重音读, 才能更好地读出对常春藤的那份尊敬情感。

这位学生品析后, 再按刚才的理解美读一遍。

师:这位同学对此处语言的品味准确吗?请其他同学评点一下。

(其他同学试评)

师:大家认为该同学美读得怎么样?假如让你来读, 你又怎么读好呢?

(其他学生试读)

……

阅读教学中标点的品味 篇8

1. 根据上下文语境品味

《最后一课》中, 使用了几个破折号, 有的比较简单, 学生很容易弄清楚用法。但文章最后两处的破折号, 是需要教师引导、点拨的。

第一处:“‘我的朋友啊, ’他说, ‘我———我———’”学生知道用法是表示停顿, 但仅仅知道用法是不够的。韩麦尔先生为什么此时说话会断断续续?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后明白, 破折号表现了韩麦尔先生听到教堂的钟敲响, 将要结束这最后一课的悲痛之情。因为普鲁士士兵的号声无情地提醒人们, 最后一课不得不结束了。在即将结束最后一课时, 韩麦尔先生还想跟同学们说最后几句话, 以激发他们的爱国感情, 但难过得说不下去, 因此, 只断断续续说了两声“我———”就说不出来了, 说明韩麦尔先生当时的心情非常悲痛。破折号十分真实地表达了韩麦尔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二处:“然后他呆在那儿, 头靠着墙壁, 话也不说, 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韩麦尔先生用手势来表示意思, 为什么不直接说出来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上下文内容和此时此刻的情境思考、品味, 可知:当最后一课结束时, 韩麦尔先生极为痛心, 有口难言, 只能用手势表示意思, 表现此时的他痛苦之极。这样品味, 学生不仅明白了破折号的用法, 更理解了破折号对表现文章内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2. 选择以标点为切入口品味

鲁迅小说《故乡》一文使用了很多省略号, 既典型又很有特点。教学中以此为切入口, 分析理解文中省略号的用法, 有助于学生对人物性格、小说主题的理解。

在教学中,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本文用了很多省略号, 请找出来, 看看这些省略号有什么作用。”重点研读闰土话语中的省略号, 对表现闰土这个人物形象的作用。学生很快归纳出:少年闰土话语中用省略号表现了少年闰土说话滔滔不绝, 对生活充满了热情;中年闰土话语中用省略号来表现中年闰土的迟钝、麻木。这样前后形成了鲜明对比, 同样是话语中的省略号, 在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描写中, 用法却不相同, 鲜明地塑造了闰土这个人物形象, 突出了小说主题。

从品味省略号入手, 一改过去小说教学把握人物形象、理解主题的做法, 学生有一种新鲜感, 阅读探究的兴趣更浓了。品味省略号, 抓住了文章的重点, 突破了难点, 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3. 改换标点比较品味

一位教师在教学《金色花》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时, 通过改变句末的标点进行品味, 分别把“你到哪里去了, 你这个坏孩子”句末的问号和“我不告诉你, 妈妈”句末的句号改为感叹号。教师充分激发学生的体验进行思考、感悟, 学生意识到不能换:原文第一句重在问, 而改后重在责怪, 这里的坏孩子不应是真的坏孩子, 妈妈只是嗔怪。原文第二句的句号改为感叹号, 孩子是不是真的不想让妈妈知道呢?她不想让妈妈知道自己曾做过的事, 自以为得意;但又希望妈妈明白自己曾做过的事———那是她的杰作。改为感叹句后, 就变成绝对不想让妈妈知道了, 不符合孩子的心理。品味语言时, 通过改换标点, 更有助于对语言的理解, 把握人物的形象, 从而使学生感受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深深情意。

4. 通过朗读品味

我们可以通过朗读来感悟标点的作用和意蕴。不同的句式, 正确地读出不同的语气、情感, 就能很好地把握不同标点的作用和意义。

《孔乙己》一文中的“孔乙己一到店, 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 有的叫道:‘孔乙己, 你脸上又添新伤疤了!’”一句, 朗读时根据“!”应读出高声、张扬的声调。笑孔乙己的人大多是短衣帮的劳苦大众, 按理说应对孔乙己同情, 但一个“!”表达了病态社会的病态心理———封建制度的压迫剥削和毒害, 在被压迫者中间, 形成了冷漠心理。在朗读时应该重读。所以, 在阅读中, 根据句中的标点正确地朗读, 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 把握文章主旨。

品味语文教学中的细节 篇9

多媒体以其独特的方式触动心灵, 具有美育之功效。幻灯、投影, 可储存、再现、放大教学中的文字和图像, 鲜明地表现主题, 清楚地展示细节, 直观、形象、生动、感染力强, 突出展示静态的美。录音机是一种录音、放音的音响设备, 能协助教师课堂教学, 朗读示范欣赏, 给学生以音乐美。电影、电视、录放机活动性强, 声画并茂, 视听结合, 又具有动态美、情境美、色彩美。

这些现代教学手段使我们可以将文学中种种生命的细节以及种种思想感情的因子, 在潜移默化中积淀在学生深层心理上, 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化和启迪, 从而更加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一、在阅读教学中, 用多媒体解读细节

1. 导入课文时, 创设情境的细节

语文教学是形象思维的教学。这一特点启发我们可以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在学生头脑中积累表象。没有丰富表象储存的大脑, 就像是干涸的池塘, 是没有任何生命力的。表象丰富的学生思维灵活, 学习效率高;表象贫乏的学生思维迟钝, 学习效率低。我们在导入过程中, 不妨尽可能地利用电教手段, 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和情感体验。有一位教师在教《“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文时, 就播放了影片《泰坦尼克号》中那些感人的细节:年轻母亲温柔的故事, 老夫妻紧紧的拥抱, 乐队如水般的音乐, 船长紧握船舵的双手……这些细节情境让学生感悟到生命的伟大、人格的魅力, 再回过头来领会课文中船长的“一个伟大的灵魂”时, 就水到渠成了。

2. 讲解重点时, 再现精妙的细节

《鸟的天堂》一课, 有两处描写大榕树的大和美。尽管课文描写极为细致, 但学生年龄小、知识面窄, 对榕树是如何大、如何美仍觉得很陌生, 很难理解“鸟的天堂”真正含义, 尤其是对文中叙述的“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一直垂到地上, 伸进泥土里”、“那么多的绿叶, 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 不留一点缝隙”等语句很难置信。在这种情况下, 借助投影, 教师从各个角度用特写镜头展示榕树千姿百态的细节景象, 从而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感性认识。

3. 在适当的时候, 补充精彩的细节

有些课文, 尤其是略读课文, 有的是原著的缩写, 有的是大略的介绍, 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再现部分细节, 重现原著的精彩。如学习《厄运中的海伦》时, 教师补充关于海伦学习的片段, 让学生具体感受她学习的艰难;学完《鲁滨孙漂流记》, 由于课文是原文的缩写, 因此可以在课堂上和学生共读原著。我就和学生共同阅读了鲁滨孙救“星期五”这一节。逼真的细节, 细致的描写, 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二、在作文教学中, 用多媒体创造细节

1. 定格镜头, 为观察描述创设条件

著名的艺术家罗丹指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细节时时可以发生, 天天可以创造, 人人可以开掘。关键是要练就一双发现生活之美的火眼金睛。在作文教学时, 我们要非常注重利用多种手段, 对学生作文进行细致指导。

在指导学生写一次活动的作文时, 教师先举行一次拔河或者打球比赛, 把比赛过程录下来。在指导比赛场面描写时, 教师把画面上表现特别明显、有趣的学生镜头定格后, 指导大家细致观察其动作、神态并领悟内心活动, 再让学生描述。画面生动直观, 停留时间长, 学生就可以充分感知画面的每一处细节, 捕捉特点, 深化理解, 描述起来自然惟妙惟肖了。

2. 自选画面, 培养文思的独创性

我们不能光像摄像机一样把客观的事物摄入自己的眼帘, 印入自己的脑海, 而要能在极其普通、极其平凡的事物中发现一般人所看不到的东西。在观察人、事、景、物时, 教师要教会学生既要整体把握, 又要认清局部, 还要拆解开来看, 洞悉生活的细节。只有这样, 才能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 透过现象, 抓住所观察事物的本质。

第九册第一单元的看图写话《植树》训练中, 我引导学生抓住不为人注意的但又很有意蕴的细节:花上的蝴蝶结、女孩的笑脸、灿烂的阳光、美丽的野花、小女孩的眼神等。又如第十册第一单元的漫画作文《假文盲》, 可指导学生从那几个大男人漠然的眼神想到假文盲的自私、冷漠;从抱孩子妇女怯怯的神态想到母亲的无助。

3. 激发想象, 引起创作灵感的源泉

美并不是静止不动的, 它可以在孩子多维的世界里得到升华。电教手段不仅可以成为学生认知事物的工具, 还可以成为激发他们想象、引起创作灵感的源泉。

贝多芬的《月光曲》一文带给读者无限的遐想。学完这篇文章, 学生们意犹未尽。我又播放了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 调动各种感官, 把自己融进音乐中去:你能看到什么?你能听到什么?你能把音乐化为什么形象?你能听出旋律的变化吗?很快地, 有学生写下了这样的片段:“仿佛天黑了, 一颗颗眼睛似的小星星闪烁着。我好像飞了起来, 飞到了弯弯的月亮上, 月亮像小船似地摇着。一颗小星星摘来一朵云, 盖在我身上, 我很快地睡着了。我睁开眼睛, 已经天亮了, 我变成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天使, 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 我觉得特别幸福, 特别快乐。”

阅读教学中品味散文语言美的技巧 篇10

一、诵读美读,整体感知

散文的语言凝练优美,诵读是品味散文语言美的最基本途径。

1.把握轻重音,真情朗读

教学《画山绣水》时,我指定一名女生朗读文本中描写漓江水色的那个片段后,引导全班学生客观评价这位女生的朗读效果。一位男生评价道:“她在朗读时,将课文中的‘围’、‘平’等词语都读成了重音,读出了漓江水的平静之美与清澈之美。”这时,我随机点拨道:“漓江的水平静、清澈、恬静。为了真切体味漓江水梦幻般美丽的山水画意境,充分体味人们沉醉于漓江美丽山水之中时所产生的平静心情,文中的‘围’、‘平’、‘淡墨色’、‘晕糊糊’、‘恬静’等不宜重读,而宜轻读。”学生按照我的指点再次朗读这个片段,收到了极好的朗读效果:充分展示出漓江山水的美丽。

2.捕捉形象,读出层次

以品味《紫藤萝的瀑布》的语言美为例。我先引导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整体感知文中描绘的紫藤萝花儿的美,而后引导学生重点朗读文本中描写藤萝花儿繁盛的语句,指导学生感知紫藤萝花儿美的不同形态时 ,必须读出紫藤萝花儿美的层次:“辉煌的淡紫色”的花色美;“活泼热闹”的花形美;“淡淡的芳香”的花香美等,以此传递出蕴含于文本中的紫藤萝花儿“紫色沉淀、泛着银光”的沉静与热烈之美,“宛如瀑布、船舱鼓鼓”的充盈与繁盛之美,“淡紫香气、梦幻笼罩”的梦幻与朦胧之美等。

二、由表及里,潜入心灵

入选语文教材的散文比如《藤野先生》等立意比较深远,语言比较含蓄,不少语句隐藏着深层的含义。这就需要我们引导学生由表及里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例如《藤野先生》前五个自然段的语言就别具匠心。教学时,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走进文本,继之走进作者的心灵:

1.课文开篇“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是相对于什么而言的?其中的副词“也”、“无非”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绪?

2.作者是如何描写清国留学生的丑态的?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3. 第三自然段“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独句成段,耐人寻味。请联系上下文细细品味:作者为何会萌生出“到别的地方去看看”的念头呢?其中的“如何呢”三字,透露出作者怎样的心绪?

4.第四自然段写作者去仙台途中难以忘记“日暮里”与“水户”,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绪?其理由是什么?

5. 第五自然段描写作者初到仙台时受到“优待”却认为是“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作者为何要采用这种调侃的语调描述这段经历?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在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上述问题后,我与学生一道总结归纳道:作者在课文前五段中通过运用委婉含蓄的笔调描述自己烦乱消极的心绪,是为下文写藤野先生对作者有意无意的言行让一个弱国子民看到了藤野先生不同于清国留学生和多数日人的“人性曙光”打下铺垫:藤野先生在人格上毫无偏见,一视同仁;在学术上一丝不苟,严谨治学。同时,也含蓄委婉地表达了自己深沉的爱国之情。

三、比较、揣摩、咀嚼

教学散文时,我非常注重运用比较、揣摩、咀嚼等方式引导学生品味语语言言的的美美,,收收到到了了良良好好的的效果。我常用的方法为:删除比较、添加比较、位移比较等。限于篇幅,只谈谈删除比较法。

删除比较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故意删去文本中的某些字词句等,然后引导学生将之与原文进行比较品味。删除的内容,往往是文本中极富表现力并在表情达意上具有不可替代作用的句子字词。我在教学《藤野先生》一文时,很好地运用了上述方法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美。

多媒体显示:东京也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像绯红的轻云,花下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油光可鉴,小姑娘的发髻一般,将脖子扭几扭。标致极了。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多媒体展示的文段,与原文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生1:删去了“无非”、“确”、“也”、“但”、“宛如”、“还要”、“实在”等词语。

生2:这些词语除了“但”是连词之外,其余的全部是副词。

师:上述词语能够删除吗?

生3:原文中用了“无非”一词,表明作者对东京感到非常失望。删除后体现不出作者对东京的极度失望之情。

生4:原文中的“确”、“也”强调樱花的颜色与“绯红的轻云”极为相像。删除后语气显得平淡。

生5:原文中的“但”,表明文章由写景转到写清国留学生。删除,上下文意缺乏连贯。

让学生品味数学的味道 篇11

一、在生活化的数学情境中学数学

数学知识的学习有时是枯燥乏味的,特别对中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在教学的重要环节能吸引住每一个学生的眼球,抓住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往往对整节课的成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两位教师合理地设计了生动的教学情境,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使教学目标得以落实。

张弘老师以书中主题图入手创设情境,让学生说说从主题图中你能发现哪些重要信息。学生尝试发现东南西北这4个方向。在此基础上,张弘老师抓住教学关键时机,让学生自编儿歌,学生在创编的过程中完善对新知的认识,在他们头脑中建立初步的方向框架。

张扬老师则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将教材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组织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完成知识的建构。比如教师提问:“早晨,我们如果面对太阳,我们的前面是东方,那后面应该是什么方向呢?”学生回答:“西方。”教师接着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回答:“因为我们经常说,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学生在这样轻松愉快的交流中体会数学思想和方法,建立空间方向感。

二、在生活化的数学活动中品数学

活动是学生喜爱的学习方式,将数学教学与学生喜欢的活动有效地结合起来,寓教于乐,既能够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知识与技能、形成正确的方位观念,又能使学生喜欢数学。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时期,此时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教学中,张弘老师安排了4次活动,不同活动体现出不同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观察、交流中加深了对东、南、西、北4个方向的理解和记忆,发展了空间观念。张扬老师组织学生进行指方向活动,用手指向东——指向南——指向西——指向北——指向东——指向南——指向西——指向北,让学生体会顺时针方向东、南、西、北4个方位的规律性,效果很好。

生活本身也是一个大课堂,我们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有效地开发课程资源,使学生学会了知识、得到了体验,同时也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这两个精彩片段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数学的生活性,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学生愿学、乐学,是立体化的开放式教学。学生从中获得大量的知识信息,提高各种能力,真正品味到数学的味道。

品味细节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篇12

一、重视感悟

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 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读书, 自己去领悟。陶渊明说的“不求甚解”道出一个道理, 即许多东西, 比如词语的意思, 文章表达的情感等, 往往是很难说清楚的, 也没有必要说清楚。语文教学要留有空白。学习语文是一生的事情, 因此不要担心学生有些地方暂时感悟不出来, 尽管放心把时间留给学生读书。

二、重视积累

语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语言哪里来?走进校门以前, 是听来的, 是在“听说”的实践中“习得”的。进了校门主要是从书本中读来的, 在读、写的实践中“学得”的。语言靠积累, 能力靠实践。小学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期, 是记忆的最佳期。

三、教学中运用板画的艺术

尽管语言文字是形象的、具体的, 但是由于生活阅历、理解能力等多方面的限制, 小学生在学习语文课文时, 总是感到没有图画那样直观、形象。所以, 阅读教学中要贯彻“直观性原则”。运用板画就是贯彻直观性原则的一种好方法。

在具体的课例中, 我们可以做到:以画代讲、以画促读、以画练说、以画传情。方法本无所谓好坏, 关键在运用。正是“运用之妙, 存乎一心”。

四、走向儿童心灵的深处

也许是网络时代的冲击, 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 也许是中国的历史传统从来就没有把儿童当作儿童, 而始终对儿童进行“成人化教育”。今天的孩子承担的东西太多, 今天的儿童过于早熟。

在教学设计时, 要出于对儿童天性的洞察, 设计出适合儿童的话题, 这样儿童自然就参与进来。比如, 讲到《两只小狮子》, 通过播放狮子的生存本领以及生活习性的视频, 提问“假若你就是一只小狮子, 你会怎么做?”于是学生仿佛就是小狮子, 道出自己的想法, “我要向那只坚持有毅力的小狮子学习, 练就一套过硬的生存本领。”再进行朗读, 学生读的绘声绘色、有滋有味。

一、上课时要充满激情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有一段话很有哲理:“没有了对教育的热爱, 即使使用再先进的现代教学手段, 也只是徒具其形, 用再华美的语言, 再动听的语调上课, 也不会打动学生的心灵, 震撼学生的灵魂。是否可以打个这样的比方:如果说你的激情是平和宁静的, 那你的激情就像春日里的阳光, 温暖无香, 十分适宜禾苗的成长;如果说你是奔腾豪放型的, 那你的激情就像夏日里的幕雨, 沁人心脾——适宜禾苗成熟。因此, 只要热爱孩子, 你的平静平和中藏着的只不过是含蓄的激情——你同样会对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爱好产生欣赏, 你也会把幽默带进课堂, 你还会显得有人情味, 更会细心、耐心……所有这些, 为课堂气氛奠定的是深沉的激情曲。”

教师上课要充满激情, 富有激情的课堂能激起学生渴求知识、努力学习的激情, 从而有效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让学生在幽默和笑声中学习

苏联的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教师最主要的, 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课堂上学生的笑既是一种愉悦的享受, 也是一种对知识理解的表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恰如其分的、比较幽默的语言, 常常会引发阵阵笑声, 这种幽默往往会比清晰的讲述更有吸引力, 它会使学生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理解概念, 更会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爱。

三、注意讲课的语调

著名特级教师斯霞曾经说过:“我讲到主要的地方就重复一遍;讲到快乐的地方就露出微笑;讲到愤怒的地方就情绪高亢;讲到悲伤的地方声音就变得低沉。但是, 这种‘高低轻重的变化’是有要求的, 即语调在其主旋律上应保持清新、平稳, 在平稳之中再加以变化, 做到稳中有变。”

语调在教师的语言艺术修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恰当的语调能使其语言平地生辉, 具有磁铁般的吸引力, 能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让生成成为课堂的亮点

新课程倡导在互动中, 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文本不断交汇碰撞, 创造火花, 不断迸发喷射;新的信息、新的学习需要不断涌动产生, 通过讨论、辩论、争论, 认识不断提高, 体验不断加深、情感不断升华, 这就是生成性的课堂。

在课堂的精彩生成中, 学生拥有了创造的机会, 获得了全面的发展, 教师的劳动也闪耀着智慧的光辉, 闪烁着五彩的生命原色。

五、认真写好教后记

名师于永正说得好:“写教学反思实际上是对自己的备课及施教的总结。认真写三年教案的人, 不一定成为优秀教师;但认真写三年教学反思的人, 必定成为有思想的教师, 说不定还能写出一个专家来。”

上一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下一篇:人格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