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保护层的控制(通用9篇)
板保护层的控制 篇1
摘要:三才板是土家地区传统的说唱艺术之一, 它有着独特的艺术特征和文化特性, 它的唱词通俗易懂, 唱腔旋律简单, 表演形象生动, 内容与大众生活非常贴切, 是群众喜闻乐见的独角戏曲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 应该更多的了解这一濒临消失的民间说唱艺术和共同保护这一优秀的戏曲种类, 使恩施三才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
关键词:三才板,保护,传承
一、恩施三才板的概况
三才板又称“金钱板”“金鉴板”, 最早发源于清初的成渝两地, 随后逐渐流传于湖北、云南、贵州等西南地区。由于民族和文化相互之间的交往, 三才板同四川竹琴一同传入恩施, 它是四川“金钱板”同源异流的一种曲唱形式, 因其道具是由三块竹板组成, 故名“三才板”。三才板传入恩施后与恩施本地的文化进行融合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恩施三才板。三才板从其流入至本土化、定型化, 至今有近300多年的历史了。
三才板是一种独特的说唱艺术, 其主要道具分别由长约27公分, 宽约3.5公分, 厚约1.2公分的楠竹片制成。竹板相互之间的碰击, 能发清脆悦耳的声音其响声给人一种铿锵和谐的节奏感, 艺人们就以它为道具来进行说唱艺术的表演。三才板在表演艺术的发展过程中, 因艺人的不断创造总结, 使其表演技法不断丰富完善。
二、恩施三才板的特性
1.恩施三才板的平民性。恩施三才板的表演贴近生活, 主要以反映劳动人民心声为主题, 表演剧目的内容大致包括:宣传党的各种方针与政策、歌颂英雄人物、表扬好人好事、推介风土人情、倡导反腐倡廉等, 这些表演都贴近百姓生活使得恩施三才板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能满足于广大农民的精神追求, 是平民百姓审美的精神载体和精神内涵。
2.恩施三才板的娱乐性。三才板传入恩施后与本土文化进行结合, 使其表演语言具有地方性, 恩施三才板的表演剧目都是使用恩施方言, 语言幽默、诙谐、风趣, 具有很强的趣味性。表演者的穿着打扮与夸张演绎使恩施三才板更具娱乐性色彩。
3.恩施三才板的灵活性。三才板的灵活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表演形式的灵活性, 恩施三才板的表演没有固定模式与套路, 大都以自唱为主, 表演时自己定调, 想唱什么就唱什么, 平时生活中有什么有趣的或者有意义的事情也可以编成词, 用三才板的形式表演出来。二是恩施三才板表演场所的灵活性, 三才板表演服装道具简单, 一件衣、一顶纱帽、三副才板足矣, 没有舞台装置和布景, 不择演出场所, 在人多的乡场、闹市、群众家门口等都可表演。
4.恩施三才板的艺术性。恩施三才板的表演无论是从曲唱形式还是唱腔、唱词都有一定的艺术性。一方面要求唱词铿锵押韵, 另一方面又需要表演者以说带唱, 并配合手部拍板节奏, 从而展现一幅口说、手动、身舞的艺术画面。根据表演着自己表演方式和特点的不同, 恩施三才板所呈现的艺术效果也会有所不一样。
三、恩施三才板的传承现状
恩施市的“三才板”现已师承四代传人, 其中第三代代传人王隆钊 (已故) 和第四代传人杨洪顺由恩施州人民政府授予“民间艺术大师”称号。第三代代传人王隆钊 (原恩施县文化馆馆长, 著名曲艺创作家) , 已被湖北省恩施市收录为“恩施名人”。第四代传人杨洪顺, 湖北省恩施三岔人, 自幼喜爱民间艺术, 1954年师从恩施三才板著名艺人王隆钊先生学艺, 一直坚持三才板民间艺术曲艺的创作, 为群众表演, 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并结合群众生活现编现演, 褒贬善恶, 深受群众喜爱, 致力于三才板的整理和创作。从艺五十多年来, 创作、整理了《酒麻木改邪归正》《群鼠遭殃》《灵堂风波》《卖草鞋》《赌博惹的祸》《只生一个好》《破私立公》《艰苦奋斗莫改变》等几十个三才板剧目, 两百多个曲艺段子, 为民间曲艺恩施三才板的传承弘扬作出了较大贡献。并获得了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恩施三才板代表性传承人的殊荣。但恩施三才板必须依托于传承人或手艺人才能存在。可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和传承中也面临着许多困境。
1.继承人缺失。很多传承人或手艺人遇到的困难是收徒, 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徒弟不容易, 让徒弟把手艺或技艺学到手更不容易, 而徒弟学成后, 能不能坚守岗位, 不改行, 仍是未知数。这背后有一个生存问题, 对任何一个传承人或手艺人来说, 不仅要吃饱吃好, 还要能养家糊口, 任何一门手艺都一样缺失了这些保证, 要想使其得到传承和发扬是非常困难的。恩施三才板的保护与传承中就存在这样一个突出的问题。据三才板传承人杨洪顺介绍, 在老一辈中, 许多人对三才板还是非常感兴趣, 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 娱乐方式的千变万化, 许多年轻人对这一传统的民间艺术的兴趣越来越淡, 继承人的缺失是三才板传承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2.思想观念的转变。在物欲横流的社会, 精神文化财富与物质财富相比较时, 更多的人都偏向于选择物质财富。杨洪顺说在他曾带领的许多徒弟中, 有许多人刚开始都以冲着能发财而学的, 希望通过这门手艺挣得更多的财富。当没有获得自己预期的物质收获时, 大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学习了。在万事都向钱看的社会思潮下, 恩施三才板传承也受到了极大的阻碍。
3.难度较高, 传承困难。恩施三才板是本土化了的一种说唱艺术, 在表演的过程中讲究手动与口动的协调配合, 讲究面部表情与说唱内容的一致性, 讲究节奏与动作的互动性等等。据杨洪顺介绍, 恩施三才板中最难的就是如何使三块竹板协调的发出音响, 他从11岁就开始从事这项艺术的学习, 刚开始练习时手总是磨出血泡, 长期下来就形成了茧。手上动作学会了还要配合口头的说唱, 内容又要符合党政方针, 贴近百姓生活, 还要把握好节奏与分寸等等, 所以三才板在传承的过程中, 由于学习起来比较苦难, 很多人在半途中就放弃了, 难度较高的这项艺术, 在传承中也困难重重。
4.专业人士较少。常常听到有来自电视广告中说的“因为专业, 所以精彩, 因为专业, 所以值得信赖”, 这是在对产品的推介中的一种吸引眼球的描述, 也是为了增加购买者的信心。通过这些现象中也可以看出, 无论是产品还是艺术都需要追求专业化。而恩施三才板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专门从事其保护与传承的人仅仅只有4人而已, 专业团队的缺失也必然导致它传承的失衡。
5.保护措施法规还不完善。在文化热的浪潮下, 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抢救工作已经不断涌现, 但是对于其研究、确立、建档、保护、宣传、传承与振兴的措施还不是很完善, 同时加上专项资金的缺乏, 保护与传承工作较难进行。
6.生存空间狭小。恩施州位于鄂西南的边陲, 这里交通闭塞, 经济条件落后, 随着两路的开通,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恩施并逐渐了解本地孕育的民族文化, 恩施也在社会向前发展的推动下逐步前进, 在现代化的影响下, 这种传统的民间文化受到了冲击, 虽然在政府的保护与传承人的努力下恩施三才板还在艰难前行, 但其生存的空间与土壤越来越薄弱, 也逐渐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四、恩施三才板保护与传承的建议
1.制定相应完善的法律法规, 让恩施三才板以及其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规范化、法律化、制度化。虽然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保护法规, 但是其保护与传承的法律体系还不健全还存在很多的纰漏, 许多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 因为没有相应法律法规的保护, 已经或者正在消失, 恩施三才板, 经过几百年的沉淀与发展, 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 国家政府与相应的管理部门应该高度重视其保护与传承工作。
2.让传承人职业化。任何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必须依附与人而存在, 目前三才板在保护与传承中继承人缺乏是其主要问题, 而导致其缺乏的原因就是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浮躁, 对工作待遇的要求越来高, 如果给以文化传承人相应的编制待遇, 解决了传承人的后顾之忧, 越来越多的人将会专门从事这项保护与传承的事业, 这客观上解决了年轻人的就业问题, 又内在的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让优秀的民族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3.采用现代化保护手段。恩施三才板被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 它具有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 在过去主要靠确立、立档、研究、保存与宣传等措施还不能够进行全面的保护。随着社会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不断改进, 可以考虑采用更多的现代化手段来进行保护, 比如像多媒体、录音、录像、光盘、互联网、电子书等先进的方法加以保护和传承。
4.打造专业团队, 提高宣传力度。恩施三才板是本土化了一项艺术, 蕴含着本地特色文化, 在保护与传承恩施三才板的过程中要注重团队的打造, 提高其影响力, 这种生长于民间, 扎根于民间, 服务于民间的乡土文化, 需要逐渐形成专业团队, 才能在现代文化思潮下继续发扬。
5.让教育成为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窗口。恩施三才板是一项技艺, 是一种艺术, 更是门文化, 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需要教育来依托, 这种教育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合一的结合体, 目前三才板在传承中面临着继承人缺失的问题, 究其原与大众头脑中对这一种文化的理解、认识不够有很大关联, 通过教育来形成这种文化的氛围, 对恩施三才板的保护与传承有着重要的作用。
总的来说, 恩施三才板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已刻不容缓, 要让这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长期发展下去需要各部门各单位以及每个人共同的努力, 保护与传承恩施三才板文化也是保护人类伟大的精神财富, 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良娟.金钱板首度牵手音乐剧, 非遗传承尝试新课题——舞台上《车耀先》打起金钱板[J].曲艺, 2011 (09) .[2]唐杰.金钱板大师邹忠新携徒收徒孙[J].曲艺, 2008 (11) .[3]侯健.论云南苗族民间曲艺的传承与发展[J].文山学院学报.2013 (01) .[4]戴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困惑[J].瞭望新闻周刊, 2005 (30) .[5]祁庆富.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传承及传承人[J].西北民族研究, 2006 (03) .[6]洪映红.民间立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集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02) .[7]周燕, 赵霞.地方高校传承与保护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对策研究——以湖北民族学院为例[J].三峡论坛 (三峡文学.理论版) , 2010 (05) .[8]谭志松.论土家族非物质文化传承教育的主要特征[J].西北民族研究, 2010 (02) .[9]吴磊.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朱长菊, 李鸿雁.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初探[J].民族论坛, 2010 (07) .
板保护层的控制 篇2
【摘 要】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发展速度的进一步提升,预应力空心面板采用自身具备的轻自重、良好的结构性能以及便捷的施工等优势,在高速公路施工中被广泛运用,并被工程行业内逐渐掌握。在高等级公路中发挥着承重构件的作用,与后张法预应力梁板进行对比,其整体性相对较差。其次由于各部分厚度相对较薄,促使在公路施工中,质量控制发挥着关键作用。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在施工过程中不应要运用优质的钢材及可靠的高强混凝土,而且还应对施工技术人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要求。
【关键词】高速公路;空心板;预制;质量控制
板桥是中小跨径桥梁中最常用的桥型之一。空心板具有自重较轻、吊装运输安全、稳定性好且成本低、施工简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中、小跨径桥梁的上部结构。本文结合某高速公路施工实践,对预应力砼空心板预制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如何进行质量控制作简单探讨。
1.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1.1原材料质量控制及确定配合比
(1)要求施工单位工地试验室应严格对进场材料的质量进行把关,当相关监理部门检验达标以后即可投入使用。在钢筋和预应力刚才进场之前,要求其具备有效的出厂合格证书,并对其外观进行检查,避免表面有裂纹、毛刺、机械损伤、油污及腐蚀的现象存在。在钢筋进场时,应对每60t作为一个取样单位,通过试验单达标以后,即可进行使用。应在仓库内对钢筋及预应力钢材进行堆放,确保地面保持硬化。当在露天状态下进行堆置时,应采用垫高以及雨布进行覆盖的方式进行,禁止出现雨水及油污导致侵蚀的现象发生。
砂、石料进场后,必须堆放在已经硬化的地面上,不得直接置于土上,使用前必须取样试验,不合格的砂、石料不得使用。细骨料应采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颗粒洁净,粒径小于5mm的河砂。粗骨料应采用质地坚硬的碎石,压碎指标值在12%以下,并分批进行抽检试验,检验其针片状含量、含泥量、级配等,均要满足《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T-F50-2011)要求。
(2)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要求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保持良好状态,使其设计强度容易实现。应按照相关设计规程对其配合比进行合理的适配及计算。由粗细集料构成的混合料应具备合理的级配。促使混凝土拌和物中水灰比及坍落度达到配合比的要求,并确保28d强度能够与设计要求相符。
1.2空心板预制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1)空心板预制的施工工艺应采用依次浇筑成型的方法,确保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其具体施工工艺流程主要分为:准备张拉台座、钢绞线张拉、钢筋绑扎成型、侧模及堵头板的安装、底板混凝土的浇筑、芯模的安装、腹板及顶板混凝土的浇筑、养护、拆模、放张及出槽。
(2)模板安装质量控制模板安装质量直接影响空心板长、宽、高等几何尺寸及线形,所以模板安装必须支撑牢固,保证砼浇筑时不漏浆,尺寸满足设计要求。应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T-F50-2011)对钢筋、模板进行认真检查,保证空心板尺寸符合设计要求。芯模采用橡胶气囊或定型活动式组合型钢(木)模。气囊芯模容易上浮、偏位和变形,造成空心板底板超厚,顶板厚度不足。为保证空心板的几何尺寸,解决橡胶气囊易发生上浮偏位的问题,首先要使气囊的几何尺寸严格符合设计要求,且长度适宜。橡胶气囊使用前先充气检查是否漏气,如果漏气,安排专业人员进行修补;其次是保证橡胶气囊位置准确,采取加密定位钢筋、定位钢筋与主筋相连或压重(压杠)的措施。若采用木芯模,为防止木芯模上浮,在其顶部每隔1-2m设置一道压杆,严格控制空心板几何尺寸。
(3)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控制。首先应确保钢筋制作及安装位置达到准确,使其禁止超出允许的偏差,适当的对保护层垫块进行加密,使其高度与保护层设计厚度达到统一。在施工的过程中应对钢筋绑扎的顺序及施工工艺进行关注。
(4)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混凝土拌和应采用搅拌站集中拌制,混凝土拌和物的配料必须准确,采用电子自动计量设备配料,由专人定时检查自动计量装置配料是否准确,材料用量偏差控制在:水泥、外加剂、水±1%、粗、细骨料±2%;拌和时间必须满足要求;混凝土浇筑的全过程都应有专职质检员进行现场质量控制,不合格的混凝土严禁使用;混凝土振捣采用平板振捣器、振捣棒振捣,保证混凝土不漏振,振捣密实,振捣时要控制好时间和范围,应当控制在混凝土初凝时间内,避免过振或撞击钢筋,保证混凝土不产生离析,底板混凝土密实,没有渗漏现象。
2.存在的质量问题和处置方法
2.1出现问题表现
空心板板底混凝土出现密实度不足,容易有渗水、漏水的现象发生。预制空心板时,对其高度控制不足,通常超过设计高度的要求。埋设预埋构件的位置不准确,甚至出现漏设。在顶板横向或板底纵向预应力空心板会容易有裂纹出现。当底板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足时,容易有钢筋外露的现象发生,导致脱模剂对钢筋造成污染。理论支持线部分出现底座平面不平整,预制板两端支座设置位置高度不同,导致面板有扭曲力现象发生。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预应力不足,促使梁板中有较大的安全隐患存在。
2.2造成这些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1)空心预制板的芯模固定不牢,混凝土振捣时因挤压力的作用使芯模上浮,造成空心板底面超厚,顶板厚度不足。
(2)振捣时出现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3)在振捣时模板出现胀模甚至跑模。
(4)垫放塑料保护块数量不足,出现该进行保护块垫设的位置未能进行设置。
(5)地板平面出现不平整的原因是由于在施工之前对预制底座进行设置时,对平整度把关不严或过长的存放时间、存放时受力不均匀以及混凝土徐变的现象都是导致底板出现变形的关键。
(6)在对空心板侧模进行拼装时,未能对锚栓孔的位置进行保证。其次,若桥属于曲线桥,要根据曲线对梁长进行调整时,很难对锚栓孔的位置进行保障。
2.3处治方法
为了确保桥梁的工程质量,预应力空心板常见的质量问题的可采用以下几种处理方法:对于空心板混凝土强度不合格或整片梁顶板厚度小于8cm的,或横向裂缝宽超过规范规定的,应报废重新制作。对空心板板底不密实出现渗水漏水和纵向局部裂缝或钢筋混凝土保护层不足的,如果混凝土强度合格,静载实验没有问题,可采用防水措施,用XYPEX(赛柏斯)或其他防水材料,将防水材料喷涂在不密实的混凝土底板顶面上,经过渗透化学作用,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和强度,起到防水,防空气侵蚀钢筋的保护作用。预应力空心板建筑高度超过设计标准,直接影响到桥面铺装层的厚度,凡桥面铺装厚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可以采用调整墩台帽或垫石高度或凿除超厚的顶板部分等措施,如果上部结构已经安装就位,墩台帽及垫石无法调整的,可采用调整纵坡的方法处理。空心板预制长短不一,安装时梁端伸缩处有的没有伸缩空隙,有的呈锯齿状,增加了伸缩缝安装难度,对于此类问题,在安装就位前应将超长部分凿除整齐,以保证伸缩缝的准确安装。
3.结语
板保护层的控制 篇3
1 工程概况
某办公楼为24层框架—剪力墙结构, 建筑面积为15 000 m2。在该楼的主体结构检测中, 发现10层和15层各有一块楼板的负弯矩钢筋保护层厚度为37 mm~53 mm, 已经严重超出GB 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相关要求。经现场检测, 该两块楼板的混凝土强度、钢筋分布等均满足设计及相关验收规范要求。楼板设计厚度为100 mm, 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25, 楼板负弯矩筋直径为8 mm, 间距为150 mm。这里分别称为A板和B板, A板尺寸为3.9 m×3 m, B板尺寸为6 m×3.2 m。
2 结构承载力试验
2.1 试验布置
按照载荷设计值进行载荷试验, 检验楼板承载力。
试验加载取用荷载设计值为7.6 k N/m2 (包括板自重) , 分三级施加, 分别为50%, 80%, 100%的荷载设计值。A板中心挠度测点布置见图1, 板钢筋应变片分别布置在板底跨中正弯矩最大处和板顶负弯矩最大处, 测点布置见图2, 图3。B板中心挠度测点布置见图4, 板钢筋应变片分别布置在板底跨中正弯矩最大处和板顶负弯矩最大处, 见图5, 图6。试验加荷测试见图7, 图8。
2.2 试验结果
试验数据见表1~表5。
2.3 试验结果分析
综合以上试验结果, 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 A板底中心挠度为0.12 mm, 约为, 小于弹性理论计算值, 满足正常使用要求;2) A板顶负弯矩区未发现裂缝, 实测钢筋应变短边向最大值54με、长边向最大值93με, 钢筋处于弹性工作状态;3) A板底未发现裂缝, 实测钢筋应变短边向最大值40με、长边向最大值42με, 钢筋处于弹性工作状态;4) B板底中心挠度为0.62 mm, 约为, 小于弹性理论计算值, 满足正常使用要求;5) B板顶负弯矩区未发现裂缝, 实测钢筋应变短边向最大值95με、长边向最大值99με, 钢筋处于弹性工作状态;6) B板底未发现裂缝, 实测钢筋应变短边向最大值83με、长边向最大值103με, 钢筋处于弹性工作状态。试验表明:A板和B板在设计荷载作用下, 板中心挠度小于弹性理论计算值, 满足设计要求。板顶四边、板底跨中未发现裂缝, 板顶四边、板底跨中受力钢筋应变较小, 处于弹性阶段, 该楼板结构承载力可以满足设计要求。
με
με
3 结语
本文介绍了楼板静载试验的方法和过程, 通过对挠度、应变、裂缝的试验结果的分析, 评定了楼板的承载力, 判定了楼板的安全状态。对于主体结构检测中发现的负弯矩筋保护层厚度过大的楼板, 评定楼板的承载力通常要进行结构验算, 但对于有争议的工程问题或者是复杂模型情况, 相对于结构验算, 静载试验更能够直观、准确地解决此类问题。
参考文献
[1]GB 2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2]GB 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
[3]GB 50344-2004,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S].
加强预应力梁板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篇4
关键词 预应力;梁板施工;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0)121-0059-01
1 梁板底部不美观
在工程施工中,为了使底座不被破坏、重复使用,并使梁板底部光洁美观,往往在底座上铺设一层诸如地板革之类的没有足够刚性的隔离层,结果梁板底部出现凹坑、折皱或凸包。这是因为铺设的隔离层本身受温度影响伸缩性较大,它本身又没有足够刚度克服摩擦力进行平行伸缩,在混凝土压力作用下,多余部分隆起,形成褶皱;振动棒振捣完毕向上拔起时,在棒头下形成真空区,隔离层由于本身较为柔软的特性被吸附上去形成了凹坑。这种做法虽然梁板底部极为光亮,但褶皱、凹坑遍布底部,影响美观。台座周转率要求较低时,采用水磨石表面加烤石蜡是一种较好的方法。但振捣棒端头会在台座上击打出点坑,从而在梁板底部留下凸包;另外,温度应力导致台座断裂,会影响梁板底部。但可用塑胶修复加以弥补。
采用蒸汽养生底座周转率很高时,最好在底座上铺设一层5~10mm厚钢板,并使之与底座内部预埋铁件焊接固定,接缝处做焊接磨光处理,然后在其上涂刷一薄层未用过的机油即可;若采用普通养生法,可用厚度为3~5mm的塑胶板铺于底座上,接头处用塑焊机连接成一体。这样处理后,梁板底座不仅平整光滑,而且色泽一致。
2 空心板或箱梁内模上浮
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内模没固定牢固,浇筑混凝土时,内模经振捣在流塑状态混凝土的浮力作用下,自身向上浮起,严重时还能够托起钢筋骨架。为了阻止内模上浮,可在侧模顶部的梁板断面方向对称焊接两组限位槽,然后把槽钢或方木放进限位槽作为顶压横梁与侧模固定,这样通过安设于横梁下方的压件即可阻止内模上浮。至于横隔间距可视具体情况而定,对于固定式钢木内模一般为2~3m。这种防浮装置仅需设置4~5套即可,然后随着浇筑段的前移依次拆后移前,重复使用。
3 孔道漏浆使张拉压浆受阻
孔道漏浆在采用半刚性波纹管成孔时较为常见。对于先穿束后浇筑的梁板,致使预应力筋在张拉前不能自身活动,张拉后压浆困难;对于浇筑后穿束的梁板,致使穿束困难,甚至根本穿不进预应力筋。为了避免孔道漏浆,应注意以下几点:1)用于制作波纹管的钢带应符合现行有关国家标准,其厚度应根据管道直径、形状、钢束设置时间而定,一般不宜小于0.13mm。2)除进场后的有关检验外,安装波纹管时需要、再次对其外观进行全面详细的检查,要求无孔洞和不规则的褶皱。咬口宽度均匀,无开裂和脱扣现象。3)波纹管的接头连接管应采用大一个直径级别的同类型管道,其长度宜为被连接管道内径的5~7倍,同时不小于40cm。在接头处宜设置2处定位钢筋使其定位准确,以免角度变化导致波纹管道不圆顺,造成穿束困难,最后把连接管道两端缠紧密以防漏浆。4)对在浇筑混凝土之前穿束的孔道,应注意两点:一是预应力筋安装完毕后,应再次对波纹管进行详细检查,以查出穿束时可能被损坏的管道,并及时进行修复;二是在浇筑混凝土中,应每隔1h拖拉一次预应力筋直至浇筑完成后1~2h为止。5)采用圆形波纹管成孔时,宜采用先浇筑、后穿束的方法。具体做法是:在浇筑混凝土前先把直径稍小于波纹管内径的高密度聚乙烯管(塑料管)穿入其中,浇筑中每隔1~2h往复抽拔几次,浇筑完毕后即抽出塑料管,张拉前再穿入预应力筋。这样不但能够避免漏浆堵塞孔道,还能有效避免压浆前预应力筋在孔道中长时间放置而生锈。6)浇筑混凝土时,振动棒切勿触及波纹管管道。
4 施加预应力伸长值超出规定
预应力筋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以达到张拉力为主,伸长值进行校核,即所谓双控。 实测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控制在6%以内。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伸长值超限问题时有发生,究其原因除张拉机具本身有问题需再次标定外,多数是与计算人员分析考虑不周、引用数据不当有关,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实际伸长值未考虑千斤顶部分预应力筋的伸长量,导致实测伸长值偏大。2)未考虑张拉过程中预应力筋和夹片的内缩量,导致实测值偏大。通常每张拉端张拉阶段内缩值达3mm,若为两端张拉,其实测伸长值要减去6mm才是真正伸长值。3)对于曲线预应力筋或长度超过25m的直线预应力筋,计算理论伸长值时未考虑曲线孔道及孔道局部偏差的摩阻影响,使理论伸长值偏大。4)初应力选择不当,使实测伸长值偏大。一般人们不管预应力筋长短、孔道曲直等情况,均把初应力选为10%Dcom,这是不妥当的,因为此时各钢束松紧程度不一定相同。具体初应力选择多大,应经试拉确定。具体方法是:假若3倍初应力时的伸长值之差小于2倍初应力与初应力时的伸长值之差,那么初应力数值还应提高一级,直至两者相等或相差极小为止。根据具体情况,初应力可选为Dcom的10%、15%、20%、25%等几个等级。5)弹性模量(Ep)取值不准,致使理论伸长值失真。每批预应力钢材进场后,应按实际检验报告书所确定的弹性模量取值,不能套用规范标准或经验数据。比如说钢绞线,经试验得出Ep=185×103MPa,那么理论伸长值就缩短了5.12%,实测伸长量自然容易超出6%的范围。6)由于预应力钢束产生断丝、滑丝现象,致使其余预应力筋应力增大,伸长值增加。
5 混凝土被压坏
这种破坏有的在张拉进行中或刚张拉完毕时发生,有的在张拉结束后几个小时才产生。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锚垫板处钢筋均较为密集,间距很小,浇筑时常发生卡料现象,振动棒又不易插入,这样锚下混凝土容易产生孔隙和空洞现象,强度较低,在集中荷载作用下很容易使锚垫板陷入混凝土内,造成梁端破坏。为了避免这种破坏形式,可采取两方面的措施: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粗集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钢筋最小净距的1/2,同时不超过25mm;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应控制在70mm左右;宜在侧模上安装附着式振动器,再辅以25mm振动棒振捣。2)混凝土的龄期不到,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没有达到规定张拉强度就提前进行张拉,致使锚下混凝土产生裂纹甚至破碎。关于这一点,大部分设计图纸上都注明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值的90%-100%以后方可进行张拉。3)锚垫板的法线方向不在通过锚垫板中心的梁板纵断面上,而是偏到了梁板侧面。在集中应力作用下,发生梁端混凝土局部被破坏的现象,所以锚垫板处要与梁体连接紧密,决不能使之产生偏歪现象。
6 伸缩缝处梁板封锚(端)混凝土不很规则
先封锚后吊装的梁板吊装完成后,端部边线总是不很规则,呈锯齿形或凹凸形,影响伸缩装置的安装和伸缩缝的正常使用。首先,梁端不是一条直线,缝宽极不均匀,有的甚至达不到伸缩缝宽度要求或根本没有间隙;其次,预埋伸缩缝钢筋或前或后,不成直线排列,致使伸缩装置难以安装。这一点与线路斜交桥梁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可采取先吊装后封锚的方法,至于台帽背墙是在吊装前还是在吊装后浇筑,可根据梁板形式、施工难易情况具体决定。
7 梁板起拱度较大
预应力梁板张拉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起拱,为了不影响桥面铺装厚度,在制作台座时应当按照设计要求设置相应的下拱度;若图纸中未加说明,则应按弹性曲线方程计算出起拱度后再设置。实际施工中因起拱过大而影响桥面厚度的情况,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原因造成:1)张拉时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致使梁板刚度降低。2)张拉后放置时间过长,没有及时进行压浆和安装。3)千斤顶校验精度不够,实际张拉力往往偏大,表现在实测伸长值总是大于理论伸长值,呈现正误差。4)台座上虽然设有反拱,但模板安装时顶部仍然是一条直线,没有跟着下挠,实际上只是梁板中部加高了一个上挠值。5)梁板本身处于凹型竖曲线上,即使在台座、侧模上设有下挠度,也未考虑弓矢高对其标高的影响。比如40m梁处于8000m的凹型竖曲线上,仅其弓矢高值就达215cm。实际施工中,应及早预制梁板,并在下部墩台施工时完成部分梁板的预加应力施工,然后根据实际起拱度大小决定是否需要变更墩台标高。既保桥面厚度,又避免变更桥面纵断高程带来的麻烦。箱梁增加副弯矩能改善受力模式,消除桥面行车随跨跳跃的缺陷。
8 结束语
筏板基础质量控制的探讨 篇5
1 工程实例
1.1 工程位置概况
该工程位于广州市天河区天河软件园, 高普路和软件路交汇处, 北邻已建成使用的一期办公楼, 南邻软件路, 东、西邻园区规划路。
1.2 建筑设计概况
规划用地面积50 000m2, 建筑面积100 100m2, 其中地上约80950m2, 地下约19 150m2。分别由D、E、F、G4栋办公楼组成, 地上10层, 地下1层, G栋地下2层。地下室层高3.9m, 地下除G栋负二层部分为人防区外其余均为车库。地下室防水等级为2级, 抗震按7级设防烈度设计。
1.3 结构设计概况
结构形式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基础采用筏板基础, 底板面积约1.6×104m2, 筏板厚400mm。DE栋塔楼为φ400mm预制管桩, G栋塔楼部分为锚杆。基础梁为下反梁, 基础梁截面800mm×1 400mm、600mm×1200mm。底板横向长度超过210m, 采用C35P6膨胀混凝土。
2 底板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流程
基础施工工艺流程为:地梁定位放线→地梁土方开挖→褥垫层、素混凝土垫层→砖胎膜砌筑→防水、验收合格后防水保护层→钢筋绑扎。
2.1 基坑降排水部署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因土方大开挖后基坑较大, 地下室施工正值南方雨季, 因此, 一但下雨, 坑底积水量非常大, 地下水位主要在底板标高以下, 但在地梁地以上。因此, 在基坑四周修建排水明沟, 沿基坑底部四周设置排水沟, 每间隔40m左右设置一集水井, 排水沟按0.5%坡度向相邻两边集水井找坡。集水井深度比地梁底低约300mm, 以便降水。通过集水井抽至基坑边上排水沟后由基坑边上排水沟排入沉淀池。最后排入市政管网。进场后即配备至少20台水泵进行抽水。水泵抽水时, 水龙头包以滤网, 防止泥砂进入水泵。所抽出的水排入基坑地表的排水沟, 再经排入沟排入市政下水道。
而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对降排水工作不够重视, 在前期阶段出现了几次地梁开挖后梁底地基土迅速被地下水浸泡。只能采取立即在附近开挖降水井抽水, 待水位降低后对被扰动的地基土进行换填, 然后再继续后续工序的施工, 造成工期的延误和成本的增加。
2.2 土方开挖
F、G栋土方开挖根据土方单位已开挖至底板底标高留200~300人工清土, F、G栋土方开挖主要为地梁土方开挖, 根据已放测土方开挖控制线, 采用小型挖土机进行地梁土方开挖, 人工配合清土。选择挖土机的大小非常重要, 太小会浪费人工, 拖慢进度。但太大则会造成超挖, 破坏地梁两侧的地基土, 被破坏部分需要进行换填, 影响工期, 增加施工成本。而本工程实例中由于前期采用的挖土机过大, 造成地梁两侧超挖严重。经与各方商讨, 最终采用与褥垫层相同的级配砂石进行回填。而后期因为从新选用了小型号的挖掘机开挖并配合人工修整, 在砖胎膜砌筑完成后只有50mm左右的缝隙, 采用细石混凝土回填, 不仅工期缩短, 还节约了材料。
本工程为天然地基筏板基础, 由于基础施工正值雨季, 地基土严禁被雨水侵泡, 因此在土方分小段开挖完成之后, 根据天气情况决定采取措施, 对已开挖完成未来得及施工褥垫层的部位进行覆盖封底, 保持地基承载力不被削弱, 主要方法为覆盖彩条布或采用C15素混凝土浇筑50厚垫层对地基土进行保护。同时, 在开挖地梁沟时可在地梁沟底两侧预留50mm×50mm暗沟, 地梁沟交叉位置每隔两跨预留250mm×250mm小集水坑, 并配备小清水泵抽水, 待钢筋绑扎完成后随底板混凝土浇筑。
2.3 褥垫层、素混凝土垫层
地梁土方开挖完成之后按要求将3:7级配砂石铺填200mm厚, 最小部分200mm厚, 砂石褥垫层按配合比使用搅拌机搅拌均匀后方可进行褥垫层铺设, 褥垫层铺设完成后还应进行密实性试验, 设计要求压实系数不小于0.94。褥垫层经监理等验收合格后必须立即进行100mm厚素混凝土垫层施工进行封底。因基础施工正值雨季, 加之基础为天然基础, 因此, 地梁褥垫层施工完成后严禁大面积长时间裸露于外, 以免下雨将天然基础承载力的削弱。
由于褥垫层厚度仅为200mm, 因此不进行分层铺, 直接铺到200mm厚后采用平板振动器进行振捣。褥垫层振捣密实度设计要求为0.94。振捣顺序为先横向, 后纵向, 纵横向交错振捣, 每次振捣搭接宽度1/3。横向振捣方法如图1所示, 纵向振捣方法同横向。
在实际施工中, 该分项工程最大的难题在于级配砂石密实度的检验工作。如果每仓梁板在褥垫层施工完成后都等待密实度检测结果出来后再进行素砼垫层施工, 会出现两个很大的问题:第一, 施工进度会严重拖延;第二, 已完成的褥垫层成品保护问题, 由于当时正值雨季, 裸露的褥垫层如遭到雨水冲刷必定要进行返工, 如果采取用彩条布等进行遮盖, 经济性又太差。所以, 在本工程中经各方商讨, 采取先施工后检验的方法:首先做一个试验区域, 每仓板的褥垫层摊铺后, 横向和竖向各振捣一次, 每次振捣时间控制在10min左右, 振捣完成后取样试验, 经检验各个样品密实度均能满足设计要求。然后, 在实际施工中严格控制振捣次数及振捣时间, 最后再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抽样试验。从实际效果来看, 所有抽样检验结果均满足设计要求。
2.4 砖胎膜砌筑、钢筋绑扎及防水施工
此三个分项工程的工艺及技术要求与其他工程基本是一致的, 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在此不再讨论;不过, 砖胎膜砌筑的时间还是值得讨论一下的。在上述工程实例中, 施工方为了方便人员和材料的组织安排, 砖胎膜砌筑没有在素混凝土垫层完成后及时进行。而当时地梁两侧的地基土又没有保护, 结果, 由于天雨的冲刷和成品保护工作不到位, 该部位的地基土多处遭到破坏, 造成许多无谓的返工及换填。而到了后期吸取了教训, 在素混凝土垫层完成后便及时进行砖胎膜砌筑, 从而避免了上述问题的再次发生。
3 混凝土工程
地下室底板结构施工段划分:按照后浇带划分整个地下室底板为A、B、C、D、E五个施工区段, 如图2所示。
底板施工中, 按照施工区段的划分, 施工流程如下:
施工顺序为:C→B→A;C→D区段分别组织平行施工。
本实例中原设计只是设置了加强带, 而没有设置后浇带的。但整个底板混凝土量超过12 000m3, 而按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进行估算, 如底板一次建筑完成的施工时间将需要一周左右, 无论材料、机具以及劳动力组织都有极大的难度, 而且施工质量根本无法保证。经各方多次商讨, 并聘请专家进行论证, 最终确定将加强带设置为后浇带。
3.1 施工准备工作
混凝土:底板使用强度等级为C35P6的商品混凝土, 并应掺入适量膨胀剂, 本工程案例采用U.E.A膨胀剂, 其掺量按设计要求为底板12%, 加强带15%, 与其它外加剂混合使用时, 应经验试配后使用。每区段混凝土量和设备供应计划分别见表1和表2。
彩条布:约1600m2。
麻袋:约4000个。
3.2 混凝土浇筑
本工程底板厚度为400mm厚, 因此可一次性浇筑, 但地梁为1.4m, 需采用分层浇筑的方法, 每层厚度400~500mm, 并按1∶8坡度斜向流动, 流动距离可达到20m, 经计算三次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均可保证第一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第二层混凝土浇筑。地梁混凝土浇筑振捣分层如图3所示。
混凝土振捣采用振动棒振捣, 要做到“快插慢拔”, 上下抽动, 均匀振捣, 插点要均匀排列, 插点采用并列式和交错式均可;插点间距为300~400mm, 插入到下层尚未初凝的混凝土中约50~100mm, 振捣时应依次进行, 不要跳跃式振捣, 以防发生漏振。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约为30s, 使混凝土表面水分不再显著下沉、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止。
每台泵车进料量要及时反映到调度室, 按浇捣总量及时平衡搅拌车进入各泵位。为使混凝土振捣密实, 每台混凝土泵出料口配备4台振捣棒 (3台工作, 1台备用) , 分3道布置。第1道布置在出料点, 使混凝土形成自然流淌坡度, 第2道布置在坡脚处, 确保混凝土下部密实, 第三道布置在斜面中部, 在斜面上各点要严格控制振捣时间、移动距离和插入深度。
混凝土由大斜面分层下料, 分层振捣, 每层厚度为50 cm左右, 采用“分段定点、一个坡度、薄层浇筑、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方法确保避免出现施工冷缝。如图4所示。
混凝土的表面水泥浆较厚, 且泌水现象严重, 应仔细处理。混凝土表面处理做到“三压三平”。首先按面标高用拍板压实, 长刮尺刮平;其次初凝前用铁滚筒数遍碾压、滚平;最后, 终凝前, 用木抹打磨压实、整平, 以闭合混凝土收水裂缝。
对于表面泌水, 当每层混凝土浇筑接近尾声时, 应将水引向低洼边部位, 缩为小水潭, 然后用小水泵将水抽至附近排水井 (见图5) 。在混凝土浇筑后4~8h内, 将部分浮浆清掉, 初步用长刮尺刮平, 然后用木抹子搓平压实。在初凝以后, 混凝土表面会出现龟裂, 终凝要前进行二次抹压, 以防龟裂, 抹压时间应严格掌握。
混凝土浇筑过程为底板混凝土质量控制最重要的环节, 要选定距离较近, 供应稳定有保证的混凝土搅拌站, 而且由于底板混凝土方量大, 故选定一个后备搅拌站以防止因不可预见的意外导致混凝土供应的中断 (最理想是选定有分站的混凝土供应商, 能避免很多麻烦) 。由于底板浇筑时为七八月, 而且广州交通状况比较差, 所以, 在浇筑过程中, 因应混凝土浇筑面宽度保留1~2车混凝土不急于浇筑, 只用作供应出现短暂中断时的应急备用料, 保证接口处的混凝土不会初凝, 避免出现冷缝。
3.3 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养护主要是保温保湿养护。保温养护能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扩散, 减小混凝土表面的温差, 防止产生表面裂缝。保温养护还能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过高, 防止产生贯穿裂缝。保湿养护能防止混凝土表面脱水而产生表面干缩裂缝, 并能使水泥水化顺利进行, 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强度。
混凝土养护采用保温、保湿养护方法 (见图6) 。即在混凝土表面用木抹压实平整后, 覆盖麻袋, 覆盖工作必须严格认真贴实, 待混凝土初凝后浇水养护。以防混凝土产生干缩裂缝, 并使水泥水化顺利进行。养护不少于14d。
3.4 裂缝控制
混凝土的裂缝, 有混凝土内部的温度裂缝和混凝土表面的干裂缝, 同时也有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缺陷而造成的蜂窝、麻面裂缝。首先混凝土的温度裂缝控制要从混凝土内部温度控制入手, 通过降低水泥水化热, 延缓混凝土水化热峰值出现, 增加保温措施, 使内外温差控制在20℃之内 (规范规定大体积混凝土温差控制在25℃) 。模板采用覆盖保温, 通过及时测定混凝土的各点温度, 确保保温层厚度满足要求, 从而避免混凝土内部的温度裂缝出现。混凝土表面干裂缝是由于表面混凝土的收缩形成的, 可采取以下措施对干裂缝进行控制:1) 适当延长养护时间;2) 加强混凝土的养护, 防止施工缺陷性裂缝, 这主要从混凝土的浇注顺序、浇注层厚度防止混凝土出现冷缝, 混凝土振捣工序要严格把关, 责任到人, 做到不漏振, 也不要振动时间过长, 振动时间掌握要适度, 浇注混凝土时要做好充分准备, 包括技术准备、组织准备、物资准备、机具准备以及预案准备, 保证混凝土一次浇注成功, 确保混凝土质量。
后浇带留置及施工注意事项:
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立即采用模板将后浇带进行封闭保护, 防止垃圾进入后浇带。两头位置设置降水井, 降水井深度必须比地梁底低不少于500mm, 内控尺寸1200mm×1200mm, 以便于降水, 降水井采用砖砌, 不抹灰, 但需浇筑垫层, 浇筑垫层时需留凹形槽便于抽水。增加钢筋网需断开, 断开同时必须预留钢筋搭接长度, 以便于后期后浇带时候时满足搭接要求。后浇带拦截需采用快易收口网, 并适当增加加固措施, 以保证两侧混凝土振捣时有足够强度。
4 结论
1) 通过对工程案例中筏板基础施工过程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剖析了质量控制要点和原则, 从而更好地促进工程质量。
2) 在筏板基础的施工过程中, 根据工程特点采用合适的机械设备和施工方法, 不仅可以保证工程质量, 更能节约成本, 缩短工期。
3) 施工中影响质量变化的因素很多, 质量控制的目的查找器原因, 以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摘要:随着建筑业的发展, 伐板基础应用增多。地基基础的施工质量对建筑物的整体质量产生主要影响。论文主要通过结合工程实例, 主要介绍从基坑开挖到伐板基础施工及浇筑后的养护措施等与伐板基础相关的施工阶段, 探讨梁板式筏板基础的施工质量控制工作, 并对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关键词:筏板基础,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GB 50010—2002建筑基础地基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
[2]江正荣.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禁忌手册[K].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3]袁连军.大体积钢筋混凝土基础的施工方法[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
板保护层的控制 篇6
一、武村板龙的概况
1.武村板龙的历史
武村板龙是流行于丽水民间的一种别具特色的新年民俗。据说, 武村板龙是从山西汶水的板龙演义而来的, 至今已传承了3代, 超过百年。武村最早舞的是篾龙, 据传在一次表演中发生了火灾, 后来经过改进才有了现在的板龙。
2.武村板龙的制作
武村板龙由龙头、龙身和龙尾三个部分组成。其龙头、龙尾是由村子里统一制作, 而龙身便由村民自己制作。龙头的大小没有严格的规定, 传统是根据庙的大小来定。每个龙头要画两只凤凰, 龙头下部绘有多种云彩, 龙头造型生动, 看起来有腾云驾雾的势头。龙身是由几十节甚至几百节木板连接而成的, 每节龙身是木板作为底座, 把竹篾弯曲成拱状固定在板座上, 外面糊上纸, 画上彩画, 贴上花。再用木柄穿孔把一节节木板连接成长龙, 每节龙身内用钉子固定三支蜡烛。龙尾则很简单, 在一节木板底座上制成鱼尾状。
3.武村板龙的民俗
武村板龙是当地群众庆贺新春、祈福的传统习俗。与一般的舞龙表演不同, 板龙的表演称为“盘”, 即“盘”板龙。连接完成的板龙, 点燃其上的蜡烛, 全体村民跪在板龙周围, 由最德高望重之人, 给板龙“点睛”。鞭炮齐鸣, 烛光忽闪, 全龙起身, 在庙内正三圈, 倒三圈, 开始盘龙。
武村板龙一般是正月初八出灯, 十三上灯, 十七收灯, 元宵这一天最为热闹, 武村要举行盛大的舞龙活动。
二、武村板龙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特殊性,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 给武村板龙传承带来一系列问题。
1.现代文明冲击。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城镇化的不断推进, 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 很多民俗民间文化正随着“旧生活”的消失而失去生存的土壤。对于武村板龙来说, 其最好的呈现和关注是每年正月的民俗舞龙活动, 而在平时由于板龙是植根于传统农业的, 社会的关注度不高, 导致被逐渐“淡化”与“矮化”, 且村民大多外出务工, 缺少了传统文化环境和土壤, 对板龙的传承和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2.缺少政策资金。对武村板龙的保护与传承, 缺少专项政策和资金。由于政策和资金的缺乏, 武村板龙保护和传承过程中的普查、整理挖掘、广泛宣传、人员培训、传承开发等都无法正常进行, 系统性对武村板龙进行规划都无法实施。
3.缺少传承人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 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 “活”的显现。武村板龙是一项村民集体制作、集体表演的民俗活动, 这是有其特殊之处的, 其主要传承人不仅要学会板龙的制作、盘龙的传统仪式规则、表演形式, 而且要教会各家各户进行龙身的制作和盘龙, 更重要的是要组织板龙的制作和盘龙活动。武村板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都是口口相传、手手相教, 有的是耳濡目染、日积月累, 主要传承方式是以并“不严格”的师徒形式传承。师父对徒弟的言传身教只在最多一年一度的板龙制作和盘龙活动过程中进行。且目前, 大量村民外出务工经商, 一般只有在春节回家, 节后又匆匆忙忙外出, 春节短暂的假期对于板龙的制作和盘龙来说时间并不足够。随着村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 年轻的一代对板龙的了解越来越少, 传承人的问题突显。
4.缺少利用开发。充分的利用和开发是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有效方式。目前来说, 武村板龙对其的传承和保护, 除了文字和影像方式记录以外, 更多的是组织其传承人和村民制作武村板龙来参与各种演出和活动, 且都取得一定成绩, 如2003年参加“丽水市民间踩街文艺表演活动”荣获金奖;2005年中国·丽水国际摄影文化节“龙腾狮舞闹莲城”龙狮大会银奖等。但是比赛仅仅是传承的一种方式, 开发武村板龙, 将其开发成一个产品, 系统性进行表演和宣传, 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
三、武村板龙发展保护中的几点建议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和利用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个重要条件, 且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政府、社会共同参与, 需要政策、资金、人才等多管齐下。
1.制定规划, 出台政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 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是实现资源有效保护的途径。建议制定《武村板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规划》, 明确武村板龙普查、整理挖掘、申报、研究、传承以及开发利用整体思路和时间路线图。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 将武村板龙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进行重点扶持。
2.多管齐下, 搞好传承。传承就是最好的保护。首先要注重活态传承, 在武村等附近村中开展民间艺人寻访活动, 建立民间艺人传承人名单, 给传承者给予文化尊重、文化记录、文化宣传, 对他们口传的技艺以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全面梳理和记录。其次要抓好教育传承。传承要从娃娃抓起, 要编写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教材, 特别将武村板龙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从历史、制作等方面进行总结, 在全区中小学进行普及教育, 进入学校普及教育, 让文化遗产的基因注入孩子成长过程中。
3.建立机制, 培养人才。文化遗产的传承最重要就是人的传承, 必须要有出色的人才, 强大的队伍, 应尽快建起自己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队伍, 这是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重要的一环。首先要鼓励传统艺人广收门徒, 多带徒弟, 通过带、帮、传等方式培养新人, 并在培养过程中推进文化创新和发展, 政府对传承人进行奖励, 同时对传承人每带出一名徒弟给予资金奖励等。同时, 也要鼓励当地青年人积极参与到武村板龙制作工艺的学习中去。其次, 开展学校人才培养。
板保护层的控制 篇7
关键词:LabVIEW,微机保护,出口操作板校验,上位机软件,数据库
0 引言
随着微机保护的快速发展, 尤其是高度智能化数字式微机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的广泛应用, 为保证其安全可靠运行, 对继电保护试验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继电保护测试仪担负着测试微机保护测控装置性能的重要任务, 能及时发现保护测控装置中隐藏的软/硬件错误、验证其性能、保证其正确可靠动作, 避免误动拒动, 对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1]。目前, 变电站35 k V以下的线路保护一般会选用两个以上主流的保护设备厂家, 针对江苏省电力公司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中对新投设备验收要求, 为了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试验数据准确性以及提高施工中的安全可靠性, 防止由于试验方法问题引起插件或设备损坏, 保证新投保护测控装置的投运可靠, 笔者研究分析南瑞继保公司、国电南自公司和四方公司3家公司的保护测控装置内对操作回路各组成继电器要求, 开发了微机保护跳闸出口操作板 (以下简称微机保护操作板) 智能校验装置, 该装置不仅可作为继电保护生产厂家的试验设备, 也可推广成为电力公司基建、检修单位进行现场检验的试验设备。
本研究重点论述该装置上位机软件的设计思路与实现方法。根据设计要求, 上位机软件主要完成用户登录、被测操作板信息管理、通讯端口参数设置、校验参数配置、操作板自动测试监控以及测试报告的生成、分析与打印等任务。
Lab VIEW是由美国NI公司研制开发的图形化编程语言, 它能够以其直观简便的编程方式、众多的源码级的设备驱动程序、支持多种多样的分析等功能, 为用户快捷地构筑自己在实际生产中所需要的仪器系统创造了基础条件[2,3]。本研究利用Lab VIEW平台开发检验装置上位机管理程序, 成功实现对该智能检验装置的控制以及对测试结果信息的快速处理。
1 校验装置工作原理
该校验装置组成如图1所示。该装置硬件由一台高性能PC上位机、单片机监控装置以及测试对象微机保护操作板构成, 操作板上包含有需校验的各种继电器TBJ、HBJ、TBJV、KKJ、TWJ、HWJ、SHJ、STJ。单片机监控装置与微机保护出口操作板之间通过设计的专用接口相连接, 上位机与单片机之间经由USB转串口进行通讯。
校验装置硬件组成结构如图2所示。其主要由单片机主控系统、两路可自动调节直流电流模块和一路可自动调节直流电压模块、功放模块、A/D转换器电路、D/A转换器电路、开入开出模块、通信组件以及过流和过压保护电路等构成。单片机主CPU接收到上位机下达测试命令, 对命令状态字进行解码分析, 确定测试内容, 再通过SPI总线接口将驱动信号发给16位D/A转换器LTC1595B, 产生高精度的直流电压和直流电流信号;对于电流放大, 本研究采用4片CMOS场效应功率管IRF840并行处理, 并通过串联负反馈电路实现恒流输出;对于电压放大, 本研究采用12片PMOS场效应放大管IRF9640并联驱动, 且采用并联负反馈电路进行恒压输出。笔者将产生直流电压和电流信号经接口加至被测继电器上, 检测其接点动作情况, 一旦判定接点变化, 立即回采电流电压值, 回采值经运放放大后用16位A/D转换器AD7685进行模数转换, 主CPU读取回采值并进行转换计算, 最后经通信端口将测试结果数据上传至上位机。上位机软件负责管理控制整个装置和校验结果信息处理工作。
2 上位机软件设计
2.1 上位机软件总框架
基于Lab VIEW平台的上位机软件采用模块化编程, 软件总框架图如图3所示。软件模块包括用户登录、用户信息维护、通讯端口参数设置、操作板选择与校验、测试结果报表生成与打印等模块。同时为方便处理各种信息, 该软件设计了用户信息数据库、操作板基本信息数据库和测试结果数据库, 供各功能模块实现信息共享。
上位机软件具有实时多任务、多窗口的特点[4]。在Windows下运行的测试程序充分利用Windows多线程的特点, 大大增加通讯数据的吞吐量, 提高了程序运行的实时性。在对保护装置出口操作板进行测试的同时, 可以通过计算机USB口与单片机测控装置通讯, 实时监视被测保护装置的测试情况。
2.2 数据库设计
应用软件中通过使用数据库既可以高效地管理数据、提取所需信息, 又可以快速存储数据, 同时使报表的生成更为方便。上位机软件中一共设计了用户信息、操作板基本信息和测试结果3个数据库以及1个测试结果临时数据库。用户信息数据库用来存储用户的基本信息, 包括登录名、密码、使用权限和最近登录时间等信息;测试结果数据库用于存放被测操作板校验结果信息, 并为最终生成打印报表提供技术数据;测试结果临时数据库主要用于用户实时浏览测试结果。
目前主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DB2、Oracle、Mysql和Access等。其中Access存储方式简单、面向对象且界面友好, 受到用户欢迎, 因此该软件选用Access设计数据库。
而应用Lab VIEW软件访问数据库通常有3种方法[5]:
(1) 利用附加工具包Lab VIEW SQL Toolkit。
(2) 编写动态连接库DLL程序。
(3) 利用Active X调用ADO控件。
该软件采用第3种方法访问数据库。建立在OLE (Object Link and Embed) 底层技术之上的ADO控件是一种封装好的程序框图。通过ADO控件可以高效、可靠地执行数据库连接、读写等操作[6]。
连接用户信息数据库的程序代码如图4所示。其中“Driver”指定数据库驱动程序, Dbq指定要访问的数据库的路径。系统通过该程序即可连接到Access数据库。连接数据库之后, ADO封装元件可用于对数据库进行读写、查询工作。读取数据库内的信息并显示至表格的程序框图如图5所示。系统可将用户信息数据库直接读至表格显示控件, 并对表格控件的表头进行命名。利用“格式化写入字符串”函数和数据库写入SQL语言进行连接, 实现将数据信息写入所连接数据库。
2.3 通讯模块设计
上位机通过USB转串口与单片机测控装置进行通讯, 接线简单方便, 信息传输速率比较高, 响应速度比较快, 有利于系统实现快速测试。VISA是LabVIEW中驱动程序间相互通信的底层功能模块, 可以连接不同标准的I/O设备, 易于实现串口通信设备与计算机设备之间通信[7,8]。通讯模块的通讯协议按照报文形式组织程序设计。
串口初始化设置波特率为9 600 bit/s、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无奇偶校验、延时读取时间为20 ms。通讯端口参数设置界面及程序如图6所示。
实现上位机与单片机的通讯不仅要设置上位机的通讯参数, 还需对单片机制定通讯规约。该设计使用异步串行通信, RS-232电平, 波特率、起始位等与上位机参数相对应。通讯采用一主从轮询模式。子站收到主站发来的报文后, 在100 ms内发送应答帧给主站, 而对主站发来的广播报文不应答。报文间隔为至少20 ms的空闲, 同一帧的字节间隔不大于10 ms, 报文格式如表1所示。
2.4 用户登录及用户信息管理模块
针对本研究所开发的校验装置属继电保护专用的试验设备, 为有效保护所设计装置的各种配置参数, 同时为保证硬件设备安全, 将非专业操作人员拒于系统之外, 避免由于使用者误操作损坏系统, 设置软件使用权限十分必要, 为此笔者设计了用户登录模块[8]。该模块将用户权限分为管理员和普通用户两类, 管理员拥有最高级别权限, 可以管理和维护整个校验装置;普通用户拥有一般权限, 经授权后可使用该系统。
用户登录模块程序如图7所示。系统首先通过ADO元件写入SQL查询语言读取数据库信息, 然后利用搜索数组函数搜索与登录名相匹配的用户信息, 比对密码正确无误后, 用户即登录成功。
用户信息管理模块用于管理员维护不同用户信息, 可添加、删除和修改用户基本信息。实现添加新用户功能的程序如图8所示。系统利用ADO控件和INSERT INTO语句向数据库写入新用户信息。
2.5 操作板选择与校验模块
针对典型继电保护生产厂家出口操作板继电器的校验, 该软件中设计了操作板选择与校验模块, 用户可以方便地进入不同厂家操作板校验的界面。
操作板选择与校验模块主要实现被测操作板基本信息管理、校验项目选择、测试命令下达、通讯、仪表化显示结果、测试过程监视、测试结果保存和浏览等功能。国电南自公司保护出口操作板校验模块界面如图9所示。
该模块运用逻辑语言判断函数以及事件结构实现测试对象的单选与全选功能[9], 测试过程中软件后台与下位机不停传输报文并以仪表化的方式监测测试进度, 测试成功后通过数据库的读写操作可以将测试结果存储至ACCESS数据库并浏览测试结果。
在对所选继电器校验测试之前, 需进行相关的参数设置, 测试参数设置如图10所示。其作用是生成正确可行的报文, 继而实现正常通讯。继电器的各参数每次被设置后被保存至文件以方便以后校验时直接读取, 该模块设定唯有管理员权限可以自行更改参数, 以防普通用户对参数的随意设定而损坏硬件。
2.6 报表生成与打印模块
为满足调阅或打印测试结果的需要, 须将测试结果生成报表。Lab VIEW具有许多生成报表的方法, 生成Word报表的具体方法有3种[10]: (1) 利用MS Office Report.vi。 (2) 利用Active X自动化引用。 (3) 利用Word Specific。通过MS Office Report.vi生成报表书签数量最多只有17个, 这就很大程度地限制了报表中的数据写入量。Active X自引用生成报表是通过设置对象属性和调用方法访问Word对象, 通过循环语句调整鼠标位置来输入信息, 生成规则的模板比较方便。Word Specific生成Word文档, 通过表格的行列属性插入数据, 具有程序简单且易于修改的特点[11]。
该软件报表采用第3种方法设计, 在预先设计好的Word模板中通过表格的行列属性添加信息, 利用Word Specific生成报表程序如图11所示。测试系统生成的测试结果报告样式如图12所示。其内容包括被测板件的基本信息、测试数据结果、测试人员及测试日期等。系统在生成报表的程序中预先设置逻辑判断语句, 可以快速、准确地评估各继电器的各项测试结果是否满足指标。
3 结束语
本研究针对微机保护出口操作板智能校验装置, 设计了基于Lab VIEW语言开发的上位机软件, 详细论述了软件实现的基本功能和编程思想, 其具有界面友好、功能多样、操作简便、性能优越等优点。该软件对操作板校验的便捷性、高效性有了很大程度地提升, 其各个功能模块都展现出其在投入实践中的强大适应性。该机软件已投入使用, 经过试验能出色地完成各项功能, 满足操作板智能校验系统长期运行的需求。本研究阐述的设计思路和关键的技术环节对同类产品的研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赵景峰.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的测试方法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2003.
[2]万文略, 崔冰波.LabVIEW在测控系统登录与管理中的应用[J].自动化仪表, 2012 (4) :30-35.
[3]杨宏, 李国辉, 常淑娟.基于LabVIEW的虚拟实验室建设[J].现代电子技术, 2010, 33 (7) :154-155.
[4]陈树学, 刘萱.LabVIEW宝典[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1.
[5]尹仁平, 刘刚, 汪立新, 等.LabVIEW中的数据库访问[J].电子测量技术, 2006, 29 (3) :51-52.
[6]JOHNSON G W, JENNINGS R.LabVIEW图形编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7]朱建平, 吕春峰.基于LabVIEW的单片机串口通信实现[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08, 8 (4) :157-158.
[8]张华, 管红根, 桂成兵.基于LabVIEW的飞炮振动测试分析系统[J].兵工自动化, 2012, 31 (4) :75-77, 81.
[9]王鲁涛, 罗马吉.LabVIEW用户登陆系统设计[J].软件导刊, 2009, 8 (6) :86-87.
[10]HIGA M L, TAWY D M, LORD S M.An introduction toLabVIEW exercise for electronics class[M].Spain:Fron-tiers in Education, 2002.
[11]张素娟, 王天宝.基于LabVIEW的数据访问及报表生成技术[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09, 24 (2) :113-117.
公路桥梁空心板的质量控制 篇8
关键词:空心板,施工,质量,控制
引言
桥梁与道路通畅都是使用混凝土来成型加固, 由于混凝土在干固时具有的特性具有必然产生裂缝的隐患。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隐患的数量和质量都会增加。这就是裂缝的产生, 本文将裂纹的产生分为两个种类, 一个是宏观, 一个是微观。宏观是指宽度尺寸超过0.05以上的, 微观是指通常都无法避免, 必然产生的裂纹, 裂纹使得压力延展情况变低, 并间接影响使用寿命, 过快进入修理和更新的循环周期。耐久程度差。因此应当注意该问题, 以下分析裂纹产生的重点时间和地点。
1 常见质量问题及原因
1.1 预制空心板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有模板跑模、变形;
底板超厚, 顶板厚度不足;板的高度超过设计高度, 以及长、宽等几何尺寸不符合标准;预埋件位置不准确, 有的甚至漏设;钢筋保护层厚度不符合要求;蜂窝、麻面、空洞, 混凝土不密实, 顶板产生裂缝, 底板混凝土不平整。
1.2 施工工艺难以到位的主要原因是人员问题, 因为人员是操
纵这些工作的主体, 对施工是否达标的监管就是对人员的监管问题。落实责任心和操作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方面。
2 如何做好质量控制
2.1 每个工作安排对应的负责人员。
每个人员都应当在之前明确工作的范围职权, 技术和责任心都要到位。层层把关负责, 在每一层工作完成之后提请检察, 检查合格给到下一环节, 能够保证质量的细节性都到位, 为了方便人员的沟通进行碰头会, 交流问题, 在不影响工程进度的情况下交流各方的心得体验。
2.2 拌和设备的选择和使用。
设备的选用遵循科学和实用的原则, 采取带有自计装置的设备来完成这一工作。在正式搅拌之前就要掌握好每一种材料的用量, 经过计量设备的控制后再进行混合, 掌握好精确度, 必须确认合格。
2.3 原材料质量控制及配合比的要求
2.3.1 首先要保证其组成材料的质量, 这是先决条件, 对进场材料进行严格把关且经施工单位、监理、业主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钢筋及预应力钢材进场时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 并进行外观检查。表面不得有裂纹、毛刺、机械损伤、油污、锈蚀、死弯等缺陷。钢筋进场时, 每批20t为一个取样单位, 经试验合格后, 方可使用。钢筋及预应力钢材必须堆放在已经硬化的地面, 且距地面高度大于20cm, 并用雨布严密覆盖, 防止雨水和油污侵蚀。切割时严禁用电焊、氧炔气, 必须使用切割机切割。水泥按照配合比设计中使用的水泥品牌、标号使用。每批水泥进场时, 必须有出厂合格证, 每100t为一个取样单位, 不足100t的仍按一批取样进行试验, 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水泥必须用仓库存放, 且有防潮防水措施。砂、石料进场后, 必须堆放在已经硬化的地面上, 不得直接置于土地上, 使用前必须取样试验, 不合格的砂、石料不得使用。外加剂的使用, 必须经过试验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后。
2.3.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要求。
混凝土的各项配比都应当遵循规则来完成。这当中包括骨料的添加, 水与水泥, 混合程度, 搅拌速度, 养护过程, 能够使强度达到够用的程度。对于设计的数值应当明确到位, 表明怎样的配比可以达到怎样的程度, 在哪一类工程中使用哪一种配合方式。
2.4 空心板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2.4.1 空心板采用一次浇筑成型的施工工艺, 混凝土整体性好, 工作效率高。
空心板施工工艺简易流程:浇注底座———支模———定箍筋位置, 绑底板钢筋———浇注底板混凝土———铺放芯模———铺放、绑扎顶板钢筋———浇注腹板、顶板混凝土———养生———拆模。
2.4.2 重视模板安装质量。
模板安装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浇注成型的质量, 所以模板安装必须支撑牢固, 螺栓固结良好, 不漏浆, 尺寸满足构件要求。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对钢筋、模板、构件检验标准进行控制, 保证空心板截面各部位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2.4.3 芯模采用橡胶气囊或采用可重复使用定型活动式组合型钢 (木) 模。
芯模使用气囊极易上浮、偏位和变形, 造成空心板顶部和侧腹板厚度不够。为保证空心板的几何尺寸, 解决橡胶气囊易发生上浮偏位的问题, 首先要使气囊的几何尺寸严格符合设计要求, 且长度适宜。在使用前, 先充气0.043~0.045MPa, 放置4h, 检查是否漏气, 如果漏气, 迅速修补。其次是保证气囊位置准确, 气囊应采取加密定位钢筋的措施。采用定位钢筋固定 (每1m一道, 每隔2m设一道Φ18螺纹钢筋焊接于底面主筋上) 。如采用木芯模, 为防上木芯模上浮, 在其顶部每隔1~2m设置一道压杆, 并用同标号混凝土预制块挤紧, 严格控制浇筑的混凝土几何尺寸。内模防止漏浆, 可用塑料布包裹并用钢丝扎紧, 内模长度为每节3~4m, 拼接处可用油毡包裹。
2.4.4 钢筋保护层厚薄程度需要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首先从钢筋本身的成型制作开始把关, 选用合格品。
对于位置和距离的掌握精确到位, 捆扎工艺注意安全, 捆扎需要牢固。
2.4.5 如果侧腹板的厚度达不到要求不坚固, 难以进一步装设
振捣器, 位置难以固定以及不能深到确定的地点, 进而振捣的密度不均匀彻底, 模板的封闭效果不好, 可能导致空心板发生内部空洞, 形状酷似蜂窝。
为了加强质量的等级, 使空心板的内涵和外观都充分到位, 通过下面方法达到避免错差的目的。 (1) 材料的配比方式和用量等级要经过严格的限定。目前不需要人工计量而是机器计量, 只需要人工监管机器的显示数据, 是否达标。控制误差范围。水泥±1%、水±1%、骨料±2%的范围;拌和时间必须满足要求。 (2) 一定强调混凝土的检查监工。旁站人员发挥自己的工作能力, 检查选用的材料和施工方法是不是到位, 品质不合格或者过期, 停放太久的材料经检验无差别才可使用。混凝土振捣采用了平板振捣, 腹板用振捣棒振捣, 保证混凝土不漏振, 振捣密实。为了确保底板混凝土的密实性, 底板采用35型振捣棒插入底板振捣, 振捣时要控制好时间和范围, 避免过振或撞击钢筋, 保证混凝土不产生离析, 底板混凝土密实, 没有渗漏现象。每片板混凝土的浇注时间控制在3h以内, 且不同时浇注2片空心板。
2.4.6 混凝土养生。
这个过程要加派专门人员进行处理。浇筑完的混凝土干固之后采取上层覆盖麻袋, 完成终凝过程定时定量洒上水保持湿润, 工作持续7天以上, 为了保证工作的连续性不出差错, 人员的选择以固定为好。这样混凝土成型后的状态比较稳定, 温度和变形产生的副作用也会减轻, 将裂纹的预防效果提高到最好。
3 结束语
现浇钢筋混凝土板的质量控制 篇9
钢筋混凝土板是混凝土结构的重要受力构件之一, 也是施工中质量较难控制的重要环节, 作为现场监理人员, 必须对钢筋混凝土板的质量问题引起高度重视。概括起来, 钢筋混凝土板质量问题主要出现在厚度与平整度控制、裂缝控制及钢筋与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控制等几个方面。以下根据本人在工作中的一些实际经验, 谈谈现浇钢筋混凝土板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措施。
1 钢筋混凝土板的厚度与平整度控制
1.1 厚度与平整度不合格的常见原因
(1) 板底标高存在过大偏差, 影响模板工程标高不统一, 水平度不水平, 甚至出现不同程度的倾斜现象。
(2) 现浇楼板截面尺寸 (即厚度) 偏差过大, 使形成的楼板板面高低不平, 同时出现了表面平整度差的问题 (规范允许截面尺寸偏差为undefinedmm, 表面平整度偏差为8 mm) 。
(3) 由于模板工程的承载能力和刚度较差, 致使现浇楼板在浇捣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沉现象, 形成的现浇楼板也出现整体轻微下垂。
(4) 因模板周转次数过多或质量不好等问题, 使模板支设出现变形、拼接不平问题, 造成现浇楼板倾斜、弯曲以及接口高低不平等现象。
(5) 未设现浇板厚度控制点, 振捣后没有用拖板、刮尺抹平。
1.2 预防措施
(1) 检查模板的支撑情况, 确保模板的刚度和稳定性。
(2) 检查模板接缝, 确保接缝不漏浆。
(3) 浇灌混凝土前应先设定出板厚控制点。
(4) 浇捣楼面应提倡使用拖板或刮尺抹平。
(5) 检查梁混凝土板模板的标高、轴线和起拱高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当跨度≥4 m时, 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1/1 000~3/1 000) , 特别要注意现浇面的标高与房子的净空标高一定要相符。
2 钢筋混凝土板的裂缝控制
混凝土裂缝在建筑结构构件中较为常见, 随着近年商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和其他新型建材的应用, 混凝土的强度提高, 坍落度加大, 收缩也相应增大, 裂缝现象也呈现越来越多的趋势。
2.1 生成裂缝的原因
2.1.1 施工方面的原因
(1) 板中正负受力钢筋之间有效高度不够, 使受力钢筋的抗拉强度不能有效发挥, 反而加重了板上层混凝土的受压应力。这类裂缝主要出现在板边及板中受力比较集中的位置, 一般呈穿透性裂缝, 严重者将影响结构的使用安全, 应采取措施进行补救。
(2) 为了赶进度, 在现浇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时拆模, 导致现浇板出现穿透性开裂。此外, 施工时现浇板上面堆载过重也会出现同类现象。
(3) 板中预埋的电线导管目前大都采用PVC管, 其特点是管径较大, 弹性也较大。在浇捣混凝土时, PVC管受到混凝土的重压而下沉, 挤压支撑在底部的受力筋随之下沉, 从而导致保护层厚度变薄及楼板裂缝。
(4) 混凝土浇捣前, 没有在板底支设钢筋保护层垫块或垫块分布太稀, 也容易出现混凝土板开裂。
(5)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受力是由钢筋与混凝土共同承担的, 板件厚度不够也是引起板裂缝的原因之一。板件过薄, 板刚度势必减弱, 板中受拉钢筋和受压混凝土的应力随之增大, 以致出现“超载”现象而出现开裂。此类裂缝往往是穿透性的。
(6) 水泥质量不合格, 特别是水泥安定性不良, 会造成混凝土硬化后产生不均匀的体积膨胀, 从而使现浇板产生膨胀性裂缝。除此之外, 若混凝土拌合物中含有某些矿物质和有害物质, 使混凝土的实际强度等级低于设计强度等级, 例如当粗细骨料表面粘附了黏土、淤泥、细屑或某些有机杂质时, 都会妨碍水泥与骨料的粘合而降低混凝土强度, 而强度降低后又势必增加水泥用量, 从而加大混凝土的收缩而导致开裂。
(7) 混凝土具有收缩的特性, 产生收缩的原因主要是混凝土硬化过程中因化学反应产生的“凝缩”和混凝土内自由水分蒸发所产生的干缩。由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很低, 当收缩变形产生的拉 (剪) 应力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就会导致现浇板开裂。
(8) 与其他材料一样, 混凝土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在混凝土硬化初期, 水泥水化释放出较多的热量, 而混凝土的导热性很差, 散热较慢, 混凝土板内的温度较板面高, 致使混凝土内部体积产生较大的膨胀, 而外部混凝土却随着气温的降低而收缩, 内部膨胀和外部收缩相互制约, 产生的拉应力导致板面产生裂缝。这种裂缝可能深入板内形成贯穿裂缝, 严重影响结构的整体性、防水性和耐久性。温度裂缝还受到季节施工的影响, 例如冬季施工中过早地除掉保温层 (或遭受寒潮袭击后) , 混凝土表面急剧降温收缩, 而内部降温缓慢, 表面受到内部的约束产生拉应力就可能产生温度裂缝。
(9) 施工过程中操作产生的动荷载或冲击荷载, 以及模板、钢管等周转材料集中堆放产生的静荷载, 当这些荷载超过设计允许的荷载范围时就会产生裂缝。目前情况下, 大多数工程都使用商品混凝土或泵送混凝土, 其中泵送剂和粉煤灰等外加剂的添加, 使得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上升的很快, 浇注1周后甚至只要5 d, 混凝土即可达到设计强度的80 %以上, 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拆模过早, 混凝土强度很不稳定, 就容易出现现浇板开裂。
(10) 施工质量不良也可能导致混凝土裂缝, 其一是施工缝的留设部位不当, 其二是酷暑高温季节施工产生了冷缝, 其三是施工措施不到位或失效, 如模板隔离剂失效出现模板与混凝土粘连等。
2.1.2 设计方面的原因
(1) 由于结构计算的疏忽, 板件截面设计偏薄, 配筋偏少, 导致现浇板出现了开裂。这种现浇板裂缝常会影响到结构的安全。
(2) 设计中设计的活荷载偏小, 未充分估足装修荷载及使用荷载的实际要求, 以致设计受力小于实际受力而使板出现了开裂。
(3) 屋面板的温度应力不可忽视, 尤其是无可靠保温隔热层的屋面板, 其所受到的温度影响较大, 若设计中未考虑充足就会导致现浇板的开裂。
2.2 预防现浇板开裂的措施
(1) 重视事前控制, 要在楼板浇注前先审查施工单位所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 其中包括意外情况下 (如天气突变、机构故障、停水停电等) 的应急措施。
(2) 严把原材料质量关, 严格按检测中心配制的配合比通知单配制混凝土, 确保板件厚度及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其中, 要优先选用干缩小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和极配良好的砂石, 尽量减少水泥用量, 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和坍落度, 可以适当选用高效混凝土膨胀剂。对于泵送混凝土, 应控制其粉煤灰掺量不大于水泥用量的15 %。
(3) 认真做好隐蔽工程的验收, 确保楼板钢筋的规格、长度、位置、间距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 并在必要的位置增设构造钢筋, 保证钢筋的锚固及搭接长度, 控制好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确保楼板有效截面高度符合要求。
(4) 施工缝是结构中的薄弱环节, 提倡尽量不留施工缝。需要留置时宜留在结构受力最小的部位, 单间板可留在平行于板短边的任何位置, 双向板则应符合设计的技术要求。
(5) 在混凝土浇注前, 应将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污清理干净。浇注时, 要使楼板混凝土的虚铺厚度略大于板厚, 用表面振动器或内部振动器振实, 用铁插尺检查是否达到厚度要求。板面宜采用二次抹压工艺, 以防出现早期干缩裂缝。
(6) 加强混凝土的早期养护, 冬季保温, 夏季洒水, 延迟收缩发生, 预防因收缩变形产生开裂。
(7) 在GB 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 对现浇板拆模时所需的混凝土强度作了相应的规定, 但并没有对混凝土龄期做出具体要求。实践证明, 混凝土早期具有较高强度后, 其质量并不稳定, 如过早拆除模板, 结构除了承受本身的自重外, 还要承受上一层结构的重量及模板、支撑的施工活载, 楼板强度很可能满足不了要求。尤其施工单位为节约成本支撑钢管下未设置垫木的情况下, 极容易使应力集中处出现开裂。所以一定要严格控制拆模时间, 经验算确认满足强度要求后方可拆模。
(8) 加强浇捣混凝土时的旁站监理, 监督施工单位按要求安排专门的护筋人员, 以免上层负筋被踩压下沉。
(9) 对于板中预埋电线套管的部位, 宜在下方多设些垫块, 并在上方增设钢筋网片。
3 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控制
现浇板负弯矩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合格率偏低是建筑工程的质量通病之一。现浇板保护层厚度偏大, 会沿支座处出现环状裂缝, 影响板的安全性和使用功能;悬挑板保护层厚度偏大, 会影响悬挑板的承载力, 甚至导致悬挑板的断裂跨塌。因而必须对钢筋及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引起足够的重视。
3.1 抓好原材料进场及加工质量的控制
拟进场钢筋的原始出厂质量凭证和合格手续必须一应俱全方可进场, 在经现场见证取样确认资料与实物钢筋一致, 并经检验确认产品符合设计性能出具复试报告后方可应用于工程。钢筋加工必须做到尺寸准确, 符合规范要求, 同时严禁冷拔加工, 以防改变钢筋的机械性能。
3.2 抓好施工前的技术交底
保护层的厚度并非千篇一律, 一般来说, 现浇楼板的保护层厚度为1.5 cm左右, 而基础的保护层厚度通常为5 cm, 有时甚至达到10 cm。在施工前, 技术人员应按照设计图纸及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 针对不同的工程部位确定正确的保护层, 并在技术交底中对操作者给予明确, 避免返工。
3.3 抓好过程中的要素控制
施工过程中, 主要是要规范操作, 特别是现浇板浇捣过程中, 尤其需要引起重视。有的时候, 钢筋绑扎时位置很正确, 但由于施工过程中不注意, 不是人踩就是工器具压, 所以到浇捣时却变了样, 出现了支撑钢筋的马墩被踩倒、混凝土上层钢筋弯曲变形等情况, 保护层的厚度也就得不到保证。要想使钢筋保护层厚度符合要求, 就要在施工过程中规范操作, 严禁操作人员在钢筋上随意行走, 同时将上层钢筋进行有效地固定。在浇捣过程中, 还要经常进行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 结语
以上讨论了钢筋混凝土板容易出现的一些质量问题, 应当引起工程监理人员的高度重视, 通过在平时的实际工作中采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措施, 加强现场控制和管理, 使工程的质量控制跃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摘要:通过对钢筋混凝土板的厚度与平整度、裂缝、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分析, 提出了钢筋混凝土板的质量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