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的读(通用12篇)
语文教师的读 篇1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一节中提到:“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 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要形成语文素养, 必定离不开读和写的训练, 只有多读多写, 学生的语文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语文素养才能得到形成与发展。
那么, 怎样进行读书训练呢?这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采取适当措施, 提高读写效果。这里联系自己的教学经验, 谈一点体会。
先说读, 读可以从质和量两方面着手。从质来看, 应把课文反复多读, 在遍数上保证, 牢固记忆, 以求加深理解;从量来看, 可以扩大阅读量, 从篇数上保证, 以求广泛涉猎, 丰富知识。为此, 应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是读课文。读, 包括阅读和朗读。从阅读方面看, 有些学生不肯深入研究课文, 浮光掠影, 所获不多;有些学生虽肯研究, 又往往沉浸在书中, 跳不出来。前者不能登堂入室, 学得不扎实, 后者不能融会贯通, 学得不活。所以要指导学习方法, 在阅读过程中要勤于动笔, 如划要点、编提纲、摘语句、作批注、写心得等。例如:课文中有优美词语或关键性语句, 可以用些符号把它们标出;结构较复杂的文章, 可用提纲来概括其内容;佳句、警句, 可以摘录下来, 经常诵读;对文章某一点有所体会或看法, 可作批注。这样一面读书, 一面动笔, 可以牢固记忆, 深入理解, 提高学习效果, 如能长期坚持, 定会有所收获, 学生尝到甜头, 阅读的兴趣会更浓厚。朗读, 也是学好语文的一种重要手段。反复朗读, 文章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就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朗读可形成完整的形象, 不但能使人有所知, 也能有所感, 易于展开想象。朗读最使人产生快感, 这是默读不易感受到的。朗读时, 一定是要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 体会作者的情感, 与作者心灵相通, 对文章理解会更深更透。朗读还要注意字音的准确, 语调要抑扬顿挫, 随着文章的感情起伏跌宕, 把握朗读的节奏。如此朗读, 如能熟读成诵, 对语言的学习有极大的好处。
其次是课外阅读。课外阅读的面很广, 可以从两方面着手:
一是结合近几年来开展的读书活动, 指导学生阅读。在指导中, 略加提示, 或作简析, 或加评点, 或作比较。
二是课外自由阅读。这方面要根据学生爱好、能力等不同情况加以指导。指导时, 要着眼于读书的态度、观点、方法等方面而不局限于对每本书的具体分析。课外阅读的多少跟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很大关系, 所以要引导学生多读些书, 特别是要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总之, 多读是提高语文学习的质和量的必要措施。质, 就是学得扎实些;量, 就是除多读课文以外, 再扩大视野, 开阔心胸。古人所谓“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读书破万卷”, 我认为也是这意思。
再说写。如果把读比成“曲不离口”的话, 那么写应该是“拳不离手”了。怎样写呢?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
一、抓好每学期的作文计划, 认真指导, 保证一定的数量, 写一篇, 有一篇的效果。
二、结合课文教学进行练习。即在教学一篇课文之后, 可以从不同角度, 来启发学生写些片断作文。这种片断训练包括模仿训练和想象训练。如学习《金黄的大斗笠》一文中“风雨交加”的片断后, 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在风雨中的情景, 写一个片断;学习《皇帝的新装》后, 让学生写一个续篇, 想象和夸张的色彩越浓越好。还可以练习写一些感悟, 如学习了《紫藤萝瀑布》, 学生受到什么启示, 用一段话写下来。这种练习和教学要求相一致, 从效果出发, 不追求形式, 不机械地要求字数, 可以是几句话, 也可以是一两百字。
三、是课外练笔。写作时学生的一大障碍就是无话可说, 也就是无材料可写。实际上,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除上课外, 还经常参加许多活动, 见过形形色色的人, 做了各种各样的事。能写的事有很多, 要表达的情感很丰富。问题在于如何引导他们随时观察周围事物, 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感写出来。所以要提倡多动笔, 要引导学生把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感, 一有空就写下来, 不拘时间, 不问长短, 不限题材和体裁。尽量做到思想活泼, 语言生动。这种练笔可以不定任务、不求数量, 可多写也可少写, 不作为日常的固定作业。这样学生就不会有精神负担, 对写作就会感兴趣了。
总而言之, 语文教学的改革是多方面的。但不管怎样改, 都不能撇开读和写。因此, 指导学生多读多写, 乐读乐写, 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措施。至于运用什么方法指导更好, 有待于我们语文教师不断地探索、研究。
语文教师的读 篇2
孝感市文昌中学刘凤兰
叶圣陶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单说写作程度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问那比较难捉摸的阅读。”可见阅读教学地位的重要,它是形成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基础,是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读的形式有两种:即有声的和无声的。如何有效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如何通过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使学生受到作品语言文字的熏陶、人物形象的默化、文章主题思想的教育……笔者认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应当有的放矢,要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进行。
朗读是人们通用的一种阅读方法,它对在小学生尤为重要。虽然每个学生都会朗读,但不一定每个人都读得流畅,读得符合文章的思想感情。因此,加强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朗读是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交流思想感情的好形式。朗读时一般要求学生做到胆大心细、口齿清楚、语言清晰、表达有情、声调抑扬顿挫、语气轻重缓急。
除培养和提高学生朗读技巧外,还必须让学生通过朗读了解文章的内容及生僻的词句,粗略了解文章的层次结构、上下文的联系和写作方法等。在朗读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眼、口、心的高度统一,能随着作品行文的脉络跳动,将作品的情感融注在自身的血液中,使作品的情感同自己的情感融为一体,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使自己的思想得到升华。这样,就能收到朗读能力和思想水平同时提高的良好效果。
不出声的读是默读。一般所说的朗读能力,实际多指默读能力,它在教学中同样重要,因为他在生活中用的机会最多,也是最实用的。阅读包括各种各样的读法,理解则是阅读的核心环节。无论采取那种读法,都要以是否理解为主要目的,要达到此目的,在阅读中有两个不可忽视的环节:一是思考,二是记忆。
研读,一定要逐字逐句地,要看注释,看工具书,查资料,先弄懂字句,在通篇复读,在了解中心大意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进行深入探讨,求得对文章内容和写作特点的`透彻理解。在研读时,最好先提出要求,拟出提纲,做好笔记,编好卡片,写出心得体会,还要提出质疑。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研读的效果。
综上所述,朗读着眼于广度,在于扩展眼界,扩宽知识面,加快积累知识的速度;研读则着眼于深度,在于透彻理解,提高吸收知识的质量。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深化。前者是面,后者是点。
速读,是在有较高的阅读能力的基础上提高阅读速度的一种读法。它要求读得准、读得快、读得懂。这样所得的知识多,信息广,反馈得也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要努力培养学生把有声朗读变成无声朗读默读。默读时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否则,容易出现回视和重看,“欲速则不达”。
培养和提高阅读能力,重要的是不间断地进行速读训练,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多少字,并逐步加大读字量。值得注意的是人的大脑不是永动机,如不间隔休息,速读的效果反不佳。因此进行速度训练时,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使大脑保持清醒的最佳状态。
跳读,实际上是速读中的一种,他只要选读某些自己需要的章节就行了。
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练朗读,练研读,练速读自然形成了一条鲜明的阅读线索。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理解为:朗读是基础,研读是核心,速读是效果,他们是互为统一的整体。
阅读是学习别人的经验,获得知识和信息,取得可言之物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的间接经验主要是从阅读中获得的。因此,一定要把阅读抓紧抓好,充分发挥他在语文教学和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刊登于《孝感学院学报》增刊2002
★ 语文成语积累活动方案
★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积累
★ 生命生命语文教学方案
★ 《林海》语文教学方案
★ 语文文学常识积累
★ 语文作文素材积累
★ 语文教学中的板书设计
★ 《小山羊》的语文教学方案
★ 《马说》语文教学方案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读 篇3
一、激发朗读的兴趣
朗读是阅读教学的重头戏,它是口、耳、眼、心并用的过程。朗读对领悟课文内容、增强语感、陶冶情操等,起着其他任何活动所不能代替的作用。但在教学中我们却常常发现:一些学生不愿读书,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读书任务.有的同学读书东张西望,有的同学读书有口无心,不能入情入境。这些都说明学生对朗读缺乏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要求教师采取多种效形式,切实地进行朗读指导,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二、培养读书习惯
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教育就是养成习惯。”可见习惯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朗读的形式要多样。读书形式要多样,有范读、和读、轻声自由读、个别高声读、齐读、分角色读和表演读。学生齐读能使大家都得到练习的机会,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但我觉得齐读不宜于读全篇或读得过早。如果有些学生连句子还没有读通,齐读势必产生读着等着,一字一词一顿,不容易读得正确,更谈不上有感情。分角色读和表演读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分角色读要启发他们进入角色,注意语气和语调。如《燕子》一课分角色读时,担任读的学生都能进入角色,其他学生听得津津有味。通过角色表演,学生亲身体验文章人物思想感情,这体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材内容内化后,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内心反省、内在反应或内在感受。而理解、体验则是感悟的必经阶段。
2、注意课外图书指导。课前三分钟,我常念一些作文,寅言,小说故事给你们听,并告诉他们是从那本书找来的让他们课后去读。对爱读课文和课外书的同学及时表扬,要大家向他们学习。有些学生往往上课的时候按老师要求认真地读,离开老师会高声乱叫或唱读,于是我在课间或早读时很注意这类学生读书,发现问题随时解决,同时结合家访请家长协助检查督促。在这个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朗读课文、朗读古诗、说谜语比赛。
3、面向全体学生,重点帮助差生。有些学生读书胆小声细,我根据学生好模仿的特点对有些句子不止一遍地范读给他们听,再让他们轻声和读.在位置上自由高声朗读。由于充分准备,学生站起来读胆子就大,信心就足了。我发现读得好的,声音响亮的就及时鼓励,就给予鼓励。
三、适当地范读
是不是每一篇课文老师都要示范读呢?那又是不是当老师拿到了课文首先就向学生们“展示”自己呢?其实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悟情时先告诉学生应该如何读,甚至示范读,再让学生训练,老师灌输给学生的是朗读的技巧,学生对语言还没有感悟,只想如何向老师的朗读要求靠近,这时个性化就被扼杀了,这种情感不是发自学生内心的.而是把教师的情感当作了自己的情感。
四、让学生自由读
眼下绝大部分的语文教师,虽然都能从思想上认识到朗读的重要,可是上课时常常缺乏足够的耐心,学生一时说不出或说不准意思,就急不可耐地把答案端出来。为数不多的朗读课文,基本也只是为了读而读,指导不具体.训练不得法,朗读流于形式,这样只会造成“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怪圈。
五、在读书中思考
小议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读 篇4
一.加强读的训练
对任何一篇文章, 要想了解其内容, 首要的一环节是读, 只有通过读, 才能使文章的内容在人的头脑中产生印象, 知晓其义。读必须动用眼、脑、口等器官, 所以读是眼脑口共同作用于文章的现象。在语文教学中, 要想收到较理想的效果, 读是再重要不过的了。古人读书经验“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可见, 对一篇文章读得熟就不待解说, 自明其义。
学生对每一篇文章认真的读, 对内容的理解必然会产生由表象到本质的认识和由感性到理性的收获, 只有学生对组成文章的语言文字材料等充分熟悉, 才能为教师分析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就好比盖房子, 地基没打好, 就休想砌砖盖顶美化房子。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也要灵活地理解, 不能机械地、死板地照抄照搬。事实证明, 有些学生对文章是多读了, 但对文章的理解甚少, 甚至一点都不理解, 更谈不上懂与通, 这是什么原因?这是由于学生读书时, 只是动眼和动口而未动脑, 即在读文章时没有思索。古人读书强调“心到”, 就是要在读书时提倡认真思索, 思索的过程就是分析解剖、去粗取精、消化吸收的过程。读文章也是这个道理, 只有在读中动脑思索, 才能对文章的理解由必然到自由的转化。读书强调心到, 提倡认真思索, 古人就有很多宝贵的经验, 朱熹说:“大抵观书必先熟读, 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 继之精思, 使其义皆出于吾之心, 然后可以有得尔。”“读书有三到, 谓心到、口到、眼到———三到之中, 心到最急。”可见, 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多读、精思是极其重要的, 切忌不动脑的有口无心的朗读。
二.强调读思结合
教师在讲课前, 教师认真向学生范读课文是十分重要的。就是说一篇文章, 一人读之, 众人听之, 读得好, 从语调、表情、意境都注意到了, 甚至连一个标点也非等闲视之, 那么听的学生通过听读不仅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大致初步的了解, 而且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 使之产生共鸣, 为讲读课文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教师的范读课文时, 切不可以丝毫掉以轻心。因此, 教师就要在备课时认真下功夫, 多次反复地读, 练好范读课文的本领。我在指导学生读课文时分为初读、精读、研读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读, 要求学生从课文的语言文字出发, 从读懂语言文字开始, 能了解字义、词义、和句子的意思, 特别是了解生字难词和比较复杂的句子;能初步进行准确而有语调的朗读;能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第二阶段是精读, 要求学生在读懂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带着问题去精读:老师可以拟出自读提纲, 让学生根据提纲进行精读, 读出课文的思想内容、层次结构、及表达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精读课文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精读中去理解这些问题, 去理解文章的内容与形式。第三阶段是研读, 要求学生再回到语言文字, 让学生带着问题研读:作者是怎样布局谋篇的?怎样与读者产生共鸣的等等?通过三个阶段不同要求的读, 让学生多读, 读中点拨, 读中解惑, 学生既学得主动, 又能使知识内化, 更能形成能力。
初读、精读、研读是贯穿教学全过程, 互相联系, 互相促进, 就是说“初读”是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 “精读”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 “研读”是了解课文的深化。
三.深化熟读精思
学生对每一篇学过的课文, 理解毕竟是初步的比较肤浅的读, 如果回头再多读, 收获更会深入, 感受更是无穷的, 掌握知识应该说是更全面、准确, 所以对学过的课文再熟读精思是难言可贵的。北宋文学家苏东坡说:“书不厌百回读”, 很值得鉴的。一篇文章熟读精思, 对其情节就会了如指掌, 对文中的人物有栩栩如生的感觉, 这就是说明对课文读得多、读得熟, 学得好, 掌握得比较牢。书读得多, 读得熟, 就能在读中潜思体味, 领会精义, 感受文采, 作者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的匠心, 就会不断吸收、消化, 久而久之, 美的语言就会脱口而出。因此, 熟读精思对课文的理解, 对语言的积累, 对语感的增强, 对表达能力的提高, 都是显而易见的。
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读说结合 篇5
摘要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应该成为广大语文教师重要的研究方向。关键词 想象 感知 积累
我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发现,读与说结合能很好地实现“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这一要求。
一、读说结合于课文内容
创造始于想象,而想象必须依托形象。课文内容中蕴藏着丰富的形象资源,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这些资源必然会作用于大脑,在老师启发引导下展开想象,再创情境。
《鸟岛》只写了“6月是鸟岛最热闹的时候”这一句话,而究竟怎样热闹却没具体描述,这是一个“空白”点,给学生理解“鸟岛的热闹”带来了困难。教学时,我先指导学生朗读,然后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初步理解“热闹”。让学生回想:你看到过哪些热闹的景象?接着引导学生联系课文插图和内容想象鸟岛上热闹的景象:我们会看到什么?耳畔好像听到了什么?这样在联想、交流中领会了“热闹”一词所蕴含的意境,说的能力也得到了训练。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对于课文内容中的重难点,如理解“热闹”一词,不必也不能让学生明明白白地下定义。只要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内容中的文字,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想象空白的内容,并组织语言把它表达出来;在运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脑
海里再现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形象地理解“热闹”即可。这就是一种以“读说”为主线,淡化理性的分析与理解,加强朗读积累和语言运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做法。
二、读说结合于课文表达形式
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小学低年级学生受知识、经验等因素的局限,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所以模仿是他们的一种心理需求。1.指导运用新学的句式练习说话。
《台湾的蝴蝶谷》一课中,讲到一群群蝴蝶飞往蝴蝶谷时用了这样的句式:“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学生先自由朗读,感知句式,老师再通过指导换词朗读,理解感悟,而后要求学生完成这样一组句子:“六一”儿童节这一天,我们——美丽的衣裳,——动听的歌曲,——欢乐的舞蹈,来欢庆我们的节日。学生们兴趣盎然地轻松完成了填空后意犹未尽。于是,我让他们畅所欲言。学生们的好词好句层出不穷。看得出,他们的激情已被点燃,思维的火花频频闪现。所有这些是因为教师给他们创设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和给他们提供了能进行模仿和创造性运用的“例句”。
2.指导运用学到的段式练习说话。
《问银河》一文第一到第四小节结构、表达方式相似,都以连续两问的形式展开联想,表现出少年儿童对宇宙的无限向往。教学时,我还是紧紧扣住“读”来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借助想象进入诗中境界,然后提出:仿照课文的表达形式,你也来问问银河,你要问
银河什么?出示:银河呀,在你——,有——吗?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想象,如银河呀,在你的河面上,有水鸟在自由飞翔吗?它们长得像地球上的鸟吗? 你不得不感叹儿童的想象是多么丰富、奇妙。课文的段式直观地教他们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表现独特的内心感受,他们通过有声有色的朗读、生动活泼的想象,积极的情绪完全被激发起来了,这样富有生机的课堂氛围单纯靠老师讲解、分析课文是难以达到的。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三、读说结合于课文精彩语句
厚积而薄发。学语文重在积累,积累得越深厚,越容易理解、感悟课文的语言,也越容易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台湾的蝴蝶谷》一文中,描写蝴蝶谷里景象的语句非常精彩,学生通过边读边想就可以进入“蝴蝶的世界”,与蝴蝶“共舞”。所以我采用以读代讲的形式引导学生在观察插图、反复朗读中渐入“佳境”,熟记语句。设计一个说的训练题:请你看着插图,发挥想象,假想自己已走入这画中,你会看到什么?又会听到什么呢?学生们对课文语句已经有了印象,便灵活自如地发挥开了,如有的说:“呀!这么多漂亮的蝴蝶,它们随着风在空中上下飞舞,引得我也想飞起来了。”
学生们运用刚刚学到的优美语句描述着自己的想象,是那么投入、那么流畅,这时,你已分不清从他们口中说出的话哪些是文中的,哪些是他们的。是熟读给了他们积累鲜活语句的时间,是巧说,给了他们灵活运用精彩语句的空间。
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的读思悟 篇6
关键词:课堂阅读教学;读;思;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0-248-0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时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在阅读教学课堂中应该把时间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以此来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
一、读是阅读教学的基石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这一条在一、二、三学段都提到。可见它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目标和重要内容。学生如果没有认真阅读,就不可能有体验和收获。本人认为这一条也是完成阅读教学的必要条件之一。“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本人把这一条分成两部分理解。
1、正确、流利的读课文
在课堂教学中的第一步来完成这一目标。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给与学生较多时间来读课文。一节课是40分钟给学生15分钟来读课文。如何实施?在班级中建立6人小组,每个小组按照强弱安排组对,强帮弱。强的来指导监督,弱的来展示。表现好的对子有相应的激励办法。这样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读书的积极性。因为有激励办法学生在准备时都很认真,较弱的学生在展示时表现也会尽力而为。他们会做到不加字、不减字,不读错,不读断句子。这就轻而易举的解决读正确、读流利的目标。这样也提高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有些班级中学习较弱的学生会在家里先把课文读通,读顺。这样字词教学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就完成了。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也减轻了学生作业负担。
这一举措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并且在读中可以“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还可以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这可是一举多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小学语文课文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强。课堂中如何去体悟。途径之一就是有感情朗读课文。它也是阅读教学中必须要做的事。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让学生体会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段、从而更好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获得情感体验、审美享受。
有感情朗读不仅仅是体会文章中心思想,提高个人素养和陶冶道德情操的重要方法,而且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之一。更可以促进孩子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语言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从而形成一定的语感。
在课堂中如何做到有感情朗读课文呢?本人通过实践是这样做的:在小学低段让学生抓住关键字词去体会,低段学生认知力较弱多采取画面来影响着去读;中段学生抓取课文中的关键句去体会,学会设身处地的去想去读;高段学生抓取课文中的关键段落中的关键句,结合自己的感受去读。这样长期坚持这样做,班里的学生朗读课文的水平越来越高。在理解课文方面也有了较大的提升。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技能之一。它还是学习语文的的一块有力基石。
二、读中思是学习阅读的有效途径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所以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本人有意识的去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会提问题比会回答问题更重要。现在很多试卷和练习册中会出现一些这样的题:根据短文内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试着回答。可见,提问能力是学生要掌握的一种技能。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再进行讨论。当然在教学中同样需要一些机制进行激励;还要让学生转变思想观念,敢疑敢问;也要营造一定的氛围;教师要适时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经过多年的实践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学生在处理问题的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化可以辩证的去看问题。
三、读中悟是阅读的升华
“课堂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课堂上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如何实施?
学生在低中高段都可以有效实施。可以采用批注的方式。小学低段针对孩子的认知能力弱。我们可以采用一些划、点、标这样的批注方式。学生容易接纳,教师容易指导。如果可以长期坚持下来到中高学段学生这种批注能力的培养会更为容易。
小学中段我们可以采用划、点、标、写。这又加了一条 “写”写的是是个人的感受。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师对进教材的解读,不能代替学生的阅读与理解。”我们在上阅读课时可以让学生简短的写下自己感受,要求不用写太多只要有体会就可以。要让学生感受到没有给他们增加负担。要让学生乐于去做。
小学高段:相信有了前期的铺垫,孩子会有一定的写批注的基础。在这一学段应该不仅仅是划、点、标、写、谈。在这一个段加了一个“谈”谈的是对文章中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要有理有据,要以成文成段的形式呈现。在这一学段中学生的思维、审美等各方面会有很大的提升除了跟年龄阶段有关系以外,如果要以这种方式去训练孩子的阅读,学生会在看问题方面有很大变化。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要相信学生他们可以写出自己独特感受。
读中悟不仅仅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是教师更容易去教。读中悟是整个课堂阅读教学的一个升华。
参考文献:
[1] 小学教学参考《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2013(02)-29.
谈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读 篇7
一、在反复朗读中感知了解
钱理群教授曾说:“读,让学生感动,用心朗读是感受文学的一个重要方式。”其实,读也是学习语文的一种最基本、最实用有效的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是这个道理。让学生反复朗读、吟读、诵读,“披文入情”,与作者心灵相通、心气相融,将外显的语言文字内化为自身的思想情感,达到“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的境界。这样不仅能很好地培养他们的语感,还能激活他们的生活经验,愉悦心灵。由于小学生识字量有限,朗读的基本功较差,朗读中的语速、语感把握不到位,因此教师在适度范读的基础上,应启发、指导、激励和点拨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无论什么样的课文,教师首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欲望,同时要引导学生学会不能为度而读,要有目的地读。每一次“读”都分别带着不同的要求。听读正字音,自读识字,品读悟情感,养成一种边读边圈画文中生字、新词,标注自己的感悟和理解的好习惯。如《桂林山水》一文的教学,学生在多媒体播放的图像中被桂林山水的美丽所吸引,有一种急不可待要读文的欲望,教师再有感情地范读,会让学生有如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在听读中,桂林山水的奇丽景色会在脑海中浮现。此时放手指导学生,按要求自学,学生就会在反复诵读中掌握字音,识记字形,揣摩到课文的语气和语感,课文的层次和脉络在学生心中变得明朗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也会清晰地呈现在脑海中,有效地实现了整体感知的学习目标。
二、在有感情地朗读中感悟
学生在初读课文时,会自然产生一些似懂非懂或不明白的问题,这种急切得到答案的心情,教师要适时把握好,不能急于将答案给学生。课堂上,要给足时间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情和问题读。读是感受的过程,是品和悟的前提。可通过自由赏读、指名品读、分角色精读等形式,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感悟和收获。如教学《鱼游到了纸上》一文时,“他好像和鱼已经融为一体了”一句话,学生初读时,对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不理解,会提出“人怎么会和鱼融为一体?”的问题,这时教师要顺着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联系课题、联系上下文,细细地品读、思考:鱼为什么会游到纸上?与那位青年一丝不苟地观鱼有关吗?学生在品读过程中会找到答案:那位青年画的鱼之所以那样栩栩如生像活的一样,是他长期细心观察的结果,鱼是先游到了他的心里,在他头脑中形成了准确生动的形象,才能画出这样逼真的鱼。在这样的品读过程中,课文的内容就会被挖掘出来。
三、在品读中嚼味升华
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发于情而立于理,理是情的根基,有了理的滋养,情才更丰富,更充盈。语文教学不是让学生获得情感和品德教育,而是让学生的情感、品格得到滋养,得到成长。学生在品读嚼味中,既体会到了作者的情感,自己的内心又有了较深的感触,心里总有要说的观点和感受。如《触摸春天》一文的学习,学生在细细地品读体会中,已经进入了角色,自己也仿佛置身于花丛中,安静姑娘的感受不揭自晓:无论你是否拥有健全的体魄,只要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就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对于身体健康的我们来说,该怎样对待生活呢?同学们一定会有很多想说的心里话。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课文中走出来,走进现实生活。让他们联系生活实际,能够运用语言表述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既可拓展思维的空间,又可使语言得以灵活运用。如《乡下人家》一文的学习中,学生在咀嚼、品味了作者习作内容的基础上,头脑中会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乡村生活那种优美恬静的感觉,是那样亲切,那样温馨,再联想到我们家乡那独特的风景,那富饶的土地,那勤劳的乡亲,那可爱的乡土人情,怎能不有感而发呢?爱家乡、爱乡亲、爱土地的情感会油然而生。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品格也得到了滋养。
参考文献
[1]新语文课程标准.
谈语文教学中的读与写 篇8
一、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明确“写”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曹操的《观沧海》这首诗时,通过“读”,要让学生明白“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是为何而写的;要让学生明白这些诗句不只为了描写大海苍茫动荡,波澜壮阔的气势,而是为了体现诗人像大海一样的博大胸怀。“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汗灿烂,若出其里”几句,则更显示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借助于时代背景的阅读,学生会进一步明确,诗人是怎样借大海的形象来抒发自己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和远大抱负的。这样,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才能真正掌握“借景抒情”这种写作方法。这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二、“读”懂了,就尝试着去写
学生只要理解了“借景抒情”的意义,就让学生大胆去写,及时去写。不要求写什么惊世之作,只要有景则成,有情就行。当然,能做到情景交融则更好。万千世界无奇不有,放眼望去,尽收眼底。山川之秀,江河之美,高楼林立,人群鼎沸,无不惹人耳目,触人心扉。只要用心去想,就会思绪纷呈,激情荡漾。即兴而写,挥手而就。方可事半功倍,乐中求胜。这种边读边写的方法,不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道食之有味,取之有道的大餐吗?
三、有感而发,有的放矢地去写
茫茫世界,风情万种。事有千变万化,物有千姿百态。如何去辨别,怎样去感悟?要引导学生以正确的、健康的、积极的人生观去审视世界。这样才会感有所思,有的放矢。比如,环境中的生态平衡,校园生活中的成长足迹,父母身边的亲情温暖,学生能够从中体会到一些真实感受,那他们就会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了,而且能够引导他们健康地成长。须知,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写文章,而且要教会学生怎样去抒写自己的人生。
四、展开想象的翅膀,创造地去写
写景不是“照猫画虎”,而是要从虚幻的景物中揭示人生的真谛。“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中,我们都知道“萧瑟的秋风”是涌不起“洪波”的,但踌躇满志的诗人,正是通过大胆的想象,创造性地表达了自己统一大业的雄心壮志!我们不妨也引导学生能在苍茫的“煤海”中勾画出通天的马路,入云的楼群。没有这样创造性的培养,又何谈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呢?
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和背 篇9
关键词:语文,读,背
回想以前, 我们获得语文知识是通过读书和背诵而逐渐掌握的, 因此我想说说这读书和背书的事。结合自己十几年来的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来小议我对这二者的看法。
语文教学中把诵读这一步做好是一件不易之事。高中教材中每册书都有背诵的段落和篇章, 而我所教班级多是普通班, 每班的学生每期下来能完成背诵要求的是很少, 大部分学生达不到要求。
我平时上课就有意识地把该背诵的诗歌或文言文单元放在前边来上, 向学生强调背诵要过关。早读课的时间要求他们读了后要进行背诵, 课余时间也可以找老师背诵。结果还是让我失望, 班上会背诵的仍然是那少数同学, 很多学生仍然不用心读书和背书。我要求学生们到小组长那里背书, 一篇要求背诵的文章可以分成一段一段地背诵。结果呢, 小组长自己都背不上的, 该组的同学也没多少能背好书。到了期末复习时间, 我在课堂上催促学生们背诵大纲要求该背的课文, 能读背的学生是增加了, 但是仍然有不少学生没有背完该背的书。这样, 一学期下来, 不能完成任务的学生还有很多, 很多学期我也就不了了之了。我教的有个班的班长, 看起来人是聪明, 在一节课45分钟的时间里, 我要求他背诗五首, 他很认真地背书, 可是一节课中让他试背了三次, 连五首中的一首绝句都没能背下来啊。
我平时对学生们讲这朗读和背诵是多么的重要, 要他们加强读和背, 要在熟读的基础上训练背诵。我说这背书并不难, 把该背的内容理解好, 张开嘴读, 读熟了也就流利地背诵出来了。可是有不少的同学, 不能够坚持读下去, 自然也就达不到我说的要求。我让那些背书背好了的同学指导这些从来没有流利地背下一篇文章的同学, 这些同学仍然我行我素, 仍不用功读也不用力背, 结果可想而知, 他们都达不到要求。我为这些学生而郁闷, 他们怎么就不和那些能读会背的同学一样呢?他们是真的做不到我的要求, 还是我的教学方法不对?我不知道哪里做得不对了。后来我还是认为我的方法多半不对。是不是老师也在读和背上面做示范呢?我想当着学生的面示范一下这背书, 可是我有些犹豫, 因为我知道现在的记忆是远不如以前了。最后, 我做了示范前的准备, 自己先背了课堂上该背的课文内容, 课下找一个人帮我检查, 确定自己能一字不漏地背下来。然后, 我在课堂上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一连背诵了比较难背的三篇文言文, 一背完掌声突然响起来了, 学生都说我背得一字不差。过了一天, 从来不背诵的几个学生都找我来背诵, 我都感到吃惊, 竟然都能背得起课后要求背诵的课文了。看来, 以前是我的方法不对, 我们老师多动动脑筋效果是不一样的。老师有必要纠正学生对读和背的片面认识。有的学生认为那样读书和背书就是为了考试时的几分默写题, 那几分我可要可不要的。事实上, 我们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那默写的几分题, 它还有其它更重要的作用。读和背密切相关, 只有读得熟了, 才能背得通顺无误。读和背与我们的认知理解紧密相连, 常听有人说“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的话语, 也就是说, 我们读熟了那些文章, 文章的内容也自然能理解了。读得多了, 见得广了, 做语文题不就容易了吗?背诵得多了, 头脑里有了知识储备, 还怕做语文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这读和背谁说不重要呢?做诗歌鉴赏题、做文言文阅读题、做现代文阅读题, 这读和背都起很重要的作用。如果这些题里出现一个典故, 平时没读过、没背过, 就难搞懂了, 做题也就可能难了。平时喜欢读书的人, 读得多了, 语感也就培养起来了, 理解能力会增强。这对学生写作文是起很大的重要的。
透过开满鲜花的读 篇10
一、要对读的功能重新定位
读的功能是全面的, 综合的, 它可以让学生走进语言, 理解语意, 感受语言的情味, 领悟一般的语法。“读应该是阅读教学最经常、 最有效的方法。”一般说来, 阅读教学中的读具有三大功能。
1.感悟课文内容
传统的提法叫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在课堂上最经常的问题是: “你读懂了什么?这是什么意思?”现在看来“, 这是什么意思?”是没有多大意思!学生感悟课文内容, 更多的是在课文所描绘的生动的形象中, 对课文主人翁、内容的情感体验的理解。我们的语文课真的要少一点理性理解, 多一点情感体验。比如对词语意思的理解, 应该从形象、情感中去理解。通常用的查工具书对词语作理性理解, 很难达到感悟课文内容的目的。在学生对词语作了理性的理解后, 最后还要回到课文中去, 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感悟课文。如上《丑小鸭》, 对“嘲笑”“、欺侮”等词的理解, 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小鸟怎样嘲笑丑小鸭?小鸟说“:……”, 伙伴们怎样欺侮它?学生想象的内容正是“嘲笑”“、欺侮”的意思, 不要以词解词。我们甚至期待学生理解了的“标志”———说得有感情, 对课文中感人的语段读时眼睛含着泪水。只有这样, 让学生对文本进行“真情对话”, 感悟到的东西才是真实的。
2.滋育人文素养
语文课中的“人文素养”, 是教材中那闪烁着的中华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史和世界各国的多元文化, 是体现主体意识、创造思想、责任感、独立人格、权利意识等方面的内容, 包括文化的精华、生命的价值、人间的真情、做人的真谛、生活的激情……。“人文”是潜移默化的、长远的、隐性的东西。“人文”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历经变迁, 有着鲜明的时代气息。
那么, 语文中的人文因素, 怎样才能形成于学生的素养结构中去呢?读———读着读着体会到了;读着读着感悟到了;读着读着共鸣到了。读能激起学生热爱世界先进文化, 理解世界人民共同的美好情感;读能培养审美情趣, 逐步提升文化品位。读中自有真情感, 读中自有真性情, 读中自有真人文。
3.积累、发展语言
我们提倡多读, 初衷是把规范的语言模块整体地储藏到学生头脑中去。一个人语言的发展要不断吸收规范的语言图标, 久而久之, 形成了自己的语言结构。通过读, 让学生与语言多次面对面的接触, 品尝语言的“原滋原味。”读着读着, 一部分语言现象在学生头脑中积累下来, 一旦用时自然涌上心头。
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多读, 让他们在这种最基本的语言实践中感知语言, 积累语言, 走进语言。让“读、背”在语文教学中返璞归真, 提倡多读多背, 不需要“讲透讲深”“、问个不休”, 对于名家名篇、 古代诗文等先积累起来再说, 日后再来“反刍”。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 儿时朗读的名家名篇、儿歌现在回想起来仍然记忆犹新, 琅琅上口。对于其中的一些语言现象早已潜移默化地形成于自己的语言结构中, 并且不时地在用。
二、要讲求读的时效性
读具有如此多样的功能, 所以在阅读课上读得分量很重:自由读、默读、指名读、比赛读、范读, 好不热闹, 但在许多情况下, 读得时效性较差。所谓“时效性”, 就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 要有效果, 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提高过程。
讲求读的时效性, 简而言之, 就是应该看到课堂上读得“增量”。 在一些公开课、展示课上学生一开始就读得很好, 很有感情, 令人怀疑是不是这节课的成果。我们应该期待学生在读某一段时, 有开始的少许温存到后来的滚烫流露。现具体从读的形式上谈谈提高读的时效性要注意的地方。
1.带着问题读
带着问题读, 一定要设计好问题, 这个问题应该是“牵一动而动全身”的问题。比如上《将相和》第三个小故事“负荆请罪”时, 让学生自由读课文, 思考:蔺相如到底怕不怕廉颇?那又为什么避着廉颇?学生凭借此问题找到蔺相如的话, 细细品味, 他们感悟到的是蔺相如的顾全大局, 廉颇的勇于改过。这些人格魅力如果能形成到学生的人文素养结构中去, 那么他们将终身受益。
2.快速默读
教材中对学生默读的能力要求一般安排在高年级, 且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现在看来, 中年级也要重视默读的初始训练, 关键是一开始就要有要求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在默读时, 可以让学生拿起笔来把不懂的词句、好词佳句、自己的想法、感动的地方等加以批注。如果学生在默读中养成了这些习惯, 对他们的终身学习是大有脾益的。
3.教师范读
在一些课上, 学生还没有读时, 教师就有声有色的范读, 而且是整段的范读, 这是很不可取的。因为每个人对文本的感受是不尽相同的。如果教师一开始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以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 势必将影响学生的独特感受, 对他们感悟语言是很不利的。在课上, 教师可以巧妙的引读, 师读好后要请学生评价。范读可以是比较关键的句段, 学生难理解的部分。比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这样一个句子“:这时候, 我清清楚楚地看见, 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 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 变得那么严肃。”这两个“清清楚楚”包含着鲁迅先生深邃的思想, 要先让学生领会, 再让学生朗读。
4.凭着感觉, 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现在, 有些教师喜欢让学生凭着感觉, 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这一招着实激发了学生读的积极性。但如果走向极端, 让学生漫无目的地“跟着感觉走”, 会产生负面效应。有一次, 一老师执教《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她让学生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1秒钟、2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 两眼放射出坚毅的光芒……”这部分, 结果有的同学慢腾腾、毫无表情的读, 英雄的形象在他们的朗读中黯然无光。
三、要妥善处理读和悟的关系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读与思 篇11
关键词:语文教学;内心感悟;读思策略
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读与思是无比重要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多让小学生去老老实实地读,多让学生去踏踏实实地思,从而达到比较理想的阅读效果。现将相关学生读与思的实践和思考拙于笔端,权且抛砖引玉。
一、以读促思,奠定学生思考的基础
小学生的语文教学课堂,其教学设备比过去先进得多,教学媒体比过去优化得多,这对小学语文教学是一件相当好的事情。但万事如果走向极端,肯定就会产生不少弊端。譬如,语文阅读教学,利用多媒体可以让学生在视听作品的朗读中进入自主感悟的角色,但总是这样操作,阅读教学的课堂根本就没有学生自己的读,学生也就失去了自己感悟的机会。所以,语文教学需要学生自己阅读,而且要充分地读,学生在充分读的基础上才可以促进其进行思考。譬如,在教授沈重的《狼牙山五壮士》时,这是一篇描写抗战期间让中华儿女铭记于心的壮丽诗篇,是一场给中国人以深深震撼的战斗场面。教学时,注意让学生紧扣壮士的行为展开阅读,学生通过阅读不仅了解了五壮士的英雄事迹,还感受到五壮士的英勇形象,感悟出“壮士”这个概念的真正内涵。譬如,文本中有班长马宝玉做出选择的语句,让学生去读,注意读出“走”字后面的符号,读出“斩钉截铁”所能体现的坚决果断,让学生读出临危不惧、大义凛然的气概。
二、边读边思,达成学生思考的成功
语文教师常常会思考:让学生去读,怎么就获取不到学生自主感悟的效果呢?我们不也遵循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阅读规律,让学生去多读的吗?怎么就变成学生的读和思完全就是两码事的呢?究竟是读得少了,还是读的方法不对?平时的阅读教学引起笔者产生仔细观察学生读和思的兴趣。经过观察发现,学生的读和思几乎不是结合进行的。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如果让学生能够边读边思,学生肯定就会形成内心的感悟。譬如,一代伟人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表现了毛泽东以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带领的中国工农红军之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教学时,学生的读并没有产生内心感悟,在情感上能够受到的感染和熏陶也不是那样的显著。于是,再让学生多读和多思。让学生去读,主要在读中展开一定的想象,在读后展开比较丰富的想象。如让学生去读那“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红军长征”之“远”,但他们“不怕远征难”,在红军的眼里“五岭逶迤”却只是“腾细浪”;在红军的眼里“乌蒙磅礴”,却只是“走泥丸”。是什么人才会这样去想?具有怎样的精神才可能这样去想?整个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多读和多思中进行着阅读感悟的实践,在多读多思中进行深入的内心感悟。再加上学生有感情地朗诵全诗,感受到诗的节奏和韵律,感悟出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三、多读多思,实现学生思考的飞跃
江苏徐州的于永正是一位著名的特级教师,他提倡:教师一定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让一个个学生都去边读边思起来。人们都记得先生在20世纪90年代左右,在一个大型的教科研活动上上了一堂全神贯注的小学语文课。整个教学课堂先生没有讲授得非常精彩,却呈现出许许多多学生在教师引领下进行阅读感悟和表达的精彩。从这个意义上说,要想有着历久弥新的阅读教学的精彩,教师必须建立促进学生去边读边思的责任。譬如,在教授许地山的《落花生》,学习这样具有一定含义的文本,就得让学生去多读多思考,去边读边思考。学生在自己的读思中,不仅仅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而且能够悟出文本所蕴藏着的深刻含义: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在通过自己的笔触去借物喻人,将落花生的整个过程的叙述力求做到有详有略。小学生能够边读边思,需要掌握一些能够促进思考的方法。如平时的阅读教学课堂,教师都在让学生进行朗读,很少让小学生进行默读。这就进入了学生阅读感悟的误区。因为学生都在大声朗读着,教室将会乱哄哄的,学生哪有思考的可能?让学生默读是十分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成向阳.送语文回自然[J].语文教学通讯,2015(10).
浅谈小学数学中的读题 篇12
一、读题的含义
读题不等同于审题.读题即用有声语言把题目读出来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是思维的补充.审题在于“审”, 是对信息的分析、处理.而读题则重视读, 也就是信息的获取过程.如果信息的获取错误或不完整, 将直接影响学生对信息加工和处理的准确性.说到底, 也就是决定着解题结果的正误.
我认为“读题”应包含以下几个层次:
1.读对
读对就要求不添字、不漏字、不改字.这是读题的第一个层面, 也是学会读题的基本目标.差生读题最大的漏洞就在于此.
2.读准
读准是指把题目读通顺、能正确停顿、不歪曲题意.这是读题的中度目标.对中下生来说, 读通顺比较容易做到, 要想读对题意、正确停顿就相对比较难一些.
3.读懂
读懂是指能说清题意, 理清题目中条件与问题之间关系, 会正确取舍条件或挖掘隐藏条件.这既是读题的最后目标, 更是读题的最高境界.如“62加38与16的差, 和是多少?”学生要学会提炼, 问题到底是求“一个数+差=和”呢, 还是求“和一一个数=差”.中下生遇到这种题目时往往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瞎猜.这时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 抓住问题和条件的关系来理解题意, 问题就显山露水了.大胆舍弃干扰条件;用心挖掘隐藏条件;仔细揣摩条件与问题的关系都是正确解题的重要法宝.
二、如何培养读题能力
(一) 培养读题兴趣, 养成读题习惯
许多学生做题目有了一定的经验时, 便有了凭经验做题的贪懒思想, 而忽视题目的要求.在这时, 我们不妨采用多种形式, 变换读题方式来刺激学生读题, 比如让读题最棒的小朋友当小老师为大家读, 当小老师是小朋友觉得最光荣的事, 因此大家都努力地把题读好, 希望自己是最棒的那个.再比如开火车读, 分角色比赛读等把读题置于比赛、活动甚至游戏中, 学生的兴趣自然就提高了.一年级的新生在校学习两个月后, 具有一定的拼读能力了, 教师不能贪图快而放弃了拼音这个工具.到二年级后就应该完全自主读题, 教师再也不要插手干预了.
(二) 给予有效的读题指导
1. 动笔圈注读题
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 容易顾此失彼, 因此, 适当勾勾画画、圈圈点点, 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与思维, 为成功解决问题扫清障碍.例如:一块平行四边形麦田的底是250米, 高是160米.按每公顷产5吨小麦计算, 这块地能收获25吨小麦吗?学生的主要错误是对单位没有关注, 列式为250×160×5.如果读题时能提醒自己“单位有没有统一?化成什么统一单位比较合适?”, 那么错误率就会降低.因此在教学中, 我会训练学生读题“五注意”, a.注意“单位”是否统一;b.注意“运算符号”异同;c.注意“一字”之差;d.注意“一句”之别;e.注意一题多要求.一个单位、一个标点、一个符号、一个字眼、一句话的不同, 都会带来完全不同的解答.你说, 读题能不仔细吗?
2. 抽象形象互变读题
新课标教材提倡运用图话、文字、表格、情境等多种形式表达信息, 提高数学的人文性.然而这种多途径的表达方式, 其实际背景往往比较复杂, 在客观上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阅读困难.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 在不易理解的地方, 采取情境表演、动作操作等方式, 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如北师大版教材一年级上册“可爱的企鹅 (6, 7的认识和加减法) ”中, 第一次出现了大括号“{}”和问号“?”, 并用大括号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 用问号表示要求的问题.由于是第一次出现, 特别是大括号, 学生难以理解.为此, 我才有两手合并的动作表示大括号, 既形象地表示大括号的外形, 又直观地说明了两部分合起来的含义.为提高学生对此类问题的读题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低年级教材对问题的呈现大多采用图、表格、情境等直观形式表达信息, 这种直观的表达只是吸引、激励学生的手段, 不是目的.根据实际情况, 教师要指导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完整地、有条理地表示图意、题意, 为中、高段正式解决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3. 提出质疑读题
不同的问题使用不同的对策, 读题的方式也是不同的遇到较难题目可适当地提出启发性的问题, 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例如:甲从东城走向西城, 每小时走5千米, 乙从西城走向东城, 每小时走4千米, 如果乙比甲早1小时出发, 那么两人恰好在两城中间地方相遇, 问:东西两城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分析这道题, 乍看是“相遇问题”.关键是求相遇时间, 而路程和、速度和、相遇时间三个量中仅知一个量, 很难求得相遇时间, 但转成“追及问题”后, 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时间中, 可先求得路程差和速度差, 再求得追及时间, 即为原叙述方式中的相遇时间, 这样便可求得两城相距多少千米.转化后的应用题为:“甲乙两人从东城走向西城, 甲每小时走5千米, 乙每小时走4千米, 如果乙先走1小时, 那么甲恰好在两城中间地方追上乙, 问: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这样就容易得多了.
在知识的“生产点”和“结合点”上找问题, 也就是要在新知和旧知的内在联系上发现和提出问题, 将读题时模糊、杂乱的数学知识以及数学思想条理化, 逐步培养学生爱问、好问、会问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