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视野中的语文课堂

2024-11-08

生命视野中的语文课堂(精选5篇)

生命视野中的语文课堂 篇1

新课标要求:在语文学习中要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并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学生创造舒适的学习环境, 采用“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 并且积极支持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 进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为语文教学提供正确的教学方向, 让小学语文课堂真正充满生命活力。在教学中, 如何将课堂还给学生, 如何尽最大努力为学生服务, 将是语文教师需要不断探索的领域。

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与教师进行心灵沟通的舞台, 应该是教师与学生探索未知、创造未来的窗口, 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展现各自才华的空间。在新课改下, 语文教师要改变原有的理念, 要树立新的理念, 即课堂是可以动的, 是可以活的, 是富有个性化的;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 而是师生之间互相交流的场所, 师生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探讨, 通过沟通、互助的教学方法和动态生成的教学方式, 实现小学语文课堂的生命活力。为此, 笔者将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授模式已经难以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 他们拒绝的不是知识本身, 而是作为知识和学生之间的媒介———教师传播知识的途径。所以转变教师的思想, 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 调整教师的行为方式已是重中之重。与学生互动学习, 不是机械的教授课程, 而是明白自己的学生想学什么, 想怎么学, 走进学生的内心, 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乐于学习, 做知识学习的主人。乐于学习会让学生感受到快乐, 快乐是一种美好的感觉, 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观察能力、联想能力、想象能力, 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语文课堂应该是丰富多彩的, 教师只是起到引导和指导的作用, 让学生掌握课堂的主动权, 让学生自己把握课堂学习, 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这种形式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激起学生的表现欲, 无形中激发起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让小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一) 保持空间, 激发学习激情

新课改视野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 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正如教育家斯普朗格所说,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诱导出人的创造力, 唤醒生命感和价值感, 直到精神生活的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以来都是个常谈常新的课题。小学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 在保证学生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 彻底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明灯, 为学生创造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想象空间, 激发学生积极开动脑筋, 让学生在自己探索的过程中掌握基础知识并且拓展知识, 进而激发小学课堂生命活力。

(二) 正确评价, 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不能仅通过对与错给予学生所谓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着难以估量的力量。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评价, 并且采取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评价方法。同时, 注意评价语言的选择, 例如, “你真棒”就比不上“你的解题方法多样, 有创意”的评价, 后者的评价更加具体, 更有利于活跃语文课堂的生命活力。另外, 还可以运用学生自我评价、家长参与评价的多角度评价方式。

三、将课堂变为学生参与的舞台

新课标视野下课堂舞台的主角不再是教师而是学生, 教师将彻底转变小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只有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新课标视野下增强课堂生命活力的根本就是让学生全方位地动起来, 教师要不断地启发和鼓励学生动手、动嘴和动脑,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解决途径, 只有动一动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才能让小学生始终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

因此, 语文教师要将语文课堂转化为学生的舞台, 这其中包括:听、说、读、写、画、演、玩。例如, 教师可以出一些对联, 让学生进行对对子;对学生进行分组, 然后进行作文竞赛;还可以鼓励学生将语文课文改编成话剧进行表演, 通过这一系列的课堂措施实现课堂氛围的活跃和课堂生命活力的增强。

在新课标视野下, 语文教师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语文学习都将成为增强小学语文课堂生命活力的关键因素, 为此, 语文教师要采用切实可行的措施实现小学语文生命力的增强。

参考文献

[1] .杨庆黎, 《新课标下, 如何点燃语文课堂的生命活力》[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7.12

[2] .张剑, 《焕发小学语文课堂生命活力的体会》[J], 《新课程 (下) 》, 2013.04

[3] .杜永强, 《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研究》[J], 宁波大学, 2012.06

生命视野中的语文课堂 篇2

摘要:山东省新课程改革全方位展开,各级学校尤其是高中改革步伐很大,这既是基于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高中学段自身定位的必须。在《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构建高中语文教学的高效课堂,对于高中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的要求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语文教师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上,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因此,将探究性学习方式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和引导学生有所创见,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与探究性学习方式有关的理论主要涉及两对概念,即“过程”与“结果”、“情境”与“形式”。西大博仁补习学校老师认为,从探究性事实的角度来说,“过程”是指学生为探索和发展知识所经历的过程,这一过程通常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支持下进行的。“结果”则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可以表现为多种不同的形式,如语言描述、行为表现、情感体验等。“情境”主要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面对的多种具体问题,“形式”则是指学生对获得学习结果的形式化描述。因此,我觉得,探究性学习可以理解为学生在特定学习情景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从而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过程。这也是新形势下对语文课的基本要求。

二、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的策略

基于《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学语文教学的要求,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必须在从下几方面进行探究式教学,从而构建语文教学的高效课堂:

第一,教师的教学行为应当转变。教师应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把教学看成学生通过探究性活动主动建构学习的过程。改变教师单向传递知识的教学行为,树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观念,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支配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与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而应是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注意培养学生自觉、自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第二,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习惯。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数事实证明,“问”是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切入口。有人说,学习的过程是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的过程。只有学生有了疑问,才会产生探究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言,让学生在探究中寻找答案,这一过程中,教师适当做以点拨和补充,这与老师将现成的答案一下子“端”给学生,效果会截然相反。

第三,培养学生思维方法。

1、打破定势思维,引导反向思维,让学生发现问题。要善于指导学生从习惯性思维模式中跳出来,打破思维定势,试着进行反向思维,引导学生用批判的眼光看事物,从中发现问题。

2、曲设情境,发散思维,启发学生梳理问题。曲设情境,广开言路,多向思维,使学生在思维的发散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曲设情境时,一定要设计具有开放性的问题,从而引起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拓宽思路。

3、挖掘难点,探究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在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探究式学习中,教师要善于捉住疑难点,引导学生探究性思维,让学生去发现和探究疑难、突破疑难,然后陈述出来。

第四,教学评价中增加学生创新比重。教师评价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塑造有很大作用。论文格式提倡探究性学习方式,就要在教学评价中,要突出学生探究性学习成果的独创性,最大限度地增加学生创新的比重。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品尝到探究性学习的甜头,重视这种学生方式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五,教师解放思想,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放权”。首先,下放导语权。每一节语文课的课前三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活动,要求学生设计本课导入语。在学生激情的引导下,同学们已把目光聚焦到这篇课文上来,接着,教师乘势上课。其次,下放教学字词权。西大博仁补习学校认为,上新课前,布置学生认真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生字词障碍。学生实际上已经在课前很好地按要求掌握了对生字词的学习。教学新课时,让一两个学生教学字词,着重理解多音字和形近字,实际上是组织一次对生字词的巩固练习,对难检字进行识记,再组织字词竞赛。再次,下放提问权。把提问权交给学生,是开启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条很好的途径。可以先让学生充分熟悉教材,再让学生提问,这样,他们提的问题往往会有针对性。

三、改革探索中的反思

新课改调动广大教师学生的积极性,改革第一步带来的是思想的变革,思维的转变不可避免的会带来些见解偏差,下面一些问题值得反思:

第一、语文课程不能一味的追求活跃而忽视了基础。新课程以来“课堂气氛活跃”成了评价一堂课质量的标准,为了避免课堂上出现冷场,我们许多教师在教学时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既要从表面上看课堂是否活跃,而且还要从基础知识入手,语文基础知识是语文的基石,没有基础知识的训练,语文教学的创新发展也就失去了意义。活跃的课堂气氛固然重要,但这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我们应把静态的语言语言文字训练转化为动态的实践活动,这样就会使语文训练与人文精神的熏陶融为一体。

第二、语文课堂上不应过分强调个性而忽视了有价值的合作学习。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语文课堂教学,提倡教师发扬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的表现。而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过分强调学生的独特体验,对学生的回答加大表扬,没有否定之词,这样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我认为课堂上应给学生一些合作学习的机会。让小组成员积极参与,从而达到真正的学习目的。

生命视野中的语文课堂 篇3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5A-

0110-01

生命化课堂的构建需要教师以生为本,创设多元课堂教学内容和目标,有效链接生活,让学生参与多维互动,并在实践中获得数理验证和生命价值的体验。其实,数学本身就是一种人文事业,数学教育要体现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因为学生是数学学习活动的主体,只有培养学生在具体训练中的观察、验证、推理和交流等能力,才能实现学生数学能力的迁移,完成数学生命化和谐课堂的构建。

一、以生为本,创设多元课堂教学目标

由于传统数学教学局限于功利目的,数学课堂教学呈现扭曲化,所以新课改要求数学课堂教学应由“知识课堂”向“生命课堂”转变。在数学课堂教学目标制订中,教师要深入探索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为宗旨,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构建为出发点,设计多元化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知识学习、能力培养、情感成长等方面都能获得更大的正能量。

线段、角的轴对称性,这些较为抽象的数学概念,如果没有生活作为支撑,教师很难将其讲解清楚,学生也不可能获得完整的认知。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线段、角的轴对称性》时,笔者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积累设计了一组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线段轴对称性的操作,体验轴对称的特性,建立空间观念;(2)利用生活实例,探知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3)在“操作、探究、归纳、说理”过程中,思考表达探索过程和探究成果,提升演绎推理能力。

从这组教学目标设计中不难看出,教师将学习着眼点放在了学生生活经验方面,要求学生要通过生活经验积累,与教师一起进行实际操作,完成数学认知的构建。数学本身是枯燥的,教师赋予其生动的因子,就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热情,激活课堂学习气氛,为更好地探研做好环境渲染。

二、链接生活,选取生活题材学习内容

编委在编写教材时,设置了“想一想”“做一做”“议一议”等活动,这些内容体现的就是生活数学。教师要将这些活动进行二次设计处理,以适应学生生活实际,并激发学生在具体实践中实现数学数理验证,建立数学认知体系。数学与学生生活有众多契合点,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联系生活经验,实现与数学的心智相通,让数学学习成为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这样的数学教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命数学。在具体教学措施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筛选活化的数学教材内容,并努力打通教材内容和学生生活之间的通道,促进数学认知的合理构建,实现数学内容生活化,完成数学教学过程生命化。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勾股定理》时,教师筛选了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图形,和学生一起探索勾股定理的成立过程,并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利用勾股定理进行解决问题,体会勾股定理的文化价值。在学生掌握勾股定理的基本要素之后,教师就要让学生找生活中实际应用的例子,加深对勾股定理概念的理解。课堂讨论时,学生们非常活跃。有一个学生说:“要探知房屋墙角是不是成90°,可以在墙角向两个墙面量出30cm、40cm,标记下两个点。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如果是50cm,就说明墙角是垂直的,否则就不是垂直的。”……

学生利用勾股定理判断墙角是不是垂直,这本身就是数学理论的生活应用,能够通过倒推的形式利用勾股定理,这已经是一种创造了。说明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教材内容已经实现有效接轨,生命数学认知得以成长。

三、多维互动,体验生本实践教学过程

数学课堂教学要提升生活要素的生命特征,需要教师科学设计教学环节,创设生动活泼、适合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有利环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实践中来,通过动手实践操作和体验,对数学理论进行验证,促进学生多渠道感知数理信息,数学生命化教育才会自然生成。因此,教师要注意提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指数,在多维度互动交流中,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要突出学生的实践经历和感受,自我完成数学知识的系统构建,激活发散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时,教师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图形,将其旋转180°,看能不能和自身重合,能够重合的就是中心对称图形。三角板、量角器、文具盒、直尺、橡皮、课本等,都成为学生旋转的对象,精彩的结论不断得以迸出。到最后,很多学生已经不需要操作旋转,就可以给出准确判断。

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建立起来的认知是牢固的。由于与生活经验相一致,学生自然会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并且建立一种认知的本能习惯。凡是数理问题都会自觉到生活中寻找验证和应用。这就是生活数学的生命价值所在。

总之,数学教学在具体展示实施中体现强烈的生命属性。教师要遵循教学原则,激活数学课堂,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数学,在主动实践中感知数学,在不断总结中掌握数学。教师还要注重思维开发,通过参与生命数学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多向思维,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中积累成长的力量。

用生命化教育视野观照中学语文 篇4

一、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

具有人文性的学科是一门关于“人自身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的体验与思考”的学科,它以“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为独立研究对象,并特别关注“人类感受、人类价值和作为人类精神之表现的文化内在结构、悠远的历史因素和缘起”,倾力研究作为“个体的人在人文事实中的独特感受和创造性作用”,尤其注重“人类活动对人的生存的价值与意义的研究”,是集中表现作为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的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2]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极强的学科,它着眼于个体精神的改造、健康个体的培育。它并不是仅仅让受教育者学会语文知识、掌握语文技能、培养语文思维,更重要的是让受教育者在语文这个充满人性的锦囊中获得更多人性的东西、生命的东西。

“语文在本质上是一门人的心灵的学问,语文学科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最为密切”。语文是所有教学科目中最关心人的成长,关心人的精神和心灵世界的学科。语文教育实施的内容是母语,是祖国语言。而语文学科中的“语言”,不是作为语言学对象的静态的符号系统,而是作为心理学对象的动态的运用语言进行说或者写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言语行为及其结果是个体的生命意识的体现,是实现个人意志和生命价值的过程。语文学习过程就是借助言语作品进行言语行为从而实现个体生命价值的过程。因此,把学生当成活生生的人,把言语行为当成生命现象,立足于人的发展与解放,这便是语文教育的逻辑起点。[3]这说明语文学科的言语活动是一种生命现象,是一种人文性精神关怀的价值活动,本身就与生命教育联系紧密。

同样,《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目标设定也是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的,这都可以说明语文是一门最具有人文性、人生内涵最丰富的学科,当然也是一门最有利于开展生命教育的学科。在中学所有学科当中语文是最有利于开展生命教育的课程,几乎包括了生命教育的全部内涵,是最佳的渗透生命教育的课程。

二、语文教材的生命化专题

中学语文教材都蕴含着丰富的可以进行生命教育的内容。有直接阐释生命、呼唤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课文,如《敬畏生命》、《最后一片叶子》、《我与地坛》等;有体现我国经典儒家思想生命观的作品,如《论语》中的章节,《孟子二章》等;有表现亲情和友情的,如《背影》中父亲的慈爱,《陈情表》中作者深沉的孝心,《与妻书》中真挚的感情;有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章,像《怀念红狐》、《神的一滴》等,让学生明白不但要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而且要尊重包括我们的自然母亲,以及所有富有生命的东西;还有一些传记性的文章,更是给我们展示了主人公热爱生命、珍惜生命、追求生命价值的典范,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为什么而活》、《音乐巨人贝多芬》等。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很好的素材。从这些文章和这些作家、名人的事迹中我们或多或少地都可以让学生明白生命对于每一个人的价值和意义,如何珍惜生命、让生命价值最大化应当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终身的追求。

至于以专题版块式来组编的苏教版语文教材,更是把生命意识、人文内涵展现得淋漓尽致。在必修一《向青春举杯》的专题中,让学生体验青春的激情,尝试规划未来的人生;在《获得教养的途径》的专题中,让大师与学子一同探讨读书和思考的意义,寻求获得教养的途径。在必修二《珍爱生命》、《和平的祈祷》和《历史的回声》中,展现的是一片五彩缤纷的人文天地:海伦对光明的憧憬,安妮对和平的祈祷,杜牧、苏轼等面对历史遗迹发出的喟然长叹,将青春少年带进人生与命运、个人与家国、历史与现实的多重思索之中。在必修三的各个板块中我们着重思考个人与祖国的关系,深化对爱国情感的理解,思考什么是伟大的人格,升华自己的精神世界。在必修四中我们看到人生舞台上惊心动魄的灵魂表演和生命舞蹈,从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中,去探求人类应该恪守的共同准则。在必修五中更是追问科学的意义,尝试解释一些人生难题,探讨生与死的价值。

优秀的语文老师应当能使这些静态的素材转化、内化成学生的生命感受,应该能够让学生在有形的课堂中无形间获得了超越个体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从《正气歌》中学得人格的刚烈,从马克思中学得人世的激情,从鲁迅学得批判精神,从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执着……让课堂涌动着生命的活力,让学生有机会成为一个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幸福人。

三、语文教学的生活化要求

语文是文化的载体,它来源于生活,既真实地反映生活,又给我们描绘了更高境界的诗意化的生活。生活处处皆语文,每一个生命都不能脱离真实生活而存在,因而语文和生活中的生命天然就存在着联系。

语文本身就是一门关注人间生活的学科,是一门和生活艺术息息相关的学科,是对人们生活肯定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引导人们抛弃乏味生活、追求诗意生活的课程。真实的生活中存在着困难、坎坷、苦闷、压抑,但是也存在着坚强、勇敢和希望。语文学科如果忽视了生活中的苦难、压抑、坎坷、困难,那就是远离人间的海市蜃楼。但语文更是对日常平淡的无意识生活的一种抛弃,是对诗意生活的创造和发现,它可以帮助学生从学习阶段就开始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体验美,使学生在真实的生命体验中创造生命的至善价值和生命辉煌。

“语文的外延即生活的外延,语文教师就是要使语文知识在生活的海洋中恢复到鲜活的状态,与人的生命、生活重新息息相关,使它呈现出生命态。具有内在生命态的知识最能唤起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兴趣、信心和提升他们的主动探求的欲望和能力”。[4]语文教师应该把语文学习的内容更加扩展化,看作是一种具有生命态的知识内涵,然后将教学回归到生命中来,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和完善自己的生命。这是实现由“教书”为本转换到通过教书来“育人”的十分关键的一步。真正将目光放到人的身上,放到生命的层面上,才是回归教育的本真状态。

在课堂上,我们要做的就是用我们的生活经历、用我们丰厚的知识储备激醒学生的探究意识,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助于生命生长的情境,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历程。给知识注入生命,知识因此而鲜活;把生命融入生活,生命因此而活泼。爱因斯坦说:“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未来的教育不应仅限于给学习者坚实的知识。它还应该培养人的行为和能力并深入精神生活,包括明智、责任感、宽容或敏锐、自立精神在内的行为。”因为唯有这些,才是我们的学生终身享用不尽的真正财富,拥有了这些,就能在大浪淘沙日趋竞争的社会生活中屹立不倒。

综上所述,我们应当从生命本真来理解教育,用生命化教育视野来观照中学语文教学,让中学语文教学勇敢地担当起唤醒个体的生命意识的责任,使我们所培养的人成为“既有悟性,又有灵魂;既有天性,又有精神;既有活动,又有道德欲望”的真正意义上的生命。

参考文献

[1]黄克剑.回归生命化的教育[M].明日教育论坛, 2001, (2) .

[2]欧阳康.人文社会科学哲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1.

[3]曾藕元.中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审美教育[J].娄底师专学报, 2002, (2) .

语文教学反思-追寻生命课堂 篇5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学反思-追寻生命课堂,欢迎阅读与收藏。

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如何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呢?如何让我们的教学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呢?课改提倡学生也应成为课堂的提问者。质疑问难,是探究的一种,是创造的起步。爱因斯坦不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新课程的这一思想?如何才能让学生积极、有效地提出问题呢?我辛苦而快乐地行走在新课改的教研之路上,一直在思索着、实践着、追寻着我身边的生命课堂……

我一直都认为孩子生来具有好奇、好问的特点,但是为什么一旦到了课堂上反而没了问题。事实上,是我们的课堂没有鼓励学生质疑、提问的机制,压抑了学生的怀疑精神和问题意识。以往的“一言堂”的教学往往剥夺了学生提问的权利,他们天生好问的意识消失了,机械、呆板地接受知识。因此,首先应把提问的权利交还给学生,一切才能成为可能。认识到这一点我更是努力地改变着自己的课堂,试着在自己的课堂上开始下放着提问的权利,尽量把它还给学生。

第一册《海水》一课,我满怀信心地问:“孩子们,你们能仿照课文向海水提问吗?”没想到,学生却“卡了壳”,课堂的冷清让我担忧。是不是孩子们太小了,不会提问呢?这种冷清必须打破,我得想办法让我的孩子们开口提问!

“想法决定行动”。在以后的每课教学中,我都有意识训练学生提问。在《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时,我指导学生抓住课题学着提问。我请了一个不敢举手的孩子,他怯怯地站起来却开不了口。我摸着他的头,亲切地说:“你看着课题,想怎么问就怎么问。”“那雪地里的小画家在哪儿呢?”他终于开口了!我带头为他鼓掌。这一招还真见效。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由课题引出了许多问题。在我的鼓励下,后来不仅这个孩子提问的次数越来越多,其他的同学也积极行动起来,逐渐有了提问的习惯,看到这些变化我很欣喜。

不过在教学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有的孩子提问仅停留在“这个词语不懂”、“那个句子不明白”的简单问题上,有的是明知故问,甚至有的是不加思索乱问。我得想办法让孩子们不仅敢提问,还得会提问。

孩子问“问题”从模仿开始。于是我在教学中站在学生角度去问,做好问“问题”的示范。在我的巧妙“以身示范“中,学生越来越想提问,越来越会提问,课堂的惊喜也随之而来:

上《影子桥》一课,我让孩子们自由读读课文,读着读着,有个女孩却举起了手!我立即走到她面前:“你有什么事吗?”“我觉得书上的`标点用错了!”听了孩子的话,我吃了一惊。不会吧,我在课前读文时没发现呀?孩子指着书中的一句话:“老师,鱼儿在水里嬉戏很快乐,你说过感叹号最能表达出快乐的心情,可为什么书中用的是句号呢?我觉得感叹号更好!”女孩的提问让我又惊又喜,我没有想到她能对老师,对文本质疑,还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她太棒了,我马上让她把问题向全班同学诉说了一遍。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各抒己见。女孩的质疑将课堂推向了高潮!这堂课也因她的质疑有了亮点,变得精彩!

上一篇:分子识别下一篇:逆行指固有动脉皮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