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学在现代的意义论文

2024-10-01

传统文学在现代的意义论文(精选8篇)

传统文学在现代的意义论文 篇1

传统文学在现代的意义论文

近日读到一篇文章,分析综艺节目“我是歌手”火爆的原因,文中引入这样一个概念:社交货币。这是一个来自新兴的社会媒体经济学的理论,大意就是我们以某个话题、现象、概念作为谈资,通过与他人进行交流探讨,在对信息的分享与谈论中,实现彼此的了解和自我形象的凸显塑造。显然,“我是歌手”热播的几个月里,它在公众媒体和大众人群中,正是充当着超级社交货币的角色一一比如,对李健的喜欢与否已经生生把笔者的闺蜜圈分作两个阵营,文艺女与非文艺女就此实现了一次相互识别和区分。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文学、作家和作品,就是通行于时代、社会、公众的“超级社交货币”。人们在阅读、讨论文学作品和主题人物的过程当中,输出和交换着自己关于世界的看法与论调,确认和塑造着自己的价值取向,甚至由此养成自己的情感方式和话语方式,凸显着自我的独特性。那是文学辉煌灿烂的时代,至少貌似是。

而今天,从博客到微博和微信,新媒体和自媒体,网络文学和超文体链接,这些文本形式和传播方式正在替代文学而成为某种意义上的社交硬通货。文学,我们通常所谓纯文学意义上的作家作品和现象话题,越来越淡出公众目光之所及,越来越边缘,自说自话、自娱自乐。于是,很多作家与批评家开始忧心忡忡满面愁容地发问:新媒体时代,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在哪里?

尽管,笔者承认自己严重依赖微信,随时刷屏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尽管,笔者承认自己也会津津有味地追看《甄媚传》和小白文,但笔者真的不认为纯文学有那么岌岌可危和日落西山。网络文学的铺天盖地与目不暇接也好,移动终端轻阅读的流行盛行也好,包括微博控、微信控,笔者倾向于把它理解为精神产品从生产、传播和接受评价体系越来越细分的结果,而大工业生产和现代社会,本身就包含着层次种类细密的分工。纯文学不再成为公众的社交货币,人们转身从新媒体上去寻找和接受更多类型的资讯与观念、讲述与阐释,不同的精神产品和文化形式,对应不同的需求和人群,这不过是各就其位、各得其所。

1980年似乎是文学最兴盛发达的年代,至少貌似辉煌灿烂。所以今天有太多的作家批评家在悲伤地缅怀那个年代,烯嘘文学的中心位置一去不复返。还有很多人会因为网络文学的流行而去感慨当下人们阅读水平的下降甚至堕落。笔者倒觉得,文学地位的这些变化恰恰有力地证明了时代的进步和成熟,更真实地呈现出大众在精神产品和文化需求上的真正主体性一一他们更明确更自觉地提出了多层次的精神产品需求,而不再是精英居高临下地给出什么他们就追捧接受什么。无论各种站上的各种超长篇网文,还是几乎每个人手机上都在操弄的140个字与秒刷刷的朋友圈,更提供给每个人一种播报、描绘、表达和阐述外在世界和与自我的权利与权力。阅读与写作,似乎从未如此自在和自由,从未如此充满选择性与可能性。

当然,传统意义上的作家就必然和必须面对这样一个严峻问题:文学将以怎样的合理性与说服力在这个多媒体融合的时代安放自己?文学如果在这个网行天下微力无边的时代还有它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那么它一定要在围观热闹、点评八卦、演绎传奇之外提供更有价值的独特东西。那究竟是什么呢?在我看来,它至少得包含着对世界个体化的打量思虑,以及对人和人心的体恤和理解,它和弥漫在现实经验中、网络狂欢里、通俗小说中那些外在简单的是非评定和价值判断构成一种对峙和撕扯,它对各种想当然和理所应当构成一种打破和挑战。

新媒体时代对更年青一代写作者影响尤甚,但未必是直接和显而易见的。这种影响或者说改变,不是读者群的此消彼长,更不是有你没我的.替代压力,而是通过影响写作者自身来实现的。时代的大趋势大氛围,资讯传播分享的新方式,日常经验和个人体验的新媒体化,这些都会参与塑造着一个写作者的审美趣味、思考力,以及表述习惯话语方式等等,这些潜移默化的变化一定会反映在一个人的写作中。新的时代必然养成新的作家和作品,无须焦虑、躲闪,更不必呼唤期待,它注定要发生的。而文学,当它充当公众社交货币角色的时候,当它处于时代焦点和社会中心的时候,就不可避免地被各种诉求、立场、企图心捆绑束缚,被不可承受之重挤压得变形而丧失初心。而安于边缘,文学才有可能获得更多的自在自得自由,从而重申自我立场、回到文学本身。

所以,文学,在这个时代,幸与不幸、生机勃勃与垂头丧气、机会与挑战,同在。最好的时代,或最坏的时代。

传统文学在现代的意义论文 篇2

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源, 优秀的古典作品, 能激起我们感情上的共鸣, 健全和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每个时代人的本性都会发生变化, 但优秀的文学作品, 能把最基本的、最普遍的、永久的情感内容表达得强烈、生动、感人。 (西塞罗:历史是时代的见证, 真理的火炬, 记忆的生命, 生活的老师和古人的使者。) 社会的发展, 促进个人的发展, 社会的健全, 有赖于个人的健全, 文学的熏陶, 可以促进个人的健全。古代文学是现代人继承的先祖文化遗产之一, 没有文学的熏陶我们只会存在两种人类原始本性, 生存本能和物质崇拜, 人类没有曼妙的思想火花, 那人与人之间就是和动物一样除了需求就是敌意, 这与动物就没什么区别。 (英国的乔治·梅瑞狄斯说过:“过去”是我们临终的母亲, 并不是已经死亡的事物。我们的未来不断使她出现在我们的心目中。)

古代文学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 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在教学中, 我们要把古代文学中最优秀的文学作品传授给学生, 传授给我们下一代, 传授给子子孙孙。让学生明白古人的为人之道, 了解古人的学习之路, 感悟古人的处事理念, 学习古人的治国策略。借鉴古代优秀思想, 继往开来, 为建设新生活添砖加瓦。 (“创造明天的是今天, 创造将来的是眼前, 当你痴痴地坐等将来的时候, 将来就从你的懒惰的双手中畸形丑陋地走出来”——卡尔·冯·克劳塞维茨。)

第一、看看古代文学中有哪些内容与我们休戚相关

(一) 文学中的乡国情怀。

(二) 古文学中的亲情主题。

(三) 古代文学中的人生感悟主题。

(四) 总结历史教训, 提出了治国理家思想。

(五) 现代人离不开的古代文化现象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古代优秀文明成果。

第二、学校选用优秀古代文学作品用于教学的必要性及意义

主要让学生了解和传承古代的文化文明, 理清汉语文学发展的脉络。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文明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想要引导学生研习中国古代文学, 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能力, 语言是一切文学创作与研究的基础, 想要学习中国古代文学, 就必须熟练掌握文言文。

中国古代文学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 它与中国的历史、文化紧密相连, 显示出特有的民族性、传承性、时代性的特征。学习古代文学就是要吸收其中的各种精华, 抛弃里面不能适合现代社会的内容。把古代文学中精华部分传承给学生, 并能够代代相传, 发扬光大, 使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中国古代文学, 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与传承。古典文化博大精深, 光耀千古, 是我们最珍贵的文化遗产, 是历经历史长河洗练与淘漉后沉淀下来的最纯粹的文化精华, 其中最核心最灿烂的部分, 直接构成了我们中华民族不朽的民族精神。因此, 作为一个炎黄子孙, 继承和发扬祖先遗留下来的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这对于我们是很有必要的。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学习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 能使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种温润儒雅的气质、乐观豁达的胸襟和高洁的人文情怀, 这对提升个人的艺术品位和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以及自己性格的形成和如何面对人生的态度上有着重要的影响。

第三、选用古代文学中的德育要素来教育学生

(一) 我们分析评价古代作家作品并用来作为教学素材时, 必须掌握使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器。要认真读一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 特别是关于历史唯物论和文艺理论的著作。对我们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文化提出了重要的原则和范例, 应当认真学习。总的说来, 要学习和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并为教学所用, 必须做到:要对教材推荐古代文学作品、材料进行研究并吃透, 能悟得透材料, 能分析批判材料。懂点目录学, 熟悉古代文献的门类和渊源, 是为了能够顺利地找到材料。多读多研究, 把研究对象放在具体历史条件中来理解。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 掌握思想武器, 是为了能够对古代文学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评价。

(二) 孔子说:“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意思是说, 人的嗜好、欲望从本性上来讲, 是相同的, 只因为环境经历、教育习染各不同, 所以每个人的个性、志趣才显得千差万别。总的来说, 刻苦修炼、锐意进取的人, 就志向远大, 奋发有为;追求物质享受、容易被周围的环境影响的人, 就意志软弱, 性情浮躁。所以圣人在教导人、改造人的性情的时候, 非常注意克服、抑制人的放浪任性的行为, 对给予他些什么东西很慎重, 对他的偏激嗜好努力加以节制。所以《左传》中有句话说:“审察人的好恶, 陶冶人的性情, 王者之道全在于此了。”每个民族都有传承的优秀文化思想, 在选用时吸收其精华, 去其糟粕, 给学生最健康的文化营养餐。

在教学中我们能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器、唯物主义思想指导, 对我国古代文学中的封建腐朽思想进行批判与引导, 积极吸取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先进思想或者优秀文化传统。这不仅仅是一种传承, 也是民族灵魂的延续。

摘要:古代文学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 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关于现代文学及其教育意义的思考 篇3

关键词:艺术 审美 认识 教育意义

众所周知,“现代文学是在中国社会内部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条件下,广泛接受外国文学影响而形成的新的文学。它不仅用现代语言表现现代科学民主思想,而且在艺术形式与表现手法上都对传统文学进行了革新,建立了话剧﹑新诗﹑现代小说﹑杂文﹑散文诗﹑报告文学等新的文学体裁,在叙述角度﹑抒情方式﹑描写手段及结构组成上,都有新的创造,具有现代化的特点,从而与世界文学潮流相一致﹐成为真正现代意義上的文学”①。关于现代文学的教育思想及意义,许多学者纷纷撰文发表自己的观点,在众多的论文中,比较富有影响力的有:武永明在《张志公文学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一文中指出“张志公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和语文教育家,在上世纪50-90年代我国历次语文教育改革历史时期,总是站在现代社会发展的制高点思考语文教育的问题,提出许多真知灼见。尤其在文学教育功能的认识、文学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的改革等方面所持的独到见解,对我国当前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②。内蒙古师范大学的郭虎妹在其硕士毕业论文《西方现代文学观和批评方法对职校文学教育的启示》一文中指出“对于职业技术教育来说,目前正经历着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信息化社会、全球化经济带来对劳动者素质的新要求,职业市场的瞬息万变、职业结构稳定性的破坏对传统职业技术教育的价值取向产生巨大的冲击。什么是适应时代需求的职业人才,我们应该怎样去培养他们,作为语文工作者在其中又应有何作为?本文首先在对职业技术院校的文学阅读现状深入调查后,进行分析归因,揭示了现在职业技术院校文学教学存在的弊病;其次通过对职业技术教育的价值取向的重新定位,确定培养职业能力和提高人文素质并重的培养方向;进而站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角度,对文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关系进行分析、对阅读活动和文本接受进行哲学阐释,明确了文学阅读活动对职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最后在对西方现代文学观念和批评方法进行回顾和梳理的基础上,深入思考西方现代文学观念和批评方法对职教阅读教学的启示,从而提出树立多维发展的文学观,把西方现代文学批评方法引入职业技术院校阅读课堂的观点,并通过总结归纳几年来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做法和经验,对借鉴接受美学观点搭建对话性平台、引入多种批评方法建构学生阅读期待视野、结合职教特点扩展文化视野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探讨”③。张健在《现代文学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一文中指出“从国家的前途命运及文学教育的健康发展这一大背景下,提出现代文学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这一课题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级目的。人文教育是人文精神培养的最主要的途径。现代文学是一门人文学科,其内容的人文性决定着现代文学教学应该注重人文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现代文学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应采用培植、濡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具体体现在:在现代文学教学中加强审美教育;挖掘文学作品中的人文内涵;营造民主氛围,鼓励学生质疑”④。此外还有:薛川东的《试论文学教育的含义与内容》⑤;王志萍的《中国现代文学教学的规范性与开放性》⑥;泽仁曲批的《浅议现代文学道德的表现与选择》⑦;韩自波的《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⑧;闵建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四条途径》⑨ ;刘梦琴陈香珍王桂平的《浅谈现代文学教学改革与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赵晓菲的《中国现代文学革新之路思想教学新思路》⑩等,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详人所略,略人所详,就现代文学及其教育意义谈一谈自己的粗浅认识及思考。

文学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这是一个无须争辩的事实。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文学的教育意义,其中最典型的应是古代儒家的“温柔敦厚诗教”说。这种观点源远流长,影响颇大。《礼记·经解》中引用孔子的话说:“入其国,其教可知也。为其人,温柔敦厚,《诗》郊野;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词比事,《春秋》教也。故《诗》之失愚,《书》之失诬,《乐》之失奢,《易》之失贼,《礼》之失烦,《春秋》之失乱。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

不过,古代儒家所谓“温柔敦厚诗教”,完全忽视了《诗经》的文学审美价值,而将其视为自上而下的教化,即帝王对人臣,统治者对被统治者进行教育风化的政治工具。这种“诗教”是封建社会封建礼教和封建文化的特殊产物,随着这种制度的消亡,早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

而在今天,虽然我们也十分重视文学,尤其是现代文学的教育意义,但与古代儒家的“温柔敦厚诗教”有着本质的区别。这是因为:

首先,我们把文学(包括现代文学)看作是一种艺术,一种审美对象。我们阅读文学作品,不是为着受教育的目的,而是为了娱乐的作用和审美的目的——即通过文学作品生动的形象,优美的意境,健康的趣味以获得自由的享受和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积极休息,感到作为审美主体的人的自由和自豪。比如,我们教学生阅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刘白羽的《长江三峡》、周作人的《乌篷船》;阅读郭沫若的《凤凰涅磐》、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总被作品所描绘的生动形象、优美意境、高尚的趣味,甚至被磅礴或婉约的语言所感动,从而使学生的心理、生理、性情得到有益的调节,培养其完美的人格。

其次,文学作品的功能是多元的,它不仅有审美的功能,还有认识的功能。优秀的文学作品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形象的历史”,正如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一样。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是在审美活动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这就是通过对作品的阅读欣赏,使学生从中了解到具体时代人们的生活,社会面貌以及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习俗和人们的思想,情趣等各个方面,开阔学生的物理学视野,认识到历史的发展规律及其某些本质的东西。使学生通过艺术品的审美欣赏,从而增长见识,开阔眼界。恩科斯在谈到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的小说时指出:“他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的细节方面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东西还药多。”

nlc202309011911

就中国现代文学来说,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土壤上孕育而成的产物,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彻底揭露,坚决斗争和对社会主义前途的衷心向往,热情追求,则成了现代文学有别于古代文学以及近代文学的根本标志。我们教学生阅读鲁迅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祝福》和《药》;郭沫若的《女神之再生》、《屈原》;巴金的《家》和《寒夜》以及其他一些作家的作品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历史会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和认识,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和过程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在此,文学作品除了审美的功能、认识的功能,还有教育的功能。

古代儒家的“诗教”就特别看重这一点。但是“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只把《诗经》当作一种特殊的思想调节器,其终极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尊严,企图用一种固定的思想亩模式限制思想的自由发展,其有明显落后、保守的一面。而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作用则是文学作品通过所揭示描绘的社会图画及作家渗透于其中的感受、理解、评价所显示的是非爱憎倾向对读者的政治思想、道德情操、精神性格、意志品质等产生的影响。

人们把文学作品称为“精神食粮”,是对文学作品的这种教育作用的一种简明而生动的表述。高尔基说:“文学的目的就是帮助人了解他自己;就是提高人的信心,激发他追求真理的要求;就是和人们中间的鄙俗作斗争并善于在人们中间找到好的东西;就是在人们心灵中呼唤起羞辱、愤怒和英勇,并想尽办法使人变得高尚有力,使他们能够以神圣的美的精神鼓舞自己的生活。”这是对文学作品教育作用的一种最深刻、最具体的阐述。一句话,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具有转移人的心理气质和精神面貌的作用。

中国现代文学在“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的四十年间,产生了大量的名篇佳作,成为中国现代文化最光辉灿烂的一部分。其中大多数作品弘扬了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宣扬了爱国爱民的精神气

节,鞭挞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及其罪恶,具有十分现实的社会教育意义。如鲁迅的《狂人日记》、贺敬之、丁毅的《白毛女》、巴金的《家》等等與诸多世界名著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相媲美。

总之,丰富灿烂的中国现代文学蕴含着深刻地认识、教育和审美各个方面的意义。现代文学教育,必须充分挖掘其中多方面的教育意义,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知识、有德行,又有发展美、欣赏美、创造美的一代。

注释:

①参阅叶立文 刘海燕编:《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辅导及习题集》,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崇文书局2008年版

②《语文建设》2010年 第7期。

③内蒙古师范大学郭虎妹2004年硕士毕业论文。

④《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04期。

⑤《课程·教材·教法》1999 年第2 期。

⑥《昌吉学院学报》 2006年04期。

⑦《青年文学家》 2011年02期。

⑧《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2009年05期。

⑨《开封大学学报》 2006年01期。

⑨《课外语文》 2014年04期。

参考文献:

[1]唐滔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钱谷融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3](西汉)戴圣编纂.礼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4]朱立元,蒋空阳.美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刘勇编著.中国现代文学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钱理群,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7]云南大学等编写.中国现代文学史新编.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

[8]温儒敏编著.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学习指导.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9]吴宏聪,范伯群.中国现代文学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10]林志浩,王庆生.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读.高等教育出版社.

[11](香港) 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昭明出版社,2000.

[12]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13]中国新文学大系(诗歌集).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

中国传统道德的现代意义 篇4

中华民族以五千年文明和优良完整的伦理道德体系而著称于世,以“礼仪之邦”而自豪。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道德根基和思想基础,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已经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加之改革开放以来中西方文化的相互激荡,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愈益多样化。在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发挥中国传统伦理学说的积极进步的作用。

一、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概述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条目繁多,内容丰富而庞杂。仁、义、礼、、信合称“五常”,是儒家从古代众多的学说中概括、提炼出来的五种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这五种道德规范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也是个人修养的最主要的内容。它贯穿于整个道德生活之中,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道德素质的培养和道德精神的形成。对中华文明、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仁

仁是指同情、关心和爱护这样的心态,即“仁爱之心”。仁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仁的基本精神是克己复礼,爱人。克己复礼讲的是如何对待自己,爱人讲的是如何对待别人。克己复礼是仁的出发点,爱人是仁的终极关怀。儒家的仁爱观念源于家庭血缘亲情,又超越了血缘亲情,它要求在尊亲敬长的自然道德情感的基础上,由己推人,由内而外,由近及远,层层向外递进,最终达到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仁政是“爱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思想家不仅把“仁”视为做人的基本准则,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情感要求,还往往希望把“仁”的精神渗透于政治运作之中。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仁”演绎成为许许多多的道德要求和政治信念,包括爱国主义,民族气节等。应当说,孔子的“杀身成仁”,孟子的“舍生取义”,历史影响主要是积极的,不是消极的。

(二)、义

义是指正当、正直和道义这样的气节,即“正义之气”。义是社会共同利益、根本利益的总和,是社会是非善恶观念的出发点。作为判断善恶是非的标准,义总是体现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之中。时代仍然需要正确的义利观。历代儒家在义利关系问题上的各种探讨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源。儒家传统义利观念所包含的“见利思义”、“义然后取”、“义以为上”等思想需要我们继承和弘扬,“见利忘义”的观念也应该批判和唾弃,但是,对于那些只重义而否认利的观点,我们也应予以扬弃。

(三)、礼

礼是指礼仪、礼貌和礼节这样的规矩,即“礼仪之规”。礼的基本精神是等级、有序、和谐。礼的形式即礼仪、礼节、礼制,待人、接物、处事之道。礼的内容即礼的基本精神。作为一种传统道德规范,礼在提高个人道德素质、保持人际关系和谐、维系社会秩序安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人向来把“礼”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以礼仪之邦来表明我们是文明的,不讲礼仪是不文明的。中华民族礼义之邦的形象的塑造,与礼的观念的深入人心有着密切关系。

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由于礼的道德规范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地受到等级制度及尊卑观念的影响,往往存在着人格不平等的消极方面。这是我们今天需要加以扬弃的。

(四)、信

信是指诚实守信、坚定可靠、相互信赖这样的品行,即“诚信之品”。信是真、诚、实的总和。“信”不是简单的诚实,信用才是“信”最基本的内涵。它不仅要求人们在自己的行为上要诚实和守信,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对某一个事物、某一种理念认识上的坚定可靠,反映出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相互信赖的关系。信是立人之道,是立政之本。我们的祖先早就认识了它,并且积极地加以提倡。信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历来被人们所肯定、所推广。

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社会作用

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正因为中华民族确立了“仁、义、礼、信”的道德体系,倡导了这样一种道德理念,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仁、义、礼、、信”要求人与人之间必须团结友爱、与人为善、公道正派、诚实守信,这就为我们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奠定了思想基础和行为规范,也是传统美德历经2500多年之所以经久不衰而且能够不断地得到发扬和光大的重要原因。

有利于改善社会风气。按照“仁、义、礼、信”的要求,我们的社会应该是和睦相处、真诚相待、礼尚往来、互帮互助的社会,每个人都不做损人利己的事情,而是做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事情,这有助于清除一些不良风气,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风尚,使整个社会洋溢着和睦、和谐、和平的和煦春风。这也是中华民族为什么绵延几千年不断发展进步的重要思想渊源。

有利于造就优良品格。“仁、义、礼、信”要求每个人都要克服不良习气,端正不良行为。中华民族为什么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是因为“仁、义、礼、、信”这样一种传统美德在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使人们确立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谦虚、谨慎等优良品格。

有利于培养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5000多年的文明史上,中华民族从混沌、朦胧到识事、明,从仁人圣贤到普通百姓,逐步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现在倡导的民族精神的思想基础就是“仁、义、礼、、信”。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各种各样的磨难,仍然能够不屈不挠、昂首挺胸地走过来,就是因为有不断奋斗、不断创新、不断开拓、不断进取的精神力量在支撑、推动着我们民族的进步和发展。

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1988年,全球7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重要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慧。”这充分说明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已经得到了世界的认同。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使我国保留了令世人瞩目的灿烂文化。为什么我们不断走向文明?就是因为我们具有道德支柱和精神力量。从原始社会、封建社会到近代社会,再到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中国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进步,应当说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三、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伦理学说

中国的传统伦理,主要是儒家伦理。但是,经过“五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两次大的冲击之后,儒家文化所坚持的社会伦理遭到抛弃。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整个社会生活发生各种新的变化,人们的伦理道德认识也随之发生各种新的变化。

正确认识传统伦理道德,首先不能忽视传统伦理曾长期与封建专制政治制度结合在一起,其中确实包含着许多为封建专制政治制度服务的规范和不再适合时代潮流的内容;其次不能无视近百年来对传统伦理严厉批判的事实,因为这一历史的批判是有其广泛的社会群众基础的,是有其历史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的;最后在当今世界文化日益趋向多元综合的整体环境下,必需打破儒家思想文化和伦理一统或独尊的传统思维模式。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doc 篇5

摘要:面对现在这样的“文化残局”,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探寻中国传统文化有什么现代意义。

一 文化的残局

1840年,鸦片战争。本文列强用武力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在这扇厦门被打开之前,中国的文化被闷在罐子里太长的时间,已经慢慢变质发酵。当这扇门被打开时,令中国人惊异的是,扑面而来的是几千年以来中国人从不熟悉的枪炮,从没有经历过的耻辱,还有从没有想象过的文化的冲击。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在这样的冲击之下瞬间崩塌,几千年来积淀的文化也开始变得破碎不堪。

在一八四零年之后的一百五十年里,中国社会经历了惊人而巨大的变革。不可避免的,中国文化也遭受了剧烈的撞击与动荡。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汇,共产主义运动的冲击与洗礼,可以说,自从鸦片战争到20世纪中后期,中国一直是多种文化厮杀的主战场。

然而,在经历了质疑,批羊,反思之后,中国文化似乎仍然处于比较尴尬的状态。现代年轻人普遍没有文化归属感,面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各种冲击,我们站在路口却不知去向。

我们生活在所谓的“后现代”世界里,我们吃肯德基,我们过圣诞节,我们立场做有文化的人,但我们很少思考什么是我们自己的,此时的拥有的,真正的文化。

面对这样的文化残局,选择逃避是于事无补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努力找到答案。要想找到答案,就必须要先搞清楚中国传统文化有什么现代意义。

二 意义的探寻

(一)关怀人本

西方文化是以宗教为主导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却具有深厚的人本主义色彩。尽管中国古代礼仪中存在各式各样门类繁多的宗教祭祀等仪式,但神学始终不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中国传统文化更关注人,更关心芸芸众生的生存状态和生存需要。

中国典籍中,很早就有“人”是天地所生万物中最灵、最贵者的思想。如《尚书·泰誓》中说:“惟天地,万物之母;惟人,万物之灵。”

《孝经》中则借孔子的名义说:“天地之性,人为贵。”这句话中的“性”字,是“生”的意思。宋人邢 解释说:“性,生也。言天地之所生,惟人最贵也。”

在《礼记·礼运》篇中,人们又进一步对人之所以异于万物的道理作了理论上的说明。如说“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

子曰:“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仁”,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礼记》也出现了“天下为公”的理念„„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很在程度上来说是关注人生的文化,而这在世界文化体系中都是十分珍贵的。其中有很多关于人生价值的思考和讨论,也都十分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提倡对人的关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精华。这一点,与我们当代社会提倡的以人为本和民主民本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具有极强的时代意义。

(二)道德的教化

在现代社会,很多中国人是不信教的,一些外国人认为,中国的所有社会问题,都由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引起。中国的宗教信仰文化对中国人民的影响可能真的不是很大,但事实上,中国的道德信仰系统却十分完备。

这一种道德信仰,渗透到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甚至已经成为我们的一部分。而我们需要的这种道德教化,不是封建社会三纲五常的约束,而是一种去伪存真的,一种现代社会正常动作所需的道德规范。

中国礼仪文化中有很多道德的因素。

《诗经》提出“夙夜在公”,《尚书·周官》提出“以公来私民其允怀”,都提倡注重整体精神,都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而奋斗的爱国主义思想。正是在重视整体精神的影响下,出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的香水偿息奋斗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在自己的五千年文明史上,之所以能历经磨难,长兴不衰,具有强烈的民族凝聚力和坚忍不拔的民族伟力,就是因为我们民族有着一种崇高道德精神。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提倡人伦价值,强调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等美德。

中国传统道德历来十分重视人伦关系的道德价值,强调每个人在人伦关系中应有的道德义务。从《尚书》中提出的“五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到孟子提出的“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再到《礼记·礼运》中所讲的“十义”,即“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贞、长惠、幼顺、君仁、臣忠”,都从不同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角度,规定了每个人为维护良好的人伦关系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传统人伦关系中的维护封建等级关系的糟粕无疑应当批判和剔除,但其中包含的有益因素,如能赋予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涵义,对于改善家庭与社会的人伦关系,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仍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另外,传统文化中还对我们提出“诚信”,“仁爱”,“互助”等等道德上的要求和希望„„这种注重对人的道德教化,和“以德治国”的思想,是非常值得我们今天构建精神文明所继承和发扬的。

(三)追求和谐

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个核心思想就是追求和谐。“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天人合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待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多方面关系的时候,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和谐放在了首位。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道家提出“天人和一”的思想。即把自然与人看作一个统一、平衡、和谐的整体。主张“道法自然”,即人们要顺从自然,回归自然,把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惩罚减少到最低限度,寻求人类理想的生存空间。

在人际关系上,强调和谐有序,追求实现“仁者爱人”、“礼之用、和为贵”的和谐社会。另外,《尚书》中关于尧舜禹执政理念的记载就有“协和万邦”、“咸和万民”的名言,这表明,在国家尚未形成的时候,先民就已经把和谐作为治理天下的最高境界。史伯的“和实生物”,孔子的“和为贵”,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尚同”,“非攻”,老了的“知和曰常”,都以“和”作为最理想的社会生活状态。

和谐文化是人类世界的共同精神财富,其强大的生命力和恒久价值,我们要理解它,然后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真正为构建和谐文化出力。

三 继承与更新

文化是一个国家存在的基础,如果丢弃了传统文化,我们将推动的是我们自己的根和灵魂。

当然,另一方面说,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积淀,也存在一些腐朽的“毒素”,不利于社会的进步,是必须要剔除的,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清醒地来了解认识我们的传统文化,取精华,去糟粕,继承一些“老祖宗”的东西,同时吸收外来的好的文化,以此来更新我们的文化,创造一种真正适合中国的文化。

总的来说,单说一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没有多大意义的,我们首先要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再来谈取舍的问题。

对我们年轻一代来说,尤其要有自己的主见,一件事,首先要走进它,了解它,才能来评价它,在对待“文化”的问题上更不能随大流。

比如说说到传统文化的取舍上,如果我们对自己的文化本身都不了解,只是完全听信别人的“经验”,就不可能找到真正属于我们,适合我们的文化。而只有在学习中,我们才能既做到继承,又能尝试创新。

因此,我觉得,要想真正找到一条传统与现代兼并的属于中国的文化之路,我们首先要重视传统论,走进它,了解它,在大学中应该多开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的课程。对于大学生,则应该多看原籍,多自己独自思考。

B《周易.尽心下》言:[物相亲故曰文。][文]是有物叫宜的意思,喻指现象界的种种事情。至于[文化]一词,是[人文化成]的简称,出自《周易.贲彖》:[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之文的刚柔交错,意为阴阳变化,指自然界日月星云、风雨阴晴等现象。由观察这些天文现象而获知时候季节的变化;天文与人文对举,凸现人文不是泛言人的具体生活,而是有一道德判断安置与其中,以此辨别人能不与禽兽同筹,而生活不流与动物式的本能与任性。[文明]是文而明,[明]指生活中粲然明确的内容,是言规范人论,成就德性的礼仪教化。至于人文。重点在[止]。止是安处的意思。故观察人文,即可知礼仪所在而知所处,并以之化成天下。[化]是衍生发展,[成]指效用而言;[化成]即言衍化并发生效用。扣紧[人文]的道德意含,则此[化成]是指礼仪教化,一统风同。因此,[文化]的含义是指择执生活中在最有意义的部分,即成就人德性的礼仪教化,以之作为人人共同遵守的是生活规范,而形成良风美俗。笼统地说,[文化]的重心是人们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行为。古今中外的文化。其内涵都不能缺少道德,但我们的古圣贤人欲能凸现道德规范是生活中的最高原则,则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必然重视人伦规范,而中国传统文化确实是非常重视道德生活的文化体系。

就文化而言,[传统]是指无形的思想倾向与有形的小行为模式,具有延续不断的规范力量,由之而形成一种思想与行为的规范,这种规范就是传统。一个民族的生活内容中那些作为生活准则或规范形式的就是传统。[文化传统]的重点在传统。陈述和论述这些传统的文献,总之为[经],中国文化的三大支柱(儒释道)各有其经;简言之,儒有《十三经》,释道,属于[经]的典籍,其内容都带着根本性的,是常道,是人们生活的原则与小心灵向上的依附。至于[传统文化],重点在文化,指表现出那些生活准则或规范形式的具体生活内容,如文化风俗,典章在制度等。历代正史、野史、笔乘等便是传统文化的文字记载。因此,以经言[文化],以史言[传统文化]。就文化自身而言,[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俱表现为一个民族的生活形态,是历史(纵)与现实(横)生活的综合。由生活带出传统,由传统来规范生活。有[文化传统]而无[传统文化],则此一文化无人实践,是以近个断灭的死文化;有[传统文化则必有[文化传统]只是这传统处于隐性的伏流状态或显性的现行状态而已。今日我们社会仅是对节令风俗的继承,而且虚有其表,文化精神则未能有所显扬,这表示传统文化在现代中国文化中仍处于伏流状态。所幸今日政府实意复兴传统文化,当我们真心实意让自己的文化传统支持民族的生存发展,则中华民族的真正复兴便指日可待。

现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回头与反省

由一八四零年的鸦片战争开始,至一九八零年的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一百四十年期间,中国经历了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整体性变革,今日两岸四地中华民族的生存形态,从问发展的角度而言,整体上但是属于西化的。

现代中国文化基本上是以西方文化为主体,而美其名为现代化。中国的传统文化异质文化的强大机能,由唐代至明代,外来文化在中国都有立足点,并和中国文化产生融和,而出现广大文化内涵的结果有一点必须指出,在中国能容纳外来文化的时代,中国人对自己原有的文化传统是十分尊重的,这样有主有从,才能知所吸收。

中国文化失去包容性是由清朝开始的。清人表面虽推尊中国文化,但挟其部族之私,已将中国传统中吸纳外来文化的部分压下去,如清初大儒请求经世致用的精神,本来是可以接上西方文化器物的,而清廷为监控人心,强用文字狱消解经世致用的精神,迫使士人只能埋首故书作不涉现实的文献考证,中国传统文化因而失去了张力。在清末西方国家挟着船坚炮利直扣中国大门时,有识之士如魏源已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强调方向,如果不是清廷的顽固抗拒,中国的现代化就可以在中体西用的原则下开展。由于清廷的狭隘部族思想,而实行闭关锁国的自绝国策,并将中国文化扭曲成排外的文化价值体系。清廷在一连串的战败,签不平等的条约,割地、赔款,而后被迫接受西化,推行[洋务运动]。由于是不情愿的,因此只作局部因应敷衍渡日;最后迫出康梁的[维新运动],就是清廷的腐败无能的后果,但政治变革抵触了政治上的既得的利益者,维新仅百日而败。在中国面对西方文化强力冲击之时,[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表示中国文化吸纳外来文化的机能仍在,而清廷的顽固则是历次文化融通的努力扫与失败的主因。自辛亥革命去除清廷这个中华民族生存的毒瘤之后,中国自此即步入接轨西方文化的道路,但传统文化已被打倒,已不能如唐宋元明各代的以中国文化来融摄外来文化,凭借的情况下,各种思潮涌入中国,造成国人价值观的大混乱,以至大混战。及至尘埃落定,中华大地分别采用在西方世界势不两立的两种制度,大陆采苏式制度,而台湾则实行美式政制。经过五十年的实践,西式的国家制度已在中华土地上确立,但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在两岸则峰回路转。台湾社会一向崇尚美式文化,虽然有文化复兴运动,但百姓崇洋之心不易挽回,现在更因台独分子执掌政权,中国文化早台湾已成为外来文化,并且全速推行去中国化的文化政策,至于中华大地在经历种种人人皆知的政治灾难后,所谓否亟 泰来,复兴传统文化的呼声不断,而政府亦自觉的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推动复兴传统文化的工作。

现在我们要思考的,是传统文化能否在现代的中国文化环境中表现出来,传统文化又能否对当前的世界文化有所贡献?这就涉及传统文化是否具有现代意义。

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

我们谈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其着重点是指对一些可以对治现代文化弊端病,而又对国家和民族有利,甚至可对世界文化有所贡献,并提升真体人类文化水平的内容。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是指我们精神及典章制度能否在现代得以恢复。复兴传统文化要有一在转化过程不能生搬硬套。这种转化就是复古更新。在整个传统的文化结构崩解之后,恢复传统文化就是如何在现代中国所实行的西式制度与现代中国人的西方思维模式中更新确立这些可以复兴的内容。

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并不是汇入一般所言的[现代性]。大约从十七世纪开始,西方社会出现了科学革命、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等,形成一种传统不同的新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因此总之为[现代性]。现代性带来的自由、平等、权利等价值观,取代了原来的伦理观,而科学革命否定了宗教,怀疑形而上的神圣秩序和良知善性,至于资本主义,则只重视个人发展和私有财产,而自由、权利、平等的价值只用于保障个人权利和自由的免被侵犯。传统的道德观欲是内省不疚,自我要求,无条件的利他。因此现代社会虽然有科技、商业、法制、等文明,欲失去了最宝贵的道德文明,而道德文明正是给予科技、商业、法制,以至生活各个方面的 原则性指导。失去了道德文明,故虚妄邪僻,无所不至,这就是现代社会的特点。我们谈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就是要恢复道德文明以对治虚妄无根的现代心灵。

我们的传统文化,体现为五伦八德的伦理与道德精神,而其表明,对人是仁民爱物,对己是修省立诚。这可透过教育而重植人心。要多培养研究经、史的人才,为文化复兴提供坚实的后盾其次是在各级学制中加入《四书》,依程度不同而对《四书》作不同层次的教授。宗教教育更应纳入学制课程,让国民对自己文化中的道佛二教有基本的认知,并为他日追求心灵生活时有所持循,今日法轮功对国族造成这么大的伤害,是百姓有心灵上的追求而对传统宗教一无所知的后果。祸患这么深远,是推行无神论思想与忽视宗教教育所造成的恶果。要杜绝一切邪教,釜底抽薪的办法是让道佛二教义及哲理作为教育课程 之一,让人们拥有辨别宗教邪正的能力。

儒释道三教的义理是我门传统文化的核心,它不但对人的精神面貌发生作用的,而且我们民族的共同信念与气节,都是由这里产生的。因此。恢复儒释道三教在我们文化发展中的首要地位,传统文化的现代虾才算真正的落实。由儒释道三教所形成的中华文化,所表现出来的民族特色是奋发进取、重礼知义、敬天法祖、崇德报功。这样的民族,在社会内部必然重真才实学,敬老尊贤,长幼有序;而对外则能仁民爱物,和平理性,与人同乐。假如我们能使儒释道三教的精神成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化的重心,则中国自然能够成为保至名归的利益之邦。

文化交流的真意

传统文化如果具有现代意义,则它一定可以与其他文化作交流。文化交流是不同的民族将其它民族,以期获得互相补足,一体提升的效果,而不是一方同化於另一方。若只套取其他民族 的西能够为模式价值标准,而失去了自己,这对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绝非好事。一个有生气、有内涵的民族,必定是能体现自己文化的精神的民族。在这里我们要做的,是唤醒我们民族的灵魂,接续我们文化的精神和传统的慧命,以发扬我们传统文化优秀的一面,对世人显示中华的价值,以提升人类整体的文化水平。

今日主导世界的,仍然是西方文化,中国要在经济文化等领域与世界衔接,则资本主义价值观的输入是无可避免的但西方文化的弊端,西方人自己 亦无法消解。就制度而言,我们国家当前的政治制度面对着西式民主化的挑战,我们能就传统的典章制度中找到对治之方,使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可以与传统衔接,一则可实践儒家[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再则可回应西方的民主化挑战。这就是传统的考试选才制度所体现的理性特点,是透过客观的考选人才,吸纳西方贤士,避免了民主选举的腐烂,体现了贤人政治的公意,并且 能聚集全国的共识,即此一例已可消解西方政制无法解决的弊端,因此中华文化所含藏的智慧,可用以救治西方文化之偏,但要发觉中华文化的[宝藏],必须有中国人负责才有效果,因为中华文化是支持我们民族生存的[护身符],所以只有我们才能对它有真切的了解。由我们主动恢复某些传统文化的内容,以补救西方文化的缺失,这才是真正的文化交流。

现代社会属于多元价值的社会,在这种文化多元的是社会中。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态度来复兴传统文化?由于改革开放,我们社会不可避免的会接受价值多元。因此,我们应该对于自己的文化前景保持一种危机感,以免在主权上独立了,在文化上欲成了西方国家的[殖民地]。中国文化本来有强大的兼容能力,但我们所面对,是形势相当强大的西方现代文明,而我们年轻的一代,对自己的文化相当疏隔,崇洋者多,自信者少。因此,政府必须把中华文化放在主导位置,同时让其他文化存在,以维持文化多元的现代社会特色,而形成[主流]与[交流]的体系;主流永远不失其主导的性质,由之而体现我们文化[道并行而不悖]的磅礴精神。

结语

今日言复兴中国文化,有其迫切的现实性,究竟 我们会否成为西方文化的[殖民地],还是如唐宋元明时代的融摄外来文化而不失去自己?这要看我们民族的文化意识是否有所觉醒,便能重建我们民族的归属感,而我们国家要顺利改革,并获得全世界中国人的认同,以汇聚炎黄子孙的心,除了中华文化的呼唤之外,恐怕没有更宝贵的东西可以替代。只有文化意识的觉醒,我们才会尊重自己的文化,才会支持其精神而为自己生命的价值。我们要对自己的政治有自信,要在世界上站稳,在国际上不为强权所欺凌,则必须为自己的文化传统充实自己,这才是中国最大的道德资源,有此而后有力量,有原则,有决断,中国才能在维持世界秩序方面起到正面的作用,才能成为万邦敬仰的泱泱大国。

一、文化的多元与统一

提出这个命题,我们首先要回答的是文化有无地域之分,即是存在某种绝对的界限,将某个民族,某个地域内的文化形态架构在固有的模式之内。模式之内即此种文化,模式之外即外来文化。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几何学是希腊人的创造,代数学是阿拉伯人的贡献,但我们是否能说几何是希腊文化,而代数则是阿拉伯文化?显然不是,一种文化形态从它被创造出来的时候开始,就已经从属于整个人类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化是没有国界,超越地域的。某一种文化形态所蕴含的文化特质或曰文化精神,往往不只适用于它被创造时所在的地域或国度,而是成为了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但有一点是值得强调的,即由于历史发展中不同地域间文化交流的阻隔而形成的地域文化的差异性。这一点在文化中的思想、哲学、价值观等层面尤为突出。这也正是我们谈到文化时每每论及中学西学两个范畴的原因。因此我们应当在承认文化的共容性与统一性的前提去分析不同文化的差异性,以及本着包容和借鉴的原则,吸收世界历史上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这对于当今构筑新型的社会主义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极其必要和迫切的。

二、文化沙漠:历史的残局

当我们谈到中国文化的时候,常常骄傲地论及这么一个现象,即它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自从形成以来绵延五千年而从未发生重大断层的文化体系。我们暂且不论形成这种“一枝独秀”的现象是由于中华文化的优越性或是地理气候等因素形成的文化稳定性或保守性。有一点是我们必须看到并引起重视的,那就是自从近代以来,中国文化遭受了强烈的撞击与动荡。这其中有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汇,有狂热的共产主义运动的冲击与“洗礼”。可以说,自从鸦片战争到20世纪中后期,中国一直是多种文化厮杀的主战场,而这种文化的碰撞与争斗又往往只是声势浩大的论争与批判,到最后也并未培育出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植根于中华大地上,反而激烈的战争留下的是无尽的荒凉,双向矛盾导致了中国文化不知何去何从。也正是这种迷茫与彷徨,导致了当代中国人信仰的缺失,文化上的无归属感。这一点在中国当代社会已经表现得很明显,这里不再赘述。

三、出路:双向选择与重塑自我

如何寻找中国文化的出路?如何弥补现代中国人信仰的缺失与迷茫?重新塑造与定位中国文化,已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不容回避,我们无法逃离。

我们当然不走复古或全盘西化的道路,因为这两者都是从文化二元对立论的观点出发的,而忽视了文化的互容性与统一性,从而往往带有很大的片面和偏激。我们所要做的,是怀着一种宽广博大的胸襟和视角,来吸收上世界上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来构建适合国人的一种全新的合金文化。“古为中用,洋为中用。”以此来寻求中国文化的复兴之路。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博大和庞杂,本文主要从中方的视角出发,论述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与现代意义。

四、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及其现代意义 1.仁者的关怀: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本色彩

相对于以宗教为主导的西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人本主义色彩。中国最早摆脱了神的权威控制。尽管中国古代也存在各式各样门类繁多的宗教仪式,如祭天、拜祖等等,但神学真正在思想信仰层面对人的控制或曰束缚是极少的。“子不语乱力怪神”,“未知事人,焉知事鬼”,中国传统文化对鬼神采取的是“敬而远之”的态度;相反它更关注人,关心凡身肉体所构成的芸芸众生,子曰:“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仁”,提倡对人的关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精华。这一点,与我们当代社会提倡的以人为本和民主民本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具有极强的时代意义。

2.道德的教化:构建文明的必然途径

除了对个体意义上的人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外,中国传统文化更注重对群体,伦理意义上的人的道德规范与教化。儒家有一整套道德规范体系,概括起来就是忠孝仁义。这种品德规范对于个体来说,内化为个人人格的修养,外化为在人伦关系中实践道德上的义务:尊老、爱幼、忠君等等。

这一点也是我们对传统文化争议颇大的一点:过去我们在批判传统文化时,总习惯于把封建文化中的三纲五常等作为首要批判对象,然后不计其余地把整个传统文化打入冷宫。如果我们转换一下思路,不难发现这一整套道德体系在某种程度上是促进了而非阻碍了当时社会的“和谐”与发展的。只是对于当代社会来说,我们需要的是剔除它(道德教化,或曰德治)在形式上所表现的不合理成分,去伪存真,弘扬一种现代社会正常动作所需的道德规范。而这种注重对人的道德教化,“以德治国”的思想,是非常值得我们今天构建精神文明所继承和发扬的。3.和谐:人生宇宙的至高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大精华所在,便是和谐的思想。“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天人合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待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多方面关系的时候,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和谐放在了首位。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强调不偏不倚,及而不过,强调一种中和之美,协调之美。“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在中国传统哲学看来,人的品性与天地合一,四肢对四季,五脏对五行,中国传统文化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描述得至善至美,“天人合一”是一种合谐的境界,更是一种诗化了的人生宇宙的至高境界。

对于当代中国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和谐,不仅具有极大的社会意义,更具有强烈的美学意义,哲学的况味,它所能涵盖的不仅仅是我们日常所说的人与环境关系的范畴,而且上升到了人生信仰的范畴,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人人生境界的提升,弥补信仰上的迷失,具有深远而广泛的意义。

五、继承与更新:中华文化的复兴之路

纵观当今国内外现状,文化交流日趋频繁,文化的多样性呈现和其之间的交汇融合已成大势所趋,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发展迅速的当代中国,如何建构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先进文化,已是每一个中国人必须思考的命题。诚如上文所述,我们在构建符合中国当代社会的合金文化时,从中西方两种文化体系中吸取一切优秀的成果,为我所用,已成为中国当代文化发展一个关健和迫切的问题。而如何鉴别,如何选择庞杂的中西方文化体系中的优劣成分,则是我们必须悉心洞察和分析的。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这一方面,我们在一段历史之内曾经给予了太多非理性的蔑视和批判,造成了中国传统与现代的文化断层,带来了当代中国文化和信仰的迷失。在文化氛围日趋开放和理性的今天,我们回过头去理性地分析我们的传统文化,必然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当然这种回首不是自恋式、复古式的固步自封,而是以现代社会为参考系,衡量传统文化中精华和糟粕的成分,寻求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及其现代意义,继承和更新一切有利于发展当代中国文化的成分。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在经济上成为大国的同时,成为文化上的强国。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更加自信地屹于世界东方,坦然面对世界的风云变幻。自有长缨在手,笑看八面来风!

怪现状之一,综艺节目多到滥。

打开电视,十之八九不是开心某某,就是幸运×××,太多的综艺比赛、擂台类节目让人看到想吐,就连春节晚会都死死继承了这一“恶习”并积年不改。中国人模仿能力很强,你来幸运52,我整幸福53,你来开心辞典,我玩快乐辞海。实质却是大同小异,令人生厌,用一句流行的话说,再漂亮的女人看多了也会审美疲劳。可是电视台不管这个,凑几个问

题,拉几个观众,再加上两个说话罗里罗嗦、话牢一样的主持人,一台综艺节目就可以大模大样在观众跟前泛滥了。

怪现状之二,出版围着名人转。

开名人出书先河的大概是刘晓庆写于1983年的《我的路》,那书一问世便惹得满城风雨,在那个需要冲破思想禁锢的年月好歹也算“文章合为时而著”。等到其他明星大腕想到要著书立传,已是90年代,时移世易,天下太平,岁月悠悠,日子碌碌。积攒着一堆不痛不痒或是痛并痒痒着的人生感触,还有那些凭海临风的闲言碎语,一并在嗓子眼里发酵。这类书内容空洞且不说,被人挑出的错字和语病就有一大串,怎么说也是不合格产品。影视人文化差点还好说,可是出版社做出这路玩意儿不能不说是助纣为虐。

怪现状之三,盗版正版演反串。

和盗版光碟的大行其道相比,正版光碟已经算得上退隐江湖。国家也三令五申了,穿制服的工商和城管也没有少抄路边的游击队,缴获的光碟燃起的熊熊大火也可以和虎门硝烟媲美了,可是实际情况呢?十元几十元的光碟“磊落上市”,动辄上百的“正版”无人问津,不是说不支持正版,知识产权都喊了这么些年了,谁都知道其中的权利义务关系,但是盗版的又怎么样呢?买回家照样看,价差摆在那儿,技术悬殊又不大,让老百姓舍廉而求贵?恐怕只有傻冒才这么干。

怪现状之四,演出赠票比卖赚。

电影、戏剧、演唱会、魔术、舞蹈、展览„„只要是节目,总有一批赠票到达一部分人手中,北京这一点堪称楷模:有不小的一个群体“免费”消费文化演出的习惯由来已久,很多人早已麻木不觉,甚至视为理所当然,不赠票的行为会让不少人感到“不习惯”。

赠票造成的恶果显而易见:评论界如果老是不花钱看演出就没有正常的艺术评论,吃人家的嘴软嘛。赠票是个痼疾,已经形成恶性循环,但是坚决不送的话会得罪很多人。而赠票的潜规则:把关系搞好了,其他一切都好说。所以,赠票愈演愈烈。

怪现状之五,“神秘”一夜都红遍。

知道当今在流行歌坛最走红的人是谁?不是王菲、张惠妹,也不是韩红、周杰伦,而是貌不惊人的小伙子刀郎。这个远在新疆的以翻唱老歌起家的歌手几乎在一夜间红遍大江南北,《2002年的第一场雪》大街小巷的播放,想要不听都不行。据说刀郎的出名花在炒作和包装上的钱微乎其微,当初其经纪人只要求零售音像的小摊每天放1小时刀郎的歌,“神秘”二字勾起了足够的吸引力,不但有人为他出专辑而且专辑还大卖。终于有人愤愤然:我就不信,看看明年这个时候,谁还能想起刀郎来?

怪现状之六,民族唱法成胜算。

以前以为李谷

一、蒋大为那一路唱法是民族唱法,听起来挺好听。后来听着听着就不对了,新一代民族歌手怎么都是一路功夫:用鼻子憋出个假音,在上颚间吊着。全唱高山大海,祖国繁荣,露着胳膊穿着晚礼服,发式完全一样,一群人在后面伴舞。场面非常宏大,天女散花,金丝银带,每个人都长着粉扑子脸,演出没有任何风险。

所谓的民族唱法好像是把中国民间唱法和美声结合了一下,出来的东西既没有美声华美,又失去民间歌曲的清澈,实在难听极了,还搞成了主旋律,搞得大家以为咱中华民族就是那样唱歌,太羞臊人了。

怪现状之七,出名捷径是“关系”。

明星们背后有多少经不起推敲的“幕后指挥”呢?看看当今的娱乐圈吧,套用一句俗极了话:每个明星的背后都站着一位与其有特殊关系的人。这话并非空穴来风,熟悉娱乐圈的人都大小知道几宗色——欲——名组合交缠的“家学渊源”,如今这特殊关系已经延伸到艺术人才的“摇篮”了:各大艺术院校,谁都知道童谣事件掀开了遮羞布一角,更大的冰山数不胜数。所以,闭上眼各取所需吧,在通往罗马的目标中,关系“小道”是捷径。

怪现状之八,媒体娱乐综合症。

从马加爵到赵忠祥,一个个严肃的话题奇异地充满了娱乐性。媒体以前所未有的兴致“大话”细节,没有这样的猛料,总有另一些爆料;若一个方面的口水资源都已告罄,还可以走一走“娱乐路线”。大家看完哈哈一乐,也算完成了传播的任务。一篇文章说“以媚众和无立场为立场的传播代替了传统成了社会心理的最高权力,多元化最终沦为单一化的不关己事不正经不负责的娱乐,娱乐压倒一切。善与恶的黑白分明于是在事不关己的起哄中让位给色彩斑斓而混乱的———搞笑。”当笑到了要搞才能笑的地步,这笑已经多么贫乏了。

通过对于文化现状的阐释分析来找寻传统文化的出路。

自从中央电视台开办了《百家讲坛》这一节目之后,在中国文化界争论了许久的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取舍去留的问题,逐渐被普通的老百姓们所熟知,也因此引来了对于国学或者说传统文化更为广泛、嘈杂的争论,其热度至今不减。今日在此,笔者所要探讨谈论的就是这个有关此类文化现状及出路的话题。

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国人就开始了对于自己文化的思考,当时的那批知识分子,各个都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国学造诣,他们倡导西方民主,反对封建独裁。这是对于清政府腐败无能、文化懦弱的一种控诉与不满,但却被后来的人们视为一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彻底反对与批判,进而又被大加宣扬,至使文化断代甚至于绝迹。而今的反对文化复兴的叫嚣者大多是对传统文化一窍不通或者是一知半解的人;提倡文化复兴者,大多也仅仅只是比那些反对者多读了几本书而已,至于文化的真正内涵,除了少数几人知道外,大多都是人云亦云、拾人牙慧;而在互联网上各个角落里不时发生的那些小规模的“战争”,也大多都是以相互攻击相互漫骂而收场。是以争来争去,闹了这么多年都是毫无建树,只不过使得社会更加浮躁而已。笔者倡导文化复兴,但对于诸多有关的争辩却颇不以为然,认为他们没能抓住问题的本质,而对于不少积极倡导文化复兴的“同志”,笔者也认为其法不可取。

纵观时下大多有关文化复兴的文章,都是一个劲的强调中国传统文化是多么多么的好,这种话说一次两次尚可,说多了,是个人都会觉得讨厌,曾经翻阅了很多倡导文化复兴的杂志,一本杂志上的文章数十篇,真正写得有新意,写得有价值的文章屈指可数,其他的全都是千篇一律,分析问题完全不结合实际,不考虑文章观点的可行性,这也是近几年来国学为人所诟病的一大原因。而传统文化之所以难行其道的根本原因也在于其可执行性远不如西方文化,要解释这种执行能力的差异就必须将东西方文化做简要对比。

国学大师梁漱溟先生讲世界有三大文化——中华文化、印度文化和西方文化。西方地处北方极寒之地,土地面积远小于海洋面积,这种环境形成了西方文化和自然相斗争的精神,也由此产生了西方文化讲竞争,讲扩张的主要品格;印度则是因为地处热带地区,所以人均寿命很短,生死问题就成了印度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而产生了佛教、印度教等等之类的追求超越生死的宗教;中国则是地大物博,气候温和,如此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形成了中华文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由此衍生出对于中庸境界的追求,对温厚人格的向往。在印度“梵我如一论”是印度宗教哲学的要义,但因为印度先后被阿拉伯人和英国人征服,其文化中除了被中国吸收了的佛教之外,已经完全不存在了。西方文化的发展则是经历了哲学、神学和科学三个阶段,其中神学和科学占有很大的比重。如果从所谓的“体用论”来分析的话,印度文化重体轻用,按正思居士的话来说就是“人之用不如中华,物之用不如欧美”,所以最终作古;西方文化,起初只讲哲学,后来则是以基督教神学为体,科学为用,属于“重用轻体”,所以片面的追求发展,而不以地物全局为考虑,这对于地球文明潜伏着巨大的危险;中华文化早在形成之始的先秦时期就已经在兼讲体用,其中道家讲求天道清净无为,是为重体;儒家讲求德治天下,是为重用,但中华文化在体上不如印度,在用上不如西方,之所以千百年来长盛不衰,实则是因为儒道两家都推崇备至的《易经》一学,也因此而幻化出中华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中庸之道”和“天人合一”。而这也是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最为本质的差异。

由于古人不曾想象过今日西强东弱的局势,更不曾见证过科学发展给社会带来的剧变,所以其“天”“人”之概念或许并不完全适用于当今形势,于此,笔者将在不改变其哲学意义的前提下准备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所谓天道其实就是指一种人为创造的精神的东西,它本身并不作用于万物,但其本身却是因人类品查万物的共性,整理历史的经验而形成的。这种人为定义的天道与万物之道相契合,但比之万物之道更加的适合于人类的生存,从利益角度来讲,天道所追求的是一种或许物质境界并不高的长远利益,这既源于产生这种哲学观念的农耕经济的时代特色,也源于其平衡发展的特性,而人道则是纯粹的人的本性所向往的方式。老子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应当算作古今天人之道观念的一种本质的契合吧。从中西方全局来看,西方文化所走的就是人道,而中华文明则是走的天道。在中华文化中儒学是将天道幻化入人道,道家则是将人道引入天道,佛学则是讲的纯天道,在古代中国,没有西方文明的影响,所以人们选择了更加接近人道的儒学作为统治理论和工具。道家次之,佛家则更加的不如。而当代社会,文化、经济的全球化,导致中国接受了源产自人道的西方文化,这必然导致儒道的失势,这也必然导致天道更深层次的被人道所同化,乃至于如今的所凌驾,人们亲人道而疏天道,这是出于本性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甚至于是万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本身并没有是非对错的体现,也无法以是非对错去评判,但天道凌驾于人道也是万物发展的必然,是以必须以天道的手段来遏制人道的发展,才能合乎这个必然,才是人类长久生存的保障,但现在天道在人道的代理已经失去了权势,无法左右人道,而人道的执行力又远非天道所能比,所以要想实现天道的复兴,不是只在诸多媒体上争辩争辩,不是只说说中华文化是多么多么的好而指望那些沉迷人道而不知的人自然觉醒就能够办到的。笔者认为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是以在浮躁的网络以及各媒体上,很多人将《百家讲坛》骂得狗血淋头、一文不值,对易中天、于丹等人也极尽嘲讽之能事,并且笔者本人对其节目方式也颇有微辞的情况下,笔者仍然高度肯定它在普及中国文化上作出的不匪的贡献,并且认为这个贡献比整个教育系统的贡献都要大。

是的,是教育系统,这就是笔者认为文化复兴最为关键的一点。教育从来都是文化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保护文化内核的最后的一道墙,而今要想文化复兴,就必须要保护、修复这道墙,而在修复之前,还必须了解当下形势。

现今很多的争论都是围绕着文化的现实意义与社会应用,这种争论本身就是站在西方文化的视角,以西方的实用主义来定义传统文化的价值,如此争辩试问中华文化又如何能够占到优势?中华文化现今是处于弱势地位,如何能直缨西方文化之锋芒?如果文化复兴的倡导者连中华文化中“养其全锋”的道理都不知道,那又有何资格去让别人了解、接受中华文化?而有很大一部分人依然还存着一种自大的心态,一种“为往世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英雄主义豪情,对于西方的任何东西都冠以“文化侵略”“低俗文化”的帽子,完全无视了“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几乎全中国人都知道的话,按中国传统哲学领域中清代哲学家李光地的说法,这是犯了“行有余而知不足”的大病,也就是说行动有余,见解贫乏,以空洞勇敢来取消文化的思考力量(以物质阐释精神)。纵观古今,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候,是文化交融带来的(诸如大唐),而最黑暗的时代则是文化闭守导致的(诸如晚清),前车之鉴,后车之师!

在晋朝时,中华文化完成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对外来文化的吸收,那就是吸收了印度的佛教,并且成功的将其与当时的国情结合,完成了对于中华文化在“体”上的圆融。而今对于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华文化不可能像对印度文化一样,完全将西方文化吸收,因为中华文化和印度文化有相融性,有趋同的价值取向,尤其是道家跟印度佛教在处世方式上的惊人一致,更促进了中华文化“天人合一”体系的完备。印度文化与中华文化都是静的文化,是谋求向内发展的文化,而非西方谋求向外扩张的动的文化,这种取向上的差距,决定了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只能适度的相互渗透,可以相容,而不能相融,但这绝对不是将西方文化拒之门外的理由,相反,现在的中华文化必须要改变一些不是太核心的东西去“刻意”的逢迎西方文化,一则是融合西方文化中的科学,以完善中华文化中的“用”,二则是以西方的营销管理模式来对中华文化进行适度的商业化包装。最近国家准备在外国兴建200所孔子学校,而国内也在兴修文化广场,国学学校,掀起少儿读经运动,这就是一种商业营销的进步,效果怎样暂且不论,方法对错也不好评判,但姿态已经摆出,这就表明了某些教育界人士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不过笔者仅仅只将其视为一种商业营销,这种种行为只是一种复兴的试探,它所传达出的未必也不可能真的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真正有效地改革,诚如上文所述就是修复教育这堵墙。

不论社会如何的发展变化,其基础只能是教育,教育拥有改变社会状态的最为直接的力量,虽然现状看来好像是社会对于教育的影响远大于教育对于社会的影响,但教育具备国家“强制力”,其本核是不会被社会动向所改变的,就现状而言,应试教育显然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但全国各地的学校,又有几所为社会现状而作出了适宜的教育改革?所以笔者认为,现在与其去社会上争辩,还不如向教育领域渗透,日本、台湾、新加坡等等深受中华文化影响的国家和地区,所面对的来自社会的压力、西方的冲击不比中国小,尤其是日本,它的主动西化对于中华文化的冲击更大,但日本教育界对于中华文化的宣扬与教育却丝毫没有因为这些冲击与压力而有丝毫的懈怠,反观中国,应试教育的其他功过自有他人去评判,其导致的种种纷扰也自有庸人去担待,但它对于传统文化的漠视,或多或少应当对现在被浮躁社会所广泛垢骂的80后、90后负责。在中小学乃至于最基础的学前教育中,对于中华文化典籍的全面系统的学习早已消失,留下的只是一些东鳞西爪、断简残篇,只在所谓的“语文”课上苟延残喘。中华文化最引以为傲的哲学思维、典章制度、文学艺术、中医中药、国画书法、太极武术、园林建筑、戏剧民乐等等之类涉及社会人生方方面面的文化结晶文化瑰宝,难道就没有一样能够被西方文化认可为具有实用价值,然后再被功力性的教育体系吸收入基础教育之中?

封建社会的教育、科举制度当然有着及其严重的弊端,它自身固有的重知识伦理,轻实际能力的倾向相对而言也严重制约了它自身的发展。但其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对于社会结构的平衡,对于社会矛盾的消弭,对社会风气的导向等诸多作用,对于当世都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而今的教育虽然更具有合理性,但如果彻底摒弃了本民族文化的传承,无论如何,都是一种根本性、全局性的弊端与缺位。翻看中外教育史,他们都把传播本民族文化及其核心价值观放在首要地位,唯独中国是个例外,讽刺否?笔者不认为在当今教育体系中每周开设两三个学时的传统文化教育课有什么逾越不过的障碍,所选教授的传统文化虽然涉及广泛,但基础教育自古都不出四书五经这些经典中的经典。两三个学时虽然未必能有多大的功效,但聊胜于无。

传统文学在现代的意义论文 篇6

摘要:当今国内外,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呈现和其之间的交汇融合已成大势所趋,在经济发展迅速的当代中国,如何建构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先进文化,已是每一个中国人必须思考的事情。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之大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与中国的未来息息相关,所以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非凡。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儒家文化,我们要继承精华去其糟粕,辩证的去看待它。中国的发展需要以文化为动力,它的重要性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它的影响力是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立性,而不至于受外来文化的侵扰,创造一种属于中国本国民族文化,才能让中国立足世界文化之林而不败。

【关键词】:传统文化的价值与意义现代的传统文化影响力

现代化大潮的冲击,让人们越来越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于是极力保护和弘扬它们。在物质文化方面当被问及为中国的什么感到自豪是许多人的回答是,长城、四大发明等。可是我们弘扬它们的目的不在于标榜中国在历史上多么强大与辉煌,因为这是一段逝去的荣耀。而在于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为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开创幸福的道路奠定基础,这也符合文化本身的定义:一切可以增进人类幸福的行为。

1.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所创造的辉煌业绩

1.1文化体系

当我们谈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常常骄傲地论及这么一个现象,即它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自从形成以来绵延五千年而从未发生重大断层的文化体系。我们暂且不论形成这种“一枝独秀”的现象是由于中华文化的优越性或是地理气候等因素形成的文化稳定性或保守性。有一点是我们必须看到并引起重视的,那就是自从近代以来,中国文化遭受了强烈的撞击与动荡。这其中有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汇,有狂热的共产主义运动的冲击与“洗礼”。可以说,自从鸦片战争到20世纪中后期,中国一直是多种文化厮杀的主战场,而这种文化的碰撞与争斗又往往只是声势浩大的论争与批判,到最后也并未培育出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植根于中华大地上,反而激烈的战争留下的是无尽的荒凉,双向矛盾导致了中国文化不知何去何从。也正是这种迷茫与彷徨,导

致了当代中国人信仰的缺失,文化上的无归属感。

1.2文化核心

但是我相信,中国的传统文化绝不会沦丧,只是在一个阶段,当传统文化找不到融入当代社会恰当的形式时,就会自然的潜伏起来,潜伏于书经典籍,潜伏于国人民心,随着中国经济日盛,泰安日久,时间也会让人们的心境归于平和,从而更加冷静的思考,除了舶来的价值观,到底什么才是历史传至我们手中的精神财富?什么才能够让我们的民族灵魂得以延续?在文化氛围日趋开放和理性的今天,我们回过头去理性地分析我们的传统文化,必然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当然这种回首不是自恋式、复古式的固步自封,而是以现代社会为参考系,衡量传统文化中精华和糟粕的成分,寻求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及其现代意义,继承和更新一切有利于发展当代中国文化的成分。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在经济上成为大国的同时,成为文化上的强国。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更加自信地屹于世界东方,坦然面对世界的风云变幻。

2.传统文化的价值

2.1特定意义

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它的现代价值,首先表现在对其它文化的开放性上。这是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发展到今天并在现代社会发生作用的一个基本的前提。但传统文化或儒学的开放性还有它特定的意义,那就是主张每一个体对于他所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国家的开放性,强调个人对社会国家具有参与感。这种参与感的特点是重在参与的实践过程本身,而不是过分看重当下的功利性的结果。在如此的文化模式的熏陶下,人们能够暂时忍受艰难困苦,孜孜不倦地努力工作,这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化实现的重要文化动力。在科学已经成为群体和社会的取向的氛围下,在群体的要求下接受和追求科学也就成为了约束自己行为的道德自律的真实内容。修身养性的自我品格锻炼可以转化为树立、培养和坚守对科学文明的向往和信念。在某种意义上,当代中国的科学热情前所未有地高涨,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伦理在促成和助长这一趋势过程中的积极的作用。而且,中国传统文化主张求变,《周易》讲:“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可以说中国文化的现代价值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它大张旗鼓地宣扬通过变革以求发展的精神。可以说,变革与发展的互动,在当今中国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实践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如此的“正气”塑造出了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维系着绵延不绝的文化传统。但传统文化并非不重视物质生命的价值。以物质生命承传为基础的孝道思想,使承载于生命的道德意识和自然知识的传播推广受到重视,不论是为功名、为财富、为名声,它都鼓励人的积极努力。尽管这个“为”的有意识追求本身在宋明以后成为“人欲”,但作为一种内在的动力机制,它实际上支配着人的日常生活实践和价值追求。中国文化的核心范畴和中国人追求的终极的价值理想就是“闻道”。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它既是传统的,迄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同时又是现代的,甚至与后现代文化也可以相容。一阴一阳和合而成之“道”,是“和而不同”的思维传统的产物。无论是阴是阳,任何一性自身都不是完善的,而不完善就需要向完善化方向发展,就需要异性的补充,就需要外来之性与自性的亲和与转化。这一点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为中西互补提供的最为重要的理论依据。就流行的以天人分合模式看待中西文化及其价值的观点来说,中国文化既非典型的天人二分,也不是简单地一体合一。而是有合有分,分合互补。天人合一缘起于人与自然的原始亲和关系,道家的天人合一是建立在自然无为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儒家的天人合一则主要是作为道德理想和精神境界发生作用,是儒家学者以伦理为本位建构自己的世界图景的产物。认识人与自然的差别并进行合理的调节,考虑和尊重人的价值,并使人的作用得到最充分的发挥,是天人有分思想最为重要的特点。正因为中国哲学是合一与有分的统一,所以并不缺乏作为哲学的基础的主体性的观念。相信人本身的力量,相信主体能够把握客体,既是天人之际思辨的最合理的内容,也为今天中国的现代化所必需。

2.2思想信仰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人本主义色彩。中国最早摆脱了神的权威控制。尽管中国古代也存在各式各样门类繁多的宗教仪式,如祭天、拜祖等等,但神学真正在思想信仰层面对人的控制或曰束缚是极少的。“子不语乱力怪神”,“未知事人,焉知事鬼”,中国传统文化对鬼神采取的是“敬而远之”的态度;相反它更关注人,关心凡身肉体所构成的芸芸众生,子曰:“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仁”,提倡对人的关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精华。这一点,与我们当代社会提倡的以人为本和民主民本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具有极强的时代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品质,以及灿烂的传统文化,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所称道。这不仅对于树立中国的自信心,也对于世界文化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当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日益侵蚀着人们的心灵,当人们面临“后工业化”、“后现代”的心灵荒原,当人们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再也找不到价值信仰。中国传统文化“内倾”性品质,以及“内圣外王”原则,给了多少人以心灵慰藉。当人们不再相信正义、善良,不再相信博爱和同情;当人们专注于爱情的肉欲性爱中,当人们只干着“损人利己”、“惟利是图”时,中国传统文化道德的纯粹性,给了多少人以行事准则,不再让他们在现代社会中找不到自我。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许多外国人所仰慕和倾倒,故宫、长城总会赢得外国人赞叹。这种真正属于中国的东西,具有十分重大世界意义。英国著名历史学者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允许他自由选择时间和国度的话,他说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公元1世纪的中国人。可见,中国古代文化对外国人的吸引力。如今,好莱坞,频频从中国古代历史故事中取材,拍摄电影,这都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性。在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在开发和利用资源的过程中,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为其提供了准则。

综上所观,在国际社会交往中,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为人们在国际社会中和谐相处提供了行为准则参考,中国严于律己的礼仪文化,为让人们从容应对国际局势提供了行为准则。中国文化中所蕴含的“和”的精神内涵。对缓和国际矛盾,解决国际争端有重要意义。中国现时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增强了综合国力。无不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与意义。所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与意义值得我们去探索!

参考文献:

1、赵吉惠:《中国传统文化导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

2、《毛泽东著作选读》(上)人民出版社,1986年。、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

传统文学在现代的意义论文 篇7

一、从散文到诗歌——文学的革命

新文化运动从思想上批判旧传统, 在意识形态尤其是价值观领域彻底反对封建伦理, 提倡“平民文学, 写实文学, 社会文学”。周作人也提出“人的文学”一说以及“美文”理论。这些都是有意识的自觉的转变, 绝大多数都是受到西方文学、思想的影响。这种受到西方影响而产生的文学文本的重心转移, 几乎贯穿了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其影响至今仍然存在。

(一) 人的文学

在这一场自觉的文本重心转移的运动中, 当时影响比较大的是周作人的《人的文学》。他“在提倡‘人的文学’时, 就首先大力介绍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如何‘发现了人’, 人道主义如何主张‘灵肉一致’的人生, 西方和俄国一些人道主义作家严肃的反映社会人生的作品又如何区别于我国古代文学等等。周作人的‘人的文学’这一套观念, 完全是以西方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为基础的, 直接的理论来源是当时日本文坛兴起的‘白桦树’人道主义文学理论。”周作人在提倡“人的文学”的同时又提倡“美文”。《美文》的发表, 真正从理论上确认了文学性散文的地位。“该文将那种以抒情叙事为主的艺术性散文视作美文, ……实际上也就阐明了艺术性散文的文类品格。”他将生活中的小事入文, 强调文学自身的唯美。与周作人同样受到日本文学影响的郁达夫所创作的文学, 在日本“私小说”“颂欲”思想和手法的影响下, 虽是“现代的散文, 却带有自叙传的色彩了。”

(二) 作诗如作文

这一时期的中国文学, 不仅在散文上出现了文本及文本立意的重心转移, 即使在中国传统的文学形式——诗歌上也发生了重心的转移。诗界革命是从诗的形式上开始的。首先胡适提出“作诗如作文”, 即诗歌的“散文化”。这使得中国早期的诗歌主要表现出散文化的倾向。而以汪静之冯雪峰为代表的“湖畔诗人”, 则是“不同于早期白话诗派的新诗先驱者……, 而是‘五四’所唤起的一代新人;他们的诗是真正意义上的‘五四’的产儿”。“湖畔诗人”甚至提出“专心致志作情诗”的口号, 从内容上改变了古诗载“道”的传统。在新诗上取得很高艺术成就的新月派则提出“音韵美, 绘画美, 建筑美”的“三美”理论。新月派举起了“使诗的内容及形式双方表现出美的力量, 成为一种美德以树”的旗帜。中国的新诗创作从此进入一个自觉的时期。

如果说“诗的散文化”和新月派的诗歌创作及“三美”理论诗歌的重心完成了由“文以载道”到注重诗歌形式唯美的转变, 那么, 在诗歌上继承了新月派衣钵的则是三十年代出现的以戴望舒、施蜇存为代表的现代派诗人。“被称为现代诗派‘诗坛的领袖’的戴望舒, 1929年创作《我的记忆》, 才完成了‘为自己制作最合自己脚的鞋子’的工作。《我的记忆》这首诗就成为现代诗派的起点。”而《现代》主编施蜇存在《现代》第四卷1期上发表的《又关于本刊中的诗》几乎可以看做是现代派诗歌的一个宣言:“《现代》中的诗是诗, 而且是纯然的现代诗。他们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情绪, 用现代辞藻排列成的现代的诗形。”——这里强调的, 一是要写纯然的“诗”, 这就表明了新诗谱系上与早期诗歌“纯诗——贵族化的诗”传统的承接;二是写“现代的诗”的追求, 使得现代派诗人的创作不以“文以载道”的传统为原则。废名曾对现代诗做出“他们的内容是诗的, 形式则是散文的”的评价。这就充分说明了现代诗派的创作特点。废名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也“似乎纯然耽于文章之美, 因而他笔下的故事也需因文章之便利而为结构了……用我们中国人的话说起来, 也就是所谓的‘涉笔成趣’了”。

(三) 文学之革命

在新文化运动中, 无论是小说, 散文, 还是诗歌的改革, 都没有脱离新文化运动反封建反传统这一主题。从形式上来说, “摒除了文言文和僵化的传统文学格式, ”开始“用白话写作, 广泛吸收运用国外多样化的文学样式、手法, 促使文学语言和和形式更加适于表现现代生活, 接近人民大众, 创造了既与世界文学相连接, 又具有民族特色的崭新的现代文学语言和文学形式。”从内容上来说, 新文学“体现着现代民主主义, 人道主义思想, 充溢着觉醒的时代精神。”新文学的转变, 除了在形式和内容上的转变, 更重要的是在文学观念上的“将‘文以载道’、游戏消遣等种种传统文学思想作为封建制度及其思想体系的产物加以否定。表现人生, 反映时代的积极的文学思想, 成为一般新文学作者的共同倾向。”这种文本重心的转移, 大多有理论上的支持, 作品的创作是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完成的, 所以我们称这种文学重心的转移, 是自觉的有意识的文学改革。

(四) 特例沈从文

但是无论是周作人, 郁达夫, 还是徐志摩, 废名, 在他们自觉的有意识的追求文学自身的唯美的同时, 都“得益于古典文学的修养”。这使得这些作家在有意识的反传统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或多或少的受到传统色影响。与这些作家不同, 沈从文是一个很少受到中国古典文学影响的作家。“从文没有受过正规的中学和大学教育……他的语文能力完全是自学的。在他的早年, 中国的传统给他的影响不大。……各种各样单纯、质朴、粗野、愚昧的人与事, 用一种直率而古朴, 简单而俚俗的语言文字勾勒出来, 他的几种主要作品, 有很丰富的现实性。他的文体, 没有学院气, 或书生气, 不是语文修养的产物, 而是他早年的生活经验的录音。”沈从文没有受过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也正因此, 沈从文的文章里, 不具备“文以载道”的特性。

二、小说对技巧的追求与完善——传奇张爱玲

在所有的文体当中, 最不利于成为“道”的载体的, 当属小说。这与小说的产生发展及表达方式等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小说的产生源于城市文化发展、市民阶层的出现。社会需要大量俗文学以满足下层普通人群而不是士大夫阶层的文化娱乐需要, 这就奠定了从魏晋开始的小说始终具有“俗”文学的基调。它不是满足士大夫阐述政治观点的工具, 也不是学者表达哲学思想的手段, 小说刻画人物、讲述故事情节的特点使得它更贴近与文学本身。小说艺术的完善, 是通过对人物的塑造, 情节的描画, 同时也是通过对文学技巧的完善来达到的。文学技巧在以“文以载道”为根本的文学形式中一向被“抱有鄙夷的态度”。其实“哪一种主义也好, 倘没有深刻的人生观, 真实的生活体验, 迅速而犀利的观察, 熟练的文字技能, 活泼丰富的想象, 决不能产生一种像样的作品。”从本质上说, 文本形式与立意 (内容) 的重心转移, 实际上就是对文本自身的文学技巧的追求和对文本立意 (内容) 的追求的转变。但凡对文学自身形式的唯美追求中, 必然有对文学技巧的追求和完善。提到文学, 尤其是小说的写作技巧, 我们不能不提到张爱玲。

张爱玲的小说其艺术之圆熟, 语言之精美, 堪称一绝。常使人有“美文铺地, 玉珠满盘”之感。她的小说“精工绘制, 迷蒙意象, 似古实雅, 美绝如初出升日的文笔……没有采用冗长的独白和繁琐的解剖, 而是利用了暗示, 把动作、语言、心理三者打成一片, 而是轻描淡写的呵出一片苍凉的气氛和风格”。

著名的现代文学评论家傅雷先生在1944年发表的《论张爱玲的小说》中对张爱玲的技巧作过详细的分析和评述。“微妙尴尬的局面, 始终是作者最擅长的一手。时代, 阶级, 教育, 利害观念完全不同的人相处在一处时所有暧昧含糊的情景, 没有人比她传达的更真切, 各种心理互相摸索, 摩擦, 进攻, 闪避, 显得那么自然而有风趣, 好似古典舞中一边摆着架势 (Figure) , 一边交换着舞伴那样轻盈, 潇洒, 熨帖。《封锁》与《青年的时候》中细腻, 娇嫩的气息”是“作品全部的魅力”。傅雷在这篇评论中对张爱玲的文学创作中所具有的完美的写作技巧做出了恰当的界定, 他说:“……给人的印象, 仿佛是一座雕刻精工的翡翠宝塔, 而非哥特式大寺的一角”。他的这篇评论成为后来张爱玲评论的基础。

张爱玲小说不属于“文以载道”的范畴, 不仅仅因为她的创作形式上追求完美的技巧, 使这“巧妙的技术”几近成为“一种迷人的奢侈”;同时也决定于张爱玲小说的取材, 即文学内容的选取角度。张爱玲曾在《自己的文章》 (为回复傅雷《论张爱玲的小说》而作) 中提到:“我用参差的对照的写法, 不喜欢采取善与恶, 灵与肉的斩钉截铁的冲突那种写法, 所以我的作品有时候主题欠分明。但我以为, 文学的主题或者可以改进一下。写小说应该是个故事, 让故事自身去说明, 比拟定了主题去编故事要好些……现代文学作品和过去不同的地方, 似乎也在这一点上, 不再那么强调主题, 却是让故事自身给它所能给的, 而让读者取得他所能取得的。”

很显然, 这是张爱玲明确提出的反“文以载道”而为的有力证明。她在《写什么》中又提到在文学创作中, 主题即立意与文章本身的顺序问题。她认为小说的创作“不能先有个存心”, 这与“文以载道”先有“道”, 为阐明“道”而寻求适当的“文”来承载有着本质的不同。

然而张爱玲的这种文学创作在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下是一个“传奇”。事实上, “中国的新文学运动从来就是和政治浪潮配在一起, 因果难分。五四时代的文学革命——反帝反封建;三十年代的革命文学——阶级斗争;抗战时期——同仇敌忾。抗敌救亡, 理所应当是主流。除此之外, 就都看做是离谱, 旁门左道, 极为正统所不容, 也引不起读者的注意。这是一种不无缺陷的好传统, 好处是与祖国命运息息相关, 随着时代亦步亦趋, 如影随形;短处是无形中大大减削了文学的领地, 譬如建筑, 只有堂皇的厅堂楼阁, 没有回廊别院, 池台竞胜, 曲径通幽。……偌大的文坛, 哪个阶级都安放不下一个张爱玲;上海沦陷, 才给了她机会。日本侵略者和汪精卫政府把新文学传统一刀切断了, 只要不反对他们, 有点文学艺术粉饰太平, 求之不得。给他们什么, 当然是毫不计较的。天高皇帝远, 这就给张爱玲提供了大显身手的舞台, 抗战胜利以后, 兵荒马乱, 剑拔弩张, 文学本身已经成为可有可无, 更没有曹七巧, 流苏一流人物的立足之地了。”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新时期文学。

三、新时期的文学——百花齐放

新时期文学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既有承传“文以载道”的创作传统的, 也不乏追求文本自身完美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学的商业化, 人民对文化娱乐的要求的提高, 对文本自身完美的追求是不可避免的。文本的创作更注重文字的优美, 辞藻的艳丽, 甚至强调文本对气氛的渲染以及使读者获得的美感。这大多出现在女性文学中。王安忆曾对“气氛”做出过详细准确的表述:

“气氛是弥漫在事件, 情节, 人物, 对话以外的东西。可感却不可及。可是, 她却在某种程度上, 规定了情景, 它不但是作料一样的添加物, 而是至关重要, 甚至直接关系到故事的讲述质量。它是由一些细小的成分形成的:声音、光线、一个物体的摆放。这些成分不是简单的直接的产生作用, 它们非常微妙的互相配合着, 等待着一个恰到好处的时机, 然后忽地体现出意义。它们是无法孤立的使用和看待的, 只是在前后左右相互关联的情形下才有意义。所以说它们的重要, 又不是说他们能够独立成章, 那样, 它们又空泛了。它们和故事的关系是‘皮之不存, 毛将安抚’的关系。是从故事的实体上, 散发出的空气, 有这空气和无这空气, 结果是大不相同。”

这种对文学气氛渲染的强调, 一直延续到网络文学的发展壮大, 并且达到了一个高潮。不论是“文以载道”, 或是非“文以载道”, 本质上都是文本立意的一种表现形式, “文以载道”是存在于中国文学中的一种特殊形式, 根源于中国的特殊文化氛围, 它是中国文学创作及理论始终遵循的一条主线, 即使文学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重心转移, 事实上, 仍然是以“文以载道”为主的, 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创作。

摘要:“文以载道”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创作传统而存在根源于中国独特的文化土壤, 在中国新文化运动受到西方文学的影响下, “文以载道”的重心已经发生了偏移。非“文以载道”主题的文本往往追求形式上的唯美, 内容上以私人化情感为主, 文体多以小说为主。文本重心既有自觉的有意识的转变, 也有无意识的不自觉的转变, 但是无论怎样转变, 文本都存在一定的主题和立意。

关键词:“文以载道”,近现代文学,文本,重心转移

参考文献

[1]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

[2]鲁迅:《鲁迅全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版。

[3]《现代写作学》, 人民日报出版社, 1986年版。

[4]《中国新文学大系》,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4年版。

传统地方组织的现代意义 篇8

关键词:地方;组织;意义

石家村所在的省属沿海较发达省份,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却较偏僻。石家村位于县城东南,距县城50公里;在上个世纪50年代以前曾隶属于另一个县,所以它距曾隶属的县城反而只有15公里。因为公务活动等原因,它与原县城往来已很稀少,与今天的县城往来虽然在逐渐增加,也并不多。这一方面当然是因为石家村距县城较远,另一方面也因为这个村子较小,到现在为止只有50余户人家,人口不到210人。村子以石姓为主,占到30余户,其他三姓分别是洪姓(大约有近20户)、刘姓(1户)、王姓(1户),所以村子里集体的事情主要由石姓说了算。现在的支部书记兼村主任就姓石,名国华。

石国华只有30多岁,已经担任两届支书。石国华所属的石姓又分为两大支,石国华属于两大支当中较大的一支,但是石国华当年当选支书却是从本家族内部造反。前一届支书石玉弟兄六人,这六人是村中一霸。石玉做事还算公正,他的弟兄们却常常仗势欺人,石玉不免偏袒,又常常用他的弟兄们来威胁对他权力构成威胁的人。前几年农村收提留,这在农村是一个大矛盾,石玉多亏有五兄弟帮忙,总能把提留收上来,不过也因此遗留了不少怨气,特别是年轻人,非常不服气,总想要翻身,石国华也属于其中之一。论起来,石国华与石玉在五服之内,可是石玉连自己的五个兄弟都难照顾过来,所以石玉对自己亲族的其他人并不是很上心。石玉没想到的是,随着一年年过去,这些年轻人长成了一个个壮汉子,不但有力气,还有知识。石国华兄弟二人,另外在村中有亲叔伯兄弟三人,石国华是老大,人很聪明,又在外面闯荡多年,新世纪初,在村中换届之际,石国华利用了石玉弟兄们暂时的矛盾,凭借自己弟兄们的势力,又充分调动村民的不满情绪,一举把石玉选下岗。石国华上任后,又逢好机会,政府开始对农民减免税收,一个大型企业也想和石家村合作。

政府减免农民税收从客观上增加了石国华的威望,与企业的合作却降低了石国华的威信,事情还是出在家族内部。与石家村合作的企业是一个大型养殖厂,所养家禽主要出口东亚与东南亚,利润颇丰。石国华却另有办法。资金短缺,他除了从银行继续借贷之外,还利用了在外的亲族。石家村现在在外就工的已达四五十人,其中又以石国华家族为多。这些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石姓族人虽然都不是在社会上特别有地位,但多年在外经营,也使他们有一定的社会基础,所以石国华没费多少力气就筹集到足够的资本,这使他较为轻易地渡过了难关。

养殖厂走向好转,他的叔伯兄弟们却再没有回来,本家中还是只有他的妹妹、妹夫与最小的一个叔伯兄弟留在厂里。一些本村的人也逐渐从石国华的厂子离去,现在石国华只有从外村招工。本村的人离去的原因很多,据石国华说,这是因为村民们的嫉妒,眼红他发财。村民们却不这样说,他们说石国华对他们要求太严,一天要干十几个小时的活,工资又给的少,还动不动就发火。不过石国华在家族中也有成功的一面,那个留下来的叔伯兄弟的父亲,也就是石国华的三叔也进了厂。现在是石国华的妹妹与妹夫帮他打理厂里的事情,石国华主要跑外面,还要处理村务。

说起来,按当地风俗,妹妹与妹夫已是外家人——石国华的妹妹嫁到西边十几里外的一个小村,他妹妹是一位基督徒,根据教规,嫁的也是一位信耶稣的人,为帮哥哥的忙又回了娘家。也许是宗教信仰使石国华的妹妹与妹夫特别能忍耐,石国华给他的妹妹与妹夫开的工资并不高,干的活却不少,妹妹要带着两三个帮工负责80多人的饮食,妹夫是总务主任又兼会计,还是办公室主任,总之是石国华不在的时候妹夫要处理各种琐碎事但又不得允许对管理和财务发表意见。禽流感期间,石国华的妹妹与妹夫也没有拿到工资,只是在厂里吃饭。石国华的妹妹与妹夫并没有因此而抱怨哥哥,反而是一如既往地为哥哥卖力。

前年开始石国华的父亲查出喉癌来,这使石国华更加力不从心,他很希望自己的弟弟能够回来帮自己的忙,弟弟却只答应暂时回来照顾父亲,也可以为父亲的病出钱,却不愿意到哥哥的厂里去打工——他说受不了那个苦,实际上是不愿意受哥哥的管辖,弟弟觉得还是给人家干活更自由一些。

为治父亲的病,石国华花了大约10万元钱,他弟弟只拿了几千元,妹妹就几乎没有拿。在这方面,弟弟与妹妹的意见一致,他们认为做兄长的就应该为家庭尽更多的义务,而且现在也是数哥哥最有钱。石国华的父亲在今年年中去世,这让石国华弟兄与妹妹悲痛莫名,也让他们长松了一口气——平时的工作压力太大了,年轻人都在创自己的事业,本没有多少时间来尽孝心。石国华自己认为在这方面做的不错,在尽孝上可以称得上是村里的表率。只是如何为父亲办丧事他却有些嘀咕。自己的兩个叔伯兄弟与自己翻了脸,要是他们不来参加自己父亲的丧事的话,自己会很没面子,作为村支书就会丧失很多威信。石国华正在家中犯难,不想自己的两个叔伯兄弟都披麻戴孝来了,这让石国华很受感动,也为从前对待两位弟兄的苛刻懊悔。丧事风风光光地办完之后,石国华真诚地邀请两位叔伯弟兄再到自己的厂子里来帮忙,并保证给他们最好的待遇,不想被两位叔伯弟兄回绝了,他们对石国华说,来奔丧是因为去世的是他们的大爷,而且大爷生前对他们也很疼爱,他们尽孝是应该的,至于到石国华的厂子里上班他们是不会考虑的,他们要到外地去打工,虽然挣钱少些,但他们感觉舒心。于是在丧事结束后,叔伯兄弟三人又一起离开了家乡,厂子还是由石国华与妹妹、妹夫在支撑,听说最近几档家禽卖了个好价钱。

这就是一个小乡村在现代时间里逐渐变化过程中一个大家族里发生的一些事。笔者不知道这该不该叫作现代化当中出现的问题,这却是新农村建设当中实实在在的问题。一方面,现代的所谓经济生活在不断冲击乡村里的各种传统观念,造成村民之间、宗族之间、亲族之间的不断分化;另一方面,村民的政治生活特别是情感生活又还非常依赖传统,如何解决这个矛盾,现在主要由身在其中的人随自己的心愿倾向,他们的欣慰与痛苦的交替似乎是不可避免的。另外,我们还应该注意到与这个家族的事业相关的一些新因素,例如,在外工作的人对石国华事业的帮助,他的妹妹与妹夫信从了与西方的现代化能够更好结合的一种信仰……也许,只有种种因素结合在一起,中国的新农村建设才能走出一条健康之路。

上一篇:飘的好词好句好段下一篇:应届毕业生找工作渠道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