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论文

2024-05-22

现代文学论文(精选8篇)

现代文学论文 篇1

“现代文学”与“现代文学观念”

在现代中国文学的“创制”过程中,“观念”的力量真是不可小视。翻开海内外任何一本“中国现代文学史”,也许在具体问题上,比如对作家、作品的评价,对思潮、流派的判断,各自的立场不同,观点歧异,甚至针锋相对。但透过分歧的表面追究深层的理路,却不难发现它们潜在地遵循着某种“不言而喻”的前提,并且相当自觉地将其转化为叙述历史的“元语言”。剖析这一前提是很复杂的工作,因为它涉及到一个构造颇为精致的关于“现代性“的“话语装置”(discursiveapparatus)。酒井直树指出:“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的序列暗示了一种时间顺序,我们必须记住,这个秩序从来都是同现代世界的地缘政治构造结合在一起的。现在众所周知的是,这种秩序基本上是十九世纪的历史框架,人们通过这个框架来理解民族、文化、传统、和种族在这个系统里的位置。‘后现代’作为这个序列的最后一项是最近才出现的,但‘前现代’和‘现代’的在历史和地缘政治上配对组合却早已成为知识话语的主要的组织手段(organizingapparatus)之一。因此,这个谜一样的第三者的出现所证明的也许不是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转移,而是我们话语范式的变化;这种变化的结果是,我们以往认为是不容置疑的历史? ?卦嫡?沃刃颍?辞跋执??执?闹刃颍?涞迷嚼丛匠晌侍饬恕保????康鳎骸叭绻?徊握涨跋执?拖执?庖慌涠裕?臀薹理解?执?浴?飧鍪跤铩薄!?〗在后现代的语境下,从“现代中国文学的确立”这样一个“微观历史”的侧面进入并分解这个“装置”,正是我在今后研究中希望承担的任务。不过,首先可以明确指出的是,所谓“现代文学观念”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现代中国文学的历史叙述极端重视“现代文学观念”的作用,几乎所有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在讨论“五四”文学革命时,都把描述的重心放在文学观念的变革上。这样的历史叙述不单对应了梁启超关于晚清至民国社会“由器物而制度再文化”的渐次变化的论述,〖2〗作为新思潮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学革命”本身即是社会文化变革的一项显著表征;也不仅提示出林毓生描绘的“藉思想、文化以解决问题”(cultural-intellectualisticapproach)的五四思想的内在特征,〖3〗借用鲁迅的说法,“听将令”的文学必定会打上思想、观念先行的烙印〖4〗,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展露了现代中国文学“创制”过程中某些可供进一步分析的“历史瞬间”,按照竹内好的看法,没有这样的瞬间,历史就不成其为历史。〖5〗实际上,作为现代中国文学历史叙述的依据的“现代文学观念”同时构成了它的合法性基础,两者互相生产、互相支援,形成了一条锁闭而完整的权威历史话语链,离开了权威历史话语的阐释,我们得不出关于这段历史的`其它结论。

众所周知,现代中国文学自诞生之日起就被称为“新文学”,但仍需追问的是,它何以为“新”,即建立“新文学”的合法性基础何在。如此提问的意义在于,它不仅是在和所谓“旧文学”相对立的意义来界定“新文学”,而且要求“新文学”于当下显示出面向未来的特征。191月,周作人在一篇题为《新文学的要求》的讲演中,引人注目的两次使用了“现代”的概念,他认为“人性的文学”和“人类的文学”是“现代文学”最重要的品格,也是“新文学”需要努力的方向。〖6〗这意味着“新文学”并不必然地拥有成为“现代文学”的优先权,倘若它要证明自己天然地拥有优先权,就必须显示出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现代文学”的品格紧密相关,甚至合二为一。这是一种典型的“现代性”态度,福科在分析启蒙和现代性的关系时指出:“启蒙的分析──把历史规定为人类向成人状态的过渡──把当代现实与整个的运动和它的基本方向联系起来。但是,与此同时,它表明,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时刻,每个个人是怎样以一种特定的方式对整个过程负责”。〖7〗在他的分析中

[1][2][3][4]

现代文学论文 篇2

在现代传媒与现代文学关系的阐释方面, 主要有以下研究成果可堪借鉴。首先是学术专著, 如陈平原、山口守合编的论文集《大众传媒与现代文学》、陈霖《文学空间的裂变与转型》、张邦卫《媒介诗学》等, 这些著作充分注意到传媒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以及文艺理论新场域生成发挥的重要作用。孟繁华、黄发有在这方面也有大量论述, 即传媒正在深刻影响研究者的学术思维和推动文学研究的转型。报人冯并先生的《中国文艺副刊史》 (华文出版社2001年版) , 完全按照传媒的发展逻辑来梳理。李楠《晚清、民国时期上海小报研究》、李永东的《租界文化与30年代文学》, 则均以资料翔实而为学界所赞誉。周海波《传媒时代的文学》一书体现了历史记忆与理性把握的有机统一。

学位论文方面, 吕红伟的硕士论文《大众传媒的兴起与现代文学的发生》, 指出近代大众传媒促进了新文学的萌芽, 也带来了新文学的政治化与商品化, 造成新文学审美价值的缺席。周海波的博士论文《现代传媒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 认为现代传媒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是原创性的文学, 既不是古代文学的现代转型, 也不是西方文学的简单移植, 是现代传媒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上的新的文学创造, 是“大文学”。赵抗卫的博士论文《现代小说艺术的命运与大众文化和多种传播手段的挑战》, 考察20世纪小说命运及其变迁, 从而思考新的传媒时代的生存处境和文化环境中人们的精神和文化现实, 提出文学艺术生存与发展的诸种可能性。

关于现代传媒和现代文学的关系, 还有发表在各类学术期刊上的诸多论文值得参考。

陈平原在《〈大众传媒与现代文学〉序》中指出, 阿英是最早关注到文学与报刊关系的学人, 对晚清以还的文艺报刊抱有极大的兴趣, 并努力将这一兴趣落实到文学史著述中。最典型的, 莫过于1937年初版、而后不断修订的《晚清小说史》。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 国内外日益关注晚清以降大众传媒与现代文学的紧密联系, 出现了哈贝马斯“公共空间”理论, 布迪厄“文学场”学说, 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说等理论。他在2004年2月发表于《书城》的论文《现代文学的生产机制及传播方式———以1890年代至1930年代的报章为中心》, 讨论了报章———尤其是文学副刊、杂志在晚清以还的“文学革命”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吴福辉《海派文学与现代媒体、先锋杂志、通俗画刊及小报》 (《东方论坛》2005年第3期) 指出:报刊媒体可说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催生剂, 而具有商业气息的海派文学总是经由报刊进入读书市场的。先锋性的同人海派杂志有助于推动新潮, 但如不与流行结合便难以为继。海派画报的市民文学化以及海派文学杂志的画报化, 是海派报刊兼顾通俗流行于品位的行销策略。郭群武《现代传媒与中国文学的近代变革》 (2007年4月刊于《理论与现代化》) , 提出传媒催生了现代作家群, 引发了文学观念的变化, 产生了报载小说、报告文学等新文体, 加速了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进程。《现代传媒与文学的完美结合———论民国报纸文艺副刊》 (《江淮论坛》2007年4月) 指出:民国报纸文艺副刊成为发表名家名作、开展文学论争、发展和培养新生代作家、产生文学流派、介绍外国文学、传播文学信息的重要阵地。文艺副刊的出现也引发了创作主体、文学观念、文体等一系列变革。管宁、谭雪芳《大众传媒视野下的现代文学———以现代通俗小说与散文文体变革为考察中心》 (《中山大学学报》 (2008, 3) 认为:现代报刊促进通俗小说的繁荣, 而通俗小说则以商品的形式在现代文化市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报纸副刊因其开拓更为自由的舆论空间, 促进了散文文体的变革。陈平原《有声的中国:演说与近现代中国文章变革》 (《文学评论》2007年3月) 从近现代的“演说”入手, 着重讨论作为“传播文明三利器”之一的“演说”, 如何与“报章”、“学校”结盟, 促成了白话文运动的成功, 并实现了近现代中国文章 (包括述学文体) 的变革。

2001年11月, 北京大学专门召开了“中日大众传媒与现代文学”的研讨会, 会上的发言多是从报刊入手研究媒体与现代文学的关系。

以上这些研究成果, 无疑都是很有意义的, 对传媒和现代文学的关系, 对现代雅俗小说的关系, 都提出了十分值得重视的意见。■

参考文献

《大众传媒与现代文学》陈平原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1月

《文学空间的裂变与转型》陈霖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

《媒介诗学:传媒视野下的文学与文学理论》张邦卫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8月

《晚清、民国时期上海小报研究》李楠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

《租界文化与30年代文学》李永东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10月

现代文学论文 篇3

关键词:二元对立 现代性 民族性 动态思维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全球化已成为社会潮流和客观趋势。全球化不仅体现在经济科技方面,也引发了社会文化的深刻嬗变,全球化语境要求我们在研究文学现代性的生成演变、文学史认知、价值判断等诸多方面进行不断的革新,其中最重要的是思维方式的转变。

一、传统思维方式对文学现代性的误读

过去许多研究者坚持反映论,认为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社会生活第一位,创作第二位,要求文学以揭示现实生活本质和规律为目的。反映生活为目的的文学本质论,将人与生活对立起来,这种简单的对立思维忽视了文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联系,限制了研究者的思维,也影响了对文学现代性的深入探讨。

现代社会中,文学的现代性是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中国现代文学在复杂的矛盾过程中生成,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明这两种异质的文化在现代社会相遇时便产生了激烈的冲突、碰撞,两者充满了悖谬、矛盾,但也有契合之处。不过,许多研究者对这一过程的矛盾性、复杂性缺乏深刻的理解,他们依从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来理解阐释现代文学的现代性问题。

近现代文学转型时期,现代文学的先驱者曾大量地介绍西方文化思潮、引入文学作品,包括鲁迅在内的许多作家都有意识地接近西方现代文学传统,吸收、改造了西方文学的模式和手法进行文学创作。外国文学传统对于当时大多数的中国作家起到了参考系的作用,许多批评者据此认为:现代文学自生成起便奉西方理论为圭臬,因而西方文学传统及价值体系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追求的惟一目标,中国文学传统在其强劲冲击下,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断裂,这一时期现代文学的民族性也随之彻底消解。持这种看法的不在少数,他们把现代性和民族性截然对立起来,认定民族性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内涵,它同西方的现代性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非此即彼的对立思维方式使他们产生了这样的认识。但是,我们能否对民族性、现代性做出如此简单的界定、区分?显然是不能。例如:能否因为五四文学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无情批判就认定它是中国文学传统的一次彻底断裂呢?笔者认为不能,原因有两个:

一是就新文学构建的目的来看,其作品大都包涵着对国家、民族命运的焦虑以及希望民族获得新生的愿望,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正是儒家思想在中国知识分子心里长期积淀的产物,无论是鲁迅的社会启蒙、郭沫若的民族再生理想、闻一多的爱国热望以及茅盾的社会剖析都以关注社会现实、力求挽救国家危亡为前提,这种使命感与责任感正是中国文学传统忧国忧民情怀在现代社会的主观抒发。现代文学的先驱者们把批判锋芒指向传统,其目的并不在于解构中国文学传统中的一切,而是要汲取西方文学中的养分,重构富有活力的民族新文学,这一过程是在对传统的反思、批判中实现的。

在今天看来,无论是“甲寅派”,还是“学衡派”,它们的确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但这些思想还是为现代文学的研究提供了足以借鉴的资源,即使是曾鼓吹“全盘西化”的胡适也不断地修订自己的主张。没有批判就不会有对民族传统更好的继承,没有汲取,现代文学也就不可能发展,这一点文学先驱者鲁迅始终坚定着自己的信仰。鲁迅在早期的《文化偏执论》中就提出“取今复古别立新宗”的文化构想,中期在《看镜有感》中号召新文化的先驱者们必须有一种能够“自由驱使,绝不介怀”外来的“汉唐气魄”,后来鲁迅又提出建立既要有现代的形与色又要不失民族灵魂气质的现代中国文化,而30年代王新命等人提出“存其所当存,去所当去”“吸收其所当吸收”的对待中外文化传统的原则与鲁迅在后来提出的“拿来主义”相类似。总之,现代文学先驱者们用西方文学思想作为参考系并将其传统“中国化”,来剔除文化传统中落后的旧质,重建民族新文学,这是对文学传统进行审视、整合、重构的过程,文学的民族根性并没有在反思、批判中消失,而是在此过程中寻求新生。

二是就文学的表现载体来说,许多人认为新文学采用白话文进行创造,这是中国汉字在外来文学的冲击下的痛苦嬗变过程。这个过程中的痛苦应该是有的,但我们还应注意这里还存在着文学自身变革的问题。早在维新时期,谭嗣同、梁启超就提出“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的观点,黄遵宪则提出“崇白话而废文言”的主张,可见白话文并非新文化先驱的首创,它体现了先驱者对前人变革文化传统的总结。另外,变革后的汉字更多的是形体的简化,汉字内在的象形性思维、线条性风格依然没变,用母体文字进行言说,本身就是文学民族性的最好体现。

现代文学受到西方文化传统的影响,较明显地体现在“形”与“色”的外在形式上,代表“灵魂气质”的民族根性并没有丧失。现代文学是在传统文化同西方现代文明的冲突、碰撞,融合中生成、发展起来的。研究者们更多地看到冲突、矛盾,不注重期间的融合,这显然是二元对立思想限制下的产物,不仅禁锢了研究者的思维,也限制着对现代文学研究的深入探讨。文学活动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的复杂过程,它是不可能完全遵照某种单一的理论范式进行的,因此用简单的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来研究现代性是行不通的。何况,文化间的对立、冲突本来就是现代性的一大特点,没有对抗与冲突也就没有现代性。研究者如果不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那只能是触及文学的表层理论,无法探求文学现代性的本真面目。

二、新型动态思维方式对文学“现代性”的理解与重构

静态化二元对立研究所带来的种种局限仍制约着现代文学的研究,笔者认为,现代语境下,有必要重构文学现代性的认知途径与价值评判原则。这里,钱中文先生所提的“包含了必要的非此即彼,具有价值判断的亦此亦彼”的思维方式值得借鉴,它既有对二元绝对化对立的超越,又包含对文学传统矛盾、交锋、交往的理解。endprint

在这种动态、综合、创新的思维中,我们要重新对现代文学进行反思。在现代文学史的研究与构建中,纵向上要用整体的动态的观念把握现代文学的全局。建国以来,多数高校采用王瑶机、唐弢先生所编写的文学史,单一的文学史选材与宣讲,现代文学已被人为地压缩在1919-1949年这一时间段;在生活决定论的影响下,政治标准已成为研究现代文学的参考点与出发点,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的作品成为现代文学研究的常态,对政治思想性的研究超过审美研究已成为现代文学研究的主流。将中国现代文学封闭在三十年里,“上不衔接世纪初社会转型的文化特征,下不联系当代文学的流变”,人为地斩断现代文学与历史的联系,对复杂的文学现象进行简单的历史化的规范及排除了主体性所进行的政治思想分析。

现代语境下,以往的文学观念局限性越来越明显。重建整体的动态的现代文学史观十分必要,钱理群、陈平原、黄子平提出的“20世纪中国文学”,陈思和、王晓明提出的“重写文学史”,都表明了要对现代文学史的若干问题重新进行审视与评价。20世纪中国文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他们认为,“20世纪文学”的提出不只是一个文学史分期问题,还涉及“建立新的理论模式的问题”。陈思和曾多次表示要建立现代文学史的整体观,他将现代文学划为三个阶段:五四、抗战、八十年代开始至今,三大阶段中又对作家群与创作倾向进行考察,划分为六个文学层面。这种划分打破了垄断了几十年的文学史编写,给现代文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笔者看来,现代文学观念的更新要靠深层次的文学思维方式解决。摒弃简单的二元对立思维,采用动态的思维方式,打通纵向时间的切割,将五四至今在时空上视为整体,可以更清晰地展示现代文学发展的脉络,有助于文学现代性的研究与阐释。

现代文学是个开放的整体,它体现了中国文化传统与西方文化不断的冲突、碰撞、交汇及融合的过程,五四时期与长期以来保守封闭的中国文化传统所产生的矛盾、冲突是最为激烈,是空前的,是显性的强烈碰撞。八十年代后,中国实行政治体制改革,人们的观念不断更新,视域不断扩大,西方文化传统的冲击更多的表现为逐步隐性渗透。

现代文学研究需要有现代性视野,但不等于张显现代性就要拒绝民族性,要弘扬民族精神就排斥现代性,现代文学中存在割不断的民族根性。我们的研究范式需要调整更新,如何理解、运用和重构现代性的问题值得研究者好好思索。

三、结语

对于现代文学这个开放的、多元的整体,我们要有开放的动态化的视野,即要注意对西方现代文学传统的汲取,又不能忽视自身文学传统的借鉴与整合,考察现代性要注意共性,也不能忽视个案,要注意边缘化作家在构建现代文学中的作用。在研究中,把握现代文学的整体脉络的同时,也要重视整体中的分支,例如:湘西与黄梅地区的乡土文化,这些文化既体现了当地浓郁的生活特色和风土人情,也包涵了创作主体独特的审美体验及价值取向。文化交流和主体意识的变化,都会牵引到文学创作。

现代化语境下对文学现代性的种种研究,都应以转变传统的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为前提,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为现代文学提供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才能尊重历史,尊重文学,触摸到文学现代性的本真。

参考文献:

[1]王平.时空二元对立与区域文化视野——全球语境中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反思[J].云南社会科学,2006,(4).

[2]鲁迅.文化偏至论[A],坟[C].鲁迅文集:卷四[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3]鲁迅.看镜有感[A],坟[C].鲁迅文集:卷四[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4]钱理群,陈平原,黄子平.论20世纪中国文学[J].文学评论,1985,(5).

[5]陈思和.关于重写文学史[J].文学评论家,1989,(2).

[6]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7]张光芒.现代性与现代文学研究范式的转型中[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1).

[8]钱中文.新理性精神与文学理论[J].东南学术,2002,(2).

现代文学论文 篇4

(2010年9月)

一、考纲说明与要求

本考纲是专为我校成人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士学位考试而编制的。《现代文学专题》是研究“五四”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历史和重要作家作品的课程,被列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士学位考试的一门专业课。课程的目的要求是:

一、正确认识中国现代文学的性质、特点及其发展过程;

二、历史地、科学地分析、评价重要作家和代表作品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三、系统了解“五四”以来的文学运动、文学思潮、社团流派及文学创作的发展演变。

本课程内容、考核目标和命题,应充分体现课程性质、目的要求与史的特点,将重要作家和代表作品放在现代文学发展历史中,分析评价其贡献、成就、特点与意义,并考察评述重要文学运动、思潮、社团、流派的发展演变、主要成就与经验教训。本课程以全国高等教育自考指定教材《中国现代文学史》(吴宏聪、范伯群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为参考教材,考生可依据该教材和本考纲进行考前复习。开卷考试时间120分。

二、考试内容与要点

本课程内容为1917年文学革命开始至1949年9月止的中国现代文学,现将本课程各章节考试内容与要点具体规定如下。

第一章 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

第一节 文学革命的兴起(1917~1920)

一、文学革命的倡导与理论主张

二、文学革命的重大成就、意义与缺失

第二节 新文学社团的涌现和多元的新文学思潮(1921~1927)

一、新文学社团及其贡献: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月社、语丝社等

二、以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为主潮的多元文学思潮;新月诗派、象征诗派

三、游戏消遣的、封建复古的文学思潮:鸳鸯蝴蝶派、学衡派、甲寅派

第三节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和两大文学思潮(1927~1937)

一、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与论争

二、“左联”的成立、重大贡献及错误缺点

三、左翼革命文学思潮:剧联、中国诗歌会

四、自由主义文学思潮:京派、论语派、新月派、自由人和第三种人

五、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现代诗派、心理分析派、新感觉派

第四节 抗战时期的文学运动与文学思潮(1937~1945)

一、“文协”的成立及其贡献

二、孤岛文学的主要成就

三、抗战文学思潮的特点:民族形式的论争、与战国策派等的论争、七月诗派

第五节 解放区文学的兴起及影响(1937~1949)

一、《讲话》的主要内容与指导意义

二、解放区文学的显著特点

三、国统区文学与解放区文学的影响;九叶诗派

第二章 鲁迅

第一节 思想和创作概述

第二节 《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

第三节 杂文、《野草》和《朝花夕拾》

第三章 郭沫若

第一节《女神》等诗集

第二节《屈原》等历史剧

第四章 1917~1927年的文学创作

第一节 周作人、冰心、朱自清

第二节 郁达夫、叶绍钧、许地山

第三节 闻一多、徐志摩、冯至

第五章 茅盾

第一节 小说创作特色

第二节 《蚀》、《子夜》

第六章 老舍

第一节 小说创作特色

第二节 《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第七章 巴金

第一节 小说风格演变

第二节 《家》、《寒夜》

第八章 沈从文

第一节 《边城》、《长河》

第二节 短篇小说与散文

第九章 曹禺

第一节 话剧艺术特色

第二节 《雷雨》、《日出》、《北京人》

第十章 1927~1937年的文学创作

第一节 丁玲、萧红、张天翼

第二节 田汉、林语堂、何其芳

第三节 戴望舒、张恨水

第十一章1937~1945年的文学创作

第一节 艾青、穆旦、夏衍

第二节 张爱玲、路翎、钱钟书

第三节 赵树理、孙犁、周立波

一、论述题

1、试谈《呐喊》、《彷徨》对中国现代小说的历史贡献。

2、如何评价1930年代的自由主义文学思潮?

二、现代名诗解读

艾青手推车

在黄河流过的地域

在无数的枯干了的河底

手推车

以唯一的轮子

发出使阴暗的天穹痉挛的尖音

穿过寒冷与静寂

从这一个山脚

到那一个山脚

彻响着

北国人民的悲哀

在冰雪凝冻的日子

在贫穷的小村与小村之间

手推车

以单独的轮子

刻画在灰黄土层上的深深的辙迹

穿过广阔与荒漠

从这一条路

到那一条路

交织着

北国人民的悲哀

(原载诗集《北方》、重庆南天出版社1943年12月出版)

1938年初

现代文学作品小结 篇5

2、1917年2月陈独秀也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学革命论》,提出了“文学革命”的口号。表明了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

3、在新文学初期形成的小说流派有:以文学研究会为中心的 人生派问题小说、以创造社为中心的 抒情小说、以鲁迅为首的 乡土小说。

4、鲁迅在1925年前集成的两部小说集有《呐喊》和《彷徨》,他们艺术的再现了辛亥革命前至大革命前这一段历史阶段的中国历史生活,主要描写对象是:农民和知识分子。

5、鲁迅说他创作的《狂人日记》意在暴露礼教和家长制度的弊害。“救救孩子”

6、郁达夫先生的《春风沉醉的晚上》是现代文学中较早的描写工人生活的作品,而他的“自序传小说”的代表作是《沉沦》。

7、抗日战争和解放战胜时期的散文创作的突出特点是:具有社会功利目的。

8、田间的《给战斗者》(诗)是一首街头诗。

9、冯至的《我是一条小河》是一首爱情诗。诗篇借影儿与小河之间的自然联系书写青年男女间两心相印相随。

10、《再别康桥》借潭水、青荇和金柳三个象征意向,表达诗人对康河的眷恋。

11、戴望舒先生的《雨巷》运用了真实而充满想象力的象征手法,诗作中象征性的意向主要有:丁香姑娘,雨巷等。《雨巷》的艺术特点是:情景交融,语言直白。

12、冰心的小诗集《繁星》共同的艺术特点有:语言清新隽丽,形式短小自由

13、初期白话诗派的代表人物:胡适、郭沫若、刘半农、刘大白等。

14、中国诗歌会于1932年9月在上海成立。发起人主要有:蒲风、穆木天和任钧

15、艾青的叙事诗《大堰河,我的保姆》,大量运用了排比手法,和她用相同手法的还有何其芳的《生活是多么广阔》

16、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是其家庭小品的代表作。《荷塘月色》是其抒情小品的代表作。

17、30年代左翼革命文学论争的双方是:后期创造社、太阳社的成员和鲁迅、矛盾论争。

18、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对现代话剧艺术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主要剧作家有:夏衍、田汉、丁西林、郑伯奇等

19、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由引言和结论两个部分组成,主要表述了:文艺“为什么人服务“(文艺为工农民大众服务)和怎样服务?(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在提高的指导下普及。)

20、在文学革命中,阻碍文学革命发展的封建复古派别有:以章士钊为代表的学衡派和以林纾为代表的甲寅派。

21、柔石的代表作《为奴隶的母亲》描写了春宝娘在野蛮的“典妻”制度下非人生活的痛苦。

22、艾芜的小说《山峡中》塑造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光辉的女强盗形象—野猫子。她的性格热情、率直。机警泼辣。

23、叶少均的小说《潘先生在难中》通过冷静、客观的叙述和精细的描写,反映了一个小学校长潘先生的“灰色人生”。

24、女作家丁玲早起的作品《莎菲女士的日记》中,塑造了一个多愁善感、狂狷倨傲的一个新时期女性知识分子莎菲的形象。而她后期的作品,风格有所转变。《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成了土改小说的代表作。、25、被称为“三城”之一的 沈从文先生的《边城》,围绕主人公 翠翠与天保、傩送兄弟二人的爱情纠葛,展开了充满诗情画意的描绘,生动的展现出边城人民的人情美和人性美。

26、抗战时期揭露国民党官僚的,腐败与反动的著名短篇讽刺小说《华威先生》和《在其香居茶馆里》。在解放区的小说有两大类:一是表现工农兵生活和抗战的小说,如孙犁的《白洋淀记事》(短篇小说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的《荷花淀》,其将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人物对话含蓄传神,是其最大的艺术特色。这类小说的代表作还有《小二黑结婚》等。二是土改小说,周立波的《暴风骤雨》,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主要写的斗争地主韩老六的过程,下卷写的是斗争地主杜善人的过程。

27、报告文学是广义散文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具有新闻文学真实的特点。夏衍的《包身工》就真实的反映了包身工们的非人生活。深刻的揭露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凶残、野蛮的吃人本质。

其他:

1、创造社:1921年1月成立于日本东京。主要由日本留学生组成。强调文学应该表现自我。崇尚主观情绪抒发的浪漫主义。以创造《季刊》为其主要文学阵地。代表人物:郭沫若、郁达夫等

2、新格律体的三美:由闻一多提出,包括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

音乐美注重节奏和旋律。绘画美注重色彩,线条和构图。建筑美注重诗节和诗行的匀称整齐。

(如果问到闻一多或者徐志摩的诗,新格律体是最典型的艺术手法,《死水》中更有象征手法;《再别康桥》还运用了排比、回环、首尾呼应等艺术手法。)

3、红色鼓动诗:它是30年代产生的无产阶级政治抒情诗。鼓舞革命战斗热情是其基本特色。格调高昂,形象鲜明,赋予节奏感。殷夫的《血字》。

4、“左联”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简称,成立于1930年,1936年春自动解散(因为抗日)。他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的以鲁迅为盟主的革命作家组织。成员近300人,(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作家组织,且是民间团体。)左联的活动对粉碎国民党反革命文化围剿,推动革命进步文学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5、孤岛文学:

是指上海一段特殊时期(从上海沦陷到1941年珍珠港事件)的爱国进步文学。在这种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进步的作家和文人在中共地下党的领导下,利用英法等租界,坚持抗日文艺运动,出版报纸、刊物,用各种文学形式宣传爱国及反侵略反汉奸。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抗战文艺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举例:

什么是简答简述题?分为名词解释和简答两类(例)

1、小诗:具有字数少(短小)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或有标题或无标题。或一两行或三五行。写一点瞬间的感受,表达一点情趣或一点理趣。代表人物是冰心和宗白桦。代表诗集是《繁星》和《春水》。

答案构成:名词解释+简述+举例

如何理解阿Q的革命:从主观看,阿Q抢东西(捞好处)、报仇、找女人;从客观上看,这是中国受压迫农民自发的反抗。(意义是)反映了辛亥革命不彻底的原因之一,即没有发动群众(不彻底性)。论述题如何作答?(例)

1、阿Q形象的含义:中国下层农民的典型。塑造这个典型的性格特点。封建,守旧。麻木,不觉醒,贪婪„„总结:揭示了麻木的国民性。辛亥革命的失败能在啊Q身上体现出来。

(答案构成----对于人物形象的分析:是什么典型,如何塑造这个典型的性格特点,举出示例。总结(这个形象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鲁迅小说思想成就:首先从小说中所写的人入手,并且要举出文章中的实例,给予分析。

例如:鲁迅:以麻木的不觉醒的守旧的农民,并且要举出实例。封建守旧的遗老们(孔乙己、高老夫子,司明),遗少(秀才、假洋鬼子、)已经觉醒了的知识分子(子君)女性:受封建毒害的旧女性(祥林嫂)和受封建毒害的新女性(子君)并且说出思想、意义

中国现代文学必读书目 篇6

鲁 迅 《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野草》

郭沫若 《女神》、《屈原》

茅 盾 《蚀》、《子夜》、《春蚕》

巴 金 《爱情三部曲》、《家》、《寒夜》、《随想录》

郁达夫 《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

叶绍钧《潘先生在难中》、《倪焕之》

老 舍 《老张的哲学》、《二马》、《离婚》、《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月牙儿》 曹 禺 《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

沈从文《边城》、《长河》、《从文自传》

许地山《缀网劳蛛》、《春桃》、《命命鸟》

王统照《山雨》

李劼人《死水微澜》

柔石《二月》、《为奴隶的母亲》

萧乾《梦之谷》

徐志摩 《徐志摩诗选》《徐志摩散文选》

朱自清 《朱自清散文选》

闻一多《死水》、《红烛》

周作人散文集《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

冰 心 《繁星》、《春水》、《超人》、《致小读者》

林语堂 《生活的艺术》、《林语堂散文》《京华烟云》

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周立波《暴风骤雨》

蒋光慈《咆哮了的土地》

萧红《生死场》、《呼兰河传》、《小城三月》

萧军《八月的乡村》

路翎《财主底儿女们》

钱钟书《围城》

张爱玲《传奇》短篇集、《金锁记》、《倾城之恋》、《十八春》

穆时英《公墓》、《白金的女体塑像》

施蛰存《将军底头》、《梅雨之夕》

张恨水《啼笑因缘》、《金粉世家》、《八十一梦》

徐訏《鬼恋》、《风萧萧》

无名氏《北极风情画》、《塔里的女人》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周立波《暴风骤雨》

孙 犁《荷花淀》

艾 青《大堰河——我的保姆》

现代文学作品中的书包 篇7

鲁迅作品《两地书》中, 许广平写给鲁迅的信里也提到过“书包”, 她说:“五四以后的青年是很可悲观痛哭的了!在无可救药的赫赫气焰之下, 先生, 你自然是只要放下书包, 洁身远引, 就可以‘立地成佛’的。”

鲁迅在《呐喊》里也写道:“一个大教育家说道:‘先生一手挟书包一手要钱不高尚。’”鲁迅和许广平先生提及的“书包”, 是怎样一种形制的书包?

在今天, 提到“书包”, 人们当然会认为是将书装进去既可以供人肩背, 又可供人手提的包。可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前, 人们生活中还没有这样的书包, 那时, 小学生们去上学, 都是先把书放在一块布里, 然后用布把书裹起来, 这就叫“书包”。老舍笔下小三们所挟的书包, 和鲁迅许广平所言的“书包”, 都是这种情形的包裹。

那年头, 为什么要用一片布把书包裹起来?彼时国人十有八九属文盲, 人们对文字都有一种敬畏感, 凡纸上有字, 都很珍视和爱惜, 读书人用一方布将书裹上, 这既是对书籍的珍爱, 也是对文字的特别尊重。

1939年10月萧红写的《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中说, “鲁迅先生推开门从家里出来时, 两只手露在外边, 很宽的袖口冲着风就向前走, 腋下挟着个黑绸子印花的包袱, 里边包着书或者是信, 到老靶子路书店去了。”从萧红描写的情景, 我们可以看出, 鲁迅的书包, 用的是黑绸子印花布。

现代文学的语境分析 篇8

关键词:现代文学;语境;分析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5-0006-02

所谓现代文学,在我国已经有了60多年的历史,但是从历史的角度来说,还是一门比较年轻的文学模式,现代文学的重点在于研究我国社会在现代以来发生的内部的经过历史性变化的条件下,而形成的新的文学模式,而这种文学模式也受到了国外文学的影响。通俗的讲,现代文学是用现代语言来表现的一种文学模式,其中包含了现代科学,也包含了现代相应的民主思想。现代文学从艺术的形式和艺术的表现手法来看,有对传统文学的革新,并且在文学体裁上建立了多种新的文学体裁,包括了话剧、现代小说、新诗、杂文、散文诗等文学体裁,无论从现代文学的题材、还是叙述角度、还是抒情的方式、还是描写的手段、还是现代文学的结构组成来看,其实都是一种新的革新和文学模式。

客观的说,现代文学是在传统文学的基础上的一种革新和新的创作,一方面,现代文学具有现代化的特点,但是也结合了传统文学的文学语境;另一方面,现代文学与世界文学潮流是一致的,现代文学哟偶很多优秀的作品结合了国外文学的优点,是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文学。

因此,从现代文学的语境来分析,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瞿秋白、鲁迅、矛盾等一批现代文学先驱们都着力于从社会和历史层面解构社会现象,力图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事实求实的原则,对历史上现代的文学运动和各种思潮、还有各种现代流派、以及各作家作品都竭力与展示现代文学发展中的历史线索,以显示我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新的水平。

一、现代文学体现的自然语境

现代文学的演进和发展离不开在现代文學中体现的自然语境,一般来说,现代文学可以分为“严肃文学”、 “纯文学”、“俗文学”三种文学模式,这三种文学模式也基本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三家分立的基本的历史格局,而这种三家分立的基本格局也并不是相对孤立或者是矛盾的,其实三者之间有着共同的互相排斥又互相融合的自然精神,在这三种文学中都体现了艺术来源于生活,文学来源于自然的发展,这也是现代文学本身蕴含的自然语境的共同的演进和发展。这种三分格局的文化现象,和文学本身蕴含的“自然”反映,是不可分割和密不可分的,只不过是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段来表现出现代文学的文学体裁而已。

现代文学,更多的反映的是社会历史变迁的自然的生活,艺术手段对文学有各种的加工,但是无论如何的加工,这种蕴含在现代文学中最原始的自然精神和本质是抹杀不掉的,因此,现代文学在社会的发展中和历史的涤荡中,无论如何发展,始终不能脱离掉自己的本质属性,就是在艺术文字加工出来的自然语境的体现。这也是现代文学的内涵,现代文学不能失去这种自然语境的塑造,不然现代文学必然失去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

二、现代文学体现的历史语境

现代文学是用艺术的手段,通过叙事的方式对我国现代时期现实的书写,从文学本身来说,具有了一种新生现代历史的建构,这也本身是现代文学“历史化”的过程,因此,现代文学是体现了十分重要的历史语境的。

现代文学是离不开历史语境的,就像一枚硬币本身有两面性一样,现代文学本身内涵中就植根于了现代的“历史化”过程,现代文学也依靠这种“历史化”来体现,因此,历史语境是植根于现代文学中的。“历史化”的概念的提出来自弗里德里克·詹姆逊,詹姆逊认为,“依据表现性因果律或寓言的宏大叙事进行阐释如果仍然是一种持续不变的诱惑的话,那么,这是因为这些宏大叙事本身已经刻写在文本和我们关于文本的思考之中了;这些寓言的叙事所指构成了文学和文化文本的持续不变的范畴,恰恰是因为它们反映了我们关于历史和现实的集体思考和集体幻想的基本范畴。”因此,现代文学必然的表现这种“历史化”的进程,首先,从现代文学本质来说,文学的产生本身就是一种历史性的体现,从文学的本身来说,客观再现了现实的历史性是不可磨灭的;其次,从现代文学的文本来看,文学的艺术性也必须表现完整的客观历史的现象,从叙事的角度来看,必须完整的从历史的角度来用时间作为标记,重建一段完整的历史发展结构。

三、现代文学体现的现代语境

现代文学是新时期的文学,从文学思潮的总体情况来看,其内涵必然具有现代语境的因素,我国现代文学的文学形态是在不断的现代化的过程中不断的开启新的开端,现代文学的现代性语境也必然体现了现代文学的整体性,是一种在“追求现代”的过程中,在现代化的文学理念发展中,主导下完成的现代文学的革新和文学现代性的转化。

从传统文学的方式来说,任何文学形态都必须的具有高瞻远瞩的警示现实的意义,不然也不能成为一部好的现代文学作品,而现代文学的价值和意义以及作用就正是体现在这种现代意义的语境上,要从过去和历史,从艺术和自然中看到现在,看到未来,指导我们现在和未来的生活。

综上,现代文学,本身就是在社会变化和历史变化的过程中展现的,现代文学的发展需要具有自然语境、历史语境和现代语境的整体发展,现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其作用和价值都体现在现代文学的自然精神、现代意义和历史内涵上,意义也必然影响甚远。

参考文献:

[1]袁强,语义与语境——浅谈现代文阅读语言理解,中学语文,2008年2月。

[2]黄曼君,中国现代文学语境与古代文学资源,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7月。

[3]黄曼君,中国现代文学语境与古代文学资源(英文),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10年2月。

[4]张艳存; 于向辉,中国现代文学语境与古代文学资源,青年作家,2014年10月。

[5]马卓昊,浅谈中国现代文学语境与古代文学资源,鸭绿江(下半月版),2014年2月。

[6]杨洪承,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焦虑与选择,学习与探索,2004年5月。

[7]许祖华,后现代语境下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月。

作者简介:魏瑶,1993.06,重庆三峡学院大学本科学生。

上一篇:为二百米运动员喝彩的短篇诗歌下一篇:幼儿园大班游戏教案《老鹰捉小鸡》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