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的文学教育

2024-10-05

中学的文学教育(精选10篇)

中学的文学教育 篇1

改进和加强文学教育, 是全面实现素质教育、深化课标精神的必然发展和需要。长期以来, 我们的语文教学一直在淡化和忽视文学教育, 只片面强调语言文字和听说读写教学。现在, 加强文学教育的认识已引起文化界、教育界人士的高度重视。以下是我在文学教育方面的一些认识和做法, 写出来与教育同仁磋商。

一、加强和重视文学教育, 首先要明确文学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什么是文学教育?一些有识之士早已指出, 文学教育就是人学教育, 人文教育。文学教育就是人的综合素质的教育。文学教育的目的, 就是全面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健康素质、科技素质、文学素质、道德素质等等的综合素质。就中学来说, 就是要提高中学生的上述综合素质, 促进中学生科学、健康、全面发展, 把他们培养锻炼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合格建设者, 作为一位合格健康的公民, 要适应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需要, 必须具备优良的综合素质。作为一位作家、艺术家, 要艺术、真实地反映社会, 他们也应该具备多方面的素质。他们应具有反映生活的丰厚的语言基础, 精湛的艺术技巧, 仅有这些还远远不够, 他们还必须具有对社会高度负责的责任感、正义感、使命感, 还要具有正确的区分善恶、真假、美丑的审美标准, 才能留心生活、观察生活, 进而去准确、真实、艺术的表现生活, 反映生活的本质、社会的本质, 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人类的优秀作品。文学教育还有一个特殊的目的, 就是要为我们社会和国家发现、培养一大批文学艺术人才, 使我们的文学艺术事业后继有人, 后来者居上, 为我们的文学事业早出人才, 多出人才, 早日呈现出一个群星灿烂的大好局面服务。教学实践证明, 文学教育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世界观、人生观、道德品质的形成都有明显影响。

文学教育的任务又是什么呢?简言之, 就是要从小开始, 从学校开始, 主要通过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教学, 在孩子们幼小心灵里留下深刻的烙印。使他们从小就树立成材的理想, 并为之奋斗终生, 使他们从小就从各个方面得到熏陶培养, 使文学教育的目标一步步变为现实。

二、初中语文文学课应怎样进行教学。

要实现文学教育的目的, 必须通过文学课文的教学来完成。这要根据文学作品的不同体裁和特点灵活施教。下面, 我着重谈谈诗歌的文学教学。

诗歌是语言最精练、最富韵律美、节奏感, 历史最悠久的文学体裁之一, 它一直入选中学语文教材, 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和热爱。但在教学中,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大多数教师把教学的终极目标放在了应试上, 只要诗歌试题学生能得满分就行了。很少从文学的角度去发掘教材的潜力, 真正发挥文学教育的目的。怎样发挥诗歌的文学教育作用呢?笔者曾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

(一) 用诗歌教学去圆学生的诗人之梦。

笔者以前多次收到初中或高中已毕业的学生来信, 这都是他们去南方打工时的来信。他们在信中提出想学习写诗的想法, 向昔日的语文老师请教起怎样写诗来了。或许这是他们受了南方水乡灵秀水土和深厚文化影响罢了。但他们热爱诗歌, 想成为诗人这一点是应该肯定的。这使我常反思起我们的文学教育特别是诗歌教学的缺失。假如当时能很好进行文学教育, 这些学生岂不成了当代的诗歌新秀?抱着这些反省, 在后来的诗歌教学中, 我首先就是激发学生要树立做诗人的抱负。我说:“在你们当中, 肯定会有几位当代新诗人出现, 或者要出现一位大诗人。不过, 现在还不能确定是谁, 努力吧, 未来的诗人!”学生顿时群情激奋, 读诗的热情高涨。其次, 在诗歌教学中, 结合诗歌内容, 诗人的思想情感的鉴赏, 启发诱导学生要做诗人, 先要学会做人, 要有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 文天祥大义凛然的气节, 龚自珍无私奉献的精神, 臧克家爱国爱民的情感……根据每首诗歌的不同内容、情感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让学生明确, 要做诗人, 必须先要具备诗人的深入生活, 了解观察生活, 真实反映生活的社会责任感, 才有资格做诗人。

(二) 运用声情并茂的朗读手段去感染打动学生, 投入激情澎湃的诗歌学习中去。

诗歌是有声语言, 具有阴柔美、雄壮美、音乐美、韵律美的特点, 诗歌教学应把这种美质传达给学生, 最好的手段莫过于朗读, 这是对学生最富感染力的教学艺术。朗读可用多媒体手段, 放录音、看碟片, 但最具魅力的还是教师的躬身示范, 有声有色、有情有味的朗读, 这才最能激起学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教师的朗读中, 学生学会读诗, 再由学生模仿朗读, 进入创新朗读, 达到“不会吟诗也会吟”的境界。用朗读把学生带入诗歌意境欣赏中去, 提高他们鉴赏诗歌的能力, 达到熟读成诵的极致。

(三) 从艺术技巧上指导学生写诗。在学生有

在学生有了做诗人的抱负后, 还要从写作技巧上指导学生, 激发写诗的兴趣, 坚持练习。

1、对对联, 让学生打下写诗的基础。古人训练学生写诗就是从对对联入手的。欣赏诗歌, 特别是近体诗, 对对联尤为适用。对对联可以开拓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 又能提高学生运用对偶辞格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敏捷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采用的形式, 先由教师出上联或下联, 学生对下联或上联, 或由教师指定范围, 学生拟对联。这时, 课堂气氛顿时浓烈起来, 学生对对联情绪非常高, 抢着发言。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后, 再由学生与学生之间对对联, 连后进生也出人意料地对出好对联来。

2、指导学生从练习新诗开始, 学习写诗。学生阅读欣赏诗歌的兴趣浓起来后, 教师就适时的引导学生练习写诗。每首诗歌教学完毕, 教师可布置一些新诗写作作业, 篇幅不限, 可是五六句的小诗, 也可是十几句稍长诗作。同时指导学生作诗要精选物象及意象, 运用形象的语言表达抽象的思维情感, 力争运用比喻、拟人、对偶、对比、排比等辞格, 按汉语拼音押韵即可, 学生的练习, 常有精萃之作出现, 甚至有的学生在作文中都喜欢写诗, 极大调动了学生作诗的积极性。

改进和加强文学教育, 势在必行。文学教育之花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之下, 一定会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

中学的文学教育 篇2

一、网络文学对中学教育的挑战

1.教育对象思想的多元性、复杂性挑战

21世纪是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时代,其中网络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然而,网络文学直接导致了中学生的价值观更加剧烈,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化、复杂化,从而给中学的教育的工作者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2.网络不良信息剧增的挑战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针对思想还不成熟、辨别能力比较薄弱的中学生来说,不良的网络信息将会直接导致其价值观、人生观的扭曲,从而给中学教育者的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

3.人际关系冷淡的挑战

在网络中,任何人都可以成为“隐形人”,这些隐形人将会散步各种网络信息,只见其事不见其人,从而导致大家的交流都非常冷淡,从而直接冲击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网络文学背景下中学教育的对策

1.树立“以学为本”的教学理念

在网络化时代,传统的.教育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和学生的需求,因此,()在中学教育中,教育者应该对传统的教育方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时俱进,在大量的网络文学信息的浪潮下,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认真扮演好一个引导者、领导者和组织者。

2.借助优秀的网络文学,构建科学的德育体系

学校应该充分发挥优秀的网络文学,并利用现有的多媒体设备,建立一个科学的、合理的德育体系,从而正确引导学生使用网络文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

由于中学生的思想、价值观都还不成熟,自律能力也比较差,因此,在中学教育工作中,教育者应该加强网络道德的建设,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能够正确使用网络文学,促进高尚道德的形成。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教师与学生思想交流、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因此,在中学的教育工作中,教育者应该从实际出发,为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文学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 文學教育 语言教育 前提 途径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根据笔者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文学教育长期被摆在不恰当的位置,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与功效,文学课统统变成了狭义的“文章”课,丧失了文学应有的个性。因此,本文拟从文学教育的含义、功效及途径入手,论述如何充分发挥文学教育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中的作用,还文学教育本来面目。

一、文学教育的含义及功效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一规定正确阐述了语文教育的功能和目的,符合社会需要,学科特点,也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文学教育是语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语文教育是语言、文字、文学三位一体的教育,三足鼎立,缺一不可。

语文教育是审美教育。文学作品教学则是审美教育的最佳途径,文学以塑造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文学形象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经过提炼而创造出来的,渗透着作者思想感情,它是具体、生动、真实的,具有审美价值的生活图画。诗歌、散文以意境为艺术形象,体现一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境界,反复吟诵那些富于韵律、节奏的篇章,美感便油然而生,同时与作者产生共鸣、同情(共同感情)。小说、戏剧重在塑造“典型”(人物形象)。优秀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像生活中实际存在着的活生生的人一样,有着自己独特鲜明的个性、声音笑貌、言谈举止、风度气质和思想感情,读后能给人留下经久不忘的印象。如选入教材的孔乙己、林冲、林黛玉、祥林嫂等一大批感人的文学形象,他们不仅有丰富的个性,而且有的代表一个时代。中学生正处于长见识、认知世界的起始阶段,对周围的事物似懂非懂,教学中若以文学典型从正反两方面去教育他们,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可以帮助他们树立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格。

中学语文教学中要真正突出文学教育的地位与作用,必须在教学中寻找切实有效的实施途径,才能体现文学作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认知及创新能力,在文中得以启迪,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二、创新文学教育的有效途径

要指导学生广泛阅读。由于受应试教育及其他社会因素(市场经济、价值观念转变等)影响,语文教学方法日益僵化。文学教育被冷落在一旁,课堂上文学色彩几近消失。据一项调查结果,70%的家长认为学生课外阅读没有意义,70%以上的学生坦白说“从不阅读世界名著”。只有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读书,读好书,读懂书,才是创新文学教育的根本。因为没有阅读,就没有欣赏;没有正确的阅读方法,就不能品味文学作品的内涵。

要用活用实语文教材。中学语文教材,并不仅仅是在于提供简单的语文知识,而是在于提示学习的导向,保证必要的技能,丰富文学鉴赏的手段,提高认知思维的水平。

要突出文学语言教育。对文学语言的感悟能力是文学鉴赏能力的核心。文学是语文的艺术。文学语言是艺术的语言,它的首要特征是形象性,蕴含着独特的审美价值。文学语言不仅能客观地描述自然、社会现象和人们的思想活动,而且能够艺术地展现“人物形象”,反映作者的观念情感并深刻提示生活的内涵。在文学作品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认识文学语言特征的能力,进而使他们养成深入挖掘文学语言的审美价值的习惯。

要切实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文学教育要着力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精神,发展创造性思维。如教学《孔乙己》,我们让学生知道了孔乙己这类人是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的畸形人物后,若再让学生从鲁迅欲说还休的结尾处贴近孔乙己的命运作再创造,在悲剧美学的把握中想象孔乙己的最终命运,那么学生不仅可得到小说中孔乙己的人物形象分析,还设身处地体验了一回孔乙己。在这种体验中学生极尽创造性想象,有一千个学生就有一千个孔乙己。

参考文献:

[1]严志荣.后现代语文教育观略论[J].德阳教育学院学报,2003,17(3):23 -25.

[2]张永军.要培养中学生的文艺鉴赏能力[J].阅读与写作,2000,(4):43 -44.

中学的文学教育 篇4

问题一, 泛化文学教材的典范意义

泛化文学教材的典范意义就是把文学教材的“例子”的意义等同与其他实用类文本, 导致对文学教材的功能认识不全面, 不能全面落实文学教育的课程目标。

叶圣陶说:“语文教材只是个例子。”而文学作品的“例子”的意义, 有其特殊性: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几乎都是某一民族在某一段文明进程中、某一文学范式的典型, 是浓缩的文学审美的例子, 是浓缩的文学历史, 这一点是其他类教材无法企及的。把文学教材的“例子”意义等同与其他实用类文本, 很难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

对策:重视文学教材的典范意义, 要把文学教材的教学放到浩瀚的文学发展的背景中去, 建构文学教育的意义。应有意识帮助学生掌握不同时期文学的成就, 构建相对完整的文学史的知识, 了解祖国文学的发展脉络, 增强对民族文化的感情;同时以开放的心态了解外国文学的概貌, 汲取先进的文化知识。把教材中的每一篇文学作品都当作学生认识文学世界的一扇天窗, 而每一扇天窗都可以帮助学生洞开一片广阔的文学天地。

问题二, 泛化文学教育的方法

所谓泛化文学教育的方法, 就是把文学作品的教学方法和实用文本的教学方法等同起来, 使文学教育失去其应有的魅力。文学教材和实用类文本的显著区别是, 文学作品往往蕴涵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 所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对文学作品的教学要通过“审美体验, 陶冶性情, 涵养心灵”“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 体会其艺术表现力, 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落实文学教育的目标的需要建构有别于实用类文本教学的方法。

1. 泛化美读

泛化美读, 就是以一般意义的诵读代替美读。

“诵读是我国语文教育优秀传统中一种有益于积累、有效提高语文能力的好方法, 应该适当提倡。诵读是反复朗读, 自然成诵, 尤其适宜于抒情诗文、文言文等声情并茂的作品。诵读比简单的朗读更有助于从作品的声律气韵入手, 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和情感, 又不像朗读那样具有表演性, 这一方法有助于积累素材、培养语感、体验品味、情感投入, 达到语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目的。”[1]这段话有以下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反复朗读, 自然成诵”, 是益于积累、有效提高语文能力的传统方法;二是“诵读有助于从作品的声律气韵入手, 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和情感”, 达到语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目的, 从而培养语感。第一层面就是诵读的一般要求, 第二层面是诵读的深层要求, 即达到所谓的美读。美读是通过体验语言的节奏感、分寸感、畅达感、情味感, 体验作者精微的语言、复杂的情感, 与作家作品进行心灵对话的阅读方法, 美读是诵读教学的理想境界。

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在南京师大附中开设“鲁迅作品选读”时曾说:“文学的教育, 有时声音极其重要, 这声音是对生命的一种触动。文学是感性的, 而不是理性的。所以, 读, 让学生感动, 用心朗读是感受文学的一个重要方式。”钱教授所说的读, 即美读。叶圣陶认为美读“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读出来, ……激昂处还他个激昂, 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 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 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 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显然, 美读比一般意义的诵读的要求要高。但很多语文教师在文学作品的诵读教学中把美读泛化成一般意义的诵读。

对策:教师要重视美读指导, 通过朗读技巧的把握以及语言内部环境的感悟, 体味作品中的喜怒哀乐、爱恨情愁。教学中, 教师要多范读, 教师应该意识到:虽然教师的范读也许不及多媒体播放的录音标准, 但却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师的情感, 调动学生进入作品的精神境界之中。教师的范读远比多媒体播放录音要有感染力。

2. 泛化对话

所谓的泛化文学教育的对话就是把文学作品阅读对话等同于阅读教学对话。阅读对话和阅读教学对话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 也有必然的联系。阅读对话指的是“读者与文本及通过文本与文本相关者的对话”, 而阅读教学对话指的是“师生之间展开的课堂教学对话”[2], 教学对话旨在调动主体情感投入, 对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有积极意义, 是师生或生生之间为落实阅读教学的目标所进行的多种互动活动。阅读对话是针对学生的阅读行为而言的, 阅读教学对话是针对于阅读教学方式而言。而阅读教学方式的选择是服从于阅读行为的需求的。关于这一点,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有所提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写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 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也就是说:阅读教学的对话是促进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交流的方法, 是实现阅读对话的一种手段。

具体表现是:课堂追求的是师生热闹的双边活动, 尤其强调学生的“说”。教学中过分强调师生、生生间的各种形式的交流, 追求热闹浮华的形式, 没有引导学生与文本及其相关者的对话, 学生无以领略文学作品丰富的思想情感意蕴。对话教学非但没有调动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 反而抑制了学生做深入的阅读与文本进行多重对话。

对策:教师要带领学生体验文本丰厚的内蕴, 就应该给学生对话文本的时间, 使学生对文本生成真实的体验, 通过教学对话的形式互相启发完善阅读对话的内容, 进而获得个性化的认识。

实现阅读价值的途径一要指导学生做需要做知人论世的精神的对话。作者的生活经历以及创作的思想无不影响作品思想情感的传达。实现阅读价值的另一途径的要调动生活积累、学习积累, 仔细品味富有生活情趣的细节描写, 探究关键语句的丰富含义。

问题三, 泛化文学教育的意义

文学的教育意义包括:人生意义、社会意义、审美意义。审美性是文学的基本属性, 文学的这一基本特征决定:与文学作品教学有关精神活动, 都带鲜明的审美的特性和倾向, 这是文学教育和其他语文教育的最大的区别。泛化文学作品的教育意义突出表现是:教学中重理性的分析, 少审美的体验和审视, 重视文学教育的人生意义或社会意义, 削弱其审美意义。

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下《斑羚飞渡》一文的教学片段, 教师为了挖掘“敬畏生命”这一主题, 教师安排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作者虚构这个故事是为了告诉我们什么?他想说什么?人类在面临灾难时的选择, 首先被遗弃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做?教师提供讨论材料一:人类的“弃老”传统, 说明:人类在物质匮乏时代的选择之一是“弃老保幼”。材料二:是法国大文豪雨果写《“诺曼底号”遇难记》。说明:人类在文明发展过程中, 开始确立“护弱”的文明原则。材料三:文章《克拉玛依将铭记》, 克拉玛依大火中教师们全力组织着孩子们逃命, 另一面却出现“让领导同志先走”的声音。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人类的不同的选择的源由是什么?”

教师用心良苦, 引入“人类历史上的弃老传统”、“海滩事件”、“克拉玛依火灾”等文本, 与寓言性质的教材进行“互文性”解读, 从而使得“敬畏生命”这一主题有了一个深广的背景。无可否认这节课在引发学生扣问生命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挖掘了文本的人生意义和社会意义, 但是忽视了文学教育的审美属性, 把文学教育的人生意义、社会意义与审美意义割裂开来, 教学中重理性的分析, 少审美的体验和关照, 把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泛化成了非文学作品, 导致审美意义的缺失。

对策:文学的审美属性决定, 与文学作品教学有关精神活动, 都带鲜明的审美的特性和倾向。这是文学教育和其他语文教育的最大的区别。就这一点,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关于文学作品的鉴赏的目标和态度中明确指出:“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 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 注重审美体验, 陶冶性情, 涵养心灵。”也就是说文学作品的人生意义和社会意义需要审美关照的基础上得以落实。

《斑羚飞渡》一文的情感目标的落实要经由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审美认识、审美评价来完成。文本中浓郁溢美之情的描写是尤其不能忽视的, 如斑翔飞渡的情景, 是一幅撼人心魄的画面, 作者把它们的死, 写得悲壮凄美, 唱响了一曲悲壮的生命赞歌。由此赞美了斑羚为了种族的生存而甘于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和可贵的团队精神。

总之, 把文学作品的教学泛化成实用类文本的教学, 是文学教学的瓶颈。突破瓶颈的关键是认识文学教材的特点, 全面认识文学教材的功能, 把文学课上成文学课, 文学教育的意义才能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巢宗褀等.语文课程标准解.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

丹凤中学关于成立文学社的通知 篇5

为丰富我校学生的业余生活,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提供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学校决定成立文学社。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文学社名称:《萌芽文学社》

二、主办单位:萌芽中学团委

三、组织机构: 顾 问: 指导老师:

社长兼主编:1人 副社长:2人 秘书长: 两人 文字编辑:两人 美术编辑:两人 文学社成员: 七、一班 七、二班 七、三班 七、四班 七、五班 七、六班 七、七班 七、八班 七、九班 七、十班 七、十一班 七、十二班 七、十三班 七、十四班 八、一班 八、二班 八、三班 八、四班 八、五班 八、六班班 八、七班 八、八班 八、九班 八、十班 八、十一班 八、十二班 八、十三班 八、十四班 八、十五班 八、十六班

四、文学社宗旨:

1、拓宽学生视野,丰富课余生活。

2、发挥学生特长,培育文学新苗。

3、激发学生兴趣,提高鉴赏能力。

4、推进语文教改,提升教学质量。

5、深化素质教育,促进全面发展。

6、打造社团品牌,为校争光添彩。

五、栏目设计

1、刊首扉页(浯溪风铃,刊登短小精美的励志类的散文或指导学生创新作文的观点新颖的文章)

2、校园写真(学校生活,刊登发生在学校里的感人的真人真事,有价值的平凡小事,校园新闻等)

3、心灵寄语(学生日记,登载观察日记、自我反思之类的日记等)

4、梦幻天地(想像作文,登载童话、寓言及异想天开的科幻类作品)

5、小说世界(迷你小说,登体裁多样、风格各异的小小说)

6、青春诗笺(长歌短吟,刊登短小的诗歌,尤其重视歌颂友情、理想、青春等题材的短诗)

7、七彩散文(另类生活,刊登游记和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的散文)

8、三吾论坛(生活感悟,刊登就事论理、另具慧眼的议论文)

9、书香一瓣(读书札记,刊登名著读后感,最喜欢的诗文赏析类的文章)

10、作家访谈(乡土作家,刊登访问本县内著名的作家、诗人等的专访录)

11、雁过留声(请你留言,刊登对本刊的文章的评论、挑刺、编读往来等稿件)

六、文学社公约:

1、为文学社争光。以文学社为荣,在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勇争一流。

2、学好语文。主动参与课堂,认真完成作业,确保语文学习成绩在班级领先。

3、热爱生活。关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及时做好各种形式的记录。

4、热爱读书。多读各种类型的书刊,开拓眼界;特别要多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同时,做好摘抄。

5、勤于动笔。认真地完成习作任务,并坚持每周写周记,主动进行习作练习。

6、勇于竞争。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写作竞赛,主动向各种报刊投稿。

7、谦虚好问。主动向老师请教,争取得到老师、同学的帮助。

七、征稿启事:

文学社每月主办校报一期,热忱欢迎同学们踊跃投稿。文体、形式不限,可放眼参天楼阁,亦可关注寻常巷陌;欢迎阳春白雪,也欢迎下里巴人。不求有浩瀚的大海,但求一两朵浪花。文章需有真情实感。欢迎有创新和个性化的文章。社员每月至少交稿两篇,每学期交高质量作文稿件至少一篇。每班每周至少交稿一篇

中学的文学教育 篇6

一、关注生命体验, 实现阐释者视界与文本视界的融合

所谓生命体验是指作为一个存在着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在不停地用眼观察这个世界、用脑思考这个世界、用心体验这个世界时所积累和建构的对世界的认识、体验。从学理上说, 生命体验既是一种生命活动形态, 是个体在当下的一种悟解、领会、观照、神思状态;又是一种高度澄明的心灵境界, 是主体心灵与外部世界发生联系的一个张力场, 在主体“神与物遇”、“神与物游”的过程中, 通过悟解、想象、移情等多种因素的交融、碰撞、互汇, 使相对凝固和静态的知识经验在个体心灵之中被激活、催化起来, 赋予新的意义, 产生出更强烈、更深刻、更高妙的生命活力。从实践的意义上说, 体验的过程是外部世界和自我生命的存在状态向心灵内部展开和演讲的过程, 即通过生命活动中的感受、理解、领悟、欣赏活动, 对以往的知识经验进行再发现、再加工、再创造, 超越具体的对象与事实, 生成更深刻的意义世界, 成为和个体生命融为一体的精神力量。这种原初的生命体验对于文学文本解读而言意义重大。阐释学认为读者对文学文本解读的过程绝不是对文本消极、被动的接受, 一定会融合了自我生活经验、情感经验、欣赏经验的, 读者的感受能力、艺术趣味以及已经具有的对于社会生活、对于人生以及对于艺术本身的认识, 读者已经具备的关于文学文本的相关知识, 都将被运用于他对某个文学文本的解读之中, 并从自己的理解出发对文本进行“补充”甚至“改造”, 从而丰富文本的内涵。

中学生作为生命个体, 虽然阅历不丰富, 但是也在用自己个体独特经历、探究、体验、感悟、阅读、思考中形成知识, 在不知不觉中建构着生命体验。学生自身的这些独具个性的生命体验, 对于文学作品的解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介入因子。它既可以使文学文本内容更为具体生动, 又可以生成文学文本无限丰富的意义, 提升文学文本的当下意义。因此, 将文学教育内容和学生的生命体验有机融合、交汇在一起, 实现生命体验与文本世界的融合, 成为文学教育的特征之一。如果在中学语文教育中教师忽略学生的生命体验, 而只讲缺乏学生生命体验基础的标签性的理解, 那无疑是对文学教育价值的扼杀。而事实上, 中学文学教育一直滑行在这样的轨道中。中学文学教育“缺乏微观基础的空话、套话、大话、胡话乃至黑话, 本是由来已久的顽症”。[1]文学教学要走出忽视学生体验的困境, 既要关注学生外显的活生生的生命崭露, 又要关注其内隐的、活泼的、流动的生命情感, 实现学生的生命体验与文学文本视界的有机融合。

二、微观挖掘, 解读语词缝隙中可能的多重意义

文学语言是描述性语言, 文学文本无论将对象描述得多么详尽, 都只能是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多重图式化面貌, 其中有着更多意义的不确定性与空白。正如叶燮所言:“诗之至处, 妙在含蓄无垠, 思致微渺, 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 其旨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 泯端倪而离形象, 绝议论而穷思维, 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 所以为至也。”[2]叶燮推崇的最高审美境界是那种“言在此而意在彼, 泯端倪而离形象, 绝议论而穷思维”的“冥漠恍惚之境”。就是指“言有尽而意无穷”或“含不尽之意而在言外”的境界, 即是有限的言辞含蕴丰富而多义的状态。含蓄无垠是指修辞以暗示的方式去蕴含无限丰富的意味。“文艺作品往往不是倾筐倒箧地说的, 说出来的只是一部分罢了, 还有一部分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没有说出来, 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 才能够领会它”。[3]文学文本中的这种意义的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就成了文本的基础结构或审美对象的基础结构, 有待于读者品味、把握、填空、挖掘。如果没有解读者的补充、丰富, 文本事实上无法在解读者那里获得真正的反映和实现, 也即文学的价值不能真正得以体现, 而正是有读者的补充, 文学作品所传达的无穷韵味和情趣也才能真正凸现。正如德国接受美学的重要理论家伊瑟尔认为由于文本中“未言部分在读者想象中成活, 所言部分也就‘扩大’, 比原先有较多的含义, 甚至琐碎的小事也深刻得惊人”。[4]这些理论给予中学文学教育的启示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微观挖掘, 解读语词缝隙中可能的多重意义。

然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 由于种种原因, 语文教师很难引领学生进入文本内部结构, 揭示出深层的、丰富的、多重的文本意义。例如在中学语文课堂上“霜叶红于二月花”、“二月春风似剪刀”、“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等经典诗句的妙处很难解读得令人心服口服。这些诗句究竟好在哪里?讲了多少年了, 还是古典诗话中那些印象式语言, 如抓住了景物的特点来写, 语言简洁、感染力强之类的解释。这种解释只是玄妙而空洞的赞美, 缺乏货真价实的、系统、深入的分析, 至于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点就不得而知了。要摆脱这样的文学教育缺陷, 需要引导学生走进文学文本内部, 对之进行微观分析。所谓微观分析也就是文学教育要引导学生层层剥离, 把握文学文本语词缝隙中的可能的多重意义。

三、飞扬灵性, 走进美的历程

美是动情的、醉人的, 是千姿百态、绚丽多彩、变幻莫测的。就文学作品来说, 以反映人类的生活、净化人的灵魂为己任的文学家, 当然要在自己的作品中追求至真、至善、至美, 并以之作为自己创作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当人们面对古今中外无数文学作品时, 复杂多样的美让人心动神驰、流连忘返。“文学的至真至善至美就是达到文学的极致, 就是一切文学创作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终极目的。……我们的文学仍然是在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种种矛盾中, 描绘真善美与假恶丑, 人性与兽性的斗争景象, 从中弘扬真善美, 张扬人性, 揭露假恶丑, 批判兽性, 以求人类能在精神上提升自己, 净化自己的灵魂, 以帮助构建一个和谐社会。”[5]正是由于文学文本这样的审美属性, 可以引领人走进美的世界, 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中学生正是审美观养成的关键期, 文学这一特性不能不在中学文学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 通过文学教学, 让学生在文学殿堂里得到美的濡养和培育, 进而养成学生高尚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怎样实现这样的目的呢?中学文学教学不是仅仅停止于让学生知道作品说的是什么事情, 或者仅仅停止于被它写到的人、或抒发的情感所打动, 应构筑起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平台, 引领学生够透过文本的字面意思去领悟那含蕴的情趣、妙味, 亲近美、感受美、品味美、评价美, 在进行审美享受的同时获得思想的启迪, 带学生走进一个美的历程, 让学生在文学作品中荡漾出各种轻柔优美的愉快感受, 让学生在文学殿堂里欣赏自然美、社会美和人情美。如朱自清的《春》是一篇经典美文, 融会了美的文字、美的意境、美的情思、美的精神。让学生一边诵读文章, 一边想象自己心目中美丽的春天, 并对文本进行再创造:在作者原有描写的基础上再进行拓展, 用带有文学色彩的语言把自己所看见的和所理解的春天描绘出来, 与大家分享, 感受文章行云流水的美。总之, 可以让学生跟随着作家创造的美把灵性飞扬起来, 使每一节文学课、每一篇课文就像一朵美丽的花儿一样, 带着一股幽幽的清香, 飞入每一个学生的心田。如让学生通过语文课堂可以得到种种美的体验:可以登泰山看日出的绚丽多姿, 可以去海边听海潮的私语, 可以上天山看奇景, 可以顺长江游三峡, 可以到丽江看绿之韵……通过学生的想象和联想, 对课文有一个敏锐的审美感知, 达到“思接千载, 视通万里”的审美境界。

文学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一直是人类文化与人类精神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总是在字里行间渗透人类最美好的思想情感, 以丰富的诗意与情意对人的心灵进行潜移默化的陶冶, 对人类精神领域进行净化、升华和拓展。在人文主义之光的照耀下, 纯技术主义的语言训练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质疑, 新修订的《语文新课程标准》赋予语文学科工具性以新的内涵, 是“负载文化的交际工具”, 规定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 关于课程目标的论述是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 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 尊重多样文化, 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文学教育成为国际教育的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自序.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2]王一川.文学理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3.

[3]龙协涛.鉴赏文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

[4]蒋孔阳.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 (下)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88.

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篇7

一、从文学作品的具象性、艺术形象的整体性出发,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文学作品总是通过作者的观察和独特的视觉对复杂的社会生活进行选择、酝酿, 以鲜明独特的感性形象来反映透视整体。文学作品的鉴赏首先要从这一特点出发, 引导学生具体领略感知作品所描绘的那些生动具体的艺术画面, 入乎其中, 进乎其境, 从有机的、完整的艺术形象中获得美的享受, 从而培养学生审美感知感受能力。

二、根据文学作品蕴藉性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要鉴赏文学作品必须驱谴我们的想象。”这意思是说文学作品往往不是倾筐地说的, 说出来的只是一部分罢了, 还有一部分所谓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没有说出来的必须驱谴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领会它。中学生寡于阅历, 缺乏情感体验, 这些“先天不足”使他们的想象在鉴赏中难以张开舒展的双翼, 因此在鉴赏文学作品时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自觉培养学生想象的直觉性、敏感性、多向性和广阔性, 领略作品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体味“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奥妙。

三、充分调动学生的感情,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情感是文学鉴赏的根, 根越深, 树的枝叶才会越繁茂。文学作品鉴赏要引导学生从作品的语言文字中“披文入情”、“沿波讨源”, 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或喜或怒或愤的丰富而深刻感情。要善于激发学生感情的火花, 增强其审美的内趋力与激动强度, 使学生从作品外显的或潜藏于字里行间的感情中获得共鸣。

“动情”是审美鉴赏的基础。要让学生“动情”进而提升审美情感, 必须做到以下三点:首先, 精心设计欣赏导入语。通过导入语引起学生注意,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学生在教师的强烈感染下发生情感的同化。比如《阿Q正传》一文表层情感信息是滑稽可笑的, 而在表象里透射出来的却是一个长期压抑在社会底层的畸变人格, 一个浸透着血与泪的“国人沉默的灵魂”, 在貌似夸张谐谑的叙述语调里包含作者沉博深广的悲怆、同情和愤慨。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打破常规的检查预习教学模式, 一开始便以深沉凝重的语调介绍阿Q的“精神胜利法”并就“精神胜利法”的产生原因及其对劳动人民精神的麻痹、灵魂的戕害做了沉痛的揭示与剖析, 那么教师的导入语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 使他们在一种同情、可怜、愤慨的情感状态下转向作品的深入阅读。其次, 艺术地创设欣赏情境。在《我与地坛》教学中, 我们可以利用著名画家孙滋溪的油画《母亲》引领学生入境。面对油画的主人公——衣衫破碎, 手擎镣铐, 正在奶孩子的顶天立地的母亲形象, 一定可以使学生的灵魂受到极大的震撼。教师再以深情的语调一字一句地诵读史铁生怀念母亲的文字。这样的一种与作品情调相一致的环境气氛, 会更加强化欣赏的“心理场”。第三, 表情范读。再现作品的整体情感信息, 教师的表情范读往往是一条捷径。通过缘情发声, 教师把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立体化、形象化地传达出来, 以声音媒介引导学生触摸作者的心灵, 引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四、培养灵敏的语感能力, 有益于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叶圣陶说过:“鉴赏文学作品跟寻常读物不同, 是非辨出真滋味来不可的, 读者必须把握文字的意义和情味, 才能辨出真滋味来——也就是接近作者旨趣的希望”。重视语感训练, 要把生活的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 就是要辨出语言文字的“真滋味”、“真情味”。这其中也包含着对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的把握, 对语言的灵活性及其所表现的生活的音响、色调、韵味感的敏感, 对语言组合规律的融合贯通的领悟, 对语言节奏明快自如的感应, 对语势的强与弱、缓与急、张与弛和文气的刚与柔、密与疏、直与曲以及不同的语言风格的体察等。

摘要: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首先,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 要进行开放性的语文教育, 冲破课堂局限, 让学生走进浩大的语文世界, 广泛地摄取文学作品中的精华, 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它的奥秘和美, 实现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发展个性、健全人格的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其次, 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初步具有文学鉴赏能力对学生的智能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中学鲁迅文学作品的教学视角浅议 篇8

众所周知, 鲁迅文学作品教学中的“主题视角”的出现和盛行是有历史原因的。长期以来, 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都非常强调思想性、政治性和阶级性, 鲁迅作为一位“思想家”和“革命家”, 对他的文学作品的分析更加突出了鲜明的“革命主题”, 这种单一的作品分析视角极大地影响了中学的鲁迅文学作品教学, 形成广为流传的教学模式:以政治斗争为主线, 先“介绍写作背景”, 再“揭示主题思想”。在具体的教学中, 教师惯于用抽象的政治观念和阶级观点来机械地分析鲁迅文学作品的思想主题, 把生动的鲁迅文学作品讲成了政治观念的符号。

这种“把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的教学视角在改革开放以后受到了猛烈的批判, 事实上, “主题视角”的教学既窄化了鲁迅文学作品本身所具有的丰富的人文内涵, 又背离了语文的学科性质, 更远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规律。

“主题视角”的教学遭到否定之后, 人们开始探寻鲁迅文学作品教学的新方法、新视角, “文体视角”应运而生, 它力图摆脱那种把鲁迅文学作品当作政治教材的教学视角, 转而从文章学、文体学和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和教学鲁迅的文学作品。笼罩在鲁迅头顶的那些特殊的光环消失了, 鲁迅的小说、散文与其他作家的小说、散文被摆在同样地位上, 通过教学这些文学作品, 使学生学习小说的结构、叙事的角度、人物的刻画、环境的描写等语文知识。例如, 在《故乡》的教学中, 通过比较“闰土”容貌、神情的变化来学习如何刻画人物;分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对“百草园的描写”, 让学生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 同时品味作者遣词用字之精妙。

可以说, 从“主题视角”到“文体视角”的转变, 使鲁迅文学作品的教学开始“回归”语文教育, 在提高鲁迅文学作品的教学质量, 增强鲁迅作品教学的文学特色和审美特色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然而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又使人不甘将其文学作品作普通的教学处理, 尤其是当人们重新阅读不再被政治神圣化了的鲁迅及其文学作品的时候, 反而获得了更深更广的审美体验和精神感召, 因此有教师提出, 鲁迅文学作品的教学应该是引导学生与文化大师进行的文化对话和精神沟通, 而不应陷于琐碎的知识分析的泥潭之中, 这是“文化视角”倡导者的主要观点。

“文化视角”与“文体视角”的主要差异在于:在中学教学中, 应该把鲁迅文学作品作为哪一种选文类型来教?“文体视角”更多的倾向于“例文”, 而“文化视角”则更多的倾向于“定篇”。

根据王荣生博士等的研究, 所谓定篇, “是语文课程规定的内容要素之一, 按照我国的传统, 指语文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篇目”。[4]定篇类选文的教学价值, 是选择适合中学生学习的众所公认的经典名篇, 对学生进行的不可或缺的经典的训练, 文化的教育。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衡量, 将中学鲁迅文学作品视为“定篇”当无异议。

“定篇”的定位解决了在中学里鲁迅文学作品应该教什么的问题, 接下来的问题是“怎么教”?“文化视角”的倡导者虽然敏锐地意识到鲁迅文学作品的经典价值, 但“文化内涵”、“精神价值”如何能使学生具体的体悟得到?“文化”是一个何等抽象、宽泛的概念, 非但一般教师难以把握, 学生更是会陷入到虚无缥缈之中。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还在于回到“定篇”的功能上来, 真正认清“定篇”类选文的教学任务, 也就是朱自清所指出的, “该只是了解和欣赏而止”, 明确地说, 中学教鲁迅文学作品, 就是要使学生更全面地认识鲁迅, “彻底、清晰、明确”地领会鲁迅文学作品。

如何才能使学生“彻底、清晰、明确”地领会鲁迅文学作品呢?笔者以为要把握好三个重点。

一是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料。包括对鲁迅本人的介绍和评介、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 还包括作品所涉及的主要事件的背景资料。

二是要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想像、探究、对照阅读等等手法, 体味鲁迅文学作品本身的魅力。鲁迅文学作品的布局谋篇、叙事角度、人物刻画、环境烘托、语言表现力等都堪称文学典范, 因此对文本本身的研读和揣摩对于理解鲁迅文学作品仍然是至关重要的。

中学的文学教育 篇9

一.外语专业学生的“思辨缺席症”的成因

外语专业学生“思辨的缺席”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主要有外语学习的特点、教师的过度自我保护意识、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和急功近利的指导思想等。

1. 外语学习的特点

外语专业学生首先要过听、说、读、写、译等专业技能关, 这是外语专业和机械、建筑等专业学生学习的主要不同点之一。从入学初开始外语专业学生就要背诵大量的单词、短语、句型、段落和文章。经过长期的训练, 学生的记忆能力普遍得到很大提高, 但由于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记忆性训练, 其思辨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被荒废。外语专业学生的认知水平高于外语教学内容要求的认知水平, 因此学习内容对学生思辨水平提高的推动作用不大。在外语的学习过程中, 大量进行的是模仿、记忆、重述等练习。这种练习显然无法有效培养分析、推理和评判能力。虽然高年级开设了一些专业课程, 但和专业技能课程相比课时偏少, 同时由于学生语言水平有限, 思辨能力训练的空间不大。而其他专业学生的学科内容学习, 由于没有语言障碍, 其深度与广度都可能形成对学生认知的挑战, 其思辨技能训练的时间与空间明显多于英语专业的学生。

2. 教师的过度自我保护意识

无论在教师还是学生的观念中, 老师都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 是知识的权威, 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是正确的。当然, 我们不能否认树立教师威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在实际教学中, 有些老师由于对自身的思辨能力缺乏信心, 同时也是为了树立和维护自己的知识权威形象, 总是引导学生在事先准备好的标准答案范围内讨论问题。当学生对教师讲授的内容提出评判性的问题时, 教师往往会转移话题, 甚至进行打压。久而久之, 学生的思辨能力受到压制, 老师的思辨能力也因为长期闲置不用而退化, 恶性循环也就应运而生。

3. 教学方法

教学中, 老师往往重视语言的理解、模仿、复现, 而忽视了学生表达的内容是否符合逻辑、是否是在思考基础上做出的分析和判断。那些内容空洞、逻辑关系混乱但用词准确、语音语调好的发言往往能够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高分。对于那些内容丰富, 能够反映学生进行了深入思考的发言或作文, 却因为存在一些明显的语言错误, 而得不到老师的认可和鼓励。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互动形式更多的是对事实和知识点的问答, 而不是能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评判能力的专题研讨会。

4. 学习方法

由于对外语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和外语学习方法缺乏正确认识, 学生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用于语言基本功的训练上, 很少接触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学等学科知识, 更不用说理论类书籍了。其结果就是他们的视野狭窄, 分析问题能力差, 缺乏批判性思维。

5. 急功近利的指导思想

陆谷孙教授曾说过:“过分刻板机械, 只求与未来职业接口而往往偏离全面发展培养目标的题海战术和技能训练, 已使一些学生思维萎缩, 修养更遭到忽视。”近年来, 外语学习中的急功近利思想有所抬头, 教育部门的管理者和教师都把培养外语应用型人才作为首要任务, 甚至把外语专业过级率当成考核学院工作和老师工作绩效的最重要指标之一, 忽视和淡化了历史、文学、哲学等培养思辨能力必需的学科。这种急功近利指导思想导致学生更多地掌握了空洞的语言形式, 知识面狭窄, 遇到需要进行分析、判断的问题时就会变得茫然不知所措。

二.英美文学教学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西方文学理论具有反向思维、共时性历时性并重, 跨文化跨学科性等特点, 只要在英美文学课堂上恰当运用, 就能对培养外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提供极好的实践和理论素材。文学会让学习者掌握在观察研究一个问题的时候做到多角度观察、整体性思考、共时性对比、历时性考究、批判性质疑、综合性分析以及新视角切入等立体思辨能力和技巧。它在培养外语学习者的思辨能力的同时, 还能提高他们的英语语言文化的整体素养。

1.转变教学观念

英美文学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 充分认识到大学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 更为重要的是启迪智慧,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会学生思考。进入高年级后, 外语专业的教学就应适时从听、说、读、写、译等技能培养, 转向学科内容学习上来, 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是一个知识爆炸和信息爆炸的时代, 参加工作后, 学生会发现在校期间学到的很多知识都会变得过时。那些善于发现事物间的内在联系, 善于分析、归纳和评价获得的知识和信息的学生, 将能从容地应对未来遇到的各种问题。作为教师, 自己首先要具有思辨能力, 才能引导学生发现新问题, 提出新观点, 遇到问题时能够辩证思考, 鉴别真伪, 有所创新。

2.改革英美文学教学方法

传统的英美文学教材和教学大多采用“文学史+选读”的模式, 没有包括西方文论和文化批评的内容。教师在介绍社会历史背景和相应的文学流派和文学知识的基础上, 讲解这一时期代表作家的个人生平及其文学创作情况, 最后分析该作家的名著的选文。学生被动地记录和记忆大量的文学知识点, 很难形成自己对文学作品的见解。

英美文学教学中西方文论和文化批评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良好工具。英美文学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文学理论博大精深, 具有跨学科、跨文化和多视角聚焦文本、阐释作品的特点, 对同一问题进行多角度、跨学科、跨文化以及历时、共时、横向、纵向考察和研究, 从而解决学生思辨能力差的问题。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取代以教师为中心, 改革以讲课为主的教学模式, 实施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 使学生在讨论或辩论过程中理解和储存思想。

当然, 我们也要防止“以学生为中心”演变成“由学生来组织教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建立认知框架, 并在整个授课过程中使得认知框架不断深入和拓展。以学生为中心绝不意味着教师放弃组织引导的职责, 更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坐在一边任由学生天南海北地闲聊。

3.改革对学生的评价体系

改革传统的评价体系, 不仅要看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 也要考察他们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以便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探索和评判的积极性, 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增加形成性评价在学生成绩中的比重, 以防止出现“上课记笔记, 下课抄笔记, 考试背笔记, 考后全忘记”的现象出现。在确定学生成绩时, 除了关注语言本身是否正确和流畅外, 还要注意学生语言的逻辑性、所表达的内容的深度和创造性。尽量采用讨论式教学, 鼓励学生参与辩论, 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除了课堂上组织讨论外, 还可以要求学生写短文分析某个作品所蕴含的思想。

参考文献

[1]黄源深.思辨缺席[A].张后尘 (主编) .外语名家论要[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2]文秋芳等.我国英语专业与其他文科类大学生思辨能力的对比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0, 42 (5) :355

[3]陆谷孙.关于英语教学的三点杂感[J].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9, (7) .

浅谈中学英美文学阅读的四种途径 篇10

一、结合校本课程开发, 推进中学英美文学阅读

校本课程是学校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 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要进行科学评估, 充分利用本地区和学校的资源开发出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必要补充, 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 也是推进中学英美文学阅读的重要途径之一。结合校本课程开设, 推进中学英美文学阅读, 教师应做好以下四点。

1. 明确中学英美文学阅读的原则

阅读材料的选择要坚持趣味性原则, 即通过中学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作品的内容、主题是否适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 作品的语言表达、故事情节对学生是否有吸引力。中学英美文学作品应讲究可读性原则, 即阅读材料的难度应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中学英美文学作品应力求真实性原则, 即阅读材料应尽量选择原汁原味的文章或经过改写的语言地道的阅读材料, 作品描写的内容是否真实反映了某一文化、时代及民族的特点。阅读材料还应力求精讲的原则, “精讲”应该是能够引发学生发散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东西。结合校本课程开发, 教师应积极建构文学作品阅读思维型教学模式。当然, 中学英美文学作品阅读还要讲究题材的广泛性和体裁的多样性原则。

2.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首先,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技巧, 如猜词、略读、推理判断、理解大意、理解文章结构、理解图表信息、理解指代关系、理解逻辑关系、理解作者意图、评价阅读内容等。其次, 培养学生科学的阅读习惯, 克服读必出声、逐字阅读、纠缠生词等不良习惯。只有通过长期训练, 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 从而真正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

3. 指导和鼓励学生读完整的作品

文学作品的阅读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阅读。课前阅读要求学生了解作品的背景知识、主题思想、基本情节等内容。课中阅读大部分是选取该作品比较精彩的片段, 然而只选片断, 难免有支离破碎的感觉。阅读文学作品, 更应从整体上去感受体验, 学生才会有所启迪。因此, 课后阅读尤其重要。课后阅读则要求学生进一步阅读所讨论作品的其他章节或相关作品。比如, 笔者曾经指导学生读过短篇小说《The Necklace》, 读过中篇小说《Falling Leaves》, 也读过长篇小说《Pride and Prejudice》。在指导过程中, 教师应和学生一道进行积极文学批评活动, 加强学生批判性思维训练。教师还可结合文学作品阅读, 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心得写作等。

4. 引导学生掌握文学鉴赏的方法

英美文学作品欣赏课的重点应放在指导学生如何欣赏和分析作品上面。即要求学生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情节安排、叙述角度、语言风格等。文学鉴赏不仅包括感受与重建, 同时, 也是重建艺术形象的过程。还有读者的理解和领悟, 通过阅读对作品做出新的思考和探究。

二、结合校园文化艺术节, 通过英语小品短剧推动中学英美文学阅读

中学生兴趣广泛、思维敏捷, 如戏剧表演则是中学生最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通过英语小品短剧表演, 推动中学英美文学阅读, 教师应着重考虑两个方面问题。

一方面, 适当介绍当代英美著名作家的文学创作, 向有能力的学生推荐优秀作品。如研读短篇小说、背诵诗歌、朗读剧本、扮演角色等, 使学生不仅学习英语语言, 也了解英美文学, 加深对英美文化的认识。

另一方面, 有一些英美文学名著是以戏剧的形式出现的,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角色进行英语戏剧表演。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同时也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参加表演的学生精心准备, 自己制作服装、道具、背台词, 可以极大地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并能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如我校结合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元旦汇演, 表演《白雪公主》《小红帽》《漫话西游》《项链》《灰姑娘》等英语文学剧。

三、结合周末或寒暑假, 指导学生影视欣赏是中学英美文学阅读的重要补充

许多优秀的小说、戏剧都被拍成了影视作品, 这些作品往往浓缩了原作的精华。通过观看这些影视作品, 学生可以更全面直观地学习文学作品。如让学生观看《Gone with the wind》《Harry Potter》《The sound of music》《King Kong》《Snow White》等。通过影视可以使学生直接了解国外当今以及其历史、文化、建筑等多方面的社会状况。影视作品也为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全面真实的情况提供一个直观的场景, 使学生有着身临其境的感觉。

四、结合时文阅读比赛, 以赛促读是中学英美文学阅读的催化剂

不少英文报纸内容鲜活, 文学作品语言地道, 如《21世纪英文报》等, 教师可以年级为单位, 通过英语备课组力量, 每学年组织学生进行文学作品阅读比赛, 从而有效推动中学文学作品阅读的开展。如我校初二年英语备课组, 每学期初提供100篇英美文学作品给参加奥英讲座的学生, 期末时教师从中选出20篇文章, 设置相关问题, 如选择题、判断题或任务型阅读完成表格等。同时, 利用每周一全校升国旗集会机会, 对获奖学生进行表彰, 通过该活动, 能有效达到以赛促读, 以赛促练的良好效果。

总之, 开展中学英美文学作品阅读, 不仅能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培养学生的思维型阅读习惯, 丰富学生英语语言, 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 还可以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实现语言从输入到输出的重要转变。

摘要:从中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指出了开展中学英美文学阅读的意义, 探讨了实施中学英美文学阅读的四种途径。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 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扩大词汇量, 学到地道的语言表达和句子结构, 提高语言理解和应用能力。

上一篇:三阶梯式诊断下一篇:生态公益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