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教育论文

2024-10-13

文学教育论文(通用8篇)

文学教育论文 篇1

文学教育杂志 《文学教育》杂志火热征稿

《文学教育》长江文艺出版社主办的《白桦林》杂志决定从改为《文学教育》,《文学教育》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和武汉新世纪文学教育研究所联办,《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社协办,系国家正规出版物。国内统一刊号为:CN42-1639/C,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672-3996,邮发代号:38-423。《文学教育》为半月刊,于20元月正式出版,每册10个印张,四封彩印,定价10元,国内外公开发行。

文学即人学,对人的教育当然离不开文学教育。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却忽视了文学教育这个重要的方面,导致广大的受教育者文学修养偏少,鉴赏能力偏低,审美趣味偏淡,写作功底偏差。针对文学教育薄弱这一现状,《文学教育》杂志应运而生。现在,《文学教育》杂志向一切关心文学教育、研究文学教育、从事文学教育的人士征稿。下面是常设栏目及约稿范围。

栏目简介:

名师高论:特邀国内著名文学教育家透视文学热点,剖析文学现象,评论文艺思潮,纵论文学教育。强调人文视野,体现理性精神。

新作拔萃:精选国内最新公开发表的短篇小说、散文和诗歌作品,选文力求现代、力求经典、力求好读,让读者更快捷地读到当代文学创作的最新成果。

名篇探赏:分析、欣赏、解读中外文学中的经典作品,强调多元视角,着力艺术赏析,精研细读,既突出探索性,又突出可读性。

古典重读:专门研读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提倡新思路,提倡多角度,注重文学性,注重审美性,让读者真正感受到古典文学作品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

课文研析:针对大学和中学教材中的文学作品进行研究分析,或单篇研究,或同类比较,力求视角独特,观点独到。

文学教法:探讨文学课程的新教法,可以是单篇作品的教法介绍,也可以是同单元作品的整合教学探讨,还可以是同文体作品的类比或归纳教法的探索,着重于文学教育方法的研究。

文本读法:文本解读的方法多种多样,有些文本的意义本身就是多元的。文本读法强调多角度、多层面,突出阅读个性,突出文学体验。

文章写法:各类文学作品都有其相应的表现手法,具有一定的写作技巧。本栏目从两个方面对文学作品的写法进行关注:一是名作写作技巧评析;二是各种文体的写作技巧研究。强调技术性,强调指导性。

作家研究:对中外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进行研究,研究他们的创作道路,研究他们的创作思想,研究他们的创作个性。也可以研究当下具有影响力的青年作家。

文学美学:从美学的角度研究文学,从文学的角度研究美学。着重探讨文学教育与美育的关系。可以是审美经验的描述与总结,也可以是美学理论的阐述与归纳。

文艺争鸣:针对作家、作品、文艺思潮和文学理论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强调学理性。

硕士论坛:发表硕士研究生的最新研究成果,只要与文学有关的内容均可,注重理论色彩,提倡创新精神,追求可读效果。

创作园地:关注各级教师和文学青年的文学创作,刊发原创的小说、散文、诗歌、随笔、杂文等。强调文学性与探索性。

文坛扫描:本栏目是一个信息之窗,重点关注中国当代文坛的最新动态,兼顾世界文学的最新发展,包括文坛热点话题、作家近况、新作简介、文学活动报道等。

热烈欢迎广大作者为《文学教育》踊跃投稿

联系客服 QQ493835422QQ:503162492

联系人:许老师王老师

客服电话:13864900505

投稿邮箱:tougaoxiang81@126.com(邮件主题请写投稿《文学教育》杂志

文学教育论文 篇2

一.课堂文学创意的含义

课堂文学创意, 就是指在课堂上, 师生讨论的共同对象是策划创意中的文本, 具体地说, 课堂教学文学创意的生成, 是指打破课文固有的文本样式, 引进雕塑、绘画、摄影、影视、戏剧、小品等新旧艺术形式, 丰富教学手段, 激活课堂氛围, 从而达到课堂教学艺术化的效果。

文本是语言的实际运用形态, 在具体场合中, 它是根据一定的语言衔接和语义连贯规则而组成的整体语句或语句系统, 有待于读者阅读。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雕塑、绘画、摄影、影视、戏剧、小品等已经纳入文学创意的范畴, 且构成策划创意的主流。“文学创意”最恰当地诠释了新媒体时代的特征, 虚拟是其生成的心理诱因, 新媒体时代的虚拟, 借助现代科学技术, 给人以酷肖逼真的虚拟场景, 使观者沉浸其间, 来体验虚拟的现实, 它用图像媒介为观众提供了感觉的选择和知识转换的融合。一句话, 文学创意的本质在于文本结构的演化和与时俱新, 课堂文学创意则是提升文学教育的新形式。

有感于此, 文学课堂教学形式的革新, 可以引进文学创意的思维及其形式, 以求有新的突破。

二.语文课堂文学创意的生成

课堂的文学创意多样化能够调动学生多种感官, 诱发学生多样的体验, 从而激起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

1. 戏剧元素的课堂生成

戏剧这种古老的文学形式历经古今而不衰退, 源于它永远不老的艺术形式, 人物语言台词化、课本情节剧本化以及课本故事小品化等是优化文学课堂教学形式的几种有效的手段。

人物语言台词化

台词是戏剧表演中角色所说的话语, 是剧作者用以展示剧情, 刻画人物, 体现主题的主要手段, 也是剧本构成的基本成分。一些课本对话描写可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朗诵, 让学生进入课本创设的情境, 揣摩人物的心理。学生在过足“戏瘾”的同时很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例如教授《娜塔莎》时作如下设计:

娜塔莎与索尼亚的对话描写———

“我觉得, 我爱了他一百年了。我觉得在爱他之前, 我从来没有爱过任何人。你不会懂得这个的。”

“我一看见他, 我就觉得, 他是我的主人, 我是他的奴隶, 并且我不能不爱他。是的, 奴隶!他命令我做什么, 我便做什么。”

“为什么他不直接来向你求婚呢?要知道安德来公爵给了你完全的自由, 假使是如此;但我不相信这个。娜塔莎, 你想过没有能有些什么样的秘密的原因吗?”

这些对话描写突出娜塔莎和索尼亚对待阿那托尔的态度, 又显示出不同的个性特点。请简要说明她们的个性特点, 并分角色朗诵出来。此题的设计旨在借助戏剧这种形式让学生很好地揣摩人物的心理, 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其次是让学生根据人物性格特征, 借助联想和想象编写台词。首先台词必须性格化, 即根据人物的出身、年龄、职业、教养、经历、社会地位以及所处时代等等条件, 突出人物的语言特征。其次台词要口语化, 要明白浅显、通俗易懂, 使观众清楚明了地看懂剧情, 理解人物。

课本情节剧本化

编写课本剧是课堂教学经常采用的一种有效形式。课本情节剧本化, 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丰富学生的语言, 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和优美的语言表达能力;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和对课文内容的记忆;促使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 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教授《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一课时, 笔者让学生分场景编写课本剧,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其中高潮部分“邹忌进谏”编写得十分成功。现节录如下:

第二幕邹忌进谏

人物:齐威王邹忌大臣

时间:上朝之时

地点:齐王宫殿

(齐威王坐在龙椅上, 大臣立在一旁, 邹忌上)

邹忌 (行君臣之礼) :启禀大王, 臣邹忌有事启奏!

威王:邹爱卿平身!有事尽管奏来!

邹忌 (站起身来) :谢大王!老臣的确明白自己比不上徐公漂亮。我的夫人偏爱我, 我的爱妾怕我怪罪, 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 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威王 (倚在龙椅上, 大笑) :呵呵!寡人还以为是什么国家大事呢?!原来是爱卿的家事!哈哈!

邹忌 (神态严肃, 上前一步) :不, 大王明鉴!这不只是老臣的家事, 这是关系到齐国兴衰胜败的大事!

威王 (从龙椅上站起, 诧异) :哦, 寡人洗耳恭听, 相国请讲明白些!

邹忌 (正色) :老臣一个人尚且受到如此蒙蔽, 今齐国土地方圆千里, 拥有一百二十座城池, 宫中嫔妃及侍从, 没有谁不偏爱大王, 朝廷之臣没有一个不害怕大王, 全国境内没有一个不有求于大王。这样看来, 大王所受到的蒙蔽很深啊!

威王 (频频点头) :好!好!好!爱卿言之有理!

威王 (拟写诏书) :来啊, 传寡人旨意———从今日起, 无论大臣、差吏、百姓, 能够当面指责寡人的过错的, 授予上等的奖赏;能够上书谏寡人的, 授予中等的奖赏;能够在公众场合批评指出朝政的过失, 让寡人听到的, 授予下等的奖赏!

邹忌、侍从 (鞠躬) :大王英明!大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威王 (喜笑颜开) :众爱卿平身!退朝! (众人下场)

这幕课本剧, 故事情节完整, 戏剧形式完备, 人物性格鲜明, 较好地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课本故事小品化

小品是近几年来为观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小品的历史由来已久。我国喜剧小品起源于80年代初, 它继承和发展了话剧、相声、二人转、小戏等剧目的优点。它的基本要求是语言清晰, 形态自然, 能够充分理解和表现出各角色的性格特征和语言特征。借助小品这种形式, 可让学生对一些讽刺类课文进行改编, 提高文学素养, 并进行表演, 如《装在套子里的人》《欧也妮·葛朗台》等。

2. 广告元素的课堂生成

公益广告是以为公众谋利益为目的而设计的广告, 具有社会的效益性、主题的现实性和表现的号召性三大特点。近几年全国高考很多地方都用广告的形式来考查语言简明得体, 这也是高考很有特色的题目之一。它将成为高考语言表达部分可能出现的重点题型之一。在课堂上适当引入广告因素, 让学生就课文某些细节编写公益广告词, 能够起到很好的情感教育的效果。如教授《最后的常春藤叶》时, 让学生编写“关爱他人”公益广告, 如“送出一份爱心, 收获明媚阳光”、“送人玫瑰, 手有余香”、“上善若水, 厚德载物”、“时代在变, 时间在变, 不变的是我们的关怀”、“爱人者, 人恒爱之;敬人者, 人恒敬之”等, 使得学生在爱的课堂氛围中接受道德情操教育。

3. 对联元素的课堂生成

对联, 又叫楹联, 俗称对子, 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汉语言文学艺术形式, 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之一。它的历史源远流长, 流传至今, 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根据使用的目的和场所的不同, 对联分为寿联、挽联、婚联、装饰联、行业联等等, 因此它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对联格律, 概括起来, 有六大要素, 又叫“六相”, 一是字数相等, 二是词性相当, 三是结构相称, 四是节奏相应, 五是平仄相谐, 六是内容相关。全国高考拟写对联的题目, 被认为是弘扬传统文化, 贴近现实生活的最优秀的题目之一。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 课文的导入, 背景及作者的介绍, 主旨思想的理解, 课本内容的拓展延伸等, 均可融入对联这种形式。具体有以下途径:

一是借用已有的名家名联, 如在教授《滕王阁诗并序》时, 在介绍过滕王阁兴衰历程及创作背景之后, 给学生展示历代文人所作对联:

我辈复登临, 目极湖山千里而外;奇文共欣赏, 人在水天一色之中。

帝王长洲, 仙人旧馆;将军武库, 学生词宗。

依然极浦遥天, 想见阁中帝子;安得长风巨浪, 送来江山才人。

滕王何在, 剩高阁千秋, 剧怜画栋珠帘, 都化作空潭云影;阁公能传, 使书生一序。寄语东南宾主, 莫看轻过路才人。

海宇庆澄清, 百渚皆兴, 依旧飞阁流丹, 突兀云霄雄杰势;江天开旷达, 群山如拱, 愿共凭栏浮白, 评量风景古今秋。

通过以上对联的介绍解读, 加深学生对滕王阁文化内涵的理解, 并激发他们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是教师给出或拟定上联, 学生对下联, 在教授《蜀相》时, 给出成都武侯祠上联, “收二川, 排八阵, 六出七擒, 五丈原前, 点四十九盏明灯, 一心只为酬三顾”, 让学生结合诸葛亮生平事迹对出下联。在教授李清照作品的时候, 给出郭沫若题济南李清照纪念堂上联, “大明湖畔, 趵突泉边, 故居在垂杨深处”, 让学生联系李清照创作成就或思想经历编写下联。

三是让学生自己编写对联, 运用对联对课文的内容进行概括。如学习《琵琶行》一文时学生就写出了“琵琶一曲弹出满腹心酸, 长句一首歌尽一世沧桑”、“一弹一作道愁闷, 此声此语感人心”和“琵琶女琵琶行琵琶弦上琵琶语, 青衫客青衫人青衫司马青衫湿”这样的好对联。

4. 影视元素的课堂生成

所谓影视文学是指通过广播电视声画媒介, 以听觉和视觉传达设计为着眼点, 运用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结构情节、塑造形象、营造氛围、抒发感情, 给受众以文学审美情趣的文学类型。影视剧是一种有声有色有动感的综合性艺术。它把静态的文字动态化, 把内在的情感外在化, 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 并把这种情绪转移到听说读写的语文活动中去。

课堂教学影视元素的引入, 有两种途径:

一是影视剧的渗透。有不少课文都有与之相关的影视剧, 可截取相关片段, 穿插在教学过程当中播放。在教学《罗密欧与朱丽叶》一课时, 我播放了8分钟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电影剪辑, 让同学们在欣赏故事的同时, 认识到他们爱情的坚贞。在上《祝福》一文时, 我就播放了祥林嫂在风雪中艰难挣扎的电影剪辑片断, 引起学生对祥林嫂这一形象的无限同情。影视剧的课堂渗透, 其意义在于能够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媒体技术, 增加课堂容量, 为教学注入更多的艺术因素, 强化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是影视手法的借用。在电影制作中, 导演按照剧本或影片的主题思想, 分别拍成许多镜头, 然后再按原定的创作构思, 把这些不同的镜头有机地、艺术地组织、剪辑在一起, 使之产生连贯、对比、联想、衬托、悬念等联系以及快慢不同的节奏, 从而有选择地组成一部反映一定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感情、为广大观众所理解和喜爱的影片, 这些构成形式与构成手段, 就叫蒙太奇。这种手法亦可用于写作教学及课本剧的改编上来。如广东考生作文《不能忘记过去》就是成功地运用蒙太奇手法的一篇佳作。文章以“六十年前, 法国, 诺曼底”、“六十年前, 苏联, 斯大林格勒”、“六十年前, 中国, 东北”三个历史瞬间镜头展开, 辅之前后对比的手法, 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震撼, 达到较好的艺术效果。

5. 音乐元素的课堂生成

巧用音乐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诱导学生的情感因素, 以便引起情感方面的共鸣。在上《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课时, 可播放贝多芬的名曲《命运交响曲》, 让学生感受到贝多芬那颗要扼住命运咽喉、不甘沉沦的心, 为课文的主题作烘托陪衬。在上《鸿门宴》时, 为了让学生全面理解项羽这一历史上备受争议的英雄, 除了补充相关资料外, 可播放屠洪纲演唱的《霸王别姬》, 让学生认识到项羽侠骨柔情的一面。

三.把握好课堂文学创意的“度”

课堂文学创意的引入固然是一种新鲜的创意, 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如果过分追求形式的新奇多样, 就有可能偏离教学的本质, 舍本逐末, 陷入华而不实的误区。

1.片面追求多媒体教学, 忽视对文本的深入理解。课堂上声、色、光等多媒体一味直观刺激, 学生懒得自己思考, 忽视了对语言文字的感悟。

2.任意“恶搞”课本人物, 远离原文主旨。当前网络上流行“恶搞”, 以颠覆的、滑稽的、莫名其妙的无厘头表达来解构所谓“正常”, 许多学生不知不觉之间也受到了影响。他们在编写课本剧时, 为了迎合部分同学的猎奇心理, 便加上了许多和主题不相干的情节和对白, 任意曲解人物性格。

3.片面追求个性化教育, 忽视了良好习惯的培养。文学创意能够给一些特长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 但一些学生最基本的学习技能都不具备, 个别学生的“创意行为”, 使得课堂秩序混乱, 影响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 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文学教育与文学批评 篇3

问者:洪老师,您好!首先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接受我的采访。我们知道,您曾获得过全国首届冯牧文学奖·青年批评家奖、第四届全国鲁迅文学奖。最近,我们又听说您获得了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家奖。应该说,您是一位很优秀的文学批评家,同时您又创作了好多散文、随笔等作品,也是一位作家。因此,我想首先请您谈谈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

答者:这个问题可能要从两个方面来看。首先是它们之间的区别。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是两个不同的文学范畴。批评是一种科学性或学理性较强的领域,属于学术范畴,主要侧重于阐释、发现和判断,它更多的需要批评家的理性观照。当然,好的文学批评同样也是一种审美的创造,无论是思辨方式还是表达方式,都具有某种值得玩味的意味,像宗白华和朱光潜的某些文章,你既可以看成是一种评论,也可以当成随笔来阅读。而文学创作是一种审美思想和情感的艺术传达,属于艺术创造领域,主要侧重于体验、感悟与表达,它更多的需要作家的感知能力和艺术的原创能力,尤其是对生命存在的敏锐感知和对人性存在的深切体察。

其次是它们之间的联系。文学创作的存在是文学批评存在的前提,但批评不是简单地依附于创作之中。很多人觉得,是作家养活了批评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不这样看。因为文学是人类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方式。面对人类漫长而丰富的精神生活,面对人类敏锐而丰饶的心灵活动,面对人生繁复而驳杂的存在境域,创作和批评只不过是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对之进行诠释和传达。

当然,就方式而言,批评的独特性在于,它是选择以作品(包括作家、思潮甚至文学史等)作为评析对象或载体的。这也决定了批评不可避免地针对文学创作说话。但是,就我个人的想法来说,批评并不是对作品进行简单的好与坏的直接评判,批评不是文学的法官判词。批评只是一种艺术的阐释和审美的发现,它虽然带着作者个人的价值倾向和美学趣味,这只是表达批评家的艺术标准和立场,并不是对创作进行粗暴的肯定或否定。

问者:谢谢您帮我们做的一番解释。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对当下的文学批评颇不满意,甚至提出各种质疑。这些质疑,最主要的还不是担心批评人才的缺失和批评话语的减少,而是更多地指向批评的诚信和批评力量的丧失。说到底,批评的有效性正在成为人们日益担忧的重点。因此,我想请您谈谈文学批评的有效性问题。

答者: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个重要问题。大约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人们对于文学批评的不满已越来越强烈,其批评之声也越来越尖锐。在很多人眼里,批评家要么是时髦话语的批发商,要么是出版商的忠实推销员,要么是玩弄玄奥概念的象牙式人物,偶尔有几个批评家忍不住发一点“异类的尖叫”,立即被授予“酷评家”的“光荣头衔”。批评似乎已变得越来越萎缩、庸俗甚至充满了某种游戏的色彩。嘲讽者有之,怒骂者有之,不屑者有之,当然也不乏少数认真而清醒的评判。

文学批评的有效性,我以为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文学批评对评判对象的有效认识。对批评对象的有效认识,是指批评家必须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一种平等的基础上建立一种潜在的对话关系。这种关系,是维护有效阐释的一个基本策略。这种平等关系,是确保批评有效性的关键。不仰视(尤其是对著名作家),不俯视(尤其是对文学新人),在平等的位置上进行艺术交流。人都是有情感的动物,批评家也不例外,难免会受到这样或那样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个人审美趣味的影响。这时,尤要注重与批评对象之间的平等关系,它是确保批评客观公正的前提。

但是,这种对等关系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其一,任何人都会受到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尤其是一些重要的作家与大众传媒、出版商所形成的利益关系,很容易让我们无法保持平等关系。其二,这里面涉及到作家与批评家的关系。可以分析两个事件:莫言、贾平凹与李建军之间的批评事件。韩寒与白烨之间的批评事件。批评,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具体文本进行艺术的再度重构,就是在既定的话语之中延伸它的审美内蕴,拓展它的审美空间,使人们在这种“二度创作”中领悟到作品中某些更为丰茂的审美信息和艺术内涵。

二是文学批评对自我角色的有效把握。批评家对自我角色的科学认识,也是确保文学批评有效的一个重要方面。法国的批评家蒂博代曾说:“好的批评家,像代理检察长一样,应该进入诉讼双方及他们的律师的内心世界,在辩论中分清哪些是职业需要,哪些是夸大其词,提醒法官注意对律师来说须臾不可缺少的欺骗,懂得如何在必要的时候使决定倾向一方,同时也懂得(正像他在许多情况下都有权这样做一样)不要让别人对结论有任何预感,在法官面前把天平摆平……一个带有明显倾向的偏见,或者站在古人一边或者站在今人一边做出判决的批评家,在我看来,不如一个理解诉讼的必要性和永恒性,理解它的一张一弛犹如文学心脏的节奏运动的人那样聪明,后者才是真正和纯粹的批评家。”一个优秀的批评家,应该是一个检察官,而不是一个法官。

我们当下的一些批评家,特别喜欢充当文学法官。具体表现:一是争夺话语霸权。二是热衷于“捧杀”或“棒杀”。这种情形,实际上暴露了批评家主体内部长期存在的两个相当突出的弱点:一是对文本进行再度艺术重构的能力不足。这构成了我们对具体创作的分析与阐释常常停留于话语的自然层面,重视归纳而不重视解构,强调演绎而不注重重构(阐释的有效性大打折扣)。批评家忙于制造概念,主义,或现象。二是属于自我深层的智性发现薄弱。这导致了我们要么注重自我主观意志的强行介入,使批评更多地倾向于利用创作作为自己预设审美价值的证据;要么注重单个文本的实证式分析,对作家的整体创作态势以及文坛的整体发展动向缺乏敏锐的把握和准确的判断。

真正有效的批评,对于批评家来说,必须有能力将批评对象放在一种纵横坐标中进行系统的、比较性的考察。纵向坐标:古今文学发展态势。横向坐标:中外文学发展态势。

三是文学批评对理论资源的有效运用。批评的理论资源非常重要,可以说是越丰富、越扎实,批评就越有穿透力。但是,理论资源的灵活运用,也是需要注意的重要方面。

问者:谢谢您所做的详尽解答。我们知道,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繁荣都离不开批评。王尔德说:“没有批评的官能,就没有艺术的创造。”普希金则认为:“批评是揭示文学艺术作品的美和缺点的科学。”文学批评对于文学的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80后作家韩寒和评论家白烨在争论时说:“我早就看这些文学评论家不顺眼,他们把握了部分话语权,徇私舞弊,严重阻碍了文学的发展。”正如任何职业都需要具备相应的职业素养和操守,批评家的职业素养和操守有哪些?

答者:在某种意义上说,文学批评就是利用批评家的专业知识和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逐渐完善的审美标准去解读批评对象,阐释自己的理解和想法,说明“艺术品‘成长’过程”,或诠释“艺术与生命、科学、经济、伦理、宗教等等的关系”(奥登语)。也就是说,它是建立在对批评对象的细读之上,通过认真的研读和专业化的分析,并自始至终围绕自己的批评对象来发言。批评也是一种创造,但这种创造是“及物性”的创造,是针对具体文本所蕴含的审美信息而延伸出来的创造,并不是借用“评论”某个文本的机会,大肆灌输自己的某些所谓的体系化思考,更不是凭空的、甚至是莫名其妙地训诫作家应该如何如何地写,而不应该如何如何地写,仿佛自己是一个文学法官。

将自己视为文学评断的法官,这是批评家的一种角色错位。它造成了批评家的武断、草率和粗莽,远离了文学批评应有的科学、理性和公正。尤其是当批评家受到自己趣味和私情的蒙蔽时,不认真地去研读文本,便四处表明自己的这种“法官”身份,无疑更伤害了批评应有的尊严。法国著名的批评家蒂博代就曾一针见血地否定了这种恶劣的、市侩化的“法官”式批评做派。他认为,如果作者是律师角色,那么,法官就应该是公众,而批评家只是一个检察长,“好的批评家,应该像代理检察长一样,应该进入诉讼双方及他们的律师的内心世界,在辩论中分清哪些是职业需要,哪些是夸大其词,提醒法官注意对律师来说须臾不可缺少的欺骗,懂得如何在必要的时候使决定倾向一方,同时也懂得不要让别人对结论有任何预感”。显然,在蒂博代看来,批评家的责职,就是在作者和读者之间建立一个有效的桥梁,使读者能够更科学更全面地了解作品,但批评家也并非一个没有原则的和事佬,所以他又使用了“使决定倾向一方”来委婉地表达批评家应有的判断。而这种判断,在我看来,就是一个批评家建立在文本细研之上的价值立场。

抛弃“法官”的潜意识,回到具体的批评对象之中,以自己的专业学识来阐释它们的内在品质,以此展示自己所恪守的艺术立场和价值标准,远比四处兜售所谓的“学识”更重要。如果在文学批评中强制性地兜售所谓的学识,那只是一种丑陋的“炫技”。用奥登的话说,在这类批评家的文字中,我们从他的引文中所获得的教益,要远远高于他自己的批评文字。遗憾的是,这种“炫技式”的批评并不少见——动不动就扯出一个大概念,做理论谱系状;或者无论针对什么批评对象,都要与某些经典性的文学作品作“跨越式”的比较;甚至因为某些评价风向的转变,批评家自己便悄悄地改弦更张,先抑后扬或前倨后恭,而且不乏以所谓的“学识”来印证自己的“观点”。通过卖弄“学识”来遮掩自己飘忽不定的价值立场,为自身批评的出尔反尔和见风使舵提供便利,从根本上说,表明了某些人正在以批评作为手段,来获取专业之外的世俗功利。如果加上他们对自身“法官”意识的不断强化,其恶俗化的效果可想而知。

问者:您的见解的确精辟,部分批评家的“法官”意识确为当前批评界的一大病症。前段时间,以抛出“中国当代文学垃圾论”而闻名的德国著名汉学家顾彬在某卫视谈话类节目中与《收获》杂志副编审叶开共同探讨“中国当代文学的堪与不堪”。在这档节目中,顾彬口不择言,不但断言“中国当代文学存在很大的问题”,还一一评点了莫言、王安忆、阿城、安妮宝贝等国内知名作家。其中对作家莫言的批评尤其尖锐。顾彬认为中国当代作家放弃美的追求,称莫言是个落后的小说家,原因是莫言仍用章回小说——那种传统的创作方式写作。说莫言的小说过于追求故事性,出现的人物太多,反而忽略了对人物的刻画。另外顾彬认为中国作家舍弃推敲精神,说“莫言43天完成小说,不尊重语言”。据我所知,莫言是我们国内评价蛮高的一位作家,洪老师您怎么看待顾彬的观点?

答者:顾彬的访谈中绝大多数内容都不值得一驳,缺乏一个学者最基本的理性思考。而中国大陆的媒体却对这种“愤青式”的酷评兴奋异常,紧紧抓住“垃圾”一词耸人听闻,最终将之演绎成“中国当代文学全是垃圾”的说法,更加荒谬。

但顾彬确实是相当傲慢的。当然,他有傲慢的权利。萨义德曾强调,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知识分子不仅要向权力说真话,还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向公众道实情。这里面,其实也同样暗含了一种由独立意志和率真品质所融铸起来的“傲慢”。只不过,这种傲慢是以共识性的真理或经过理性思考的真相为依托的。它是知识分子对现代文明价值体系的一种积极承诺,具有严谨的价值立场和现代性的思想启迪意义。而顾彬的傲慢并不具备这种品质,因为他的傲慢是建立在“胡说”的基础之上的。

我之所以认为他是胡说,就在于他利用了自己所谓的专业知识背景,做出了明显不符合事实真相、也缺乏基本理性的错误判断。细读他的那篇访谈,我们可以看出他在几个主要论点上均属荒诞不经——譬如,他认为中国作协“一点用处一点好处都没有。你在中国大陆可以问所有的作家,没有人会主动说到作协,没有人,一个也没有。如果是真正的中国作家,他肯定不要入那个作协。”事实是,除了一两个作家声明退出中国作协,绝大多数生活在中国大陆的作家都是中国作协会员,包括史铁生、莫言、余华、苏童、王安忆、毕飞宇等等优秀作家。譬如,他认为1949年以后的中国作家不如1949年以前的作家,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1949以后的作家都不懂外语,既对外国作品了解和理解很差,也“不能够从另外一个语言系统看自己的作品”。这种论调显然是全球化思维的怪胎,无论是从文学理论还是创作实践上说,都讲不通。李白、杜甫、曹雪芹……都不懂外语,但没有人否认他们是伟大的作家。况且,外语与一个作家的创作水准之间究竟有多少关系,不仅缺乏基本的文学理论来支撑,也缺乏相应的创作实践来印证。譬如,他认为《狼图腾》是法西斯主义之作。这话当然有道理,但问题是,中国的作家和批评家早就有类似的看法了,而且没多少人将它们视为优秀之作。譬如,他认为,“中国人根本不给他们自己的文化和文学什么地位”。其理由就是,他在计划写作中国二十世纪文学史时,很多来自中国的朋友包括作家都劝他别写,并认为那些都是垃圾。如果一个汉学家仅仅靠自己的几个“中国朋友或作家”的说法来对中国当代文学进行判断,这种判断的荒诞性不言自明。如果再退一步想,难道二十世纪的中国百姓,都是在垃圾文学里成长出来的?难道用垃圾喂养起来的我们,依然能够推动中国社会的文明?譬如,他认为中国作家的母语普遍使用得不好,非常成问题。我不明白顾彬是用什么标准来衡量中文的。

问者:您的观点可以说是对顾彬“中国当代文学垃圾论”的一个有力回应。洪老师我想请您谈谈从事文学批评这么多年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答者:我从事文学批评差不多20年了。其中,对我个人来说,最大的感受是文学批评是一个不仅仅需要个人素养的领域,还更加需要良知和勇气。我曾多次说过,一个批评家必须拥有敏锐而准确的艺术感觉,必须具备丰富而深邃的思想积淀,这两种素质将决定他能否有效地阐释作品,并对作品进行令人信服的审美评判。但是,要使我们的文学批评真正地沿着学理性和科学性进入良性循环,我觉得仅靠这两点专业素养的强化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将职业道德、精神操守甚至艺术良知提高到应有的位置上来,认真地处理并协调好批评家作为“世俗的人”和“专业的人”之间的角色区别。作为世俗的人,我们或许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需要,在日常伦理规范下进行自由的生存选择;但是,作为专业的人,我们必须以清醒的理性精神和严谨的评判眼光,对待自己的批评对象,维护批评职业的基本准则和伦理操守,即它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没有什么比良知更为重要。尽管“良知”这个词语说起来总是给人以异常空泛的感觉,但在今天这种“改变思想就像更换内衣一样随便”(葛兰西语)的知识分子精神现状中,它却越来越显示出存在的珍贵性。尤其是在文学批评中,没有它的存在,我们不仅无法找到一种合理的批评尺度,无法恪守学理性的批评思维,而且也无法体现自己批评的价值和作用,更无法维护批评自身的公正性和科学性。在本质上,也就无法道出自己真实的声音。

因此,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喜欢选择一种高度警惕甚至挑剔的眼光来评断那些不断地引起公众关注的作品,尤其是那些在文坛引起不断好评的作品,或者是那些重要作家的标志性作品。尽管我非常清楚,这是一种相当大的冒险行动——因为这往往意味着是对公众审美情趣的公开挑战和对作家艺术创造力的怀疑,但是,通过批评的参与性、介入性和互动性的现实诉求,通过自己力所能及的阐释和实事求是的评判,我觉得至少可以辨析出更多的内在艺术真相。当然,对于那些还处于创作起步阶段或者严肃探索之中的作家和作品,我可能更愿意选择一种相对宽容的尺度(不是放弃自己的价值标准)来进行评析,个中原委,既有某些激励的愿望,也有对未来文学发展的一种热切期待。所以,这些年来,我一直对先锋文学抱着少有的热情。

总之,批评应该是一个寂寞而艰难的事业。任何批评家都不可能寄希望于用自己的行为来改变某种创作格局,而只能通过严正的批判和积极的倡导来引导创作向更健康、更有意义的方向发展。所以,我向来认为,在任何一个时代,如果批评变得炙手可热,甚至趋之若鹜,那将不是批评的荣耀,恰恰相反,而是批评的耻辱——因为它意味着真正的批评已发生了变质,变成了人人都可以不讲学理、不负责任的自由评说。

问者:与以前相比,现在的文坛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管是文学创作还是文学批评都很活跃,这无疑也对中小学的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洪老师就语文课程中的文学教育以及中小学语文教师的知识储备、知识结构方面给点建议。

答者:我曾经做过几年中学的语文教师,对中小学的语文教学多少也有一些熟悉。我个人的感受是,绝大多数语文老师的主要精力都花在课本教学和应对学生的考试成绩上,其文学知识的储备基本停留在大学时代。这是非常不够的。它直接导致了学生对课本的厌倦和对课外新潮读物的迷恋(如网游小说、玄幻小说等),而老师却没有能力对之进行有效的引导。老师只有非常熟悉当下的创作情形,能够及时地掌握一些创作热点,才能找到切实有效的方式,科学地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知识积累。

其次,是中小学老师普遍缺乏基本的艺术感知力和理论素养,不能向学生有效的解析作品中所蕴含的微妙的艺术肌理。由此也直接导致了我们中学的语文教学只能落实在“点对点”的固定性思维教育,譬如这个字、这个词、这个段落的意义是什么,这篇作品的主题思想是什么,而不能有效地提供它为什么这样来表达。

我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像鲁迅的《祝福》。《祝福》里的祥林嫂的命运,大家都很熟悉。但她是怎么变成乞丐,最后又偏偏死在祝福之夜呢?这里,鲁迅充分利用了一种道德力量。他让鲁四老爷交待妻子:“这种人虽然似乎很可怜,但是败坏风俗的,用她帮忙还可以,祭祀时候可用不着她沾手,一切饭菜,只好自己做,否则,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于是,作者写到——

四叔家里最重大的事件是祭祀,祥林嫂先前最忙的时候也就是祭祀,这回她却清闲了。桌子放在堂中央,系上桌帏,她还记得照旧的去分配酒杯和筷子。

“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四婶慌忙的说。

她讪讪的缩了手,又去取烛台。

“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拿。”四婶又慌忙的说。

她转了几个圆圈,终于没有事情做,只得疑惑的走开。她在这一天可做的事是不过坐在灶下烧火。

这里,有一条隐秘的道德高压线:祥林嫂不能像以前那样为鲁家做祭祀了——她明白了自己有罪,不干净——寻找自我洗罪的出路——捐门槛,以为洗了罪,可以像正常的女人——仍不能做祭祀,希望破灭——绝望地成为乞丐,精神先死——肉体死亡。所以,鲁四老爷看起来很儒雅,很敦厚,而且只是对四婶说了这么一句话,但是这句话的威力却通过各种间接的方式最终将祥林嫂置于死地。如果老师们能够紧紧扣住这个线索来解析,我相信学生会深得其妙,也明白了鲁四老爷卫道士的本质。

再次,是中小学老师艺术思维的固态化。文学与科学不一样,它的文本是一种开放性的,妙处也在于它的多义性。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老师必须要警惕自己的一些固态思维,以开放性的眼光来充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鉴赏能力的培养,不是通过现成的课本,还需要老师选择一些有价值的新鲜文本,在没有任何人进行评判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训练。这个方面多做一些,学生的鉴赏能力就会提高。而鉴赏能力上去了,写作能力也不会太差。我是这样认为的。

问者:谢谢您的建议。最后,希望您给广大的中小学老师和学生推荐几部当代小说。

答者:这一点,倒是有些让我为难了。就中国当代小说来说,我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及以前的小说,中小学的老师们可能在大学时代都已了解了。九十年代以后的小说,我想推荐的是:陈忠实的《白鹿原》;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莫言的《檀香刑》《生死疲劳》;王安忆的《长恨歌》;张承志的《心灵史》;苏童的中短篇小说;毕飞宇的中短篇小说;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及一些中短篇;阿成的《年关六赋》等短篇小说等等。

问者:谢谢您的推荐。您的一番谈话,使我们对文学批评和中国的当代文学都有了更一步的了解,真是受益匪浅。再次感谢您接受我的采访。

古代文学教育与发展 篇4

一、基础语文古典诗词教育实践

叶嘉莹先生的教学生涯分成了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

自1945年辅仁大学毕业后至1948年赴台,叶先生先后在北京的三所女中同时教5个班的国文课,周课时量为30多个小时。

她说:“由于师生对国文课的共同热爱,使得我对如此沉重的工作量也居然丝毫未感到劳苦。

那时中学的国文课每周都要有一定的进度,而且有时要举行同年级的联合考试。

因此我在讲课之际,除培养同学的兴趣外,对知识方面的讲解也极为认真而不敢掉以轻心。

认真的结果,当然使我自己也获得了不少的教学相长之益……”从1948年至1954年,先生在台湾彰化女中、台北二女中等多所中学任教,期间经历长女出生及拘捕。

出狱后教职、住所具失,经堂兄介绍任教于台南一私立中学。

1953年经友人介绍任教于台北二女中,后经戴君仁、许世英介绍入台湾大学、淡江大学教授国文。

因台二中要求将所教两班高中送到毕业,同时教四班国文,加上作业批改,十分劳累以致气喘。

这一时期的叶嘉莹先生在近的基础语文教育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为今后古典诗词教学辉煌时期的到来做好了教学方法上的充分准备。

但同时由于工作量的繁重和拘捕之难的影响,在早期的教育生涯中先生的重心为基础语文教学,于学术研究致力较少。

自1955至1990年,先生先后在台湾大学、淡江大学、密西根大学、哈佛大学、加拿大温哥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讲学。

这一时期她不仅在教学方面步入辉煌期,同时还在古典诗词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

虽然在中期教育生涯中,叶先生的教学以高等教育为主,但在中小学语文教育方面仍然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主要集中表现在两方面:一、她通过课堂讲授、讲演、广播电视授课为各种知识层次、各种年龄段的人授课,她的听众中既有老人,也有孩童。

讲授过程中她“在求精与求深的同时,也希望能求其尽量做到大众化。

”尽量顾及到不同的知识层次及接受能力,为提高民众的传统文化修养做出了贡献。

二、她的许多重要学术观点如“弱德之美”“兴发感动”说、“赋化之词”等不仅推动了古典诗词研究,使我们对诗词发展史的认识更为深入,同时也为古典诗词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撑。

自1991年至今,步入晚年的叶先生其思想进入了又一境界,她说:“在中国的诗词中,确实存在有一条绵延不已的感发之生命的长流,我们一定要有青少年的不断加入,来一同沐浴和享受这条活泼的生命之流,才能使这条生命之流永不枯竭。

”“由于自知老之将至,才急于把自己所得之于古诗词的一些宝贵的体会要传给后来的年轻人。

”在这一理念的驱动下,1991年她在论文《谈古典诗歌中兴发感动之特质与吟诵之传统》中探讨了吟诵这一古老教学形式的历史传统、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以及在教学方面的重要性等。

1995年她与田师善等友人合作为四至十四岁的儿童编写了古诗读本《与古诗交朋友》,并亲自撰写序言、录制吟诵音带。

近年来,叶先生继续呼吁加强中小学古典诗词教育,希望在幼儿园大班到小学三年级学生中开设诗歌唱游课,让孩子一边玩,一边吟诵诗词,由此打下好的人文基础。

二、基础语文古典诗词教育思想

在70年来的教学科研中叶嘉莹先生形成了丰富的古典诗词教育思想。

“兴发感动”说在叶先生诗词思想中居于核心地位。

叶氏的学说将孔门诗教、兴趣说、神韵说、境界说贯穿起来,并吸收了西方文艺批评理论,使其成为一个中西融融会的诗学概念。

她认为“诗的教学第一当然应先培养出一种善于感发的能力……”,而孩童的直觉感强,正是培养这种能力的最佳时期。

对比当前台湾、内地的中小学语文习题,就会发现台湾的习题中有很多让学生说、写读诗感受的题目,更重视学生感发能力的培养。

而内地充斥市面的习题中更多的是关于诗词内容理解方面的题目,苏联模式的影响痕迹还未完全消失。

所以在当前教育形式下,基础语文教育者应当学习叶先生学说,并将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叶嘉莹先生近年来在基础语文古典诗词教育方面对于吟诵这一教学方法的推广致力颇多。

她不仅多次撰文论述吟诵之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作用,更是以高龄之身亲自为小学生录制吟诵录音带、现场指导吟诵,其躬行之精神令人钦佩。

她提倡在小学开设唱游的诗词课,并举办类似日本“百人一首”的吟诵竞赛游戏。

中学文学教育纵横谈 篇5

[作者] 高伟毅

[内容]

目前我国中学语文课仍停留在单纯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言技能上,忽视了语文课中文学性应具有的展示社会生活、陶冶精神情操和培育审美素养的作用。对此,中学文学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研究与实施应尽快提到日程上来。文学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要树立文学形象的整体性观念,在教学实践中坚持五个统一。

一、进行中学文学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重要性

如何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需要的新一代公民,使他们既具备建设新时代的知识与能力,又能渡过更充实、更愉快、更有价值的人生,这已成为摆在我国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所以,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成了人们都关注的热点。那么,为迎接新世纪的挑战,现在的中学生应具备什么素质呢?我国现行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方针对此已有准确和全面的概括,那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五部分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整体,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对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现代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学》,商港等,黑龙江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出版社)目前我国中学的课程设置都直接或间接地为这五育服务,并围绕这五育开展相应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活动。

但是,在我国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文学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却因还没有根本实现从应试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向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转变而摆不到应有的位置上,以至于本应主要承担文学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任务的语文课仍停留在单纯的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言技能上,而忽视语文课中文学性应具有的展示社会生活、陶冶精神情操和培育审美素养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仅对语文的兴趣日渐淡薄,从中认识不到语言作品的美妙之处,体会不出文学艺术的无穷魅力,更谈不到由此受到心灵的震颤和感情的洗礼了。长此以往,尽管学生能分辨各种语言现象,通晓各种分析文章的方法,但他们很难透彻理解文章语言形式所蕴含的丰富、深刻、细腻的`思想感情和宽广、深邃的意境,也不可能娴熟自如地运用语言工具恰如其分地表情达意;而因为不具备应有的文学知识与修养,也就不会有高尚的艺术情趣与审美鉴赏眼光。这样精神世界如此贫乏、文学素养如此欠缺的人怎能感受到未来世界社会生活的色彩斑斓与美好幸福,怎能通过欣赏美、创造美而获得生活的乐趣、精神的满足和人生价值的实现呢?

从社会发展来看,将来的人们肯定普遍具有更高的文化知识水平,但应注意的是,我们对“文

医学人文教育的文学的论文 篇6

1.中美医学院校英语文学教育的比较

1.1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据美国医学院协会统计,被调查的125所医学院校中,有106所开设了人文学课程,至少59所将某种形式的文学或叙事医学作为必修课,北美大部分高校已把叙事医学纳入医学院的核心课程,文学研讨班课、医学交谈课、医学写作课、医患关系等课程进入众多医学院的课程体系。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关联性和实用性,紧密结合医学知识,相互渗透,注重对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现培养具有人道主义的医生这一目标上富有成效。但国内绝大多数医学院校讲究实用主义,许多学校的英语教学只停留在基础阶段和国家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上。且文学课程的设置随意性大,无系统性和连贯性。“重中轻英”现象严重,优先考虑中国文学、无视英语文学。以笔者所在的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后面简称遵医)为例,开设的文学课程仅《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文学欣赏》,后以学时紧张,学生不缺学分为由已被取消。此外,多数学校只着眼于独立课程的开设,缺乏综合课程或跨学科课程;教学内容未能与医学专业融合;重理论轻行为,对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效果甚微。

1.2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

为了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学效果,美国医学院校的课上采取讨论、问题、案例、阅读、写作、情景表演等教学方法,形式灵活多样。考核方式也多样化,主要有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反观我国,教学方法单一,仍以讲授和灌输为主。老师讲授大量的理论,学生被动做笔记;教学模式机械、难以调动学生主动性,效果差强人意,无法达到教学目的。考核方式也单一,主要是理论考试。

1.3师资队伍

根据美国的经验,学校一般会选派知识结构全面的教师担任文学课程的主讲讲师,既要掌握医学知识,又要具备文学修养。在被一条大街劈为两半的印第安纳大学校园里,人文学者和医生倡导“过街”(Crossingthestreet)精神,既穿越街道进行跨学科交流,它是医学和人文学科横断性的隐喻。国内医学院校教师大多知识结构单一:医学专业教师的文学知识欠缺、文学教师的医学知识浅薄。加上对人文社会科学的轻视,学校资金投入往往不足,不能有针对性地聘用和培养教师,多数学校都是根据现有师资开设课程,老师能讲什么就开什么,而不是根据开什么课程选什么老师,这就往往无法保证教育质量。

1.4校园人文环境

美国高校一贯重视校园文化熏陶对于学生培养的不可替代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或第二课堂,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和人文素质。在哈佛医学院,无论走在哪里,人与人都是亲切点头示意或面带微笑打招呼,气氛轻松自然。纽约大学医学院的文学、艺术与医学素材库是一个集散文、诗歌、电影、视频和艺术于一体的多媒体资源库,为该校的人文教育提供便利和丰富的教学、科研资源;也帮助师生提高自我素质如文学修养提供重要资源。在中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环境一向不够浓厚,以遵医为例,由于重医轻文导致该校图书馆的人文资源成为严重缺口,46.8%的学生认为学校在英语书籍和资料方面比较稀缺;48.7%的学生希望学校提供更多英语文学方面的书籍和报纸杂志;51.3%的学生回答他们所在的学校每学年举办英语文学讲座0次,78.9%的学生在校内听过关于英语文学的讲座0次;46.5%的.学生希望学校邀请英语文学方面的专家来做讲座;虽然该校每年举办的第二课堂活动有配音、演讲等比赛,但内容与医学结合甚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不高。

2.对我国医学院校英语文学教育改革的思考

2.1转变教育理念

英语文学教育能否在医学院校人文教育中占一足之地,关键在于教育理念。在我国,从事医学专业教育的教师多是在“重医轻文”理念的熏陶下培养出来的,本身对人文素质欠缺足够重视,可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成长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学校应上至领导管理层,下至一线教师转变教育理念,充分认识文学在实现医学生人才培养目标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摒弃传统的片面追求专业教育的培养方式,以“英语文学和医学融通”的教育理念为核心,加强学生文学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2.2设置综合通识课程和教学内容

21世纪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课程开始走向综合,通识课程不仅是各种非专业课程,而且是有目的地将专业知识和通识课程有机结合,形成综合化的通识课程,实现学科交叉和融合,有助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调查结果发现,在医学与文学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上,66%的学生认为它可以提高综合能力,45.3%的学生认为可以提高专业技能,31.7%的学生认为可以改善医患关系,31.4%的学生觉得可以提高医德水平,并且66.2%的学生希望开设英语文学尤其是医学文学方面的课程。这一认识在访谈中得到高年级学生的进一步证实。因此在借鉴美国通识教育模式上,根据我国地方医学院校培养目标的要求,采取综合通识课程模式,把文学知识与医学教育融为一体,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

2.3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

在调查中,64.7%的学生认为首当其冲要改革教学方式,以使课堂气氛更轻松,讲课内容更易于接受,所以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达到教学目的,教学手段应该多种,包括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写论文、课外阅读、学术研讨、甚至参与教学等。尤其借鉴PBL(学习基于问题)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中提出一个临床主题,然后围绕它展开相关的阅读、讨论、表演或写作。如美国石溪纽约州立大学医学院和西北大学医学院请一年级的学生写出有关他们的“第一位病人”设想生活的记叙文或关于尸体解剖的记叙文。这样不仅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临床的能力,而且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驱动力,由此促进教学相长,形成良性循环。摒弃以理论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对于医学生来说,学习英语文学的主要目的不是掌握该门课程的相关理论,而是侧重学会将学到的文学知识与医学实践结合起来用英语表达出来,达到提高个人的整体素质。改革考试或考核方式以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这也是相当部分学生的期望。成绩考核通过一篇3000字左右的小论文来进行,再综合考虑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作最终的评定。

2.4重视“复合型英语教师”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的建设与综合通识课程教学的成败密切相关,既懂英语又懂医学和文学的复合型人才能更好满足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复合型英语教师——英语专业知识(英美文学)+教学知识+相关医学专业背景(跨学科知识),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医学发展的需要。我们应当学习印第安纳大学的学者与医生的“过街”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本着节约成本的原则,采取引进、送出去培养、自主学习和定期集中培训的四大途径,各途径可独立也可结合,互为补充互为促进。

2.5营造医学与人文相融的校园文化环境

文学教育论文 篇7

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动、大调整的时代, 受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相对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工具主义等社会思潮的影响, 当今社会整体呈现意识世俗化、文化消费化等不健康的发展趋势, 人们在追求一时的痛快和短暂的释放后, 却忽视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对情感和信仰的渴望, 尤其是正处于青年时期的大学生, 他们热血、青春、激情、叛逆、彷徨、敏感, 每天接收大量新鲜的资讯, 传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受到了强烈冲激, 而他们大多缺乏理性的辨析和准确的判断, 所以最容易在复杂多变的情势下茫然失措。北京大学的钱理群教授认为:“在这个消费主义、功利主义的时代, 最容易形成人的精神的危机:年轻一代心灵的缺失 (空洞化, 虚无化) , 美感的缺失, 语言、文化的感悟力的缺失, 所反映的是整个民族精神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 大学生尤其需要借助文学的力量来滋润他们枯竭的心灵和清醒他们混乱的精神, 文学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自己、体察社会、感悟人生;文学中所蕴涵的理想精神和批判意识, 又是激发他们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力量源泉。

文学即人学, 文学是人文学科的主要支柱, 其审美意识、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对人文精神构建具有天然的优势, 文学教育通过文学作品和艺术形象的审美接受引导大学生从爱情、时间、生命、现实、理想、青春等多角度去认识、思考、理解和感悟自我、社会和人生, 从而达到促进大学生精神成人的教育目的。大学文学教育是提升大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 它既是传统教学中文道统一原则的贯彻, 也是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理念的体现。

文学教育的策略 篇8

一、加强诵读训练,重视阅读积累

1.采取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让学生接受文学熏陶。诵读即吟诵、朗读,是经千百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读书方法。《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而“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学生语文基本功的重要体现。所以我们可以定期找些课外的名篇名著,并把它推荐给学生,通过诵读,师生一起沉浸在美好的文学氛围中,互相启发、互相讨论,这样就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很多问题就不难解决了。古诗词是经久不衰的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永恒的经典。著名作家余秋雨曾经说过:“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醒目的标志,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这些诗文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延绵不绝的长廊。”古诗文的语言,是文化内蕴最丰富的语言,是形式最优美的语言,是最具灵性和想象力的语言,是最深刻最具感染力的语言。在不断的诵读中,不但可以领略到语言的美,同时能够感悟到意境的美,体会到蕴涵的情感,享受到审美的乐趣。青少年时期,记忆力最佳,应多背一些古诗词。所以,在初一年级时,我就利用早读时间每天要求一位学生向同学们介绍一首自己最喜欢的古诗(词)名作。先把它抄在黑板上,然后谈这首诗(词)的意境,诗(词)中所表现的情感,并让学生记在专用本子上,朗读且背诵。经过一年的积累,学生心里已“烂”了近两百首古诗(词),课间课后,“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等千古名句充盈着教室,其乐融融。古诗词的背诵,不但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使他们的作品也透出浓浓的文学味道,还让他们品尝到文化积淀的智慧,精神生活的香甜,享受生活的诗意。

文学作品的“第一要素是语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语言的实际运用,优秀的文学作品语言生动优美,丰富多彩,蕴涵着语言艺术的精华。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名家名著,大都代表着语言艺术的高峰,在语言运用方面,堪称楷模。让学生大量阅读文学作品,揣摩、体味语言运用的妙处,潜移默化,培养语感,能收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有利于语文素质的提高。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语文基础好、成绩高的学生大都喜欢看文学书籍,这种现象在高中阶段尤为突出。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读多看文学作品,除了能把学生从枯燥的文字游戏式的“题海战”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轻松愉快地去学习语言、感知语言外,也能把老师从肢解、分析课文、分析语段等机械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2.开展语文课外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一部好书,能影响几代人的成长,的确,作品中闪光的思想,能指明一代人前进的方向,激励无数人不断进取。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给予指点和引导。教师在介绍课外阅读内容时,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主要是前沿性和经典性的作品,如古今中外的名著和传统的优秀古诗词。阅读名著可以使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思想受到启迪,从而树立崇高的理想。作品中的语言精华也能让学生不断汲取,丰富自己的语言,有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我要求学生每学期阅读三部名著,并做好读书笔记。学生所做的读书笔记,有优美词句的摘抄,有对人物故事的评价,有抒写人生的感受……我把学生的读书笔记,分期中、期末两次在所教的两个平行班中交流、欣赏、评比,这样,课外阅读蔚然成风。

二、立足课堂教学,渗透文学知识

1.由名篇向名家拓展。例如在学习《窃读记》时,我就向学生介绍作者林海音的散文集和她的代表作《城南旧事》,进而介绍台湾文学发展状况,学生往往能对这种由此及彼的拓展产生浓厚的兴趣。又如学习吴敬梓的《范进中举》时,我介绍了作者生活上由富裕坠入贫困,思想上对于功名富贵产生了截然相反的变化过程,他的一生经历了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当时,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但不过是即将崩溃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回光返照。于是,学生们主动找来《儒林外史》饶有兴趣地钻研起来。初中教材多为名家名作,这样的渗透几乎可以表现在每一篇新课开讲之际,只要教者有心,撒下粒粒文学种子总有开花结果之时。

2.由课文向文体拓展。初中学生初次接触某一文体时,如果单靠课本中那几篇课文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要为学生打开一扇窗户,使之能尽窥其中奥妙。如在学习泰戈尔的《金色花》和冰心的《纸船》时,我意识到这是学生初次接触到现代诗歌,应使学生了解更多的关于现代诗歌的知识。于是我简单介绍了中国诗歌的发展史,介绍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我又介绍了当代的朦胧诗,学生从这些优美的诗中受到了美的熏陶。因此,每周专门开设一节朗读课,朗读的素材既可以来自于课内,也可以选自课外,题材也可以不限,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去品味文章的意境,体会其中的情感,日积月累,既可以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需要着重指出的是:诵读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文学作品的再加工,所以要强调个人的创造性,尽量少用齐读的方式,而多要求每个人自己去朗读。

三、进行审美教育,陶冶学生情操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有着天然的联系。语文教材中的许多篇目,大都是情文并茂的佳作。这些作品的主要社会功能,不仅仅在于学生从中得到读写知识,受到思想教益,同时还在于陶冶他们的情操、美化他们的心灵。从这个角度讲,审美和语文是水乳交融的,而美育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以美育人的作用。

文学审美教育,不能像别的教育那样,由教师来传受,而只能由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起作用。教师只不过是一个导演而已,只是根据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文学审美教育的内容等情况来因势利导罢了。这样,在文学审美教育中,就需要学生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和可用的欣赏经验。譬如以古代诗词来进行审美教育,学生就必须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懂得古文字和音韵格律知识,否则就品不出诗味,不知诗美之所在。所以,在文学审美教育活动中,我们必须让学生“多积累”,做到“知之深、爱之切”。

1.想象画面,进入意境。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的描绘,展开想象,再现画面,感受生活,产生“身在画图中”的美感。它是由欣赏主体对欣赏对象的形象特征做具体再现,再以特定的想象促进知觉强度,使其中的感觉因素得到高度兴奋,使作品里的语言文字所描绘的自然美、生活美的画图再现出来,从中得到美感。这时,教师应做进一步引导,使学生以自己所经历的相似情景进行想象,令他们有身临其境之感,仿佛自己如痴似醉地在真实情景中欣赏。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身临其境”之美。

2.体验情感,产生共鸣。“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学审美教育的关键在于情感。一是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情感;二是受教育者的情感。只有读者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时,文学审美教育才会起教育读者的作用;只有读者既有与作者同样的情感,又有由作品影响而产生出自己应有的情感,文学审美教育才能更有效。

因此,欣赏文学作品时,欣赏者不但要感知作品所描写的景物形象、生活情景,而且要感受体现于这景物形象、生活情景中的作家的情感体验,从而产生情感共鸣。这时,引导学生不但感受着作家浸透于审美对象中的情感,还产生出自己不同与作家的情感。就像巴金在《祝贺与希望》中所说的那样了:“好作品能够帮助人,鼓舞人前进,激发人们身上美好的东西。”

3.感悟体验,内化提升。在文学审美教育中,如果只让学生从文章的语言文字入手,通过作品中所写的人物形象,运用联想和想象,品味语言的表达效果,欣赏作品形象的美,达到对作者的理解和沟通,这样学生得到的教育不会是最有效的。所以,文学审美教育要收到更好的效果,就应引导学生去“悟”。“悟”是指哲理的思考,是对语言文字的深层哲理的揭示,是由形象感上升到理性认识,悟出同类中的规律、道理,悟出作品中、形象中的哲理。如果说“想象画面,进入意境”“体验情感,产生共鸣”,是引导学生把自己读进文章,达到物我合一,那么“悟理”,则是引导学生把自己从文章中读出来,站在作品之外,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作品怎么美,还要懂得它为什么美,怎样才使它更美。通过这样的“悟理”之后,才会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上一篇:开展“慈善文化进校园暨爱心一日捐”活动下一篇:有关键词的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