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文学素养

2024-09-07

中学生文学素养(精选7篇)

中学生文学素养 篇1

论文题目:

中学生文学素养培养途径的探略

摘要:必备的文学素养是中学生身心成长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对于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思维品质,文化修养,审美情趣,创新精神,个性发展以及人格塑造等方面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培养文学素养可以让中学生接受优秀的文学熏陶,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丰富知识,启迪智慧,发展潜能,陶冶情操。

关键词: 文学素养

中学生

培养

探究 正文:

一:文学素养的定义及内涵

关于文学素养的定义及内涵这个话题的探讨由来已久,千百年来无数的文化学者或者是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以及不计其数的一线基层教育工作者为此著书立说,他们都试图通过系统的理论阐述或讲解来向世人证明他们在对这一命题的探讨和研究上所取得的成就,然而“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是由于大家对于这一话题所持的立场和观点不同,所以造成了知识界,学术界以及教育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局面,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关于”文学素养”的定义及其内涵到底是什么便自然而然的成了一个悬而未决的命题。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以及新课程标准的贯彻执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以新的眼光和角度重新审视“文学素养”这一课题并为此做出了切实的贡献和努力,国内知名教育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对这一课题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较之以前也都有了更大的进展,于是更多的研究文学素养的论文和专著开始在全国各种期刊上发表,开始出现在全国各地满目琳琅的图书馆的书架上,大家开始求同存异,希望在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和理解上取得广泛的共识。功夫不负有心人,来自浙江省诸暨市某中学的陈蕾老师成了在这一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排头兵。她用自己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畅达洗练的文字对“文学素养”这一词汇做出了明确的解释:1“文学素养”:又称文学艺术素养,即读者对各种文艺体裁,文艺发展史,文艺发展现状,文艺自身的技巧手法,创作规律,艺术特征的熟悉和了解。”时隔不久又有专业人士提出了一个更具概括力和说服力的观点:文学素养实际上指的是人们在文学实践过程中所培养起来的文学经验或素质,它包括阅读,欣赏文学作品或创作文学作品的能力。在我看来所谓的“文学素养”就是指一个人或组织在文学创作、交流、传播等行为及语言、思想上的水平。而中学生文学素养则是指受教育的主体在中学阶段对于文学作品阅读,欣赏或者创作的能力。它在中学生身上最核心的体现便是中学生的语文素养,主要包括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想感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作文写作能力等。

二:培养文学素养对于中学生的重要意义

我们常说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国家的未来,早在清末民初中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梁启超就曾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欧洲则国雄于欧洲,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由此可见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的未来都离不开自己国家自己民族青少年的努力,所有未竟的事业都有待于这些年轻的一代去付诸实践,所以说在青少年身上肩负着民族的使命和国家的希望。然而怎样才能让这些祖国的花朵永葆青春的活力,花开不败永不凋谢直到他们顺利的成人成才用于担当民族的大人挺起国家的脊梁这必然成为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不容忽视的重大课题。答案不言而喻,要让这些学生健康茁壮成长的最好办法莫过于让其接受良好的教育,正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对他的学生所说的那样:要让荒芜的土地不再荒芜,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这片土地上种上庄稼,然后对其施肥,灌溉····于此同理要让我们的学生健康茁壮成长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通过教育在他们的头脑中播撒下智慧的种子,让其生根,发芽紧接着繁衍生息直至开花结果。可是现实中我们的受教主体——中学生由于年龄和心智上的不成熟,他们似乎很不愿意顺着我们的思维向前,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应当有自我选择的权利而父母长辈老师对其的教诲便成了他们成长路上的羁绊和阻碍,于是他们往往以与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或者是刻意唱反调的形式来表达对我们的抗议,所以无论我们多么美好的愿景在他们面前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面对学生的叛逆心理我们是否就此陷入了山重水复进退维谷的境地呢?当然不是,因为你会发现教育中文学素养的培养会在很大程度上带给我们柳暗花明的惊喜,2:潘涌《论语文教育的文学教育》指出:“文学教育······引导个体生命渐悟天道和人道,以审美的姿态去对待天,地,人,倾听天籁,体察心音,把握人生艺术,升华生命品味,最终趋向天人合一物我澄明的大化之境”这里的文学教育其实就是指的文学素养的培养,换而言之就是说对生命个体(这里特指中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可以帮助他们明白事理,辨别是非,甄别善恶美丑,能够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比如通过阅读学习理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我们可以从其字里行间充分体会到那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乐观豁达人生态度,感悟到作者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情怀,通过参照范希文的处事情怀和人生轨迹我们能够领会到生命的厚度和宽度,从而不由自主的产生见贤思齐的感慨,所以从某种程度而言培养文学素养对于中学生来讲具有很大的榜样作用和示范效应。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中学生由于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所以对于他们而言相比于独立意识他们更擅长于模仿,培养文学素养的过程就是教会他们学会懂得正确模仿的态度和方法避免他们在人生的旅程中误入歧途。又比如通过对冰心《观舞记》的学习,我们能够欣赏到印度舞蹈家卡拉姆姐妹美轮美奂的艺术风采,增进对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的了解,增强对世界各国不同文化的认同感,同时透过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互相交流和碰撞我们能够深切的感受到世界文化的多元发展,此外我们还能在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对比中加深对祖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理解和认知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由此可见文学素养的培养对于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思维品质,文化修养,审美情趣,创新精神,个性发展以及人格塑造等方面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培养文学素养可以让中学生接受优秀的文学熏陶,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丰富知识,启迪智慧,发展潜能,陶冶情操····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我看来培养文学素养对于中学生的重大影响及意义除了上面所述以外还能帮助学生领悟文学作品主题的时代美和永恒美,帮助他们欣赏辨析文本作品深化理解认识。丰富其内心精神世界。

三:中学生在文学素养上的现状和问题

尽管我们再三强调培养文学素养对于中学生发展身心,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塑造性格等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现实状况中我们却不得不面临一个严峻的事实:那就是在当前阶段中学生文学素养水品欠缺严重,总体偏低难尽人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一):阅读量小,对中外经典文学作品不熟悉,文学积累薄弱

中国内地的一家杂志社《中文自修》曾做过一次有关中学生阅读数量的调查报告,报告的结果显示不禁令人大吃一惊,在所接受调查的中学生里,仅有百分之二十七点七二的学生表示自己一年的课外阅读量达到了十万字,其余的都表示自己的阅读量不足十万字,甚至还有一部分同学坦言自己根本没有课外阅读量,这样的结果不得不叫人吃惊,同时也从本质上告诉了我们为什么现在的中学生会表现得文学素养严重欠缺,因为他们的阅读量实在太小。按照《新课程标准》的参考标准来看:中学生在中学阶段的阅读总量应该是介于八十万字到一百万字中间,然而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却是大部分的同学根本达不到这一标准的三分之一。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会出现绝大多数同学知道美国职业篮球联赛(NBA)中的科比,詹姆斯,加内特,霍华德等超级明星,知道西班牙皇家马德里的C罗,知道巴塞罗那的梅西然而却不知道中国四大名著中《水浒传》里的行者,花和尚,及时雨;不知道《三国演义》中长坂坡中单骑救主的赵子龙,从未听过桃园三结义的经典故事,甚至有的同学将武松唤作智多星,把杨志唤作花和尚,闹出这种张冠李戴的笑话,更有甚者竟然把作品《水浒传》的名字都读作水许传,对于国内文学作品尚且如此,就更别谈国外作品,我们所谓的世界著名的四大吝啬鬼,享誉世界的世界十大文学艺术大师在他们眼中犹如天方夜谭根本不知道这些人是哪路神仙。

(二):3漠视文学经典,文学欣赏水平有待提高

对于这一问题最明显的表现便是现在的中学生喜欢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人数越来越少,在有阅读习惯的中学生中绝大部分同学倾向于快餐文学或者是通俗文学,许多人热衷于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热衷于安妮宝贝,然而他们却对曹雪芹的《红楼梦》,对张爱玲的《倾城之恋》,钱钟书的《围城》不感冒,或许在他们的内心世界中与其花费十天半个月去费尽心思咬文嚼字的阅读感悟理解这些经典著作中所表达的升沉荣辱,离合悲欢倒不如躺在床头用一盏茶的功夫去倾听安妮宝贝或者说是《知音》,《家庭》里的那些编辑们随意编造的一场关于风花雪月的故事。所以他们宁愿把大量的时间花在阅读《故事会》上也不愿意去聆听曹雪芹向我们向我们讲述“满纸荒唐言,一把幸酸泪”的凄惨遭遇从而将千百年来我们奉为经典的文学作品束之高阁。正是因为大家阅读取向的变化,所以导致了现在的中学生接触的作品可读性不强,文学欣赏水平不高。

(三):参与阅读活动的兴趣不高,阅读的时间投入不够,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我所教的班级语文学习中,大多数同学缺乏阅读兴趣,很多时候我提前给大家布置了预习新课的作业内容,同时告诉大家希望他们能够主动去阅读我们将要学习的文本内容,大家也几乎是异口同声的回答道:“知道了,没问题”,然而当我去检查大家的阅读及其预习情况时却发现很多同学连课文内容是什么都还不知道,就更别谈他对这篇文章的阅读感悟了,在我们学校每周星期一和星期四是学校图书馆的开放时间,所有的同学都可以在这两段时间内去借阅自己喜欢的书籍,可是最后做为班主任的我却发现我们班喜欢去图书馆借书或者读书的人是屈指可数,能够坚持每周星期一和星期四按时去图书馆读书的人更是寥若星辰。大家每天能够静下心来读书的时间还不足四十五分钟,同时在阅读时间的安排和阅读习惯上也显得不够合理,很多同学喜欢选择晚上下课以后去阅读,然而我们知道人的大脑如果一整天都处于运转状态的话,那么晚上就是大脑中枢神经系统最疲倦的时候,在这段时间里也是人的记忆力最差的时候,而阅读的过程是一个阅读,记忆,理解,感悟互相协调配合的过程,如果记忆力不好或者说中枢神经系统处于疲惫状态的话,那么对于阅读效果是会大打折扣的。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很多学生在阅读某部作品或者某篇文章后却发现自己的脑海中对于文本内容还是一无所知。除此以外,有一部分同学在阅读的过程中阅读方式单一只是一味的朗读,没有做笔记和摘要的习惯,所以尽管有时候自己对某篇文章有独到的见解,然而却因为没有及时记录下心得体会导致灵感瞬间消逝。以致于自己对所阅读的内容印象不深缺乏真知灼见

(四):缺乏鉴赏能力和创作欲望

中学生文学素养水平欠缺在这一环节表现得尤为突出,简单来说就是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较为薄弱。在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选了著名作家,“世纪老人”冰心的一篇关于人生感悟的散文《谈生命》,其中在文章的末尾作者写下了一句极富诗情画意以及哲理韵味的句子:“愿你的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对于这篇散文,其中的一个教学重点就是欣赏品味语言,所以关于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就成了摆在师生面前的一个共同话题,老师鼓励同学们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并告诉大家在思考的过程中同学之间可以通过合作交流来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于是大家开始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冥思苦想者有之,高谈阔论者有之,一言不发者有之,顾左右而言他者亦有之·····随着时间得流逝,老师开始听取大家对于这一问题的发言,老师本以为这个问题会随着大家的探讨和努力迎刃而解,可是学生的回答却不禁让老师大跌眼镜。有的同学孤立的截取其中一句话或者说某个词语的意思来理解这一整句话导致与作者的本意相差甚远,有的同学的回答甚至与作者的本意风马牛不相及。还有的同学一味保持缄默不语。这些教学中常见的现象无一不说明现在的中学生在文学素养上尤其是语言的积累与运用上表现得严重欠缺。中学生文学素养水平不够的另一个表现就是缺乏写作能力和创作欲望,正是由于前面所说的他们在语言的积累和运用以及缺少阅读量对生活,对社会的认知不够,所以大家在写作中都存在诸多共同之处:语言贫乏干瘪,许多同学在写作中不懂得正确区分口语和书面语(比如普通话中的“怎么”一词在学生所练习的作文中便变成了带有明显地方方言的“那门”)内容空洞言之无物。

四:造成中学生文学素养水平低下的原因

关于中学生文学素养欠缺水平低下的原因,其实归根究底还得从以下几方面去思考探究:

(一)一些教师本身缺乏文学素养

古人曾有句至理名言:“打铁先要自身硬”,老师是教育工作的主导者,被称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培育良知识,教化人类的历史重任,所以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素养对于自身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倘若我们要让我们的学生听其师,信其道,我们就必须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过硬的专业技能,否则我们想要以其昏昏使其昭昭那是断然不可能的,然而在现实工作中我们的一些老师却因为各种因素(比如年龄,学历层次,社会阅历等)导致自己本身缺乏文学素养(比如一些老师在给学生介绍世界著名三大短篇小说家时误把马克吐温与莫泊桑,契诃夫联系起来,其实学术界公认的说法是莫泊桑,契诃夫和欧亨利)。《中国教育报》曾对全国城市中小学教师的阅读状况进行过调查,其结果显示:4“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教师没有发表过文学作品或者学术文章,大部分教师没有写日记,教学札记的习惯”许多教师一走上工作岗位便缺乏继续学习的动力,忽略了后天的学习很少主动去阅读文学作品或者去接触社会上的一些新事物新观念,仅仅满足于现状。还有的教师甚至忘记了自己的本质工作,沉溺于其他事情对教育工作缺乏热情和专注度。教师个人在文学素养上的欠缺以及在思想认识上的不到位必定造成学生在阅读,理解表达,审美,鉴赏能力等方面的不足从而导致在对中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上举步维艰。

(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事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育的回报周期比来的较晚,因此也注定了教育的显性作用无法与其他行业想比较,所以在今天这个到处充斥着物质和金钱欲望的社会里金钱至上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从而导致很多人缺乏对文学素养对自己精神世界的关注,而中学生又尚处在身心发展的阶段,他们往往缺乏独立思考意识只能被动的随大流,所以如今社会上甚嚣尘上的“读书无用论”很容易对广大的中学生产生消极影响,面对金钱的诱惑他们渴望更早的步入社会这个大舞台,希望在哪里寻找到自己的一片天去追寻和实现自己的价值与梦想。在他们看来读书既使得自己处处受到学校规章制度的束缚又无法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实惠,因此许多学生在学习期间往往是身在教室心在外,有很强的厌学情绪,对于课堂上老师的教授以及自己课后的学习都显得漠不关心,我们常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于某一事物的兴趣都没有了那有何谈成就与素养呢?所以这些都会自然而然的会造成中学生文学素养水平的低下。

(三)中学生自身存在的不足以及对于中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缺少合理有效的引导机制

由于现在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家庭经济状况越来越好,许多学生家长为了方便与孩子联系或者时刻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动态,都给孩子买了电脑或手机,也正因为如此现在许多中学生总是沉溺于玩电脑和玩手机,表现出贪玩好耍的一面,对阅读以及如何有效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不感兴趣,除此以外对中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缺少合理有效的引导机制也是造成中学生文学素养欠缺的一个深层次原因。5曾有记者专门针对一定数量的中学生做过阅读调查,调查中近十分之一的学生不知道自己该对读什么书,另有十分之一的学生觉得阅读课外书没有什么用处,还有超过十分之一的学生认为自己已经对阅读和培养文学素养失去兴趣。从这一现象我们至少可以发现这样几个问题:首先,对于中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我们缺少有效而合理的引导,这种引导不仅是指如何从种类繁多的书籍中挑选有益于青少年的读物,需要指出的是,选择的标准应该多样化而不应功利化、单一化。其次,我们还应该在阅读之后进一步引导青少年认知与思考,而不是仅仅将阅读当做写作的材料补充。教育与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孩子们的阅读必须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必须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阅读”,而现在一些家长、老师急切地将课外阅读看作快速提高写作能力的良药,因此往往忽略了孩子真正的兴趣所在,逼迫孩子阅读“教育功能”强的书籍,并且硬性要求孩子在阅读之后进行好词好句摘录,写读后感,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写作方法等,这样不仅无形中把本该愉悦身心的阅读变成了新的“功课”,更糟糕的是,还让学生养成了一种功利主义的阅读心态,揠苗助长,反而使得学生对阅读丧失兴趣。而这也必定会造成学生文学素养不足。

五:中学生文学素养培养途径的探略

既然文学素养的培养对于中学生有着如此重大的影响和积极作用,那么在现行教育体制下我们如何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其文学素养水平呢?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培养文学素养的途径探略中积累了丰富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经验:

(一):阅读是培养中学生文学素养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途径,6中国的文化教育自古就是偏重读写的教育,因为读是明经(悟道)和写作的前提,是培养语感的关键。周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学素养》中对阅读有助于培养文学素养有如下描述:7“阅读可以使学生正确的了解作品,理解文章中心思想及表达方式的运用,能揣摩文辞,领悟作品的神形之美,能体验情感意境,感受美的熏陶,陶冶情操,净化灵魂。” 因此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第一要素便是从学生现有文本入手,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阅读来增强语感和自己对文本内容的把握能力。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也就是这个道理,在反复的阅读过程中我们能够有更大的思考空间和余地去试着领悟我们在阅读中暂时不能理解的词汇或者句式。必要的阅读不仅可以增强我们的语感和理解能力而且还可以拓展我们的阅读面,通过阅读各种不同的有益书籍我们可以增加阅历扩展见闻,从各类阅读作品中充分感受到世界各地的风俗美以及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人情美。同时伴随着阅读我们还可以增加我们的对各种知识及其各种文化的积淀,“腹有诗书气自华”,一旦我们的肚子中装满了必要的知识和文化,我们就必定能够实现自己”下笔惊天地,诗成泣鬼神”的夙愿,因为文学写作的实质就是文学积累厚积薄发的一个过程。

(二):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注重激发学生对培养文学素养的兴趣 在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过程中,老师应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摒弃过去那种满堂灌式的教育方法,对于某些内容的学习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下去搜寻相关资料并且让他们在课堂上互相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通过各种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发挥其学习的主体作用。减少学生的厌学情绪又比如在我们的写作练习中我们不应当再强迫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坐在教室里闭门造车,如果我们想要同学写关于春天的作文,那么我们可以在确保每个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将学生带到户外,让他们与大自然亲吻,同春日的暖阳挥手致意,让他们在充分感受春天的无限生机与蓬勃之后再用真实质朴的文字来抒发自己对某一事物的情感认知和体验。这样我们既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又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认知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长期坚持下去便能激发学生思路,培养敏锐的观察感悟能力,而这些都是中学生文学素养的组成要素。

(三):加强训练,提高学生表达能力

8“审美活动是一种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思维活动,在提高中学生文学素养的过程中,既要重视学生个体的感知体验,又要重视学生的理性分析,口头表达”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用口头语言描绘文学艺术中美的形象美的意境,分析作品美的结构,美的语言,分析文学形象的社会意义和从中受到的思想启迪。通过口头表达使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模糊的不鲜明的文学形象经过梳理后边的清晰变得鲜明。

(四)通过其他途径培养中学生的文学素养

针对某些老师本身文学 素养有所欠缺的情况我们就要对症下药,通过教师的再教育和继续学习来提高老师的文学素养水平,然后再通过老师来引导学生培养文学素养,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还应当与把培养中学生文学素养与其他学科紧密结合起来,正所谓文史哲一家,在语文教学中适时的穿插历史典故或者实事政治的学习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增强其各学科融会贯通的能力。(例如在涉及到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时我们可以通过对学生补充有关李清照在靖康之变前后的生活经历来加深其对李清照这一伟大女性词人的认识和了解,同时更加方便快捷的知晓其创作风格及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这样学生也不再会感到课堂枯燥无味实现真正的寓教于乐)另外我们也可以通过经典,讲经典,颂箴言的形式来弘扬和传承中国优秀的古典文化——国学,从而加深对中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

六:参考文献

1(《谈文学素养与语文新教师的培养》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第4期)

2:潘涌

《论语文教育的文学教育》

3(《浅谈中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

李登举

4(《中国教育报》2006年6月14日第五版)

5(《中学生阅读量少的背后意味着什么》 汤尧晖 2012年3月8日发表于《中文自修》

6((浅谈中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邹云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院报)

7《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学素养》 周萍

8(《关于提高文学素养的几点思考》 梁丹《现代教育》2011年Z2期)

中学生文学素养 篇2

(一) 含英咀华, 培养学生的语言素质

叶圣陶先生说:“文学鉴赏还得从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入手。这件事看起来似乎很浅, 但却是最基本的。基本的没弄好, 任何高妙的话都谈不到”。因此, 中学文学作品的教学要以作品的语言体验为基础和出发点, 有效地引导学生细读作品, 品味出词句的意境和丰富含义, 包括情趣、韵味、色彩、意象、音韵、气势等。

首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抓住关键词句, 让学生体会文章的味, 在思想、品格、情操等方面得到陶冶。比如杨朔的散文《茶花赋》中开头的一句:“我从海外回来, 一脚踏进昆明, 心都醉了”。这个“醉”字是传神之笔。教学时, 应着重讲解这个“醉”字, 让学生充分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深厚、炽热和强烈的爱国之情。

其次要引导学生品味文学作品语言的隐喻性、含蓄性的独特魅力, 引导学生透过语言的字里行间, 体味作者在作品中所孕育的丰富的人生体验。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中有这样的句子:“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非常的含蓄而耐人寻味, 用“大约”死了来展示孔乙己悲惨的一生, 人们把他当作取笑的对象, 看作是一个社会的“多余人”。又用“的确”死了来说明孔乙己被逼上了绝路, 在这样的社会中他非死不可。作者对孔乙己的同情, 对这个社会的不满也尽在其中了。

(二) 披文入情, 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课文中的文学作品多是名家精品, 它情文并茂, 融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为一体, 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因此, 教学应力求达到一种“其情也泄泄、其乐也融融”的审美境界, 使学生具有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首先要调动学生的审美感知。《纪念白求恩》中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美;《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中竺可桢的奉献美;《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志愿军的意境美;《乐羊子妻》教夫从善的女性美;《我的老师》《藤野先生》中至纯至善的师生情感美等等。这些课文中所表现出的人物何其美;《桃花源记》《天上景物记》等课文所表现出的自然景物美;《荷塘月色》《岳阳楼记》等所表现出的意境美;《听潮》中所表现出的悦耳动听的音乐美等, 这些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只要善于从语言文字入手, 仔细琢磨、反复推敲, 就能让学生感受美的意蕴, 受到美的熏陶和教育。

其次要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艺术境界, 随着作者的文笔领略《沁园春·雪》里的北国雪景;《海燕》中海燕在乌云密布的大海上搏击风浪的雄姿;《荷塘月色》中清幽寂静之夜出现的流水般的月光, 绰约多姿、清香四溢的荷花。在教学时, 如果能绘声绘色地临摹出作品的境界, 引导学生身临其境, 必然能产生“豁入耳目”的美感, 从而受到情感的熏染。

(三) 激发想象, 培养学生的智能素质

想象力是一种重要的创造力。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想象和联想, 使之在艺术世界中遨游, 培养学生的智能素质。

精心组织教学, 巧妙设计问题, 是激发学生想象, 培养学生智能素质的有效途径。如讲授《听潮》时, 由于同学们没有见过大海, 没有欣赏过大海的雄壮、刚烈的美, 这时引导学生释放存储的信息—看电视、电影时, 从屏幕上见过大海汹涌澎湃的画面, 展开想象, 然后再设题讨论。在指导学生齐读作者重笔描绘海潮高峰时的三段文字后, 叫学生闭目想象海潮这人喊马嘶, 刀枪相鸣, 摧坚吞垒的姿势, 感受大海的雄伟力量, 品味大海那种雄壮的美, 体验作者对大海无限热爱与赞美之情。

(四) 文道结合,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语文课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种人文教育、做人教育。因此, 文学作品的教学应在遵循“文道统一”的精神指导下, 培养学生具有政治、道德、优秀文化传统、现代意识等方面的人文素质。

语文课中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素材可谓比比皆是。讲授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可让学生认识到真理终将战胜谬论, 光明终将战胜黑暗的真理;讲授周敦颐的《爱莲说》, 可让学生懂得一个人应有高尚的情操, 要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学习《塞翁失马》《劝学》《石钟山记》等文章, 可使学生学习到认识事物的方法, 促进世界观的形成。即使是在文学常识的教学中, 也有诸多人文思想教育的素材。如讲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时可以告诉学生, 这篇奇文的作者, 就是当年买不起笔和纸, 只能用苇杆写字的苦学之子, 让学生明白:逆境也出人才。讲到蒲松龄、李白、范仲淹时, 可通过他们坎坷的人生经历, 教育学生学习他们“得意淡然, 失意泰然”的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中学生文学素养 篇3

关键词:文学教育;高校教育;文学素养;人文素质

近年来,受到社会上实用风气的影响,教育的工具性和功利性愈加明显,相当一部分当代大学生体现出文学视野狭窄、文学素养不高的特点。在课堂上提起《围城》《飘》等名著,或者沈从文、奥斯卡·王尔德等中外文学大家,换来的经常是学生茫然的表情;诺贝尔奖虽然让莫言“火”了一把,看过电视剧《红高粱》的学生或许不少,但读过原著的却没有几人。“高学历、低文化”的标签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不是讽刺,而是事实。尽管正在接受或者已经完成高等教育,但文学、历史知识贫乏,人文素养严重缺失者不在少数。因此,加强文学教育,提高大学生文学素养,向学生传播优秀的人文文化,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仍然是各级院校乃至全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加强文学教育、提高大学生文学素养在当代仍有现实意义

正如文学批评家郜元宝教授所说:“当学术书汗牛充栋而文学书被挤到角落时,当文学变成‘他们的文学、学术反而变成‘我们的学术时,这时代的总体文化将极其糟糕,而我们大家竟然熟视无睹,甚至正舒服地享受着学术‘繁荣带来的‘好处。我们都是文学的背叛者。”[1]大学文学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程度应该是毋庸置疑的。文学教育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人格发展、情感健康都能够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关系着整个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建构。加强大学文学教育,直接的目标即为提高大学生的文学素养。

文学素养,主要是指“一个人在文学创作、交流、学习等行为及语言思想上的水平,具体来说是指在文学领域,如诗歌、小说、评论等方面的综合能力”[2]。大学生在文学领域的能力既包括输入能力,也包括输出能力;既包括文学的感悟能力和审美能力,也包括文学创作能力。文学作品为阅读者提供大量的词汇和真实的语言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帮助阅读者提高对于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增强学习者对于语言和文化的感知。文学教育或许不像其他一些大学学科教育一样可以立即应用到实践中去,但通过接受文学教育形成并提高文学素养,对大学生而言应当是影响深远并终身受益的。

学习是大学生的本职工作,对于学识的追求是人的本性需求。文学作为各民族文化历史的悠久积淀,作为一门自成体系的完善学科,能够以其覆盖的浩瀚知识领域满足大学生求知好学的精神需求。古今中外的作家将自己的经历与见闻书写成册,并在作品中注入自己深入研究或有所涉猎的领域中的知识与信息,提供给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去探索、去吸收。《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通过接受文学教育,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获取间接经验,无疑是扩大知识面,提高个人学识的一条有效途径。

文学作品是优秀文化思想的结晶,是人文精神的最大载体。鲁迅先生在《摩罗诗力说》中写道:“盖世界大文,无不能启人生之 机,而直语其事实法则,为科学所不能言者。所谓 机,即人生之诚理是已。”就是说,世界上伟大的文学作品,都能发掘人生的奥秘,揭示人生的本质和规律,这是科学做不到的。而所谓奥秘,也就是人生的真理。我们说“文以载道”,也就是说文章可以说明道理。不同时代的伟大作家们将自己的思想倾注于作品之中,并借助作品将自己的思想广为传播。歌德、萨克雷、鲁迅,都凭借着自己的文学著作针砭时弊、辨析善恶。也因此,文学教育具备帮助人脱离庸俗、启迪智慧、净化心灵、沉淀思想的功能。对于中国文学的学习可以令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外国文学则向读者介绍外国的文化与价值观,以其内容的广袤性、多元性以及经典性[3],为学生拓宽眼界,增加文化底蕴。

通过影响人的精神,文学对整个社会的环境与风气都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文学教育不仅是要进行语篇分析和背景介绍,更需要对文学中所蕴含的道德思想进行传承与发扬。文学经典是优秀文化的集中体现,作品中常常有着明确的伦理道德倾向,或者蕴含着对于真善美的宣扬和讴歌,使读者从中寻找和体会生活之美,进而心灵受到净化。一个人的文学修养是个人素质,一群人的修养则会成为社会的小缩影。大学生的文学教育只是社会教育的一个小分子,然而积少可以成多,由小可以见大,高校依托自身平台,推进文学教育,提高大学生文学素养,不仅是使学生受益,从长远来看更可以惠及全社会。

二、加强文学教育、提高大学生文学素养的途径

正如著名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所说:“文学教育是一种精神教育、思想教育、美学教育,同时它又是一种非常有利于智力开发的教育。”[4]提高文学素养的必要性毋庸置疑,然而文学教育应该如何加强,大学生的文学素养怎样才能得到提高,时至今日并无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要培养真正优秀的、全面的,既具备扎实的知识储备又能够造福社会的人才,需要学校、教师、学生乃至全社会等多方面的努力与付出。

高校管理层需要真正将“文学树人”由口号内化为思想观念,充分意识到文学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必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将提高大学生的文学素养作为办学重点任务来抓。改变文科专业和课程的边缘化现状,以文史哲教育为基础,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深化探索文学类课程在模式上的更多可能。许多高校对于学生的文学教育仅停留在“大学语文”这一门公共课上,且仍有相当数量的大学并没有开设这一课程。而“大学英语”作为一门与外国文学沾边的必修课,更是大多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了语言教学和相关考试的通过上。文学类的选修课则受众相当少,并且课程内容多偏向理论和批评,并不要求学生对于原著作品本身进行阅读,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效果甚微。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现代语言学院为学生提供两门选修课程,分别为“十九世纪欧洲小说的崛起(The Rise of the Novel in Nineteenth-Century Europe)”和“二十世纪文学中的传统与实验(Tradition and Experimentation in Twentieth- Century Literature)”。两门课程分别要求学生每一至两周读完一本小说原著的英译版,包括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左拉的《妇女乐园》、卡夫卡的《审判》、萨特的《恶心》和卡尔维诺的《寒冬夜行人》等。学生按照课程大纲每周提前进行阅读,并在研讨会形式的小班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小说进行讨论和反思。由此,学生在十周的学期内,可以读完六至七本小说,在短时间内极大地扩充了阅读量;又通过教师带领的讨论,加深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不可否认的是,欧美国家的高等教育与我国高校的现状在多方面存在着短时间内无法逾越的差距,比如班级规模、师生比、图书馆藏书量等等,但有国外高校课程珠玉在前,我们的高校是否可以借鉴其思路,改换其模式,或尝试以试点、实验班等方式设置能够更直接地加强学生文学教育的课程。同时推进以文学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挖掘校园文化对于育人的宣传促进作用。高校管理层可以以文学为主题、以提高学生文学素养为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同时优化软硬件设施,完善图书馆等相关场所,鼓励开办文学类的社团或读书小组,开展文化节、文学知识竞赛等活动,定期向全校师生提供推荐阅读的优秀文学作品书目,依靠多种手段吸引学生主动接受文学教育、自愿参与文学活动。endprint

学校教育中,教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文学教育的加强,需要教师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自身首先需要具备较高的文学素养,才有可能对学生加以引导。诚然,现今的高校教师都具有较高的学历和较为丰富的学习经验,越来越多的教师拥有博士学位以及海外留学背景。然而,教师在年复一年的教学和科研之中,是否还阅读文学作品,是否对自身再进行文学教育,可能是一个令人尴尬的问题。想要加强高校文学教育,提高大学生文学素养,并不只是文学课教师这一个小群体的任务,师资队伍的整体人文素质都需要得到提高,才能在更广的范围、更多的时间里对学生产生影响。具体到与文学相关的课堂上,教师需要切实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自主地阅读、赏析和评论文学作品,并带着自己的想象力去理解和体会文学作品。由此,学生可以主动地品味文学之美,而非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他人的审美观。在完成教学要求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推荐相关联的文学作品作为扩展阅读,使学生有机会接触更多作家视角、更多体裁、更多风格、更多语言特点,深化理解某一文学主题。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采用丰富灵活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适当借助多媒体技术,利用影视资料吸引学生进行文学阅读和文学思考,利用网络平台鼓励学生接触最新的文学成果并进行交流。

学生也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在学习中占据主体地位,将被动接受教育培养转化为主动寻求素质的提高。要想文学教育收效良好、大学生的文学素养确实得以提高,学生必须意识到文学教育和提高文学素养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摒弃量化主义思想和急功近利的学习态度,主动进行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学习,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与引导,将接受文学教育,提高个人文学素养当作一项长期的任务坚持下去。大量阅读文学作品,重视名著阅读,在阅读中潜心感知作品中的言外之意,体会作者的精神世界。在课余时间参加社会、院校、社团等各级机构组织的形式多样的文学活动,包括讲座、征文比赛、读书小组等等。与老师、同学甚至更多人交流读书思想。

任何素质的提高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漫长的时间、巨大的投入和坚定的决心,人文素质的提高当然也不例外。加强文学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文学素养于全民人文素质的进步而言,范围虽然有限,作用却不可小觑。重视文学教育,长期开展并不断优化高校文学教育,大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必将有助于全社会的素质提高。

参考文献:

[1] 郜元宝. 为热带人语冰——我们时代的文学教养[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4.

[2]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

[3] 涂险峰,张箭飞. 外国文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4-5.

[4] 张志公. 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146.

怎样提高文学素养 篇4

提高文学素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简单点说,通过阅读人类历史上最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条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对社会有一定的了解,宽广的知识面,对历史、世界有一定的独立见解,良好的行为举止,都是文学素养的一部分。了解历史,阅读文学,品味哲学,学会分析社会人生,都是必须的。

多读诗书,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些唐诗宋词,看些古代的名著,了解中国历代出现的名人诗家词家,建议你看《饮水词》《人间词话》,当然也要看《红楼梦》哦,不读红楼,就无从谈文学素养的~

通俗点讲,写文章就好比建造高楼大厦。

掌握众多词汇,(小学生们称之为好词好句)熟练地遣词造句,就好比建筑师拥有了许多高质量的砖瓦。而谋篇布局、巧妙构思则象是大厦的框架结构。立意高超、内涵深刻更类似整个大厦的蓝图。

一个胸无点墨,缺乏相当词汇的人,写出的文章肯定平淡无味。就象缺乏材料的建筑师,只能造造茅草房。这方面想要长进,就需阅读一些语言优美的散文和文学名著。一点一滴地积累词汇、积累知识,日积月累,最终水到渠成。

写文章缺乏谋篇布局之道,文章就显得杂乱无序。一幢房子,卧室不象卧室,厨房不象厨房,乱七八糟的,让人惨不忍睹,白费了好砖好瓦。结构清楚、层次分明、描写优美、阐述得当是文章的基本要求。文章的基本结构有许许多多类型。例如:有开门见山的,有首尾呼应的等等。这方面有许多作文指导书和作文范文,特别是其中老师的评语不可不看,仔细揣摩这些评语,可知文章究竟好在哪里。有了上述两条,平时加以练习,多写日记、随笔,时间长了,就能写出不错的文章。但是,文章的最高境界在于立意深刻。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眼光,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尽相同,结果自然千差万别。这就要需要加强文化素质、个人修养来提高文章的立意。从各种名著中吸取营养,从而提高自己的鉴赏、鉴别能力,最终提高写作能力。造出宏伟、亮丽的高楼大厦。

十道题,测测你的文学素养 篇5

问题1:几乎所有识字的中国人都写过信,几乎所有写过信的人都会用“此致”、“敬礼”作为结束语。“敬礼”的意思比较明白,“此致”到底什么意思?“此致”和后面的“敬礼”到底是什么关系?

问题2:“笑纳”是笑着纳吗?别人送给自己礼物,可以“笑纳”吗?客人可以“笑纳”吗?

问题3:去人家拜访,可以说自己的到来使主人家“蓬荜生辉”吗?

问题4:“首当其冲”是“首先”吗?

问题5:当官缘何要带“乌纱帽”?

问题6:“劳燕”为何“分飞”?

问题7:梧桐何以引凤凰?

问题8:“乱七八糟”缘自何故?

问题9:为何是“蛛丝马迹”,而非“蚂迹”?

问题10: 生男孩是“弄璋”还是“弄瓦”?

答案1:

“此致”是从古文传承下来的一种用法。这里的“此”,其作用在于概指前文,而“致”字在这里的意思是“尽”、“结束”,“此”、“致”连用,表达的意思是“我要说的事情到这里已经说完了”。理解了“此致”的意思,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下发通知的公文末尾要用“此通知”,发布命令的公文时末尾要用“此令”……所有这些,其实都是煞尾语。所以,从惯例上讲,信件的结尾,“此致”和“敬礼”都必须单独成行。

答案2:

“笑纳”并非笑着纳;别人送给自己礼物,不可以“笑纳”;不能“笑纳”客人,应该说“笑迎”客人。

1)“笑纳”一词,“纳”是“接受”、“收下”之意,“笑”则是“嘲笑”、“哂笑”之意。“笑纳”的意思是说,自己送给对方的东西不好,不成敬意,让对方笑话了。所以应是“自己送礼物请对方笑纳”。而有人把“笑”错误地理解为“高兴”,是因为高兴而笑,所以会说对方送的礼物自己笑纳了。

2)“做好东道主,笑纳远方客。”客人可以“笑纳”吗?要对方把“远方客”作为礼物收入。这不成了笑料了吗?把人作为礼品请对方“笑纳”,这多少有点不人道了吧!把“笑纳”改为“笑迎”,才是正确的。

答案3:

不可以。

1)“蓬荜生辉”又可说成“蓬荜增辉”、“蓬荜生光”、“蓬闾生辉”,其中,“蓬”是“蓬草”;“荜”通“筚”,即用荆条、竹子等编制成的篱笆等物。“蓬荜”连用,是“蓬门荜户”的略语,比喻穷人住的房子。如杜甫在《客至》中写道:“花径未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虽然只是诗歌中的比喻,但也说明他当时的生活很贫苦。

2)“蓬荜生辉”是个谦辞,表示的是“简陋的房屋也发出了光辉。是谦词,多用于对他人来访或题赠诗人字画等表示感谢”的意思。所以,这个词只能出于自己之口,不能出自他人之口,否则就有贬低别人、抬高自己的意思。

答案4:

“首当其冲”非首先。

1)“首当其冲”原为“当其冲”,出自《汉书·五行志下》:“郑以小国摄乎晋、楚之间,重以强吴,郑当其冲,不能修德,将斗三国,以自危亡。”意思是说郑国是个小国,身处晋、楚、吴三个大国之间,处境十分困难,一旦国与国之间有冲突,首先要遭殃的就是郑国。

2)需注意的是“冲”字。在现有所有的词典中,编者都将这个“冲”解释为“要冲”。可是,有一种说法却认为,“冲”字不能作“要冲”讲,应当理解作“战车,攻敌、攻城的战车”。因为“冲”字在古代还有一个义项:战车。“冲”的作用是用来冲击敌阵或撞击敌人的城墙,类似于今天的坦克,在正面向敌阵推进,步兵可以躲在其后面,用它作为掩护,杀向敌人。而于对方来说,首先面对它的人,当然要面临巨大的危险。这种说法,也有一点意思。

答案5:

1)乌纱帽最早出现在东晋。咸和九年(公元334年),东晋成帝一时兴起,让在宫廷中做事的官员统一戴一种用黑纱做成的帽子,是为最早的乌纱帽。到了南朝刘宋时,有个叫刘休仁的名士别出心裁,制造了一顶用黑纱抽扎边沿的帽子,也叫乌纱帽。因为样式独特,这种帽子很受民间追捧,很快风行一时,不分贵贱、不分官民皆得而戴之。

2)隋朝时,乌纱帽成了等级的标志,乌纱帽上的玉饰数量有严格的级别限制,一品官纱帽上的玉饰可以有九块,而六品之下的纱帽则不允许有任何玉饰。到了唐朝,乌纱帽更是摇身一变,身价倍增;据《唐书·舆服制》:“乌纱帽者,视朝及燕见宾客之服也。”《唐书》说得很清楚,乌纱帽是重要场合———官员们上朝和宴请宾客时所必须戴的,是正规场合礼仪所必需。在这一刻,乌纱帽完成了从灰姑娘到白天鹅的转变。

3)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之后,为防止大臣在朝廷之上交头接耳,就下了一道变态的诏书。命令所有的官员都要在乌纱帽两边各加一只尺余长的翅子,并装饰以不同的花纹以示官阶。这样,在朝堂之上,如果有人交头接耳,两只帽翅自然摆来摆去,有时甚至可能会把对方的纱帽碰掉,出于礼仪的考虑,朝廷之上,交头接耳的自然也就少了起来。

4)乌纱帽最后一统天下是明朝的事情。1370年,明政府规定:凡文武官员入朝,必须要戴乌纱帽,穿团领衫。并且规定,官阶越高,纱帽的双翅就越窄,反之就越宽。从此之后,乌纱帽成为了官员的专利品,普通百姓不许染指。从明朝开始,乌纱帽正式成为做官的代称。

答案6:

1)“劳燕”代指伯劳和燕子两种鸟类,“劳”是伯劳的简称,和“辛劳”无关。“劳”和“燕”分别朝不同的方向飞去,因此,它们的姿势是“分飞”而不是“纷飞”。

2)伯劳俗称胡不拉,是食虫鸟类,大多栖息在丘陵开阔的林地,为我国较为常见的鸟类。因为较常见,所以也就被写进了诗里。和伯劳一起走进诗里的还有燕子。譬如王实甫的《西厢记》中就有这样的句子:“他曲未通,我意已通,分明伯劳飞燕各西东。”

3)当伯劳遇见了燕子,二者就相互完成了身份的指认,共同构成了全新的意思,在传统诗歌的天空下,伯劳匆匆东去,燕子急急西飞,瞬息的相遇无法改变飞行的姿态,因此,相遇总是太晚,离别总是太疾。东飞的伯劳和西飞的燕子,合在一起构成了感伤的分离,成为了不再聚首的象征。

4)因此,“分飞”是“劳燕”最常见的姿态,天空没有留下劳燕的影子,但“劳”和“燕”曾经飞过,曾经朝着不同的方向飞过。

答案7:

1)凤凰,是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为凤,雌为凰,是人们普遍崇拜的象征祥瑞的神鸟。“有羽之虫三百六十而凤凰为之长。”凤凰的华贵和祥瑞之气使得龙的传人们争相附凤,还成为俊杰之士的代名词。

2)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认为梧桐乃古之嘉木,凤凰非梧桐不栖,非梧实不食。由此可见梧桐是多么的高贵了。由于凤凰只在梧桐树上栖息,所以人才也往往归于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

答案8:

1)“乱七八糟”这个成语同历史上两个重大的事件有关。

2)“乱七”,指的是发生在西汉时期的“七国之乱”。西汉初,刘邦为了巩固皇权,在铲除异姓诸侯王的同时又分封了一批刘姓子弟为王。但是,随着诸侯王的势力不断扩大,到汉景帝时诸王势力严重地威胁着汉王朝的中央政权,其中齐、楚、吴三封国几乎占天下之半。汉景帝采纳了晁错的建议,下令在众同姓王中推行“削藩”的政策,激起诸王强烈反对。吴、楚等七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发动武装叛乱,史称“七国之乱”。汉景帝派太尉周亚夫率兵征讨,取得了胜利。

3)“八糟”,同晋朝皇室内部争权夺利的“八王之乱”有关。西晋初年,司马炎建立晋朝后,把皇室子弟分别封为诸侯王。司马炎死后,即位的惠帝司马衷为人庸愚弱智,朝权落入他外祖父杨骏的手里。这引起司马炎的妻子贾后的不满,她便暗中用计,杀掉了杨骏及其同党,又设计杀死了司马玮。后来,为独霸朝野,贾后又将皇太子废为庶人后毒死。赵王伦趁机发动兵变,进攻洛阳。因为先后参与这场乱事的共有八个同姓王,所以这次战乱史称“八王之乱”。

答案9:

1)如果生活在农村,在一些老式厨房中可以经常看到蜘蛛。这些蜘蛛在厨房顶上结了很多蜘蛛网,这自然就是蛛丝了。在这老式厨房中还有一种小虫子,叫做“灶马”。灶马爬过的地方留下很多不很明显的痕迹,这就是“马迹”。灶马爬过的痕迹与蜘蛛网经常在一起出现,两者又都是不很明显的,所以说“蛛丝马迹”的“马”应该是灶马的“马”,而不是作为家畜的“马”。

2)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虫篇:“灶马,状如促织,稍大,脚长,好穴于灶侧。俗言,灶有马,足食之兆。”所以,灶马又可简称为“马”。

3)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三:“灶马,处处有之,穴灶而居。”那么,既然是厨房里的虫子,为什么不清除掉呢?原来人们相信灶台上有灶马,是丰衣足食的吉兆,甚至把它叫做“灶爷马”,把它当作农历腊月二十三祭灶时,“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灶王爷的坐骑。如此说来,这倒是很有趣了。

答案10:

1)生男孩子一般被称为“弄璋之喜”,生女孩子就是“弄瓦之喜”。

2)“弄璋”与“弄瓦”典出《诗经·小雅·斯干》。生下来个男孩,让他睡在床上,给他穿好看的衣裳,让他拿着玉璋玩;生下女孩,就让她睡在地上,穿上小裼衣,让她玩纺具(瓦)。让女孩生下来就弄纺具,是希望她日后能纺纱织布,操持家务。

中学生文学素养 篇6

但是, 我们通过对中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现状调查后发现:中学生大多无暇顾及, 即使偶尔的空闲也被日益繁荣的网络和纷杂的文化市场所迷惑, 少数徜徉于名著中的学生也因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而事倍功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面, 增加阅读量, 提倡少做题, 多读书, 好读书, 读好书, 读整本的书。”对7~9年级学生提出的阅读要求是“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 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 对作品中的感人情境和形象, 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同时在“附录”的第二部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特意列出了诸多中外文学名著。很显然,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把中学生的课外阅读, 尤其名著阅读摆到了比较明显的位置因此, 正确引导学生在名著的海洋中畅游成为当务之急。

初中学生阅读名著的动机、接触名著的原因、阅读名著的途径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立足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极大限度地开拓学生的知识和文化视野, 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丰富学生文化积累, 培养学生的人格及审美素养, 让名著成为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文化食粮。

一准备阶段:主要解决阅读动机的问题, 使同学们明白为什么要读名著

第一, 统一认识, 激发兴趣。当今的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促进其人格健全、身心健康、素质全面、和谐发展。这是时代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和职责。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该如何做?那就得通过语文教学来落实, 而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之一就是阅读教学。我们就是要通过阅读教学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培养和发展其阅读的兴趣, 指导其科学的阅读方法, 提高其阅读的能力, 训练其良好的阅读习惯, 为终身阅读奠基。不仅如此, 我们还要通过阅读教学陶冶学生的情操, 发展其个性特长, 提升其思想境界, 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 为其未来生存发展创造条件。

第二, 加强研究, 以研促读。目前我校初中语文学科组在研究中立足于学校的实际和当前中学生名著阅读的实际, 拟定了“三层六级”的初中生名著阅读素养目标体系, 即依据《语文课程标准》, 制定了从初一到初三各个学年, 六个学期的具体可操作的阅读目标。我们结合《教育部新课标规定的系列丛书》, 结合课本中所涉及的外国名著, 本着“兴趣、自主、提高”的原则, 通过教师推荐与学生自主选择相结合的方法明确阅读书目:初一年级:《西游记》《繁星·春水》《童年》《三字经》《朝花夕拾》;初二年级:《骆驼祥子》《水浒》《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百家姓》《论语》;初三年级:《鲁滨孙漂流记》《名人传》《千字文》《格列佛游记》。

第三, 通过《给家长的一封信》宣传发动, 要求学生必须备好必读名著。

二具体实施

第一, 名著推介。由于大部分学生没有真正完整地读过一部名著, 名著离他们太遥远了, 还有一部分中学生根本不知道名著为何物, 他们就像站在悬崖边上观看风景的游客, 如果不引领他们欣赏远外壮美的景色, 他们就有可能把目光投向脚下的万丈深渊。所以我们要尽自己的努力, 凭借自己对名著的理解, 告诉他们《三国演义》是多么的气势恢宏, 单是开篇的那首“滚滚长江东逝水”就令多少英雄豪杰感慨悲叹;《红楼梦》又是多么的博大精深, 单是一个林妹妹就让多少才子佳人伤心落泪, 希望通过我们耐心的讲解之后, 让学生对名著有一个较清晰的概念, 从而引导学生选择名著。

第二, 开设阅读欣赏课。许多同学被文化快餐、卡通漫画所诱惑, 他们习惯于走马观花, 习惯于不求甚解, 即使是阅读正儿八经的书, 也只满足于对情节的了解, 如此阅读, 也只是发现了葡萄架, 而不能真正尝到葡萄的味儿, 于是, 我们有必要做一些简单的赏析指导。每周拿出一节语文课作为“法定”的阅读欣赏课。 (1) 学生按老师要求, 或根据学校统一要求, 阅读教育部推荐的《中学生必读书目》中的书籍。 (2) 阅读欣赏课以学生自主阅读课外作品为主, 老师进行“欣赏”指导。养成学生边读书边记录、边批注的习惯。学生还要在课堂上提出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当堂组织研讨。 (3) 初一、初二的阅读欣赏课必须有教案, 教案要有欣赏目标、欣赏内容、欣赏课时、欣赏方法指导、作业 (欣赏类的思考问题) 、教学后记等。初三年级可以结合中考进行现代文阅读、经典古文阅读、诗歌欣赏等。让学生们明白名著中不仅有迂回曲折的情节, 更有性格鲜明的人物, 摇曳多姿的景物, 甚至娓娓动人的细节, 让他们知道名著中的世界是如此的精彩, 到时候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进入名著这个世界了。

中学生文学素养 篇7

一、有效示范朗读,激发学生灵感

示范朗读是一种艺术,是教师对文章思想内容的把握,朗读的技巧,语音标准及无声语言运用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它为教学目标服务,在实现教学要求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展示出多种功能。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有时范读还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这就需要教师本身研究朗读,朗读好课文,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当然,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出节奏停顿和速度的轻重缓急,让学生进入意境。如在《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类感情色彩很浓厚的课文中,更应该通过朗读来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如果教师在学生面前朗读得平平淡淡,甚至结结巴巴,那就无法表达出全国人民在十里长街盼灵车,送总理的悲痛情景,以及人民永远怀念总理的无限深情。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首先必须声情并茂地朗读,感染学生,为理解课文奠定基础。声情并茂的范读,就是对学生朗读指导的最好引领。教师利用好肢体语言,以情带声,以声传情,绘声绘色,创设出浓浓的教学氛围,唤起学生的情感,迅速调动学生的兴趣,学生随着教师动情地朗读,情不自禁地走进文学殿堂,沉浸在佳作的欣赏中,走进作者的心灵,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同时感染学生产生强烈的想读好的欲望,从而达到以读促读的目的。

二、理解与朗读相互结合,共同促进

俗话说“诗靠七分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对于不理解的诗歌和文章,多读会加深对文本的印象,形成潜意识,从而对文本就有一种不自觉的理解。然而好的诵读也需要建立在对文本的理解上,如果对文本的理解不透彻,那么朗读仅仅是机械地对文字和字句的读,而不会产生任何感情共鸣。孟子曾提出“以意逆志”说,意思就是要在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研究和学习,并且对于如何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孟子更确切地提出要把自己当作作者,身临其境进行理解。如在《鸟的天堂》,有这样的句子:“这是一棵大树。”我请学生试读,提醒他们:“怎样才算正确地读?”结果,有的把重音落在“这是”上,有的一见“大”字,就把重音落在“大”上,显然对上下文的理解还未到位。于是,我引导学生再读上下文有关句,弄清楚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经过比较,学生才恍然大悟,应重读“一棵”,从而强调上文说的“许多棵”。

三、依据教材内容,指导学生朗读

朗读作为一项阅读基本功,就必须依据教材,根据不同文体的课文进行朗读指导。而朗读指导也要讲究方法,注意有的放矢地组织训练。要精心选择朗读训练点,每次训练有个侧重点,锤锤敲打,锤锤有声。在课文分析的基础上,要保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多读,让学生自己去咀嚼、品味。同时还要指导学生用恰当的情感去朗读课文,训练语感。就高年级来说,在指导朗读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教学发挥朗读在理解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陶冶情操方面的作用。如在《草原》中“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表示我的愉快”时,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要正确地停顿;二是要读出重音。“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通过这样朗读知道,学生将感受到草原的天,显得格外开阔,也叫人特别愉快。有了这种体会,就自然而然地进入这种意境,也就会读出对草原的热爱之情。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在指导朗读时,就要根据不同的文体来进行朗读指导,让课文的朗读读得正确、流利、层次清楚,达到从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发展思维和语言。

四、分析理解文章,教会学生的方法步骤,并能运用精练准确的语言表达

理解分析文章是朗读教学的重点,不少学生读了文章后就不知道该怎样做了。因此,教师在学生了解文章内容后就要根据教学目标及文体特点让学生明确本课要分析理解哪些内容,为什么要分析理解这些内容,之后重点告诉学生分析这些内容各自应如何入手,并引导学生按此方法操作,切不可只说方法而不去操作训练,否则学生仍是不会。信息的提取是分析理解的重要一环,是学生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也是中考重点考察的项目。教师一定要积累、整理、学习借鉴提取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步骤,然后指导学生按此操作,逐步养成习惯。 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中有不少是以具体的问题来呈现的。如何准确、精练、全面的回答问题是阅读教学中关键的步骤。因为它不仅体现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而且综合体现着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教师要在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文体、不同的题型,教会学生该怎样陈述问题的答案,不同类型问题的回答中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关键词语是什么,怎样说才算表达完整,使学生心中有数,然后逐步指导学生训练操作,培养学生的答题能力。

五、问题的设计应突出重点,体现文体特色

文章的朗读与理解是以问题设计的,教师在教学中也常常以问题的形式来完成教学目标任务,即要突出重点。一篇文章中虽然涉及的知识点不少,但不是要求面面俱到的,应该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来设计问题,从而掌握重点。这样也不至于学生学完文章不知道究竟要学会什么,要体现文体特点。不同文体的文章各有特色,问题设计当然不可能脱离文体。

上一篇:2015专利代理人相关法真题总结笔记下一篇:寒假日记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