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建设论文(共12篇)
统筹城乡建设论文 篇1
统筹城乡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科学判断形势, 正确把握城乡发展关系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创举。它既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理论问题, 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在这一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推进医保工作的统筹, 以确保参保者的权益呢?
一、医保城乡统筹的含义
城乡统筹的真正含义就是将城市和农村紧密结合起来, 以城市带动农村、农村存进城市的方式达到一体化发展的目的, 实现共同发展和进步, 以此方式从根本上较好地解决三农问题, 其统筹有两种含义。
一是外延, 身份统一, 统一变身为城市居民, 不再作身份的区分, 均称之为城市居民, 以往的城市居民和农民的界限消失, 不再有农民的称谓, 从表象上消除了农民与城市居民的身份差异。
二是内涵, 权利和义务一致,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权益一致, 不作区别对待。这是需要花大力气解决的关键焦点问题, 也是对政府的最大考验, 因为这需要筹集更多的稳定收入、增加大量的公共设施, 但是面对转身而来的农民, 不仅仅是数量的增加而带来的支出的绝对增加, 更为重要的事如何帮助他们实现收入的稳定增加, 只有解决了这一根本的问题, 才能实现城乡的真正统筹。
城乡医保统筹的初期具有基金基础薄弱、医保政策交叉和调整、参保基数增大, 需要辐射的面和深度扩大和加深、配套的医疗机构改革日益迫切等特点, 为此, 需要解决统筹背景下的医保有效统筹的现实途径。
二、有效统筹的配套支撑要件
1. 管理机构统一
目前新农合和城市居民医保分属卫生行政部门和医保管理机构, 这样人为地导致了政策不统一、筹资渠道和标准不一致、医保待遇差异大等结果, 在医保城乡统筹的过程中, 首先要解决的应该是管理机构的统一, 建议全部纳入医保管理机构实行统一管理, 这既是规避前述缺陷的需要, 也是为了建立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医保系统所需的科学设置, 因为医疗机构归属于卫生年行政部门管理, 它需要与医保系统相互独立存在, 这样才能杜绝体制弊端, 成就公平高效的政务。
2. 缴费标准统一
农民的大量加入, 肯定会在短期内给现有的城镇居民医保造成冲击, 主要原因在于新农合的筹资标准较低, 在实行统筹的初期也会因为刚刚加入城镇医保的新居民因为收入来源不稳定、偏低等原因导致其缴费困难, 但是我们又不得执行两套标准来过渡, 否则又会回复到原来的状态, 为此我们必须坚持缴费标准的统一, 只有缴费标准统一之后, 才能给予待遇的统一, 至于解决的办法, 可以考虑政府初期扶持或者垫资的形式来解决。
3. 待遇统一
在城乡统筹的过程中, 我们需要坚持实质高于形式的原则, 不能只搞名义上的统一, 而搞权益方面的区别对待, 如果这样的话, 将会严重挫伤参保人的积极性, 注定会短命、最终会失败, 所以在前面解决了筹资标准一致的情况下, 必须要坚持待遇的统一, 让新旧居民享受一样的医保待遇, 步入实质统筹的良性发展轨道。
4. 统筹级别应尽量提高
根据大数法则原理, 为了保持医保基金的长期平衡和安全运行, 理论上应该实行较高级别的统筹, 根据目前全国各地的实际情况, 建议实行市级或以上级别的医保基金统筹, 这样就会有更大的调剂空间和基金规模。
三、城乡医保统筹的有效途径
1. 身份转变与社会实质融入
城乡统筹的难点不在于给予名份待遇, 而是要让他们能够具备自身的造血和输血功能, 统筹后区域不会因此增加负担和出现负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不会因此出现下降、社会不会因此出现倒退, 我们需要的是统筹之后实现一体化的稳步进步和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稳步地提高, 为此, 我们必须因地制宜地采取适宜的措施让他们实质融入, 可以选择的方案可以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围绕土地做文章,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 我们需要借用土地的收益来度过他们转身初期的困难, 土地入股等获取长期收益等方式是应该优先选择的, 获取一次性收益的转让形式不应该首选;二是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发展产业、实现就地就业以取得长期稳定的劳动报酬, 只有解决了收入问题, 人们才会稳定、统筹才会有成功的保障, 根据笔者的调查分析, 第三产业应该是首选发展之路 (旅游、休闲消费等等) , 现代农业和轻工业是其次 (手工艺品、休闲食品生产等等) 。
身份转变后的实质融入, 是城乡统筹成功与否的关键考量指标, 要实现这一点, 就必须解决新融入居民的生存之道, 只有将这一点解决了, 才能谈发展, 因此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地解决好这一问题, 一旦这一问题解决了, 包括医保在内的后续问题就将会迎刃而解。
2. 医保基金的安全和平衡性考量
在保障参保者权益的情况下, 严格压缩基金支出, 以确保医保基金产期平衡和安全运行, 如何压缩医保基金的支出呢?并不是单纯地降低报销比率、减少报销范围, 而是要从其它方面入手, 一是压缩非医疗项目支出。在享用医保基金的过程中, 存在有很多不规范的操作行为, 他们将非医保项目改头换面地纳入了医保项目进行报销, 严重地侵害了国家和个人的利益, 对此必须进行严厉地打击。二是严厉打击骗取医保费的行为。很多被整合进医保基金确认可予以报销的医疗机构, 单独或者与参保者一道虚构医疗事实、医疗项目、住院天数等手段进行骗保, 这是一种违法犯罪的行为, 需要重拳出击, 抓典型, 以起到威慑作用。三是压缩药品中的水分。药品、药用材料和器械等均出现有虚高定价的现象, 对此必须采取断然的措施进行挤水分, 切实把参保者的救命钱用到实处,
3. 分级医疗制度的配套建设
目前大家一味地追求大医院和出名的医生, 结果加剧了看病贵、看病难的程度, 使之步入了一种恶性循, 结果不但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 而且更是无端地挤占和浪费了更多人的就医权益, 为此我们就需要建立一种机制, 这种机制就是分级医疗制度, 它可以有序地引导患者进行恰当地医疗, 即引导患者根据病情到适宜的医疗机构去诊治, 而不是处于一种无序的混乱状态, 这对于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医保统筹是十分及时和必要的。
分级医疗制度, 首先需要的大量基层医疗资源 (包括硬件、软件和人才) , 重心在于解决日常所需的门诊诊治需求;其次是需要适量的专业医院, 重心在于解决住院需求;最后是少量的高端综合医院, 其重心在于解决住院和门诊的疑难疾病, 这样形成的正三角形、金字塔结构的医院构成, 就能较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同时有效地降低医疗费用, 此时医保基金就需要实时地进行配套改革, 用首诊在基层、各医疗机构之间实行双方转诊等方式引导患者实行高效的流动, 于是高效的医保基金运行模式就可以逐渐建立起来。
4. 医疗集团的组建与作用发挥
在国家财政投入尚未完全到位或者国家对整体医疗资源尚未整合到位的情况下, 分级医疗制度的实行就会很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 可以考虑组建医疗集团的运行模式来达到医保基金的有效运作, 这种模式的具体组成方式是:在区域内, 以高端医院为龙头, 以此向下吸收数量相当的二级、基层和社区医疗机构, 组成如上所述的、条状的医疗集团结构, 这样在其集团内部就可以充分利用其医疗济源给予患者最为全面、最为优惠的诊治, 节省医保基金, 实现多方共赢。
统筹城乡建设论文 篇2
重庆市荣昌安富中学校
梁光建
[摘要] 按照党中央“314”总体部署,重庆市已成为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市政府提出了在2012年基本实现非义务教育协调发展,2020年,形成“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机制”,基本实现全市城乡教育和谐发展,建成西部教育高地的目标。这是一项自上而下的对促进教育公平的改革。而重庆教育特殊的“二元结构”状况注定了这是一场教育机制改革的攻坚战。这场战役,对农村中学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农村中学只有变被动为主动,走特色学校建设之路,才可能在日趋激烈的教育竞争中突出重围,实现优质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 城乡教育统筹
均衡发展
农村中学
特色
学校建设
2008年7月24日,教育部与重庆市正式签订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战略合作协议,重庆市提出了“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城乡一体、科学发展,实现城乡教育规划布局、资源配置、政策制度、水平提升一体化的城乡教育统筹改革思路。这对于农村学校的发展无疑是一个福音,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实现这个改革目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需要身处农村的相对薄弱的学校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变被动为主动,通过走特色学校建设道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学校质的飞跃,迎头赶上现代教育发展的大潮。
一、城乡教育统筹改革的实质是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
展
所谓教育均衡发展,就是指通过法律法规确保给公民以同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通过制定政策与调配资源而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从而实现教育效果和成功机
会的相对均衡。
重庆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有着“大城市、大农村”并存的特殊市情。由于长期历史的、管理体制的原因,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农村教育长期投入不足,发展水平偏低,不同群体教育机会不均等现象突出。要实现统筹城乡教育就必须坚持效率与公平的原则,加大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力度,科学处理好教育在规划、布局、结构、效益等方面的关系,从根本上解决羁绊教育城乡发展失衡的矛盾,推进城乡教育优质、均
衡、高效发展。
因此,教育均衡发展实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和全新的教育发展观,是社会主义教育视野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选择,更是今后一段时期教育发展的战略性指
导思想。
二、特色学校建设是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由之路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开展课程改革、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需要加强学校效能建设,而特色学校建设正是建立适应社会变革与发展的教育体系的需要,是提高办学效益、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
第一,特色学校的教育资源是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质性是特色学校的本质特征。特色学校就是优质的学校行为过程及活动的良好结果。我们可以认为,特色学校是教育质量优质、办学特色成功,能够得到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类兄弟学校和社会认可的学校。创建特色学校的本质就是创优,即优化学校教育资源配置,创设有学校独特性的教育文化环境和氛围,以便更充分地发挥出学校教育的育人
功能。
第二,特色学校的独特资源可以较好地满足个性化的教育需求。独特性,是特色学校的核心特征,它是经过特色学校长期自觉努力建设所形成的独特的办学风貌或教育风格。特色学校所提供的优质教育不仅表现在教学质量、教育效果上的“优”,而且还能提供“特”。即多样化的教育来满足不同的兴趣、爱好、特长的学生的需要,既关注孩子的差异、为每一位孩子的发展提供空间,也丰富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内涵。
第三,特色学校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有利于增大农村的优质教育资源。农村中学优质教育资源匮乏的主要原因在于受政府公共财政投入及教育总供给能力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在短期内要靠加大国家财政投入来缓解这一矛盾是难以达到的。因此推进教育均衡必须抓好内涵发展,实现教育资源利用的最优化。事实证明,许多原先基础较差的农村薄弱学校通过创办特色学校而优化了教育资源。重庆市荣昌安富中学就是这样一所学校,他们通过挖掘自身的文化资源发展艺体特色教育,使这个处于重庆最西端的农村普通中学一举成为在重庆市外有一定知名度的市级重点中学。因此,创办特色学校可以改变原有的“外援”式学校发展方式,在国家有限的教育投入下增加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三、农村中学开展特色学校建设的意义
创特色不是名校、重点校的专利。任何学校只要努力都是可能做到的。农村中学要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得到社会关注和支持,没有特色显然是难以为继的。通过创建特色教育项目,以点突破,点面结合,走“合格——规范——特色——品牌”的发展之路,农村中学是完全可以发展优质教育,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实现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
(一)创建特色学校是教育竞争的客观要求
现代教育竞争是现代教育结构本身所固有的,不是外加的。教育竞争机制包括教育运行机制,教育激励机制,教育自身调节、约束机制等,不能把教育竞争都看着是消极的东西,积极的教育竞争是每个学校前进的内在动力之一,是学校蓬勃发展、充满生机活力的助推器。一所学校缺乏竞争机制,就必然是要走向教育的死胡同的。积极的教育竞争是学校创建特色、追求高质量教育的过程,是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优质教育的过程。教育竞争总是为学校创设了一个发展的积极环境,正是在竞争过程中,创特色,展优势,互动发展,共同向更高层次、更新目标迈进。
(二)创建特色学校是农村普通中学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学校要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就得办出特色。农村普通中学开展学校特色建设是发展优质中学教育的需要,是推动学校整体工作发展的动力,有利于学校工作的整体优化,有利于学校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增强学校的竞争力。过去的荣昌安富中学,经过多次与其他更加薄弱中学的合并,在办学条件、办学经验、办学成果和社会声誉等方面,和市内重点中学相比,都有着较大的差距,就是与同一个县的重点中学相比,无论是天时还是地利,也有很大的距离,甚至于在办学成果上一度落后于县内其他几所普通高完中。面临严峻的挑战,学校决策者根据自身的特殊性,提出了“特色立校,科研兴校”的超常规发展思路,挖掘传统优势项目,开展柔道、摔跤及陶艺等艺体特色项目建设,以学校的特色优势资源作为突破口,既满足了家长和学生的需求,也推动了其他方面工作的发展,学校也“创重”成功,获得了尽可能大的发展空间,发展势头逐年好转。如今,学校在新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坚定不移地继续走特色发展的道路,又发展了美术、舞蹈、跆拳道、田径、篮球、足球、乒乓球等艺体项目,由点到面,使更多的学生能融入到学校的特色教育中,满足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学校的“宏毅”传统文化也在这些艺体项目的发展中得到了继承和发扬,学校真正走上了内涵式的特色学校发展道路。
(三)创建特色学校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多样发展”的要求
学校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质的学校教育将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长期以来,在高度集中统一、整齐划一的大一统的教育模式和管理模式下,学校成为教育行政部门的附属物,缺乏办学自主权,出现了“千校一貌”的局面,学校特色、教师特长被磨灭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被忽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被桎梏。只有有特色的学校,才可能培养出有个性、有特长的学生;没有特色的学校,只能使学生成为“生产线”出来的“标准件”,创建学校特色,归根到底,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多样发展”。荣昌安富中学从1991年建立柔道、摔跤队伍以来,培养了两名世界冠军,4名全国冠军。多次在重庆市运动会,青少年柔道、摔跤比赛中获取冠军。从2000年到2007年,柔道、摔跤队有39名学生考取上海体院、武汉体院的本科专业,为学生的多样发展开辟了新的渠道,获得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肯定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四、农村中学特色建设的几个原则
城乡教育差距的形成很大原因是农村学校在发展中存在长久难以解决的疑难问题和薄弱之处。对这些问题,要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它,剖析问题背后的原因、存在的主要障碍,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化薄弱为特色,以此为突破口找到薄弱学校开展特色建设的道路。在特色学校建设的道路
上有几个原则要遵守。
(一)可行性原则
纵观许多特色学校,往往都是从优势项目开始的。优势项目体现出来的先进性、独特性、优质性,能够逐渐向学校工作各个方面持续扩散,继而不断深化,不断发展,进而上升到理论层次和文化层次。因此,学校校长要通过分析研究,弄清哪些是自己的优势项目。是办学理念,还是办学模式?是学校文化,还是学校课程?只有从优势项目入手,才可能较快地走上特色学校建设发展之路,并且由点到面,不断取
得新的突破和发展。
(二)继承性原则
学校特色是学校文化长期积累所形成的,是学校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特色学校的建设,必须基于学校的历史文化底蕴,关注学校的历史传统、重视学校的文化积累,回到学校的历史文化中重新发现、解读和建构学校思想和文化资源,并由此形成鲜明的学校特色。
创建特色学校是一个持久追求办学独特性和优质性的过程。那些成就显著的特色学校,往往是许多任校长有继承性地持续打造的结果。那些换一任校长就更换几个特色项目以显示不断创新的学校,往往创建不成特色学校。特色需要
固化,需要稳定。
在对学校办学历史的追溯与反思过程中,荣昌安富中学结合自身发展所面临的困境,找准了学校积累、发展和创新的起点——传统的柔道、摔跤项目,并且在这个项目上重塑了学校的“宏毅”传统精神,使其得到了发扬。即使是换了新的领导班子,学校也高举“宏毅”旗帜,在特色学校的建设道
路上走得更加坚定。
(三)创新性原则
学校特色的形成和发展是通过创新活动实现的,创新既意味着对原有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的改革与突破,也意味着对新的办学思想和教育模式的探索,是做学校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或其他学校没有做过的事。因此学校特色的创建既可以是对学校传统优势的发扬,同样也可以以学校的薄弱环节为突破口、化弱势为优势形成学校特色。
学校特色绝不是单靠项目、活动、形式、特点等来体现的,而是靠文化来支撑的,是一种长期的内在的深层校园文化的积淀。这种文化是先进的文化,不是一般的文化。不论外在表现有多少种和多么的不同,最终结果是必然要生成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这种氛围非常适宜学生素质的提高,有着显著的育人效益。这个历程往往时间很长,得经过数年甚至数十年打造才有可能生成出来。真正意义上的特色是不可复制的。正因为不可复制,它才是独特的、创新的。特色学校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不断深化,不断丰富,不断积累。因此,农村中学在这一轮城乡教育统筹改革中既要善于抓住机遇,主动出击,走发展学校特色的道路;也要有足够的耐心,挖掘自身的传统,不断积累、深化,就一定能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特色发展道路,实现优质教育,实现城乡教育发展的统筹。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http:// 2.《瞩目30年:重庆教育的成就与经验》彭智勇《今日教育》
2008年11月总第216期
3.《创新教学管理 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尹霞等 《科学咨
询》2008年第14期
统筹城乡发展 建设乐居吴江 篇3
坚持布局集中,推进城乡资源集约化
加强全域规划,整合城乡资源。吴江是苏南模式的代表,乡镇工业盛极一时,但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导致小村镇建设全面开花、散乱无序。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按照先集聚后舒展的原则,对市域1176平方公里进行整体规划,确定四大经济片区(沿苏、沿沪、沿湖、沿浙),探索“区镇合一”管理模式,建成沿苏、沿沪两个省级经济开发区,规划发展一个东太湖温泉旅游度假区,基本形成松陵、盛泽两个主城区和汾湖、震泽两个副中心的十字形城市构架。2000年以来我市三次撤并调整村镇,23个乡镇合并为“二区八镇”,557个村合并为250个村,投入1500万元完成全市村庄建设规划,将全部3338个自然村规划为375个农民集居点。最近,我市专门成立规划局,面向全国招聘市级规划师,按照一体化改革试点要求,力争年内完成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工作,科学设置允许建设区、限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管制建设区。
创新置换手段,统筹城乡资源。新农村建设启动后,取消城镇建设规划区动迁农民宅基地安排,对非农民集居点的村庄明确为复垦农田,村庄建设用地优先调换至农民集居点建房,节余土地按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置换进城,空间支持“三化”(城市化、工业化、国际化),收益反哺“三农”(农民、农业、农村)。在村庄治理中,农民可选择以农村住房和宅基地置换取得城镇公寓房,以农村社会保障置换取得城镇社会保障,实行城镇居民户籍登记转换。同时,不断改进城乡挂钩、局村帮扶方式,将各村分散零星建设用地集中置换到城镇规划区或工业集中区,市镇村三方联合出资,由各镇农投公司统一规划建设标准厂房、商业店面、打工集宿楼等村级物业,确保村集体长久按股分红。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村级物业140万平方米,村均收入接近150万元。
坚持居住集中,节约城乡资源。375个农民集居点按规划全面建成可节约用地8万亩,3年启动建设57个示范点,初步建成以人福村、圣塘村、群幸村、龙降桥村为代表的集中建设型村庄,以杨文头村、圣牛村、北联村、沈家村为代表的旧村改造型村庄,以新友花园、山湖花园、新乐新村为代表的城市型社区,其中新乐新村被列为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2006年以来,全市共建成农民公寓房200多万平方米,安排6200多户农户人住,农民集居点集聚5.6万户农户,占全市总农户的35%。山湖花园、新友花园、新乐新村三大进城农民居住区全部建成可接纳农民6万人以上。今年市财政还将安排1600万元专项资金对10户以下自然村进行整理搬迁,再建进城农民公寓房30万平方米以上,整理置换发展用地2000亩以上。
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农业发展特色化
引入工业化标准提升农业。一是像建工业园区一样建农业园区,规划“全市万亩、各镇千亩”农业基地,重点建设同里北联科技农业、横扇太湖生态农业、平望草荡高效农业三大园区,已经申报1个省级“万顷良田建设工程”,39个规模型农业生产基地年产值占全市农业年生产总值的70%以上,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率达到80%以上。二是像办工业企业一样办农业企业,建成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6家、苏州市级龙头企业7家,龙头企业发展量质并举居全省前列,重点培育发展蚕桑茧丝、特种水产、精品粮油、优质苗禽、花卉林果5个年销售超10亿元的农业产业“五条龙”。三是像创工业标准一样创农业标准,现有农业技术标准119项,其中15项被认定为江苏省地方标准,34项被认定为苏州市地方标准,种源技术已造就多个品牌。
引入合作化理念改造农业。1994年我市双浜村以农民承包土地入股建设村级集体农场,实现从“人人有田”到“人人持股”转变,“三大合作”改革形成燎原之势。目前,250个村共建有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237家,量化村級集体经营性资产5.2亿元;建成土地股份合作社102家,入股土地面积11万亩,年经营总收入超亿元,实现分红5000万元;建成农民专业合作社77家,科社农户9566户,股本金1.01亿元,推动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其中横扇镇农机合作社成为水稻生产规模化、机械化发展的突出代表。今年我们对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种粮面积每亩每年补贴300元,目前正研究实施合作社种桑养蚕补贴办法,全面振兴“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传统品牌。通过“三大合作”改革。全市50.2万农民成为合作社股东,这为农民离土离乡创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引入生态化功能拓展农业。一是主打绿色健康品牌,建成全国首家县级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现有无公害农产品106个、绿色农产品114个、有机食品15个,全市无公害、绿色农产品产值已占全市农业生产总值的30%以上,是江苏全省唯一的无公害农水产品整体推进县(市)。2006年吴江市农产品健康保障工程被世界卫生组织授予世界健康城市联盟最佳实践奖,2006年全国水产品质量管理工作现场会、2007年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工作会议相继在吴江召开,向全省全国推广吴江农产品绿色生态建设经验。二是开发度假休闲功能,建成苏州市星级农家乐11家、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5家、国家和省级湿地公园3家;绸都盛泽建成全国唯一一家活体丝绸文化博物馆;江苏省农具博物馆也将全面启动布馆;加快建设同里肖甸湖平原森林、横扇太湖绿洲等一批生态休闲农业集聚区,使之成为城乡互动交流的绿色通道。
追求生活同质,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基础设施无缝对接。主抓农村集居点基础设施配套,承接水、电、路、气、环保绿化、信息化“六网进村”。目前,区域供水、数字电视实现抄表到户,区域天然气正在加快建设,有望近年实现镇镇通;城乡公交实现镇镇有站、村村有亭,投资16亿元建成21公里南北快速干线成为沟通城乡的高速公路;市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进入最后阶段,“市处理、镇转运、村收集、组保洁”的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目标即将成为现实: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在工业集中治污提标后也从示范村向集居点拓展,绿化建设列入环境竞赛核心指标。2006年在全国率先实施市民卡工程,城乡居民持卡可办理社保、医保、公交、游园、银联、缴费、消费等12项业务,共享“多卡整合、一卡多用”的现代生活。“村村接通公交车、家家喝上太湖水、人人手中一张卡”成为吴江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标志。
就业保障逐步并轨。2004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两个300万元专项资金,一个300万元用于就业创业培训,一个300万元用于奖励企业吸纳就业。目前全市每10户家庭就有1人做“老板”,32万农村劳动力有23万人实现非农就业,农民收入7成来自工资性收入。1999年率先在全省将就业农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障,2004年在全国率先一揽子对1982年以来所有失地农民纳入土地换保障制度。老年农民享受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全部农民参加市民合作医疗,土保农民到龄享受每月260元保障收入,70岁以上农村老人和城镇无固定收入老人零缴费参保可直接享受每月120元政府养老补贴,新吴江人居住满两年也可参加市民合作医疗保险,社保、医保均凭市民卡在市镇村(社区)三级网络使用。目前,14.1万农民参加土保,12万本市农民参加城镇社会保险,11.2万农民参加农保,49.7万农民参加合作医疗,全年保障补贴和支出超过5亿元。
社会事业均衡发展。农村集居点引入城市社区理念,建成100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形成行政办事、商贸服务、社区卫生、老年活动、农村文化、警务治安“六项服务”,部分服务实现市镇村联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重点高中全部进入主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进镇(区)就学,外来务工子女学校纳入统一管理并派驻本市老教师,在师资配备上实现了城市与城镇、本地与外地基本统筹。强化乡风文明建设,编印《农民素质教育读本》发放到每个农户,图文并茂宣传村规民约、土地制度、社保政策、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方面内容,先后建成农家书屋251个,农村(社区)图书馆室与市镇图书资源共享,走进社区、走进乡村、走进企业、走进校园“十百千”(十镇联映百场演出千场电影)文艺下乡活动被评为全国特色文化品牌活动,深受农民群众特别是外来农民工欢迎。实施农民健康工程,2006年建成江苏首家县级惠民医院,各农村集居点普遍建立卫生室,城乡居民看病实现同医同药同价,让农民切实得到城乡一体化带来的实惠。
城乡统筹路径选择 篇4
“城乡统筹”指“城”、“乡”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中,互动发展,以实行“城”、“乡”发展双赢为目的发展格局。城乡统筹就是要改变和摈弃过去重城市、轻农村,“城乡分治”的观念和做法,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削弱并逐步清除城乡之间的隔离。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加速阶段,而现阶段,以土地、资源、人口红利和二元制度差异赚取的快速城市化,导致城乡隔离和差距越来越严重,二元社会逐渐形成。近几年来,随着城乡二元化问题的不断显现,经济发展开始伴随着社会公平的思考,以成都、深圳、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为首的城乡统筹实践逐渐展开,城乡规划层面也纷纷回应,以试图达成城与乡的公平、互利和共享,其中,云南省曲靖市就是代表之一。
2 城乡统筹的理论研究
2.1“城市偏向”理论
基于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首先集中于一个或数个中心城市的现实分析,区域规划领域中出现了一种城乡空间对立的观点。增长极理论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最终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影响。城市作为一个增长极,城乡之间的联系主要通过要素从城市到乡村的流动来带动乡村地区的发展。由于增长极理论强调高效率,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区域发展的早期阶段引入了这一理论。但由于增长极的极化周期较长,往往所期望的“涓滴效应”被强化集中的“极化效应”所取代,从而保持甚至扩大了城乡差距。
20世纪60年代中期,弗里德曼提出的核心—边缘理论认为,工业化和城乡经济发展在空间上并非均衡分布,而是集中在一个或少数几个地区,它的空间组织表现为二元结构。最低层次的二元结构关系可理解为城乡关系。在发展的初期阶段,城乡空间二元化日趋明显,政府的干预作用以及区际人口迁移等因素将影响创新的扩散和资源配置的格局,最终使得核心与外围的界限逐渐消失。这种理论的规范价值对城乡发展规划者和决策者具有吸引力。然而,该理论并不回避核心地区的受益是以牺牲外围作为代价的事实。
2.2 农村内部均衡发展理论
农村内部均衡发展理论是欧洲城乡结合的思想,强调农业的正外部效应,如有利于生态保护,保护国土,防止灾害,净化水源,农业景观的保留等。该理论鼓励通过补贴,引导农民将农业生产转向既保护环境又提供高附加值产品的经营项目,把农业的负效应减少到最低程度。
2.3 城乡共生理论
城市与乡村就如生态学上的种群,两者之间存在信息传递、物质交流、能力传导以及合作共生;城乡统筹的核心内容又在于城乡的协调发展,因此与共生理论具有很强的一致性和适用性。
共生理论由三大要素和一个媒介组成,分别为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和共生界面。共生单元在良性的共生环境下,通过适宜的共生界面,实现一定共生密度上的互惠共生。
具体到城乡统筹,特定区域内的中心城市、城镇及乡村便是共生单元。为实现城乡之间互惠共生的均衡状态(即城乡良性发展,且发展成果在城乡之间合理分配,并从城乡要素、政策、居民权利等角度最大限度实现平等),则城乡之间需要消除目前不良的共生环境(如城乡二元结构,农民素质低且乡村剩余劳动力多,城市对乡村辐射力弱,农业基础不稳固等),通过市场、政策以及民间组织等媒介(市场发育健全的区域,城乡统筹中的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分工与合作可由市场来完成,政府仅充当信息披露和制度保障的载体,行业内部、区域之间的协调通常由民间的行业协会以及峰会、论坛等组织形式完成),基于区域中心城市辐射范围以及城市之间、城乡之间、乡村之间的行政协调能力以及要素流动水平,确定城乡合理共生规模,建立城乡多条产业价值链,实现产业关联,充分发挥区域内要素禀赋及基础设施的作用。
3 曲靖市城乡统筹发展路径选择
3.1 曲靖城乡统筹现状概况
曲靖市位于云南省东部,毗邻昆明市,与贵州、广西、四川相接,距贵阳约437公里,成都约895公里,重庆约810公里,是云南省的“东大门”,素有“滇黔锁钥”、“云南咽喉”之称。2011年常住总人口589.89万。
从城市群来看,曲靖位于我国西部两大城市群成渝城市群(成都、重庆)和黔中城市(遵义、安顺、都匀、六盘水、黔东南州和铜仁),但在滇中城市群(昆明、曲靖、玉溪、楚雄)之内(见图4)。曲靖市含一区一市七县,即麒麟区、宣威市、马龙县、陆良县、师宗县、罗平县、富源县、会泽县、沾益县,本文研究范围为曲靖市市域和以麒麟区、马龙县、沾益县为主体的珠江源大城市区域(见图5)。
近年来,曲靖市经济发展一直保持在全省第二的位置,城市建设较完善,但始终面临三产萎缩、市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区农民收入差距显著、城乡收入差距略大、中心市区带动力弱等问题。曲靖市正处于工业化前期向工业化中期过渡的阶段,其城乡关系发展处于城乡分离前期,属于较发达的城市和落后的乡村并存,城乡差异明显并逐步扩大的阶段。这一阶段曲靖城乡发展现状问题及其成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区域交通设施薄弱,同质化竞争显著,有碍曲靖市外向型经济发展。通过分析西南三省的经济发展现状发现,该区域的经济发展中心具有东移的趋势,即依靠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辐射发展。然而,曲靖市与大部分周边城市缺乏高等级道路的联系,且与东部城市在矿产开发等方面存在同质化竞争发展的问题,不利于区域产业合作发展,阻碍曲靖市打开对越南、广西、广州、重庆等地的贸易发展。
(2)昆明大城市集聚发展,“同城效应”尚不显著。曲靖市毗邻云南省省会昆明市,在其2小时经济圈内。然而,昆明市现状仍处于集聚发展阶段,人口疏散压力较小,产业扩散能力较弱,对曲靖市辐射带动力不足,不利于促进曲靖市的快速壮大。另一方面,虽然曲靖与昆明两市之间目前已有曲胜高速和城际铁路等快速交通联系,但交通联系仍较弱,特别是物流运输方面,尚未形成良好的“同城效应”。
(3)经济效益较低,产业配套支持不足,偏重的产业结构不利于工业反哺乡村。尽管曲靖市经济总量在全省排名第二,但与排名第一的昆明差距较大。通过分析其人均生产总值与产业结构发现,曲靖现有产业效益偏低,第三产业对第二产业发展配套支持不足,特别是商业贸易及物流运输方面。同时,曲靖总体偏重的产业结构特征对区域城乡产业一体发展有一定影响。比如城市工业与农业的直接关联度小,导致城乡二元结构明显。
(4)城市发展基础薄弱,不利于城乡差距的缩小。曲靖市市域内部的城乡发展不均衡表现为:城乡经济空间差异明显,经济发展极不均衡;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享用政策等方面差距逐渐拉大;城乡收入差距虽略有缩小,但仍大于国家平均水平。然而,曲靖市经济基础总体薄弱,城镇化水平偏低;中心城区缺乏高等级的服务设施以及产业服务设施,并未形成相对独立的全功能城市,集聚度不高,带动能力不强,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任务艰巨,缩小差距困难较大。
(5)生态环境压力较大,给予城市空间拓展的挑战。目前,尽管曲靖市城乡整体生态环境状况良好,中心城区环境质量也有所改善,但就区域层面来看,川滇黔接壤地区存在耕地锐减、自然环境恶化、人为环境异常等问题,给曲靖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特别是曲靖市城乡空间拓展受限,珠江源大城市空间整合趋势将日趋凸显。
(6)管制结构与功能结构不相适应。我国特有的“只分等级、不分工”的垂直管治模式,导致各级主体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发展冲动。而曲靖市现有的城镇体系规划基本因循“管治结构”,未能表达或整合空间发展内在的“功能结构”要求。
所谓管治结构的城镇体系、居民点体系,指城镇体系、居民点体系的等级和职能划分是基于管治需要,我国一般的等级结构城镇体系都属于这一类。所谓功能结构的居民点体系,指居民点体系的等级和职能分工是基于相互之间政治以外的生产、生活功能关系。
理想的居民点体系结构,是两种结构的完美结合。否则,与功能结构不一致的管治结构体系,将导致居民点生产、生活功能与资源配置等的不协调,这也是规划理论研究中的“体制关切”的实质——体制与功能的不适应将导致功能得不到保驾护航。
显然,曲靖居民点体系管治结构与功能结构是不一致的,因此由一个冲突的管治结构主导的居民点体系就不能很好的组织发展。特别是曲靖市现状麒麟区与沾益县城同城化发展日趋显著,麒麟区、马龙县及昆明市区之间的互动也逐步加强,未来中心城区多数居民的经济社会活动的中心活动都将不仅局限于现有行政区划之内。
实际上,高水平的都市区居民点体系几乎都是按照这样的功能结构来组织的,换言之,是顺应了特大城市与其腹地的必然功能关系。曲靖市居民点体系管治结构与功能结构存在不一致,需顺应特大城市与其腹地的必然功能关系,按功能结构来组织高水平的都市区居民点体系。当然,如果只是表达了理想的功能结构,却不能从管治结构上进行相应的调整,那保证规划的良好实施也是空谈。因此在此过程中,应该通过管理结构的调整及存在功能联系的管理单元之间的协作,减少层级,扁平化组织,提高城乡居民点的组织效率,顺应特大城市郊区的发展需求。
3.2 曲靖城乡统筹发展路径
2011年,曲靖市城镇化率已达37.6%,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城镇的发展速度必将显著提高。目前,曲靖市刚迈入快速城市化轨道,其中心城区仍处于极速化发展阶段,各类要素大量向城市集中,二元化日趋显著;产生的“涓滴效应”辐射力度不强,辐射范围有限。因此引入“农村内部均衡”理论,旨在引导农民将农业生产转向既保护环境又提供高附加值产品的经营项目,把农业的负效应减小到最低程度。“城市偏向”理论和“农村内部均衡”理论的结合,促使城市不断集聚的同时,乡镇也依据自身资源优势有重点地发展壮大,城乡共同提升,共赢发展,差距逐渐缩小。
基于对曲靖市城乡发展特征的判断,未来曲靖宜采用“城市偏向”发展理论作为城乡统筹的理论依据,即把中心城区和重点城镇作为“增长极”,带动乡村发展。但为尽可能减弱“极化效应”的不利影响,避免“涓滴效应”的延迟出现,应增加乡村内部均衡发展理论作为参考,即通过发展规模化现代农业和重点地区高附加值旅游业,作为城乡空间极化发展的补充。为实现曲靖市城乡统筹,依据“农村内部均衡”理论,必须以确定合理的城乡产业链和城乡发展规模为前提,以政府为主导,综合民间组织等之力,确定合理的产业结构与城乡发展规模,同时,推进农业规划化、现代化及高附加值化发展。
曲靖的现实也指向了这种发展趋势,生态环境的严格要求、地形环境的制约、现状相对较大的城乡发展差距以及城乡所具备的不同潜力基础注定了曲靖市未来城乡发展的路径。首先,曲靖市受特定区位、特殊地形和特殊要求的限制,其工业化及城市化几乎不可能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珠江三角洲地区和苏南地区“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完全“自下而上”的“乡村主动城市化—城乡综合治理—城乡协调发展”的路径;其次,曲靖市中心城区经济不足以对乡村形成强大的辐射力,因此不可能走北京“工农协作、城乡结合”,大城区带动郊区发展的“自上而下”的“乡村被动城市化—城市反哺乡村—城乡协调发展”的道路;再次,曲靖市乡村基础不足以自主实现农产品的转化,或精深加工,或保鲜,实现产业化经营,因此不可能走苏南依靠农民自己力量发展集体经济、依靠农村自身能动发展为区域发展动力的“乡镇企业为动力”的发展模式;最后,曲靖市部分乡村在“一乡一园”项目的带动下,特色农业已初具基础,在此之上可集约各村特色资源,打造“一村一品”,调整产业结构,挖掘内部潜力,推广新模式、新技术,推进农业专业化与特色化。
因此,要整体提升曲靖市区域发展水平,要打造带动乡村发展的城镇“强核”,要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发展,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曲靖市城乡统筹发展的实现路径应为:
基于城乡要素高效流动的考虑,城乡层级结构应简化、缩减,构建“核心城区—重点城镇—乡村地区”层次组织框架,形成上层次带动下层次、层次内互补相促的发展关系;其中,核心城区包括中心城区(主中心)和重点县城(次中心),重点城镇包括其他县城和重点镇,乡村地区包括一般集镇、中心村和基层村。
同时,以城镇工业化(城市化)、三产化作为“自上而下”的拉力,以“一社一村”、农村特色化(专业化)作为“自下而上”的推力,以集镇和中心村的产业非农化(集聚化)以及农业产业化(现代化)作为城乡间的联系纽带,城乡同步同质发展提升。
因此,曲靖市域城乡统筹发展的两个着力点在于:
一是在核心城区,借助麒沾马地区的空间对接、产业协作、设施共享,通过城镇工业化、三产化和新型城市化吸收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中心城区,做大做优中心城区,以逐步形成辐射宣威、罗平,带动市域乡村的增长极。同时,培育宣威市区和罗平县城两个次级增长极,分别带动市域北部和南部乡村发展。
二是在乡村地区(包括一般集镇和乡村),依据特色优势,整合自身资源,打造“一村一品”;通过农副产品加工业、生产性服务业向集镇、中心村集聚,带动乡村地区发展;以村企合作为主要动力,发展绿色农业、旅游业等低污染、高附加值产业,并以此为契机建设新农村,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3.3 城乡统筹发展的落脚点
对曲靖市而言,“城”的发展虽已有一定基础,但仍不够强,辐射带动力不足;而“乡”尚处于分散居住、低效生产,低质服务的阶段。未来曲靖市城乡统筹的落脚点将在于“城”的集聚发展,以及“乡”的生活——生产服务载体的建设。因此,未来曲靖市要实现沾益、马龙和麒麟三区合并式发展,做大“强核”,成为珠江源大城市。
在实施时序上,立足曲靖市城乡发展现状以及市域空间南北长、东西短的特征,曲靖市城乡统筹近期的实施重点在于加强麒麟与沾益的互动合作,实现空间的高效对接,引导马龙向东发展;中期整合麒沾马地区资源,做强做大中心城区,辐射周边乡村,带动宣威、罗平发展;远期强化宣威、罗平南北两级发展,整体带动市域乡村地区发展。
4 结语
曲靖市城乡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中低水平下的城乡发展严重不平衡,城乡发展“拉力”不足、“推力”不够。曲靖的现实问题是生态环境的严格要求、地形环境的制约、现状相对较大的城乡发展差距等,指向了其促使城市不断集聚的同时,乡镇也依据自身资源优势有重点地发展壮大,城乡共同提升,共赢发展,差距逐渐缩小的发展趋势。曲靖市在未来发展中,通过构建“核心城区—重点城镇—乡村地区”层次组织框架,实现“强核”带乡村的城乡发展模式。一方面,要做强极核,实现麒沾马三市捆绑式发展;另一方面,要做大城乡经济“蛋糕”,以提高城乡整体经济水平;做好城乡“二次分配”,以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同时以“十化”(产业生态化、工业园区化、农业产业化、产业基地化、基本服务均等化、新型城市化、城市田园化、乡村发展创新化、生态环境优化、资源利用可持续化)作为策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摘要:城乡统筹是我国以“城市剥削乡村”的发展模式取得的快速发展中,为实现社会公平和资源统筹、共享而采取的重要手段。近几年来,各地区纷纷开展城乡统筹规划,云南省曲靖市就是其中之一。曲靖市城乡发展的主要问题包括:“城”的发展虽已有一定基础,但辐射带动力不足;而“乡”尚处于居住分散、生产低效的发展阶段。曲靖市城乡统筹的关键在于“城”的集聚发展,沾益、马龙和麒麟三区合并式发展,做大“强核”,成为珠江源大城市,以城镇工业化(城市化)、三产化作为“自上而下”的拉力;以“乡”的生活—生产服务载体的建设以及“一社一村”、农村特色化(专业化)作为“自下而上”的推力;以集镇和中心村的产业非农化(集聚化)以及农业产业化(现代化)作为城乡间的联系纽带,城乡同步同质发展提升。本文以云南省曲靖市为例,探讨其在城乡统筹实践过程中的现状问题并提出曲靖市未来发展路径。
关键词:城乡统筹,理论,路径,曲靖市
参考文献
[1]郑国,叶裕民.中国城乡关系的阶段性与统筹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6).
[2]路明.城乡统筹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5:255-274.
[3]吴良镛,牛文元.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1-200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4]蒋勇.四川省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探讨[J].商业时代,2010(8).
[5]苏永红,羊乃书.城乡统筹中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及策略思考[J].河北农业科学,2009(4).
[6]谷继建,何独明.成渝二级城市群与城乡统筹改革的策略[J].改革与开放,2009(1).
[7]李禄俊,潘胜军.论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城市化发展策略[J].城市规划,2008(6):3-6.
[8]祖晨阳,郭环洲."城乡融合"理论视阈下我国的城乡统筹发展[J].学术交流,2012(6).
[9]刘荣增.城乡统筹理论的演进与展望[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10]李彦军,叶裕民,倪稞.城市群内城乡统筹的理论基础与现实依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5).
[11]路明.城乡统筹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5:255-274.
建设美丽乡村 统筹城乡发展 篇5
统筹城乡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美丽中国的难点在乡村、重点在乡村、亮点也在乡村。乡村是绚烂的,是美丽的,如何把乡村建设得更美丽?美丽乡村的建设标准是什么?我认为:美丽乡村建设绝不仅仅是未来给乡村一个美丽的外表,关键在于提升农村、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实实在在的提升农民的幸福指数,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美丽乡村至少应体现出”四个美”:即规划科学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素质美。美丽乡村的建设不能生搬硬套,更不能照搬照抄,需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发挥自身优势,挖掘浑厚底蕴,最大程度的保留原汁原味的乡村文化和乡土特色,杜绝“走过一村又一村,村村都像城镇;走过一镇又一镇,镇镇都像农村”现象的发生。
一、我县美丽乡村建设定位
梁平地处高台,素有“四面青山下,蜀东鱼米乡,千家竹叶翠,百里柚花香”之美誉,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中国名柚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现为重庆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正努力建成为渝东北地区的工业和旅游重镇,渝东北地区环境优美的宜居城市。梁平作为统筹城乡示范县,应该按照打造城乡统筹示范县的要求,实施“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构建以中心镇、风情小镇、中心村、特色村、历史文化村为重点的创建体系,形成点线面结合、建设经营管理融合、经济生态民生协调的美丽乡村新格局。要尊重自然之美,彰显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田园风光,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卷。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围绕产业发展
生态化方向,大力打造绿色农业、生态工业,发展以“青山、碧水、野趣”为特色、集“现代文明、田园风光、乡村风情”于一体的旅游休闲经济,精心打造都市人向往的魅力乡村。宜居宜业宜游三位一体目标始终贯穿梁平美丽乡村建设的全过程,始终坚持“好吃、好看、好玩、好住、好购”五好建设标准,始终突出产业、生态、观光协调发展。
二、引导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目的就是为了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增加农民的收入、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关键是变“输血”为 “造血”,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我们基层干部就要深入基层、走进乡间,与村民打成一片,细致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解开群众心结,办成办好群众的事。
(一)在组织管理上坚持群众参与,获得群众认同。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格局。完善村级议事制度,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推荐产生群众代表,由村委会组织召开议事会,做到群众的诉求群众议、村民的事务村民定、大家的事情大家办。成立美丽乡村建设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协调统筹美丽乡村建设日常工作。针对具体事务,采取责任制方式,分工到人、责任到位,形成群策群力、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在土地流转上坚持群众自愿,使得群众受益。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更改土地用途、不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基础上,立足依法办事、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宣传“三
权”的保障,算好“三帐”,使更多农户树立正确的土地流转理念,消除疑虑。
(三)在建设管理上坚持群众监督,取得群众认可。积极创造条件,创新监督载体,优化监督环境,保障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建设项目及时公开,重大项目决策先听群众意见,在工程项目上让群众巡查。对于规划方案,通过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请群众献计献策。让群众自主选出可信任的同志作为义务监督员,定期组织群众核查工程进度、工程质量、资金用途等,消除群众疑虑。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提交验收申请必须要有监督员或对象户签字,否则不予验收,从而使群众的权益得到保障。
(四)在产业发展上坚持群众融入,带领群众致富。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改善民生为目标,吃透上情、把握下情、借鉴左右,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引导、尊重、参与、融入”四步曲,鼓励群众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在大力招商引资的同时,积极鼓励返乡创业、全民创业,引导群众因地制宜从事多种形式的经济活动。全面落实优惠政策,依托资源、本地实情两大优势,引导农业经济转型,进入快速发展轨道,极大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五)在和谐构建上坚持群众排查,交由群众化解。坚持“社会风险由群众排查、社会矛盾由群众化解”的思路,调动群众“共建共享”美丽乡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可组织村无职党员和身体健康的村民代表作为村内治安员,在集中居住点实行逐户轮班巡逻,做好治安防范工作;在每组确定1至3名矛盾纠纷调解员,负责化解邻里纠纷。开办农民夜校、宣传栏、广播等多种形式,加强法制教育宣传,使群众的法律素养明显提高。
三、当前我县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建房规划落后,楼房空置率高。虽然通过村庄整治和农民新村建设等工程的实施,村庄格局有所改善,但由于我县一直以来用地紧张,农村建房总体较为混乱,“有新房无新村”现象还比较突出。而且现在农村青壮年多在城市打工,只有老人和小孩住在家里,房子的空置率非常高,浪费非常大。
(二)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依然突出。由于村级经费紧张以及思想上重建轻管等原因,村庄卫生保洁、设施维护、绿化养护等方面缺乏长效机制。农村畜禽粪便、生活污水和垃圾、农药化肥、矿产开发等引发的污染问题较为突出,严重影响了农村生态环境。
(三)村级社会事业公共设施仍较落后。近几年,村级社会事业公共设施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但与城镇相比仍有很大差距。长期以来,由于资金投入有限,加上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等问题,造成总量不足,设备简陋,共享率低,不能很好地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
(四)农村文化特色尚未得到深层次挖掘利用。我县农村蕴涵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但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农村文化特色尚未得到深入挖掘发展。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急需抢救、保护和利用,一些特色文化内涵需要进一步丰富,各地的文化形象需要进一步提升。
四、我县美丽乡村建设建议
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我们必须理清思路,坚持以村为基础,发挥区域优势、环境优势、城镇化发展优势和产业发展优势,抓住环境优美和产业发展两大重点,创新举措,推进我县美丽
乡村建设。
(一)思想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是今后很长一段时期新农村建设的主题。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市委的要求,把“美丽乡村”建设摆上重要位置,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衡配置与促进资源要素集约利用、人口向中心村、场镇集聚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将农村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家园,让全体农民过上体面的、有尊严的品质生活,不断提升我县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水平。
(二)强化规划引领。规划范围要跳出村域概念,必须考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考虑与周边村、镇的联动,考虑空间上的呼应与产业上的互补;规划内容既要有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包括产业发展、医疗卫生、商贸设施、文化娱乐等;在编制手段上尽量引入竞争机制,避免乡村规划的同质化、劣质化和运动化。一是以中心村建设为重点,完善村庄布局规划。立足县情,明确县域内中心村和一般村的数量、功能与定位,优化和合理安排县域城镇发展、村庄分布、产业平台、基础设施、农田保护等空间布局,形成县城、中心镇、一般乡镇、中心村、一般村、特色村相结合的“重点突出、梯次合理、特色鲜明、相互衔接”的村庄布局规划体系。二是以分类推进为原则,修编村庄建设规划。村庄建设规划要在布局规划的指导下,按照“全面惠及与突出重点”、“均等化与差异化”相结合的原则,在功能布局和人口容量上进行区别对待,对整治建设的内容、项目和人口容量上进行区别对待,在相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置上进行区别对待,因村制宜地对村庄建设规划进行深化、细化、具体化。三是以衔接配套为要求,修编完善其
他相关规划。必须按照衔接配套的要求,修编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农村社会发展规划、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农村住房改造建设规划等,努力实现各项规划的无缝对接,确保村庄布局规划和整治建设规划能落地、可实施。
(三)加大政策扶持,广泛筹措资金。要制定出台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措施,对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全面建设农村新社区、加快培育新型农民等方面作出全面部署。更重要的是采取市场运作,招商引资,大力组织和引导富裕农民、各界群众支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积极倡导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鼓励和引导农民群众自助自愿投工投劳投资。加大土地复垦力度,增加地票受益投入项目建设。还利用政策扶持,全面整合农村危旧房改造、农房风貌改造、政策性移民搬迁(生态、扶贫、以工代赈)、地灾避让等补助资金打捆使用,广泛筹措“美丽乡村”建设资金。
(四)狠抓重点工程建设。一要狠抓中心村培育。切实加强中心村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提高中心村的人口集聚力、经济发展带动力和社区服务辐射力,努力把中心村打造成为农民居住中心、产业发展中心和农村社区服务中心。要在充分考虑农民居住意愿、生活习惯和经济承受能力的基础上,大力推广节水、节能、节材和环保建筑技术,鼓励农民根据实际需要科学合理建房。二要狠抓“三沿”环境整治工程。坚持治标与治本、整顿与规范相结合,大力开展以“三清三治三改”为主要内容的“三沿环境整治”。“三清”即清理垃圾、清理违法违章建筑、清理广告路牌;“三治”即治理污水、治理坟墓、治理河道;“三改”即旧村改造、危旧房改造、林相改造。通过“三沿”整治,达到“环境优美”。三要狠抓农民增收工程。农民的创业增
收,始终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根本。大力推广设施农业,推行标准化、清洁化和循环经济,大力发展“三品”农产品,加快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努力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大力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加快发展农村信息服务、养老服务、保健服务、商贸流通等服务业,为农民提供更多创业就业平台和增收机会。
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新农村建设 篇6
一、始终坚持培育壮大城乡统筹发展的支柱产业
我省是农业省份,农村人口比重大,农民收入水平低,大部分农村以传统种养业为主,因此,坚持培育壮大农村支柱产业,确保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首要任务。
(一)稳粮、优果、兴牧,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按照稳粮、优果、兴牧的思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是近年以来我省一以贯之的基本思路。一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认真落实支农惠农政策,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复垦和整理项目,确保了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抓好粮食生产32个主产县,通过推广提高小麦良种统供水平和地膜生产技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抗灾和减灾能力。二是不断优化农业结构,加快果业发展。2007年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6.8%。特别是苹果面积和产量位居全国第一,浓缩苹果汁出口量已占世界贸易量的四成以上。三是稳定发展畜牧业。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的政策措施,兑现能繁母猪补贴和保险政策,安排生猪良种扩繁和规模养殖等重点项目,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占农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27.3%。
(二)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壮大县域经济
根据省情特点,立足资源、产业等基础条件,加快发展一村一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发展现代农业、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一是全面实施一村一品千村示范万村推进工程,全省共确定示范村1153个、带动推进村1万个,总数占到全省行政村的35%。按照全省特色农产品布局,抓村定品,促进特色产业向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资金投入、市场建设、科技支持、人才培养、信息服务等向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倾斜,促进了农业内部挖潜,拓展了就业和增收功能。二是推进农业产业化。扩大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规模,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省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4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100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1.5万个,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达9800多个。三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围绕县域农业资源,依托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小城镇经济和民营经济,培育县域主导产业。设立专项发展资金,支持服务体系建设、平台建设和对重点产业、特色产业的鼓励与引导,全省43家企业被确定为全国“创名牌重点企业”,一批企业获得省部级驰名商标以及名牌产品、免检产品称号;纳入监测的93个县域年度实现生产总值2653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58.6%。县域中小企业、乡镇企业总数达到94.7万,2007年实现增加值986亿元、利润205亿元,为全省农民人均提供工资性收入980多元,占人均纯收入的38%。
(三)完善农村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村产业服务能力
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强化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规避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必然选择,是扶持培育产业、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保证。一是科学规划。围绕种养业良种、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市场、动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以及农民权益保障等八大体系建设,区分公益性和经营性职能,完善了相关的建设规划。二是加大农村服务体系建设力度。实施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完善农业灾害预警预报系统基础设施,加快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市场体系建设,农村服务体系得到进一步加强。三是深化农技推广机构改革,农业科技资源得到有效发挥,科技人员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四是积极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促进了小生产与大市场顺利对接,促进了分散经营的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
二、始终坚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是统筹城乡的根本保障。近年来,我们在工作部署上按照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社会保障向农村延伸的思路,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农村基础设施有了明显改善,农村社会事业有了长足发展。
(一)不断完善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
加快中小灌区设施改造,完成了8项重点水源工程,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重点防护林等治理工程,生态建设逐步改善,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7.25%。解决群众最关心的水电路气问题,饮水工程速度加快,道路建设力度加大,用电问题基本解决,信息进村入户工程进展顺利,行政村广播电视和固定电话“村村通”全面实现,长期影响农民生产生活的一些突出问题正在得到有效缓解。
(二)加快发展农村教育
积极实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和“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等重大项目,不断扩大农村中小学“两免一补”范围,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完成“两基”攻坚任务,有力地促进了我省贫困地区和农村教育的发展。
(三)不断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水平
2002年以来,共安排投资5.4亿元,全面完成省、市、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机构建设任务。2004年起,重点实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设乡镇卫生院1060所、县医院53所、县中医医院17所、县妇幼保健院31所。随着公共卫生体系基本建成,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逐步健全,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加快,全省农村健康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四)不断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2007年底,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人数达到2130.8万人,农民参保率达到87.2%,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面已扩大到104个县区,提前一年在全省实现全覆盖目标。农村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在两县开展,农村居民低保覆盖人数达到80万,贫困学生助学金制度全面实施。当前,全省农村困难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农村社会保险的保障水平逐步提高、覆盖面稳步扩大。
(五)不断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农村文化建设五大工程(两馆一站一室设施建设工程、农村艺术舞台繁荣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农村文化人才培训工程)全面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试点扩大,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广大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三、始终坚持不断创新城乡统筹发展的机制体制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诸如农村金融、土地经营权流转、城乡二元结构等重大的体制性因素和制度性障碍不断显现,深化农村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前提。
(一)加强公共财政投入
近5年来,各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显著增加,比国家要求提前一年实现农民农业税“零负担”。在中央一号文件的贯彻落实中,省委省政府提出,要确保财政支农投入增量逐年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明显高于上年,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的增量明显高于上年,新增耕地占用税收入主要用于三农,重点用于加强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并规定各级预算安排的城市维护支出要向乡村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倾斜,并逐年提高比例。从2008年起,在扶贫工作重点县和粮食主产县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生态环境建设等公益性强的基建项目,将逐步减少或取消县级配套。
(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
针对我省农村金融发展滞后的特点,积极推进农村金融体系改革,鼓励和支持适合农村需求特点的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多种所有制金融机构的发展,引导商业银行对农村生产性和生活性基础设施加大投入。采取注入资本金等方式,促进农村信用社扩大规模、做大做强,支持农信社在农村信贷中发挥出核心和支柱作用,农村融资的主渠道不断稳固。在部分县推行村镇银行、农村金融互助会试点,吸引社会投资、民间资金投资入股参资,拓宽了农村贷款的来源。同时,在全省全面推行了能繁母猪保险,推行苹果、奶牛等政策保险试点,农业政策性保险稳步铺开,多元化、全方位的农村金融体系正逐步建立。
(三)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2005以来,我省调整户籍迁移政策,推行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通过积极推进户口一元化管理进程,逐步取消户口迁移中计划指标的限制,形成了城乡人口的合理有序流动。加快与户籍制度相关的配套改革,附着在户籍上的就业、住房、教育、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的不合理制度正在逐步消除,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顺畅转移。
(四)积极探索土地制度改革
在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体制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积极稳妥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通过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合理配置农村劳动力资源,拓展了二、三产业发展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多种农民增收的渠道。积极探索土地征用与经济补偿、社会保障、就业服务相配套的政策机制,不断完善农村土地征用的法规体系,农民利益得到更加有力的保障。
四、推进全省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
统筹城乡发展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责任在政府,动力在改革。只有城乡统筹发展,加快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早日实现。下一步我们实施城乡统筹将继续坚持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是坚持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以实施粮食单产提高工程、果业提质增效工程、畜牧业收入倍增工程、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区域性特色产业发展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农民创业等六大工程为抓手,积极开展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适度规模经营,不断壮大县城经济的整体实力。
二是坚持统筹城乡规划和建设。改革长期以来城乡规划分割管理的现象,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市民和农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编制一体化发展的城乡规划,全力推进农村水电路气基础设施和重点农村小城镇建设,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三是坚持统筹城乡社会事业。积极探索省、市和县统筹的农村义务教育新模式,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稳定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来源,城市义务教育向农村开放,消除一切阻碍农民工子女进城就读的歧视政策;加强县、乡和村三级的多层次、全覆盖的公共卫生体系,让广大农民充分享受经济发展的直接成果。
四是坚持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加快构建较为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财政补助水平,探索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大病医疗保障制度,探索建立符合农村生产和生活实际、保障线标准合理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和更加规范的有效农村社会救济制度,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差距。
五是坚持重视统筹城乡城乡劳动力市场。加快改革现有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探索和实施居住地管理制度。以劳动力素质为就业主要指标,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一体劳动力市场,加大对农民工的就业培训和服务力度,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和就业择业能力。
统筹城乡建设论文 篇7
一、统筹规划城乡建设的重要意义
城乡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始终是贯穿人类社会发展的主线。从传统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后工业社会,城乡关系经历了从城乡隔绝到城乡对立再到城乡融合的演进过程。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规划城乡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统筹规划城乡建设是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需要。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当前,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过程中,城市离不开农村,农村离不开城市。城镇人口的增加与农村人口的减少相关联,城镇建设用地的增加与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减少相关联。据预测,我省基本完成城镇化,约需新增城镇建设用地15万公顷,这一需求,单靠城市规划就城市论城市是无法解决的。而通过有效地统筹城乡建设用地资源,则完全可以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2、统筹规划城乡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推进,各地普遍感到乡和村庄规划比较薄弱。部分乡、村庄没有规划,一些乡规划、村庄规划盲目模仿城市规划,没有体现农村特点,难以满足农民生活和农村发展的需要,无法真正实施。统筹规划城乡建设,可以将具有密切联系的市、镇、乡和村庄纳入统一的规划,实施统一规划前提下的管理,加强市、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地区延伸和社会服务事业向农村覆盖,保证一定空间距离范围内的城市、镇、乡和村庄在资源调配、生活供应、设施共享等方面能够实现相互依存、紧密联系,是改变目前存在的村庄建设散乱,既浪费土地资源,又破坏人居环境这一状况的必由之路。
3、统筹规划城乡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
“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差距主要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也就谈不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筹规划城乡建设,建立统一的城乡规划体系,做到城乡建设规划一张图,有利于合理把握城镇化的进度和节奏,有利于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并在空间资源的配置、发展目标的协调、城镇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等方面发挥城市对乡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从而构建农村发展的有效载体和良好平台。
二、统筹规划城乡建设的基本内容
1、科学预测城乡建设发展规模。
要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认真研究分析城乡人口分布和结构变化,以及流动人口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科学预测规划期内的城乡人口规模。同时,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合理确定城乡建设标准和人均用地指标,做好建设用地的来源分析,力争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占补平衡。
2、合理确定城乡居民点空间布局。
在科学预测城乡建设发展规模的基础上,认真研究主体功能区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对城乡人口分布及其居民点进行空间布局。在进行城乡居民点布局时,要深化对所规划空间的认识,划定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建区。对于可用作建设的空间,也不能一次规划用尽,还应储备一部分留作可持续使用;要按照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根据城镇化带来的城市和乡村之间人口分布方式的变化,对现状城乡空间布局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提出城乡统筹下的城乡居民点空间重组的方案,合理规划城乡聚落,引导农村人口适度集中居住,二、三产业适度集聚发展。在此基础上,合理配置安排各项设施,切实提高城乡人居环境质量,形成有利于城乡协调互动的整体的空间结构。
3、统筹安排城乡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建设。
基于城乡居民点空间布局规划,统筹安排城乡综合交通、给水排水、电力电讯、市容环卫等基础设施和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并合理确定其建设标准、建设规模和建设时序。通过城乡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的覆盖,实现城乡规划空间由点到面的延伸、由体系向网络的延伸、由广域向纵深的延伸。在研究统筹安排城乡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建设时,要注重引导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要注重区域城镇之间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对接,实现城乡之间、城镇之间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共建共享,充分发挥各类设施的整体效益。
4、提出城乡空间管制的对策和措施。
根据城乡空间布局所确定的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建区,严格划定城乡建设“蓝线”(水系保护范围)、“绿线”(绿地保护范围)和“紫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范围),并提出相应的城乡空间管制的对策和措施,确保城乡脆弱资源永续利用,确保城乡人居生态环境,确保城乡建设可持续发展。
三、统筹规划城乡建设的组织实施
从我省几个城市的探索和实践来看,在统筹规划城乡建设中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是要端正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城乡统筹,是针对城乡二元结构提出的。统筹城乡的实质就是要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就是要改变重城镇建设、轻乡村建设的现状,实现城乡人居环境的共同改善。因此,在研究实施统筹规划城乡建设中,要切实端正指导思想,防止借统筹城乡之名行突出城市发展之实;或借统筹城乡,通过损害乡村利益来解决城市发展中的用地、环境等资源制约问题。
二是要坚持因地制宜。
我省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不均衡状态,统筹规划城乡建设必须因地制宜,实行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在组织实施城乡建设统筹规划时,也要突出重点,实事求是、讲求实效、量力而行、分步实施。如城市的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的建设,可以先从城市的周边开始,再逐步向外拓展和延伸。
三是要注重学习研究。
统筹城乡建设论文 篇8
1 科学规划城乡空间布局
我们说,“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也就是说推进工业化时不要忽视农业,推进城镇化时不要忽视农村。但是,城镇化不等于把所有农村都变成城镇,城乡一体化绝不是城乡一样化。如果按照克隆现有城镇的思路去改造“城中村”,把中小城市附近的农村统统改造为城区,弄得看上去全是钢筋、水泥筑成的高楼大厦,并认为这是城乡一体化,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的目的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改变农村包括“城中村”的落后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决不是要消灭农村,这一点必须看得十分清楚。无论现在和未来,都不可能把所有“城中村”全部变为城镇。早在一百多年前,现代城市规划学的老祖宗霍华德说:“理想的城乡结构,就是让城市的活力和文明涌向农村,而让农村的山野风光在城市驻足。”这也就是说,我们城市一定要有通风口,要有绿地,在这些地方就不能搞房地产,不能盖高楼大厦。按照温总理的话,就是要“注意以城市繁荣带动农村的发展”。根据有机的城乡空间布局和实施带动战略的要求,我们何不换条思路,把“城中村”改造成花园、游园、公园或农家乐园。这样一来,不大兴土木,不动迁农户,按照园林绿化的规划要求,把农民的房屋和院落进行改造,建设成旅游景点或旅游服务用房或服务兼自用房,例如,加个顶、刷个墙、搞个造型、穿衣戴帽,这样就把“城中村”或“城边村”改建成别具乡村风情的公园。在这个公园不收门票,还可以品尝地方风味小吃,可以观看地方剧种表演,可以休闲娱乐……这样因地制宜的乡村游园和农家乐园的改造工程费用,由政府、村委会和农户三方共同承担,比起数以亿计的拆迁建设费不知要节省多少,从而避免出现大的折腾和反复,避免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巨大浪费。而且后期不用请人来维护、管理这个公园,因为这是农民自己的家园,自家的房子还可作客房、开茶馆、搞农家乐。
2 重点优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推进城镇化,发展城市建设普遍存在一个误区,就是城市往往将多种资源都集中于城区建设,对郊区和“城中村”投入极少,由此带来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导致“城中村”面貌更显破旧,生存环境更趋恶劣,农民增收更加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城乡差距不是缩小而是扩大了,二元结构不是弱化而是强化了。
实际上,城镇和农村都要立足于基础设施建设,都要着力形成一个别具特色的良好环境。“城中村”的改造必须及早考虑这一问题,按照其功能定位,纳入城乡统一发展规划,否则将陷入为时已晚的境地。扩城不一定平推式地向四周发展,可采用放射式或跳跃式扩展。“城中村”利用现有或规划中的城市交通、水网、消防、通讯、电力、文体、环卫、市场建设等基础设施,加上其内部环境优美,学校、医院、商店、道路、环保、绿化等软体设施齐备,而且具有较高的运转水平。可想而知,“城中村”的村民有农田、林地,生活舒适、安逸、恬静,空气清新流畅,令人心旷神怡,不仅自己乐居,而且很多城里人也愿意在这些地方居住。也许在不远的将来,我们这些中小城市也会出现西方发达国家近20多年出现的“逆城市化”现象,也就是说,城里的有钱人开始纷纷迁往农村居住。尽管这些现在尚未成为现实,但是应留有充分余地,夯实基础。
3 关键抓好城乡产业协调
发展是第一要务,就业是天赋人权。“城中村”的改造建设也必须在发展中才能得到很好解决。为此,关键要抓好城乡产业协调。
一般情况下,“城中村”靠近城市,也就是接近市场,产业发展要定位在“服务城市、服务市民”上。发展都市农业。绿色食品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是都市农业的两项基本功能,也是作为经济中心的中小城市不可缺少的两个重要支撑点。在抓好以特色蔬菜、苗木花卉、时令水果、规模养殖为重点的现代农业产业,实现集约高效发展的同时,引进现代农业生物产业,即微生物、饲料、肥料、药物、生态环境保护剂等,逐步实现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产业化,要见缝插绿,美化香化环境。
休闲经济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又一重要连接点。围绕旅游购物、餐饮服务、夜间游玩、文化娱乐、休闲养身、体育健身,把服务业做大做强。另外,通过盘活“城中村”内国有企业或集体企业闲置的土地和房屋,充分利用现有的文化体育设施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比赛项目,增加门票和配套服务收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体育需求。
大力发展服务业,增加就业岗位。资料表明,现代城市社区内每2.5户~3户就能提供一个就业岗位。发达国家的社区经济份额已占20%~30%,而我们目前不足5%。根据服务对象不同:1)安排“城中村”居民发展便民服务,如:社区服务、家政服务、保安、养老托幼、食品配送、修理、废旧品回收。2)公益性服务,如:道路绿化、广场管理等。3)后勤保障,如:物流管理、保洁保绿、商品快递等。通过以上多条渠道,解决“城中村”居民就业问题。
4 着力统筹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按照“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通过三大保障体系建设和统筹城乡公共服务:1)农民基本权利保障。主要是村级民主制度建设,要全面落实广大村民的知情、参与、管理、监督权,建立健全县乡村社四级群众工作网络体系,确保村民服务只进一道门,办事只到一扇窗,诉求只找一个人,解难只填一张卡,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有话就说,有怨就诉,有事就办,有难就解,唤发群众自力更生、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2)社保体系。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解决村民养老、医疗、社会救助、社会服务等问题,目前,国家实行的“新农合” 制度和农民养老保障制度这两项制度非常得民心,若能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援助制度、就业管理制度,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帮扶失地农民,尤其是“40,50”人员等弱势群众就业、积极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帮扶、社会互助和社会慈善事业,“城中村”将会进一步稳定和谐。3)社会文化教育保障体系。通过创业培训、 职业教育使村民掌握一至两门实用技术;通过文化普及教育,通过群众自编自演自娱活动,通过医疗卫生制度改革和食品安全法的实施,使群众掌握卫生、礼仪、食品、传统文化、保健等方面知识;通过“八荣八耻”荣辱观教育,使村民爱国、爱村、忠信仁义、崇尚科学、破除陋习,形成文明大国农民所具有的社会价值观和国民精神。
总之,中小城市“城中村”的建设直接考验着政府的智慧,统筹城乡一体化将是一育信于民众,筑誉于社会,城乡和谐发展的大课题。我相信,我们一定有能力解决好这一世纪难题。
摘要:针对目前我国城乡格局发生变化的现状,提出科学规划城乡空间布局、重点优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抓好城乡产业协调、着力统筹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城乡规划建设策略,以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关键词:城乡建设,规划,布局,城乡一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城乡统筹的苏州经验 篇9
从协调城乡矛盾到统筹城乡发展
迈进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后,苏州进入了工业化、城市化、外向化互动并进的发展新阶段。为推进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苏州适时调整“三农”工作思路,从以往注重协调城乡矛盾转变到统筹城乡发展上来。其中一个重要举措,就是优化城乡空间布局,统筹城乡建设规划。
按照城乡统筹发展要求,苏州科学地确定城镇规划区、工业生产区、农业发展区、农民居住区和生态保护区,调整优化工业与农业、城镇与农村的空间布局。全市坚持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基本完成了农村镇村布局规划、生产力布局规划、水系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生态环境规划。目前,全市63个乡镇2517个农村集中居住点全部完成了规划编制,初步落实了优质粮油、特色水产、高效园艺、生态林业“四个百万亩”的空间布局,启动实施“百万亩现代农业规模化示范区”建设,建成30个“市级示范区”。
建设新农村,合理村庄布局是一大重点。针对江南水乡特点,苏州按照“现代社区型”、“集中居住型”、“整治改造型”、“生态环保型”、“古村保护型”等5种模式,分类指导新村建设和农村社区建设,努力展示吴文化、水文化的传统风貌和深厚底蕴,深受农民欢迎。
据统计,如果让散布在工业规划区以外的村办企业“退二进三”或“退二还一”,苏州可新增建设用地10多万亩;如将现有农业用地集中整理,可增加10%~20%的耕地,预计在15万亩;如将农民居民点从目前的2.1万个按照村庄布局规划调整到2517个,可增加建设用地48万亩。仅此3项,全市就可以“增加”70多万亩发展用地。
今年5月,苏州市出台了《关于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意见》,就完善城乡规划管理体制等提出16条具体政策意见,加大力度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以制度创新帮助农民变市民
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苏州大批农民“洗脚进城”。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思路,苏州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探索建立了一系列新制度,帮助“农民”顺利变身成“市民”。
苏州市明确,必须充分维护农民在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三大经济权益(即农村集体资产的所有权和分配权、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通过推进农村专业经济、土地股份和社区资产等三大合作,实现“承包经营权换股权”和“社保、农民宅基地换住房”,让已经离开农业、离开农村、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自愿进城。
本着维护农民集体土地权益的思路,苏州市已初步明确,对于农村资源整合后新增的土地,按照4:2:4的比例分配,40%用于农民居住安置,20%用于新型工业化,40%用于现代服务业发展,新增的土地收益将主要归农民所有,让广大农民公平合理地分享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成果。预计到2012年,苏州农民的投资性、财产性收入的比重将从目前的28.6%提高到40%左右,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将超过1.5万元。
近年来,随着农民就业、增收问题得到较好解决,苏州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让农民享受与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农民的幸福感普遍增强。2004年3月起,苏州为城市居民提供的公共服务全部延伸到农村。
截至目前,苏州已基本形成覆盖城乡居民的较高水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大基本保障的参保人数突破200万,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率已达85%,农村劳动力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比例达96%,按月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和养老补贴的老年人比例为99%,农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为97%。至此,苏州已基本实现教育、文化、医疗、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
苏州统筹城乡发展的系列举措,极大地促进了农村面貌的改善:全市所有乡镇15分钟内可上高速,行政村班车通达率超过99%;区域集中供水入户率超过95%,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超过99%;农村建立起了“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垃圾无害化处理体系,367个村全部开展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全市陆地森林覆盖率达到20.2%。此外,苏州还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高标准建设具有行政、商贸、卫生、警务、文体等综合功能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760多个,覆盖面超过60%。
在深化农村改革中推进城乡一体化
苏州在推进城乡统筹中走出了具有自身区域特色的以城带乡的成功之路,城乡统筹发展态势领跑全国。但是,在新的发展阶段苏州也面临着经济发达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比如外来人口增多、土地资源紧缺、农户居住分散、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亟待健全等。苏州市委、市政府认识到,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抓住机遇大力深化农村改革,在进一步推进城乡统筹中探索解决深层矛盾的新办法。
深化农村改革、统筹城乡发展,巩固农业地位是关键。苏州随着农地逐步减少,主要农产品自给率已不足30%,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下降到1.7%(不计加工业和农业旅游)。但是,农业的基础地位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得到了加强。苏州农业新定位是“三生农业”,即生产、生活、生态农业,在力保主要农产品自给率30%的基础上,正向园区化、股份化、规模化、生态化、高效化发展,农业的“体质”更强了。
通过改革,农村合作经济加快发展,农民增收有了组织保障。目前,全市累计成立“三大合作”组织2300多家,入社农户96.6万户,其中80%农户拥有股份。2007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475元,较1978年增长了50.3倍,年均增长14%。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取得突破,2007年村级经营性总资产达272亿元,村均收入302万元,有78.4%的村级收入超过100万元,农村社会事业源头“活水”充足。
让农民长久获益的途径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苏州正在建立村级集体非农建设留用地政策,贯彻落实“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政策,同时通过推进土地股份合作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使广大入社农户从过去“实物形态分地”,转变为“价值形态持股”,使已经在二三产业就业不再种地的农民,照样得到长期而稳定的土地流转收益,化解农户承包的土地高度分散、自然田块人为分割、30多年来人地变动的矛盾日益尖锐等一系列问题。
统筹城乡建设论文 篇10
1 坚持科学规划, 加快基地建设
根据全县资源优势和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将全县蔬菜生产布局为“三大区域”:
1.1 建设城郊专业蔬菜生产区
以靠近县城的东河、嘉川、尚武、白水4个乡镇为中心, 新建专业蔬菜生产基地200hm2, 培育规模25~35hm2的专业蔬菜生产村4~5个, 以保障城区蔬菜供应。
1.2 建设乡镇蔬菜供应调节区
在除上述以外的乡镇, 根据当地人口状况, 在其场镇周围规划建设1个3.5~6.5hm2的蔬菜生产调节小区, 以保障当地蔬菜供应, 避免与城区争夺蔬菜。
1.3 建设高山错季节蔬菜生产区
充分利用北部山区高海拔、立体气候特点明显、蔬菜成熟期晚的独特自然条件和特点, 在天星乡建设1个万亩高山错季节蔬菜生产示范园区, 以调节全县蔬菜供应和增加当地农民收入。
2 健全服务体系, 强化科技推广
2.1 健全农技推广服务体系
进一步健全“县级主管部门—乡镇农业服务站—村社技术员—科技示范户”的“四位一体”科技服务体系, 为蔬菜生产重点乡镇增配专业技术人员, 通过培训种植示范户、骨干农民等措施, 为村社培育一批乡土人才, 保证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服务。
2.2 强化技术指导与培训
采取举办培训班、专家大院、蹲点联系、现场示范等形式多样的推广手段, 强化设施蔬菜栽培、错季节蔬菜栽培、穴盘育苗、嫁接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生产技术, 以提高菜农生产技能和种菜经济效益。
2.3 抓好良种引进与推广
按照“引种试验、示范推广”的原则, 大力开展品种试验示范, 逐步筛选出气候适宜、产销对路的优良品种, 将蔬菜良种普及率提高到95%以上。
3 出台扶持政策, 建立长效机制
3.1 建立蔬菜种植补贴制度
凡属县政府规划、认定的专业蔬菜生产基地, 县政府每年安排财政资金或项目资金给予菜农300元/667m2的种菜补贴 (补助种苗、农膜、肥料等实物或现金) , 享受补贴的农户要求一年四季种菜, 对于间歇性种菜的农户, 取消其补贴资格, 以切实调动菜农的种菜积极性。
3.2 建立专业菜地保护制度
凡属县上规划认定的专业蔬菜基地, 必须实行栽桩定界、建档备案的菜地保护制度, 若有单位或个人征用专业菜地, 应提前向农业主管部门提交占地申请和新建菜地开发方案, 经农业主管部门核实并报县“菜篮子”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审批同意后, 方可报国土部门办理征用手续, 确保菜地的占补平衡。
3.3 建立菜地基础设施配套制度
专业菜地凡需配套基础设施的, 须经县“菜篮子”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组织人员实地考察论证备案, 根据实际生产需求, 配套建设蔬菜大棚、渠系、作业便道、生产运输路、滴 (喷) 灌设施、土地整治等基础设施。基础设施竣工后, 建设单位须报请县“菜篮子”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组织农业、审计、物价等部门对其建造成本进行评估核算, 按照核算成本的50%进行补助。对大型智能日光温室或大型蔬菜展示大棚, 业主建设完工后, 须报请县“菜篮子”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组织农业、审计、物价等部门对其建造成本进行评估核算后, 按照核算成本的70%进行补助。
4 加大项目投入, 抓好业主培育
按照“政府引导为辅、民间投入为主”的原则, 整合涉农项目资金, 加大蔬菜基地建设的投入, 为蔬菜基地配套蓄水池、耕作便道、提灌站、排灌渠系等生产设施, 以营造良好的蔬菜产业投资环境, 吸引更多地社会资金注入蔬菜产业发展。同时, 积极引导蔬菜开发者采用租赁、承包等方式流转土地, 采取合伙、独资等投资手段组建企业、专业合作社等, 引导其采取“公司+基地”、“公司+农户+基地”、“专合组织+农户+基地”等模式建设蔬菜基地, 努力促进我县蔬菜生产的朝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方向发展。通过发挥业主的示范带动作用, 努力推进蔬菜产业“产、加、销”一体化进程。
5 严把管理环节, 提高蔬菜质量
认真贯彻执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办法》, 对产地环境、生产投入品、生产过程、产品检测等关键环节进行监督管理, 建立从田间到市场的全程质量控制体系, 切实保障蔬菜质量安全。产前要重点开展蔬菜基地环境质量监测, 加强无公害操作规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 严格按标准化组织生产;产中要重点搞好宏观监控、技术服务、产地自检和宣传培训, 加强肥、药、水控制, 严格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产后要重点建立抽测制度, 加强市场标识化流通管理, 把好市场准入关。同时, 把开展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有机蔬菜认证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通过“三品”认证提升蔬菜的质量。
6 发展营销队伍, 加强市场流通
6.1 强化营销体系建设
支持蔬菜产销专合组织建设、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的评估认定和产品认证、品牌打造、有机蔬菜专卖店建设以及蔬菜营销经纪人队伍的培育等, 为我县蔬菜产业发展积极搭建生产、销售、加工对接平台, 拓宽蔬菜销售渠道。
6.2 抓好蔬菜冷藏设施建设
采取项目补助建设的办法, 依托县内实力雄厚、事业心强的蔬菜产业开发业主, 建立适度规模的蔬菜冷藏库, 调节蔬菜产销旺淡矛盾。
6.3 强化市场管理
组建由物价、工商等部门参与的菜价预警工作小组, 调研蔬菜市场, 及时、准确分析蔬菜价格动态, 打击市场垄断、哄抬菜价等违法经销行为, 科学指导蔬菜生产和蔬菜品种结构调整。
7 加强组织领导, 落实工作责任
农业城乡统筹规划研究 篇11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产业布局
引言:我国的规划过程一直是以政策指令式的自上而下的服从式规划,因而造就了规划与地方意见不统一,“水土不服”的产业发展偏差,甚至搁置。在城乡统筹的政策大环境下,各种产业发展冒进突围,产业园区的盲目扩大,在能源与土地的消耗中,短期我们总能看到城市乡村的GDP涨了,而环境的污染与工业园快速的消退也在城乡逐步蔓延。所以,我们需要一个科学的系统发展模式,顺应当地民众的“擅长”,响应扶持已成气候的产业聚集,实现自然和谐的经济与产业规划。使我们的城乡“绿起来”,实现发展与自然的统一。
1.城-镇-村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1.1农业产业化分行业现状
通过对土地年鉴及产业建设的数据分析,对规划区内产业空间分布状况的梳理,以现状“公司+农户+基地+市场”发展形式进行总结,进行自下而上的产业“发展意愿”梳理。得出城-镇-村农业产业化存在诸多问题:
1.1.1城-镇-村农业链极化特征
从产值、大户种植集聚、农产品加工企业分布等综合指标来看,分路口镇的村、韩摆渡镇的村发展较快,分别在粮油、蔬菜生产方面基本实现了产、销、初加工一体化的产业集聚形态。而对比于此,其他镇的产业链,任停留在粗加工及简单集聚上,物流及储藏产业未加重视。村产业基地的营建及农业机械化程度不一,面临产业科技含量整体提升。城区农副产品加工及物流业发展引导作用亦不明显。
1.1.2城-镇-村传统产业加工发展动力不足:
从现状农业分布及产值分析来看,各村的传统优势产业发展空间犹大,而规划区城、镇专业市场缺乏,物流体系匮乏,期以通过片区合作,实现片区产业链延伸及积聚发展。2.城-镇-村农业产业化产业类型定位。通过规划区产业、产值数据分析得出:规划区第一产业的主导产业及支柱产业依然为传统种植业,产业类别为粮食种植、蔬菜种植。潜导产业—肉类产业。
2.城-镇-村农业产业化产业发展战略
2.1主导产业-粮食种植业发展分析与战略
六安粮食种植产业发展较为稳定,受到国家十二五”粮食刚性需求的市场保障及六安市政策鼓励,从2009年至2012年起实现稳步增长,六安陆续出台“粮食生产三大措施”等政策保障及加强农业产业化等举措确保农业的稳步发展。2012年,六安市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实现补贴全覆盖等政策,激励粮食生产稳步快速增长。农业实现初步产业化,技术到村,鼓励土地流转,实现引进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入驻,完善“公司+农户+基地+市场”模式,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2潜导产业-肉类产业发展分析与战略
在六安市第一产业中肉类产业虽发展较好,但产值较粮食种植业相对甚少,究其缘由,一则产业发展尚晚,二则因其产业类别及产业链深加工较受市场供需及价格影响,产业链发展稳定性较低,农业产业化,市场风险率高,产业链延伸较粮食生产相对缓慢。
肉类产业:近年产业现状,六安猪肉产业受到市场供需价格下跌影响,及猪饲料价格上升,严重受挫。特别是今年2012年,猪粮比价已下滑至6:1,已陷入近盈亏边界点的窘境。而牛羊肉的产业深加工产业类型发展,近年来市场价格虽趋于稳定,但产业类型较其他产业相对流通环节较多,羊的饲养周期长、出肉率较低,价格成本也相对较高。产业表现明显季节性特征,冬季需求为产业旺季。
因此,在肉类养殖产业化的形成基础上,宜积极培养本地牛羊饲养基地;加强道路交通流通渠道的建设,加强信息及科技渠道畅通,产业链升级,实现产业链的共建及巩固,实现产业逐步发展。另外六安2012年的产业补贴出台政策:“从省外购进或迁入我省的良种奶牛集中饲养达100头以上的,每头补贴1000元;从境外购进的良种奶牛,每头补贴1500元。”也有助于产业链的完善及深化。
2.3潜力产业-蔬菜产业发展分析与战略
以市场为导向.实施蔬菜生产区域化、外向化、专业化和高效化。坚持生产以耐储运、适宜加工和出口的大宗蔬菜为主,如洋葱等。因地制宜地增加冬季、秋季蔬菜种植面积,特别是种植12月份、2月份和3月份可上市的蔬菜;适当减少春夏季蔬菜面积,特别是5~7月份可上市蔬菜。但在生产中要十分注意,防止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的状况.去年价高的蔬菜今年不一定就高,去年价低的蔬菜今年可能就会出现价格上升。
3.城-镇-村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及模式引导:
3.1城-镇-村农产品加工发展规划
规划目标:到2030年,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到80%左右,初步建立起园区化、品牌型、规模化、集群式、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和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综合开发利用产业体系。
总体布局:围绕粮油、蔬菜、林木、瓜果、畜产品等七大农产品,通过扶持加工型龙头企业的发展,形成两大农产品加工产业带:在新安镇村、徐集镇村、分路口镇村、韩摆渡镇村、苏埠镇村、城北镇村发展以粮油、蔬菜为主导的加工产业带,在三十铺镇村,先生店乡镇村、椿树镇村、中店乡镇村、城南镇村形成优质粮食加工产业带。
3.2城-镇-村农产品流通体系规划
规划目标:近期(至2018年)培育发展“金鼎”、“鸿润”等大型流通类龙头企業、大型综合批发市场、产地专业批发市场、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组成的市场网络农产品市场流通服务体系。六安城区农产品入场经营率达到85%,各县城农产品入场经营率达到75%,进场销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达标率在90%以上,农产品的批发市场经由率达到60%。中长期(至2030年)基本构建起现代化的农产品流通体系的主要框架,建成农产品拍卖、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交易平台。六安城区农产品入场经营率达到98%,各县城农产品入场经营率达到90%,进场销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达标率在95%以上,农产品的批发市场经由率达到80%。
总体布局: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宁西铁路、312国道、105国道、省道等交通干线为流通通道,形成空间布局合理、节点网络完善的市场网络体系。在六安城区、分路口镇、三十铺镇建设至少1个以上大型综合批发市场,其中,发展培育新安镇蔬菜专业大市场的开发建设。在中店乡、椿树镇、城北乡、苏埠镇围绕各镇特色及所在片区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立专业的产地专业批发市场,包括中店乡粮油、瓜果、烟酒专业批发市场、椿树桑蚕、蔬菜、优质稻谷专业批发市场、苏埠镇大麻、竹麻、粮油专业批发市场等。
3.3城-镇-村农产品生态观光体系规划
结合现存的市级中心城区商贸文化游景区及城南镇西海生态景观游景区,横排头的文化景观游景区,增添以三十铺镇金土地科普示范园,分路口镇村沿淠经济作物生态林基地基础的,实现以乡镇龙头企业带动实现产、培观光一体的农业园,形成沿淠河生态廊道及规划区沿淠史杭总干渠流径沿线的“U型”沿河生态景观观光旅游体系。
4.结束语
城乡统筹理论发展述评 篇12
(3) 在多数研究中, 理论思路和政策研究各行其是的现象比较普遍, 如何将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思维, 切实转化到政策的调整和制定中, 仍需要给予进一步的重视。
摘要:随着近年来城乡经济差距的不断扩大, 中央政府在战略高度上提出了城乡统筹的概念。随后出现诸多的城乡统筹研究。本文拟对此作一简要的述评, 以期能够整理各种思路, 从而对以后的理论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城乡统筹,城乡关系,问题展望
参考文献
[1]鞠正江, 周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认识、处理好的几个关系《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l0月第5期
[2]陈希玉.城乡统筹: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方针《山东农业》2005年第5期
[3]陈锡文.深化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认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2005年11期
[4]李岳云, 陈勇, 孙林.城乡统筹及其评价方法.农业技术经济200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