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总结

2024-08-16

城乡统筹总结(精选8篇)

城乡统筹总结 篇1

成食药监新都发[2009] 58号

成都市新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关于2009年“试验区”建设工作总结

暨2010年工作思路

2009年我局按照新都区委“关于印发《成都市新都区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综合示范项目建设方案》的通知”(新都委办发〔2009〕4号)和杨羽在全区城镇结构调整打造统筹城乡综合典型现场会上的讲话精神,在区统筹办领导下,加快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步伐,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履行保证公众饮食用药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职能,确保城乡民众食品安全;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不断推进统筹城乡发展,进一步深化农村药品监督和供应网络建设工作,真正减少农民负担,为促进农村卫生体制改革和农村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现将我局“试验区”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发挥职能优势,做好重点企业帮扶工作

2009年,我局加强了与医药企业的联系沟通,主动帮助企业排忧解

难,鼓励和支持企业开拓市场,不断优化和带动了全区医药产业结构的升级,提高了医药产业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并主动与区工商、商务局等单位进行沟通联系,商讨推动品牌战略和成都西部医药贸易中心建设的工作措施,积极服务于我区医药产业发展。2009年,通过实施名牌战略,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荣获中国驰名品牌荣誉称号。

二、强化规范管理,不断推进“两网”建设工作

实施农村药品集中统一配送最终目的是让农民得实惠。通过落实统筹城乡目标,药品监督和供应网络进一步健全和规范,农村基层监督队伍得到加强,药品监管工作延伸到农村最基层,使我区“两网”工作沿着规范化方向健康持续发展。2009年完成药品配送总额2359.42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7.78%,其中成都造药品配送达621.96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7.79%,占配送总额26.36%,均超额完成了年度目标。

(一)配送覆盖面继续保持“双百”。21家卫生院(包括改制卫生院、城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保证了配送面和配送品种的“双百”目标要求,药品、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均完全由配送中心配送。中药饮片完全从配送企业或合法中药饮片生产企业购进,确保了中药饮片的质量,杜绝了从非法企业购进的现象。

(二)监督网络进一步健全。为进一步完善药品三级监督网络,确保药品监督不留死角,进一步明确了责任协管员和义务协管员工作职责,完善了农村药品监管三级网络。坚持落实协管员、信息员的聘用、培训、考核、奖惩和动态管理制度;建立起社会监督、行政监管,各方联动、反应快捷的信息应急网络和运行机制。强化药品监督协管员培训和目标考核。每年组织协管员培训一次,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努力提高药品监督协管员队伍素质。做到监管无盲区,监管网络覆盖率达到100%,确保

了农村群众的用药安全。

三、落实惠民工作目标,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继续加大民生工程力度,强化对城镇惠民药店的监管。保证了城市低保对象通过社区惠民药店每人每月可购买200元的零利润药品,减轻了城镇低收入人群的用药负担。1-11月接待城镇低收入群众购药1896人次,购药总额27150.14元,让利12236.4元,对低保对象的覆盖率达100%。并完成了新增设1家社区惠民药店的工作目标。

四、积极开拓创新,保障城乡民众的饮食安全

2009年,我局围绕食品安全综合监管、组织协调和依法组织查处重大事故职能,深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经过一年的创新实践,全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安全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制售假冒伪劣及有毒有害食品等违法犯罪行为得到有效遏制,杜绝了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公众食品安全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一是完善食品安全应急信息报告机制。为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应急管理,2009年5月,我局组织协调食品安全相关部门在各大型食品单位确定食品安全应急信息员,明确了工作职责,完善食品安全应急信息报告机制,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了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危害。

二是突出重点开展专项整治。组织协调食品安全相关部门依法开展了元旦节、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的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学校周边饮食环境专项整治;学校、医院、建筑工地食堂、旅游点餐饮和小餐馆专项整治;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6类食品准入工作的专项治理等为重点的专项检查和整治行动。2009年4月22日,我区代表四川省接受了卫生部对“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的检查,专家组对我区专项整治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三是建立食品安全奖励机制。2009年7月,我局制定了《成都市新

都区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办法(试行)》。对举报方法、举报范围和举报措施进行了明确,同时区政府划拨经费10万元作为奖励基金,为公众饮食安全发挥了积极的保障作用。

四是实施食品市场准入制度。今年,我局将食品市场准入工作作为巩固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建设成果的一项主要工作切实抓紧抓好。按照市食安办的要求,在实施6类食品市场准入后,将准入种类增加到 27类。目前我区食品单位建立了食品原辅料采购验收、登记制度,做到进货有登记、出货有记录,食品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

五是全面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针对我区食品生产、加工、经营企业多、小、散的特点,在加强监管的同时,我局加快了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2009年,在原16家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A级单位的基础上,规范14家企业成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A级单位,初步形成了以点带面的食品安全信用管理体系。

六是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基层监管巡查制,全面推行《镇级食品安全监管告知书》和《食品安全协管员监管手册》,强化协管员监管力度,消除了基层监管盲点。

四、2010年工作思路

(一)继续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在统筹城乡综合打造上下大功夫。一是加快医药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步伐,探索建立医药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二是按照区委、区政府的总体部署,大力推动品牌战略,发挥职能优势,积极服务于我区医药产业发展。

(二)认真贯彻执行《成都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建立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一是建立基本药物配备和使用制度,协调配合卫生部门抓好基层医疗机构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工作,监督和指导辖区内零售药店配置和销售基本药物。二是进一步加强药品质量监管,加强对药

品生产企业的监管,严格落实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配合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推行药品质量受权人制度,探索建立药品生产企业诚信制度。三是整顿和规范药品流通秩序,严格落实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加强药品经营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督促指导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健全风险管理制度、强化风险管理意识。

(三)巩固、深化和提升我区农村药品“两网”工作,丰富“两网”内涵,拓展“两网”外延。一是认真贯彻市委常委、副市长赵小维在成都市农村药品“两网”第一次联席会议上的重要指示,协助区政府建立我区“两网”联席会议制度,推进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二是“两网”建设继续围绕保障农村药品供应、减少农民群众就医用药支出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巩固现有工作成果,防止工作滑坡。三是完善机制,严格执行责任制制度和责任制追究制度,不断提高“两网”运行质量。进一步加强对药品监督责任协管员和义务协管员的工作培训和检查考核,确保对镇村医疗机构的监督覆盖面达100%,保障农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

(四)完善安全管理体制,继续巩固和深化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工作。以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安全隐患为突破口,创新食品安全管理模式,突出食品安全防控重点,全面提升我区食品安全水平。

1、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一是强化各级对食品安全负总责的意识。二是按照“谁发证、谁监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职能部门之间协作。三是继续强化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法人作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意识,督促食品企业切实加强自律。

2、逐步实现产品及产品质量责任的可追溯。加强食品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监管,进一步完善产品的进货、出厂登记和索证、索票等制度,严防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损害的食品进入市场。

3、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基础工作。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信用标准、信

息收集、信用评价、信用信息披露等制度,加强日常巡查、回访等监管制度,逐步建立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信用档案和监管档案,稳步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4、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宣传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科普知识,提高广大群众防范能力;及时报道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所作的工作,宣传优质食品、优良品牌和优秀企业,带动我区食品企业做大做强,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5、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加大执法力度,协调开展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偷工减料、掺杂例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使用非食品用原料和发霉变质原料,使用回收食品做原料加工食品等违法行为的活动。对无证生产、制假售假的食品企业,列入“黑名单”予以曝光,打造并维护好我区食品安全的良好形象。

成都市新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九年十二月十四日

主题词:统筹城乡2009年工作总结2010年工作思路主送:区统筹办成都市新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9年12月14日印

(共印2份)

城乡统筹总结 篇2

自2003年党中央提出“统筹城乡”的发展策略以来, 有关统筹城乡的论文和专著已经很多, 研究内容涉及广泛, 从制度到产业结构, 从统筹能力到评价指标都已有论述。李刚、韩延利对苏州南部地区统筹城乡的经验总结上, 对长春市统筹城乡的具体措施进行了研究;[1]张剑雄, 吴湘玲分析了我国城乡差距日益扩大的现状及其原因, 提出了缩小这种差距的对策;[2]成同杰在我国城乡财税统筹面临的现状和主要问题的基础之上, 研讨了城乡财税统筹的政策取向和主要措施;[3]李守霞肯定了农民的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总结了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和产生现状的原因, 提出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4]陈悦从空间布局方面研讨统筹城乡, 认为重庆1小时经济圈是统筹城乡发展新突破的重大战略部署;[5]张翠凤对城乡居民收入存在的差距进行原因分析, 提出缩小城乡差距的对策;[6]杜林海提出农民工转移就业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 并就如何促进农民转移就业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7]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中, 胡锦涛同志再次提出“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表明党和政府对统筹城乡的高度重视。

从胡锦涛同志的讲话中, 我们可以看出两点。第一, 城市和农村的差距确实存在。第二, 统筹城乡要以城市为发展中心, 经济发展是从城市向农村辐射的。这意味着, 在统筹城乡的过程中, 城市的经济实力会高于农村, 城市和农村会处于不平衡的发展状态中, 而且这种状态会延续一段时间。对待城乡差距要用辩证的眼光, 我们要看到城乡差距的存在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 在社会发展的特定进程中, 城乡差距推动经济保持高速发展, 有其积极意义。

二、城乡统筹的含意, 减小城乡差距

对“统筹”的含义,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江世银认为, 统筹不是“梯度发展”、而是“协调发展”。[8]钱富新指出, 统筹绝不是“一平二调”平均主义的复归, 平均主义强调“分配均等”, 而统筹发展强调“机会均等”。[9]黄勒认为, “统筹即是指统一谋划、协调兼顾、共同发展”。[10]胡鞍钢认为, 统筹发展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 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所有人的全面发展, 提倡的是“共同富裕”。[11]蒋华东认为, 统筹城乡是把城乡经济社会作为一个统一系统来对待, 整体考虑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城镇居民与农民的发展问题, 目的是促进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向城乡一体化的现代社会经济结构转变。[12]

目前, 对城市和农村的不同, 有3个词:“差别”、“差异”和“差距”。差别和差异指生产力结构与功能的不一致, 没有高低之分;而差距指的是生产力水平的不一致, 有高水平和低水平的区别。区域特征和产业功能决定了城市和农村的居民有“差别”、“差异”, 比如城市的人口密度要高于农村、城市的道路比农村宽阔。分工和专业化的深入不会改变城市和农村现有的这种差异, 反而会加剧这种差异, 城市和农村在这些方面永远不会同质。而城乡的差距, 是发展过程中阶段现象, 需要在一定的时期内存在。

统筹城乡的目的不是处理城乡之间的“差别”与“差异”问题, 而是处理城乡之间的差距问题。从发展的最终目的来说, 是要消除城乡之间的差距, 但鉴于这个任务的长期性, 现阶段, 统筹城乡的任务是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就是要分阶段、有目的地消除城乡的条块分割、工农分治的局面, 阻止城市与农村经济发展的距离进一步加大、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收入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让城市与农村的居民享有共同的物质文明, 实现城市与农村的和谐发展。

三、为什么会存在城乡差距

城乡差距的存在不是社会选择的结果, 而是历史过程中的必然现象, 其产生有一定的原因。

1.城市和农村的特性决定城乡差距

城市是以非农业活动和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 人口密集, 工商业发达, 通常是周围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农村是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者聚居的地方。关于城市的产生, 有防御说、宗教说和集市说几种认识。不论是哪一种说法, 但不可否认的是手工业的兴起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商业繁荣了城市, 在近现代社会, 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兴旺与否决定着城市的兴衰。城市居民基本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农村居民多从事第一产业。农业存在收益递减规律, 工业却呈现收益递增趋势, 而且农产品收入需求弹性比工业产品低, 城乡生产效率不一致, 城市高于农村, 所以城乡居民收入存在差距也是必然的结果。

2.非均衡理论决定城乡差距

社会经济系统本身是一种非平衡态系统, 非均衡发展是一种普遍发展规律。非均衡理论以区域间的不平衡发展为基础, 认为经济与技术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发展就是一系列连锁的不平衡, 经济发展往往采取踩跷跷板的形式前进, 从一种不平衡走向另一种新的不平衡。非均衡理论主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在受多因素共同制约时, 不要平衡推进、全面发展, 而是应该在某一优势区域、某一重要领域先行取得突破, 进而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任何一个国家, 在发展的特定阶段, 都会面临资本有限而投资需要广的问题, 采取先发展人口密度大、交通方便的城市, 可以节约成本, 缩短发展周期。在这样的阶段, 出现城乡和乡村差距拉大也是很自然的。

3.经济发展惯性致使城乡差距增大

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惯性, 其运行的趋势是在原有的基础之上、沿着原有的轨迹、保持一定的速度继续发展。城乡发展的不平衡由来已久, 在经济发展惯性的作用下, 城市和农村在两条不同的速度轨道运行, 城市经济仍以较高速度发展, 农村还是低速前进, 差距不仅不会缩小, 反而会继续扩大。这种差距扩大会持续到工业化中期, 直到整个社会拥有足够的财力和能力来改善农村的发展状况, 城市发展极的作用才能彰显, 自觉地带动农村发展, 实现城市和农村的共同富裕。

4.工业化性质决定城乡差距

工业化是一种生产方式, 是一种以机器化或现代化生产为基础的生产方式。工业化又是一个过程, 是工业生产方式的扩散、渗透、演进, 最终代替手工生产方式的过程。现代工业使用的资本、技术和设备可以再生, 可以连续不断地生产, 规模也可以扩大, 技术进步速度大大快于人口增长。而农业, 虽然生产工具会受到工业化的影响而得到改进, 但由于必须与自然生产相交织, 土地生产力有限, 农业生产力进步比较缓慢。所以, 在工业化的过程中, 城市和农村的差距会有拉大的趋势。

5.制度不公拉大城乡差距

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任何一个国家在工业化初期都有采取重工抑农的措施, 这是由工业化需要一定的资本积累所决定的。在中国, 出现城乡差别的二元经济结构, 部分原因也是因为政府采取了城乡有别、工农分离的制度。现阶段中国存在着城乡差异的二元户籍制度、城乡不公的二元产权制度、城乡区别的二元政治制度。这些制度的实施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但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发展, 它们不能保证每一个公民有平等的机会去创造更多的财富、得到更确实的社会保障、享有更深入的政治权力, 从而在客观上拉大了城乡的差距。

四、城乡差距还将客观存在

现阶段, 统筹城乡的主要任务不是消除城乡差距, 而是缩短城乡差距, 这是有一定理由的。

1.保持一定的城乡差距是发展动力的要求

城市和农村的发展出现差距, 是发展中国家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过程, 也是不应该回避的过程。日本经济学家土屋圭提供的20世纪60年代的资料表明, 农业就业者的收入与工业就业者比较, 在美国为56, 联邦德国为44, 法国为36, 丹麦为77, 新西兰为88。不仅如此, 城乡差距长期存在。日本明治维新到20世纪60年代, 处于工业化的前期和前期向中期过渡阶段, 工农收入差距明显, 一直维持在1.3∶1~3.1∶1之间。直到开始进入工化后期, 工农收入差距才开始缩小, 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达到一致, 这个过程维持了差不多一百年左右的时间。美国农民收入也是长期低于非农业人口, 如果以20世纪30年代美国出台农业调整法为标致, 农民收入与非农业人口相比, 20世纪30年代大约为2∶5, 1950~1960年为50%~70%, 1980年为80%, 现阶段才基本持平, 工农收入差距的消灭差不多经历了70年的努力。

社会发展规律要求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保持一定的城乡差距, 城乡差距既是发展的必然结果, 也是发展的动力机制。正如水流从高处流向低处一样, 经济的发展也是物质文明在空间上的一种流动, 需要一个地区间经济梯度差异存在。在经济实力强的地方和经济实力差的地方有一种从强指向弱的压力, 推动着物质文明自觉地从“发展极”扩散, 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进步。倘若城市与农村没有差距, 没有梯度压力, 就失去了经济发展空间演替的动力系统。这就是说, 为了社会进一步前进, 有必要使城市和农村保持一定的差距, 当然这个差距是在一定可控制的范围之内。

2.工业化进程要求城乡具有差距

工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工业就业人口不断增多, 大量农业人口转移到工业中来。农业人口为什么会转移到工业中来。除了农业具有一定的剩余劳动力之外, 还需要的就是城市比农村富裕、工人收入高于农民收入。零利斯·钱纳利认为, 劳动力在经济部门之间的配置, 主要是受收入水平的影响。倘若城乡没有差距, 农民与工人过着同样质量的生活, 农民有什么理由不继续从事原因熟悉的工作, 而选择做工人?工业化进程需要的大量劳动力又怎么解决?只有让城市和农村保持一定的差距, 工人这个职业才会对农民有吸引力, 才会保证劳动力对工人的供给。当然, 城乡差距不宜过大, 否则农民全都拥进城市求职, 不仅会增加就业的压力, 而且还会出现农村土地大面积摞荒的现象。

3.我们没有完全统筹的能力

我国现在刚进入工业化中期, 虽然经济发展有了很大的起色, 经济实力增加了很多, 但总的来说, 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 在13亿人口农民占8亿的情况下, 在短期时间内, 我们根本不具备彻底统筹城乡的能力。

城市统筹需要的资金非常巨大, 仅农村的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这一块所需要的资金就很多。以四川省荣县为例, 并假使荣县统筹城乡2020年达到。荣县完善县域公路网络并提高质量等级建设以及按标准完成通村公路建设, 至少需投入80余亿元。改善教育条件, 完成学校标准化建设, 预计至少需投入7亿元以上。2007年, 城镇低保人员每人每月160元, 农村低保人员每月仅20元, 城乡低保人数分别为4.4417万人和1.2014万人, 年约投入9000万元, 若农村低保人员享受城镇同等待遇, 则需增加投入2000万元左右。2005年, 荣县共有农民54.58万人, 全部参加新型农民医疗合作社, 县里每人每年提供10元钱, 荣县规划到2020年, 累计转移农村人口12万, 那么即使最少的一年, 荣县政府为新型农民医疗合作社都要提供425.8万元, 最多提供545.8万元。仅此四项, 荣县政府每年最高支出为78469万元, 最低支出也需76349万元。2005年, 荣县地区生产总值达41.91亿元,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596万元;按规划到2020年荣县地区生产总值达170亿元,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提高相应的倍数, 可以达到38923万元。即使2020年, 38923万元的一般预算收入全部用于农村的基础设施基调中, 距离最低76349万元需求是远远不足。这尚且没有包括农村的水、电、通讯、光纤、人居环境改造等基础设施方面的开支。如果彻底实现统筹城乡, 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实现城乡执行标准完全一准, 所需经费将更是庞大。

一方面, 经济发展还需要城乡差距的存在;另一方面, 在短期内我们没有能力消除城乡差距, 所以城乡差距在一定的时间内还将继续存在。如果要盲目地迅速消除城乡差距, 非但不能促进经济发展, 反而可能阻碍社会整体进步。

五、统筹城乡缩小城乡差距

我国自1985年以来,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 导致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差和相对差均呈现出整体扩大的趋势, 而且从1997年以后, 这种差距迅速扩大。198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617元和1261元, 城乡收入绝对差距是1773元, 相对差距是2.22倍;2002年城镇居民收入7703元, 农村人均纯收入2476元, 城乡收入绝对差距5227元, 相对差距3.11倍 (见图1) 。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享有各种补贴、劳保福利和社会保障等隐性收入, 以及农民尚需从纯收入中扣除柴草等不可能成为消费基金、缴纳的税费和用于再生产的部分, 据有关专家估计, 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大约是农村居民收入的5-6倍。[13]

适当的城乡差距会促进经济发展, 但城乡差距过大则弊大于利。一方面, 城乡距离拉大, 农村发展滞后, 农民收入低, 会导致农村消费水平低, 需求低, 国家内需不足反过来会阻碍经济的增长, 导致农民收入更低。另一方面, 社会财富明显分配不均, 会让老百姓滋生仇富心理和对政府的不满意心态, 扰乱社会稳定, 影响社会和谐发展。

城乡的差距是不会自动、自觉地消失的。卢百魁在《经济发展与城乡统筹互动关系分析》一文中以山东为例用脉冲响应进行了经济增长与统筹城乡的关系分析。得出经济发展不会自动导致山东城乡差距的缩小, 相反, 经济发展在中长期内还会进一步加山东城乡差距的结论。另外还得出城乡差距增大对山东经济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的结论。另外叶依广、陶应虎在《江苏省经济发展与城乡统筹关系实证分析:1980~2004》一文中采用相同的方法对江苏省的经济发展与统筹城乡的关系也得出了一样的结论。这说明经济发展不会自动导致城乡差距的缩小, 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相反, 经济发展在中长期内还会进一步加大城乡差距。这说明缩小城乡差距不能等待经济发展自发的调节, 应该是政府积极采取措施阻止情况恶化。

六、统筹城乡从制度统筹做起

我们的党和政府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统筹城乡, 在十七大中又一次重申这一精神, 表明了党和国家对城乡差距的高度重视, 也表明了党和国家坚决缩小城乡差距、给城乡人民带来共同幸福生活的决心。城乡统筹不可能一蹰而就, 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这就要求我们统筹城乡的实际行动中要分阶段、分步骤地进行。

现阶段, 统筹城乡的第一步是制度统筹, 给予城乡居民公开、公平的机会, 从制度上保证他们能够有相同的权力在城市与农村之间自由选择、能够有权力享受到相同的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障、能够平等地面临国家教育和就来安排、能够具有平等的权力参政议政。虽然很可能在实际中, 由于国家财力有限, 在具体的措施上, 城乡居民仍有对待上的差别, 但一定要先从制度上提供公平的机会, 再从实际中慢慢落实。如果不能从制度上保障, 城乡居民就会缺少安全感, 也会对政府的措施产生怀疑感。城乡居民在进行经济建设工作时, 往往只考虑眼前既得的利益, 不管长远效应。简单地说, 制度统筹是统筹城乡的基础, 统筹城乡缺少制度统筹, 就是不彻底的统筹, 没有力的统筹, 得不到保证的统筹, 随时可能终止的统筹。

城乡统筹总结 篇3

近年来内蒙古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相对缓慢,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下岗失业人员在不断增加。一方面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水平下降,是因其家庭主要成员长时间下岗或失业造成的。另一方面,农民收入低下,成了最大的低收入群体,这无疑与我区广大农牧民长期“就业不充分”密切相关。失业问题突出,就业形势严峻是导致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主要因素之一。由农民收入低下和城镇失业所引起的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是内蒙古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所面临的一个比较迫切的问题。

从城市来看,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力度加大,城市职工下岗失业问题成为拉开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最主要原因。城市居民收入的70%以上来自工资收入,就业权是影响城市家庭收入的根本因素,城市劳动者一旦失去工作,就会逐渐跌入到城市贫困的高发人群。据统计,2005年全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为17.7万人,当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比2001年的3.7%增长了0.6个百分点。表面看。失业率增长幅度不大,但是随着企业改制和重组速度日益加快,城镇失业人数仍然在不断增加。下岗职工再就业比较困难,他们一般由于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加入了内蒙古城市中低收入群体,下岗职工再就业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如果不解决这些人的再就业问题。将成为内蒙古缩小城市居民间收入差距的一大障碍。

从农村来看,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内蒙古农村牧区居民的收入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牧区,使农牧民的收入增长缓慢,成为我区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近年来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处于一个结构升级时期,吸纳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的作用逐渐减弱。内蒙古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规模有不同程度下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压力越来越大。目前制约内蒙古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劳动力市场建设滞后,劳动力流动障碍仍然存在,信息化程度不高。虽然存在着流动的可能,但是由于输入地对于外来劳动力收取的各种管理费太高,导致进入成本太大,形成外来劳动力与当地劳动力不平等的就业歧视,不利于规范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二是农村牧区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不高,素质普遍偏低,造成了农村牧区劳动力只能就业于一些对劳动技能要求比较低的岗位,干一些城里人不愿干的脏、累、差的工作,并且收入不高;三是城乡户籍制度限制了劳动力的流动,这在客观上也造成了内蒙古城乡劳动力就业机会的不平等,导致了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二、几点对策建议

(一)大力培育非公有制企业,为扩大就业创造环境。非公有制企业绝多数是中小企业,他们吸纳就业的能力很强。全区平均每年有上万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进入个体私营企业实现再就业,而内蒙古大部分进城务工农民也往往就业于个体私营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内蒙古重要的就业渠道。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全区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83.42万户,私营企业为16492户,从业人员超过37.98万人。如果法律环境更加平等,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数量和就业人数将会有更大的发展前景。为此,一方面,政府要依法行政,进一步扩大非公有制企业市场准入的范围,简化审批和办事程序,清理有关税费,使各项制度公开化,透明化,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自由轻松的环境;另一方面,要大力提高中小企业主的素质,加强对现有中小企业主的培训工作,提升中小企业的发展能力,鼓励大学毕业生创办各类小企业。激励他们的创业意识,引导城市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创办小企业,或者去小企业就业。

(二)大力提倡非正规就业,拓宽就业渠道。随着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生活节奏加快,对餐饮、清洁、保姆、老人看护等方面的要求显著增长,这些都为发展非正规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发展非正规就业首先要转变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观念,同时要将发展非正规就业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各级劳动部门通过各种渠道对下岗失业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另外要设计切合实际的针对非正规就业的贷款机制,完善配套政策,切实落实国家优惠政策,帮助下岗人员自主创业。

(三)加快内蒙古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应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实现城市规模扩张,使现在有的中等城市发展为大城市,使更多的小城市发展为中等城市,在农村牧区有条件的地区建设一批小城镇,使农牧民实现非农形式的就业。大力发展农村牧区二、三产业,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农牧民就近转移。重点是要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对处在困境的乡镇企业,各级政府要继续给予大力扶持和指导,扩大企业规模,增加企业数S量,克服乡镇企业非农化倾向,重点发展农牧产品加工企业,与农牧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同时要引导乡镇企业向城镇工业园区集中,以增强乡镇企业进一步吸纳农村牧区劳动力的能力。

(四)完善社会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农牧民有序转移,维护农牧民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劳务信息网络,加强劳动力需求的信息交流,为农牧民外出务工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各级劳动部门要积极与用工单位联系,组织劳务输出,引导农牧民外出就业。对用工单位的工资福利、劳动保护措施、居住生活等实行全面的用工考察,确保外出人员的劳动、生活安全。同时。还要外派负责人在劳务输出人员较为集中的地方进行跟踪服务管理,帮助务工者排忧解难,切实维护农牧民外出务工的合法权益。

财政局统筹城乡工作总结 篇4

根据《xx市2015年统筹城乡发展工作要点》要求,在全市统筹城乡发展工作中,市财政局主要负责推进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工作,具体包括建立涉农资金整合平台和开展农作物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改革两项内容。现将2015年以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立涉农资金整合平台情况

我市把涉农资金整合工作作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抓手,扎实开展了涉农资金整合工作,有效规范了涉农项目管理,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面貌持续改善,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2015年,全市计划整合涉农资金6800万元,实际整合涉农资金6800万元,集中实施项目28个,涉及21个部门。

(一)主要作法

1.明确“三大纲领”,确保有章可循。一是确定了整合原则。严格遵循“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集中投入、各负其责、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工作原则,实施涉农资金整合工作,做到“订好一张单,各炒各的菜,共办一桌席”。二是出台了阶段规划。按照“先易后难、重点突破、分期实施、稳妥推进”的要求,制定了全市涉农项目资金整合中长期规划和分实施计划,以规划引领涉农资金整合工作。三是制定了实施方案。根据《湖南省财政厅转发的通知》(湘财农2010]37号)和《湖南省财政厅转发的通知》(湘财农2010]38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2015年xx市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工作方案》和《xx市涉农资金整合实施细则》,明确了涉农资金整合原则、整合范围、资金投向重点、项目规划与申报、项目建设与监督验收、资金拨付与管理、组织保障与绩效考核等内容,确保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工作依法依规依序进行。

2.强化“五项管理”,确保有序推进。一是强化整合预算管理。在预算编制环节,统筹预算内外资金,按照“项目主体不变、资金渠道不变、使用性质不变、管理权限不变”的原则,除有特殊用途的救灾资金和国家规定补助农民的资金外,将中央、省、XX市和本级财政拨付的所有性质相同、用途相近、使用分散的涉农项目资金和专项资金进行归并,设立涉农项目资金整合专户,实现了专项资金互为补充、相互整合的局面。2015年,市涉农项目资金整合专户预算资金达6800万元。二是强化项目申报管理。今年二月份,市涉农资金整合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市统筹城乡发展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农村产业布局,综合考虑乡镇竞争立项申报项目的可行性和群众积极性等因素,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在各乡镇重点发展村和优先发展项目中筛选一批项目,发布《项目申报指南》。三月底,各部门单位围绕《项目申报指南》,按照资金服从实施地点和建设标准的要求,提出本部门单位的申报计划,报市涉农资金整合工作领导小组集体研究审定。领导小组办公室采取竞争立项的形式,对部门单位编报的项目计划进行筛选,建立项目储备库,并组织相关部门单位按规定程序向上申报。整合后的涉农项目资金,按照滚动支持的模式,重点投向优势主导产业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和农民技能培训四个方面。为支持草尾镇乐园村、立新村新农村建设,2015年,我市组织移民、交通、国土、财政、农业、农开等10多个部门合力为2个村策划申报项目近20个,实施建设项目12个,投入资金3400余万元。三眼塘镇三眼塘村实施项目6个,投入资金1500余万元。阳罗洲镇跃进村实施项目6个,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黄茅洲镇民心村实施项目4个,投入资金900余万元。三是强化项目建设管理。重点突出抓好了四个方面的管理,即突出项目建设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和环境管理。强化项目建设进度管理。项目实施单位制定了项目实施方案,明确项目建设的责任主体、建设内容及建设要求,细化分解了项目建设工作责任;市涉农资金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项目建设调度机制,定期召开项目建设调度会,加快了项目建设进度。强化项目建设质量管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实行项目建设法人责任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项目监理对项目建设实行全程监管,项目主管单位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严格实行三级验收制,首先由项目实施单位组织工程质量自验,再由财政部门组织资金管理验收,最后由主管部门牵头组织相关单位协同市涉农资金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工程整体验收,对工程建设不到位的,各相关部门提出整改要求,限期整改,直至工程达到建设标准,确保了项目建设质量。强化项目建设安全管理。始终把加强安全监管作为项目建设中的头等大事来抓,落实部门监管责任和涉农项目实施主体责任,做好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确保了项目建设安全。强化项目建设环境管理。市涉农资金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健全了项目建设环境协调机制,加大了项目建设施工环境整治力度,确保了项目顺利实施。如在环洞庭湖基本农田重大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我市定期组织召开工程建设进度通报会和施工环境协调会,及时研究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制定了项目管理办法,建立了项目建设公示制度;严格实行工程监理全程负责制,完善了项目主管部门干部包项目区、镇干部包标段、村干部包片块、组干部包沟渠的责任机制,确保了该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目标任务。四是强化整合资金管理。按照资金分配规范、使用范围明晰、管理监督严格、职责效能统一的要求,严格实行县级报账制、公示公告制、专家评审制、招投标制和政府集中采购制,确保了项目资金安全,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严格项目招投标管理。在上级项目投资计划下达后,由主管部门拿出工程方案,报市涉农资金整合工作领导小组评审同意后,实行公开招投标,从源头上防止徇私舞弊,确保了财政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严格资金拨付管理。所有涉农项目资金严格按照《xx市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执行,实行“涉农项目资金整合专户”管理,设立项目专账,专人管理,专款专用,做到了“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本级财政安排的涉农资金,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后,由常务副市长审批;上级安排的涉农资金实行“预算环节归并、分配环节协商、实施环节协作”,由分管的市级领导负责审批。市财政部门根据项目启动情况拨付30%的项目启动资金,再根据实施进度拨付项目进度资金,预留部分资金待项目按计划完成并通过验收后拨付。严格项目资金日常监管。涉农资金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财政局和各项目主管单位,采取定期检查或不定期抽查的形式,加强涉农整合资金的日常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了涉农资金安全高效使用。五是强化项目建后管护。针对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长期以来有人建、无人管的难题,按照“谁所有、谁管护”的原则,落实了项目工程建设管护责任,将管理权限下放到乡镇,将管护责任落实到村组、落实到各受益群体,与群众切身利益挂购,充分调动村组管护的积极性,实现项目工程长期良性运行,确保了项目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3.健全“三大机制”,确保有效落实。在涉农资金整合工作实施过程中,我市建立健全了涉农资金整合工作“三大机制”,确保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健全了领导机制。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推进涉农资金整合工作,市人民政府成立了xx市涉农资金整合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分管财政、农业的副市长任副组长,市财政、发改、农业、水利、国土、交通、林业、农办、畜牧水产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市财政局,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抽调工作人员,组建专门工作班子,具体负责资金整合的相关工作。二是健全了工作机制。建立了领导小组工作例会制。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研究涉农项目资金整合的计划规划方案、项目申报实施、工程招投标、资金调度等有关工作。建立了工作联席会议制。市涉农资金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召开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及时研究解决涉农资金整合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建立了协同配合机制。各相关部门按照全市统一部署,服从大局,紧密配合,相互支持,实现了重大项目通报和信息资源共享,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确保了工作顺利推进。三是健全了考核机制。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部门单位涉农资金整合工作实行绩效考核,将部门单位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全市绩效考核范围。对整合工作力度大、管理规范、成效突出的予以表彰和奖励;对整合工作不力、落实不到位、成效差的进行通报批评;对不按规划布局擅自调整项目申报和实施项目的部门和单位,视其情节对相关责任单位负责人进行问责。

(二)存在的问题

1.规划设计未到位。根据我市农业农村发展战略目标和经济社会自然资源条件,突出城乡统筹和现代农业建设,应制定好一个3-5年的中长期规划,按照“小项目伴大项目、迟项目伴早项目、零散项目伴整体项目”的原则,配套制定好涉农项目资金的投入计划。

2.资金归集未到位。按照《xx市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工作方案》的规定:除有特殊用途的救灾资金和国家规定补助农民的资金外,中央、省、市和本级财政拨付的所有性质相同,用途相近的涉农项目资金和专项资金,都应进行整合。并且在财政设立专户,整合后的涉农项目资金都应该存入该专户账上。而2015年整合的涉农项目资金,由于以上原因暂没有归集到位。

(三)2016年工作重点

1、制定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和项目计划。市政府以农业农村发展战略目标和经济社会自然资源条件为依据,科学合理地编制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和项目计划,明确重点项目、任务分工、实施地点、建设标准等。2015年10月20日已制定完成草案。

2、制定涉农资金整合方案。对上级和本级涉农专项资金来源渠道、规模、期限、支持对象和内容进行清理,结合省厅文件精神,研究制定涉农资金整合实施方案。2016年3月20日前完成。

3、申报确立资金整合项目。由市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在涉农资金整合实施方案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支农计划和重点,按照集中地点、集中项目、集中投入的要求,明确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和重点环节,提出重点项目和资金需求的“一揽子”计划,包括建设目标、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建设措施以及资金投入预算、项目实施保障等,报省财政厅和省直对口部门进行合规性审核、平衡。2016年4月20日前完成。

4、组织实施资金整合项目。对申报确立的涉农项目,市领导小组统一明确资金安排原则、管理措施、工作要求、完成标准等,组织涉农部门实施,对项目评审、招标、监理、验收实行统一管理。市财政局设立涉农资金整合专账,上级资金下达后,单独核算,封闭运行。2016年10月20日前完成。

5、开展资金整合绩效考评。项目建设完成后,由市领导小组组织开展绩效考评和相关总结,重点对项目资金整合率、资金到位率、项目完成率、项目整体效益进行评价。建立奖惩机制,对涉农专项资金整合率高、项目实施效益好的,在下项目立项和资金安排方面,予以适当倾斜。2016年12月20日前完成。

二、开展农作物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改革情况

(一)严格落实补贴政策

根据中央统一部署安排,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湖南省农业“三项补贴”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湘政办发2015]72号),按照本次改革试点核心内容是将农业“三项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一是将全部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以及农资综合补贴存量资金的80%,用于耕地地力保护。二是将农资综合补贴存量资金的20%,加上农业“三项补贴”的增量资金,统筹用于支持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

(二)认真核实补贴资金

2015年湖南省财政拨付我市农业“三项补贴”资金13473.93万元,其中耕地地力保护资金12082.35万元,支持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资金我1391.58万元。

(三)迅速制定补贴方案

根据补贴政策要求及资金拨付进度,制定了分批次拨付方案。第一批拨付计税面积内种植一季农作物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全市计税面积为16.37万亩,标准为每亩105元,资金为17188500元;拨付双季稻种植补贴,面积为59.22万亩,标准为每亩175元,资金为103635000元;拨付计税面积外双季稻种植补贴,面积为38196.6亩,标准为每亩70元,资金为2673762元。同步制定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分配细则及方案,在11月底前拨付到位。

(四)扎实开展补贴改革

镇城乡统筹上半年工作总结 篇5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悉心指导下,我们紧扣年初工作目标,以区统筹办《2011年全区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工作要点》为要求,积极探索性地开展我镇城乡统筹发展工作。

一、精心组织,强化领导

为更好的开展工作,切实加强领导,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我镇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财政、农经、农业、公路、水利、民政等相关职能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镇统筹城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农经中心,从组织上保证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综合考虑,明确重点

我镇现有23个村(居),农业人口82489人。地处本区南大门,国道穿境而过,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三纵六横”交通网络,为发展高效农业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结合试点村工作特色,为以后开展城乡统筹发展工作起到了辐射带动作用:

1、坚持科学规划设计。目前已聘请市规划设计院按区域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完善图纸、文本设计,相关评审工作正在进行,预计2011年11月完成整个规划设计工作。

2、坚持发展高效农业。我镇今年新增高效农业面积2770亩,占任务3000亩的92.6%。其中设施农业1750亩,占2000亩任务85 %。

3、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要发展,基础设施是关键,今年计

划新建新型农村桥梁8座,砂石路23公里。目前该项工作的选址、评审认定工作已就绪,招投标工作部分结束,部分工程已启动。

三、科学安排、精心试点

我镇确定**村为试点单位,该村内有204国道穿境而过,位置独特,金陈村党支部、村委一班人团结一心,艰苦创业,经过几年的奋斗,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经党委、政府研究决定,报区统筹办确定金陈村为试点村。目前相关工作开展如下:

1、新型农村社区建设:(1)确立农户集中居住房建设,规划面积81亩,投资5150万元,单体别墅结构,容纳住户200户,投资主体为各农户。(2)启动了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占地10亩,建筑面积3258平方米,投资300万元。(3)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目前方案正在制定之中。

2、为农民办实事项目:(1)路桥建设,投资150万元,其中路80万元、桥 70万元。(2)村内所有主河道清淤,投资14万元,年底基本达标。(3)村内所有村庄、主干道环境整治,投资8.8万元,年内达标。(4)新建村标准卫生室115平方米,投资21万元,年内达标。

3、重点特色产业:(1)高效农业水稻杂交制种2658亩,投资主体为大户、客商,投资330万元,6月底已完成。(2)发展设施农业3020亩,其中:西瓜1450亩、茄果蔬菜1570亩,总投资3000万元,已完成投资2000万元。(3)新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龙盘木业有限公司,占地面积10.5亩,投资500万元,目前已投产达效。(4)组

建、运作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年计划实现销售蔬菜、瓜果3650吨,已实现销售2000吨、实现销售收入达320万元。

四、着眼当前,决战下半年

1、加大推进力度,协调相关工作,促进规划方案尽快落实,指挥尽快实施农户集中住房建设快速启动,按达标要求建成。

2、尽快实施试点村河道清淤、突出整治村内主干道,逐步解决村庄河道不清洁问题。

3、加快重点特色产业建设,注重跟踪服务。力求今年城乡统筹工作取得新成效。

城乡统筹总结 篇6

发展历史

1950-1970二元化发展;80s非农化为主的发展,乡镇企业;90s城乡差距增大;2000逐步重视,但差距不断扩大。

问题

1、传统城市化:以城市为核心,以增长为导向的劳动力的非农化。城市重于农村,增长重于发展,经济重于社会、保障,职业改变重于服务。

2、三农问题现象:农业低效、农民低收入、农村落后。

3、农民工问题:低收入、半贫化、两栖、伦理约束降低,犯罪率增高。

误区

1、乡村成为城镇建设“要指标”,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农民被迫“上楼”

2、未突破传统村镇体系规划,规划师对农村认知不及城市

3、片面理解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均一化,资金浪费,不集约不规模

4、关注村庄居民住区多,与农村生产过程联系少;

5、空间组织与设计与村民的生活方式关联少,城市型社区特征明显;村民的意愿、空间需求等得不到充分反映;

6、与特定的决策机制、管理方式脱节;

7、缺乏特色。

乡村发展的问题

1、乡村内生发展机制和农民可持续发展能力缺乏,农村基础设施差,吸引资本能力差,土地产权缺乏,无法享受土地增值带来的巨大财富。

2、经济落后,缺乏活力;

3、集体经济体制和组织弱化,能力降低;

4、不同地区农村间差距加大;

5、乡村衰败,人口逐渐减少;

6、公共设施和服务滞后;

7、资源环境恶化。

现行规划体系的不足

1、二元化,城镇成熟,乡村规划和管理缺位;

2、法律法规混乱,缺失;

3、范围和内容界定不清,层次体系不明;

4、实践矛盾:关注农村生产过程弱,与村民生活方式关联不足,村民意愿和需求关注少,与土地增减制度挂钩

乡村规划与城市的差异

(一)特点不同

1、必然的差异,天然的结构、经济空间、社会结构不同;

2、空间形态不同(集中、分散)

3、社会组织结构不同(乡村更稳定、同质性高、归属性强、自治性高)

4、生长机制不同(乡村内生型)

5、乡村类型更多样化 乡村的发展特征

1、人口萎缩和空间迁移过程中的发展与调整,乡村非农产业相应产生空间布局上的变化。影响乡村聚落分布的因素包括人口、农业耕作半径等,易出现规模不经济。只能在一定乡村区域内的聚落进行调整,根据其就业的合理范围重新考虑。

2、乡村用地的功能则相对模糊,宅基地居住和生产,道路和市政与城市不同,绿化等。

3、实施机制:集体所有制,村民委员会的决策机制,尊重村民和村庄的意愿。

4、熟人社会,生产方式不同,人际关系能够对稳定。人口规模小,分布散,密度低。公共设施面临便利性与经济性的矛盾,常规方式不合适。自治性高。

(二)规划不同

1、规划前提:增长——萎缩;

2、规划内容:乡村由于萎缩带来的社会问题、区域问题、更新问题、社区文体

3、方法:自下而上,村民自治为主体的机制

如何规划

(一)宏观层面

1、城乡发展利益协调,城乡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形成公平竞争,同步推进

2、多部门协作,跨部门联合,强化效率

3、多规合一

(二)规划层级

1、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乡村地区规划

2、城镇规划:城、镇;

3、乡村规划:镇域乡村规划、集镇规划、乡域乡村规划、村庄规划、村域规划。乡村规划注意乡村间的差异,无统一标准,应该建立适应差异化发展的技术方法体系。(如:综合性的乡村规划、乡村整治的乡村规划、乡村建设的乡村规划)

(三)转型(规划方法)

1、单项以城市为核心的视角——双向

2、自上而下——双向

3、宏观趋势和地域性研究趋势

4、地方实践

5、教育体系的变化

(四)土地制度

产权、承包权等权利明确,建立统一的产权流转市场和制度。

(五)农村居民点调整

1、公共财政为保留村庄提供公共品,形成村庄人口集聚

2、制定标准,建设用地标准和公共设施配套标准,提高生活水平

3、农村住房建设制度,规范农房拆迁赔偿等

4、配套政策

(六)乡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引导政府的公共资源的投入方向和力度,长期的引导性规划,外部的规划实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不是公共设施)。

配置的问题:传统的配置体系不符合乡村发展的需要。使用功能(乡村分类落后)、按村镇等级(地区差异化无法体现)、按运营方式(公益性简单、盈利性未强制)、按千人指标(均质的人口)、服务半径和服务人口(均质的人口,均一化)。

配置的方法:完善过程需体现出城乡发展的一体化原则。体系内:类型的完善度、设施的空间布局秩序、相近功能的合理替代、与市场服务的协作。体系外:人口分布、道路交通系统等的影响。重要因素:除了规模数量,还应考虑人口流动、道路交通、不同设施间的替代、投资模式选择、政府和居民对设施的接受。

1、类型协同:职能型、自治型、保护型、专业型、运营型。公共资源有限,需求有优先性的差异,为市场力量参与创造更好的环境,政府和市场的分工与互动。

2、区域协同:根据公共设施的空间布局、服务质量、居民出行方式、居民公共选择的习惯特点来确定。在空间意义上是开放的,同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统筹协同。(借用型、合建型、独建型)

城乡统筹 现状:

1、农村现代化不是单靠资金投入,增加反哺就能奏效。而是需要再城市与乡村间建立良性循环。不能就农村论农村,放在城乡开放的大系统中。

2、目前的几种模式:系统有序推进型,建立了城乡通融的发展机制(成都);新农村建设型,改善农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城乡割裂未变(山东河南);掠夺土地型,强制村镇合并,掠夺土地。

3、规划地位不明确,停留在规划研究,缺乏法律保障。规划内容、方法、成果等未统一,影响构建和实施。

4、规划衔接不紧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

5、规划实施缺支撑,配套法规、政策、制度,缺乏城乡区域公平房发展制度保障。误区

1、定位于解决三农问题,未建立城乡间的良性循环。

2、过多关注土地西苑,忽视人力资本创新。将土地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要素,局限于土地制度改革,服务于城市土地扩张。

3、妖魔化城乡头筹,将“耕地不减少、建设用地不增加”作为城乡建设土地管理和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核心考核指标,不关注农民需求、农村需求,圈地运动,加剧矛盾。目的:以人为本,以人口的空间流动和社会流动为,城乡一体化为目的,城市与乡村开放融通,面向全体国民构建发展机会和公共服务趋于均等的城乡一体化管理制度。

规划体系:形成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城市空间结构增强人口城市化的综合承载力,形成城-镇-村的规划层级,实现集约、节约、高效率和高品质的规划。县域是维系乡村稳定发展的重要单元,以县域为主战场推进城乡统筹和农村现代化,实现统筹城乡的基本单元,探索城乡均衡发展的突破口和主战场。

关键:土地高度稀缺下的土地有效利用。乡村自治,公平对待农村集体;城市效率,城乡整体规划。统筹城乡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农村,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工业与农业之间建立良性互动机制。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农村现代化间建立良好互动,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战略。

城市精明增长,农村精明收缩,收缩型规划(赵明)。如何做

1、制度架构:市场力量+法制化服务型政府

2、规划体系:多领域协调,结合工业化、城市农村现代化完整统筹城乡发展体系,建立管理和实施的监督体系

3、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农村现代化间建立良好互动:产业结构、市场结构、要素结构转型;重视人力资本,构建公平秩序;农村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有序重组并分享成果,加速农村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积累,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和技术进步。

4、提升综合承载力:环境——技术支撑、环境支撑;经济——就业率提高,收入增加;社会——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公平。

5、促进城乡要素有序流动:人口流动,土地流转,财政、社会资本重组,倾向农村,提高农业要素的回报率。实施途径:

(一)宏观

宏观环境与条件的营造,统一的城乡大市场,依法治理,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为法定规划,重视人力资本

(十八大报告,新型城镇化)

(二)地方

政府职能转型,服务型、规范化,注意“越位”“缺位”;

科学规划:

1、规划空间格局覆盖全域,集节约紧凑高效,环境协调,公共服务均等;

2、多规协调,提高综合性;

3、制度改革与公共政策配套(公共财政、人口管理、土地制度);

4、协作式规划,多层次区域、多领域、多利益主体诉求,社区规划师。

(三)公共服务均等化

财政专项支持针对农民工的公共服务,公共服务标准化来促进均等化,包括不同等级区域中心和基本公服建设的标准;但城镇规模化配置不适合农村分散形态。

(四)生产要素的有序流动,包括人、土地、资产,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资本流动:城市资本进入农村;人口流动:农村向城市,分散到集中,城市回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开发权流转:空间流转,分散到集中;开发权流转,通过市场出让,出让前提是确权颁证。

案例

珠三角南海地区乡村发展模式:(土地股份合作公司)

以农村集体组织为统筹单位,在村域尺度统筹发展;以集体土地产权为主进行土地开发。村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为股权,交由村集体管理,委托-代理关系。村集体建设乡镇企业80年代——土地流转为主的开发,村集体出租土地给企业90年代——以物业建设为主的开发,村集体建设物业后对外出租(村民可投资入股)。

用地散碎,基础设施难以统一配套,用地低效,产业结构粗放,劳动密集型。村民自治,自下而上缺乏引导控制。昆山:

政府主导,工业进园区。开始与南海同,但村办企业停办时政府招商引资,征用农村非农用地简称工业园区。村民福利由政府财政负责,组织社区股份合作社为村民补充集体福利和分红,建立农村富民股份合作社让村民投资入股直接参与城市化所推动的土地开发建设。制造业结构成功转型,技术密集型增加。自上而下。成都:

工业向园区、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还权赋能,农民固有的土地资源具备了向土地资产转换的条件。创建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的制度基础,建立合理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成立农村产权交易所负责土地流转的相关交易。农民股份合作社,合法流转农民宅基地用于市场开发和建设,农民以多种方式入股成立股份合作社直接参与土地开发建设。苏州村镇公服设施配置:(2013.03/P22)城乡一体化的模式:简化空间层级,聚集优势资源。全域城镇化、镇-村、镇-办事处-村。配置的要求:城乡居民同等;村镇服务均等;品质以基本服务为基础,结合村镇发展特色;服务效用最大化,处理好运行效率与服务便捷的关系。

空间纵向分层:镇——村镇地区公共活动中心,承担全镇的公共功能和镇区居民的基本服务,镇区可按照城市社区进行划分小区。村——办事处和村庄分级配置。

空间横向分类:镇域协调型设施——服务镇域,指标定性为主,公益性定量,集中布置;半径依赖型——居民日常生活相关,服务半径合理,定性与定量结合,不同层面都要设置,分散与集中,服务半径无法满足可采取补救措施,完善公交或配置校车等;特色服务型——有特殊需求的特色村镇,定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农村现代化间建立良好互动性,集中,市场化导向。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 篇7

关键词:城乡发展,县域经济,小城镇建设

1 统筹城乡发展与市场取向改革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 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现阶段中国“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 农民问题的实质是收入问题, 收入问题的实质是就业问题, 就业问题的实质是劳动生产率问题和城镇化问题。20世纪40年代末, 我国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达85%,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李培林预计2010年农业产值占GDP比重要下降到10%以下, 但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仅从建国时的85%降至目前的56%。近年来, 我国农民收入之所以无法得到较大幅度增长, 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农民的数量不能随着农业产值占GDP比重的下降而相应减少, 从而严重地制约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加入世贸组织后, 许多人都担心我国农业会受到很大的冲击, 这种冲击固然是可怕的, 但更可怕的是由此需要农民脱离农业的速度跟不上, 使农民蒙受难以预料的损失。一段时间以来, 由于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调整, 致使我国农业领域里沉淀了过量的劳动力, 这是农民依靠农业增收困难的深层原因。与此相联系, 由于我国农业的就业份额过高, 导致农业与非农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在逐年扩大。这表明农业相对劳动生产率, 不仅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

那么, 应当如何提高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 进而增加农民纯收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时, 几乎都谈到物化劳动所起的作用。马克思指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正是在于:活劳动的份额减少, 过去劳动的份额增加, 但结果是商品中包含的劳动总量减少, 因而, 所减少的活劳动要大于所增加的过去劳动。”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 第290页) , 在土地以及其他生产要素相对稳定的情况下, 由于客观上存在着投资报酬递减趋势, 农业劳动生产率往往因为劳动投入量的增加而趋于递减。如果多余的劳动力未能转移到农业以外的其他领域, 则必然造成潜在的待业农业劳动力的增加。如果把所有的农业劳动力都投在数量固定甚至日趋减少的土地上, 则必然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下降。这种因为农业活劳动投入量过多而造成的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偏低, 实际上是属于不充分就业。这就说明了, 对我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 在农业部门中, 仅仅节约劳动时间是不够的, 还必须把富余的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领域, 才有可能使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 对农业生产要素 (诸如土地、劳力、资金) 的配置起着调节作用。根据边际效益递减规律, 假设土地的边际效益递减了, 就会有资金 (技术装备的货币形态) 来替代它。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 就在于优化要素配置, 但就我国农村当前的实际情况看, 相对于劳动力的无限供给, 劳动力价格甚为低廉, 而其他相对稀缺的要素价格则是较为昂贵的, 从而使得劳动力要素很难被替代出去。由于土地 (包含耕地) 是不可能增加的, 而劳动力则随着人口的增加而不断增加, 使得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近年来不仅没有提高, 反而趋于下降。在这种情况下, 农业生产连社会平均利润率都产生不了, 资金也就很难进入农业领域, 在农业中物化劳动替代活劳动, 资金替代劳动力的机制, 也就很难形成。

本来, 在难以改变我国土地资源短缺的条件下,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进而增加农民收入的另一条途径, 就是通过转移剩余农业劳动力和土地使用权的流转, 重新调整农业生产经营规模, 让留在农业领域的劳动力拥有足够的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的土地。但是, 由于现阶段我国城乡非农业部门的扩张, 还不可能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 将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全部吸纳, 这就很难在短时间内为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创造必要的环境条件。与此同时, 我国是个人多地少的国家, 人地关系相当紧张, 对于大多数地区的农民来说, 除了土地, 还没有其他稳定的生活保障手段。土地既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要素, 又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进一步说, 在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情况下, 耕地所承担的农民福利保障功能, 远远“超越”了耕地所承担的生产要素功能。在耕地福利化趋势下, 公平原则必然高于效率原则。这就必然极大地限制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综上所述, 当前制约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农民收入增加的根本原因, 在于生产要素的流动不能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 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由于市场取向改革目标还汉有到位, 市场体系发育还很不完善, 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性障碍还没有完全消除, 使得农村严重过剩的生产要素 (主要指劳动力) 流不出去, 农村甚为稀缺的生产要素 (如资金、技术和人才) 流不进来, 一句话, 正常的生产要素流动严重受阻。这是近年来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农民收入增长趋于缓慢以及农村经济发展不快的根本原因。同时, 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 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在于继续深化市场取向改革, 彻底打破城乡分割的传统格局, 真正地把自主权、平等权和发展权还给农民。回顾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历程, 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即中国农村必须经历三次深刻改革, 才有可能引导农民最终走上富裕的道路, 从根本上解决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三农”问题。第一次是从僵化的农村人民公社体制下解放出来, 把生产经营启主权还给农民;第二次是从极其有限的土地中解放出来, 在农村地区发展二、三产业。这两次变革已经基本上完成, 现在正经历着第三次变革, 即从传统的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实现城乡一体化, 使农民同市民一样, 享有平等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2 统筹城乡发展与壮大县域经济

从理论上说, 要解决三农问题, 就必须建设现代农业,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而如何建设现代农业,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呢?党的十六大报告有个突破性的提法, 这就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 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这是很有针对性的。长期以来, 我国政府一直是重视解决”三农“问题的, 但为什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过去对”三农“问题的认识以及寻找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 仅仅把眼光局限在“三农”本身, 即就“三农”论“三农”。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这个新的提法突破了传统的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旧框框, 站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来考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但是, 最近又出现一种倾向, 即有些同志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简单理解为跳出“三农”抓“三农”:即解决农业问题靠工业化;解决农民问题靠市民化 (把农民变市民) ;解决农村问题靠城镇化。这种观点有对的一面, 但还不够全面。正确的提法应当是:跳出“三农”抓“三农”与立足“三农”抓“三农”相结合。从我国国情出发, 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和加快城镇化进程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 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如果农村经济繁荣不起来, 城镇化进程就不可能加快, 如果忽视了农业和农村自身的现代化, “三农”问题也不可能得到解决。所以,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论及“三农”问题时, 是用两句话来概括:即“全面繁荣农村经济, 加快城镇化进程”。这就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集中表现。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为主题, 充分体现了中央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一贯要求, 指明了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的根本方向。这既是对当前的工作部署, 又是着眼长远的战略谋划, 对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对于处于发展中国家的我国来说, 相对于城市, 农村所蕴藏的潜在力量要大得多。只要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不管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如何, 在农村这个辽阔的区域内, 总是蕴藏着比城市丰富得多的可供利用的初级产品、劳动资源和自然资源。不仅如此,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由单一的农业经济向多部门、多层次、多功能的经济结构的转变,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农村现代化的逐步推进, 在农村区域内将会集中全国相当一部分工业、商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和其他服务业, 农村经济的发展, 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农村经济的繁荣, 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繁荣。这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所决定的。据统计, 2009年全国乡镇企业将实现增加值92500亿元, 支付劳动者报酬17000亿元, 同比增长7.39%, 增幅比上年回落2.56个百分点。从总体上说, 我国县域经济还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的经济, 也可以说是农村经济的基本单元。这就决定了县委、县政府要把农村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中心, 县域经济要以农村经济为中心。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三农”问题, 其落脚点应放在县、市, 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最直接操作平台。还须指出, 县域处于城乡结合部, 是城乡汇合点, 因而应该成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与城乡协调发展相比,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是站在更高的层次上, 强调的不仅仅是城乡共同发展, 而且是城乡相互融合, 以城带乡, 以乡促城的互动式发展。从实际解决“三农”问题以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考虑, 县 (市) 这个层次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首先, 作为宏观和微观的结合部, 在发展规划的制定、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开发重点等一系列发展重大问题上, 县 (市) 都具有相对的、较大的自主权;其次, 作为承上启下的行政管理层次, 具有比较完备的管理职能, 能够有效地调整县域内各产业之间的关系, 统一各部门的力量, 兼顾县 (市) 、乡 (镇) 、村三个层次, 履行统筹、协调、组织、服务功能, 统揽县域经济发展全局。

3 统筹城乡发展与小城镇建设

长期以来, 在城市化问题上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 即认为城市化是为了解决现有城市建设发展速度问题。在这种思想指导下, 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一直把城市化的重心放在城市自身的建设上, 虽然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规模都有很大发展, 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也有显著的提高, 但城市化程度却明显滞后, 究其原因就在于忽视了农村自身的发展以及在农村自身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这就涉及到党的十七大报告所论及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实质是什么?我认为, 最根本的一点, 就是指它是和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换句话说, 城镇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逐步优化城乡人口结构, 为建设现代农业,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创造所必需的环境条件。如果说, 以往发展大中小城市, 是在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下运行的, 始终没有顾及“三农”问题的解决, 甚至是以损害“三农”为代价;那么, 当今的小城镇建设则是着眼于解决“三农”问题的。从党的十七大报告的体系看, 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要求, 都是结合着繁荣农村经济的内容提出来的。

小城镇是一个区域性概念, 从狭义的小城镇概念出发, 小城镇既有城市的特征, 又有乡村的特征。小城镇具有城市的特征, 指的是它是以一个中心点为依托, 以中心至辐射点为半径所构成的区域网络。所不同的是小城镇的辐射点是周围的村。换句话说, 小城镇最大的特点是建立在周围乡村的基础上, 作为小城镇中心的镇, 它的形成、发展与周围乡村发展的特点, 乃至兴衰有着密切的关系。改革开放30多年来, 蓬勃发展的小城镇已经成为区域性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 担当起带动广大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任, 在农村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变革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富裕起来的农民, 要求既有丰富的物质生活, 又得有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享受到城市的文明。而小城镇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小城镇建设, 日益配套的文化、教育、卫生、娱乐等设施, 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精神生活, 提高了农民的素质。小城镇的发展是缩小城乡差别的重要因素。作为我国广义城市的重要构成部分的小城镇, 不仅仅是大小城市功能的自然延伸, 而且往往是当地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 因而是联结大中城市和农村的桥梁。因此, 小城镇不仅要发展成为吸纳和接收大城市功能辐射的地区, 同时也要建设成为具有一定辐射和带动能力的农村区域经济文化中心。

对中国来说, 发展小城镇是个大战略, 也是逐步变农村为城镇、变农民为市民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是与农村工业化、农民职工化、市民化相互交织、同步运行的过程, 是城乡经济发展、农村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其基本动力则是农村工业化。反过来, 小城镇建设又会大大推动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进步。在过去的相当长时间, 中国一直停留在农业社会, 农民太多是其贫穷的根源, 要让农民富裕起来, 就要让农民减少下去。不把农民变非农民, 中国就无法实现现代化。而小城镇分布于广大农村之中, 既具有农村的某些优势, 又能发挥城市的一定功能, 只要建设得好, 对周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引力是相当大的, 可以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栖息地和向城市化过渡的前沿阵地。况且, 随着小城镇的发展, 还可以逐步提升为小城市、中等城市。最近几年, 国家城建部门在重视大中城市建设的同时, 已经开始把重点放在巩固、提高现有小城镇方面, 并在这个基础上建设起一批起点较高、经济和社会效益俱佳的新型小城镇, 逐步形成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县城为龙头、小城镇为网络的城镇化体系。这就是理想的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之路。

我国人口众多, 又处在经济体制变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双重转折时期, 无论是农村或者城市, 就业压力都相当大。这就给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力、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变带来特殊的困难, 这就决定了实现城镇化目标将是一个比较漫长的渐进的社会转型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 城镇化会表现出多种多样的过渡形态, 就业形式也会表现出多种多样的过渡形态。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 就是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在相当程度上是采取不完全转移方式。这是和我国农民缺乏社会保障联系在一起的。对于我国农民来说, 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 土地不仅仅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要素, 而且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基本上是以追求相对较高的经济收入为目标和动力, 因而基本上属于一种经济行为。一旦城市失去就业机会, 或者城市就业成本过高, 他们就会退回到农村, 因为农村还拥有长期而又稳定的承包地。这就涉及到我们所要加以分析的“农民工”问题。“农民工”是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农民工”作为一种制度安排, 是和城镇化的本质要求相背离的。许多“农民工”虽然在城镇打工多年, 却始终是城镇的边缘群体。他们和原有城镇职工相比, 付出同等的劳动得不到同等的经济待遇, 甚至付出加倍的劳动, 也得不到同等的经济待遇。由于有城市户籍的正规就业职工的利益是刚性的, 他们的工资水平一般是呈上升的趋势;农民工的利益则没有保障, 同时由于进城“农民工”队伍越来越庞大, 数量越来越多, 供大于求的趋势有增无减, 使得“农民工”的工资水平越来越低, 更谈不上享受原有城镇职工的各种社会福利待遇。如此庞大的“农民工”队伍, 虽然已经从农村走向城镇, 却不被城镇所完全接纳。这就不难理解, “农民工”现象的出现, 是与城镇化进程严重滞后联系在一起。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城市化理念。传统的城市化理念是产生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体制。在以往的一个相当长时间内, 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在城乡隔离的环境下完全独立于农村而运行的。这就使得迅速增加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被城市所吸收。而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着的城镇化进程中, 却直接面对的是广大农村, 广大农民。在这种新的背景下, 城市化的理念就必须更新, 即不能仅仅理解为“单向城市化”, 还应当理解为农村通过自身的发展以及城市文明的普及, 逐步转化为城市。“单向运动”必然是少慢差费;“双向运动”必然是多快好省。由此决定了我国城镇化的工作重点, 应当放在农村。只要我们冷静地思考一下, 就会逐渐意识到, 我国城镇化所面临的诸多问题, 与其说是在城市, 不如说是在农村。要加快城镇化进程, 就必须致力于农村的现代化。如果农村经济繁荣不起来, 城镇化进程就不能加快;如果忽视了农业和农村自身的现代化, 忽视了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三农”问题终究不可能得到解决, 更谈不上把“农民工”转变为市民。我国城镇化进程, 包含着农村人口自身的生活消费方式、闲暇生活方式、社会交往方式、工作方式、思维方式、价值标准及接受现代文化传播和受教育的程度等各种因素在内的变化, 其实质是农村社区生产力结构、生产经营方式、收入水平与收入结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人口素质等方面与城市文明逐渐接近、趋向同一的历史过程, 是城乡差别逐渐缩小, 并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化的历史过程。在城乡差别还相当悬殊的情况下, 要加快城镇化进程是相当艰难的。而小城镇又是农村的经济中心、政治中心、文化中心, 离开了小城镇的发展, 离开小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 农村经济就繁荣不起来, 城乡差别就很难缩小, 更谈不上把“农民工”转变为市民。

农业城乡统筹规划研究 篇8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产业布局

引言:我国的规划过程一直是以政策指令式的自上而下的服从式规划,因而造就了规划与地方意见不统一,“水土不服”的产业发展偏差,甚至搁置。在城乡统筹的政策大环境下,各种产业发展冒进突围,产业园区的盲目扩大,在能源与土地的消耗中,短期我们总能看到城市乡村的GDP涨了,而环境的污染与工业园快速的消退也在城乡逐步蔓延。所以,我们需要一个科学的系统发展模式,顺应当地民众的“擅长”,响应扶持已成气候的产业聚集,实现自然和谐的经济与产业规划。使我们的城乡“绿起来”,实现发展与自然的统一。

1.城-镇-村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1.1农业产业化分行业现状

通过对土地年鉴及产业建设的数据分析,对规划区内产业空间分布状况的梳理,以现状“公司+农户+基地+市场”发展形式进行总结,进行自下而上的产业“发展意愿”梳理。得出城-镇-村农业产业化存在诸多问题:

1.1.1城-镇-村农业链极化特征

从产值、大户种植集聚、农产品加工企业分布等综合指标来看,分路口镇的村、韩摆渡镇的村发展较快,分别在粮油、蔬菜生产方面基本实现了产、销、初加工一体化的产业集聚形态。而对比于此,其他镇的产业链,任停留在粗加工及简单集聚上,物流及储藏产业未加重视。村产业基地的营建及农业机械化程度不一,面临产业科技含量整体提升。城区农副产品加工及物流业发展引导作用亦不明显。

1.1.2城-镇-村传统产业加工发展动力不足:

从现状农业分布及产值分析来看,各村的传统优势产业发展空间犹大,而规划区城、镇专业市场缺乏,物流体系匮乏,期以通过片区合作,实现片区产业链延伸及积聚发展。2.城-镇-村农业产业化产业类型定位。通过规划区产业、产值数据分析得出:规划区第一产业的主导产业及支柱产业依然为传统种植业,产业类别为粮食种植、蔬菜种植。潜导产业—肉类产业。

2.城-镇-村农业产业化产业发展战略

2.1主导产业-粮食种植业发展分析与战略

六安粮食种植产业发展较为稳定,受到国家十二五”粮食刚性需求的市场保障及六安市政策鼓励,从2009年至2012年起实现稳步增长,六安陆续出台“粮食生产三大措施”等政策保障及加强农业产业化等举措确保农业的稳步发展。2012年,六安市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实现补贴全覆盖等政策,激励粮食生产稳步快速增长。农业实现初步产业化,技术到村,鼓励土地流转,实现引进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入驻,完善“公司+农户+基地+市场”模式,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2潜导产业-肉类产业发展分析与战略

在六安市第一产业中肉类产业虽发展较好,但产值较粮食种植业相对甚少,究其缘由,一则产业发展尚晚,二则因其产业类别及产业链深加工较受市场供需及价格影响,产业链发展稳定性较低,农业产业化,市场风险率高,产业链延伸较粮食生产相对缓慢。

肉类产业:近年产业现状,六安猪肉产业受到市场供需价格下跌影响,及猪饲料价格上升,严重受挫。特别是今年2012年,猪粮比价已下滑至6:1,已陷入近盈亏边界点的窘境。而牛羊肉的产业深加工产业类型发展,近年来市场价格虽趋于稳定,但产业类型较其他产业相对流通环节较多,羊的饲养周期长、出肉率较低,价格成本也相对较高。产业表现明显季节性特征,冬季需求为产业旺季。

因此,在肉类养殖产业化的形成基础上,宜积极培养本地牛羊饲养基地;加强道路交通流通渠道的建设,加强信息及科技渠道畅通,产业链升级,实现产业链的共建及巩固,实现产业逐步发展。另外六安2012年的产业补贴出台政策:“从省外购进或迁入我省的良种奶牛集中饲养达100头以上的,每头补贴1000元;从境外购进的良种奶牛,每头补贴1500元。”也有助于产业链的完善及深化。

2.3潜力产业-蔬菜产业发展分析与战略

以市场为导向.实施蔬菜生产区域化、外向化、专业化和高效化。坚持生产以耐储运、适宜加工和出口的大宗蔬菜为主,如洋葱等。因地制宜地增加冬季、秋季蔬菜种植面积,特别是种植12月份、2月份和3月份可上市的蔬菜;适当减少春夏季蔬菜面积,特别是5~7月份可上市蔬菜。但在生产中要十分注意,防止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的状况.去年价高的蔬菜今年不一定就高,去年价低的蔬菜今年可能就会出现价格上升。

3.城-镇-村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及模式引导:

3.1城-镇-村农产品加工发展规划

规划目标:到2030年,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到80%左右,初步建立起园区化、品牌型、规模化、集群式、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和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综合开发利用产业体系。

总体布局:围绕粮油、蔬菜、林木、瓜果、畜产品等七大农产品,通过扶持加工型龙头企业的发展,形成两大农产品加工产业带:在新安镇村、徐集镇村、分路口镇村、韩摆渡镇村、苏埠镇村、城北镇村发展以粮油、蔬菜为主导的加工产业带,在三十铺镇村,先生店乡镇村、椿树镇村、中店乡镇村、城南镇村形成优质粮食加工产业带。

3.2城-镇-村农产品流通体系规划

规划目标:近期(至2018年)培育发展“金鼎”、“鸿润”等大型流通类龙头企業、大型综合批发市场、产地专业批发市场、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组成的市场网络农产品市场流通服务体系。六安城区农产品入场经营率达到85%,各县城农产品入场经营率达到75%,进场销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达标率在90%以上,农产品的批发市场经由率达到60%。中长期(至2030年)基本构建起现代化的农产品流通体系的主要框架,建成农产品拍卖、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交易平台。六安城区农产品入场经营率达到98%,各县城农产品入场经营率达到90%,进场销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达标率在95%以上,农产品的批发市场经由率达到80%。

总体布局: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宁西铁路、312国道、105国道、省道等交通干线为流通通道,形成空间布局合理、节点网络完善的市场网络体系。在六安城区、分路口镇、三十铺镇建设至少1个以上大型综合批发市场,其中,发展培育新安镇蔬菜专业大市场的开发建设。在中店乡、椿树镇、城北乡、苏埠镇围绕各镇特色及所在片区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立专业的产地专业批发市场,包括中店乡粮油、瓜果、烟酒专业批发市场、椿树桑蚕、蔬菜、优质稻谷专业批发市场、苏埠镇大麻、竹麻、粮油专业批发市场等。

3.3城-镇-村农产品生态观光体系规划

结合现存的市级中心城区商贸文化游景区及城南镇西海生态景观游景区,横排头的文化景观游景区,增添以三十铺镇金土地科普示范园,分路口镇村沿淠经济作物生态林基地基础的,实现以乡镇龙头企业带动实现产、培观光一体的农业园,形成沿淠河生态廊道及规划区沿淠史杭总干渠流径沿线的“U型”沿河生态景观观光旅游体系。

4.结束语

上一篇:最新体育实习报告题目下一篇:陶瓷类广告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