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就业统筹

2024-11-06

城乡就业统筹(精选12篇)

城乡就业统筹 篇1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 涌现出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如何破除城乡分割的就业管理体制,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顺利转移, 使他们能够找到就业岗位, 并且在就业过程中享受与城市劳动力同等的“国民待遇”, 是近年来政府和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统筹城乡就业现有研究文献的梳理, 试图分析和归纳现有研究的成就及不足, 展望今后的研究前景, 以期更好地为实践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一、统筹城乡就业的内涵

统筹城乡就业, 亦称城乡统筹就业。其涵非常丰富, 劳动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2005) 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层面和城市就业和农村就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角度界定了统筹城乡就业的内涵。卢亮 (2008) 则从理论和政策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理论上的含义是建立统一开放的城乡劳动力市场, 确保劳动力在城乡之间、产业之间有序流动;从政策层面来看, 应该从就业管理对象和就业管理机构两个方面来进行统筹。王寅、阮衍宁 (2010) 认为, 统筹城乡就业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 承认和实现劳动力择业自由和选择工作地点的自由, 让劳动力受经济规律调节, 在城乡间、区域间、行业间流动, 实现劳动力市场的自由公平竞争。

部分学者还围绕着是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展开了讨论。张建武 (2001) 最早指出, 城乡统筹就业是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内容。莫荣 (2006) 认为, 统筹城乡就业就是要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 从体制、政策和工作体系入手, 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 促进城乡劳动者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

二、统筹城乡就业的意义

统筹城乡就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 是关系城乡劳动者切身利益和长远生计的重大问题。学术界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阐述了统筹城乡就业的重要意义。

微观层面是从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城乡收入差距、城乡劳动力流动等方面展开的, 如蔡昉 (2006) 认为, 统筹城乡就业可以增加农民收入, 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所在, 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最终法宝, 是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的根本途径。熊永兰、夏守财 (2008) 指出, 实现城乡就业统筹是对传统就业制度的重大突破, 有利于缩小城乡收人差距, 优化城乡人口分布结构。

宏观层面是从国家、政府、社会层面探讨的。季建林 (2004) 认为, 统筹城乡就业对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袁建萍 (2007) 认为, 统筹城乡就业的现实意义在于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柳云飞、张素红等 (2009) 从五个方面较全面地归纳和阐述了城乡统筹就业的意义:一是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是有利于推进我国城镇化建设;三是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城乡劳动力资源;四是有利于实现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五是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各地区统筹城乡就业的实践

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 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在全国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6个市 (区、县) 开展了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一些学者和实践工作者根据统筹城乡就业的实践, 对全国统筹城乡就业的试点地区进行了考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组编的《2005年中国就业报告———统筹城乡就业》蓝皮书中对北京、湖北、四川等地统筹城乡就业的实践进行了总结。曾万明 (2007) 分析成都市统筹城乡就业工作时认为, 通过“六大体系”, 即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覆盖城乡的就业培训体系、覆盖城乡的就业援助体系、城乡充分就业政策体系、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城乡充分就业工作政府目标责任体系来打破城乡分割的制度障碍, 建立城乡一体的充分就业体制。丁海中 (2009) 将全国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城市马鞍山的具体做法总结为———发展扩大就业、创业带动就业、政策扶持就业、服务保障就业、培训促进就业。武晋、何美丽等 (2010) 从劳动力个人、社会经济、政府三个层面对北京市延庆县650个劳动力的就业现状及存在问题做了详尽分析, 这些试点地区取得的经验和存在问题的研究, 对全国范围内统筹城乡就业的实施建立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四、统筹城乡就业的制约因素

一些学者认为, 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了统筹城乡就业。饶翠华 (2009) 认为, 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拉大, 在理性人追逐利益目标的驱使下, 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将会向东部发达地区流动, 流动的结果一方面是满足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 另一方面也会对东部地区的就业产生较大的压力, 还会带来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这不利于统筹城乡、统筹区域间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北京大学刘伟教授 (2007) 认为, 统筹城乡就业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实质, 经济结构的调整、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增长、经济体制的转变、城乡发展差距都将会严重影响城乡劳动力的有效统筹和均衡运动。

多数学者注意到制度障碍是导致城乡分割的最重要原因。江贻送 (2003) 认为, 在实施城乡统筹就业发展战略的过程中, 影响统筹城乡就业的政策性和操作性障碍是就业制度的歧视、教育与培训的歧视、社会保障制度的歧视、户籍制度的歧视等。乔明睿、钱雪亚等 (2009) 利用2006年CHNS数据并采用切换回归模型, 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状况及户口的作用进行了判断, 认为户口是限制农村劳动者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的重要因素之一。王元章、盛喜真 (2003) 在分析了城乡劳动者就业关系的基础上, 认为影响城乡统筹就业的制度障碍主要包括户籍制度、用工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教育制度等。李春根、赖志杰 (2008) 从社会保障政策视角探讨了统筹城乡就业问题, 认为社会保障一定程度的缺失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瓶颈和影响城乡统筹就业的重要因素。

部分学者还从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较低角度探讨了制约统筹城乡就业的因素。张建武 (2006) 指出, 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 已经成为转移就业的主要“瓶颈”。陈国铁 (2007) 认为, 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既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 也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层次的提高。

五、构建和完善统筹城乡就业制度的政策建议

学界在对统筹城乡就业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的研究基础上, 提出了构建和完善统筹城乡就业的政策建议。学者们一方面认为, 统筹城乡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 是彻底打破原来城乡分割的旧制度, 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建立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就业制度;另一方面还特别强调了统筹城乡就业中政府承担的责任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从制度创新和政府责任视角提出政策建议的, 如赵勇 (2004) 从统筹城乡发展的大局出发, 认为统筹城乡就业要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 打破对农民工的各种限制, 以职业资格和技能水平作为统一的就业标准。李志强、张征华等 (2005) 探讨了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制度安排,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创新农村和农业内部制度, 挖掘农村和农业的就业潜力, 拓宽农民就地转移和就业渠道;破除各种体制障碍, 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就业体制,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进城转移就业速度;加快城市化发展步伐, 增强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 提高农民市民化就业的容量。杨宜勇 (2007) 强调要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 加快劳动力流动, 必须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登记制度, 要大力发展中心城镇, 加快农村的城镇化进程。饶风 (2009) 提出建立健全“四个体系、一个制度”, 来促进统筹城乡就业:即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就业的政策体系;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立覆盖城乡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建立健全城乡劳动者维权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服务工作制度。

从政府政策角度提出建议的, 如张丽宾 (2007) 认为, 统筹城乡就业应该加强相关法律的建设。姚林香 (2007) 探讨了财政政策对统筹城乡就业的作用:一是为已经转移到城市就业的劳动力及其家庭提供基本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二是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投人, 挖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潜力, 三是在继续强化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 加强农村职业教育。黄红华 (2009) 则认为, 统筹城乡就业应该统筹利用政府强制性政策工具、财政激励工具、指导性工具、信息提供工具和服务性工具等。

强调在统筹城乡就业中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 如李安忠 (2008) 认为, 统筹城乡就业工作是一项全新的系统工程。在工作内容上, 要重点完成以人力资源市场为主体, 以社会职业介绍机构为补充, 城乡一体、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综合性与专业性相结合的劳动力市场体系, 建成以市场为导向的转移就业机制。崔占峰 (2007) 提出, 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关键在于农业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和农民工稳定就业, 因此, 需要建立和完善农业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引导机制和由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就业长效机制以及农民工能够稳定就业的保护机制。

六、研究展望

综上, 从2000年开始实施统筹城乡就业试点至今短短的十几年, 我国学界和实践工作者对统筹城乡就业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们在肯定研究成就的同时, 也要看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以便为未来的研究奠定更好的基础。笔者认为, 当前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首先, 缺乏对统筹城乡就业内涵和外延的清晰、精确界定。统筹城乡就业不仅关系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 更涉及城乡劳动者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因而需要从多层次、多角度界定其内涵和外延。其次, 统筹城乡就业是个多元的课题, 它涉及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人口学、生态学等多学科领域。然而, 当前缺乏从多学科角度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再次, 现有研究更多地采用了定性分析和静态分析方法, 这不能很好地度量统筹城乡就业带来的社会经济价值。最后, 由于研究视角的单一和片面导致政策建议不全面、不完整,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难免显得捉襟见肘。

因此, 未来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实现城乡劳动者仅以职业为特征的劳动力区分, 建立公平、公正、统一、和谐的劳动力市场制度, 不仅要从制度、政策上, 也要从市场作用, 更要从劳动力素质、人们思想观念上探讨解决之策。二是在总结现有试点地区的经验基础上, 逐步扩大试点地区, 探讨如何构建全国范围内的统筹城乡就业制度, 建立全国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三是如何构建统筹城乡就业的指标体系, 运用定量分析方法, 从动态的角度客观评价和考核统筹城乡就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四是统筹城乡就业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阶段, 探究全国范围内实施统筹城乡就业的时机, 分层次、分步骤推进筹城乡就业制度。

城乡就业统筹 篇2

---武威市凉州区武南镇人民政府

(2007年8月14日)

我镇是全省首批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辖1个街道办

事处,8个社区,17个村,13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7316人.其中城镇人口30138人,农业人口27178人,人均占有耕地1.97亩,农村剩余劳动力8261人。

近年来,我镇以“城乡统筹就业,促进和谐发展”为目

标,认真落实省市区关于城乡统筹就业的文件精神,加大城镇就业再就业力度,促进农村劳务输出。已安臵下岗失业人员99人,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79人,灵活就业30人,每年农村劳务输出7500人(次),创劳务收入2700万元。基本实行了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家庭和零就业家庭成员有1人就业,农村户有1人劳务输出和劳务收入“三分天下有其一”的目标,全镇经济繁荣,政通人和,和谐发展。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完善措施

我镇是一个城乡结合镇,是原武威铁路分局所在地,城

镇人口的90%属铁路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的家属。为了实现城乡统筹就业,镇上从四个方面加强社保和劳务工作:一是机构人员得到加强。镇上成立了劳动保障事务所和劳务经济工作站,8个社区设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抽调和选配了思想 1

素质好,工作能力强,文化程度高的5名干部,8个社区从再就业人员中选配了16名社保和劳务协管员;二是工作经费给予充分保障。镇上每年对劳动保障事务所和劳务经济工作站经费给予支持,为社保所和社区添臵了办公设备,三年累计拨付经费24万元。干部外出培训、考察学习、联系业务等给予了最大限度的保证。三是办公条件得到极大改善。镇政府积极主动加强与铁路部门协调和联系,建立了长期互助合作关系,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使8个社区办公用房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突破,平均面积达20平方米;四是工作措施得到完善。在全镇8个社区17个村开展了零就业家庭和劳动力调查,建立了劳动力信息库。制定了各项工作制度和奖惩措施,有12名爱岗敬业的信息员得到奖励。

通过努力,实现了经费有保证、办事有专人、办公有场所、工作有措施。

二、挖掘就业岗位,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

为了促进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零就业家庭成员至少有一人实现就业,确保社会稳定,镇上采取积极的就业措施,广开就业门路,创造就业岗位。一是通过挖掘社区公益岗位,主动联系14家驻镇单位,先后在政府机关、公安、学校、医院、敬老院等开发保洁、绿化、治安巡逻、社保、低保、计生协管等公益性岗位,安臵178名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二是政府补贴2/3养老基金,鼓励下岗失业人员灵活就业,有3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灵活就业。三是依托武南工业园区和小城镇,抬起“龙头”,摆好“龙尾”,鼓励私营企业吸纳城乡新增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有2365名城乡劳动力在华源肥业、金叶麦芽、宏达超市等69家私营企业实现就业。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18人,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63人。四是利用现有的各项优惠政策,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有45名下岗失业人员从事商贸、餐饮、修理、养殖、运输。五是积极扶持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积极联系劳动部门为5名符合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小额担保贷款10万元。

通过挖掘就业岗位,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促进了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基本实现了零就业家庭成员至少有一人实现就业的目标。

三、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 从我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调查看,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65%,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8年时间,更重要的是缺乏各种就业所需要的专业技能,输出后只能从事一些粗、重、脏、险等苦力性工种,收入比较低,主要原因是劳动者自身素质不高。因此,加大他们的技能培训尤为重要,我们一方面鼓励引导务工人员到各种技校接受培训,另一方面在全镇各村选送了46名应届高中毕业生,由政府或个人出资,送往黄羊技校、武威职校进行用工单位急需的电焊工、修理工技能培训后,输送到用工单位,受到了用工单位的普遍好评。天津电力建设公司负责人在谈到武南的民工时说:“武南的民工能吃苦、技术好。”今年我们继续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选拔一批优秀青年定向培训、定向输送,实现从“苦力型”向“技术型”的转变,拓宽他们的就业渠道和能力,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带动一片”的目标。

四、狠抓劳务输出工作,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面对人多地少、农民收入正处在一个艰难爬坡阶段的现状和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干部做什么的问题,我镇在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同时,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劳务输出工作,既把劳务输出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也把劳务输出作为税费改革后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有效载体。特别是成立劳务经济工作站以来,政府面向广大的劳动力市场,抓宣传、抓服务、拓渠道、树品牌,全镇劳务输出实现了四个突破性转变:一是由自发性、分散性输出向有组织、大规模输出转变;二是由季节性、临时性输出向长年性、稳定性转变;三是由苦力型向技能型、智力型转变;四是低收入向高收入型转变。

镇上在机构、场地、人员、经费、工作、制度“六落实”的情况下,在17个村8个社区聘请了48名劳务信息员,制定了工作制度和责任目标。对工作人员和村(社区)信息员

专门进行了培训,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对村(社区)劳务信息员,镇上拿出资金予以补贴,调动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明确了工作人员和村(社区)信息员的工作职责,配套完善了目标管理、责任管理等一系列制度,年终严格考核奖勤罚懒,使人人肩上有担子、身上有压力。

镇劳务经济工作站成立以后,首先对全镇劳动力资源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工作,并对复退军人和应届高、初中毕业生、大中专学生等特殊年龄段的新增劳动力和其他剩余劳动力分年龄、分特长、分需求建立了用工档案,为有目的劳务输出打下了良好的工作基础,使用工单位有什么样的需求就有什么样的输出。在此基础上,重点做了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与市、区劳务部门的联系协作。镇劳务经济工作站与市、区劳务部门建立了亲密友好、互利共荣的合作关系,市、区部门提供的大量可靠用工信息被我镇所用。二是及时准确地发布用工信息。镇村(社区)都设立了专门的信息发布栏,及时向社会发布各方面用工信息,尽最大努力满足群众的务工需求。仅今年上半年发布信息138期362条。三是在“走出去”下功夫。镇主要领导多次到本地金业麦芽、宏达超市、裕华木业、华源肥业等商谈用工情况,到外地企业考察了解用工情况。四是在“请进来”上求突破。利用原武铁分局驻镇优势,邀请哈密工务段、张掖工务段、武南车

务段等用工单位领导到武南来洽谈用工业务。五是建立稳定的劳务输出基地。镇上借助过去带领群众到新疆打工摘棉花的基础,主动联系用工单位,与新疆农六师芳草湖农场三团、新湖农场一团、玛纳斯县联系建立了稳定的劳务输出基地。通过有组织输出和自发输出,每年输出摘棉工近2000人。

城乡就业统筹 篇3

一、加强人力资源信息供求对接

目前,各地人力资源市场通过举办招聘会搭建用工单位和求职者交流的平台,实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化工程构建就业信息网络,已初步建立人力资源市场体系。然而从招聘会的数据看,往往是进场单位多、人数多、提供的就业岗位多,但是达成就业意向的人数少;从人力资源市场提供的数据看,求职登记人员多、用工单位提供的就业岗位足,实现就业上岗的人数少;从网上招聘信息的数据看,岗位工种多、点击次数多,现实对接人数少。这些情况反映了用人单位“招工难”、求职人员“就业难”的双重矛盾,为此,加强人力资源信息供求对接,提高对接成功率,是统筹城乡就业服务,解决“招工难”、“就业难”的必经之路。相关职业服务机构应提高服务意识,充分做好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工作。职业指导不仅包括对求职者的求职心理、就业观念、素质分析、职业分析等的指导,更包括对用人单位用工理念、用工行为、员工培训等方面进行纠偏和指导。有效的职业指导可以避免求职者好高骛远,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职业浪费;也可以避免用人单位不注重对职工的技能素质培训,造成劳动力就业周期短、适应性差,岗位对接恶化。

二、注重职业技能培训的实效性

职业技能培训在统筹城乡就业服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现实中真正针对性强、具有实效性的培训并不多。不少培训主体为完成培训指标,存在应付办班的倾向,培训质量不高、内容单调、缺少特色,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调查显示,“政府买单”的培训也有大部分受众不乐意参加,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培训实效性的欠缺,这也是当前培训工作必须关注的问题。提升培训实效性,首先要按需开展培训,做到培训项目与产业发展和用工需求相衔接,因地制宜、因企所需、因人而异地开展各类人员的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及岗前培训等,为企业发展输送各类实用人才。其次要加强跟踪服务,建立培训后的服务机制,定人定期跟踪,实行“岗前、岗中、岗后”一条龙培训服务,考察培训的实际效果,着力提高就业率,形成以培训促就业的良性互动。

三、把握就业和社会保障的良性互动

如果片面追求高就业率,就会忽视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使就业无保障、不稳定;片面追求高保障,又会使一部分人失去就业的积极性,不利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统筹城乡就业。就业和社会保障要相互联系、相互协调才能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1.保障水平要适度发展

社会保障标准的确定,要同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既要保证基本生活的需要,又要有利于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保障水平过高既加重企业缴费负担,加速资本对劳动的替代过程,又不利于调动低收入劳动者的积极性,会使社会保障制度存在明显的道德风险。

2.鼓励企业吸纳就业

实施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外贸政策,实施充分的就业扶持政策,鼓励企业扩大劳动力需求,积极吸纳就业。在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的同时,适当调整过高的社会保险缴费率,切实减轻企业负担,鼓励企业增加就业岗位,使企业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社会保障协调发展,形成良性互动。

四、强化就业服务责任的落实

1.健全统筹城乡就业服务的组织,推进基层劳动保障建设

要进一步完善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把解决就业问题摆上重要位置,形成统一领导、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理顺基层劳动保障机构设置关系,落实人员、经费保障,强化职能定位,明确人员职责,优化工作手段,加强基层管理,发挥基层劳动保障在统筹就业服务中的基础作用和特殊地位。

2.建立科学管理、考评公正、奖惩分明的目标责任体系

建立科学的目标分解制度,把新增就业岗位、失业调控、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解决困难群体就业和开展就业培训等作为各级政府的主要工作目标。建立公正的绩效考核评价制度,细化考核指标,保证考核的真实与准确,定期不定期地对就业工作目标落实情况检查督导。建立严格的责任奖惩制度,并作为监察监督的重点强化就业服务责任的落实。

黑龙江统筹城乡就业问题的思考 篇4

解决好城乡的就业问题, 是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近年来, 黑龙江各级党委和政府, 切实将统筹城乡劳动就业摆上议事日程。目前黑龙江统筹城乡就业工作进展顺利, 成效明显。主要体现在:一是统筹城乡就业的政策框架初步确立。自2003年以来, 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以及有关部门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精神, 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推进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等有关文件。各级党委政府就城乡就业工作提出了目标任务, 制订了优惠政策, 落实了专项资金, 为打破城乡分割的就业体制、推进黑龙江统筹城乡就业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二是政府推动的培训机制逐步形成。2004年以来, 为改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职业技能素质状况, 有关部门制订规划, 整合资源, 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开展了一系列以强化技能为主、农村就近就地就业为辅的免费培训, 为农民工就业创造条件;三是统筹城乡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有一定进展。目前, 全省各市县均建立了劳动就业服务站,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和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同时, 全省各级劳动力市场建设相继启动, 以省级市场为中心、公共职介为主体、民办职介为补充的各级劳动力市场网络逐步形成。从2006-2009年黑龙江城乡就业状况统计表可以看出, 近几年来黑龙江城乡就业率在有效增长。

2006-2009年黑龙江城乡就业状况统计表

资料来源:根据黑龙江2006-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

二、黑龙江统筹城乡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农民工难以实现向城市的稳定转移

从调查的情况看, 目前黑龙江有近1/5的人在外打工的时间在5年以上。但实现稳定转移的极少, 只有少数农民工户口迁入打工城市, 大多数农民工在城市仍处于“打游击状态”。因而近几年出现农村转移劳动力增多, 但定居在城市人数极少的就业不稳定状况。

2. 黑龙江城市就业空间较小

黑龙江第三产业正处在发展之中, 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 就业空间相对狭小。同时, 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农村中大批土地被征用, 一定数量的农民因失去土地而失业。这些, 都给黑龙江的统筹城乡就业工作带来了较大压力。

3. 培训与就业存在着脱节的现象

黑龙江目前开展的各类就业培训, 还缺乏一个前瞻性、指导性的全面整体培训规划, 对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也不够科学。一些乡镇和部门为完成上级下达的培训指标, 存在以会代训、应付办班的倾向, 培训的内容单调, 实用性、实效性不够强。黑龙江一部分企业对培训员工的积极性不高, 怕员工跳槽, 缺乏长远发展的战略眼光, 不少农村富余劳动力对参加培训的热情不高。

三、推进统筹城乡就业的对策和建议

1. 着力建设完善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

努力建立联通城乡的劳动力市场信息收集和发布体系、完善的职业咨询和职业介绍体系和职业培训体系, 为农民工的外出就业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就业服务。要发挥市、县、乡三级劳动服务保障机构的作用, 健全劳动就业服务网络体系。要真正做到市、县、乡三级劳动保障站的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六个到位”, 每个村配备联络员, 建立就业登记、职业培训、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一条龙”服务的三级网络体系。

2. 加快小城镇建设

黑龙江城市少、就业空间小。加快小城镇建设是解决城乡统筹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小城镇有着连接城乡的地理优势, 这种优势, 必然吸引农村新办企业向小城镇集中, 形成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基地, 农民生产、生活基地, 能有力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就地消化、就地创业。同时, 加快小城镇建设, 也有利于政府部门在统筹城乡就业进程中, 实施渐进式推进的原则, 引导农民首先向小城镇发展, 因为小城镇的进城成本和生活成本等明显低于大城市, 农民更容易扎根落户。

3.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不仅可以为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而且应当成为当前解决黑龙江就业难与难就业的主要渠道。黑龙江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应从实际情况和需要出发, 确定第三产业发展的目标和重点。当前应以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就业容量大的第三产业为重点。允许个体、民营企业进入更多的第三产业领域投资经营, 鼓励企事业单位兴办社会化的服务业经营实体,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积极发展股份制的服务企业。在公用服务业、住宅服务业、餐饮、旅游业等行业上加快产业发展, 扩大劳动就业。

4. 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加强就业培训

要实现统筹城乡就业, 必须加强职业培训, 提升人的素质, 帮助劳动者提高就业技能和岗位转换的适应能力。要按照市场变化和社会生产的需求, 贯彻“先培训后就业”的原则, 着重开展针对性强、实用性广的培训项目, 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安置和流动。要特别重视有资格证书的技能培训, 切实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黑龙江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增加对劳动力培训的投入, 建议将劳动力培训列入每年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 以完善培训设施, 扩大培训基地, 并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开展就业培训, 提高办学水平, 提升就业培训的档次和质量, 努力培养一批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劳动力资源。

参考文献

[1]李国英: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模式[J].经济问题探索, 2007, (10) [1]李国英: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模式[J].经济问题探索, 2007, (10)

城乡就业统筹 篇5

为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协调发展,建立和完 善城乡统筹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根据湖州市 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湖政 发„ 2005‟ 64号 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就全区开展城乡统 筹就业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 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 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本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城乡统筹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要求,扎实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工作,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 构对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的各种壁垒和障碍,加快农村劳动 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实现城乡劳动者充分就业,全面推进我 区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建设,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 发展。

(二 工作目标。深化就业体制和相关制度改革。建立适 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覆盖城乡的新型劳动保障制 度和政策体系,促进城乡劳动者素质全面提高和就业稳定, 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就业结构比较合理。建立城乡统一的劳 动力资源管理制度,实现城乡就业的统筹规划和调控管理;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和就业促进政策,实现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体系,为

城乡劳动者就业再就业提供良好服务;建立城乡统一的职业 技能培训体系,提高城乡劳动者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建立城 乡统一的用工管理制度,切实维护城乡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加快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妥善解决城乡劳动者的社会保 障问题。

通过开展城乡统筹就业工作, 加快城乡劳动力市场和公 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城乡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做好被 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至 2008年底,全区农村劳动力在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比例 低于 25%。

二、实施内容和工作措施

(一 实行城乡统筹的就业管理制度, 统筹开发利用城乡 劳动力资源。

1.实行城乡统一的就业政策。根据我区城乡统筹就业发 展要求,取消地域、身份、户籍、行业等政策限制,逐步消 除城乡二元结构对劳动力流动的各种障碍,把城乡统筹就 业、控制社会失业率、实现城乡劳动者充分就业作为促进经 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和政府工作的重要目标。不断加 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制定和完善城乡统筹的就业政策体 系。同时,结合南浔实际,制订出台促进农村劳动力特别是 被征地农民就业的相关政策。

2.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工作。通过调查, 全面 掌握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年龄结构、技能水平及就业和社 会保障等情况,为制定和实施城乡一体的就业规划提供依

据。加快推进城市化、城镇化进程步伐,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不断拓宽就业渠道,推进农村劳动力转 岗转业。

3.切实维护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继续深化 “三春 行动” ,依法督促用人单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加强农 民工的管理和权益保障工作,改善农民工进城就业环境。建 立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监控和预警制度,保证农民工工 资按时足额发放。妥善解决外地农民工子女的就学问题,保 障农民工子女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进一步完善劳动保障监 察机制,加大劳动监察力度,及时受理农民工劳动保障违法 案件,依法纠正和查处用人单位侵害农民工利益的事件,保 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二 建立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 提供城乡统一 的就业服务。

1.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按照劳动力市场建设 “新三化”要求,利用就业 2000服务平台,整体推进全区 劳动力市场及信息系统建设,基本实现区、镇、社区就业服 务网络联网,并向行政村延伸,初步建成覆盖城乡的劳动力 市场和就业服务网络,为用人单位和城乡劳动者提供就地就近的就业服务。到 2008年完成区劳动力市场的改建, 建成 4所镇劳动力分市场。进一步完善以区、镇、社区公共职业中 介为主,以社会职业中介为补充的四级职介服务体系,为用 人单位和求职者提供优质就业服务,发挥促进城乡劳动力就 业的积极作用。

2.实行城乡统一的就业和失业统计登记服务制度。在全 区实行农村劳动力就业、失业登记和统计制度,从 2007年 起将户籍在本地的农村劳动力纳入统计范围。通过农村劳动 力就业、失业登记和统计,基本掌握农村劳动力总体的就业 及失业状况,并结合社会整体失业情况,制订有关政策实行 宏观调控。

3.提供城乡统一的就业服务。按照劳动者自主择业、市 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不断完善市场导向的就 业机制。充分发挥就业管理服务机构和公共职业介绍机构的 作用,按照就业服务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要求,不断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提升就业服务水平,以统一的服务内容 和标准为城乡劳动者提供统一的就业服务。认真做好社区就 业岗位和社区公益性岗位的开发、组织和管理工作,为城乡 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提供帮助,对困难就业群体的 再就业提供就业援助。

(三 健全职业培训体系, 全面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 工程。

1.完善农村劳动力培训服务网络。整合全区职业技能培 训资源,不断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网络和基地建设,依托湖 州现代工业技工学校、区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各镇成校、企 业培训基地等平台,构筑起学校学制培训、企业自主培训和 社会化培训互为一体的大培训格局,进一步健全培训服务网 络。

2.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全面实施农村劳动力

素质培训工程,发挥技工学校、就业培训中心和社会培训机 构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的骨干作用,大力加强职业教育 特别是职业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技能素 质,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加强对失地农民的职 业技能培训,注重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切 实提高失地农民的就业竞争力。将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纳入 规划,每年培训本地和外地农民工 1.5万人。

3.开展职业技能实训和技能鉴定服务工作。将技能培训 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衔接,以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为导 向,以市场需求为主导,进一步加强农村劳动力 的职业技能 培训与鉴定工作,不断扩大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覆盖面,提 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技能。

(四 逐步完善社会保险制度, 妥善解决农民工和被征地 农民的社会保障。1.切实解决农民工的工伤待遇问题。认真贯彻落实 《工 伤保险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将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农 民工全部纳入工伤保险范围,依法督促企业及时为农民工办 理参保手续。协助做好农民工的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的鉴定 工作,确保农民工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2.妥善解决农民工的医疗保险问题。以“五费合征”为 契机,依法扩大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积极为稳定就业的农民 工做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工作,不断提高农民工 的医疗保障水平。探索建立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基金,重点 解决农民工务工期间的住院医疗保障问题。

3.探索解决农民工的养老保险问题。不断完善我区的养 老保险制度,积极做好将已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 的企业农民工的参保工作,提高农民工的参保率。认真贯彻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保障部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 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精神,不断完善已出 台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多渠道筹集养老保险资 金,合理确定保障水平。

(五 建立健全基层劳动保障服务机构, 加强和改善对农 民工的就业服务。1.推进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向社区(村 延伸。按照机 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和工作“六到位”的要求,全 面构建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2008年底之前, 社区要有劳 动保障服务机构,行政村要有专人负责劳动保障工作。社区(村 劳动保障服务机构负责辖区内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 服务工作。

2.加快基层劳动保障服务网络建设。全区各镇在 2006年底前、社区(部分村 在 2008年底前与区级劳动保障、公 共职业介绍机构基本实现联网,全面掌握辖区内劳动力资源 的基本情况,并运用计算机网络,做好人员基本情况数据库 建立等基础工

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目标,形成覆盖城乡 的劳动保障服务网络,有效引导劳动力有序流动。

3.完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服务功能。公共就业服务机 构全面向城乡劳动者开放,对求职就业的城乡劳动者实行同 等待遇,对登记求职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实行免费的信息咨

询、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实施以下岗失业人员为对象的 “再 就业援助行动”、以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为对象的“春风行 动” ,不断提高就业服务的针对性。

三、组织实施

(一 2006年主要工作任务

1.建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计划,部署和启动工作;2.在全区范围内启动劳动力资源状况普查工作;3.制定实施城乡统一的就业政策, 取消农村劳动力有关 就业限制性政策;4.建立城乡劳动者统一就业和失业登记制度;5.实现区、镇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及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信 息网络联网;6.全面实施就业准入制度。(二 2007年主要工作任务

1.全面推行城乡劳动者基本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2.完善区劳动力市场的硬件和软件建设, 制定镇级劳动 力市场建设规划,指导 4个有条件的镇进行劳动力市场建设 并投入使用,实现区、镇劳动力市场联网;3.在行政村培训并聘请农村劳动保障协理员, 实现行政 村有专人负责劳动保障工作;

4.在社区和有条件的行政村建立公共职业介绍服务窗 口,并实现区、镇、社区(村 联网;5.建立健全培训组织管理体系和覆盖城乡的培训网络;6.初步建立起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长效机制。(三 2008年主要工作任务 1— 6月,对统筹城乡就

业工作情况进行自查和总结, 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和补 课工作。7— 12月,接受省、市验收。

四、保障措施

(一 加强组织领导。城乡统筹就业是一项事关广大人民群众 切身利益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系统工程,各镇(南浔经济开发 区 及有关部门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扎实工作。为 加强对城乡统筹就业工作的领导, 区政府建立由分管区长负责的 城乡统筹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见附件 ,各镇(南浔经济开发区 也 要建立相应组织, 认真研究, 周密部署, 做好辖区内劳动力资源 调查、就业、社会保险、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培训服务等统筹就业 工作;区劳动保障部门对推进城乡统筹就业、规范劳动用工关系、保障劳动者合法 权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出规划意见, 并负责 组织实施;区经济发展部门要将城乡统筹就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总体规划及计划;区公安部门要不断深化户籍制度和 常住人口管理改革, 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区教育部门要 积极主动地做好职业教育由职前向职后延伸工作, 为各类人员提 供职业技能培训,为各类从业人员子女提供同等的教育条件;区财政、税务部门要对开展城乡统筹就业工作给以经费保障, 并建立与此相关的督查制度;其他区级有关部门要根据城乡统筹 就业工作需要, 发挥各自职能, 各司其职, 合力推进城乡统筹就 业工作,不断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二 加强宣传工作。切实加强对城乡统筹就业工作的重

要意义、改革措施和相关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对工作成果 和取得的实效及时总结,广泛宣传,争取广大群众的支持与 理解,为全区顺利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工作营造良好氛围。(三 加强经费保障。城乡统筹就业经费初步预算费用 200万元,主要用于区劳动力市场设施改建和完善,镇劳动力分 市场建设,区、镇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等。除省、市劳 动保障部门补助外,其余由区、镇财政负责。

附件:xx 区开展城乡统筹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附件 xx 区开展城乡统筹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钱丽琴

副组长:吴林元(区府办 金江澜(区人力资源局 成 员:朱学斌(区委宣传部 王信荣(区经发局 朱建学(区农林局 沈吴勇(区教育局 韩素真(区财政局 冯新民(区公安分局 徐小龙(区总工会 李 强(团区委 吴忠丽(区妇联 诸景华(南浔镇

施小平(南浔经济开发区 刘 勇(练市镇 王阿三(双林镇 徐和清(菱湖镇 沈根如(和孚镇 钱志宏(善琏镇 潘雪祥(旧馆镇 唐水华(千金镇 孙建新(石淙镇

城乡就业统筹 篇6

一、完善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制度

(一)实行全区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有就业要求,处于无业状态的城镇常住人员,可到常住地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失业登记。

(二)各地要加强与公安等部门的协调配合,以居住证为载体,建立健全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制,保障居住证持有人享有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

(三)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开展对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的就业失业状况调查摸底工作,建立健全劳动力资源台账和就业失业人员动态管理台账,准确掌握就业失业状况。

二、加强公共就业创业服务

(一)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进一步拓展服务功能,加强基层平台建设和信息网络建设,及时掌握和发布企业用工信息,为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提供免费的政策咨询、求职登记、职业指导、岗位信息、职业介绍等公共就业服务。

(二)对有创业愿望和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提供创业培训、项目推荐、开业指导、跟踪服务等一条龙创业服务。符合条件的,帮助其按规定申请创业担保贷款并给予财政贴息。

(三)对符合就业困难人员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采取开展职业培训、鼓励灵活就业、扶持自谋职业、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多种措施,提供就业援助,并按规定落实各项补贴政策。属于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的,开展“一对一”就业帮扶,帮助其实现就业。

三、大力开展职业培训

(一)各地要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参加就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在岗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提高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并按规定落实职业培训补贴。

(二)各地要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加强培训质量的监管,确保培训实效。对通过初次职业技能鉴定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按规定落实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四、参加养老保险,做好转移接续

农村居民向城镇转移,在用人单位就业的,随用人单位职工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没有在用人单位就业、尚未达到申请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条件且已申请获取城镇常住户口登记的,携带本人居民身份证件及常住户口登记材料(原件)到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根据本人意愿和经济承受能力,选择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从申请参保之月起按时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亦可以居民身份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农村居民向城镇转移,之前已参加了养老保险的,可按现行国家和自治区有关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规定执行;达到申请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条件时,可向最后参保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出申请,经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审核同意,享受相应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五、参加医疗保险,做好转移接续

(一)参加医疗保险办法。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有用人单位的,随同用人单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其户籍为城镇居民的,以灵活形式就业的人员,可以个人身份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非从业居民可参加户籍所在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其户籍为农业人口的,参加户籍所在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各级财政按有关规定给予参保资金补助。

(二)医疗保险转移接续办法。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在原户籍已按规定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之一的,可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卫生厅、财政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转移接续实施办法)的通知》(桂人社发〔2010〕116号)精神,办理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手续,将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到常住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新农合经办机构),保障参保(合)人员的合法权益。

六、参加失业保险,享受相应待遇

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有用人单位的,根据《社会保险法》《失业保险条例》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失业保险办法》规定参加失业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缴纳失业保险费,并依照国家和自治区相关规定享受相应的失业保险待遇。

七、参加工伤保险,保障合法权益

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有用人单位的,由用人单位按照《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条例》等相关规定为其办理工伤保险。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被认定为工伤后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

在建筑业等高风险行业流动工作的农民工,可以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全国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做好建筑业工伤保险工作的意见》规定,由用人单位以建设项目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执行工伤保险政策和待遇与城镇职工一致。

八、工作要求

城乡就业统筹 篇7

一、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发展的重要性

1.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发展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是以人为本。就业是民生之本, 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石。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基, 作为社会的“稳定器”和保障公民基本生活的“安全网”, 因“人”而建立, 也因“人”而发展。一方面, 社会保障解决了人的生存问题;另一方面, 又为人的发展保驾护航。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发展, 把关心农村人、尊重农村人、发展农村人作为主要目的, 给农民全面的国民待遇, 使其享有与城市居民平等的就业权利和同样的社会保障权利, 充分体现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 是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2.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 没有社会和谐, 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 前提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促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从而形成一个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我国农村就业不充分, 说明对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力度小, 相关制度建设滞后。就业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 通过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 使更多的农村劳动者走上劳动致富的道路, 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长期以来, 城市社会保障受到以城市工业发展为重心的经济指导思想的影响, 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较多的社会保障资源分配, 而农村社会保障则受制于农村土地制度、农村生产方式及生产关系的影响, 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广大农民虽然有土地作为基本的保障, 但这也只能维持他们的基本生活, 一旦发生较大疾病或突发事件, 就会造成严重的生活困难。城市近郊的农民生活条件虽然较好, 但他们的土地随时都有被征用的可能, 一旦丧失了土地这一最基本的保障, 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虽有建立但未完善, 这就可能会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因此, 社会就业是否充分, 社会保障是否公平, 是社会是否和谐的主要的标志。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发展, 建立完善的、覆盖城乡全体社会成员的平等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3.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发展是解决当前许多矛盾和新问题的现实需要

经过多年改革, 我国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维护稳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从我国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大背景和大趋势来看,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我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仍处于攻坚破难的关键发展阶段, 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较多、发展任务相当繁重。从统筹城乡就业工作来看, 在就业局势总体保持基本稳定的同时, 就业的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 劳动者整体素质偏低和不适应市场就业需求的矛盾仍未得到根本缓解。特别是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和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尚未真正形成。就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而言,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虽已建立, 各项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化, 并取得积极进展, 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社会保险尚未实现制度全覆盖, 特别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滞后;二是统筹层次较低, 保障能力较弱;三是管理服务水平还不高, 与人民群众需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来讲, 尽管总体上保持了比较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了维护, 但由于就业结构和就业方式多样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利益关系、分配方式的不断变化, 导致劳动关系更加复杂化, 协调处理的难度加大, 劳动者权益的维护, 特别是农民工的维权任务非常艰巨。从基础和保障条件来说, 能力建设比较薄弱, 行政能力、经办服务能力以及机构、人员、经费、信息化建设等基础保障能力仍显不足, 远不能适应工作发展的需要。因此, 要有效解决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 只有实施城乡统筹, 自觉地把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放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大背景中去加以研究和应对。

二、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发展的内涵

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是针对我国在特定历史时期存在的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国家在考虑和对待城乡就业关系上一度重城市轻农村、在促进就业方面以城市就业形势稳定作为优先目标这样一种特定的历史和现实情况提出来的。从狭义的角度来看, 城乡统筹就业是本地乡村劳动力和城镇劳动力的统筹;从广义的角度来看, 统筹城乡就业的本质是劳动力在城乡间、区域间有序流动和城乡劳动力统一有效的市场化配置;从理论与实践上看, 统筹城乡就业就是要打破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利用行政手段将劳动力分割为城镇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以及本地劳动力和外来劳动力的就业管理体制, 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 承认和实现劳动力择业自由和选择工作地点的自由, 赋予他们享受统一社会保障政策的权利, 让劳动力受经济规律调节在城乡间、区域间、行业间流动, 实现劳动力市场的自由公平竞争。而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过程中, 应始终秉承城乡统筹的基本原则, 分阶段、有步骤、分层次、分类别地建立适合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 最终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统一。当然, “城乡统筹”并非“城乡统一”, “统筹”强调“统一筹划”, 即在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过程中, 要有一种“城乡整合”的意识, 务必求得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安排能够适应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 以适应社会转型的大趋势。

三、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发展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

笔者认为, 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发展的基本思路应该是: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为主攻方向, 按照制度框架城乡统筹、经办操作城乡一致、待遇标准城乡衔接、机构设置城乡统一, 绩效考核城乡同步的工作思路, 实现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从制度建设上, 要对城乡各类人群的社会保障做出制度安排, 从制度上逐步实现全覆盖;从完善政策上, 要更加重视公平公正, 做到城乡一视同仁, 体现政策的普遍性和普惠性, 将现行积极就业政策向农村扩展、延伸和补充;从服务对象上, 要将政府提供的就业、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向农村扩展延伸, 努力实现劳动保障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从确保制度政策实施的有效性上, 要加大劳动保障能力建设, 特别是街道 (乡镇) 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 形成上下贯通、功能定位准确、工作职责明确、运作程序规范的劳动保障基层“三级机构、四级网络”的工作体制和机制, 并应重点在三个方面寻求新突破:

1.建立健全“四个体系、一个制度”, 开创城乡就业工作新局面

一是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就业的政策体系。制定统一开放的就业政策, 保障城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的机会。还应结合农村实际, 制定支持和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合作创业和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扶持政策。同时, 完善惠及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政策。

二是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以基层劳动保障平台为依托, 将就业信息、培训信息、政策咨询和职业介绍等公共就业服务延伸到居民社区和农村, 为城乡劳动者提供便捷的公共就业服务。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应对登记求职的城乡劳动者提供免费的信息咨询、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服务, 并创建劳务输出品牌, 扩大有组织的劳务输出规模, 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此外, 还应开展创建劳务输出示范县、示范乡工作, 指导市、县、乡搞好返乡创业工作, 引导外出经商务工的农村劳动者回乡创业。

三是建立覆盖城乡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以现有技工学校、其他符合条件的中等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为基础, 整合职业教育培训资源, 重点建设一批面向城乡劳动者开展职业培训的定点培训机构。同时, 还应构建延伸到街道、社区和乡镇、行政村的职业培训服务网络, 健全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 完善职业培训与城乡统筹就业紧密结合的工作机制, 促进农村劳动者的平等就业和素质就业。

四是建立健全城乡劳动者维权体系。建立覆盖所有用人单位的动态监管机制, 实行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和网络化管理。推进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 建立健全多层次、多渠道的劳动争议预防调解体系。建立劳动用工备案制度, 建立劳动用工信息数据库, 并逐步实行动态管理。积极做好基层劳动关系协调、劳动争议调解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工作。

五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服务工作制度。制定城乡劳动者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培训、政策咨询等方面的就业服务制度, 包括制定适用于城镇各类经济组织和城乡劳动者的劳动就业管理办法, 对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城乡劳动者实行就业登记、用工备案、劳动合同等管理。建立城乡劳动力资源及就业调查统计制度, 健全失业登记制度, 逐步实现对城乡劳动者实行就业实名制管理。加快建设城乡劳动力资源信息库, 建立跨地区就业劳动力管理信息沟通机制, 定期公布城乡劳动者就业和失业状况, 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动态管理。

2.准确把握“五个原则”,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一是把握统筹城乡和区别对待原则, 对城乡各类居民的社会保障作出制度安排。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 到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基本建立, 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针对我国人口流动和城市化的趋势, 制定城乡各类社会保障政策和标准逐步衔接配套的办法。同时, 还要针对城乡二元结构的状况, 充分考虑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别, 实施城乡不同的社会保障项目, 体现社会保障水平的差异。当前的重点是:完善现行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建立涵盖城镇职工、农村居民、被征地农民、农民工的养老保险体系;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实行完全积累个人账户模式为主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拟定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农民工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相互接转和待遇领取的具体办法;在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同时, 积极推动扩大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制定城市医疗救助基金、残疾人就业补助基金, 支持困难群体和残疾人员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具体办法;研究制定城镇职工、城镇居民、被征地农民、进城落户农民和农村居民医疗保险的接转办法。

二是把握社会保障公平, 兼顾制度运行效率原则, 做到既强化政府责任又履行单位和个人义务。进一步加强政府对社会保障的管理, 充分发挥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平、提供均等公共服务的职能, 切实履行政府职责。同时, 还应切实做到权利与义务相对应, 认真履行单位的社会责任, 履行个人的缴费义务, 重视社会保障制度运行效率, 建立良性的运行机制。

三是把握建立多渠道的筹资机制原则。目前, 制约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瓶颈是资金短缺, 因此, 必须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主要应从两方面着手:首先, 采取多种措施, 加速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只有农村经济发展了, 农民收入增加了, 农村社会保障基金中来自农村集体的农民个人的部分才能有望持续稳定的增加。其次, 明确各自责任, 保证国家投入。政府对农村社会保障基金投入太少的状况必须逐步、彻底改变, 在目前我国经济还不够发达、中央财政的承受能力还相对有限的情况下, 政府对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的投入应根据地区之间的差别区别对待, 对富裕地区, 政府负担的比例可相对低一些, 对贫困地区和集体经济比较薄弱的地区, 政府负担的比例应相对大一些, 以保证这些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正常运行。

四是把握既重视制度建设又加强经办管理原则, 不断提升社会保障管理服务水平。加强制度建设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保证, 有利于制度的有效落实和提升社会保障机构的管理服务水平。

五是把握既加快法制建设又重视监察执法原则, 为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法制保障。坚持加快法制建设与加强监察执法并重, 推动社会保障工作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3.注重“四种能力”建设, 不断加强工作人员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社保工作服务体系建设。创新和改革就业和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业务应向街道 (乡镇) 、社区转移, 并以基层工作平台建设为重点。基层工作平台是推进各项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前沿阵地, 是落实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托。建立基层工作“三级机构, 四级网络” (指在县 (市、区) 建局、街道 (乡镇) 建所、社区 (村) 建站, 四级服务网络) 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 是就业和社会保障城乡统筹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基础条件。按照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要求, 劳动保障所的主要职责是:宣传劳动保障政策法规;开展辖区内劳动力资源调查、失业就业登记、社区就业项目实施、劳动预备制培训和创业培训、就业优惠政策落实、困难群众就业援助等就业服务;此外, 还应做好辖区内社会保险参保情况调查、督促单位和个人参保缴费、养老金社会化发放、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等社会保险服务;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 做好农民工工作;监督指导辖区内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并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做好劳动保障统计工作;指导劳动保障工作站履行相应职责等。

二是强化干部能力建设。加大干部培训工作力度, 巩固扩大现有工作成果。改进干部培训的内容和方式, 进一步提高培训效果。健全和完善学习培训考核制度, 增强干部职工学习的自觉性。深化干部制度改革, 营造有利于提高干部能力素质的制度环境。改革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 形成有利于提高干部能力素质的选人用人机制。健全和完善干部能力评价和考核标准, 为选拔高素质的人才提供科学依据。

三是全面加强依法行政的能力建设。创新执法体制, 规范执法行为, 进一步改善行政执法。完善监督机制, 强化执法监督, 确保法律的严格实施。狠抓宣传教育, 增强系统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

城乡就业统筹 篇8

一、城乡就业统筹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环节

1、城乡就业统筹及其基本目标

城乡就业统筹有着丰富的内涵, 城乡就业统筹意味着国家将城市与农村的就业统筹考虑, 统筹规划;在全国形成城乡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政府对农村就业也会负起相应的政府责任;利用市场机制合理分配劳动力资源, 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 实现社会充分就业的目标。

就业是基本的民生问题, 既涉及到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权利, 又直接关系到全面小康的生活能否惠及到绝大多数居民, 还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 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现在达不到小康生活标准的人, 基本上是那些就业的弱势群体。这部分人包括一部分城镇中的就业困难群体, 更多的是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正是因为农村劳动力太多, 使得农民就业不充分, 造成城乡收入差距过大。所以在解决“三农”问题时重点是解决农民充分就业问题, 而最根本的措施就是统筹城乡就业。

统筹城乡就业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和农村劳动力的有序和稳定转移, 不断理顺和优化城乡就业关系, 努力扩大城乡就业, 实现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素质就业、稳定就业、充分就业, 最终提高城乡就业的现代化水平。

2、实施城乡统筹就业的重大现实意义

(1) 统筹城乡就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关于“五个统筹”的要求, 排在第一位的是统筹城乡发展, 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做好人的工作。因为发展要以人为本, 发展要靠劳动力这个最活跃的生产要素, 所以要发展就必须充分地调动起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人这个最活跃的生产要素得到合理的配置。

(2) 统筹城乡就业,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 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对于进一步深化改革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3) 统筹城乡就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构建和谐社会固然有很多因素在起作用, 但就一个社会的整体而言, 利益的和谐是核心。而贫富差距是利益不和谐的最突出表现。统筹城乡就业, 实行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是提高农村居民收入, 实现社会利益和谐的基础。

(4) 统筹城乡就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统筹城乡发展, 破除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和政策限制,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有效机制, 使城乡共同增强发展能力, 共同提高发展水平, 共同分享发展成果。

(5) 统筹城乡就业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一种制度创新。统筹城乡就业, 不是单纯的农民进城和人口转移, 也不是单纯的城市规模扩张, 是对传统城乡二元结构的变革, 是一种制度创新, 是要破除城乡壁垒, 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按照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 实现城乡统筹的稳定就业与充分就业目标。

城乡统筹就业是对城乡“二元”就业体制的一场革命, 并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环节。

二、城乡就业统筹的现状与制度约束

1、城乡就业统筹现状与问题

统筹城乡就业作为一种政策实践, 很多地区早就在探索。早在1991年1月, 国家劳动部、农业部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就提出了进行统筹城乡就业管理的精神。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劳动力市场, 劳动部据此提出要在“九五”期末基本形成现代劳动力市场的雏形, 消除城乡劳动力的身份差别。2000年8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计委等七部委联合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试点工作的通知》, 要求有条件的地区先行试点, 探索统筹城乡就业的途径, 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的真正融合, 取得经验后再向全国其他地区推广。2003年开始, 国家取消了限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些政策规定, 并且明确要求各级政府努力改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环境。从2004年开始, 国家实施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主要内容的“阳光工程”。十六大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流动, 并逐步形成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的制度。十七大报告提出, 就业是民生之本, 并对如何促进城乡统筹就业提出了更全面的纲领性的指导意见。

城乡统筹就业在各地试点与发展的实践中, 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 但是在实践当中还存在很多突出的问题, 制约着城乡统筹发展的进程和社会的和谐。

(1) 城乡劳动力身份地位不完全平等。农村劳动力往往处于弱势, 他们进城就业, 主要从事城里人不愿干的累、苦、脏的工作, 报酬相对偏低, 往往仅能维持家庭在城市里的基本生活。一部分人长期居住在城镇就业和生活, 却仍保留农业户口, 被称为“农民工”, 成为城镇化进程中特殊的边缘群体。

(2) 用工不规范和工资偏低。部分用人单位招用农村剩余劳动力时, 劳动报酬偏低、超时工作、拖欠工资的现象时有发生, 特别是一些沿海地区的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对进城农民工另眼相待, 不签订劳动合同, 不缴纳社会保险费, 经常加班加点, 拖欠工资或不按时支付工资, 严重影响农民进城务工的积极性和就业稳定性。

(3) 就业服务和就业管理体制不健全。目前大多数基层镇均未能建立劳动力供求信息网络, 仅有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提供的劳动力供求信息, 远远无法满足农民工对劳动力供求信息的需求, 从而增加了转移就业的难度,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

(4)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稳定性较差。大部分农民工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后, 普遍采取临时性、季节性的方式就业, 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期限大部分也是在一年之内, 就业稳定性差流动性大。过高的流动性, 不仅对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造成很大影响, 不利于企业生产工艺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也不利于劳动者自身职业技能和工作能力的提高和事业的发展。

2、城乡就业统筹推进的制度约束

造成城乡就业统筹现状的原因不是政策、观念等方面的问题, 而是根深蒂固的城乡分割的各种管理制度的约束。城乡统筹就业的本质是一种新的制度安排, 是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有序流动和保证劳动力有效交易配置的一系列新机制。新制度安排就意味着要打破过去已有的城乡分割的制度安排。在这种制度变迁过程中, 旧制度的惯性无疑会影响并制约新制度的建立。

(1) 户籍制度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我国的户籍制度曾经严格限制人们的自由流动, 而各地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又使不同地区的户籍享有了不同的权利, 从而形成了以户籍制度为依据的不同住房、保障、教育、就业、等社会福利体系。进城的农村劳动力因为没有城镇户口, 在就业、教育、医疗、住房方面要比城里人支出更多;在福利享受方面却比城里人要低, 影响和制约了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的稳定性。

(2) 住房制度对就业统筹的约束。对城乡一般收入家庭来说, 买房都是困难的事, 但国家提倡的人人有房住的住房保障制度暂时却没有将进城的农村劳动力包括在内, 如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制度还没有涵盖他们。在城市就业的农村劳动力首先在城市不能“安居”, 就难以“乐业”, 无法在城镇稳定就业, 充分就业。

(3) 社会保障制度的约束。无论是在城市, 还是在乡村, 劳动力自由流动的一个重大后顾之忧就是社会保障问题。没有完善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 城乡劳动力的就业选择就只能是以保障为核心考虑因素而进行的单向选择, 而这种劳动力就业选择的单向性恰恰与城乡统筹就业的原则相反。现实是农村的基本社会保险还没有完全建立完善起来, 农民进入城镇就业, 很多用人单位也不按规定为他们投保。正是因为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与发展滞后制约了农村劳动力在城市的自由流动和稳定就业。

(4) 教育培训制度的约束。一方面是农村劳动力的子女在城市入学要交不低的所谓“借读费”或“赞助费”等, 不能享受平等的教育待遇;另一方面是各级政府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培训还不规范, 不适应非农产业的发展要求, 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就业竞争能力弱难以得到突破性的解决。这两方面也是制约城乡统筹就业稳步推进的制度因素。

三、以制度创新保障城乡就业统筹稳步推进

1、强调劳动就业是公民身份的一致性权利

时至今日, 户籍制度的改革实际上已经迈出了一个最基本的步骤, 但还需要有更大的步子。所谓强调劳动就业是公民身份的一致性权利, 在这里是指劳动适龄人口的就业不区分户籍, 仅仅强调公民权利, 强调城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权。这意味着城乡统筹就业并不简单地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 它还倡导公民以自身条件赢得就业机会, 消除群体和制度性的就业歧视。可见, 促进城乡劳动者的稳定就业与充分就业成为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

2、推进制度创新与改革的突破, 消除城乡就业统筹的制度障碍

户籍制度是阻碍城乡就业统筹最根本的制度, 城乡不同的住房、教育、社会保障等都是附着在户籍制度上的, 户籍制度决定或制约着其他城乡统筹就业制度的力度和广度。目前, 我国城市的容纳能力有限, 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病”也提醒我们, 城市的人口规模必须适度, 户籍制度的变迁应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到位, 而不是一蹴而就。有条件的城市应该逐步让外来务工者拥有工作所在地的户口, 对不具备迁入户口的外来务工人员, 要在待遇上尽量和本地户口的劳动者平等。要弱化户籍人口管理的职能, 将人口管理手段逐步由户籍管理为主过渡到以身份证管理为主。

(1) 多渠道解决农民工居住问题。可由政府、企业共同出资或支持开发商投资建设统一管理、集中租用的员工宿舍和“农民工公寓”。把稳定就业农民工的居住问题纳入城市住宅建设发展规划, 加大政府廉租房和公租房建设力度, 将农民工纳入享受范围, 防止出现城市“贫民窟”现象。鼓励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个人缴存住房公积金, 用于农民工购买或租赁住房。值得注意的是, 现行廉租房和公租房的住房保障措施的推行, 一定要切实保障低收入人群和进城农民工的住房要求, 避免“经济适用房”制度运行中的类似偏差的出现。

(2)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在继续完善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同时, 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党的十六大就提出要在有条件的地方, 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一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十分有必要的。可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 多渠道筹集和积累社会保障基金, 并在适当时候和城市社会保障制度并轨, 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功能健全的、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

(3) 完善现行的中小学教育制度与劳动力的培训制度。重点在于解决流动人口的子女入学问题。彻底废止对外来务工子女入学收取的“借读费”等不合理收费项目。同时, 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工作要规范并提高培训的质量。

3、为所有劳动者提供公平一致的公共服务

实现城乡统筹就业, 就要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管理制度, 为城乡劳动力提供统一的就业服务。首先要清除对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 实行城乡统一的就业扶持政策。

(1) 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登记制度。凡在法定劳动年龄内, 身体健康, 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有劳动能力、无就业岗位者, 均可持本人身份证到户口所在地乡镇劳动保障所进行就业登记, 申领《就业登记证》, 凭证进入劳动力市场求职择业。

(2) 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服务平台。建立并完善省、市、县、乡镇 (街道) 、村 (居委会) 五级就业管理服务网络, 为所有劳动者提供统一的就业服务。

(3) 建立覆盖城乡的职业培训体系。加强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 针对农村劳动力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规范管理, 提高质量, 切实增强农民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

(4) 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严格规范用人单位工资支付行为, 对农民工和城镇人员实行同工同酬, 确保劳动者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给本人。在农民工分布集中的建筑、交通、水利、餐饮等行业以及有欠薪记录的企业建立工资保障金制度, 严格执行国家关于职业安全和劳动保护的有关规定, 维护劳动者休息休假权利, 保障劳动者职业安全卫生权益。

总的来看, 突破制度约束推进城乡统筹就业, 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这是制度创新, 不可能一蹴而就, 观念及制度变革更不可能瞬息巨变, 这需要我们进行长期不断的努力。

参考文献

[1]王元璋、盛喜真:实施城乡统筹就业的制度障碍及变迁路径[J].当代经济研究, 2003 (8) .

[2]陈际华、韩振燕:论构建城乡统筹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J].甘肃社会科学, 2009 (1) .

[3]金台临: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城乡统筹就业分析[J].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6 (4) .

[4]谢秋红:论城乡统筹中农村劳动者就业的促进与保障[J].探索, 2008 (6) .

城乡就业统筹 篇9

1 宁波市江北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分析

江北区是宁波市老三区之一, 地处城乡结合部, 全区面积208km2, 辖1个镇7个街道。2007年底全区共有失业人员1.5万人, 外来劳动力19万人, 农村劳动力4.8万人, 尽管有8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已经脱离土地从事非农生产, 但每年仍有大约3000人左右的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但由于文化素质低和职业技能差, 特别是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 使得江北区年均1.8万本地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压力加大。

1.1 农村劳动力的特点

截止2006年10月, 全区农村劳动力总数为50260人;其中被征地劳动力为28558人。全区劳动力中男性比女性高9%, 青年劳动力 (39岁以下) 比壮年劳动力 (40~50岁) 多27%。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2.6%;初中文化程度占56.6%;初中以下占30.8%。75.25%劳动力未接受过任何技能训练和就业指导。文化素质低和职业技能差成为江北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一大障碍, 所以, 以青壮年为主体的农村劳动力急需提升文化水平和加强技能培训, 否则难以适应新的就业环境和工作需要。

1.2 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分析

近年来, 江北区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按照二、三、一产业发展布局, 突出第二产业的主导地位, 吸引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2003~2006年, 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由7985人下降至5693人, 减少了28.7%。2006年底全区从事二、三产业农村劳动力已高达41163人, 其中, 第二产业占53.5%, 第三产业占28.4%。

2 统筹城乡就业存在主要问题

2.1 户籍制度障碍尚未完全消除

户籍制度以及附着在户籍上的一系列权益仍然是劳动者流动就业、实现平等待遇的主要障碍。虽然在城乡就业方面的户籍限制已基本冲破, 但仅限于就业准入,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后, 子女就学不能与城市居民共享;房屋拆迁安置政策、失业保险参保人员享受待遇, 因城乡户籍不同, 标准差异很大。职业技能培训方面, 农村后备劳动力由政府买单实行预备制, 而城镇新增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却无人过问。近郊农民因集体资产大幅升值, 为不失去各种利益, 不愿办理“农转非”, 甚至出现部分户籍已迁入城市的居民要求“非转农”。因此, 户籍制度带来的利益差异和对城乡统筹就业的影响还需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2.2 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的障碍

目前推进城乡统筹就业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如何使城乡劳动者享受平等的社会保障待遇。如养老保险有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与农村养老保险之别;医疗保险有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之别, 它们之间又如何衔接和过渡?外地农民工流动就业, 其社会保险基金如何转移、接续和支付等。这些都涉及到整个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问题。

2.3 就业和用工管理制度问题

在劳动用工管理方面, 用人单位普遍采取临时用工, 尽管是常年性的工作岗位, 也只签订一年以内的劳动合同, 导致农民工就业不稳定, 合法权益极易受到侵害。在劳动保护方面, 也存在劳动标准立法滞后、层次低、不统一、劳动条件差的情形, 使农民工无法享受与城镇职工同等的劳动保护待遇。

2.4 社会公共管理服务体系滞后

现有的就业组织管理体系、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社区管理服务体系、劳动执法监察体系等都是按照管理城镇居民就业的模式建立的, 因而从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资金保障、场地建设等方面都相对滞后, 难以适应统筹城乡就业发展的需要。

2.5 管理体制和政策未形成合力

统筹城乡就业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但现行的管理体制和政策还未形成综合配套、整体推进的合力。除了户籍、社保、用工管理制度和政策外, 还需要城镇规划、产业结构、教育和医疗卫生、农村土地改革、民营经济、社区建设等多项公共政策相配合。目前配套政策滞后而产生的相互牵制、摩擦, 阻碍了统筹城乡就业进程。

2.6 本地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弱

由于总体素质较低、就业观念偏差, 致使本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难以适应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由于长期来受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 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存在较大差距, 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普遍不足, 多数农民文化科技素质偏低, 涉足非农产业普遍缺乏相应专业知识和劳动技能。相当数量的农民缺乏自信心和对就业机会的把握, 培训主观意愿不强, 主动转移就业能力弱, “有事无人干”与“有人无事干”现象并存。江北区外来登记劳动力数量众多, 并在一些行业具有竞争优势, 造成一些企业“舍近求远”宁愿雇用外来工, 致使本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受外来劳动力冲击。

3 统筹城乡就业的对策措施

为了有效推进统筹城乡就业工作, 必须建立城乡一体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深化户籍、土地、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的改革, 重点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逐步解决长期在城镇就业和居住农民工的户籍问题。建立和完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完善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制度, 优先解决农民工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问题。要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限制性规定, 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 建立城乡统筹的劳动就业、医疗卫生、国民教育体系, 使进城农民在就业、医疗、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3.1 把城乡统筹就业摆在重要位置

城乡统筹就业需要依靠各级党委政府强有力的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江北区要建立政府领导挂帅、有关部门牵头负责、分工协调的城乡统筹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将统筹城乡就业列入本地政府的重要议程和政绩考核体系, 作为一项全局性大事来抓, 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的重要目标, 实行目标责任制。根据本地实际, 制定好总体方案, 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要充分发挥政府在统一配置城乡劳动力资源方面的主导作用, 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 形成工作合力。劳动保障部门应切实履行职责, 要搞好劳动力资源调查、测算等各项基础性工作, 提出政策建议, 为决策服好务。要建立定期协商通报制度, 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 形成齐抓共管的好局面。要在制定统筹规划、出台政策措施和建设工作体系等方面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

3.2 加快城乡统筹就业的制度创新

(1) 推进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城乡统一的新型户籍制度。户籍制度改革的措施之一就是改变现行的管理模式。二是对人口迁徙的控制。改革对人口迁移的控制方式, 要将目前的行政调控为主转变为经济调控为主, 依法调控为辅, 要由“事前控制”的方式逐步转变为“事后登记”的制度, 逐步形成以国家立法规范、社会经济调控、个人自主选择相结合的新格局。户籍制度改革还要尽快剥离附着在现行户籍制度上的不合理的社会福利和其他社会功能, 还户籍制度人口管理的本色。不应该让城镇人口继续维持因为户籍身份而享有的特殊利益, 而是进一步剥离与户籍直接联系的福利, 实现城乡人口的平等权利。户籍制度改革要坚持同步、平滑、稳步的原则, 要着重考虑到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调配, 要在保证社会经济秩序稳定的前提下, 满足人们自由迁徙的意愿。

(2) 实现城乡劳动者的平等就业。缩小直至消除劳动者城乡就业的差别, 实现平等就业是统筹城乡就业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一方面, 在就业服务上要实现城乡平等, 要由过去主要面向城镇居民, 转为面向包括外来农民工在内的所有城乡劳动者, 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平等的就业服务, 充分体现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另一方面, 在政策制度上要消除歧视差别, 关键是要将农村劳动力纳入就业管理服务范围, 在政策制度中缩小直至消除劳动者城镇与农村身份的差别, 鼓励支持劳动者市场就业和自主创业的政策实现普惠共享, 服务管理制度全覆盖, 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新格局。

(3) 完善城乡统一就业的管理制度。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管理制度, 为城乡劳动力提供统一的就业服务。一是认真开展城乡劳动力资源调查, 凡是与统筹城乡就业相关的主要情况, 都要全面掌握和了解。二是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登记制度, 实施动态监控、分类管理。三是建立城乡一体的录用备案制度, 各类用人单位使用农村劳动力, 均应到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备案报告手续, 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建立劳动关系, 以切实保护劳动者权益。

(4) 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服务体系。政府要培育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 为劳动者就业提供服务。鼓励社会各方面依法开展就业服务活动, 加强对公共就业服务和职业中介服务的指导和监督, 逐步完善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为劳动者提供免费的就业服务。进一步完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布局, 建立健全街道社区和乡镇公共就业服务网络, 将就业信息、培训信息、政策咨询和职业介绍等公共服务延伸到社区、乡镇。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 实现城乡网络互联。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全面向城乡劳动者开放, 对城乡劳动者实行公平待遇, 对登记求职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实行免费的信息咨询、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设立公共就业服务机构, 要把公共服务延伸到农村和农民, 要把市场信息网络向输入地输出地基层延伸。

(5) 建立统筹城乡就业社会保障。将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农民工全部纳入工伤保险范围, 督促企业按时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建立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统筹基金, 解决农民工务工期间住院医疗保障问题。将稳定就业的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试行低费率、广覆盖、可转移并能够与现行养 (下转P8) (上接P4) 老保险制度衔接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妥善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6) 健全一体化劳动用工管理制度。消除劳动就业中的歧视政策, 制定城乡统筹的就业、再就业政策, 各种就业岗位要向所有劳动者开放;要进一步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 简化农民跨地区就业和进城务工的各种手续, 防止变换手法向进城就业农民及用工单位乱收费;要改革限制外来人员就业、限制城乡和区域间人员自由流动的一些地区制度。实行城乡劳动者同工同酬, 进一步健全最低工资制度, 及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在欠薪高发行业和企业建立工资保证金制度。逐步健全工时、休息、休假等各项基础标准, 科学合理地确定劳动定额。健全劳动监察工作制度, 扩大监察覆盖面, 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依法监督、依法维权的作用。

3.3 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提高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

中小企业对于吸纳农村劳动力具有明显优势:一是大多数中小企业尤其是服务业中的中小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 吸纳劳动力的容量很大;二是就业门槛较低, 对低文化技术水平的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限制比较少;三是技术起点较低, 投资需求较少, 易于创办;四是能够创造大量的投资和消费需求, 反过来又为中小企业, 特别是中小服务企业的发展创造广阔的空间。目前, 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的就业人数占到总就业人数的60%以上。江北区中小企业数量众多, 就业潜力巨大, 同样的投资, 中小型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是大型企业的2~3倍, 由此可见, 发展中小型企业在提供就业方面有很大的潜力。

3.4 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扩大就业容量

第三产业行业多、领域广, 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行业并存, 可容纳不同层次的劳力, 对拓宽就业范围, 增加劳动力需求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截止2006年10月, 江北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重为28.4%, 而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一般都在2/3, 美国则高达81%。因此, 江北区第三产业发展潜力较大, 是一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把交通、通讯、保险、农村金融、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等行业作为发展重点, 把农业服务产业化作为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使之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

4 结论与建议

统筹城乡就业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和农村劳动力的有序和稳定转移, 不断理顺和优化城乡就业关系, 努力扩大城乡就业, 提高城乡就业的现代化水平。既要统筹兼顾江北区的农村和城镇劳动力, 又要统筹兼顾江北区外地劳动力, 最终建立起城乡一体的、公平竞争的、高效的劳动力市场, 为所有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

摘要: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城市失业人员、被征地劳动力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快速增长, 宁波市江北区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形式日趋严峻。本文在分析农村劳动力特点和转移就业现状的基础上, 揭示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统筹城乡就业的对策措施。促进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和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 不断理顺和优化城乡就业关系, 努力扩大城乡就业, 既要统筹农村劳动力和城镇劳动力, 又要兼顾本地劳动力和外地劳动力, 最终建立起城乡一体的、公平竞争的、高效有序的劳动力市场, 为所有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就业

参考文献

[1]贾彩霞.我国就业结构演变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效应分析[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7, (9) :44-46.

[2]胡德巧, 荆超.理顺促进农民进城就业的体制和机制[N].人民日报, 2004-12-30.

[3]陈惠娟.宁波市就业结构分析[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06, (10) :7-11, 28.

[4]程新征.中国农民工若干问题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7年6月:50-53.

[5]陆汉洲.聚焦中国农民工[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年1月:30-32.

城乡就业统筹 篇10

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要使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一样,享有平等的权利、均等的公共服务和同质化的生活条件,也就是农民变市民。当前重庆人口现状为:2005年重庆市的户籍人口为3169万人,常住人口为2798万人,城镇人口为1265万人,城镇化率为45%,农村人口1900多万。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低,文盲、半文盲占7.5%,小学文化的占42.88%,初中文化的占37.40%,高中和高中以上文化的占4.98%。根据2007年9月20日,国务院批准的《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到2020年,重庆市的城镇化率将达到70%,即重庆市未来的城镇化率将提高25个百分点,有800万左右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这就意味着将产生800万失地农民。

二、失去土地对农民的影响

到2020年,将产生800万失地农民。这些农民失去了承包经营地和宅基地。土地对农民具有经济功能和保障功能。农民收入来源主要靠他们所承包经营的土地;现阶段农民主要是自我保障,他们的保障问题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解决,主要是依靠土地所产生的效益。将近800万农民失去土地,他们的保障问题、收入问题怎么办。这是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必须面对的。

重庆市采取了在九龙坡区先行试点,然后再在全市推广的办法。其主要精神是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具体办法是用宅基地交换城市住房,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交换社会保障福利。在九龙坡区范围内,有稳定非农收入来源的农户和重庆市三峡库区云阳县境内的移民农户,如果自愿退出宅基地使用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经申请审核,可登记变更农村户口为九龙坡区城市居民户口,同时获得宅基地和承包地方面的一次性补偿,并在城市安置方面获得一定优惠。住房安置采用下列三种方式:划地安置、货币补贴安置、廉租房安置。

失地农民获得了土地补偿,有的还获得了住房;失地农民还能享受集体土地及资产带来的收益,有的还享受着养老保险等保障措施。但问题仍在:第一失地农民获得的土地补偿数目是有限的;第二集体土地或资产带来的收益不稳定;第三能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和养老保险的人数有限,除开以上两类情况,还有占人数绝大部分的正处于青壮年期的失地农民,他们的问题又怎么办?第四就算上述收益保障都存在,那广大的失地农民还有除满足基本生活以外的其他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巨大的资金。

以上表明:失地农民被动的“等、靠、要”不行。他们的出路是就业。而要解决就业的问题?首先就要对他们进行培训。800万失地农民要变为市民,如果扣除儿童和老人等没有城市就业能力的农村居民,按50%的就业劳动力计算,那么,未来重庆的城市体系将在14年中需要为近400万失地农民解决就业问题,而且当务之急就是要对他们进行就业培训。

三、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现状特征分析

由于重庆市城乡统筹工作才刚刚起步,只是首先在重庆市九龙坡区进行试点改革,全市范围内的改革还没有全面展开。但针对当前的实际情况,我们能够以小见大地分析得出如下情况。

第一,失地农民的文化程度多为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上的是少数。第二,失地农民大多缺乏专业技能,一旦脱离传统农业,除了做“力哥”外,便难以做其他工作。第三,由于征地后的收入来源减少,日常生活支出增加和征地补偿金过低等原因,使得农民的创业资金少。第四,在农村惰性的长期熏陶下,很多人安于现状,存在不劳而获和“等、靠要”的想法。

四、失地农民就业培训思路初探

第一,破解失地农民就业培训问题,政府是关键。失地农民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支付各种支出,这样指望失地农民自己买单进行就业培训是空谈。其次,企业具有逐利的天性,他们很少主动去培训这些需要工作的失地农民。而在这数以百万计的失地农民中,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很少。因此,一个迫切艰巨的使命必须要由政府来承担,政府是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推动者。

第二,具体思路探讨。一是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重庆市将成为西部地区最大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将成为资金流、物资流、劳动流、信息流的重要集聚辐射中心。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将提供百万个就业机会。重庆市2006年GNP为3486.2亿元,第二产业比重43%,第三产业比重45%。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重庆市第三产业的比重约低20%。重庆市产业结构的演进中,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巨大的潜力。重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的形成将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外部条件。2006年,重庆市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为520.66万人,第二产业的为308.2万人。若按照2006年的劳动生产率,重庆市未来的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只要能在14年内翻一番,就能提供800万个就业岗位。由于劳动生产率的进步,未来14年所提供的劳动力就业机会会少于800万个。但即便如此,也能为城乡统筹中的几百万失地农民提供就业机会。故对失地农民的培训应定位于第二、第三产业所需的技能培训。

其次要区分培训内容:从能否获取稳定的非农收入来区分,对有稳定非农收入的失地农民和没有稳定非农收入的失地农民的培训就有区别。具体从培训内容上看,应有四个层次:(1)基础文化知识培训。由前述可知,受教育程度在初中及初中以下的失地农民占总数的87.78%。因此失地农民最迫切的需求就是接受基础文化知识培训。(2)职业教育培训。大部分失地农民的专业技能低,而且重庆未来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的趋势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故职业教育培训的重点是培训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所需具备的技能和知识。(3)城市生活常识、城市文化文明的宣传普及。失地农民在非农产业和城市实现就业及创业的过程中可能产生矛盾冲突,甚至发生传统和现代两种生活方式或文化形态的碰撞。因此,对他们进行城市生活常识、文化文明的宣传普及,引导他们自觉培养起对城市文化文明的认同感和对城市生活的责任感是必要的。(4)加强法制观念教育,并着力培养他们的市场竞争观念,帮助他们树立现代公民意识、权利意识、竞争意识等。

培训要尊重失地农民的选择,按照他们的要求安排培训时间、确定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要创建灵活高效的适应市场需求的培训方式。要注重培训质量,只有好的培训质量,才能让培训真正有效。除此之外还有如下难点:一是政府怎样解决人力投入、资金投入等问题;二是政府如何整合其他社会力量来参与培训工作,促成培训主体多元化发展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廖元和.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背景与战略思路[J].开放导报,2007,4:39-41.

[2]汪洋.在重庆市建设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要点)[J].新重庆,2007,7:4-7.

城乡统筹发展策划初探 篇11

关键词:城乡统筹 城乡策划

一、城乡统筹发展的起源、内涵和实质

1、城乡统筹的起源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城市和农村都加快了发展的步伐。根据二元经济理论,城乡差距在经济发展中应逐步缩小,而在我国,城乡差距却逐步拉大,其原因主要是城乡分割的管理制度、缺乏健全的农业支持和保护体系、农民缺乏有效的合作组织。这些差距主要表现在城乡基本建设、城乡义务教育差距、城乡医疗卫生差距、城乡社会保障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目前,中国的二元结构已成为影响国家整体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障碍,是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

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探索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是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别的战略决策。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指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这一重大判断,一是要强调城市反哺农村,工业支援农业;二是要发展紧凑型城市,集约使用土地,严格保护耕地;三是注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统筹发展。将终结长期以来的决策城市化倾向,并迎来统筹城乡差距的新局面。

2、城乡统筹的内涵

统筹城乡发展基本方略的实质,就是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和良性互动。主要是统筹考虑和安排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劳动力就业、商品和要素市场体系建设,着力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国家财政资金重点向农村倾斜,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城乡之间的过大差距,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城乡统筹一般应主要包括如下内容:城乡建设策划统筹,统一策划城乡建设布局;城乡产业(布局及结构调整)统筹,实行城乡统一的产业结构及产业布局;城乡财税统筹,建立面向全社会的公共财政体制,公平税赋,实行以工补农;城乡就业统筹,实行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统一的用工制度和统一的劳动保障等;城乡社会保障统筹,实行统一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城乡公共资源统筹,即社会教育、卫生、科技等公共资源实行城乡统筹安排,合理配置,尽可能地消除乡村教育、卫生、文化、科技資源极其匮乏的局面;城乡管理(体制)统筹,统一的户籍制度。

3、实行统筹发展的实质

在城乡发展方面,要打破工农分割、城乡分治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在城乡策划建设、产业布局、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改变领导决策的城市偏向。以工农业协调发展和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为目标,把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与城市发展进行统一策划,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

二、城乡策划编制的探讨研究

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城乡策划的综合调控作用。城乡策划是政府指导、调控城乡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手段。编制和实施城乡策划是实现政府战略目标,弥补市场不足,有效配置公共资源,保护资源环境,协调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公平,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

城乡策划不是一个简单的空间形态问题,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发展的综合体现,要体现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制度,要与相关领域的策划、政策相衔接和协调。编制工作要从注重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功能转向注重合理的环境容量、确定科学的建设标准、促进人居环境的改善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完善城镇体系策划,重视基础设施共享共建,促进城镇群协调发展。

中国城镇化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现阶段的城镇化是城市繁荣带动农村的过程,也是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城市郊区化并存的阶段。城镇化战略的过程有两个基本转折,一是人口、资本、经济密度、二三产业聚集能力中心的形成,在空间上出现不同等级的城市,城乡间二元结构系数加大,形成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的格局。二是城市反哺农村、统筹城乡发展,城乡经济一体化阶段,以降低二元结构系数、推进社会公平等为阶段特点。而中国目前城镇化战略的进程已到达第二个转折期,必须把统筹城乡发展、城市反哺农村、工业支援农业、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城镇化进程的主流。

三、城乡统筹发展策划重点

城乡统筹发展策划应重点对城乡一体布局、形态进行深化、细化、量化,实现对郊区用地的指导和控制,并对各项用地、建设项目进行落位、落实,解决城乡的人口、经济、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城乡统筹发展道路。

1、明确目标与思路

为进行乡镇功能合理分工布局,空间要素重新组合,各乡镇应形成特色鲜明、分工明确的产业体系结构。同时按此合理布局构建支撑体系,将各乡镇产业落位、落实,构建特色乡镇、村屯、产业基地等。明确郊区发展方向,为解决郊区的“三农”问题提供良好功能载体,优化资源配置。构建交通网络便捷、产业特色明显、功能分区明确、基础设施完备、生态环境良好、风貌特色突出的新型城郊框架。实现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乡、村环境建设水平明显提高,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农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2、明确布局及结构

策划郊区整体空间发展尊重自然河流、水系为主体的生态系统,形成自然生态廊道,建设交区村镇体系,完善各功能组团,优化郊区产业结构。

3、明确产业布局

策划应符合工业企业发展的要求,并结合乡镇自身发展情况策划和建设合理布局的乡镇工业小区。乡镇企业的集中布局在各乡镇的策划工业小区内,完善小区的基础设施配套,形成乡镇企业的集聚规模效应。乡镇企业加强产业结构重组,大力发展与城市配套的加工生产企业、高科技企业和结合自身特点的绿色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结构层次合理,职能分工明确的产业结构体系。

4、道路交通体系策划

以高质量、高效率满足城市现代化发展和客货运输需求为宗旨。构筑一个现代化发展相应的快速、低耗、高效、安全的交通体系,形成快速、便捷的四级道路交通体系的现代化公路网布局。结合郊区乡镇发展与城区道路系统建设,形成城区-近郊乡镇-远郊乡镇的放射式主干道路以及各乡镇道路网络状联系的道路格局。

5、生态环境建设策划

立足大生态系统建设,建成区与郊区绿地统盘研究,形成城乡一体化生态绿地系统。哈尔滨市郊区绿地系统策划为“环状一楔形楔入一格网”组合布局模式。形成郊区绿化环拥城区、绿地多方向楔入城区、农田林网环抱城区的形态。

四、结语

论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医保统筹 篇12

一、医保城乡统筹的含义

城乡统筹的真正含义就是将城市和农村紧密结合起来, 以城市带动农村、农村存进城市的方式达到一体化发展的目的, 实现共同发展和进步, 以此方式从根本上较好地解决三农问题, 其统筹有两种含义。

一是外延, 身份统一, 统一变身为城市居民, 不再作身份的区分, 均称之为城市居民, 以往的城市居民和农民的界限消失, 不再有农民的称谓, 从表象上消除了农民与城市居民的身份差异。

二是内涵, 权利和义务一致,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权益一致, 不作区别对待。这是需要花大力气解决的关键焦点问题, 也是对政府的最大考验, 因为这需要筹集更多的稳定收入、增加大量的公共设施, 但是面对转身而来的农民, 不仅仅是数量的增加而带来的支出的绝对增加, 更为重要的事如何帮助他们实现收入的稳定增加, 只有解决了这一根本的问题, 才能实现城乡的真正统筹。

城乡医保统筹的初期具有基金基础薄弱、医保政策交叉和调整、参保基数增大, 需要辐射的面和深度扩大和加深、配套的医疗机构改革日益迫切等特点, 为此, 需要解决统筹背景下的医保有效统筹的现实途径。

二、有效统筹的配套支撑要件

1. 管理机构统一

目前新农合和城市居民医保分属卫生行政部门和医保管理机构, 这样人为地导致了政策不统一、筹资渠道和标准不一致、医保待遇差异大等结果, 在医保城乡统筹的过程中, 首先要解决的应该是管理机构的统一, 建议全部纳入医保管理机构实行统一管理, 这既是规避前述缺陷的需要, 也是为了建立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医保系统所需的科学设置, 因为医疗机构归属于卫生年行政部门管理, 它需要与医保系统相互独立存在, 这样才能杜绝体制弊端, 成就公平高效的政务。

2. 缴费标准统一

农民的大量加入, 肯定会在短期内给现有的城镇居民医保造成冲击, 主要原因在于新农合的筹资标准较低, 在实行统筹的初期也会因为刚刚加入城镇医保的新居民因为收入来源不稳定、偏低等原因导致其缴费困难, 但是我们又不得执行两套标准来过渡, 否则又会回复到原来的状态, 为此我们必须坚持缴费标准的统一, 只有缴费标准统一之后, 才能给予待遇的统一, 至于解决的办法, 可以考虑政府初期扶持或者垫资的形式来解决。

3. 待遇统一

在城乡统筹的过程中, 我们需要坚持实质高于形式的原则, 不能只搞名义上的统一, 而搞权益方面的区别对待, 如果这样的话, 将会严重挫伤参保人的积极性, 注定会短命、最终会失败, 所以在前面解决了筹资标准一致的情况下, 必须要坚持待遇的统一, 让新旧居民享受一样的医保待遇, 步入实质统筹的良性发展轨道。

4. 统筹级别应尽量提高

根据大数法则原理, 为了保持医保基金的长期平衡和安全运行, 理论上应该实行较高级别的统筹, 根据目前全国各地的实际情况, 建议实行市级或以上级别的医保基金统筹, 这样就会有更大的调剂空间和基金规模。

三、城乡医保统筹的有效途径

1. 身份转变与社会实质融入

城乡统筹的难点不在于给予名份待遇, 而是要让他们能够具备自身的造血和输血功能, 统筹后区域不会因此增加负担和出现负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不会因此出现下降、社会不会因此出现倒退, 我们需要的是统筹之后实现一体化的稳步进步和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稳步地提高, 为此, 我们必须因地制宜地采取适宜的措施让他们实质融入, 可以选择的方案可以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围绕土地做文章,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 我们需要借用土地的收益来度过他们转身初期的困难, 土地入股等获取长期收益等方式是应该优先选择的, 获取一次性收益的转让形式不应该首选;二是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发展产业、实现就地就业以取得长期稳定的劳动报酬, 只有解决了收入问题, 人们才会稳定、统筹才会有成功的保障, 根据笔者的调查分析, 第三产业应该是首选发展之路 (旅游、休闲消费等等) , 现代农业和轻工业是其次 (手工艺品、休闲食品生产等等) 。

身份转变后的实质融入, 是城乡统筹成功与否的关键考量指标, 要实现这一点, 就必须解决新融入居民的生存之道, 只有将这一点解决了, 才能谈发展, 因此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地解决好这一问题, 一旦这一问题解决了, 包括医保在内的后续问题就将会迎刃而解。

2. 医保基金的安全和平衡性考量

在保障参保者权益的情况下, 严格压缩基金支出, 以确保医保基金产期平衡和安全运行, 如何压缩医保基金的支出呢?并不是单纯地降低报销比率、减少报销范围, 而是要从其它方面入手, 一是压缩非医疗项目支出。在享用医保基金的过程中, 存在有很多不规范的操作行为, 他们将非医保项目改头换面地纳入了医保项目进行报销, 严重地侵害了国家和个人的利益, 对此必须进行严厉地打击。二是严厉打击骗取医保费的行为。很多被整合进医保基金确认可予以报销的医疗机构, 单独或者与参保者一道虚构医疗事实、医疗项目、住院天数等手段进行骗保, 这是一种违法犯罪的行为, 需要重拳出击, 抓典型, 以起到威慑作用。三是压缩药品中的水分。药品、药用材料和器械等均出现有虚高定价的现象, 对此必须采取断然的措施进行挤水分, 切实把参保者的救命钱用到实处,

3. 分级医疗制度的配套建设

目前大家一味地追求大医院和出名的医生, 结果加剧了看病贵、看病难的程度, 使之步入了一种恶性循, 结果不但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 而且更是无端地挤占和浪费了更多人的就医权益, 为此我们就需要建立一种机制, 这种机制就是分级医疗制度, 它可以有序地引导患者进行恰当地医疗, 即引导患者根据病情到适宜的医疗机构去诊治, 而不是处于一种无序的混乱状态, 这对于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医保统筹是十分及时和必要的。

分级医疗制度, 首先需要的大量基层医疗资源 (包括硬件、软件和人才) , 重心在于解决日常所需的门诊诊治需求;其次是需要适量的专业医院, 重心在于解决住院需求;最后是少量的高端综合医院, 其重心在于解决住院和门诊的疑难疾病, 这样形成的正三角形、金字塔结构的医院构成, 就能较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同时有效地降低医疗费用, 此时医保基金就需要实时地进行配套改革, 用首诊在基层、各医疗机构之间实行双方转诊等方式引导患者实行高效的流动, 于是高效的医保基金运行模式就可以逐渐建立起来。

4. 医疗集团的组建与作用发挥

上一篇:无线电频谱资源下一篇:高校院系教学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