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成人教育(共12篇)
统筹城乡成人教育 篇1
为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314”
加总体部署和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 加快推进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区建设, 我区率快统先的改在试革渝验试东工验南作提“, 供积一示极翼范为”和实全借现市鉴城统。乡筹教城育乡统教筹育发综展合筹一区的总体、思路建设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城“实三党个 (的代一十表) 七指”大导重和思要市想思委。想三坚为届持指三以导次邓, 全认小委真平会贯理、彻论区落和委乡重庆二届四次全委会市领, 按照“统筹、优化精神, 、拓展以科学、提升发展观”的工为统教黔江区作提城升镇思教薄路育弱, 质学以量校推为办进突学教破条育口件体, 为制以重改改点革善, 和农深机村化制学城创校乡新和教、育育和谐教育改革, 提, 升教育总体水平优化配置教育资源, 为, 黔江统筹城乡促进教育公平促委员会发乡展教 (积育二累改) 有革主益与要经发目验展标, 提。为供总少示体数目范民标和族:借地坚鉴区持。统以筹城城带进高主任乡影育、响体整教制体育机推改制进革改, 发革城展创乡的新一各, 着体种力、瓶提科颈高学制农发约村展, 推教, 突进育破教保协峰规划布障水平, 局努、资源配置力缩小城乡、政策制度教育差距、, 水平提升实现教育调加完善区域均衡, 城乡化和、区域教育发城乡一体化。展更加协调教育结构体系, 教更发育高社机, 会职会发业更展教加的育平能特等力色, 显学更著校加增整鲜强体明。到教, 2育教01质育1量服年更务, 加经在提济渝展市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示范区东南率先实现城乡教育统筹发。展, 建成重庆
具体目标:到2011年, 普及学前一年教育, 3-6周岁幼儿入园率达到80%以上, 每个乡镇建设一所规范化中心幼儿园;在渝东
南率先实现高水平、高质量“普九”,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率达到95%以上, 30%以上的中小学办学特色鲜明, 彻底消除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大班额和择校现象, 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管理效益、教育质量等方面基本均衡, 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在渝东南率先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的比例达到95%以上, 优质高中阶段学校比例达到70%以上;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突破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在校学生人数达到2万人以上, 中职和普通高中在校生规模大体相当, 基本建成渝东南职业教育基地;积极发展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5%, 建成1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教育质量达到市内区域性中心城市中上水平, 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2年以上, 基本建成规模适当、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质量优良、效益显著、持续发展、协调均衡的基础教育体系。
到2020年, 形成区域教育互动协调和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机制, 率先在渝东南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3-6周岁幼儿入园率达到95%以上;全面实现双高“普九”, 九年义务教育基本实现现代化, 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装备达标率达95%;高水平、高质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优质高中阶段学校比例达到90%以上;职业教育在校学生人数达到6万人以上, 建成武陵山职业教育高地;高等教育进入普及阶段, 毛入学率达50%以上。人均受教育年限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基本形成由坚实的基础教育、较完善的职业教育和较发达的高等教育组成的、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协调发展的教育体系, 建成渝东南教育中心和武陵山教育高地, 成为重庆市教育强区。
(三) 战略重点。统筹城乡教育发展, 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农村教育重中之重的地位不动摇。着力抓好六大重点:
——加快发展学前教育。以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为载体, 积极发展学前教育, 基本形成以政府办园为骨干和示范, 以社会力量办园为主体的城乡幼儿教育发展格局。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促进农村劳动力开发转移为主线, 完善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推进农科教结合,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行业要求、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
——积极发展高等教育。以创办高等教育为突破口,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人才培养层次, 加强产学研合作, 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充分发挥高等教育拉动城市扩容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作用。
——推进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建设。以全面实施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为抓手, 加快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建设步伐, 着力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 实现城乡学校办学条件相对均衡。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 合理配置教师资源, 加大农村教师培训力度, 着力提高教育核心竞争力, 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依法规范学校管理。以教育改革创新为动力, 完善学校管理体制, 加强教育教学管理, 创新教育科研, 着力提高依法治校、依法治教水平。
二、建设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区的主要任务
(一) 统筹规划城乡学校布局。
根据黔江区城乡总体规划, 通盘考虑全区教育整体规划, 建立城乡一体、各地各校规划定位清晰、功能互补、衔接协调的教育建设发展规划体系, 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闲置。按照“高中阶段学校向主城区集中, 初中向原‘区公所’所在地集中, 中心小学、幼儿园和成人学校向乡镇所在地集中”的原则, 实施新一轮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 合理调整城乡学校布局, 盘活存量教育资源, 集中优势规模办学, 整体提高办学效益。推进舟白职教基地建设, 建好区职教中心, 积极创办高等教育。支持有条件的乡镇举办中心幼儿园。结合城镇化发展要求, 修订完善城区学校布局调整方案, 进一步优化城区学校布局结构。
(二) 统筹配置城乡教育经费。
统一学校公用经费的预算决算, 统一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 保证每一所学校公用经费足额按时到位。视轻重缓急情况, 统筹安排城乡学校建设经费, 重点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建立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审计制度, 逐步缩小城乡教育投入的差距。城市教育费附加优先安排给农村中小学, 教育技术装备优先装备农村学校。
(三) 统筹改善城乡办学条件。
加快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步伐, 有效解决城镇学校容量不足、寄宿制学校生活设施不配套、农村学校条件简陋等突出问题。更加重视农村学校发展和薄弱学校治理, 逐步缩小城乡教育硬件设施差距, 有效解决中小学择校问题, 实现教育公平公正。加大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实施力度, 进一步扩大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规模, 努力推进“班班通、堂堂用”, 实现城乡教育优质资源共享。到2011年, 全区基本实现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相对均衡。
(四) 统筹提升城乡师资水平。
统筹城乡教师编制配置, 实行城乡同一标准并在核定总编制内向农村学校倾斜, 按规定配备乡镇中心幼儿园教职工, 确保村小教职工配备, 完小及以上学校英语、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必须配备专职教师。全面推行“城乡互动帮扶”工作, 每年组织10%的城镇教师下乡定期交流支教。加强教师继续教育, 特别要加大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力度, 整体提高农村教师特别是“代转公”教师队伍的教书育人能力。加快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善城乡教师职称结构, 岗位设置、职称评审适当提高农村学校中、高级比例。凡晋升中、高级教师职务的城区学校教师, 应有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支教一年以上经历。凡评上中小学特级教师、名教师、中学高级教师的, 应为所在学校服务5年以上方可流动。提高农村教师待遇, 对终身在农村从教的优秀教师实行奖励。
(五) 统筹抓好城乡教育管理。
探索试点城乡学校“两个法人单位、一个法定代表人”的管理模式, 实现城镇学校和农村学校优质管理资源共享。建立干部定期交流制度, 探索试行城乡中小学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互派挂职制度, 加强校际合作交流。建立城乡教育管理经验定期交流制度, 定期举办校长、教师论坛, 提高农村学校教育管理水平。建立城市学校支援农村学校、重点学校支援薄弱学校的对口支教、轮流支教制度, 广泛开展“城镇支援农村、强校支援弱校”送教下乡活动。建立骨干教师联系薄弱学校、乡镇中心校教师到村小讲课制度和农村学校选派教师到城镇学校学习培训、挂职锻炼制度, 定期组织城镇优秀教师“下乡上课”和农村教师“进城进修”。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重视体艺、科技和人文教育, 加强科研创新,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建设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区的行动计划
(一) 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行动计划。
结合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要求, 调整城乡学校布局, 进一步优化城乡学校布局结构。正阳、舟白新城开发和旧城改造按照实际需求规划和建设好普通中小学校及幼儿园, 到2011年新建2所小学, 改扩建3所中学、6所小学, 迁建2所中学、区职教中心、2所小学, 新增校舍15万平方米, 城区学校办学规模达到7.5万人, 切实解决大班额问题, 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满足城区入学需求。加快村小布局调整步伐, 对三个班以下的村小在确保适龄儿童就近入学的前提下尽量予以撤并, 村小闲置校产主要用于举办村成人学校和幼儿园。
(二) 实施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行动计划。
加快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建设, 到2011年, 把全区25所农村中心校 (含九年一贯制学校) 和13所农村中学全部建成寄宿制学校, 实现小学四至六年级学生到乡镇中心校住读达到75%以上, 初中学生住读率达到85%以上, 有效解决农村学生特别是边远地区学生的上学问题。着力提升教育技术装备水平, 加速推进中小学实验室、图书馆 (室) 和音体美科技活动等功能室的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建设以及学生活动场地建设。到2011年, 全区中小学办学设施、教育技术装备均达到国家标准, 做到学校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和环境优美。
(三) 实施职业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把职业教育作为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推动城市扩容的突破口, 努力打造职业教育品牌, 不断提升我区职业教育影响力。全力加快重庆市渝东南职业教育基地建设, 2011年, 实现“1+1+N”目标, 即建成1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1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和一批具有活力的民办职业教育学校, 职业教育办学规模达到2万人以上, 形成“专业设置合理、办学特色鲜明、品牌优势明显、社会影响较大”的职业教育学校集群。继续加强中职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和后勤保障建设。抓好职业技能培训, 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四) 实施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
以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效益、效能为重点, 建成覆盖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宽带城域教育网和满足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教育的计算机教室, 进一步扩大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规模, 增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2011年, 全区5个班以上中小学实现现代远程教育“班班通”, 完小以上中小学建成计算机教室, 开齐信息技术教育课程, 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让全区所有中小学师生能充分共享国家优质教育资源。
(五) 实施教师素质提升行动计划。
大力倡导“敬业爱生、明理诚信、平等合作、勤学乐教、廉洁奉献”的教师道德规范, 建立“热心爱教、文明执教、优质施教、廉洁从教”的“四教承诺”制, 严格师德考核, 引导教师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形象。建立健全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机制, 创办渝东南教师进修学院, 鼓励支持教师提高学历层次。2011年, 幼儿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0%, 小学专任教师专科率达到80%, 初中教师本科率达到40%, 高中教师本科率达到95% (其中研究生学历达到5%以上) 。
(六) 实施名校创建行动计划。
以培养“名校长、名教师”为抓手, 创建一批“名学校”。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大力实施“154”工程, 即在2011年前培养1名以上国家级教育专家、50名市级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400名区级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校长、教师队伍。建立名校创建和名教师引进、培训工作机制, 设立专项经费, 对纳入“154”工程的教师予以岗位补贴。健全名师、名校长奖励制度, 区委、区政府每两年评选表彰一批名校长、名教师;解决好区级以上高中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家属两地分居问题。建立学校管理人员岗位职务补贴制度, 实现学校管理人员责权利的基本统一。
四、建设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区的保障措施
(一) 加强组织领导。
区政府成立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改革试验领导小组, 由分管教育的副区长刘承升担任组长, 区政府办、区教委、区发改委、区财政局、区人事局、区建委、区规划局等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 加强对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改革试验的指导和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教委, 由区
科、职成教科、督导室、现代教育技术管理中心和教科所等相关科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 具体负责全区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改革试验的日常事务和相关协调服务工作。建立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改革督导评估制度, 对各乡镇、街道推进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改革工作定期开展督导评估, 对督导评估结果及时予以通报, 并纳入各乡镇街道、相关部门年终综合考核的重要指标。
(二) 完善政策制度。
进一步健全区级部门联席教育会议制、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 从政策制度上保障教育优先发展和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强化政府教育督政职能, 由区政府分管领导兼任教育督导室主任。加大依法治教力度, 进一步强化教育执法队伍建设。健全农村教育统筹管理机制, 强化乡镇政府管理农村教育的相应职责, 落实并扩大中心校办学自主权。完善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落实区直各部门和乡镇党委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深化各级各类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完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机制, 推行校长职业化改革试点。建立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机制, 健全目标责任、督查督办、考核评估、奖惩激励和预警干预等制度, 充分利用重庆市统筹城乡教育发展试验区战略平台, 积极策划争取推出一批教育发展项目, 编制完善各项行动计划具体实施方案, 各司其职, 分工负责, 协同配合, 确保各项工作目标得以实现。
(三) 保障经费投入。
加大全区教育经费总投入, 到2011年区级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达4%以上。进一步完善“省级统筹、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 依法确保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两个提高”。加大教育基本建设投入, 设立中心幼儿园建设、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普通高中学校新建和改扩建、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的专项经费,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能力, 为推进城乡教育统筹发展奠定可靠的物质基础。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 建设项目和资金重点向农村学校倾斜, 增加农村学校信息技术、远程教育设备维持经费的预算, 新增教育经费的70%以上用于农村教育。积极拓展教育融资渠道, 稳妥推进非义务教育学校基础设施建设BT、BOT模式, 通过资产重组盘活学校存量资产,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加快形成教育投融资多元化格局。落实教师绩效工资和高寒边远山区教师津补贴等政策性津补贴, 保证教师平均工资不低于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完善教师福利待遇保障机制, 依法落实教师待遇, 实现城乡教师经济待遇大体相当。
统筹城乡成人教育 篇2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开门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成才。”实现教育公平、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的目标。
我国城乡中小学教育资源配置差异出要表现在生均教育经费投入、教育环境和教学条件、师资队伍及教学质量这几个方面。由于城乡差异等区域性经济差异的影响,我国农村地区教育资源长期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虽然近几年来,国家大幅增加了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农村地区中小学的办学条件也有明显改善,但教育优质资源依然存在以下几个不均衡的方面:一是办学条件不均衡,二是管理水平城乡差异大,共享不够。三是优质师资力量不均衡。四是教育教学质量不均衡。只有建立健全教育管理制度,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才能优化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一、推行干部交流。城区学校领导水平较高,管理能力较强,师资实力雄厚,已向立足于电子文化的现代学校管理方式转型,办学特色明显,教育教学质量高。而农村学校领导素质参次不齐,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特色少、创新少、品牌少、影响小,缺乏优质教育资源,大多数农村学校仍停留于传统的教育管理方式,管理水平、教育质量、办学品位等“软实力”方面,与城市学校差距较大。因此城乡优质资源共享首先应该共享管理,建立城乡学校管理队伍定期交流制度十分必要。
二、统筹城乡师资建设,提高城乡师资队伍水平。城区学校规模大、条件好,吸引了大量农村骨干教师“孔雀向南飞”,汇聚了大批高素质教育人才。学科教师配套,专业对口,专业水平普遍较高。城区学校经费充足,教师进修交流机会多,福利待遇好,专心教育,思想稳定。农村学校规模小,条件差,缺乏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的必要条件,骨干教师大量流向城区。农村教师编制少,学科教师不配套,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师相对饱和,英语、音乐、信息技术教师相当紧缺,在村小往往1师1班,在完小被迫多级多科上课,教非所学的现象突出,“万金油”教师是农村学校的常态。年龄较大、学历较低的“民转公”、“代转公”教师,绝大多数集中在农村。农村学校经费紧缺,进修提高机会极少,福利待遇微薄,农村教师不安心农村,不安心教育,不求进取,已成为农村教育发展的一大障碍。教师资源是一种重要的智力资源,是统筹城乡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
一是深化改革,统筹教师配置。城乡学校教师编制实行同一标准,按规定配备农村中心幼儿园和村小教职工,配足、配齐体育、音乐、美术等专职教师。进一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每年定向选聘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新增教师应优先满足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需要。
二是强化创新,统筹教师培训。加快教师进修学校建设,打造一流培训基地。制定教师培训中长期规划,组织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计划。扩大互动交流,完善城区学校教师支教服务制度,农村学校上派挂职学习制度。
三是严格纪律,统筹教师流动。深化教师调配制度改革,改变教师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的状况,形成合理、有序的流动机制。城镇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教师职务以及参评优秀教师、特级教师应有在农村学校任教一年以上的经历。切实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农村缺编学校教师一律不得调出,新聘任到农村学校服务期未满3年、评聘了中级及其以上职称后未满3年的,不得申请调入城区学校。
四是大力推进“名师”工程,实施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三优”计划。探索开辟补充农村学校紧缺师资绿色通道,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通过外引名师,内联骨干,聘请省内外知名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前来授教,把管理经验丰富、教学技术精湛、深受师生好评的教师予以重用。
三、统筹城乡内涵建设,提高城乡学校办学水平。充分深入挖掘和利用学校内部资源,通过各种途径,形成学校内部的发展潜力和发展机制,走质量型、精细型、特色型、创新型发展之路,打造学校特色,提高城乡学校办学水平。
一是深化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品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制意识。加强学校音乐、美术等艺术教育,提高学生审美素养。优化育人环境,建设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二是强化捆绑发展,增强学校发展合力。建立优质学校与农村学校或城区薄弱学校捆绑发展机制,组建相互对应、相对固定、紧密联系的办学共同体。实行联校共同体“五统一、一联席、一共享”的运作方式,即统一工作计划、统一管理机制、统一活动安排、统一质量要求、统一绩效考核;定期召开联校行政联席会议,研究办学共同体重大事项;共享联校共同体的各类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育管理水平。
统筹城乡成人教育 篇3
一、提高认识,坚定调整学校布局的决心
随着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和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农村人口向城镇逐步转移,农村学龄儿童逐年递减,城乡教育布局又出现了新的不平衡。农村中小学布点多、容量小、条件差、效益低,城镇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学生上学难、教学班额大,严重影响了全县教育向更高层次发展。调整中小学布局、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学需求,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更为重要的是,全县382 078平方米中小学(含16所幼儿园)校舍中,D级危房就高达125 678平方米,占全县校舍总面积的32.9%;B、C级危房达83 752平方米,占全县校舍总面积的21.9%;破烂的校舍时刻威胁着师生的安全。要实现校舍安全的目标要求,全县仅排除现有D级危房一项就需资金1.3亿元,但是如果把校安工程建设和学校布局调整工作结合起来,被撤并学校的D级危房只拆除不新建,把资金整合用于并入学校和保留学校的改扩建,排除全县的D级危房只需7 625万元资金。由此可见,调整中小学布局不仅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教育成本,提高教育投资效益,建设高质量、高水平的基础教育,还有利于加快推进全县校舍安全工程建设。这是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城镇化进程,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破解“三农”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这样的认识,大姚县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总体要求,抓住被列为全省现代教育中小学布局调整试点县的机遇,下定决心,坚定信心,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全县教育改革发展领导小组和以县长为组长的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领导小组,高位推动新一轮中小学布局调整和校舍安全工程建设。
二、深入调研,明晰学校布局调整思路
在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工作中,大姚县认真总结前几轮校点调整的经验和教训,组成调研组多次深入乡镇、校区、校点调研,摸清各乡镇学校布局、办学状况以及生源分布情况,对未来学校生源和办学规模进行预测,对各乡镇学校办学条件、教学质量、县城区学校的接纳能力及学生、家长的就学意愿进行比较分析。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人口密度、地理环境、交通状况、经济条件,以及学生、家长的就学意愿等方面因素,确定了“做大城区、巩固坝区、优化山区”的布局调整思路,明确了“因地制宜、适度集中、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调整原则,采取校点撤并、分段撤并、整校撤并三种模式,有序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使生源逐步向完小、中心完小、乡镇和县城区学校集中,最终实现“县办高初中、乡镇办小学、村办幼儿园”的布局调整目标。在具体工作中,我们按照“1234”的总体思路抓好推进:围绕一个规划,即围绕学校布局调整规划,以3年完成全县中小学校点布局调整任务为目标,分步推进教育资源整合工作;突出两个重点,即突出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注重三个结合,即注重学校布局调整与统筹城乡发展相结合,与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相结合,与校舍安全工程建设相结合;实现四个目标,即力争实现“四个百分之百”,一是所有适龄儿童100%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二是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100%升入普通高中或中等职业学校,三是所有普通高中学生100%升入高等学校,四是所有中等职业学校学生100%实现就业。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全力打造“教育名县”品牌。
三、科学规划,打牢学校布局调整基础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大姚县学校布局调整规划》。根据规划,中学阶段,将全县3所高完中撤并1所,保留2所,将现有的16所初级中学撤并8所,保留8所,被撤并的初级中学学生并入实验中学和李湾中学,同时扩大县城区实验中学和李湾中学的办学规模,拉动全县初级中学布局调整。小学阶段,把撤并后的初级中学作为本辖区小学集中办学的校点,将289所小学撤并180所,保留小学校点109所;为满足县城区学龄儿童就学需求,在县城新建1所规模为24个班1 200人的金龙小学。学前教育阶段,将撤并后的小学作为学前教育的集中办学点,办好现有公办幼儿园,新建乡镇中心幼儿园,大力发展民办幼儿教育,解决幼儿“入园难”问题,提高入园率和办学效益。
为发挥城区学校的龙头作用,我们以实现城区中学扩容7 000人为目标,制定了《大姚县城区学校布局调整及教育资源优化整合方案》,力争把大姚一中建设成为全省一流的一级一等优质完中,在校生规模达到4 500人;把实验中学建设成为全州一流的普及性完中,在校生规模达到5 000人;把职教中心建设成为全州汽车驾驶维修及职业服务培训示范基地,在校生规模达到3 000人,进入国家重点扶持的1 000所县级职教中心行列,最终在县城区形成“3所中学(2所完中、1所初中)、3所小学、3所幼儿园”的校点布局。今年秋季学期,我们已把大姚二中的高中部并入实验中学,范湾中学实现了整校撤并。
同时,为进一步统筹投入机制,整合师资力量,强化培训职能,在去年3月把县教师进修学校、农机化学校并入县职业高中,成立县职教中心的基础上,今年7月,又将县委党校、县行政管理干部学校与县职教中心合并办学,实行“党委统一领导、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使党校教育和职业教育实现一校多能、双赢发展。
四、广泛宣传,达成加快调整的共识
在中小学布局调整中,我们通过“讲、看、算、议”等方式,大力营造舆论氛围,使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决策转化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和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讲”,就是宣传发动。层层召开动员会、座谈会,深入细致地做好工作。从有利于实现资源最优组合,有利于提高学校办学效益,有利于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排危,有利于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方面进行全面宣传,使干部群众真正认识到实施学校布局调整的必要性和优越性。“看”,就是参观考察。乡镇、村、校组织学生家长及有关人员到合并后的学校实地查看,通过合校增效的现身说法,打消思想顾虑。“算”,就是算账给干部群众听。把集中办学节约资金和改善设施的账,把调整布局使学生享有更公平、更优质的教育机会的账,算给干部群众听,以谋求共识。“议”,就是广泛商议,科学决策。《大姚县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初稿形成后,我们就公开向社会发布征求意见,并通过召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座谈会等形式广纳善言,在发布信息中宣传政策,在听取意见中完善规划。按照政协协商、政府决定、人大决议、县委决策的原则和程序,研究制定并审议通过了规划。
五、抓好结合,加快推进校安工程建设
大姚县始终坚持中小学布局调整与校舍安全工程建设统筹谋划,相互促进。省人民政府召开全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大姚县及时制定了中小学危改规划,并结合《大姚县学校布局调整规划》,按照《云南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校舍排查鉴定实施细则》的要求,迅速完成了全县校舍安全排查鉴定工作,为校舍安全工程建设提供准确、科学的依据。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大姚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及时启动工程建设。我们还把县级配套资金773.69万元分年度纳入新增财政预算。同时,以政府信用合作方式融资1 100万元,用于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目前,规划在今年实施的24所校安工程项目学校,已有6所完工,18所正在建设。全县中小学校舍D级危房计划在2010年9月底以前全面排除。
六、强化措施,巩固布局调整成果
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大量农村学生寄宿就读,学生能否“在得下”、“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成为社会、群众和家长检验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成败的关键,也是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一个难点。我们紧紧围绕学生的吃、住、学、乐等方面,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措施和办法。一是围绕学生“在得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开展校舍安全工程建设,整合项目资金,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先建设、后撤并”的原则,加强并入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办学的承载能力。今年,投资2 200多万元的实验中学改扩建工程进展顺利,一期投资1 422万元的李湾中学改扩建项目也将于今年11月底前启动。二是围绕学生“进得来”,打破行政区划招生。从今年9月份开始,降低实验中学等学校的招生门槛,面向全县5个山区乡镇招生。只要学生愿意报名,学校一律给予录取,让这部分学生和家长首先感受到教育资源整合的优势,并通过这部分学生的宣传、动员,带动更多的山区学生到县城区学校就读。今后几年,大姚县将按照布局调整规划,进一步打破招生区域界限,加快推进布局调整工作。三是围绕学生“留得住”,重视贫困救助和人文关怀。大姚县已经形成了以李一平教育基金会助学为主、相关部门和各中小学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助学格局。我们将进一步出台倾斜政策,关注、关心被撤并学校的学生,加强个别指导和帮助,整合寄宿生补助、贫困生救助、民族生补助等助学资金,扩大学生受补助范围,尽可能缓解家长的经济压力,真正实现让学生“留得住”的目标。同时,结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发展学生特长的总体要求,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和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种活动,做到一校一特色,实现让学生“玩得好”。加强后勤管理,督导全县中小学认真开展以种菜、养猪、办食堂为主的勤工俭学,办好蔬菜基地,改善寄宿制学生生活,既让学生“吃得好”,又减轻学生生活负担。四是围绕学生“学得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继续实施小学、初中、高中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推广以“三疑三探、三练三思”为核心的“大姚教学范示”。继续推行教师全员聘用制、片区管理负责制、德育导师制和特色教育,开展教师全员培训工程,开展以结对教研、集体备课、教学反思为主要形式的校本教研,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实现国家课程地方化、校本化。探索并推广学科分层走班的教育管理新模式,做到课堂高效,课后轻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让学生“学得好”的目标。通过以上措施,被撤并学校的学生无一人流失,学生脸色红润了,体重增加了,健康素质明显改善。学年末检测,小学山区与坝区两科总分差距从过去的50多分缩小到10分以内,消灭了过去单科个位数的现象,真正让学生和家长从环境、生活、学习等方面充分感受到学校布局调整的好处和实惠。
统筹城乡成人教育 篇4
一、上下统筹, 优化资金资源
教育资金不足是制约农村成人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近年来, 虽然国家和政府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但与世界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相比, 教育经费的投入仍然偏低, 用于农村成人教育事业的资金更低, 据有关统计, 尚不足教育经费总额的2% , 加之部分地方资金挤占挪用现象严重, 实际用于农村成人教育的资金还要更低, 远远不能满足教育培训的需求。财力的限制, 导致农村成人教育办学条件差、教学设备、师资等远远落后于基础教育水平和城市成人教育, 严重阻碍了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而由于农民是经济上的弱势群体, 仅靠收费办学并不现实。因此, 要保障农村成人教育资金, 必须上下统筹, 多管齐下, 优化成人教育资金资源。
一方面, 上级政府应提高对农村成人教育的重视度, 加大农村成人教育投入, 将农村成人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在分配成人教育经费时, 多向农村地区倾斜, 建立一个长期稳定的财政支付渠道, 经费的投入还应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增加; 另一方面, 下级政府应积极争取, 通过“阳光工程”“教育富民工程”等项目, 积极争取教育培训的专项经费。同时, 积极引入市场机制, 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 建立并创新投资机制, 拓宽融资渠道, 如设立科教兴农基金, 广泛发动社会力量予以资助, 争取民间资本, 形成多元化的资金筹集渠道, 弥补农村成人教育资金资源的不足, 为农村成人教育事业提供资金保障。此外, 还应科学管理和支配农村成人教育经费, 建立完善的农村教育经费管理制度, 加强对资金经费的监督审计, 防止和杜绝腐败行为, 在使用过程中合理分配资金, 优化资金配置, 以实现资金投入效益的最大化。
二、内外统筹, 优化师资力量
教育工作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成效, 成人教育与基础教育相比, 对教育者的要求更高, 教育者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理论功底, 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由于教育资金、农村基础教育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现阶段我国农村成人教育师资队伍存在着数量少、业务水平不高、学历达标率较低、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成人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 要做好农村成人教育工作, 就需要内外统筹,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稳定的师资队伍, 优化农村成人教育的师资资源。
从内部来讲, 应当加强农村成人教育工作者的培训工作。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兼具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优秀教师, 组织教育工作者到成人教育较发达、水平比较高的学校去参与短期培训, 促使教育者较为系统地掌握成人教育理论和技能; 鼓励教育者利用业余时间到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学习锻炼, 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理论知识和综合素质, 并鼓励其深入到农村生活中, 不断增强自身的实践技能; 同时, 还应加强城乡之间的教师交流, 定期组织开展学术交流会、教改实验等活动, 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以不断提高教育者素质。从外部来讲, 应积极引进人才, 优化农村成人教育教师队伍结构。积极从学校、机关引进优秀的毕业生或基层干部, 增加教师活力; 鼓励高校学生到农村教育机构进行实践, 优化农村成人教育教师队伍结构; 根据农村成人教育的需求, 公开招聘人才, 不断壮大教师队伍; 邀请优秀的退休教师、相关专家及本地致富能手兼职, 还可建立“流动讲师团”制度, 组织本地及周边的大专、职业院校的讲师、教授定期到农村成人教育点开办讲座, 及时把新观点、新技术、新信息送到农村地区。此外, 还可开展远程教育, 积极运用现代化的技术, 集中师资力量, 通过内外统筹, 拓宽农村成人教育队伍建设渠道, 建立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 为农村成人教育工作提供保障。
三、点面统筹, 优化基地资源
当前农村成人教育培训基地普遍存在规模小、布局散的问题, 不利于成人教育工作的开展, 要改变这一局面, 应当坚持点面统筹, 既要建设示范基地, 以点带面, 典型引路, 又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 构建“大基地”, 形成“大体系”, 实施“大管理”, 使管理部门与培训机构形成合力, 优化基地资源。
首先, 应加强示范基地的建设。在农村成人教育中, 由于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且不愿冒风险, 说教的效果远不如成功的实践。因此, 应建立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培训基地, 整合县 ( 市、区) 劳动、科技、农林等部门的成人资源, 使之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基地”, 作为成人教育的课堂, 如讲养殖, 有养殖基地; 讲种植, 有农业高产基地, 将科技文化理论知识融入实践操作中, 通过组织农民现场观摩学习, 充分发挥基地直观示范作用, 引导农民按照基地的模式进行农业生产, 使农民真正掌握实际操作的技术。其次, 依托“大基地”, 形成科技示范基地—乡镇成人教育中心—农村文化技术学校的三级教育体系, 充分发挥农林、科技等部门的特色优势, 形成各部门协同合作、共同培训的平台。此外, 还应当积极树立典型, 农民身边的“典型”更具感召力和说服力, 可选择当地种植大户、养殖专业户、专业合作组织等个人或集体为典型, 并组织其与农民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增强农民致富的信心。
四、表里统筹, 优化教学手段
“教育有法,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基础教育如此, 成人教育更是如此, 由于农村成人教育对象多, 每个人的知识水平、思想道德、文化素质水平各不相同, 从事的生产活动、职业也有所不同, 在教学中更应当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 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 表里统筹, 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创新教学方法, 优化教学手段。
在教学内容中, 应当紧贴农村的实际, 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 科学的论证并设置教学计划, 选择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的教材, 组织编写具有有特色的教材和指导书, 并及时将新的技术、成果等补充到教材和教学内容中, 使成人教育能够适应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如对于规模化生产, 应加强市场营销和产业经营管理的教育和培训, 引导农民根据市场供需情况的变化合理调整生产和销售计划; 在教学方法中, 应确定农民的主体地位, 根据教育对象的年龄、文化程度等, 采用多种形式的教育方法, 并积极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等现代化的教育手段, 具象化教学内容, 以便于农民的理解, 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其素质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成败有着关键性的影响, 成人教育是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手段, 在建设新农村的背景下, 应积极统筹城乡成人教育资源, 优化农村成人教育资金、师资、基地资源及教学手段, 以充分发挥其作用,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刘浩.教育资源优化背景下农村成人教育方式的创新[J].成人教育, 2012, (6) :68-69.
统筹城乡成人教育 篇5
公平的基点:中国城乡教育统筹改革的路径思考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民族振兴的基石,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是实现教育公平和提升教育效率的关键环节.在城乡教育治理的.总体思路下,梳理和反思当前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理论研究的进路和误区,探索城乡教育布局、经费、师资、办学、管理、帮扶六个方面的核心统筹治理要素,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推进城乡教育统筹发展.
作 者:李涛 LI Tao 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重庆,400031刊 名: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32(3)分类号:G40关键词:城乡教育 公平治理 统筹城乡教育 路径思考
统筹城乡成人教育 篇6
玉溪市共有8县1区,截至目前,共有小学537所,初中90所;小学在校生162 104人,初中在校生91 102人;小学专任教师10 771人,学历合格率达99.27%;初中专任教师6 545人,学历合格率达99.62%;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93%,巩固率为99.3%,辍学率为0.23%;初中学龄人口毛入学率为112.44%,巩固率为97.47%,辍学率为1.5%;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8.54%。
多年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特别是县区、城乡之间的梯度发展还有差距,反映到教育投入上,虽然各级教育投入总量都在逐年增加,但县域之间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学校办学条件依然不均衡,教育投入的增幅与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之间还存在一定的矛盾。教育投入、办学条件和学校区位的差距,引发教育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区域结构失衡,城区与农村、中心小学与完小之间在办学条件、社会资源、教师队伍、生源素质、管理水平、科研能力、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差距逐步拉大,县域、校际之间办学效益的不平衡,形成了一些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严重制约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玉溪市从2004年起,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实施“送研下乡”“送教下乡”“1+1”教学结对帮扶、学校对口支援等活动,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初步形成了名优学校与薄弱学校、城乡之间互助对口支援网络,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大幅提升。但随着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同时受体制、机制的限制,对口支援和结对帮扶工作模式的局限性不断凸显,以单向输出为特征的“资源共享”不能充分利用不同学校的个性化资源,限制了资源共享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帮扶工作成效不断减弱,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再次陷入新的困境。
为此,玉溪市在认真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和学习发达地区先进经验,从2011年起,在红塔区率先推行学区建设试点,努力探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从2014年起,深入总结红塔区学区建设试点经验,进一步深化学前教育联片教研制度,对18所公办普通高中实行学区捆绑考核。成立了“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玉溪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了市、县(区)、乡(镇、街道)定期研究教育工作制度和领导联系学校制度,形成了市级宏观指导,以县(区)为主,乡(镇、街道)、村(社区)各负其责,各部门协调配合的义务教育管理和责任落实机制。本着“体制不变、机制创新”的原则和“中心拉动、以强带弱、共同发展、整体推进”的发展策略,出台了《玉溪市教育局关于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展学区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实施学区建设。
学区建设根据县域、区位、资源、规模和教育教学质量不同,分别以城区优质中小学为牵头学校,山区、坝区中小学为参与学校,把每个县(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组建为一定数量的学区。在各个学区建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学区工作计划,协调安排工作经费,统筹推进学区建设工作。同时,不断建立完善以考核评价促学区建设的管理机制,将学区内学校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捆绑考核,对各个学区的学区管理、学区资源、学区交流、成效成果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核。县(区)成立学区建设工作督查组,定期不定期对各学区、学校进行督导检查。市教育局定期派出调研指导组,及时帮助、解决学区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通过一年多的尝试,玉溪市多数县(区)学区建设工作稳步推进,红塔区学区建设得到进一步深化,各学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初步探索出“一盘棋”“二兼顾”“三补齐”“四交流”“五统一”“六共享”“七提升”的学区建设工作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盘棋”让学区工作更加通畅高效
“一盘棋”即学区建设的统一规划。各学区以牵头学校为主,用“一盘棋”的理念,规划、设计、反思、改进学校管理、教学、队伍建设、德育等工作,促进学区内各个方面的均衡发展。尝试成立学区管理委员会,建立了“学区内各校联合办公”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了学区学校校长、副校长、教务主任、教科室主任、德育主任例会制度,及时研究、发现、解决工作问题。以学区为单位,组织全体教师积极参与考前、考后专题研究分析会和教育科学研究、班级文化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养成教育等专题研究会,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二兼顾”让学校文化建设更具特色
倡导学校文化建设“优势互补”,探索出“二兼顾”的学区和学校文化特色建设模式。学校文化建设中,强调学区统一规划和学校自主建设,通过学区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的研讨,互相学习,互帮互助,努力建设富有各自特色的校园环境文化,做到了兼顾“共性”的过程中不失“个性”,在“共享”学区文化的基础上“独创”学校文化。打造出了玉溪六中“悟”文化、李棋中学“孝”文化、高仓中学“和谐、儒雅”文化、小石桥中心小学“礼”文化、春和中心小学“和”文化等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富有代表性的学区和学校文化主题,育人环境大幅改善。
“三补齐”让薄弱学校和薄弱学科“短板”变“跳板”
针对学校管理和学科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深入调研,找准症结,综合“用药”,使薄弱学校和薄弱学科的“短板”变“跳板”,推动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是通过多维度、多学科的教研活动,补齐薄弱学校教研短板。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许多农村学校都不同程度存在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心理健康教育、“三生教育”、书法等薄弱学科。玉溪市充分利用城区学校的优质师资及教学资源,全面带动和促进薄弱学校、薄弱学科发展建设。如:玉溪一小利用现有学科资源和网络系统开展学区心理健康教育、“三生教育”、书法、英语、品德等学科教学研究及教师培训活动,通过信息化手段开发了学区作业管理系统。二是通过多层级、多形式的研训活动,补齐教师成长及学校发展中的短板。名校和名师有许多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反之,薄弱学校和教师没有优势,就会越来越缺少发展和成功的机会,这就是学校和教师发展中长期存在的“马太效应”。玉溪市在学区建设实行统一研训,为薄弱学校和教师搭建平台,让他们有机会和名校、名师同步成长。三是通过多样化、同平台的学生活动,补齐乡村“活动育人”短板。在学区建设的过程中,各个学区把社团活动的开展及研究作为学区建设的一项重点,积极开展优质主题队会比赛、文艺汇演、书画展出等活动。如:部分学区统一开展学区文艺汇演,让城乡孩子一起唱歌、一起跳舞、一起表演,同时让学区内山区孩子到城区学校跟班学习,住到结对学生家中,同吃同住、同学习、同玩耍。学区建设让城乡孩子有机会在同一画布上作画,同一块球场上竞技,同一个舞台上演出,让在“同一蓝天下孩子享受、感受到一样的教育”成为现实。
“四交流”促使“学校人”变“学区人”“教育人”
本着“关系不动,人员流动”的原则,每年按照一定的比例在学区内进行交流,交流期限为2~3年。学区内实现“校长、中层干部、骨干教师、普通教师”四个层面的交流,打破了学校间行政、教师固定的管理模式,初步形成了“区管校用”的教师人事管理机制,实现了学区内行政、名师、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等优秀师资共享。
“五统一”促进教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整体提升
全市各学区教科研工作正逐步做到“五统一”,即:“统一计划”“统一研训”“统一检测”“统一考评”“统一反思”。一是统一制定学区研训工作计划。各学区统一制定工作计划,统一规划和安排研训活动。各学校在学区整体计划下制定学校计划,对学区计划进行细化,在学区同一方向、统一主题下开展学校多元活动。统一对整个学区教学过程进行监控,按照各年级各学科进度统一教学,积极开展学区校际间听、评课制度,及时跟进和调整进度,做到教学教研进度统一。二是统一开展研训活动。对学区内各个学校的教学、教研和师训过程统一管理,以学区为单位联合开展区域课题研究,深入推进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活动。在学区活动中,对教学问题、教师需求等进行统一问诊,找出原因,统一研训,实现共赢,促进均衡。三是统一质量检测。学区内统一命题、统一时间进行质量检测,对学区、学校、学科、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监测评估,及时掌握学区内教育教学质量动态,并及时进行指导调整。四是统一工作评估。由县(区)教育局派出检查组,对学区教科研工作进行统一评估,对各项指标量化打分后实施学区捆绑考核,促使学区内学校在教科研中达到“发展自我,照顾彼此”的要求,有力地促进了学区内学校的均衡发展。五是统一分析反思。质量检测和捆绑考评后,由县(区)教育局统一召开各学区质量分析会,各学区统一召开学区内质量分析反思会,对各学区、各学校教科研工作、教育教学质量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的梳理、研讨,及时查找存在问题,研究对策,调整学区计划,初步形成了用“计划—行动—观察—反思—调整计划”等多个循环反复的行动研究推动工作的新模式。
“六共享”搭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平台
城乡之间、校际之间资源的不均衡,是制约义务教育均衡的关键因素之一。玉溪市从六个方面着手,全面推进学区内各种资源的共建共享,积极搭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平台。一是硬件资源共享。每个学区在制定工作计划的同时,就把学区内资源进行统一摸底和管理,哪个学校有什么资源,哪个学校能开展什么活动,提前进行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实现学区内操场、实验室、电教室、计算机教室、多功能教室及其他功能教室和专用教室的共建共享,使学区内硬件资源“物尽其用”。如:玉溪四小有较好的足球场,红塔区第四学区的足球训练和比赛就安排在四小。二是教育资源共享。学区内学校将本校的学科课程资源、校本教研成果等上传到教学资源库中,在学区内通过“校校通”“班班通”教学平台实现共享。学区内推行集体备课制度,各学科推举一位名师(骨干教师)牵头,集聚学区内教研组资源,实施学区内学科联片教研和专题活动。三是教育理念和信息共享。办学的差异首先是理念的差异,玉溪市通过学区建设,经常性开展办学理念研讨交流会,实现了学区内教育理念和信息的共享。四是人才共享。统一整合教师资源,学区内实现教师的灵活调派使用,打破了“学校人”固有机制的禁锢,让各种人才资源得到了共享。五是教科研成果共享。统一开展教科研活动,学校教科研成果归学区共同分享。六是考评成果共享。县(区)教育局对学区进行捆绑考核,教师的成绩、学校的成绩都是学区共同的成绩,学区内所有学校和教师共同分享学区建设的成果,让大家的心更近了、更齐了,让学区建设形成更强合力。
“七提升”全面提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
一是教师专业素养得到提升。以学区为单位开展教师培训,初步构建了“国培”与“省培”相结合、全员培训与骨干教师培训相结合、校本培训与远程培训相结合的师训体系,全市教师特别是广大农村、山区教师的专业化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升。一年来,共培训市级骨干教师500人,考评认定市级学科带头人125人。二是家长家庭教育意识得到提升。各学区从家长、家庭教育意识培养为突破口,邀请国家、省、市教育专家定期举办学区家长教育大会,对学区内家长进行统一培训,让广大农村家长也学习到先进的家教理念,和城区家长一起交流分享家教心得,进一步强化家长教育意识,提升家长素养,从一个维度上有力地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三是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得到提升。大力实施教师安居住房和教师廉租房建设,进一步解决了农村、山区教师的后顾之忧,缩小了城乡教师待遇差距。积极推进中小学职称改革试点工作,职称比例向一线教师和边远山区、条件艰苦地区教师倾斜。同时,通过学区建设弱化学校边界,强化学区概念,促进区域内教师资源活性流动,让农村、山区教师和城区教师享受同等的研训活动,在同一个平台展示,一定程度上消除部分教师的职业倦怠,提升了农村教师的职业吸引力。四是社会资源整合度得到提升。在学区建设中,各学区积极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实现校际间互帮互助。城区学校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共协调资金200余万元支持农村、山区学校建设。五是薄弱学校整体实力得到提升。通过学区建设,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科研能力,薄弱学校整体实力大幅提高,山区、坝区、城区学校间差距逐渐缩小,择校现象得到缓解,中心城区大班额数量逐年下降。六是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升。全市各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在小学教学质量监测中,农村学校优秀比例逐年提升,山区学校排名逐年提高;全市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不断提升,农村、山区初中升入优质普通高中的比例逐年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育人质量的提升,有力地促进了普通高中的快速发展,全市高考上线率、本科率、重点率均有所提升。七是玉溪教育美誉度得到提升。截至目前,玉溪市特别是红塔区的学区建设工作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和认可,省教育厅专门要求上报了学区建设经验材料,省内外多家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
统筹城乡成人教育 篇7
1统筹城乡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1.1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城乡教育投入差距巨大
我国教育投资以政府为主, 在投资体制上, 重城市、轻农村, 农村教育经费严重不足。以2004年为例, 全国农村文化教育投资为30.11亿元, 仅占全国文化教育事业费的26.5%, 与城市相比低47个百分点[1]。使原本更需要扶持的农村教育经费严重不足, 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困难重重。
1.2农村教育设施基础薄弱, 城乡差距悬殊
长期以来, 在“精英教育”理念的指导下, 政府对城市尤其是重点学校、示范性学校“精耕细作”, 而对广大农村学校则采取放任自流的“放养”政策。城市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相当完备, 很多学校已进入信息化教育时代。而农村学校由于教育经费投入的不足, 导致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特别是一些地处偏远、经济落后的农村学校甚至缺乏基本的办学条件, 教育信息化更如空中楼阁。
1.3农村教育形式结构单一, 城乡发展水平不一
目前我国农村教育主要由国家和农村集体出资共同兴办, 属公办学校。私立学校在广大农村仍属新鲜事物。农村教育主要以公办中小学基础教育为主, 而各种夜校、函授学校、广播电视学校、职业技术培训学校以及各种社区教育机构则刚刚起步, 且发展缓慢。相对而言, 城市在教育形式结构上要比农村丰富的多, 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各种不同教育需求。
1.4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城乡差距巨大
在教学手段上城市学校由于各种设施相对比较完善,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来进行日常教学工作。而广大农村则大部分仍使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来完成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训, 其教育教学效果自然不能与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城市教育相提并论。
在教育内容上, 城市学校各种设备及相关人才配置相当完善。各种有利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能够顺利开展。而广大农村学校, 由于各种条件限制, 学生的学习内容相对比较单一, 大多停留在升学考试相关科目上。不利培养学生个性品质和提高其综合素质, 影响学生将来发展前景。
1.5农村教师缺乏, 城乡师资力量差距悬殊
当前我国农村教育体系中教师需求量巨大, 而实际教师数量却严重不足, 很多地方连正常的比例都难以维持, 一些落后的边远农村通常是一个老师教所有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学生的所有课程, 形成所谓的“全日制、全方位”教学。从师资质量上来看, 城市教师在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科结构和年龄结构比农村教师更加合理, 优质教师比例远高于农村学校[2]。
另外, 在人才流动方面, 城市学校在教育教学环境、福利待遇、教师进修诸方面均比农村学校优越, 导致农村学校留不住好教师, 优秀骨干教师流失严重。
1.6考试招生制度城乡有别, 农村学生处于不利地位
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实行的仍主要是按生源地和居民身份划分, 要求学生不得自主择校, 这与教育机会公平的理念相悖。近年来颇受关注的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其根源即在于此。重点学校及示范性学校制度导致教育条件和质量的悬殊及“择校热”的存在, 蕴藏着城乡教育在招生考试制度上的不公平。
我国高等教育目前主要采用的是全国统一的考试招生制度, 高校招生的以分数为统一标准, 表面看来公平, 而实际上, 在招生指标的划分上, 仍偏向城市, 且地域不平等现象严重。农村学生处在十分不利的地位。农村学生进入高层次院校、前景发展良好的学科专业的比例远低于城市学生, 城乡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3,4]。
1.7教育结果城乡分化, 影响农村社会及教育事业发展
城乡教育发展水平和质量不同, 直接影响着城乡教育结果, 农村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和专业技能培训方面均比城市低。研究表明我国城乡间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及城乡社会发展有显著影响, 并且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 其作用越来越重要[5]。城乡教育的不公平可通过代际传递和文化的再生产, 来进一步强化不合理的城乡二元结构, 对今后城乡教育发展持续地产生影响[6]。
2制约农村教育发展, 影响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原因
2.1城乡二元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是造成城乡教育差距的根本原因
新中国建立后, 我们确立了优先实现城市工业化的战略发展方向, 从而形成了“农业哺育工业、农村支援城市”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在工业化初期, 曾极大的推进了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然而它却是以牺牲我们的农业和农村发展为代价的, 经过长期的历史积累, 造成我国城乡发展两极分化, 直接影响着我国城乡教育的发展。
2.2政府教育投入不足, 教育投入失衡是造成城乡教育差距的重要原因
教育投入是保证教育发展的根本前提。2010年我国财政性教育投资预算占GDP的4%, 同期世界平均水平为4.8%, 发达国家如美国则高达6.0%, 在世界各国中属较低的水平。而实际投资比这更低, 2009年仅为3.41%, 政府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制约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长期以来, 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并没树立起城乡均衡发展的教育理念, 在教育资源配置时, 重城市、轻农村, 重高等教育、轻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社区教育。中央预算内教育经费绝大多数投向的城市、投向了高等教育领域。
2.3区别对待的城乡教育公共政策造成城乡教育差距的政策成因
我国长期实行的“中央领导、城乡分离、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二元教育公共政策, 其核心内容是城乡教育分离, 城市教育优先于农村教育, 其实质是城乡学生受教育权利的不平等。教育属公共产品, 其经费投入本应有政府统筹安排, 而二元教育公共政策的存在, 使中央和地方政府推卸了部分投资责任, 形成了实质上的“农村教育农民办”的办学模式。由于中央教育经费投入缺口巨大, 以地方为主的财政投入根本无法满足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特别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 在经费投入偏向城市的大背景下, 教育经费更是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在二元教育体制下, 政府对农村和城市分别制定了不同的办学标准, 农村学校在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上被人为认为是可以低入城市的。不公平的城乡教育公共政策进一步拉大了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
2.4“重点学校、示范性学校”建设是城乡教育差距的外部促进因素
我国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先后掀起了“重点学校”和“示范性学校”建设热潮, 其宗旨是在我国教育资源总体短缺的情况下, 尽可能培养出更多一些的优秀人才。然而这类政策使原本就不均衡的教育资源更加向城市、向办学条件好的学校倾斜, 促使城乡教育两极分化更趋严重。
2.5不合理的人才交流机制是城乡教育差距的人力资源促进因素
在二元体制推动下, 我国城乡出现了不合理的师资人才流动。农村教师队伍缺编严重, 很多农村优秀教师流向城市。相反, 城里的教师几乎没有往农村去的。而农村自己培养的师范生, 一旦出去了就不想再回到农村, 农村成为城市教育的“耕作者”, 城市变成了农村教育的“收获者”。
2.6政府短视的社会发展理念和城乡居民教育观念的差异是造成城乡教育差距的思想观念原因
当前我国正在着力推行科学发展观, 创造和谐社会。其宗旨在于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均衡及可持续发展。然而很多地方政府由于认识不够, 在衡量社会发展上仍简单的以GDP增长为一切行动指南, 缺少社会发展均衡理念。导致教育的发展人为落后于经济的发展。
城乡居民由于其所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及受教育程度不同, 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对教育的认识有明显差异。城镇居民大多认识到教育能够改变个人的命运及社会地位, 而农民对教育的社会作用认识不足, 是造成城乡教育差距的一个重要思想原因。
3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对策分析
统筹城乡教育, 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需要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着手。
3.1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逐步消除不合理的城乡二元社会体制
城乡二元结构社会体制是当前制约我国社会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确立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政策理念, 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从社会经济结构基础上为城乡教育协调发展铺平道路。具体措施包括:转变社会发展观念, 重视农村发展, 努力提高农村发展水平和农民收入;走“城乡互通, 以城带乡, 最终实现城乡协调”的发展路线;取消城乡户籍制度、城市优惠政策, 合理配置城乡教育资源, 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
3.2建立科学的公共财政管理制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
首先要努力提高国家财政在公共教育事业上的投入比例, 重点要加强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投资力度。国家统筹安排财政预算时, 要坚持“保护弱势、农村优先、落后优先, 从贫困地区开始”的总体原则。
其次要完善公共财政管理监督体制, 切实提高公共财政的利用效率。在公共财政的使用过程中, 由于目前相应的监管体制不完善, 导致出现许多问题, 突出表现为落实不倒位和利用效率低下。
再次要加快改革现有教育投入机制, 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农村教育事业, 改善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环境, 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
3.3改革现行教育制度、促进城乡教育共同发展
首先, 要完善教育规章制度, 彻底取消重点、示范学校建设, 杜绝教育资源的不合理配置。
其次, 要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 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主要包括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 建立合理的城乡教师交流机制。加大实施大学毕业生支教和志愿者计划的力度, 鼓励和吸引优秀人才从事农村教育。
再次, 要改革现有考试招生制度。要取消农村学生受教育的划片就读机制;妥善解决农村流动人口的入学问题;废除高等教育考试招生制度中现行的分省定额、划线录取、城乡有别的制度, 建立起公平合理的高校招生录取新体制。
最后, 要加快农村教育体系改革, 建立适合农村现状的教育体系。要针对农村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发展农村中高等职业教育和社区文化教育, 举办各种短期专业培训, 有计划的开展农村远程教育和现代信息化教育, 形成基础教育、高中教育、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和短期专业培训有机结合的农村教育体系。以满足农村不同的教育需求。
3.4加强农民教育, 转变农民教育观念
广大农民由于自身的知识水平、文化素养有限, 同时又容易受一些传统思想束缚, 在子女教育问题上往往存在着狭隘甚至错误的思想观念。部分农民只为眼前利益或限于家庭经济承受能力往往剥夺子女受教育的权利, 很多农民一心只想子女“跳出农门”, 反对其回农村创业、就业, 这些都不利于农村教育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加强农民教育, 转变其教育观念。
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统筹城乡教育发展, 是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战略目标,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我们必须从具体的国情出发, 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 最大限度的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 实现城乡教育的公平。
摘要: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当前实现我国教育育公平一条重要途径。当前我国城乡教育不公平问题突出, 其根源在于我国社会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制度和由此衍生的二元教育体制。缩小城乡教育差距需要消除城乡二元社会制度, 要改革和完善现行的公共财政制度和教育制度, 要改变全民教育观念, 树立公平教育理念。
关键词:城乡教育,差距,教育公平,对策
参考文献
[1]夏仁栩, 冉飞, 李景国.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对策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 2009, 5:52-53.
[2]杨银付.缩小城乡教师资源差距:凝聚理想的探索和创新[J].河南教育:基础版, 2009, 4:8-12.
[3]王飞云.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距及缩小差距的政策建议[J].昆明学院学报, 2009, 31 (1) :92-95.
[4]陈霞.教育公平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 2006, 18:80-81.
[5]张海峰.城乡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扩大:基于省级混合截面数据的实证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6, 2:31-38.
统筹城乡成人教育 篇8
2007年国务院批准重庆市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再次被推到了内陆地区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统筹城乡发展, 重点、难点都在农村。如何破解“三农”问题, 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没有农村的现代化, 就没有中国的全面现代化。重庆要成为中国西部的高地, 必须率先攻克西部地区共同的短板, 即广大农村地区的贫穷落后现状。
目前说统筹, 多强调增加农民收入, 以工业化、城镇化为途径, 将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力推基础设施投资当作手段。这些思路固然不错。然而城乡差别实质是城乡之间人的差别。财富是劳动者创造的, 发展生产力根本上是增强人的生产能力。所谓统筹城乡发展, 就是要实现地区发展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笔者认为这“四化”的核心基础是人的现代化, 因此其战略突破口就是要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职业转型、技能转型, 这才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长久之计。否则简单为城镇化而搞农转非, 必然造成城市出现不可承受的海量失业人口, 大规模产生印度式、拉美式贫民窟。
科技和教育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全面统筹可持续发展的结构性瓶颈障碍。而重庆科教、劳动力素质现状与东部地区尤其同为直辖市的京津沪存在巨大差距。一些地方特别是基层政府认为投资教育不如投在有形物质生产领域收效明显, 吝于把公共财政向提高劳动力素质的项目注入。由于各种主客观历史因素造成我国在人才培养方面欠账太多, 一方面政府投入不足成为提高人口综合素质的“软肋”;另一方面经费划拨向城市倾斜, 导致农村办学资源严重短缺。结果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差, 人才培养机制不合理, 课程设置脱离农村实际, 使得农村居民的现代劳动技能素质低下。农村人口中低学历劳动者的比例远远高于城市人口, 知识技能的巨大差距成为最主要、最显著的城乡差距。在这一领域资源配置的极端不平衡, 进一步拉大了教育不公的程度。这就更加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 使得农村子弟通过学得一技之长来改善自身境遇的希望变得更加渺茫。
重庆决心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目标, 产业结构就必须在西部地区先行优化升级, 进而必然要求各级各类岗位人才素质技能的提升, 这是重庆加快全面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的统计显示, 目前重庆六成以上招聘企业用工需求集中在熟练工和技术工, 无技能农民工就业难度明显加大。伴随产业升级的快速发展, 低端蓝领工人需求会逐渐减少, 高端专业化人才的需求会大量增加。无技能农民工就业难度加大, 但技能型农民工供不应求。农转非需要劳动者的劳动技能、知识结构实现农转非, 缺少专业技能的劳动者实难承担“三农”现代化的重任。教育是开发人类潜能的最基本手段, 这就势在必行地要多渠道、多形式加强对占人口半数以上的农村劳动力进行职业转型培训。也是对历史上教育欠账累积的无技能劳动力进行补偿式再教育。只有大规模地培养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 掌握现代知识与技术的新型农民, 发挥广大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三农”问题才能最终得到破解。这是决定重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基础环节。
教育是农村人力资本转化的重要途径, 后发国家利用教育为抓手赶超发达国家的成功历史经验值得认真学习借鉴。明治维新时期的“村无不学之户, 户无不学之人”奠定了日本赶超西方国家的坚实基础。美国在世界上率先普及国民教育制度, 是其创新活力不绝的源泉。德国的职业教育制度更是斐声世界。目前我国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但信息化时代, 无专业技术的劳动者已不能很好地满足中国社会赶超发达国家的需要。
对策建议:1、各级政府尤其是领导负责干部需尽快创新发展思路, 强有力地将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落实到位, 主导提倡宣传推动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由常规性的重视普通国民素质教育转向侧重现代职业技术教育。利用职教培训缩小城乡差别, 将重庆大农村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2、加大政府财政对农转非职业技术教育投入。应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 逐步缩小城乡职业教育发展差距;明确各级政府提供技能培训服务的职责, 保证财政性职教技能培训经费增长明显高于财政收入增长幅度;通过法制规范政府在职教培训方面的财政支出, 确保相关教育经费稳定增长。3、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职业技术教育领先于中西部探索实践, 经验丰富、成效显著。应更加积极地向职教先进地区取经学习, 并制定优惠政策措施, 引进东部发达地区职业教育专家人才。4、利用现有各类高中级职业技术院校为城乡统筹发展服务, 完善面向农村劳动力的常态职业培训体制, 鼓励院校专业学科建设也朝着这一方向倾斜。甚至大规模培养面向“三农”的本科层次高级职业技术人才。5、现在全社会都在关注城乡差别问题, 可以激发所有社会正能量帮扶解困, 鼓励社会捐资助学。
以人为本不能只停留在口头宣讲。如若在政府主导下能有效解决“三农”的核心困难即农村劳动力素质亟需大幅提升的问题, 则重庆城乡统筹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愿景必将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贾若祥我国城乡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推进策略, 中国社会学网.2009-2-6
[2]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庆:我国内陆地区改革开放中的“马前卒”, 重庆社会科学院.2008年12月18日
统筹城乡成人教育 篇9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是统筹城乡教育评价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 学者们就统筹城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应用[1,2,3]、教育公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应用[4,5,6]、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等问题[7,8]进行了深入研究,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但专门针对统筹城乡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还不够丰富。因此, 探索性地构建一套指标体系对统筹城乡教育一体化程度进行综合性量化, 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建立统筹城乡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统筹城乡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是将统筹城乡教育目标逐步分解成各级指标而形成的一个系统化的、具有联系的指标群。统筹城乡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应遵循以下原则。
1. 科学性与全面性原则
科学性与全面性原则要求指标体系结构设计应以科学的理论为依据, 指标的拟定和取舍、公式的推导等都要有科学的依据。评价指标体系要能够全面反映统筹城乡教育评价发展状况, 为进一步推进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2. 导向性原则
导向性原则要求建立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一方面是对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实际状况的评价, 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对城乡统筹教育发展水平的动态监测, 认清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而为后期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正确的导向。因此, 指标体系的设计要体现规范性和发展性、静态性和动态性相结合的原则, 体现城乡教育在各方面的统筹发展水平。
3. 可比性与可操作性原则
可比性与可操作性原则要求指标体系的内容和形式要使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双方都能接受, 而且采用这些指标评价后所得到的评定结果应具有可比的性质。指标的设计要充分考虑数据取得和指标量化的难易程度以及对现有统计资料和相关规范的可利用程度, 要考虑现行科技水平, 能方便地采集数据与收集情况。
4. 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原则
定量评价是收集数据资料, 用一定的数学模型或数学方法, 采取统计处理手段进行的评价。定性评价是指采用定性描述、解释的方法做出的价值判断。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是一种有效方法, 能够保证全面反映统筹城乡教育评价的各种内涵。
二、统筹城乡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 指标体系的构建
按照重庆市实现城乡教育管理水平、师资队伍、教育投入、教育机会、水平提升一体化的要求, 基于前面指标体系构建所涉及的基本原则, 参照重庆市和成都市关于统筹城乡教育评价已有的一些成果, 以及其它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6,7,8], 我们建立重庆市统筹城乡教育评价指标体系 (见表1) 。
我们按照教育公平所包含的三个基本内容, 即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质量公平, 将评价指标体系划分为三个大类, 再根据这三个大类来布局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设计的整套指标体系共包括3个一级指标, 13个二级指标, 39个三级指标。
2. 指标说明
(1) 城乡教育机会一体化指标:这类指标主要评价统筹城乡教育的机会公平程度, 包括入学率和巩固率两个二级指标。其中, 入学率指某一级教育学龄人口中, 进入同一级学校的在校学生数占某一级教育学龄人口总数的比率。巩固率指某一年入学的学生中能读到毕业的学生所占的百分比。这一指标评价教育系统的保持率和内部效益, 完成率表明学生在校各年级的保持率。反过来说, 也是对各年级辍学情况的度量。
(2) 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一体化指标:这类指标主要用于评价统筹城乡教育的过程公平程度, 包括生均教育经费、生均公用经费、生师比、教师学历合格率、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教育统筹制度建设、生均占地面积、生均校舍面积共8个二级指标。
(1) 生均教育经费:指在一定地区范围内, 按照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发展实际, 由政府制定的财政年度预算的依据, 同时也是当地财政部门按照当地计划内在读学生数额, 向相关教育部门拨款的依据。
(2) 生均公用经费:指保证中小学校正常运转所需经费, 包括学校维持正常运转所需开支的业务费、公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和其他属于公用性质的费用等。
(3) 生师比:指某学年内平均每个教师所教的学生数。这个指标根据教师总数和学生总数大小之间的关系来测量人力资源的投入。
(4) 教师学历合格率:该类指标主要用于对比城乡各类学校专任教师学历水平的差异。
(5) 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该类指标通过中高级教师占全部教师比例来体现。
(6) 教育统筹制度建设:该类指标主要从城乡教育统筹的制度建设方面评价城乡学校的差异, 包括统筹城乡学校干部教师管理制度和统筹城乡学校干部教师待遇两个方面。统筹城乡学校干部管理制度主要根据统筹城乡学校是否建立了干部教师定期轮校交流制度及有效实施情况来确定得分;而统筹城乡学校干部教师待遇则根据统筹城乡学校是否建立了统一的津补贴标准和统一经费来源来确定其得分。
(7) 生均占地面积和生均校舍面积:这两类指标均用于体现城乡学校的物力资源利用效率。生均占地面积指学生人均拥有的学校建筑面积, 而生均校舍面积指学生人均拥有的学校所有校舍 (教学用) 面积。
(3) 城乡教育质量一体化指标:这类指标主要用于评价城乡教育的结果公平程度, 包括学生学业水平监测结果、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和就业水平3个二级指标。其中, 学生学业水平监测结果类指标反映学生学业水平的城乡差异, 通过对学生学业水平检测结果的统计和加权汇总获得该指标的确定值。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类指标反映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通过对学生体质健康结果的统计和加权汇总获得该指标的确定值。就业水平类指标主要通过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城乡差异和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城乡差异来加以体现。
三、重庆市统筹城乡教育综合评价过程构建
1. 指标权重的确定
通过德尔菲法, 确定三大类指标即城乡教育机会一体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一体化、城乡教育质量一体化指标的权重分配为0.25, 0.4, 0.35。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权重则按照均分的方法来加以确定。
2. 综合评价过程
统筹城乡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 需要将所有指标综合成一个指数, 以便对统筹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实际状况和水平作出综合评价。各指标所对应的城乡差异水平由城市区域的取值比上农村区域的取值, 以城市区域的指标值为基准 (即令城市地区的指标取值为1) 来进行统计分析。当农村地区该指标取值小于1时, 说明在该项指标上农村水平劣于城市, 且农村地区取值越接近1, 则城乡差异越小, 否则城乡差异越大;当农村地区的取值等于1时, 说明在该项指标上农村和城市水平相当;当该指标农村地区取值大于1时, 说明在该项指标上农村水平优于城市, 农村地区取值越接近1, 说明城乡差异越小, 反之则差异越大。
在指标评定标准的设定上, 可以采用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评定标准。静态标准主要用于对统筹城乡教育一体化绝对水平的评估, 即达到指定标准的区县将通过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评估验收工作, 这将有利于尽快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而动态标准主要用于判定城乡教育一体化相对水平的评估工作, 在不同区县间对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程度进行横向比较, 有利于提高各区县加快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积极性。对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成效显著的区县, 市政府将给予表彰和奖励。
统筹城乡教育评价是检验统筹城乡教育成果的必要手段和方法。本文从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三个方面入手, 探索性地建立了重庆市统筹城乡教育评价的综合指标体系, 希望能够通过该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应用, 促进统筹城乡教育评价工作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在指标体系的构建上, 一定要把握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相结合的原则。在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初期, 可能应该更关注教育过程和教育机会的一体化, 而到了后期则更应该关注教育结果的一体化。因此, 具体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的设定也必然要与这种变化相适应, 不断进行动态调整。在指标体系的应用上, 则要避免“一体化即削峰填谷”、“一体化即同质化、均衡即平庸”等观念。因此, 在评价过程中既要考虑指标取值的城乡差异相对值, 也一定要考虑城乡区域的指标绝对值, 树立先进的理念, 注重科学地规划、保持政策的严密和延续性, 强化对执行过程的监督。
参考文献
[1]邓玲, 王彬彬.统筹城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于成都市温江区的实证应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08 (4) .
[2]陈鸿彬, 城乡统筹发展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7 (2) .
[3]申丽娟, 吴江.城乡社会统筹评价指标体系实证分析——以重庆市为例.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9 (2) .
[4]周金燕.我国教育公平指标体系的建立.教育科学, 2006 (1) .
[5]王善迈.教育公平的分析框架和评价指标.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3) .
[6]张金英, 陈通.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理论与指标体系建构.中国农机化, 2010 (4) .
[7]翟博.教育均衡发展指标指数构建及其应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7 (11) .
统筹城乡成人教育 篇10
一、继续教育在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 统筹城乡发展要求提高全体公民素质, 必须加强继续教育
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构建,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真正的意义不仅是农业人口向城市的空间转移, 而是生产要素的集聚、社会结构的转型、思想观念的更新和现代文明的整体提高, 尤其是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这就要求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 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来抓。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说, 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在教育, 重庆要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方式, 需要更加重视教育发展和科技进步, 着力实施人才战略, 提高劳动者素质。现阶段, 要加快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 培养高素质的新市民, 提高重庆的软实力, 其关键是不仅只是抓好基础教育, 更要抓好继续教育。因为继续教育所具有的灵活性、针对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 可以迅速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为提高重庆的核心竞争力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二) 统筹城乡发展要求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必须加强继续教育
据重庆市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 2008年, 重庆市常住人口2 839.00万人, 其中, 城镇人口1 419.09万人, 农村人口为1 419.91万人。根据《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 (2007—2020年) 》要求, 至2020年, 总人口3 100万人, 城镇人口2 160万人, 城镇化水平达到70%左右。这意味着, 那些即将成为城市新市民的农民, 由于文化水平普遍较低, 劳动技能单一, 要真正融入城市, 就需要为他们提供继续教育机会。此外, 城市工业在加快产业升级的同时, 把技术成熟、产品成型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 采取技术转移、兼并联合、设立子公司或建立新厂等形式向农村转移, 农村在承接这些产业转移的时候, 必须通过继续教育培训农村劳动力, 使之成为胜任产业发展的工人。
(三) 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加快建成内陆开放高地, 必须加强继续教育
中共重庆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决定着力吸引和集聚国内外先进要素, 培育先进生产力, 加快把重庆建成我国内陆开放高地。这意味着不管是大量引进外资企业, 还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 都需要各类人才, 特别是各类高层次人才。除了大规模引进技术、智力和人才, 如实施“千名优秀人才引进计划”和“百名海外高层次人才集聚计划”之外, 加强对现有人才的继续教育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因此, 加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的继续教育, 提升人才的整体素质和自主创新能力, 将人才潜力转化为经济实力, 推动重庆在西部地区率先成为人才聚集高地,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二、重庆市继续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重庆市继续教育事业发展虽取得一定的成绩, 但仍然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主要矛盾是:加快、率先在西部地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与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低、人力资源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日益增长的终身学习需要与继续教育发展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继续教育“能力为本”培养目标的直接性与教育资源的离散性之间的矛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 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
重庆市自2003年推出首部继续教育法规——《重庆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 之后, 重庆市人事局相继出台了《2006—2010年重庆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划》《重庆市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 但迄今为止, 重庆市还没有出台一部专门针对继续教育的立法, 受教育者的权利和义务未得到维护和保障。虽然, 《重庆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对继续教育经费作出了不得低于职工工资总额的1.5%的比例的规定, 以及2008年实施的《新企业所得税法实例条例》对继续教育作出了不超过工资薪金2.5%的比例扣除的规定, 但与重庆市要大力发展继续教育, 建立学习型社会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目标相比, 这些经费还远远不能满足目前的需要。而且, 在执行过程中, 有的单位并未真正做到继续教育经费的专款专用, 培训的主要费用实际最终由个人承担, 既加重了参训者的经济负担, 更影响了继续教育的健康发展和整体推进。
(二) 继续教育城乡和行业差距大
重庆是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的二元经济结构城市, 继续教育发展极不平衡。主城区继续教育体系较为完善, 发展较迅速, 而农民 (包括农业技术人员) 的继续教育最为薄弱, 有的地方甚至还是继续教育的“盲点”。以农业县铜梁县为例, 县政府规定以教育附加的10%作为政府投入的继续教育经费。据调查, 该县教育费附加一般在12-20元左右, 即平均每个农民继续教育的经费投入为2元左右, 这与发达国家人均1 000美元的投入相比, 差距十分巨大。另外, 各部门、各行业间的继续教育发展也极不平衡。如科教文卫系统早已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全员培训和专业、学科培训, 一些产品技术程度高的企业继续教育活动也开展较好, 但一些传统产业和亏损企业的继续教育发展则极其缓慢, 使企业发展陷入恶性循环,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 继续教育资源缺乏统筹和整合利用
一是继续教育公共资源较为封闭。一些公共机构的设施原本具有重要的继续教育功能和使命, 却没有被充分认识和发挥。如重庆市文化馆、自然馆、科技馆等公共机构都相对封闭, 没有发挥公共教育的社会功能。二是继续教育资源较为分散。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没有考虑将各类学习资源集中起来, 使之能够为学习者便捷地使用。面向全社会的、综合性的继续学习信息平台尚未建立, 现有的“重庆继续教育网”主要针对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 还满足不了全市人民日益增长的科学文化知识的需要。三是继续教育机构开放程度不够。继续教育机构间相对封闭, 很多培训中心、培训机构仅为本单位或本行业内部人员提供学习的场所和机会, 这不仅不利于继续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 而且由于缺乏竞争, 也不利于内部员工素质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 基层社区继续教育功能未有效发挥
社区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形式, 是推动教育与社会、教育与社区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 是实现全民继续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从重庆市社区教育的实践来看, 社区教育工作还停留在初步阶段, 基层社区的继续教育功能并未有效发挥出来, 主要表现在:一是政府统筹力度不够, 社区教育的开展缺乏经费保障。各级政府没有投入专门的社区教育经费, 有的是靠辖区单位赞助, 有的是从办公经费里挤一部分, 有的则靠向居民收费维持, 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社区教育活动难以广泛开展;二是社区教育资源未得到有效整合利用。各个街道和社区没有专职的社区教育工作人员, 也没有专门的社区教育管理和组织机构, 社区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联系, 社区教育工作衔接不力;三是社区教育内容和形式单一。社区教育的内容基本上是围绕低保人员教育 (学习政策) 、妇女教育 (学习计生知识) 和青少年的寒暑假教育展开的;社区教育形式上多为一些零散性培训, 规模不大, 社区居民参与率不高, 针对性和时效性不强, 不能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三、对重庆市统筹城乡继续教育发展策略的思考
随着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步伐的加快, 在城市发展和市民需求双重力量的推动下, 继续教育的飞速发展已成为现实的客观需要。重庆市应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切实加强政策措施保障, 全面促进继续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 健全运行机制, 为继续教育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1.健全继续教育法规。
加紧出台《重庆市继续教育促进条例》和《重庆市继续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办法、继续教育证书登记管理办法、继续教育施教机构质量评估标准等制度, 使继续教育全面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同时, 加大以维护继续教育权益为主要内容的法制宣传力度, 增强法制观念, 依法开展继续教育活动。
2.健全成本分担机制。
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体, 部门、行业及个人按一定比例负担的继续成本分担机制。明确市、区 (县) 政府以及企业事业单位对继续教育投入的主体责任, 争取政府按年度财政支出的0.5%左右用于统筹发展继续教育事业, 力争将企事业单位职工教育经费由工资总额的1.5%提高到3%以上。同时, 积极拓展继续教育经费的来源渠道, 吸引和鼓励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或捐助到继续教育领域中, 以适应继续教育发展的需要。
3.健全考核激励机制。
建立继续教育评估、考核和激励机制, 把继续教育工作纳入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评估考核体系中。建立有公信力的继续教育质量评价和机构资质认证制度, 加强继续教育市场准入监管和质量评估。把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成果作为其岗位聘任、职务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建立继续学分银行, 对累积学分达到一定数量的人员给予减免学习费用等优惠。行业和部门要探索建立带薪教育假制度, 解决从业人员, 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的工学矛盾, 为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提供条件保障。
(二) 加强资源整合, 为继续教育发展搭建全新的平台
1.整合继续教育机构和硬件资源。
打破行业、区域和所有制的界限, 促进各类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加强横向联合, 实现与各个行业的市场对接、办学场所与各种硬件设施的优势互补。对办学能力和办学条件比较好, 有发展潜力的培训机构, 给予重点的扶持;对办学特色不够明显, 办学规模较小的培训机构通过联合办学, 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对那些不具备办学能力、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布局结构不合理的培训机构进行重组和调整。
2.整合继续教育师资资源。
一是建立继续教育师资库, 实现师资资源的社会化共享, 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 聘任政治素质高、专业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为继续教育所用, 并实行动态管理。二是将继续教育师资整合的范围拓展到其他省市和国外, 从其他省市和国外引进重庆市紧缺的继续教育教师和在国内外某个领域有重大影响力的教师。
3.整合继续教育信息资源。
以现代信息网络为基础, 建立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面向社会大众的重庆市继续教育信息平台。充分利用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培训机构等现有资源, 建立区域性的继续教育学习中心或基地。利用这些学习中心或基地发挥其人才培养、新知识的产生和传播以及科技成果转换中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三) 划分重点领域, 为继续教育发展确定目标和方向
根据《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总体要求, 重庆市继续教育发展的重点领域应着眼于如下几个方面:
重点领域之一: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是确保实现“314”总体部署的必然选择。重庆市继续教育发展要配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的实施, 紧紧围绕重庆市“十一五”规划确定的重大专项、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等方面的主要任务, 整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培训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优势力量, 加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重点领域之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是引领我市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助推力。依托国内外一流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 对企业经营者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能力训练, 把创新思维应用于经营管理实践, 掌握经营管理的创新流程, 培养出具备长远的眼光、开阔的思维、并能对企业进行持续有效的经营管理创新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
重点领域之三:专业技术人才。开展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紧密结合重庆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议精神, 全面带动汽车摩托车、高新技术、交通运输、商贸物流、金融服务、旅游文化、矿业资源和房地产等8大重点产业, 开展以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为重心的专项继续教育活动, 重点培养能够紧跟科技发展前沿、创新能力强、专业水平高的技术人才。
重点领域之四:农村实用型人才。实施农村实用型人才专项培训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迫切要求。通过在主城区和其他各区县政府所在地建立农民工学院, 依托其面向初中及其以上学历的城市新增劳动力, 开展实用技能、技术的培养和培训, 逐步将农民工转化为新市民;开展大规模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为农村培养“留得下、靠得住、用得上”的专业人才。
(四) 实施重点项目, 为继续教育发展提速升档
1.实施“创新培优”项目。
大力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 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撑。一是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全员培训。通过对全市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科目全员培训, 使广大专业技术人员掌握本专业的最新科技理论和方法, 了解发展动态, 及时更新专业知识。二是加强企业自主创新教育。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改造、科技创新及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 以提高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 广泛开展企业继续教育活动。三是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培养。建立适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自身特点的继续教育模式, 促进继续教育工作协调发展。
2.实施“春风化雨”项目。
全面普及城乡社区教育, 使全民学习活动逐步形成常态化、生活化。一是创办社区教育实体。根据各社区的资源配置现状, 将区域内的成人教育机构、社会力量办学等进行合并, 成立不同类型的社区学校 (院) 或办学点, 并分别与市内的高等院校达成“对口指导、定点联系”关系, 使社区教育成为“人人想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重要载体。二是丰富社区教育活动内容和形式。在街镇的领导下, 开展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的教育活动, 如电脑、书法、绘画、法制、家政、英语口语、环保知识、卫生保健、子女教育、就业指导等, 使社区教育成为各类人员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3.实施“绿色耕耘”项目。
切实加强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 使农民工成为推进工业化、现代化、城镇化的重要力量。一是开展引导性培训。由各级政府, 尤其是劳动力输出地政府统筹组织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和社会力量组织, 对农民工开展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寻找就业岗位等方面知识的培训, 提高农民工遵守法律法规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二是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由各类教育培训机构、行业和用人单位组织, 通过定点和定向培训相结合的方式, 对农民工开展家政服务、餐饮、酒店、保健、建筑、制造等行业的职业技能。三是加强农民工培训服务工作。从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科研单位、企业、技术推广部门聘请部分专业人员, 组成农民工培训师资资源库, 1-3年组织人员编写一批农民工培训专用教材, 用于农民工继续教育培训。
4.实施“畅通立交”项目。
打通教育体系内部的各个障碍性环节, 加快建设继续教育发展的“立交桥”。一是逐步打破教育资源的学校垄断性和封闭性。由市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筹, 促进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互相开放, 学校资源向社会开放, 为广大受教育者对学习的要求提供多种选择机会。二是研制多元化认证支持体系。构建一种与“学历”认证相并行的“资格”认证制度, 沟通、衔接并统一规范教育领域与劳动领域、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正规教育后各类教育之间的学分互认、认证互通关系, 形成一种与“学历”认证相沟通的“资格”认证格局。
摘要:继续教育对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要提高全体公民素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建成内陆开放高地, 必须加强继续教育。针对现阶段继续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应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全面促进重庆市继续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
关键词:城乡统筹,继续教育,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 (2007-2020年) [EB/OL].重庆市政府公众信息网.http://www.cq.gov.cn/zfgbyxwfb/release/release2007/20071009/82771.htm
[2]彭智勇.加快推进城乡教育统筹发展[J].新重庆.2007, (6)
[3]张富伟, 王光雨.加快走出一条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城乡教育统筹发展之路——专访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任彭智勇[J].今日教育.2008, (10)
[4]2008年重庆人口发展保持良好态势[EB/OL].重庆市政府公众信息网.http://www.cq.gov.cn/zwgk/qwfb/131836.htm
[5]重庆市中长期城乡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重大战略研究专题之六:重庆市继续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报告[R].重庆:重庆教育学院, 2008.
统筹城乡成人教育 篇11
[关键词] 农村教育 统筹城乡发展 农民素质
1.问题的提出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重要思想。“五个统筹”体现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其中统筹城乡发展是五个统筹的核心与基础。如果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不解决,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就得不到充分发展,就谈不上社会的公平公正。因此,十六届五中全会从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出发,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并下发了2006年中央1号文件。无论是新农村建设,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离不开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而农村教育是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所以本文把农村教育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切入点,来研究我国的农村教育问题。
2.我国农村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
2.1.1农村基础教育经费匮乏
通过对农村部分中小学的走访,了解到只有镇政府所在地小学在购买电脑时得到政府的三分之一的经费投入,而其余中小学没有得到任何教育经费,其中有的小学还存在危房现象,但一直没有上级教育经费支持所以只能搁置,这也体现出了农村区域间也存在教育上的差别。
2.1.2农民对农村基础教育的认知程度比较低
在走访农村一些农户关于对子女教育问题的看法时发现,其中有85%的村民认为孩子上学是为了考大学,走出农村;有10%的人认为孩子上学是为了识字,能算个帐就行;还有5%的村民认为孩子上学没有用。长期以来,农民对农村教育一直存在着偏颇的认识,即把农村教育仅仅看成是农村青少年升学服务的教育,没能真正理解农村教育既是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的同时,也是为城乡经济建设培养合格的劳动后备军的双重任务。
2.1.3城乡差异导致的教育不公平
首先,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无法与城市相提并论,从整体上看,农村小学的硬件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黑板加粉笔仍是最常用的教学手段,一些实验仪器、图书严重缺乏。大多数农村中小学既没有电脑、语音教室等先进的教学设备,也没有图书馆和实验室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场所。有的学校虽然有了,但它们的作用却很难发挥出来。图书馆的图书几乎是摆设,难得对学生开放;实验室设备简陋,几乎不能做实验。其次,农村教师大多是大专、中专毕业生,甚至还有一批高中毕业的代课老师,因此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较低,严重的影响了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最后表现在教育经费投入上,农村基础教育发展过程中由于缺少教育经费的支持,负债问题依然存在,有的中小学由于缺少经费不能购买电脑,修建图书室等基础建设工作,还有的甚至搁置危房的修建工作,这种城乡教育差别导致了教育的不公平的存在。
2.2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存在的问题
2.2.1 农民对接受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积极性不高
目前我国农村人口大约有72750万人口,但整体素质还不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主要以中小学文化为主,而农民素质的高低又决定着农村劳动力能否顺利转移。为什么外出农民工很少有参加职业技术培训的呢?根据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受教育年限的个人收益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最重要的是机会成本,即学习而放弃工作所得到的收入。农民认为放弃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培训,而直接去打工,不仅可以节省学习费用,而且还可以增加个人收入。大部分农民之所以不愿意接受职业培训,主要是由于农民看到的是接受职业教育机会成本的增加而未来的预期收益难以预测,所以影响了他们接受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2.2.2 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专业设置对农民就业与市场的需求不适应
目前,农村职业学校仍然在开办脱离于市场经济建设的、对农民青年毫无吸引力的传统专业。专业设置缺乏必要的调查研究,不能根据当地支柱产业、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区域经济的需求设置专业,往往是哪个专业热门就一哄而上,造成各校专业雷同,没有各自的优势,特别是骨干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滞后,不能满足农民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
2.2.3 农村职业学校为农服务能力差
农村职业教育应该培养掌握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型人材,重点是传授专门的种植、养殖技术,使学习者能直接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但部分农村职业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不够明确,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与当地经济需求脱节,教学内容不能反映最新科技成果,实验实习基地的生产管理水平缺乏先进性和示范性,办学实力及自我发展的能力较弱,不能为农村学生带来很好的就业出路,因而导致大多数的农村劳动力没有继续在职业学校接受教育。
3.促进我国农村教育全面发展的对策
3.1 关于提高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水平的对策
3.1.1更新教育观念
制约农村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问题,在于其目标的单一、偏颇以及脱离农村实际。我们必须认清为农村现代化建设服务是农村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农村基础教育必须适应广大农村发展生产、科技致富、渴望人才的需求。因此,对于广大农村来说,需要从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农村经济建设的关系出发,确立全新的教育观念体系,实现教育现代化,使教育适应农村经济建设和脱贫致富的需要。
3.1.2 协调城乡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社会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准则,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一个方面,它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同时教育公平的实现也需要社会条件作为保障。因此应该采取如下措施来协调城乡教育发展,一是统筹城乡国民教育经费投入,为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提供经费的保证;二是统筹城乡教育资源建设, 保证统筹城乡教育发展过程的质量;三是统筹财政管理,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还要统筹城乡教师资源,大力开展城镇教师支援农村,到农村学校轮岗任教,并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学校工作。此外,各地要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和技术手段,大力培训农村中小学教师,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在和谐社会视野下,在均衡发展的基础上,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和群体教育之间的差距,促进教育公平。
3.2 关于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发展的对策
3.2.1结合农村实际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农村富余劳动力能否顺利转移,决定着能否完成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决定着能否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通过农村职业教育来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劳动力,以克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障碍, 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随时发布劳动力供求信息,帮助接受职业教育的农村劳动者就业或自主创业,把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当作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重要使命。
3.2.3 职业技术教育应向农村基础教育中渗透
要适应市场经济和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职业技术教育就应逐渐向农村基础教育的渗透。但要注意一点在农村基础教育中开设职业教育课程与文化课程的比重要掌握好,要因地制宜地设置一些劳动技能课,或设置实用的专业课程,使农村学生能够掌握和了解一两门实用技术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以便毕业后即使不能升学,也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做点贡献。
参考文献:
[1] 马和民.《新编教育社会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371—378页.
[2] 佟新.《人口社会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 第471、472页.
[3] 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76—196页.
统筹城乡成人教育 篇12
1 各年龄段人群对于地方高等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态度
在本文中, 我们对于地方高等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的是调查访问法。在城乡统筹的环境中, 地方高等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进行一定的革新。在研究之前, 首先就要调查访问, 调查对象为老人、年轻人以及父母三类[2]。
1.1 老人
由于老人经历的事情比较多, 因此对于国家的政策和事情的变化具有独到的见解, 鉴于这样的情况, 我们将老人列为头等调查访问的对象。无论是城里的老人还是农村的老人, 我们都进行了大量、详细的调查。通过调查和访问, 城里的老人和农村的老人所持意见基本上一致, 都希望在城乡统筹的环境下, 需要对地方高等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一定的改革, 这样不仅可以对国家的体育事业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同时可以促进其他方面的发展[3]。老人考虑的方面比较多, 除了考虑到体育事业方面外, 还考虑到国家的其他发展方面, 体育事业已经日渐成为国际的重要竞争方面, 体育的发展对于国际的竞争具有重要的作用。
1.2 年轻人
对于年轻人的调查访问, 主要原因在于年轻人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 而且年轻人的思维比较活跃, 头脑也比较灵活, 能够及时的接受新的情况。在绝大多数的年轻人眼中, 都希望借助城乡统筹的背景, 来改善地方高等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原因在于, 传统的地方高等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没有办法满足现阶段的情况。对于体育事业来说, 多数的人才都是年轻的一代, 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才是体育事业的未来, 只有改善地方高等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才能符合城乡统筹的背景, 符合国家发展的政策。对于年轻人的调查访问, 还有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就是他们能够影响到很多人的思维, 比方说老人, 比方说父母, 因为年轻人是国家的未来, 所以他们的看法和意见是十分重要的[4]。
1.3 父母
任何一个人才都有父母, 他们对于自己父母的意愿都非常的在意, 因此, 我们将父母列为调查访问的第三类。在城乡统筹的背景下, 地方高等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已经势在必行, 但父母对于地方高等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到底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谁也没有办法预料, 因此, 我们必须对父母的意见、看法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在将来的改革和发展中, 有一个估计, 对于一些问题能够有一些处理措施。父母对于人才的影响是没有办法估计的, 我们当然希望父母将积极影响做到最大, 将消极影响做到最小[5]。因此, 对父母进行调查访问就是为了能够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参考。
2 研究结果分析
2.1 关于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分析
(1) 体育教育人才需要系统的掌握体育教育专业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掌握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规律。地方高等体育教育人才对于这些技能和理论是必须掌握的, 主要原因在于, 城乡统筹的背景在国家的大背景下, 显得有一些特殊, 因此, 对于地方高等体育教育人才的要求就比较特殊。除此之外, 还要求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和一定的创造能力。这是为了能够更好的为地方高等体育教育发展做出更加卓越的贡献。
(2) 体育教育人才需要了解体育科学发展的新成果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 掌握一定的外语和计算机知识, 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艺术鉴赏能力。这些都是重点的培养目标, 虽然看上去有些困难, 但在实际的应用中, 是有很重要的实际效果的。对于城乡统筹这样的情况而言, 地方高等体育教育人才培养必须这样进行。
2.2 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2.1 现状
(1) 学科专业设置过于统一。在最初的设想中, 为了能够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在设置学科专业的时候, 就没有设置过多的专业, 导致众多的学生都学习统一的专业, 而社会的快速发展又没有办法消耗过多的毕业生, 造成了一定的就业压力。除此之外, 还存在一定的必修课偏多问题, 对于培养的学生来说, 学习压力过大[6], 可能没有办法达到预想的效果。
(2) 学科、专业划分过细, 不利于学科的交叉、渗透, 形成新的学科交叉点。在城乡统筹的环境中, 地方高等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得到改善, 但是由于没有对情况较好的把握, 导致在学科和专业方法划分的过细, 这就使得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没有办法良好的进行, 反而不利于人才的培养, 这是现阶段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之一。
(3) 体育学归于教育学门类的划分, 各种层次均取得教育学学位, 这就造成了体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单一化, 很难满足社会对体育人才的多方面需求。在城乡统筹的情况下, 地方高等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善, 就是为了满足社会对体育人才的多方面需求, 而体育学归于教育学门类的划分不但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 反而增加了一定的阻力, 不利于将来的发展。
2.2.2 问题
(1) 生源质量较低, 难以保证高质量人才。要想在城乡统筹的情况下, 改善地方高等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就必须从源头抓起。而所谓的源头就在于生源, 现阶段的情况是生源的质量很难保证。多数的情况是生源的质量存在随机性。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生源质量一直是困扰体育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老大难问题, 某些临时主攻某一体育项目以求顺利通过加试的高中毕业生占应届入校学生总数的比例逐年上升;同时为了适应高等教育的需要, 文化成绩在逐年提高, 这也是世界性的必然要求, 对今后学生的自身发展无疑是大有好处的。但是, 从小学到高中常年坚持运动训练、热爱体育运动的学生, 由于文化成绩低于录取分数线而被拒之门外。结果是文化和体育冒尖的人进不来, 招进来的学生大多是“两头”都不突出。由于生源质量不高, 教师普遍反映学生素质差、动作技能掌握慢、对动作的理解力达不到一定的要求, 影响教学的质量与进度, 因此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水平难以有突破性进展。
(2) 课程设置不可理, 学生择业就业难。对于学生来说, 课程的设置与将来的择业就业具有很大的联系, 甚至是决定着将来的择业与就业。现阶段的情况是多数院校的课程设置非常不合理, 不仅表现在专业课上, 在一些其他课程的设置上, 也非常的不合理, 对于学生来说, 根本就是滥竽充数。对于将来的择业就业没有丝毫的帮助, 甚至具有很大的消极影响。在城乡统筹这样的情况下, 地方高等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符合实际的情况, 一切要以国家和学生为重。在这里我们举一个实际中的例子, 我们曾对黄冈师范学院体育学院2006级的毕业生做过一次毕业前的择业调查问卷, 共发放问卷90份, 收回80份。结果显示, 在毕业后找工作的难易程度上, 有70.4%的学生认为找工作难;如果没有择业的限制, 有69.3%的学生将选择离开体育领域;在同一岗位的竞争中, 认为与自己所学专业有关的, 占76.6%;在反映择业面宽窄的指标上, 调查结果显示, 有71人参加过人才市场的招聘活动, 占88.75%, 但是有68人应聘的单位为教育系统, 占95.8%, 有2人为人事系统, 只有1人应聘企业单位, 这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学生择业面较窄, 选择的余地小。
(3) 用人单位需求与毕业生实际状况的矛盾。对于城乡统筹的情况而言, 虽然是要改变和摈弃过去那种重城市、轻农村, “城乡分治”的观念和做法, 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削弱并逐步清除城乡之间的樊篱, 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确定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研究重大经济政策的时候, 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放在优先位置, 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但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 还是没有办法良好的进行地方高等体育教育人才培养, 从用人单位需求与毕业生实际状况的矛盾就可以看出。很多用人单位所招聘的岗位与毕业生的需求有很大的违背, 这就没有办法在城乡统筹的情况下良好的改善地方高等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3 改善人才培养模式思路
3.1 保证生源质量
在上文中我们提到, 由于生源质量不高, 因此很难保证地方高等体育教育人才培养。鉴于这样的情况, 经过研究, 必须在生源质量的问题上进行严格的控制, 无论是在考核方面还是在一些选拔制度上, 都必须严格的进行, 不能出现任何的舞弊, 保证生源的质量。只有控制好源头才能保证接下来的措施能够有效的进行。对于地方高等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来说, 生源是最重要的, 只有把握好生源, 才能有在城乡统筹的环境中, 有效的培养出人才, 为国家的体育事业做出卓越的贡献。
3.2 合理设置课程
对于地方高等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来说, 合理的设置课程是其中的重要过程, 学生只有学习到合理的课程, 才能良好的进行择业与就业。之后在将来的发展中表现的更加优异。课程的设置可以向老人、年轻人以及父母进行调查访问, 在行业内广泛的交流, 一定要符合城乡统筹的情况, 符合国家的政策和发展的方针。合理的设置课程对于地方高等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将来的发展中, 可以打下坚实的基础, 有助于人才良性的循环。
3.3 用人单位与毕业生良好的结合
从实际的角度出发, 用人单位的发展离不开毕业生。因此, 用人单位可以进行广泛的招聘, 定向培养, 二者可以良好的结合, 用人单位不要单一的招聘, 毕业生也要灵活的就业。二者都要利用好城乡统筹这样一个大的环境。对于地方高等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而言, 二者都可以做出独有的贡献。
4 结语
对于城乡统筹这样一个大的环境来说, 是改善地方高等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最佳时机。本文对城乡统筹背景下地方高等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 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 会获得比较大的成就。当然, 最重要的就是要从实际的情况出发, 以国家为重, 将地方高等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善到最优, 将城乡统筹的优势利用好, 才能为国家做出卓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钧, 章荣江.高等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02 (5) .
[2]田振军, 吴宏江, 李振斌.从体育社会化视角论我国21世纪高等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4 (6) .
[3]王海涛.浅议高等体育教育改革[J].体育文史, 2001 (2) .
[4]刘淦清, 简德平.我国普通高等体育教育改革探索[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5 (2) .
[5]李卫平, 任保国, 李金华.当前我国高等体育教育研究中的若干热点问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0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