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产业

2024-10-03

城乡产业(共11篇)

城乡产业 篇1

1 产业聚集的萌芽与城市的形成

根据马歇尔的经典解释, 产业聚集有三个原因:第一, 促进专业化投入和服务的发展。第二, 为具有专业化技能的工人提供了共享的劳动市场。第三, 使企业从技术溢出中获益。

正是基于以上的原因, 伴随工业革命的进行, 众多既互相独立又互相关联的企业依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关系在地理空间上聚集, 形成同一行业的企业聚集于某一地区的现象, 只不过此阶段产业聚集的规模相对较小而已。与此同时, 伴随着产业聚集区的形成, 其向心力亦可以促使人口、资金等生产要素向聚集区流动, 从而带动商业、信用等辅助产业的形成及发展。在此基础上城市也就在原材料和能源产地、人口集中的市场区域或者交通可达性优越的区域形成。

随后的工业化又使人口和产业进一步向城市聚集, 促进了城市的扩张。由于市场联系的密切, 城市间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日益频繁, 进一步强化了城市的聚集和扩散功能, 使城市系统逐渐壮大。

2 现代产业聚集与产业转移

新经济地理学认为:产业的空间聚集依赖于收益递增、运输成本和需求的相互作用, 同时外部经济对产业聚集亦起到关键作用。也就是说, 空间聚集化的相关企业可以获得以下几种竞争优势:

第一, 产业聚集有利于节省交易成本。

在现代经济中, 交易成本日益成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聚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交易成本。首先, 企业地理位置接近方便了企业之间就方案的不断讨论、更新;对合同的内容根据经常变化的情况进行再谈判;方便企业寻找更优秀的公司来为自己服务, 同时也方便了企业对客户的寻找, 大大降低了搜寻成本。其次, 更加专业化的劳动力市场一方面有利于为企业提供更高素质的劳动力, 同时还可以根据自身的生产需要及时调节工人的数量, 减少了管理成本和工人保障方面的费用;另一方面, 也降低了劳动者对工作岗位的搜寻成本, 促进了劳动力的流动, 极大地提高了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再次, 产业聚集也比较容易形成区域专业化人才的聚集, 而劳动力的高流动率加快了知识和信息的流动, 增加了创新的机会。最后, 由于企业间的交易本身也包含着区位成本, 企业在空间上越分散、交易频率越多, 交易成本也就越高。因此, 企业间的空间接近可以降低空间交易成本, 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运输成本的降低。

第二, 产业聚集可获得外部经济。

外部经济对于市场范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节约企业的生产成本, 从而使得企业能够承受更多的交易成本比如运输成本等, 从而扩大企业能够触及的市场范围。而且外部经济具有正反馈机制, 产业聚集产生的外部经济效应, 又会吸引更多的新的企业汇聚, 从而促进聚集体的进一步发展, 产生更大的外部经济。产业联系较强的企业因地理位置的接近而节省相互间物质和信息的转移费用, 从而降低生产成本。通过产业的空间聚集, 可以实现相同部门的中小企业数量增加, 整体规模增大;而企业规模增加可以导致劳动分工的细致, 交易内部化带来交易成本的节约、购买原材料方面的规模优势, 从而使得企业在生产上获得随产业聚集规模扩大所带来的报酬递增。并且, 由于产业聚集所带来的报酬递增, 不会带来管理成本的上涨。产业聚集还有利于将聚集体内企业之间的外部经济内部化, 如一些公用设施的使用。

第三, 产业聚集有利于创新活动的产生。

创新活动主要体现在区域聚集体内, 高度专业化技能和知识、机构、竞争者、相关企业及客户在地理上的集中, 能产生较强的知识与信息累积效应, 为企业提供实现创新的重要来源以及所需的物质基础。而且大量同行业企业聚集一地常使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表面化, 迫使企业利用这些优越条件积极参与创新活动, 以获得市场竞争力, 从而更快、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使公司从技术溢出中获益。

基于以上原因, 现代企业在利润的驱动下, 自然不约而同的选择空间上的集中, 与萌芽时期不同的只是规模的不断扩大, 形式的不断更新。

但在关注产业聚集趋势的同时, 产业分散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产业也像有机体一样是有其生命周期的, 大体可以分为成长期和成熟期。而随着产业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 市场不确定因素的减少, 新兴产业的投资风险降低, 受少数在位厂商获取巨额市场利润的诱惑大量投资者开始进入该产业进行投资, 产业内企业数量迅速提高。随即进入产业成熟期。此时产品的替代品日益增多, 且产品日趋标准化;加之城市的膨胀, 地价、劳动力价格上涨迅速, 成本优势消失。为继续获得竞争优势, 大多数企业会转移至劳动力及土地价格相对便宜的城市近郊地区。

因此可以断定, 伴随产业的生命周期, 当某产业在某地区聚集到一定的程度时, 其聚集区域会逐渐失去其往日的优势, 因而产业势必向技术、资金梯度较低的地区扩散、转移。而由于产业聚集的种种正的外部效应, 追求利润的相关企业又势必在转移到的地区重新聚集, 而在城乡交界地区形成新的产业聚集区。

3 产业聚集、转移与城乡一体化

产业转移对移入区域的主要影响为:

第一, 要素转移和资源利用效应。产业转移将推动劳动力、资本、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企业家才能等生产要素以贸易转移和投资转移等多种方式实现跨区域转移。而先进产业的移入会有助于实现产业移入区域原有要素的充分、合理利用, 有助于实现生产要素的跨区域优化配置。

第二, 产业关联和技术溢出效应。移入产业可能通过与其它产业之间的广泛、复杂、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 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并在这种带动发展的过程中, 促使移入产业技术得以在关联产业中溢出。另外, 移入产业所包含的技术容易被移入区产业所模仿、消化和吸收, 从而导致移入区产业技术进步。

第三, 竞争引致和竞争力变化效应。产业转移有可能使移入产业打破欠发达区域原有产业的低效率垄断局面, 引致内外产业间竞争, 改善区域产业的市场结构, 增强移入区域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推动欠发达区域的产业成长和升级。

第四, 观念更新和制度改善效应。产业转移伴随着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文化、新思想、新观念、新意识和新的管理方式和企业家精神的传播与扩散, 这种软资源的传播与扩散将缩小发达区域和欠发达区域在管理经验和创新意识方面的差距, 进一步融合、更新、改造欠发达区域的传统观念, 推动欠发达区域制度环境的逐步改善。

因此, 可以预见的是:伴随科技进步而来的产业生命周期, 使企业在“成本-收益”的权衡下, 先在城市地区聚集, 然后向城乡边缘区域乃至乡村地区转移, 再在其转移区域形成聚集, 而且转移企业的某些部门如研发部门等因为需要技术支撑等原因, 在城市的学校或者科研机构密集区域聚集, 这就进一步加大了城乡联系。另外, 伴随交通网络等的发展其聚集效应、转移效应必将辐射更广大的地区, 从而逐步缩小城乡差别, 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4 政策建议

目前, 中国城乡差别巨大的原因主要是政策性的, 体制制约是其中的核心因素, 人为地阻碍了劳动力、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的自由、合理流动, 不利于乡村农业、工业的现代化改造, 最终使城市化和经济增长陷入一种低水平的不良循环。

改革开放前乃至以后的一段时期内的工业化政策基本上是优先发展城市重化工业, 剥夺乡村农业, 人为的阻碍了城市化进程, 造成了城乡差距积重难返的困境。后来某些地方又出现了人为急速推进城市化的现象, 导致部分农民边缘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有鉴于此, 城乡一体化本应是在市场经济制度下是伴随生产力进步的一种自然演进的过程, 自有其周期及规律 (本文只是给出了一种解释) , 政府切不可想当然的阻碍或者推进。

参考文献

[1]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

[2]郝寿义, 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郝寿义, 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3]杜贵阳.斯密定理、产业聚集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2004.[3]杜贵阳.斯密定理、产业聚集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2004.

[4]王缉慈.中国地方产业集群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的意义, 2004.[4]王缉慈.中国地方产业集群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的意义, 2004.

城乡产业 篇2

中共郧县城关镇党委书记 郝天斌

2001年郧县乡镇合并,原大堰乡整体并入城关镇,大堰似乎实现了由“乡”到“城”的转变。事实如何呢?用老百姓的话说“换汤不换药”。城与乡的区别并没有因为行政区划的调整而有所改变,反而更加凸显出来,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区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在对比中更加显眼:城区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工业、商业为主,而农村片区地处边、远、山、贫困地区,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城区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齐全服务周到,而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出行难就医难入学难;城区逐渐成为工、商、住、旅的集聚区,农村却因打工经济变成 “386199”(妇女、儿童、老人的代称)部队的驻地;城区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地区也是不争的事实。十几年以来,城关镇也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这种城乡差距却始终存在,而且有加大的迹象。

随着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调水在即,作为核心水源地、国家限制功能开发区,确保一江清水送北京已经成为城关镇不可推卸的责任。这对于城关镇来说,以大规模的工业化推进城镇化、破解二元经济结构难题走城乡共同繁荣之路显然又是行不通的。

面对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生态保护首当其冲、工业化促进城镇化行不通等诸多难题,城关镇发展镇域经济、促进社会各项事业进步,必须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探索改革创新的锐气,立足镇情,针对性的破解难题,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实际的发展之路。

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的难题,关键在于促进农民增收。这是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基点。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农民增收问题发出了“一号文件”,提出了促进农民增收的“高含金量”的政策措施。增加农民收入,最根本的途径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重点发展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关系密切的项目,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农田水利、乡村道路、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环保设施等。

要保一江清水向北流,城关镇的发展必须立足库区实际,把生态保护放在第一位,走绿色发展、绿色繁荣之路,把生态建设与保护落实到规划建设的全过程,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充分彰显青山绿水、蓝天白云、自然生态的特点,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是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城关镇为郧县的中心,是十堰市打造鄂豫陕渝毗邻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重要支撑,率先实现城镇化是城关镇的重要职责,也是大势所趋。于是,三个问题在破解中得到了三个关键词:农民增收、生态产业、城镇化。思路越来越清晰。

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提出“实施城乡一体化,努力实现全面小康,建设美丽中国”;十堰市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十堰市生态滨江新区”的战略;随着郧县沧浪洲大桥的开工建设,301省道的改造升级,特别是连接城区的沿江大道建设,给城关镇农村片区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子胥湖城乡统筹试验区作为全国城乡一体、社会转型和全面小康的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十堰生态滨江新区的延伸和支持,应运而生。

2012年1月,城关镇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十堰市润景园林有限公司生态园林项目落户城关镇堰河村,投资5000余万元,初步建成生态园林基地。经过初步发展,先后得到郧县、十堰党委政府以及各及有关部门认可,随后决定将子胥湖项目融入“十堰生态滨江新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大面积覆盖,大手笔规划,大力度支持,大幅度保障,大步子推进。随后注册成立湖北子胥湖集团,2013年初由郧县县政府在北京与湖北子胥湖集团正式鉴定协议,建设子胥湖城乡统筹试验区,首期开工涉及生态、民生的十大项目,自此掀起了以城关镇农村片区为主战场的建设新篇章。

子胥湖总体规划面积涉及12个行政村、60平方公里。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先行试验区,以城乡统筹、现代农业、生态旅游、子胥文化、新农庄、宜人宜居六大主题发力,努力打造全国城乡一体、社会转型、全民小康示范区。

试验区在政府主导下,企业投资,政企共建,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绿色宜人、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以生态环保为统领,借子胥文化发力,全面绿化整治,构筑田园都市;以建设宜人宜居生态区、城乡统筹示范区、绿色产业聚集区、转型发展试验区为目标,计划用八年时间打造生态滨江之城、田园森林都市。

在子胥湖城乡统筹项目区域内,实行种植、养殖、加工、旅游服务等多业并举,将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融为一体,农民在生态建设、营运中受益,农村适龄劳动力实现100%就业。城关镇在发展中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镇化,逐步实现城乡一体。

子胥湖城乡统筹试验区主打生态牌。着眼挖掘农耕资源、春秋文化和山水人文优势,着力打造生态有机农业、滨水园林湿地景观和田园森林都市为主的园林花卉、观光度假、生态文化、文体娱乐及旅游服务产业。充分发挥区位、人文、地理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着力打造生态产业。这里与郧县主城区唇齿相依,与十堰生态滨江新区隔江相望,滨临汉江,依山傍水,交通便捷,山环水绕,环境怡人,各种资源并存。乡村田园风光旖旎,民风淳朴;子胥文化悠久而厚重,梨花寨、茶马古道遗迹保留完整,文化底蕴丰厚。因而核心区以旅游、服务等基础建设为主,发展涵盖六个村,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主要建设子胥湖环湖路、游客服务中心、游艇码头、风情小镇、养老养生公寓、水上乐园、生态农业观光体验区、山地主题公园、田园森林都市等项目。沿301省道、312省道沿线发展园林、果木、苗木、花卉产业和生态保护、农耕体验、果茶采摘、旅游产业开发,辐射带动沿线九个村。

试验区以保护性开发为主。通过全面绿化整治的举措,试验区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植被覆盖率(草坪、森林)达到100%,无裸露土层,完全改变水土流失的现状,根绝水土流失。

试验区没有工业污染。工业以农产品加工、包装为主,不制造“三废”。准备建设的茶叶加工、茶饮料加工、果脯加工、果饮料加工等农业产业化企业,没有排放;生活污水实行雨污分排,生活污水通过污水收集管网集中到城区污水处理站,完全杜绝向汉江直接排放。

在项目区内,只要愿意,所有农户土地、房屋可以流转、出让、出租给公司;凡是有劳动能力的农民都可以在果园、茶园、创意农业园、花卉基地、苗圃基地、公园公司等从事环卫、除草、种植、养殖、加工、物业等各项劳务和管理工作;居民集中安置进小区住高楼,五配套(水、电、路、通讯、健身娱乐)、五化(硬化、净化、美化、亮化、绿化)设施统一建设,广场、卫生室、幼儿园等公共服务机构和城镇化基础设施设施集中规划,农村居民生产方式、收入方式、生活方式逐步发生转变,文明素质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通过政企共建、土地流转入股、开放股权引资等方式,农村片区的村民变成股民,村委会变成公司,调动村民全员参与新农村的建设与管理,使农民成为实验区的参与者、支持者、建设者、发展者。农民离土不离乡,既实现了农村人口转移,又有效破解了“三农”发展难题,为推进城乡统筹、一体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探索出一条好路子。

按照三年显雏形,五年见成效的规划要求,经过五至八年开发,子胥湖将成为鄂西北最大生态园林氧吧、十堰生态滨江旅游胜地、城乡统筹一体发展示范区,成为中国汉江河畔一道靓丽的风景。

城乡产业 篇3

1.发展农业产业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

1.1发展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区域布局结构趋同、农产品品种结构失衡、标准化生产水平低是制约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关键因素。

1.2发展农业产业化是积极转移农村劳动力资源的重要途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生产向产前和产后延伸,整合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诸多环节,可就地直接转移大量农村劳动力。同时,农业产业化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可让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从传统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增加农民收入。

1.3发展农业产业化是推进农业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发展现代农业的实质就是用先进技术发展农业、用现代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经营方式管理农业、用科学理念指导农业,全面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既能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潜力,又能充分借用外部的资源,扩大农业的总体规模,突破产业、区域和所有制的界限,改变农业单纯从事原料生产的弱势地位,提高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和综合效益。

1.4发展农业产业化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既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其重点在农村,关键在农业。农业产业化正是有效整合城乡生产要素,促进城市资源下乡,农业经营进城的重要纽带。其产业链条涵盖三个产业,可通过发展第一产业,拉动第二产业,带动第三产业,实现三个产业互动发展,从而为逐步缩小城乡差别,改善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开拓一条有效路径。

2.当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2.1土地流转问题

2.1.1土地流转制度不健全尽管现行法律明确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但对于转让的范围、形式、程序、价格、管理等,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尤其对于如何在土地流转中保护农民的利益缺乏明确而有效的措施。

2.1.2土地的保障功能仍较明显 一方面我国人口压力的长期性及城市化的滞后性使得农村土地实际上承担着农村的社会保障功能,难以按照市场经济规则流动。另一方面,离开土地进城的农民绝大多数从事临时雇佣工作,被排除在城市社会保障之外,仍将土地作为最后保障。加之几千年来农耕文化的深刻影响,部分农民恋土情节较深,即使无力耕种也不愿转让。大量农民滞留在农村,形成土地流转的重要制约因素。

2.1.3市场中介组织匮乏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匮乏,土地流转的自发性、随意性、盲目性大;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经营机制尚未真正建立,土地流转合同不规范,损害农民利益的事时有发生,影响了土地流转的速度、规模和效益,不利于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2.1.4流转信息不畅现在流转土地面窄、局部、单一,严重影响土地集约经营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因此,要构建农村土地流转动态信息库。农村土地流转动态信息库应该以乡镇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各种资料为基础,经过综合分析、分类、更新和加工后形成一种信息汇总。

2.2体制机制问题

2.2.1小规模分散生产制约规模效益现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按人口与土地级差平均分配地块,“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土地。农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往往采取多种经营以分散风险,家庭经营兼业化、多样化,呈“小而全”的生产格局,这势必导致土地集中利用率低,生产规模难以扩大,阻碍规模生产,制约规模效益。

2.2.2现行土地经营体制和户籍制度阻碍自由流动和生产资源优化配置土地规模化经营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但现行的过于分散的农村土地经营体制增加了实现规模经营的成本,加之受行政区划的影响,难以形成跨乡镇、跨区县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产业带,难以形成联片开发的规模优势。同时,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加大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成本,使大量农民离土不离乡,不愿放弃土地承包权,影响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

2.2.3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制约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一体化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相互协作,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体制。然而现实情况是农业产业的一、二、三产业,产、供、销各环节分别由政府的不同部门管理,且相互之間缺乏协调机制,致使农业产业链条被人为分解。主管部门往往以抓生产保产量为主,追求产量的最大化,而不是按市场规律追求效益最大化。同时,受利益驱动,各地争上项目,造成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严重影响农业产业的比较效益。

2.2.4农村劳动力素质相对较低,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 劳动力是经济活动中最能动、最积极的因素,高素质劳动者可以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使产出量增加,品质提高,相应提高农业投入产出比。与此同时,高素质农村劳动力有利于促进劳动力均衡地向社会二、三产业转移,从而实现社会产业结构协调发展。但长期以来,城乡教育发展机制存在较大差异,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等因素导致农村办学规模、教学设备、师资配备等方面均不能适应形势的要求,影响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同时,农业人才流失现象突出。一方面,农业技术人才大量集中在县乡镇,却往往由于部门交流、竞争上岗等原因进入行政岗位,发挥不了自身特长。一方面,二、三产业凭借比较优势,吸引农技人才流入城市,使人才大量流失。人才缺乏已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突出制约因素。

2.3发展模式问题

2.3.1龙头带动型以龙头企业为主,围绕一项或多项产品,形成“公司+农户”的产销一体化经营模式,通过龙头企业作支撑,带动农民实现规模经营,达到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目的。这种类型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但该模式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公司、农户双方实力悬殊,主体地位不对称,农户的合理利益诉求往往得不到充分表达,不利于保护农民利益;双方以产销合同为联结纽带,容易因为市场价格波动引发产销的相互违约,组织形式缺少稳定的长效机制。

2.3.2主导产业带动型以“名、优、新、特”产品开发为目的,从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名优产品入手,形成区域性主导产业,对那些资源优势最突出、经济优势最明显、生产优势较稳定的项目,进行重点培育,加快发展,形成支柱产业,围绕主导产业发展产销一体化经营。但这种模式适用于资源独特,能大量生产各种名特优农产品的地区。其缺陷在于对资源禀赋要求较高,在广大农村不具普适性。

2.3.3示范农户带动型通过发展典型示范大户的方式,在一定区域内形成具有辐射影响力的产业,通过影响和带动更多的农户自愿参与到该产业开发上来,不断扩大产业开发的规模。示范农户作为农村家庭经济发展的示范样板,在很大程度上对产业开发规模化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辐射与引导作用。该模式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农产品生产仍然分户进行,难以产生规模效益;示范农户缺乏技术开发、经营规模和市场推广方面的实力,很难树立和维护自己的产业品牌,参与的农户也因为独家独户缺少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体系,最终也不能从根本上突破传统农业模式的限制。

2.3.4 现代农业示范区带动型选择农业高新技术密集的优势地区为平台,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区,具有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科技、高效益的特点及生产、示范、带动和服务四个功能,对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起到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该模式在项目建设、争取国家财力与政策支持以及高科技示范辐射等方面极具优势。但其缺陷在于:需由政府行政推动,增加了管理成本;对科技、人才等要素有很高要求,对后发地区无明显推广价值。因此,在实践中,需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各种模式的优势,并积极探索创新发展模式。

3.关于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对策建议

3.1更新农业产业化发展理念

3.1.1坚持用现代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产业化破除传统观念和小农意识的束缚,把工业化理念落实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各个环节之中,用现代工业的发展思路来指导农业产业化,用现代工业的经营方式来经营农业产业化,用现代工业的管理模式来组织农业产业化,着力培育优势农业产业,着力培植支柱产业基地,着力发展规模经营,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不断捉高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水平。

3.1.2 坚持用市场化理念发展农业产业化牢固树立市场观念,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围绕市场抓生产,抓好生产促市场。一方面抓好“有形市场”,大力建设农产品交易市场,为农产品的顺利流通提供有效平台。一方面抓好“无形市场”,积极培育发展农产品流通大户和流通组织,不断提高经营能力和经营责任,鼓励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在各大中城市设立营销窗口,拓展农产品销售市场。

3.1.3坚持用信息化理念发展农业产业化以信息化为载体,把现代信息技术、方法和智能工具充分运用于农业产业化经营全过程,实现农业产业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经营一体化,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深度发展。

3.1.4坚持用城镇化理念发展农业产业化树立城乡一体化发展理念,做大城镇规模,做强城镇实力,繁荣农产品流通市场,承接农村人口转移。

3.2健全农业产业化政策制度

3.2.1完善土地流转政策明确农民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主体地位。规范土地流转合同,规范合同格式,明确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加强对土地流转的调控。采取转让许可证的办法,加强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和流转,并尽快完善产权登记制度,逐步形成城乡地政一体化管理。建立农地资产评估体系,科学评价农用土地价值,确保农业土地合理流转、科學流转。

3.2.2完善风险规避政策 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科学选取风险指标。如衡量自然风险的气象指标,衡量市场风险的经营安全率、市场占有率,衡量技术风险的投资回收率、资金利润率,确立全面准确的指标体系和运算风险的数学模型,将各种风险量化综合,掌握其变化规律,便于经营者在风险来临之前做出准确预测,提前采取措施;完善合理的农业风险保障制度。认真总结经验,大胆探索,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对农业保险的组织形式、经营原则、保险责任、保险利率、理赔办法、政府对农业保险补贴等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做到有法可依,并以此提高农民的保险意识。

3.2.3完善财政支持政策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充实农业产业化项目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有规模效益、有市场竞争力、有辐射带动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健全地方配套农业产业化基金制度,完善农业产业化基金审核制度,确保农业产业化专项基金及时足额用于产业化项目建设。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科技三项经费、中小企业科技发展基金等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力培植名牌企业,凡获得国家及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的品牌,由财政给予奖励。

3.2.4完善金融支持政策 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申请贷款,视项目用途与实际需要,适当放宽担保抵押条件,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加大对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适当放宽龙头企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使用扶贫贷款的条件。农村信用社对于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开展评级授信,给予贷款支持,在贷款利率上实行优惠。

3.2.5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起覆盖全体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资金来源保证体系,确定各级政府合理的负担比例,建立稳定而逐步增长的农村最低保障补助基金,完善农村最低保障投入机制;建立科学的低保标准增长机制,在确定的最低标准之上,允许各地根据自身条件确定相应的农村低保标准,逐步缩小与城市低保的差距;探索建立不同层次和水平的农村社会保险制度。按照“尽同样义务,享受同样权利”的原则,将进城务工农民纳入城镇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体系。在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推行土地换社保的新型保障方式,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制定城乡统一的用工登记、用工推荐、劳动者权益保护等制度,取消用工上的城乡差异,形成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3.3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3.3.1创新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建立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引进、扶持机制,加速培育一批产业关联度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在数量和总量上突破,努力实现三大转变即由小规模向大规模转变、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变、由国内型向国际型转变。推动农业龙头企业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监督机制,加快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农业龙头企业产权制度发展,广泛汲取中介组织带动型、主导产业带动型经营模式的优点,促进松散型、半紧密型利益连接向紧密型利益连接机制转变,使原来在产权上与农民没有关系的龙头加工企业逐步演变成由农民合作组织创办的加工实体,从而使公司与农户成为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3.3.2创新专业市场带动模式 完善利益连接机制,实行加工及销售环节对农户的利润返还,实现利益连接松散型连接向“契约+部分利润返还+服务”的紧密型转变。同时,改进专业市场带动模式缺乏深加工能力的问题,适时发展深加工,形成“培育一个支柱产业,带动千家万户,促进专业化区域经济发展”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新格局。

3.4完善农业产业化运行机制

3.4.1完善农产品品牌机制高度重视品牌效应,培育一批品牌,拉动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树立品牌形象;加大品牌扶持力度,要集中力量抓好品牌基地建设,通过良种扩繁,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基地,满足龙头企业对优质原料和市场对优质产品的需求;加大品牌延伸力度。严格执行质量标准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基础性工作,是实施品牌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引导龙头企业树立质量意识,建立与国际规则接轨的质量管理体系和企业产品标准,采用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以及出口目标国的标准组织生产加工农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档次。注重实行标准化生产,通过标准化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加大品牌开发力度。在品牌开发上要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产、加、销一体化,做大做强农产品品牌。

3.4.2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完善农业产业化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机制,提高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素质。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造就一大批适应农业产业化要求的有知识、有技术、懂经营的新型农民;完善引进高新先进科技机制。坚持走产学研、农科教相结合的发展路子,加速优良品种的选育和推广运用,大力开发优质高效技术、农业减耗减本增效技术,研究开发一批市场潜力大、产品附加值高、特色明显的农产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引进竞争机制。建立有效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对龙头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品牌培植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给予奖励,鼓励企业创一流技术、树知名品牌,提高龙头企业的科技含量和产品的技术水平;引进有效载体,引导和引入龙头企业参与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建设,使企业成为农业先进科技的开发中心和推广基地,成为科技创新的有效载体和主体。

3.4.3完善农业产业化利益连接机制完善价格保护型利益连接机制,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完善利润分享型利益连接机制。鼓励龙头企业或中介组织将农户产品加工、运销等增值的一部分利润按一定的方式(如按交易量)返还给农户,用于农户扩大再生产;完善参股合作型利益连接机制。鼓励龙头企业通过资金投放与农户土地经营权、劳力、技术入股等方式,组建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的紧密型原料生产基地,通过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逐步建立“龙头企业+农户专业合作组织(行业协会)+农户”的利润连接机制,形成“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企业连接基地,基地带动农户”的新格局。

城乡产业 篇4

一、城乡产业互动中的机制效应

(一)城乡产业互动的现行机制

根据浙江大学黄祖辉的观点,笔者认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农民为主,社会参与”是当前各地城乡产业互动的基本模式。城乡统筹中产业互动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政府在这方面应起主导作用,但是仅靠政府的投入不能解决问题,还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参与的作用,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在政府大力改善投资环境的同时,引进市场机制共同发展经济。

(二)现行机制中的要素缺失现象

目前,在统筹城乡的产业互动发展中,城乡二元结构还深深的制约着农民和农村的发展。农业基础薄弱,农业的比较优势不明显,投入农业的资金总量还远远不够。农民的参与积极性不高,他们对国家政策和市场运作的规则和信息还不很了解。由于城乡统筹在我国还是个新事物,政策和法制还不健全,政府在运作时也是放不开手脚。

(三)要素缺失的不利因素

由于城乡统筹是四位一体的,是政府、城市、农村和社会四方共同的努力才能完成的,所以缺了哪一方都是不行的,其中农民的积极参与是关键性因素。在现行机制下,政府投资有限,投资农村还不是投资者的第一选择。目前,作为城乡统筹的一个主体的农民仍然还是以土地为其主要依靠,而企业投资农村需要的恰恰是土地和劳动力,所以农民的参与性不高会严重的阻碍农村的发展和城乡统筹的进程。此外,没有完善的有关城乡统筹的法律法规,在城乡统筹的发展中政府就会滋生腐败,企业就会损害农民的利益,而农民也有可能阻碍城乡产业的互动。

二、城乡产业互动中的主体效应

(一)三个主体及其相互关系

当前在城乡统筹互动中,三个主体的相互关系概括起来讲就是“政府主导、企业出资、农民参与”。从本质上讲,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是政府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因此,统筹城乡发展的主体必然是政府。政府承担了主要责任,通过建立领导机制、制订规划、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等,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农民在政府的指导和引荐下以土地为最大的资本进行招商引资。同时,大量的失地农民也是最廉价的劳动力。此外,必须尊重市场规律,重视社会力量,形成政府、社会、农村集体三者之间互补、合作的良好格局。

(二)各主体地位的不对称现象

在三个主体中,农民地位比较薄弱,虽然政府在极力的保护着农民的权益,但是,农民由于其历史、现实因素他们自身能力有限。首先,信息的不对称就是一个大的问题。在当今知识型社会,信息就是财富。其次,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个人能力也不是很适应当今市场经济。这就引发许多问题,农民总是感到政府和企业损害了他们的权益。在有些地方,政府还是以“家长式”管理在行使权力,农民自主性比较差,而一些企业还以农民不懂法律、政策而欺骗、剥削农民。

(三)主体地位不对称的消极影响

政府、企业、农民三者主体地位的不对称是我国城乡统筹过程中一个很突出的问题。传统的小农经济和农民文化素质不高,使得单个农户获取信息的动力和能力不足。这就使很多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容易脱节,农民不了解市场信息,同时有些企业也会利用农民不了解法律政策和市场新信息的空子,损害农民的合法利益,致使农民对城乡统筹有了疑惑。政府在这种情况下总是怕出“乱子”,改革的步伐自然就慢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也就会延缓。

三、城乡产业互动中的形式效应

(一)城乡产业互动的主要形式

土地流转是全国各地推行城乡一体化最普遍采用的模式。土地流转形式却有多种形式,包括租赁、转包、买断、入股、互换经营等形式,促使农民逐渐脱离土地向城镇转移,进入二、三产业。目前,全国各地土地流转发展趋势是土地集中,集约经营。其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土地返租,集体经营。二是土地变资产,人人入股。三是置换土地,还建小区。

(二)各形式的政策缺位现象

随着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不断推进,乡镇城镇化扩张。乡镇面貌一新的背后是大量耕地被蚕食,耕地面积锐减;现行货币政策安置方式无法解决失地农民后顾之忧,失地农民生存难以为继;农村土地流转不畅,要地农民呼声与日俱增,引发深层次矛盾,诸多问题亟待关注和解决。土地是最稀缺的不可再生资源,但只顾眼前,不顾将来的乱占耕地在农村还依然普遍存在。个私企业异军突起,无疑要占用农地,同时势必造成大量耕地闲置浪费;农村“空心村”的存在,农民建房弃旧建新,造成村庄渐渐向外扩张侵占农田;更有些地方本着经营城市就是经营土地的观念,发展经济就打土地主意,依靠土地做交易,造成耕地锐减。

(三)政策缺位带来的相关问题

土地是农民的生存基础,在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保障农民就业、生活、医疗、养老等保障体系之前,土地必将是农民社会保障的载体和农民家庭最基本的经济基础。因此,农民失去土地就意味着失去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而农民失地问题则成为严重的社会和经济问题。失地农民是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也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如何解决失地农民“种地无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社会保障问题,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

四、城乡产业互动中的经验效应

(一)城乡产业互动的多元经验模式

1. 创特色产业模式。

这是全国在城乡产业互动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模式。各地根据本地的资源优势和地理位置优势,创建不同形式产业。

2. 以厂带村模式。

这是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又一种模式。这种模式就是发展村办企业带动整个村的发展即村企一体发展,使村庄变都市。

3. 土地流转模式。

目前,全国各地土地流转发展趋势是土地集中,集约经营。其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土地返租,集体经营。二是土地变资产,人人入股。三是置换土地,还建小区。

4. 招商引资模式。

为了给农村造血全国各地都进行招商引资,让城市工厂下乡,解决农民用工,加快乡村经济发展。

5. 协调发展模式。

全国各地城乡统筹中,不局限一村一镇城乡产业互动,而是运用协调发展模式推动全地区发展,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大城市带小城市。二是强弱帮扶。

6. 政府扶持模式。

各地政府对发展区域经济二、三产业促进农业发展,所采用的一种模式。

(二)产业类型的趋同现象

产业类型趋同一般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内或区域间产业结构所呈现出的某种共同倾向,指在主导产业的选择、产业组织规模和技术水平的确定等方面的雷同现象。例如,在各级地方政府编制的“十五”规划中,长三角15个城市中居然有14个城市将各自的支柱产业的前4位分别设定为电子信息、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工程。再如重庆市由于独特地貌和地理环境致使很多地方都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另外,许多低效益的小规模企业遍地开花,结果是希缺资源流向效益低下的小企业,从而恶化了资源配置,并且由于企业技术水平的限制,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导致资源的浪费。

(三)趋同现象的风险分析

对于我国的产业结构趋同问题,要从根源上加以区分,即可分为政府驱动型和市场驱动型两种。政府驱动型产业结构趋同是指由于政府的作用而导致的产业结构趋同,而市场驱动型产业结构趋同则是指在市场配置资源的情况下,利益的驱动使投资者在某一领域过度进入,它是市场经济的一种常态,保证了竞争的有效性,因此大多较为合理并且符合竞争原则。区域产业结构趋同使产业结构失衡加剧,国民经济宏观总量结构性失衡的矛盾进一步恶化,抑制和延缓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增强改革与发展的阻力,并且产业结构趋同还导致全国经济在整体上的同步性,加剧全国经济在周期性波动中出现的过热和滑坡。

五、城乡产业互动的发展效应

(一)城乡产业互动的规模效应

城乡一体化和城镇的发展,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及其市场一体化下,资本、技术、劳动力、信息等资源的流动和聚集,也为产业互动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生长土壤和经营环境,有利于产业集聚和集群发展,不断增强国民经济的竞争力。可见,城乡一体化与产业互动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客观上就存在着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城镇具有规模经济递增和交易成本递减的优点,所以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产业互动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借助城乡产业互动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发挥共享能源、交通、信息、市场的优势;发挥工业生产的聚集效益的优势;便于增强对外招商引资,吸引人才;可以吸引各类企业、集体、个人特别是农民,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搞农产品深加工,吸收消化当地农产品。

(二)城乡产业互动的服务效应

城乡产业互动可以大量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增强特色产业的发展,引导人口的聚集,进一步带动第一、第三产业发展,不断吸纳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和社会闲散资金。同时加快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在制定统筹城乡发展规划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观大背景,以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为指导,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环境保护、社会建设等各方面都要进行全面系统的科学规划、统筹规划,促进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全面实现,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

(三)城乡产业互动的经济效应

城乡统筹必须要走产业互动、工农互动、城乡相融的协调发展之路。其中产业互动就要处理协调好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用二、三产业发展来带动第一产业发展,用工业化来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它们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提高产业关联效应。从一定意义上说,城镇经济的发展进程就是城乡互动的过程,就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过程,其主线应是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重视工农、城乡协调发展,从而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工农互动就是要统筹城乡收入分配,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差距,在产业互动和城乡互动中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实现共同富裕。城乡相融就是要打破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消除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推进城乡资本和各类人才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走城乡改革配套互动、协调推进、以城带乡的发展路子,通过农业产业化着力解决农民收入问题,通过工业化着力解决农业问题,通过城镇化着力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摘要:“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的瓶颈。解决“三农”问题最好的出路是统筹城乡发展。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城乡产业互动机制,是城乡经济共同发展的根本所在,是实现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根本出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必然促进三次产业在城乡之间合理布局,形成产业互动效应,进而提高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水平。

关键词:城乡统筹,产业互动,农业

参考文献

[1]高政.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研究[EB/OL].中国社会学网,2005-07.

[2]王玉珍,张芬芬.城乡统筹发展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J].南京社会科学,2004,(3).

城乡产业 篇5

――黄陂区乡村休闲游工作情况汇报

黄陂区乡村休闲游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2年2月8日)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区围绕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方向,依托近近郊区位和生态资源优势,坚持把乡村休闲产业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主导产业来培植和发展,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角、农民主体”的原则,突破性地抓了景区档次向上提升、产业发展向“农”延伸、市场营销向外扩张、战略目标向全国旅游目的地瞄准,取得明显成效,推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主要成效

(一)乡村休闲经济发展明显加快。乡村休闲产业已成为黄陂重要的支柱产业和兴农富民的重要产业。2010年,全区共计接待旅游507.9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10.16亿元,带动全区4万农民直接或间接吃上了旅游饭,涉及乡村休闲游产业的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15%。乡村休闲游被誉为全省的一面旗帜,武汉农业生态园成为武汉市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示范园区,农业观光旅游已成为全省最重要的农业旅游精品线路,2010年,我区被省政府正

游,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和生态旅游。我区已建成全国首批工农业旅游示范点两家,即生态农业园和谦森岛庄园,还有农耕年华风情园、武汉开隆高新农业园、田田生态园、武汉花卉中心等一批以观光为主的农业园区。狠抓乡村休闲游商品加工、包装、销售,开发出了木兰茶叶、木兰葛粉、豆丝、野菜、蜂蜜等土特乡村休闲游商品共有30余种。共有乡村休闲商品销售网点98家,销售网点遍布全区。同时还有部分龙头企业的产品进驻全国各大超市,产品远销省外乃至国外。销售网络的不断扩大,使乡村休闲游商品销售成倍增长。2011年全区乡村休闲商品加工产业迅猛发展,产值达2.1亿元,较上年的1.1亿元增长了1亿元,增幅近100%。

(四)乡村休闲品牌创建成效显著。近年来,我区以北部生态资源和南部近郊农业资源为依托,深入推进“木兰八景”开发建设和观光休闲产业发展,以木兰山、木兰湖、木兰天池、木兰古门、木兰清凉寨、木兰草原、木兰云雾山和锦里沟等景区建设为重点,促进乡村休闲游产业上档次、上水平,形成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增强了旅游核心竞争力,推进了乡村休闲游的突破发展。

二、主要作法

(一)坚持政府主导,引领乡村休闲产业科学发展。区委、区政府牢牢把握全区旅游发展的方向,科学制定全区乡村休闲游发展的方针,使全区旅游始终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一是成立区、乡两级乡村休闲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二是以规划指导发展,先后聘请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一批高等和规划设计单位制定完成乡村休闲游产

游办公室切实承担管理职能。一是指导农民按照乡村休闲游发展规划,搞好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建设。二是加强行业规范,对照省市一系列的质量管理制度,并联合相关部门定期对全区乡村休闲游的吃、住、行、游、购、娱各方面进行了检查,有力地促进了我区乡村休闲游的提档升级。抓好从业农民的培训,每年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培训乡村休闲游从业人员300多人次。三是加大对乡村休闲游的整体宣传和推介。区政府和企业联手每年投入资金近千万,在省市主流报刊上登载宣传营销资料,在《湖北卫视》上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黄陂旅游形象宣传,提升黄陂乡村休闲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2012年乡村休闲游工作计划

2012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上下,在省市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区将围绕旅游兴农富民战略,积极推进全区乡村休闲游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具体做好以下工作:

1、积极做好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的各项工作。实施乡村旅游提升计划,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对乡村休闲游进行合理布局,同时根据资源特色,突出重点,树立品牌。抓好扩面串联成片连线开发工作,不断推动市场化运作,进一步加快推进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真正使得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

2、抓好乡村休闲游项目工作。一是区委、区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旅游事业的支持,计划将投入资金近3亿元,完成研子到大余湾、木兰天池到素山寺、木兰天池到云雾山的旅游公路建设,启动黄陂前

积极走出去营销,在省内外开展2-3次乡村休闲游推介;三是举办一次全区旅游农副产品专题推介会。

8、办好会节活动。一是办好第十三届木兰旅游文化节;二是办好第四届木兰山登山节;三是办好第四届武汉云雾山杜鹃节;四是大余湾油菜花节,五是办好木兰山金秋庙会。同时,积极做好信息反馈和纳入市级绩效目标的乡村休闲游调查统计工作。

三、几点建议和请求

一是加大市政府对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和政策倾斜。建议建立乡村旅游专项发展基金,以农民为受惠对象,加大农舍住宿设施、农家饮食设备、卫生设施、安全设施的投入和改善。完善公交线路、交通道路、停车场、乡村环境、标示标牌等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和建设。加大对休闲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让乡村休闲游投资商感受到政策扶持力度大。此外,乡村旅游发展中突出的问题是用地指标难以落实,受其制约,乡村旅游的建设往往难以落实和操作。乡村旅游的接待设施、活动项目、休息场所、住宿条件、购物商点与旅游设施建设等,也难以得到正常的用地指标,使不少项目不得不延期实施或流产,或项目仅停留在规划之中。请市办协调解决。

城乡产业 篇6

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对促进北京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意义

■特色产业集群是推动人口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

实践证明,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可以吸纳大量农业劳动力,加快城市化,工业化的建设速度。

就业门槛较低。特色产业集群一般是基于地方优势资源而构建起来的,在这些区域,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居多,因此,对需求劳动力的企业来讲,其发展之初对劳动者素质要求不太高,需要的是大量熟练工人,无需很高的知识和技术要求。从劳动力供给方看,选择并进入这类企业的农民工一般是就地转换职业者,而且有相当部分的农民工还是兼职身份,对工资水平、各种福利待遇要求一般也不高。所以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可以比较顺利地进入特色产业集群中就业。

企业发展及就业具有明显的乘数效应。首先,特色产业集群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有明显的扩散效应,从而导致集群内企业数量激增,产品的产销量迅速提高,进而促进了专业化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其次,集群内企业之间的联合以及由联合而产生的更大的需求,将会带动生产要素市场、邮电通讯业、交通运输业、仓储业等其他行业的快速发展,为增加就业人口提供了可能;再次,行业部门的增加和扩大必然产生对人口的拉力,而随着人口的逐渐集中,又会带动当地的房地产、餐饮、商业、旅馆、金融、教育培训、娱乐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为农业剩余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集群越发达,其提供的就业机会就越大,而且集群内的就业岗位会随着集群的扩大有倍增的特点,这就是特色产业集群就业的乘数效应。

■特色产业集群的整体扩张有助于推动城多之间的互动,实现城乡融合和城多经济社会一体化

城乡互动、城乡融合是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重要内容,而特色产业集群正是实现城乡互动和城乡融合的载体,这是由特色产业集群本身所具有的整体扩张性决定的。

特色产业集群生产经营具有很强的专业化特征。这种专业化不仅使得产业集群内各企业之间、企业与支撑机构之间、企业与周边环境之间产生密切的联系,而且可以促进产业集群进行专业化分包。

产业集群对区域外的投资者有强烈的磁场效应。由于产业集群具有低进入壁垒、高生产性预期,因而对区域外企业家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促使他们到此投资创业。投资的增加、企业的不断集聚,不仅使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备,交通网络进一步扩大,并逐步向农村进一步延伸,使域内农村资源的充分利用成为可能,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特色产业集群的创新有利于推动区域内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深度城市化

城市产业结构高度化是城市化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深度城市化的重要标志。以往“城市病”的问题就在于城市拉力不足、农村推力过大、产业缺乏支撑力。而特色产业集群是立足地方特有资源,构建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支撑体系,从成本与收益的比较看,具有成本低、效益好的特点。尤其是特色产业集群内部比外部企业往往更熟悉相关技术、先进设备供应等市场信息,并且知识、技能、经验和最佳生产经营模式能很快在该地区中迅速传播,从而提高集群企业和各类机构的创造力,形成区域创新系统。集群内网络化的组织机构通过互相学习、建立信任并不断积累知识,构成一个学习型区域。而这种学习型区域对于创新思路、提高和使用技术是有促进作用的。可见,特色产业集群有利于企业走上新型工业化之路,从而实现深度城市化的目标。

北京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中发展特色产业集群的原则

北京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建设进程中,应围绕优势资源或产品,发展农特产品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千方百计打造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县域特色经济,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实力。要以市县域经济为载体,统筹城乡发展,实施“特色强县”、“特色强区”战略,努力做好特色产业、农村开发和小城镇建设,优化产业布局,推进城乡互动和城乡融合,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应遵循以下原则:

■突出特色原则

北京各区县必须依据各地的区位、自然资源,因地制宜,确定主导产业,实行重点开发,发挥资源优势,培育特色产业,打造品牌企业。大力培育特色产业,生产特色产品,为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打基础。虽然特色产品并不是特色产业集群,但是特色产品生产是发展特色产业集群的基础条件。因此,北京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应坚持一业为主,多元互补,全面实施林果业、养殖业、畜牧业和种植业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进一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立足当地优势资源,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突出抓好一至二个主导产业,集中连片布局,发挥规模优势,逐步形成专业化生产、分工协作的布局。

■市场导向原则

按照市场需求调整产业,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以农特产品为基础,大力发展农特产品加工业,打造一批有知名度的农特产品品牌企业。各级政府要增加对龙头企业和农特产品加工业的资金投入,金融部门要及时满足其合理的资金需求,优先推荐有发展潜力的龙头企业和农特产品加工骨干企业上市融资。鼓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工商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努力提高农民的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建立农特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加强优质农特产品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创造一批品牌产品。大兴、顺义、通州、房山等平原和浅山区,水土资源相对丰富,可选择适合本地发展的优良特色农产品品种,进行大规模专业化的生产和加工,将市场前景好的名优特色农产品转化为当地的主导特色农产品,以满足农产品中高端市场的需求。另外,还可以利用北京地区的技术优势,发展籽种业等类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可观的种植业。门头沟、平谷、密云、怀柔、延庆等区县作为生态涵养区,可充分利用自身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增加特色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这些地方旅游资源丰富,可以将特色农产品和观光休闲旅游结合起来发展。

■特色统筹原则

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县域经济发展规划,避免特色雷同,发挥区域性中心城

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统筹安排城乡特色发展,加快农村特色开发,促进城乡特色共同繁荣。要注重城乡特色互动,延长特色产业链条,逐步扩大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分拆或外包大型企业的非核心业务,延伸产业链条到各县城甚至乡镇,扩大特色产业集群空间,通过产业合作实现城乡合作,促进核心城市和非核心城市的联合与合作,这是现代产业集群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也是推动北京市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向深层次发展的有效手段。

■政府扶持原则

政府相关部门应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对特色产业集群的培育、形成和发展予以指导和管理,在税收、金融、人员培训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多做工作。加快北京县域制造业的发展是提升其城市化水平的必然选择。在打造北京制造业基地的过程中,要打破行政界限,确立整体发展观念,统筹全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注重质量,积极创新,坚决避免重复建设导致的低水平竞争。

北京发展特色产业集群的基本思路

■选择和发展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品

从物质形态上看,特色产业群应突出地表现为产品具有“名、特、优、新”等特点,并能根据市场的变化不断更新换代,持续具有“特色”,实现产品系列化,最终形成各种各样的特色产品,以满足某种独特的、个性化的、多样化的市场需求。这种特色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不可模仿性,如大兴的西瓜。因此,发展特色产业集群,首先要发展特色产品,以特色产品来体现。

■围绕特色产业群的特色产品展开研发生产及服务

在现代市场经济竞争中,特色产品要获得竞争优势,必须以产业集群为基础,以实现产业化为前提,以市场为导向,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形成独具优势的产业集群。特色产业集群一方面要具有调整地区产业结构的功能,另一方面还能够在区域内部有效地整合资源,形成一个协调的、强有力的、有利于特色产业长足发展的系列性产业价值链。

■以特有资源的科学转化为基础

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必须立足本地实际,抓住特有资源,深化科学转化。这里所指的特有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生态环境、社会文化、历史景观、特有产品等。由于北京自然资源分布具有不均衡性,所以,不同地区的地域性越强的自然资源就越容易形成区域特色资源优势,进而形成以自然资源为特色内容的产业集群。

■以特色经济区域为载体

城乡产业 篇7

休闲产业是近代工业文明的产物,它发源于欧美,19世纪中叶初露端倪。20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休闲相关的产业逐渐应运而生。到20世纪70年代,休闲产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亚里士多德曾说过:“闲暇乃是全部行为之首。”马克思同样认为:“闲暇是共产主义社会中一个很重要的财富标志,人们可以利用闲暇时间使其个性得到充分协调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休闲活动恢复体力和精力,丰富生活,激发潜能,体现自我价值,追求自我发展。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休闲产业可视为人的发展的产业,也是促进社会消费、加快城市发展的新产业。

按照全球休闲旅游业发展的规律来看,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2000~5000美元,就将进入休闲旅游消费的爆发性增长期。九江市2008年人均生产总值达14790元,约合2200美元,2010年将接近或达到3000美元,基本已触及休闲消费“爆发性增长”的中低线。作为我国中部地区重要休闲旅游城市,九江2008年共接待入境旅游者18.3万人次,同比增长18.35%;旅游外汇收入6158万美元,同比增长10.65%;接待国内旅游者1294.76万人次,同比增长7.9%;国内旅游收入91.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6%;接待游客总人数1313.06万人次,同比增长8.0%;实现旅游总收入9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7%。2008年,九江市当选“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星子县获得“中国十大文化休闲基地”,庐山温泉获得“中国十大温泉休闲基地”。九江休闲旅游经济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休闲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忽视休闲市场基本特征,影响休闲产业持续发展的问题。

二、休闲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科学理念

政府和人民在理念上都未充分完全意识到休闲产业对经济和社会的作用,存在着休闲观念陈旧、休闲方式单一、技能缺乏等问题。观念上片面认为“发展休闲经济为时过早”,行为上限制某些休闲产业的发展;由于受经济收入和人均消费制约,九江人民的休闲生活质量尚不尽如人意;休闲知识教育和宣传远远不够、政府还没有把许多消费意识引入老百姓日常消费观念中去。

(二)消费需求不足

我国大多数地方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目前仍处在由温饱向小康的过渡阶段,人均GDP不高,可自由支配收入相对较低,这样的购买力水平必然影响和制约休闲产业发展。加之近年来的教育改革、医疗改革、住房制度改革让广大人民群众在这些方面颇感压力,且思想上普遍注重物质消费、轻文化消费,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人们的休闲层次需求。

(三)产业规划缺失

九江目前还没有形成具有战略意义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总体规划,也没有规范的休闲产业发展详细规划,普遍存在着先开发后规划、边开发边规划、无规划盲目发展的情况。一些地方领导和经营管理者没有认真分析本地的资源优势和客源市场,盲目发展休闲旅游,结果既没有突出自己的特色,又造成同一地区项目建设重复,重复进行低层次开发,使休闲产品品位不高,功能雷同,恶性竞争加剧。

(四)基础设施不完善

九江的休闲旅游资源相当大部分分布于城市周边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村地区,其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限,基础设施难以适应经济发展需要。政府在休闲产业市场的区域性布局和市政规划考虑不足,导致基础设施整体功能配套失调。尤其在郊区和农村旅游交通、公共厕所等公共设施设备方面严重不足,客房、餐厅、娱乐等主要接待设施条件简陋,水电供应难以正常保证,安全卫生状况亟待提高,客人意见和投诉较多。

(五)经营活动不规范

目前九江休闲产业经营管理很多产业项目审批不规范,未经专家科学论证,未履行规范的审批手续,自发性盲目发展,甚至无证无照经营。企业管理和服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较低,更谈不上专业对口、持证上岗,从而达到满足游客的要求和标准。管理体制也不健全,政府部门间协调不够,扶持和支持力度不大,行业主管部门对经营项目发展没有严格的考察和过程管理,缺乏评估和淘汰体系。

(六)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发展城乡休闲产业,尤其是在郊区和农村,虽是以当地自然资源和特色民风民俗为基础,但基本设施建设、宣传促销、市场开发等都需大量资金。目前九江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限,人均GDP也相对不高,乡村休闲旅游项目的经营者不可能有更多资金投入,政府的资金扶持又极其有限,招商引资更是困难重重。

(七)政策法规严重缺失

目前很多群众都有兴办休闲旅游项目的积极性,但政府对发展休闲产业项目尚未有系列明确的优惠政策,也没有制定规范且操作性强的休闲产业管理办法,如观光休闲农业管理法、休闲度假村管理法、农家乐星级评定办法等。由于政策与法规的严重缺失,造成难以科学管理、规范建设,当然也就很难保证其健康持续发展。

三、对策和建议

(一)转变传统观念,提高科学认识

目前,休闲产业在九江乃至全国发展比较缓慢,除了经济收入、闲暇时间等原因外,人们在对休闲旅游的认识上普遍有偏差。因此,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管理部门应统一认识,转变观念,将休闲产业纳入城市产业发展规划,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要下大力气加强休闲教育和引导,普及科学、合理、健康的休闲观念,共同营造城市发展休闲、促进休闲经济的氛围。

国家历来对发展休闲旅游尤其是乡村农业旅游和乡村休闲产业高度重视,强调旅游业发展要有新思路,要积极开发农村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产业。江西省要把九江建设成为长江沿岸、中部地区的经济中心城市目标,把九江打造成长江中下游乃至全国生态文化旅游休闲胜地。因此,九江要紧密依托市区和庐山,着力增强中心城区的凝聚力、辐射力和带动力,加快城乡互动步伐,推动经济全面发展。在抓好中心城市和风景区休闲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中心的第三产业,促进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扩大劳动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

(二)搞好产业规划,突出地方特色

九江要对资源条件全面调查分析,科学定位城乡休闲产业发展功能,形成保护与开发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要因地制宜,搞好整体规划,以规划为导向,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搞好基础设施规划布局,创造良好的休闲产业发展环境。同时认真调查分析游客的来源、构成、价值取向,根据广大游客的消费需求,合理开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休闲产品。休闲产品应突出特色,树立品牌,避免重复建设,恶性竞争。比如:庐山区可以考虑构建农工一体、城乡互动的生态文化休闲旅游新格局;星子县可大力发展“一大瀑布、两大峡谷、三大国宝、四大名泉、五大丛林”为主的休闲观光旅游特色;武宁县可依托生态山水、民俗文化、特色农业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文化生态休闲旅游。

(三)发展地方经济,增强消费和供给

休闲消费是在人们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基本生活消费满足以后更高层次上的消费,因而,购买力因素是休闲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我们必须继续加快九江社会经济发展,增加城镇居民的收入,特别是关注社会低收入人群经济增长,拓宽未来休闲消费的购买市场。同时要创造建设宜居的休闲空间,搞好城市规划与管理,完善休闲综合体系,加速与其休闲产业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休闲空间和高水平、上档次的休闲产品。在发展过程中,我们还必须把发展休闲经济与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结合起来,把发展休闲经济与构建和谐社会、健全民主法制结合起来,只有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态良好,才能从根本上营造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高质量的社会环境。

(四)开发与保护并重、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

在休闲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保护生态,注意文化挖掘和传承;要以环境友好的发展方式,建立一种以可持续发展眼光衡量的绿色生态城市;同时提升城乡环境质量,杜绝“破坏性”开发,保护山水自然景观,维持自然生态平衡。被国家级媒体曝光的庐山莲花洞国家级森林公园破坏性开发度假别墅案例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只有坚持绿色生态发展模式,才能真正达到江西省提出的“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目标。

九江地方特色文化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和较高的文化品位,我们要实行开发和保护相结合,继承和发展相结合。比如九江传统的龙狮文化、传统手工艺等都可以和休闲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在休闲旅游产业链条中找到应有的地位,这样一是传承了文化,二是突出了特色、提升了文化品位,同时也从更高层面发展了休闲经济。

九江市作为中等城市典型代表,必须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将乡村旅游开发纳入城市旅游大系统中,统一规划建设,科学开发、合理布局,提高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效果,使城乡之间能真正做到资源和产品优势互补,旅游淡旺季平衡,客源市场共同分享。乡村休闲旅游的健康快速发展也要充分利用城市充裕资金、先进技术、便捷信息资源等优势条件。

(五)强化组织保障、实施行业管理

各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要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要有全局意识和大局观念,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从宏观调控、发展规划、基础投入等方面加大领导和协调力度,市、区(县)、乡(镇)要把休闲产业的管理纳入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各职能部门应相互配合、互相支持。可以考虑成立综合协调性常设机构休闲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在其统一领导下各部门明确分工,落实管理责任,理顺管理体制。例如,武宁新光生态山庄、平尧生态山庄等休闲观光农业可以考虑以农业局管理为主、旅游局配合;烟水亭、琵琶亭等民俗旅游点和文化旅游点以文化局管理为主、旅游局配合;星子温泉等休闲旅游点和休闲度假村等则以旅游局管理为主、工商局和公安局配合的对口化管理。

在经营管理上实施行业管理,强化专业标准和管理规范。管理者必须在行业调查、行业分析、行业报告的基础上再做出科学决策;所有产业项目必须实行经营者申请、专家论证、行业部门审批手续,经营过程中必须证照齐全,经营许可证、卫生许可证、安全许可证、旅游从业人员上岗资格证等必须齐备。我们还要建立可量化、可考核的行业管理规范,实施动态监测与跟踪管理,对休闲产业项目进行分类和评估。可以考虑从基础条件、资源优势、基础设施、安全标准、卫生标准、环境保护、综合管理等多方面对休闲产业项目进行评估,不达标准者,通过一定的行业管理措施予以规范。

(六)争取政策倾斜,加强基本建设

加大对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的投入是做大做强城市休闲产业,增强发展潜力,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的基础性工程。九江要以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契机,积极呼吁省委、省政府对九江的生态文化休闲旅游建设项目予以一定政策扶持,财政上予以适度倾斜。科学策划包装重点项目,争取国家政策专项资金投入,全力推进庐山休闲旅游长廊、重大文化项目、共青城休闲度假项目等重点项目的建设。有效整合资源,搭建更大的融资平台,广泛吸纳外资、民资投入休闲产业,采取市场化运作和政府投入并举,加大投入,逐步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公共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七)完善政策法规,强化人才保障

俗话讲:不依规矩不成方圆。九江市政府应向北京、杭州等发达城市学习,尽快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如:尽早出台完善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示范园区(点)考评办法,出台农家乐休闲旅游特色村评定标准和办法;借鉴杭州的做法对发展乡村休闲观光旅游业,工商、税务、卫生、公安消防等职能部门简化有关证照的申办手续,降低收费标准,可以对月经营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农家乐个体经营户免征营业税。

依托大中专院校和科研院所,适时设立九江市休闲产业协会,为休闲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技术、方法支撑,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管理提供科学决策的理论依据。也要积极培育和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协会或游客接待中心等中介服务组织和行业自律组织。同时还必须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科学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重点培养产业开发、管理、文化艺术、市场营销等方面专业人才;对在岗员工实施全员培训,更新服务理念,规范操作流程,强化服务技能,从而提高服务质量。

(八)依托活动载体,加强市场开拓

2009年是中国生态旅游主题年,结合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主题,九江可以以健康休闲、促进消费为目标组织系列大型活动,办好第三届温泉旅游节、凤凰山桃花节、吴城观鸟节等节庆活动,进一步提高九江文化休闲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使九江休闲旅游有由头、有看头、有玩头、有回头、有赚头。

城乡统筹发展与产业结构高级化 篇8

关键词: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

社会经济无论处于哪个发展阶段, 无论达到什么样的发展水平, 都会形成一定的产业结构, 对社会经济能否健康发展形成重要影响。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标志着一国或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发展阶段和方向。因此, 对产业结构高级化问题进行研究, 推动其健康发展, 就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一、产业结构及其演变规律

产业结构亦称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 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 它的现状和发展水平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我们通常讲的三次产业结构和二元经济结构都是产业结构的具体化。产业结构高级化亦称产业结构高度化, 是指一国经济发展重点或产业结构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次转移的过程, 往往具体反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产值、就业人员、国民收入比例的变动上。具体讲, 产业结构高级化, 一是指产业的高技术化。即在生产中普遍应用高新技术, 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关键;二是指产业的高集约化。即通过竞争、购并、重组等产业组织形式, 逐步演进为以专业化协作为特征的托拉斯、跨国公司等, 充分享有规模经济效益和低成本竞争优势;三是指产业的高附加值化。即从产品价值构成来看, 对物质投入的依赖越来越少, 产品开发、设计、销售、服务、知识、信息、智力等资本报酬所占比重逐渐增大。发展中国家工业化阶段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要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产业结构还处于低水平的演变阶段, 国民经济呈现出明显的二元结构特征, 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部门仍处于传统的生产方式, 第一产业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城乡差距明显。只有不断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才能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 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对于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配第-克拉克定理”首先作了经验性总结。克拉克的描述建立在三次产业分类法的基础之上, 他发现: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劳动力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 当人均国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时, 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 因而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减少, 第二和第三产业逐步增加。继配第、克拉克之后,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又从劳动力和国民收入两个方面, 对产业结构的演化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了配第-克拉克定理。库兹涅茨将三次产业分别称为“农业部门”、“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 关于各国劳动力和国民收入在产业间的演变趋势, 他认为:第一, 农业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以及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 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不断地下降;第二, 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比重, 大体上是上升的, 然而其劳动力比重, 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第三, 服务部门的劳动力比重几乎在所有国家都是上升的, 但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却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二、统筹城乡发展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

我国落后的产业结构, 一个主要表现就是极强的二元经济结构。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城市以现代工业为主的非农业部门与农村传统农业部门并存的经济结构。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 同时也就是对落后的二元经济结构进行改造, 使异质的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为同质的现代化的一元经济结构。

统筹城乡发展是转换二元经济结构, 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如果脱离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片面强调城市工业化道路, 不仅会造成农业和农村的落后, 而且还会由于城市人口的过度膨胀, 引发较为严重的城市问题;如果脱离城市工业的发展与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 不仅会使城市工业缺乏农业的要素贡献与市场贡献而难以顺利发展, 而且还会导致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业或农村内部, 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 从而违背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生活条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初衷。其实, 我们是有这方面教训的。建国后, 我国实施了重工业超前发展战略, 为实施这一战略, 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 建立了一套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 政府通过行政力量来组织和配置社会资源, 进行强制工业化积累, 通过“剪刀差”和税收等形式把农业中的资源强制转移到工业领域, 以支持工业的扩张和发展, 结果工业和农业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工农差距加大;其次, 我国实行了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及其他相关制度与政策, 严格限制了城乡劳动力的流动, 加剧了农业内部剩余劳动力的不断累积。超前的发展战略和重工轻农的指导思想, 加大了我国的工农差距和城乡差距, 严重扭曲了我国的产业结构。因此, 我们必须在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中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三、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思路与对策

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 就是从国民经济全局出发, 以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为核心, 通过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

第一, 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 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所谓农业现代化就是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技武装农业、用现代管理手段经营农业、用现代思想观念指导农业, 从而把传统落后的农业转化为具有当代世界先进水平农业的过程。

第二, 积极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产业结构的优化既要通过现代化, 也要依靠城市化。所谓城市化, 是指随着工业化过程和经济的发展, 农村分散的人口和非农业经济活动不断进行空间上的聚集, 逐渐向城市转化的过程以及城市内部结构逐渐高级化的过程。城市化进程的最基本的表现和特征是人口城市化水平的日益提高, 即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 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逐步转化为城市地域, 城镇数目不断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因此, 城市化过程实质是资源在城乡间优化配置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市场在人口迁移、要素聚集等方面的基础性作用, 用市场化的方式来推进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的基本原则应是有利于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利于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有利于协调城乡关系, 保护农业与农民的根本与长远利益;有利于协调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三, 坚持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要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同时, 要特别支持和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市场经济与私有制有着内在的天然联系, 私人资本投资的目的是对利润的追求, 在市场利润率的诱导下, 私人资本总是流向利润率高的行业和部门, 自动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 使社会资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

第四, 促进二三产业与城乡工业协调发展。长期以来, 人们片面地把工业化进程理解为制造业的发展过程, 在发展政策上没有把第三产业的发展放在适当的位置上, 导致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长期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我们必须突破这种观念,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同时, 我们还要突破以城乡工业同构化为特点的双重工业化格局, 处理好产业结构升级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 促进城乡工业按照比较优势形成合理分工, 实现城乡工业协调发展。具体来讲, 大中城市要适应城市消费结构升级和国际竞争形势的需要, 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 走以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 劳动密集型产业为辅的发展道路;农村工业则在城市工业升级前的产业层面扩张, 形成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体的产业格局。

第五, 充分发挥政府的功能和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要变原来的管理型政府为服务型政府。政府要在经济政策、信息咨询、技术服务等方面为经济发展提供服务;要在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 解除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障碍;要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提高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参考文献

[1]郭克莎.我国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及政策研究.管理世界, 1999.5.

[2]杨治.产业政策与结构优化.新华出版社, 1999.

城乡产业 篇9

一、城乡接合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城乡接合部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多样化特点, 由于发展机遇和片区差异, 城乡接合区域大部分经济欠发达, 存在大量的传统低端服务业, 同时仍保留着相当数量的农村地域和农业人口,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 他们的从业空间和收入渠道还不可能与农业相脱离, 传统农业仍占有一定比重。但是在现代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 传统粮食种植业比重己不断下降, “高产”也不再是农业发展的首要目标。农民对改善生活条件的愿望十分强烈, 农民的生产方式己悄然发生变化, 非农产业和服务于城市的特色农业比重不断上升, 经济的发展对城市的依附性不断加强, 城市性产业及城市需求导向产业明显增加。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 调整产业结构, 强调区域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技术资金的合理充分利用, 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围绕“特色”进行农业生产或提供服务的新型农业发展形式, 则顺理成章地成为调整区域经济结构进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选择。这种选择有利于城乡接合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更有利于生态旅游业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 这是城乡接合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

1. 什么是特色农业。

特色农业是与传统农业相对而言的, 是具有区域地缘、工艺特色和高新技术特色的农业产业总称, 其最大的特点是高投入、高风险、高效益。发展特色农业, 就是根据一定区域内的资源禀赋和特点, 以市场为导向, 变资源优势为产业和品牌优势, 使其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链或产业集群, 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经济增长极, 最终促进区域经济全面发展的经济。以传统农业为基础形成特色农业的方式有三种:一是传统优质名牌农产品的开发与发展, 二是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 形成自己的特色产品, 三是在原有传统农产品的基础上, 通过技术开发改造、包装和加工, 形成更具特色的新产品。

传统农业以小生产为特征, 规模小, 商品率低, 科技含量低, 是“小农经济”。面对现代经济社会的新挑战, 城乡接合区域发展生态特色农业, 走特色之路, 有利于改造传统农业, 有利于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 能形成一定规模, 对当地经济形成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产业链, 逐步实现农业向第二、第三产业的转化, 可以很好地弥补城市经济的多元化, 调整城乡接合区域的经济发展思路, 形成富有活力的特色产业带。

2. 依托产业化要求经营发展特色农业。

农业产业化经营自20世纪90年代从山东诸城、维坊等地发展而来, 它是对农业和农村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市场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的一种经营形式, 通过公司、基地和农户的纽带关系, 集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农科教为一体, 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要, 促进农民增收。

农业产业化能积极促进地区特色农业的发展, 早在1998年10月中央召开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文件中就明确指出:“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实现途径之一。”产业化是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的有效手段, 是农村经济登上新台阶的突破口, 特色资源开发、技术开发、规模化开发和基地化经营, 特色农产品的深度市场开发和资本运作等方面都离不开产业化经营。

特色本身是一种生产力, 但产业化经营为特色农业做大做强做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模式。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进程, 可以形成有竞争优势和区域特点的主导产业, 建立独具特色的产业区。所以, 要不断推进城乡接合区域的生态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 壮大特色产业, 走出一条“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独特道路。

二、城乡接合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

1.综合经济较差, 产业发展缓慢。城乡接合区域大多是由农村演变而来, 城乡管理体制直接冲突, 城乡差距较为明显, 产业发展缓慢。大部份城乡接合区域集体经济不发达, 农民收入缺乏可靠来源, 除传统农业外, 大多借助“瓦片经济”即大量盖房屋以对外出租作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流动人口多, 存在大量的传统低端服务业, 影响当地产业发展环境, 严重制约了当地产业的优化升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业实体较少, 体量较小, 层次较低, 集体经济发育不足, 农业生产规模小, 生产单位分散, 规模效益较低, 农民没有稳定增收的产业依托。

2.基础不够坚实, 农民缺乏组织。城乡接合区域的经济产业结构总体来说缺乏战略性调整, 缺乏有序组织和科学的总体规划。农业生产以粮食为主的格局没有改变, 农产品品种结构单一, 产品品质较差, 大多数农户仍属单兵作战, 无法形成规模经营, 缺乏市场核心竞争力。现有合作组织内部机制较松散, 利益机制没有形成, 没有形成龙头组织, 形不成向心力和凝聚力, 影响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产业化经营的主导产品少, 市场竞争力弱, 农业附加值不高, 产业链条较短, 整体效益不高。

3. 缺少龙头企业, 主导尚未形成。

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思路是依靠龙头企业带动, 发展规模经营, 实行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组织形式。然而目前在城乡接合区域内很少有企业将资金投向农产业, 真正能带动一个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数量少, 规模小, 品牌意识不强, 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低, 企业自身实力和带动力不强。

4. 农民文化水平偏低, 缺乏专业技术人才。

农民普遍受教育水平不高, 技能型劳动者少, 苦力型劳动者多, 对新品种、新技术接受能力差, 经营观念落后且思想保守。从业人员文化素质偏低, 开拓创新意识不强, “农业企业家”太少, 现代化农业技术难以推广, 同时政府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组织尚未真正建立, 服务内容跟不上发展的需要。

三、城乡接合区域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思路

1. 依托特色建立农业科技园区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

产业化与生态特色农业相辅相成, 特色农业的发展必须依靠农业产业化的推动, 一定规模的特色农业基地建设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和条件。要立足本地状况, 综合考虑区域优势、产业基础和市场条件等因素, 找准切入点, “有所为, 有所不为”, 准确定位专业化发展方向, 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 实现区域布局, 促进农业向区域化、专业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要提升传统农业, 使之与现代农业相融合, 加大对农业生产基地基本设施建设, 建设一批高效生态特色农业示范园区, 树立绿色、环保、安全健康的产品形象, 培育支柱产业, 创出品牌, 增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保证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在稳固的基础上。

2. 增加农业投入加强龙头企业建设。

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是生态特色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政府应该着眼于改善龙头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大力加开展招商引资, 引进整体实力强、市场信誉好、科技水平高的大企业开发生态特色农业。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 在基地建设、土地政策、银行贷款等方面给予具体优惠和扶持, 为龙头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要把有限的投入用在重点扶持龙头企业, 形成产业化发展模式, 形成规模, 壮大龙头企业, 以龙头企业带动、促进传统农业向都市农业转化。同时要看到, 仅仅做大做强一两个龙头企业是不够的, 要形成多个龙头企业竞争的局面。

3. 建立多样化利益联结机制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企业和农民是发展生态特色农业的主体。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越高, 越能增强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要进一步探索“公司+农户”、“专业合作组织+农户”、“行业协会+农户”等多种类型的产业组织方式, 实行公司制运行, 企业化管理, 用企业化的理念经营农业, 用工业化的要求发展农业, 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组织形式和利益机制, 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完善风险补偿机制, 互惠互利, 形成“利益共享, 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共同抵御市场风险。

4. 坚持抓好农业产业化与地方特色的结合。

特色农业关键在“特”。要大力实施品牌战略, 着力抓好创意提升, 形成独特品牌。以绿色食品为品牌形象, 以健康无害为宣传特色。迎合城乡居民“新、奇、特”的消费变化, 以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为引导, 大力培育特色化, 个性化、艺术化农产品,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把商品变礼品, 把农产品变成艺术品, 打造特色农产品。延长产业链, 在农产品深加工上做文章, 提高产品附加值, 提高综合效益。如:从本地着眼, 主导产品有哪几方面的优势, 每一优势又可有多种利用方式, 再通过产业链的延伸, 又可形成若干系列的加工产品等。

5. 加强农民文化教育以提高特色产品科技含量。根据产业发

展的需要, 整合各类培训资源, 建立健全技术推广、职业培训等多层次、多元化的服务体系, 培养一大批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大力开展生态特色农业的科研、示范和推广工作, 提升产业开发的层次和水平。充分认识到区域品牌在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作用, 依托骨干龙头作用, 打响区域品牌推进品牌带动战略, 打造一批名牌产品, 提高竞争力。

6. 推进特色农产品市场化营销。

要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 支持和逐步发展各种营销组织中介, 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要加快建设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综合市场和专业化市场, 加快建立市场管理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信息网络, 开展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加快农业网站建设, 丰富信息量, 引导企业、农户按市场需求发展并能有效规避风险。重视企业文化的建立和发展, 使产品更有文化内涵, 促进特色农产品市场化营销。

7. 发展特色农业旅游产业。

抓好功能拓展, 将发展特色农业与旅游产业耦合, 积极发展都市农业、景观农业。近年来, 乡村旅游己逐渐受到各级政府及旅游界的重视。要将注意力投向这个大市场, 全面拓展农业的生产、生态和生活功能, 重点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 为城市提供鲜活农产品, 为市民提供接触自然、体验农业及观光休闲的场所;着力打造“乡村乐”品牌, 形成一定规模的观光休闲农业项目。它既是对传统农业的拓展, 也是对旅游产品的开发。另外它还具有信息交换、社会文化的功能, 通过城乡旅游互动可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有利于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有利于促进区域整体经济的发展。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指导下, 以发展农业观光游为突破口推进小城镇建设, 形成了城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 使城乡接合区域成为宜居新区、城市经济服务带和环城休闲景观带, 助推城乡接合区域又好又快发展。

摘要:发展城乡接合区域特色农业是农民增收、农业景观旅游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需要, 在我国已经显现端倪并初见成效。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城乡接合区域壮大特色产业经济并逐步走向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本文旨在研究城乡接合区域接受城市辐射, 发展特色农业, 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的日益融合。

关键词:城乡接合区域,生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春江.发展农业特色, 促进山区经济增长[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 17 (1) 24-25[1]张春江.发展农业特色, 促进山区经济增长[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 17 (1) 24-25

[2]洪银兴.阶段改革和发展的秩序[M].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2[2]洪银兴.阶段改革和发展的秩序[M].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2

[3]吕火明.论特色农业[J].社会科学研究, 2002 (3) :27-30[3]吕火明.论特色农业[J].社会科学研究, 2002 (3) :27-30

[4]叶永青.论特色农业产业化[J].农村发展论丛, 1996 (5) :14-15[4]叶永青.论特色农业产业化[J].农村发展论丛, 1996 (5) :14-15

[5]李亚.论以市场化带动西部特色农业产业化[J].现代商贸工业, 2009 (7) :90-91[5]李亚.论以市场化带动西部特色农业产业化[J].现代商贸工业, 2009 (7) :90-91

[6]李锦桃.文县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J].产业化论坛, 2010 (23) :15-16[6]李锦桃.文县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J].产业化论坛, 2010 (23) :15-16

[7]何勋.特色农业与旅游产业耦合的动力机制及其发展模式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 (2) :41-44[7]何勋.特色农业与旅游产业耦合的动力机制及其发展模式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 (2) :41-44

[8]胡际莲, 周淑清.探讨“城乡接合部”的统筹建设发展思路[J].湖北社会科学, 2010 (8) :85-88[8]胡际莲, 周淑清.探讨“城乡接合部”的统筹建设发展思路[J].湖北社会科学, 2010 (8) :85-88

[9]熊宁, 曾尊固.试论调整产业结构与构建区域特色农业[J].经济地理, 2011 (5) :565-568[9]熊宁, 曾尊固.试论调整产业结构与构建区域特色农业[J].经济地理, 2011 (5) :565-568

城乡产业 篇10

近年来,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收入差距扩大问题受到政府和学界广泛关注。收入差距包括城乡收入差距, 行业收入差距及地区收入差距等, 其中城乡收入差距最为突出。中国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二元结构特点, 城乡收入差距居高不下, 正是这一特点的表现。自1978年以来, 我国城乡收入比已由1983年最低的1.83:1扩大到2010年3.23:1。整个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出先降后升, 总体不断扩大趋势的倒“U”特点。与此同时, 自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不断推进, 资本密集型产业总值在工业总值中不断增加, 资本密集型产业取得快速发展, 我国资本密集型产业 (重工业) 占工业比重已由改革开放初期的53%, 上升到2011年的72.5%。资本密集型产业占GDP比重也呈现出先降后升的倒“U”型特点。通过以上分析, 资本密集型产业扩张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某种客观的内在联系, 本文试图通过实证分析, 说明我国资本密集型产业扩张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影响。

在拉动型经济增长背景下的资本密集型产业扩张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机制表现在三个方面:企业垄断, 政府政策导向, 银行金融垄断。首先, 企业垄断表现为我国明显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背景下, 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期间,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资本密集型产业) , 这些产业需要较大资金投入, 许多中小企业难以进入该行业, 造成企业垄断, 同时, 新兴产业发展也要求更多具有技术和知识型人才, 显然农村转移出的大量非技术型人才是不能满足其需求的。这样的企业垄断无形中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其次, 政府为了加快地方经济的发展, 扶持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 大量资金用于招商引资, 而相对减少农村经济发展资金扶持力度, 这也对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具有导向作用。最后, 由于政府政策的导向, 企业垄断使得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具有高额利润, 银行为了追逐高额的利润, 大量资金涌入该行业, 进而减弱对聚集大量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中小企业及农村乡镇企业的资金贷款, 这也是客观上成为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

二、文献综述

近年来, 收入差距问题一直都受到学者的关注, 从不同角度诠释收入差距问题。Kuznets (1955) 提出“倒U”假说, 诠释了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受到各方关注, 有支持Kuznets“倒U”假说的二元经济劳动力两部门转移的说法。如Fei和Ranis (1964) 、s.Robinson (1976) 。以及否定倒“U”型假说的Anand和Kanbur (1993) 。在我国也有不少学者对这一假说进行了讨论, 清华大学李稻葵、刘霖林等 (2009) 认为, 劳动份额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从1990年开始到1995年和1996年略有上升, 然后逐步下降。罗长远 (2009) 也发现中国经济增长与劳动收入差距之间有“倒U”型关系, 而且中国目前还处于“U”左边下行区间上。然而也有不少学者提出了新的方式来探讨这一问题, 陈宗胜 (2008) 通过区别公有制“倒U”理论与kuznets“倒U”理论的角度去认识经济发展两种收入差距问题。王宋涛 (2012) 等认为当资本劳动呈替代关系时, 个体的边际劳动收入递减:而当个体边际劳动递减时, 基尼系数增大会降低国民总劳动收入份额。笔者认为, 经济增长同收入差距之间存在着倒“U”型关系,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会先下降后上升。

对于造成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大致可以分为政府偏向型投入, 金融发展, 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人力资本积累等方面。林毅夫、蔡!、李周 (1999) 提出政府提出优先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政策, 对一些资本密集型产业进行保护, 造成行业间收入差距, 而背离了我国比较优势发展, 造成收入分配不平等和城乡收入差距。姚耀军 (2005) 利用实证分析了金融发展效率、规模、城市化及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协整关系, 认为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着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赵伟 (2007) 研究发现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导致劳动力由农村转移到城镇, 进而扩大城乡收入差距。李实 (2012) 也认为在中国二元经济结构比较突出的经济体中, 城市化进程在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同时, 也推高高收入人群。由于新兴行业 (资本密集型产业) 的高速发展, 也急剧增加对特殊人才的需求, 进而大幅度的提高他们的工资水平, 扩大收入差距。本文认为资本密集型产业快速发展是造成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重要原因。这是由于资本密集型产业自身发展特点所致, 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需要大量资金和技术, 因此该行业发展就业弹性较低, 只能有限的吸收农村转移剩余劳动力, 而且, 随着资本和技术等要素的不断增加, 在收入分配中, 劳动力要素受到排挤, 相对于依靠劳动力要素参与分配的农村居民收入减少, 这些因素都造成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所以, 需要进一步探究资本密集型产业扩张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 进而改善劳动者的社会福利, 扩大消费, 扩大内需, 实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三、实证检验

(一) 实证模型

对于资本密集型产业与收入分配差距关系, 本文将参考kuznets的“倒U”型假说为基础, 也考虑到我国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和二元经济结构, 引入城乡固定资产投资比值作为控制变量, 实证模型可以表示为:式 (1)

其中, IND表示收入分配差距, KC表示资本密集型产业扩张, 代表资本密集型产业扩张的平方项, INVEST表示城乡固定资产投资比。

(二) 模型变量选取及说明

1. 收入分配差距 (IND) 。

在以往的文章当中, 很多学者倾向于用基尼系数来衡量收入差距, 我国统计局也发布了全国城镇和农村基尼系, 因此基尼系数得到广泛的运用。然而, 笔者在研究发现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着很明显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近年来, 城乡收入差距已经成为各种收入差距悬殊最大的差距。而且, 在国家统计局公开发布的基尼系数中, 未能全部包括所有样本区间, 当然, 也有一些研究机构发布的一些数据, 计算方法未能统一, 得出的结果差距很大。如果将各个数据堆砌在一起研究收入分配差距, 会造成样本数据的不规范, 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中国用城乡收入之比来代替基尼系数更为科学。城乡收入比 (IND) 等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

2. 资本密集型产业扩张 (KC) 。

我国经济历来重视工业化发展, 工业化和城镇化成为未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工业化和城镇化程度高, 更有利于吸引投资, 导致资本密集型产业得以大力发展。本文结合数据分析及行业分类等综合考虑, 选用全国重工业总产值来衡量资本密集型产业扩张水平, 因为重工业具有投入资本量大, 且资本流动性较差等特点。通过以往文献发现, 许多学者从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关系出发, 建立国内生产总值与基尼系数的二次函数, 来分析倒“U”关系。本文将根据这一思想建立资本密集型产业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模型来进行实证分析。通过EVIEWS6.0软件分析发现,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与资本密集型产业 (重工业) 生产总值具有同步上升的发展趋势, 且相关系数为0.982802, 具有显著相关性。

3. 其他控制变量。

为了避免数据的剧烈波动以及保证模型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我们对资本密集型产业指标取对数 (lnkc和 (ln KC) ^2) ;对城乡投资差距 (INVEST) 的指标定义为当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当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

本文将采用1981-2010年时间序列数据, 分析资本密集型产业扩张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作用, 根据上文对实证模型的表述及变量选取, 我们可以将实证模型确定为向量自回归 (VAR) 模型。

其中, ξt为随机误差项, k为滞后期。

(三) 实证分析

1. 单位根检验。

由于大多数的经济指标的时间序列是非平稳的, 但是对于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的时间序列必须是平稳的, 因此在这之前对序列平稳性进行检验。本文采用ADF (Augmented-Dickey Fuller test) 检验方法对各序列的平稳性进行检验, 其结果见表1。

由表1单位根检验结果可以看出, 本文根据ADF检验方法对模型中的变量进行了稳定性检验, 结果表1所示, 在5%的显著水平下, 对数化以后的时间序列LNKC, (LNKC) ^2都表现为非平稳。在一阶差分后, 所有变量都表现为平稳。说明IND, INVEST, LNKC, (LNKC) ^2, 均为一阶单整序列, 可以进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

2. 向量自回归模型构建。

根据变量I N D, L N K C, (LNKC) ^2, INVEST, 构建多维向量自回归模型。在构建之前, 我们必须确定最佳滞后期。VAR模型中, 在选择滞后期P时, 一方面要使滞后阶数足够大, 以便能完整反应所构建模型的动态特征, 但是另一方面滞后阶数越大需要估计的参数也就越多, 模型的自由度就越小。因此我们这里采用LR、FPE、AIC、SC和HQ来确定最佳滞后期。基于模型滞后结果确定准则, 该模型确定最佳滞后期为1期 (表2) 。

从图1, 直观的显示了全部特征根的倒数均在单位圆内, 说明通过对VAR (1) 模型单位根检验, 发现模型是稳定的, 模型的估计结果是有效的。

3协整检验

由于选取时间序列样本容量较少, 故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这是一种以VAR模型为基础的检验回归系数的方法, 是一种进行对变量协整检验较好的方法。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结果表明无论是迹统计量还是最大特征统计量指标都可以判断出, IND、LNKC、 (LNKC) ^2、INVEST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令协整表达式为M (表4) :

所以, 资本密集型产业扩张与城乡收入分配差距之间具有显著的协整关系:资本密集型产业扩张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城乡收入分配差距, 城乡固定资产投资的比值越大, 对城乡差距的影响也越大。

4. 格兰杰因果检验。

为了考察变量之间的关系, 我们对VAR (1) 模型进行格拉杰因果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实质上是检验一个变量的滞后变量是否引入到其他变量方程中, 一个变量如果受到其他变量的滞后影响, 则称它们具有格兰杰因果关系。

由表5在滞后三阶条件下, 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表明, 在5%和10%的显著水平上存在着格兰杰因果关系。资本密集型产业扩张与城乡收入分配差距, 城乡固定资产投资比值与城乡收入分配差距之间分别都存在着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从格兰杰因果检验中可以发现, 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背景下, 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扩张及城乡固定资产投资比例在某种程度上会对城乡收入分配差距产生影响。同时, 收入分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乡固定资产投资比值。这是以往研究中没有得到重视的。

5脉冲响应函数

脉冲响应函数描述的是在随机误差项施加一个标准差大小的冲击后对内生变量的当期值和未来值所带来的影响。图2表示城乡收入差距分别受到资本密集型产业扩张 (lnkc) 和城乡固定资产投资比 (INVEST) 一个单位标准差冲击后的脉冲响应函数。横轴表示冲击作用的滞后期间数 (单位:年) , 实线表示脉冲响应函数, 代表城乡收入差距对相应变量冲击的反应。虚线表示脉冲正负两个标准差。

从图2中我们可以看出, 第一, 脉冲响应函数都存在着明显的规律性, 对城乡差距具有明显的拉大作用。第二, 当在本期给资本密集型产业 (lnkc) 一个正冲后, 城乡收入差距在前6期内稳步上升, 于第6期达到最高点后, 开始出现缓慢下降的趋势, 但这种趋势并不明显。这表明随着资本密集型产业不断扩张, 城乡收入差距也在拉大。资本密集型产业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正向的影响。第三, 当在本期给城乡固定资产投资比 (INVEST) 一个正向冲击后, 城乡差距会出现一种明显的缓慢上升趋势, 即表明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具有促进作用。

6方差分解

脉冲响应函数描述的是VAR模型中的一个内生变量的冲击给其他内生变量所带来的影响。而方差分解师通过分析每一个结构冲击内生变量变化的贡献度, 以进一步评价不同结构冲击的重要性。因此方差分解给出对VAR模型中的变量产生影响的每个随机扰动的相对重要性的信息。从表6中各变量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分解结果可以看出, 第一, 城乡固定资产投资比例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最大贡献率达到17.37%, 这说明近年来我国城乡间投资差异, 引发了城乡间居民收入的不同。第二, 随着资本密集型产业不断发展, 其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率是逐年增加的, 第10年达到最大值5.29%。这说明, 资本密集型产业扩张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内在的持续性。

四、结论及对策

本文通过在已有的参考文献基础上, 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 对1981年到2010年的统计数据分析发现, 我国资本偏向型产业发展对城乡差距扩大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 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差异也会拉大城乡收入差距。从长期来看,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与资本密集型产业扩张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推进, 大量资金投入, 促进资本偏向型产业的发展, 逐步拉大城乡收入差距。

由于我国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和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必然会增加对资本偏向型产业和技术进步性产业需求, 这种城乡间投资的差距会对收入差距造成影响, 进而影响居民消费, 不利于扩大内需, 释放更多的购买力, 从而阻碍经济转型。我国会出现这样不健康的发展方式, 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其一, 用计划经济时期的“上项目, 下指令”等方式来管理市场经济。这样的管理方式, 发展模式, 不能让市场充分发挥其基础性作用, 释放出更多的活力。其二, 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仍然追求GDP的快速增长, 行政立法和财税制度上对资本密集型产业进行特殊优惠, 同时造成对劳动排挤, 违背了我国劳动力资源禀赋而资本相对缺乏的现实, 从而拉大收入差距。

通过本文分析, 我国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是投资拉动型经济快速发展和政策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 政策的导向作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具有较大影响。因此, 提出主要对策建议有:第一, 逐步消除城乡户籍政策隔离, 促使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变。户籍差异管理制度, 城乡间财税制度及公共产品供给等不同, 是造成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所以, 必须从体制上逐步减少差异, 通过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 来实现城乡经济体制和市场体制的一体化, 达到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目的。第二, 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投入力度, 增加农民收入。扭转政府城市化偏向型政策, 增加对农村社会保障和转移支付投入, 均衡城乡在科技, 教育, 卫生, 文化等方面的投入。尤其重视对农村职业教育投入, 满足资本偏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下对特殊技能型人才需求, 改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向,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第三, 打破金融垄断, 实现城乡金融发展均衡化。农村金融发展落后, 很大程度上阻碍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继续推进金融市场化、金融深化, 让农民获得更多的财产性收入。改变政府主导型金融城市化偏向发展方式, 充分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 实现资本要素自由流动, 逐步消除政策性干预对城乡金融差异的影响。

参考文献

[1]Kuznets’s.1955.E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Inequality[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45 (1) :1-28

[2]G.Fields and G.Jakubson1New evidence on the Kuznets curve1Cornell Unversity1Mimeo, 1994.

[3]林毅夫, 蔡!, 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三联书店, 1999, 32-48

[4]姚耀军.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经验分析[J].财经研究, 2005 (2) .

[5]李伟, 李芬异质性劳动力流动与区域收入差距: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的扩展与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 2007 (1)

[6]陈宗胜.经济发展中的两种收入差别理论之区别[J].经济学前沿, 2008, (2) .

[7]李稻葵, 刘霖林, 王红领.GDP中劳动份额演变的U型规律[J].经济研究, 2009, (1) .

[8]罗长远, 张军.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的经济学解释—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管理世界, 2009, (5)

[9]王宋涛魏下海等.收入差距与中国国民劳动收入变动研究[J].经济科学, 2012, (6)

城乡产业 篇11

拉萨市城关区是拉萨市唯一的市辖区, 它不但是西藏政治、经济、文化、交通、通讯、教育的中心, 而且是西藏宗教文化最发达的地区, 已发展成为海内外旅客来藏的目的地和了解西藏的重要窗口。拉萨市城关区辖纳金、蔡公堂、娘热、夺底四个乡和七个办事处, 总面积544平方千米, 其中城区面积54平方千米。

在发展过程中, 拉萨市城关区城乡二元结构、“三农”等问题仍然存在, 如果不及时解决, 不仅会制约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而且危及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成为一个复杂的、重大的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 必将成为拉萨市全面和谐社会建设的阻碍因素。解决这些问题, 必须依靠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向实行农业和农村发展战略转型, 通过加强政府的城乡统筹, 加强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支持和倾斜, 才能将城乡差距缩小到比较合理的范围, 继而形成合理的产业梯度, 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产业发展是实现三次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相融的关键环节, 对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没有产业的发展, 就没有城乡发展的经济基础和持续动力, 只有不断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解放出来, 依靠产业的发展解决了农民就业和收入增长问题, 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其生活方式的基本转变。

二、拉萨市城关区经济发展现状与产业发展特征

1. 经济发展现状

拉萨市城关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 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 2007年, 地区生产总值 (现价) 达20.84亿元, 同比增长26.38%, 其中第一产业0.62亿元, 第二产业3.53亿元, 第三产业16.69亿元。人均GDP达3.298万元, 同比增长24.46%。2007年城关区预算财政收入10000万元, 比2006年实际增长25%。

在第一产业中, 农业、林业和牧业2007年的产值分别为3355.22万元、996.7万元、1079.98万元;在第二产业中, 工业总收入5275.03万元, 其中民族手工业收入为2900.95万元, 建筑业总收入34148.56万元, 工业从业人员合计3064人, 建筑业年末从业人员3871人;第三产业中, 交通运输业总收入6000万元、贸易业销售额1579.92万元、服务业总收入23680.84万元 (其中旅游业收入15530.5万元) , 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2. 产业发展特征

(1) 以旅游业为主的服务业较发达而工业基础相对薄弱

2007年城关区三次产业结构为2.98:16.94:80.09, 三产服务业在GDP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其中旅游总收入达到2.6亿元, 占服务业70.69%。但与此相对应, 城关区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很低, 而且由于总体经济规模较小的原因, 城关区工业企业的平均规模也不大, 工业年平均产值不到300万元, 全区没有一家产值上亿元的中型以上企业, 企业的就业贡献率和效益创造能力比较有限, 在农牧民的收入构成中, 来自于工业收入的比重也比较低。

(2) 农业产业化初见规模但种植、养殖结构尚需大力调整

城关区农业的增长速度比较稳定, 2005年、2006年2007年每年增幅分别为7.46%、7.55%、8.77%, 与此同时, “公司+农户”的奶牛产业化经营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并初具规模, 但养殖结构仍需根据高原气候、饲料等进行调整。与养殖业相比, 种植业的效益水平和产业化程度还处于较低水平, 蔬菜、药材、花卉等高效农业产品都没有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种植的势头。

(3) 第二产业持续增长但工业增幅不稳定且附加价值低

城关区第二产业2005年、2006年、2007年每年增幅分别为37.6%、47.6 7%、38.9 8%, 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但工业在2005年、2006年2007年每年增幅分别为18.08%、-29.50%、16.09%, 呈现出较大的被动, 2006年甚至是负增长。另外, 工业产品多为初级产品, 附加价值低, 缺乏研发和延伸能力。

(4) 旅游业快速增长但带动作用和溢出效益没有充分发挥

城关区旅游业是城关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 多年来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但目前旅游对城关区区域经济和城乡关系的贡献作用还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旅游业对民族手工业的间接带动作用不明显, 据调研, 在八廓街出售的旅游纪念品有80%来自区外;与农业之间的结合也不是很紧密, 观光农业、农村休闲旅游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发展的层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城关区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及战略构想

结合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以及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 城关区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服务化、生态化、高附加价值化、产业融合化为发展方向, 突出一条主线, 培育三大产业, 实施四大战略, 即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 培育旅游业、现代农业、农畜产品加工业三大支柱产业, 实施旅游兴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集中工业化战略、城区服务四大战略。在这种总体思路的指导下, 各产业相应的发展战略构想如下。

1. 第一产业 (1) 战略目标

按照“一产上水平”的思路, 第一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移、农林牧渔协调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并加快发展特色化、效益型、生态型现代农业, 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生态景观农业和循环农业, 开发农业新功能, 提高农畜产业附加值, 促进第一产业链向二、三产业延伸。力争到2015年, 建成蔬菜基地2个、花卉基地2个、藏药材基地1个、现代化奶牛养殖基地1个、专业渔业养殖场1个。到2020年, 基本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2) 战略重点

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心是围绕城市需求, 发挥农牧业的比较优势, 调优、做强、出特色, 形成规模经济;在协调发展的基础上, 以农业、牧业为重点, 发展蔡公堂乡、娘热乡的农业带以及纳金乡的畜牧业;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 加快形成并逐步扩大蔬菜、水果、花卉、生猪、牛、特种水产等商品基地;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步伐, 建设技术先进、安全可靠、功能强大、性能完善的高速宽带农业信息网。

(3) 保障措施

(1) 优化、调整第一产业结构

种植业:以市场为导向, 积极引导农民调整种植业结构, 种植业加快向优质菜果、精品花卉、经济林木等方向的发展。继续加大对蔡公堂乡无公害蔬菜基地、娘热乡蔬菜大棚建设的扶持, 做好农牧民蔬菜种植技术的培训工作, 由内地农民租种逐渐转变为主要当地农牧民种植, 积极探索适合西藏种植的菜果, 不断扩大规模。

生态林业:在实现生态保护的同时, 紧密配合五沟旅游资源开发的需要, 在各乡镇规划建设桃、石榴、核桃、藏药材等果园和观赏园, 使形成果园、藏药材园、花园等具有四季水果满枝, 四时鲜花不谢, 集生产、欣赏、品尝、休闲等多功能的林园, 做到一沟一景。

畜牧业:畜牧业发展方向是向节粮型、低污染、高产出的优良畜禽品种和特色养殖方向发展, 建立向现代化养殖场集中的生态型畜牧业。实现纳金乡奶牛养殖的顺利转移并建设现代化的奶牛养殖基地, 其他乡零散的奶牛养殖也应向基地转移, 做到集中养殖, 实施统一管理, 实现规模经济效应。

(2) 积极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

用工业理念抓农牧业, 着力提高农牧业产业化经营规模和水平, 促进农村种养、加工、储运和商贸一体化发展。

第一,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点是培育主导产业, 在主导产业的关键环节建立龙头企业, 大力扶持、培育和引进具有市场竞争力、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

第二, 创新并搞活诸如“公司+农户”、“合作组织+农户”、“批发市场+农户”、“产销一体化公司”、“行业协会+农户”等实现形式, 实现农牧民与大市场的对接;

第三, 高标准建设专业化、规模化的农业产业化基地, 实现种植和养殖区域化、生产专业化、产品商品化、经营集约化;

第四, 加强信息化建设。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 加快建立健全农业信息网络, 尽快实现“三农网” (农业厅、农科院、农大) 整合;

第五, 各有关部门要以信息, 技术等方面为龙头企业搞好服务, 在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采取优惠政策, 支持龙头企业进行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 引进开发和推行新产品、新技术, 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对农户的带动力;

第六, 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重点发展由农牧民或个体联合体作为投资主体的社会化服务组织, 培育农产品流通联合体和农牧民经纪人, 提高农牧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力争达到“乡乡有协会、村村有经纪人”。

(3) 第一产业与二产、三产的融合

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 (工业) 的融合。发挥高原作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无污染的优势, 以特色加工业为基础, 以乡镇企业和龙头企业为依托, 努力延长农牧业生产的产业链, 倡导按照生物链规律发展生产, 建设农畜产品深加工基地, 大力发展农畜产品的粗加工、深加工, 提高包装、保鲜、储藏技术, 提升农畜产品加工、高原绿色食 (饮) 品加工、藏医药等具有高原特色产品的精度, 以培育专业市场为载体, 突出规模效益和地域优势。

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 (旅游业) 的融合。大力发展观光农业, 以郊区农业活动为基础, 利用郊区丰富多彩的自然环境和农业景观, 把历史人文景观、自然资源景观、农村文化活动和农业产业链活动结合在一起, 为城乡居民提供观赏、品尝、购物、体验、休闲、度假等产品和服务。

2. 第二产业 (1) 战略目标

在加快改造和发展传统工业的基础上, 着力产业整合, 优化产业结构, 培育具有地域、资源优势的加工业和制造业, 实现工业反哺农业, 工业增加值实现重大突破, 力争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 到2015年, 工业总产值达2亿元以上, 到2020年达到10亿元。

(2) 战略重点

按照“二产抓重点”的思路以及城关区第二产业集中于民族手工业 (含藏毯产业) 和建筑业的现状, 结合这两个产业能较大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特性, 城关区第二产业的发展重点是民族手工业和建筑业;另外, 应加快工业园区建设, 重点引进藏医药、高原特色生物产业和绿色食 (饮) 品等优势产业企业。

(3) 保障措施

(1)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民族手工业:民族手工业应发挥优势, 着重解决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的有效衔接, 不断扩大生产规模;进一步加强技术与产品研发力度, 以出口地毯为拳头产品, 以开发旅游纪念品为重点, 建成西藏特色的手工产品生产集散基地;吸收先进的管理经验、营销经验, 培育和引进高级营销、管理人才, 扩展市场, 提高竞争力;依托旅游经济的平台, 完善营销网络, 拓展国内外市场;建立地方品牌标准和保护制度;组建行业协会, 发挥行业协会信息提供、产品推介、咨询服务等职能;建立定期普查机制, 建立民间工艺图文数据库, 认定传统工艺专家, 加大民间工艺及工艺品的宣传力度;为传统工艺申请专利, 进行知识产权保护;以优惠的财税、金融政策予以扶持;

建筑业:加大建筑业资源整合力度, 培育、壮大现代建筑龙头企业, 提高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力, 形成开放、竞争的建筑市场体系, 以建筑业的发展带动新型建材、装饰装修等相关产业发展。保护、挖掘、提升民族传统建筑的特色工艺。

(2) 努力培育优势产业

充分发挥西藏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高原特色生物产业和藏医药产业, 这是城关区第二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

发展藏医药业:藏医药产业的发展, 一是要坚持传统优势与现代科技、生产工艺相结合, 吸收先进的管理和营销经验, 提高藏医药走向国内外市场的整体实力;二是坚持改善条件和内涵建设并重、突出藏医药特色与完善服务功能并举, 继续加强藏药人才培养, 努力提高藏医药临床诊断水平和服务能力;三是进一步提高藏药的认证工作, 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 合理配制藏药资源, 促进藏医药生产、经营和服务的集团化发展, 做大做强藏医药, 力争建成全国最大的藏药材生产基地和藏医药研究开发中心。

发展高原特色生物产业和绿色食品 (含农畜产品加工) 产业:西藏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农畜产品独具特色, 如青稞、牦牛、高原野生菌、红景天、人参果、经济林果等, 城关区第二产业的发展要发挥高原生物资源及农畜产品的优势, 着力开发包括饮料类 (矿泉水、红景天饮料等) 和食品类 (牦牛、食用菌、人生果等) 的特色产品, 在创品牌、上规模和提高市场占有率等方面下工夫。

(3) 优化工业区域布局

统筹城乡发展, 实施工业向集中区集中, 新建工业项目原则上布局在工业集中区内, 鼓励现有工业企业通过土地置换向对应的工业集中区集中, 改变目前区域分布不合理, 积聚效应不强, 布点分散等问题, 努力构建工业发展平台,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重点建设蔡公堂乡白定工业园区, 加快制定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 预留新建工业集中区用地, 适度超前建设内设路、水、电、气、通讯等生产生活配套基础设施。

3. 第三产业 (1) 战略目标

按照“三产大发展”的思路, 以发展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为目标, 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引导、企业运作、社会参与、多元投入”的原则, 以旅游规划为先导, 整合自然、民俗、文化等旅游资源, 大力发展古城风貌游、民俗风情游、高原生态游、乡村休闲游等特色旅游, 加快古城传统文化旅游、娘热民俗风情旅游、拉鲁湿地生态旅游、香嘎百灵园、支村、协村及次角林村乡村旅游等一批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引进区内外资本, 建立适应不同游客层次需求的不同档次的旅游饭店宾馆等设施, 培育、发展、壮大旅游骨干企业, 不断改进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着力打造旅游品牌, 提高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增强旅游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

(2) 战略重点

集中精力发展“五沟经济”, 即加快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大力发展城郊乡村生态观光农业游、体验农业主题游和“农家乐”游;系统搜集和深度挖掘城关区旅游景点相关的民俗文化;四个乡的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建设次角林村、支村、协村、夺底、任庆蔡村的道路和其他配套设施;扩大对外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并继续加大旅游文化节的作用, 培育旅游精品品牌。

(3) 保障措施

(1) 加快发展“五沟旅游经济”

功能定位:

次角林沟自然风景较好, 且气候宜人, 加上锅庄舞、寺庙景点等人文资源, 定位为“生态旅游区”;支沟、斜沟因其旅游资源状况相似且地理位置靠近, 均定位为“假日休闲区”;娘热沟定位为民俗生态旅游;借助“夺底”两字本身的藏文含义, 加之该沟地形险峻, 水渠蜿蜒, 且原有水电厂的旧建设设施可以利用, 可以将其定位为“探险旅游沟”。

主要举措:首先, 区旅游局、各乡政府应聘请相关专家在对这两条沟的地形、村落分布、农作物种植、人文景观等详细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规划, 做到规划先行, 有序开发;其次, 加强对当地农牧民的宣传, 结合各沟的功能定位, 鼓励农牧民的广泛参与, 对自主创业进行积极引导和指导, 适当给予政策扶持, 并对积极创业的农牧民就经营理念、管理等方面进行培训, 切实提高其服务管理水平;再次, 基础设施尤其是道路交通、信息化建设尤为重要, 政府应该介入到各沟的基础设施建设中, 不再单纯由农村自给自足的提供, ;另外, 政府也应该规范其经营、管理行为, 尤其是环境保护, 做到可持续发展;政府与旅游企业多渠道、多途径进一步加强宣传, 塑造旅游品牌, 打造旅游精品;最后, 还可以适时、适度引入外部投资者, 以扩大规模, 增强影响。

(2) 合理规划老城区旅游线路

打造文化旅游特色街区, 包括:八廓旅游步行街;宇拓路十字路-藏医院-雪域宾馆-策们林十字路特色旅游工艺品街区;清真寺-尼姑庙 (阿尼仓古姑) -廓尔客饭店-拉卜楞寺家庭旅馆-打夏家庭旅馆-八廓街;清真寺-尼姑庙 (阿尼仓古姑) -小清真寺-绕塞赞康 (小寺庙) -邦得仓古建大院-八廓街文化特色街区;冲赛康商场-达布林-扎西曲达家庭式宾馆-吉热一巷整条路-八廓街老街;吉崩岗十字路口-热木其大酒店-秒吉祥家庭旅馆-次巴拉康 (小寺庙) -小昭寺特色老街区等。对这些体现拉萨文化特色、地域风格的街巷进行包括立面、管线、绿化、广告、标牌等在内的环境综合整治, 营造良好的旅游氛围, 体现出老街、老店、老铺、老宅、老号的特色与氛围。在东起拉萨老城区、西到罗布林卡、北到色拉寺、南到火车站范围内, 对其主要街道和构筑物的景观、风貌按照特色化、生态化、和谐化的要求进行改造和美化, 适当增设有文化和民族特色的雕塑, 构建城市中心游览区构筑物的和谐美感。

(3) 充分挖掘城关区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产业为体, 文化为魂, 以文化提升旅游产业。在旅游局成立专门小组对城关区旅游景点相关的民俗文化进行系统搜集和深度挖掘, 紧扣各沟发展定位, 将文化因子注入乡村旅游, 让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得益彰, 不断提升乡村旅游的品质, 实现可持续发展。

(4) 开展和利用重大旅游节庆活动, 重点推介旅游产品。充分利用城关区每年一度的旅游文化节、嘎吉林青稞酒大赛等, 引导旅游企业广泛参与, 进行旅游品牌宣传。同时, 进一步完善西藏旅游网, 利用网络资源对外宣传, 是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

摘要: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拉萨市城关区“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是全面建设拉萨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实现三次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相融的关键环节。本文在对拉萨市城关区经济与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统筹城关区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及战略构想, 对于指导拉萨市城关区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城乡统筹,产业布局,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龚勤林:论产业链构建与统筹城乡发展.经济学家, 2004 (3)

[2]王其江:推进城乡产业融合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5 (4)

上一篇:建筑节能施工下一篇:铁路基础建设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