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消费

2024-09-16

城乡消费(精选11篇)

城乡消费 篇1

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都随之提高。信息化的萌芽, 催生了信息消费的成长。近几十年来, 信息化极大地推动了信息消费的发展。然而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和信息消费水平之间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从1997—2012年, 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和信息消费水平都随着时间的增长在增长, 如图1所示。城乡居民的信息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均低于收入, 但城镇居民收入和信息消费的增长速度均明显高于农村居民, 且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约为城镇居民的1/3, 人均信息消费支出约为城镇居民的1/4。

不同地区的信息消费支出也有较大的区别。2012年全国的城镇居民人均信息消费支出为4 489元, 农村居民人均信息消费支出为1 098.3元, 城乡居民人均信息消费支出之比高达4.09。东部地区的城乡居民人均信息消费支出之比为3.65, 中部地区为3.51, 西部地区最高, 为4.38。全国31个省中, 广东省的城乡居民人均信息消费支出之比最高, 为5.81, 城镇居民人均信息消费支出为7 130.8元, 农村居民人均信息消费支出却只有1 226.7元;江苏省的城乡居民人均信息消费支出之比最低, 为2.31, 城镇居民人均信息消费支出为5 767.3元, 农村居民人均信息消费支出为2 495.3元。

1 文献综述

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造成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陆铭等[1]研究发现城市化能减小城乡收入差距;刘文勇[2]认为城乡产业特性和非均衡发展战略是造成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郭剑雄[3]认为农村地区的高生育率和低人力资本积累率使得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姚耀军[4]发现金融发展高规模和低效率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茶洪旺等[5]认为二元制度安排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贺建清[6]发现城镇化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 而工业化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近年来, 信息消费在消费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 而目前关于信息消费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研究并不多, 主要集中于信息消费与城乡居民收入的关系。张鹏[7]发现我国城镇居民信息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大于农村。郑兵云[8]将全国分为东、中、西部, 发现不同区域的城镇居民边际信息消费差异很明显。朱焱[9]认为导致居民信息消费水平的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的首要原因是收入的巨大差距。马哲明等[10,11]分别建立时间序列数据研究发现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信息消费与其收入水平之间均为相互促进的关系。而陈玉和[12]分析发现,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信息消费的影响显著, 而信息消费支出对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影响是不显著的。

国内研究信息消费支出水平和城乡收入差距二者之间关系的文献大多停留在理论阶段, 实证研究并不多。且实证研究文献大多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分开讨论, 从消费的角度来研究信息消费水平对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然而信息消费实际上具有增值的特性[13]。在信息消费的过程中, 消费者要将已有的信息投入其中作为消费的基础, 把已有的信息与消费过程中获取的信息产品进行有机的结合于相互撞击, 即进行知识处理与知识再生。在信息社会, 知识就是财富, 所以说信息消费也是一种投资。从消费角度来看, 信息消费大体上由个人的收入决定;而从投资角度看, 信息消费又能为消费者带来收入。那么, 具有消费和投资双重特性的信息消费是减少还是增加了收入呢?城乡居民信息消费差距是拉大了还是减小了收入差距呢?本文针对这个问题展开了研究。

2 变量选取及模型设定

2.1 变量选取

本文实证研究的考察对象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城乡居民信息消费差距。故以城乡收入差距为因变量, 选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值来衡量。

以城乡居民信息消费差距为自变量。在国内的统计年鉴中, 没有统计信息消费的专门数据。但在统计年鉴的居民消费结构部分, 交通通信和文教娱乐这两项支出中除了小部分不属于信息消费的内容外, 基本上都属于信息消费。交通通信支出指用于交通和通信工具及相关的各种服务费、维修费等支出。文教娱乐服务消费支出指用于教育和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的支出。因而居民的信息消费水平以交通通讯和文教娱乐这两项数据之和来表示。仿照计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方法, 以城镇居民人均信息消费支出与农村居民人均信息消费支出之比来表示城乡居民信息消费的差距。

样本区间选择1997—2012年, 将全国分为东、中、西3个区域分别研究分析, 所用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2.2 面板数据模型设定

根据不同的地区, 设定不同的计量模型, 分别分析城乡居民信息消费差距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以Y表示城乡收入差距, X表示城乡居民信息消费差距, 将二者之间的模型设定为Yi=α+βXi+μ。考虑到不同区域各省份的城乡信息消费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存在差异, 因此选用变截距模型。而且由于模型是对东、中、西3个区域整体进行研究, 故宜选取固定效应模型。

3 实证检验及其结果分析

3.1 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

3.1.1 单位根检验

为了避免出现由于序列非平稳而造成的伪回归现象, 先对面板数据进行平稳性的单位根检验。本文采用ADF方法检验2个变量的稳定性, 检验结果, 如表1所示。

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 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 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变量Y和X原序列均含有单位根, 是非平稳的, 而两变量的一阶差分变量均平稳, 因而东部和中部的变量Y和X均为一阶单整。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 西部地区的变量Y序列是非平稳的, 其一阶差分也是平稳的, 为一阶单整过程。然而变量X原序列即为平稳的, 与变量Y并非同阶单整, 不满足协整条件, 不能进行协整检验。

3.1.2 协整检验

本文选用Kao检验方法对东部和中部地区的计量模型分别进行协整检验, 检验结果, 如表2所示。

Kao检验结果表明, 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 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变量Y和X存在协整关系, 说明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城乡居民信息消费差距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

3.2 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

利用Eviews软件对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变量Y和X进行分析, 得到回归结果, 如表3所示。

由上述回归分析结果可以看出, 只有东部地区的城乡居民信息消费差距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显著影响。虽然中部地区的两个变量之间形成了稳定关系, 但是自变量X系数的t检验量为-0.1911, 相应的概率为0.8488, 远远高于0.05, 说明中部地区的城乡居民信息消费差距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并不显著。上述结果表明:在东部地区, 当城乡居民信息消费支出差距增加1%, 城乡收入差距增加0.1882%, 城乡居民信息消费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由于采用变截距固定效应模型, 因而不同省份得到的截距是不同的, 如表4所示。

3.3 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3.3.1 东部地区

在东部地区, 城乡居民信息消费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关系。当城乡居民信息消费支出差距增加1%,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随之增加0.1882%。虽然影响额度较小, 但是东部地区的信息消费支出差距已经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了显著影响, 且城乡居民信息消费支出差距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成正相关。随着人类社会步入信息社会, 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飞速发展, 目前信息消费已经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消费热点可以看成经济增长的出发点, 它的形成可以引发新的市场需求, 从而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 形成支柱产业[14]。信息消费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 东部地区发展较快, 经济水平较高, 信息产业已经发展地比较成熟, 特别是城市的信息产业。与城镇相比, 农村的信息产业仍然较为落后, 城乡居民的信息消费支出水平存在一定差距, 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信息消费是不对等的。而信息消费又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促进经济增长, 进而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因而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信息消费水平的这种不对等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

3.3.2 中部地区

协整检验表明中部地区的城乡居民信息消费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形成了稳定的关系, 但是得到的回归系数并不显著。这说明在中部地区, 城乡居民的信息消费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不明显。与东部相比, 中部地区的信息产业并不发达, 未能形成显著的影响。信息消费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型消费, 它对消费者的素质要求极高。信息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个人的信息素质。信息素质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Ralph C等[15]认为具备信息素质的人首先要能认识对信息的需求, 能够定位和评价信息的质量, 能够存储和取回信息, 能够高效的运用信息, 还要能够运用信息去创造信息和沟通信息。信息消费是一种知识型和智力型消费, 这就决定了信息消费需要靠消费者的智力支配。信息素质和技能越高, 人们在接受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时, 接受能力就越强, 获取信息的能力则越强, 信息消费的能力也越强。而当前中部地区居民的信息素质相对落后, 阻碍了信息消费的进一步发展。由于居民的信息消费能力有限, 导致中部地区的信息消费整体水平不高。

3.3.3 西部地区

西部地区并没有通过协整检验, 表明城乡居民信息消费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并没有形成稳定的关系。西部地区的信息产业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与东部和中部地区相比, 西部地区的信息产业较为落后。西部地区居民的信息消费支出很低, 对收入也没有形成影响。这可能是由于西部地区的居民缺乏信息消费的途径和能力造成的。西部地区的信息产业仍然处于发展之中, 获取信息的途径也不完备。而获取信息的途径必须以信息基础设施为载体。信息基础设施较差, 市场主体搜集信息、搜寻服务的成本相对较高, 市场主体的交易范围也受交易成本的约束而被控制在一定的幅度内。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信息产业的发展, 从而使得信息消费水平较低。西部地区的人民, 特别是农村地区的人民, 没有机会进行信息消费或者无力进行信息消费, 从而导致对信息、知识的占有量明显低于发达地区或者城市地区的人。知识和信息占有量多的人有更多获得高收入工作的机会, 反之则没有获得高收入工作的机会, 从而导致了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 形成了恶性循环。

4 政策建议

4.1 促进东部地区技术创新

技术在信息产业中占有核心位置, Steve W[16]指出新的技术可以帮助人们对信息资源的管理, 对信息消费者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建议如下:第一, 鼓励信息产品创新。开展信息技术产业创新综合试点, 建设重点企业研究院, 培育信息技术产业基地, 重点支持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通信网络等信息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研发。充分利用产业基础和技术优势, 大力推进产品创新发展, 增强电子基础产业创新能力, 提升支撑服务水平。第二, 鼓励采购自主创新产品。政府投资项目同等条件下应优先采购创新产品和服务。当企业采购信息消费创新产品或信息技术服务超过一定金额时, 可以给予相应的奖励。支持信息消费类企业与电信、广电、金融等单位开展定制、集中采购等合作。第三, 拓宽融资渠道。大力推动创新型、成长型互联网企业在创业板等上市。鼓励金融机构针对互联网企业特点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积极拓宽融资渠道, 推动企业做大做强。支持符合条件的互联网企业加大债券融资力度。引进创业风险投资, 支持互联网企业创新发展。

4.2 提高中部地区信息消费

第一, 加强信息素质教育。通过各种渠道宣传信息技术, 以促进居民对信息技术的掌握, 从根本上改善信息消费水平。加大信息消费宣传教育, 提高我国居民信息消费意识, 从而带动信息消费量的增加。以多种方式对个人进行网络和计算机知识的教育和培训, 提高消费者的素质, 提高信息消费力和信息消费水平, 培育正确的信息消费观念, 促进信息消费。第二, 培育新的信息消费热点。加大信息消费内容资源开发和业务创新, 推动新的消费热点的形成。不断创新信息服务手段、服务形式和内容, 可以扩大信息产业和内容消费, 推动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实施“宽带中国”工程, 组织实施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试点和推广, 推进下一代商用互联网规模和前沿性布局。第三, 营造信息消费环境。鼓励企业开发技术先进、自主可控、性能可靠的信息技术产品, 大力促进终端产品信息化, 普及信息技术的推广。加大信息消费宣传力度, 推广新型信息消费模式, 加强信息消费统计分析和市场监测工作, 营造积极健康的信息消费环境。

4.3 完善西部地区基础设施

第一, 加大信息基础设施资金投入。西部地区信息化基础设施较落后, 特别是交通和信息通讯的基础设施。政府应加大投入的力度, 明确制定发展战略和发展计划, 在财政、税收、金融方面进行政策扶持, 支持和鼓励消费类信息产业的投资与发展。第二, 鼓励引进信息类企业。通过补贴或者减免税收来吸引信息类企业落户西部地区, 提倡和鼓励企业投资消费类信息产业, 提高西部地区利用信息技术的机会以及扩大信息技术的需求, 缩小“数字鸿沟”。除此之外, 制定优惠政策, 安排专项扶持资金, 对于投资额较高或者营业额超过一定范围的企业, 政府可适当给予金额奖励和补助。第三, 加强互联网建设。政府应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 提高居民的信息消费水平。通讯网络建设, 尤其基础网络建设, 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下一代互联网的建设也不容忽视。基础网络先行, 有线网络和移动网络齐头并进, 大力推进现有基础网络向以IPv6为核心的下一代互联网演进。政府应联合重点终端厂商, 加大对IPv6的支持力度, 加快更新和替换步伐, 全面实现现有终端IPv6化。

城乡消费 篇2

调查方法: 入户访问

调查地点: 重庆市奉节县

调查时间: 2011年 1月24日

被访者: 城镇居民

一、前言

居民住房条件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社会物质文明程度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居民住房除了具有生存资料的功能外,同时又具有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功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城镇居民住房消费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现阶段,它和其他产业关联度高,带动作用强,不但对消费的启动有重要作用,而且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日益突出,国家也反发展住宅业作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产业,反居民住房消费用为带动投资、启动消费的突破口。因此,了解居民居住现状及消费需求,对研究居民居住问题,完善居民住房消费体制,制订居民居住消费政策是十分必要的。

二、具体内容

经过调查显示:

55.7%家庭已经购房,户均2.6万元

随着国家房改力度加大,我国城镇居民已形成掏钱买房住的观念,超过半数居民已购买了住房。

在购房家庭中,户均购房金额2.6万元,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收入的1.5倍。其中购房改房的家庭占86.9%,户均购房金额1.9万元;购商品房的家庭占9.7%,户均购房金额7.9万元;购买其它住房的家庭占3.3%,户均购房金额3.4万元。户均购房金额小于1万元的家庭占购房家庭总数的31.1%,户均购房金额1至3万元的家庭占46 .5%。

购买住房的家庭中,1990年以前购房的家庭只占4.2%,1991-1994年购房的家庭占19.0%,1 995-1996年购房的家庭占32.5%,1997-1999年购房的家庭占44.3%。可见随着房改力度的增加,居民购房呈上升趋势。

65.8%家庭住房产权归己

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已初步构建起了住房新体制基本框架。它打破了单一的公有制住房产权形式,形成了以居民自主产权为主、多个产权形式并存的格局。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房改力度,公有住房比例下降,私有住房比例上升,其中居民家庭拥有原有私房的为12.0%;拥有房改私房的为48.4%;拥有商品房的为5.4%。近1/3的居民家庭实现了拥有一套产权归自己的住房梦想。传统租赁

公房的家庭由1993年的76.8%急剧下降到目前的28.6%。

户均使用面积52平方米

住房面积是衡量居住水平的重要指标,从实际使用面积来看,户均小于20平方米的家庭占总调查户的7.8%;户均20-40平方米的家庭占32.7%;户均40-60平方米的家庭占35.5%;户均60-80平方米的家庭占14 .1%;户均80-100平方米的家庭占5.4%;户均100平方米以上的家庭占4.5%。

从不同的行政区域看,使用面积最大的为海南和福建省,户均为76和74平方米,使用面积最小的为上海、北京和天津,户均分别为30、38、38平方米,高、低相差一倍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在户均使用面积小于20平方米的家庭中,仍然存在着15.2%的三人以上家庭的安居问题。其中,大多是离退休、下岗待业及家庭负担重、就业人口少的低收入家庭。这些家庭的成员因工作单位经济效益差、福利待遇低,住房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

住房成套率达到72.7%

奉节县城镇居民居住的房屋类型分为7种,58.7%的城镇居民家庭住房结构为二居室或三居室,其中二居室达到3 9.0%;三居室达到19.7%;一居室和四居室比例较低,分别为9.6%和2.6%;普通楼房和平房居住率达10.1%和17.2%。

绝大部分家庭居住条件较好,拥有比较齐备的生活设施。其中拥有暖气设备的家庭占31.5%;拥有厕所浴室的家庭占40.2%;拥有管道煤气天然气的家庭占30.3%。部分家庭的居住条件较差,生活设备不配套,8.1%的家庭没有单独属于自家的卫生间;38.8%的家庭无暖气设备;17.7%的家庭使用煤炭燃料。

32.3%的家庭户均装修1.4万元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居民对居室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近1/3的家庭进行了住房装修。户均装修支出1.4万元,其中房改房户均装修支出1.3万元,商品房户均装修支出2.4万元。装修家庭中,户均装修支出小于1万元的家庭占58.3%,装修支出1-3万元的家庭占33.7%,3万元以上的家庭占8%。

12.9%的家庭打算购房

有12.9%的家庭打算在2011年购房,其中6.8%的家庭打算购买现住房,3.2%的家庭打算购买商品房。

从结果可以看出,国有职工及集体职工就业者家庭(以户主就业情况划分,下

同)拥有住房产权的比例明显高于个体经营者和个体被雇者,就连国有下岗职工

及(国有、集体)内退职工拥有住房产权的比例也明显高于个体经营者和个体被雇者。国有企业就业者拥有住房产权比例高达77.9%,分别比个体经营者和个体被遍及者拥有住房产权比例的47.8和50.6%高出30.1个百分点和27.3个百分点。„„近七成的家庭拥有了自己的产权房,户均购房金额2.6万元,户均使用面积52平方米;家庭装修已成新产业,三成多的家庭户均装修支出1.4万元;12.9%家庭今年打算购房。以上数据表明购房已成家庭最大消费。

不同收入家庭购房意向差异较大。在2000年打算买房的家庭中,年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家庭为7.1%;年收入在3-5万元的家庭为18.4%;年收入在7-10万元的家庭为22.7%。低收入家庭对住房的需求比较迫切,但是受收入的限制难以立即转化为有效需求。可以看出准备买房的大多数属于中、高收入家庭,他们有较强的改变住房条件的愿望及相应的经济承受能力,如果有比较优惠的鼓励购房的政策,这部分人将成为今后实现住房消费的主体。

三、关于发展城镇居民住房消费的建议

1、早日停止各种形式的福利售房

优惠售房对推动房改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从长远来看,对今后的住房市场的健康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将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因此,加快制定有关政策,尽快使居民住房货币化、市场化,消除原住房体制的负面影响,让居民在平等的条件下购买住房,以引导居民住房市场的发展方向。

2、尽快开放居民住房二级市场

据调查,奉节县城镇居民住房私有率已达73.6%(包括部分产权),但这样大的住房存量在客观上是不流动的。不流动的存量势必造成住房资源的不合理消费和浪费,并且地住房资源的进入形成障碍,开放住房二级市场势在必行。因此,应抓紧解决房改房产权分割问题,尽早全面放开住房二级市场,消除居民住房消费“瓶颈”,畅通居民住房消费渠道,全面激活住房市场,使之成为拉动内需的又一积极因素。

3、降低商品房价格和各种交易税费

商品房价格居高不下,使中低收入居民望房兴叹,也使商品房处于

积压状态。既然大量商品房积压,使之自行折旧学杂费,不如降价出售,让利于民。据了解,房产转让有关税费达交易额的10%左右,这样高的税费对居民是个不小的负担,降低税费,是促进居民住房消费的有效方式之一。房地产交易税费属于地方税费,税费的降低表面上看减少了地方收入,但是,如果由于税费的降低激活了居民住房消费,交易额的提升同样可增加地方政府税收的来源。

4、加强住房市场化宣传,促进居民住房消费观念转变

城乡消费 篇3

【关键词】城乡居民消费;辽宁省;刺激消费;方法

辽宁省作为“十二五”计划关于振兴东北计划中的主要大省,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基本国策的重要战略地区,在经济、文化及消费特色等领域都承担着重大职责。现针对我省城乡居民消费状况进行调研,并根据调查报告的分析刺激及促进消费可采取的措施。

本次调研活动涉及人群为我省大部分地区城乡居民,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问卷500份,收回489份。调查问卷的问题设置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家庭收入及支出结构;2、以家庭为单位的消费能力及消费倾向;3、针对居民消费途径;4、城乡居民消费结构。针对调查问卷的结果对辽宁省城乡居民消费现状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辽宁城乡居民消费情况。

(一)从收入及支出情况分析

在调研范围内,家庭成员为3人及3人以下的占69%,家庭年收入为5万元以上的为50%以上。以家庭为单位的支出如下分布情况(图1)

图1:2013年辽宁省居民家庭月均支出分配图

从图1中可看出教育类的投资目前占主要地位,这同我省城乡居民的年龄结构有很大的关系,其次是日常必须支出,而作为其他消费类所占支出的比例较小。

(二)从消费支出情况分析

在2011年-2013年辽宁居民在收入小幅稳定调整(表1)的前提下,居民消费支出的种类较为丰富。根据调研报告统计我省城乡居民拥有电脑、空调等非必需类家用电器比率达到26.17%和35.16%,这说明辽宁省城乡居民随着收入的稳步提高,对于生活用品的功能性的要求也在提高。辽宁省2013年的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5.0,位列全国第23位;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8.3,位列全国第15位。辽宁省居民收入处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居民的消费能力处于全国中游水平,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还有很大的待提高空间,为提高消费水平初步的探索结果是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广大的农村市场的消费方式。

二、为提高辽宁省居民消费能力可采取的途径。

(一)为提高辽宁省居民消费能力,寻找潜力市场。

随着辽宁省经济发展,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及消费结构不断优化,虽然仍处于消费不足的阶段,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差距从2009年开始就逐步扩大,但农村居民的消费价格指数的增长率是高于城市居民的。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从2008年到2012年的增长率为11.17%,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3.87%(见表2)。这说明在新一轮的消费增长中,农村市场是具有较大潜力的市场。与此同时,我省农村人口的平均增长速度是高于城市的(表3),这又表明广大农村市场是有夯实的消费群体的。

(二)为提高辽宁省居民消费能力,引导居民增加消费可采取的方法。

1、提高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

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提高辽宁省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重中之重,收入的增加会带来消费的增加,是促进消费的有力保障。可支配收入是居民在获得货币收入扣除各项税后的剩余部分。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辽宁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818元,全国位列第八,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507元。2013年辽宁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排在第八位。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6697元和10161元,均位列全国第九位。辽宁省GDP在2013年中全国排名第七為27100亿元,人均61745元。就我省的人均生产总值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数值进行比较,说明我省居民的收入还有可观的上涨空间。提高城乡居民的可支配收入需从调节国民收入的二次分配入手。

2、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

我省城乡居民收入从城乡居民消费指数来看存在一定的差距,为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可以从缩小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入手,可以利用税收或者补贴的形式,减轻农村中低收入者的负担;通过改善公共设施及养老、医疗体系使人们减少后顾之忧,从而促进消费。

3、增强及改善居民消费观念。

居民的消费观念主要会受到以下几方面的影响,首先是居民可支配的收入的多少,这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其次是人们对于商品价格水平的预期,如果人们对于价格水平预期有所改变,就会调整自己的消费计划来适应自己的收入;再次是金融市场上的各项利率,这决定着人们收入的使用方向,是用于消费还是用于投资;最后人们的消费情况还会受到政府支出及货币幻觉等方面的影响。

上述各种因素,对于收入转化为消费或储蓄的影响是不同的,实际消费水平将依据这些因素各自发生作用的相对力量而定。提高居民的消费意识,是要使人们在有了稳定的收入和有保障的养老的前提下提升消费意识。

我省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均处于全国中游水平,在完善居民消费潜力方面具有很大的空间,应利用好“十八五”的政策契机提升辽宁的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2013辽宁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2013

[2]洪银兴.消费经济:十二五时期新的经济增长点[J].南京社会科学,2011:1-5.

[3]陈新年.论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4]周玉梅.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吉林大学政治经济学,2005.

[5]俞建国.“十二五”时期扩大消费需求的思路和对策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0:3-21.

[6]李金迎.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理论、现状与对策[J].阅江期刊,2009:20-23.

作者简介

魏璠(1981-),女,辽宁沈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金融学。

基金项目

城乡消费 篇4

1 概念界定

(1) 住房消费是物质性的生活消费, 它包括用于购买或租用住房的支出以及用于物业、水、电、热的费用支出。

(2) 住房负担能力:家庭收入并不等同于住房负担能力。美国国家低收入住房委员会、澳大利亚国家住房发展委员会 (NHS) 对住房负担能力的定义是在满足了食品、衣服、交通、医药和教育等必要开支后能用于住房消费的能力。

2 住房消费对旅游消费的影响

在我国居民刚步入小康的时候, 随着住房消费档次的提高, 消费比重会进入一个上升相对较快, 再到一个逐步上升的过程。城镇居民住房的商品化、住房分配的货币化, 也会使城镇居民增加住房消费。所以在近期内会对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 特别是高层次消费, 产生不利影响。

从图1可以看出全国居民的消费水平有明显增长, 主要的消费水平贡献率体现在城镇居民上;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增长不明显, 自2000年的1670元到2007年的3224元, 增长率为93.1%;同期的城镇居民消费自4998元到9997元, 增长率为100%。由于二者在2000年的消费基数本身就存在明显差距, 故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存在分化的现象。

2000年至2007年, 城乡居民在住房方面的投资基本情况如下:

由图2可以看出2000年到2003年农村居民的住房投资增长不明显, 社会住房总投资主要体现为城镇住房的增长;2006年和2007年农村住房投资分别较上年增长20%和24.4%, 同期城镇住房投资分别较上年增长27.1%和30.3%。由此可见, 城镇居民在住房方面的投资无论规模还是速度都领先于农村居民。

运用SPSS13.0, 对城乡居民的住房负担能力和他们的整体出游人数分别做相关分析, 结论如表1、表2: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5 level (2-tailed) *.“按双侧检验, 检验水准0.01, 该相关系数具有统计学意义”注释:1.Pearson Correlation:皮尔森相关系数2.Sig. (2-tailed) :双侧检验, 是对皮尔森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1level (2-tailed) **.“按双侧检验, 检验水准0.01, 该相关系数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城镇居民的住房负担能力和他们的出游次数的相关系数为0.917, P=0.01, 显著性水平明显;农村居民的住房负担能力和他们的出游次数的相关系数为0.962, P=0.002, 显著性水平极其明显。即:城乡居民的住房负担能力和他们选择出外旅游都存在密切的正相关关系, 住房负担能力越强, 他们选择旅游的机会越多, 尤其是农村居民。

3 结论

根据前面的分析, 城镇居民的住房负担能力和他们的出游次数的相关系数为0.917, P=0.01, 显著性水平明显;农村居民的住房负担能力和他们的出游次数的相关系数为0.962, P=0.002, 显著性水平极其明显。即:城乡居民的住房负担能力和他们选择出外旅游都存在密切的正相关关系, 住房负担能力越强, 他们选择旅游的机会越多, 尤其是农村居民。

4 对策

4.1 控制住房价格的过快增长, 尽快让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赶上住房价格的增长

收入的稳定和快速增长是解决城乡居民住房负担问题的根本途径。当前房价高企有一定特定的历史因素, 在稳定房价不让其再暴涨从而引发恐慌性购买的前提下, 未来政策的着眼点应该放在如何让城乡居民的收入赶上住房价格的增长, 而不是让房价降下来适应目前的低收入。

4.2 在不断提高GDP水平的同时增加城乡居民人均收入

把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率和GDP增长率并列为各级政府经济方面最重要的考核指标。比如政府提出, 要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那么笔者希望居民人均收入也能翻一番 (扣除物价上涨因素) 。这样, 既能继续督促各级政府努力搞好经济建设, 更能把这种建设严格纳入在提高国民生活水平的轨道上, 在不断提高GDP水平的同时有效地增加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 从而保持和促进旅游消费的增长。

旅游消费的增长, 将带动相关产业的经济增长。旅游活动可直接带动社会相关产业的投人增加, 这使得旅游业处于产业群体中的核心地位。满足旅游消费的增长, 就必须增加旅游的投人, 增加旅游投人也是扩大社会需求的重要举措。我国政府为扩大国内需求, 正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扩大投资需求。这对旅游业的发展是一个大好的契机。

摘要:文章从研究城乡居民的住房消费与旅游消费的关系入手, 对城乡居民的住房消费与旅游消费的关系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 提出发展国内旅游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城乡居民,住房消费,旅游消费,对策

参考文献

[1]李冰州, 杨剑, 陈旭.我国居民旅游消费模型研究[J].软科学, 2004, 18.

[2]高书军, 张广海.国内旅游消费模型及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 2004, 4.

[3]李一玮, 夏林根.国内城镇居民旅游消费结构分析[J].旅游科学, 2004, 6.

[4]吴忠才, 朱金林, 徐迎.我国国内旅游消费模型初步研究[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7.

城乡大学生消费方式的比较研究 篇5

[关键词] 城乡大学生消费方式保定

大学校园尤如一个大舞台,交替上演着一幕幕流行热,“求知热”、“经商热”、“恋爱热”、“考研热”等等,形成了一个多彩的画卷,而近十年来,有一种热可以说是长盛不衰,并有愈演愈烈之势,这就是大学生的“消费热”。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消费方式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比如:陆汉文、桂永1999年对上海市55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后认为独生子女大学生比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消费水平,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独生子女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与较高的消费欲望。李永华2000年通过对武汉高校大学生的一次调查,认为大学生消费来源主要还是依靠家庭,但大学生消费则主要以远超出其基本需求追求享受与发展的小康为主。张志祥认为当代大学生消费正朝着追求现实,重视自我、要求个人和社会并重、以自我为中心的大道迈进。从总体而言,自本世纪以来,有关大学生的消费的研究更加侧重于宏观的总体上的研究,而对于群体内部的差别群体,如城市子女与农村子女大学生等,缺乏足够和全面的关注。本文利用“保定高校大学生日常消费情况调查结果的分析”,通过对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习惯的实证分析,揭示两种大学生消费群体之间存在的异同,并试图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

一、调查资料和分析方法

1.调查资料。本文采用的数据是2006年4月份我们课题组,在华北电力学院、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的抽样调查。每所大学发放问卷100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2873份,其中城镇大学生631份,占样本总数的21.96%,农村大学生2242份,占样本总数的78.04%,因为本次调查样本较大,因而本次调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分析方法。采用线性支出系统(Extended Linear expenditure System,以下简称ELES)对城乡大学生消费进行比较。该模型是建立在经典消费理论分析基础上,由效用函数导出。模型各部分的经济学概念明确,符合定性分析的习惯。ELES的具体模型为(1)

式中vi为消费者对第i类商品或服务的支出额,分别为第类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和消费者对它的基本需求,为消费者对第i类商品或服务的基本需求支出额,为消费者人均可支配收入,为消费者的收入用于各类商品或服务基本需求支出以后的余额中追加购买第类商品或服务的比例,称为边际消费倾向,为各类商品或服务基本需求支出总额。对于截面数据,模型(1)中的和是常数,令 (2)

代入(1)式,有:(3)

在已知某一时间截面不同收入水平组的消费者的平均可支配收入,以及不同收入水平组的消费者着对各类商品或服务的平均支出额的情况下,便可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出(3)式的参数的值,比较两个群体间的的值,可以得到他们消费水平的差异。

二、结果调查

1.消费水平的比较。“消费水平”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涵盖的内容丰富。考虑到学费、住宿费并非由学生自主决定,往返(学校—家乡)的交通费用与本人的籍贯有关,因此,我们没有把这些费用纳入比较之列,而是根据城乡大学生的平均月消费量(除去学费、住宿费、交通费)以及他们的自我评价得出的结果。调查显示,城市大学生与农村大学生平均月消费分别为456.45元与355.54元,前者比后者高出22.10%,调查同时还表明,有29.4%的城市大学生对自身消费水平的评价很高或较高,而只有22.0%的农村大学生有相同的评价。有7.5%的城市大学生对自身消费水平的评价较低或很低的水平,而农村大学生的比例却远远高于此,达到18.0%。

表1 除学费、住宿费和往返(学校—家庭)交通费外的月消费比较

表2城市子女与农村子女对自身消费水平的评价

2.消费结构的比较

消费结构研究是消费方式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我们结合保定高校大学生消费的实际情况,重点考察了以下六个方面:食品支出(包括吃饭、买零食等,但不包括请客吃饭等)、穿着支出、学习用品支出(包括购买教材—这类费用学生有自己的选择权,如购买二手书和其它书籍、文具用品,但不包括电脑等大件的学习工具)、娱乐休闲支出(包括旅游、看电影、听音乐会、参加各种演出、运动健身等)、恋爱支出、通讯支出。如(表3)所示,两个群体在饮食、娱乐休闲、娱乐休闲支出、通讯支出、学习用品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其中前四项是城市子女明显高于农村子女,而在学习用品支出上农村子女反而高于城市子女。

表3 运用线性支出系统计算出的食品支出等六个方面的的值

3.消费习惯的比较

消费习惯是消费方式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针对保定高校大学生消费的实际情况,我们主要从计划消费、慎重消费、人情消费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计划性消费。计划性消费即理性消费,与即时消费、冲动消费、感性消费等概念是相对立的。调查表明,在问及“您是否有计划地花钱?”时,分别有城市大学生和农村大学生表示他们的消费是有计划的或者是比较有计划,另外在回答“你是否将手头的钱存入银行”时,城市子女和非城市子女作肯定回答的分别占61.3%和61.9%,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

表4 城市大学生与农村大学生消费的计划性

慎重消费。在消费商品或服务方式时保持慎重、经济的态度,我们把这种消费成为慎重消费。由于服装的质量和价格一般被认为直接同使用价值相联系,因此我们将购买服装作为一项重要指标。调查表明,在购买服装时,希望有同伴作参谋的城市大学生占城市大学生总数的61.2%,农村子女占其总数的65.2%,但是在选购如鞋帽、日用品、化装品考虑的因素排名确存在着显著的不同。城市大学生对价格的考虑没有农村大学生那样的强烈;城市大学生对价格、质量考虑的明显的较多,显示出品质消费的特征。

表5 城乡大学生选购商品时考虑的因素

人情消费。人情消费包括请客吃饭、赠送礼品等,是交际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国人的“挣面子”角度来说,这种消费是“挣面子”必不可少的途径。“面子”在中国是非常重要的。在大学校园这个小社会里,不论城市大学生还是农村大学生都会意识到“面子”的重要性,请客吃饭已经成为大学生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我们对两个不同的群体大学生请客吃饭的经常性进行考察,两个消费的群体在类似请客吃饭人情消费上不存在明显的差异。换言之,农村大学生的相对较低的家庭经济地位并没有减少请客吃饭这类的人情消费。

表6 城乡大学生请客吃饭情况

4.三个现象

手机潮现象:在校园里,手机成为学生的时尚选择,拥有高档手机(指价钱在1600元以上)的占大多数,调查表明,城市大学生和农村大学生的手机拥有量分别为98%和96%,高档手机拥有量分别为80%和60%,比我们预料的要高很多。

偏颇现象:大学生有着不同于其他社会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当前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存在很大偏颇。

消费层次两极分化。据调查目前大学生月消费最高达到1200元以上,最低的只有250元左右。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

消费结构不合理。大学生的生活消费主要以生活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在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又是重中之重。据估计,学生每月净饮食费需350元左右。然而部分学生饮食费用在200元以下,有的为了保持苗条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欲,有的不顾营养需要一味节约支出。

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换一款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其他必要开支;有些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以满足欲望。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表7 城乡大学生拥有手机情况

三、讨论

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城市大学生和农村大学生的消费在其结构、水平和习惯上存在许多异同。这种消费行为特征,是和大学生特定的社会地位及成长环境密切相关的。我们试图从以下方面加以探讨。

家庭社会地位与大学生消费方式 大学生已经步入成人行列,具有了一定程度的独立性。但是,大学生并非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他们的经济来源归根到底还是依附于家庭,长久以来,我国城市和农村在经济、文化和教育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改革开放以来,这种差异没有明显减少。而这种差异,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消费方式。城市大学生的家庭社会地位普遍高于农村大学生,这就导致前者家庭对其消费对其消费的支持力强于后者,两个大学生群体的家庭社会地位的差异是他们个体消费差异的主要原因。

表8 城乡大学生家庭生活水平的比较

当然,在消费结构的分析当中,我们也发现城乡城乡大学生在学习用品的支出上的显著差异,而且农村城乡大学生的消费要高于城市城乡大学生。之所以出现与他们家庭经济社会地位并不相一致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如可能与农村城乡大学生学习的成功意愿密切相关,也可能与城乡文化差异有关。比较而言,农村城乡大学生的家庭条件要差一些,这种差距是否成为他们加大学业投入以求得更大回报的主要动因之一,这些解释还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

大学生手机拥有量之高超出我们的预料,这可能确实在生活、学习、联系工作等方面更加方便,也反映出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大学生消费日益向“中产阶级”消费方式看齐,通过对城乡大学生在消费习惯的比较,发现二者并无显著性差异,而是存在许多共同点。由于城乡大学生家庭在社会经济地位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带来了二者在消费能力、消费结构和消费习惯上的差异,城乡大学生通过高考进入大学校园,其价值观和消费观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两个大学生群体的消费习惯都不断地朝着更加理性、科学和智慧的方向发展。

四、结论:

通过对河北保定高校大学生调查资料的分析,一方面,我们认为城市城乡大学生与农村大学生消费方式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上。这种差异和大学生消费的家庭依赖性密不可分。通过分析表明,城市城乡大学生和农村大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前者高于后者。从某种程度说,二者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是他们不同家庭经济条件的真实写照。另一方面,他们的消费习惯又存在着某些惊人的一致性。我们认为已成年的大学生们又有着自己独立的思考方式和消费习惯,并且更多地受到同辈群体的影响和同化,这些促使城市城乡大学生和农村大学生的消费习惯不断趋同,朝着城市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看齐。

我国城乡大米消费弹性分析 篇6

大米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和食用的主要粮食品种, 也是中国乃至世界谷物中单产和总产量最高的农产品之一。通常情况下, 中国大米年产量约占粮食总产量的40%左右, 大米口粮消费占到细粮消费比重的60%以上。我国65%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 大米的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的30%以上, 是世界第一大大米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大米生产和消费的任何变化都会对全球大米市场产生重大影响。鉴于大米在我国经济和粮食安全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国内学者对大米消费需求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黄季焜 (1994) 研究发现大米需求的收入弹性较高而价格弹性偏低, 测算出中国大米需求的收入弹性值为0.14, 且该弹性值随收入的提高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大米需求的价格弹性为负。杨万江 (1995) 通过分析有关统计资料和浙江省1993年570个城乡住户稻米专项调查数据, 研究了南方稻区稻米消费变化及稻米生产消费关系。分析得出:农民人均稻谷消费量下降与人均生活支出增长有较强的负相关关系。黄季焜 (1996) 分析得到城市化和收入等都是影响大米消费的重要因素, 并按照不同的收入阶层分别测算对不同种类大米的需求收入弹性。穆月英 (2007) 采用AIDS模型对南北方居民食品消费需求系统进行了比较分析, 得出南北地区的大米支出弹性系数都相对较小, 大米的消费需求对收入的变化不敏感。刘华 (2009) 估算了大米的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的变化趋势, 得出大米的需求自价格弹性大于1, 且大米的需求收入弹性呈现出阶段性的变化趋势, 现阶段基本保持在0.2和0.3左右, 大米仍然是生活必需品, 并不具有劣质性。

国内学者或是从地区比较的角度或是按照不同的收入阶层研究了我国大米消费的需求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 但由于采用方法的不一致, 得出的各弹性估计值差异较大。此外, 中国城乡呈显著的二元经济特征, 食用大米消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之间也呈现显著的二元结构特征, 城乡居民大米消费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 有必要对我国城乡大米消费进行细致的研究。基于上述考虑, 本研究根据1991—2008年的大米消费的各项数据, 在对我国稻米城乡消费现状分析的基础上, 分别构建农村和城市地区大米消费需求经验方程, 从城乡差异角度, 分析我国城乡大米消费弹性对国内大米消费需求的影响。

二、我国大米消费现状分析

我国大米消费主要以食用消费为主, 还有少量的饲料和工业用量以及种子消费和损耗, 其中食用消费占总大米消费的84%, 饲料6%, 工业用量8%, 种子消费和损耗8%左右。中国有18个省市区以大米为主食消费, 人口达8亿以上, 占中国总人口的65% (张峭, 2007) 。鉴于食用消费在大米消费结构中占绝对地位, 因此, 本文将大米的食用消费作为大米消费量分析的重点对象。

人均大米消费量和人口数量是影响我国大米消费的主要因素。在人均大米消费量方面, 由于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在过去20年的稳步增长, 导致食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人均大米消费量随着动物性食品消费量的可持续增长而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农村居民人均大米消费量已经从1991年的104.36千克减少到2008年的85.11千克;城镇居民人均大米消费量从1991年的67.37千克下降到2008年的50.12千克 (如图1) 。而在人口方面, 中国正在经历了一个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快速城市化过程。结果显示, 目前我国城市人口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地区大米消费量一直保持相对稳定的增加, 我国城市大米消费量已经从1991年的2101.15万吨增加到2008年的3040.63万吨;而农村地区大米消费量从1991年的8830.95万吨减少到2008年的6139.41万吨, 在90年代中后期呈下降的趋势;我国大米总消费量从1991年的10933.09减少到2008年的9180.04万吨, 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 (如图2) 。

三、我国大米消费弹性估计

1、消费方程的建立

口粮是大米的最主要用途, 通常每年大米口粮消费约占到大米总消费量的84%左右 (如图1) , 本文主要分析的是大米的食用消费。大米食用消费量与人均消费量和人口总量相关。考虑到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存在的较大差距, 本文分别建立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的人均大米消费方程, 可得到大米总消费量方程如下:

TCRt=PPCt*PRt+UPCt*PUt

其中, TCRt是大米总消费量, RPCt是农村地区人均大米消费量, UPCt是城市地区人均大米消费量, PRt是农村地区人口数量, PUt是城市地区人口数量。

大米人均消费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大米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和可替代商品的价格是其决定因素, 因而, 大米人均消费量的估计方程可以表示为如下形式:

lnPR Ct=b0+b1ln (PWt/PRt) +b2lnR PIt+b3lnPRt+Ut

其中, PRCt表示农村或城市地区的大米人均消费量, PWt/PRt表示可替代商品小麦对大米的相对价格, RPIt表示农村或城市地区的人均实际收入, PRt表示大米的实际价格。

2、数据来源及描述

本文使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年鉴》、《食品产业年鉴》和《中国农产品价格调查年鉴》, 大米价格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编译的价格报表。二级数据如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人均大米消费量被用来建立和估计方程组, 其中, 部分数据用统计学方法进行了修订, 解释如下:大米价格根据农产品价格指数平减;农村居民收入是按照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平减得到的农村人均实际收入;城市居民收入是按照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平减得到的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小麦对于大米的相对价格定义为小麦价格指数与大米价格指数的比值。

3、实证结果分析

本文使用Eviews5.0软件, 根据1991—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 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进行数据分析和方程估计。在分析过程中对除虚拟变量之外的所有变量都进行对数转换, 其中, 随机扰动项符合基本假设。得到的分析结果如下。

(1) 农村地区大米人均消费量估计方程的回归分析结果

其中, *表示显著水平为1%, **表示显著水平为5%, ***表示显著水平为10%。

R2的值为0.83, 通过R2的值我们可以判断该模型的拟合优度相当的高, 主要变量的弹性估计值和以前的研究相一致。结果表明, 大米的人均消费价格弹性值为-0.115, 即当大米的价格上涨10%, 大米人均消费量在农村地区减少1.15%。大米的需求收入弹性显示出较强的负相关, 其估计值为-0.157, 即当居民实际收入上涨10%时, 农村地区大米人均消费量减少1.57%。小麦价格相对于大米价格的需求替代弹性在为0.169, 即在小麦和大米消费之间存在一种相对比较弱的替代关系, 如果小麦价格相对大米价格上涨10%, 那么农村地区大米人均消费量将上涨1.7%。

(2) 城市地区大米人均消费量估计方程的回归分析结果

其中, *表示显著水平为1%, **表示显著水平为5%, ***表示显著水平为10%。

R2的值0.89, 同样可以判断该模型的拟合优度相当的高。其中, 大米的人均消费价格弹性值在城市地区为-0.140, 即当大米的价格上涨10%, 城市地区大米人均消费量减少1.4%。大米的需求收入弹性估计值在城市为-0.216, 同样显示出较强的负相关, 即当居民实际收入上涨10%时, 城市地区大米人均消费量减少2.16%。小麦价格相对于大米价格的需求替代弹性为0.10, 即小麦和大米消费之间存在一种相对比较弱的替代关系, 如果小麦价格相对大米价格上涨10%, 那么城市地区大米人均消费量将上涨1%。

四、结论

本研究根据1991—2008年的大米消费的各项数据, 在对我国大米城乡消费现状分析的基础上, 分别构建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大米消费需求经验方程, 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进行数据分析和方程估计, 结果表明:第一, 农村和城市地区大米需求的价格弹性分别为-0.115和-0.140, 需求缺乏弹性, 表明大米价格的变化对农村和城市地区大米需求量的变动影响较小, 主要原因在于大米是生活必需品, 因此, 减少大米价格波动对于稳定或降低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居民户的生活成本有积极的意义。第二, 需求收入弹性分别为-0.157和-0.216, 负的需求收入弹性表明随着中国城市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迅速增长, 城乡居民收入增加中用于大米消费的量在逐步减少, 这反映了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变化, 即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大米消费在占食用消费总量的比重有个下降的趋势, 相反非粮食食物占食用消费总量的比重有个上升的趋势。第三, 大米的需求替代弹性分别为0.169和0.10, 这意味着在我国的膳食结构中, 小麦和大米存在着替代性, 且城乡地区之间存在差异, 农村地区大米对小麦的替代效应要高于城市地区, 这可能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关, 但这种替代效应都比较有限。第四, 伴随着城市化速度加快, 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城市人口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考虑到城市居民大米需求收入弹性略大于农村居民大米需求收入弹性事实, 可以预期到农村地区大米食用消费量呈缓慢下降的趋势, 城市地区大米食用消费量呈上升的趋势, 但大米总消费量保持将平稳。

摘要:本文在对我国大米城乡消费现状分析的基础上, 根据1991—2008年大米消费的时间序列数据, 分别构建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大米消费需求经验方程, 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进行数据分析和方程估计, 测算我国城乡大米需求的收入弹性、价格弹性和需求替代弹性, 结果表明, 农村和城市地区大米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均为负值, 而替代弹性为正, 这表明随着中国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 我国城乡居民粮食消费结构正发生变化, 大米消费在城乡居民消费中所占比例呈现下降的趋势。

关键词:大米消费,城乡居民收入,弹性估计

参考文献

[1]黄季焜:收入增长与农村稻米消费的演变[J].农业经济问题, 1994 (8) .

[2]杨万江、何德文:南方稻区的稻米消费[J].中国稻米, 1995 (3) .

[3]黄季焜、罗斯高:中国水稻的生产潜力、消费与贸易[J].中国农村经济, 1996 (4) .

[4]穆月英:我国农村居民食品消费需求系统分析——侧重于地区比较[J].经济问题, 2007 (10) .

[5]刘华、钟甫宁:食物消费与需求弹性——基于城镇居民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3) .

[6]张峭、赵俊晔:中国稻米供需分析与展望[J].农业展望, 2007 (1) .

城乡消费 篇7

一、城乡居民耐用消费品的消费结构差异

按照生存型、享受型和发展型三种消费类型,耐用消费品分为代步型、代劳型、冷暖型、清洁型、信息型和娱乐型六种不同功能性质的产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耐用消费品的消费结构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其中,以上六种功能不同的耐用消费品,在城乡居民拥有量和消费差距两个方面的差异表现异常显著。

(一) 生存型耐用消费品的城乡消费差异与居民收入水平密切相关。

收入水平决定消费水平, 进而造成城乡居民之间的消费差距。在生存型耐用消费品中, 代劳型耐用消费品城乡消费差距为20年。代步型耐用消费品呈现两种趋势:摩托车拥有量农村高于城镇, 家用汽车拥有量城镇明显高于农村。城乡消费差距为5~7年。

1.代劳型耐用消费品的拥有量城镇居民高于农村居民,消费差距在20年左右。在代劳型耐用消费品中,洗衣机在城镇普及比较早。1985年城镇每百户洗衣机的拥有量已经达到48.29台,此时在农村尚未进入农民家庭。2007年城镇居民洗衣机每百户的拥有量已经达到96.77台,基本处于饱和状态,而农村仅为45.94台,尚处于消费成长阶段。2007年农村居民洗衣机的消费水平相当于城镇1984~1985年的消费水平,消费差距为20年左右。

2.代步型耐用消费品的拥有量农村高于城镇,消费差距在5年左右。在代步型耐用消费品中,1985年摩托车在城镇和农村差别不大,基本均未进入居民家庭,但是到2007年农村每百户拥有量为48.52%,城镇为24.81%,农村拥有量明显高于城市,消费差距在5年左右。这种消费差距主要是由于许多城镇限制摩托车的使用所致,是消费环境差别造成的消费差距。但是,近几年城镇家用汽车的拥有量城镇明显高于农村,特别是在大中型城市,家用汽车快速进入城镇居民家庭。2007年城镇居民每百户汽车拥有量为6台,而农村仅为0.36台。汽车快速进入居民家庭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摩托车在城镇的发展。

(二) 享受型耐用消费品的城乡消费差异与消费环境密切相关。

受消费环境制约越强的耐用消费品, 城乡之间消费差距越大。冷暖型耐用消费品的消费差距在10年左右。清洁型耐用消费品的消费差距在20年左右。

1.冷暖型耐用消费品进入城乡家庭的时间相近,但是发展速度差距很大,到目前为止,消费差距在10年左右。在冷暖型耐用消费品中,空调在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中均进入的比较晚,城镇在1990年,农村在1992年。但是城乡之间发展速度差距比较大。到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中每百户的拥有量为95.08台,而农村仅为8.54台,相当于城镇1994~1995年的消费水平。消费差距为10年左右。

2.清洁型耐用消费品城乡家庭消费差距较大。1985年,电冰箱在城镇居民家庭中每百户的拥有量为6.58台,到2007年达到95.03台,进入饱和状态,而农村在1987年开始进入农民家庭,到2007年仅为26.12台,相当于城镇居民1987~1988年消费水平。消费差距为19年左右;抽油烟机在1993年开始进入农民家庭,到2007年农民家庭每百户的拥有量8.14台,相当于城镇1992年以前的水平。消费差距为15年以上;热水器进入农民家庭更晚一些,到2007年农民家庭每百户的拥有量为15台,与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79.52台的拥有量相比,差距巨大。农村与城镇的消费差距在15年以上。所以,清洁型耐用消费品城乡之间的消费差距均在15年以上。

(三)发展型耐用消费品的城乡消费差异,不仅与消费环境有关,而且受消费偏好的影响较大。

消费差距在10年或10年以下。

1.信息型耐用消费品以其适用程度和价值的高低,消费差距不同。

彩色电视机既是农村家庭的信息获取渠道又是娱乐工具,其在农村的普及速度较快。1985年,农村居民每百户彩色电视机的拥有量为0.8台,到2007年达到94.38台,相当于城镇1995年的水平,城乡消费差距为10年左右。但是,彩色电视机绝对额的差距仍然巨大,2007年城镇居民每百户的拥有量将近农村的2倍,且彩电的质量和品种也差异较大;移动电话是新型的通讯工具,进入城镇和农村家庭的时间间隔为3年,在农村和城镇的普及速度均很快。2007年农村居民每百户的拥有量为77.84台,相当于城镇2002年的消费水平。消费差距为4年,但是,城乡之间绝对额的差距很大,2007年城镇居民每百户的拥有量为165.18台,是农村的两倍;家用电脑属于新型的耐用消费品,1997年开始在城镇居民家庭出现,2000年开始进入农村居民家庭。但是,普及速度差距巨大,到2007年农村居民每百户的拥有量仅为3.68台,城镇居民每百户的拥有量为53.77台,是农村的15倍,农村相当于城镇1997年的水平。消费差距10年左右。

2.娱乐型耐用消费品由于消费习惯和发展阶段等因素,在城乡的拥有量均较低,差距相对较小。

2007年农村居民每百户组合音响的拥有量为15台,城镇居民为30.2台,农村相当于城镇1997年的消费水平。消费差距9年左右。

总之,我国城乡耐用消费品的消费结构差异较大。其中,受消费环境影响较小的耐用消费品如彩色电视机,城乡消费差距在10年或10年以下;受消费环境影响较大的如洗衣机和电冰箱等,城乡消费差距在20年左右;交通和通讯工具城乡消费差距在5年左右;新型耐用消费品如家用计算机,城乡消费差距差距在10年左右。

二、造成城乡居民耐用消费品消费结构差异的成因

造成我国城乡居民耐用消费品消费差距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居民收入水平、消费倾向、消费重点等因素影响较为深刻。

(一)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差距影响耐用消费品的消费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收入水平的差距在逐年扩大。1978年城乡居民的收入之比为2.57, 1983年下降为1.82,是历史上的最低点;随后这一比例逐年上升,到1994年上升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点,城乡居民的收入之比为2.86;1994年随着农产品价格的全面放开,城乡收入之比开始下降,1997年降低到2.47,略低于改革开放初期的水平;1998年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国内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城乡居民收入之比迅速上升,2003年上升为3.23;2004年之后随着国家出台一系列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出台,这一比例略有下降,但是,到2007年城乡收入之比为3.33,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从这一发展的历程中可以明确地看到,城乡收入差距始终保持在2~3倍之间。因此,收入水平的差距成为城乡耐用消费品的消费水平差距的主要原因。

(二)城乡居民的消费习惯影响耐用消费品的消费倾向和消费弹性

从城乡居民的消费倾向来看,我国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明显高于城镇居民。2007年农村为0.71,城镇为0.64。在城乡消费结构内部,农村居民家庭设备用品的消费倾向也略高于城镇居民。这表明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在满足最基本的消费需求之后,具有一定享受和发展性质的耐用消费品消费开始在农村提速,并明显高于城镇的发展速度。

从城乡居民的消费弹性来看,农村居民在大部分年份的消费收入弹性均大于1。说明增加农民收入仍然是当前促进农村消费的根本之举。虽然家庭设备用品的消费弹性城乡之间变化没有规律可循,但是2005~2007年以来,农村和城镇消费弹性均大幅度提高,尤其是农村的消费弹性系数均大于1,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农村耐用消费品市场进入一个大发展的时期。城镇居民对于家庭设备用品的要求转向追求新颖、高档、豪华,农村居民的重点是千元级耐用消费品的进一步普及和新一代家电的逐步推广。因此,只要相关产业能从农村居民需求特点出发,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必能促进农村家庭设备用品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三)城乡居民的消费重点影响耐用消费品的消费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次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1985年,城镇居民的消费重点是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三者占消费支出的77.49%,家庭设备用品消费处于第三位。而同期农村居民的消费重点是食品、居住、衣着,三者占消费支出的85.71%,家庭设备用品消费处于第四位。这一时期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是农村居民主要需求方向。

2000年之后,城乡居民的消费重点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到2007年城镇居民的消费重点是食品、文教娱乐、交通通讯,三者占消费支出的63.16%,家庭设备用品消费处于第七位。消费需求向生存需求、发展和享受需求并重转变。而同期农村居民的消费重点是食品、居住、交通通讯,三者占消费支出的71.07%,家庭设备用品消费处于第七位。消费需求由满足基本生存需求向兼顾发展和享受需求转变。

三、重要启示

从以上城乡耐用消费品消费结构的差异中发现,耐用消费品的消费差距显著,通过缩小城乡耐用消费品的消费差距,拉动农村消费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需要处理好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有效需求

2008年,我国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为4761元,这相当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那时正是家电迅速普及的阶段。因此,增加农民收入是进一步释放农村消费需求,把农村潜在的巨大消费需求转化为现实购买力,为国民经济提供持久拉动力的关键举措。只有这样,推广家电下乡活动,才能提高农民消费能力,在更大范围内调动农民购买的积极性,真正把内需特别是农村消费启动起来。

(二)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着力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目前制约农村耐用消费品消费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农村水、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不完善,针对农村的耐用消费品生产、流通和售后服务网络落后。所以,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着力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是促进农村消费增长和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物质条件。这也是贯彻国家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具体体现。

(三)组织生产适合农村消费特点的产品

农村耐用消费品的功能定位要考虑实际情况。各类家电产品下乡,一定要与农村的供电、供水、通讯设施、通路状况等条件相适应,产品突出实用性、方便性和功能性。能够让更多的农民用上性价比高、服务有保障的名牌家电产品,尽早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因此,推广家电下乡政策不仅仅是给一些财政支持,一“补”了之。而是通过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更多的企业关注农村市场,不断建立和完善面向农村的耐用消费品生产服务体系。

(四)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减少农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重庆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比较分析 篇8

1 消费结构倾向及结构变化的规律性

利用消费函数计算城镇居民及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倾向, 即建立食品、衣着、家庭设备、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娱乐教育、居住及杂项等各项人均消费支出 (Y) 与人均可支配收入 (X) 的函数关系。以2000年至2007年间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数据 (数据如表1, 2) 为计算基础, 得出居民平均边际消费倾向, 如图1。

从图1可以看出, 重庆市城市居民的消费倾向中, 食品和娱乐教育服务的边际消费倾向均大于0.1, 其为0.451, 占总边际消费倾向的52.9% 。总边际消费倾向是0.853, 即居民收入每增加1元, 用于生活消费的总支出就增加0.853元。而食品和娱乐教育服务所占的比例说明二者是城市居民消费的重点。农村居民总边际消费倾向为0.738, 即收入每增加1元, 总支出增加0.738元, 低于城镇居民用于生活消费的0.853元。其中, 食品一项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398, 占总边际消费倾向的53.9% , 其次分别是娱乐教育和居住, 二者各占总消费倾向的10.2%和12.1% 。这说明与城镇相同, 尽管恩格尔系数呈逐年下降趋势, 但食品消费仍是农村乃至全重庆市居民消费的重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 居民消费结构必然逐步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从以上对消费结构构成与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出, 重庆市居民消费结构变化正符合这一规律。

管理学将人们的消费结构变化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生理化需求”阶段。由于人们收入水平较低, 在生活消费支出中占主要部分的是用于食品和衣着, 即解决温饱问题。如在2000年消费构成中, 城镇居民的52.34% 用于衣食, 而2007年为49.1% , 下降了几个百分点;第二阶段是追求便利和机能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上, 人们对耐用消费品的消费逐步增加, 即生活消费构成中交通通讯和居住的快速增长阶段。与我国其他城市一样, 重庆市在21世纪初年代初经历了一个家庭耐用消费品的高潮。数据显示2000年, 农村居民在居住的支出占整个生活费支出的12.1% , 成为最高, 以后则呈逐年下降趋势;第三阶段, 追求时尚和个性的阶段。人们的消费出现多样性、多变性。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 当人们的收入超过维持基本生存需要, 即第一层次的需要而有一定节余时, 第二层次的消费支出比重随之增加。当收入较大幅度提高, 在满足第二层次后尚有较大节余后, 消费支出的重心开始向第三层次转移。重庆市目前总体处于由第二层次向第三层次转变的进程中。

总之, 重庆市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是由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 由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的消费结构转变, 由雷同的、单一的消费结构向多层次、多样化转变。

2 城乡居民消费的共性

采用近些年来颇为流行的因子分析法, 针对八项消费性支出指标食品x1、衣着x2、家庭设备及服务x3、医疗保健x4、交通通讯x5、娱乐教育文化服务x6、居住x7、杂项商品与服务x8。分别对城乡居民近年消费性支出的共性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利用SPSS统计软件得出各项相关系数矩阵如下表:

因子分析法是多元变量统计方法, 是用较少个数的公共因子的线性函数和特定因子之和来表达原来观测的每个变量, 从研究相关距阵内部的关系出发, 把一些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纳为少数几个综合因子的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统计上一般当这几个公共因子 (或综合因子) 的累计方差和 (即贡献率) 达到80%以上时, 就说明这几个公因子集中反映了研究问题的大部分信息。本文采用SPSS统计软件, 分析结果如表5、表6。

通过对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公因子分析, 得出累计贡献率为94.426%, 因此说明在八项消费性支出指标中, 对城镇居民提取的3个公因子已足以解释其消费共性的94.426%的信息。由表中的共同度看出, 提取的三个公因子对消费性支出的贡献均较大, 并且用这三个公因子表达消费性支出指标的有效性均大于88%。公因子Fl主要集中在医疗保健、居住、交通与通讯和娱乐教育文化服务上;F2集中在衣着和食品上;F3为家庭设备及服务和杂项商品与服务消费因子。

表6对农村居民消费公因子的分析, 其累计贡献率是95.232%, 提取了3个公因子, 足以解释农村居民消费共性的95.232%的信息。三个公因子对消费性支出指标的解释有效性除了杂项商品与服务一项稍低, 为86.6%, 其余的均高于93%。F1主要集中在衣着、家庭设备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讯上, F2集中在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居住、杂项商品与服务, F3只集中在食品上。

3 结论

通过以上对城镇及农村居民消费公因子负荷距阵的分析, 总结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及收入水平的提高, 消费重点也发生变化。城镇居民消费重点依次为娱乐教育文化服务、衣着和交通通讯, 尤以娱乐教育文化服务为最。农村居民则以居住、娱乐教育文化服务、交通与通讯为消费重点, 其中对居住的消费支出尤重。近年来, 无论城乡居民都特别重视对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的投入, 这说明应将此项消费作为目前的一个消费热点予以重视。

摘要:以重庆城乡居民为研究对象, 采用近些年来颇为流行的因子分析法对2000--2007年的重庆市城乡居民各类消费支出的情况分析, 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以此定量分析重庆城乡居民当前消费结构的具体特点。

关键词:消费结构,消费倾向,因子分析

参考文献

[1]于秀林, 任雪松.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9.

[2]重庆市统计局.重庆市统计年鉴2001—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1-2008.

[3]陈德, 向东梅.重庆市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实证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3) :96-98.

[4]袁小平, 梁劲, 石红.重庆市居民消费行为与消费结构探讨[J];企业经济, 2006 (8) :125-127.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函数实证研究 篇9

一、基本理论

1、理论解释。

在诸多的消费理论中,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凯恩斯的消费理论认为:在现实生活中, 决定消费支出的因素很多, 如收入水平、商品价格水平、收入分配状况、利率水平、消费者偏好、消费者年龄构成以及制度、风俗习惯等, 其中收入水平是最重要的因素。假定在决定人们消费的众多因素中, 除收入以外, 其他因素保持不变, 则消费函数反映的是消费支出水平与可支配收入水平之间的依存关系。如果用C代表消费, Y代表收入, 那么可以把消费函数写为:c=f (y) 。对此, 凯恩斯认为, 存在一个基本的心理规律, 即随着人们的收入增加, 消费也增加, 但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

2、模型构建

其中:Ci为居民人均消费支出;Yi为居民人均年收入;μi为随机误差项;C0i为人均年基本消费需求;βi为居民边际消费倾向;LCi为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取对数后的值;LYi为居民人均年收入取对数后的值;γi为消费弹性;i=1、2, 1为城镇、2为农村。

3、数据来源。

2007年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城乡居民人均消费和人均收入数据均来源于《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

二、实证分析

1、模型的分析。

根据方程 (1) 和 (2) , 采用eviews3.1的普通最小二乘法, 分别对城乡居民消费函数进行了回归。

(1) 城镇居民消费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其中, uhc表示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uhi表示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

由 (3) 式的回归结果看, 模型拟合较好。可决系数R2=0.9526, 表明模型在整体上拟合的非常好。从斜率项的t检验值看, 大于5%显著水平下自由度为n-2=29的临界值t0.025 (29) =2.045;并且从斜率项的值看, 0<0.69197<1, 符合经济理论中边际消费倾向在0与1之间的绝对收入假说, 表明在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元, 人均消费支出增加约0.69元。从截距项来看, 虽然450.334符合自发消费的经济含义, 但是t检验不显著。作为自发性消费的常量项C的估计尽管符号是正的, 但其t统计值很小, 理论上是不显著的。

其中, luhc表示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取对数后的值;luhi表示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取对数后的值。

由 (4) 式的回归结果看, 模型拟合也较好。可决系数R2=0.942, 表明模型在整体上拟合的非常好。从斜率项的t检验值看, 大于5%显著水平下自由度为n-2=29的临界值t0.025 (29) =2.045;并且从斜率项的值看, 0<0.948<1, 表明在2007年城镇居民消费收入缺乏弹性。

(2) 农村居民消费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其中, rhc表示农村居民的人均生活消费;rhi表示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

由 (5) 式的回归结果看, 可决系数R2=0.8953, 表明模型在整体上也拟合的较好。从斜率项的值看, 0<0.69197<1, 也符合经济理论中边际消费倾向在0与1之间的绝对收入假说, 表明在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每增加1元, 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加约0.72元;并且斜率项的t值通过了5%显著水平t检验。从截距项来看, 虽然179.1916也符合自发消费的经济含义, 但是t检验不显著。

其中, lrhc表示农村居民的人均生活消费取对数后的值;lrhi表示农村居民的纯收入取对数后的值。

由 (6) 式的回归结果看, 可决系数R2=0.958, 表明模型在整体上拟合的也非常好。从斜率项的值看, 0<0.853<1, 表明在2007年农村居民消费收入也缺乏弹性;并且斜率项的t值也通过了5%显著水平下的t检验。

2、城乡居民消费行为分析

(1) 城乡居民消费行为描述分析。2007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最高的上海市为23, 622.73元, 最低的甘肃省为10, 012.34元;农村居民纯收入最高的上海市为10, 144.62元, 最低的甘肃省为2, 328.92元;城乡人均收入比值最小的上海市为2.3286, 最大的贵州省为4.498。这说明就收入水平来说, 第一,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第二, 地区与地区之间无论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差距是明显的;第三, 同一地区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差距也是明显的,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有逐年拉大的趋势。

2007年城镇居民消费最高的上海市为17, 255.38元, 最低的青海省为7, 512.39元;农村居民消费最高的上海市为10, 144.62元, 最低的贵州省为1, 913.71元;城乡年人均消费比值为最小的上海市为1.9509, 最大的为贵州省为4.0543。这说明就消费水平来说:第一, 随着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递增, 居民年人均消费性支出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第二, 地区与地区之间无论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差距是明显的;第三, 同一地区城乡居民的人均消费差距是也是明显的, 城乡居民人均消费差距有逐年拉大的趋势。

(2) 城乡居民消费行为计量检验分析。从消费函数方程 (3) 和 (5) 看, 一方面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69197, 而农村居民则为0.37195, 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高出约为0.0275, 这符合经济学基本原理, 即低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高于高收入者, 城镇居民的消费在收入增加中所占比例较低, 城镇居民较为富裕;另一方面我国城镇居民基本消费为450.33元, 而农村居民基本消费为179.19元, 表明我国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远低于城镇居民。

从消费函数方程 (4) 和 (6) 看, 城镇居民消费收入弹性为0.948, 农村居民消费收入弹性为0.853, 都缺乏弹性。也就是说, 城镇居民收入每增加1%, 消费增加0.948%;农村居民收入每增加1%, 消费增加0.853%。

三、结论与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可得出:第一,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设消费函数理论比较符合目前我国居民的消费行为, 所以要想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就必须增加农民的收入水平;第二, 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要低于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好几个百分点, 说明城乡间由收入的差别导致消费差别的现象还十分严重, 因此政府在收入政策制定上更应该向农村倾斜;第三, 地区与地区之间无论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差距是明显的, 要引起重视, 要进行正确引导和加强调节, 做到区域协调发展;第四, 同一地区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差距也是明显的, 城乡居民人均消费差距有逐年拉大的趋势, 要注意地区内部的协调发展。总之, 要根据影响收入及其分配的有关因素, 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推动其消费。

参考文献

[1]赵卫亚.计量经济学教程[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8.

城乡消费 篇10

关键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指数;回归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09)03-0049-05

一、问题的提出

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但是,与投资和出口需求相比,消费需求又是最基础、最不可替代的。研究表明,当经济发展度过最初发展阶段,进入中级或更高级发展阶段后,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尤为突出,消费需求将成为一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最终动力。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连续20多年的高速增长主要是由投资带动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消费需求却严重不足。1993—2003年我国消费率为59.5%,2004年为53.4%,2005年又下降到50%以下(同期世界平均最终消费率为78%),致使出现了高投资率及快速经济增长与低消费率并存的现象。投资与消费的增长极不协调,用过高的投资来带动经济增长,不但环境难以承载,而且一旦市场发生变化,还会出现生产能力过剩等问题,并有可能引发经济、政治等一系列社会矛盾。为此,中央提出“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要努力调整投资消费关系。”(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一般来说,社会总需求中,最终消费应是三大需求中份额最大的部分,而居民消费在最终消费中约占80%,政府消费占20%。可见,居民消费直接、强烈影响着最终消费。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将直接导致总需求的不足。

认真审视我国居民消费状况发现:居民的低消费率中,仍然存在着城乡居民消费的巨大差异,这是一个不容忽略的问题。本文对我国1990年以来城乡居民消费资料,运用了独立样本t检验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透析了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产生的深层原因,并提出了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对策建议。

二、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现状

(一)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差距不断扩大

长期以来,由于制度等方面的原因,人为地分割了城镇和农村,造成了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一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延续到今天不仅没有消除,反而更加拉大(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且从总水平来看,城镇居民消费支出要明显高出农村居民。从绝对数看,199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水平为:1278.89元,

由检验结果可以看出:(1)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方差是非齐性的,实得方差比值F=13.998的外测概率为零;(2)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平均水平比较中的统计量t=4.825,其实得外测概率也为零,说明城乡居民入均消费支出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综合两点,不但说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平均水平远高于农村居民,而且,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方差过大,贫富差距悬殊,已经蕴含着极大的社会不安定因素。

在关注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的同时,进一步分析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仍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居民八大类消费支出中,农村居民的生存型消费比重高于城镇,尤其是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比例(即恩格尔系数)仍比较高,2006年约为43%,比城镇居民高出近7个百分点;居住支出占总消费支出比例比城镇居民高出近6.2个百分点;而在衣着、交通通讯、教育文化娱乐等享受、发展型消费方面却大大低于城镇居民。总体看来,尽管城镇居民在医疗保健、服务等方面消费支出所占比重高于农村,但二者均不高,也就是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均有待于进一步优化升级。

(二)我国城乡居民的边际消费率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水平为584.63元,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并不太大;而到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到11855元,而同期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只有3265元,相差8590元。从相对数来看,1990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是农村的2.2倍,2007年该数据已经达到了3.6倍,而且还在继续扩大。据专家测算,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及下岗职工的低保制度等与农村居民的无社会保障制度相比,实际城乡差距约为5:1或6:1。

为检验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本文采用SPSS11.5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结果见表1。

将1990—2006年我国人均GDP分别与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UC)和农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RC)建立线性回归方程,结果如下:

UC=0.61GDPH+1423.74

t=(18.28)(5.14)

R2=0.957

RC=0.16GDP+474.89

t=(16.70)(6.01)

R2=0.949

从以上建立的线性方程可以看出GDP每增加1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加0.61元;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仅增加0.16元,说明人均GDP的增加给城乡居民带来的消费效应是不同的,边际消费率城镇高出农村0.45元,同时城镇居民的自发消费比农村居民高出近1000元,说明随着我国城乡居民人均GDP水平的提高,消费差距还将继续拉大。

三、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拉大的实证分析

由于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因素很多,既有自然、地理因素,又有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且因素组和会产生不同的作用。因此,要准确把握所有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因素是不可能的。本文旨在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找出作用较大的主要因素。

(一)影响因素的选择

1.二元对比系数(X1)。二元对比系数,又称二元劳动生产率差异系数,是二元经济中农业部门和非农部门比较劳动生产率的比率。该指标反映城乡经济一体化程度,主要反映农业和非农业两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也反映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总体水平,用公式表示为:L=β12。公式中L表示二元对比系数,β1表示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β2表示非农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对比系数越小,表明两部门差别越大,即二元性越大;反之,二元对比系数越大,表明两部门的差别越小,即二元性越

小。由于劳动生产率是劳动收入的基础,而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因此,二元对比系数是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因素之一。

2.人均GDP(X2)。人均GDP是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经济的发展可以为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而这些改进又会进一步促进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发展,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3.产业比(X3)。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是影响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以农业部门增加值和非农业部门增加值之比表示的产业比是反映产业结构差异的一个综合性指标。一般情况下,非农产业GDP的增长速度快于农业GDP的增长速度,产业比下降,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幅度就会大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幅度,从而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拉大。

4.消费差距指数(yi)。这里定义消费差距指数yi,是用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对比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所得的比例,用于反映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相对水平,作因变量。

(二)相关分析

表3说明产业比(X3)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指数的相关程度最强,简单相关系数的绝对值为0.926;二元对比系数(X1)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指数的相关性次之,简单相关系数的绝对值为0.905;人均GDP(X2)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指数的相关性较弱,简单相关系数仍然达到0.803。这说明所选择的3个因素都影响了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变化。

(三)建立模型

为说明各因素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程度,本文根据1990—2006年的有关数据,把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指数作为被解释变量,二元对比系数、人均GDP和产业比作为解释变量,采用逐步回归的分析方法,经SPSS11.5软件计算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经过逐步回归,人均GDP变量被剔除,这是因为人均GDP与二元对比系数有很强自相关。最终保留二元对比系数和产业比两个变量(见表4、表5)。 最终得到模型为: y=4.51—5.309X1-2.898X3 t=(24.018)(-3.845)(-4.944) 模型F(F=98.693)检验的精确概率值为O.000<0.05,说明模型中所选人因素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总影响”是显著的,各因素也均通过t检验。即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变化可以通过二元对比系数(X1)、产业比(X3)来解释。比较小的估计标准误差0.0944反映了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好。此外,该模型还通过了经典的计量经济学检验,不存在异方差和自相关。模型中的第一个回归系数-5.309表示在其它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二元对比系数每增加0.01,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指数就会减少0.05309;第二个回归系数-2.898表示在其它因素保持不变时,产业比每增加0.01,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指数就会平均缩小0.02898。

四、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对策建议

由前面结果可以看出,农业对非农产业的产业比和农业对非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二元经济对比系数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指数都呈现出负相关关系,就是说,努力提高产业比和二元经济对比系数是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关键。、

(一)努力构建城乡产业发展支撑体系

1.提升城乡产业自身发展水平的同时改善产业比。城乡产业差距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是产业布局、生产过程、组织方式,还是在需求弹性上都是难以消除的。但是,在城乡之间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协作,以城市现代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带动和促进乡村农业的现代化,使城乡产业效率差距不断缩小(即本文所定义的农业对非农产业的产业比不断拉大),并逐渐趋于一致。

2.强化城乡产业关联度,实现城乡产业融合。城乡产业有别,但城乡产业之间以产品和劳务为纽带,可以形成直接的技术经济联系以及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生产要素互动。就是说,基于城乡两种不同特质经济社会单元和人类聚落空间而形成的城市产业对乡村的依赖,和农业对城市的依赖是必然的(戴宾,2008)。因此,可以通过城乡产业互动形成合理分工协作,以城市产业带动乡村产业发展,使城乡产业效率差距不断缩小(即本文所定义的二元经济对比系数拉大),改变二元经济对比系数。

3.依托城乡市场,促进城乡产业发展和强化。积极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拓展城市产业的市场空间,强化市场消费为中心的产业发展理念,以城市消费市场带动和促进乡村居民消费,改善城乡居民消费对比系数。

(二)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通过前述分析可以发现,人均GDP的增加对于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率不同,其影响差距很大。所以,应积极调整收入分配,促进农民增收,政府可以采取政策倾斜:其一,对农村居民的农业生产采取直接扶持和保护,从而达到农民增收;其二,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消除收入分配的隐性障碍,达到农民增收。

(三)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

城乡消费 篇11

依据各国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看,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于居民的内在消费需求,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三驾马车,分别是: 消费、投资和进出口,然而我国是人口大国,具有人口的巨大优势,因此作为一项优势资源,最终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应该是消费需求的增长。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在2004年以前的消费率均在60% 以上,而国际平均消费率在78% 左右,通过数据图的比较发现居民消费与政府消费呈现此消彼长的关系。本文将城乡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并将该研究建立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VAR模型的建立来进行计量估计和分析,检验各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并检验其是否与理论假设相符合,以判断理论推导是否正确,在此基础上分析原因。深入了解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现状和政府消费现状,从而进一步了解其与我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国相关部门针对现状采取相应措施,以促进我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2实证分析

2.1数据收集与模型建立

本文选取了2004—2014年的国家GDP数据、城乡居民消费数据以及政府消费数据作为变量进行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但是由于简单线性回归模型可能会产生共线性问题,使得模型的可信度降低,解释能力差,因此建立VAR模型来解决这些问题。文中以GDP代表国内生产总值,RC代表城乡居民消费,GC代表政府消费; 其中城乡居民消费选取的是CPI减去消费支出中的价格因素的数据,并且将所有数据取log对数,分别用LGDP、LRC和LGC来表示。

具体的VAR模型建立的方程为:

其中,

这里,Ut~ N (0,σ2)

2.2单位根检验与协整检验

文中采用ADF单位根检验以及协整检验来检验各个变量的平稳性,其中协整分析采用Johansen系统分析法。具体检验数据见表1。

注: 检验类型 ( C,T,L) 分别表示单位根检验中包括常数项、趋势项和滞。

从表1中可以分析原数据变量在经过一阶差分之后在5% 的显著水平下是具有平稳性的,且三个序列都是一阶单整。因此可以进而采用Johansen的系统分析法进行协整检验。采用Kaoand Chiang的协整检验方法得出以下结论,ADF统计量在5% 的置信水平下通过显著性检验,因此序列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具体检测数据见表2。

注: Trace 表示迹检验统计量,Max - Eigen 表示最大特征值检验统计量,r 表示协整向量个数。

根据表2的检验结果显示,序列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 结合单位根检验结果得出结论可以建立VAR模型。

2.3VAR模型的滞后阶数判断

在模型实际应用当中需要注意滞后阶数的问题,通常情况阶数越大就越能反映模型的动态特征,然而与此同时也意味着待估计的参数变多,从而减少了自由度。因此针对模型建立所要反映的问题应当权衡自由度与滞后阶数的关系。表3是具体的滞后阶数判断的结果:

从表3中可以看出,超过50% 的滞后阶数为1阶,因此将VAR模型的滞后阶数判断定为1阶。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得出,城乡居民消费受到支出以及GDP的影响显著,同时政府消费支出与城乡消费支出呈现显著的相互影响关系。经济增长主要受其自身和其他两个消费因素的影响,其与城乡居民消费是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政府消费是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政府消费与城乡居民消费呈负相关关系,说明政府消费对城乡居民消费有一定的挤出效应。因此可以分析得出我国经济增长一方面为城乡居民的经济状况带来了一定的好处,另一方面城乡居民的经济好转带动了消费从而又再次带动了国家GDP的增长。政府的消费支出也是随着经济的增长而有所增加,然而其在GDP当中的比重却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这与政府行为相关,当国家出台有关紧缩政策时,政府消费支出不增反而下降。因此,该结论与模型建立的理论假设是一致的,说明该模型是显著的。

2.4脉冲响应函数

VAR模型注重于各个变量的动态特征分析,DLGDP对自身的变化冲击的反应最为激烈且是正向变动,说明我国经济增长受其自身的时间历史影响较大,而对于DLRC、DLGC的冲击则表现的并不是很明显。DLRC对于来自DLGDP冲击的反应在开始时为正向,随着时间的推进逐渐消失甚至出现了微弱的负面效应,因此可以分析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对于经济增长有较强的短期效应,而在长期中则未显示出该效应。另外DLRC对来自DLGC冲击的反应弱,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的政府消费支出多用于社会公益性事业,例如科教文卫、社会养老保险等。DLGC对来自DLGDP冲击的反应在冲击开始的时候显示正数,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转为负数, 在更长一些的时间段中又转化为正数,呈现U形分布。政府的消费支出大部分是随着国家的经济增长而增长,但是由于社会政治因素,其正负交替的现象也变得较为突出,因为国家行为会左右政府消费支出的变化。再从DLGC对来自DLRC冲击的反应来看,我国政府消费支出与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相关性较大,说明我国政府消费支出与城乡消费具有一定的重合性。

2.5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格兰杰因果检验是用来检验序列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检验方法,本文利用这个因果关系来检验所建立VAR模型中三个变量之间的两两关系。

通过对表4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滞后阶段为1阶的情况下: DLRC与DLGDP之间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DLGC和DLGDP之间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DLGC的变化会引起DLGDP变化; DLCG的变化会引起DLRC的变化。 该分析结论与建立模型时的理论推断是相符合的,也就是城乡居民消费与国家经济增长之间是存在相互影响关系的,同时政府消费与国家经济增长也存在一定的关系,另外政府消费对城乡居民消费有一定的挤出效应。

3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建立VAR模型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和城乡居民消费以及政府消费之间的关系作出了分析与研究。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一是政府消费支出对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随着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国家政策的不断变化经历了由强到弱又到强的过程,而城乡居民消费对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则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呈现不断增强的趋势。二是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的分析发现城乡居民消费与政府消费与GDP即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反应的冲击较小,因此要增长国家经济单靠这两部分消费是远远不够的。 三是我国城乡之间的消费水平差异显著,较大的贫富差距并不能解决经济增长的瓶颈问题,根据我国的统计公报显示, 东部地区的消费增长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远远大于西部地区。

上一篇:幼儿打击乐教学下一篇:铁路信号计算机联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