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协调

2024-10-13

城乡协调(精选12篇)

城乡协调 篇1

“菜篮子工程”是一项民生工程, 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事关千家万户日常生活, 也事关全县城乡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 随着旺苍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城镇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城镇人口迅速增加, 专业蔬菜生产基地被大面积征占, 导致现有的专业蔬菜生产基地已不能满足城乡居民生活需求, 粗放的生产经营方式已不能满足城乡人民对蔬菜产品营养安全的要求, 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也不能为广大菜农带来更好的收益。为此, 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分析, 针对旺苍“菜篮子工程”在新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 从基地布局、科技推广、政策保障、质量监管、组织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旺苍“菜篮子工程”建设思路及措施。

1 坚持科学规划, 加快基地建设

根据全县资源优势和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将全县蔬菜生产布局为“三大区域”:

1.1 建设城郊专业蔬菜生产区

以靠近县城的东河、嘉川、尚武、白水4个乡镇为中心, 新建专业蔬菜生产基地200hm2, 培育规模25~35hm2的专业蔬菜生产村4~5个, 以保障城区蔬菜供应。

1.2 建设乡镇蔬菜供应调节区

在除上述以外的乡镇, 根据当地人口状况, 在其场镇周围规划建设1个3.5~6.5hm2的蔬菜生产调节小区, 以保障当地蔬菜供应, 避免与城区争夺蔬菜。

1.3 建设高山错季节蔬菜生产区

充分利用北部山区高海拔、立体气候特点明显、蔬菜成熟期晚的独特自然条件和特点, 在天星乡建设1个万亩高山错季节蔬菜生产示范园区, 以调节全县蔬菜供应和增加当地农民收入。

2 健全服务体系, 强化科技推广

2.1 健全农技推广服务体系

进一步健全“县级主管部门—乡镇农业服务站—村社技术员—科技示范户”的“四位一体”科技服务体系, 为蔬菜生产重点乡镇增配专业技术人员, 通过培训种植示范户、骨干农民等措施, 为村社培育一批乡土人才, 保证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服务。

2.2 强化技术指导与培训

采取举办培训班、专家大院、蹲点联系、现场示范等形式多样的推广手段, 强化设施蔬菜栽培、错季节蔬菜栽培、穴盘育苗、嫁接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生产技术, 以提高菜农生产技能和种菜经济效益。

2.3 抓好良种引进与推广

按照“引种试验、示范推广”的原则, 大力开展品种试验示范, 逐步筛选出气候适宜、产销对路的优良品种, 将蔬菜良种普及率提高到95%以上。

3 出台扶持政策, 建立长效机制

3.1 建立蔬菜种植补贴制度

凡属县政府规划、认定的专业蔬菜生产基地, 县政府每年安排财政资金或项目资金给予菜农300元/667m2的种菜补贴 (补助种苗、农膜、肥料等实物或现金) , 享受补贴的农户要求一年四季种菜, 对于间歇性种菜的农户, 取消其补贴资格, 以切实调动菜农的种菜积极性。

3.2 建立专业菜地保护制度

凡属县上规划认定的专业蔬菜基地, 必须实行栽桩定界、建档备案的菜地保护制度, 若有单位或个人征用专业菜地, 应提前向农业主管部门提交占地申请和新建菜地开发方案, 经农业主管部门核实并报县“菜篮子”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审批同意后, 方可报国土部门办理征用手续, 确保菜地的占补平衡。

3.3 建立菜地基础设施配套制度

专业菜地凡需配套基础设施的, 须经县“菜篮子”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组织人员实地考察论证备案, 根据实际生产需求, 配套建设蔬菜大棚、渠系、作业便道、生产运输路、滴 (喷) 灌设施、土地整治等基础设施。基础设施竣工后, 建设单位须报请县“菜篮子”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组织农业、审计、物价等部门对其建造成本进行评估核算, 按照核算成本的50%进行补助。对大型智能日光温室或大型蔬菜展示大棚, 业主建设完工后, 须报请县“菜篮子”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组织农业、审计、物价等部门对其建造成本进行评估核算后, 按照核算成本的70%进行补助。

4 加大项目投入, 抓好业主培育

按照“政府引导为辅、民间投入为主”的原则, 整合涉农项目资金, 加大蔬菜基地建设的投入, 为蔬菜基地配套蓄水池、耕作便道、提灌站、排灌渠系等生产设施, 以营造良好的蔬菜产业投资环境, 吸引更多地社会资金注入蔬菜产业发展。同时, 积极引导蔬菜开发者采用租赁、承包等方式流转土地, 采取合伙、独资等投资手段组建企业、专业合作社等, 引导其采取“公司+基地”、“公司+农户+基地”、“专合组织+农户+基地”等模式建设蔬菜基地, 努力促进我县蔬菜生产的朝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方向发展。通过发挥业主的示范带动作用, 努力推进蔬菜产业“产、加、销”一体化进程。

5 严把管理环节, 提高蔬菜质量

认真贯彻执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办法》, 对产地环境、生产投入品、生产过程、产品检测等关键环节进行监督管理, 建立从田间到市场的全程质量控制体系, 切实保障蔬菜质量安全。产前要重点开展蔬菜基地环境质量监测, 加强无公害操作规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 严格按标准化组织生产;产中要重点搞好宏观监控、技术服务、产地自检和宣传培训, 加强肥、药、水控制, 严格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产后要重点建立抽测制度, 加强市场标识化流通管理, 把好市场准入关。同时, 把开展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有机蔬菜认证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通过“三品”认证提升蔬菜的质量。

6 发展营销队伍, 加强市场流通

6.1 强化营销体系建设

支持蔬菜产销专合组织建设、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的评估认定和产品认证、品牌打造、有机蔬菜专卖店建设以及蔬菜营销经纪人队伍的培育等, 为我县蔬菜产业发展积极搭建生产、销售、加工对接平台, 拓宽蔬菜销售渠道。

6.2 抓好蔬菜冷藏设施建设

采取项目补助建设的办法, 依托县内实力雄厚、事业心强的蔬菜产业开发业主, 建立适度规模的蔬菜冷藏库, 调节蔬菜产销旺淡矛盾。

6.3 强化市场管理

组建由物价、工商等部门参与的菜价预警工作小组, 调研蔬菜市场, 及时、准确分析蔬菜价格动态, 打击市场垄断、哄抬菜价等违法经销行为, 科学指导蔬菜生产和蔬菜品种结构调整。

7 加强组织领导, 落实工作责任

成立由县长任组长, 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县“菜篮子”工程建设领导小组, 负责全县“菜篮子”工程建设的统筹、协调、检查、指导、考核等工作, 各成员单位要按照各自的职能尽职尽责, 通力协作, 密切配合, 形成合力, 确保菜篮子工程工作的顺利实施。各蔬菜发展重点乡镇要实行政府主要负责人亲自抓、负总责, 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 切实抓好本辖区“菜篮子”工程建设。

城乡协调 篇2

坚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逐步形成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

(一)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

提升都市区和城市群功能。加强杭州、宁波、温州和金华—义乌都市区建设,集聚高端要素,发展高端产业,带动周边县市一体化发展,加快形成杭、甬、温三大都市圈和浙中城市群。杭州要充分发挥科教文化和休闲旅游等综合优势,建设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全国文化创意中心、电子商务中心、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打造长三角重要的中心城市。宁波要发挥产业和沿海港口资源优势,推动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发展,建设先进制造业、现代物流和能源原材料基地,打造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和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温州要发挥民营经济优势,建设以装备制造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商贸物流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基地、国家重要枢纽港和民营经济创新示范区,成为连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城市。金华—义乌要发挥特色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优势,聚合发展主轴线,建设国际商贸物流中心和高技术产业基地,加快推动浙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带动浙西南乃至周边地区的发展。

做强省域中心城市。加快省域中心城市人口、要素和产业集聚,增强城市经济综合实力,优化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把区域中心城市培育成为综合服务功能完善、集聚辐射能力强的大城市,形成城市集群化发展的格局。积极支持有条件的县级市培育成为区域中心城市。湖州要发挥临湖和生态优势,加快南太湖区域综合开发和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建设,打造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和连接中部地区的重要节点城市。嘉兴要发挥近沪和临湖、沿湾优势,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打造运河沿岸重要的港口城市和现代化网络型田园城市。绍兴要发挥历史文化和产业优势,建设长三角先进的工贸基地,打造江南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宜居城市。衢州要发挥对内开放门户和区域性交通枢纽作用,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和特色产业基地,打造浙闽赣皖四省边际中心城市。舟山要发挥海洋和港口资源优势,建设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打造大宗商品国际物流基地、现代海洋产业基地、国家级海洋科教基地和群岛型花园城市。台州要发挥民营经济和沿海港口优势,建设临港先进制造业基地、民营经济创新和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区,打造长三角南翼节点城市。丽水要发挥生态优势,建设绿色农产品、特色制造业基地和生态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打造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和浙西南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提高县城集聚能力。统筹城乡空间布局、基础设施、资源配置及综合配套改革,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县城人口集聚、产业集中和功能集成,完善“省管县”财政体制,进一步加强县(市)政府的社会和公共服务职能。全面推进扩权强县改革,提高县城集聚和辐射能力,推动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变。培育中心镇和小城市。坚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梯度发展的原则,分类引导和培育现代小城市、都市卫星城、专业特色镇和综合小城镇。突出中心镇的片区中心作用,引导周边乡镇组团式发展,促进中心镇的人口集聚、空间拓展、产业转型,提升中心镇生产、流通和生活的综合功能。开展小城市培育试点,全面扩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建成一批管理水平高、集聚能力强、服务功能全的现代小城市。

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科学编制城市规划,加快推进城市有机更新,集约节约利用城市土地,统筹地上地下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切实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加快建设省域城际轨道网络和综合交通枢纽,着力整治交通拥堵等“城市病”,推进“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改造,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全面推行“数字城管”和城市综合行政执法,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健全城市公共服务。弘扬独具特色的城市人文精神,不断提高市民素质。

(二)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增强农民创业增收能力。深入实施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大力开展现代农业技术和农民务工技能培训。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农家乐、森林旅游和农村服务业,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大力发展乡村精品农业,推进特色专业村建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组织服务功能。

深入推进村庄整治建设。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构建农村生态人居体系、生态环境体系、生态产业体系和生态文化体系。按照生产要素集中、人居环境优良的要求,培育建设2500个左右的中心村。积极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推进连线成片村庄整治建设,力争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和

绿化等整治建设覆盖全省村庄。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推进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对规划保留、尚未整治的10000个左右一般行政村的环境综合整治,保护文化特色村。加快农村住房改造建设,提高农村政策性住房保险水平。

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加快乡镇、中心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积极支持供销社、信用社等机构在中心村建立网点,鼓励股份制商业银行向农村地区延伸服务,加快“千村千社便民工程”建设。深入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和广电惠民工程,继续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广电站和邮政所建设。全省绝大多数农民能够就近享受到文化、体育、卫生、培训、幼教、养老、通讯、邮政、气象等基本公共服务。

(三)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市化格局,引导人口、经济向适宜开发的区域集聚,保护农业和生态发展空间,构建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对人口密集、开发强度偏高、资源环境负荷过重的部分城市化地区要优化开发。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化地区要重点开发。对影响全省生态安全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发展农业条件较好的农产品主产区和生态经济地区,要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开发。对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要禁止开发。

实施差别化区域政策。根据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加快制定实施分类指导的财政、投资、产业、土地、环境等政策。进一步完善省级财政转移支付政策,逐年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区域等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实行按主体功能区安排与按领域安排相结合的政府投资政策,按主体功能区安排的投资主要用于支持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的发展,按领域安排的投资要符合各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修改完善现行产业指导目录,明确不同主体功能区的鼓励、限制和禁止类产业。实行差别化土地管理政策,科学确定各类用地规模,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对不同主体功能区实行不同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环境标准。

完善考核评价办法。按照不同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实行各有侧重的绩效考核。优化开发区域要强化经济结构、科技创新、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评价。重点开发区域要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质量效益、节能减排和城市化等实行综合评价。生态经济地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要突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以及粮食生产能力等方面的评价。禁止开发区域要全面评价自然文化资源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情况。

(四)促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

大力发展山区特色优势产业。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山区资源,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绿色食品加工和低碳环保产业。深入实施“兴林富民”工程,加快推进生态公益林建设、林分升值改造和林业产业化,建设富裕的生态屏障。积极发展乡村生态工业和来料加工业,大力发展森林、观光、运动、休闲、养生、民俗等乡村旅游,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致富门路。加快建设“山上浙江”,积极培育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加大欠发达地区支持力度。研究制定新一轮扶持欠发达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实施重点欠发达县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工程,进一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和生态补偿力度,加快欠发达地区交通、水利、能源、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优先发展教育,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欠发达地区创业创新能力。积极推进“小县大城”战略,促进人口“内聚外迁”,加快生态城镇建设。重点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海岛地区和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支持景宁加快建设成为全国畲族文化发展基地。

城乡协调 篇3

一是统筹发展城乡社会保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不断改善和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同时,加快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统筹发展城乡社会保障。力求形成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以使全体国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成果。这既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是统筹发展城乡社会保障是扩大居民消费,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当前,与强劲的出口和投资需求相比,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着国内消费需求相对不足,尤其是农民和低收入群体消费不足的问题,影响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统筹发展城乡社会保障事业,能够减少城乡居民的后顾之忧,改善其消费预期,增强当期消费。这是扩大居民消费特别是挖掘农民消费潜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内需与外需平衡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持久动力的重要保证。

三是统筹发展城乡社会保障是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改善民生的有效途径。中国正处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关键阶段,也是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时期。社会保障作为社会运行的安全网和稳定器,是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手段。我们的发展不仅要追求效率,也要注重公平;不仅要加快经济发展,也要推动社会进步;不仅要增加物质财富,更要全面提高全体国民的生活质量。统筹发展城乡社会保障事业,对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高低收入群体尤其是农民收入,逐步解决其各种生活风险等民生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一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做好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工作。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发展始终是第一要务。关键在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针对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当前要努力缓解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的矛盾,努力扩大居民消费,控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积极促进就业,着力解决突出的民生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为城乡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二是坚持统筹规划,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协调发展。要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实力,针对城乡社会保障事业的不同特点和薄弱环节,加强对社会保障理论和实践的全局性问题研究,统筹规划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的发展。适应社会形势的变化,不断改进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强其适应性和普惠性,保障不同群体、不同地区的社会保障需求,促进城乡社会保障事业的协调发展。

三是加大政府投入,促进社会保障领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不断加大对社会保障领域的投入力度,加强对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窗口服务、康复设施、养老设施等建设的支持。合理配置地区、城乡间的社会保障服务资源,改善落后地区的社会保障服务条件,切实提高社会保障领域的公共服务质量。

四是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要正视我国城乡、区域的巨大差异,从现实国情出发,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解决好城乡社会保障中的制度覆盖问题。如农民工、农民群体的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问题。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能力,逐步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水平,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城乡协调 篇4

1.1 区域发展的历史地理评述

1.1.1 历史沿革

新乡位于黄河中下游,五千年前即有人类在此活动。1949年1月,新乡正式建市,为太行行署直辖市,1986年3月新乡地区行政专员公署撤消,设市带县管理体制,现辖五区二市六县。

20世纪初,道清、京汉两铁路相继通过新乡,卫河航运直达天津,新乡水陆交通便利,民族工商业兴起,新乡成为豫北粮、棉、油、土特产集散转运的中心。30年代初有了电灯,40年代有了自来水。1949年初新乡市人民政府在新乡县小冀镇建置,5月7日进驻县城,划分周围14个自然村、街为市区。建国以后,新乡作为地级城市,成为国家重点建设的新兴工业城市,城市建设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1.1.2 地理格局

新乡位于我国中部地区,华北平原的南端,华北、西北和华中三大区的结合部,有九省通衢之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是中原地区通往华北西北地区、西部地区通往山东沿海地区的重要通道。我国南北大通道京广铁路、京深高铁、京港澳高速公路以及新太新菏铁路、大广、新晋、济东高速公路在此交会通过。新乡既是山西能源外运的“门户”,又是东部沿海地区技术资金及产品流向西部和中部的“转运点”,是山西资源优势地区、山东的技术资金优势地区和当地的商贸流通信息优势地区的过渡地带,这些优势在此交融、整合为各自发展提供机遇。新乡“门户”和“转运点”的位置是新乡最大的区位优势。

1.1.3 历史发展规律的启示

纵观新乡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新乡发展是伴随着交通设施建设逐步发展起来的,卫河航运、京汉和道清铁路以及建国后修建的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乡道路见证了新乡的发展。

1.1.4 资源禀赋

新乡处于太行山东南缘和黄河积扇轴北侧,大量的平原地带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保障。在已发现的27种矿产中,具有优势和现实意义的是:重晶石、石灰岩、麦饭石、水泥灰岩、垩土、矿泉水、煤、大理石、花岗岩、白云岩和冰州石等,以非金属矿产为主,主要分布在凤泉区、辉县、延津、卫辉山区,非金属矿产占75%,以建筑材料矿产为主。

1.2 存在的问题与制约条件

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和城镇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特别是对农村社会服务设施的投入少,农民存在就医、接受教育、就业、养老等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和城乡协调发展。

城市经济的发展与城乡建设不协调,致使城市不能充分发挥人力、土地、资本等资源的效率,影响城市竞争力。土地使用政策与城市快速发展的矛盾,使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使用效率相对降低,相应增加城市的运行成本。城市规划和建设应当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以科学的规划来引导发展模式,以最有效的方式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建设资金的短缺、投资渠道单一,影响了城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降低了吸引力和竞争力。与中原城市群和豫北的焦作、安阳、濮阳等城市相比产业优势不明显,缺少具有竞争力的品牌产品,综合竞争力不高。

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依靠扩大投资、上新项目的拉动,给环境带来较大的压力,水体、大气环境恶化的趋势未见明显好转,耗水、耗能、耗地工业项目所占比重较大,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相对较高。

市域各城镇职能单一、类同,各种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尚未转化为发展优势。新乡市域小城镇数量多,规模小且布局分散,土地利用率低,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差,吸引力和产业影响力小,就业岗位少,吸引当地富余劳动力能力有限。县乡工业多以当地农业资源粗加工为主,规模小且较分散,城镇间缺少横向经济联系、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承载人口的数量有限,经济互补性差,经济中心作用不强,经济增长速度与结构、质量和效益之间的关系未达到最佳状态。

2. 影响城镇化进程因素

2.1 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将迅速增加,占全部劳动力80%的农村劳动力仅仅创造16.4%的GDP。农村劳动力创造产值过低,存在农业科技水平低、农业生产规模效益不够、生产力低下的原因,更主要的是因为农村劳动力大量闲置,且不能得到很好的转移。

新乡市全市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居住在农村,与目前的工业化水平很不匹配。解决城市就业问题和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取消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各种准入限制,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的就业制度,依法保护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培训,将其纳入各级公共财政的支持范围,同时动员社会力量加以支持。自下而上,启动民间投资,完善农村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克服投资主体能力弱化、投入严重不足的现象。加大政策扶持,强化金融支持和导入市场机制。强化产业支撑,优化小城镇功能,增强城镇力,克服产业支撑弱、特色不明显、人才缺乏和制度不健全的现象。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从战略高度重视小城镇的规模效应,克服小城镇规模小、布局散、功能弱的现象。以人为本,发挥能人效应;开展农民科技教育,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2.1.1 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富余劳动力

新乡市人均耕地1.06亩,劳动力资源总数为230.01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约为187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约为110万人。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业产业化和集约化程度将有较大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人数将会继续增长。规划期内考虑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及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产生的富余劳动力和需增加的劳动力等因素,到2020年,按每一劳动力耕种15亩耕地计算,农村富余劳动力将分别增加到175万人以上。农业产业化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产生的富余劳动力直接推进城镇化进程。

2.1.2 投资与工业化

近年来,新乡市投资增长速度和投资规模居河南省前列,新乡市37个工业聚集区的建设进一步推进工业化进程快速发展,工业化将进一步有效拉动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同时将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吸纳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

2.1.3 服务业

加快发展服务业,建设四大物流园区的产业政策,以及市、区、县、乡、社区、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服务网点的建设,是吸引富余劳动力,解决就业的重要领域和途径。建立健全城乡劳动就业一体化网络体系,全面实现城乡劳动就业一体化。完善劳动就业培训制度和城乡劳动力培训体系。构筑城乡社会保障相衔接的框架体系,不断扩大覆盖面、提高农村居民享受标准,逐步缩小城乡差别。

2.1.4 社会调控机制

加大城镇经济适用住房和小户型建设比例,逐步使在城镇的外来务工人员与城镇居民同样享受政府的住房优惠政策。建立基本覆盖城乡居民应保对象的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实现城乡医疗保障的一体化。改进传统的城乡社会救助制度,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扩大覆盖面和提高享受标准,缩小城乡低保享受标准差距,改善城乡贫困人口生活质量。建立城乡一体化的重大疾病救助制度,使具有本市城乡常住户口、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或农村特困户救济待遇。

加快农村社会公益事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建设,改善农村医疗条件,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建立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对农村困难群众的救助体系,提高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建设政府管理体系,整合公共资源,改善公共服务优化整合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科技、广电、信息等各种资源,做到设施高效利用,政策统一配套。加快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扩散和城乡融合步伐,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使城乡居民享受同等公共服务。

深化户籍管理改革,研究出台相关改革措施,逐步消除依附在户籍上的社会保障、劳动就业、计划生育、服役退伍、文化教育等城乡差别政策。打破行政界限,形成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要求,加快建立完善的公共财政体制,把投入的重点放到农村,增加对农村的投入力度。重点保证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农民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的培训以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交通、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

实行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按实际居住地进行登记的户籍管理制度,进城落户的农民,允许保留承包地五年,五年后鼓励实行承包地有偿流转。取消农村劳动力进城和跨地区就业限制,其子女在就学、就业方面与当地居民享受同样待遇,确保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2.1.5 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

根据生态及水资源承载力,新乡市域平原地区面积占77%以上,丘岭和山地占23%,规划期末,市域湿地水域、林地、草地等绿色生态用地面积为1500平方公里,根据相关研究资料显示,每人应保证200平方米的绿色生态空间,按此测算可承载的人口规模为750万人;根据预测,在考虑到内部挖潜和南水北调供水的前提下,到2020年市域可供水资源量为21.96亿立方米/年,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世界多案例的统计分析,人均水资源量300立方米/年以上可满足现代小康社会生活和生产的标准要求,按此标准和可预见的经济技术水平,新乡的水资源可承载人口为730万人左右。

2.2 城镇化水平预测方法

2.2.1

相关分析法——按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相关关系测算,本方法把新乡市1995~2006年各年的城镇化率与对应的人均GDP的历史数据,放到以城镇化率为横轴,人均GDP为纵轴的平面坐标系上,得到新乡市的城镇化水平与人均GDP关系的线性方:

且a=△Y/△P式中:

U1——规划基年的城镇化水平

Ut——规划期末的城镇化水平

Xt——规划期末的人均GDP

a——人均GDP与城市化率的系数△Y——城镇化率的增长幅度

△P——人均GDP的增长幅度1995~2006新乡市人均GDP与城镇化率统计表(如下)

注:人均GDP按1990年可比价格计算

由上表可以看出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单位城镇化水平下人均创造的GDP也会不断增加,城市化率与人均GDP的系数会不断降低,年均下降0.00007, 2000—2006年a的平均值为0.002,所以a近期取0.0017, a远期取0.0014。

根据新乡市的城镇化水平线性模型:Ut=23.58+aXt2020年人均GDP达到24802.13元(1990年价)。

2020年新乡市的城镇化水平:

新乡市城镇化水平预测结果见下表:

2.2.2 联合国法——按城乡人口增长率差推算

根据已知的两次人口统计的城镇人口,求取城乡人口增长率差;假设城乡人口增长率差在预测期保持不变,则外推可得预测期末的城镇人口比重。具体计算公式为:

且r=1/n×ln[(P1/1-P1)×(1-P2)/P2]式中:

r——城乡人口增长率差

n——两次统计间的年数

t——预测期距第一次统计的年数

P1——第一次人口统计的城镇化水平

P2——第二次人口统计的城镇化水平

Pt——预测期末的城市化水平

e——自然对数的底,其近似值为2.7183

根据新乡市统计年鉴2000年新乡市的城镇化水平为23.58%,2006年新乡市的城镇化水平为35.51%,可得:

虽然本方法是在假定城乡人口增长率差(r)在预测期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进行预测的,由于进入2000年以后新乡市区进行过多次区划调整,城镇人口急速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预测期内新乡市域城镇人口的增长速度会逐渐趋于平稳,城乡人口增长率差r也会逐渐减小。r值取0.076。

根据Pt={[P1/ (1-P1) ]×ert}÷{1+[P1/ (1-P1) ]×ert}

P2020=[ (23.58/76.42) ×e20r]÷[1+ (23.58/76.42) ×e20r]=58.3%, 2020年新乡市的城镇化率为58.3%。

2.2.3 年均增长率法——按非农业人口年均增长率推算

1995~2006年的全市非农业人口年均增长率为3.33%,其中2000~2006年年均增长7.96%。跨入2002年后,新乡市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国家大中型项目建设的影响下, 尤其是中原城市群战略和人口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 以及进行的行政区划调整, 非农业人口的增长创造了较高水平。而且, 新乡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提供了新的就业岗位, 也吸引了部分非农业人口的进入, 给非农业人口的快速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非农业人口预测时, 年均综合增长率也将保持较高水平, 这既符合非农业人口发展规律, 也符合新乡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

预测中,近期的非农业人口增长水平选取2000~2006年的平均数7.5%,远期以5.8%作为预测参考指标。计算公式为:

Yt=Y1 (1+V) n式中:

Yt——规划期末非农人口数

Y1——规划基年非农人口数(162.4万人)

V——市域非农人口年均增长率%

n——规划基年与规划期末的年数预测结果:

2020年新乡市域非农业人口Y2020=Y1 (1+V) n=162.4 (1+5.8%)14=357万人

1995年~2006年市域非农人口和城镇人口变化(见下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市域非农人口要少于市域城镇人口,但总体看两者之间的差距呈下降趋势,预测期内城镇人口和城镇非农业人口的界限将越来越模糊,两数据会趋于一致,2001~2006年非农人口与城镇人口的平均比值是1.24,年均下降0.017所以综合考虑多方面影响预测非农人口与城镇人口的比值近期为1.17,远期为1.02。预测结果见下表:

2.2.4 趋势外推法——按城镇化发展速度测算

2000年以来新乡市城镇化率年均增长1.99个百分点,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规划期内新乡市城镇化速度将继续保持这一快速发展趋势,随着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城镇化率的增长速度会逐渐趋于平稳。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确定规划期内新乡市域城镇化水平年均增长速度到2020年为年增加1.6个百分点。2020年新乡市的城镇化水平为:35.51%+1.6%×14=57.91%

3. 结论

我国城乡发展不协调 篇5

要长期地增加农民的收入,最重要的是创造一个农村劳动力逐渐、大幅度地转移到城市来的政策环境,因为劳动力转移出来,就从农产品的生产者变成需求者,供给减少了,需求增加了,农产品的价格才能提高。要创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机制,就要在城市里多发展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而发展中小企业关键是使它们在金融方面得到有效服务,能够给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是地区性中小银行,因此让它们发展就显得很重要。劳动力要流动,除了在城市里要有就业机会,还必须让农民有能力在城市就业,这就非常需要提高农村的教育水平和职业培训水平。

应该形成全国统一市场,让东部退出粮食农产品的生产,这样就会给中部粮食主产区创造更多商品粮需求,商品粮价格就能维持较高水平;同时东部对矿产需求增加,就会给西部产区创造市场。要建立这样的市场,应该制定一个全国农用地向非农用地转移的配额,分配到各省区,允许配额拍卖。东部向西部购买,农业生产就会向中、西部集中。同时配额拍卖,也为中、西部提供资金。

加速科技的投入和基础设施的投入。要保证让农民的商品率不断提

一、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这是现阶段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所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统筹

城乡发展,客观上要求城乡居民具有平等的社会权利,并在城乡之间采取统一的经济社会政策,包括劳动力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可以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

二、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全面取消农业税后,以推进乡

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相当迫切。

三、要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我国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适度加快农

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必要的。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背景下,应当看到,农村基本公共产品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关系到农村社会的长治久安。

四、应当努力在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制上有所突破。从现实来看,城乡公共服务的严重失衡、农村公共服务制度的严重缺失,已成为阻碍城乡统筹发展的突出问题,首先,建立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体制。其次,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再次,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最后,探索建立符合农村特点的养老保障制度。

城乡协调 篇6

关键字: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层次分析法;乌鲁木齐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5.10.015

Abstract: Based on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as a whole as the main line, by adopting the combination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to determine index weight, related to measure of Urumqi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level, to the city related department to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policy as a whol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Urumqi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level between 2006 and 2013, on the whole, is on the rise, but still low status;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Urumqi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level are: per capita GDP, than the income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urban and rural consumption ratio, Engel's coefficient, etc.

key words: urban and rural areas; urban and rural econom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Urumqi

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是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互相联系共同发展的过程,是对城乡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质是改革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机制,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目前,国内学者对城乡经济协调水平的研究评价尚处在不断探索深化的阶段,传统评价模式在指标选取、评价方法等方面存在主观性比较大等缺陷,如何构建科学、系统的城乡统筹发展评价模式是当前该领域亟须解决的问题[1-5]。

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历史过程,对一个区域的城乡经济发展进行量化评价有利于把握城乡统筹发展的趋势,同时,也有利于选择更加经济的协调发展模式,促进区域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6-1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凸显,城乡资源配置日趋失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阻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根本途径,城乡一体化首先应处理好城乡经济关系。本项研究试图通过建立城乡经济互动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对实证研究区域的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进行纵向测度。

1 材料与方法

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原则

区域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涵盖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因此,在构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评价指标时,要客观反映本区域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现状以及趋势并遵循以下原则。

1.1.1 科学性原则 即选择的评价指标体应该能够客观地反映城乡经济发展状态。

1.1.2 客观性原则 评价指标的选取必须结合乌鲁木齐市的具体市情,准确把握区域城乡经济发展趋势。

1.1.3 可行性原则 在选择众多评价指标时,该选择易于量化、具有共性,同时,原始数据均应该来自权威统计资料。评价指标数量不宜过多,着重选择能够客观反应城乡经济发展状况的主要指标。

1.1.4 发展性原则 评价体系的构建要能有利于评价当前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水平,也要有利于评价本区域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趋势,指导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实践。

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框架

根据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和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考虑数据的可获取性和要素的不宜量化等因素,选取以下指标体(表1)。

1.3 数据来源

本研究时段为2006—2013年间,所使用的数据来自2007—2014年《新疆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等官方公布的权威性数据资料,本文所指的GDP及产业产值等数据均以当年市场价格为依据计算。

2 研究过程及分析结果

2.1 研究区概况

乌鲁木齐是新疆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金融和交通中心,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核心区的重要节点城市。全市辖七区一县,总面积1.4万km2,201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46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 40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0%;三次产业结构为1.1∶38.8∶60.1;全年地方财政收入突破400亿元,比上年增长26.1%;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 780元,比上年增长13.0%,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2 065元,比上年增长16.5%。显然,乌鲁木齐是引领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引擎。

2.2 评价过程

2.2.1 建立判断矩阵 根据Saaty(1980)九级标度法,经过综合分析,确定每个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建立比较矩阵并转换为判断矩阵。

2.2.2 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 见表2。

据表2所示:CI≤0.100,表明上述各指标一致性检验通过。

2.2.3 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 采用向量规范化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结果如表3所示。

2.2.4 计算各指标水平得分和综合得分 各指标得分等于其权重乘以各指标原始数据标准化结果;指标各年份综合得分乘以各指标原始数据标准化结果。结果如表4所示。按照指标各年份综合得分对乌鲁木齐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等级进行划分。划分结果如表5、表6所示。

2.3 结果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影响乌鲁木齐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因素主要有人均GDP、城乡居民年收入比、城乡居民年消费比、城镇化率和城乡恩格尔系数比等指标,其权重之和占比达78.3%。影响最大的指标是人均GDP,占到21.1%。这说明以上指标是评价乌鲁木齐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

2006—2013年乌鲁木齐市城乡经济发展协调状态总体呈上升趋势,这与该市发展的实际情况比较吻合。近年来,乌鲁木齐市政府大力倡导城乡统筹发展,提出要为乌昌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标杆,充分发挥“大城市、小郊区”的优势,发扬“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全面加快乌鲁木齐市发展滞后农村建设步伐。但2006—2007年出现下滑,其主要原因是城乡居民年消费比得分从0.325下降到0.309,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生活质量出现较大差距。2008年城乡经济协调状态上升,主要得益于乌鲁木齐市实施积极的城乡统筹发展政策所带来的效应。乌鲁木齐市在2006—2009年城乡经济发展处于失调阶段,2010—2013年处于基本协调阶段,总体协调水平较低。其主要原因是人均GDP、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比以及城乡恩格尔系数差距较大。

3 结 语

本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较为实用的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并对乌鲁木齐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2006—2013年间乌鲁木齐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总体上升,但依然处于低水平状态,评价结果基本符合乌鲁木齐市实际。研究结论,相关部门科学判断乌鲁木齐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现状,并继续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提高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要在做大做强城市经济规模的同时,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加大农村投入、扶持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城乡经济协调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蒲春玲.基于二元结构优调整的新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13:83-105.

[2] 童长江.协调发展评价及模式选择[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66-97.

[3] 李银星,杨印生.影响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社会经济因素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6(3):27-31.

[4] 王凯辉,陈凤敏.石家庄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指标体系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8,23(S1):380-384.

[5] 国家统计局新疆调查总队.新疆调查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6] 高洁.对县域经济和“三农问题”问题的几点分析[J].华北农学报,2004,19(S1):116-120.

[7] 王春兰.城乡经济均衡发展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J].统计与决策,2006(1):1-8.

[8] 邸少楠,岳坤.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用地结构优化研究——以河北省辛集市为例[J].天津农业科学,2010,16(2):82-85.

[9] 罗雅丽.城乡关联性测度与协调发展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1(5):68-71.

城乡协调 篇7

全国《城乡规划法》宣传贯彻电视电话会议于2007年12月26日在京召开。会议动员部署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工作, 要求各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要明确任务, 落实责任, 广泛宣传教育, 全面推进《城乡规划法》的贯彻实施。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为会议作出批示。

曾培炎指出, 《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实施, 是我国城乡建设领域的一件大事, 对城乡规划工作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他强调, 各级政府工作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充分认识《城乡规划法》的重要性, 增强城乡规划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实施《城乡规划法》为契机, 统筹城乡规划管理, 提高规划制定的科学性、严肃性, 扩大行政公开和公众参与, 强化监督检查, 完善体制机制, 全面推进城乡规划工作, 为促进城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作出更大的贡献。

会议要求, 各级政府和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城乡规划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明确责任, 加强领导, 做好宣传, 统一部署, 研究具体办法, 采取有效措施, 保证《城乡规划法》的贯彻执行, 全面推进城乡规划水平的提高。

建设部部长汪光焘主持会议。来自广东省建设厅、河北省保定市和浙江省绍兴县的代表分别介绍了各自开展学习贯彻《城乡规划法》的有关情况和经验。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北京市相关负责人在主会场参加会议, 其他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关部门负责人在各地分会场参加了会议。

城乡规划是政府指导和调控城乡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手段, 也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为了加强城乡规划管理, 协调城乡空间布局, 改善人居环境, 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制定《城乡规划法》。《城乡规划法》已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 于2008年1月1日起实施。

■链接

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司长唐凯答记者问摘要

城乡规划法制建设六件大事

新中国成立以来, 到目前为止, 我国城乡规划法制建设进程中有6件大事可圈可点:

上世纪50年代, 学习前苏联的经验, 颁布《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1978年全国城市工作会议, 中央发布《关于加强城市建设工作的意见》;

1984年国务院颁发《城市规划条例》;

1989年12月26日, 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城市规划法》并正式颁发, 1990年4月1日, 《城市规划法》正式施行;

1993年6月29日, 国务院颁布《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1993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

2007年10月28日,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城乡规划法》并正式颁发, 2008年1月1日, 《城乡规划法》将正式施行。

《城乡规划法》十大重点内容

《城乡规划法》的重要内容可概括为十个方面:

第一, 突出城乡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城乡规划法》明确提出:为了加强城乡规划管理, 协调城乡空间布局, 改善人居环境, 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制定本法。从内容上看, 重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促进公共财政首先投到基础设施、公共设施项目;强调城乡规划制定、实施全过程的公众参与;保证公平, 明确了有关赔偿或补偿责任。

第二, 强调城乡规划综合调控的地位和作用。《城乡规划法》指出:“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依法批准并公布的城乡规划, 服从规划管理”。这就从法律上明确, 城乡规划是政府引导和调控城乡建设和发展的一项重要公共政策, 是具有法定地位的发展蓝图。同时, 法律适用范围扩大, 强调城乡统筹、区域统筹;确立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三规合一”是规划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三, 新的城乡规划体系的建立。体现了一级政府、一级规划、一级事权的规划编制要求;明确规划的强制性内容;突出近期建设规划的地位;强调规划编制责任。

第四, 严格城乡规划修改程序。对城乡规划评估, 修改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 修改详细规划等, 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第五, 城乡规划行政许可制度的完善。建立完善了针对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和投资体制改革的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制度;规定了各项城乡规划的行政许可。

第六, 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明确了上级行政部门的监督, 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 以及全社会的公众监督。

第七, 对城乡规划编制单位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城乡规划编制单位的资质管理, 对规划师职业的管理, 都有明确规定。

第八, 加强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作用。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和县城关镇总体规划由本级人大常委会审议, 镇总体规划由人大审议。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报本级人大常委会备案, 县城关镇控制性详细规划报县人大常委会备案。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和镇总体规划定期评估须向人大报告。

第九, 强化法律责任。追究政府和行政人员的责任;追究城乡规划编制单位的责任;追究违法建设行为的责任;明确对违法行为给予罚款的范围和数额;授予市政府强制拆除权。

第十, 法律授权, 建立完善的城乡规划法律体系。

五项举措贯彻《城乡规划法》

首先, 要加速完善城乡规划法规体系。目前, 我们正抓紧制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修订《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起草《城乡规划法》实施细则;会同人事部制订《注册规划师执业资格管理办法》;研究并在总结起草与施行《地下管线规划建设管理办法》的基础上, 起草《地下管线管理条例》;抓紧完善城乡规划技术法规体系。

第二, 逐步完善城乡规划体系。逐步完善适合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特性和依法行政要求的城乡规划体系, 规划的编制办法和深度要求会相应调整;制定规划编制“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这一原则的执行程序;城市规划编制首先要研究土地和水资源、能源、环境等城市长期发展的保障因素, 重视以人为本, 改善人居环境、处理好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突出城市特色;制定严格、高效率的城乡规划成果审查程序。

第三, 端正城乡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城市规划重点落在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建设、危旧房改造和城市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等必要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文化设施建设, 改善人居环境, 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乡和村庄规划要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注意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 从满足乡村广大村民和居民需要出发, 因地制宜, 量力而行, 实现农村和小城镇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

第四, 推动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积极推动符合法律要求的管理队伍的建设;根据法律要求, 相应完善各级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制度;完善城乡规划工作向人大汇报、向公众公示的具体办法和程序;研究城乡规划编制单位的改革和规划师执业制度。

建立城乡协调发展的制度保障 篇8

第一, 建立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制度, 构建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总体方案》从促进平等就业、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和公共资源支持倾斜等方面, 创新完善城乡资源双向流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城乡优势互动互补的政策体系, 从制度层面形成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长效机制。

第二, 加快形成有利于城乡统筹的户籍制度。《总体方案》坚持“农民”变“市民”和农民工权益保护两手抓, 对农民工在城镇落户、改善公共服务和加强权益保护等方面改革创新, 进一步鼓励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 在突破“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障碍上迈出了一大步。

第三, 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一体化。《总体方案》提出“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一体化”, 就是要进一步创新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制和社会保障救助体系, 促进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特别是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上加大投入力度, 使城乡居民享有均等的发展机会和公共服务。

城乡协调 篇9

一、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面貌

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大战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它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方面。既要加快农村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农村新社区建设、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又要加强农民素质建设、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城乡协调发展体制的建设等;它更有一个大目标,即“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浙江省委、省政府按照“走在前列”的要求,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目标是:把传统农业改造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能让农民致富和可持续发展的高效生态农业;把传统村落改造建设成为让农民也能过上现代文明生活的农村新社区;把传统农民改造培育成为能适应分工分业发展要求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素质全面的新型农民,形成城市和农村互补互促,共同繁荣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2003年以来,德清县根据全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总体部署,结合农村给水和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的实际,做出了深入开展“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的决定。通过以改水、改厕、改路“三改”为重点,达到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环境美化的“六化”要求。从这几年的实践来看,德清县的“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取得了四个方面的成效。一是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过“三改”、“六化”为内容的整治,整治村改变了“脏、乱、差”,示范村做到了“洁、绿、美”,农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二是农民的素质得到了提高。此工程促进了农民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增强了环境、卫生、文明意识,对改变农村的陈规陋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三是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得到了加强。这项工程是民心工程,让农村居民真正得到了实惠,受到了大家大力支持和拥护,进一步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权威性。四是农村经济有了新的发展。通过村庄建设和环境整治,既提高了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又健全了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改善了环境,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城乡一体化建设,缩小城乡差距

(一)城乡经济一体化建设

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发展县域经济是重要战略支点;德清近几年的发展正体现了这一决策的正确性。

1. 强化产业支撑,发展特色经济。

围绕建设都市型农业,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以把德清建设成为杭州、上海大都市圈重要的农副产品供给基地为目标,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精品农业、观光农业、创汇农业,逐步形成集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都市型农业新格局。用现代工业的理念来指导都市型农业的发展,加快发展带动力、竞争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基于市场的比较优势,德清实现了“一县一业”,“一乡一产”,“一村一品”(如洛舍镇的木业、雷甸镇的机械制造业、钟管镇的化工业、新市的羊肉、雷甸的枇杷、上柏的早园笋、明星村甲鱼、恒星村的设施葡萄等都已形成规模并有了很好的知名度)的新格局。全县通过专业化、规模化的产业集群战略,以“人有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产业优势,很好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2. 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发挥金融业的服务功能。德清在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健全金融体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如强化政策性金融机构在县域经济中的作用,加大商业金融的支农力度;创造良好的环境,引进股份制银行(如交通银行、湖州商业银行等)为地方经济服务;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发挥农村信用社支农主力军作用。良好的金融环境和优惠的金融政策为当地各类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保障。

3. 筑巢引凤,

构建人才回流、要素聚集的体制和环境,解决发展过程中人才缺乏的问题。在对各类人才的引进以及创新鼓励和激励机制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也得到了很大收获。同时,德清县也加大了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为当地相关企业特别是农业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信息、人才与技术。为了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德清县大力开展了适用技术培训,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教育和就业培训,鼓励广大民众进行创业活动,以创业来带动农村乃至区域经济发展。

(二)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

德清县于2004年逐步进行城乡公交的建设与开通,到2006年,全县已实现县城到各乡镇以及乡镇到各自然村的公交车的开通。这一便民工程的实施不仅方便了普通老百姓,也拉近了城市与乡村的距离;更为重要的是,交通的便利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带了希望。近几年,德清的乡村游、农家乐等休闲、观光业的发展十分迅速,老百姓从中得到了实惠,地方经济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呈现出城乡和谐发展的喜人局面。

随着2008年年初德清至杭州城际公交车的开通,德清与杭州的“时空距离”一下子缩短了。这一工程的实施,除了为百姓提供实惠、便利的出行条件外,更为德清能融入到杭州都市经济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这条城际公交的开通,不只是解决了一条公交路线的问题,更是一次城际公交运行的探索和创新,这一经验也为解决其他地区城际公交运行的难题提供了借鉴的可能。

(三)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

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是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之一。德清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的建设不仅为城乡居民解决了“安全、卫生”的饮水问题,而且也改善了农村的生活质量,提升了生活品质,工程的实施对可持续利用水资源以及实现经济的循环发展打下了基础。

(四)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建设

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有效处理城乡生活垃圾,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全县按照组织机制健全、环卫设施完备、环境整洁优美的总体要求逐步完成垃圾焚烧厂、中转站的建设以及城乡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系统的组建。通过“户收、村集、镇运、县处理”的操作方式,到2008年年底,城乡生活垃圾将会基本实现集中处理,全县特别是农村的环境卫生面貌将会得到根本的改善。

黑龙江省城乡协调发展研究 篇10

(一) 黑龙江省城乡收入差距

如表1所示, 在1985-2010年间, 黑龙江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都有大幅度提高, 但城乡收入差距呈不断扩大之势。城乡人均收入差距从1985年的344元上升到2010年的7646元。

资料来源:《黑龙江省统计年鉴》 (2011) , 中国统计出版社

(二) 黑龙江省城乡消费差距

消费, 作为人民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民生活的质量。特别是在考虑城乡差距问题上, 消费的差距更能从一个侧面深刻反映现实生活中农村和城市的距离所在。从表2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 黑龙江省城乡消费差距从1985年的494元, 增长到了2010年的7866元。以2010年为例, 黑龙江省城镇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12402元, 为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2.73倍。

资料来源:《黑龙江省统计年鉴》 (2011) , 中国统计出版社

(三) 黑龙江省城乡社会保障水平差距

长期以来, 黑龙江省农村居民在医疗保险、保健方面, 基本处于自保状态, 农民成为了最大的自费医疗群体。虽然黑龙江省近年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得到了不断强化, 但是城乡社会保障的差距仍然显而易见。2010年末, 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952.2万人, 而同期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仅为254.6万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覆盖率目前已接近100%, 最低生活保障方面, 城市居民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而农村社保制度尚存在较大完善空间。

(四) 黑龙江省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差距

农村和城市最为明显的差别就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差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既包括水利设施, 又包括农村交通、环保、生态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改革开放以来, 黑龙江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 固定资产投资逐年递增, 但对农村相对投资依然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 基础设施落后, 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需要;第二, 由于缺少必要的投入, 原有的农业基础设施由于年久失修, 使用价值降低;第三, 交通水平落后。虽然黑龙江省交通状况大有改善, 但整体水平仍然跟不上农村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 使得农村很难从外界吸取资金技术等资源。这样一来, 一方面城市蓬勃发展, 另一方面农村却因为各种基础设施的缺乏导致发展受阻, 严重阻碍了其经济的发展, 城乡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

二、黑龙江省城乡发展不协调的因素分析

城乡差别是从自给自足演进到完全分工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状态。由于城市居民集中居住的交易费用系数比农村居民要低的多, 城市的分工水平也就由于交易效率的改善而大大提高, 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生产力和商业化等方面就会出现差距。新经济地理学认为:城乡二元性的形成是在分工过程中“循环累积因果链”的结果。城市和乡村分别为具有差异的块状经济, 不同的块状经济之间存在一种内生的非均衡力。这种非均衡力表现为聚集力或分散力。其中, 本地市场放大效应和价格指数效应构成聚集力, 它促使生产要素向市场规模较大区域转移;市场拥挤效应构成分散力, 它阻止生产要素的进一步集中。在经济活动由自给自足向高水平分工发展时, 分工的演进主要取决于交易效率。由于城市内的交易效率高于农村分散居住时的交易效率, 使得城市逐渐具备了市场放大效应和由于生活成本下降带来的价格指数效应, 从而使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向城市集中, 聚集力进一步增强 (远远大于市场拥挤效应带来的分散力) , 要素进一步集中, 至此, 循环累积因果链形成。此时若没有政策约束的话, 城乡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下面, 我们从“循环累积因果链”形成入手, 分析黑龙江省城乡不协调发展的因素。

(一) 交易效率的不同

交易效率的不同是“循环累积因果链”形成的初始因素。要素的趋利性是“聚集力”发挥作用的根本原因。资源要素的流动和组合受经济利益的支配。资源要素向能够获得更高利益的地区、产业和企业流动和转移, 以争取尽可能多的利益回报, 这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基本的和普遍的现象。城镇与农村相比, 由于经济活动的聚集交易费用明显低于乡村, 从而导致交易效率的城乡差异。资源向城镇工商业部门、企业集聚的经济效益显然高于农村。尽管政府可以采取适当的制度安排、经济政策以及行政手段对这一现象加以引导和干预, 但资源主体作为理性的“经济人”, 其对资源要素流向地的选择是十分明确的。特别是在黑龙江省地区, 农业产业化的程度相对不高, 与工业相比收益差距还很大, 资源向城镇流动, 向城镇高效益的产业、企业流动是必然的。

(二) 政策的制约

长期以来, 政策制度的倾向性制约了黑龙江省城乡协调发展。改革开放前, 黑龙江省作为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 各项经济政策向城市倾斜, 各种社会资源、主要资金和物资在政府的指令计划下纷纷流向城市, 向城市聚集。使城市本来具有的“聚集优势”进一步加强。改革开放以后, 城乡发展的不同制度, 如劳动就业制度、收入分配制度、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进一步使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流向城市, 从而强化了“循环累积因果链”。

三、黑龙江省城乡协调发展的对策选择

从上述黑龙江省城乡发展不协调的因素分析中我们可知, 交易效率的不同是导致城乡差异的根本原因, 是“循环累积因果链”形成的最初始因素, 如果能把农村交易效率提高到较高水平, 则城乡之间的实际收入差距将逐渐收敛, 从市场中得到的收入、商业化程度以及生产力水平都将趋于收敛。要提高黑龙江省城乡交易效率, 核心是加强城乡联系。

(一) 建立城乡统一大市场

统一的大市场包括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金融市场以及产业链等诸多城乡分割的市场, 这也是目前我国研究三农问题市场提出的城乡统筹问题。打破城乡分割体制, 为生产要素流动创造条件。人口与劳动力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集中, 从农村向城镇、城市转移集中, 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集中, 资本向地价便宜、劳动力廉价的地区流动聚集, 信息与技术从城市向农村辐射扩散, 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而建立我省统一的大市场的前提是制度创新, 如阻碍劳动力流动饿的户籍制度改革、乡村金融机构和信用担保机制的建立、农业技术的开发与普及、农业合作社等机构的建立等。

(二) 建立较为完整的城镇体系

以小城镇为中心的农村地区的经济循环与大城市的经济循环不同, 大城市的经济循环主要由资本密集型的制造业、金融服务业、邮政通信等产业活动所组成, 成为高级循环;以小城镇为中心的农村地区的经济循环则由非资本密集型制造业、零售水平上提供服务的非现代服务业、小规模贸易活动组成, 成为下级循环。中小城镇是连接高级循环和下级循环的节点, 若没有中小城镇的连接作用, 城乡间将出现各种要素市场的分割现象, 无法形成统一的市场。在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中, 城市是人口流、物资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汇合和发射源, 而且是按照“大城市—中等城市—城镇—乡村”的序列分层次传输和转移的, 各种流的强度大, 传输与转移的速度越快, 效率越高。这种城乡一体的经济社会活动顺利高效地运转, 将带动和推动整个省域城乡不断进步和发展。因此, 建立完善的城镇体系是黑龙江省城乡协调发展的有效路径。

(三) 积极推进乡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乡村地区交易效率的重要途径, 加强黑龙江省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有利于乡村地区“聚集力”的增强。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重点由城市转向农村, 加快农村道路、用水、用电及通讯等公共设施建设, 弥补农村基础建设投资的历史欠账, 改善农民生活居住和生产贸易条件。同时, 要积极推进城乡信息化建设。良好的城乡信息互动有益于生产要素优化配置。要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必须跨越城乡信息鸿沟, 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 建立高素质的农业信息队伍, 使各种有效信息进村入户。增强政府的推动作用, 进行适当的宣传激励机制, 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在城乡之间形成良好的信息氛围, 提高增强信息意识。以上基础设施的优化都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乡村地区的交易费用, 从而有利于交易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安琥森.新区域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

[2]豆建民.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城乡协调 篇11

湛江市委市政府提出“工业立市,港口兴市,生态建市”的发展战略方针,在如何处理好城市和农村之间更好协调发展的问题上,我们正在制定湛江市城乡发展战略规划。从法律的角度来讲规划,以前叫《城市规划法》,去年初改叫《城乡规划法》,就是说全覆盖。对于湛江来讲,我感觉到湛江要做城乡协调发展这篇文章是有独特的优势,概括一句话讲,城市就该像城市,农村就该像农村,有一些地方城市又像农村,农村又像城市。举个例子,过去在公路两边首先建房子,最好的地方、最快的时间建出来的却是最差的东西,由于当时没有经验、没有办法,就付出很大的代价。

城乡协调发展首先城市要强大,城市不强大又有什么资格带动农村,有什么标杆能够树立出来呢,有什么可以吸引农村人口往城市走,有什么容量能够让他们就业,有什么文化和思想的辐射力能够带动农民,有什么能力把公共服务设施延伸到农村呢。所以我认为,当务之急就要壮大城市。省委明确把湛江定为粤西城镇群中心,目前湛江在粤西还是经济总量最大的一个城市,GDP去年突破1千亿元,港口也是最大的,去年吞吐量突破1亿吨。

湛江新农村建设也是很有特点的,乘车从广州到湛江的时候人们会很惊叹:到了雷州半岛湛江的农村就像到了欧洲乡村一样,从公路开车过来,两边一望无际田园,高低错落、赏心悦目的绿色,如诗如画,如果烦恼的时候往那面一走,心情都很开朗,我感到有这样美丽的半岛是湛江长久发展的最大资源。

湛江是很漂亮的港口城市,湛江的空气质量非常好,城市绿化覆盖率很高。我们提出的发展战略,其中“工业立市”与“生态建市”这二者正是科学发展观要直接面对的、要处理好的两个方面。一般说来是看上去是矛盾的,但是很多发达国家钢铁石化工业都很发达,但是环境仍然非常美丽,说明什么?说明可以做得到,问题就是我们是否可以做到。就举几个数字来说明,2004年湛江GDP是500多亿,2008年GDP是1千多亿,基本上翻了一番。在这种情况下,环保部公布的全国十大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湛江始终都在前5名,在广东排在第一名。人均公共绿地2008年比2004年增加一倍,我们的城市建城区的绿化覆盖率2007年和2008年比,从全国城市第四位升至2008年全国城市第二位,在广东排第一位。我举这个例子说明什么?其实这几年湛江发展的主体是工业,但是GDP翻一番以后,我们的环境不但没有受到污染破坏,而且通过努力改善了环境。应该说工业发展对环境肯定会带来影响的,不能说没有影响,但是关键用什么措施减低影响,不要简单的应对而是要更加主动的去做。

城乡协调 篇12

1 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城市中的城区、城乡交错带、郊区乡村, 是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物质流、信息流、能量流交换频繁, 构成一个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乡村对城区生态安全、输送绿色基因和提供休憩观光景观有着重要作用。由于一些地方领导“宁要金山银山, 不要绿水青山”现象依然存在, 惯性还很大, 郊区农村森林乱砍滥伐、绿地侵占破坏不断出现, 林地退化、植被萎缩。例如融安县城长安镇有林地17486hm2, 其中灌木林2627.9hm2, 占林地15%, 混交林占1.3%, 竹林占4.1%。乔木纯林主要是桉、松、果树人工林。树种单一、结构不紧密, 保水保土、生态效能低, 不利于发挥安全屏障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城乡交错带是城区与农村的桥梁和纽带, 农副产品生产重要基地。林地本来不多, 由于城市扩张, 这里成为重要后备空间, 林地成了低成本扩张、侵占的首选对象, 林地大量转换用途, 最典型的是被建设用地侵占。其次是其他用途或休闲, 自发放弃林业生产参与非林经营也有之。林地被侵占、转换用途的原因诸多, 政府行为和土地利用高额差价是其中主要原因。城乡交错带林地面积大量萎缩, 土壤侵蚀严重, 空气、水体污染难以消除, 少有的森林、植被生境恶劣, 生长不良。城区高层楼宇密集, “水泥沙漠”快速扩展。城区绿地锐减。融安县城21世纪初期, 绿化覆盖率35%, 绿地率约33%, 近5~6年来明显下降, 原因是绿地被侵占、毁灭的多, 新种植的少。桂北多个县城, 据观察了解, 绿地是大片的灌木、花草, 清一色人造景观。乔木稀少, 植物种植配置单一, 没有形成多品种复层结构。空气中烟尘、粉尘多, “热岛效应”和空气湿度低等严重影响居民工作、生活环境。“既要绿水青山, 也要金山银山”指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都重要。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生态资产, 可通过直接和间接利用, 转化为生态资本而产生经济效益, 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 实现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 统筹规划, 森林共建

中国古代园林, 都是占有一定物质财富和劳动力的皇家贵族、达贵文人修建的私家园林, 为满足少数人游憩、文化娱乐、起居要求。功能、范围极为有限, 不过建园技艺、精华为后来造园家传承和弘扬。以商周时期的“台”、“囿”起源, 发展为“苑”、“园”。[2]长久以来, 不少地方的城市沿袭传统观念, 城市绿化以“城市园林化”为目标, 进而把“城市园林化”为努力方向和唯一目标, 向唯美化发展, 满足视觉享受和审美情趣, 与“乡村森林化”截然分开。城区、城乡交错带和郊区乡村绿化造林分属园林局、林业局管辖。虽有各级绿化委员会, 但没有发挥协调、统筹职能。城乡造林绿化脱节, 各吹各的调。城内植被单一, 空间层次性差。城乡之间绿色景观破碎, 空间割裂, 缺乏整体性和总体功能, 城乡空间物质、能量交换欠畅通。

人口增长, 城镇扩张, 工业发展, 威胁生态环境的因素增多。一些国家的科学家提出“城市林业”慨念, 把森林引入城市, 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 改善居民工作、生活环境。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城乡生态建设一体化森林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hm2阔叶林在生长季节平均每天消耗1t二氧化碳并释放0.75t氧气, 约可满足900人正常生活需要。[3]1hm2森林制造的氧气可供1000人呼吸。加之城市中各种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量, 比呼吸量大2~3倍, 每人必须有30~40m2的森林面积。碳汇能力常绿阔叶林大于落叶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大于针叶林。目前许多城镇绿色植物碳汇能力普遍较低。郊区乡村的山地、水体、农田、森林、草地、农作物, 吸收二氧化碳、释氧、滞尘、减污、减菌、吸热增湿、涵养水源、储存能量、减少自然灾害等的生态功能强。乡村既是城区的绿色基因库, 也是重要安全屏障。城乡森林共建, 用森林促进城乡生态化融合, 密切城乡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 保证自然生态过程畅通有序, 促进城乡健康、协调发展。

3 功能定位, 分类经营

保护生态环境是城市和乡村造林绿化的共性, 也是创建森林城市首要目标。森林进入城市, 城市拥抱森林, 把城区和乡村视为一个整体, 城乡森林共建, 分类经营, 是在城乡森林整体指导下的分类, 以求达到整体协调和整体效益最佳, 是一个综合集优过程。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反之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城市森林建设以“既是环境, 又是景观, 也是产业”为核心, 生态效益、视觉享受、经济发展相结合。城市森林相对成为一个整体, 依主导功能、地段区域不同, 细分若干林种和绿地斑块。同样通过“分类”和“分工”实现整体效益和局部效益。

首先, 是建设稳定性强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 采用贴近自然的方法, 凸显地域特色、生态特色。原生自然植被是当地自然历史、环境变迁的佐证和自然文化的表征, 最富有稳定性、可持续性。从修复生态、人类亲近自然角度, 原生植被富有多样性, 贴近人与自然和谐。现行城市空间开发, 应在加强保护、优化原生植被的同时, 新增贴近自然的人工森林植被, 以形成具有生态功能、景观功能的生态系统, 使道路、河流、沟渠及其他带状森林、绿地建设成为绿色基因畅通的生态廊道。其次, 城乡之间、城市内部森林各组分之间生态衔接, 提高城乡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与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城市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风景林、专业植物园、名胜旅游区的森林位于城市不同地段, 发挥“肺腑”功能, 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持水土, 制氧固碳、休闲观光, 对城市、乡村生态建设、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注重此类片状森林, 绿地质量提升, 乔木层有上、下层林冠, 下有灌木、草本和地被物, 形成复层结构, 常绿、落叶阔叶林混交, 配植珍稀针叶树种, 给人休闲愉悦、流连忘返感受。取消隔离墙与外界森林连接, 便于群众亲近自然, 增强参与、爱惜、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再次, 城区和工厂集中区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烟尘、粉尘等各种有毒物质扩散、污染重要区域, 威胁环境的元素复杂。这些区域、地段栽植的树种选择, 除了突出乡土性, 要形成高效率、生产力高、碳汇能力强的森林生态系统。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与落叶阔叶树、耐阴灌木、花草配植成多层混交结构。观叶、观花、观形结合、协调、自然。第四, 滨水地段空气清新, 游人众多。培育竹、柳、花掩映的滨水绿树长廊。城郊苗圃、果园、花圃、山野森林, 既是城区生态安全屏障, 也是农、林、牧产品、生态产品生产重要场地。同时, 供居民节假日郊游、品尝和体验农林产品、制作和美味。郊区森林, 未采伐利用前发挥生态、景观效能。功能目标是生产木材及其他林产品。以基地+工程林带动面上造林, 采用优良种质基因, 促进生物产品量的丰产、质的提升, 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产品竞争力。乡村森林划分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特用林、薪炭林, 把生态公益林单列为一个林种。生态公益林与防护林、特用 (含景观) 林是互补关系, 一种效益的产品增加, 伴随着另一种产岀的增加。用材林、经济林几乎是人工林, 是森林经营主要对象, 林业收益支撑所在。生态公益林所具有的生态资产价值同样重要, 为许多人不认识, 不注重。不同林种施以迥异经营措施, 获取最大化效益。

参考文献

[1]杨朝霞.生态兴则文明兴[J].中国绿色时报, 2015, 1, 20.A3。

[2]王徽.古代园林[M].中国文联出版社, 2010, 8, 8。

[3]向东.工厂区绿化植物的选择[J].广西植物, 广西植物学会, 广西植物研究所, 1980, 7, 7。

[4]侯兆元.用森林铺就绿色发展的万世基业[J].中国绿色时报, 2012, 3, 9, 3。

上一篇:校园一体化论文下一篇:心房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