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一体化论文

2024-10-13

校园一体化论文(精选6篇)

校园一体化论文 篇1

1 引言

传统的校园数字化更多依赖电脑, 师生平常使用电脑访问校园网进行课表、成绩、图书馆馆藏的查询、选课、浏览校内信息等, 存在不能随时随地使用的限制。此外, 目前使用手机浏览器访问校园网会出现信息显示错乱、功能缺失等问题, 这导致学生不能及时准确地获取网站上发布的信息, 影响学生、教师与行政部门之间的沟通效率。Android作为目前全球使用人数最多的移动操作系统, 具有开放性、硬件跨平台性等优点, 其强大的应用层API、并行运行模式和开放的平台更有利于开发者快速开发出各种移动应用软件。

本文提出的基于JAVA+Android+Web Service为平台的新型校园信息平台, 以移动学习理论为基础, 介绍了软件设计整体架构和重点功能模块的设计方案及关键技术, 实现了校园信息发布、校园内容展示和教务管理等功能。

2 系统模块划分

在此对项目的功能性需求进行说明。项目的功能构成图如图所示, 校园助手的功能构成包括:校园概况、校园动态、教务管理、图书馆、个人中心五大模块。

2.1 校园概况

校园概况是师生了解学校的基础, 主要内容包括:学校简介、校徽校训, 历史沿革、历任领导, 现任领导、校园风貌等概况。

2.2 校园动态

校园动态可以更好地帮助师生了解学校的最新消息及动态, 包括校团委公告、教务通知、校内新闻、社团公告、入学指南

2.3 教务管理

教务管理是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最常用到的校园信息系统, 一直处于校园学习生活的核心地位, 用户进入教务管理可操作以下功能:登陆、选课、成绩查询、课表查询

2.4 图书馆

在图书馆模块中, 将传统的图书馆的功能精简为搜索图书、预约、查看借阅历史、续借、查看己借未还记录。搜索图书的査询字段可以按书名、作者和出版社搜索;搜索列表的显示的信息有封面图片、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索书号、馆藏数和架上剩余数;己借未还记录列表显示的信息有封面图片、书名、借出时间。当预约可借或图书超期自动推送消息。

2.5 个人中心

个人中心模块中设置有用户登陆、个人资料、修改资料、忘记密码等功能, 方便用户管理自己的基本信息及资料等。

3 应用主要技术

3.1 系统运行环境

本系统Web管理端基于Windows7操作系统, Web服务器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 Severs 2008, 移动终端采用Android4.0操作系统;系统Web数据库使用Microsoft SQLServer2005,

移动终端采用SQLite数据库;Web服务采用开源免费的Apache Tomcat7.0服务器;系统主要实现框架采用基于SSH的多框架整合模式, 在移动终端采用MINA框架和Java Script技术。

3.2 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

(1) 我校教务管理使用的为某某公司开发教务管理系统, 图书股使用我校自主研发图书管理系统。在开发学生客户端过程中, 学生端数据如何与现有数据无缝连接, 成为首当其冲的问题。通过查阅教务管理系统文档和在图书管理系统开发人员配合下, 分析数据库, 建立Java Web Service提供所有需数据接口, 借助Wifi, 将Android手机的网络IP和服务器的IP设置在同一网段, 通过HTTP协议, 客户端通过发送网络请求进行数据的获取, 从Apache Tomcat服务器进行上获取所需数据, 服务器端则将客户端请求的数据以数据流的形式远程发送到手机App端。

(2) 数据流解析问题。当前对象的远程发送较为流行且高效的是根据对象的设计将对象信息序列化为JSON对象进行传输, 为了在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时对相关数据进行转化, 使用Gso工具包进行对象的序列化和反序列化。

(3) 数据持久化问题:信息查询模块该模块考虑到与现有信息的数据交换, 采用基于Android客户端的SQLite数据库, 使用Sql Helper封装数据操作, 简化数据操作;在终端移动客户端使用Android提供的Content Pro·vider封装一系列独立的sql操作语句, 极大简化了终端数据操作和提高了服务端数据交换效率。

4 结论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变得更为方便, 智能化的移动终端设备更为普及, 在“互联网+”的大战略背景下, 移动互联网逐渐走向了主体地位。信息获取的便捷和智能移动终端的强大功能, 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处理各种事物。在设计上力求做到用户界面友好、使用方便、功能实用等特点, 解决了校园新闻、通知的快速发布, 学生及时捕获各种所需信息, 切实做到定位于服务学生的目标, 经过充分调研后, 所设计的各项功能都针对在校生的需求, 具有较强的应用与参考价值, 但由于设计中的不足, 还有很多缺陷, 相信在后续的维护中能够逐步地完善。

参考文献

[1]谢欣.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行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声屏世界, 2011 (8) :57-58.

[2]杨少健.基于Android的LBS移动订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暨南大学, 2012.

[3]吕伟.基于Android的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13.

[4]耿东久, 索岳, 陈渝等.基于Android手机的远程访问和控制系统[J].计算机应用, 2011, 31 (2) :559-561+571.

[5]朱婧茜, 何人可.Android手机应用界面布局的可用性测试研究[J].包装工程, 2014 (5) :61-64.

[6]李国峰.基于Android的移动学习系统研究与开发[D].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3.

校园一体化论文 篇2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汇报

我院是一所因铁路而生、倚铁路而长、随铁路延伸而不断发展,培养铁路工程、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急需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高职学院。多年来,学院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结合行业背景和自身特点,着力凝练精神内核,完善制度框架,构建物质载体,提升行为文化,全方位推进,立体化育人,形成了具有鲜明铁路特色的校园文化。

一、传承创新,凝练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大多脱胎于中专学校或成人高校,办学历史普遍不长,人文底蕴不深,因此,校园精神文化面临着传承与创新,通过持续不断的建设和积淀,最终实现升华和认同的现实要求。我院前身隶属铁道部。03年转制升格以来,学院传承铁路行业优良传统,结合实际,经过不断丰富和提炼,逐步形成了具有行业特点、自身特性和时代特征的学院精神——“吃苦奉献、拼搏争先”。这具体表现为“自强不息、团结奋斗的艰苦创业精神;爱岗敬业、顾全大局的无私奉献精神;知难而进、能打硬仗的奋勇拼搏精神以及锐意进取、追求卓越的敢于争先精神”。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力融通铁路文化,确定了具有鲜明铁路特色的校徽和校歌,凝练而成了“德修身、技立业”的校训。同时,结合高职教育理念和铁路施工企业的特点,总结形成了“勤学、勤练、勤思考”的学风和“严肃、严谨、严要求”的教风。这些构成了陕铁院的精神文化体系。学院编印《文化手册》,发至全院师生广泛宣传,1做到入脑、入心。正是这些文化精神始终激励、感召、引领着全院师生,使学院抢抓机遇,科学发展,2010年成功进入全国100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行列。此外,学院还先后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陕西省“文明校园”、“平安校园”、“依法治校示范校”、首届全国高职院校就业“星级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二、对接企业,创新制度文化

我院把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规范的规章制度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由于我院是围绕工程办专业,学生的职业岗位根植于铁路、公路等施工现场这一艰苦行业。铁路施工企业一直实施半军事化管理,倡导“能吃苦、能战斗、能奉献”。基于此,我院引入铁路施工企业管理理念,以半军事化的标准制定了一套学生管理制度,具体到学生每日生活如早操、内务整理、课外活动等都有具体要求。实施“三级巡视制”和“三查一点名”。即“院领导每周巡视、学生处定期巡查、系(部)日常检查的立体巡查制度”和“查夜不归宿、查宿舍内务、查自习纪律、每晚点名”,着力培养学生过硬的作风。使得每周一升国旗、每天做早操、每天上晚自习、每晚查寝查铺、离校必须请假成为对学生最基本的要求。坚持从严治校的半军事化管理已成为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一张品牌。

三、凸显特色,夯实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也是校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升华的根基。与普通高校不同,高职院校的建筑设施在规划上要考虑职业特色,这突出体现在校园主体建筑的设计布局、校园景点的匠心

打造及其内蕴的文化创意上。为此,我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注重融合铁路元素,一是以我国铁路干线和建筑工程专家命名校园内道路和广场的路文化和广场文化;二是以铁路大动脉命名各个餐厅,传承铁路“铁的纪律、安全正点、优质服务”的特点食堂文化;三是铁路特色的楼道文化,在教学楼、宿舍楼布置反映线路、桥梁、隧道的专业知识长廊和青藏铁路精神展,反映历届毕业生成长立志的优秀毕业生长廊,反映各铁路、公路施工企业的企业文化长廊,教育为人处世、积极向上的国学长廊。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知铁路文化,时时处处感受职业精神的熏陶。

四、立体推进,提升行为文化

在提升行为文化方面,我院以职业精神和职业素质养成为目标,通过系统认知教育、实施震撼心灵教育、整合学生社团资源、加强社会实践等一系列举措,立体化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提升学生的行为文化。

一是深化系统认知教育。通过入学军训、专业教育和专业实习等措施开展全方位的职业素养教育,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培养目标和要求,单独计算学分。让学生尽早认知铁路建设,感受铁路建设的艰辛和荣耀。

二是构建典型引领平台。定期举办“校友大讲堂”、专家劳模报告会,以他们的先进事迹震撼学生的心灵,使学生深切体会吃苦奉献、爱岗敬业是干成事业的重要法宝。深入开展“学典型、争先进”主题活动,挖掘学生身边模范人物,评选年度孝老敬亲、甘于奉献、自强

自立、刻苦学习、助人为乐等五类“十佳学生”,大力表彰和宣传,使广大学生见贤思齐。

三是发挥学生社团作用。加强社团骨干的培训,划拨社团活动经费,凸显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提高。学院成立有由学生自主发起和管理的大学生艺术团、路魂文学社、测量协会、制图学社、城轨学社等40多个具有铁路特点、突出铁路施工技能培养的学生社团,为学生成长打造了宽广的平台。

四是强化社会实践活动。每个学生都要参加为期一周的劳动教育课;强化为期两周的“五公里徒步测量”实训;定期组织学生参加以服务社会为重点的社会公益劳动;定期组织学生到延安、渭华起义纪念馆进行红色教育,召开“忆苦思甜”主题班会;定期组织学生干部参加素质拓展训练等,培养学生“苦得、累得、饿得、受得”的敬业精神。

校园一体化论文 篇3

摘 要:本文以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为例,探讨职业院校校园信息中心的建设思路、方法,提出要充分利用职业教育的特点,把校园信息中心用透、用活,打造“五位一体”校园信息中心。

关键词:职业教育 数字化校园 信息中心 五位一体

随着我国信息化和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各职业院校紧跟着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脚步,开始迈进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大军。

但是以往由于职业教育的校园数字化起步明显比高校晚,并且被重视的程度一直不够高,资金投入不足,导致职业院校、特别是技工院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相对落后。当很多高校开始讨论智慧校园建设的时候,一些职业院校还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托着沉重的步子前行。

随着我国把“互联网+”提上一个战略高度,很多职业院校意识到了校园信息化的重要性,开始加快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步伐,快步向前,希望迎头赶上。但是,传统的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路子真的适合职业院校吗?

下面就以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为例,以其信息化建设特别是信息中心的建设成果进行总结,供其他职业院校参考借鉴。

一、前期:起步晚,标准低

作为职业院校,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的数字化校园建设起步同样较晚。在完成互联网接入后,校园内部的网络管理处于粗放状态,数字化校园的任务就是保证校园办公网络和教学网络的通畅。

二、中期:炉灶多,功能单一,管理难度大

随着数字化校园的不断推进,学院各管理部门意识到利用信息系统可以比较好地提高办公效率,于是开始考虑引入信息系统。但是由于资金不足,也没有专门负责信息化的部门,导致沟通不到位、各部门基本是各自为政。教务科找专业类教师开发教务管理系统,财务科购买用友软件的各个模块,招生科建立招生系统,学生科建立学籍管理系统。这样一来,问题也就出现了。

1.数据重复录入,且不统一

由于各系统都是独立开发或者购买的,没有做好充分沟通,更没有统一的数据对接平台,导致各部门都有自己的数据,但当涉及公共数据,如学生数据时,就会出现如下情况:一个学生来学校,招生科需要填一张学生信息表,学生科需要填一张学籍信息表,教务科需要填写一张学生班级信息表,财务科需要学生填写学费收费信息表(以确定学生的专业并收取学费)。有时候一个学生退学了,教务科那边还显示学生期末考试缺考。有时连校长都不知道学校究竟有多少个学生。

2.功能单一,管理难度大

由于“炉灶”多,规划不到位,导致有些“炉灶”的位置还不在一个地方,出现一个信息在多个网络中心或信息中心的情况,造成重复建设,并且给网络和系统的管理维护人员带来了很大困难。网络和系统维护人员时常奔波在校园的各个部门,去处理各个系统和各个网络节点的问题。

三、后期:高标准、高要求建设

问题在持续,但苦于没有资金支持,只能拆东补西,保证网络和系统的正常稳定。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成为第一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和广东省创建全国一流技师学院项目学校。在得到领导支持和相对资金保证的情况下,学院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1.立足职业教育特色

是否沿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老路走?我们的答案是否定的。一是职业院校对信息化的要求与高等院校是不一样的,我们需要充分考虑职业教育的特点;二是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时间长,用户习惯和制度沉淀多,就算是有足够的资金投入,也难以一步到位,达到很多高校现在的成熟度;三是高校的数字化校园管理和维护成本高,很多职业院校难以维系。

既然不能走他人的老路,那就要职业院校规划一条新路。在考察了多个中高职院和同类院校后,我们提出了建设要求:循序渐进,立足职业教育特色,打造“五位一体”信息中心。

2.打造“五位一体”校园信息中心

数字化校园建设好与不好,重点看网络中心和数据中心。网络中心看设备和安全管理制度,数据中心看应用系统和资源建设。

为此,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重点对网络和数据中心进行规划,并按照B级机房的建设标准进行建设,打造“五位一体”的信息中心。规范规划建设的功能分区如图1所示。

(1)立足应用本位,网络中心和数据中心一体。在整合了所有学校信息系统、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后,为便于管理和维护,我们将网络中心和数据中心集中在一起,由专人负责管理和维护。这样一是降低了管理和维护难度,二是提高了网络和数据的安全性,三是相对恒温恒湿的无尘环境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2)立足网络安全稳定本位,运行维护校企一体。信息中心与广东网安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由企业派驻工程师在信息中心办公区办公,与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教师共同维护网络设备和系统,保证网络的稳定与安全。

(3)拓展职业培训特色位,技师培训和教师研修一体。利用信息中心的日常维护工作,培养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网络预备技师学生,同时利用空余时间进行教师研修和对外技师培训。这样,一是可以提高我校技师学生的动手能力;二是让技师的学习真正变成了工学结合的一体化教学;三是利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特长培养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的教师,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四是让网络设备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4)拓展职业鉴定特色位,技能大师工作室与技能竞赛一体。技能大赛为学校来了的企业的管理经验和新知识、新技术,而技能竞赛也需要指导教师和学生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为此,我们在开展技能大师工作室常规工作的同时,邀请技能竞赛的指导教师和竞赛学生与技能大师经常性沟通和交流,以期保证教师和学生学习到最新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企业的实践经验。这样,一是可以提高学校的整体科研水平,二是为教师不断学习和提升提供重要平台。

(5)拓展技能实训特色位,设备实训和技能鉴定一体。培训区的U形桌设计,在U的凹位加入网络设备,形成小组教学的物理条件,为设备实训提供了良好的实训环境。企业工程师和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教师针对学院预备技师专业的网络安全课程实训也在此开展,充分挖掘信息中心的潜能。这样,一是可以提高网络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二是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三是打造了一个网络安全的实训环境,四是完成了技能实训到技能鉴定的闭环。

四、小结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任重道远。作为职业教育信息化人员,智慧教育、智慧校园的实用价值还在向我们招手。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教学管理和服务是我们的存在基础和服务宗旨。作为职业教育院校,要利用信息技术场地来培养高技能实战型人才,提高场地和设备的使用效率,把校园信息化的工作与网络相关专业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这是值得大家去推行和加强的。

校园一体化论文 篇4

在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校园网已经成为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职员工和学生获取资源和信息的主要途径。它将校园里的院系、学生与从事社交、学术、业务活动的行政人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目前,越来越多的学生和教师拥有了笔记本电脑,他们渴望在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和室外广场等场地随时随地的接入互联网或校园内网,并对网络信号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主要的需求有下列几种:

1.1 现代化教学需求

1)现在学校大量开展网络化教学活动,很多课程或课件都要通过访问网络来获取。

2)学生希望在任意时间在学校的任何地点访问课程主页和课件资源,并进行提交作业等活动。

3)同时,师生希望能有更便利的条件访问校园网上提供的其他资源。

1.2 端口数量的限制

一般来说,有线局域网中在如教室、图书馆、会议室等地方不可能布设太多信息点,随着以后学生中笔记本电脑的普及和现代化教学的普及,这些地方往往在同一时刻有大量的电脑,而目前的有线校园网没有办法使学生们在这些区域上网。而采用无线方式,在端口上连接无线接入点,不需布线就可以轻松从—个端口扩展到成百上千个端口的应用。

1.3 分校间的连接

1)对于地理位置分布较远的多个校区之间的校园联网,采用无线局域网技术是最佳选择。它可以将学校内所有校区的局域网联网,实现资源共享。

2)还有有些布线不方便的校园建筑物之间也可通过无线局域网技术实现连接。

1.4 移动办公

随着教职员工的移动办公设备越来越多,并且对移动办公的要求也比较高,如会议、校长办公等都适合使用无线局域网。

1.5 临时性活动

随着学校的办学层次的提高,学校的学术氛围也日益浓厚,对外交流日趋频繁,各种学术活动越来越多地在学校举行。除此之外,学校每年也都会举办一些其他的活动,如运动会、人才交流活动等。由于这些应用的特殊性和灵活性,有线局域网将不能满足校园网的需求。所以很有必要使用无线局域网技术对原有的有线网络进一步扩充,使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处在网络中,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校园网。

无线网络不应仅是有线网环境的一种替代物,更应该是在现有网络的基础上增加更多实际功能,如果校园网中采用了无线网络接入,这一切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学楼、宿舍区的学生可通过带无线终端的设备(如:拥有Intel Centrino芯片的笔记本电脑)轻松联入校园网络,高达54 Mbps的传输速度,可满足师生浏览网页、文件传输等多种需求;课后、周末的时候,学生在草坪、操场等休憩场所随时随地进行网络音乐、视频的点播;图书管理员的工作也变得井然有序,学生使用自己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联入学校图书管理系统,快速查找自己所需的资料,随时检查自己所借的图书是否已到了归还期,这一切让校园生活变得轻松而时尚。

2 校园网无线覆盖方式和深度覆盖提升手段

2.1 主要无线覆盖方式和区域分析

覆盖方式主要是有两种:室内AP+室内分布系统、室外AP+室外天线。

WLAN覆盖使用的频段是2.4G,其穿透性较弱,空间损耗较大,故采用室内AP+室内分布系统适宜覆盖区域直通,无较多墙体阻隔的区域,而采用室外AP覆盖,可灵活安排天线位置,以达到对覆盖区域的最佳覆盖。

前者覆盖需要进行室内布置天馈系统和电缆,施工有难度且工期较长,覆盖效果因覆盖区域建筑结构而异,有墙阻隔的覆盖区域会出现弱覆盖点,此方法多用于已经做过手机信号室内分布的区域,可有效的利用现有分布系统进行信号合路。后者需要室外AP+室外型天线,一般使用方向性较好的天线覆盖指定区域,施工叫简单,但是对设备的安防有较高要求,此种方法覆盖,覆盖区域信号较好,对信道频谱规划有高的要求,以防止干扰。两者建设成本基本相当,在扩容方面,前者较容易,后者需重新规划信道。

结合区域具体情况如下:

1)大教室、会议室

学生数量密集,网络需求迫切,建筑结构较空旷,墙体阻挡较少,该类区域适合利用室内AP+室内分布进行有效覆盖。

2)教师、学生公寓

学生数量密集,网络需求迫切,但建筑结构较小,墙体阻挡较多,该类区域适合利用室外AP+室外天线进行有效覆盖。

3)校园公共休息场所

建筑之间的公共休息场所,可利用室内AP+室外天线进行有效覆盖。

空旷的公共休息场所,则利用室外AP+室外天线进行有效覆盖。

由于城区无线环境呈现出网内外干扰大、地物复杂密集、高层建筑和大型建筑物穿透损耗大等特点,导致城区的深度覆盖存在三种典型问题:密集建筑群内部形成弱覆盖区域,高层建筑内覆盖不足(包括弱覆盖和同邻频干扰两种情况)。对于这两类问题,应根据其形成原因及特点,在网络建设中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2.2 深度覆盖提升手段

2.2.1 弱覆盖区域的解决方法

在底部信噪声作用下,GSM信号场强至少要高于-102d Bm(GSM05.05中的终端灵敏度要求)。受地物阻挡,在某些地物特别密集的区域就会存在场强不足的情况,部分建筑物由于穿透损耗太大也会在深处形成覆盖弱区(如:宿舍楼、教学楼密集区域)。

1)对于密集建筑群内部的弱覆盖区域,可以在建设基站时采取以下措施:

对建筑物排列较规则的建筑群,应沿建筑群街道方向选择基站,并沿街道方向设置扇区进行覆盖,以利用入射角度改善建筑群内部深度覆盖。

对于不规则排列的密集建筑群,可以通过提高天线高度加强深度覆盖。随着基站站高的增加,站高和阻挡地物的高度差也在增加,多重绕射损耗将随之减少,从而提高建筑群内部的覆盖场强。

2)对于因建筑物穿透损耗而产生的室内深处覆盖弱、盲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善:

优化或补充建设室外网络站点,通过提高室内穿透后的场强改善覆盖。具体手段包括调整天线方向和下倾、增大发射功率等优化手段、和新增宏蜂窝室外站点等建设手段。对于成片的普通建筑群,采用该方式较为经济合理。

在问题室内区域建设室内分布系统,利用馈线和功率分配器件,绕开建筑物的外墙阻隔,从而以较小的代价避开建筑物穿透损耗。该方式适用于孤立的、特殊建筑物。

结合以上两种方式,可以有针对性地加强深度覆盖。

2.2.2 高层建筑深度覆盖的解决方法

高层建筑(如:高层科技楼、信息大楼)深度覆盖的解决方法问题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封闭性较好的高层建筑,在20层以上的部分由于不在基站的垂直主瓣方向内,加上建筑物的屏蔽作用,会在室内深处出现弱覆盖的情况。另一种情况较为常见,在建筑物的高层部分可以收到若干个扇区的GSM信号,但信号来源非常杂乱,既有附近几个基站的信号,也有较远处基站的信号,且强度往往比较接近,导致同频、邻频干扰十分严重。

对于高层建筑物的覆盖弱区,可以通过增强有用信号功率的方法解决,其具体手段包括建设室内分布系统和利用室外站点定向覆盖。在采用室内覆盖系统方式时,应满足室内覆盖和控制泄漏两个方面。中高层建筑的室内覆盖系统设计中一般采用多天线、小功率方式,兼顾室内覆盖和室外干扰泄漏控制要求。

对于同时可以收到多个基站信号但缺少主服务扇区的高层覆盖问题,应设法使问题区域有一个载干比明显占优势的小区。主要应采取射频调整地方法,包括:减小近处扇区的天线倾角或增大发射功率,使之在问题区域明显占优;调整远处干扰小区的天线,避免其在问题区域形成过强干扰等。对于干扰小区不多的问题区域,也可以通过修改相关基站的频率规划,使问题区域的载干比符合要求;对于频繁切换的区域,则可以通过调整切换门限的方法加以解决。

3 高校一体化网络深度覆盖的解决方案

图1为解决方案示意图。

3.1 网络接入

采用基于802.11b/g协议的电信级室内/外型AP,选用主流的高带宽WLAN技术:54Mbps速率,并可同时接入30个用户(理论接入用户是64个),完全满足现有网络服务内容。支持Qo S协议,语音、视频和数据流量以不同的优先级传送;为开展各类多媒体应用提供服务质量保障;标准:WMM(无线多媒体)、802.11e。适用于Vo IP传送(IP电话)。

3.2 网络安全

通常网络的安全性主要体现在访问控制和数据加密两个方面。访问控制保证敏感数据只能由授权用户进行访问,而数据加密则保证发射的数据只能被所期望的用户所接收和理解。

1)物理地址(MAC)过滤。

2)禁用SSID广播。

3)服务区标识符(SSID)匹配。

4)有线等效保密(WEP)。

5)端口访问控制技术(IEEE802.1x)和可扩展认证协议(EAP)。

6)VPN-Over-Wireless技术。

7)WPA(Wi-Fi保护访问)。

8)IEEE 802.11i。

3.3 网络功能

NAT;DHCP Server/Client; Wi Fi Qo S;Support 8 VLAN & SSID;PPPo E

支持SNMP v1/v2c,MIB-II网管协议。

3.4 统一认证管理

认证可称AAA,包含三个方面:Authentication鉴别、Authorization授权、Accounting计费。Radius协议是用来解决AAA的,现在用得最广,成为事实上的标准。

用户主机与网络设备的通信方式:大致可分PPPo E、DHCP/DHCP+、WEB方式;

三种认证方式在无线宽带接入中,按用户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方式,可将认证分为以下三种:

1)PPPo E(包PPPo A、PPTP等)。

2) DHCP/DHCP+。

3)Web认证。

4 建设深度覆盖的一体化网络的价值分析

4.1 节约资源

校园内部铺设网络的工程涉及面很广,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在室外,均会对现有的校园环境产生不少影响,这一点在发展历史较长、校内新老建筑并举的校园内表现的尤为明显。从投资、施工周期、网络维护、升级等多个方面着眼,学校需要一整套能够多快好省建设校园网络的方案。

无线网络的特殊优势在于:采用无线联网技术,具有高度的空间自由性和网络灵活性,避免了大规模铺设网线,有效的削减了施工费用,并且建设周期很短。

4.2 接入便捷

无线局域网产品通常与有线以太网配合使用,主要适用于便携终端应用较多的场所、范围较大而信息点分布稀疏的场所、环境恶劣或其它不适合布线的场所等,有助于简化网络结构,增加网络的扩展性和灵活性。

4.3 业务拓展

充分发掘和开发校园无线网络的利用价值是网络建设的意义所在,主要的一些业务有:

1)WLAN无线宽带上网业务。

2)WLAN无线视频监控业务。

3)WLAN无线PDA+GSM。

4)WLAN无线报警业务。

5)WLAN无线固话业务。

摘要:考虑到高校园区用户存在对多种电信业务的使用需求,以及对高质量通信信号的要求。如何实现2G、3G、WLAN和互联网业务的一体化接入方式并改善其信号覆盖深度成为校园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文章探讨了一体化校园网深度覆盖的具体需求,并阐述了建设一体化校园网的方式和提升其信号深度覆盖的主要手段,文中还列举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并评价了一体化局域网的价值。

关键词:深度覆盖,一体化校园网,电信业务3G,WLAN

参考文献

[1]彭涛.电信业即将进入全业务竞争产业格局或深刻变化[J].瞭望新闻周刊,2007:49,78.

[2]吴晓升.GSM网城区深度覆盖的研究[J].移动通信,2008,5(32):38-39.

校园一体化论文 篇5

目前,国内校园网建设如火如荼,各大高校、中小学校都建立起了自己的信息网络中心。校园网作为整个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它是一个高速、开放、智能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平台,公共服务体系和各种基础设施建设的平台。随着校园网建设不断的发展,应用种类不断增长,应用的数据也在不断增长,校园网的数据中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数据存储的矛盾也日渐突出。如何保证数据中心的数据安全成为众多校园网建设中的一个严峻挑战。如何有效地存储、备份和管理这些业务系统的海量数据,并使管理达到功能完备和手段的自动化,减少人为的错误因素和设备故障所造成的业务损失。由于网络存储系统建设费用高,许多资金紧张的学校根本不想再这方面投入,也有许多学校在校园网存储系统建设中投入了大量资金,但由于技术力量不够实际效果不明显。因此本文提出设计一个符合本校校情,既实用又相对低廉的校园网数据存储方案,确保校园应用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1 校园网络数据存储现状分析

多年建设的校园网络已经积累了大量的重要信息数据,已经建设完成的一些重要软件系统的数据和应用也急需备份服务的支持。安全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的重要性凸显,它不仅要求有大容量的存储设备,而且要求数据的存储非常安全。而目前校园网的存储资源大多是各自分立的,实验室、机房有其独立的服务器和数据存储、各院系和部门也有其独立的服务器和数据存储。而他们由于不具备存储专业知识,他们对简易性的重视在高性能和高可用性之上,并对成本比较敏感,需要集成了文件服务、存储阵列功能和数据保护且需要成本低、实用的解决方案,因此大多采取手动、离线备份、服务器RAID技术以及数据容灾技术来保护数据的安全。

有些学校网络信息中心投入了大量资金建立了数据存储系统,并且具有远程容灾的功能,但这个数据存储系统基本只用来存储全校级的公共数据,未能把学校二级单位的数据整合到网络中心数据存储系统中,未真正实现全校数据存储的统一,采取单一备份策略,系统容灾多从系统运营的角度出发,企图构建支持运营系统自动切换的容灾系统,这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漫长的建设周期,结果可控性差。致使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的数据存储系统利用率低下,效果不理想。整个学校存在大量的服务器,各服务器利用率不到30%,造成大量资金的浪费。

由于资金比较短缺、存储专业知识的匮乏,很多学校则根本未建立数据存储,没有真正实施存储区域网络,因为存储区域网络虽然可以解决许多难题,但实施这样一个网络还涉及时间、资金和技术问题,因此许多学校主要是依靠RAID技术来保数据安全,但RAID技术是一种通用的在线存储技术。RAID能够恢复单个失败的介质,但不能保证恢复两个同时失败的介质,出现多个介质失败的情况,RAID本身也就失效了。仅采用磁盘阵列作为备份设备风险很大,依靠RAID保护全部数据,等于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篮子烂掉了,鸡蛋就全碎了。

2 校园网络立体化数据存储方案设计

总体上看,目前校园网络存储方法和手段安全性低,存储策略单一,管理繁锁而且费时,可靠性低,可操作性不强,数据损坏后,恢复时间长,效果差,未能真正上的数据存储统一。针对此种现状我们将raid技术、虚拟存储技术和数据容灾技术有机融合,建立一个立体化的校园网络数据存储方案。该方案主要包括三个存储层,每个层又采取两种不同的存储方式,具体设计模型如图1所示。

该方案设计思想是构建三个层面的存储平台,为物理存储层、虚拟存储层、数据容灾备份层。在物理存储层利用raid技术实现磁盘冗余,保护硬件资源;在虚拟存储层利用虚拟化技术整个网络中的服务器磁盘聚集为一个虚拟的存储池,对磁盘统一分配、集中管理,利用虚拟平台备份技术对操作系统平台备份,利用批处理自动备份程序对应用系统关键数据进行备份;数据容灾备份层利用IP SAN存储技术实现本地存储与异地存储进行实时同步数据备份,当本地数据中心系统发生灾难时,可以使用备份容灾中心的备份数据进行恢复,确保关键数据备份的安全性。

2.1 物理存储层设计

对于学校各二级单位存储介质一般是服务器中的硬盘,服务器中的硬盘是数据的载体,但往往由于二级单位管理人员技术缺乏,常常因误删除、误格式化、误分区、误克隆、病毒破坏导致服务器中的数据丢失,甚至有时因硬盘损坏造成大面积数据丢失。因此大多数是采取离线手工备份的方式,但这种方式工作量大,而且恢复慢,并且随着数据呈跳跃性增长,备份磁盘越来越多。因此对于二级单位保护服务器数据最简单、效果又非常好的方法是采用raid技术来实现磁盘的冗余,当服务器磁盘中的数据丢失或者磁盘损坏可以快速的恢复,对于服务器中一些敏感、关键数据在实现raid技术后,再采用手工离线备份,而不是对整个磁盘中的数据进行备份,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后备磁盘成本。

磁盘阵列有两种方式可以实现,那就是“软件阵列”与“硬件阵列”。软件阵列是指通过网络操作系统自身提供的磁盘管理功能将连接的普通SCSI卡上的多块硬盘配置成逻辑盘,组成阵列。

如微软的Windows NT/2000 Server/Server 2003和NetVoll的NetWare两种操作系统都可以提供软件阵列功能,其中Windows NT/2000 Server/Server2003可以提供RAID 0,RAID 1,RAID 5;NetWare操作系统可以实现RAID 1功能。软件阵列可以提供数据冗余功能,但是磁盘子系统的性能会有所降低。硬件阵列是使用专门的磁盘阵列卡来实现的,硬件阵列能够提供在线扩容、动态修改阵列级别、自动数据恢复、驱动器漫游、超高速缓冲等功能。它能提供性能、数据保护、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管理性的解决方案。磁盘阵列卡拥有一个专门的处理器和专门的存储器,用于高速处理和高速缓冲数据。这样一来,服务器对磁盘的操作就直接通过磁盘阵列卡来进行,因此不需要大量的CPU及系统内存资源,不会降低磁盘子系统的性能。考虑到现在的非入门级服务器几乎都提供磁盘阵列卡,不管是集成在主板上或非集成的都能轻松实现阵列功能,因此在本方案中采用硬件阵列raid 5技术来实现物理层存储安全。

2.2 虚拟存储层设计

虚拟存储层的设计思想是把学校分散的服务器磁盘集中管理,统一使用。虚拟化技术是在实体主机的硬件系统和操作系统之间建立一个称为虚拟机监视器(Virtual Machine Monitor,VMM)的软件监控层,用来阻隔操作系统与硬件系统的直接通信。通过VMM的分析和转换后,再转向控制硬件系统。由于VMM对系统指令的拦截和转换的特殊作用,使得在VMM上可同时支持多个异构操作系统的运行。在此我们在每台服务器上安装VMware ESX Server,利用逻辑资源池技术,将全校所有服务器磁盘资源聚集为一个磁盘池,然后使用Virtual Center(虚拟中心)对ESX Server进行集中管理、合理分配,再将其按需动态分配到Guest OS上。使用Virtual Center(虚拟中心)创建虚拟机配置如www、FTP、Email等系统服务和分配应用软件,这些虚拟机资源随机存储到各磁盘,在物理环境不进行任何改变的情况下,完成对系统综合资料的重新部署和分配,甚至在无须中断服务的情况下,实现指定虚拟机到实体主机的安全迁移。同时,Virtual Center还可通过服务的迁移实现零中断的底层硬件和存储维护。虚拟化以较低成本让管理人员做更有效的资源调度,并获得更好且安全周密的防护。当系统发生灾难时,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內迅速复原系统的运作。

为了进一步提高存储利用率,虚拟存储层设计时我们扩展了自动精减配置技术,采用了一个虚拟存储在虚拟机间按需动态流动方式。该方式将一台服务器拥有的所有存储资源都整合到一个统一的存储池中,从存储池中创建逻辑卷,作为每个虚拟化机所拥有的虚拟存储空间。基于此,虚拟存储空间可以根据需要动态地扩展;另一方面,当整体存储空间紧张时,为了响应其它虚拟化机的虚拟存储空间的扩展与创建需求,也可以收缩某一虚拟化机所拥有的虚拟存储空间,回收其一部分空闲空间;若回收了空闲空间后资源仍然紧张,则可以向网络中的邻居节点(服务器磁盘)请求共享邻居节点的空闲空间。即存储空间可以由一个空闲空间较多的虚拟化机“流”向空闲空间紧张的虚拟化机。由此,采用自动精简配置技术,更能有效地提高存储利用率,进而降低存储开支和能耗,也更有利于异地存储模式。

为了保护各虚拟机中的敏感、关键数据,本设计中我们还利用批处理制作自动复制程序,然后采用任务计划功能启动自动备份软件实现各虚拟机中敏感、关键数据自动备份到备份服务器中。

2.3 数据容灾备份设计

考虑目前大多数高校校园网业务数据增长特点以及存在多种异构操作系统,而且考虑到经费问题,IP SAN性价比更高,可节约设备成本。IP SAN基本上可以满足近期的需求,并且IP SAN基于以太网,数据的访问、备份和恢复不影响LAN的性能,在有大量数据访问时,不会大幅度降低网络性能,带宽不受数据访问的影响。鉴于IP SAN的优势,本方案数据容灾备份设计采用IP SAN网络存储技术实现数据容灾,通过IP容灾技术来保证数据的安全。数据容灾使用两个存储器,在两者之间建立复制关系,一个放在本地,另一个放在异地。本地存储器供本地备份系统使用,异地灾备存储器实时复制本地备份存储器的关键数据。二者通过IP相连,构成完整的数据容灾系统。

(1)本地备份系统确保数据安全

存储备份必须保证足够小的备份窗口,对系统运营的影响要减少到最小。恢复更需要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本地有足够的带宽和资源,能够实现高速网络备份、LANfree等快速备份恢复模式。安装在本地网络中的存储备份设备,能实现备份本地数据,以及各种备份各异构系统,确保本地网络数据的安全。

(2)异地备份系统实现数据容灾

运营数据和备份数据都在本地网络存放,显然是不够安全的,如果本地遭到灾害,所有数据都处在危险之中。关键数据必须复制到另外的备份存储器中,并且两个备份存储器分隔足够远的距离,通过充足带宽的IP网络相连。在本地介质失效后,及时从远端恢复失效的数据到本地存储器,就可实现异地数据容灾,解决介质安全问题,数据不再惧怕自然灾害。

目前,数据容灾系统建设的成本投入比较大,因此在选择容灾方案时一定要结合学校应用环境和预算等实际情况做出决定,选择适合本校的方案。

3 结束语

该立体化数据存储方案在作者学校实施以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本方案设计简单、可操作性强,甚至在资金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如raid技术一般在购买服务器可集成,虚拟技术利用VMware ESX软件价格低廉,数据容灾备份只需购买两台存储设备,甚至可以采用批处理自动复制软件实现异地备份。

(2)提高了服务器的稳定性与数据的安全性,实现了复杂的数据应用如多数据库、多用户管理、多部门关键数据的存储。

(3)基于虚拟化技术,通过整合众多异构、廉价的服务器和存储设备,构建众多的虚拟化的实例,为学校提供持续不断的应用和存储服务,不仅可以满足学校的存储需求,而且也有效地减少了学校的存储开支和能耗。

(4)存储、备份和容灾技术的充分结合,构成一体化的数据容灾备份存储系统,使用基于以太网的IP SAN技术,在不对校园网做任何改动的情况轻松架构数据容灾备份平台,能满足较长时间的在线容量增长和性能扩展,管理维护简单。

参考文献

[1]石方夏,岳凤芝.信息化建设中的RAID技术应用分析.现代电子技术.2010.

[2]张成峰,谢长生.网络存储的统一与虚拟化[J].计算机科学.2006.

[3]宋振华.虚拟化技术中的存储管理问题研究[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2010.

[4]Baird R.Mass Storage Systems,1995.Virtual storage architectureguide(VSAG).In:Proc.of the Fourteenth IEEE Symposium on11~14 Sept.1995.

[5][美]Farley M著,孙功星等译.SAN存储区域网络(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校园一体化论文 篇6

一、“数字化”校园时代高校财务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的意义

首先, 它推动了高校会计信息化建设进程。“数字化”校园建设不仅增强了财务信息的发布能力, 而且统一规范了信息来源的格式, 实现了各业务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 解决了财务部门信息“孤岛”问题。其次, 强大的身份认证系统为财务数据的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保证了财务信息的统一性、真实性和可靠性, 从而加快了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提升了高校财务管理水平。最后, 由于高校的各种资源及校园各项活动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 需要资金就需要财务信息的数据共享, 实时掌握资金使用情况, 如何将相关的财务信息共享, 就成为高校信息化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因此高校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对高校会计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放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地位, 缺失高校会计信息化, “数字化”校园建设也就失去了意义。

二、“数字化”校园时代高校财务信息系统一体化的需求分析及实现方式

(一) 数据共享需求及实现。

目前, 各高校都在不同程度地建设财务信息化, 初步形成了财务信息化运作模式。但大部分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仍然停留在财务部门内部账务处理、财务日常业务管理上的信息化, 或者实现了职工在网上查询工资、科研经费等。高校财务信息工作普遍缺乏整体规划, 没有形成一个跨部门 (如财务处、教务处、学生处等) 的信息平台, 部门之间信息交流不畅通, 存在诸多障碍。各部门各自为政, 资源不能有效共享, 财务信息和各部门数据共享主要通过数据文件传输或纸质文件传递完成。这种传递方式虽然避免了来自网络的攻击, 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 但是它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 存在更新速度慢、容易出错等问题, 对整个财务信息系统来说, 存在严重的信息“孤岛”现象。随着“数字化”校园时代的到来, 财务部门和学校各部门之间需要大量的信息交换和最大限度的信息共享。因此财务信息系统如何有效克服信息孤岛瓶颈、融入到“数字化”校园大平台中成为高校首先要解决的难题。

财务信息系统与“数字化”校园数据共享需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财务信息系统从数字化校园中获取自己需要的数据, 包括教职工基本信息、学生基本信息、部门信息、项目信息、教职工工资信息、学生住宿信息、教学科研相关信息等。通过共享信息, 可以得到来源权威的数据, 如从教务处、研究生院获取的学生信息, 设置学费应收款, 依据学生住宿信息设置学生住宿应收款, 依据教学相关信息设置补考重修费标准, 依据人事处提供的薪酬信息设置相关的工资信息等, 消除业务系统中数据不一致的情况, 使数据准确可靠。二是“数字化”校园平台从财务信息系统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包括经费使用情况、教职工工资、劳务酬金、学生缴费情况等信息。通过共享财务信息, 经费负责人可以随时了解项目资金使用情况, 远程管理自己负责的经费, 广大教职员工可以了解自己的收入情况, 学生可查询自己的缴费情况并有利于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系统控制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 财务信息系统与“数字化”校园信息之间的数据转换应做好数据安全保障工作。首先, 财务信息系统的数据库与共享平台数据库数据不能直接交互, 而应在中间设置两个过渡数据库, 一个作为从共享平台获取教职工、学生等基本信息的过渡数据库, 另一个则作为财务信息数据传输的过渡数据库。其次, 在共享平台与过渡数据库之间增加防火墙、网闸等相关硬件设备, 保证财务信息的第二层网络安全。最后, 在财务信息系统数据库与过渡数据库之间进行专业网络设置, 保证财务信息网与校园网络的相对隔离。

(二) 高校财务信息资源整合的需求及实现。

随着高校教育的迅速发展, 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体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试从有效运用“数字化”校园共享平台, 有效整合高校财务信息资源, 建立一套高效、便捷的财务管理及业务流程着手, 实现高校财务信息系统一体化的建设。

1. 实现高校报账过程中的信息资源整合, 提高财务服务效率。

随着高校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 高校各种经费来源日益增多, 经济业务随之加大, 财务人员每天不得不超负荷应付各类经费的报账业务。由于各类经费所需的审批手续不同及各类业务的要求不同, 财务人员面对各类业务时需要不断跟师生解释并指导报账, 针对同一笔业务需要做大量的重复工作。充分利用“数字化”校园共享平台可以有效解决“报账难”的问题, 方法如下:对各类报账业务进行有效梳理并分类, 将各类业务所需的审批手续及注意事项以流程图的形式公布于“数字化”校园共享平台, 并要求广大师生员工在办理相关报账业务时, 需先登入共享平台, 获取背面标有财务部门设计的相关业务流程图的原始凭证, 并根据流程图所要求的审批手续及注意事项进行办理, 以达到提高财务部门服务效率、解决“报账难”问题的目的。

2. 实现各类业务系统的信息资源整合, 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一是将各类业务系统信息整合到“数字化”校园平台, 分为两类信息整合, 整合思路如上页图1所示。

一类是基本信息的整合。基本信息包括教职员工基本信息、本专科生基本信息、研究生基本信息等。在“数字化”校园数据共享库建立的初始阶段, 首先由高校人事管理系统上传教职员工的基本信息、教务系统上传本专科生的基本信息、研究生院上传研究生的基本信息至共享数据库。其次由财务部门的中间数据库获取共享平台的基本信息。最后由财务信息系统的相关数据库处理信息, 如由工资系统获取教职员工的基本信息, 并按照基本信息提供的数据生成工资固定字段的内容, 由学生收费系统获取本专科生、研究生的基本信息, 包括他们的住宿信息, 并自动根据规则设置相关的应收款等。在“数字化”校园共享库运行阶段, 每个业务部门的信息变化情况如教职员工离职、新引进的教职员工、本专科生的留级、退学等上传至共享库后, 财务中间过渡库仅获取这类变动情况, 财务信息系统的相关数据库再根据这类业务变动情况, 自动进行调整, 经过财务人员复核后, 正式形成相关的数据确认到系统中。“数字化”校园共享平台应用后的流程过程打破了传统由人工设置的局限性, 采用基本信息自动传入并自动生成数据的方式, 有效提高了财务工作效率, 提高了财务管理水平, 同时由于减少了人工干预, 也提高了财务内部控制的目标。

另一类是科研、设备等业务信息的整合。以科研经费为例, 校科研管理系统中的各项预算信息 (包括设备、材料、差旅、会议、测试加工、国际合作与交流、劳务等) 导入到“数字化”共享平台后, 财务部门通过数据交换的中间数据库获取所需要的科研预算信息, 实现日常科研经费核算中实时控制的目的, 最终将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通过财务综合查询数据库反馈至“数字化”校园平台, 达到科研管理部门、科研经费的项目负责人实时了解科研经费使用情况, 便于业务部门及相关负责人管理的目的, 从而提高学校科研经费管理水平。

三、“数字化”校园时代高校财务信息公开

在各类业务信息系统资源整合至“数字化”校园平台的基础上, 财务信息系统利用中间过渡库过滤后获取有用信息, 将财务相关信息包括个人收入情况、经费使用情况、预算执行情况、学生收费情况等通过财务综合查询数据库更新至“数字化”校园平台数据库共享, “数字化”校园平台再根据人员性质赋予相应的查询权限, 全校师生员工即可登录“数字化”校园平台查询相关的财务信息。

四、“数字化”校园时代财务数据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

由于公网及教育网络的广泛应用, 使得财务信息安全面临许多新的考验。在高校财务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随着高校财务信息系统运用范围的不断扩大, 师生访问量不断增加, 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建立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安全防御体系, 对高校财务信息系统的访问和使用设定权限, 可以防止非法和级别不够的用户访问, 切实保障财务数据安全。

2.财务内网方面存在的风险。目前各高校所使用的信息系统都是基于SQL/ORACLE数据库模式, 形成相对独立的财务内部局域网络, 但是由于信息交换等各方面的工作需要, 该局域网络未能与外界保持完全隔离, 局域网内部也可能遭受病毒攻击。为保证财务数据安全, 系统维护人员应定时升级杀毒软件, 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性, 此外, 身份识别技术、信息加密存储技术、防火墙技术也必不可少。

3.服务器自身存在的系统风险及硬件损坏风险。由于财务数据库所使用的服务器虽然处于内部相对比较稳定的网络环境下, 但是由于财务人员的不当操作或者由外界带病毒的介质导致的局域网安全风险, 及服务器自身的系统安全等问题也可能导致财务数据安全存在隐患及丢失风险。

4.由于信息安全技术总是落后于病毒的发展, 信息安全技术需要不断的更新。因此高校信息化系统的维护人员应跟踪学习信息技术安全方面的前沿知识, 关注信息安全产品的发展, 以不断完善系统的安全控制。

综上所述, 随着“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不断推进, 通过有效整合全校业务信息资源, 解决财务信息共享难题, 推动了高校财务信息建设, 提高了高校财务管理水平, 有助于高校财务信息一体化及自动化的实现。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数字化”校园时代已悄然而至, “数字化”校园建设已成为高校网络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数字化”校园时代的高校财务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的意义、业务部门及广大教职员工的财务信息需求及实现方式、数据安全及防范措施等角度探讨了高校财务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财务信息,一体化

参考文献

[1] .毛良玉.高校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体系结构浅析[J].科技信息, 2010, (3) .

[2] .魏惠妮.浅谈在高校管理中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意义[J].科技信息, 2010, (5) .

[3] .李勇.高校财务信息化的必要性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 2011, (14) .

[4] .方杰.浅谈云安全[J].信息系统工程, 2009, (08) .

[5] .高新宇, 李祥艳.信息化条件下高校财务管理流程的优化[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2, (6) .

上一篇:可持续学习力下一篇:城乡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