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教学目标论文

2024-09-29

一体化教学目标论文(共11篇)

一体化教学目标论文 篇1

工业工程 (Industry Engineering, 简称IE) 作为一门工程性与应用性很强的专业[1], 具有交叉性、拓展性、综合优化性的特点[2]。本文结合工业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与专业特色建设, 采用目标管理的方法来探讨工业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

1 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目前, 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3], 如:存在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离的倾向, 专业课教学以课堂教授为主, 注重理论性、系统性、专业性、知识性, 但是缺乏结合实际的案例式教学、综合性教学;存在着专业教研室、专业实验室与企业相互脱离的倾向, 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学脱离, 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之间相脱离等问题。

实践教学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因此需要通过改革使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

2 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管理分解

基于目标管理的思想, 首先必须从工业工程培养目标、定位与专业特色建设出发, 确定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目。工业工程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管理分解如图1所示。

从图1可知, 工业工程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目标管理体系的构成如下:首先, 根据工业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 结合学校基本条件、现有学科特点和发展目标, 来确定专业定位与培养特色。其次, 根据培养目标与专业定位、培养特色来确定IE技能培养目标, 即能在世界先进制造基地从事由人、机、法、料、环、信息组成的生产系统的效率分析、设计、运作工作的专门人才。第三, 根据IE技能培养目标来确定工业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第四, 实践教学目标通过三种类型 (课程设计、专业实验、综合性实践) 的实践教学来实现。

3 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由于工业工程专业的技术与管理的复合性较高, 因此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一定要围绕专业目标实现一体化、立体化,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 时间上的全过程化, 即从大学一年级一直贯穿到大学四年级。第二, 在层次化针对不同的学生, 在诸如基本技能训练、设计能力训练、综合能力培养、科研能力培养等不同层次上要设计不同的实践教学项目。第三, 实践教学形式的多元化, 如工程设计、科学实验、市场调查、社会分析、模拟分析、顶岗实践等。第四, 实践教学内容的综合化, 即不论是何种形式的实践教学, 都应从传统的单一化转为综合化, 以培养和提高创新能力的成效度。如课程实验, 要将演示性、验证性实验提升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等。构建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以提高工业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质量和培养实践技能为线索, 贯穿课程设计、社会实践调查、实验、校内外基地实习、职业技能、毕业设计、创业大赛等过程中去。

3.1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一门专业课程以后运用本门课程知识去设计一个较为复杂的管理 (或技术) 问题的解决方案、运作程序或方法。目前设置的工业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有:工作研究、人因工程、设施规划、质量管理、机械设计与制造以及工业工程综合训练等。

3.2 社会实践调查

工业工程专业的学生则可以将专业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疑问进行社会实践调查, 就专业学习中的某一疑点进行调查。

3.3 课程实验体系

根据工业工程专业课程实验体系的功能和目标, 同时考虑各门专业课程的知识体系, 采取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将工业工程专业课程实验体系分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 基础工业工程实验部分, 主要是经典的工业工程及相关课程理论教学的深化和延续, 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二, 现代工业工程实验部分, 主要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与计算机技术, 采集、分析并优化供一产一销一体化企业中人、财、物、设备、方法、信息等资源的运行状况, 充分挖掘企业人财物的利用潜力, 进行整体分解并实现充分优化组合。

3.4 校外基地实习

校外基地实习, 主要是以参观、了解为主的认识实习、以顶岗实践为主的专业实习基地。

(1) 认识实习

认识实习是工业工程专业学生在学习了公共基础课后重要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教学环节, 是学生第一次对企业取得一定的感性认识主要途径, 也是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 一般将其安排在第一学年的学习结束以后。

(2) 专业实习

专业实习是让工业工程专业学生在直接参加生产实践的过程中学习, 是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一种重要的训练环节。

3.5 毕业设计与实习

毕业设计是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的最后一环, 一般安排在最后一学期进行。毕业设计 (论文) 是培养工业工程专业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全面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提高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进行的一次专业技术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

3.6 创业大赛

创业大赛需要学生具有较综合的知识和设计与运作技能进行创新性设计方案, 创业方案经多次评审和答辩而挑选获奖的。由于创业大赛过程长, 参加的学生锻炼时间也多, 因此鼓励工业工程专业学生参加创业大赛的学生, 有助于提高其反应能力、工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3.7 实践教学各环节之间的联系

就实践环节的目的而言, 认识实习侧重于加强对本专业及相关企业的感性认识, 使学生增强对专业的兴趣, 而社会调查则是在认识实习的基础上可以就某一方面展开专项调查, 提高对某一问题的理解与分析;实验和课程设计则侧重于在学习某一课程的过程中或学完以后综合运用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对于某些理论进行验证和综合设计;对于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则是在学完基本专业课以后对于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 从层次上看有一定的阶梯性。但是各环节之间又有紧密的联系, 如认识实习和社会调查一定要在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以前进行, 而后者则需要在学完一门或几门必修专业课以后才能进行。

4 结论

本文通过对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结合本校工业工程专业教学的基本目标与要求, 提出了用目标管理法来对实践教学进行系统管理、确定培养、科学地分解目标与内容, 对各类实践项目的目标、内容从体系与结构作出安排;阐明了实践教学的类别、各类实践项目的性质与特点;着重提出实验教学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 丰富了工业工程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的内容。

参考文献

[1]余力, 付艳, 李世其.工业工程专业开放性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1, 6:141-145.

[2]李浩平, 方子帆, 王盈.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规划与建设[J].中国电力教育, 2011, 10:119-120.

[3]陈国华.面向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 2011, 5 (123) :173-174.

一体化教学目标论文 篇2

摘 要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在德育,德育的关键在于课程一体化,而德育课程目标一体化是德育课程一体化的必要前提。德育课程目标一体化具有导向价值、衔接价值和调控价值,其现实诉求、理论诉求和政策诉求亟需回应。推进德育课程目标一体化,需要把握德育课程目标一体化的总体要求,整体设计德育课程目标体系。

关 键 词 立德树人;德育课程一体化;德育课程目标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8)06-00-04

?h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部先后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和《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推动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提供了顶层设计与操作指南。要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必须推进德育一体化。当前德育一体化研究主要体现为探索家校社协同合作、一体化管理及教学模式,涉及德育内容、德育资源、德育师资和德育管理的一体化等。然而,具体到德育课程一体化,相关研究成果相对欠缺,尤其是?杂?课程目标一体化更是亟待探究,毕竟,?杂?课程实施全过程都受目标的指引与规约。本文拟就课程目标一体化的价值意蕴、多元诉求及推进路径做初步探讨。

一、德育课程目标一体化的价值意蕴

?杂?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传、身教等有效手段,在受教育者的自觉积极参与的互动中,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1]德育活动过程受目标指引,?杂?目标从“深层次规定并体现着德育的性质和德育活动的走向”。[2]德育课程目标是学校德育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杂?课程目标一体化对?杂?活动的实施具有导向价值,也是系统论、整体论思想在学校德育课程目标设计中的具体体现,是学校德育活动衔接意识的集中反映。

首先,德育课程目标一体化具有导向价值。就德育课程分类而言,目前我国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四个领域,?杂?目标一体化在这四方面内容做出“价值”和“规范”的规约与定向,使之凸显?杂?课程领域相互关联,发挥?杂?课程整体功能。在“价值”层面的最高层次是引导学生认同和拥护社会意识形态,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在“规范”层面则注重学生作为“社会人”的存在,准确把握和理解社会行为规范、遵纪守法,理解作为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此外,?杂?课程目标“一体化”为德育课程目标达成提供了动力机制,其所固有的层次性、阶段性和整体性预见了德育结果的阶梯递进和关联式发展,对德育课程实施具有良性驱动作用。

其次,德育课程目标一体化具有衔接价值。德育课程的连续性可以为?杂?对象积累连续性?杂?经验和整体性?杂?影响,是德育实效性的重要保障之一,而其中德育课程目标的衔接性是德育课程保持连续性的基石。德育课程目标一体化规定了德育课程目标的序列化和范畴的关联性。一方面,德育课程目标序列化是一体化的重要表征,其序列化包含了内在和外在两个维度,内在维度的一体化综合考虑了德育过程中知情意行诸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外在维度上则重点衡量学生的道德认知与行为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德育课程目标一体化规定了德育课程目标范畴的结构形式。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法纪教育作为德育课程目标范畴的争论点,其根本问题并不在于是否实施这些范畴的?杂?,而在于何时实施、如何实施以及实施成效。德育课程目标一体化为合理安排和衔接这几大?杂?范畴提供了全局性思考和行动路径。

复次,德育课程目标一体化具有调控价值。德育课程目标一体化的调控价值表现在对课程实施主体的调控以及对目标本身的调控两个方面。首先,一体化的德育课程目标对于德育课程实施主体具有规约和指引作用,使之具备各年段德育课程衔接意识,并据此设计和实施德育课程,以期取得理想的课程实施成效。其次,以德育目标的从属关系为依据,可以把德育目标分为总体目标和分目标。[3]德育课程目标的设计也有总目标和分目标之分。德育课程目标一体化的调控价值亦体现于总目标对分目标的制约,以及分目标对于总目标的依存。在德育课程目标一体化的体系之中,总目标作为核心,贯穿各个分目标始终,调控和规范着分目标的细化和具体化过程。

二、德育课程目标一体化的多元诉求

课程目标是学校课程所要达成学生身心发展的预期结果,是在课程设计与开发过程中,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要求,它期望一定阶段的学生在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素养等方面达到的程度。[4]德育课程目标一体化的诉求主要体现在现实诉求、理论诉求以及政策诉求三个方面。

首先,在现实德育工作中,德育目标存在着创新与守旧、本体与社会目的性、认知与能力要求等几个方面的矛盾冲突。[5]这些冲突集中反映在德育目标范畴的规定上,[6]这些矛盾冲突的化解最终仍然需要回到?杂?课程目标一体化这个轨道上来。当前学校德育课程目标一体化顶层设计的缺乏,致使各范畴?杂?课程实施、各学科课程教学在发挥德育功能时,容易出现目标虚化、混乱、交叉、重复等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德育课程目标没有实现一体化统筹,未能平衡德育目标层次和范畴之间的关系,没有高度重视各级各类?杂?目标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没有强调?杂?课程目标与学生道德发展阶段和身心发展规律的高度适配性,最终导致德育实效性差针对性不强。因此,德育课程目标一体化的问题在现实层面亟待解决。

其次,《指南》明确将课程育人列于德育实施和?杂?要求的首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零散的德育课程显然难以发挥整体育人功效,?杂?课程一体化成为落实《指南》精神的重中之重。依据泰勒课程编制的基本原理,大凡课程设计,均需要认真回答目标制定、内容选择、内容组织和结果评价四个方面问题,其中,课程目标是课程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课程目标具有导向、调控、中介和评价功能。[7]因此,要实现德育课程一体化,首先需要完成?杂?课程目标一体化的设计,以此作为?杂?课程设计的方向和课程内容选择的主要依据。当前学校德育课程目标一体化建设相关研究依然缺乏,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校德育课程一体化理论指引的缺失,?杂?课程目标一体化顶层设计难以落地。

第三,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小学德育工作,提出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确立文化自信,提倡大力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增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时代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并先后印发了一系列的政策文本,以推动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改革。所有这些?杂?政策的要求,均需要依靠学校?杂?课程建设去落实。探索学校德育课程目标一体化,是我国新时代?杂?课程一体化建设的必要前提。

三、德育课程目标一体化的推进路径

德育课程目标一体化诉求的达成,需要把握德育课程目标一体化的总体要求,整体设计一体化的德育课程目标体系。

(一)把握德育课程目标一体化的总体要求

德育目标一体化是“在总体德育目标下形成各阶段目标及各目?艘?素之间纵向衔接、横向贯通、互补相成、整体作战的结构形态”。[8]德育课程目标一体化是在把握德育课程总体目标的基础上,对各阶段德育课程目标进行贯通衔接,包括层次的纵向维度和范畴的横向维度,是彼此之间不断调整、平衡、统筹目标的现实性与超越性的过程。德育课程目标一体化是德育课程一体化建构的基础。对于德育课程目标一体化要求的总体把握,需要处理好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现实性与超越性两个问题的关系。

首先,德育课程目标一体化需体现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合目的性是?杂?目标一体化的根本原则,体现在德育课程目标设计上,即引导学校实施德育课程,完成对学生的全部德育任务。合规律性是一切教育活动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也是确立教育目标,开发可利用德育资源的依据。预期德育结果的达成,并非单靠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或道德发展规律而自发实现,而是依靠德育实施主体遵循?杂?规律,按照一定的德育目标,运用特定的德育手段,对德育对象施加相应的德育影响。正如“人的目的是客观所产生的,是以它为前提的。”[9]同理,确立德育课程目标需要以发展心理学和道德认知发展相关理论为基础,并对德育对象的发展情况有客观认识,只有实现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才能使德育课程目标具备梯度性、衔接性和关联性。其次,德育课程目标一体化需要体现现实性与超越性的兼顾。德育课程目标设计的现实性体现在设计者对德育对象的经验、基础和发展需求的尊重与把握,指向德育课程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和艺术性。德育课程目标设计的超越性是设计者对德育对象预期德育成效的期待和规定,指向德育课程目标的发展性。现实性与超越性的兼顾,能使德育课程目标具备可行性与发展性,避免出现实施阻抗、实施低效等问题。

(二)整体设计一体化德育课程目标体系

整体设计德育课程目标体系,需要把握德育课程目标的层次和范畴之间的辩证关系。层次主要指德育课程总体目标细化到每个学段、每个年级的分目标,以及各目标范畴在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德育课程目标中的体现。一体化过程需要以德育对象的心理发展水平、道德发展阶段和成长发育特点为基础,综合考虑当下社会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实现德育课程目标层次和范畴的有机联结。此外,同一德育课程分目标应再内置不同层次,以适应不同学生的水平差异,为课程实施者提供具体的、可实施、可达成的德育课程目标。整体设计德育课程目标体系,可依托时间、空间和内容三个维度进行整体建构。

首先,一体化德育课程目标体系可以从“时间”维度考虑纵向的梯度性,使学段、年级?杂?课程目标符合该学段和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特征。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就指出“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到大学整体设计,依次重点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感受力、理解力、理性认识、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其阶段性、层次性的体现明显,为分学段设计德育课程目标体系提供了依据和参照。在德育课程目标体系的梯度设计中,尤其需要关注衔接阶段的设计,因为学生认知具有连续性,学校德育工作具有整体性,应重点做好不同教育阶段德育工作的衔接。[10]具体到每一,也可以充分结合时令、季节、节日等,开展相应的体系化的主题?杂?活动目标设计,以有效落实?杂?目标。

其次,一体化德育课程目标体系要考虑“空间”维度,即立足学生社会“生活半径”,由小及大,由近及远整体设计。著名的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Urie Bronfenbrenner)从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生态系统理论,强调发展个体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中,其中最里层的微系统便是个体实际参与的直接环境。[11]布朗芬布伦纳的观点为?杂?目标一体化设计的“空间逻辑”提供了依据。从学生个体直接参与的最小半径环境出发,逐步扩展到社区、学校、社会、国家、全球等,整体设计?杂?需要达成的目标,既能兼顾学校?杂?与学生生活的统一,又可以引起学生参与?杂?实践活动的兴趣。我国《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情感与态度”这一维度的表述为“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很明显地呈现出空间逻辑,体现了一体化所要求的空间渐进拓展性。日本小学德育纲要注重以个人为起点,展现出个人与自己、与他人、与自然、与集体、与国家、与社会的递进关系,一步步向外扩展。[12]香港2008年颁发的《新修订德育及公民教育课程架构》,在各学习阶段的期望也体现出个人、家庭、社群、国家和世界几个范畴的逐步外扩。[13]显然,?杂?目标一体化设计的空间逻辑值得追寻,需要学校结合实际勇于探索,开展相关行动研究。

再次,一体化德育课程目标体系需注意目标内容的内在一致性。第一,德育课程目标体系的内在一致性。强调的是德育课程体系作为一个整体,其各种课程形态、范畴,如独立设置的德育课程、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活动德育课程和潜在德育课程等,在课程目标设计上要保持整体的一致性,使各类课程的?杂?目标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以保证学生的?杂?体验、所接受的德育影响、积累的?杂?经验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和整体性,“一个人不能够一部分一部分地来教育,而是由人所经受的种种影响的全部总和综合地教育出来。”[14]整体育人,协同育人,以影响育人,是?杂?目标达成的最佳路径。第二,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同该学科非?杂?目标的合一性。即在进行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学科本身应成为德育的资源。学科教学在保障基本教学目标达成之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渗透式、贯通式德育,即所谓教学的教育性,的确是客观存在的。第三,德育课程目标内容的内在合一性。德育过程是知情意行各个要素协同共进的过程,?杂?课程目标设计一方面要细化各要素?杂?目标,使之具体化、可操作。同时,更要兼顾各要素目标之间的内在关联性,从整体和系统的视界,去审视每一个目标描述,避免目标七零八碎,忘记了?杂?目标“为什么出发”,以及“将要到哪里”。

参考文献:

一体化教学目标论文 篇3

关键词:汽车维修企业?调研?理实一体化教学资源?教师能力

这两年,笔者所在学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发展快速,报读该专业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多。专业教师也由原来的4位增加到现在的15位。师资队伍中多数教师缺少企业实践,业务水平和组织一体化教学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所以师资队伍的综合职业能力提升是急需建设的一项系统工程。笔者认为,通过以下几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师的个人综合能力。

一、深入汽车维修企业调研与实践

专业带头人带领教研组教师组成汽车维修市场调研小组,对韶关市的汽车维修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开展调研。调研小组深入汽车4S店、汽车维修企业、汽配店,针对汽车维修及配件市场行情、学生就业状况、企业的操作规范、生产工艺、管理制度和用人标准等方面展开详尽细致的调研,邀请企业相关领导和员工进行交流,了解并收集企业发展动态、企业人才结构、维修服务岗位工作任务、学生在企业工作生活状况等信息。

根据企业的需求和企业对技工院校毕业生的评价,大力推进课程改革。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和服务能力为宗旨,组织教师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资源建设工作,大力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组织形式,改革现有的教学评价体系,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专业教师不断地提升企业生产实践能力、专业技术能力、教科研能力。

二、组织教师参加教学资源建设基础能力培训

虽然现有参考教材和网络教学资源非常丰富,但缺少与教学设备配套的教学资源。那就需要教师通过整合资源,结合学校自身的教学条件,开发符合专业教学需要的理实一体化教学资源。结合一体化教学资源开发的需要,大力加强对教师的基础能力培训。

笔者认为,一体化教学资源建设基础能力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影像素材拍摄与制作培训,Flash软件运用和动画课件开发培训,PPT、Word、Excel等常用办公软件培训。这些能力是在开展一体化教学资源建设过程中,需要教师熟练掌握和运用的。

第一,影像素材拍摄与制作培训可以先从某个模块或某个项目入手,由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带头,其他专业教师协助。拍摄时,要注重场地的整洁,操作步骤和操作方法要规范。教师可以方便地利用手机或相机等拍摄工具,将一体化教学中的一些典型实操项目以及每个项目的操作步骤和操作方法拍摄成影像素材。

第二,通过Flash软件运用和动画课件开发培训,教师可以将教学中比较抽象的教学内容运用Flash软件设计并制作成动画课件。例如:运用Flash软件开发发动机的润滑系统、电控点火系统、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ABS防抱死制动系统等工作原理动画课件。直观动态地进行展现,使学生便于理解和掌握。

第三,通过PPT、Word、Excel等常用办公软件培训,教师可以运用这些常用的办公软件,进行一体化教学课件设计与制作,教材的编排、评价表与评分表的设计与制作等。

三、组织教师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资源建设

以汽车维修企业生产实际为导向进行专业的理实一体化教学资源建设,主要内容包括校本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制作、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页式学生学材的设计与制作、典型项目动画课件与教学视频的制作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理实一体化教学资源建设实践,笔者认为可以先从某个模块的影像素材拍摄入手,将拍摄获得的影像素材设计制作成一体化教学课件,并应用于教学实践,根据实践结果进行改善。根据教学课件并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校本教材编写、工作页式学生学材设计与制作、典型项目动画课件与教学视频制作等,最终形成理实一体化教学资源。

笔者认为,教师通过深入汽车维修企业调研与实践,参加教学资源建设基础能力培训,再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资源建设,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组织一体化教学的能力和专业技能,并帮助教师提升个人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李雄杰.职业教育理实一体化课程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11.

一体化教学目标论文 篇4

一、农村新教师城乡一体化培养的动因

农村新教师城乡一体化培养是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 为了推动教育一体化而产生的。它不仅依存于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也是农村学校和农村新教师应对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1.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指从城乡社会整体出发, 通过整合和优化城乡教育资源, 使城乡教育优势互补、共同繁荣[1]。当前, 农村教育是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短板。长期以来, 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 城乡教育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因而城乡教育的一体化发展, 重点是要加强对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这既是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 也是促进城乡教育融合发展、不断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重要手段。唯有如此, 才能将城、乡摆在同等的地位, 才能真正统筹城乡教育发展, 以城带乡, 以乡补城, 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教师是教育之本, 发展教育须优先发展教师[2]。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要求城乡教师一体化发展, 这就对农村教师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2. 农村学校发展的现实需要

学校要发展, 关键是教师。教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促使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现代化的同时, 更呼唤教师要具有现代教育素养。长期以来, 农村学校骨干教师数量不足, 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与城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缺乏专业引领资源, 而且还面临着课务繁重、培养经费短缺等诸多问题, 农村学校成为区域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瓶颈。如何有效破解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中的瓶颈, 是提升农村学校办学水平的当务之急, 这既是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迫切需要, 也是农村学校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农村学校的发展需要一大批优秀教师的支撑。

3. 农村新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选择

入职阶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阶段。在入职期间, 新教师能否获得有效的专业提升, 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职业倾向及其专业发展模式, 进而决定他们将成为什么样的教师。如何有效激发新教师专业成长的潜能, 培养教师具备开阔视野、先进理念、扎实技能, 加速新教师的专业成长步伐, 单靠农村学校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教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背景之下, 充分利用城市学校的师资力量、教育理念及管理等优势, 营造良好的培养氛围, 加强对农村新教师的培养, 优化他们的成长过程, 既可消除新教师在农村学校专业发展滞后、个人成长缓慢的弊端, 又可不断激发教师成长的新动力, 促使新教师的成长更具可持续性。

二、农村新教师城乡一体化培养目标定位的现实困惑

城乡教育一体化背景下, 农村新教师城乡一体化培养的目标定位面临着“城市倾向”“农村取向”和“城乡各半”的现实困惑。鉴于农村新教师培养对于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性, 审视这些困惑, 以明晰各自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为其合理定位提供参考借鉴。

1. 城市倾向

长期以来, 教育在城乡对照中差距明显。城市聚集了大量的优质学校, 而农村则以薄弱学校居多。城市学校优秀教师多, 教科研氛围好, 有助于新教师零距离地体验和学习优秀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高超的教学技艺;而反观农村学校, 名优教师少, 教科研水平低, 而且教师编制紧缺, 教师工作量大, 难以形成有利于新教师成长的良好氛围。在城乡教育反差之下, 城市优势的凸显, 反衬出农村的弱势, 并直接体现在培养“共同体”中城、乡角色的不对等。借力城市的优势来培养新教师, 进而带动农村学校的发展, 这确实是农村新教师城乡一体化培养的初衷所在。但面对强势的城市, 农村原本不多的话语权也逐渐消逝, 也许这样更有利于城市在教师培养中大显身手, 但长此以往, 不仅致使农村越来越弱, 也会使其对城市的依赖日趋增强, 城市的“一枝独秀”使得新教师城乡一体化培养过程中“城市倾向”明显。

不仅如此, 城市学校在培养农村新教师的过程中, 往往会沿用已有的经验模式, 从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来分析农村的优势和不足, 而并没有审视农村学校的应有特质和发展现实, 探寻农村教师发展所需。由于脱离了农村教育环境, 致使培养目标“城市化”, “以城带乡”俨然已变身为“以城代乡”, 偏离了农村教育的发展方向。农村新教师的成长不仅需要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扎实的专业技能, 但撇开农村教育的发展实际, 而仅以引领者的姿态复制城市教师的培养模式, 将农村新教师培养成为“城市”教师, 并且在日后的教育教学中显现其城市本色, 这对于农村学校的发展、农村孩子的成长无疑是不公平的, 毕竟城乡的教育教学环境、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能力水平差异很大。

2. 农村取向

农村新教师城乡一体化培养, 由于培养的对象是农村新教师, 因而其培养目标往往会定位于培养农村的优秀教师。教师的成长是动态的, 也是持续发展的。作为新教师培养阶段的第一步, 培养农村的优秀教师的定位, 本身并无不妥, 若没有此铺垫, 那么城乡一体化培养新教师就成了“无本之木”。从这个角度来看, “农村取向”的目标定位确有其合理之处, 但若以此作为整个培养过程的目标, 却又“以点概面”了, 有将农村新教师的未来固化于农村之嫌。将农村新教师的培养仅限于适应农村的发展, 而限制了他们的多元发展, 不仅会造成培养的滞后性, 更为严重的是使得许多原本具有远大抱负的教师的锐气日渐消减。这既不利于新教师的成长, 也不利于农村学校的发展, 进而阻碍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进程。

事实上, 由于城乡有别, 要求农村教师长期留在农村, 是对农村教师发展的不公平, 也是不现实的。更何况一体化的教育发展强调城乡教师的交流与互动, 这势必又使农村教师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农村教师既可长期留在农村, 为发展农村而培养人才, 也可流向城市, 为城市的发展而努力。另外, “农村取向”的定位也易使在实际培养过程中, 因为培养的是农村教师, 不管其优秀与否, 在培养过程中往往以农村够用、适用为原则, 在培养的标准、规格上会较之城市而降低要求。如若这样, 那么在农村新教师培养过程中城市学校的优势就难以得到充分发挥。这既是对现有优质资源的浪费, 也不利于发掘农村学校潜在的主体性, 不能给农村教育的发展带来更多、更为长远的效益。如此一来, 农村教师的成长依然缓慢, 农村学校的发展依然滞后, 城乡教育差距并没有得到有效改观。

3. 城乡各半

当前, 教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并不意味着城乡教育的一样化。无论是城市倾向还是农村取向, 仍无法摆脱“城乡分治”的培养思路, 从长远来看都不利于农村教育的发展, 难以适应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形势要求。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背景下, 对于农村新教师的培养, 既要考虑其服务农村的必要性, 又要考虑到教师的发展与流动, 为此, 将“城市倾向”和“农村取向”折中, 提出“城乡各半”的培养定位, 统筹城乡学校优势资源, 对新教师开展“半对半”培养。在培养时间上, 新教师一半时间在城市学校培养, 一半时间在农村学校实践;在培养内容上, 城市学校以培养教育教学技能、先进的教学理念为主;农村学校则主要从对农村教育环境、农村学生的特点了解等方面入手, 让新教师明确“乡土教育”所需, 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3]。

但“城乡各半”培养在实际操作中易使城乡学校在明确分工之后“各管一段”, 各行其事, 相互缺乏衔接。一方面, 城市学校以教育教学技能培养见长, 但其所传授的教育教学技能及理念的转化是否适宜于农村孩子和农村的教育教学环境, 则不得而知。换句话说, 对农村新教师而言, 城市学校给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在实际操作中稍有不当, 即会遭遇“水土不服”之尴尬, 进而导致部分优质资源的闲置。另一方面, 若农村学校又仅从自身的角度来培养新教师, 以激发新教师对农村教育和农村孩子的热爱之情, 则会降低新教师对教育教学技能掌握的巩固程度。“城乡各半”看似用“一体化”的视角来统筹城乡教育发展, 而实则仍是将城乡分别对待。若是这样, 城乡共同培养的新教师也只是一半是农村一半是城市的拼盘组合, 而非一个城乡相互融合、渗透的整体。

三、农村新教师城乡一体化培养的目标定位

针对农村新教师城乡一体化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困惑, 城乡学校应基于城乡教育一体化对于农村教育、农村学校及农村新教师成长的现实与需要, 立足于农村的教育环境, 着眼于农村新教师的发展, 凝力于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培养既具有乡土特色, 又有扎实专业素养的城乡兼宜的优秀教师。

1. 立足于农村教育的环境

乡村教育不仅仅是作为以城市为中心的现代教育体系的参照和延伸, 乡村教育本身亦可作为现代性的精神资源而进入现代教育整体框架之中[4]。教育本身与社会环境紧密相连, 要准确解读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 离不开具体的教育环境。在新教师培养过程中, 只有了解农村社区的特点, 结合农村教育的环境、农村学生的发展特点等, 才能使培养的新教师适宜于农村, 教学与社区发展的需求也才能更为和谐。正如杜威所言:“我们从来不是直接地进行教育, 而是间接地通过环境进行教育。”[5]农村学校受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文化底蕴以及留守儿童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在教育教学方面与城市存在诸多的差异, 如若在新教师培养方面, 撇开城乡教育的具体环境差异而搞城乡培养模式的“一刀切”, 势必会造成培养目标方向的偏离, 致使新教师的培养并不能为农村教育发展所用, 进而背离了城乡一体化培养的初衷。这是对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的一种资源浪费。

因此, 城乡教育一体化下对于农村新教师培养的目标定位, 务必要结合农村教育实际, 将新教师的培养植根于农村日常生活环境之中, 立足于日常教育教学经验基础之上, 在真实的农村教育教学实践中, 促使专业发展历经反复检验、沉思与发展, 培养农村新教师了解农村、熟悉农村、洞悉农村社会发展的动态、趋势和对教育工作的需求。农村新教师培养的目标定位应以培养适应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和改革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为基本取向, 培养的农村教师不仅要具备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 还要具有对农村教育的热爱和眷恋之情。

2. 着眼于农村新教师的发展

教育的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因而, 作为教育发展最为关键因素的教师, 其培养的目标定位也是不断发展的。农村新教师城乡一体化培养其目标定位在遵循教育自身规律的基础上, 要充分把握农村新教师的发展特点, 为农村教育的发展, 培养适宜于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但并非是固守于农村的教师, 进而服务社会。这样的目标定位, 对农村教师而言, 既要具备城市教师的专业素养, 又要兼具一定的农村特色。一方面, 必须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娴熟的教育教学技能;另一方面, 更要懂得农村的教育实际, 农村学生的生活与个性, 以便将先进的理念与娴熟的技能与之相衔接。

农村新教师的培养固然要为农村教育、农村学校的发展服务, 以促进农村教育、农村学校的发展, 这是农村新教师城乡一体化培养的基本目标。但农村新教师之于农村教育教学, 并不意味着其要一辈子留在农村, 确切地说, 与教师个体的发展相对应, 此目标更多的是发展的过程性目标而非结果性目标。新教师通过在农村学校教育教学的历练, 了解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教育发展的真实情形, 同时要开拓视野, 在有效借鉴和发展已有经验的同时, 明确自身努力的方向, 增强发展的自信心, 促使个体身心获得全面发展。城乡教育的一体化, 促进了城乡师资的互动与交流, 因而, 对于农村新教师培养的目标定位, 不能简单地将新教师的发展囿于农村, 而应基于农村, 放眼于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以动态的眼光来看待农村教师的培养和农村教育的发展, 提高农村教师素质, 加快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发展步伐。

3. 凝力于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城市与农村相融、质量与特色并重, 是城乡一体化新教师培养的目标追求。城乡一体化培养搭建了城乡共同培养农村新教师的合作平台, 一体化既是手段又是目标, 以城乡学校互动沟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手段, 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实现城乡教育公平的目标。因而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在一种结构性的框架下思考两种教育的发展和责任, 在一种动态性的框架下思考两种教育的互动与互惠[6]。城乡学校对新教师的培养不仅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长, 尽己所能培养新教师, 而且城乡之间更需要融会贯通, 以保证培养资源利用的最优化。

不以城市主导与支配乡村, 不以乡村衬托与点缀城市[7], 凝力于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既要充分发挥城市的优质资源, 又要将农村教师固有的优良传统充分挖掘并加以传承、创新和凸显, 构建既面向现代化, 又不失乡土特色的农村新教师城乡一体化培养模式, 城乡携手共同培养城乡兼宜的高素质的农村教师。一方面, 城市学校要定期深入了解农村教育环境和农村学生的特点等, 以保证对新教师的培养符合农村教育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 农村学校除了让新教师熟悉、了解农村教育、学生的特点之外, 也要以先进的理念、娴熟的技能来巩固新教师的成长步伐, 使新教师的培养既能适应于农村教学也能适应于城市教学, 以契合教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需求。

此外, 城乡学校要以对农村新教师的培养为切入点, 开展全面的合作与交流, 不仅促使农村学校的内涵发展,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而且推动城市学校的全面发展, 形成城乡学校的“良性互动”, 最终实现区域城乡教育的一体化。

参考文献

[1]郭彩琴.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困境与应对措施[J].人民教育, 2010 (20) .

[2]朱永新.教师是教育之本[N].中国教育报, 2011-11-17 (1) .

[3]徐莉莉.一校两区:新教师留城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 2010 (3) .

[4]刘铁芳.乡村教育的希望是超越城市取向[J].青年教师, 2009 (6) .

[5]杜威著, 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25.

[6]褚宏启.教育制度改革与城乡教育一体化——打破城乡教育二元结构的制度瓶颈[J].教育研究, 2010 (11) .

一体化教学目标论文 篇5

2、增设蛇腹形刀刺网。在钢网墙顶端架设的蛇腹形刀刺网内径为0.5米(样式见附图),蛇腹形刀刺网内侧由四根粗钢丝和4根细钢丝连接,以Y形主钢杆顶端∨形杆为主固定点,且钢网顶端与蛇腹形刀刺网捍接,以保持其稳固和连续的性能。钢网墙内侧每隔4个钢网栏,在Y形主钢杆捍接1根长4米的斜拉杆,用于稳固钢网墙。

3、其它需要增设和调整设施。

一是在监墙内侧离地1.5米处刷两道宽25厘米的白色荧光粉警戒线,两道白色荧光粉警戒线间隔5厘米;

附件二

一体化教学目标论文 篇6

短期目标:

(一)深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在推进东亚经济合作中,以我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为重中之重。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已正式启动,我们还应从两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一是从战略层面研究我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意义,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及外交等方面的意义;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的方面的意义;世界各主要经济实体的力量对比形成的经济格局方面的意义等。这种战略层面的研究有助于在新的形势和条件下,为我国新的全球发展提供必要依据。二是从策略层面研究我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具体形式、类型;自由贸易区的具体目标、范围与内容;形成自由贸易区的具体途径、机制及阶段任务和时间安排等。为更有利地形成这些策略内容,要深入分析研究我国与东盟在贸易、投资及金融、技术、信息、环保等领域合作的利弊得失,特别是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及国际竞争力提高的影响等。这种策略层面的研究有助于我国发展的具体合作目标、内容和实现机制方案的制定。同时,战略研究与策略研究也应有机结合起来,以更好地体现战略对策略的具体指导,策略对战略意图的具体有效实现。

具体来说,为了更好地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应当提升产业结构,避免与东亚地区发展中国家发生恶性竞争,同时积极推进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国门,对周边国家和地区进行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尽管东亚地区各国间距有很强的经济互补性,但是同时也不可否认,由于我国与东亚地区的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东盟国家在产业结构方面有一定的趋同,因而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存在着同构性产品(主要表现为劳动密集型产品)之间的竞争。为此,我们一方面要改进生产技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强产品竞争力,另一方面则要推进产业升级,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尽量避免与东盟国家的产业趋同和产品趋同。此外,我们还应坚持“走出去”的方针,逐步扩大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目前,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已成为一个国家深程度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的最主要途径。我国已是一个举足轻重的贸易大国,但是相比之下,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却发展缓慢,对外直接投资量尚不到世界对外投资总额的1%,这既与我国经济的总体发展和引进外资的规模不相称,也使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处于较低层次和不利的地位。为此,我们应根据当今全球竞争的特点,同时依照区位优势原则,一方面发挥现有技术优势,重点扩大对东亚地区其它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另一方面,对一些发展成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可以考虑转移到包括东盟国家在内的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去生产。在投资形式上则应注重灵活性,采取现汇投资、技术投资和设备实物投资等多种方式。

(二)加强与日韩的贸易协调

任何一种区域性的经济合作,都需要一个或数个国家起主导性作用。对于东亚经济合作而言,世界舆论普遍认为,中、日、韩三国之间的联合与合作是目前较好的一种选择。这些年来,中、日、韩之间的经济联系有了很大发展,如日本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也成为仅次于美国的日本第二大贸易对象国,韩国是中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中国则是韩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而日韩相互间则都是各自最主要的贸易或投资对象国。但尽管如此,三国之间仍存在较多的障碍,需要加强沟通,增进了解和理解,进而克服障碍,推进合作。对于中国来说,应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原则,不能因为三国之间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就放弃或消极对待合作。相反,急切希望进一步加强合作的良好时机,利用三国对贸易、金融、投资、资源、科技开发、信息、教育、人才培养交流等方面都有共同需要和巨大合作潜力的有利条件,积极推进三国政府间的协商和协调,努力使各个领域的合作趋于规范化和制度化,从而为三国乃至“10+3”地区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奠定基础。

中期目标:

3个“10+1”融合的方案选择

APEC是中国参加的唯一一个区域性合作组织,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其前景受到影响。就中期来看,中国应在继续推动APEC发展的同时,将重点转向亚太地区中的次区域组织即“10+3”区域合作。这既是出于现实性的考虑,同时也是战略性的需要。从现实性来看,中国目前所面临的周边环境客观而论并不十分乐观,尚有一些不安全因素。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积极改善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推进“10+3”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东亚贸易一体化的形式,目前大体上有四种方案:

一是通过东盟的扩大。即其他国家加入东盟,最后实现东亚范围的一体化。在体制和方式上,沿袭现在的东盟自由贸易区。不过,由于中日韩特别是中国和日本规模太大,分别加入东盟会出现很多问题。东盟自身也会难以承受。“10+3”是东亚国家之间的合作机制,但域外一些国家与东亚有着重要的联系。目前,一些域外国家已提出加入“10+3”的要求,如印度和澳大利亚。东盟国家已决定从2003年开始与印度举行“10+1”领导人会议,另外一些国家至今没有明确表示对“10+3”合作的态度。“10+3”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既保持自身特性,又保持合作的开放性。另一方面,“10+3”还有与域内国家的关系问题,“10+3”如果要扩大,理论上应首先吸纳朝鲜、蒙古等东亚国家,但这些国家一旦加入,一定程度上会影响“10+3”对东盟发展的关注,东盟需要在自身利益和东亚整体利益之间寻求平衡。

二是“10”和“3”分别发展。在成熟的基础上实现东南亚和东北亚地区的联合,最后变为东亚地区的合作组织。这里,关键是东北亚国家能否建立起真正的合作机制或组织,在这方面,困难是很多的。特别是考虑到中日韩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和政治上的障碍,发展真正的组织难度很大。同时,分别建立合作区也会使刚刚起步的东亚合作受到制约,甚至产生分裂。

三是大力推动和全面规划整个东亚地区合作的框架和组织结构,把其他的合作发展纳入整个东亚合作的框架和组织机制之中,建立东亚合作机制以及一体化体系和组织。

四是中日韩分别推动与东盟的制度化一体化建设,并且同时寻求把三个进程合拢的方法,即3个“10+1”的融合。有条件的先走一步,比如现在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我们认为这是比较现实的一种选择。

长期目标:

建立东亚共同市场

东盟还设想与中国、日本及南韩等东亚三大经济体研拟建立东亚共同市场乃至区域货币计划,向可能成为全世界最强大的经济集团的方向发展。菲律宾总统埃斯特拉达在该会议开幕致词中曾表示,东盟推动贸易自由化的长期目标就是,成立东亚共同市场、东亚货币及东盟共同体。

2004年7月1日,中国、日本、韩国和东盟成员国外长在雅加达会晤,决定2005年在马来西亚首都举行第一次东亚最高级会晤,2007年在中国举行第二次会晤,目的是建立东亚共同体。外长们已指示这些国家的外交部提交有关这个共同体机构的设想。许多国家建议共同体的参加者只限于日本、中国、韩国和东盟成员国(文莱、越南、印度尼西亚、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缅甸、新加坡、泰国、菲律宾)。

一体化教学目标论文 篇7

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正处在起步阶段, 由于劳动力缺失、重工轻农、人们思想观念落后等诸多原因, 使我国新农村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农村财务管理已然成为农村经济建设的关键。在保持农村集体资金所有权及公有制性质不变的前提条件下, 利用现代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科学技术, 对集体资金进行合理的收入、使用与分配, 并进行有效的核算、计划、监督和控制, 使集体资金的收支情况得到公开化和透明化。农民能够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尤其是集体收益分配权等基本权利, 农民积极性得到提高, 农业生产力水平得到发展。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及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建设过程中, 仍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财务公开化透明化程度不高。村民集体管理意识淡薄, 缺乏监督, 乡镇人员与财会人员“一家亲”, 内部缺乏有效控制, 财务漏洞增大。 (2) 会计系统控制混乱。会计档案保管不严, 集体资金管理混乱以及物资管理手续不完备;一些会计人员没有获得从业资格, 会计岗位没有按照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设置;财务收支混乱, 没有做到账账核对, 账证核对, 账实核对:会计电算化没有得到普及。 (3) 集体资金遭到滥用。集体资金使用缺乏有效的监督, 村干部随意挪用现象严重;村干部缺乏领导能力, 不知道怎样进行集体资金的优化配置。“事物的运动和发展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只有正视这些问题, 理论联系实际, 坚定广大农民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 才能引导广大农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2 村级财务管理制度的规范化措施

1) 建立并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 (1) 改革财会人员培训管理办法。 (2) 改变村集体财务支出管理方式。 (3) 加强财务制度的执行力度。 (4) 强化民主监督管理制度。 (5) 加强财务公开制度的执行力度。

2) 建设农村财会队伍。确保每个乡镇都有足够的财会人员, 加强对财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还要定期举办业务讲座、法制讲座、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等提高财会人员的道德素养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人格素质, 使他们能够各司其职, 有条不紊的进行财会工作。加强对农村会计的监督, 建立农村会计岗位责任制和不相容职务分离制。

3) 提高财务管理意识。首先, 要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廉政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 严格控制村干部从选拔、考核、任用的过程, 提高村干部的综合素质, 特别是经济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 使相关会计人员得到合适的岗位, 农村资源尤其是集体资金能够得到优化配置, 做到真正的“物能尽其用, 人能尽其才”。其次, 要提高农民监督, 推广农民法治教育, 提高他们的集体意识及集体财产集体所有的意识, 树立人本意识, 调动农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3 结语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 实现党的十八大“促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目标, 搞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 达到相关利益最大化。建设农村村级财务管理制度, 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 是平稳推进社会主义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保证。当然在实行过程中也有缺陷和不足之处, 我们要不断不断改进村级财务制度和执行力度, 创新农业的生产模式、农村的社会结构, 使农村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不断得到改善和进步, 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防止集体资产流失, 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 提高他们的集体意识和监督意识。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探索和研究新的村级财务管理体制, 坚持与时俱进, 加强农民监督, 科学合理地优化配置, 调解矛盾, 促进农业发展, 保障农民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 这样才能得到农民群众的拥护。

摘要: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加大建设农村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中之重。农村村级财务管理是指直接归农民集体占有、支配、管理的各项资产所发生的收入、使用、分配等财务活动进行的核算、计划、监督和控制。它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也关系到保持农村社会的稳定等诸多方面。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要以实现相关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利用科学的管理制度和先进的历史经验, 不断总结和创新, 使农民利益得到保障和增值, 使农村集体经济得到稳定和持续的繁荣, 使中国农业能够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关键词:农村财务管理,城乡发展一体化,相关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蒋敬山, 王晶峰.浅谈村级财务乡代理[J].农村财务会计, 2005 (11) .

[2]顾永良, 张培居.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刻不容缓[J].江苏农村经济, 2002 (5) .

一体化教学目标论文 篇8

长期以来,由于电力企业营销部门与财务部门获取数据时间、途径及处理标准等各不相同,导致两个部门的协同性大打折扣,数据难以发挥自身有效的效能,极大程度地加大了一线员工的工作负担。在三集五大建设逐步深入的背景下,营销财务集成系统不断朝成熟、完善的方向发展,“营财一体化”得到越来越电力企业的热点关注。由此可见,对电力企业“营财一体化”的目标与财务管理过程展开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电力企业“营财一体化”的目标

供电企业的电费账务工作经由营销部门、财务部门一并完成,营财一体化系统的构建可促进营销数据、财务数据的自动集成与电子化交互,强化电费资金管理,深入防范资金安全风险和经营管理风险。营财一体化是指于营销信息系统与财务信息系统相互间,构筑起相应的业务流程、规则,经由数据接口,使营销信息系统中实际业务处理与财务信息系统中实际财务处理形成联系,消除信息数据不统一、频繁维护及信息数据孤岛等弊端,实现营财共享的目的,为全面业务工作质量改善、企业决策层制定经营决策提供有利依据。

近年来,我国众多电力企业在开展企业自身营销基础管理工作期间,逐步认识到在营销部门与财务部门业务数据(应收款项、不同收费渠道、财务相关余额等)统一性、时效性方面,未有信息化方式的辅助已然对企业发展构成一定的制约。信息化水平难以满足电力企业经营管理需求,基础信息存在不完备、孤立及不相关联等特征,营销信息系统与财务信息系统是依据各自部门而筹划的,开展营销部门与财务部门的跨部门业务单单通过纸质文件往来,由此可见这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

三、电力企业“营财一体化”的财务管理过程

全面权衡每一系统功能有效实现与否,充分明确每一系统相互的信息传输情况,电力企业“营财一体化”的财务管理过程,如图1所示。

1. 客户缴费管理

这一财务管理过程指的是经由营销SG186系统开展电费、业务费收缴工作,涵盖了诸多方面业务内容,实现对营销业务数据的采集。就以坐收业务内容为例,其指的是工作人员在营业厅收费办公桌上应用系统经由现金、刷卡等支付方式,实现供电用户电费、业务费等的收缴,并提供收费凭证的一项缴费方式。

2. 营销账务管理

这一财务管理过程指系统针对用电客户的缴费情况进行实施监督管理,在联系实际业务的基础上来制定针对的会计分录,将细账、总账等进行具体的录入,将资金转入到银行账户中,对凭证金额进行核对与借贷方。在数据核对完成后将其传递到ERP系统财务模块中,涵盖了票据管理、往来对账、到账、销账等。

3. 财务账务管理

这一财务管理过程指的是营销账务处理分析数据传输至ERP系统对应财务模块中,经对全面数据进行整合,审核营销数据获取凭证,同时与银行提供的进账单进行核对,制定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进一步把达账信息依据ERP需求划分整合后传输至财务模块中,于系统中开展达账相关处理。

四、电力企业“营财一体化”的实施效果

全面电力企业在时代发展新形势下,要顺应时代发展,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引入先进的知识、技术逐步优化电力企业“营财一体化”实施。电力企业“营财一体化”的实施效果,具体而言:

1. 电力企业“营财一体化”实施改善管理水平

实现营销与财务应收、实收的全面集成,信息数据来源独立,系统自动依据用电类型、电压等级、会计科目开展应收、实收核算,为电力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管理一系列信息系统真实性提供有利保障,防止了营销与财务“两幅面孔”情形的发生,满足实时信息、管理相互间实时化得要求。此外,电力企业“营财一体化”实施以省网集中建设、部署,上下一本账,促进电力企业两部门管理集约型取代分散型,改善电力企业管理水平。

2. 电力企业“营财一体化”实施提高工作效率

电力企业“营财一体化”实施转变了以往完全人为式的办公模式,前台收费只需把用户号、收费方式、需缴金额等信息输入,计算机则代替完成进账复核、数据分析、报表制作等一系列工作,促进电力企业收入财务工作管理型取代核算型,提高电力企业工作效率。

3. 电力企业“营财一体化”实施强化电价管理

系统基于营销数据,将基本电价单元作为单位,得到销售侧电量结构、电价执行以及售电量转变趋势等信息,达成对售点价格、收入政策贯彻的全面过程测算、跟踪。于省级公司层面,引入居民用电量分阶梯统计,为居民阶梯电价测算提供有利数据依据。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力企业“营财一体化”的有效实施,可实现对电力企业电费、业务费用收费流程的科学规范。相关人员务必要不断钻研研究、总结经验,清楚认识电力企业“营财一体化”的目标,全面分析电力企业“营财一体化”的财务管理过程,积极促进电力企业“营财一体化”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俞雯静,周明,黄伟.论ERP在安徽电力财务集约化管理中的应用[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0,8(4):23-25.

一体化教学目标论文 篇9

一、电站集团一体化目标成本管理的实践背景

(一)提高集团盈利能力的需要

电站集团产品结构特点极易受到外部运营环境变化的影响,特别是受经济周期的波动、原材料价格大幅的振荡和人民币快速升值等因素的影响,如2007年至2008年的大宗商品价格大涨,以美元计价的订单受人民币升值影响也会严重影响集团收入,接着是欧债危机,2010年开始国内外市场需求持续下滑,发电设备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所带来的市场竞争导致订单价格的剧烈下滑,这些因素都使得电站集团的成本管控能力和盈利能力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如何做到防患于未然、利用有效的管理工具和方法来确保持续增长是集团管理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适应集团管控模式转型的需要

电站集团与国内众多工厂集团一样,先有成员单位,后组建集团。电站集团成立前,各工厂是独立法人单位,独立承担订单承接、订单排产、产品设计、物资采购、生产制造、产品销售和货款回笼等所有工厂应当承担的职能,同时各工厂也是单体的利润中心。集团组建后,如果仍然沿用原来的管控模式,那么电站集团仅仅是充当行政归口管理的作用,并没有为顾客增值,反而由于行政管理可能会带来决策周期变长、增加管理成本、对顾客响应速度下降等负面影响。因此,在管理模式上打造以集团为利润中心、工厂为成本中心的一体化管控模式是集团化管理的必然。集团组建后,各工厂在管理模式上由利润中心逐步转变为成本中心,电站集团本部成为了利润中心。通过一体化管控来提高集团对下属工厂的成本引导能力和管控能力,充分激发各下属工厂管理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同时,强化集团的管理与监督职能,保证集团整体工作的协调与统一,从而确保了集团获取整体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三)适应大型发电设备技术特点的需要

电站集团承接的装备制造订单都是成套设备,包括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和辅机等,客户关注的是总体成本和总体交付期,单一产品的技术参数变化都会影响整个电厂的整体效益,单一产品的成本变动也会影响整个电厂的整体成本;集团提供的是电站设备的整体交货,单一产品交货期的提前或延迟都将会影响整个项目的竣工,原先工厂是各自管理、独立运作、相互间信息不共享。而现在通过一体化的设计不仅可以优化电厂的整体性能,还可以优化成套设备的整体交货要求,满足电站整个的进度要求,达到双赢。同时,电站集团主要是按照订单进行生产的,具有小批量、高价值、长周期的生产特点,对成本的控制能力要求很高,而且生产组织过程中所用的信息是动态变化的,而一体化的目标成本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成本的管控力。

在这样的背景前提下,电站集团通过七年不断的摸索改进、总结完善及持续创新,从原先在机、电、炉、辅四个核心板块开始试点实施,后续逐渐地扩大实施范围,到目前集团下属工厂的全面覆盖,打造了以集团为利润中心、以工厂为成本中心的基于一体化的目标成本管控模式。

二、电站集团一体化目标成本管理的实践做法

(一)通过提前介入订单前期进行超前的事前成本管控

1. 向订单承接端延伸,提高订单承接阶段的盈利能力

电站集团的目标成本管理在订单承接的前期就已经介入,在用户提出需求的时候,目标成本工作小组成员就根据每个项目用户的要求和技术方案,测算出按当前状态生产的项目成本。在获得订单签订合同后,根据目标盈利测定目标成本,并与当前状态下的成本进行比较,根据盈利预判可预先在市场中锁定部分战略资源的价格,规避了长周期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从项目的前期就介入把好事前成本控制及项目风险控制第一关,为销售部门制定价格策略及承接订单提供成本支撑。

2. 对标竞争对手,找出差距,提前产品市场竞争力

为了缓解电力行业的市场竞争惨烈及投标价格持续下跌给集团盈利能力带来的巨大压力,电站集团目标成本管理小组根据竞争对手的投标资料,对百万超超等主力机型从技术方案、整体配置、产品价格等几方面进行分析对比,找出差距,为业务部门进一步扩宽降本思路提供参考和切入点,这些建议部分已经体现到投标项目及执行项目中,为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及承接更多高质量的订单提供了有力的成本后盾。

3. 进行解析过去,控制现在,策划未来有机结合的综合性专题研究及预测,为经营决策提供服务和支持

为了提高决策与预测的科学性、合理性,工作小组对电站集团未来重点发展的产品作专题的研究及预测,重点剖析影响毛利率高低的原因、提升毛利率的方法及措施等,特别是对产品未来盈利趋势的判断为后续几年订单的承接和决策提供了依据和支持,而百万等级超超临界机组在这几年成为集团销售及利润贡献的主力军、风机产品也逐渐扭亏的实际结果也充分证明了该管理工具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二)以事前成本管控为核心建立及推进一体化的目标成本管理

1. 通过规范基础数据及模型为一体化的目标成本管控模式设定统一的标准,并形成长效的工作机制

统一规范了成本计算模型。根据各工厂的产品特点及生产组织方式,对每个工厂各种不同类型的产品规范了成本计算模型。同时统一制定原材料采购的预算单价。充分了解现实的原材料供应情况、不同产品的采购、生产周期等重要因素,制定了物料预算价格的确定原则,在具体编制各工厂的项目预算成本时,严格按照此原则执行,并作为目标成本监督、检查、分析、控制及考核的重要依据。

2. 通过一体化技术设计的管理创新,提高技术设计阶段的整体成本控制力

技术是降本的源头,电站集团所有产品大约有80%的成本是约束性成本,是由现有的技术条件和生产力水平决定的。电站集团在进行技术降本时除了采用产品标准化设计、新技术和新材料应用、产品结构优化等方法,更注重的是电站设备整体化、一体化系统配置优化,有效地解决了各工厂独立设计造成设计余量重复成本增加风险的问题,达到技术性和经济性的最优。

3. 通过一体化的战略采购管控和创新采购模式,提高采购阶段整体成本管控能力

通过集团层面推进采购一体化的管理,对大批的采购、供应商的培育、战略物料的锁定进行了一体化的管理。一是集团采购部门对大宗批量的物资进行集中招标采购,通过批量来降低采购成本;二是开发及培育新的供应商,优化供应链的管理,通过优化及缩短供应链来降低费用;三是建设集团统一的战略物资信息平台,确保战略物资的供应;四是利用先进的金融工具,规避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包括远期汇率锁定,进行金属期货研究、利用套期保值锁定成本等。

(三)动态地、系统地进行事中成本管控,全方位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

1. 通过构建矩阵式的目标成本管理架构和组建专业团队,为一体化的目标成本管控模式提供组织保证

针对集团过去的成本管控仅由各工厂的相关部门分别控制,力度不大,权威性不强,整体性较弱的问题,电站集团完善了组织架构,形成了矩阵式的管理架构。首先,在集团本部组织了跨职能的工作团队,设立了目标成本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领导小组由集团总裁亲自任组长。其次,明确了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的职责,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指导集团目标成本管理工作,工作小组负责目标成本的日常管控工作。集团本部的目标成本管理工作小组作为集团层面的管控团队主要由来自集团本部的若干职能部门的专业人员组成。

2. 通过建立、完善管理及绩效考核制度为一体化的目标成本管控模式提供制度保证

颁布实施了《上海电气电站集团单机设备目标成本管理办法》、《上海电气电站集团目标成本专项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办法和工作流程,明确了目标成本评审范畴、评审方法和评审流程,制定了配套的考核和激励制度,为目标成本的管理提供了制度规范。

3. 通过设定和分解目标成本将责任主体明确成本管理的目标和责任,体现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集团本部负责制定总体的年度目标成本。集团目标成本小组根据集团每年度的经营目标、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及工厂的实际情况,根据统一制定的预算单价,按每一个项目的排产计划及供货合同的要求,提出下一年度的项目成本目标,以及集团各条线部门的目标降本指标,由目标成本领导小组和集团管理层审核批准。

电站集团将经批准后的目标成本下达到各工厂,把降本目标分解并纳入到集团技术、采购及其他管理部门的年度考核指标中,集团各业务部门对降本指标按条线下达到工厂的对口条线,形成矩阵式的降本目标分解模式。

集团管理层明确目标成本工作小组、集团相关专业条线、各工厂、各工厂相关专业条线的责、权、利关系,并使这种责任明确化、具体化、利益化,成为与各部门、个人切身利益紧密联系的定量化责任,从而启动责任、行为、利益三者联动的机制,促进各单位努力完成指标,确保集团成本总目标的实现。

4. 通过再造基于集团管理的业务流程,打造高效、一体化的集团运营模式

再造业务流程的主要宗旨是打造高效、统一的集团一体化管控模式,为实行一体化的目标成本管理奠定基础,实现优化集团的资源配置,提高集团运营效率,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优质高效的成套服务。具体包括:整合市场营销资源,统一对外开拓市场;按用户需求,统一进行各产品的项目排产;推进一体化的系统设计,优化整体性能和成本结构;推进集中采购管理,优化资源配置,降低采购成本。

5. 完善信息系统的建设,为一体化目标成本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撑

首先,建设适应集团一体化目标成本管理的信息管理系统。电站集团下属工厂的生产规模很大,按涉及的材料条目计算就有数十万条,数据量巨大,如果靠手工计算,耗时长,效率低。从2005年开始,电站集团即引进国际一流的信息服务提供商,开始了集团的信息化工作,并成功推行ERP (SAP)管理系统,为一体化目标成本管理的顺利推进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其次,推进数据的完整性、及时性和准确性。通过基于WBS的ERP信息管理平台,事中成本的管控功能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四)以管理评审和经验交流为主要方式进行事后的成本管控,持续改进一体化目标成本管理。

1. 定期对目标成本执行情况进行专题分析

各责任主体每季度定期汇总、上报目标成本执行情况,集团本部的目标成本工作小组对上报数据进行审核,对发生的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加强指导,并提出改进要求。

2. 定期开展目标成本管理评审工作

每年组织两次目标成本完成情况的实地评审工作,集团组建专业的评审团队对当期可评审项目目标成本的完成情况做出评价,对评审过程中发现的管理问题根据考核实施细则进行评估打分,提出相应的整改建议,最终出具评审报告向管理层汇报,并按照规定进行奖惩。

3. 构建经验共享平台,持续改进

对下属工厂在目标成本管理中好的做法和经验进行交流和推广。

三、电站集团一体化目标成本管理的实践效果

(一)成本持续降低,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通过一体化目标成本管理,在新产品比重不断增加、原材料价格逐步走高及产品市场价格持续下跌的前提下,集团主要产品成本持续地下降,盈利能力持续提升。从2007年实施目标成本管理至201 3年底,实际结算成本累计比预算成本降低数亿元。

(二)主要经济指标不断优化,市场占有率稳步上升,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

面对严峻的电力设备市场形势,同行业的价格竞争激烈,电站集团在目标成本管理体系强力的支撑下,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良好,运营质量不断提升,市场占有率、主营业务毛利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指标也达到了国内同行领先水平。

(三)加强了集团的管控力,促进了集团及下属工厂管理水平的全方位提高

在一体化目标成本管理体系的推进过程中,以目标成本管理作为依托平台和契机,集团对各工厂的管控能力进一步提升,同时,也带动了集团采购管理、存货管理、资金管理、计划管理、工时管理等管理职能的日趋精细化,软实力进一步增强。

四、启示

(一)目标成本管理必须是全过程的管理

从电站集团的实践案例可以看出,目标成本管理贯穿于产品经营的全过程,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管控,贯穿于产品设计、工艺流程、材料采购、生产制造、产品测试、生产销售等全部环节,目标成本管理小组从销售承接订单时,即介入成本管控,而当产品成本完成结转后,还需要事后管控。因此,目标成本管理也绝不仅是财务部门的事,而需要各个业务部门的通力协作,是一个系统工程。

(二)目标成本管理需要信息系统的强力支持

没有ERP系统对海量成本数据的及时收集、汇总、更新和自动处理,不可能在复杂组织结构、产品结构以及成本结构下实现有效成本管理。电站集团有成熟的一体化ERP信息系统。譬如它成功开发了制造执行系统(MES),使各工厂的制造费用可以即时结算;开发了产品数据管理(PDM),在产品设计阶段就能初步估算整个项目的成本;开发了战略物资管控平台,使大型物资的成本管控提高到集团的战略层面。加上已经应用成熟的财务管理系统、采购管理系统和生产管理系统,整个信息系统为目标成本管理构建了非常完善的功能需求和服务体系。

(三)目标成本管理需要适应组织架构和运营模式

电站集团在运营上采取了一体化管控模式,集中销售,集中采购,统一信息系统,统一数据标准,统一成本计算模型,统一原材料采购预算单价,统一考核标准,因此可以实行一体化的全过程目标成本管理。企业应结合自身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模式,建立适合的目标成本管理模式。

(四)组织保证和绩效考核是目标成本管理的前提

电站集团的目标成本管理建立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电站集团由总裁担任目标成本领导小组组长,集团本部各业务部门参与组成矩阵式管理架构;成本管理是贯穿企业全过程管理的系统工程,没有经营者的高度重视,很难真正提高管理水平。有了组织保证,就要明确分工和责任人,关键要有明确的绩效考核办法和奖惩措施,没有配套考核和奖惩,目标成本管理就没有真正的执行力。

摘要:面对严峻的外部经济环境、激烈的市场竞争及管理过程中显现的一系列问题,作为大型装备制造集团的上海电气电站集团,通过以目标利润为导向、以基于产品项目的精细化管理为基础、以矩阵式的管理机制为依托、以整体协同为特点、自上而下集团本部牵头组织各工厂分头实施为模式、以考核激励为手段的一体化目标成本管理实践的实施,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益。本文就此探讨上海电气电站集团的一体化目标成本管理实践与启示。

一体化教学目标论文 篇10

一落实学习方式的转变, 首先要改变教育观念, 自觉贯彻课程目标

观念是人们在实践当中形成的各种认识的集合体。人们利用观念系统对事物进行决策、计划、实践、总结等活动, 从而不断丰富生活和提高生产实践水平。观念具有主观性、实践性、历史性、发展性等特点。形成正确的观念有利于做正确的事情, 提高生活水平和生产质量。观念是行动的灵魂, 教育观念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 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帅的作用。就教与学关系而言, 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方法的转变最终都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长期以来, 旧的教育观念都是以知识本位的教学观居于统治地位。教师教书、学生读书的传统说法, 就是这一教学观的典型反映。在习惯看来, 教书是教师的天职, 读书是学生的本分, 天经地义。因此, 教学中便形成了以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现象。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所以把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到这样一个高度来强调, 其目的就是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学习方式, 通过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新世纪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二落实学习方式的转变, 要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 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 为学生提供主动发展的学习空间, 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新课程基本理念要求: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 应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 特别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 唤起学生成长的渴望;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知识的实际意义, 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并促进评价的内化。同时, 教师还要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 发现和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是在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活动中形成的。赞可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象, 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成这样的学习气氛, 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因此, 在新课程教学中, 我们的教师要重新定位师生关系, 要把课堂还给学生, 建立互相尊重、平等合作、双向交流、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直接影响课堂气氛, 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使教师的教学热情高涨、学生好学, 使课堂气氛积极、活跃。

三相信学生的能力, 把机会让给学生,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 要善于、敢于把机会让给学生。教师应从讲台上走下来, 俯下身子观察学生的生活, 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把探究的机会让给学生, 让学生充分主导自己学习的过程。在平时的课堂中, “谁想到了什么”、“想说就说吧”、“我也不太清楚, 咱们一起来研究”这些看似平常而又不平常的话语, 会激活整个课堂。学生们可以不举手直接站起来发言, 可以与前后左右的同学讨论, 也可以离开自己的座位找合适的伙伴合作。这样, 教师与学生之间就形成了一种真正的平等关系。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课堂上充满了民主、和谐的气氛。教学不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或简单的知智统一, 而是以每一个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获得发展为目标。

四在合作中培养学生交往能力和团队精神

合作交往能力影响着人们事业的成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独生子女的增多, 学生的合作交往能力也越来越弱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 不懂得谦让的恶习, 自我不停膨胀, 甚至有些家长在无意或有意中向他们渗透这种目中无人的思想。班主任有时只能深感无奈。甚至有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叹。虽然如此, 我们在跟孩子的沟通中不难发现, 学生是非常喜欢学校生活的, 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认可, 有着一种尊师情结。这样一来我们的教导与社会风气对抗, 或者矫正学生家长在学生心中种下的错误思想, 就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 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学生在合作中相互支持、配合;积极承担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沟通、信任。并且学会尊重与欣赏他人, 善于倾听他人的观点, 在互动中感悟个人与集体智慧的价值。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 培养了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交的能力。

五在探究中获得情感体验

课程标准提出了“探究性学习”的理念, 要求学生在新课程学习中以探究学习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 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学习。在探究过程中获取情感体验, 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 同时也是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新课程教材给学生提供了很多的体验过程和经历, 所以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 通过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 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 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第一, 创设探究情境,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学中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从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出发, 呈现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 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第二, 精心设计探究实验, 教育学生珍爱生命, 增强环保意识。新课程倡导的探究性学习, 许多活动是通过实验来进行的, 而农村学校的实验设备简陋、实验仪器不全, 教学中只有就地取材, 使用可替代的器皿、废旧材料设计实验, 物尽其用。这对学生具有教育意义, 还有利于发扬学生的创新精神。

第三, 重视探究过程, 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探究性学习题目, 已有定论, 之所以让学生去探究, 是让他们体验和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 其过程具有教育意义。通过搜集分析资料、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实验、合作交流等探究活动, 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素养, 而且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董新良.新课程改革与教师教育理念的重建[J].山西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10)

[3]教育理论 (第7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4]褚洪启.教育观念的变革[D].北京师范大学, 1994

[5]刘树仁.新基础教育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J].教育科学研究, 2002 (11)

[6]刘全进.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07

牢牢把握“五位一体”总目标 篇1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进入倒计时,但越是最后冲刺的时刻,越需要明晰目标、明确方向。“没有文化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没有良好生态环境就没有真正小康”……针对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要求。从十六大提出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到十七大强调加强社会建设,再到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形成一个涵盖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的“五位一体”的总目标。

经济发展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基础和内容之一,但不是全部目标。在物质生活小康的同时,人民还应享有蓝天、绿水、青山和洁净的空气,身体健康,文化多彩;享有民主、公平和法治,有和谐的社会氛围和梦想成真的机会。没有做到这些,就不能说实现了奋斗目标,就不能说是完整的小康、全面的小康和充满温情的幸福小康。这如同人的手掌,缺少了哪一根手指,都攥不成有力的拳头、挥不出凛厉的力量;又如同拉着小康梦想的五匹骏马,一路奋蹄向前,倘若哪一匹马跑得慢了,都会使马车减速、跑不稳、跑不好。

我们要建成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社会。“治国之实,本于财用”。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

我们要建成的小康社会,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的社会。“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只有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造就人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我们要建成的小康社会,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的社会。“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其蕴含的精神价值是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力量源泉,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我们要建成的小康社会,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的社会。“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逐步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我们要建成的小康社会,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社会。“万物并生,天人合一”。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着力解决现代化进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这五方面的目标要求,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是一个有机整体,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五位一体总布局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离开任何一个方面都不是全面小康。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但生态建设欠账太多、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等问题增多,已成为严重制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亿万人民在物质生活得到基本保障后,不仅对物质生活水平和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且在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享有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拥有健康美好的生活环境等方面都有了新的期待。

上一篇:“三有”原则下一篇:用电异常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