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餐教学的理实一体化论文

2024-07-14

西餐教学的理实一体化论文(通用10篇)

西餐教学的理实一体化论文 篇1

进入新世纪以来,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科技进步的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 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着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的新任务。这给从事职业教育的各级学校带来了发展的大好机遇和严峻的挑战。正确处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因材施教, 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是新形势下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涵义

所谓“理实一体化”教学, 是将理论课与实践课融为一体, 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大胆突破理论与实践的界限, 关注探索学习的过程, 融教、学、做于一体, 充分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这样既能够解决理论课与实践课相脱节的问题, 又能够让学生手脑并用,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符合职业院校的教学特点, 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 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 能够提高教学质量。

二、现阶段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对“理实一体化”的真正涵义认识不清楚

一些职业技术院校的管理者及教师没有真正把握“理实体一体化”的内涵, 认为“理实一体化”就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形式上的简单组合, 很难根据“够用为度”、“实用为先”的原则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的取舍和高度的融合。很多高职院校在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过程中, 大量削减理论课时, 肓目增加不必要的实践课时。有的高职院校甚至要求所有的课程都必须有实践教学, 且实训课时已经开始呈现占多数的趋势, 有些课程甚至干脆不要理论课程, 或认为在实验室上课就是“理实一体化”教学。有的学校居然说:“对学生每开一门课就要有具体的就业岗位与之对应”。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无疑是职业教育的大跃进, 这种观点严重忽视了人类认识形成的基本规律, 从而导致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严重不足, 实践与理论脱节, 最终会影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以致断送职业教育的美好未来。

2、硬件环境严重制约着“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必须要有与专业和规模相适应的硬件环境做保障, 不同的专业对硬件设备的要求不尽相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很多院校硬件设备数量和质量都难以达到基本的要求。比如对化工类专业的学生, 要训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需要有很多相关的设备来配套, 这在学校里面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可以说缺乏高质量的实训设备是制约当前高职教育“理实一体化”教学发展、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提高的一大障碍。

3、师资队伍的实际水平制约着“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理实一体化”不仅仅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内容的一体化, 也是教师在知识、技能、教学能力上的一体化。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且具备相关企业的岗位操作能力, 最好能在企业里面从事技术改造工作。但目前大部分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教师自身就缺乏实际专业技术工作经验, 存在自身动手能力不强的问题, 有些工程学科的老师甚至连基本的机电设备都不认识, 更不要说操作了, 因此很难把实际工作中的经验贯穿于教学之中, 最终还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离开来。而从企业聘请的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 由于长期没有认真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而且所处的环境和学校有所不同, 不可能花心思来思考教育学的相关问题, 所以虽然他们自己能完成相关的的操作, 但在如何把相关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方面还略显不足。

4、教学管理体制改革严重滞后于形式的发展

“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涉及到专业、课程、教师、学生、学校的实训、顶岗实习、考试考核等多个因素, 忽略了任何一个因素都可能影响实际的教学效果。实施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 要对相关专业的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进行调整, 并根据现有教学资源合理安排各个教学模块, 从而完成相应课程的学习和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 这种教学管理比传统教学管理难度大。所以探索有效的教学管理方法及考核评价是各级教育管理者应该认真考虑的事情。

5、校园文化建设落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在管理、教学及人才培养方面的精神支柱, 目前的校园文化还适应不了“理实一体化”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

三、真正落实理实一体化教学应采取的措施及建议

1、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

政府职能部门似乎与“理实一体化教学”没有直接联系, 但强有力的政府政策推动有利于这一教学模式的落实。政府职能作用的发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制定职业教育发展规划, 用计划的手段来发展职业教育;制定并实施一系列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 用法律的手段来管理职业教育;实行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 用政策的手段来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2、教学硬件设施的建设与相关的配套措施

教学硬件设施的建设具体可以针对不同的专业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应根据专业的需要, 购买相关的机电设备, 因为在学校里不可能建出一个工厂, 所以学校实训室的建设应该适当, 不要贪大求全, 要有重点地建设相应的实训室, 以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化工类专业为例, 有单元操作的实训室, 有装置的相关实训室, 还有中试装置, 仿真实训室, 设备很全基本能满足学生学习和教学的需要。二是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本质上来说就是校企合作,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大多数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还停留在口头上, 因为校企合作是有难度的, 企业的目的是获取利润, 所以要真正达到校企合作, 学校与企业两方只能走互惠互利的道路。假如学校能给企业带来利润, 就会有企业愿意合作, 这需要学校有一批在本行业知名的教师, 能给企业进行相关的技术改造, 为企业创造利润的同时也能给自己带来不错的收益, 通过这种双赢的利益关系把学校和企业联系起来。再者学校还可发挥自身优势帮企业培训员工。此外, 还需要政府的相关部门发挥作用, 如对为职业院校提供实习场所的企业给予减税和财政补贴, 鼓励企业参与到学校的建设上来。这样学校的校外实训基地的问题自然就能得到解决。或者由企业来办职业技术类院校, 这样学校自然不愁校外实训基地的问题。三是学校图书馆及信息资源的建设, 应以学生能方便地查阅自己所学专业的各类资料为原则, 当然这个资料包括国内的也包括国外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料。四是在硬件资源的使用方面, 学校要根据形势制定相关的制度, 最终目标是让学生能全天候方便地使用相关设备, 但这需要打破现有的管理制度, 会有一定的难度, 需要逐步过渡。

3、双师型的教师队伍的建设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教师队伍的建设只能依靠学校来解决, 解决的办法有下面几种:从企业引进有一定专业背景并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 对其进行培训;重点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 在走上讲台以前, 在职教师应该有一段时间的下厂锻炼机会, 使其能了解掌握基本的机电设备及工艺过程, 这些培训应是动态的并要持续进行;要在企业或相关科研院所聘请既有实践经验又有较高专业理论水平的兼职教师, 且兼职教师要有合理的岗位要求, 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4、教学管理方法及制度的变革与创新

既使有了一流的教师, 一流的硬件设施, 配套的管理方法没有改革与创新还是不可能真正落实这一教学模式。如果把这一模式比做一部机器, 要让这一台机器很好地运行, 就必须使这台机器的各部件配合良好, 而且还要有可靠的润滑系统, 所有这些都需要强有力的制度做为保证, 但现有的管理体制与机制还不足以保证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统一各个利益主体的思想意识

校园文化代表的是一个学校的精神, 也是一个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信仰, 要在一个学校营造“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气氛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牵扯到学校、教师、企业、学生、学生家长等各方面的关系。传统的观念已经严重束缚着这种教学模式的推广, 因为从传统观念来说学校就应以理论教学为主, 学生学而优则仕, 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观念, 就得让学生和学生家长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如果没有良好的就业和可持续的发展前景做为保证, 这一教学模式的实施与推广的前景不容乐观。

6、职业教育也采取“引进来, 走出去”的办法

要引进吸收国内外一切有利于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方法和经验。我国的职业教育还处于摸索阶段, 需要根据我国的国情逐渐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的模式有利于加快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事业, 但是必须要学会国外解决各类问题的方法, 而不是喊口号。现在有的学校管理者对几个发达国家的教育模式的本质并不清楚, 而是凭着自己的理解来实施某个国家的模式, 这样的引进其后果可想而知。

我国的职业教育管理者应该有把职业学校办到其他国家去的想法, 而且可以结合我国的优势来推行好的教育模式, 这对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是有一定好处的, 当然这也有一定的难度。

四、结语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于一体的教学模式, 体现了高职教育“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 在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现代高职教育中, 这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学生具体操作, 教师整体把握, 可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主动学习理论的能力, 充分调动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 更能突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实现高职教育的质量提升。但其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难度, 如教学经验积累不丰富、教学管理体制和机制不适应这种教学模式、硬件和软件的建设相对滞后于形势的发展等, 所以目前很难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真正有机结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完善改进, 充分利用这一有效的教学模式, 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和作用, 以增加高职院校学生的竞争优势。

摘要:“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措施, 但在具体实施中面临着对这种模式涵义的真正理解、硬件建设、师资培训、制度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问题, 本文从剖析其内涵着手, 从政府职能转变、硬件建设、校企合作、制度建设、师资培训、引进来、走出去等方面提出推动这一教学模式实施的方法措施。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问题分析,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1]蔡丽杰:“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 (34) .

[2]何先应:略论高职“理实一体化”教学面临的七大问题[J].高等职业教育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 2010 (6) .

[3]胡贤民: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研究初探[J].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2) .

西餐教学的理实一体化论文 篇2

【关键词】钳工 理实一体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022-02

《样板钳工制作》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技术技能课程,属于理实一体课程,本着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原则,引入国家职业标准,按照职业技能鉴定的方式组织教学,通过零件加工任务,使学生具备从事本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所必需的钳工零件加工与修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钳工零件加工工艺的制定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守则。

一、挑选了六大学习任务作为教学内容

以任务驱动法为导向,以什形样板的制作作为载体,以制作工艺安排教学,设计了六大学习任务:基准平面的锉削(4课时)——划线(6课时)——孔加工(2课时)——锯削(4课时)——内外圆弧的锉削(4课时)——内六方的锉削(4课时),共计24课时,涉及到工具钳工的大部分操作技术。

二、分组分批分环节组织教学

打破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改以教师下达学习任务,学生查资料自学理论,同时结合实践操作完成学习目标。每个学习任务分两个环节进行:练习环节和正式加工环节。为了让每个同学既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又掌握相应钳工操作技术,教学中采用分组分批交替进行的形式,每组一部分同学先理论學习后实践操作,另一部分同学先实践操作后理论学习,前者在实践中验证和巩固了理论,后者先操作中发现问题,而后在理论中又找到了答案,两者各有优势,均可以达到学习目的。另外,分批交替进行既可以维持课堂秩序又可以解决工位不足的问题。教学中,教师起初只巡回观察,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不直接纠错,给学生犯错的机会,而后以组为单位讲授相关理论,演示相应的操作要领。给学生犯错的机会,可以让学生更深刻领会教师演示操作的技术要领。

第一个环节——练习阶段,即学生探索阶段。由于该课程实践性较强,所以在该环节中,教师设计课堂作业替代传统的理论教学,同时设计实践任务练习操作技术,这样,理论指导实践,实践进一步验证理论,学生能既快速又牢固的掌握知识点和技能。当交替完成,学生也熟悉了操作技术,教学进入第二个环节——正式加工阶段,继续采用分组分批交替的形式,每次交替,一部分同学完成课业任务2,另一部分同学完成对应的加工操作。教师对加工质量现场考核打分。

课业任务1包括了钳工设备、工具、量具以及安全操作技术的相关知识,课业任务2安排在第二环节(正式加工阶段),主要以思考题的形式出现,这样能够使学生综合能力得以提升。

以“学习任务1——基准平面的锉削”为例。教学第一环节,教师下达任务每组一部分同学在课桌旁完成课业任务1进行理论学习,另一部分同学在工作台旁完成4个工作任务:1)台虎钳的操作;2)工件的装夹;3)锉削的方法;4)平面质量的检验方法。交替进行。教学第二环节,一部分同学完成课业任务2,一部分同学领取样板锉削一个基准面,交替进行,同时教师对基准面的质量进行考核打分。

三、考核方式上进行改革

采取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分学习任务独立考核的方式综合评价。理论考核以试题形式考核;实践考核以样板制作情况为依据现场打分,操作难度适当。总成绩为50%理论平均成绩+50%实践平均成绩。课程通过率100%。

四、学习效果

在课堂中,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设备利用率100%,该课程结束后,学生们都交上了合格的钳工样板(如图1),他们也反映,这样上课他们更愿意学,既学到了理论知识,又掌握了操作技术。

五、改革亮点

1.创设了全新的学习情境。教学内容就是工作任务,学习环境即是工作环境,教室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又成为企业生产的场所。

2.全新的师生角色。教师即师傅,学生即学徒,教师既是学习的引导者,也是工作的指导者,又是学习工作的验收员,教师的岗位既在讲台,又在学生中间。学生是自主学习的本体,又是岗位的职员。

3.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工作热情被新颖的教学模式充分激发。

4.理论和实践综合考核方式。分工作任务考核,各个任务理论和实践分开考核,学生通过率较高。

整个教学环节由理论教师掌握,由钳工老师傅进行辅助的实践教学,真正实现了理论和实践一体,工作和学习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5.

[2]朱江峰,姜英.钳工技能训练[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6.

西餐教学的理实一体化论文 篇3

《CorelDraw》是平面设计专业的主干课程,利用其强大的功能,架起与基础课、专业课的桥梁。也就是说《CorelDraw》是一门非常重要的承上启下的课程,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体现出这门课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授课教师只是教给学生软件的使用方法、各个工具的作用,最后的考核也仅是以能够简单使用软件为标准,有些专业的学生甚至从来没有学过美术方面的基础知识,就更不要说审美方面的修养,这样就造成了知识链的断裂、知识与知识之间是零散的、没有联系的,学生很难做到学以致用和活学活用。我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在课程改革方面,总结研究出一些项目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并应用于教学过程。

2《CorelDRAW》项目课程的组织

首先,可以选择一个房产广告主题的设计项目为样本来设置一门完整的项目课程,该广告应包含若干个不同的内容,有首页宣传、内容描绘、优惠活动等静态页面。设计该广告的技术应包括页面的排版设计、图像处理(PhotoShop)、标识图案的设计等,每个设计过程都采用了不同的技术,综合了不同的操作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可以依照每个页面设计时的难易程度及技能要求的不同来编排整个广告主题的设计流程,每个页面的设计过程被视为一项独立的工作任务,该设计作品即是一个子项目,构成一个独立的模块化项目课程单元,教学过程即围绕该作品的设计任务展开。

对于一些较复杂作品的设计,如首页设计,还可以依据该页面的构成将其进一步分解为若干个小部件,更小的下一级子项目,如:布局页面、广告横幅、文字条、导航栏、标题、栏目内容、插画、落款等,该作品的设计任务也可依据其设计流程相应分解为:页面属性设置、布局、配色方案选定、图片处理、框架设计、文字内容输入排版辑编等若干子任务。为完成这些基础部件所进行的相关知识讲解和操作技能训练即构成基本教学单元,即模块化课程单元,其教学过程可以采用“案例驱动”的教学模式,针对每个部件的制作及子任务安排一组技能点和知识点相同,但复杂程度不同的典型案例,让学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教师通过部件制作过程的演示和讲解,并结合相应理论知识的介绍,来帮助学生完成设计任务。案例教学法可以采用“作品观摩---coreldraw实战---技巧讲解---思考和再实战”的循环教学组织模式。“案例驱动”的教学模式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了案例递进和重复学习、重复操作的科学学习方法。

3 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的实施

模块化课程单元的具体教学环节安排如下:

(1)首先,对工作任务做全面详细的阐述。具体内容包括:典型作品展示;作品结构与模块组成分析;作品制作的主要步骤;制作作品所需的各种工具(软件)及涉及的相关理论知识等。

(2)详细讲解作品制作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工具软件的功能及其操作方法,安排相应的操作训练单元,针对每个产品部件举几个制作案例,让学生通过案例制作的训练过程熟练掌握各工具软件菜单的使用和操作技能,该教学过程特别强调各工具软件间的交叉和综合应用。

(3)演示整个作品的详细制作步骤,指导学生模仿实作,完成整件作品的制作流程。该过程可以是教师一边演示,学生一边跟着做。

(4)介绍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解释“作品为什么是这样做的”或者“作品为什么是这种结构”等问题。

(5)讲解制作技巧并进一步拓展操作知识。然后举一反三,再安排几个相似但较复杂的典型作品实例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整个制作过程,循序渐进地提升操作技能。

4《CorelDraw》课程单元的教学程序设计案例

(1)做好准备工作:启动矢量绘图软件设计工具软件CorelDraw,建立新文件,制作好几个不同实例作品并将其拷贝到新文件下。

(2)作品展示、任务下达:教师首先将涵盖本单元技巧点和知识点的实例作品向学生展示,同时下达制作任务。作品观摩时着重介绍作品要求达到的效果以及可以学会的技巧点和知识点,如:几种常见的实例设计,并强调本单元课程在应用设计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作品布局能力是设计专业能力的3大关键能力之一,作品布局的合理性直接影响页面的美观和设计的质量。

(3)CorelDraw实战:该教学阶段教师首先简要介绍一下页面视图、页面布局、标识设计等工具及菜单的使用;然后将作品的制作过程分解为若干子步骤,并逐一步骤演示操作过程;学生同步跟随操作,直至实例作品完成。

(4)技巧及知识点讲解:针对本实例作品涉及的相关操作技巧点和关联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并针对重点和难点的操作技能点进行分步骤操作示范、讲解。本单元课程涉及的新知识点和操作技巧点主要有:页面布局的基本概念、页面尺寸的介绍;设计布局的一般方法;设计教程中工具的使用。?

(5)思考和再实战:教师针对本单元操作技能点和知识点布置新的设计任务,学生举一反三,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教师的指导下创造性地完成个性化设计任务。

5 结语

项目课程的教学过程也可以采用全实践的教学模式,理论知识点讲解以实践需要为原则,并穿插于实践教学过程中,边实作边训练,边实作边讲解理论及实践知识,实现理论和实践教学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知识点讲解以制作技巧讲解为主,理论知识讲解为辅,并注重启发式教学。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所关注的并非是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的课时比例问题,也并非是将理论和实践内容简单地放在一起讲授,而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组织教学,实践在课程中居主体地位,理论从属于实践,服务于实践,理论知识的导入是基于实践需要的原则,是为了帮助解决实践过程遇到的实际问题。理论知识不再强调其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单个的理论知识教学单元仍需保留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参考文献

[1]三人行科技.CorelDRAW图形高手百例课堂.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李明云.CorelDraw标准培训教材.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3.

[3]曾祥辉.Coreldraw12中文版绘图技能与平面设计应用实例.尚艺堂工作室.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4]苇丽梅.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

西餐教学的理实一体化论文 篇4

[关键词]中职PLC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一、关于PLC

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可编程控制器的功能已远远超出了顺序控制的范围,被称为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 PC)。为区别于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 PC),沿用PLC 这个缩写。PLC编程与应用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需要注意实训环境、课程设置、教学原则方面的思考。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概念及优势

理实一体化不仅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沟通和联系,而且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激情,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讲知识,教方法,练能力是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质。

理实一体化教学采取"教、学、做、考"四位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界限,将理论和实践教学有机地融为一体,从感性认识入手,加大直观教学的力度,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成为培养技能型人才有效的教学模式,是适应中职学生实际的一种有效教学模式。

具体而言,其主要具有以下优势:

第一,打破了传统的教学及评价模式,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保证了学生能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第二,使学生从实践中得到感性认识,并将感性认识自觉地上升为理性认识,使整个教学过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符合中职教育的规律。第四,能有效地提高师资队伍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要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理实一体化的教材、理实一体化的教师和理实一体化的场地。编写理实一体化教材是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基础。而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实习操作的理实一体化教师队伍是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关键,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场地是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基本物质条件。

三、中职学校PLC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1.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第一,以市场为导向。中职 PLC 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这些人才要能够很好地适应市场的需要。中职学校在设置课程时,要将学生的就业放在重要的位置,在充分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市场发展需要设置相应的课程,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在教学当中还要将国家的有关法律制度纳入课程当中,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更好地面对市场竞争的需要。第二,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目标。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中职 PLC 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中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在提高学生理论素养的同时,注重对学校实践能力的培养,突出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在教学过程中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出发,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在职业领域当中的运用。同时,还要提高课程模式的实践性,增加实践在教学当中的比重,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增强职业在现实社会中的适应性。第三,课程内容要突出整合性。原有的教学课程内容相对来说都是彼此孤立的,在教学中的联系不是很紧密,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就是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进行重新的组合,增强不同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可以利用模块化的形式将知识与技能进行灵活的组合,通过这种方式达到教学目标最佳实现的教学任务。在教学中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并且强调的重点应该是实际应用,能够为实践需要提供充足的理论支撑。实践教学要与理论相适应,形成一种完整的教学体系。在课程内容中增加管理相关的内容,培养专门的高素 质管理人才,适应现代市场发展的需要。

2.结合实践改革教材

目前,多数中职院校使用的《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教材中,基本操作、原理以及电路的应用等是分开的,是按照传统教学模式编写,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中,PLC 教学应当将专业知识与基本操作相结合,学校应当摒弃不符合教学实际的教材,按照学生的特点与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与生产实践等,将知识点进行总结,有计划地展开技能训练。为了适应当代社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可选择学校的专业教师开发一些校内教材,教师寻找一些行业的典型案例,按照教学目标将案例分解为实训项目。例如在讲解机床电路控制的过程中,机床电路有主轴电动机与进给电动机,进给电动机通常是在主轴电动机起动后才能正常运行,这个大课题包含的知识点较多,较为琐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一种控制路线为主题,内容主要包括电路的结构或者控制功能进行授课,如此就能使学生理清思路,还能突出课程的重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开展校企合作

为了提高效率,使学生都成为社会需求的人才,中职院校应与企业合作,组建校内实训基地,提高学校的硬件与软件设施水平,引进企业的生产模式,加强合作,就能為理实一体化教学提供良好的环境。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中,学校应当让学生边学习、边实践,还可利用每年的寒暑假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训,将企业作为提高师生实践能力的课堂,帮助师生共同进步。企业可将学校作为培养优秀员工的基地,制定 “订单式”人才培养计划,如此便可缓解企业用人紧张的问题,还能节省培训经费,一举多得。学生通过实践,就能了解到所学专业的用途,在今后的学习中充分地运用PLC 知识,提高综合素质,成为企业需求的人才,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为企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教育的特点决定中职院校应当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在中职机电一体化教学中,应当按照教学条件与学生的状态选择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运用到中职 PLC 教学当中,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将知识与实践进行有效的结合,适应社会的能力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杨明.理实一体教学模式在中职PLC教学中的应用[J].情感读本(中旬刊).2013.10期

[2]宋彭华.理实一体化教学在中职PLC中的应用[J].新课程(下).2011.08期

[3]夏颖.中职学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J].职业时空.2012 .12月

西餐教学的理实一体化论文 篇5

众所周知,我国职业学校的生源都是那些上不了高中或是上不了普通高校的学生,他们是应试教育的牺牲品,这些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较差,但他们擅长于进行形象思维。而我们的教育是偏重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往往忽视了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因而我们并没有扬其长,而只在补其短,因而学生容易出现厌学情绪。

我们的职业教育由于实习场所、设备及实习教师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实习效果很不理想;又由于课程设置、人才观和激励机制的原因,将职业教育“普教化”,有意无意地将学生引向逻辑思维的培养上, 这种与实践严重脱节的职业教育,严重损害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职业教育不能用普通教育的教学模式来套用,偏重系统理论传授的普通教育根本不适合职业教育。

虽然我国目前也非常重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但目前的培养模式客观上使学生远离了生产第一线,而集中安排的生产实习又不利于学生及时将所学理论同实践结合起来,不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数控专业的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数控编程与加工,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数控加工工艺分析能力、工艺路线拟定的能力,培养学生扎实的数控编程能力和熟练的数控加工能力,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就显得很有必要,我们要模糊理论与实践的人为界限,将某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技术服务融于一体,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比较集中,通常由多位教师共同协作组织教学,教师和学生都融入某一具体的课题任务当中,教师及时为学生解惑,理论与实践交替进行,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力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工作热情。

2理实一体化精品课程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纵观德国的职业教育,我们发现,他们的教材形象具体,图文并茂,学生看了一目了然,非常适合自学;他们的教学重点是放在具体行动上,而不是抽象的公式推导,繁琐的理论验证;而我们传统的教材一般都强调理论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已不能适应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需要。因此理实一体化教材的设计和编写任务已经摆在教师面前,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将知识点融入具体的任务当中, 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完成各个具体任务,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及时用专业理论知识加以解释,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在借鉴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模式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 对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原有的课程结构、 体系、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各专业的省级精品课程建设工作。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精品课程建设,凡申报的精品课程均是重点建设专业的核心课程或校级精品课程。本着“以评促建”的宗旨,进行严格筛选,从而确保了参选省级精品课程质量。经省专家评审组采取审核材料、反复权衡、分项赋分、集体研究等方式严格评审,我校已有6门精品课程获得省级建设立项,课程涵盖“计算机应用”、“数控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电工电子技术及自动化”和“基础课”等专业。

理实一体化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很高, 教师必须是双师型教师,他们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不仅要具备较深的理论水平,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不仅具有任劳任怨、开拓创新的精神,还要具备较强的教学设计、教学组织能力。只有这样具备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才能顺利推行拟定好的教学方案,才能顺利地推进理实一体化课堂的教学进程,才能做到对学生有求必应、有问必答,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为了保证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顺利实施,必须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我校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上可谓是花了大力气,按照双师型教师培训计划,每年都要从各个专业部抽调若干名教师,参加全国职业院校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学校要求各专业教师每两学年必须参加下企业实践活动,为期不少于两个月。教师深入企业锻炼,熟悉了企业的运作模式,了解了企业各岗位对工作人员的知识和能力要求,为职业学校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重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构职业教育新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校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走出一条校企结合或合作的发展道路,积极引进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特殊技能人才,很大程度上充实了我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3理实一体化教学设施

理实一体化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时间与空间的高度统一,要求在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应该具备与专业课程相匹配的硬件设备和教学场所,设备和场所的合理布局在很大程度上会给组织教学提供方便,使得理实一体化教学更加高效。

西餐教学的理实一体化论文 篇6

1《电工基础》课程概述

《电工基础》是高职高专电工专业的基础课程, 其中涉及了电路、电阻、磁路等内容, 是高中物理知识的升级版[1]。该教材的学习重视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 其中理论知识很强, 知识点过于抽象, 学生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 且该课程的课时相对较少, 导致该课程成为电工专业课程中的难点, 成绩一直不理想。

2《电工基础》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教学方式过于落后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 重视对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众科目都面临着改革的困境。《电工基础》课程依旧保持着传统的教师灌输理论知识的教学模式, 学生的积极性大大受挫, 对原有的教学方法已经产生厌烦感, 且该课程的内容都具抽象性, 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 已经不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电工基础》课程面临的重要挑战。

2.2 学生缺乏实践机会

学生缺乏课堂实践机会, 课堂的参与度不高, 会很大程度上制约学生对电工知识的吸收, 不能亲力亲为, 对正弦交流电、三相交流以及非正弦交流电的区别及原理就不能深度领悟, 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 不够说服力。由于《电工基础》课程的内容趋于理论性, 学生在理解上存在难度, 缺乏实践性, 导致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低下, 制约着未来学生的职业发展[2]。

2.3 教学条件相对落后

高职高专大都是民办院校, 投入的资本相对较少, 经常会出现资金短缺的现象, 这也导致教学条件相对落后, 教学设施短缺的现象。《电工基础》课程的开展需要足够的教学资源, 而这些民办院校很难满足这一要求, 缺乏实践基地, 制约着知识的学习, 也是亟待解决的一项问题。

2.4 教师能力存在问题

《电工基础》课程对教师的要求很高, 既要具备理论知识, 也要具备足够的实践操作能力, 将理论与实践集合在一个教师身上, 有利于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有机整合。但是, 目前《电工基础》课程教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是由两个教师负责, 这样对知识点的整合就会存在问题, 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3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势

3.1 化抽象为具体操作

化抽象的理论知识为具体的实践操作是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主要优势和特点[3]。电工基础理论内容的枯燥性很难被学生接受, 化抽象的内容为具体的实践操作, 帮助学生将所学习的电工理论知识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加以验证, 可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该课程中设计的内容很多, 围绕着“电路”这个主题, 通过对电路等的实践操作, 有助于学生掌握操作的流程和原理, 进而上升为对理论知识的认知, 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2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不仅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 也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的实现了对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团结协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激发学生的思维,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是顺应素质教育要求的重要体现。在此过程中, 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会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具有积极作用, 是学生日后步入社会的一笔宝贵的财富。高职高专院校以职业教学为主, 而职业教学要体现其实用性, 用加强学生的模拟实验和实践操作, 对高职教育的发展具有很高的价值意义。

4《电工基础》课程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有效策略

4.1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为教学开展提供基础

在《电工基础》课程中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 提高教师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是必然选择, 可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开展提供教学基础[4]。传统课程教学的理论和实践部分是采用两个教师负责, 对知识点的整合性和统一性不足, 不能直接从知识型向技术型进行转化。针对这一现象, 应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在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互相转化方面进行优化和提升, 对电路中涉及的各个知识点都要建立联系, 更利于教学的开展。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增强对学生实践性的认知,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电工实践机会, 以增强对电工理论知识的诠释, 是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开展的重要条件。

4.2 建立教学实践基地, 加大专业实践操作力度

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应具备电路实验室, 可对其中涉及的电路实验进行演示性操作, 让学生参与其中, 从中体会生活的奥妙。教学实践基地不仅仅要满足实践操作, 还要融入理论知识教学, 真正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不再划分理论教学区和实践教学区, 二者相互依存, 相辅相成, 进而形成统一的整体, 可更大程度上的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在教学实践基地的实验室中, 应具备实训桌、空气开关、电源、插座、电流表、电压表、电流互感器等部件, 为电工基础课程教学的开展创造实验条件[5]。例如, 在学习三相电路时, 对三相交流电路的概念进行学习, 教师应带领着学生们一起对三相交流电路的原理以及特点进行实践性讲解, 能让在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 了解三相交流电路、变压器以及三角形连接等知识, 通过实践操作, 会对相关知识了解的更为透彻, 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3 提倡小组合作教学, 增强学生的实践与合作能力

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中, 应提倡选用小组合作的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的实践方式更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进学生彼此的情感和集体荣誉感, 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团结意识、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将学生平均分成不同的小组, 每个小组的电工基础知识相当, 小组成员呈现多元化和层次化, 来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 更具价值和意义[6]。例如, 我们以低压配电电路的安装为例, 每个小组一个集训桌, 并提供所需的空气开关、电流互感器、导线、电源等构件, 让学生们在安装低压配电电路时, 对每个装置的构造、原理和功能都要予以了解, 然后让每个小组进行电路连接, 连接完毕后, 教师检查小组的连接情况并让代表予以解释说明, 其余的小组对该小组的实验操作进行评价。

4.4 提倡任务驱动教学, 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在《电工基础》课程教学中, 可采取任务驱动教学的形式, 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任务, 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任务的实施, 以小组的形式来完成任务,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尤其是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电工基础》课程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很强, 只有学生自己进行自主探究, 才能从中体会电路各元件、各种电流等的原理, 让学生自己去挖掘, 可激发学生的思维, 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在任务驱动教学中, 有别于小组合作教学, 教师应积极发挥其引导作用, 是对学生完成整个任务的过程考察, 而不仅仅局限于对小组讨论部分的关注, 小组合作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我们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为教学实例, 教师先向学生讲述正反转控制电路的操作要点和需注意的问题, 然后将学生平均分成不同的小组, 布置本节课的任务, 以小组的形式来完成。检查每个小组对正反转控制电路连接的成果, 进行小组评价, 教师再予以评价, 并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与归纳, 从中评比出最为优秀的小组, 并予以一定的奖励, 对表现欠缺的小组予以鼓励, 最终教学完成。

4.5 加大校企合作力度, 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平台

为了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实践平台, 更好的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 高职应加大校企合作力度, 利用长远的眼光看待《电工基础》课程教学, 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但是, 校企合作还面临着瓶颈的问题, 认为从高职院校中获取的利润相对较小, 不会对其构成吸引力。企业应端正态度, 不可拿利益来衡量教育事业, 应形成高度的责任感, 且高职院校的优质人才会直接留在企业中, 为企业积累了丰富的人才资源, 有利于企业未来的发展与进步。通过让学生在企业实地进行实践操作, 教师或企业的专业辅导人员予以辅导, 能深度了解其理论知识的内涵, 不仅仅局限于对书本内容的解读, 可对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多种问题进行总结, 为学生日后的工作提供经验基础, 提高学生《电工基础》课程的专业水平, 实现了教学模式的优化和创新。

5 结语

总之, 将理实一体化应用于《电工基础》的课程教学中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有了很大的改观, 既提高了学生的电工理论知识, 也实现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 并通过实践操作对理论知识予以诠释, 使其更具说服力。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使用, 是教育的一大进步, 改变了理论知识与实践脱节的现状, 将重心倾注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进而提高了课堂的高效性, 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摘要:《电工基础》是高职教育中的一门课程, 是基础性和理论性知识的融合, 是电工专业的基本课程。该课程重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巧的学习, 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为步入职业领域而打下坚实的基础。传统的《电工基础》课程过多的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学习, 而学生的实践操作机会却很少, 违背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加强对该课程的改革, 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该文就《电工基础》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予以分析。

关键词:电工基础,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分析

参考文献

[1]王玉蓉.关于电工基础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探讨[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12 (6) :195-196, 194.

[2]成凤敏.电工电子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26) :224.

[3]曾鹏, 门延会, 胡蓉.高职《电工基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12) :231-232.

[4]李珍.高职电工技术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4) :114-116.

[5]赵小平.电工电子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创新思考[J].科技与创新, 2014 (3) :133, 140.

西餐教学的理实一体化论文 篇7

1 传统教学方式的缺陷

1.1 教学效果不高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理论教学为主,主要采用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做学生看,理实分开的教学方法。课堂气氛沉闷、乏味,特别是电路、模拟电子等内容,本身就抽象难懂,学生望而生畏,教学中常常是老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结果是学生理论学不会,技能也学不到。

1.2 教师能力受限

电工电子的实训(课程设计或实习)课时较少,有时授课者也被分离开来,即理论课由一位教师承担,实训课由另一位教师承担,而并不一定要求教师具备双师素质。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师素质的提升。

2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优势

理实一体化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理论知识围绕技能训练展开教学,针对性强,既利于教师的教,又利于学生的学,“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既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了操作训练。

2.1 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解决了分段教学模式中存在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在知识上不连贯、不衔接等问题。通过现代教学手段和方法,既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1]

2.2 能把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科学有效地转化到生动有趣的实践过程中去,在实践中加以验证,使学生从实践中得到感性认识,并将感性认识自觉地上升为理性认识,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使整个教学过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 能优化教师队伍的知识素质和专业技能结构,使理论型与技术型教师相互转化,从而推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与建设。

3 理实一体化教学在电工电子课程中的应用

教学中经过不断摸索与尝试,逐步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加入实践环节,构成独特的适合电工电子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例如,当讲到“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时,我把讲课地点搬到电路实验室。

3.1 首先,指导学生动手安装简易日光灯电路。学生安装成功正高兴时,让学生思考在交流电路中这是什么性质的电路。

3.2 再让学生测试S2开关闭合与断开时A1、A2电流表的读数。测试结果是A2的读数不变,而A1的读数随着S1闭合而减小。此时,很多学生会问“为什么?”。

3.3 当学生的好奇心被充分激发时,结合“RL串联正弦交流电路”知识,用矢量分析法分析实验结果,得到感性负载电路可以用并联电容的方法来提高功率因数。

3.4 再引导学生从能源利用角度思考,结合书本得出“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

这种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可激发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又如在学习“放大器的偏置电路”一节内容时,我事先搭好电路,而后用电吹风加热三极管,让学生观察电流表的变化情况,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电流为何会变化?学生表现出强烈的探求欲望,而后在结合课本进行理论知识的分析。

再如讲电动机的类型、结构时,一定要对照实物讲解,并安排一定的时间作旋转场演示,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认识,并提高学生对下一节课的预习效果。

可见,电工电子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而且学习效果也显而易见。

结束语

理实一体化教学即完成了理论教学,又实现了学生技能的培养和提高。实现了“教、学、做”的一体化,提高了教学质量。但在具体实施中也存在着诸多困难,例如学生数量多,学校的设备配置不能完全满足课程的教学要求;课程改革还不尽完善,课程设置还存在不合理的地方;评价体系还不够全面等。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在深化教学改革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克服、不断完善。[2]

参考文献

[1]谢旭阳.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讨[J].科学咨询,2009(11).

西餐教学的理实一体化论文 篇8

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 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将这一过程引入到教学课堂中势必需要一个载体将学习与工作紧密结合, 以“学习的内容是工作, 通过工作实现学习”为宗旨, 促进了学习过程的系统化, 使教学内容更贴近企业生产实际;实现教学实践与上岗工作“零对接”。

工作页不是完全等同于汽车维修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任务单或工作单, 而是源于汽车维修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 以此作为学生的学习任务。以工作页作为载体指导学生在体验工作过程中进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学习。

二、工作页的主要内涵

目前, 不少职业学校在技能实训教学中使用了工作页, 已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实习报告。工作页将是现代职业教育中学生的主要学习资料, 是帮助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工具。因此, 工作页不能单纯的体现工作技能的培养, 而是体现对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有效的工作页, 应该由工作内容与目标、工作准备、学习内容、工作过程以及工作总结等五个关键的要素组成。

1.工作内容与目标

工作内容与目标让学生明确在模块教学中工作的具体任务与目标, 即让学生知道“要做什么事, 做这件事有何收获。”根据工作任务与目标的要求, 学生可以初步制定工作计划, 大致确定所需的工具及维修资料。该要素可以用简单的几句话来描述, 字数不多, 但其意义重大。

2.工作准备

工作准备应该包括工作劳动组织、工用具准备及相关知识准备三个内容:工作劳动组织是指小组内工作分配情况, 比如就“谁拿工具”、“谁进行仪器操作”、“谁负责记录”及“谁负责安全监督”等进行合理分工, 让学生模拟进行班组分工, 培养团队精神。

工量具准备是指让学生根据工作内容与目标, 分析涉及哪些工具的使用, 领用哪些工量具与设备, 才能完成相关工作任务, 模拟汽车维修企业的“工量具的计划与领取”等环节。

3.学习内容

为顺利完成工作任务实现目标, 学生必须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工具设备的使用方法及操作注意事项。学习的内容应是综合化的, 它包括知识和技能, 是与实际工作过程相联系的。部分知识通过教师讲解, 采取教师演示或学生模拟的形式获取, 部分知识通过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获取, 部分知识通过学生查找资料获取, “做中教, 做中学, 学中做”充分体现理实一体化教学。

4.工作过程

本要素是工作页的主体部分, 需用较大篇幅详细记录工作过程、相关数据及故障诊断分析。要注意突出工作页对学生实操过程的指导作用, 要将工作过程的关键步骤具体标明, 以达到只要学生依据工作页便可基本独立完成整个工作过程操作的效果。本部分内容可以设置一定量的填空题与问答题, 要求学生分析、记录。但必须规定学生记录、填写的所有内容都应该是从工作操作中实际获取的数据、相关诊断分析思路及其结果;或者是工作操作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的或应该特别明确的知识点。这一阶段工作应该完全覆盖整个工作任务的所有操作与分析诊断环节。其中相关任务完成后, 实操场地的整理和清洁, 要逐步按照质量管理的5S管理理念——整理、整顿、清洁、清扫及素养的标准规范执行。

5.工作总结

本要素是让学生总结自己在完成本工作任务之后获得哪些收获, 掌握了哪些技能, 有哪些体会及经验教训, 是否达到了预先制定的工作目标。这样做, 可以让学生养成事后总结的习惯, 有利于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同时作为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的一个依据。本部分撰写的字数不一定太多, 但要达到总结提高的目的。

6.与工作页配套使用的教学评价与反馈页

本要素是让教师、学生在对完成工作页情况做出评价, 是对教学过程的有效监控与评价。教学评价与反馈是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环节, 它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多方面作用, 从整体上调节、控制着教学活动的进行, 保证着教学活动向预定目标前进并最终达到该目标。同时具有检验教学效果、诊断教学问题、提供反馈信息、引导教学方向等作用。因此在以工作页为载体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中更应重视教学的评价与反馈, 及时掌握教学情况, 并根据教学评价与反馈情况对教学内容与程序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正, 以更适应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三、工作页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

下面以笔者在“电控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中设计应用的工作页为例, 说明工作页的编制、运用见表1。

此工作页包涵了工作页的5项基本要素, 在编制此工作页时, 将学生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进行认真的分析, 并将它们有机地融入到工作页当中, 让学生能在完成工作过程中完成学习, 有效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更好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及创造意识。

在运用工作页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时, 可以较好地解决以下方面的问题:

1.能较好地解决理论与实践统一的问题;学生实践技能与企业需求统一的问题;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团队合作统一的问题。

2.能较好解决传统教学中“教师无从下手教”和“学生无从下手学”的问题, 即教与学的基本矛盾:教师很想尽力地教好, 学生也想学好, 但却总是事与愿违, 学生学不会, 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工作页为教与学提供了有效的沟通途径。

表2为此评价与反馈表, 与工作页一起使用, 它即能有效监控工作页的实施情况, 又能促进工作页的有效实施, 并不断完善和推动工作页朝着更加实用、更加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四、工作页的编制、使用心得及注意事项

在实践过程中, 笔者体会最深的是:在编写模块教学工作页时, 必须抓住上述六个关键要素, 认真分析每一个教学任务, 设计合理的工作页, 才能较好地发挥工作页固有的作用。善于运用工作页实现理论和实训一体化的教学, 让教学过程不再难“熬”, 既减轻了教师的劳动负担, 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同时又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工作页使用时应与评价表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工作页在实际使用中常常碰到如下问题: (1) 学生不能顺利完成任务; (2) 学生操作超时; (3) 学生填写表格不熟练甚至不会填写等。因此在实施工作页教学时, 教师要做好教学前的引导说明工作;教学过程中的开导与辅导工作;教学结束后的总结与评价工作。

工作页的编制使用注意事项: (1) 不要编制过于复杂的工作页; (2) 工作页的填写应简单, 不要要求填写过多的文字; (3) 工作页的使用应贴切教学实际, 并能很好的反映教学内容; (4) 要对每一份工作页进行认真的批阅, 而不仅仅是把它当作给学生的一个练习单而已; (5) 在推行工作页教学中, 避免批评学生及言语伤及学生的自尊心, 要多表扬、鼓励学生每一点每一滴的进步, 让他们喜欢上工作页这种学习模式, 熟练的填写工作页, 这样教学才能事半功倍、成效显著。

最后, 工作页的编写是一项充满智慧与内涵的工程, 工作页要求贴近学校配套的实训教学设备, 又要求编写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 学校应组织精兵强将, 编写出与实训设备配套的、并具有本校特色的工作页。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高中信息技术的理实一体化探讨 篇9

关键词:高中 信息技术 理实一体化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突破了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教学环节相对集中。在这种模式的指引下,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实践中深化所学知识,同时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实现理实一体化最直接的途径就是让学生运用理论知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很多教学要点只有经过运用,才能被学生熟练掌握。如Office应用软件是信息技术中最常用的一个工具,在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笔者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案例,讲述了一个关于统计数据的故事:“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死于癌症的人数远远高于其他州。这个数字似乎告诉我们,加州不适合肺癌患者的康复。但是,事实正好相反,加州的气候非常有利于肺癌患者的康复。”

有关加利福尼亚的相关数据如表1所示:

为了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笔者让学生借助Office软件制作相关的统计图,然后让学生分析这组数据。通过绘制图表,学生认识到,如果只从死亡人数上来分析,那么加州确实不适合肺癌患者居住。但是,这样的分析显然是片面的,因为每年移民前往加州居住的肺癌患者不断增加,而死亡人数的增长幅度并没有移民的幅度大,这就可以得出加州适合肺癌患者居住的结论了。通过对实例的探究,学生能够灵活运用Office软件,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辨能力,而且也更牢固地掌握了相关知识。

二、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必须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更好地落实理实一体化的教育理念。如Cooldraw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应用软件,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笔者给学生设置了一个任务,让学生利用已有的工具和软件,录制一段音频文件,可以是一段歌声,也可以是一段对话记录,题材不限。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学生都非常积极地参与,有的学生先在网上找出一段伴奏音乐,然后自己演唱;有的学生讲了一个故事或者背诵了一段诗词。然后,学生借助Cooldraw应用软件,处理自己收录的音频素材,最后提交给笔者一个有明确主题且内容丰富的音频片段。通过这个任务,学生主动运用了“多媒体信息加工”中的各个相关知识点。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是实施理实一体化的良好体现。

三、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是值得信息技术教师采取的一种教学模式,它能充分体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理念。如“信息获取”这一章节的主要教学内容,就要求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找寻自己需要的信息。为了加强这部分教学内容和生活的实际联系,笔者要求学生在网上查找目前全国各城市出现大面积雾霾天气的原因、雾霾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人们可以采取哪些防护措施等。这个任务非常生活化,把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但是,想要更深层次地探究这几个问题,学生还需要具备全面的信息查找与搜索能力。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在百度或google中找到一些常识性的信息,也有不少学生能够逐渐摸索到相关的专业网站以及专业论坛,然后挖掘出自己需要的深度信息及素材。这个过程不仅让学生关注了当下的社会热点问题,而且锻炼了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及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理实一体化能够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及意义,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这不仅能在教学中充分体现理实一体化的理念,而且还能深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

参考文献:

[1]禹禄君.探究理实一体化教学新模式[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2]赵璠.信息技术课程课堂教学方法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2).

商贸类专业学生的理实一体化 篇10

为此, 我校商贸类任课教师曾尝试联系福建几家企业, 想让学生能在学习之余体验一下企业实践的滋味, 然而在所联系的十几家企业中有90%以上的企业明确表示无法给在校生提供实践机会, 剩下的企业虽然愿意接收但要求学生实践的时间要长, 这不符合我们的教学安排, 所以专业操作能力的培养仍然是中职校商贸类专业教学的一个难题。面对这种状况, 我们得靠自己来解决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能力的培养问题了。这让我想起德国的职业练习公司和荷兰职业学校的微型公司。大家比较熟悉的是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 但在德国, 和“双元制”一样可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另一种模式是“练习公司”, 它是为了使理论和实践进行结合, 提高学生的兴趣而建立的, 它主要针对就业培训和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培训 (转岗培训) , 以商务类为主, 是商务类专业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模拟操作。若上述“双元制”系统的企业不能提供的教学服务可由练习公司来提供, 练习公司不是“双元制”的定点培训中心, 但它同样也为职业学校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练习公司”是一种模拟的公司, 没有真正的产品, 但它却设立了健全的机构, 并设置了必要的岗位, 除了真正产品之外, 它的运营和普通的公司没什么两样, 学员在练习公司可以进行岗位仿真练习, 甚至还可以进行轮岗练习, 比如人事岗位学完了可再学财务岗位, 在练习公司学成之后, 同样可随即投入真正的工作当中。对比德国的这两种实践模式, 后者更适合我们模仿。再来看看荷兰的“微型公司”, 它的创建目的是要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独立行为能力、自我激发创造能力、责任感及团队合作能力, 做到理论结合实际;微型公司完全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创业思路创办起来, 由学生自己进行工商注册, 建立财务, 运作9个月后, 也由学生自己进行注销 (规定每个微型公司的运营期只能为9个月) ;微型公司的资金以投资入股的形式产生, 每股25欧元, 最多发行80股, 即微型公司的启动资金上限为2000欧元, 禁止学校及家长给予资金赞助。微型公司建立后, 学生要进行:生产产品、销售产品、财务结算, 并且要自己选出公司的领导层来决定公司的战略决策、并被要求写一篇业务经营报告。学生通过在微型公司工作, 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为其今后的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据介绍, 荷兰职业学校微型公司锻炼出来的学生有的已经成为大公司的骨干。荷兰微型公司管理机构每年都会召集220家微型公司, 评出最佳的微型公司以激励学生, 学生参加微型公司后, 普遍都觉得比在课堂上学到的要多。所以我认为“微型公司”的模式也同样适合我们模仿, 值得借鉴。为此我校商务营销教研组的全体教师在调研了福建几家贸易公司的贸易模式之后, 决定在本校07级商务及营销班级的学生中展开一次为期一个月左右的营销实战演练活动, 活动分组进行。考虑到安全问题, 演练活动安排在校内进行。演练活动按以下步骤进行:首先, 调查。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一次校园市场问卷调查活动, 各活动组在老师的指导下, 各自草拟了一份关于“销售什么商品”的调查问卷, 由校园市场的需求来决定本次实战演练要销售什么商品;第二, 营销计划书。各活动组根据调查的结果进行统计整理, 并根据整理的结果各自草拟一份简单的调查报告, 并分别撰写营销计划书, 包括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商品的进货种类、商品的销售定价、商品的销售渠道以及打算采取的一些优惠促销手段等等;第三, 筹资。由学生自己筹集成本资金, 建议他们可根据各人不同的经济条件, 按股份的形式投资入股 (比如, 每股可以是50元或100元, 最后的利润分配就按各人拥有的股份进行分配) , 同时要求各组选两位同学做好财务工作 (会计记流水账, 出纳管钱) ;第四, 进货。由本教研组全体教师带队, 前往商品批发市场选购商品;第五, 销售。利用每天下午放学至晚自习开始前的这段时间在校园进行营销实战活动 (共进行四场活动) , 要求学生在演练期间尽量采用所学过的各种各样促销方式和技巧并做到随机应变, 尽可能地把商品销售出去;第六, 结算。商品销售完毕后, 要求各组学生认真地进行财务结算, 并分发利润;第七, 总结。演练活动结束后, 要求各组学生讨论本次演练的心得体会, 每组写一篇总结并在全班进行交流, 互相学习。

这次活动前后持续了近一个月时间, 其中销售活动时间选在校运动会期间, 这样有助于销售量,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兴趣。通过本次活动, 学生反映非常好, 实践气氛非常活跃, 他们真正理解了书本上所说的, 甚至反映学到了书上所没有的, 充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各小组也表现出良好的团队精神。

鉴于学生资金成本的有限, 下一步我教研组准备联系有关企业, 让学生在校园内甚至校园外按以上步骤搞多种销售渠道的产品代理 (这之前我们在学生中已尝试做过小部分饮用水代理) , 让商贸类学生也能在校期间做到理实一体化, 为将来的就业积累经验。

摘要:真正做到理实一体化仍然是目前中职校商贸类专业的一个难题, 本文从德国的“练习公司”模式和荷兰的“微型公司”的模式中得到启发, 结合一些企业实际的贸易模式, 提出并实行让商贸类学生在校期间得到实践的可行性思路。

上一篇:高级资产管理下一篇:自动收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