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实一体教学模式

2024-06-18

理实一体教学模式(精选12篇)

理实一体教学模式 篇1

在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 理论知识教学、实践技能教学、校外顶岗 (毕业) 实习等环节构成了一种常见的教学模式, 其表现为实践部分单独进行, 理论部分独立开展, 两部分不能很好地融合, 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因此建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非常重要, 通过整合实践和理论课程, 形成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成为高等职业院校的工作重点。

1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定义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指在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地点, 同步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 使专业理论和实践操作成为一体, 学生可有计划地按照教师布置的任务和学习要求结合理论知识进行专业实践。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不仅使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一体化, 也使教师的知识、技能能力一体化, 还有使教学场所一体化。因此, “理实一体化”不是理论和实践教学在形式上的简单组合, 而是从学生实践技能形成的认知规律出发,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2 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

2.1 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师在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教学中, 通过示范或操作等手段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它能够使学生获得具体、清晰、真实、形象的感性知识, 加深对书本知识的掌握, 将抽象的内容和实际联系起来,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 掌握正确的技能。上课前教师要做好上课演示的所有准备。

2.2 讲授法

首先给出项目, 通过操作演示以后, 教师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同时将一些重点的知识引入并讲解, 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系统的知识。讲授要有系统性, 重点突出。讲课的过程是说理的过程,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要做到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既符合知识本身的系统, 又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这样学生就能一步步掌握专业知识。

2.3 练习法

练习法是指学生在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后, 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训练, 从而掌握相关技能, 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并进行验证, 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训练时一定要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 强调操作的安全, 提高训练的效果。教师要认真进行巡回指导, 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保证练习的准确性。对每名学生的在训练中的情况要及时地进行记录, 以提高学生练习的自觉性, 提升练习效果。对不按照要求进行训练的学生要组织观摩, 并进行演示, 以保证其学习效果。

3 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重要性

3.1 促进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发展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理论和实践分别开展, 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大部分内容不相符, 容易出现理论与实践互不干涉的局面, 理论不能很好地指导实践。理实一体化教学能够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 促进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 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习理论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教师和学生的距离不再遥远, 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效果也将非常理想。

3.2 一体化教学适合学生的素质现状

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的理论部分, 公式复杂、定义太多, 大部分同学没有兴趣, 易产生不愿意学的情绪, 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理实一体化教学可以改善以上情况, 通过一个个具体的项目使理论教学和实训同步推进, 增强了直观性, 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学习, 使学生能够运用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消化理论知识, 让他们对知识渴望, 对设备熟悉, 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增强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因此, 在教学理念上, 应根据学生目前的现状, 多为学生提供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 使学生们从枯燥乏味的理论学习中解脱出来, 获取需要的专业技术知识及能力。

3.3 一体化教学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

理实一体化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不仅要具有讲授理论课的教学能力, 而且还要具备实践操作的指导能力既要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发展趋势, 又要有运用新知识、新技术、新规范、新方法开展教学和教研的能力。一体化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 增强了教师的责任心, 促使教师钻研业务、苦练实践技能, 提高教学水平。

3.4 一体化教学为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提供平台

在一体化教室上课, 教师能很好地把学生情绪调动起来而且在教学工程中, 教师还可采用学生自主提问的教学方法, 即以学生质疑为切入点, 以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方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4 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践

4.1 教学内容一体化[5]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是土木工程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应根据职业岗位要求, 结合企业的实际工作的需要, 参照相关职业技术资格标准及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 将课程分为基础知识实训模块、实训模块组成。教师根据各模块的要求整合教学内容, 重新组织安排课程, 将理论知识融入到每个实践教学环节中, 将教学重点始终放在提升学生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上。

4.2 教学组织一体化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的每堂课都是按照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三个步骤来进行教学组织。在讲解过程中, 教师以实训内容为主线提出相关问题, 在对每个问题进行解决时先让学生与老师一起进行操作, 然后大家一起对该问题进行总结分析, 让学生体验真实的工作过程, 之后再让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 从而达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效果。

4.3 教师队伍一体化

开展一体化教学的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均应较强, 能够把理论和实训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既要具备渊博的知识, 又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

4.4 教材编写一体化

本门课所使用的教材是按照一体化教学要求所设计的, 该教材将理论和实践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有任务, 有案例, 贴近工程实践。该教材在我院已经使用3年, 通俗易懂、易学易用, 学生评价较好。每个项目后面的思考题和实训内容将知识点串联到一起, 既有理论思考又有实训练习, 学生学起来较容易。

4.5 考核方式一体化

为适应一体化教学方式,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总成绩计算方法如下:平时成绩×20%+阶段实训成绩×30%+期中成绩×20%+期末成绩×30%。阶段性考核主要以综合性实验为主, 充分体现考核体系以实训为中心。

5 结语

理实一体化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不仅要关注学生掌握技能和知识的情况, 还要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在《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中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 能够改善传统课堂的教学效果, 体现“教学做”的指导思想,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 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理论和专业技能水平, 拓宽学生的就业面,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伟珍.做学教一体化教学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 2009.

[2]梁燕.高职课程模式创建取向[J].职教论坛, 2009.

[3]廖哲智.高职课程建设的反思与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 2007.

[4]贾永红.汽车修理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探讨[J].消费导刊, 2009.

[5]李丹丹.“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J].计算机教育, 2010.

理实一体教学模式 篇2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的整合,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是一种值得提倡的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的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教学已广泛应用于一些职业学校,这种教学方法,经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握不好教学环节,或教师根本只做形式上的理实一体化教学,那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校本学期也开展了理实一体化教学,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本人体会到以下几个方面应引起注意:

一、课堂管理

加强课堂管理。理实一体化教学,主要是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不再象以往坐在教室里的固定座位上听老师讲课,学生记笔记,理实一体化教学主要突出学生主体,学生要在课堂上“动”起来,教学过程中老师应严抓课堂纪律,多花时间和精力加强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合理安排学生操作练习,维持好课堂秩序。课堂纪律好,学生才能学得好。否则教学秩序混乱,还有可能出现安全事故,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二、能力培养

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应成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训练过程。实训时老师应巡回指导,总结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体讲解和强调,提醒学生并引起学生重视,必要时对一些学生作个别辅导,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老师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或不规范操作,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有序地进行操作,老师应督促学生人人动手,个个参与,并加强指导。

三、分类教学

对学生进行分类、分组教学。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各自的个性特点、学习情况进行分类,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如有的学生很聪明,但很贪玩、好动,个性散漫,这样的学生就需要我们对他施加压力,进行引导和督促。课前和他们进行谈心、教育,端正其学习态度,使其明确学习的重要性,课堂上多提醒,让其集中精力听好课,课后多督促,再花时间和精力进行课外辅导;有的学生埋头学习,只管自己,不管别人,我们应充分挖掘这部分学生的潜能,使这部分学生既协助教师进行课堂管理,又可帮助班级里成绩差的同学,培养这部分学生在工作中的有效组织、协调的管理能力,使潜能得以有效地发挥;还有一类学生,胆小怕事,心理承受能力很差,觉得实习操作是件很难的事情,怕干不好或干得不如别人好,对于这类学生,教师应多加引导,激励这部分学生不断地树立信心,磨练意志,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敢于拼搏,勇于进取,面对现实;另有一部分学生性情懒惰,怕脏怕累,不愿动手干,对于这类学生,老师应加以督促,并对他们施加一定的压力,强制他们动手。总之,对于个性各异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经过这种分类教学,才能使好、中、差学生各有所获,成绩均有提高。

四、实训效果

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比速度、比质量、讲效率。理实一体化教学主要突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必须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如果学生想干就干,不干也无所谓,老师不督促,这样,一学期下来,有的学生就一无所获。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经过几次课的操作训练,应能学到很多东西,并能较熟练地进行实物的操作。如果课堂上不讲究质量、不讲效率,学生没有时间观念,操作时边练边讲话,边练边玩,学生操作时时间紧迫感,那么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教师应改变这种状态,操作过程中可分组进行操作比赛,老师在一旁给学生记时打分,并挑选几个好学生来协助老师进行当裁判,同时给予干得好的学生加以表扬,干得差一些的学生以鼓励,既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又满足了学生的好胜心,干得好的学生就更想露一手,信心百倍,干的不好的学生也想努力赶上,不甘落后,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激发了学生的热情,提高了教学效果。

五、实训安排

合理安排实训教学。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就必须建设理实一体化教学项目课程基地,就必须要具有既能满足理论教学、又能满足实习教学的“一体化”场所,开放式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心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保障。只有充分考虑到这些,在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任务时,实训项目申报上去,实训中心把大门打开来,仪器仪表摆上台,学生积极动起来,教学效果才能凸显出来。

总之,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勤于思考,从中发现问题;要不断地善于总结,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加以改进。只有这样,才能丰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内涵,提高教学质量。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浅析 篇3

关键词:技工教育一体化双师型教师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现代企业对劳动者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技工教育正是满足企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摇篮,但是当前的教学模式存在很大的弊端,而 “专业基础理论与技能实践一体化”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就应运而生了。现就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阐述如下:

一、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定义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突破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教学环节相对集中。它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而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方法

1讲授法

在课堂上,将项目展开后,通过演示操作及相关内容的学习后,进行总结并引出一些概念,原理进行解释,分析和论证,根据教材,既突出重点,又系统地传授知识,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构建的系统知识,讲授要求有系统性,重点突出,条理清楚。讲课的过程是说理的过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即符合知识本身的系统,又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这样学生就能一步步掌握专业知识。

2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师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通过教师进行示范性实验,及示范性操作等手段使学生观察获得感性知识的一种好方法。它可以使学生获得具体、清晰、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加深对学习书本知识,抽象理论和实际事物及现象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 课前教师要做好演示的准备工作,根据课题选择好设备,工具,量具。

3练习法

练习法是指学生上完理论课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练习,从而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技巧,把理论知识通过操作练习进行验证,系统地了解所学的知识,练习时一定要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强调操作安全,提高练习的效果,教师认真巡回指导,加强监督,发现错误动作立即纠正,保证练习的准确性。对每名学生的操作次数、质量作好一定的记录。以提高学生练习的自觉性,促进练习效果。对不操作的学生要求在旁边认真观摩,指出操作中的错误,教师及时提问,并作为平时的考核分。

三、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效果和意义

1目前学生的素质现状,适合一体化教学,来提升教学质量

目前技工学校学生基础差,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讲授抽象的专业理论课,学生感觉较难入门,导致学习兴趣不高,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一堂课下来,真正系统理解掌握课程的学生不多。而专业技能课,由于受到理论学习程度的限制,无法深入,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理实一体化教学,可克服单门专业课教学弊端。由于它是在一体化的教学实习场地以一体化的师资对学生进行一体化的教学安排,因此能使每一课题都能讲授、示范、训练同步进行,突出了现场示范,增强了直观性,使学生能够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消化理论,让他们对知识产生亲切感,对设备产生熟悉感,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2通过“一体化”教学,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

一体化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体化教学要求教师不仅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讲授专业理论课,而且有熟练的操作技能指导生产实习,成为能“文”能“武”的“双师型”教师。既要了解本专业及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又要具有运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开展有效教学及教研能力。教师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取长补短,找到“相结合”的最佳结合点、结合方法,使自身的业务能力、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都得到提高。一体化教学对教师的要求高了,教师的压力、工作量大了。同时也锻炼、培养了教师,增强教师的工作责任心,促使教师努力钻研业务,苦练操作技能,提高教学水平。

3通过“一体化”教学,实现“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曾说过:“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教学做合一”思想适合于电工专业课的教学。使我们电工专业的学生对本专业能产生兴趣,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教育联系生活实践,学以致用,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真正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既懂理论又会技能的技术工人。

4促进学校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发展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理论教学和集中实习分别进行,理论教学的内容与实习课题往往不符,出现了理论是这样讲的,而实习又练的是其它的,不利于充分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一体化教学可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融合,让学生在学中干、干中学,在学练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技能,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学生边学边练,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众所周知,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其市场占有率,进而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学生是学校的“产品”,其素质的高低也必将影响到学校的发展与生存。实施一体化教学,可明显改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最终得到的是市场(社会、企业)的认可,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办学效益。

四、对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思考

1理实一体化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各技工學校必须加快高技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2理实一体化教学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强化理实一体化教学后,教学资源的投入必然加大,实习费用必然增加,教学成本必然提高,但取得的效果一时不一定有很大的提高,短期内投入产出不成比例。

3理实一体化教学需要全新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必须进行模块化整合,并改变课时及授课方式。

综上所述,技工教育采用一体化教学有助于改善目前单调的教学方法,改善课堂的教学环境,改变目前技工学校学生普通厌学的现象。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专业课的教学质量,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拓宽学生的就业面,促进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1月

“理实一体”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 篇4

一、“理实一体”课堂教学模式的依据

“理实一体”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来自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在认识、解释、理解世界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知识,学习者在人际互动中通过社会性的协商进行知识的社会建构。根据这样一种知识的哲学观,教育关注的焦点从教师的教学转移到学生的学习和学生对知识意义的形成上,从而唤起对学习者主体性的关注[1]。激进建构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冯·格拉塞斯费尔德提出:知识既不是通过感觉也不是通过交际被动获得的,知识是由认识主体积极建构的,建构是通过新旧经验的互动实现的[2]。

根据皮亚杰的观点,个体的认知结构是通过同化和顺化而不断发展,以适应新的环境。个体每当遇到新的刺激,总是把对象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之中(同化),若获得成功,便得到暂时的平衡。如果已有的认知结构无法容纳新的对象,个体就必须对已有的认知结构进行变化以使其与环境相适应(顺化),直至达到认识上的新的平衡。同化与顺化之间的平衡过程,即认识上的“适应”是人类思维的本质所在[3]。

“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就是将学科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中,它表现为将专业基础、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操作的教学,以及对学生的职业意识培养融为一体,即利用先进的教学设施和生产设备,如多媒体、实物教具、电子实训材料、实践仪器设备等,实现专业理论知识传授和实践操作技能训练的一体化。“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给学生们营造了一种“职业角色”的情境,符合当代职业中专生的学习特点,对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激发,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建构主义主张的教学方法核心是强调学习者是一个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构造者。也就是说,在教学活动中,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参与主动性和积极性关系到教学活动的成败。对于学习基础比较弱并且缺乏主动性的中职学生,如果我们能够搭建一个低门槛的操作平台和营造一个能够调动学生主体意识的氛围,那么就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理实一体”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专业兴趣、调动他们学习主动性、有效提高他们专业技能和强化职业意识等方面都能够起到积极作用,从而切实提高了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理实一体”教学模式是一种符合教育心理学规律,又适应当前中职学校学生学习基础,且满足职业教育目标要求的教学模式。

二、“理实一体”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

首先,正确认识“理实一体”中的“理实”关系。进行“理实一体”课堂的教学改革,授课教师首先要正确认识“理实”之间关系。“理实一体”课堂教学不仅是教师在讲解理论时做一些演示实验,或给学生认识一些实际的元件,而是教师应该把握什么时候讲解理论知识,什么时候做演示实验,什么时候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使这些教学活动或环节有机地融合起来。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也有实践操作部分,但是它往往将实践与理论教学割裂开来。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别由两位老师组织实施,而且是在不同的时间(课时)和空间(地点)内完成。同时为了验证所教授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一般在整个单元理论课讲完后再集中进行。这样做虽然便于实践教学安排,但很容易使理论和实际脱节,使学生在实践操作的时候不能明确实践的目的和要求,因此常常提不起兴趣而敷衍了事。这样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掌握。“理实一体”课堂的教学,既不偏向于生硬的理论讲述,也不停留在无意义的实践操作上,而是将实践操作融合在理论学习过程中,达到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辅相成。

其次,“理实一体”教学运作建立在“对话”交流的平台上。建构主义者推崇的学习平台是“对话”。以对话为基础进行交流,开展协商与反思。对话可以分成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如,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它包括了互相讨论与思考;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包括教师的启发与学生的反馈;学生自我对话,也称反思,即自我认识。第二个层面是人机之间对话。如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学生与设备之间的对话。这种“对话”在“理实一体”教学模式中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应用。在《互补对称OTL功率放大器》这一单元中,学生在观察(或认知)功放电路时,完成了人与设备(即功放电路)之间的“对话”。学生或许会思考这个电路的作用,以及它的名称由来。或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师生对话),最终达到自我对话。这样既把学生兴趣调动起来了,又为后面的实践操作学习铺平道路。

再次,“理实一体”课堂教学运作应向教师提供可以操作的教材。以电子类专业为例,现有的教材将理论课和实验课分开,过分强调实验的独立性和对理论的验证性,不仅造成了中职学生对专业理论的学习困难,关键是使理论和实践脱节,无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我们要推行“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要开展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一体化的教学,就要打破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实践课三门课程在学科体系下的分离状态,把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整合起来,并且把专业实践操作有机地融合于理论教学之中。要实施这种教学模式,我们就必须给教师提供一本能够操作的实用教材。这样,授课教师就能知道专业基础知识怎样与专业理论知识进行整合,专业实践和职业技能培养又应该怎样与专业理论知识进行融合。

最后,“理实一体”课堂教学运作需要有双师型教师的支持。“理实一体”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科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融为一体。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应该同时具备该学科的理论知识,又掌握该学科的实践操作能力。只有这样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才能正确地讲清楚学科理论知识,同时又能把实践操作技能指点到位。也就是说,“理实一体”课堂教学工作需要有双师型的教师来承担。因此,加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双师型培养,不仅关系到“理实一体”课堂的教学模式能否在职业学校专业课程教学中得到推广,同时关系到“理实一体”课堂的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更关系到“理实一体”课堂的教学模式能否在运用中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反过来,“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的开展也为职业学校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它将积极有效地提高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综合能力,强化了教师职业意识形成。

总之,“理实一体”课堂的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主线,以能力为本位,以技能为核心”[4]的职业教育教学要求。同时,它推动了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的变革,带动了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为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提供一个改革的方向。

摘要:“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是一种能实现职业教育目标, 符合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特点, 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但是, 如何正确运用这种教学模式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理实一体,建构主义,实践,思考

参考文献

[1]钟启泉, 高文, 赵中建.多维视角下的教育理论与思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2]高文.教学模式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汽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思考 篇5

近几年,汽车产业的发展形势给汽修专业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机会,但对学生专业技能要求也不断提高。汽修专业的毕业生是否受到欢迎,教学质量很关键。而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高低,正是衡量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

我们原来的汽修教学理论不能紧密结合实践,教学过份偏重于理论教学,实习操作机会少,专业技能薄弱,既不能反映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特点,也不符合社会对汽修人才的需求。传统的汽修实习课教学中,学习的主动权掌握在教师手中,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对与实习课内容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然后进行实习操作演示,学生照教师的操作方法再自己做一遍,若得到的结果与理论一致(或相似)则实习课成功,实习也就做完了。这种的汽修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①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热情低,存在蒙混达关的思想;②教学中对能力的培养十分欠缺,对于技能的培养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③教师知识更新不够。由于教学设备、方法、步骤多年来一直延用,教师做过许多遍,也指导过许多遍,再加上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做什么,教师应付实验教学游刃有余,不更新知识、不更新专业技能同样能组织好教学;④教学过程缺乏创造性思维,不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素质教育提出要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因此,汽修专业的教学不能再停留于“黑板上修车”的传统模式,必须进行改革。

汽修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一方面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把教学与生产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充分发挥汽修实验室的功能,节省教学费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旨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理论紧密地指导实践原则,以构建具有教育性、操作性、实践性、创造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培养学生一定技能水平、自我发展能力为目的的具有职业技术教育鲜明特色的教学型式。这一新型汽车教学模式的构建,对于优化汽修教学,促进学生智能结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理实一体化的精髓是教学创新

传统课堂教学始终保持着一成不变的模式,难以突破框框,其结构、环节、程序固定不变,教师充满个性的教学风格难以形成。其实,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针对不同的课程、教材、版本,不同的教育阶段、教学情境,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条件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况且,在课堂进程中也会出现一些估计不到的情况和教育良机,需要教师随时把握,随机调整。可见,创新与模式是一对矛盾,一线的教师为了实际操作的需要往往追求模式,但如果陷于模式只会使课堂僵化,就谈不上教学创新了。教学创新要求教师突破传统观念,不仅要注重知识点的落实,组织指导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而且要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和志趣,完成知识的建构,形成观念意识,养成思维和行为方式、习惯,初步具备未来发展所必需的能力倾向。养成观察、分析、思考、讨论的习惯,通过自己的体验、感受、领悟获得知识,掌握规律。教学创新还要求学生发挥主动作用,由于理实一体化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因此,师生双方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各有特点:教师的教是为了帮助学生完成对多元化知识客体的认识,因而起着主导的作用;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要通过其内因起作用,所以课堂上要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创新要求教师围绕学生来组织教学活动,作为教师主体,要立足于一个“导”字,而学生主体则要体现一个“动”字,使学生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发生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才会有创新的火花闪现。

二、理实一体化的实质是多元合一

“理实一体化教学”所说的“理”即“理论教学”,所说的“实”即“实践教学”,实践是使学生由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再到理性认识、不断深入认识事物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最重要手段。理实一体化教学重点就是要解决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合一这个问题。从哲学的范畴看,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是“认识―实践―再认识”综合递进的过程,实质就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双元合一。许多教育工作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已经总结出很多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如模块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同时也提出了各种教学手段,如电化教学、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各种汽车台架教学等,关键是如何进一步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综合利用这些方法和手段,来提高教学效率。必须根据汽修的专业特点、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加以合理选择并加以综合运用。

如一节《电子控制点火系统》课,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进行有效的难点突破,在“点火系统的原理图→工作过程→实物观察→分组讨论”的教学流程中,带动学生完成了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培养流程,从而提高了综合观察分析能力。理实一体化教学必须理论与实践高度合一,各种教学法多元合一。在理论的教学中,要讲好基本理论,要抓住实践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去联系。知识的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理论→记忆”的简单循环,更要把内化了的、存储于头脑中的知识恰当地迁移到实际问题情景中,使知识得以转化,实现学习的基本目标。借助恰当的多元合一理实教学法,即可在模拟的情景或全真的环境下,形成学生迫切解决问题的愿望,指导学生研究与讨论,强化思维的频率和密度,切实地体验到运用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增强运用知识、促进知识迁移的能力,从而为创新、创造奠定基石。

理实一体教学模式 篇6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随着现代教学方法的改革,理实一体化教学在中等职业教育中越来越广泛应用,实践证明,理实一体化教学是一种新的适合职业学校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模式。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反而会耽误学生的学习。下面就以武汉市仪表电子学校电信专业《电工电子》课程为例,谈谈我对这种教学方法的认识和思考。

一、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

在传统的电工电子教学中,一般先理论后实践,通常学生在教室上理论课,在实验室做实验,这种理论和实践分开的教学模式和以能力为本位的中职教学思想是冲突的,教学效果自然不尽如人意。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只听不及时做,不适合中职学生的学习方式

中职学生本身理论水平有限,而且学习积极性也不是很高,学生上理论课的时候没有实践,想动手亲自做的时候没有机会,单纯地听课会很快磨灭其学习积极性,如果遇到听不懂的内容,久而久之,就会放弃学习。

2.理论实践分开使中职学生的知识结构脱节

在以前的专业课教学中,通常安排每周四节课的实验课,教师把学生带到实验室,开始做相关实验,通常有学生反映单独的实践使他们没有目标性,两节实验课结束了,他还不知道在做什么,为什么要做那个实验,实验是教材哪一章节的内容,他完全没有进入状态,等他花时间弄清楚这些问题的时候,实验课就要结束了。所以,没有目标性的学习效果太差。

3.理论与实践相脱离,不利于学生的课后学习

比如,电工中做电容器充放电实验时,需要8个学时,如果这个时间不是连续的,学生做了一半中途停止,要做完还得等下一次进实验室,而且还得重复前面的过程,一来浪费了时间,二来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特点

理实一体化教学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这种方法打破理论课、试验课和实训课的界限,将某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技术服务融为一体,教学环节相对集中,由同一教师主讲,教学场所直接安排在实验室或实训车间来完成某个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而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最适合于职业教育教学需要,是与现代企业实现“零距离”接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教学方法。

三、理实一体化教学在武汉市仪表电子学校的实践

武汉市仪表电子学校电工电子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已经两年多,在生源质量下降的同时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学校领导的赞扬和学生的欢迎,下面我以JK触发器功能介绍为例介绍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首先是教师在课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学生分组、任务布置、材料准备等,在本实验中,需要准备面包板、JK触发器芯片(74LS112)、按键开关、拨动开关、发光二极管、导线等。具体的教学过程如下:

1.课程导入

在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触发器的基本知识,也了解了基本RS触发器的基本功能,对于本次JK触发器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复习基本RS触发器有三种逻辑功能,分别是置0、置1、保持,而JK触发器有四种逻辑功能,分别是什么呢?接下来就需要学生自己动手验证。

2.介绍JK触发器芯片(内部结构)

这个过程属于理论部分,对于74LS112芯片内部结构,教师只需要作简要介绍,对着芯片结构图把各引脚含义给学生说清楚即可。

3.JK触发器功能验证接线图

这个过程需要学生自己动手,芯片中2个JK触发器任选一个,输入接什么,输出接什么,学生自己把接线图画下来。(学生已经有这方面的试验基础)

4.学生领材料、搭建电路并通电调试

第三步完成了的学生根据自己接线图的要求来教师这里领材料,然后就可以自己动手在面包板上搭建电路了,搭建完成之后就可以通电调试,这个过程是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关键过程,完全由学生自己安排,按照自己的思路去接线,同时遇到问题可以查书、问同学,最后可以问教师。教师要注意观察整个课堂环境,针对有些学生很严重的错误予以指导,鼓励做得好的学生帮助别人,提醒偷懒的学生等,总之,教师要起到引导、监督的作用。

5.总结JK触发器逻辑功能

和第四步同步进行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结果总结JK触发器逻辑功能有四种:置0、置1、保持、翻转。

6.教师归纳、总结、点评

等学生的实验完成之后,教师集中归纳JK触发器的四种逻辑功能,并加以理论延伸,让学生深化理论知识。同时对本次实验做点评,哪些小组表现好,哪些欠佳,哪位学生表现好,哪位学生有进步都可以一一点评,以鼓励学生下次实践有更好的表现。

四、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现状

1.教学条件不足

(1)缺乏专业教室

目前很多学校都尝试在专业课中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但是真正实施起来,才发现很多硬件条件没有跟上,比如,专业的实验室教室,即教室中不仅能上理论课,同时能进行试验,这就需要教室有配套的电源、配套的实验柜(里面应该有常用的实验设备,比如稳压电源、电子毫伏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

(2)前期准备工作不足

要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需要有充足的试验材料,这需要学期末有明确的实验项目安排和材料清单,这样才能保证新学期有相应的实验材料,而很多学校却忽视这个环节,导致理实一体化变为空谈。

2.课堂秩序混乱

理实一体化教学主要以学生为主体,大部分时间交给了学生,而中职学生自律性比较差,当他们在一起做实验的时候就不自觉地开始聊天、跑题,当教师在指导学生时,有的学生就离开座位甚至疯闹,导致课堂秩序混乱。

3.学生容易感到乏味,教师“吃力不讨好”

理实一体化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其中,主动探索知识,教师主要起引导、监督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不尽如人意,有的学生刚开始还比较感兴趣,但是做到一半就开始放弃,有的甚至领了材料却不做,而教师不仅要有充分的课前准备,还要在课堂中指导学生,维持课堂秩序,但是看到没有完成任务的学生,往往有一种“吃力不讨好”的感觉。

五、理实一体化教学心得

1.教师做好准备工作

包括选择实验项目、准备材料等。

2.有效过程控制

包括每个任务的时间安排、课堂纪律等。

3.培养教师助手,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对于那些做得又快又好的学生,鼓励他们帮助其他同学,这样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同学互相帮助的时候,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精神。

4.及时点评

最后教师点评很重要,点评每个学生的表现可以让他们知道教师其实都在关注自己,可以让他们在下次实践中更加认真。

5.保持乐观的状态

面对生源质量不断下降的中职学生,中职教师千万不能心急,不能灰心,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态,一步步探索,才能让理实一体化教学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胡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张爱卿.现代教育心理学[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艾芹芹(1984.11-),女,现就职于武汉市仪表电子学校,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工电子技术应用、单片机应用。

高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 篇7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校企合作,三课堂联动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难以全面开展的原因

随着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的颁布, 为了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高技能人才, 近几年来我们积极探索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所说的“理”是指理论教学, 所说的“实”即“实践教学”, 其重点就是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合一, 其核心是让学生“动”起来, 在这种模式下要着重凸显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然而在推广实践的过程中, 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究其原因,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思想认识不足。

部分教师对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认识不到位, 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 以课堂为中心, 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 单调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降低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统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忽视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 但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来讲则是相对轻松的。因此要想让众多的教师在思想上乃至行动上接受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非有压力和动力不可。

2. 实践条件不足。

由于专业的分散, 需要多样化的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 但这些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一般都是投入高、收入低、甚至是无收入的, 并且更新换代快。很难在校外寻找到合适的企事业单位建立校外基地以满足相关实践教学的需要, 而学校又存在经费紧张等问题。实践基地的欠缺和设备的陈旧落后阻碍了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全面铺开。

3. 实践经验局限。

由于相当一部分教师是直接从高校走上讲台的, 自身缺乏实践经验, 对设备的维护维修、改造创新涉及甚少, 因而设计的实践项目、应用的教学软件不科学、和实际实践环节脱节、操作性不够强, 至使实验室利用率低下, 实践教学效果不容乐观。部分教师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 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很难提高, 甚至有些重要的实践项目只是停留在黑板上的认识状态, 没有上升到真正意义上的应用掌握, 更谈不上教学内容与生产任务的对接。为此我们对高职教育如何加强理实一体化教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 并对“三课堂”联动教学的新模式进行了有力的研究和探索。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目标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心理学家B.S.Bloom等人认为, 完整的教育目标体系应包括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等三大领域。高等职业教育应围绕市场设专业、围绕岗位设课程、围绕企业岗位需求和职业标准确定教学内容、围绕企业员工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教学。教育教学目标是围绕专业实际岗位典型职业技能而制定的具体要求, 以市场、企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需要为依据, 以学生就业为目的。每项教学内容应当包含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素质目标三项内容。具体而言, 理实一体化教学目标应包括以下内容。

1. 知识目标。

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 使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做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 进而在实践中对专业理论知识进行修正、拓展、创新, 了解、掌握所需要的知识。

2. 技能目标。

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 使学生在操作中掌握相关职业技能。高职高专学生大多抽象思维能力较差, 而形象思维能力较为丰富。课堂讲解效果甚差, 而实践操作积极性高涨。所以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 将教学技能目标进行项目化分解, 由易到难, 逐步递增。通过单项能力、模块能力、综合能力和扩展能力的训练依次提高。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 由一个生手成长为一个熟手, 再到一个高手, 在操作中完成技能目标。

3. 素质目标, 一般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职业素质的培养, 包括学生的身体素质、职业道德、团队精神、奉献精神、质量意识和创新意识等方面的培养。二是创业能力的培养, 学生学习的最根本目的就是满足谋生的需要,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 职业岗位甚至专业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 学生不仅仅是要现在能就业, 还要有一定的自学能力, 满足学生将来再就业及创业的需求。三是通过理实一体化的教学, 学生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包括在学习和实践中, 培养自学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养成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坚忍不拔、刻苦钻研的工作作风, 锤炼学生的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三、构建理实一体化“三课堂”联动模式的内容

把教学内容贯穿于“三课堂”之中, 形成“三课堂”联动的教学内容体系。第一课堂:指在学校或校企共建一体化教室完成的课程学习。含必修学习领域课程和选修学习领域课程, 其中, 必修学习领域课程包括基本素养学习领域、职业素养学习领域、职业技能学习领域课程;选修学习领域课程包括人文素养学习领域、专业性拓展学习领域课程。第二课堂:指在企业或校内生产性实训车间完成的专业认知见习、顶岗实习、就业实习。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学校, 对所学专业还没有一个很理性的认识, 要组织学生到企业、到车间进行专业认知见习;二年级学生就专业某核心技能课程, 组织学生到对口企业顶岗锻炼2个月, 在真实生产环境中掌握专业核心技能;三年级学生在毕业前到企业就业性综合顶岗锻炼6个月, 提高专业综合技能及预就业。第三课堂:主要指学生自主完成的各类培训、考证考级、技能竞赛、学生社团、社会实践等活动。其体系如下图所示。

把教学内容贯穿于“三课堂”之中, 并纳入学校学分制管理体系。凡是从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直接拓展到第三课堂的教学内容, 如计算机、外语的训练、等级考试等均可作为必修学分, 可以以证记分, 以证代考;对各类在报刊上公开发表论文、专业竞赛获奖等设置创新学分;对获得各种专业相关技能等级证书、岗位证书的设置技能学分;对学生自主参与提高素质的各种活动 (包括志愿者、讲座、报告会等) , 可以按时间计算设置素质学分。创新学分、技能学分、素质学分这三种学分均可作为第一课堂的选修学分, 而且部分可以替代第一课堂的必修学分, 以实现学分在“三课堂”中的横向互动, 从而形成了“三课堂”联动的教学内容体系。

四、理实一体化教学“三课堂”联动模式的实践体会

理实一体化教学“三课堂”联动模式, 涉及到学校、企业、学生三个方面的参与。三方的参与积极、主动与否将直接决定教学模式的运行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的体会如下。

1. 学校主动出击。

学校专业教师根据专业需要进行广泛的社会调研, 确定合作的企业, 主动和企业联系, 了解企业文化、企业工作岗位要求和职业标准, 提炼典型的工作任务, 开发学习领域课程, 建立专业课程体系。据此制订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在此基础上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 制订相应的课程标准及课程考核方案。

2. 充分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企业以赢利为目的, 要想调动企业参与高职教育教学, 必须在合作过程中能给企业带来效益, 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学校可在为企业培养合格员工, 为企业进行员工进修、培训, 解决企业季节性用工, 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等方面给予企业支持, 以充分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3. 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一要让学生明确角色定位。使学生明白他们既是学生, 又是员工, 更是社会的一员。因此, 掌握专业知识、专业技术能和提高专业综合素质是共同目标。二要加强学生参与“三课堂”联动的考核。对学生的参与程度及效果均以相应的学分进行记载, 并要求学生写出相应的总结和心得, 装入学生成长档案。

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探讨和实践, 教师双师素质明显提高, 学生的实践能力及专业综合素质得以明显增强, 校企合作更加密切, 在人才培养质量上, 社会、企业认可度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年]16号) [Z].

理实一体化教学导入技巧研究 篇8

传统的职教学科体系及教学模式造成学科之间互相割裂, 理论与实践两张皮, 课堂气氛沉闷, 制约着学生应用能力及岗位实践能力的培养。职教课改志在构建“以能力为本位, 以职业实践为主线, 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 改变传统的讲授、问答及习题等授课方式, 推行理实一体课堂, 将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教学有机结合, 让学生在做中学, 在学中做, 形成教、学、做合一, 实现从传统上的“纸上谈兵”到实战中的“率众杀敌”。

俗话说“响鼓还需重槌敲”, 如果说一节理实一体化课 (或一个项目) 是职业学校教学的“响鼓”的话, 那么良好的导入设计则是重槌中的第一槌。教师首先要抓住这一重要环节, 一开始就扣紧学生的心弦, 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住, 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燃起学生熊熊的智慧之火。著名教育家艾宾浩斯说过:保持和重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在有关心理活动第一次出现时的注意和兴趣的强度。针对职校学生实际, 笔者认为教学导入一定要精心设计, “第一槌”一定要敲浑厚激越, 声声击到学生的心扉上, 从而收到“先声夺人, 事半功倍”的奇效!

导入的方法有很多, 如故事传说导入法, 热门话题导入法, 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导入法, 诗词导入法, 联系现实法, 图片导入法, 联想对比法等等。下面笔者结合自身课改实践, 谈谈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导入设计技巧, 希能抛砖引玉, 对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研究尽点绵薄之力。

2 结合生活经验

现在职校生的学习底子是很薄的, 学习能力很差, 学习积极性亦较低, 因此如能结合他们已有的一些生活经验进行教学, 他们容易理解和接受, 因而也易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如笔者获得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的《流量与流速》一节课, 此课讲解的液压传动中液体的流量与流速的计算, 主要涉及的公式的计算, 学生学习起来感到很枯燥。因此在开始导入时, 向学生展示了下面两张图片, 提问学生:凭生活经验你觉得这两个水龙头哪一个流量会大些, 哪一个的流速会大些?而后又设计了一个水文情况预警的项目, 将黄河某河堤能承受的流量和流速加以限制, 让学生根据现在观察到的一些数据进行预警报告。这样的项目化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笔者是外校借班上课与学生一点都不熟悉但整节课教学气氛热烈,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 结合应用实例

选择学生熟悉的实例导入新课, 让学生感到亲切, 这样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也符合认知规律:从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上升到抽象逻辑的理性认识。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急于求成, 学以致用”的心态, 故而深受学生欢迎。如在《换向回路》这节理实一体化课时, 笔者首先向学生展示了以下图片:

要求学生介绍他们的工作特点, 然后再归纳出共同的特点 (能改变运动的方向) , 再由老师向大家介绍这些机器中均采用了换向回路, 最后提出工作任务:搭建换向回路。这样的项目化教学的导入设计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学生在完成任务中学习了换向回路的知识后, 感到自己也能做出原以为很“高深”的东西来, 会产生了很强的满足感, 提高了学习的自信心 (这对职校生来讲十分重要) 。

4 结合产品加工

理实一体化教学应以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为主线, 以工作任务的完成为终极目标, 工作任务可以是实际产品的加工。因此在导入时如能结合产品的应用与加工的成品展示会激发学习加工出此产品的兴趣, 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如在《数控编程》课上讲解G73指令时, 笔者设计了一个项目《仿真加工球头短轴》。在导入时, 向学生介绍两个小零件 (如图示)

请学生一起来讨论两个零件的形状特征, 再来思考此类零件如何用数控机床加工出, 最后再揭示本节课的工作任务——仿真加工球头短轴的加工图纸。实践表明这样的教学导入, 学生兴趣浓, 教学中能主动参与, 因而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好。

理实一体化的课堂, 其终极任务须是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达成的能力目标是“学生能做成一件事、完成一个工件、制作一个作品和产品。”因此导入时“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教师一定要根据理实一体项目化教学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启思激趣, 把学生的思路带入新的知识环境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促进他们在完成项目或任务中更好的理解新知识。

不过“好菜连吃三天遭人厌, 好戏连看三遍令人烦”, 再好的导入如果反反复复的使用, 不但起不到作用, 反而会使学生感到厌烦, 因此教师要善于不断开发新的“导入产品”, 凭借“以情入境, 以新入境, 以疑入境, 以趣入境”的技巧抢占课堂教学的“风头”, 因为它不仅仅是一门技术, 更是一门艺术。

参考文献

[1]傅道春编著.教学行为的原理与技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2]陈建翔, 王松涛.新教育:为学习服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3]戚业国, 代蕊华.课堂设计与教学策略[M].北京:北师大出版社, 2005.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篇9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是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 主要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强调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并重, 学生毕业后具有直接上岗工作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按知识序列作为教学的主要模式, 理论与实践分开教学, 理论教师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 实践教师注重实际操作,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严重脱节, 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为适应社会需要,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呼吁而出突破了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 在整个环节中, 理论与实践交替进行, 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 而是教学与实践融为一体, 将理论教学融入项目的设计工作过程, 在实践中验证理论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充分调动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就是将理论知识分解到若干项目中, 教师在实验环境里进行教学, 采用项目、案例、任务、产品、工序等方式进行教学情境的设计, 将学习领域各主要内容融入相应学习环节中.以项目的方式设计学习过程, 每一个项目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项目由易至难, 由单一到复杂;学生逐渐成为项目的主体;而教师的指导成份越来越少。

在《PLC应用技术》课程中, 通过使用STEP 7-Micro/WIN软件和程序开发试验环境, 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习有关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完成渐次复杂的工作任务, 不仅能强化学生的专业能力, 学生的团队合作、沟通等社会能力也不断增强, 分析能力、获取信息能力、解决问题的策略等方法也得以提升。下面以《打铃器》为例来说明;

(一) 演示

要求:打铃器又叫电脑自动打铃仪, 可与电铃或音乐电铃配套使用, 适用于学校上下课打铃。学校一般一节课是50分钟, 休息10分钟。为了切合教学需要, 将时间缩短为原来的1/5, 即8:10响铃下课, 8:12响铃上课。响铃时长为30秒。

演示:将设计好的《打铃器》PLC系统通电, 按下启动按钮, 等待………8:10响铃, 30秒后响铃结束;8:12响铃, 30秒后响铃结束。

(二) 分析

1.要想在特定的时间响铃, 首先必须要知道现在的时间, 因此要用到PLC的读取实时时钟 (TODR) 指令, 从硬件时钟读取当前时间。

2.知道了当前的时间, 就要和预设的时间进行比较, 来确定是否启动系统。因此要用到PLC的比较等于命令。

3.响铃时间为30秒, 就要用到PLC的定时器命令。

(三) 讲解

1.读取实时时钟 (TODR) 指令

西门子PLC的读取实时时钟 (TODR) 指令是从硬件时钟读取当前时间和日期, 并将其载入以地址T起始的8个字节的时间缓冲区。

例如:LDSM0.0

TODR VB100

运行结果:当前年份→VB100;当前月份→VB101;当前日期→VB102;当前小时→VB103;当前分钟→VB104;当前秒→VB105;当前星期→VB107.

本例中, 主要考虑小时和分钟数, 因此用到VB103和VB104中的值, 读取VB103和VB104的数值就是现在的时间。

2.比较等于指令

比较等于指令用于比较两个值:IN1至IN2。比较指令包含字节比较, 整数比较, 双整数比较, 实数比较, 字符串比较等。此处时间值属于字节, 故采用字节比较等于命令。

例如:LDSM0.0

AB=VB103, 16#08

LPS

AB=VB104, 16#10

ANM0.1

=M0.0

LPP

AB=VB104, 16#12

ANM0.0

=M0.1

以上程序运行的结果是:当VB103=16#08 & VB104=16#10时, M0.0=1为高电平输出;当VB103=16#08 & VB104=16#12时, M0.1=1为高电平输出。

3.定时器指令

定时器指令包括接通延时定时器 (TON) 、保留性接通延时定时器 (TONR) 、断开延时定时器 (TOF) 。

接通延时定时器 (TON) 指令在启用输入为“打开”时, 开始计时。当前值 (Txxx) 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 (PT) 时, 定时器位为“打开”。启用输入为“关闭”时, 接通延时定时器当前值被清除。

例如:LDM0.0

OM0.1

ANT37

TONT37, 300

=Q0.0

以上程序运行的结果是:当M0.0=1或M0.1=1时, 输出Q0.0=1高电平, 同时定时器计时, 30秒后定时器当前值被清除, Q0.0输出低电平。

(四) 自学

自学时, 告诉学生要掌握的问题, 让学生知道本节课我们要学会什么, 怎么去学, 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这样学生会感觉思路清晰, 任务明确;学习结束后了解自己是否已经全部掌握。对于未掌握的知识, 要求学生记录于课本, 便于讨论解决, 以及课下有针对性的补差。

在本例中学习了时钟读取指令、比较指令、定时指令的部分知识, 学生可以根据参考教材学习相关知识, 达到熟练应用的目的。例如通过时钟读取指令读取当前年月日、通过整数比较指令学会数值比较命令等, 最终达到学生利用相关知识编写实用应用程序并进行仿真验证。

(五) 练习

练习的目的是为了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通过练习可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应用的能力。本例请学生编写一段程序:读取当前年份, 判断如是闰年则亮灯显示输出, 并搭建外部硬件电路。

(六) 应用

为进一步检验学生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知识的应用能力, 需要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增加一定难度, 请设计一自动控制系统:为了节约用电, 学校路灯夏季 (5月-10月) 在晚上5:30亮灯, 夜晚11:30灭灯;第二天早上5:00亮灯, 6:30灭灯。在冬季 (11月-4月) 亮灯的时间推迟一小时, 灭灯时间不变。请编写相关的程序并搭建硬件电路满足系统的要求。

(七) 评价

检查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水平的检验和肯定, 反之, 学生便无从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喜悦, 慢慢心生惰性, 直接影响以后的自学;错误的、片面的认识不能通过检查及时更正, 导致后续学习出现连锁出错, 形成恶性循环。因此, 检查评价是学生掌握自学知识的必要的辅助和强化环节。检查过程中教师要看学生解题的每一步步骤, 从中发现学生自学存在的有知识缺陷的问题, 便于及时纠正。这里, 由学生代表与教师共同对各小组的应用系统进行评价, 同时对本组系统进行优化, 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小结

《机械制造基础》理实一体化教学 篇10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金属材料与热处理、金属冷热加工 (毛坯成型、切削原理、机床与刀具等) 和机械加工工艺 (质量控制、工艺规程、机床夹具和典型零件加工工艺) 等知识。课程教学内容围绕“机械工程材料的合理选用和材料热处理手段的合理应用;合理选择零件加工方法”两大教学主线经全面整合优化而成, 传授工程材料的相关理论, 材料性能的改善方法, 金属切削的基本理论, 机械零件的加工方法、工艺装备及制造工艺等知识。

一、课程的项目导向

《机械制造基础》是机械制造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 靖江职业教育中心校将课程内容重新整合为几个教学项目 (见表1) 组织教学。同时对《机械制造基础》课进行了改革, 改革前机械制造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上一学期的《机械制造基础》理论课。在车间进行两周的金工实习期间, 理论与实践往往脱节, 学理论时由于缺少现场直观的认识, 学生觉得难以理解, 不知所云, 金工实习时, 只动手, 缺乏对相关理论的思考。为了解决这种情况, 在学校的支持下将理论课与金工实习整合, 开发了《机械制造基础》与实训教学项目, 将相关的机床、刀具、工艺、夹具知识等知识点融入到各个项目中, 项目体现企业实际工作任务要求, 以项目带动完成知识学习。在这些项目完成后, 也就实现了《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在实训室中, 教师变成了项目主管, 而学生则变成了项目的执行者, 教学过程变成了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明确要求学生在限期内完成任务, 通过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 激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完成工作项目的过程中完成知识与能力的获得。

二、任务驱动, 理实一体化实施

在金属切削加工部分的各种加工方法的项目讲解时, 从总结《机械制造基础》教学实习各种切削加工的操作和对加工范围的了解入手, 依据工件和刀具间的相对运动 (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 工件和刀具的装夹位置和方法, 刀具结构的特征等归纳总结它们之间的异同。从中引导出各种加工方法的工艺特点和应用, 同时进一步引伸扩大各种加工方法使用范围。这样, 学生通过归纳比较进行总结后, 再通过课堂讨论, 相互交流, 达到基本统一认识。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来训练学生比死记硬背各种加工方法特点要深刻得多, 而且便于掌握应用, 同时也活跃了教学过程。现以项目四中的任务三 (见表2) 为例说明各项任务的具体实施。

学生若想顺利完成任务, 首先要看懂零件图, 熟悉相关的公差、尺寸标注方面的知识, 因此提高了学生学习制图的积极性, 感到了知识的真正用途。学生要进行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 根据工件各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及表面粗糙度等要求, 确定合理的加工方法、确定合理的切削余量及毛坯尺寸, 编制车削加工工艺, 选择机床及刀、夹、量、辅具。学生要完成上述任务就必须学习工艺、刀具、夹具、量具、机床等方面的知识, 由于这些知识的学习与应用是立竿见影的, 因此教师在给学生介绍这方面知识时, 学生非常专心, 懂得掌握这些知识就能加工出合格的零件, 体会学习的成功感。而以前在课堂上学习这些理论知识时学生或不感兴趣, 或不知有何用途, 或很难理解, 即使勉强听懂了, 真正实训用到这些知识时也已经遗忘得所剩无几, 还需重新学习, 降低了课堂学习效果, 造成时间和资源的浪费。

传统的《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比较注重学科演变的延续性与继承性, 强调《机械制造基础》理论体系的完整性, 体现学科知识的逻辑合理性。课程改革后, 建立起以具备高级车工等任职资格为目标, 以车工职业技能训练为中心任务, 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 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 编排《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与实训项目内容, 从而有效体现知识与工作职位一体化。

三、教学考核

本课程的任务、特点决定了评价的主体、方法的多元化, 要注重过程评价。所谓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指通过上课表现、练习过程、实验报告完成情况、测验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考核方法上采用理论教学、实验和实训考核相结合的方法, 同时还要参考学生的学习态度。理论教学考核采用课堂提问、平时作业、阶段性笔试等方式。考核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应用所学知识,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性教学环节考核, 通过实验、实训报告、现场操作, 考核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生产中常见一般技术问题的能力, 最后再根据学习态度综合评定出总成绩。通过多样化及过程化的评价方法,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的每一阶段都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与学习成果, 即在“学中做”又在“做中学”。相比传统的评价方式,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教学实践证明,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相对传统的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更容易融入教、学过程中, 学得更加深入。但是也存一些问题:比如课堂的管理, 针对部分“懒人”“超活跃”学生, 需要投入更大的精力进行安排;指导一定要及时, 如果学生动手, 老师旁观, 则达不到教学目标, 结果是有形式而无实质;在操作过程中要比速度、比质量、讲效率, 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班里的学生层次, 还不能针对不同个性发展的学生进行分类教学, 也不能施加合理的压力, 进行引导和督促等等。

参考文献

[1]刘吉臻.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思维转向:工程化的视角[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6, (4) .

[2]薛梅.项目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以《机械制造基础与实训》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 2008, (8) .

理实一体教学模式 篇11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物流管理;教学模式;顺丰呼叫中心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8-0101-03

随着物流行业蓬勃发展,物流企业用人缺乏。然而我国现阶段中职物流专业教育模式滞后,理论学习过多,毕业生实际操作能力不强,难以满足企业需求。物流专业有较强的操作性和系统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重视传授理论知识,更要结合社会需求,加强实践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把能力培养、技能训练以及传授知识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克服传统课堂中理论讲授和实践脱节的弊端,着重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符合中职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中职物流教学中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笔者在进行顺丰呼叫中心物流客户服务实训课程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通过深入分析原因,提出可行性对策,有利于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

一、物流专业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基础

物流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过去中职学校普遍存在理论讲授过多,学生难以消化理解,学习枯燥的现象,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将实践引入课堂,让学生边做边学,做中学,学中做,发挥了中职学生好奇心强,动手能力强的优势,吸引学生主动学习、快乐学习、富有成就感的学习。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是实践的基础,把理论基础打好,才能将专业实践做扎实,实践是理论的升华,在实践操作中巩固理论知识,验证理论,在操作中学生获得成就感。理论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而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培养出来的学生掌握了物流实践操作技能,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岗位需求,实现学校企业无缝对接,是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部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现,既注重于对学生专业理论、技术知识和人文素质的提高,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对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构建了一个完整教学融合体系,突出了物流教学的关键和目标。

我校物流客户服务课程以前采用纯理论讲解,概念多,理论抽象,学生学习兴趣不大。有的同学虽然理解概念,却不知道如何应用,比如对客户满意度知识点的理解,学生只知道概念,重要性,却不知在企业实际操作中如何统计客户满意度,有什么具体措施提高客户满意度。鉴于此,开展物流客户服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显得尤为重要。

二、中职物流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具体在应用中要注意根据企业需求开展教学,根据岗位工作内容开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学习,现场观摩,操作实践融为一体,完成物流案例教学、物流实验课程教学以及企业的模拟实验环节,以学生的动手能力为着手点,加强学生物流管理运用方法和技术的强化训练,并进行有效的数据收集,提高学生的应用技能,形成完整系统的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

通过校内课堂教学实施“理实一体化”远是不够的,企业作为最终的毕业生接纳者也需要介入进来,要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企业与校方多进行合作与互动。校方可聘请企业的能工巧匠到学校开设课程,为学生带来第一线的技能知识,也可将学校的专业教师派到企业一线岗位去学习与锻炼。

在开展物流客户服务理实一体化实训课程中,我校与顺丰速运公司联合建立一个顺丰呼叫中心实训课室,将企业客服热线牵进学校教学机房。学生上课全程在顺丰呼叫中心实训课室进行,课程教学由一名专业教师和一名顺丰公司呼叫中心的员工共同完成,由顺丰员工和教师配合讲授客户服务知识要点,然后共同指导学生上岗操作接听客户电话,通过企业考核系统对学生进行评价,作为课程成绩的重要依据。在整个教学环节中,不但完成知识讲授,还完全按照企业要求进行操作实践,同时渗入企业文化,按照企业要求考核,让学生提前感受职场氛围。

在其他课程中,我校也开展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例如,建立仓储实训室进行仓储课程教学,建立顺丰配送中心负责配送全校师生快递业务来进行快递配送课程实训,建立物流单证实训室进行单证实训,还有即将建立的运输实训室进行运输课程教学,与DHL开展校企合作,建立国际快递业务理实一体化教学等。

在教学效果方面,学生对真实的客户服务呼叫系统非常好奇, 很期待学好理论尽快上岗接听电话,学习兴趣马上就提上来了,上课睡觉的少了,下课追着老师问问题的同学多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物流教学以理论过多,与实践脱节,学生学习单调枯燥,很多学生厌学的情况,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动手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以前是教师逼着学生学,现在是学生追着教师问,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了很大的改变。同时,企业技能能手下到学校教学,把企业文化和第一线技能带到课堂,培养了学生职业素养和实操技能,学生提前感受企业文化,毕业后能更好的适应企业生活。

三、理实一体化在物流专业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目前,中职物流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虽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企业在与学校合作中要付出一定人力物力财力,投入较多,但是不能马上见到效果,一些校企合作会“中途退场”;企业高级技能人才动手能力强,但不了解职校学生学习特点,在课堂教学中传授技能不够生动灵活,比如顺丰派来的讲师只是一名普通的客户服务人员,讲课只会理论灌输,缺少和学生互动;很多学校物流教师都是半路出家,或者直接从大学毕业进入学校,实际操作能力不强,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比较吃力,我校大部分物流教师也没接触过真实的呼叫系统,也要和学生一起学习;物流实训场所建设资金投入较大,场地要求高,很多学校硬件不足;“理实一体化”教学缺少有针对性的教材,我校顺丰呼叫中心实训课程至今未找到一本合适的配套教材;有些“理实一体化”在企业进行,在教学管理制度、学生安全保障上有一定难度;教学评价与考核方式还没有统一规范,操作起来随意性较大等。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建议在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明确方向,合理编制教学计划

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突出理论教学向实践教学的转变。我们可以先对区域内的物流企业进行考察,分析学生就业方向,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编制教学计划,确定几个重点项目进行“理实一体化” 教学。我校通过调研分析,主要针对一些实操性强的课程如物流客户服务、物流仓储、快递配送、叉车、单证等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

(二)建立项目任务学习模式

为更好保障“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可开展项目任务学习模式。它是一种通过项目任务的完成来进行教与学的教学方法,该方法要求学生在每次实训过程中完成一个具有一定实际意义的项目,如为客户设计一个呼叫方案,创造性地设计完成项目的多种方案和途径,并做出选择。项目任务学习模式鼓励学生的自主性,要求学生以个人的、团队的方式实施任务管理和时间管理方面的行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优化师资培养

教师一方面要掌握理论教学,另一方面又要能示范和指导实践操作,这要求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教师可以通过下企业挂职锻炼,考取技能证书,参加有针对性的培训来提高实践技能,以便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在顺丰呼叫中心物流客户服务实训课程中,教师和学生一起接受企业培训,上岗操作,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建立更紧密地校企良性联动机制

校企良性联动机制能实现学校企业优势互补,有利于长久合作。企业和学校可以共建和共享物流实训室的建设和使用。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学校企业应深度合作,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教师培训工作,学校可以通过订单班的形式为企业长期输送人才。我校现已开通顺丰订单班,全校筛选学生,根据企业要求开设课程,在学习中渗透企业文化、职业礼仪,不定期下企业实践,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五)编写校本教材,更好地服务本校师生

针对目前中职物流专业很多教材与实际脱节的现象,教师可根据本校学生特点、专业方向、就业要求自编校本教材,结合实训设备有机编排教学内容。在讲授内容上要体现针对性与实用性,以项目任务为主线编排好教材内容。我校教师在顺丰呼叫中心物流客户服务实训课程基础上,正在编制符合我校学生特点,适应实训设备的校本教材。

(六)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不能采用传统的单一考试评价学习效果的评价体系,要全面考虑学生的整个操作过程,所以结合企业岗位绩效考核办法,并采用过程性评价体系是可行的。学校要建立听课与评课、课堂监控机制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必要的考核评估。我校在顺丰呼叫中心物流客户服务实训课程中引入顺丰绩效考核系统,通过呼损率、接听电话数量、客户满意度、投诉率、媒体事件、业务考核成绩等项目计算学生课程成绩,并请学校教学督导全程跟踪考核学生学习过程。

职业资格是劳动准入的重要依据。物流专业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还可引进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来评价教学效果。定期组织学生技能考核(技能大赛、技能展示)和等级认定等工作促进学生学习,培养从业规范和良好的从业素质,增强岗位适应能力,从而确保实训质量的提高。

综上所述,“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动手实操能力,让学生提前进入企业环境,学习企业文化和一线技能,实现学校和企业无缝对接,更好的为企业提供应用性人才。顺丰呼叫中心物流客户服务实训课程是“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物流专业教学中的大胆尝试,当然,在实践中还出现了一些问题,这需要政府、行业和学校多方联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和提出可行的解决对策,使整个教学环节和实践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现代物流企业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朱达凯,范涤“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6(10)

[2]李虹高职运输综合实务与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天津滨海职业学院为例[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

[3]张莛煜关于职业院校物流一体化基地建设的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10)

三相旋转磁场理实一体教学效果好 篇12

理实一体教学模式是全新的教学模式, 它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的、适时地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活动, 冲破了传统教学中章节的教学顺序, 以项目任务为驱动, 围绕项目任务的要求, 将不同章节中的内容整合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充实的教学项目, 设计出若干个学习情景, 在实际操作中探究知识, 反过来再指导实践。以一个学习子情景为例与同仁们共同分享理实一体教学过程。

任务实例:学习子情景----探究产生三相旋转磁场的条件。

思路:借助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来研究三相旋转磁场-----

前提条件: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转子良好。

一、资讯

1、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铭牌

重点解释额定电压是指电动机的线电压、额定电流是指电动机的线电流、额定转速是指电动机带额定机械负载时电动机的转速、接线方式Y表明电动机定子三相绕组为星形接线, 同时还要强调星形接线时线电压与相电压、线电流与相电流的关系。

2、三相对称绕组

三相对称绕组是指构成绕组的材料、结构尺寸、绕组的匝数、加工工艺等完全相同, 即三相绕组的阻抗相等, 即ZA=ZB=ZC, 三相绕组的轴线在空间上互差电角度。如下图所示:

3、电路接线图

(1) 三相异步电动机加380V三相交流对称电源

量程选择:电压表500V;电流表5A

(2) AX间加220V单相交流电源

量程选择:电压表500V;电流表5A

(3) 三相绕组依次串联后加380V单相交流电源

量程选择:电压表500V;电流表5A

二、计划与决策

在学生制定的计划中应体现出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抄录设备铭牌;接线方案

(黄绿红导线的使用、电流回路导线、电压回路导线的使用等) 。正确选择仪表 (是交流表还是直流表) ;合理设置各仪表的量程;调压器的使用注意事项、操作流程图及观测对象等内容。

三、实施

学生分别按图接线并进行小组自查, 教师检查接线、仪表的量程、相关旋钮的初始位置, 要求学生口述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后, 学生方可通电操作实施, 在操作过程中观察、记录通电后的现象及数据。

图1现象:电动机旋转n=1490转/分

图2现象:电动机不旋转n=0

图3现象:电动机不旋转n=0

教师引导学生针对三种情况进行分析

对图1情况的分析:

外加三相对称交流电源通电时, 三只电流表的示数相同, 这就意味着流经三相绕组中的电流有效值相等, 即流经三相绕组中的电流是对称的。三相交流绕组也是对称的, 从而得到, 当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三相对称绕组中流过三相对称电流时, 就能产生旋转磁场, 电动机就可以转起来。此时插入三相旋转磁场的flash动画, 使学生加深对旋转磁场的感性认识。

对图2情况的分析:

将图2电路与图1电路进行比对, 仅使用了三相绕组中的一相绕组, 绕组不对称, 电流也不对称。在A相绕组中通入单相交流电流后, 产生的磁场不是旋转磁场, 而是脉振磁场, 所以电机不会旋转。在此插入单相脉动磁场的flash动画, 观察到脉振磁场的幅值恰好位于A相绕组的轴线上。

对图3情况的分析: (请学生进行分析)

由于三相对称绕组依次首尾串联后接入线电压, 三相对称绕组中的电流是同一个电流, 因此三相对称绕组中的电流大小相等、相位相同, 各相电流各相电流在各自绕组的轴线处均产生脉动磁场, 三相绕组的合成磁场为零。也不可能存在旋转磁场, 故电动机不会旋转。

归纳上述三种情况, 不难看出, 产生三相旋转磁场的充分必要条件有两个, 一是电动机定子铁心中嵌入了三相对称绕组, 二是在三相对称绕组中通入三相对称电流, 就能产生旋转磁场。电动机就会转起来。

四、检查与评估

检查始终贯穿于整个操作过程中, 检查接线是否牢固, 以确保接触良好;检查各表计的量程;设备的操作顺序, 设备运行、调压器是否回零等情况等。

上一篇:成套电气装置下一篇:数据分析与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