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2024-08-07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共12篇)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篇1

一、高职院校《元器件检测与焊接技术》教学现状

《元器件检测与焊接技术》课程是高职电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课程的培养目标是通过对常用的基础元器件、晶体管及一些特殊元件的学习, 掌握电子元器件的基本识别和检测能力, 并能够进行简单电路的焊接与调试。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养成不怕脏、不怕累, 细心、耐心的学习态度, 培养学生团体合作的能力, 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的是电类专业的最基本的技能, 属于技能型课程, 一般安排在大一上学期学习。但是普通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到了大二、大三的专业课程实践中, 往往出现万用表不会使用、基础元件不会检测等情况, 严重影响了专业课程项目的开展, 因此迫切需要解决学生在该门课程中技能掌握不扎实、理论学不精不能指导实践的问题。

在以往的《元器件检测与焊接技术》课程教学中, 大都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两个学时为单位的教学模块, 一般第一节安排在教室上理论知识, 第二节安排在实训室进行实践操作。这种理论与实践分开的教学模式, 由于理论内容过于集中在一节课中全部讲完, 导致学生机械地、被动地学习理论知识, 而对于兴趣较高的实践部分, 又没有很好的理论去指导实践操作。这种教学模式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

“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最早是在20世纪初, 是由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他指出:“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 “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 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这实际上就是今天各大高职院校都在探索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中心思想。[1]“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质是将教室与实训室融为一体, 将教学场所直接设在实训室, 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起来, 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 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学生一旦进入到情景教学的浓烈氛围中, 就会激发潜在的学习欲望, 进而根据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案例进行知识技能的学习, 从中获得能力, 其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就能有效地融为一体。教师教完了, 学生也学会怎么操作了, 所学的理论得到了验证, 技术学会了, 技能也得到了加强, 这是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

三、“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结合《元器件检测与焊接技术》课程的特点, 我们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到该课程中, 起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具体方法如下。

1. 教学内容项目化。

根据课程性质和培养目标, 我们把该课程分成工具与万用表的使用、电阻器的识别与检测、电位器的识别与检测、电容器的识别与检测、电感器的识别与检测、半导体二级管的识别与检测、半导体三极管的识别与检测、继电器、接插件和集成电路的识别与检测、音乐芯片的识别与检测、简单电路制作与焊接等10个教学项目。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采用项目任务驱动的方式来组织课堂教学。每个教学项目设置针对性地教学任务书, 任务书包含项目要求、必要的理论知识点、实践步骤、实验数据记录等, 使学生拿到任务书后就一目了然地知道每一个模块要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以项目的具体要求为任务, 教师通过分解项目的关键任务, 引出教学知识点, 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项目中, 通过实践来验证理论, 又让理论来指导实践。通过项目任务的形式, 使学生脱离纯理论或纯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这样既解决了教师教的困难, 也使学生乐于学习理论知识, 主动钻研学习理论知识。

2. 教学场所一体化。

根据“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 针对《元器件检测与焊接技术》课程的性质, 合理安排教学过程, 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时间、空间上融为一体, 因此学院新建了“一体化”教学实训室。在“一体化”实训室中, 根据课程的需要配置了能提供交直流电源的实验台、供学生检测用的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学生专用工具箱、数字万用表等实验仪器, 同时为了满足教学需求, 实训室里还配置了教师电脑、多媒体投影仪、实物展示台、移动白板、电子翻页笔、摄像装置等“一体化”教学设备。在该“一体化”实训室里, 师生双方可以边教边学边做, 使学生体验式地学习, 充分调动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学设计科学化。

根据《元器件检测与焊接技术》课程性质和培养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首先为每组学生提供一个故障电路板, 教师以实际电路故障为出发点, 通过分析故障原因, 创设如何解决问题的情境,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然后给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新元器件, 让学生通过拆焊和焊接技术来更换电路板中的对应元器件, 学生通过对比电路现象, 体会元器件的功能。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融入该类型元器件的检测方法, 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 边操作边学习理论知识, 摆脱了以往学习理论的疲倦, 学习效果有了提高, 学习兴趣也不断增强了。

除此之外, 根据已设置的10个教学项目, 为了使学生能较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在课前笔者为每个模块拍摄了微视频, 在微视频中对项目的关键知识点和主要技能点进行了解说和示范操作, 尽可能让学生产生“做”的欲望, 继而真正地“做”起来, 在“做”的基础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创造性。同时, 为了兼顾到班内不同层次的学生, 我们把各个教学项目的微视频挂在了校园网上供学生自由下载, 学生既可以在课前通过观看微视频带着问题更有效地来听课, 也可以在课后通过观看微视频自己消化解决课内没有听懂或不会操作的技能问题, 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4. 评价体系多元化。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因为教学活动形式的多样性, 必然对教学评价的形式提出与之相适应的多样性要求,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与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息息相关。通过在“教学做一体化”中对学生学习的及时评价, 可以获得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从而设计下一步的教学内容。

在《元器件检测与焊接技术》课程中, 教师对学生评价的形式是多元化的。对于理论知识, 通过纸笔测评的方法以及平时课堂的提问、学生的作业情况、作品水平等多样性的考核更加能反映出学生整体的学习水平。对于技能操作能力, 教师要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 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同时学生要进行经常性的自我评价, 要注意及时反馈与纠正。在技能操作的过程中, 学生经常会出现不规范或者错误的动作, 这时必须加以及时地纠正和指导, 以免学生形成错误的习惯动作。[2]对于职业素质的评价, 可以通过对学生可观察行为的记录和真实描述, 得出学生职业能力的真实评价。行为的记录和描述除了通过传统的纸笔来记录外, 还可以通过“一体化”教学场所中的摄像功能来记录学生在项目完成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相应情况, 比如“熟练性”、“团队合作性”等。[3]通过多元化的教学评价, 可以进一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四、“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取得的教学效果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本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元器件检测与焊接技术》课程的实践应用中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主要体现在: (1) 学生带着疑问来听课, 较之前更加主动并且是有针对性地提问, 主动做作业的意愿变强了, 相互之间的抄袭变少了, 作业中体现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创新点。 (2) 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去实践体验, 面对的问题更加直观、具体, 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教师的帮助,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学生在“一体化”教学场所中, 通过分组完成任务的形式, 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为长期保持“教学做一体化”的良好教学效果, 校企之间需要建立合适的教学评价制度, 及时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进行监督检查, 以保证教学效果的持续良好发展。

总之,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能力培养为目标、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于一体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 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互动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有利于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技能型人才, 同时也能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4]高职院校应当不断地改革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努力做到边教边学、边学边做, 为高职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摘要:通过对高职院校《元器件检测与焊接技术》教学现状的分析, 结合“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 提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该课程中的应用, 得出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场所一体化、教学设计科学化、教学评价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以及取得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做,教学模式,一体化,元器件检测

参考文献

[1]李桂春.“教学做一体化”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与网络, 2010, (11) .

[2]罗蔓, 莫薇, 宁文珍.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 2009, (6) .

[3]李勋.教学做一体化下的学生学习与评价[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3) .

[4]赵芳, 赵霞, 摆银龙, 郑小梅.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职单片机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0, (22) .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篇2

摘要:目的研究考察在护理基本技术的教学中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所取得的教学成果。方法本次研究随机抽取我院15级护理专业的两个班级作为实验对象,每班50名学生,将1班设置为对照组,2班设置为实验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授课,实验组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育模式对学生进行授课,周期授课结束后,对参与学生进行教学考核总结教学效果。结果由统计结果可知,在理论考核方面,实验组中学生的理论成绩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中学生,且两组学生的成绩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实践考核方面,实验组中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技能掌握程度均要远远优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由调查问卷的结果得知,实验组95%以上的学生认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育模式能够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其交流、沟通能力,激发学习兴趣。结论在护理基本技术的教学中应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育模式能够明显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加强实践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开发智力潜能,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应该加大教学推广力度。

关键词:教学做一体化;护理基本技术;教学模式;教学效果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体系是将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整理融合,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动手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制定独立的教学大纲、计划,从而构建整体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1]。实现一体化的教学整体目标的基本保障是各个教学环节的落实。一体化的教学是一种职业教学方法,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常是由一位教师或是一组教师协同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并按计划进行教学授课,保证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及时了解掌握。“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体系是以工作过程为基础,以教学任务为驱动,以教学情景为依托,做中学,学中做,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2]。护理学专业作为一门强实践性的主干课程,一体化教学将教学过程中的学和做完美结合,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本次研究通过将护理专业的学生进行分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为其授课,考察周期授课后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现就具体研究内容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15级护理专业的1班和2班作为此次试验的研究对象,每班50名学生,将1班设置为对照组,2班设置为实验组。对照组中男性同学0名,女性同学50名,平均年龄为(18.68±1.05)岁;实验组中男性同学3名,女性同学47名,平均年龄为(18.75±1.32)岁。两组患者均使用同一教材由同一老师进行教学授课,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学习成绩以及课堂气氛等一般材料并没有显著差异(P>0.05),所得数据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针对两组同学给予不同的教学方法,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授课,即将理论讲解与动手实践分离开,首先教师在课堂上为同学讲解理论知识,随后在实训室安排学生上实验课,由教师进行操作演示,随后让同学分组进行练习。实验组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育模式对学生进行授课,即教学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将实训室作为教学地点,教师根据需要讲授内容以及教学目的提前对同学进行分组。每组同学分别轮流扮演护士、患者角色,教师带头边教边做,同学边学边做,整个教学过程要以“做”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教学做相结合。

1.3评价指标

1.3.1客观评价

客观评价方法周期授课结束后,对参与学生进行教学考核,主要分为理论知识考核和专业技能考核。其中理论知识考核以试卷评分形式进行,试卷采用百分制由学校统一命题,并进行流水阅卷;在理论知识考核后一周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考核。专业技能的考核主要包括无菌技术、女性病人导尿术、静脉输液、铺床法、青霉素皮试液配制五个考核内容。每名学生随机抽取试题,随后针对试题进行一对一考核,每个考题项目由特定的教师监考负责,成绩同样为百分制,对两组学生执行相同的评分标准。

1.3.1主观评价

主观评价方法周期授课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学生对教学做”一体化的教育模式的看法。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习的主动性、学习兴趣、课堂气氛、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掌握的牢固程度、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以及解决能力等方面。所有发放的100份调查问卷均有效收回。

1.4数据分析

所得数据经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判断标准,说明数据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理论知识考核成绩情况

根据所得结果可知,对照组中分数大于80分的学生有17名,占总人数的34%;实验组中分数大于80分的有31名,占总数的62%,实验组的人数要明显多于对照组,且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显著(P<0.05);且实验组中没有出现不及格的学生,对照组中有6名同学成绩小于60分,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显著(P<0.05);就平均成绩来看,对照组的平均成绩为(70.95±8.21)分,而实验组的平均成绩为(86.42±7.84)分,由此看出实验组的平均成绩要远远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数据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学生具体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情况见表1。

2.2专业技能考核

情况由统计结果可知,实验组学生的在无菌技术、女性病人导尿术、静脉输液、铺床法、青霉素皮试液配制五个方面的专业技能成绩均要高于对照组学生,即实验组中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技能掌握程度均要远远优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体专业技能考核成绩情况见表2。

2.3主观评价情况

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学生对实施的教学模式的评价。统计调查问卷结果显示,针对学习的主动性、学习兴趣、课堂气氛、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掌握的牢固程度、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以及解决能力等方面,实验组中学生“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评价要远远优于对照组中学生对传统教学模式的评价,经统计学分析后,两种教学模式之间评价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95%以上的学生认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育模式能够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其交流、沟通能力,激发学习兴趣,这说明了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更受学生的喜爱认可。

3讨论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为课堂讲授式教学,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单向的流动知识,即知识是从教师到学生的过程。课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自觉性以及创造性都受到了严重的限制。“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在能力本位的基础之上,将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能力教学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由上述实验结果可知,“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能力以及专业技能能力,并能够体现在成绩考核上。就理论知识的考核方面,实验组中学生的考核成绩要远远高于对照组中的学生成绩,且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显著;实验组中分数大于80分的学生人数也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分数达到优秀的占总人数的62%;而实验组中分数不及格的人数为0,也就是全班考核成绩均为合格,而对照组中有6名学生分数小于60分,占总人数的12%;在考核平均成绩方面,实验组中学生仍然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总结上述实验结果可知,“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消化吸收基本的理论知识,加深了对理论基础的理解掌握,能够显著提高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为专业技能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就专业技能考核成绩来看,考核总共分为无菌技术、女性病人导尿术、静脉输液、铺床法、青霉素皮试液配制五个方面。其中实验组中学生在无菌技术和青霉素皮试液配制方面的平均成绩均大于90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他三个方面的专业技能成绩均要高于对照组学生。由上述实验结果可知,实验组中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技能掌握程度均要远远优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即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对专业操作的熟练程度,显著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总体提高现场教学的教学质量。“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更佳注重专业技能的操作,侧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强调培养临床思维能力[3],整个教学过程教师一边讲解一边操作,学生一边学习一边练习,将理论和实践完美的结合到一起,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促进了对专业技能的运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总结上述实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有机的将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能力教学相结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以后学习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该教学模式切实符合现代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培养现时代所需要的技能型、实用型、创新型的护理人才,应该加大临床教学的推广力度。

参考文献

[1]王鸽.“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34(1):68-69.

[2]夏雅雄,方仕婷.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护理基本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30(7):622-624.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篇3

关键词: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计算机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4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我国对大中专院校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在大中专院校中,计算机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基础课程,它是一种理论性和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由此可见,计算机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意义重大。但是,在现实教学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计算机课程教学效率和质量都比较低。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力求在最大程度上改善目前的教学现状。其中,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就是一个成功典型,它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果,而且还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1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概述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最初起源于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的“做中学”教育思想和理论,后来,经过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改造,发展成为“教学做一体化”的一种教育理念,并逐渐成为我国的一种教学模式,并在多种课程教学中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所谓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一种借助于多媒体教学工具和手段,实现教学中理论知识和实践有机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与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模式相比,这种教学方法实现了教、学、做三者的统一,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增加了教学中的直观性,还有利于教师的因材施教,真正做到了课程理论教学与课程实践教学的统一,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下面,我们就结合计算机课程教学实际,对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进行论述。

2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2.1 构建一体化的教学环境

在过去,计算机课程教学中之所以出现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学校的各种硬件和软件设施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为了促进计算机教学中教学做一体化的实现,我们首先要改善学校的硬、软件设施,为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条件。比如,学校需要对过去传统的计算机机房进行改装,在机房中新添置投影机和音响以及多媒体教学软件等各种设备,使传统的普通机房转变成多媒体机房,为计算机教学工作的开展构建一体化的教学环境。在这种一体化的多媒体机房中,教师可以边讲解边演示,并且学生也可以在自己的计算机上进行练习操作,实现了理论知识讲解和实际操作的结合,从而使计算机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2 培养一体化的师资力量

在计算机课程中,教师是其中一个重要参与者,他们的素质和专业技能与教学效果紧密相连。因此,为了迎合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发展需要,学校还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体化的师资力量。正如上文所述,计算机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学科的担任教师不仅要拥有扎实的学科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具备娴熟的操作能力,以便为学生的具体操作进行指导。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学校要培养“双师型”的教师,从而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开展提供师资力量。

2.3 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在计算机课程中,为了达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效果,我们还要根据具体课程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比如,在学习“Office办公自动化”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来展开教学工作,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而在学习“信息管理系统”这节课的时候,由于理论性较强,教师可以采用自主探究式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探究中掌握信息管理系统的概念、结构、设计以及发展等基本内容。总之,在计算机教学中,我们需要综合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式、启发式、任务驱动式、案例分析式等多种教学方式,以便达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目标。

2.4 创建一体化的教学评价体系

在过去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中,期末或者期中考试成绩是主要的评价标准。在具体的应用中,这种评价体系具有片面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我们还需要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创建一个一体化的教学评价体系,从而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目的。具体来讲,在这个新型的一体化教学评价体系中,学生期末或者期中的考试成绩已经不再是唯一的一个评价指标,学生的平时课堂表现也被纳入其中,另外,在具体的考核内容上,不仅仅包括计算机理论知识部分,还包括上机操作部分,这样一来,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更加全面的考核,考核的结果也更加全面和客观。

图1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图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课程教学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现实中,计算机教学效果不容乐观。面对这种状况,我们在计算机教学中构建一体化的教学环境、培养一体化的师资力量、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并创建一体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实现了对教学做一體化教学模式的灵活运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果,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今后我们要继续加强对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应用,使它更好地为计算机课程教学服务,为我国培养更多更好的计算机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荣菊.教学做一体化在软件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09(04):56-57.

[2]康世瑜,张文清.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0(19):151-152.

[3]冯秀彦,任晓鹏,张红瑞.基于CBE理论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以高职计算机调试技术课程教学为例[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6):89-90.

[4]王晓超,马学涛,刘永涛.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J].卫生职业教育,2009(23):52-53.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篇4

1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 教、学、做是一件事, 不是三件事。要在做上教, 在做上学。“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 打破了理论、实践的界限, 将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 教学环节相对集中, 以此来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1]。“教学做一体化”是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 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 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 理中有实, 实中有理, 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教学模式是一种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 旨在培养学生在学习或工作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进入社会后就业、适应、竞争和发展的能力。该教学模式的运用对于缩小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 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具有重要意义[2]。为能很好地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微生物理论、实验、辅导的教学工作由同一教师担任, 以便对课程进行总体把握。

2 “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在微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2.1 改革理论教学内容, 构建课程新体系

面对理论课学时少、内容多的矛盾, 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在教学中注意突出重点、强调难点, 保持知识的新颖性、系统性和连贯性, 避免与相关学科课程内容的重复, 如真核微生物的细胞构造、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微生物的遗传变异等内容与其他课程有重复的地方, 找相关授课教师协商, 紧扣教学大纲, 进行简单讲解, 必要时仅做重点提示。为使教与做有机结合, 及时了解现代微生物学发展的前沿和研究热点, 并将其补充到相关章节中, 增加了有关现代工业微生物、食品微生物等研究领域的内容, 如酒精工业、抗生素工业、酶制剂工业和有机酸工业方面的内容, 充分展现微生物学的诱人前景, 引导学生投身微生物学领域的研究。在理论教学中, 将案例穿插到实验内容、实验原理、实验操作中, 如讲述原核微生物细胞壁的构造时对革兰染色过程进行具体讲解, 讲述病毒的存在形式时穿插病毒的检出办法, 使学生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

2.2 实验方式由演示型向操作型转变

根据情况调整实验顺序, 让学生自己准备实验材料, 如培养基的配制、样品的采集、试剂的配制及实验材料的灭菌、分装、细菌培养等, 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微生物课程共有10个实验, 其项目分别涉及染色、培养基制备、分离纯化、性状观察等, 各实验衔接密切, 让学生了解微生物实验技术是一个连续、系统的知识体系, 知道每次实验的成功与否将影响到以后实验项目的进行, 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提高学生实验设计的能力。最后安排一个由学生自己设计、操作的综合性实验, 使学生对整个微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融会贯通并进行应用, 从而提高实验课的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严肃的态度、严谨的作风, 为后续实验课程的开展和毕业论文的完成打下良好基础。

2.3 利用多媒体技术, 改革微生物学教学方式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使抽象概念形象化, 使枯燥的内容生动化, 将教学中很难表达的内容或可见度小的实验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示出来[3,4]。例如, 通过多媒体分步模式图展示革兰染色的步骤及结果, 还可以将部分微生物检验的操作过程 (如无菌操作技术) 及细菌的分离培养方法中的分区划线编辑成录像展示给学生, 使学生看后一目了然, 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但教师需将关键环节进行讲解注释, 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5]。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边看边做、边学边做, 亲自动手使教、学、做同步进行, 提高教学效果。

2.4 开放实验室

将实验室向学生全天候开放, 在综合性实验及创新性实验中学生可以随时进入实验室, 利用晚上、周六、周日及其他课余时间完成实验。学生在实验室可以进行自己感兴趣的实验。例如, 土壤中分解磷肥的巨大芽孢杆菌的分离及性能测定;洛河水域水质的测定及改善方法等。实验过程中, 采用班长、学习委员、小组长分工负责制, 由实验员监督、老师指导, 为学生完成实验提供技术保障。

3 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体系包括知识运用、实验操作、理论知识三方面。为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微生物生态》一章让学生通过自学进行讲述, 过程是将全班学生分成4个小组, 每个小组自由选择一节感兴趣的内容, 学生可以利用学校图书馆和计算机网络, 自己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 通过对文献的阅读理解、综合归纳, 独立完成课件的制作并进行课堂讲授, 根据学生讲授的表现计分。在整个教学活动中, 教师只是指导学生对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 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实验中, 严格规范操作, 发现不足及时纠正。在期末理论课中, 增加设计题型, 同时增加试卷的给分点, 要求学生写出某一研究课题的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通过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学生普遍认为, 抽象的理论容易接受了。在学习训练当中, 百看不如一练, 亲自动手, 受益匪浅, 终身难忘。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后, 学生学习微生物的兴趣明显增加, 考取微生物方向研究生的学生也多了, 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

摘要:“教学做一体化”是将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微生物学是注重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但在教学中常出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的现象。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微生物学教学实践, 从改革理论教学内容, 构建课程新体系, 利用多媒体技术, 改革微生物学教学方式, 开放实验室, 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研究, 以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微生物教学,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蔡计龙, 左文静.运用“教学做合一”理论提高技能训练效果[J].科技文汇, 2009, 24 (9) :26.

[2]边传周, 潘春梅.高职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的建构[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28 (1) :57-59.

[3]罗蔓, 莫薇, 宁文珍.“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 2009, 139:118-119.

[4]邱宏端, 林娟, 谢航.搭建多维教学平台,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J].高教论坛, 2009 (7) :70-72.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篇5

首先是“教、学、做”一体化模式的教学方法实践。为了全面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加强了实验实训力度,尝试采用把一部分教学的课堂搬到“教、学、做”一体化教室进行,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讲述理论部分时,通过CAI课件、录像、动画等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以及将仪器、仪表、电路器件等直观地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并灵活地改变电路结构和参数,清楚地观察实验结果并动态显示电路的相关波形,使学生能初步应用EWB仿真软件设计电路和进行电路功能的仿真分析,培养了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理论部分讲完后可立即安排相应的动手实验,使学生在理论的指导下独立动手操作,并通过实验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这样使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衔接更紧密,时间的安排上也较灵活。

通过实践,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提高,而且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这些技能对他们成为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有很大帮助。

其次我们采取了多种考试办法。过去学生成绩往往凭期末一次笔试来确定,这种方法难以对学生的全面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做出准确的评估。为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在电路、电子系列基础课程及实验课中均对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进行了探索及改革,其基本精神是将学生平时各方面表现,特别是在平时解题答题时具有的创新性表现纳入总成绩,学生期末成绩等于期末卷面成绩加上平时作业及创新性课题成绩。实验课成绩为平时实验和综合实验成绩,评定实验成绩时,除实验报告外,主要结合实验各个环节情况(检查、验收、答辩等)综合评定。重点考核学生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独立工作能力。

基础会计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初探 篇6

关键词:教学做一体化 基础会计 教学模式

0 引言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新形势下的社会需求更加要求毕业生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用人单位希望人才拿来就能用。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改进教学方式,把职业能力培养作为重中之重。克服那种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室为中心,以知识灌输为基本方式,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旧模式,创造出学生能看、能摸、能操作的教学环境,做到在教中学,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教、学、做合一。“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训内容有机地揉合在一起,打破原有教材的系统性,把课程内容与实训内容组合成一个个教学项目,用任务驱动法完成教学目标。这里的“目标”,对于会计专业的教学来说,可以是一种方法,可以是一项技能,也可以是一项综合能力。“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质是将教室与工作间融为一体,让学生感受情景教学的氛围,在课题(或案例)教学中学习技能,获得能力。这种教学模式可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操作的训练紧密结合,使教学时间和教学设备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使教学过程更具有实效性,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一体化教学的教——讲授必要的理论知识和技能

有的教师认为,职业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技能,只要教会学生怎么做就行了,不必讲授理论知识,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笔者认为,职业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技能,但必要的理论知识也不能少。必要的理论知识,既是指导实践的准绳,也为学生将来的长足发展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基础会计中的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的基本程序、会计科目和账户、借贷记账法等基本理论知识,是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必要理论知识,这些知识理论性强,传统的课堂教学和讲授法足以完成,但要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来讲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后,教师就可以将课堂搬入会计模拟实训室,开展情景教学,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训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例如:会计凭证这一章,利用实训室中真实的会计凭证,讲解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种类、内容、填制和审核等,教师一边讲解,学生一边操作。教师可事先设定好问题,让学生在实操中发现并讨论解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如:给出复合会计分录,一张记账凭证填写不下,需要两张或两张以上,引导学生讨论,导出分数编号法。

2 一体化教学的“学”

一体化教学的“学”有两层含义:一是老师如何让学生学,二是学生如何来学。教师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主体,是首要条件。“一体化”教学需要的是“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必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不仅是操作技能或动手能力,还包括丰富的知识、娴熟的技能、深厚的教学经验、严谨的工作态度等为完成职业任务所需的各种能力。第二是专业理论教材和实训教材合二为一,理论课教室和实训室合二为一,让学生边学边练,即巩固了理论知识,又提高了专业技能。现代的职业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教育,更是能力的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学习的能力。要使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竖立终身学习、自主学习的理念。终身学习、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将使学生一生受益。

3 一体化教学的“做”

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学习目标是围绕技能训练的需求,它打破了原有学科的界限,理论教学的内容和要求,教学环节和进度等均由技能训练的需要来确定,理论教学完全服务于技能训练,掌握理论知识就是为了实际应用。在教学内容上,将理论教学与实操训练的内容相结合,改变原有的讲授完某一门或几门专业理论课后再进行实习的办法。在教学方式上,打破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界线,采用在实习教室讲授理论、边讲授理论边让学生动手操练的方法上课,或在短时间理论课后即让学生进入实训操作,即实现理论课与实践课在空间上的结合。在教学时间上,打破理论课与实习课人为划分时间段的做法,从而实现理论课与实习课在时间上的结合。这些改变真正强化了技能训练在教学中的地位,真正做到了教学做一体化。本文仅就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基础课程——基础会计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初步的探索与研究。

传统的基础会计课程往往由以下几部分组成:①概述。主要内容:会计的概念、职能、会计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的基本程序等。②会计要素及会计平衡式。主要内容:六大会计要素、会计平衡式等。③账户和复式记账法。主要内容:会计科目与账户、借贷记账法、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等。④会计凭证。主要内容: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种类、基本内容、填制和审核等。⑤会计账簿。主要内容:账簿的设置和登记、对账和结账、错账更正方法、账簿使用规则等。⑥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主要内容:企业筹集资金、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利润形成和分配的核算以及成本计算。⑦财产清查。主要内容:财产清查的种类、范围、方法、清查结果的处理。⑧会计核算程序。主要内容:记账凭证核算程序、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程序。⑨财务会计报告。主要内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编制。

笔者认为,为提高学生的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可将其内容的前后顺序按照实际工作中的会计核算程序进行调整,调整后的顺序和内容如下:①概述。主要内容:会计的概念、职能、会计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该部分内容对初学者有一定难度,也可放在财务会计中讲解)、会计的基本程序等。②会计要素及会计平衡式。主要内容:六大会计要素、会计平衡式等。③账户和复式记账法。主要内容:会计科目与账户、借贷记账法等。④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主要内容:企业筹集资金、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利润形成和分配的核算以及成本计算。以上四章内容理论性强或为准则规定,主要依靠课堂教学完成。⑤建账。该部分内容(现有的教材中没有,需教师补充)放在会计实训室进行。建账是会计工作的起点,要给学生讲清楚何时建账,依据什么建账,建什么账,如何建账等。教师用实训室配备的账簿边讲解,边让学生做,真正做到教学做一体化。在建账过程中,适时讲解账簿的启用、种类、设置和使用规则等。⑥会计凭证。主要内容: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种类、基本内容、填制和审核等。该部分内容也放在会计实训室进行。利用实训室中真实的会计凭证,讲解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种类、内容、填制和审核等,教师一边讲解,学生一边操作。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⑦登记账簿。主要内容:日记账、总账、明细账的登记方法、错账更正方法、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等。在实训室中,利用学生前面建的账和填制的记账凭证,讲解账簿的登记方法,让学生实际操作。学生在登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登错账的情况,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由学生提出更正的方法,教师最后加以总结,引出错账更正方法。由于学生主动参与,自主解决,即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锻炼了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还享受了成功的喜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举多得。⑧、财产清查。主要内容:财产清查的种类、范围、方法、清查结果的处理(依靠课堂教学完成即可)。⑨对账、结账。登完账后,教师讲解对账、结账,仍放在实训室进行,由教师示范,学生实际操作。事实证明,这种方式事半功倍。⑩财务会计报告。主要内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编制。有的教师认为,报表的编制对初学者来说难度较大,往往这一章只讲概述部分,不讲编制方法,也不让学生编制。笔者认为,会计报表是会计工作的终点,这一环节不能缺少。考虑到学生专业知识掌握不多,可簡单讲解,在实训室指导学生完成报表的编制。 会计核算程序。通过前几章的讲解,学生实际上已经将会计核算程序完整地运行了一遍,教师只要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建账、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对账和结账这几章的内容,教材中往往介绍不全,建议教师参照当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实施细则的要求进行补充。

会计实训室毕竟是模拟的实习环境,与实际的会计工作仍有一定差距。建议有条件的话,最好在学完基础会计课程后,安排1-2周的生产实习,也就是认知实习。由实际工作中的会计讲解会计工作流程、凭证传递程序等,并带领学生实际操作一番。指导教师要全程辅导,对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生产实习,也是教学做一体化的具体体现形式。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体系清晰,形式生动活泼,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教学方法,理论知识围绕技能训练展开教学,针对性强,既利于教师的“教”,又利于学生的“学”;教师既讲解理论知识又传授专业技能,与学生相处时间增加,更容易获取每个学生掌握技能和知识的情况,便于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突出了技能训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实行“教学做一体化”,能够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本领过硬、上手快、转型快的高技能型人才,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更好地满足和服务社会。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篇7

一、教学设计

企业供电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都很强, 对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要求很高。在教学中按照传统的分章节教学的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职业教育, 应当采用包括任务驱动式教学在内的多种工学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并且将教、学、做融为一体, 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因此, 在教学中我们将企业供电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 选择供配电设备的生产、运行、维护、检修中的典型真实工作任务为教学载体, 按照学生学习认知规律和能力形成特点, 设计了五个项目:企业供配电系统认识、供配电系统的负荷计算和接线方式、高低压控制柜的操作与维护、变压器的操作与维护、企业供配电系统保护。在每个项目下面又设置了多个工作任务, 每个任务都有自己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 引导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 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

1.企业供配电系统认识项目只有一个任务, 即认识企业供配电系统, 以了解店里系统的组成、电能的质量指标及电力负荷的等级认知为主要知识目标。

2.负荷计算和接线方式项目有两个工作任务:供配电系统负荷计算和供配电系统的接线。掌握负荷计算方法及企业电力线路的主接线方式为主要知识目标。会进行负荷计算;能确定变压器的型号、台数、容量;根据电力负荷能确定配电方案;确定电力网的结线方式;会确定变电所位置;能选用电缆, 能进行车间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是本项目对学生的技能要求。

3.高低压控制柜的操作与维护项目有两个工作任务:电气设备的选择和高压电气设备安装使用维护检修。要求学生了解高低压电气设备的组成、结构和原理;掌握维护检修高低压电气设备的方法, 高低压电气设备故障分析和处理方法。并能正确选用熔断器、断路器、隔离开关、负荷开关等高低压电气设备, 安装、使用、操作、维护、检修高低压电气设备。

4.变压器的操作与维护项目下设两个工作任务:变压器的选用和变压器的运行维护。要求学生掌握变压器的结构、主要技术参数, 了解电力变压器的巡视检查项目, 熟悉相关安全操作规程;能承担电力变压器的运行维护, 能找出电力变压器的常见故障, 能进行电力变压器的巡视检查。

5.企业供配电系统保护项目共有四个工作任务:继电保护的认知, 继电保护装置的安装、整定和维护, 触电的预防, 过电压保护。对学生的知识要求是:了解继电保护的概念、作用、结构和保护原理;了解保护装置的安装要求、整定和校验方法;掌握触电的原因、危害和预防处理方法;理解雷电压的形成、防雷设备的结构和原理。技能要求是:能指出各种继电保护元件的特点、作用和使用场合;能看懂继电保护装置原理图;会安装保护装置;会整定、维护、校验继电保护设备;会处理触电事故;会选择和安装防雷保护装置。

二、教学组织

1.教学原则。在教学中, 我们遵循如下原则:①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改变传统的以教师的教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 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进行课程教学设计。②以应用为主旨的原则。课程内容选取突出应用性, 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要精选理论教学内容, 又要设计足够的实践教学环节, 帮助学生做到“学其所用, 用其所学”。③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原则。围绕学生的学习, 以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实验分析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来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尤其要注重发挥现代教育技术, 为学生创造充分的实践机会。

2.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 根据课程内容和工作任务的难易程度,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进行教学, 以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①根据课程操作性强的特点, 在教学中采用现场教学、示范教学。②对那些比较简单的技术, 采用“自学指导法”处理。通过布置自学纲要、指出重点难点和学习检查等途径强化教师的指导作用, 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③在现场教学时, 针对技术细节, 充分运用讨论法激起学生对问题的争论, 活跃学习气氛, 并使学生处于一种接受知识的最佳状态。④在课堂实验或现场教学时, 提供某些小的技术操作问题, 让部分学生自己亲自演示并向其他学生解说, 使学生产生独立解决技术问题的自信心。⑤提供一些实际的技术问题, 要求学生在指定的期限内给出最恰当的解决方案。

3.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建立纸质、声音、电子、网络、设备等多种媒体构成的立体化教学载体。模拟企业变电所, 建立具有职场氛围的校内实训基地。利用供配电物理仿真实训系统模拟典型的工矿企业用10k V高压配电所、10k V供电线路、车间变电所及400V低压供电系统, 设备完全真实, 可实现供配电系统的各种操作、保护动作和运行方式的模拟,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利用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视频录像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印象, 这种教学方式能使学生很快掌握所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利用学院网络资源和互联网技术等多种有效的远程教学手段开展教学互动。

4.考核方式。为了全面检查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应用能力, 我们采取了包括课堂作业、实际操作、参观报告、故障分析报告、讨论记录等多种考核方式。针对不同的任务, 采取的考核方式也不同, 所占总成绩的比例也不同。

企业供电课程具有显著的实用和工程特点, 因此, 无论课堂教学、实训和课程设计都围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的。因此, 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能使学生巩固理论知识, 提高实践技能, 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使学生逐步具有供电系统设计、管理、运行和维护的全局性、综合性能力。

参考文献

[1]任毅.浅谈企业供电系统与运行教学方法[J].科技风, 2011, (11) .

[2]张祥军.企业供电系统及运行[M].北京: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 2010.

[3]白满凤.企业供电系统及运行教学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8, (8) .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篇8

2006年教育部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也提出,“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该文件标志着高等职业教育重心从规模发展转向内涵发展,因此“教学做一体化”也逐渐成为各高职院校的研究焦点。那么,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呢?本文尝试从如下方面进行探讨:

一、从国家层面上

国家应该大力支持“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践得比较好的高职院校,在政策上支持这些高职院校的进一步发展,在财政投入上向这些高职院校倾斜。这样,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会践行和深入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此外,国家要大力宣传“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意义和重要性,让这样的共识———该教学模式的践行能形成国家、学校、学生等各方面共赢的局面———深入人心。

二、从学校层面上

(一)学校要建立“教学做一体化”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学校要积极和所在地区公司、企业磋商,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建立校内外实践基地。不仅要在校内建立融企业生产、教学及社会服务一体化的教学企业,也要在校外合作企业建立学生顶岗实习的实训基地。

(二)学校要调整和改革“教学做一体化”的专业设置

要根据市场需求,以“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为原则,调整和加强原有专业,甚至开设新的专业。

(三)学校要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在教学标准和教材编排上,要实行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标准,共同编排教材,教学标准要与行业资格标准相一致;在课程内容选择上,要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开发,要选择和整合贴近学生生活,可以是来自生产实践和行业企业,有利于学生展开实践,提高动手技能的课程;在教学方法中,教师要应用一系列“教学做一体化”的常用方法,如项目教学法、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拟法和教学扮演法等,以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四)学校要着力提高教师素质,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师的专业水准是学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教学做一体化”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教师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也要有丰富的技能经验,要能指导学生进行技能训练。因此,学校要派遣专业教师去一线企业挂职锻炼,参加技能培训和实践操作,要深入了解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从而培养“双师型”教师;同时,学校也要有计划地从行业企业引进一批高职称技能人才,充实教师队伍,提高来自企业的教师比重。

(五)学校要实施针对“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评价

在评价方式上要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并侧重于过程性评价。不仅要有期末考试的结果性考核方式,还要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模拟训练等过程性考核方式来考核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在评价途径上,要采用多元评价,包括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学校专家评价、校外企业专家评价等方式来评价教学效果;在评价标准上要坚持理论知识传授和实践技能操作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体现学和做的实践性。

(六)学校要组织和承办各专业相关国家、省、市级职业技能大赛,组织并鼓励学生参与专业相关技能比赛,并安排教师进行指导

用具体项目来引导学生理论学习和技能操作,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深化理论认识,用理论来指导实践。

三、从教师层面上

教师要以“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为指导,进行备课和教学设计,并组织教学。课堂教学要使用任务教学、情境教学、案例教学、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操作,在实践中深化理论认识,用理论来指导实践;教师要给学生布置实践性作业,比如小组分工完成调研任务,绘制设计图表等,以便第二天课堂用小组表演、微视频和PPT等方式进行展示;此外,教师要带领学生去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近距离体验所学专业对实践的要求,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从学生层面上

学生要认识到所学专业“教学做”对将来就业的重要性,学生要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实践性作业,要利用一切空余时间去学习专业理论,抓住一切机会去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实操锻炼,提高自己理论和实践技能

参考文献

[1]徐岩.“教学做”一体化高职教学模式的构建[J].辽宁高职学报,2011(10).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篇9

“教学做一体化”改革是我院为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号) 文件精神, 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培养新时期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实现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 由以课堂为中心向以实训 (验) 室为中心的转变, 不断深化教学改革, 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以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为目的而进行的有益探索。

1“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理念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 遵循“从实践到理论, 再从理论到实践”的认知规律, 将课堂搬到可以进行实地操作的实验室或实训工作间。在相对真实的环境里, 教师演示操作、讲解技巧, 学生及时实践, 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将学生从原来被动的学习模式中解放出来, 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将教、学、做有机地结合, 彻底改变了教与学分离的现状;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 因人施教, 因材施教;加强实践教学, 注重技能培养和考核, 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

2 注重课堂教学上的“教学做一体化”

对于护理技巧的教学,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理论课与实践课分开, 且理论课学时多于实践课学时。课堂教学主要是教师讲, 学生听, 教师教, 学生学, 学生实践练习的机会不多。由于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和边沿地位,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不高, 导致教学效果较差。为改变这一现状, 我们引入现代教学手段, 如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 使教学内容生动有趣, 丰富多彩, 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采用启发、引导、提问、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 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 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哪些知识是在什么地方应用的, 怎样应用的, 并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一些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的演示、操作, 在教师示范后, 让学生动手操作。如静脉输液技术这一节课中, 首先提问:谁经历过静脉输液?哪些病人需要进行静脉输液?护士是怎么做的?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在讲解过程中, 教师首先在输液手臂模型上做演示, 学生观看了解操作步骤, 然后找学生扮演病人 (学生志愿者) , 在“病人”身上真实地操作让其他学生观看。学生之间也可互当志愿者进行操作练习, 使教师的讲、学生的学, 教师的教、学生的做有机融为一体, 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有效地克服了理论教学的枯燥性, 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互动性和实用性, 特别适合高职高专学生。

3 强化实践教学中的“教学做一体化”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环节。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除课堂学习之外, 我们把校内实验 (训) 室全天候开放, 让学生参与管理, 供学生课堂实践练习和课后实践练习;在校外, 我院和多家医院建立合作关系, 开设实习基地, 让学生到医院见习、实习, 了解护士的护理工作过程, 强化操作技能, 为学生今后顺利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在实验实训课上, 我们强调边教边学边做。如无菌技术操作, 我们采用多媒体视频、网络动画等多种教学手段, 教师边示教边讲解, 学生先观看了解操作步骤, 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操作, 无菌包的包扎、打开, 无菌溶液的倒取, 铺无菌盘等。学生回示后, 教师点评, 指出一些容易出现的错误和注意事项, 然后分组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可以自己反复操作训练, 不懂的问题随时提问。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讨论也可以和教师讨论操作方法。待学生掌握各项无菌技术操作后由教师定期带学生到实习医院见习和实习, 以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

4 拓展课外“教学做一体化”

学好护理技巧, 只通过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 学生必须在课后做大量的练习。为此我院建立了护理技巧精品课程学习网站, 通过网络教学互动, 拓宽了教学空间, 丰富了教学内容。教师可在线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学生也可以在线学习, 在线测试,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另外, 我们为学生布置一定的课外实践作业, 让一部分学生在同学、亲戚或自己身上练习, 如预防压疮中的背部按摩、床上洗发等。通过学生直接参与实践活动, 逐步提高其就业能力, 为其顺利就业打好基础。

5 改革考试方式

考试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 而传统的考试方式以理论笔试成绩为主, 这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为改变这一状况, 我院改革考试方式, 使其与教学模式相适应, 加大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的比例,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要注重理论学习, 又要注重实际操作的训练, 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改革后, 护理技巧课程的考试采用“笔试理论成绩+实践操作考核成绩+平时成绩”方式, 按笔试理论成绩占30%, 实践操作考核成绩占40%, 平时成绩占30%进行综合评分。淡化理论考试, 注重职业素养考核, 强化实践技能考核, 经过了2个学期的试行效果良好, 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出教学情况。

6“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面临的挑战

护理技巧课程采用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首先要求教师为双师型教师, 不但有良好的护理专业知识, 还要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 而且还要有较高的教学水平。一方面要求教师要对教学内容熟练掌握, 如脱离教材、编写教案或自制课件的教学技能, 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能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因为学生在“做”的过程中, 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随机问题, 教师要根据现场情况指导学生正确解决。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进修学习、不断提高, 才能适应“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要求。

学生在该课程的学习方面, 也要改变传统的教师讲授, 学生听记, 考试突击学习的方式。“教学做一体化”模式更直接地与工作岗位相联系, 体现了实践的重要性, 通过看、听、做, 使知识学习的意义得到实现。通过一体化教学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如压疮的学习, 首先学生根据教材及网络资源对疾病有一个概括地了解, 如概念、产生原因、病变部位、临床主要表现、护理措施等。然后是现场教学中或视频资料的进一步学习, 从如何观察、预防、应选择什么措施到如何选择合理的护理方法, 最后进行归纳总结。在这一过程中, 对学生的自学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实际操作能力都有较大程度地提高。因此要求学生要变被动为主动, 变消极为积极。

为适应当今医疗行业的发展趋势, 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我们对护理技巧课程进行了科学设计及教学改革。课程以优化教学内容为核心, 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 综合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 合理安排讲解与讨论、灌输与启发、理论与实践等教学环节, 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在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开拓思维等方面得到良好的训练。从实践过程看, 课程的设计和改革符合我国高职高专医护教育的实际情况, 符合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 符合目前护理行业的需求。实践结果表明,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而且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因此这种教学方法值得在高职教育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篇10

1.3 合理组织课堂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 直接关系着一节课的成败, 教学过程不是日复一日不断地教给学生新知识, 更不能机械式的讲授理论知识, 而是锻炼学生用已学的知识和方法去尝试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能够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并很好地应用。

“教学做一体化”课堂教学组织程序主要以任务为主线, 首先, 根据教学时间设置多个融合一定技能的情境任务。需要组织理论知识时, 要以边讲边示范的形式, 讲授理论要点和实际操作;然后布置任务, 并给出具体的学习成果的评价标准, 学生通过对所提出的任务进行分组讨论后动手操作, 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错误, 教师应注意观察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使得学生在完成任务时掌握所学知识和锻炼操作技能;最后, 师生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共同评价, 教师指出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每节课教学尽可能按照这几步骤完成, 体现达到“教学做一体化”效果。[4,5]

1.4 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管理能力

因为“教学做一体”模式下的教学结构与传统的教学有所不同, 要摒弃传统课堂教学的三中心:教师-教材-教室, 就必须要求教师能够有效地管理课堂, 合理地分配时间及掌控教学节奏。

课堂教学管理首要的是课堂秩序, 师生之间合理互动。从学生管理角度, 对于不遵守纪律或做与课堂学习无关的学生要及时管理和教育。学生的平时表现也要纳入最终成绩考核, 充分发挥任务考核评价的激励功能, 以督促学生积极参与的同时遵守课堂纪律, 使“教学做”活动开展得井然有序。[3]

从教师自身角度, 要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双师素质”—理论素质和实践素质, 即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肯动手、勤动手、会动手的实践修养, 同时教师要实时地关注学生思想动态, 了解学生内心世界, 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活跃课堂学习氛围, 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 通过授课、实训、实习, 引领学生走技能提升之路, 使学生形成相关行业的职业素养。

1.5 巧妙利用教学资源及考核方法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当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实践能力, 恰当地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资源, 除了文本、图片的使用外, 可采用音频、视频、动画和仿真等方式展示教学内容, 教学电脑可直接上网, 即时搜索设备参数, 网上规范标准的讲解等。除此之外, 还可以把学校的建设、生活场景变为学生的实践场景, 有机地结合理论和实践情景,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情景。[6,7]

布置每个情景任务时就要说明考核评价标准, 并使得学生明白“学和做”达到什么程度才获得合格、良好或优秀。不再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 而是采用形成性考核方式, 即项目任务考核可阶段性进行, 渗透到学习成果中, 考核方式多样化, 以教师点评为主, 结合师生共同评价

2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运用举例

安防与建筑弱电系统工程这门课程可设置成为一个弱电范畴的大情境项目, 课程内容包含入侵防盗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停车管理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及电话系统等, 然后对大情境项目任务化, 每一个系统作为子项目, 再对每个子项目划分3~4个学习任务, 这种自上而下的情境任务设置方式在逻辑上更具连贯性, 更容易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作为一个项目任务, 可划分多个学习任务, 如:监控摄像机安装、制作同轴电缆的BNC接头、数字硬盘录像机及控制键盘的使用、监控系统设计等, 本文以“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中摄像机与镜头的类型选择及应用”为例阐述“教学做一体化”课堂教学的实际应用。

课堂教学在实训室安防系统区内进行并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资源讲授理论知识。教学开始前, 根据全班人数及学生成绩差异分组, 每个学习小组人数为6~8人, 小组长民主选定。

2.1 “教学做一体化”课堂教学内容程序如下

(1) 讲授知识并演示。通过展示摄像机实物和多媒体PPT中文字、图片, 讲授摄像机及镜头的分类、主要性能参数。

(2) 实地参观。带领学生到实训中心和教学楼的一楼大厅及各层走廊通道、电梯口及外墙周边等安装摄像机的场所, 参观的同时结合相应的建筑平面图给学生介绍选取摄像机需要考虑的要求。

(3) 布置学习任务。学习任务内容:分组讨论设计后, 绘制出各层设置摄像机的位置, 标明选取摄像机及镜头的类型并写出设计选取依据。

(4) 评价总结。各组相互换取设计成果, 比较查看后讨论摄像机位置设定是否合理, 设备类型选取是否合理, 然后教师给予总评。[8]

安防与电话电视系统中每个学习任务可按上述教学程序进行, 注意任务情景的设置可以是真实环境也可以是模拟环境, 这里不一一列举。

2.2 “教学做一体化”课堂教学实际应用

课堂上, 在讲授摄像机及镜头结构时将常见的摄像机实物呈现给学生, 让学生对各类摄像机及镜头有一定的感官认识。

摄像机及镜头按照摄像器件、成像颜色、规格尺寸、组合方式、供电方式、镜头视场等划分很多种类, 一一介绍过程中, 对于规格尺寸和组合方式的分类, 就让学生观看和比较摄像机的规格尺寸和外形组成, 然后判断有几种类型, 并将不同类型进行分开摆放, 最后教师给予正确的划分并进行相应的讲解。

在讲到镜头的焦距、光圈像差等主要性能参数时, 有的学生用摄像机拍摄实景, 调节镜头焦距来观察影响确定焦距的两个物理量:被摄目标的大小及距离。有的学生还拿出手机拍照远近不同景物, 来体验成像时光圈变化、聚焦过程及景深现象。学生们兴致勃勃地参与到活动中, 通过使用摄像机拍摄不同场景, 对摄像机结构、分类及主要性能参数有了较深的理解。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不同类型摄像机应用特点, 组织带领学生到实训中心和教学楼进行实地参观“边看边讲”, 并给每组发一份相应的建筑平面图。每走到安装有摄像头的地方, 就介绍为何此处选用此类摄像头及安装注意事项, 如:为什么选择黑白摄像机, 为什么摄像头安装方向顺着光源等, 特别是一楼大厅及各层走廊通道、电梯口及外墙周边等场所, 强调摄像头安装角度、高度和防护措施。学生边看边听边记录在平面图对应的位置上。

在此基础上布置学习任务, 现场发给学生某一商贸中心大楼的各层建筑平面图, 由各小组长负责分发给各组成员。学习任务内容:根据不同场所实际条件选择不同类型的摄像机。要求: (1) 绘制出各层设置摄像机的位置; (2) 说明所选取摄像机的依据及基本安装原则。学生开始分组讨论进行设计, 教师要注意观察, 对学生在做的时候提出的问题或存在的困惑, 应及时给予解答, 同时教师注意时间的分配, 留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总结。

评价总结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换设计成果, 相互查看学习后指出设计的不足, 最后教师多用鼓励性语言对设计内容进行总评, 纠正学生设计不合理的地方, 给出最佳设计方案。

2.3 “教学做一体化”课堂教学效果

90%以上的学生都很好地完成了每次布置的学习任务。通过实施“教学做一体化”课堂教学模式, 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提高, 专业知识更扎实, 动手操作能力也得到锻炼。对“教学做一体化”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课堂表现情况进行一个月记录, 汇总后发现:参与课堂活动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多, 玩手机、睡觉、讲话的学生人数不断减少, 全班学生的学习氛围良好, 注意力集中, 积极讨论思考每一个问题。虽然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估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给学生学习带来的变化。

随着课程学习的不断深入, 在视频监控系统整体设计时, 学生能根据建筑物各区域的实际要求设置监控点, 选取相应的摄像机及镜头种类, 确保所需监控范围被全部覆盖。对监控系统安装调试时出现的故障问题能快速地分析查找出故障原因并解决, 特别是终端设备显示图像的质量, 学生通过调整摄像机及镜头主要参数得到清晰且稳定的图像, 整个监控系统可以实现预期的基本功能。

3 结束语

“教学做一体化”课堂教学模式符合社会发展, 培养的人才更符合生产就业的需求, 已逐渐引起高职教育的重视。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方法讲授安防与电话电视系统施工这门课程, 以项目任务为导向, 使学生通过实践加深对书本中理论知识的理解, 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毕业后真正成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这种“教学做一体化”课堂教学模式仍处于不断地探索、完善、推广阶段, 需要教师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组织中, 充分利用情景教学资源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在各门课程应用中不断地得到强化。

参考文献

[1]张燕.“教学做”一体化与传统高职教学模式比较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 2013 (3) :150-151.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3]梁毳.“教学做一体化”课堂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4 (3) :80-83.

[4]宋伟珺.实施“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教育, 2013 (16) :91-92.

[5]张斯珩, 陈悦明.电子技术课“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探讨[J].民营科技, 2014 (12) :234-235.

[6]赵更新.“教学做合一”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 (1) :104-105.

[7]李光.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研究——理论与实务[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篇11

关键词: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纳税实务

“教学做”一体化所强调的就是把国家职业标准作为考核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依据,把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作为高职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把依据教材理论所设计出的典型工作任务作为教学载体,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典型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安排教学活动,实现理论教学与课程实践有机结合。

一、《企业纳税实务》课程特点及教学现状

《企业纳税实务》是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涵盖了各个税种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抄报税技能的训练,对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企业纳税实务》课程特点

该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各个税种的基础知识及纳税申报相关知识,是一门理论性强、操作规范严格的专业课程,配合国家相关税收法律制度,知识更新较快。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要重视和掌握各个税种的基本计税方法,学好理论知识,又要重视理论的应用,加强实践环节的学习和运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根据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税务登记、发票管理、税款计算、纳税申报等工作。该课程的职业能力包括:税务核算与纳税申报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纳税申报表格的填写、各种报税软件的使用方法,能独立并准确地完成企业从开办到注销过程中相关的税务登记、纳税申报、涉税处理等各项工作。

(二)《企业纳税实务》课程的教学现状

该课程教学中多以税法为基本内容,系统介绍各个税种税率税目以及税额计算,理论教学内容多,通常老师在台上讲授,学生在下面听课,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讲授,任课教师在授课时容易重理论轻实践,重点放在理论知识(税收法规)的讲授上,实践环节(纳税处理)偏少,学生学习有一定难度,学生学过之后对于理论上应纳税额的计算处理能力尚可,但对于实际抄报税问题无从下手,针对某个企业的税务业务不知道如何运用,缺乏基本的职业判断能力,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二、《企业纳税实务》教学做一体化课程建设

为了摆脱“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示教、学生练习”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近年来我校在《企业纳税实务》课程进行了“教学做一体化”模式的改革,即在报税软件教学基础上,仿真模拟公司报税业务,通过边教、边学、边做,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

(一)优化实训教学条件

《企业纳税实务》是理论性和操作性均强的专业课程,鉴于实务中企业网上纳税申报目前已经基本成为普遍,因此,建设仿真纳税申报流程和环境是必需的,授课场地应安装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实训室内,同时实训室内配备相应的税收申报仿真实训教学软件,比较常见的如网中网、财刀网等。以报税软件为载体,可以将抽象的税收知识直观地展现,解决实际的工作任务,例如:如何进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如何申请领购发票,如何在防伪税控开票系统中开具各种发票、发票清单,如何通过网上认证增值税进项发票,如何在网上填写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纳税申报系列报表,实现网上纳税申报与银行扣款处理等,让学生比较直观的了解纳申报工作程序,从而提升学生涉税职业能力。

(二)优化教学方式

考虑高职学生特点,合理安排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时间,理论讲授是基础,但不宜过难,重在实践,教学中可基于工作任务,模拟财税部门,企业部门、办税人员等角色,设计实施场景教学,将抽象的教学内容直观化,使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锻炼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我设计的能力。例如在增值税这个项目的教学设计上,针对企业某个纳税期间发生的经济业务,在教师的指导下安排学生去完成几个任务: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领购增值税专用发票;根据经济业务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进行进项税额认证;计算增值税应纳税额;填报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学生逐一完成任务的过程同时掌握了增值税税务处理的方法,其他各税种也可如此设计教学方式。教师要不断地同学生交流、对学生进行辅导,师生共同商讨解决存在的问题,最终的目的是完成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优化师资队伍

与传统理论教学模式相比,无论是从专业知识还是专业技能上,一体化教学模式对授课教师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利用业余时间选派教师进行专题培训,校外顶岗实习,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并与校外兄弟院校定期座谈,建立校内外专家委员会针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研讨等。此外,还可以利用校外资源,积极引进企业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专业教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薛艳,李媛.《高职《纳税实务》理实一体化课程建设 》.新经济,2015,9.

[2]安娜.《高职类会计专业综合模拟实训课程的设计-以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会计之友, 2010,2.

[3]孙颖.《会计专业教学做一体化应用设计-以成本会计为例》.时代金融, 2015,7.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篇12

目前, 大多数的制图教学都采用了多媒体技术, 此法可以动态演示形体的形成过程, 生动形象、课堂信息量大,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学效果仍不理想, 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1) 学生思维跟不上。一方面, 使用多媒体课件后课堂信息量大, 图形图像都自动显示, 对学生来讲速度快、内容多。另外, 学生过分注意动画展示, 忘记去思考或根本不去思考。这两方面原因都会导致学生跟不上老师讲课的节奏。 (2) 学生易懂却不易理解。高职教育坚持“够用、适用”原则, 所以高职工程制图教材的教学内容相对精简, 大多选用简单、典型的示例, 在老师讲解和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下, 学生很容易明白, 当时的教学效果很好, 但课后学生能真正理解并灵活运用知识点的却不多。 (3) 学生“制图”流于图形。大多数教师开始都会对制图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介绍, 在后续教学中, 主要讲解绘图和识图方法, 制图基本规范和制图标准涉及较少, 长此以往, 学生只会绘制图形, 而不会绘制图样。笔者带过几届学生, 平时练习时, 学生读图识图能力、绘图能力相对较强, 但完成大作业时, 部分学生图幅、图框、线条的粗细都没有区分, 非常不标准、不规范。

由此可见,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高职制图课程教学的需要, 对制图课程的教学手段、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已势在必行。

2 教学做一体化模块教学的优缺点

“教学做一体化”是顺应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已成为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教学做一体化”根据工作实际设计出可操作性强的教学模式, 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 能够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学习交流, 衡量自己的能力。

但是, 一体化教学并非适用所有的教学内容, (1) (2) (3) 适用于理论性强、内容抽象、不易理解的课程, 这些课程不进行实践学生学习思路严重受限, 难以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

工程制图正是一门内容抽象, 理论性强, 培养学生立体感和空间想象能力的课程, 需要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训练项目, 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但不是所有工程制图的教学内容都适合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所以引入模块化思想, 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模块教学。将工程制图的教学内容, 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 及时添加或删除课程内容, 划分模块。根据不同模块, 设计不同教学情境, 帮助学生学习。

3 工程制图教学做一体化模块教学的体系构建

3.1 编写更加完善的教材

制图课程发展多年, 教材内容安排已相对完善, 但是还未见按照项目化教学编写的教材, 不能满足教学做一体化的要求, 需要编写由浅入深的、多重循环模式的能力实训项目的教材, 以启发学生的思维, 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也可以给教师提供一种教学的思路, 进而能够引发教师对教育教学方法的探索。

3.2 建设实训教学场地和设施

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模块教学应以工作岗位或服务实践为参照组织教学, 因此应加大资金投入, 建设与真实职业活动情景相似的、有专业特色的实训场所, 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根据制图课程的性质应配备必要的实践教学条件, 如三维模型、视频、模型、挂图等以进行读图、绘图训练。

3.3 构建教学模块

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模块教学, 首先应将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划分。 (4) 划分模块时要注意: (1) 每个模块的内容都要以培养必要的技能为目的; (2) 训练难度层层递进, 符合学生学习特点; (3) 训练模块划分清晰, 便于制定模块教学评估标准, 帮助学生分项掌握各项读图绘图技能。

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模块教学, 还要在每个模块内设计有趣味的实训项目, 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3.4 考核评价制度

课程考核的目的不仅在于总结和评价教和学的效果、检验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课程考核来改进教学工作的不足, 提高教学质量, 丰富教学内容, 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引导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使课程考核真正发挥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的功效。

工程制图课程考核应把职业标准 (如严谨的作风等) 、应用技能 (如读图、绘图能力) 一起考核, 以应用技能为主, 加强过程考核, 避免学生产生学习惰性;评价主体不再是以教师为主, 把学生相互评价、组与组相互评价等加入考核体系;突出能力和职业素质。

4 识图与基础制图教学改革的实践

4.1 内容的进一步整合、序化

为了保证教学体系的连贯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笔者将课程的内容按照从易到难、综合能力逐级提高的原则, 划分为多层次模块化课程体系, 将教学内容分为三大模块, 基础模块、阶梯模块、应用模块。在实施过程中, 笔者重视基础模块的教学, 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投影知识, 掌握基本制图规范;突出应用模块的教学, 重视绘图能力、读图能力的培养。具体的项目设置见表1。

4.2 教学做一体化的实施

要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组织学生的积极参与也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 这主要涉及阶梯模块和应用模块。现笔者以简单组合体的绘图为例来介绍教学做一体化的实施。

首先, 根据每一个项目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学习程度对学生进行分组;第二, 教师布置教学任务, 说明作业的要求;第三, 学生按照图样绘图, 期间教师可以分组进行辅导, 第四;教师根据学生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进行讲解, 学生再进行改进, 如此循环, 完成一个项目。

4.3 教学效果评价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 采用了基于过程的考核方式, 坚持以学生平时表现为主, 考试为辅的原则;鼓励学生平时勤思考、勤动手, 及时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并做记录;课程结束后进行期末考试, 考察学生读图、绘图能力。

5 结论

根据考核结果, 虽然留的作业量减少了, 但是学生的绘图和读图能力有所提高。 (1)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对橡皮泥的制作、利用木制模型绘图等教学环节学生参与积极性都很高, 不过有时学生讨论声音过大, 需要组织课堂秩序。 (2) 制图的实训项目主要是测绘、读图、模型制作等, 训练项目相对较少, 还应发展更多有针对性的实训项目。另外, 利用橡皮泥制作的模型, 由于缺少刀具等制作工具, 所以学生根据图纸制作的模型, 只能形近, 尺寸上还有很大误差。 (3) 点、线、面、体的投影基础知识部分因为仍然沿用了传统的多媒体教学, 学生兴趣不高, 仍需进一步改进。

摘要:为提高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效率,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笔者进行了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结合具体教学实例, 笔者详细论述了教学做一体化的实施途径和实施效果。

关键词:教学做一体化,模块教学,工程制图

注释

1王金香.“一体化”教学实践教学初探.新课程学习, 2011.8.

2赫静.一体化教学模式之我见.职业, 2011 (27) .

3刘志毅, 贾禹琪.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思考与探索.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1 (30) .

上一篇:结合过程下一篇:房地产投资经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