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课程教学理论

2024-11-06

一体化课程教学理论(精选12篇)

一体化课程教学理论 篇1

摘要:探讨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给高校体育教学带来的新变化, 即由课内教学向课内外一体化转变, 由技能教育向健康教育的转变;由传统教学模式向学生自主选择教学内容、上课时间、任课教师的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学习的转变。

关键词:高校,俱乐部模式,一体化

近年来, 高校体育思想日益丰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体育课程教学组织形式, 在一些高校被采用。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给高校体育教学带来了新的变化。这种教学模式也得到学术界的认可。但俱乐部教学改革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不完善之处。我校在2009年开始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改革, 经过三年的改革实践, 取得一定的教学改革成果, 同时在运行机制等方面也有待完善之处。本文从阐述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为切入点, 系统分析运行过程中各环节的基本现状及发展趋势, 分析完善这种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对策。

1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概述

1.1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

体育俱乐部教学是体育教学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 20世纪90年代中期, 出现了由学生自主选项的“专项课+课外俱乐部体育教学”、“体育教学俱乐部”等教学模式。特别是教育部提出“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 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结合的课程结构”这一“课程一体化”要求之后, 这一组织形式本身所特有“整合资源”、“贴近学生”、“操作灵活”的优势日益显现, 引起国内高校广泛关注。它的实施有利于保持体育教学和课外锻炼的连续性, 有利于把大学生的体育教育过程延伸到高等教育的全过程。

1.2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类型

体育俱乐部的组织形式可分为课内俱乐部, 课外体育俱乐部, 课内外相结合三种类型。课外体育俱乐部出现较早, 多是以学生运动训练队为基础发展起来。并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 以拓展体育教育功能, 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行为习惯。课内俱乐部的发展是现代教育理念不断发展并借鉴国外高校的发展经验的结晶。它是以现代教育理念为依托, 充分利用场馆器材资源,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单项俱乐部, 自主选择学习时间, 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这种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 以构建现代大学体育教育新的学习方式为目标。国家提出实施素质教育以后, 出现了以课内外相结合的体育俱乐部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是以培养人才的整体教育观为出发点, 以课内外一体化为表现的形式, 以终身体育、终身教育为指导思想, 以培养适应学习化社会为目标的。

1.3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运行机制

1.3.1 成立体育俱乐部。

体育俱乐部是以学生共同兴趣爱好为组织基础, 根据学校场馆资源情况与师资条件, 在兼顾学校体育传统与项目开展状况成立, 学生根据个人体育兴趣爱好选择加入。体育教学俱乐部在教学过程中打破年级、系别、班级的限制。根据学生体育基础、选课人数和场地条件各体育教学俱乐部在课程类型上分为教学课、辅导课、训练课。教学课是针对俱乐部初级会员组织的必修课。教学目的是培养初级会员对所选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战术的了解和掌握, 培养兴趣爱好。辅导课是对俱乐部中级会员开设的巩固与提高课程。训练课则是对高级会员开设的提高课程, 是参加校内外运动竞赛的基础。

1.3.2 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与考核评价制度。

制定体育俱乐部教学运行方案, 从建立组织机构、课程设置、课程目标、选课规则、教学任务落实、教学运行管理、考核与评价及群体竞赛组织管理。各环节要有严格的制度保障并不断完善。在考核评价环节上要实现由传统的教师评价向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的评价模式转变。在强调过程性评价的同时重视发展性评价。

1.3.3 建立一支尽职尽责的俱乐部指导教师及指导员队伍。建立一

支经验丰富的俱乐部指导教师队伍以及热心俱乐部工作, 具有很强的竞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的俱乐部指导员队伍, 是搞好体育俱乐部工作的前提。在俱乐部成立初期, 指导教师肩负着建立一个高效率的俱乐部管理机构的重任。无论是俱乐部主任, 还是各部的负责人, 都是今后俱乐部开展工作的骨干。他们的选任是俱乐部后期工作能否开展好的关键因素。

2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发展现状

2.1 场馆设施条件制约

目前, 我国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发展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从2007年体育评估的情况来看, 场馆条件不足问题成为普遍现象。

2.2 师资队伍的专项结构制约

传统教学模式使教师只注重课内的教学组织, 而对课外辅导, 竞赛及运动队训练则关注的很少。自己专项以外的项目就关注的更少,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 已不适应当前以体育俱乐部为组织形式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的需要。师资队伍的专项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

2.3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制度不完善

以体育俱乐部教学的为组织形式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制度不完善。教学、课外辅导、群体竞赛的三个环节需要以更加完善的制度建设作为保障, 有利于各环节之间的相互促进。加强制度建设是推进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重点。

3 优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对策

3.1“质量保障”核心是教师, 师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调整好“特

长”与“多样性”发展的关系, 围绕“教学型、训练型和体育指导型”教师培养定位针对性开展多途径的工作。第二是解决好“状态”问题, 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加强教学管理, 严格执行教学工作奖惩规定, 充分调动全体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打造“三型”特色师资队伍。通过内部培训、外出学习、学历提高、职业培训、资质认证等措施, 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专业技能、充实的体育实践经历, 精教学、能指导、懂训练的“三型”特色教师。

3.2 俱乐部体育教学模式, 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其先进性, 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体育教学改革要充分考虑“国情、省情和校情”, 针对我校实情,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需要进一步优化, 教育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评价体系还需进一步更新。

3.3 学生自我健身意识有待提高, 大多数学生课余时间很少参加体

育锻炼, 其原因, 一是教学中对学生终身体育认识培养不足, 教学内容安排尚需改进。二是课外体育活动缺乏明确的目标、辅导和考评。三是缺乏对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系统监督和管理。

3.4 按照巩固三个基础 (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 抓住三

个重点 (构建学习内容、改变学习方式、完善评价体系) , 构建五个板块 (基本技能、爱好与专项提高、体育生活方式、校园体育文化、健康评价与健康咨询) , 实现一个转变 (“育体”向“育人”转变) 的原则, 整体优化体育教学体系。

3.5 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针对一般学生以掌握体育基本技能为主的教学课内容, 注意各教学环节的衔接 (基础教学、体育作业、课外辅导和考核评价) , 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与意识, 提高学生体育素养。

一体化课程教学理论 篇2

一、中小学课程一体化是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认为:心理发展过程是一个内在结构连续的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过程的进行是连续的,但由于各种发展因素的相互作用,儿童心理发展就具有阶段性;各阶段都有它独特的结构,标志着一定阶段的年龄特征。由于各种因素,如环境、教育、文化以及主体动机等的差异,阶段可以提前或推迟,但阶段的先后次序不变,每一个阶段都是形成下一个阶段的必要条件,前一阶段的结构是构成后一阶段的基础,两个阶段之间不是截然划分的,而是有一定的交叉。皮亚杰把儿童心理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思维阶段(2--7岁)、具体运算思维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另外,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了“学习的最佳期”这一理论,即脱离了学习某一技能的最佳年龄,从发展的观点来看都是不利的,它会造成儿童智力发展的障碍。由此可见,从小学到中学,学生的思维、动机、个性等各个心理过程既有各阶段的年龄特征,又有其发展的连续性和交叉性,无论在哪一个阶段出现问题,都会阻碍儿童心理的顺利发展。有计划、有组织的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是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最有效途径。在九年一贯制教育过程中,实行中小学课程一体化,注重教育教学过程各个阶段的科学衔接,各个环节的合理安排,正是顺应了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要求,充分利用中小学的每一个“学习的最佳期。科学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编排教学计划,设置教学内容,选用教学方法,从而最有效地促进儿童的成长与发展。

二、中小学课程一体化是系统论的必然要求

系统论是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创立的一门逻辑和数学领域的科学。

中小学九年一贯制的教育教学作为一个系统,教学目标、任务、内容、形式、方法、原则等构成教学过程的各个因素和维度以及小学、中学等构成九年一贯制教育这一过程的各个阶段都是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有序地组合在一起的。在中、小学九年一贯制教育这个系统中,从横向九度考虑,应该对各因素和维度的结构进行优化组合;从纵向角度考虑,应该实现整个过程的最优化,即对构成过程的各个阶段和环节进行优化组合,在各个阶段的衔接上,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教学和教学环节、内容、方法等的无序组织,从而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避免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小学课程一体化正是力图通过对九年一贯制教育教学过程的优化组合,使这一过程最有效地(最佳化地)发挥效能。

三、中小学课程一体化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1999年6月第三次全教会通过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其中明确规定,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秸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素质教育进入了一个全面开展的阶段。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进行,中小学课程一体化的课题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中小学课程一体化的进行本身就是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

素质教育一开始就提出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而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又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所以中小学课程一体化实验范围确定在“中小学”阶段,这不仅符合素质教育的思想,也是素质教育中重点要求发展基础教育的思想的客观要求;从另一个角度讲,素质教育是一个涉及教育性质、教育功能、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即课程、教学方法等多方面、多方位、综合性的改革,其核心为课程改革。而课程一体化不只是学制改革下的一项课程改革,还恰恰同素质教育探求如何通过课程改革来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实质相一致,所以中小学课程一体化的本身正是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和体现。

(二)中小学课程一体化从其内容和实质上来看,符合素质数育的基本特征与核心,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提出来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必然要克服应试教育的众多弊端和负而影响,课程一体化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的理论和实践探讨中应运而生的。它既能够解决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中培养创造能力,获得全面发展的诸多问题,同时又与素质教育的任务扣一致,所以中小学课程一体化无疑是素质教育发展中的一个具有成功意义的尝试性实验。

(三)中小学课程一体化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和实质要求,为素质教育提供了宽松适宜的环境。

1.可以使教育对象的范围扩大,即面向全体学生。实施了课程一体化,无形中减轻了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压力,这样,教师不必总将眼光盯在少数尖子学生的身上,实施“精英教育”。而是可以在较为宽松的环境中将目光放诸全体学生,做一个育才的园丁,勤勤恳恳地修整每一棵花草树木,从而实现素质数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功能。

2.课程一体化可以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五.四”学制将升学压力分开散布于较长的时间内.所以教学在课程内容上,可以不必仅仅局限在必考的科目上,也不必仅仅局限在识记和智育的范围内,可以将课程内容扩展到位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德、智、体、美等各方面,从而使学生的各个方面能力得到充分提高。

3.课程一体化能够使学生得到积极主动的发展。应试教育下学生必须把全部精力放在同考试相关的内容上,学生的特长得不到发探。而实施课程一体化,可以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依据自身的兴趣、爱好、优势和特长,积极主动地去发现自己,挖掘自身的潜能,真正意义上实现素质教育的“不拘一格降人才”。

4.课程一体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招神。创造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造力的形成需要灵感、独特的思维和想象等来文撑,但是,在未进行课程一体化之前,升学压力很大的情况下.即使学生有一些经常性的灵感、独特想象力的突发,也会因为教师只注意升学考试而遇到扼杀。课程一体化就可以解决这一难题。

5.课程一体化有助于素质教育的持续性开展。课程一体化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将中小学的课程内容、体系前后相互衔接,按照学生的认知和接受能力,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从而位中小学阶段的教育能从长远的、整体的、发展的角度培养学生。这样,就使得素质教育的各项精神实质----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主动积极的发展以及培养学生创造力等方面在学校的实施培养的实践过程中得以实现,即从一个整体的角度出发,制定出各阶段的不同教学任务,并且使各阶段的任务具体化,在各个阶段的教学任务的相互衔接当中.逐步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使全体学生得到全面的、积极主动的、创造性的、可持续的发展。

四、中小学课程一体化是中小学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总目标:“建立比较成熟和完善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的现代化。”而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是课程的现代化,因此,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就应该朝着课程的现代化这一目标进行。基础教育课程现代化的内涵主要体现在:(1)课程改革应以学生为主体。(2)课程的个性化和多样化,使课程有利于因材施教,体现校际的特色。(3)由强调积累知识向发现、创造知识进行转变,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观念和态度。(4)课程的开放性。首先是课程体系的开放,建立学科课+综合课、活动课+研究课、必修课+选修课等多种模式;其次是指课程内容的开放,即在确定教育目标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教师一定的选择教学内容的权利。

要改革课程,就要对课程管理制度、课程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科书的认知策略、识时的比例分配等问题,重新进行设计。而实施中小学一体的九年一贯的学制无疑为中小学课程的改革提供了适宜的土壤,从而加快了课程改革的步伐。

(一)中小学课程一体化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目前,我国中小学各门学科的目标基本上是为升入高一级学校这一需要而确定的。而九年一贯制的教育过程,由于摆脱了小学升初中的压力,相对延长初中的教育年限,使教师能够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实现现代课程目标。“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劳动、学会适应环境。”

(二)中小学课程一体化有利于调整课程结构。目前的中小学课程门类多,结构不合理,重文化性课程、轻劳动技术性课程,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中小学课程一体化使学校能从整体上协调课程设计,使综合课和分科课程合理地结合起来。

(三)中小学课程一体化有利于学校课程的开发。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必须改革我国长期以来教育管理体制统得过死的状况。近两年,我国实行课程的三级管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实行九年一贯制,中小学紧密衔接,使各校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系统的学校课程的开发,从而保证课程内在的逻辑性和科学性。

(四)中小学课程一体化有利于课程内容的改革,尤其是增加新的课程内容。现行的中小学课程内容制定较早,有些知识已陈旧,显然落后于急速发展的形势。实行中小学课程一体化,学校可根据各年龄段学生身心的发展水平和各学年的课程安排,适当增设现代社会需要的、体现现代科学的理念和方法、学生可以接受的基础性内容.扩展学生的信息输送量。

一体化课程教学理论 篇3

根据笔者的调查分析,很多新毕业的走向社会、进入岗位的中专生或大专生,往往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知识,但是实际操作能力方面比较欠缺。他们有的不具备独立思考、自主完成任务的能力,很容易会被公司辞退。这时就会感受到在学校学习期间实行实训与理论教学一体化的重要性,也说明了实训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是当前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必然的途径,它能为学生的未来提供一个更好的发展空间。目前,实训与理论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技工学校的师生所接收。

1 实训与理论教学一体化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客观需求

在一般的技工院校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先进行理论课的讲解,再进行实验实训课的实践。但是,由于近些年来技工学校招生时对学生的要求在下降,导致学生的文化素质不能与原来的学生相比,达不到应有的水平。如果教学的时候还是按照书本和一般的传统模式来讲课的话,学生很可能就会“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跟不上教师的进度。由于理论课和实践课不是在同一时段的,一般情况下,实践课都安排在理论课后。根据上文的分析可以得知,当开展实践课程的时候,学生对理论知识的了解估计已经忘记得差不多了,所以实践课对学生的学习起不到一点儿实际有效的巩固作用。而采用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一体化教学,学生在学习理论课的同时去展开实践课,自己亲自动手做实验及实训,理论知识就可以得到同步的巩固,并且还具有深刻的印象,有助于记忆的牢固。

2 电工基础实训与理论教学一体化的实现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形成,既是技工院校电工电子专业的一次课程改革,又响应了国家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客观的需求,并且还可以提升学生对电工基础这门课程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较大的改善,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1 实践课程可以使书本上较为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

在本文的开头,笔者已经说过电工基础这门课程中包含有很多晦涩难懂的概念、定义和结论。对于这些知识的讲解,教师不可能用实验的方法得出,并且讲解给学生听,时间长了,学生对学过的定义、概念会产生混淆,有的学生可能从来都没有听懂过。教师在讲解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的时候可以采用比喻的方法,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以最清晰的表达告诉学生。比如在学习电流这一章的时候,教师不能把电位差这个概念以实验的形式表现出来,一般都会以水位差作为引导,把电位差与水位差的概念加以比较,来突出电位差的概念,因为水位差这个概念大家都熟悉并且了解。

把抽象的概念以具体的事务表现出来,加深学生对不熟悉概念的理解,还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加强了记忆。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根据情况给学生提出一些新的问题,让他们积极思考,开发大脑的智慧,让他们形成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2.2 实践课程使理论知识变得更直观化,有利于学生接受和理解

相信学生在小的时候有因为好奇而拆掉家里的收音机、电视机,被家长责备的情况。是的,我们不了解内部结构,只看表面或者只听别人说,是永远都不会了解的。从一体化的教学角度来说,动手拆是实践,听说或看是理论。电工专业的学生需要了解各个机器的内部结构。但是,一些技工院校实验实习条件并不一定十分好,有时候学生只能根据课本上的语言描述或插图自己去想象,这种做法显而易见是起不到多大作用的,即使当时记住了,以后也会忘记。因此,技工院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加大实验实习的投入,让学生在上理论课程的时候能对照相关仪器设备进行实物的记忆。同时建议搜集一些不太贵重的仪器设备让学生进行拆装,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种教学模式推广以后,学生应该会有很大的兴趣。

2.3 可以安排学生进工厂实习,锻炼学生独立自主的动手能力

技工院校一般是向工厂输送一些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技术工人,工厂无疑是最好的实习的地方。学校可以联系当地的企业,让学生在厂里面实习,可以进一步对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进行巩固,锻炼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厂里面也是一个小的社会,学生在工厂里实习的同时也是对社会的一种适应,提高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能力。

3 实训与理论教学一体化在电工基础中的具体应用

3.1 将教室与实验室结合在一起,变为一体化的大教室

这种一体化的大教室既可以上理论课,也可以上实验课。把机器搬进教室,进行现场的拆分讲解,这种教学把理论与实践糅合在一起,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在一体化教室里面还可以添加多媒体设备,把需要讲解的课程以图片、录像、声音等形式展现出来。现在电影行业发展很快,技工學校或许也可以将3D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像经常看的科幻大片里所表现的那样,将仪器图像以立体化的形式展现出来。当然,这是以后可能出现的,至少,笔者还没有见到过。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不再乏味,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和实践中去。

3.2 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传授中应用一体化的教学

技工院校对于电工基础的教学一般都基于传统化,把理论基础课和实验课分开来讲解,大部分学校都是采用一个教师讲授理论课,另一个教师传授实验基本技能。一般情况下,教师讲授的课程会有一部分的重合,这样就造成时间上的浪费。并且实验课教师和理论课教师之间的交流会过少,对新的知识、新的技术不能立刻接触到,这就造成了教师职业水平的降低。可以实现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在传授中的一体化,用同一个教师负责理论和实验的全部课程,实现学生与教师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学生动手操作,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给予技术指导,并且回答学生的疑问,让学生自己动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学生与教师共同进步、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

4 结语

电工基础课程实训与理论教学一体化是社会发展、学校教学模式改革的必定趋势。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对电工电子专业的兴趣,减少因理论基础科的枯燥无聊而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一体化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付出更多的心血,要从教材、教法到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中突出实践性的指导思想。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来说,可以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由学生自己去探索去研究,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参考文献

[1]张忠林,梁萍.谈职业技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方向[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10):38-39.

[2]高明海.从高职素质教育谈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J].职业教育研究,2006(3):31-32.

[3]熊梅.启发式教学原理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35.

[4]周大勇.并行教学改革[C]//北京市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机电技术应用会刊.2006.

[5]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课程和部分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一体化课程教学理论 篇4

关键词:秘书理论与实务,“教学做一体化”,实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事业单位对于秘书人员能力和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秘书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 必须会熟练地使用办公自动化设施, 具有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办文办事办会能力、调研、参谋能力等, 而《秘书理论与实务》课程正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秘书实践能力。为了学生毕业后能更快地适应秘书工作, 我校《秘书理论实务》课程在教学中尝试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一、运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意义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学、做是一件事, 不是三件事, 要在做中教, 在做中学。”教高[2006]16号文《教育部关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 对教学模式改革提出了“教学做一体化”的要求。“教学做一体化”符合高专教育教学的特点, 突出对学生技能的培养,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利于缩小学生与就业岗位间的差距, 也是多数操作类课程探索的教学模式之一。

在《秘书理论与实务》课程中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其实质是分析秘书实际工作后, 把工作岗位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组合成一些教学实训项目, 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法, 使得实训过程跟实际工作过程更加接近,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锻炼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在《秘书理论与实务》课程中的实施方案

(一) 教学内容一体化

改革教学内容, 构建实践教学项目。根据所需的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重组教学内容, 精心设计、序化教学项目和任务, 在项目和任务中融入必备的理论知识, 渗透基本技能的培养。将课程的教学内容按中级职业标准进行整合, 把6项秘书岗位工作内容分解成12个秘书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6项学习性工作任务, 并把这些工作任务和学习任务融汇贯通在整门课程的学习中。让“教”“学”“做”真正融为一体。教学内容除了书本知识外, 还有很多现实中的案例, 这些案例是为了让学生更加真实地体会现实中的秘书工作, 因此选取案例必须是典型、新颖的。

比如在讲解“秘书的接待工作”时, 选取了3个案例, 分别是预约接待、未预约接待、接待投诉客人, 每种接待的基本程序不一样, 可以通过案例让学生思考讨论:接待工作中的预约接待和未预约接待基本程序有什么不同?接待投诉客人的处理步骤又是怎样的?从而总结出秘书接待工作的基本程序以及技巧。

同时, 依据秘书实务课程的特点, 在教学内容中加强社会专业实践环节。利用学校的文秘实训中心、学校学生社团活动、校外的实训基地等多种方式, 强化教学中的实践环节。比如我校文秘学生在参加社区实习过程中亲自策划组织一些会议、小区的宣传活动等, 以良好的表现得到了社区领导的好评。

在教学手段上, 注重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利用学校的校园电子图书馆、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清华同方数据库等课程网络资源等扩充性资料, 丰富秘书实务的教学内容, 开展自主学习。还可以通过引进一些秘书专业的教学软件, 进行图文声色一体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既可以通过口述或者文字形式展示案例, 也可以带学生观看影音文件, 还可以组织学生自制视频短片进行播放。这样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而且视频材料比文字案例更加直观, 更具有吸引力。

(二) 教学过程一体化

精心进行教学设计, 整个教学设计和组织都以实际操作为主线, 主要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 在组织过程中采用“情景设置、抽签分组、讨论准备、角色扮演、总结指导”几个环节进行实施。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凸显了学生是在“学中做、做中学”, 教师是在“做中教、做中改”。在“做”的过程中, 通过模拟实践让学生把理论知识寓于实训中, 通过较真实的秘书工作实训, 帮助学生提前体验秘书这一工作角色。教学中除了设置特定的情景进行模拟表演外, 适当安排给学生真正的工作任务让其独立完成, 锻炼学生职业技术能力。

例如, 学生学习过“会议组织和管理”的相关知识, 也对会务工作进行实训过, 教师可以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 选取学校系部小型会议或者班级主题班会等, 锻炼学生的会议组织能力。可以按照小组进行分工合作, 做好会前准备、会中服务、会后扫尾工作。具体是:会前准备包括会前要求制作会议通知、拟定会议议程和日程、选择会议地点、会场布置;会中服务包括会议报到、制作会议记录、制作会议简报;会后扫尾包括引导与会人员离开会场、会议经费结算、整理会议文件、进行会议总结等工作。教学中采用“边做边学”行为导向教学方法, 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锻炼, 亲身体会会务工作的实际状况, 提高学生的会务组织能力。

在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进行教学过程中, 我们在《秘书理论与实务》课程中还运用了其他多种教学方法。例如:启发引导法, 就是在课上通过一些真实、典型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让学生自发思考自主进入课堂学习;任务驱动法:通过建立具体真实的任务, 让学生在任务中完成相应的业务操作, 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比如秘书在领导出差之前、出差之中应该做好哪些工作, 因为这些任务的实施, 比单纯的理论教学对学生的吸引更大;项目教学法:设计一个个完整的项目工作, 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最终得到一个较完美的结果, 最后可以进行成果展示。比如在秘书实务中通过店庆策划这一完整的具体实施, 让学生学会解决店庆宣传策划过程中的问题;真实体验法:我校文秘专业的学生会安排去社区见习和实习, 在实习过程中的很多工作会涉及到秘书实务课程, 像接打电话、会议工作、接待工作、办文工作等, 让学生真实地体验秘书的工作性质, 培养学生的秘书实践能力。

(三) 课证融合

《秘书理论与实务》一直是秘书职业资格考试中的必考科目之一, 因此将该课程与国家秘书资格证中级考试相结合, 实现“课证融合”的秘书实务“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任课教师通过认真分析近几年国家秘书资格证考试 (中级) 的真题, 找出重要的教学内容, 在实际教学中运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通过改变教学手段、组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把这些重要的内容让学生学会、学懂、学精, 这样更能保障学校文秘学生顺利取得秘书资格证书, 也促进了秘书实务课堂质量的提高, 更加强调秘书实务课程的职业性。

(四) 组建一体化教师队伍

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关键因素是教师。在实际秘书工作中许多业务都需要以相关理论作为指导, 例如会务工作、信访工作、谈判工作等, 都必须以相关理论作为指导。在学校, 秘书的理论教学和实训工作基本由同一个教师承担, 这就需要组建一体化的教师队伍, 要求每一个专任教师具有“双师”素质, 最好都具有国家秘书资格证 (中级或高级) , 或者通过参加专业培训、到公司挂职锻炼、参加专业的技能大赛等方式, 提高自身的实践技能水平。

(五) 改革考试模式, 以考促学

考试模式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方式, 把考试分成平时实训考核和期末理论考试, 实训考核占总成绩的60%, 期末考试只占40%。实训考核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考核, 通过分组 (每组6—8个人) , 每组推举一名组长, 根据不同的项目任务来完成作业, 制成PPT在课堂上进行成果汇报, 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和纸质版的作业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得出成绩。这样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也能较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秘书技能水平。

三、“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 教材选用

目前市面上高职《秘书理论与实务》的可选用教材很多, 但内容上理论偏多、技能训练偏少, 实例内容陈旧, 不能紧跟时代步伐, 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 实用性、操作性强的教材并不多见, 教师需要自行补充更多的实训任务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我校用《秘书理论与实务》和《秘书实训指导与案例分析》两本教材相结合,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 还会选取现实工作中比较新颖的例子补充到教学中去, 使秘书实务课程能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秘书工作。

(二) 师资队伍不够强

教师的师德和知识结构、创新能力对课程的质量水平有直接的影响。有名师、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才能建设优秀的课程和课程群。而我校在秘书实务领域缺乏实践经验丰富、影响较大的双师型教师, 配备的实验教师在比例上也不足。《秘书理论与实务》课程作为文秘专业的核心课程, 为培养秘书人才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样的课程理应打造为学校的精品课程, 而目前我校还没有做到这点, 这首先要求我们的课程教师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 努力学习秘书实务这门学术的最新动态, 狠抓课程基本功的培养, 要教学科研两手抓, 以科研促教学, 以教学促科研, 积极承担与课程建设相关的科研课题, 努力把《秘书理论与实务》打造成为学校的精品课程。

(三) 学校文秘专业实训场所缺乏, 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

目前, 由于学校经费投入不足, 文秘专业的实训场所也有一些, 比如会议室之类的, 但总体来说缺乏一些仿真的秘书实训场所, 学生也无法体验到高仿真的秘书工作环境。所以,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效率, 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建设一些实训场所。

(四) 开展校企合作

秘书实务要解决的是“秘书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所以教学不能只是纸上谈兵, 必须要改变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法, 更注重实习和实训。如果只是在学校的模拟实训室里实习, 跟秘书实习的工作环境和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学校应积极推行校企合作, 让文秘专业的学生有机会在校期间能进入相应的企事业单位实习, 从而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

总之, 我校通过在《秘书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中运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深刻体会到该教学模式在教学运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强化了学生的实训训练, 对于秘书这门职业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当然, 在实际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运用探索中, 还存在一些问题, 需要学校领导老师共同解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2006.

[2]曹玉婵.浅议“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职学院中的应用[J].中国高教探讨杂志, 2010 (04) .

一体化课程教学理论 篇5

1.介绍汽车组成以及汽修行业发展及前景

2.进、排气歧管,油底壳的拆装、维修保养和认识

3.发动机正面、张紧轮、正时皮带的拆装、维修保养和认识

4.缸盖罩、汽缸盖的拆装、分解、维修保养和认识

5.活塞连杆组的拆装、认识、维修保养和测量

6.曲轴飞轮组的拆装、认识和维修保养

7.汽缸体的认识、维修保养和测量

8.离合器的拆装、认识和维修保养

9.电工学基础学习,启动系的拆装、认识和维修保养

10.电工学基础学习,燃料供给系的认识、拆装和维修保养

11.电工学基础学习,点火系的认识、拆装和维修保养

12.电工学基础学习,冷却系的认识、拆装和维修保养

13.电工学基础学习,润滑系的认识、拆装和维修保养

14.电工学基础学习,汽车电源的认识、拆装和维修保养

15.电工学基础学习,汽车空调的认识、拆装和维修保养

16.电工学基础学习,发动机传感器、执行器、电控单元的认识,拆装和维修保养

17.电工学基础学习,电控发动机故障检测诊断和维修

18.主减差速器、手动变速器的拆装、认识和维修保养

19.液力变矩器的拆装、认识和维修保养

20.电工学基础学习,自动变速器的拆装、认识和维修保养

21.电工学基础学习,汽车行驶系统的拆装、认识和维修保养

22.电工学基础学习,汽车转向系统的拆装、认识和维修保养

23.电工学基础学习,汽车制动系统的拆装、认识和维修保养

24.电工学基础学习,汽车整车电器的拆装、认识和检测维修

25.电工学基础学习,汽车整车电路的拆装、认识和检测维修

26.汽车全车故障检测与诊断

27.汽车钣金

28.汽车喷漆

29.汽车装具与美容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篇6

高职《电路》课程教学改革理论实践一体化一、引言

借鉴国内外职业技术教育的先进经验,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力争做到把本课程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实训课项目相结合、相渗透,采取“强化基础、服务后续课程、注重应用和实践、融电路理论知识到电路实践操作技能之中”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手段、实践教学、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设计落实,并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形成高效、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较为成熟的课程教学模式,于2011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二、课程性质与作用

《电路》是电气类、电子类、机电类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关联的后续课程多,与实训项目、考电工证、生产实践紧密相关,涉及面广,学科作用大。主要基础课程为《应用数学》《物理》,后续课程有《电机学》《电子技术》《电气设备》《继电保护》《电气检修实训》等。

主要培养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分析、解决电路问题的基础能力,掌握电工的技术通识和通用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奠定坚实的基础。以学习理论知识与培养实践技能并重,并养成脚踏实地、一丝不苟、科学分析、安全第一等职业素养,所培养的目标人才为现场工程师、技师和高级技术工人。

三、培养目标

1.知识目标

(1)具备对直流电路、交流电路(包括非正弦交流电路和线性电路的过渡过程)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的能力。

(2)具备将实际电路抽象为电路模型的能力,以及电气识图和仪器、设备选型能力,能根据电气图连接实际电路并实现其功能的能力。

(3)具备对电气设备和实际电路进行测试的能力,并根据测试结果分析、判断、排故的能力。

2.能力目标

具备岗位所需的基本电路知识;具备岗位所需的电气安装、调试、运行及维护的电工基础操作技能;具有应用电路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编写出版配套的教学改革教材

编写配套的《电路基础》教材,2010年7月由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该教材在理论上以“适度、够用”为原则,不刻意追求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着重概念的阐述,把基本定律和定理、基本分析计算方法作为主要内容,同时加大电路理论与工程实际的联系,力求做到内容精炼、重点突出、建立概念、掌握方法、联系实际。每章由学习目标、教学内容、小结和习题构成;每节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自测题,让学生及时思考、巩固和考核,达到讲、练紧密结合。经过3年的教学实践,该教材对教学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五、构建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教学体系

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作为根本目标。邀请电力企业的技术专家参与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构建并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教学体系,即企业的认识实习《电路基础》理论课→电工工艺实训→电能计量、电力拖动、电气设备控制实训→“维修电工”“进网电工”考证。

利用学校的仿真设备,尤其是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安排学生到企业认识实习,教师结合设备、现场进行教学,学生在这种现场讲解、工学交替的教学中,认识到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是如何相结合的,并能够运用理论知识理解各仪器、生产设备的工作原理,感受到学以致用的乐趣,更加促进了学习热情。

改进、完善电工实验室,除开设验证性实验外,还增加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将“电工工艺”“电力拖动”“电气设备控制”等实训项目纳入本课程的实践教学范畴,将“维修电工”“进网电工”鉴定项目引入实训课程体系,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考证的通过率。

六、教学内容和方法

1.教学理念

侧重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定理和基本分析计算方法的理解及应用,略去过深、过严谨内容,淡化抽象的逻辑推理、数学推导和理论演绎,重点放在对结论的理解和方法的应用上。

尽量结合工程实际来讲解电路知识,如讲授功率因数概念时,介绍相应的在工程上的应用,并带学生参观无功补偿的实际装置;学习三相电路时,结合校内各教学楼、实验楼和实训中心的用电情况,介绍三相电源及负载的连接方法。

合理选择实验、实训和实习内容,既考虑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又考虑相关知识向课外延伸及拓展,开拓视野,为今后的职业岗位打下基础。

2.教学内容

(1)理论部分。掌握电流、电压、功率的物理概念,熟练掌握基尔霍夫定律,掌握直流电路的分析计算方法。掌握电磁感应原理及储能元件电感、电容的特点、电路描述,掌握三种功率的意义及计算,掌握分析正弦交流电路的相量法及相量图,并对电路进行分析计算;掌握三相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特征,并能分析计算简单的三相电路。

了解谐波分析法,理解非正弦周期电流和电压有效值、平均值及平均功率的意义和求解。掌握简单的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分析计算方法。

了解线性电路过渡过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基本分析计算方法作为主要内容,再针对具体专业选取后续课程所需的知识进行教学,掌握与实践、实训、考证相关的理论知识。

(2)电工实验,自编《电工基础实验指导书》教材,精选基础验证性实验和综合探索性实验,指导学生在电工实验室设计、操作,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培养操作技能和创新精神。

(3)电工实训:①电工工艺基础,安全用电,常用电工仪表、电工工具、电工材料、低压电器。②基础技能训练,电工识图,导线连接,紧急救护,外线基础技能。③应用性技能训练,电能表安装操作,星三角降压启动控制电路安装。④综合性技能训练,电力拖动、低压电气控制、综合低压配线安装调试。

(4)校外实习。依托行业办学条件,开展校企合作,先后与行业所属地方各供电局、电力公司及某些发电厂、电气设备生产企业签订校外实习基地协议,为实施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提供实训场地、设施和技术指导,可供现场教学,包括认识实习、运行实习和顶岗实习等。学校也为相关企业提供员工培训、科技开发,双方互相合作,共同发展。

一体化课程教学理论 篇7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理实一体化教学课程体系的基本架构

两个教学阶段和四个学习领域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推动下建立的分课程体系, 具体架构表现为:

1. 建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链接的两个教学阶段

思想政治理论课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质是推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因此, 课程体系必然反映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合的要求。在课程总体设计上, 将实践教学纳入“概论”课教学之中, 明确规定学时分配 (理论教学48学时、实践教学16学时) , 并且对授课计划、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均要求把实践教学落到实处, 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统一于同一教学过程中。

如何正确认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既是一个理论问题, 又是一个实践问题, 是搞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关键。

一方面, 我们将实践教学引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 这种强化实践教学的改革, 切实解决了以往存在的几种教学现象。一是片面强调理论教学, 忽视实践教学, 把实践教学排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外。二是重视理论教学, 轻视实践教学, 把实践教学当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可有可无的点缀。三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各行其是, 成为“两张皮”, 把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割裂开。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共同育人, 无疑有效拓展了教学创新发展的途径。

另一方面, 在专业课教学中, 经常开展工作现场教学活动, 确实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高度融合。然而, 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而言, 这是一种理想状态, 偶然开展一次尚可, 作为常态就无法进行。这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特点、教学条件保障等众多客观因素造成的。实践中, 我们退而求其次, 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为两个教学阶段, 理论教学阶段以校内课堂教学活动为主, 实践教学阶段以课堂之外的教学活动为主。

2. 构建理论教学、主题教学活动、案例教学、社会实践四个学习领域

我们借鉴德国“双元制”教学理论, 将教学活动分成四个学习单元, 具体为:一是理论教学。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进行理论知识传授、解惑和教育, 主要解决理论重点难点和思想认识问题。二是主题教学活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组织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 主要解决学生学习能力和方法培养、团队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问题。三是案例教学。把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结合起来, 以典型案例为载体, 师生互动开展案例分析, 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 主要解决理论实证问题。四是社会实践。借助于学生社团、社会资源等条件, 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经受实践锻炼和教育, 积累学材, 并且服务于课堂教学, 主要解决学生的实践经历和体验问题。

四个学习领域围绕同一教学目标, 展开各有侧重、各具特点的教学活动, 形散神不散。它们相互之间既相对独立, 又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共同作用于教学过程, 构成稳定的基本教学架构, 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整体。通过四个学习领域的教学活动, 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连接起来, 使看似分开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这两个阶段实现了内在的统一。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理实一体化教学课程体系的教学模式

1. 更新教学理念

我们在实践中不再把理论传授作为主要教学目标, 而是确立“双基导向”教学理念, 即“基于工作过程和社会生活过程”的实际, 把工作过程和社会生活过程对学生所需要素质的培养作为教学目标, 使职业素质与社会生活素质融于人才培养之中。另外, 我们确立学习与实践共同作用的教学理念。人的社会化有两个根本路径, 一是学习, 二是实践。在以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 通常强调学习, 忽视实践, 难免有失偏颇。我们现在把学习和实践两个路径充分利用起来, 坚持两条路共同育人, 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教学效果大有裨益。

2. 确立科学的教学目标

本课程体系最终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健全的实践人格, 使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的公民、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又将总目标分解为四个分目标, 一是懂得必要的科学知识和理论。二是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思想认识。三是掌握合理的方法和经验。四是养成积极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前三个分目标是前奏, 教学活动首先围绕这三个目标展开。在此基础上, 把三方面成果统一于具体实践中, 就实现第四分目标, 从而实现健全的实践人格这一总目标。

3. 完善教学方法

完成本教学任务需要多种方法交替使用。理论教学环节, 教师可以进行理论阐述、师生相互提问、运用案例论证、指导学生通过自我学习和社会实践理解理论等方式展开。主题教学活动环节, 教师指导学生自我学习、研究,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演讲、辩论、发表评论、提出对策建议、情境模拟等方式展开。案例教学环节, 教师可以采用案例分析、组织学生制作案例并且分析等方式展开。社会实践环节, 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社团, 建立与教学活动相对应的宣传教育平台, 诸如典型人物系列讲座、时政论坛、道德讲堂、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等形式, 将第一课堂延伸至第二课堂, 巩固第一课堂教学成果。教师也可以运用所学理论指导学生专业学习和实习, 帮助学生理性思考和解决实习中所遇到的矛盾和问题, 将第一课堂与学生专业实习结合起来。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 积累实践经验和资料, 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将第一课堂与学生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4. 健全教学评价体系

单一的理论教学评价已经不能适用于本课程的教学评价, 我们采用多元一体的评价方法, 比较完整地反映学生参与教学的状况。主要内容包括:一是评价主体多元。在主题教学、社会实践教学中, 我们采用学习组长打完成工作任务的基本分、社会相关主体打行为表现分、教师综合评分的多主体教学评价方式。二是教学内容多元。整个评价涵盖理论知识、研究和应用能力、行为表现、实践成果等多个方面。三是评价标准只有一个, 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素质和能力。我们不是机械地衡量某一方面的水平, 而是综合考察学生运用知识、能力和已有学习成果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表现。因而评价虽然是多元的, 但是实质是一体的, 统一在学生实践人格表现上。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理实一体化教学课程体系的教学保障

本课程体系实施对教学保障提出特殊要求:

1. 建立健全“大思政”体制机制

所谓“大思政”, 是“相对于传统狭隘的思想政治教育观而言的, 它是指从全局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的看法, 是从根本上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的方法。”“大思政”理念强调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置于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整体之中进行考量。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中国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当然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 在以往实践中, 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职能部门联系不够紧密, 没有充分利用资源服务于课程教学, 也没有充分发挥自身作用服务于其他职能部门。本课程体系运行, 迫切需要相关职能部门的配合和支持。因此, 学校在顶层设计上应当构建“大思政”体制机制, 把校园文化建设、社团建设、大学生日常管理、大学生实训基地建设和专业实习跟进管理等工作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部门及老师全面参与其中, 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深入大学生实践, 开展指导工作, 提供制度保障和现实条件。

2. 制定科学的教学标准

传统教学大纲对知识和理论要求明确, 但是, 对素质要求没有具体说明。本课程体系立足于培养实践人格, 因此, 首先必须弄清大学生参与社会工作需要具备哪些知识、理论、素质、能力、工作方式、生活方式, 从中梳理出典型人物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在处理典型问题和矛盾时所需要的与本学科相关的知识、理论、素质、能力和应用方法、解决方案。通过科学分析, 制定教学目标, 提出教学要求、任务, 形成严谨的教学标准, 作为教学依据和衡量标准。

3. 建设理论实践融会贯通的教师队伍

开展本课程教学, 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提出新的要求。教师除需要拥有本学科知识、教学能力外, 还需要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专业、了解社会实践, 只有这样, 才能驾轻就熟开展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教学。如果只有理论知识, 那么, 对本课程体系的运转就会束手无措。我们现有教师通常由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训练所致, 理论知识强, 实践知识弱, 比较适应理论教学, 与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求不相适应。因此, 需要采取多种措施, 培养教师实践素质和实践教学指导能力。譬如, 与企业实践专家建设教师团队, 组织教师到企事业挂职锻炼, 组织教师深度参观访问社会, 建立教师企事业兼职制度等。通过完善教师知识结构、素质结构和能力结构, 改变书生教书生的状况, 提高教师理实一体化教学水平。

4. 开发特色鲜明保障有力的教学材料

本课程体系运行需要必要的教学材料的支撑, 譬如, 典型人物系列、典型企业文化系列、阅读资料系列、典型工作过程和生活过程实际问题系列、社会热点问题系列、校园文化活动系列等, 这些教学材料, 对搞好本课程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由于教师和学生深入企业的条件不成熟, 由他们自行开发难度较大, 最好与社会专家组成团队, 集合社会力量, 共同开发, 建设特色鲜明、保障有力的教学资料库。

摘要: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理实一体化教学必须建立相匹配的课程体系。在实践探索中, 我们构建了与以往不同的课程体系, 搭建了以两个教学阶段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和四个学习领域 (理论教学、主题学习、案例教学、社会实践) 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基本框架, 创树了以培养实践人格为目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叉使用的教学模式, 健全了特色鲜明的保障机制。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教学,课程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

参考文献

[1]崔颖.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J].高教探索.2009, (3) .

一体化课程教学理论 篇8

机电一体化技术会聚微电子、传感器和自动控制等技术成果, 围绕先进制造技术领域智能化、绿色化、极端化 (精密化) 、信息化、高技术化的发展趋势, 已逐步形成机床流水作业式的自动生产线, 深刻改变了传统制造技术。所以,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材料、信息、计算机和管理等多种理论技术交叉融合的产物, 对我国现代工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对学习机电一体化课程的学生和讲课教师都提出了严峻挑战。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培养更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机械类卓越人才, 从多个角度和价值层面提高教师教学效果尤为重要。因此, 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涵, 本文将以知识创新理论为依据, 结合机械电子工程类卓越人才培养目标, 以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中心, 对机电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和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探索研究。

1 知识创新理论概述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内在本质, 是具体获得成功实践的整个过程 (Schumpeter) 。Amidon于1993年首次定义“知识创新” (Knowledge Innovation) 概念为:“通过创造和应用等活动, 将新思想转化为产品和服务, 以取得经济和社会发展”[1]。Nonaka和Takeuchi提出的SECI模型诠释了知识创新过程。SECI模型理论指出人是通过在社会交往的群体与情境中来实现、完成知识创新的。知识创新是包含个体隐性知识的“社会化 (socialization) ”融入、隐性知识“外在化 (externalization) ”整理表达、知识点交叉与“组合化 (combination) ”成新显性知识、新显性知识再一次“内隐化 (internalization) ”为个体隐性知识的一系列过程。这个过程揭示了新知识产生的微观环节, 搭建了个体和组织之间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相互螺旋转化桥梁。知识创新理论以组织中个人“隐性知识”与组织共有“显性知识”相互转化螺旋上升的SECI模型, 生动说明了思想创新、个人成长、社会发展、文化传承都离不开创新环境“场”。知识创新是在基础和技术研究中, 通过科学获得新知识的过程[2]。只有个人身临其境地融入创新环境, 才能激发创新思维潜能, 碰撞产生具体的认知方案。

2 机电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本课程具有集成性高、实践性强两个主要特点。

首先, 机电一体化是不断吸收机械、电气及计算机三门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发展起来的, 以掌握必备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为目的, 因此课程内容趋于技术系统化、学科集成化。机电一体化课程各个章节所覆盖的内容来自不同的学科体系, 教师教学基本上按照基础教学模块、机械基础模块、电气基础模块和控制基础模块等几个方面进行依次讲解[3]。但对于刚进入大学校门的学生而言, 知识模块之间联系零散, 学习起来体会不深且晦涩难懂, 难以完全理解各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和物理关系。

其次, 很多学校的课程内容将重点放在追求理论知识讲解, 学生毕业到生产一线后往往遇到课程设置和学习内容与日新月异的操作设备、设定工艺脱节。因此, 本文针对机电一体化课程的教学特点和实践需求, 探讨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知识创新理论开展以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3 基于知识创新理论构建机电一体化课程教学方法

3.1 基础教学型案例

SECI模型中的“社会化”强调将理论和现实生活案例相结合, 能够基于情境式激发学生思维, 调动学习积极性, 使其尽快投入到预设课程中。例如对控制系统和微机接口设计进行讲解时加入十字路口的信号灯设计等实例分析[4], 就是运用生活中的工程案例, 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对实际问题的思考能力, 促进学生个人隐性知识转化。

3.2 创新实践型研究

SECI模型中的“外在化”指出正常的课堂理论教学之外, 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机电产品的调研任务, 体验科研协同教学机制带来的互动学习和思维碰撞, 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又达到较好的教学实践效果。例如通过在工程训练中心、研究所、实验室等教学实验场所, 建立产学研合作的教学工作内容, 能够让学生在实际问题的讨论学习中发现系统设计中的可靠性、安全性等因素, 这既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也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促进学生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

3.3 虚拟辅助型实验

知识主体从外界吸收利用知识后, 再次输出新知识是学习的关键, 也是SECI模型中后两步的“组合化”与“内隐化”的核心。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等虚拟实验辅助教学, 可以快速方便的对不同类型的机电系统进行仿真和特性分析, 利用调节模型参数观测系统零部件与性能的变化, 使对于系统动态特性的理解转化为直观体验呈现在学生眼前。这样学生就可以将所学习的各个基础教学模块、机械基础模块、电气基础模块和控制基础模块的知识串联起来, 提高课堂理论知识的吸收学习效率。

4 结论

工程是一种充满复杂学科性和知识尖端性的艺术。针对机电一体化课程具有学科集成性高、实践性强两个主要特点, 结合知识创新理论与教学实践体会, 提出了基础教学型案例、创新实践型研究和虚拟辅助型实验三个层次的教学模式, 为推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提高机电一体化课程教学效果提供有益参考。

摘要:本文针对机电一体化课程具有学科集成性高、实践性强两个主要特点, 结合知识创新理论与教学实践体会, 提出了基础教学型案例、创新实践型研究和虚拟辅助型实验三个层次的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表明, 本文提出的措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调动了学生积极性, 提高了课程教学效果。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实践,知识创新

参考文献

[1]D.M.Amidon.The Challenge of Fifth Generation R&D[J].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 1993, 39 (4) :33.

[2]路甬祥.创新与未来: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创新体系[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8, 5.

[3]文振华, 尹欣, 孙新.机电一体化课程教学探讨[J].管理工程师, 2011, 5:63-66.

一体化课程教学理论 篇9

关键词:食品检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实训

“食品分析与检验”是食品生产加工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 也是农产品质量检测、食品质量安全与管理等相关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专业素养, 具有很强的专业实践性, 要求教学中理论与实训的内容相互融合。在传统的教学中, 理论部分在整个教学内容中所占比例较多, 达60%以上, 所涉及的检测项目广而繁杂, 实用性不强。为适应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高职教育的要求, 培养学生食品检验相关岗位群的工作能力, 实现教学与工作零距离, 本着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理念进行课程整合, 为了提高岗位工作所需要的综合能力, 我们根据其职业能力需求, 从食品检验所针对的工作岗位入手, 分析典型的工作任务, 重新构建课程体系, 制定符合工作岗位要求、基于工作任务的教学方法。将理论教学渗透到实践教学之中, 在实践操作中感悟理论的真谛, 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目的, 为培养高技能人才奠定基础。

一、优化课程体系, 构建项目化教学

食品检验是指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依据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各种技术, 按照制订的技术标准, 如国际、国家食品卫生/安全标准, 对食品原料、辅助材料、半成品、成品及副产品的质量进行检验, 从而研究和评定食品质量及其变化的一门学科。食品检验的指标主要包括食品的一般成分分析、食品添加剂分析、微量元素分析、兽药残留分析、农药残留分析、霉菌毒素分析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分析等。根据待检验项目的特性, 每一项检验指标选择相应的检验方法。由于被测样品中的成分有些是未知的, 需要选择出最佳的分析方法和设计可行的检验方案, 方案包括采样、检验方法和过程、数据分析及结果判定。在教改之前, 都是以先理论后实践为主线, 在学生进行实训之前, 教师在课堂上详尽地讲授相关实验内容, 注意事项等;在实验过程中检查学生对实验的掌握情况, 操作是否得当, 仪器选择是否合适及数据记录的完整性;实验结束后, 按规定的格式完成实验报告。这种以课堂讲述、灌输式为主要教授方式, 通过实验验证某个观点的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充其量就是一个熟练工、一个高级检验工而不是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高技能检验师。这种理论、实践独立进行的验证式教学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不能融合, 造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脱节。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阻碍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为了突出应用性、实用性和适用性, 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 对“食品检验技术”这门课程进行了大胆革新, 将理论实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即为满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需要, 紧紧围绕《国家职业标准食品检验工》 (高级工) 中所涉及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 对原有理论与实践课程相分离的课程体系进行整合, 突出技能的培养, 建立以工作岗位为导向, 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的课程体系。以既定的工作任务为载体,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给定任务制订方案, 参与项目实施和评价的全过程, 实现以学生为核心, 以“食品检验”实训内容为主体, 以项目为中心, 以实训情景为重心的转变, 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取舍与整合, 更新教学内容, 设定食品分析与检验课程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具备能够独立开展检验工作的能力, 以增强学生对工作、社会的适应性。为了在教学中创造全真的工作环境, 依据食品种类把检验项目定为粮油及其制品的检验、乳及乳制品的检验、软饮料检验、果蔬及其制品的检验、肉及肉制品检验5个学习情境。为便于组织教学, 在学习情境下设置若干个任务单元, 每个任务单元是一个完整的工作任务。学生以每次任务的具体代表性食品为载体, 根据检验的需要, 查阅现行有效的相关产品标准和方法标准, 并按照检验标准和方法的要求, 进行方案制订、项目实施、数据处理、撰写检测报告等。用现代分析技术对食品中各种成分进行检测, 对残存于各种食品中的农药、兽药进行定性、定量, 确定其农药、兽药残留的种类和含量, 以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二、从“以教材为载体”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转变

通过多次调研, 对相关食品生产企业和食品检验机构的检验工作岗位的工作性质、工作任务, 进行认真分析、归纳总结, 选择典型检验工作任务为课程载体, 实现“学习内容就是工作任务, 通过完成工作任务获得知识”,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食品检验分析课程。因此, 通过制定典型工作任务, 将任务交给学生主导实施, 从学生对相关国家检测标准的查阅、解读和应用, 检测方案的制订, 任务的实施和评价全过程都由学生来完成, 在完成工作任务的整个过程中, 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知识 (含理论与实践知识) , 掌握操作技能, 不断提高岗位专业知识水平, 学会了合理安排时间和人员分配, 锻炼了学生的专业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学会如何去工作而不是如何去操作,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自身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起协调、指导与解答疑难和及时纠正学生不良操作习惯的作用。项目教学是最适用于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 也是最为直接的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采用分组教学, 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项目任务, 在整个过程中, 从试剂的配制、实验用品及仪器的准备等实验所涉及到的每一个环节, 学生都参与其中, 培养了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并增强了学生间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三、进行食品检验综合实训, 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实践

根据本专业所开设的“焙烤”、“果蔬加工”等食品加工课程, 可针对某一种食品对其品质进行综合实训项目分析。例如:对焙烤实训中加工的面包, 可对其水分、灰分、脂肪、碳水化合物及添加剂等成分进行系统地分析, 来确定学生制作的成品是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根据对比的结果再反复研究配方, 从而不仅锻炼学生的实际检测工作能力, 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激发了他们对专业实训的兴趣和创新意识。在学习了检验方法的同时又使学生对自己加工的产品有了更直观的评价。在实验过程中, 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手段和仪器设备, 融合相关学科的知识, 如通过感官检验、酸度测定及掺假检验来判别原料乳的品质, 将感官、理化指标等有机结合起来, 加强理论知识的应用, 使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进一步融合和提升。通过合理协调相近学科课程的实训内容, 学生不仅可以进行相对完整的实训方法训练, 而且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设备, 避免有些仪器重复使用, 也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加强校企合作

在相关食品企业或检验机构的检验工作岗位的顶岗实习, 使学生综合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我们根据“工学结合”的要求, 将“工作岗位”与“学生学习的内容与过程”密切结合, 紧密联系行业相关企业, 加大了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工作, 构建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工学交替、校企合作教学模式, 先后有8家食品企业成为食品生产加工专业学生的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在相关食品企业的食品检验岗位进行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 不仅掌握了规范的操作技能, 提高了岗位专业知识水平和综合检测能力, 而且养成了遵章守纪、认真细致、科学严谨、团队协作、爱护仪器设备等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在企业实习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下, 以“学检交替”的形式, 完成从校内实训到企业实习的转换, 完成从分析检验基本技能到检测职业能力的提升, 完成从学生到高技能人才的转变。但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合作发展机制不健全, 整合资源能力不够;学校技术服务能力较弱, 难以吸引企业参与;企业出于自身经济效益、生产安全、技术保密等考虑, 不愿接受学生到企业实习;等等。

五、考核方式全程化

为了对学生的实训技能、综合能力以及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进行全面的考核, 考核方式分为过程性评价和期末技能考核两部分, 各占总成绩的50%。过程性评价包括:学生项目方案的制订、项目实施过程、小组成员合作、项目完成情况、检验数据的原始记录和处理能力、检验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以及学生的出勤和纪律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主要为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平时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有利于端正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期末技能考核就是将理论考核贯穿于技能考核中, 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通过这两大方面的考核, 给予学生一个客观、全面的综合性评价。

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 我们本着“理论够用、强化应用”的原则, 注重过程考核, 加大综合实训力度, 并且要求学生参与到实验室管理和实训前期的准备工作中,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加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使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得到了提升, 也为他们走上工作岗位, 独立完成工作任务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春霞, 易艳梅, 胡海星, 刘颖, 罗玲.基于工作过程的《食品分析与检验》教学改革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 2011, (4) :96-97.

[2]刘智钧, 汪宁.对高职院校开设《农药残留检验技术》课程的思考[J].广州化工, 2012, (5) :245-247.

[3]张小军.高职院校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思考[J].教育探索, 2009, (10) .

一体化课程教学理论 篇10

中职卫生教育的指导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岗位需求为导向”, 培养一批服务优、护理技能好的一线高素质、高技能劳动者。因此, 我校开设的医学机能学基础作为医学教育的重要基础课程, 根据护理职业岗位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要做到以下3点: (1) 为临床课奠定基础。本门课程融合的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内容均是学生必修的重要基础课程, 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间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学生学好机能学课程可为今后学习临床课程奠定扎实的理论和技能基础。 (2) 为专业服务,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逻辑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 为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做好准备。 (3) 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职业意识, 提高学生临床护理能力与服务能力。

鉴于上述要求, 本教研组在多年机能学教学工作和精品课程建设中, 在分析中职护理专业基础课程特点并总结以往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以“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为实施项目, 初步尝试以系统化理论教学为基础, 以坚持工作任务为导向, 以综合技能培养为原则, 由“理论”→“实验”分离的教学模式到“理论+实验”的教学模式, 再到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实验项目驱动的实战教学模式, 初步构建“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这样不仅能教会学生知识和技能, 更能教会学生独立获得和分析知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乐于服务的职业素养。

1 机能学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设计

笔者通过“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及其解救”理论和实验授课, 从以下4方面进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设计。

1.1 理论

先采用传统板书结合现代化多媒体课件方式授课, 通过临床有机磷酸酯类 (如敌敌畏) 中毒案例导入新课, 让学生认识到有机磷酸酯类作为农业杀虫剂, 使用不当时易导致急性中毒;然后对所学M样、N样作用等相关知识进行复习, 并结合有机磷酸酯类中毒机制让学生自行推出其中毒症状;再通过观看有机磷酸酯类中毒视频验证其中毒后出现的一系列M样、N样和中枢中毒症状;最后由学生结合已学的M受体阻断药阿托品等相关药物, 独立制定治疗和护理措施。这样不仅使学生在不断学习中提高逻辑思维和联系性思维能力, 而且使学生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

1.2 实验

讲授完理论内容后安排实验, 以巩固和验证理论知识。取3只家兔分组进行实验, 首先让学生观察实验前家兔正常情况, 然后分别注射5%敌百虫进行“有机磷酸酯类中毒”急性造模, 待家兔出现如呕吐、大小便失禁、全身抽搐等中毒症状时, 再按3种不同治疗方案进行抢救, 即对不同实验组家兔分别静脉给予阿托品、解磷定、阿托品+解磷定。

1.3 任务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要求完成以下3项任务: (1) 分成若干小组, 要求组内成员分工明确, 按实验步骤进行规范操作, 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 通过实验现象和结果, 验证了有机磷酸酯类中毒会出现如严重呕吐、大小便失禁、全身抽搐等症状, 此时要求学生及时清理家兔的呕吐物和粪便, 培养其同情心、爱心和责任心; (3) 在实验操作前下达本次实验任务, 如抢救过程中3组家兔使用不同解救药物后, 患兔分别改善了哪些中毒症状, 为什么?通过实验结果制定和分析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最佳治疗方案。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和讨论相关问题, 待实验结果得出后从小组中随机抽取学生进行考核, 将考核成绩作为小组成绩。这样不仅能督促每名学生积极动手操作, 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相关数据, 及时按规定采取抢救措施, 而且能促使小组成员互相帮助、互相督促, 培养了学生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1.4 小组课堂考核评价 (见表1、图1)

通过近4年的教学实践, 笔者从职业情境、理论教学、实验课组织、课堂总结、考核评价5个方面对当前中职机能学课程从教材编写到教学实施进行了系统设计, 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2 体会

2.1 注重专业特点, 体现职业情境

职业教育以培养实践能力为本位, 除了专业技术的培养外, 更侧重素质教育。因此, 职业素养培养是机能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有力保证。机能学以护理专业特点为依托, 进行职业情境的模拟与设计, 这是其实践性、时效性的重要体现。

2.2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是:以专业和岗位要求为起点, 根据中职教育人才培养任务和要求, 搭建系统化、实践性较强的中职机能学教学平台。

(1) 机能学理论教学适宜应用案例式教学、问题式教学和体验式教学等教学模式, 其基本结构是:基础知识讲授—引用病例—用药治疗—验证或综合性实验技能训练。

(2) 实验教学以综合技能培养为原则, 以模拟临床为基本实验组织形式, 由传统动物急性实验到现代化人体模型动态仿真设计;建立“观察正常生理活动—复制病理模型—纠正功能异常”的实验场所, 与临床零距离对接;教师逐步由知识传授者和教学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协作者。

(3) 影像、图片及模型以多维时空、声像结合的视听活动, 满足学生视觉需求。故恰当运用影像和模型授课, 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增强教学效果。

2.3 合理分组, 分工明确, 加强团队沟通和协作意识

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过程中, 合理分组, 随时更换操作、记录、发言的学生, 督促学生积极思考并发言。这样可让个体之间、小组之间、师生之间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 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而且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实现信息、思维、情感共享。

2.4 注重课堂总结, 梳理和概括教学内容

课堂总结就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 总结理论学习和实验过程中的收获、学习中的共性问题及解决方法等, 是对教学重点及难点的高度梳理和概括。它可帮助学生把零散、独立的知识点联系起来, 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 是整堂课的精华。

2.5 完善“专业渗透式”评价体系,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中职机能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设计应按照中职教育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技能培养为重点、以提高素质为核心的价值标准, 对课堂教学活动诸多因素及发展变化进行科学的价值判断, 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 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

机能学课程适合应用“专业渗透式”评价, 既突破了传统教学评价模式的局限, 改革传统以一张试卷定成绩的课程考核评价方法, 又把人文素质与专业需求和谐统一起来, 提供了符合专业需求的工作情境, 让学生参与其中, 获得丰富的认知和体验, 并且内化为自身经验和能力, 从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使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可以说, 在中职机能学课堂中引入职业生活体验, 对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进行动态的、发展性的评价, 应成为今后中职机能学课程改革的方向。

一体化课程教学理论 篇11

[关键词]电力拖动 一体化教学 理论与实践 学习兴趣 控制线路

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以培养能力为中心,理论课与实践课交叉进行的一种教学模式,让实践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统一制定模块教学进度,建设模块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编制相应的教学讲义。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需要,以现场教学为主,课堂教学为辅助教学的教学方式。这样既突出了操作技能的训练,又使学生学到与职业技能有关的知识,不仅能培养一专多能型人才,还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笔者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种做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理论从实践中来的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过程中,先是进行理论课教学,然后才进行相应的实操训练。《电力拖动》课本如果在讲完前面的电器知识再介绍控制线路,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在理论性和抽象性较强的电力拖动课教学中,笔者在教学方法上尝试采用了让学生先动手实践获得感性认识、再辅之以理论与原理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比如,在转换开关、按钮、熔断器、接触器、热继电器等底压电器的符号作用和结构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就先以第二章的电动机正转控制线路为基础,在简单介绍底压电器的符号作用和结构及一些与控制线路有关的知识后,就让学生按照线路图进行安装接线的操作。教师可让学生进行电动机正转线路安装接线和通电试验的实习训练,以使学生了解这些电器的实际应用和工作情况,再在实操过程中深化理论知识。在适当的时机根据具体的电路渗透必要的基础理论,使学生主动接受并增强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然后引导他们反过来用理论去指导、解释实践现象。这样,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另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突出了操作训练,使学生学到扎实的理论知识。教学中,应尽可能少讲繁锁的理论,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多媒体课件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它以声音、图象、动画来传递教学信息,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启发性。例如,在讲解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及“换向的过程”时,实物演示很难看得清楚,但是通过制作Flash进行演示,这一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教师要开动脑筋,尽可能为学生组织一些与书本知识有联系的教学实践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同时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在讲解组合开关时,首先在理论上对组合开关的作用、功能及应用场合进行简单讲解,再通过实物使学生对组合开关的结构有初步的认识。然后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组合开关进行拆卸和安装,拆卸时要求学生边观察边按顺序将所拆零部件放好,然后再按逆序方向安装回去,并检测自己组装的开关是否正确,熟悉组合开关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这样,学生很快就掌握了对组合开关的整体认识,教学效果相当明显。理解接触器电器的工作原理,取一个CJl0-20/220V的接触器,把接触器的线圈两端加上电压,此时立刻听到“啪”的一声,接触器衔铁被吸合,带动触点动作;一断开电源,又“啪”的一声,接触器触点很快复位,关键是让学生仔细观察刚才接触器的动作顺序,然后用贴切的话描述出接触器的动作过程,工作原理就很自然地写出来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可使学生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较快地认识各元件并掌握其工作原理,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内容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教学内容与学生及生产实际要结合在一起,中职学生学习能力较弱,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及哪些实训课题,对于学生真正学好电力拖动与控制线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學过程中,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处理,要结合学生和生产实际需要,对一些不适合实际应用的知识和过于繁杂、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该删的删,该简的简,该补充的补充,要分清主次,有所侧重,突出重点和难点,把最基本的内容讲好、练好。

由于中职学生基础较差,在教学中要做到因材施教。摸清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爱好、知识水平、接受能力,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如介绍时间继电器时,以其种类、工作原理和图形符号为主,而对其内部结构只作简单了解;而某些较少用或所学控制线路中暂时没用到的电器,可以不讲或以后再讲。讲授开关知识时,要以转换开关和空气开关的应用知识为主;介绍熔断器时以螺旋式熔断器为主。但在有的时候又要适当补充知识,如为帮助学生理解电器和电动机等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在教学中可以适当补充磁场和电磁感应方面的知识。除介绍课本上的电路外,还可结合实际应用来讲。这样讲述,可以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意识及其学习方法,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就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一体化课程教学理论 篇12

一、电脑软硬件课程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

目前, 大部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电脑软硬件维修课程教学中采取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多媒体演示加练习的方法;二是课堂教学加教师实际操作;三是课堂教学与实践相间的方法。这三种方法主要存在下列弊端:

(1) 不能顾及基础不同的学生。由于学生的基础和素质参差不齐, 掌握知识的能力有所不同, 这样就存在“有些学生吃不饱, 有些学生吃不了”的情况。

(2) 角色的错位。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围绕教师转, 教师是课堂的主体, 而学生只是作为“观众”, 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被忽视。

(3)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以调动。由于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只能跟随教师学。学生缺少探索和研究的精神和动力, 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就很难调动起来。

(4) 听得多做得少。在教学中, 教师是主体, 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在传授知识, 学生动手操作的实际时间就少。

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

1. 什么是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是指在一个明确的培养目标下, 在同一空间和时间下, 将理论、实践有机地结合、融合为一个整体, 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 抽象和直观交错出现, 理论和实践没有固定的顺序, 理论中有实践, 实践中有理论。同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灵活有效地掌握理论、实践的时间比例, 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模式。

这里强调的是一个灵活掌握授课时间比例的问题, 不要硬性规定一体化教学的理论、实践授课时间比例, 要根据具体授课内容、环境、对象等因素灵活掌握, 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2. 施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使理论与实践能更好地衔接, 打破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界限, 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 教师一边讲授理论知识, 一边实际操作演示, 然后再让同学们通过实际操作消化, 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融合。这样在学和练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专业技能, 既能调动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又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在教学信息的传递上具有同步性, 理论指导与技能训练同步进行, 紧密结合, 相互印证。将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融于一体并进行有机组合, 保证了教学信息的同一性。

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现状, 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法, 使理论与实践在同一时空下同时进行, 边学理论知识, 边进行实操, 边动手, 边学习理论, 手脑并用, 使学生从枯燥乏味的理论中解脱出来, 获取他们需要的技术能力。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不但解决了理论和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 而且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性, 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三、电脑软硬件维修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1.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环境的设置

良好的一体化教学环境是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物质保障,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一个重要特性是空间和时间的同一性, 这就对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场所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但要满足理论教学, 又要满足实践教学, 并且在设备上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但体现在设备的质量上, 还体现在设备的数量上。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场所分为两个一体化室:电脑硬件维修一体化室和电脑软件维修一体化室。电脑硬件维修一体化室承担常用维修工具的使用, 硬件的识别、组装和维修。电脑软件维修一体化室承担软件安装与调试。在这样的一个教学、学习环境中, 使理论与实践交替进行, 能够很好地将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融为一体, 使一体化教学顺利实施, 使教学过程通过讲、练、赛等多种形式进行,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过程

(1) 上好第一次课。第一次课, 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对本门课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在教与学的关系上, 我国古人强调“教必有趣, 以趣促学”。激发学生对电脑软硬件维修课程的兴趣, 要从生动有趣的实际问题入手, 使学生带着好奇心来学, 将学生的好奇心变为求知欲。

例如, 上第一课前, 准备好故障电脑, 首先向学生描述故障, 接着分析原因, 最后进行故障处理。

第一次课至关重要, 不但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要做好学生的学习动员工作, 让学生了解课程的地位、学习目标与方法等, 让学生明白, 他们是教学的主体, 电脑软硬件维修课程是以实例为载体, 通过实践活动的形式进行学习的模式, 以便学生能够积极配合课堂的教学活动。

(2) 教学过程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将知识点分散到实际操作中去, 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教学任务, 使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从而使学与习结合、学与思结合, 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

在电脑软硬件维修教学过程中, 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1) 合理安排基本功训练。如电脑软硬件维修常用工具部分, 少讲多练, 对理论性较强的环节如BIOS设置部分, 适当增加课时, 做到循序渐进。这里的少讲不是把某些知识点抛弃, 而是把知识点简化, 该着重强调的还必须详细讲解。

(2) 严把考核关。在每次下课15分钟前, 有目的地找2~3名学生进行理论的、实操的考核, 当堂记录考核成绩, 作为平时成绩的依据。

(3) 因材施教。在日常教学中, 要对掌握新知识能力较强的学生给予肯定, 对掌握新知识能力较弱的学生多鼓励,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调动一切有效的手段帮助他们。

(4) 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日常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密切注意学生的学习效果, 收集学生反馈回来的意见, 及时发现不利于学生消化吸收的因素, 并及时予以消除。

3.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考核设计

考核是检验教学目标是否实现的重要手段。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考试模式, 以提高学生技能的掌握程度为核心, 在评定学生学习效果时, 依据课程模块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考核方案, 从实操、理论、平时表现等方面进行考核, 方法如下:

(1) 随堂抽查:为了及时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利用合适时间进行随堂抽查, 并记录好每次的考核结果, 让学生也清楚自己的学习状况。

(2) 阶段考查:阶段考查可以起到督促学生抓紧学习, 了解学生阶段学习情况的作用。

(3) 综合考查:为了全面地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 分笔试和实操两部分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查。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是一套重自主、重交流、重实践、重创新的教学模式, 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改变了学生以单纯接受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 激发了学生学习电脑软硬件技术的兴趣, 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对相关内容的学习, 积累了直接经验, 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石伟平, 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上一篇:爱情与婚姻下一篇:英语短语与生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