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

2024-09-19

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共12篇)

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 篇1

摘要:探讨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给高校体育教学带来的新变化, 即由课内教学向课内外一体化转变, 由技能教育向健康教育的转变;由传统教学模式向学生自主选择教学内容、上课时间、任课教师的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学习的转变。

关键词:高校,俱乐部模式,一体化

近年来, 高校体育思想日益丰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体育课程教学组织形式, 在一些高校被采用。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给高校体育教学带来了新的变化。这种教学模式也得到学术界的认可。但俱乐部教学改革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不完善之处。我校在2009年开始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改革, 经过三年的改革实践, 取得一定的教学改革成果, 同时在运行机制等方面也有待完善之处。本文从阐述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为切入点, 系统分析运行过程中各环节的基本现状及发展趋势, 分析完善这种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对策。

1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概述

1.1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

体育俱乐部教学是体育教学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 20世纪90年代中期, 出现了由学生自主选项的“专项课+课外俱乐部体育教学”、“体育教学俱乐部”等教学模式。特别是教育部提出“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 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结合的课程结构”这一“课程一体化”要求之后, 这一组织形式本身所特有“整合资源”、“贴近学生”、“操作灵活”的优势日益显现, 引起国内高校广泛关注。它的实施有利于保持体育教学和课外锻炼的连续性, 有利于把大学生的体育教育过程延伸到高等教育的全过程。

1.2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类型

体育俱乐部的组织形式可分为课内俱乐部, 课外体育俱乐部, 课内外相结合三种类型。课外体育俱乐部出现较早, 多是以学生运动训练队为基础发展起来。并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 以拓展体育教育功能, 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行为习惯。课内俱乐部的发展是现代教育理念不断发展并借鉴国外高校的发展经验的结晶。它是以现代教育理念为依托, 充分利用场馆器材资源,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单项俱乐部, 自主选择学习时间, 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这种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 以构建现代大学体育教育新的学习方式为目标。国家提出实施素质教育以后, 出现了以课内外相结合的体育俱乐部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是以培养人才的整体教育观为出发点, 以课内外一体化为表现的形式, 以终身体育、终身教育为指导思想, 以培养适应学习化社会为目标的。

1.3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运行机制

1.3.1 成立体育俱乐部。

体育俱乐部是以学生共同兴趣爱好为组织基础, 根据学校场馆资源情况与师资条件, 在兼顾学校体育传统与项目开展状况成立, 学生根据个人体育兴趣爱好选择加入。体育教学俱乐部在教学过程中打破年级、系别、班级的限制。根据学生体育基础、选课人数和场地条件各体育教学俱乐部在课程类型上分为教学课、辅导课、训练课。教学课是针对俱乐部初级会员组织的必修课。教学目的是培养初级会员对所选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战术的了解和掌握, 培养兴趣爱好。辅导课是对俱乐部中级会员开设的巩固与提高课程。训练课则是对高级会员开设的提高课程, 是参加校内外运动竞赛的基础。

1.3.2 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与考核评价制度。

制定体育俱乐部教学运行方案, 从建立组织机构、课程设置、课程目标、选课规则、教学任务落实、教学运行管理、考核与评价及群体竞赛组织管理。各环节要有严格的制度保障并不断完善。在考核评价环节上要实现由传统的教师评价向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的评价模式转变。在强调过程性评价的同时重视发展性评价。

1.3.3 建立一支尽职尽责的俱乐部指导教师及指导员队伍。建立一

支经验丰富的俱乐部指导教师队伍以及热心俱乐部工作, 具有很强的竞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的俱乐部指导员队伍, 是搞好体育俱乐部工作的前提。在俱乐部成立初期, 指导教师肩负着建立一个高效率的俱乐部管理机构的重任。无论是俱乐部主任, 还是各部的负责人, 都是今后俱乐部开展工作的骨干。他们的选任是俱乐部后期工作能否开展好的关键因素。

2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发展现状

2.1 场馆设施条件制约

目前, 我国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发展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从2007年体育评估的情况来看, 场馆条件不足问题成为普遍现象。

2.2 师资队伍的专项结构制约

传统教学模式使教师只注重课内的教学组织, 而对课外辅导, 竞赛及运动队训练则关注的很少。自己专项以外的项目就关注的更少,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 已不适应当前以体育俱乐部为组织形式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的需要。师资队伍的专项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

2.3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制度不完善

以体育俱乐部教学的为组织形式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制度不完善。教学、课外辅导、群体竞赛的三个环节需要以更加完善的制度建设作为保障, 有利于各环节之间的相互促进。加强制度建设是推进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重点。

3 优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对策

3.1“质量保障”核心是教师, 师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调整好“特

长”与“多样性”发展的关系, 围绕“教学型、训练型和体育指导型”教师培养定位针对性开展多途径的工作。第二是解决好“状态”问题, 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加强教学管理, 严格执行教学工作奖惩规定, 充分调动全体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打造“三型”特色师资队伍。通过内部培训、外出学习、学历提高、职业培训、资质认证等措施, 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专业技能、充实的体育实践经历, 精教学、能指导、懂训练的“三型”特色教师。

3.2 俱乐部体育教学模式, 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其先进性, 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体育教学改革要充分考虑“国情、省情和校情”, 针对我校实情,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需要进一步优化, 教育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评价体系还需进一步更新。

3.3 学生自我健身意识有待提高, 大多数学生课余时间很少参加体

育锻炼, 其原因, 一是教学中对学生终身体育认识培养不足, 教学内容安排尚需改进。二是课外体育活动缺乏明确的目标、辅导和考评。三是缺乏对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系统监督和管理。

3.4 按照巩固三个基础 (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 抓住三

个重点 (构建学习内容、改变学习方式、完善评价体系) , 构建五个板块 (基本技能、爱好与专项提高、体育生活方式、校园体育文化、健康评价与健康咨询) , 实现一个转变 (“育体”向“育人”转变) 的原则, 整体优化体育教学体系。

3.5 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针对一般学生以掌握体育基本技能为主的教学课内容, 注意各教学环节的衔接 (基础教学、体育作业、课外辅导和考核评价) , 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与意识, 提高学生体育素养。

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 篇2

Abstract:The integr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not only means the integration of the organizational forms but also the integration of training plans and curriculum setup.The curriculum setup of teacher education should take full consider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all the advantages in both pre-professional and post-professional curriculum training so as to maximize the favorable factors and minimize the unfavorable ones.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tegrated curriculum of teacher education should obey the principles of openness, prospect, object, development, establish an integrated group of teachers, construct the pre-professional cultivation curriculum with close relation to the educational practice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nd the post-professional cultivation curriculum with close relation to the education in the universities.Key words:teacher education;integrated curriculum;construction

在当今世界教师教育改革中,教师教育一体化已逐步成为各国教师教育发展中的一种新的模式。所谓一体化教师教育,就是指为了适应学习化社会的需要,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对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进行全程的规划设计,建立起教师教育各个阶段相互衔接的,既各有侧重,又有内在联系的教师教育体系。[1]目前人们在理论上已经就教师教育的一体化达成共识,在实践中也出现了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机构。就实施的情况看,我国教师教育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依然是各自为政,没能形成有机的整体。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是没有形成统一的课程方案、一体化的课程设置。课程选择与构建是教师教育一体化的重要环节,离开了课程,教师教育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师教育一体化不仅要在组织形式上一体化,更要在培训方案、课程设置上真正实行一体化。设置教师教育一体化的课程,是一个关系到一体化能否落到实处的前提条件。因此,探索如何建构教师教育一体化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对于促进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真正实现教师教育的一体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教师教育一体化课程建构的理论探索

(一)教师教育职前与职后课程一体化的必然性

长期以来,我国教师培养基本上实行“一体两面”的教育体系,即在统一的教师教育体系中分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两个方面,相互隔离、互不沟通。实际上,教师的专业成长,应该是一体化的,包括职前准备和职后提高两部分。一体化发展的实质是教师成长的连续性、阶段性和发展性的统一。一体化要求对教师专业发展进行全程规划、全面设计、通盘考虑。但目前为职前培养服务的课程体系和为职后培训服务的课程体系各自为政,互不关联。职前培养的教师教育课程,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不能反映教育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对未来教师的发展不能给予很好的指导,而且缺乏对中小学实践和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研究,忽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理论内容不能很好转化为实际教育行动。中小学教师的在职培训课程既不能很好地针对教育的实际问题,又不能很好地研究教育理论的前沿动态及最新成果,与职前培养的课程相比,不能体现其发展性、上升性、连续性和整合性。而要适应教师教育一体化发展趋势的要求,就必须对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课程加以整合,实现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课程的一体化。

目前,由于教师教育在教育事业发展中处于先导性的战略地位,许多普通教师教育院校与教育学院合并,实现了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机构的一体化。教师教育一体化不仅要在组织形式上是一体,更要在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上真正实现一体化。普通教师教育院校与教育学院的合并仅仅是组织形式上的“一体化”,仅仅是设置一体化课程的组织保证,更为重要的是要真正将“一体化”的观念落到实处,真正体现出教师教育一体化课程的设置理念。教师教育的一体化课程有着任何独立的教师教育院校课程所不具备的优势。[2]它的优势就在于“一体化”,在于培养课程与培训课程的统一整合。

首先,一体化课程是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优势互补的课程。普通教师教育院校的优势在于学术研究,教育学院的优势在于实践训练。职前与职后的一体化课程,可以为在职教师提供教育理论的全面熏陶,也可以为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提供大量丰富而实际的教育教学案例训练,对于师范生和在职教师都有很大的益处。建设一体化课程可以使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课程相互沟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第二,一体化课程可以使教师教育的针对性和系统性更强。理想的一体化课程应该可以为普通大学生和在职进修的教师提供广泛的选修机会,增强其根据自己实际需要选择课程的主动性和自主性。针对普通大学生甚至研究生的培养课程可以允许在职进修的教师选修学分或旁听,并按规定结业。同样,针对在职教师的培训课程也可以允许普通大学生或研究生选修或旁听,也可按相关的规定结业,允许培养课程与培训课程的学分通用。

第三,一体化课程可以充分利用双方原有的潜在课程资源,改变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中潜在课程因素受到忽视的状况。一般来说,由于普通教师教育院校主要面向高中招生,青年学生可以为校园带来生机和活力。同时普通高校的校园文化生活、学术氛围、硬件建设等方面要优于成人教育院校,因此良好的潜在课程对于在职教师身心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显著的。另一方面,由于教育学院与基层中小学有着紧密的联系,这对于普通高校来讲也是一个宝贵的资源。基层中小学完全可以与高校合作成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成为普通教师教育院校的教育教学实践基地,促进大学生与社会实际的接触与联系,这一笔潜在课程资源对于这些大学生来讲是无价之宝。大学校园学习生活中介入一批在人生经历上比较成熟的在职教师,对于在校大学生身心发展也会产生一些积极的影响。

最后,一体化课程既向普通大学生打开实践之门,也成为在职教师提升自身层次的重要途径。一体化课程可以使大学生走出“象牙之塔”,接触实践,体验社会,也可以使在职教师的进修培训提高的机会不再受师资条件所限,随时灵活地参加培训,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教学技能、教研能力。教师教育课程的一体化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手段,是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势所趋。

(二)教师教育一体化课程建构的原则

建构职前职后一体化课程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充分利用普通高校与教育学院的优势资源,互相取长补短,在统一的体系下进行优化组合,以达到培养、培训教师的目的。因此,一体化课程的设置必须充分整合职前培养课程与职后培训课程的优势,扬长避短。教师教育一体化课程的建构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则。

●开放性原则。要着眼于我国当前及未来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着眼于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习者,建立开放的课程系统。要求教师教育课程走出原来封闭、单

一、保守、画地为牢的局限,融入千姿百态的社会生活。只有开放性的课程理念才能创造出开放性的课程体系,增强学生的自主选择性,引导他们关注中小学的实际,培养他们多方面的能力,为教育教学实践准备“素材”。

●前瞻性原则。基于高度信息化时代特点,教师教育课程要适应全球电子化生存方式的挑战,就必须保持课程改革的适度超前,使学习者在接受教师教育时,能掌握最新的学科知识、教育技能,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就是说要使教师教育课程内容具有更大的智力附加。

●客观性原则。要求根据社会发展现实,实事求是地做好课程规划。宏观方面,要从国家实际出发,满足社会对教师培养培训方面的需求。微观方面,要从一个地区、一所学校的需要出发,为学校的发展服务。该原则要求我们必须将严谨的调查研究作为设置课程的依据。

●发展性原则。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师的成长,无论是教师教育院校中的预备教师,还是在职的中小学教师,都有一个自我发展、充实提高的过程,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该原则要求我们必须通过研究教师的成长规律,进而分层次目标、分任务、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师教育课程,改变以往重学科学术、轻教育专业,重理论教学、轻实践训练的缺陷,真正从发展的角度设置课程,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教师教育一体化课程建构的内容

1.教师培养培训方案的一体化

教师教育培养与培训方案的一体化,是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课程的前提条件。课程方案的一体化是分职前、入门、在职三个不同阶段实现的,它们各有其特殊性,因此,有必要制订出各自的阶段目标,并使其互相衔接,互相补充,不断深化,不断提高,为总目标的实现服务。职前教育的任务侧重于学习基础学科、专业学科以及教育学科的知识,掌握一定的教学技能,进行初步的实践,形成教师的品质,为从事教师职业奠定基础。上岗培训则是将职前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能够较好地适应工作。在职教育应使教师通过对工作实践的反思,对工作的成功与不足进行反思性的总结和研究,并不断地接受新的教育信息,使已有的经验得到升华,在此基础上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向成为优秀教师不断努力。

此外,一名教师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有一个过程,所以教师的培养培训必须注重分阶段、分层次进行,在一体化课程设置上,既注意不同阶段的针对性,又必须考虑区分不同水平的教师而分层实施并形成体系。一般来讲,教师的成长可分为预备教师──新手教师──合格教师──专家型教师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目标是不相同的。预备教师是指立志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教育院校的在校学生,对他们的培养主要应以传授教育基础理论、学科专业知识、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理论为中心,拓宽学生的基础知识,打破专业壁垒,同时加强文艺、体育、卫生等多方面素质能力的训练和熏陶。新手教师是指新上岗或欠缺经验的年轻教师,他们的问题是缺乏教学实践经验,因此对他们的培养途径主要有:微格教学,主要用于提高新手教师的教学水平,帮助他们尽快进步;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包括组织化和非组织化观摩;以老带新,增强他们追求教学艺术的信心和处理教育教学中突发事件的能力;多媒体交互式训练。合格教师是指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的教师,对他们而言,要着重培养他们的理论素养、教育教学科研能力等,为向专家型教师迈进做好充分准备。专家型教师的基本特点包括:在教育教学岗位上多年,有教学专长,有丰富的组织化的专门知识,并能有效运用;解决教学领域内问题的效率很高;善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很强的洞察力。对他们的培养,应是拓宽、加深教育科学理论功底和跨学科的专业水平,综合性、研究性课程比较适合他们的需要,增强他们独立或联合从事教育科研工作的能力。

2.教师培养培训课程设置的一体化

职前和在职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一体化,不是两种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重叠,重点是实现两种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相互衔接,探寻其结合部位,使之形成既彰显教育的阶段性,又体现整体性的教育内容和课程体系。

第一,教师教育的职前培养,应侧重理论课程,力求理论课程的实践化。在大学前两个学年中,应加强基础文化学科的学习,对文理两类的学生,都有必要将跨科的一门主要基础课程作为必修课程来开,内容应以实际应用知识为主。特别是音乐、美术、体育、计算机等课程,更应强调实际技能的培训,以足够的课时加以保证,并规定相应的级别标准,使毕业生除了专业知识外,兼具特长、技艺,成为“复合型”人才,以便用人学校择优录用。在现代教育迅速发展时代,教育理论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在大学后两年的学习中,应开设教育哲学、教育史、教学法、教育心理学、教育统计、教育技术学等教育学科。课程内容要体现时代气息,贴近中小学教育实践,要强调课程的“灵活性”。另外,现行的教育学科课程,大多是纯理论性课程,须加强教育实习,使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一体化。应加大教育实习的课时数,并将之贯穿于职前教育的全过程,与理论交错进行,使师范生在理论学习、应用、理论反省、实践总结的过程中积累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培养相应的能力。

第二,教师教育的职后培训,应以实践课程为主,力求实践课程的理论化。课程可以多种多样,如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开设的研讨课程、推行新教法的实验课程、传递现代科技最新成果的知识更新课程等等。要构建教师在职教育课程的“立交桥”:根据不同学科、不同职称、不同岗位特点的教育、教学问题所激发的需求及理论与实践统一的原则设置课程,使不同层次、不同需要的教师通过各种途径,自发地、积极地各行其道,以求在职教育的实效性。

第三,做好教师职前培养课程与职后培训课程的衔接,保证培养培训的规格与质量。一是对于职后培训中应设立而职前教育未开的课,一定要开足;二是职后培训应设立但职前教育已开过的课,可考虑开设专题研讨,避免重复,充实提高理论基础知识;三是对于职后培训应设立而职前培养中已开,且课时足、内容相当的深,不再重开,节约课时,加强选修课和实践课。职前培养课程要注重师范生职业素质的准备,要培养教师专业情意。职后培训课程要注重教师专业内涵的发展,更多地倾向于理论支持下的方法论的领悟、技能的改组和转型。

最后,在教师教育一体化课程建构的实践层面上还必须注意以下三点:(1)一体化课程的实施能否在反映社会需要的同时,充分体现学习者的主体性。只有能激励学习者主体认识与探究积极性的课程,才是好的一体化课程。(2)一体化课程是否采用了一种螺旋递进的方式编排,课程内容是否注重前后的连贯性和深入性。(3)一体化课程是否能有利于学习者创造力的培养。因此,培养发现能力、鼓励创造、培养创造力,就应该成为教师教育一体化课程建构的重中之重。

二、教师教育一体化课程建构的实践探索

(一)努力打造一体化的课程师资队伍

建立一支既能胜任职前培养,又能承接在职培训任务的一体化教师教育队伍,是实施一体化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保证。在一体化师资队伍的建设目标上,既要注重不断提高教师学历层次,更要注重提高教学科研能力;要求教师既具备职前教育所需知识,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又要具有在职培训所需本领,熟悉基础教育,具有指导中小学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能力。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逐步形成一批学术水平较高,精通师训、干训工作的专家型学术骨干,使一些学历高、科研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优秀中青年教师在培训的舞台上开始展示身手,成为一支充满希望的有生气的力量。优质的教育资源能为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一体化创造极为便利的条件。一大批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高资历教师走上了师范生的课堂,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也可提高他们的教学实践能力。在教师的职后培训,如省市骨干教师培训中,许多优秀的师范学院专业教师为培训班开课,介绍本专业发展前景,拓展了中小学教师的知识面,受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教师的广泛好评。

(二)建构与中小学教育实践紧密结合的职前培养课程

当前的教师教育,普遍存在着关注基础教育、研究基础教育不够的问题,使得高等教师教育不仅不能很好地推动与引导基础教育改革,反而造成了职前培养的教学改革工作滞后于基础教育改革。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职前课程设置方面,应特别强调课程要关注基础教育,主动研究基础教育,积极推动与引导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让学生较早接触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以教育实践和教学研究为主线贯穿职前培养课程的全过程。最好从学生进校开始,每个学期都有两周教育见习时间,由教师带队到中小学听课,与中小学教师、学生座谈,参与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了解学校的发展实际。

第二,调整教育类课程结构,深化教育类课程改革。当前教师教育专业的教育类课程教学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课程结构比较单一;二是课程内容庞杂、抽象而空泛,对教育实践关注不够;三是学生在学习教育类课程时,完全没有前置教育经验,处于一种“要我学”而不是“我要学”的被动学习状态。[3]针对教育类课程结构和教学策略中存在的问题,应把教育类课程置于当前整个社会发展和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文化背景中进行设计和调整,找准职前与职后课程的衔接点;在考虑课程的传统性、稳定性和继承性的同时,根据中小学教育实际需要作出迅速反应;在考虑课程的完整性的同时,增加小型化、专题化、案例化、即时性的课程内容,保证信息的强度、浓度和时效性。如开设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中外教育专题、教育社会学专题、管理学专题、微格教学、心理健康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课件制作、演讲与口才、名师个案研究、教师专业发展讲座等等。

第三,开设中小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该门课程适宜在大学四年级时开设。学生在系统地学习了教育理论和进行了大量的教育体验活动之后,一定会有许多收获,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对教育产生许多疑惑,这就需要进行一番反思总结。最好方式就是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让他们自己去研究研讨,师范学院的教师以及特邀而来的中小学教师则参加指导或成为研讨的参与者与合作者。这是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课程的很好途径。

第四,将职前培养的教育理念向中小学教育渗透,将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实践成果引入职前培养课程中去,形成互动。师范学院的教师要经常走进中小学,特别强调培训者要走向中小学教育教学第一线,深入了解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特点和实际需求,真切地把握中小学教师发展的客观规律,强调与中小学间的亲密合作。也可邀请一些中小学特级教师、名教师走进大学校园、走上大学讲台,为本科生讲授教材教法、学科教学论、中小学教育教学发展动态、新课程改革、案例教学等课程,将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实践成果引入职前培养课程中去。

(三)建构与综合性大学教育紧密结合的职后培训课程

对于教师教育而言,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在于其学科和专业的综合优势。综合大学学科门类多、基础学科强、学科之间具有互为支撑与融合的优势,从而为设置跨学科、超学科、交叉学科的综合性课程提供了便利,为造就创造性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文文沟通、文理沟通的资源条件和文化环境。优质的教育资源也为职后培训创造了极为便利的条件。在建构与综合性大学教育紧密结合的职后培训课程时,应特别注重以下两点。

1.凸显教师培训课程的灵活性

教师培训课程建设应立足本校,同时注重借鉴外地资源。建立教师教育培训课程开发的申报制度,广泛发动培训者以课程主持人的身份申报立项。每一层次的培训课程均分成公共通修课程和专业分科课程两大类。要求主持人在中小学教师队伍现代的实际需求和主持人及其合作者的专业优势、基础理论与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理论教育与技能训练、导师的主导作用与学员的主体地位的交互点上精心设计。鼓励主持人优先考虑有助于转换学员教育思想、优化其整体素质、帮助其学习采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课程。鼓励主持人与中小学的学科带头人共同开设形态多样的课程。鼓励自编教材,特别是活页教材、电子教材等。

从2002年起笔者所在的师范学院在课程建设上推出了多项创新之举。一是开发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包。由于学习包不受学习地点和时间的牵制,可以让中小学教师自由、自主地学习,受到教师欢迎。二是超市式微型课程的开发,更适合教师的知识需求。三是实现资源集成,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强化培训的时代气息。在共同培训的同时开展自主性培训。四是一些较为成熟的教师培训课程陆续上网。

2.探索教师培训模式的多样性

教师培训模式要遵循教师成长规律,按需施教,从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着眼,大力倡导采用灵活实效的教育模式,满足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教师发展需求。目前我学院着重抓好了以下几种较有特色的培训模式的实验。

一是全员培训模式的创新。

●菜单自选式课程研修。面向全体教师,分期分批开列限选类和自由选修类课程,自编或精选教材,采用导读—研讨—作业(考核)的主程序进行操作。

●宏观调控下的自主式学习。面向全员,校本培训。每年发布教师自学要求和有关书目,供中小学组织教师自定计划、自主学习,并由中小学负责考核。

●以第二轮课堂教学“三优化一提高”活动为载体的校本培训。面向全员,通过组织“优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优化教学评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实验活动,采用实践—反思—实践—评比—总结的主程序进行操作,重在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课堂教学水平,大面积地发现、考察、培养教学新秀、学科带头人及后备力量。

●利用教育电视台和互联网开设公共必修课程。面向全体教师,聘请名师主讲,精选课题和教材,采用分散收看—集中考核的主程序进行操作。

二是骨干教师培训模式的创新。

●骨干教师的分层级分学科培训。我学院在江苏省教育厅统一部署下,扎扎实实开展了6000名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并承担了6个项目的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的任务。这些培训项目一般以集中讲座—要籍导读—学员论坛—外出考察—分散实践实验—课题研究—成果展示为主程序进行操作。

●骨干教师的跨学科培训。围绕“素质教育与学科教学”的主题,我学院开设若干文文渗透、理理渗透、文理渗透的综合课程,阶段性集中学习与持续分散研修相结合,课程学习、教学实践、课题研究相结合,导师指点、合作互动、个人自学相结合,旨在拓宽骨干教师的文化视野。

此外,我学院还经常举办专家论坛、教师论坛、校长论坛三者合一的“希望论坛”,尝试实行“专家门诊”式的教育专家定时定点咨询服务制度,安排继续教育导师团成员送教上门等灵活实用形式,创新培训模式。总之,师范学院应始终把职后教师培训作为学校教师教育未来发展的生长点,通过职后教师教育来提升师范学院教师的专业水平,反哺于职前教师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 篇3

[关键词]电力拖动 一体化教学 理论与实践 学习兴趣 控制线路

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以培养能力为中心,理论课与实践课交叉进行的一种教学模式,让实践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统一制定模块教学进度,建设模块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编制相应的教学讲义。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需要,以现场教学为主,课堂教学为辅助教学的教学方式。这样既突出了操作技能的训练,又使学生学到与职业技能有关的知识,不仅能培养一专多能型人才,还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笔者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种做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理论从实践中来的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过程中,先是进行理论课教学,然后才进行相应的实操训练。《电力拖动》课本如果在讲完前面的电器知识再介绍控制线路,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在理论性和抽象性较强的电力拖动课教学中,笔者在教学方法上尝试采用了让学生先动手实践获得感性认识、再辅之以理论与原理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比如,在转换开关、按钮、熔断器、接触器、热继电器等底压电器的符号作用和结构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就先以第二章的电动机正转控制线路为基础,在简单介绍底压电器的符号作用和结构及一些与控制线路有关的知识后,就让学生按照线路图进行安装接线的操作。教师可让学生进行电动机正转线路安装接线和通电试验的实习训练,以使学生了解这些电器的实际应用和工作情况,再在实操过程中深化理论知识。在适当的时机根据具体的电路渗透必要的基础理论,使学生主动接受并增强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然后引导他们反过来用理论去指导、解释实践现象。这样,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另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突出了操作训练,使学生学到扎实的理论知识。教学中,应尽可能少讲繁锁的理论,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多媒体课件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它以声音、图象、动画来传递教学信息,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启发性。例如,在讲解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及“换向的过程”时,实物演示很难看得清楚,但是通过制作Flash进行演示,这一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教师要开动脑筋,尽可能为学生组织一些与书本知识有联系的教学实践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同时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在讲解组合开关时,首先在理论上对组合开关的作用、功能及应用场合进行简单讲解,再通过实物使学生对组合开关的结构有初步的认识。然后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组合开关进行拆卸和安装,拆卸时要求学生边观察边按顺序将所拆零部件放好,然后再按逆序方向安装回去,并检测自己组装的开关是否正确,熟悉组合开关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这样,学生很快就掌握了对组合开关的整体认识,教学效果相当明显。理解接触器电器的工作原理,取一个CJl0-20/220V的接触器,把接触器的线圈两端加上电压,此时立刻听到“啪”的一声,接触器衔铁被吸合,带动触点动作;一断开电源,又“啪”的一声,接触器触点很快复位,关键是让学生仔细观察刚才接触器的动作顺序,然后用贴切的话描述出接触器的动作过程,工作原理就很自然地写出来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可使学生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较快地认识各元件并掌握其工作原理,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内容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教学内容与学生及生产实际要结合在一起,中职学生学习能力较弱,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及哪些实训课题,对于学生真正学好电力拖动与控制线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學过程中,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处理,要结合学生和生产实际需要,对一些不适合实际应用的知识和过于繁杂、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该删的删,该简的简,该补充的补充,要分清主次,有所侧重,突出重点和难点,把最基本的内容讲好、练好。

由于中职学生基础较差,在教学中要做到因材施教。摸清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爱好、知识水平、接受能力,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如介绍时间继电器时,以其种类、工作原理和图形符号为主,而对其内部结构只作简单了解;而某些较少用或所学控制线路中暂时没用到的电器,可以不讲或以后再讲。讲授开关知识时,要以转换开关和空气开关的应用知识为主;介绍熔断器时以螺旋式熔断器为主。但在有的时候又要适当补充知识,如为帮助学生理解电器和电动机等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在教学中可以适当补充磁场和电磁感应方面的知识。除介绍课本上的电路外,还可结合实际应用来讲。这样讲述,可以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意识及其学习方法,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就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 篇4

一、何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所谓一体化教学, 就是为了使理论与实践更好地衔接, 将理论教学与生产实习交叉进行的一种教学模式。其内涵主要是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和教学模式, 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重新整合教学资源, 体现以能力培养为主的特点。一体化教学是顺应社会对职校毕业生的素质要求而产生的教学方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 达到培养具备综合技术素质学生的目的。

为了使模具专业教学体现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指导方针, 本校从2010年9月起, 在2009级两个模具班, 进行教学改革尝试, 对模具专业教学课程体系和内容进行了改革, 并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进行专业教学, 使得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生不仅专业成绩明显上升, 而且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都得到提高。他们在参加厦门市劳动局组织的数控加工中级工考证时, 合格率明显比以前高出不少。

二、为何要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模具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 发达国家素有“模具工业是进入富裕社会的原动力”之说。用模具生产的制件所表现出来的高精度、高复杂程度、高一致性、高效率及低损耗等优点, 是其他加工制造业所无法比拟的, 因此各行各业的模具产品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在机械、电子、汽车、通讯及五金行业中, 六成以上的零件采用模具进行生产加工。模具业产值与其相关产业产值比约为1 100, 所以被称为“效益放大器”的模具业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从2000年起, 我国模具制造行业已经步入高速发展期, 每年按15%以上的速度增长。以厦门为例, 全市场九成以上的模具企业集中在厦门湖里区, 目前湖里区登记在册的模具生产、销售企业达800多家, 其中专门从事模具生产和销售的模具企业达到123家, 而厦门市模具设计、制造专业化教育稀缺, 只有厦门理工学院、高级技工学校、集美轻工等几个学校有模具专业, 毕业学生数量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模具管理、技术骨干更是紧缺, 所以企业对模具专业的学生需求量非常大。

然而, 大部分企业对本校培养的学生都不是很满意, 认为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 (特别是读图与制图能力) 及动手能力方面比较差, 对模具结构与模具加工的知识掌握得不好, 进入企业后适应岗位的时间比较长, 企业要对学生重新进行培训, 成本提高不少, 所以很多企业不得不从人才市场上去招聘有工作经验的技术工人。

本校也认识到原有的教学方法和培养模式与企业的需求有很大的差距, 这也是本校在专业教学中的薄弱点, 因此, 如何加强对学生专业基础能力的培养, 重视实践环节的教学, 是进行专业教改的一个突破口。大家一致认为, 模具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大部分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只能在实践性的教育环节中得到充分的理解和掌握。专业教学的方法应以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主线。在教学上必须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边学习边动手操作, 使学生在一个相当于实际工作的环境中, 来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企业需要的模具技术工人。

三、如何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改革

集美轻工业学校是一所全日制中专学校, 模具专业学制为三年, 其中第一学年为文化基础课和小部分专业基础课。第二学年主要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第三学年开始, 基本上就进入推荐就业、毕业实习阶段。模具专业理论课程主要有模具工程技术基础、模具制造技术、注塑成型工艺、模具CAD/CAM。模具主要实训内容有金工实习 (包括钳工) 、模具拆装实训、CAD/CAM实训、电加工实训、数控机床加工实训。模具专业理论课与实训课的比例为41, 即每学期16周理论课, 4周实训课。

针对原有的模具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计划, 理论教学内容和形式, 实训内容与安排进行会诊, 找到专业教学中突出的问题有如下几点。

1. 文化基础课太多, 专业知识学习时间太少。

2. 理论教学中过于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 理论教学内容太多, 有些内容与企业生产实践脱节严重, 同时有些教材内容比较陈旧。

3. 专业课理论教学时按照教材内容顺序教学, 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和枯燥, 学生理解掌握这些知识有困难, 降低了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使学习的积极性变差。

4. 学生做理论作业时, 只是对书本知识死记硬背, 机械记忆, 甚至抄袭, 很难提高思维能力和灵活应用能力。

鉴于此, 本校首先在课程的设置上进行改革与优化, 适当减少文化基础课课时, 更新内容比较陈旧的教材, 尽量与企业要求同步, 大幅度增加实训课的时间, 把模具专业理论课与实训课的比例改为3 2, 即每学期12周理论课、8周实训课。其中理论课程中取消模具工程技术基础课, 增加冲压模具设计和塑料模具设计两门课。把《模具制造技术》教材更改为《模具制造工艺》。同时, 多数专业课程 (不管是理论课还是实训课) 都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原来的模具工程技术基础课程是让学生对模具的基本结构、模具零件的作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但是这门课涉及的内容很多, 知识点很难, 很抽象, 只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 学生并不能完全理解, 所以把这门课分开为冲压模具设计和塑料模具设计两门课, 分别在第二学期和第三学期来学习, 能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了解模具的基本机构以及模具每个零件的作用。同时还专门建造了模具实训实验室, 采购了各种不同结构的塑料模、冲压模、拉伸模、弯曲模模型和挂图。完全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教师除了可以带学生在实验室上课, 另外还专门安排一周模具拆装实训。教师以典型模具结构为例, 用工具示范拆装模具, 在拆装模具过程中介绍各种工具如何使用, 如何安全操作, 如何保证工作台整洁、有序。然后让学生两个人一组自己动手拆装, 学生之间也可以循环交换不同的模具, 使每个学生都能装拆3~5副模具, 任课教师可以在旁指导, 帮助、提醒、督促学生, 从而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教学要求, 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 而且还加深了对模具知识的理解。另外还要测量模具零件并绘制模具零件图, 测量时不仅要注意零件本身的形状和尺寸, 还要重视和其他零件的相互关系, 然后再绘制模具装配图。通过这个教学环节的练习, 学生可以提高机械制图的能力, 同时也知道怎样正确合理地表达模具装配关系。实训最后内容是考核, 每个学生必须独立完成两副模具的装配和分拆。

模具制造技术是一门模具专业的主干课, 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比较陈旧, 所以我们把教材更换为《模具制造工艺》。但是在黑板上讲模具制造仍然很难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所以在讲专业理论的同时, 也安排了2周的模具电加工实训和6周的数控加工实训。这两个实训课也是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例如, 上模具数控机床加工实训课时, 教师不仅要讲解数控机床的基本原理、数控机床的基本结构、机床编程指令, 还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装夹工件、装卸刀具、对刀、打表、编程、设置机床刀偏值和长度补偿值、正确操作数控机床。通过这样的一体化教学, 学生不仅学会了数控机床的操作, 而且加深了对数控操作与编程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另外, 通过6周的数控加工实习, 学生基本都能通过中级数控加工职业资格鉴定, 也为将来找到理想工作奠定基础。

通过任课教师一年多的摸索和努力, 使得学生基本上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此外, 考核管理制度对保证课程的教学质量也有较大的帮助作用, 学校在每个教学环节和内容上都有分数评定, 并占一定的百分比。学校现在的想法是学生一旦入校学习, 学校就专门为每个专业撰写专业实训指导书。比如, 模具专业的学生在校三年中所需要的所有工种的实训都列在任务书中, 通过每个工种的实训, 学生的成绩、日常表现等所有的细节全部体现在指导书中, 这样对学生在校三年学习的情况就一目了然。

四、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优点

通过一年多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尝试性工作, 老师明显感觉教学效果不错,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明显提高, 所以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首先, 通过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可以让学生更直观、更深刻地理解、接受和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操作训练的有机结合, 会使学生有较多机会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反复对照、理解, 从而缩短了认识过程, 加深了记忆, 学习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同时使学生初步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其次, 通过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提高学生对技能操作的信心, 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再次,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增加了师生之间的直接接触, 教师能直观地了解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的程度, 有利于切合实际地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加以指导, 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另一个重要优点, 是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中, 学校把企业中对员工的具体要求融入到实训中, 根据企业对员工的要求, 组织专业教师进行配套教材和实训指导书的开发和编写。比如, 学校学校的先进制造中心 (实训中心基地) , 每个实训工种都有其相对应的实训指导书。另外, 学校学校还融入了职业资格鉴定的要求, 简单来说, 学生如果毕业的话, 那么他肯定就有至少一本与其专业相关专业的技能证书, 这是找到理想职业的一个好帮手。

五、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实施的基本要求

工科类的职业学校在专业教学中要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必须满足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 师资的要求。

一体化教学需要有一批专业知识丰富、实践动手能力较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目前, 本校模具专业理论教师共有4人, 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一半, 所有理论教师都是双师型教师, 他们都有技师或高级工职称。实训教师共有18人, 也都是双师型教师。值得一提的是, 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中, 并不是理论教师上理论内容, 实训教师上实训内容, 而是一个教师完成理论与实践内容的全过程教学,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边学习、边操作, 在操作练习中掌握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 如数控机床加工实训采用的就是这样的模式。此外, 学校在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时, 一个班级安排了3名双师型教师。

2. 设备和场地的要求。

实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必须要有与之配套的设备种类、设备数量、实训场地, 我校的先进制造中心在这方面就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先进制造中心总占地面积将近5 000多平方米, 可进行包括车床、铣床、刨床、数控车、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电火花、线切割等工种的实训。其中数车、数铣各12台, 加工中心4台, 整个先进制造中心投入1 000多万。显然这对学校的办学条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也是对工程类职业教育的一个挑战。

3. 资金的要求。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篇5

一.实施背景

过去的理论教学就是理论教学,实践就是实践,分的很清楚。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也是动手就是实践课,不动手就是理论课。导致学生对理论教学不感兴趣,对实践课程又缺乏理论知识的支持而掌握的不好。这样的教学模式历经多年的验证,效果并不好。尤其体现在学生进入企业后,企业的反馈意见最多的就是,学生从学校出来后,什么都不会,根本就不能直接上岗,要上岗就要经过企业的就业培训。教师的教学易于完成,学生就兴趣缺失了。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按照知行合一、手脑并用的教育理念出发,打破了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界限,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很好的解决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问题,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参与作用,也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我校在几年前就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方面开始探索,示范校建设项目立项之初,理实一体化教学已在我校的重点专业中得到实施。二.主要目标

2012年我校作为国家第二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单位,我们在总结过去的基础上,加大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广度与深度。在现有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对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从内涵上进行深入思考,在实践上加大探索,使一体化教学从重点专业辐射到全校各个专业,并使之成为我校专业课教学的基本模式之一。在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学生评价和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力争到项目建设期结束,重点建设专业的专业课程基本实现一体化教学,其他专业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占总课程的比例达到80%以上,并形成相应的教学评价机制。三.实施过程

我们认为,“有教无类”、“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学校依照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内涵要求,以校园文化对接企业文化、以课程标准对接企业人才标准、以专业实训技能对接企业生产,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并按照岗位所需,加强实践教学,着力促进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衔接,来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实施教学、学习、操作、考核、评价结合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

1、教学

实施一体化教学以前,教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通过苍白的语言描述来传授知识,主要是以讲授法为主,而这种抽象的不直观的理论讲解恰恰最易导致学生厌学,实践证明,学生对此类教学也最为反感。课堂上也经常看到学生睡觉或玩手机的现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情绪以及课堂质量。通过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后,教学场所由教室搬到实训室或工厂车间,以具体项目或课题为载体进行教学活动,由于采用了学生易于理解、直白的教学方式,学生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加强,因此老师的教学热情也被激发了,学生自觉性也被提升了,课堂学习效果明显提高。2.学习一体化教学后,学生的学习形式不再局限于课堂听课、课下写作业的传统学习方式。在一体化教学场所,每个学生都有具体的任务分工,如在减速器的拆装课堂上,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有组长、有记录员、有检验员、有计时员等具体的分工。每位同学的任务不是固定不变的,大家在组长的组织下,轮流拆装减速器、轮流记录和计时,这样大家互相学习、互相监督、互帮互助。在机械类专业上,每位同学一个设备,根据老师的要求,独立操作,完成零件的加工,并且由专门负责检验的同学完成检验。一体化教学后,学习的内容没有变,学习的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都有具体的任务,要自己动手来完成,一改过去老师唱独角戏,学生在下边作为旁观的形式和心态,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变过去的教师“使学生”为“帮助学生”、“引导学生”。学生学习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学生开始频繁的向老师提问题的,一些完成学习任务的同学还积极主动帮助其他同学学习,协助同学完成实训任务。学生在课堂上睡觉,打闹,看小说、玩手机的现象也不复存在。3.操作

一体化教学要求,教师与学生都要操作。教师每个实训项目都要演示操作,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教学以具体的项目或生产任务为载体,教师布置课题任务,教师指导,学生独立操作完成。学生在任务驱动下,自己会能动性的学习和发现问题,从而激发学生为完成此任务,我都要学习哪些相关的理论知识,都需要学会哪些技能。学生在以任务为中心的前提下,主动的学习知识与技能,充分的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如:我校与宝鸡强劲有限责任公司开展校企合作,学生为企业完成各种零件的加工,包括精密的型腔、壳体、轴类、板件等。这些都是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的学生完成的,不仅锻炼了学生,同时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4.考核

为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加强教学过程中的考核,以项目或模块等为单元,每学完一个模块或项目,对学生实时学习状况进行考核和评价,以过程随机抽查考核为主要形式,强调多层面、多角度、多方式和多层标准,考核以能力水平为主要指标,重视专业素养与专业技能的考核。改变原来以期中、期末考核为主的方式为过程性考核与期中、期末考核相结合。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还以企业需求和规范为引导,在操作技能考核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安全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和操作规范等方面的考核,突出专业素养,为学校向企业顺利过渡奠定基础。每学期末,实行笔试、操作考核相结合,不仅考核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考查实践动手能力。其中笔试、操作考试各占一定比例,再加上平时过程性考核成绩,综合评定学生的总评成绩。5.评价

我们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制定基于工作过程的评价标准,制定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训课程的评价标准,将企业质量标准引入教学评价中,完善了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等多种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制订学生评教体系,由学生对一体化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在一体化课程班级学生中开展问卷调查,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在每一学期末,我们组织学生给每一位任课教师评教,并组织学生对教师评价打分。既评价学生,也评价教师。

学校还引入职业资格标准,建立试题库,实施证书考核评价机制。学校依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从业人员的职业资格与职业标准的规定,通过一体化教学将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相结合,采取实习与考证直接挂钩的方法强化技能培训,比如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就以考证的相关内容作为实训内容进行训练,使学生在结束实习的同时也取得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四.条件保障

(一)加大硬件投入,完善实训设备

由于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场所从原来的普通教室变化为具备一体化教学条件的实验实训室,所以首先对学校的硬件设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此学校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仍然舍得大力改善实训条件,就以机械加工技术专业而言,先后购买两台数控铣削设备,及其他各类实训设备,对实训室环境做了很大的改善,为开展一体化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打造适应一体化教学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实施一体化教学要有足够的“双师型”的教师,我们采取了多种措施来打造适应一体化教学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1)政策鼓励:凡是进修高一级学历的教师,学费全额报销,研究生学历还提供相应的补贴;设立了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师评聘制度。对于发表论文和编写教材的教师,学校每进行奖励,鼓励教师钻研业务,研究专业。鼓励教师下企业培训,并且提供一系列的条件优惠。

(2)积极推荐培训:为促使教师成长,定期出资鼓励教师外出参加省级、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借鉴国内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办学经验,专业教师已全部经过国家级骨干教师或省级骨干教师培训,有个别教师参加过出国培训。

(3)全方位培养:采取的措施有:采用一对一的传、帮、带活动,使老师实践能力整体稳步提高;鼓励老师开展动手制作,各教师每学年完成一项与专业相关的创新作品。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教师,每学期定时定期由企业技术人员对教师进行培训,教师也会下企业锻炼,各教师要完成技能测试与考核要求,由校级领导监督与评价。积极开展教师技能大赛,引导老师重视实践技能,自我提高实践技能,并对获奖教师进行奖励。(4)采取“从企业引进,在校内培训”的策略。聘用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社会能工巧匠等担任兼职教师,改善教师队伍结构。

(5)岗位轮换,让教师均衡发展。我校每学期将部分理论课老师和实训课老师的工作岗位进行调换,让老师适应多种教学环境,使教理论的老师和教实训的老师在轮岗中弥补自身的缺陷,做到自身整体协调发展。

(三)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 按照理论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要求,以就业为导向,对专业课程进行整合与优化,将课程按照基础能力入门、基础能力提升、专业能力入门、专业能力提升、拓展能力五个层次递进构建教学层次,将专业能力培养分解到基本技能实训、综合技能实训、岗位技能实训和职业素质教育与训练等模块或项目中,形成具体的行动对象。让学生通过具体任务来掌握专业技能。

(四)合理组织教学进程,加大理实一体化教学学时

开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载体是任务或项目,采用常规的90分钟两节课的教学已不能适应需要,因此我们在教学组织上通常按半天或一天为教学单元来组织教学。由于采用这样的方式后,对基础课的时间形成冲击,所以,整个学校统筹考虑,最后形成了每个班一周安排至少2天的一体化教学课程,其余文化基础课程,文化基础课程由教务科统一协调,这样以来全校的教学组织已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五.成果和收获

1.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在全校各专业普遍展开

目前,一体化教学已经从重点建设专业辐射到了全校各个专业,全校一体化课程占到了专业课程总数的80%以上。

2.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彻底改善了教学状况

由于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都分配了专门的教学场地,配备了相应的实训设备,在这种教学环境中,教师讲述理论可以一边讲解一边借助实训设备演示或让学生自己动手验证,学生学习理论既可以听,也可以通过动手实践来加深理解,通过这种直观的、学生易于接受的一体化教学方式,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加深了,实践能力也加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释放出来了。

3.开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后,学校教学质量有了飞跃

我校开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以来,在全省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取得了辉煌的成绩。2011年、2012年、2013年连续三年获得全省技能大赛一等奖;学生在全省技能大赛中获得各种一等奖11人次。六.影响与评价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经过我校的大力实践,已在省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并得到教育部相关专家的肯定。我校经常性的迎接其他各县区的职业教育同行来我校参观交流,我校的一体化教学的推进,与同行的教师、领导座谈后,大家一致认为这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创新性的教学改革。

这种教学改革的成效也是显著的,尤其在学生的技能掌握上,学生毕业后都能顺利的考取中等职业资格,就业后,学生能够很快的进入工人身份,承担工厂的生产任务,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从学生及企业的交流回访来看,我们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是成功的。七.体会与思考

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 篇6

关键词:电气设备控制;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一体化

《电气设备控制》课程是高职机电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核心课,其基本内容是各种低压电气设备及电气控制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该课程的控制对象是电机,所以《电气设备控制》课程既是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的先导,也是学生毕业后从事电气类工作的基础[1],《电气设备控制》课程的实践性较强,一般都配备相应的实践课程,其教学内容包括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大部分,理论教学重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电气控制理论知识,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相互协调、密切配合,才能培养学生的技术创新能力。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已经认识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方面,很多高职院校仍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因素,不适应现代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因此,《电气设备控制》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问题值得认真研究。下面分别从教学体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讨论《电气设备控制》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问题。

一、教学体制方面

同一门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其的两个方面,但在具体实施时,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两者往往过于独立,很难实现一体化。

要想实现真正的一体化教学,首先要从教学体制上改革,其中重要的是不再区分专业理论课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而是构建既是讲师又是技师(或工程师等)的“双师素质”教师,这种“双师素质”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精湛的技艺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能系统讲授理论课、能熟练操作演示、解决现场技术问题。这样就是实现同一课程的理论课与实践课由同一任课教师来承担,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统一安排和管理,这样做的好处是,教师能够根据学生课堂上的学习情况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比如,在理论课上可以强调一下与实践相关的内容,而在实践课上,根据需要适当补充一些理论知识,这样可以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理论知识,并且能较快地应用于实际。又比如,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理论、实验、实训等教学内容一体化设置;讲授、听课与实验、操作等教学形式一体化实施;教室、实验室与实训场地等教学条件一体化配置;知识、技能与素质等职业要求一体化训练,由此形成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的教学模式,将“教学做合一"。

理论课和实践课由同一教师承担,将“教学做合一",无疑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也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方面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理论课所占比重较大,就会出现一种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理论课程实施起来也相对较容易,而实践课程实施起来难度相对较大,需要实践教学场地、设备和管理人员,成本也较高。但当今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实践课正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主要途径。

对于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理论课和实践课要形成一个合理的搭配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课程有验证性实践课、设计性实践课和综合性实践课等,验证性实践课通常属于随堂实践,对课堂所讲的理论知识进行验证,这就要求实践课的内容和进度一定要和课堂所讲的理论知识相结合,要在理论知识讲解后及时完成验证,若相隔较长时间就达不到很好的效果,更不会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设计性实践课是指所学知识达到一定程度后,学生能根据所学知识自行设计达到一定效果的实践;综合性实践课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实践,是基于学生经验,体现对课程知识综合应用的学习实,通常是一门课的人才培养方案完成后一般有一至几周时间的综合实践。设计性实践课和综合性实践课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要合理分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

因此,在教学内容上,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问题以及不同性质的实践教学之间的比例问题值得认真研究,这种比例的设定需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毕业后的工作性质,然后进行科学的确定。

三、教学方法方面

在教学方法上要尽量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如果有条件要将教室、实验室与实训场地等教学条件一体化配置。这种教室、实验室与实训场地等教学条件一体化配置除了能够满足理论教学的需要之外,还能够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使之具有实物展示、演练实训、实验等多种功能。在“理实一体化”教室中的硬件设施、功能作用、分布摆设、实训操作流程等都与所进行的实训项目吻合[2]。到这种理实一体化教室授课,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融合到一起,在讲解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演示实践过程,在课后师生进行技术交流讨论,这样可以加快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电气设备控制》课程在课堂上没有演示实践过程,学生上完理论课后要等到实训中心的安排,可能要等较长时间才能进行相应的实践操作,其结果是理论知识不能及时得到实践巩固,没有起到配合理论知识的目的。另外,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能逐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督促学生自觉自主学习。

在实践教学中,特别是那些能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一定要通过实际的设备来完成。比如,在讲解“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线路的装调与维修”,“直流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线路装调与维修”,“机床电气线路安装、测绘、运行与维修”等典型内容的教学活动时,最好在教学现场面对实际的设备进行,这样才能使学生比较深刻地掌握相关内容。

四、考核方式方面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作为不同的课程实施,各是各的分数,即课程考核是完全独立的。如果将两者作为一门课程来实施,在考核方式上两者结合考核将比单独考核更加客观。比如理论成绩占60%,实践成绩占40%,理论课的考核将从学生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上课听讲情况等方面综合考核,实践课除了看实训报告还要看学生在实训期间如何做、是否是亲自操作等动手能力方面考核。将两者的总和作为《电气设备控制》课程的考核成绩。

在《电气设备控制》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要从多方面考虑,要求教师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还要具备能实现理实一体化的授课教室。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养,要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同时,学校要改进教学管理模式,实行教学与管理一体化,制定相关政策和管理措施,共同进行改革。

参考文献:

[1] 张爱红,罗海方.《 电气设备及控制》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2,(14):31-32.

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 篇7

一、实施一体化教学是技工学校适应市场化经济的需要

1.“一体化”教学有利于培养技能型人才

学校应当为学生成长尽可能创造有利条件, 中技学校要努力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显而易见, 技能的获得离不开实践和练习, “一体化”教学为学生提供了观察、模仿、练习和实践的机会, 使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教、学、做一体。技能型人才要在实践中成长, 在实际劳动中学得技术, 锻炼能力。“一体化”教学是培养职业能力的需要。在“一体化”教学中, 能够将人类积累起来的经验资源传授给学生, 并在实践活动中将其转化为个体经验。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学习目标是围绕技能训练的需求, 它打破了原有学科的界限、理论教学的内容和要求, 教学环节和进度由技能训练的需求来确定, 理论教学完全服务于技能训练, 掌握理论知识就是为了实际应用。技能训练在教学中的地位得到了提高。

2.“一体化”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包括职业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合作意识等内容。在人们的生产劳动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人际交往活动, 个体只有遵循一定的职业道德准则, 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和较强的合作意识, 才会顺利完成生产任务。学校的任务不仅是发现人的才能, 训练他们和推崇他们, 学校的任务是要培养性格和态度。爱岗敬业, 诚实守信等职业素质, 是在长期的反复磨练中形成的。如果离开了一定的训练环境, 就不可能培养出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强烈的创新意识、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等良好的职业态度和性格。“一体化”教学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将来的工作氛围, 在合作中完成任务的合作精神, 技能训练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 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扎实肯干的素质。

3.“一体化”教学能提升教育品质

现实教学对学生灌输理论多, 提供实践的机会少。由于缺少实践的机会, 技能也掌握不了多少。培养技能人才, 离不开职业技术教育, 而采用“一体化”模块教学是教育模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培养途径。在“一体化”模块式教学中, 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同步进行, 理论指导实践, 通过实践验证理论知识, 手脑并用, 知识应用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教学中既可以先讲授理论内容, 用以指导实践操作;也可以从实习开始, 先接受感性认识, 再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归纳、总结, 提高学生的认知程度;还可以在实习教学中, 就现场遇到的实际问题从理论进行辅导, 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进而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职业教育的对象是服务社会, 服务企业, 为此, 在技校中实施“一体化”教学有助于打破封闭式办学模式, 改变职业教育中存在的过于注重学历化的倾向, 改善和提升教育品质。

4.“一体化”教学是中技学校面向市场的必然选择

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 必须为社会生产服务。技校的毕业生是一种特殊商品, 其质量好坏要通过市场来检验。技校要为企业输送具有一定技能的劳动者, 只有充分了解企业情况, 掌握需求信息, 才能按照市场需求进行自我设计, 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和办学方向, 制定切合市场要求的培养方案, 从数量和质量上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才。由于“一体化”教学采用模块化的教学, 每个教学模块相对独立, 可以进行积木式的多重组合, 灵活多变。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 (工种) 和不同的教学层次需要编排, 对行业中出现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可以随时建立新的模块添加进去。实施“一体化”教学, 能有效的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实现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和调整, 促进劳动者的再就业。

二、如何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

推行一体化模式教学将会是技工学校教育改革的重点,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的实施一体化教学呢?本人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浅谈几点体会:

1. 创造“一体化”教学的良好环境

要实施“一体化”教学, 就必须有满足教学需要的设施, 它包括教室空间的大小, 有与专业规模相适应的硬件设备和学习环境。由于一体化教学方法强调空间和时间的统一, 即在同一场地、同一时间完成教学的多种任务。所以, 要实施一体化教学, 就必须具有既能满足理论教学, 又能满足实习教学的“一体化”场所。这就要求实习车间要有足够的工位, 必须的教学环境, 如黑板及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我校电工专业教学场地, 在教室内设置足够的实训工位及与社会同步使用的真实高低压供配电设备的真实环境, 便于理论教学的黑板及多媒体教学设备。理论知识讲解后紧接着就可以在教室内进行实训练习。这一整个教学过程都是由一个教师主讲并指导实训, 因此该一体化教学场地为教学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理论与实践交替进行提供了保障, 在教学中不存在没有理论的实践, 也不存在没有实践的理论, 真正实现了空间和时间的统一, 保证了一体化教学的顺利实施。

2. 选编适合“一体化”教学的教材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要有与专业相配套的教材。传统的教材一般都强调理论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很难适应技工学校一体化教学的需要。因此, 选用和编写相配套的一体化教材是进行一体化教学的根本。要对现有教材进行必要的取舍与组合, 对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进行适当的调整,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 充分体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以学生就业需求、企业用人标准为依据, 学生将来做什么, 学生要学什么, 教师就教什么。加强基本技能与核心技能的训练内容。还要总结尝试编写适合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教材, 以满足“一体化”教学需求。

3. 为适应“一体化”教学教师要适应“三师型”教师角色

实施“一体化”教学首要条件是教师。按传统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专业课实训教学, 是分而教之, 各有各的教学进度计划, 只注重完成自身的教学任务, 且忽视学生的管理, 不可避免地造成学科与学科之间, 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之间, 授课与学生管理之间的脱节, 难以保证以技能教学为主导的实现。“三师型”教师是指能够把专业理论与生产实践及管理育人有机结合起来, 高效率地教育学生的教师。“三师型”教师必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 解决实际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综合职业能力不仅是操作技能或动手能力, 还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态度、管理能力等为完成职业任务所需的全部内容。“三师型”教师既能在教学岗位完成教学任务, 又能在生产岗位完成生产任务。他们是教学行家, 也是生产好手, 能将各种知识、技能、技术、做人行事相互渗透、融合和转化。“三师型”教师应具有本专业生产一线的工作经历。真正的生产过程与理论上的生产过程存在许多区别。理论上的生产过程是在理想状态下的生产, 而真实的生产过程却复杂得多, 受各种因素影响、制约。本专业生产一线的工作经历是获得实践经验的唯一渠道。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一项探索性和实践性的工作, 也是技工学校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和方向。实践证明:“一体化”教学较好解决了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脱节问题, 减少了理论课与实习课之间的知识重复。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突出了操作训练, 使学生学到了扎实的理论知识,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缓解了教学资源短缺的矛盾, 又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机会,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体化”教学所培育的学生顺应了市场的需求, 也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拓展了空间。全面推进“一体化”教学改革是技工学校提高教学质量, 适应社会需求, 提高社会声誉, 加快学校发展的成功之路和正确选择。

参考文献

[1]贺应根, 夏金星.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内涵研究综述[J].职业技术教育, 2005, 17

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 篇8

目前高职院校对理论和实践环节教学处理一般是采用如下处理方式: (1) 先理论后实践; (2) 理论实践交叉, 加大实训课的课时比例; (3) 建立校企联系、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等。不可否认上述几种方式也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途径, 但两者在时空上难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造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 不能有效地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 边教边学边做是实现课堂教学中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 是提高和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

1 理论实践一体化概念涵义

理实一体化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起来, 在同一空间和时间, 同步进行的教学模式。它要求理论与实践教学互为基础、互相补充、互相促进, 又互为提高, 它是理中有实、实中有理, 实践不只是提高实际操作技能也是为了获取直接经验, 冲淡理论的抽象、枯燥, 强化对理论的掌握和理解, 达到认知水平与实践能力的一致, 使理论学习为促进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服务。它强调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应用性和综合性, 使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 学生在做中学, 在学中做, 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1]。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主要体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1) 教学场地一体化, 将教学环境设计为教学工厂 (车间) 模式, 教室即实训基地、资料室、电教室, 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和环境, 融教室、实训、交流讨论、考工于一体; (2) 教学课程一体化, 教学计划中没有实践课和理论课程之分; (3) 教师一体化, 即专业理论课教师与实践指导教师一体化, 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较高的操作技能水平和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在课堂上是教师, 在实训中是技师, 既能讲授理论课, 又能操作演示传授技艺, 还能解决现场技术问题; (4) 教材一体化, 要求教材浅显易懂, 简洁明了, 可操作性强, 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5) 考核方式一体化, 即改变理论考核与实践环节各自独立考核的方式, 针对项目工作任务的完成过程与质量进行理论实践一体化评价。

2 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2.1 整合课程, 建立一体化课程体系是实现一体化教学的前提

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是培养人才的纲领性文件, 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组织教学活动、体现职教特色的重要依据。在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过程中, 我们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遵循理论适度, 技能为主的原则, 按照市场需要去精选适合的专业理论知识。技能培养需要什么理论知识就学什么, 并且改变了过去传统模式下的理论教学单一性的问题, 根据职业能力要求对课程进行了科学整合, 将原来单独列出的实训、实习等实践环节分别融入到各门课程中, 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进行, 达到了认知水平与实践行为的一致性、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使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有机地统一起来, 避免了学生重复学习和二次学习,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2.2 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实现一体化教学的关键

因为再完美的计划和项目, 要靠教师去实施, 教师无法胜任或没有能力指导, 一体化教学也就落空。一体化师资是指教师融“双师型”与先进的高职教育理念和教改方法于一体, 教师既有较高专业理论和科研水平又具备娴熟的操作技能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可以通过组织理论教师到工厂进行顶岗锻炼或到实习场地进行实习, 参加技能培训, 或邀请工厂一线技术骨干来学校帮、传、带等措施。

2.3 一体化实训装备建设是实现一体化教学的核心

一体化项目选取的好坏往往关系到教学改革的成败, 而实训装备是实现一体化教学的载体, 它既考虑岗位技能的需求, 也要考虑学院实训实习的需要。应满足价格低、易维护维修、操作简便、安全以及结构合理等要求。对于市场能够买到的标准件比较容易解决, 对于非标设备, 专业教师必须根据学院场地、资金和学生状况, 加大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实训装备的开发。

2.4 贴合现有实训设备的校本教材开发是实现一体化教学的基础

解决教材匮乏问题, 要求我们的教师要大力编写校本教材和自编讲义、任务书。值得注意的是, 教材的编写应该是在基本符合大纲要求下以实用、够用为原则, 删除过时繁杂的理论篇章, 教材中尽量体现学校现有资源的个性化特征, 体现本校培养特色。校本教材的开发要体现出教师的教学思路, 是课堂设计过程, 因此要紧扣“引导”二字, 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依据不同的任务设计不同的任务清单, 在“任务单”的引导下, 学生依靠个人与团队力量完成学习任务。

一体化教材的开发应按高职教育培养目标, 应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技能为目的, 按照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对原有的学科和课程体系进行改革[2], 确立课程方案, 制定活动课程方案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实施一体化教学。同时, 要以教学计划, 教学大纲和技能鉴定内容等为标准, 按课程方案编写一体化教材, 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5 一体化评价方案是实现一体化教学的保障

建立适当的学生一体化考核体系是检查和鉴定教学得失的有效依据, 根据教学总体目标, 结合职业能力等级鉴定要求, 将模块总目标分解到每个项目任务中, 从而形成细致而具体的课题考核标准和关键能力的标准。学生技能考核评价体系应该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国家技能鉴定内容作为主要内容, 关键技能作为技能考核重点, 除考核应知应会外, 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习态度和职业素养等。不同的单元任务应该设计不同形式的考评表。

3 目前一体化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体化教学在很多院校专业实施几年了, 回顾做过的工作, 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3.1 一体化的教学场所与学校现有资源的矛盾

配备集有实训场地与理论教学课室于一体的场室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先决物质基础。通常, 由于在单个项目 (或模块) 教学周期内一个班级必须占用一个固定的场室, 当学校多个班级同时需要该实训场所时, 往往导致课室资源的缺乏和调配困难。

3.2 不断更新的新技术与滞后的实训装备之间的矛盾

一体化突出的特点, 就是通过大量的技能实训的渗透来体现, 一般来说, 实训装备的开发制造滞后市场应用技术的推陈出新。而且由于资金、场地的限制, 使得设备品种单一, 台套数有限, 制约一体化进程。

3.3 设定课程与学生学习能力之间矛盾

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 生源质量每年都在变化, 而课程在学生进校前都已设置好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密切跟踪模块实施效果, 随时调整模块教学时数。已制定好的模块教学内容, 在实施过程中要随时和任课教师、及学生交流, 以不断改正不足, 摸索出更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思路。

3.4“双师”师资队伍参次不齐, 使得一体化课程实施过程部分课程改革不彻底

3.5 课程开发需循序渐进

由于本专业一体化课程全面展开, 教师除完成教改班级外, 还需要完成其它教学和科研工作量, 任务繁重, 因而投入到课程开发精力有限, 使得课程开发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4 结束语

经过近年来理实一体化教学与研究, 理论实践一体化已经深深地扎根于各专业教学实践之中, 并且已经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我们期待着更大收获。同时我们深知, 职业教学改革研究任重而道远, 需要每一位职教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心血。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论行动体系及其特征——基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 2002 (12) .

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 篇9

1 培养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兴趣

如何提高学生对操作技能的学习兴趣,在《电子技术基础》的实习实训教学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我做了几方面的教学实践。

1.1 从学生感兴趣的电子产品开始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代的学生基本上都对计算机、手机、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非常感兴趣,以此为契机,介绍电子产品从娱乐到家庭、从工业到国防、从地下探测到航天技术等,体会电子技术在生活、工业、国防、未来科技领域的应用广泛性和重要性。同时,针对学生感兴趣的电子产品进行深度剖析,让学生感觉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的,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1.2 合理选择实训教学的课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着理论知识够用、重在实际能力培养的原则。将教学全部放在实训室进行,由过去的“理论 + 实验”的教学模式转到“知识 + 操作技能”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合理安排教学模块,教师要对每一个课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探讨,这样做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调试》学习实践中,由于电路简单,制作容易,元器件数量少等特点,学生可以轻易的完成这个电路的装配,在测试中,可以用万用表接受进行检验,调试成功后学生可以对自己的手机进行充电,使得学生非常的高兴,提高了他们对技能培养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在做中学,实行理论与操作技能同时进行的一体化教学方法

2.1 从实践中得到结果,用理论知识对结果进行分析

这种方法强调了在做中学,在做中体会,首先选择一个相对简单的课题,使得学生操作难度不大,实践容易得出结果。让学生对即将要讲解的内容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因为学生对自己得出的结论印象总是很深的。这样有助于加强学生的理解和动手能力的提高。

2.2 根据教学需要,灵活调整教学模式,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科学开展一体化教学

在一体化教学中,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的关系,对一体化教学成功可以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应该根据具体的课题内容进行修正和调整来灵活掌握。传统教学模式是理论课讲完后,再进行实习实训教学。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不利于知识的接受和掌握。反过来先进行实践教学,再进行理论教学呢?实践证明这样做的结果是很多的课题内容学生无法正确掌握,实习教学无法正常开展。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根据教学的内容、学生的情况,课题的难易程度来灵活掌握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灵活地将实验安插在教学过程中,不但可以克服这个难题,还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只要准备充分,不仅可以将一节的理论和实验课同时进行,甚至还可以将一章的理论与实践课同时进行。

3 分组教学法,有利于加快一体化教学

实习班级的管理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一体化教学的开展,为此一个良好的教学秩序,是获得高质量教学成果的最基本保证,而采取科学的管理办法,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里,我在实习实训中采用了分组管理和教学的方法,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大约4-6人,每组设定一个组长,一个检查员,小组长和检查员在分组教学法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般要选成绩好的同学担任。

这种方法具有如下特点。

3.1 最大化利用教师的教育教学资源

由于每个实习班级的学生人数比较多,因此,一个实习老师要每堂课都做到对每个学生进行单独辅导,显然难度很大,但是可以争对小组进行教育教学,具体做法

(1)对小组长进行技能强化培训

这是分组教学法中最重要的环节。对小组长进行强华培训,让各个小组长先先掌握实习操作技能,并能掌握一些基本错误的检查和排除方法。教学时,把操作要领要求学生掌握后,在具体的实习操作中,可由小组长配合教师把正确的方法和技能贯彻到每个组员,同时,在每个小组长的带领下,可开展工件的自查和互查,提高了每个学生的技能和检查错误的能力。

(2)对小组长进行班级日常管理的培训

每个班都有班长,但是由于班级学生人数多,管理难度打,如果把管理分化,有小组长来进行该组人员进行管理,这个时候,管理的对象就少了,就便于管理了,因此,首先对小组长进行班级管理方面的培训,比如,课堂纪律的管理,学习方面的管理等,同时做好小组记录。采用这种方法,很大提高了教师的课堂秩序的管理效率,有更多的时间来做好教学工作。

(3)定期开展小组学习竞赛活动

在实践中教师点评各小组表现,逐一总结,每个模块结束的时候,给予优胜小组的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由此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的热情,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保证了实习教学高效率,高质量的开展。

3.2 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

职业技术学校学生面临的基本上是就业,学生必须学会适应社会和如何与人合作。通过分组,小组成员协同完成一个任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协作精神是当代企业最需要的,由此,增加了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实践证明,在《电子技术基础》的教学中运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能让枯燥死板的理论活起来,动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解难点,突出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过程中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实践为主线、教师为主导”,让学生在教学中“活起来、动起来、笑起来”,真正把学生培养成既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有很强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用型人才。

摘要: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就是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教学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专业基础课。在教学中运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能让枯燥死板的理论活起来,动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 篇10

一、重新组织教学内容和修改教学计划, 将教材的内容模块化

《数控技术》教学一般由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训教学三个阶段组成, 理论教材的内容一般由数控系统简介、数控系统原理、数控机床结构、数控机床操作、数控编程基础、数控车床编程、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编程、自动编程几个章节组成。传统的教学一般是三个阶段都是独立的教学环节, 不利于学生系统学习, 也不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吸收和深化。进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后, 重新组织教学内容, 将教学内容模块化, 同时修改教学计划。

(一) 把课堂教学搬到实验室或实训室进行, 对教材内容重新进行组织。

将数控系统简介、数控系统原理、数控系统结构作为一个教学模块, 将数控机床操作和数控编程基础作为一个教学模块, 将数控车床编程作为一个教学模块, 将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编程作为一个教学模块, 将自动编程作为一个教学模块。每个模块的内容尽量结合实验实训室的设备进行讲授和讲解, 每个模块均制定相应的考核方式和考核标准, 在每一个模块教学结束后进行考核, 即作为本门课程的阶段性考核。通过阶段考核可以检测学生对每一个模块知识的掌握程度, 同时让学生重视每一个模块的学习。

(二) 修改教学计划。

把课堂搬到实验实训室, 进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后, 改变传统将理论课与实验课割裂开来进行教学, 而是把理论课与实验课合并, 将实验课穿插在理论课中进行, 理论讲授中随时用实物进行讲解、用实验进行验证。这样, 改变了传统的在教室里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将抽象的理论或者概念形象化、可视化了, 理论结合实践, 更有利于学生对理论和概念的理解和加深印象。

二、根据教学环境的不同, 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把课堂教学搬到实验实训室进行后, 教学环境改变了, 而且根据教学内容不同, 选择在相应的实验实训室上课。上课时学生就坐在实验设备、机床旁边, 身临其境, 感性认识增加了。老师讲课的时候, 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 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比如讲解数控机床机构的时候, 可以把学生带到机床拆装实验室, 照着机床各部分的零部件讲解;讲解数控系统的时候, 把学生带到数控维修实验台实验室上课, 照着数控系统的各个部分讲解。同时, 通过小实验演示数控系统各个环节的工作情况, 进而帮助学生了解数控系统工作原理;讲解数控编程的时候, 当讲完一个指令或多个指令或者讲完编程格式后, 把学生带到数控机床边, 把讲过的内容输入到机床上进行验证, 让学生通过CRT显示屏看每个指令控制的走刀轨迹和指令格式, 甚至可以通过机床实际空走刀方式让学生观察每个指令控制的走刀轨迹。再如, 讲自动编程这章内容的时候, 把学生带到CAD/CAM实训室上课, 直接让学生在电脑上做辅助设计和辅助制造。这样化抽象为实物, 更加形象和具体。课后, 学生都深有感触, 觉得对理论和概念更加容易理解, 学习积极性更高了。

三、采取项目驱动法进行实训, 综合应用, 注重学生工程实践意识的培养

(一) 《数控技术》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 数控技术综合实训是《数控技术》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理论学习后, 要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应用技术, 必须通过实践, 通过学用结合、学有所练来实现。由于进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时, 学生已对各种机床和设备比较熟悉。因此, 在学生进行实训时, 不要单独将各种机床或设备独立开来实训, 而是采用项目驱动法, 以任务的形式来进行实训教学。即教研组研究选择几个具有综合性、有代表性的零件, 由学生几个人一组或独立制作完成, 这个制作过程是从辅助设计, 到自动编程, 再到选择机床加工出来。如制作一个配合件, 学生通过这个配合件从设计到编程, 再到选择各种机床加工出来, 并且符合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 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 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实训室或实训场所的环境布置, 尽量效仿或接近工厂车间的环境, 实训制度、管理和要求也要尽量效仿工厂的做法。让学生提前接受企业的文化和氛围, 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意识, 缩短学生毕业后进入企业, 与企业和岗位的磨合期。

(三) 改革实训考核方式和方法, 结合工程生产实践, 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制定考核办法和考核标准时, 既要效仿工厂企业生产的标准, 考察学生项目完成的情况、实际加工能力、工艺文件内容完成情况等, 也要考察学生的基本职业道德情况, 如安全文明生产、机床维护和保养等。从而打造高素质、高水平、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数控技术人才。

四、开发配套教材和实训指导书

纵观现行《数控技术》课程教材和实训指导书, 都是各有其优缺点, 理论部分叙述的内容基本相同, 但是由于各个学校的数控设备不同, 而实践操作部分差异较大。实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和项目驱动法综合实训后, 《数控技术》课程的教材应该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教学特色与特点和学校自身的设备情况, 组织专业教师进行配套教材和实训指导书的开发和编写, 即根据学校教学特点和实训设备情况, 自行编写符合自身教学特色的课程教材和实训指导书, 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另外, 从教师角度来说, 通过理论教材和实训指导书的编写, 可以提高教师的理论和业务水平, 推动教师队伍的建设, 对数控技术的教学无疑有着积极的作用。

五、严把师资关, 挑选“双师型”教师担任主讲

《数控技术》进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后, 要求任课教师既要能上理论课, 同时又能指导生产实践, 即能熟练操作机床或设备。因此, 担任《数控技术》课程教学的教师, 应该达到“双师型”教师标准, 即学历应该是大学本科及以上, 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 具有讲师及以上技术职称。在操作技术水平上, 至少应该达到数控高级工技术等级或技师等级, 至少能熟练操作各种数控机床或设备。如果学校没有符合条件的教师, 可以到企业或科研院所聘请学历高、实践经验又丰富的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或技师和高级技师来学校兼课。同时, 从长远角度来讲, 学校应制定相应的师资培训计划以及相应的保障措施, 例如制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计划和方式、激励政策等, 促进人才队伍的建设。只有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

六、结束语

《数控技术》课程通过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后, 有效解决了教学理论与实践环节脱节的问题, 更加注重学生职业技术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培养的人才也更加符合社会和企业的需求。

摘要:《数控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 本文探讨了改变传统教室课堂教学, 进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进行项目驱动法综合实训。同时, 根据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和项目驱动法实训的特点, 开发配套的教材和实训指导书, 严格挑选任课教师。

关键词:数控技术,一体化

参考文献

[1]汤泽.数控技术教学改革的探讨[J].吉林技术师范学院院报, 2009.

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 篇11

构建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理论与实践的思考

● 郭亚丁

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涉及诸多关键要素,表现出自身特性,具有明确目标取向,其成果将产生良好效应。构建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必须把握平等、协调、融合、创新、发展和服务等战略要点,并注意处理好不同方面的关系。

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思考

构建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有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一、关于构建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性

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就是要围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实践,确立城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目标上相协调、工作部署上相呼应、工作成效上相促进的思路,以加强城乡基层党组织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以有效发挥城乡基层党组织作用为核心,以整合城乡基层党建资源为基本途径,以加强基层党组织、激发党员活力、推进城乡一体发展为根本目的,建立健全与城乡统筹发展的经济社会体制相适应的基层党组织体系、活动阵地体系、党员管理体系、支持保障体系和领导责任体系,构建起资源共享、功能互补、以城带乡、城乡互促、双向受益、共同提高的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新格局,努力使城乡基层党建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整体实现城乡基层党建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相融合、相促进。

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主要涉及以下几个关键要素:一是总体规划一体化。城乡基层党建需要统一部署、统一行动、统一检查,真正形成城乡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机整体。二是资源配置一体化。这其中包括人力资源、资金资源、场地资源、信息资源等。消除城乡障碍,使各种资源在城乡之间相互无障碍流动。党建资源配置要达到“质与量的统一”,着力提高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的内在质量。[1]三是保障机制一体化。改变传统的城乡基层党建的保障待遇不平等,组织管理不统一的状况。此外,必须制定城乡基层党建工作统一的标准,实现统一的检查和监督。四是工作方式一体化。城乡基层党组织工作不是单向行为,而是双向行为,是在良性互动中形成有机的整体。在工作方式上寻找共性的统一,使党建的方式方法得到更广泛的运用。五是政策制定的统一。构建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需要建立统一的政策支持体系,这就需要清除造成城乡分割的种种政策性障碍,建立城乡统一的制度、统一的体制、统一的政策。

但要看到,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具有自身的特性。一是过程的阶段性。切忌不分阶段、不分先后、不分主次地搞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更要防止搞“突击”、搞“赶超”等急于求成的做法。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开展工作。二是内容的差异性。在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的过程中,决不能搞“一刀切”。需要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逐步促进城乡基层党建的融合。三是实施的特殊性。从共性看,中国特色的城乡一体化思想对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是适用的,它的基本要求对于不同地区都具有指导意义。但从个性看,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属于执政党自身建设问题,具有党的自身建设的特点,必须符合党建的自身规律。

二、关于构建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的目标取向和预期效应

目标取向关系着发展方向,主导着行动的态度,进而影响战略任务的实现。我国社会正面临着重要的转型时期,城乡关系正在向着一体化的目标取向迈进。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构建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新格局的目标取向必须与新型城乡关系的目标取向相契合,其“新格局”的终极目标取向也是“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组织阵地上的均衡布局。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进程,也是包括党员、组织、阵地等在内的重新优化组合的过程。要顺应党员就业多样化和分布结构变动的趋势,本着地域相邻、行业相近、优势互补、便于教育管理和有利于发挥作用的原则,对城乡组织结构、阵地结构、要素结构等进行合理布局和有机更新。从实践成效看,要更加注重功能区块、中心村庄、行业协会、城乡社区等“节点领域”的区域性组织布局,建立覆盖城乡的形态稳定和机制开放、有效聚集高度协作的立体式、网络型、均衡化的组织网络系统,以及与之相应的网络化的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工作阵地系统,形成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基层党组织分布网络,推动基层党组织动态延伸和全方位覆盖,为城乡基层党员创造无缝隙、敞开式、全吸纳的组织空间和活动环境,为城乡基层党员提供更多的参与活动平台和展示自我的活动载体。

二是党建资源上的均等配置。要强化资源集约意识,打破城乡分割的党建资源配置格局,形成城乡基层党建平等发展的制度环境,使城乡基层党建资源能自由流动、相互流动、有序流动,以达到党建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发展。有效整合各类党建资源,充分发挥党的组织资源对激活、配置、优化整个社会资源的作用,形成城乡一体考虑、配置公平、良性互动的资源分配环境。建立城乡信息资源网络,建设布局合理、区域均衡、城乡共享的党建公用设施体系,培育城乡基层党建基本服务同质、均等、便利的服务环境,努力在人财物等方面做到双向开放、优势互补、城乡共享,充分发挥党建资源的最大效益。

三是党务管理上的协调统一。要以开放的观念,着力打破区域界限,改变城乡基层党建事务管理相对封闭的状况,建立城乡一体的民主开放、协调统一的党务管理体系,做到流动党员信息管理系统统一建设、城乡党内事务统一管理、城乡基层党建互促共进机制统一建立、城乡党内关怀激励统一开展,积极推动城乡基层党组织之间党务公开、发展党员、目标管理等方面的双向拓展。在党员教育、组织生活、发挥作用等方面做到双向促进,在开展党内帮扶、关爱、激励等方面同向加强,使之相互衔接、互促共建。建立健全城乡外来流动党员管理协调机构,形成城乡联动、统一有序的流动党员管理体系。建立有利于构建城乡基层党建工作一体化的政策保障体系,提高城乡基层党建工作制度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协调性,为推进城乡基层党建工作一体化提供协调统一的制度保障。

四是服务网络上的均匀分布。要坚持把服务群众、服务党员、服务发展作为构建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新格局的切入点,建立健全服务群众机制,加强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设施网络体系建设,搭建以党员服务区、党员志愿者、党员先锋岗为基本形式的城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服务网络,使党员群众的服务需求与组织服务资源的有效无缝对接,努力实现党员服务覆盖城乡、区域均衡、全民共享,为党员群众提供全方位、系统化服务。健全城乡党内基本服务网络,在就业创业、教育培训、科技文化、信息咨询等方面做到对城乡基层党员一体服务,逐步实现城乡基层党建基本服务均等化,最大化体现城乡基层党建的社会价值。

五是党员权利上的平等保障。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树立城乡党员都是党内生活主体的平等观念,消除城乡党员在身份、地位、心理以及具有的条件等方面的城乡差别,公平对待城乡所有党员,发展平等和谐的党内关系,使城乡党员拥有平等的权利、义务和发展机会。同时,城乡基层党组织要平等对待流动党员,把流动党员纳入管理服务范围,形成城乡互动、双向服务、融入组织、双重管理的流动党员权益保障体系,实现城乡流动党员民主权利无差异对待、无差别保障、无障碍行使。

六是党内文化上的同步发展。要以加强党内文化建设作为推进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的支撑,促进城乡党内文化同步发展。在承认城乡党内文化在差异性、异质性和互补性等基础上,用公认、理性、进步的文化价值观将城乡党内文化统一起来,明确宗旨信念导向,增强执政意识和协同意识,培育优良的党内政治生态,积极营造城乡党内团结、协作、统一的和谐氛围,以文化软实力求得党内思想上、政治上、价值取向上的一致,增强党的凝聚力。

构建城乡基层党建工作一体化新格局,是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城乡关系演变的发展进程,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从“城乡分割”、“以城带乡”、“城乡交融”最终走向“城乡一体”的发展格局。构建城乡基层党建工作一体化新格局的预期效应是:

一是有效推动城乡统筹加快发展。“党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和服务党领导的伟大事业,按照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展开,朝着党的建设总目标来加强。”[2]构建以城带乡、城乡互促、双向受益、共同提高的城乡基层党建工作一体化新格局,城乡党组织必须自觉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要求,使基层党的建设与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工作目标互相协调、工作部署互相呼应、工作成效互相促进,引领和保障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发展。

二是有效促进城乡基层党建工作有机融合。构建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必须在全面推进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同时,打破城乡区域界限,改变城乡自成体系、相互分割状况,推进城乡互动、区域联动,把城乡基层党建工作统筹起来,促进城乡共建的组织体系基本形成,城乡基层党建资源有效整合,城乡基层党员一体共管,党建工作城乡互促机制不断健全,城乡基层党建工作协调有序发展。

三是有效帮助城乡基层破解难题。协调发展是城乡一体化的核心。城乡一体化旨在消除城乡对立,克服发展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和矛盾,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同步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引向更高水平。[3]城乡基层党建工作承载着创新基层党建、帮助城乡基层解决难题的重要使命,努力使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更加符合科学发展,组织构架更加适应城乡统筹,领导班子更加胜任发展使命,工作方式更加有利于城乡和谐。

四是有效帮助城乡群众得到实惠。城乡基层党建工作应把服务群众作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社会性、区域性、群众性、基层性公益工作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带动作用,使城乡基层党建融入为城乡群众提供优质服务之中,服务工作不断加强,服务方式不断创新,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内容不断丰富,服务功能不断强化,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不断健全。

五是有效推进城乡组织建设全面加强。根据城乡基层党建工作的环境任务对象的变化,把坚持以往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改革创新结合起来,把开拓进取与求真务实结合起来,把尊重党建工作规律与尊重基层首创精神结合起来,不断推进思想观念、工作制度、工作方式的创新,努力使城乡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不断增强,党员队伍结构优化,城乡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党的先进性进一步巩固发展,党的执政能力进一步提升。

三、关于构建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的战略要点和内在关系

构建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新格局,是以城乡协调、统一、均衡发展为核心的总体战略。为此,必须把握构建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要点:

“平等”是推进构建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新格局的前提。要逐步破除政治上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构建城乡基层党建平等发展的制度环境,形成城乡基层党建工作一体考虑、共同享受的资源分配环境,培育城乡基层党建基本服务同质、均等的服务环境。尊重城乡基层党员主体地位,树立城乡党员都是党内生活主体的平等观念,消除党员在身份地位心理等方面的“城乡差别”。公正公平地对待城乡党组织中的所有党员,保障城乡基层党员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协调”是推进构建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新格局的关键。在平等的前提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确立城乡基层党建协调发展的整体观。推动城乡互动、区域联动,积极构建覆盖城乡、纵横贯通、全面衔接、开放互动、双向受益的组织架构、活动阵地、党员管理、服务网络、电子党务、要素保障、开放运行等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系统。推进城乡基层党组织“组织共建、党员共管、资源共享”。促进党建工作格局从城乡分离向城乡一体化转型。

“融合”是构建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新格局的发展趋向。要注重体制融合,探索在党建工作中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的实现形式和城乡基层党建互促共进机制,促进城市与农村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和交流。要注重资源融合,强化资源集约意识,推动各类资源合理配置、双向开放、相互促动,提高资源共享度和利用率。要注重功能融合,强化基础与特色并举、质量与速度并重、各个领域与区域党建工作并进的统筹发展意识,形成关系密切、结构合理、功能互补、资源共享、利益分享的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整体布局。

“创新”是构建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新格局的动力源泉。要辩证把握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在大力继承传统党建工作有效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用先进的理念方法对那些不合时宜的党建观念、体制、方法进行改革,创新机制,丰富内容,拓展方式。

“发展”是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的战略目标。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基层党建融入城乡统筹发展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把党的基层组织的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用改革发展、改善民生的效果来检验基层党建工作的成效。

“服务”是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的核心。一是服务发展。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牢固树立服从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思想,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二是服务社会。引导基层党组织致力于关注民情、维护民安、促进民和,切实做好通达民意、理顺情绪、凝聚人心的工作,努力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三是服务群众。组织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强化服务理念、提升服务能力,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四是服务党员。基层党组织要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保护党员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爱党员的工作机制。

在探索实践的具体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以下六个重要关系:

(一)正确处理好统筹规划与有机推进的关系。规划是统筹的基础。坚持把城乡基层党建规划与城乡空间规划、产业规划、镇村体系规划等有机结合起来,在统筹城乡发展大局中同步规划。要依据城乡一体发展规划和党组织、党员分布等情况,搞好党建中长期规划,着力形成城市、镇、村一体化的规划体系,同时搞好专项规划,并与总体规划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在此基础上,设置阶段性、有限性目标,从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入手,统筹考虑、有机推进。

(二)正确处理好共性均衡与个性鲜明的关系。构建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格局,不是要消除两者之间的个性特色,而是要在统筹谋划部署、推进联动发展、实现共建共享、促进相互融合等共性要求上做好工作、创造条件。坚持特色化、多样化才是有生命力的建设思想,充分考虑不同区域的城乡基层党建的历史因素、文化因素、人口因素以及经济因素等,在组织设置、活动方式上突出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使城乡基层党建共性要求更加均衡,个性特色更加鲜明。

(三)正确处理好独立自主与联合共生的关系。在构建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新格局的过程中,党员管理的多重性、组织设置的网络性、党建资源的共享性等特征更加凸现,组织联建、合建、共建的形式更加丰富多样。既要积极引导各类组织共同参与,形成强大合力,又要在搞好“统”的同时,保证参与单位原有的独立地位和自主权;既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又要注意充分发挥其他组织应有的作用。做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在联合中共生、在共生中共荣、在共荣中共进。

(四)正确处理好行政调控与利益引导的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不再是基于政治动员,而是基于组织和个人自身的利益需求,这样的机制实际上已经不能再用单纯的行政调控带动起来。这就要从基层社会的利益需求中为城乡基层组织互助合作乃至党的建设寻找新的动力。只有围绕共同目标、共同利益、共同需求,城乡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才会有生命力、持续性。

(五)正确处理好探索创新与制度规则的关系。在探索创新过程中,要辩证地认识构建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新格局与现行党建工作模式的关系,处理好破与立的关系。要在继承传统党建工作有效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寻找创新与现行制度规则的共同空间和发展空间。做到既有利于加大制度创新,又能养成遵守制度规则的良好习惯和素养;既通过创新不断推动工作的规范,又通过规范促进工作创新。同时,坚持创新不能闭门造车,不能一厢情愿,必须充分了解基层组织、党员群众的自身价值取向,从“党员本位”、“党员主体”的角度去改革组织设置、设计具体制度、创新活动方式,使广大党员便于活动、易于遵守、乐于参加、体现价值。

(六)正确处理好城乡一体与逐步融合的关系。构建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新格局是方向性、战略性的制度设计,必须正确处理着眼长远与立足当前、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党委主导与社会共建的关系,逐步整合基层党建工作组织、人才、场地、信息等各种资源,让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两新”组织、农村等不同的“党建板块”能够互动互促,使城市与乡村党组织全方位的对接和融合,进而成为有机整体,达到城乡基层党建“观念融合、资源融合、工作融合、体制融合、方法融合”,从而更好地推动城乡基层党建在空间形态、政治形态、经济形态、文化形态、社会形态等领域上进一步全面融合。

[1]汝信等主编.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报告(201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47.

[2]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

[3]王伟光主编.中国城乡一体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55.

本文为2010年国家社科规划课题前期部分成果。课题批准号:10BDJ031。

作者系全国党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科学发展观与浙江发展研究中心、浙江省委党校党建研究所所长、教授

■ 责任编辑:古悦

D267

A

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 篇12

一、指导思想

根据社会对机械制造专业人才的需求,把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适应能力作为目标,使教学机制向多样性、灵活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方向转变。通过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使学生拥有更多的工作经验,成为优秀人才。

二、怎样实施一体化课程教学

(一)引进一体化教材,改革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应有针对性和适用性。教师要反复强调并详细解析与实践教学结合紧密的教学内容,增加理论课程的针对性,使教学内容可以反应技术发展的状况。

2.属于了解性的内容可以简略讲解。了解性的内容属于理论性比较强而实际工作中原理应用较少的知识,对于这部分内容,老师主要强调结果以及结果的影响因素即可。

3.学校应该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旧的知识,引进新的技术,使课程按照基础能力、专项能力、综合能力三层次递进构建教学层次,把专业能力培养融入基础技能实训、综合技能实训、岗位技能实训中,形成具体的实践对象。

4.市场上存在着多种专业的一体化教材,但许多教材并不适合本学校的教学模式。学校在配备一体化教材时,应注意以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为原则,合理选择能够强化技能、指导学生就业、符合企业实际生产状况的综合性、科学性、先进性的教材。

(二)打造一体化教室队伍

要想实施一体化教学必须培养一体化师资。培养一体化师资,教师的理论基础必须要扎实,也要具有过硬的操作技能,同时教师要很了解企业的工作流程,具备综合的职业能力。学校可以建立教师培训班,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根据机械制造行业对职位的需求,使教师的水平达到相应职位的高级技工以上。学校也需要组织教师进入企业实训,了解企业的职业规章制度,以及企业的先进生产工艺,然后通过这些训练使教师了解企业对工人综合能力的需求,以便于教师更好地实施一体化教学内容,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三)建设一体化教学场所

环境可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机械设备对于实施一体化课程教学必然事半功倍。学校必须建设既能满足实践教学,又能满足生产、实习的教学场所,这样才能推进一体化课程教学的发展。比如,机械制造专业所需的教学设备有多媒体教学设备、机床设备、查找资料的电脑设备、相关视频资料库等,这些教学设备不用过于追求庞大和先进,重要的是满足当地企业的需要和教学的需求,功能齐全满足教学需求的小型机床也可以使用,还能减少支出。教学场所应该包括学习、研究、实践的区域,为教、学、产的高度融合提供便捷的教学环境,提高一体化课程教学的效果。

(四)创新教学模式

对于机械制造专业来说,更重要的是实践能力。因此学校要合理组织教学进程,形成“1+4”的组织形式,即一周安排一天文化基础课程,安排四天一体化教学课程,增加学生的实践时间,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五)加强校企合作

一体化教学要求学生动手能力要强,学校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具体的课题任务,课题任务由教师布置并指导,学生独立完成,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比如,陕西电子科技学院与秦川机床有限责任公司合作,为公司生产联轴节,这些任务都是由机械制造专业的学生完成的,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学校也从中得到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解决传统教学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机械制造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校的教育模式符合社会的发展,为企业培养出高素质人才,推动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学校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改革是正确的选择。

摘要:随着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企业生产对一线工作人员各方面的要求也随之更高。为了培养出高技能和高素质的机械制造与设计人才,迎合社会发展对人才专业技能的要求,众多技术类院校必须跟上时代步伐,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索出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把已学到的理论知识活用到实践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机械制造,技术应用型人才,理实一体化,改革措施

参考文献

[1]李霞,倪向东,马蓉,等.机械设计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上一篇:分离器改造下一篇:生态水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