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与实践价值

2024-09-22

理论与实践价值(精选12篇)

理论与实践价值 篇1

摘要:对公允价值的研究一直是国际会计学界的热点和前沿。本文从国际会计学界对公允价值的普遍认识和基本理念入手, 结合其应用层级的规范, 对其理论与实践的悖离进行了分析, 旨在进一步完善公允价值的相关理论体系, 进而更有效地指导实务操作。

关键词:公允价值,活跃市场,价值,市场价格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国际社会会计界学者就一直积极致力于公允价值理论的研究与实务的推广运用, 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2006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发布的第157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公允价值计量》 (FAS157) , 标志着公允价值的相关理论研究已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IASB) 对FASB的研究进展十分关注, 并在同年发布了《公允价值计量项目讨论稿》, 开始研究并着手制定单独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我国也在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首次将公允价值视为五大会计基本计量属性之一, 从而肯定了公允价值的计量观念。由于完整的理论和客观的价值取向是指导实践的基础, 所以完善的公允价值理论体系对实务操作意义非凡。

一、公允价值的基本理念

(一) FASB关于公允价值的会计表述

FASB对公允价值的表述表明了其对公允价值的最新研究成果, 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创新性。根据FAS157, 公允价值是指在计量日市场参与者双方在有序交易中, 出售资产收到或转让负债支付的价格。此公告中亦对相关概念, 诸如有序交易、脱手价、主市场、最高最佳使用等相关概念做出了解释, 进一步明确了公允价值的计量方法。与此同时, 为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或负债指定了估价技术, 并将估价技术所使用的参数划分了3个级次:

(1) 一级参数 (Level 1) :计量日主体准入的活跃市场中相同资产或负债的报价 (未调整) 。

(2) 二级参数 (Level 2) :二级参数是一级参数之外, 可直接或间接获得的其他可观察市场参数。

(3) 三级参数 (Level 3) :资产或负债的不可观察参数, 反映主体对市场参与者所使用的定价假设的判断, 根据最佳可得信息使用估价技术推导得出。

另外, FAS 157还给出了限制使用或限制出售的资产公允价值的确定依据。

(二)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关于公允价值的会计表述

我国于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 (CAS) 首次肯定了公允价值在会计计量中的地位, 将公允价值作为一种计量属性列入基本准则, 对具体准则起到统驭的作用。此举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向好的经济形势和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理念。根据《企业会计准则》,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 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这一表述基本上与IASB的表述一致。但《企业会计准则》中, 对公允价值的计量散见于各具体准则中, 而且规范不一。但究其会计表述, 依然主张将资产或负债按照可获取的市场信息划分级次, 归纳如下:

(1) 存在活跃市场的情况下, 应当按照市场价格确定。

(2) 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情况下, 应当以可获取的最佳信息为基础, 参考同行业类似资产的最近交易价格或者结果进行估计。

(3) 按照上述规定仍然无法可靠估计的, 由企业管理层对资产 (负债) 进行综合评判, 并依据估价模型来确定。

(三) 公允价值的价值趋向

从以上关于公允价值的研究来看, 尽管各国对公允价值的会计表述不同, 但都体现了以下两点:

1. 成本计量向价值计量的回归

价值是现代财务理论的核心概念, 现代财务本质是特定产权主体的价值管理, 现代理财目标是特定利益主体的价值创造[1]。无论是股东、债权人或者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 他们更多关注的是企业的价值管理与价值创造, 并据此分配他们手中的稀缺资源。由于他们要进行稀缺资源的配置, 但掌握着较少的企业价值信息, 此时就需要一定的媒介帮助其完成决策, 即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的提供其主旨就是解决企业的不同利益主体之间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而传统的会计计量, 更多反映的是企业的历史成本, 使得相同资产 (负债) 在不同企业之间缺乏同质的可比性;更重要的是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面向未来的、是预期的价值, 在传统计量模式下的会计信息与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决策缺乏相关性, 从而导致投资者错误的资源配置。公允价值概念的提出本身就是对以历史成本为主的传统会计计量模式的冲击, 它以市场为基准, 面向未来, 及时捕捉并反映资产 (负债) 在市场中的波动, 更逼近于资产 (负债) 的内在价值;而现值技术和估价模型的引入, 进一步完善了在不活跃市场中资产 (负债) 价值的计量, 使得公允价值的运用范围更加广泛。有学者认为, 现代财务会计理论已经走上了价值计量的不归路[2]。

2. 活跃市场向整体市场的回归

从以上的指导性规范来看, 各国会计准则中对形成公允价值的市场环境并没有什么特别要求, 只要在该市场环境下存在公平、公正、公开的交易, 那么不管是在活跃的市场中, 还是在不活跃的市场中, 都可以形成公允价值[3]。若存在活跃市场, 公允价值的计量首先依据资产 (负债) 的市场价格;若不存在活跃市场, 则可以参照市场参与者各方提供的信息利用估价模型据以确定。这一观点突破了市场价格的束缚, 拓宽了公允价值计量对象的范围, 打破了只有活跃市场才能使用公允价值计量这一限制。

二、公允价值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

尽管公允价值的提出体现了会计向价值计量的回归, 更符合市场规则, 更贴近决策有用观这一会计目标, 但实际操作中又使得公允价值偏离了这一本质理念, 无论在国际范围内还是在我国都有较为明显的体现。

(一) 国际金融危机中的公允价值

FAS 157强调, 公允价值计量是基于市场的计量而不是基于具体企业主体的计量。但2008年,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全面爆发, 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 甚至于各大金融机构纷纷将矛头指向以市值计价的公允价值, 要求停止公允价值的使用。尽管各国会计界顶住了压力, 没有完全废止公允价值的使用, 但依旧授权允许企业主体对暴露在金融危机中的、缺乏流动性的 (非活跃市场) 金融资产 (负债) 进行重新分类, 由原来的公允价值计量改为以摊余成本计量。

(二) 我国谨慎运用公允价值

我国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更为谨慎。尽管新准则在17个具体准则中都直接或间接地运用到了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 但这种运用又都是有条件的、甚至是苛刻的[4]。例如, 《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中规定, 在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 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 应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一是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二是企业能够从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 从而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做出合理的估计。

三、公允价值实践与公允价值理念的悖离

从以上论述中不难看出, 各国对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表述均偏向于决策有用的价值取向, 强调“以市场为基础计量”这一基本理念, 并表明即使市场活跃程度有限甚至不存在可观察的活跃市场, 公允价值计量目标仍然保持不变。另外, 各国准则中也都为非活跃市场中公允价值的取得确定了计量方法, 使之传达的信息更贴近于资产 (负债) 的内在价值 (基于市场评估的价值) 。但实务操作中, 过分地强调市场的活跃程度和职业判断的主观性, 无疑又将公允价值的适用范围人为地缩小到活跃市场中去, 这违背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初衷和基本准则 (独立准则) 的统驭性。在这种会计准则指导下的公允价值偏离了其价值属性, 称之为“市场价格”更准确一些, 谈不上是一种计量属性。

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 “以市定价” (mark-to-market) 是相对“以管理层 (企业主体) 定价” (mark-to-management) 而言的, 而“以模型定价” (mark-to-model) 是“以市定价”的补充, 这种计价规则和市场的活跃程度关系不大。“以市定价”强调在整个市场环境中, 所有市场参与者都要遵守同一个价值规则, 即相同资产 (负债) 相同报价, 计量所参照的市场均为主市场或最有利市场, 而且这一市场为计量对象提供持续的价格标准, 这就使不同企业主体之间统一于同一计价法则, 有据可依, 从而大大增强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相关性。而在非活跃市场中, 在综合考虑市场参与者各方可获得的参考信息的基础上, 利用现值技术和估价模型确定的公允价值则更符合资产 (负债) 在企业整体中的价值。

在现实环境中, 如何加大公允价值理论与实践上的契合, 统一两者的价值取向和计量目标, 会计学界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谢诗芬, 戴子礼.现值和公允价值会计:21世纪财务变革的重要前提[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5 (5) :12-17.

[2]谢诗芬.会计计量中的现值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

[3]邓德宏.中外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概念解析[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 2008 (11) :106-108.

[4]王乐锦.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意义与特征[J].会计研究, 2006 (5) :31-35.

理论与实践价值 篇2

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必须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对此,笔者认真研究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思索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分析总结了其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希望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所裨益。

一 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

全面准确地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是深入学习准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关键。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来自于实践的呼唤、现实的要求,也是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深化。科学发展观的内涵非常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全面把握准确理解科学发展观,必须深刻理解其内涵,正确认识其本质。科学发展观是有机统一的科学体系,党的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内涵所作的最明确、最深刻、最全面的概括,是我们学习理解和科学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石。

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科学发展观突破了过去把发展简单地理解为经济增长的局限,强调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2003年,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后来又对这一理念的内涵进行了深刻的阐述,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对此又做了深入全面的论述。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协调可持续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共同进步和相互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只有坚持发展的全面性,才能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政治保障和精神支撑。只有坚持发展的协调性,才能有效地减少和化解社会矛盾,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良好环境。只有坚持发展的可持续性,才能使和谐社会

建设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方法,即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 放。党的十七大对统筹兼顾进行了补充和完善。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要求总揽全局利益和长远发展,兼顾各方要求,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二 科学发展观产生的时代背景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这段话精辟概括了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回答了为什么提出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正确的战略思想,是适应国内和国际发展变化的大势,适应我国新的实践发展需要产生的,在实践中形成的,是为实践服务的。

(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

新中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础上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就生产力发展水平而言,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必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才能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党的十三大提出并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强调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同时,我国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十五大进一步强调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十七大则指出:“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这些新的阶段性特征包括:中国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发展成就前所未有,发展难题前所未有,总体来讲, 中国处在一个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又处在一个发展的矛盾凸显期。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我国发展出现的新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与新挑战,深刻把握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深入发展形势下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

(二)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

二战结束以后,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奇迹。但一些国家由于单纯追求经济

增长,不重视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忽视环境保护和能源资源节约,导致出现了生态环境恶化、经济结构失衡、两极分化严重、社会发展滞后、社会动荡加剧等,并形成严重的全球性问题。世界的发展实践表明,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增长,而应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应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20世纪中叶,许多思想家、有识之士由此分析了人类面临的困境,特别是20世纪末以来,大部分经济体在正确的发展理念影响下,发展的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变化,越来越关注和重视生态、人口、环境、资源等问题。我们要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实现现代化,就绝对不能再去重复其他国家走过的老路,而必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三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必须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指导发展的思想体系。科学发展观一是辩证法的发展观,二是唯物史观的发展观,三是尊重规律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弘扬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原理和观点唯物史观的伟大发现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它被认为是现时代不可超越的社会历史理论。它不仅科学地提出了系统的社会历史宏观解释框架, 还确立了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价值取向。唯物史观科学认识和价值取向相统一的基本原则,是中国共产党谋求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在此思想指导下,吸纳了全球发展理论的成果,立足于中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目的和核心思想是坚持以人为本,这与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相吻合的,追求的是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和地位。科学发展观不但继承了唯物史观的精髓,而且又有所创新。我们党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正是以这样的基本原理和观点为理论基础与思想源泉的。

(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理论升华

科学发展观也是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了要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的思想。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江泽民同志提出了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后,胡锦涛同志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课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的历史性课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我国经济社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三)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与实践的结晶

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发展成果。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它有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四大内容都可以说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密切相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有六大部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有六个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民主法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它们是一脉相承的,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发展的创新成果。科学发展观所蕴涵的科学精神、原则和方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根本的指导意义。第一,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指针。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都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包含了实现“社会更加和谐”这一重要目标,也包含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科学发展观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指针。第二,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党的十七大再次阐述了科学发展观与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并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深入贯彻落实科 学发展观。第三,科学发展观揭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完善和巩固,需要经过很长的发展过程。党的十七大阐述科学发展观时,提出了四个重要的理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综合起来,就是要在统筹兼顾中达到以人为本的更好更快的发展。

(四)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行动指南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诸多方面和领域的综合指标。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领域、多方面的发展目标。科学发展观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道路,是指导我们推进发展的根本方法。科学发展观全面阐述了发展过程中中心与全面、重点与非重点、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系统论证了发展过程中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协调、互动关系深刻揭示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辩证关系,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原则。科学发展观深刻揭示了如何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问题,是指导发展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只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既大力提高经济效益,又关爱劳动者的人身安全;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注重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既不断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又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既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又注重环境保护、注重资源节约;既坚持国内各地区、各阶层和谐发展,又坚持对外和平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各项目标。我们只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结语

我们要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要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要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增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从五个高度认识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从政治的高度认识科学发展观,不能把科学发展观仅仅看成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和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解决阻碍科研单位多出成果、多出人才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第二,要从全局的高度认识科学发展观,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要从全局出发,着眼于全局;第三,要从意识形态的高度认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不仅是解决经 济、政治等问题,而且是解决人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的战略思想;第四,要从改革创新的高度认识科学发展观,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破除阻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也就是要改革;第五,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战略思想,是具有长远意义的。

只有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在经济实力增长,综合国力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 激发社会活力,化解社会矛盾,保

理论与实践价值 篇3

【关键词】 会计理论 实践 经验 认知

中图分类号:E232.5

一、引言

长期以来,关于会计理论是否有用的疑惑一直困扰着我国会计界。许多人认为,会计完全是实务性的,而不是理论性的。对于持这种观点的人来说,会计只不过是一系列的实务、程序、方法和技术,是一种无须多加论述、调整和论证以形成“理论”的行为。尽管如此,对会计理论的探索自20世纪初以来就从未停止过。在中国,现代意义的、较为系统的会计理论研究起步则较晚,但发展极为迅猛,已呈现出良好的态势(赵西卜等,2003)。然而,会计是否需要理论支撑仍是争论的焦点之一。本文旨在集中讨论会计理论对会计实践有无用处或是否有关联这一问题

二、会计理论与实践

在许多情况下,由于会计内涵和性质不断被重新界定,理论非但没像设想和预期的那样对实践发挥指导作用,反倒使实践变得混沌困惑,亦难以用来评估实践的效果,甚至使会计人员在实践中陷于无所适从的两难境地。虽然如此,理论的作用及重要性不容抹煞。理论引起争议不足为怪,因理论的特质就是辩论冲突,其本身就是不同观点冲撞与见解交锋的平台,故常导致缺少明确的结论;理论无用乃至反作用的说法也就随之产生了。其实,人们在会计实践中常遇到理论问题,即非表层、非现象和非局部的问题,是深埋在表象下面的问题,仅靠实践材料是不能够回答或解释的,而理论问题自然只能通过理论来回答、解释而加以解决。

我国著名会计学家葛家澍(2000)认为,会计理论同一切其他理论一样,来自实践,又应再回到实践。来自实践,意味着我们在观察大量会计现象之后,从中发现某些带有共性的特征,通过理性认识,把它上升为“概念”。概念就属于理论范畴。比如,会计人员通过实践,对每一项交易或事项同时用相等的金额记入两个账户,认为它能形成一种系统、全面的记录,于是把这种记录方式用“复式记账”的概念来表示;又如,通过实践,凡是在收取收入的权利发生时,就确认为收入,在发生费用的义务时则确认为费用,而不管是否为此收到或付出现金,并认为这样记录能区分不同期间的权利和责任,符合受托责任的目标。这样一种记录方式,又用“权责发生制”或“应计会计”概念来代表。

利特尔顿(A.C.Littleton)在《会计理论结构》(1953)一书中,曾提到理论的两个作用:现象的解释、行动的理由。会计理论的作用,主要就是对已发生的现象作出解释,为已采取或将要采取的行动提供“行为正当”的理由。

三、会计经验的局限

会计经验的价值是不容置疑的,在实际会计工作中往生显得比理论更实用。不仅如此,理论可使原本顺理成章的事复杂化了,变得麻烦了,不仅全无必要,甚至适得其反。表面上看,理论把想当然的事情复杂化了,但实际上是,将原本隐藏的问题凸显出来了。有些问题人们并非意识不到,只是对麻烦的问题避而不谈而已,甚至压制它们。虽然在经验的层面上,这些问题反映不出来,但问题其实还是存在的,理论的作用就是直面这些麻烦问题。如果在会计实践和研究工作中一味地回避问题,又不愿意提出问题,只是满足于一般经验的总结,人们对会计的认识水平就不会提高。如时下研究正酣的会计信息真实性问题,经验告诉我们,会计信息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绝对真实,但为什么做不到绝对真实,凭经验是回答不了的。人们的直观经验不足以回答解释在实践中出现的各种疑难问题和现象,也不足以应付随时可能出现的变量。总之,理论和经验的功能和作用很不一样,应区别对待。

在会计实践工作中人们遇到的形形色色的问题和现象,许多不是凭经验就说得清楚的,而且可能产生分歧:经验总是从相对狭隘的经历和视角来谈个体的事例,而缺乏宏观的、带规律性的把握。经验交流和理论探讨毕竟不是一回事。譬如说,众多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归咎其原因,五花八门,众说纷纭,所涉及的理论问题是大量的,必须要超越经验,到经验的背后去寻找解释的答案。通常,会计实践工作者对会计理论诘难的依据是,不少在企业从事实践工作的会计师、高级会计师并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素养,由于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工作中照样得心应手,富有成效。那如此推来,是否所有的会计实践工作者都不需要进行理论研究?而实践经验丰富的会计师若同时精通会计理论将会是怎么样的情形?我们当然不必苛求所有的会计实践工作者都从事理论研究,也不要求其以会计理论见长。同样,我们也无理由指望从事会计理论研究的人同时是杰出的实践工作者。将理论与实践兼于一身自然求之不得,但这样的完美毕竟稀少。总之,会计理论方面的研究与探索定会拓展和丰富现有的会计知识,会计理论不仅试图解决会计问题,更要提出问题,作為进一步的探索对象,使对会计的认识不断地深入下去。而问题的来龙去脉与彼此之间的关联,答案不是凭经验可以找到的。

四、会计理论的缺陷

应该承认,会计理论自身存在的问题需要反省,它的许多缺陷也需要正视。理论首先不应该是支离破碎的,应对由经验而形成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概括与总结。就会计理论而言,目前的研究结果仍未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究其原因,一是会计受到外部环境变迁的剧烈影响。经济体制的不同,法律制度的差异,文化习惯的悬殊,不仅影响经济业务,也影响人们对会计的认识。二是从事理论研究的视角不同,所用的方法不同,结论亦大相径庭,形成了不同的流派。譬如同一资产的计价,有人从其历史轨迹确认其历史成本,有人着眼当前现实,主张采纳现时价值。还有些人着眼于未来,认为将要发生的现金流入量才是它真正的价值。各执一词,但无一能抵挡住他人的诘难,使自己的理论做到无懈可击。三是因为会计毕竟不是自然科学,人们观察的现象随时间、环境而变化,时过境迁,难以验证(汤云为、钱逢胜,1997)。

说理论无用,其实并不足怪,各种理论及流派之间相互矛盾甚至攻讦并不鲜见。此外,如果说有人对会计理论疑虑颇深的话,那是因为理论的确有把简单问题说复杂了的倾向,就会计理论本身而言,在一定程度上也呈现出相互矛盾的态势。譬如,会计信息质量的两个重要标准就是可靠性和相关性,而可靠性和相关性本身就是相对的两个概念。可靠的相信不一定相关,而相关的信息则不一定可靠,更多地倾向于一方将会以丧失另一方为代价。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就类似于宏观经济中通胀率和失业率的关系一样,往往需要人们在其间作出一番痛苦的抉择。令人沮丧的是,现行会计理论中的很多方面都呈现出这种矛盾关系,为会计理论研究中的“无效率争论”埋下了伏笔(邵屹,2003)。譬如在“研究与开发支出费用化抑或资本化”的问题争论中。赞同费用化的理论依据是:更符合谨慎性原则;更符合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特征。赞同资本化的理论依据是:更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更符合配比原则;更符合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特征。比较这两种观点的理论依据,可以看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两种观点的理论依据的终极落脚点是会计的基本理论原则。正因为其“基本”性,几乎所有的理论研究到这时便无法再继续深入下去。第二,两种观点的不足之处分别为对方观点所持论据的逆命题。简单说,如果费用化的优点是a原则,资本化的优点是b原则;那么费用化的缺点就是否认b,资本化的缺点就是否认a。这也正是无论如何成熟的会计理论,人们都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出其不足的原因所在。

会计理论的局限性还表现在其具有一定的功利色彩。即理论不再用于指导实践,而是用来印证人们先入为主的观念,或者为人们即将采取的行动提供“行为正当”的借口和依据。换言之,人们的实际需要在前,理论的产生与供应在后。这时,理论不再是中立的、非功利的;由于现实生活中的人们的利益差异甚大,不同的利益团体希望有不同的理论,因此,会计理论可能不是唯一的。而是一个多重理论的集合。正如美国会计学会(AAA)在1976年的一份题为《会计理论与理论认可》的报告中将会计理论分为真实收益学派、规范的归纳学派、决策有用性学派和信息经济学派后指出“某种单个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会计理论此时还并不存在”。同时也需明确,任何理论都有局限,但一般来说,就其性质而言,比经验的局限性要小。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理论大于经验的总和。

五、会计理论的意义

面对经济全球化给会计带来的挑战,靠单纯的经验总结显然不够。凡此种种表明,会计早已不是单纯的技术性活动,而是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经验相对零星,理论比较系统;经验相对注重局部,理论趋于把握总体;经验徘徊于细节,理论则居高临下;经验着眼于个体,理论关注普遍规律。如果说经验注重的是表象结构,理论的重心便在深层结构。尽管如此,理论至少不总是自行其是,也可以非常实用,在实践的基础上,将经验归纳上升到抽象的理论高度。理性的思维力图穿透各种经验层,探求经验体会后面的先验起源。会计理论的研究对象繁复多样,面对现实会计问题的深入思考是难以回避的。经验的总结固然重要,经验考察也可作为理论化的基础,但肯定替代不了旨在探索认知规律的理论模式;理论和经验虽具有互补性,但不具相互替代性。所谓理论模式是一种理性的思维模式,注重的是体系框架的建立与分析体系框架中的结构要素及其关系。

理论的作用是让人们对会计这项人类古老的活动产生与以往不同的、更深入的理解,或是对某些相关问题做出更合理的解释,或提供更好的答案,即使是暂无定论,探索的过程本身也可能带出许多启迪,在某种程度上,起到推动会计学科发展的作用。起码不至于让它停滞不前,反复地重复一些表象的经验之谈。经验的背后有何规律可循?跟我们的认知提高有什么关联?人类的认知总是在不断地寻求某种突破,而不是固守或满足于前人已经总结出的经验。我们所处的历史和社会总在不断变化和进步,总要不断的总结经验,但由于经验之谈的暂时性,如不提炼上升为理论,适应面就过窄。当然不是说理论一旦出笼就能够一劳永逸地指引实践,但至少有相对的稳定性。会计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与其他学科有何关联?需要我们不断去思考、探索、研究,惟有如此,我们的认识才能提高。理论和学术的过程是一个克服主观偏见的过程,尽可能地考虑到我们研究对象的各个方面,而不是一叶障目,以偏盖全。

总之,不论喜欢与否,我们处在一个理论化的时代,表现为新名词、新概念、新术语的纷至沓来。当各种会计理论跃入我们的视野之后,我们不可迷失方向,要走出认知的误区,也要摆脱理论的困惑,努力克服理论自身的缺陷,同时看到理论的意义与作用,毕竟无论经验有多丰富,其暂时性、局限性决定了理论是不可替代的,问题在于我们应该怎样认识理论的意义和发挥理论的优势。

六、结语

综上所述,摈弃理论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会计理论的意义不容抹煞。理论的体系可使由经验而产生的零星想法,得到依托,使之有机会归纳出有规律的东西,从而演绎、衍生为系统,并在普遍的意义上指导实践。同时必须强调的是,只有被经验或实践证明的假设才能构成有生命力的理论。鑒于缺乏理论不免导致非理性的个体反应,重申理论的意义不可小觑。从事会计理论研究与探索,需注意克服简单化或复杂化的倾向,不可忽视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互动关系,准确把握理论发展的脉络,使之更趋于理性化,促使会计这门学科从相对边缘向中心推进,获得自身的学术主体性,并不断大胆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使会计理论研究在全球化背景下健康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赵西卜等. 2003. 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轨迹与取向. 会计研究,4:55~60

2.邵屹. 2003. 论会计研究中的无效率争论及准则制定机制. 时代财会,3:23~24

3.葛家澍、刘峰. 2003. 会计理论——关于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研究. 第1版. 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3~9

4.汤云为、钱逢胜. 1997. 会计理论. 第1版. 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2

理论与实践价值 篇4

“一大”是指2010年实现江西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3%。森林覆盖率指有林地面积覆盖国土面积之比。从生态意义上讲,江西省大地基本上被森林覆盖,国土得到强大的绿色屏障,大气可收显著净化之效,从经济意义上讲,森林覆盖下草木滋生,禽兽繁殖,为林业产业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从社会意义上讲,全省城乡人民均在绿色的庇护下生活、工作、学习,树荫遮道,花果飘香。这是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立竿见影的行动,也是我省对全球改善生态环境做出的具体的贡献。

“四小”是指抓好城市、乡镇、农村及基础设施和工业园区4个方面的造林绿化工作,是本届省委省政府率领全省人民致力于扩大绿化空间,统筹绿化格局,优化林种树种结构,提高森林质量,实现江西林业高效、快速、持续发展的大手笔。

2 江西林业发展的历史回顾

江西省历届决策层对林业建设均高度关切,画好山水画、开发山江湖、山上再造一个江西、跨世纪绿色工程,希望在山,无不把目光盯在山上,致力于林业开发,然而前进的道路并非大道通天,都经历一个艰难的探索历程。1977~1988年11年间全省荒山造林约293.33万hm2,而在此期间人工林净增数却不到93.33万hm2。这意味着净增0.0 667 hm2要造0.2 133 hm2,11年间森林覆盖率从32.8%提高到35.9%,年均增长速度只有0.08%。11年间林分蓄积消耗量大于增长量,其消长比高达150.48%,这意味着长100 m3却要消耗150m3。且中龄林林分消长比也高达143.41%,磨刀霍霍向中龄林了。1989年全省荒山造林勃然兴起,搞大动作,迈大步伐,形成大气候。注重提高造林科技含量,狠抓森林培育和保护,这带来了江西省林分资源急剧上升,且持续增长。但森林数量的上升却出现森林质量不高的严峻形势,且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质量不高具体表现在林分每hm2蓄积及每hm2年均生长量、林分郁闭度、疏密度、林种结构、树种结构等方面,而绿化格局不平衡更没有引起较多的关切。

3“一大四小”工程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1)“一大四小”工程优化了绿化空间格局、统筹了城乡绿化发展。“一大四小”工程强化了山上山下绿化工作比较滞后的一些空间,农村房前屋后栽树是我国生态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齐民要术》卷5记述[1]:“男女初生各以小树20株,比及嫁娶悉任车毂,一树三具,一具直绢三匹,成绢一百八十匹,娉财资遣粗得充事。”“一大四小”工程的树苗全由国家供给,这体现着社会主义优越性和政府对农民的关怀。

2)“一大四小”工程优化了林种结构。“一大四小”工程在林种建设上,摒弃过去偏重用材林,走独木桥的木材林业思路,迷恋于斧头一响,黄金万两。结果林业工业公司变成木材公司,消耗木材的企业勃然兴起,到头来经营效益并不高,而木材越砍越少,越砍越小,越砍越穷。“一大四小”工程注重发展效益丰厚的经济林,如油茶林、桑果茶林,优化了林种结构,这也是传承了我国的文化传统,我们祖先林种优化经营有成功的经验,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2]有:“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栗,蜀、汉、江陵千树橘,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经营者取得了丰厚的经营效益,其收入可比拟千户候。在选择用材林树种上过去搞“杉家帮”。结果在不适宜栽杉木的地方栽杉木,出现了不少“老头林”,砍又不能砍,管又不好管,浪费了林地资源。

3)“一大四小”工程优化了全省的树种结构。江西林分树种结构阔叶树资源一直逐期下降。众所周知,阔叶树(被子植物)是群落演替的顶极植被,应该说是现代最为成功的植物,被子植物对人类是极其重要的,人类能够生存,衣食住行都离不开被子植物,而被子植物对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力,维护地力可持续利用,繁衍生物多样性更是受到人类的重视,由于保护不周,发展力度不大,利用超负荷,阔叶树的生存和发展的形势十分严峻。2004年全省阔叶林面积和蓄积占全林比重仍处于下降趋势。“一大四小”工程加大了对阔叶树的发展,优化了林分的树种结构。

4)“一大四小”工程贯彻科学发展观踏实转变增长方式依靠科技与自主创新。江西是油茶大省,面积仅次于湖南,过去提高油茶产量均寄希望于垦复。“七挖金,八挖银”结果挖来挖去还是三四斤(指亩产)。江西在探明油茶产量低下,根本原因是品种不良,在江西省林业科学院、赣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等单位相继育出油茶良种条件下,在“一大四小”工程树种选择中,良种油茶成为首选树种。根据试验地观测,期望单产较之以前成几何级数倍增,成为富民的好项目,用材林树种也着眼于良种,“一大四小”工程建设中,大力选用泡桐、杨树、楠木、杉木以及雷竹良种,过去用材树种生产周期一般20a。根据笔者在永修县江上乡梦真速生林专业合作社会同该社董事长陈俊勇同志现场对泡桐林的调查,该社泡桐用良种造林,5 a即可成材,750株/hm2,每株胸径20 cm,单价1 400元/m3,5 a总产值1 050 000元/hm2,年平均210 000元/hm2,除去生产成本及地租税金75 000元/hm2,年纯收益135 000元/hm2,他们与兰考泡桐比较,兰考7~8年才成材,较之兰考早收2~3年。“四小”不小,而且意义重大,关键要真抓实干,江西省“一大四小”工程启动时,有些地方发生苗木质量不高,栽植时又遇灾害性天气,影响了造林成活率。对此应有正确的认识,首先应对“一大四小”工程的理论价值进行深入的探讨、大力宣传,以期树立信心,鼓足勇气;其次对提高“一大四小”工程的造林质量要真抓实干,倍加管护,以期达到我们的既定目标,完成我们的光荣使命,在科学发展的阳光大道上韧挺前进。

参考文献

[1]贾思勰.齐民要术[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8.

理论与实践价值 篇5

赵江滨

(宁波大学教授 《宁波发展蓝皮书》特约撰稿人)

党的十七大以后,“文化惠民”的提法和做法迅速成为社会的共识,也成为新的历史时期各地发展和繁荣文化的一个新的举措。应该说,文化建设是为人的,人既是文化建设的主体,也是文化建设的对象,然而这个常识性的问题却在我们以往的文化建设中缺失已久,所以“文化惠民”这个生动而朴实的口号一经提出,人们就在蓦然之间感受到一股久违的如沐春风的感觉——文化建设终于不再仅仅是外在于百姓的社会宏大工程,社会大众自己的精神生活真真切切成为文化建设需要首先予以关注的重要内容。

“文化惠民”是中国当代文化建设进程中的一个进步。它的提出,一方面是以人为本的民生思想在文化建设上的具体体现,因为“以人为本”文化理念的根本着眼点在人,只有文化才能赋予人的活动以价值和意义,也只有人本身才是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的最终目的。因此,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就是要不断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引导人们追求更高尚的生活意义,使人得到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则表明我们党在半个多世纪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年的文化建设探索中文化理念发生了重要转变,文化建设从此前片面强调抽象而宏观的“引领提升”层面进入到具体而微观的“针对满足”层面,文化建设比以往更加人性化,更具亲和力,也更具针对性和建设性。“文化惠民”真正使发展与繁荣文化的主体,同时成为发展与繁荣文化的受惠对象。

深究“文化惠民”的理论蕴含和回顾我国当代的文化建设实践,我认为,“文化惠民”在三个方面体现了鲜明的理论价值和深刻的实践意义。

首先,“文化惠民”的提出深化了人们对文化建设实质内容的认识,即对人和文化建设(文化活动)之间关系的认识。从本质上讲,文化涉及人的最本质属性,因为只有在文化的范畴内,人的本质才能获得最充分的说明。德国著名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在《人论》中指出:“人的突出的特征,人的与众不同的标志,既不是他的形而上学本性,也不是他的物理本性,而是人的劳作(work)。正是这种劳作,正是这种人类活动的体系,规定和划定了‘人性’的圆周。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都是这个圆的组成部分和各个扇面。因此。一种‘人的哲学’一定是这样一种哲学:它能使我们洞见这些人类活动各自的基本结构,同时又能使我们把这些活动理解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归根到底,人的一切活动都是“文化的活动”,并且人在这种活动中也把自己塑造成了“文化的人”。所以文化是属于人的,只有人拥有文化,文化反过来又哺育造就了人。在这个意

义上讲,文化就是“人化”,文化赋予人的存在以特殊的价值,就如莎士比亚所说的,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在中国文化背景中,“文化”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易传》中的“人文化成”一语,西汉刘向在《说苑》中说:“圣人之治天下,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因此,“文化”在古汉语中一般泛指人的所有精神文化现象,尤其指人的伦理教化现象。因此,不论在中国还在西方,“文化”都指向人的特有的精神活动领域。或者也可以说,无文化无以成为“人”。

文化对人具有本质的属性,正因为凭藉“文化”人才提升了他与自然界的界限。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享有者,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提高人的文化程度和文明程度,就必须要充分认识文化发展对人自身的意义和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人对文化的依赖是其获得充分发展的可贵禀性使然,拥有文化是人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前提条件。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中指出:“发展可以最终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漠视人的文化建设无疑是片面的。文化惠民在中国当代文化建设进程中的被提上议事日程,是对文化建设“人”的主题的回归,它必将会促进中国文化建设走向自觉和深入。

其次,“文化惠民”的提出是我们党建国后数十年文化建设实践在文化理念上的深刻转变。文化建设在建国以后的社会实践中屡经曲折,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几经更迭和多方调整。文化建设尽管在国家宏观发展框架内一直予以强调,但由于对发展文化的客观规律未能准确把握,于是对发展文化的具体路径在很长的时间里并不明朗。更重要的是,文化建设的主体——民众,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长期处于被忽视状态。这是一个重要的缺失。回顾建国后我国文化建设的基本历程,即可认识“文化惠民”被提上文化发展的议事日程,实属来之不易。

新中国建立到1978年的三十年间,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基本呈现泛意识形态特征,文化建设基本被纳入意识形态建设的轨道,几乎所有的文化建设都围绕当时的中心政治任务而展开,文化其实处于政治的附庸地位。如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谈到文化教育政策时明确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这表现了建国后相当长一个时期里,我们的文化建设往往被意识形态建设所取代,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因人为的政治斗争的频繁开展而处于事实的悬置状态。建国以后为数众多的政治运动都往往假文化的名义而展开。到了“文化大革命”,“文化”真正

成了被“革命”的对象,国家的文化建设不但处于停顿状态,而且遭受了重创。文革结束以后,中国的文化建设才开始了重新起步,1979年邓小平代表党中央在第四次全国文代会的致词中说:“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我们党对新时期文化建设任务的阐述,此后文化建设出现了复苏和初步繁荣。

1997年10月我国签署了联合国《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2001年2月第9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了该公约。2003年6月,中国政府首次向联合国提交了此公约的履约报告。在联合国《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中,文化权利的概念得到了多方面的阐述,基本内容为“人人有权参加文化生活、享受科学进步及其应用所产生的利益,对其本人的任何科学、文学和艺术作品所产生的精神和物质上的权利,享受被保护之权力。”签署联合国《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意味着我国的文化建设理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将文化权同生存权、发展权一样视作是公民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之一,“文化惠民”的思想已不言而喻包含其中。此后我国文化发展的方针政策基本都渗透着这一基本理念。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在文化发展的方针原则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十七大报告在阐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提出“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的命题。自此,“文化惠民”成为我国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与此同时,保障人民文化权益,建设惠及人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也是科学发展观在文化建设中的具体体现。因为文化建设服务人民惠及百姓,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要求。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党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主人,文化发展的成果也理应由人民群众共享。因此,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促进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三,“文化惠民”的提出是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后对文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它反映了我们国家的经济在持续三十年的高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获得了长足的提高后,人民的生活水平也由“量”的满足向“质”的方面提高,相应的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有了明显的、大幅的和多元化的诉求,这是一个社会文化建设中不得不予以重视的现象。虽然建国后发展和繁荣文化一直是党和国家的强烈愿望,但在不同历史时期由于受到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加之发展繁荣文化的方针政策的偏颇失当,我国的文化建设始终步履蹒跚,不尽

如人意,而且在文化体制上也左右掣肘。计划经济体制下作为公共部门整体建立起来的文化事业单位,实际上是在物质资源极度稀缺条件下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特定方式。改革开放以来长期实行的发展文化事业单位的“双轨制”——一轨为国家扶持的文化事业单位,另一轨为多种所有制的文化事业单位,这实际上是在经济体制转型、公共财政尚未建立起来的特定条件下,发展文化事业的迫不得已的过渡性政策选择,“双轨制”的直接后果就是强化了文化建设的市场意识,但淡化了文化建设的社会公益职责。而从上世纪90年代末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成型,物质生产超越短缺阶段,公共财政基本建立,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本条件已经完全具备。

同时,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百姓的物质生活获得了显著提高,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不断高涨。经济学范畴的恩格尔系数在宏观的社会层面揭示了这样一条规律:当一个地区人均收入较低时,恩格尔系数较大,也就是人们基本的物质生活支出(食物支出)在全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较大;而一旦人均收入达到或超过3000美元时,恩格尔系数就会显著降低,这时人的文化精神生活等项支出将大大超过基本的物质生活支出。因此,人的需求不是一个静止的状态,而是一个随着自身条件的改善而逐步变化的过程,即如鲁迅所说:一生存,二温饱,三发展。1978年,中国农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67.7%,城市家庭为57.5%,而到了2003年,这一比例已降至45.6%和37.1%。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更快的宁波来说,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33.08亿元,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0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051元。也就是说,宁波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事实上已经超过3000美元,而恩格尔系数据分析也基本处于35%左右,相对富裕起来的民众已经摆脱了温饱的困扰,越来越注重生活的质量和品位,因此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政府加大文化精品生产和文化普及方面的工作,通过政策和市场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各种力量和各种资源,来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和公民文化权利的实现。可以说,“文化惠民”的举措实际上是对民众文化需求的适时的积极的回应。

当然,“文化惠民”在大力推动文化发展和繁荣的同时,也反映了现阶段我国社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一般来说,文化建设要进入大发展大繁荣阶段有赖三个条件的实现:一是经济的发展为民生的文化消费提供了基本的物质保障,二是人民的日常生活有了充分的闲暇,三是社会提供的文化产品极大的丰富。具备了前两个条件,群众的文化需求就日益高涨,发展文化的社会基础就非常坚实。应该说,前两个条件在中国目前的社会发展状态中初步具备,而第三个条件或者因为文化产品的相对匮乏、或者因为文化产品的消费成本过高、或者因为公共文

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 篇6

刘嘉麒院士(以下简称刘):火山是一种非常重要、也非常广泛的地质现象,在全球到处可以看到火山,不过,它们的时代不同,有的是刚喷发形成的,有的是几万年、几十万年、几亿年前形成的老火山,也就是说从地球形成开始到现在几乎都有火山活动,都有火山形成,但早期的火山已经不保存原来的地貌形态,一般不叫它火山,而叫火山岩;现在还保留火山地貌形态的就叫火山。火山的形成,首先得有岩浆,岩浆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喷出地表,冷凝后形成的地质体就叫火山,所以火山形成的最基本条件是要有岩浆和能使岩浆喷出的通道及动力。

记:岩浆是怎么来的?

刘:岩浆的形成,通常是地球深部(比如地幔或下地壳)的局部熔融。地球从表面看是个固体,但在深部有局部熔融,局部熔融就形成岩浆,这是一个很复杂的地质过程,有的是在板块的俯冲带,也有的呈所谓的地幔柱,地质条件不一样,成因也不一样。

记:岩浆有的很深,像地幔柱,有的书上说有500千米深。

刘:岩浆的形成可能达不到那么深,但几十公里到上百公里还是有的,岩浆源在百十公里深的地方是可能的。

记:岩浆形成之前是什么状态?

刘:岩浆形成之前的状态取决于地球结构,地球分地核、地幔和地壳。至于说地核是什么状态,固体状态还是熔融状态,科学界还在探讨,但总的来讲,到了地球表层,地壳这一部分基本上是固态。我们说的火山喷发的岩浆,基本上是在下地壳到上地幔这个位置形成的,这个深度一般是从几十公里到上百公里。

记:岩浆比较多的聚集的那个地方是不是叫岩浆房?

刘:对,是叫岩浆房,也有称岩浆囊的。

记:那就是现在还存在,根据深部地震探测到的。

刘:是的,现在的地球深部会有一些岩浆房,因为每年地球上都有很多次的火山喷发,火山喷发最基本的条件得有岩浆啊。

记:火山是现在正在活动的,哪怕休眠的也叫火山,已经完全冷凝下来的叫火山岩了?

刘:火山从它的状态看,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死火山,一类是活火山。所谓活火山,学术上认为,全新世以来,即11700年前以来,有过喷发记录的火山,都叫活火山;反之,没有喷发过的火山就叫死火山。活火山在这1万多年来也不是经常喷发,也许喷发几次,几十次,上百次,喷喷停停,停止喷发的时候就叫休眠火山,所以休眠火山属于活火山的范畴。那些几亿年前形成的火山,往往不存在火山形态,就叫火山岩了。但是若是找矿,有时还得恢复火山形态,确定原来的火山机构,比如火山颈、火山口、火山锥等,以指导找矿。

记:“火山机构”这个概念的准确含义是什么?

刘:火山机构包括火山的各个组成部分,通常成山体的部分称为火山锥,火山锥中间有火山口,火山口下面有火山颈,火山口周围有熔岩流和熔岩台地等,这些都属于火山机构。

记:火山也有火山根吧,就是岩浆房吗?

刘:也可以这样说。

记: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岩浆喷发出来,在岩浆房上面形成了火山锥。

刘:岩浆喷出地表才能形成火山,没有到地表,就不能叫火山。岩浆活动分浅成、深成和喷出三种形式,相对应形成的岩石就叫浅成岩、深成岩和喷出岩,它们都是岩浆岩,也叫火成岩,火山岩是岩浆岩的一大类。

人们熟悉的花岗岩,就是岩浆形成的,但它肯定是深成的,不能叫火山岩或喷出岩,即使有许多花岗岩出露在地表,那是地质作用把它从地下翻上来,它当初形成时并没有出露到地表。

记:我从您的书上看到,火山经常在一个地方反复喷发。

刘:理论上是这样的,当然第一次爆发不是反复的了,总得有新的地方,但是一旦火山喷发了,经常是反复的。

记:您在论文中指出:“火山岩的气藏包括火山岩本身直接作为油气储层和与火山岩或火山作用有关的油气藏。”是否可以理解为火山作用对油气藏的形成是有影响的?

刘:对,有影响。按传统观念找石油、天然气,都是从沉积岩里找,因为石油、天然气是烃类化合物,由有机物降解形成。而火成岩、岩浆岩是在高温下形成,里边没有有机物,没有烃类物质,从理论上讲,火成岩里面不可能有油气形成,所以过去石油界往往把火成岩或火山岩看成是寻找油气的禁区,遇到火成岩或火山岩就忽略不做工作了。但是,近些年来的勘探发现,火山岩里也含有丰富的油气藏,也就是说在火山岩里,乃至火成岩里,都可能有油气藏,成为油、气的储层,形成油田、气田。

那么,火山岩或火成岩里的油气是怎样形成的呢?是它本身形成的,还是从外边运移进来的?一般说来,火山岩本身不能生成石油和天然气,但其周围环境里,如沉积岩,有可能形成油气,油气是流体,它形成后不一定储存在它形成的地方,而是运移到储存条件好的地方,火山岩因其机体格架坚实,孔隙度发育,能成为很好的储层,于是就集聚丰富的油气。实际上,近十多年来,我们国家找到的油气藏,很大一部分是在火山岩里找到的,这就给油气勘探开辟了一个新领域。

记:我们了解了一点无机成油学说,觉得这个学说的解释力正在增强。

刘:石油成因问题争论得已经太久了,过去的主流派是不赞成无机成因的,石油本来是有机物,是烃类化合物,理论上来讲不应该是无机成因,但是自然界的事物太复杂了,比如说现在勘探中发现的CO2气,用有机成因解释有时解释不通,再说到烃类,最简单的碳氢化合物是甲烷CH4,有碳、有氢就能化合,无非就是链长、链短,那么除了有机成因之外,有没有可能是无机成因?

根据现在的研究来看,应该是存在的,因为有机成因烃类化合物的碳同位素组成,跟无机成因烃类化合物的碳同位素组成是不一样的。而我们从钻井中取出的样品经分析,有的显有机成因特征,有的显无机成因特征。火山喷发的气体,从地下深部上来的气体,许多是无机的,这些气体也含有碳氢化合物,但它的同位素的组成跟生物成因的不一样,表明在烃类化合物里,有有机成因的,也有无机成因的。那么,无机成因的烃类化合物是怎样形成的?

nlc202309030729

我们知道,火山喷发除了岩浆还有气,气体里有碳和氢,碳和氢这种两种元素在一定温度、压力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就能够合成碳氢化合物,最简单的碳氢化合物有乙炔、甲烷等,而乙炔、甲烷这些简单的有机物再聚合便形成长链的烃类化合物,进而形成油气藏。

这和学术界有一种观点,即生命的火山成因说有关联。说火山喷发是生命形成的一个途径,这乍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细琢磨一下,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因为生命的本质是核糖核酸,核糖核酸是由碳氢化合物一步一步合成的,碳氢化合物是由碳和氢合成的,那么只要有碳和氢这两种元素,就具备了形成核糖核酸的最基本条件,而火山喷发物中都含有碳和氢,尤其是海底火山喷发,喷出来的岩浆及其它物质,带着上千度的高温,遇到海水马上就降温,降到一定程度,并伴有一定压力,再加上火山喷发物中的某些物质做催化剂,就能形成碳氢化合物,聚合成氨基酸……,出现生命的体征,生命就这样一步步地繁衍下来,火山活动就成为生命起源的一种途径。

既然生命都可以形成,形成碳氢化合物就更不足为奇。从这个角度讲,石油天然气的无机成因也是可以成立的。实际上,对于石油公司来说,是有机成因还是无机成因并不很重要,只要有气、有油就行,怎么形成的无所谓。但对于科学探讨,油气成因问题就很有价值了,因为你知道了它是从哪里来的,它的形成机制和形成环境,就能有的放矢地去寻找油气藏,发现新的油气田,指导勘探。这就是理论的作用。基础理论的价值就在于能指导实践。2005年,大庆在徐家围子火山岩打出了天然气,打破了传统的在沉积岩中找油气的观念,开拓了在火山岩中寻找油气的新方向。这几年,东北的吉林油田、大庆油田、辽河油田以及新疆的一些石油公司,都在火山岩里找到了油田、气田,取得了很大进展。这表明,一旦基础理论有突破,认识上有突破,实践上就会有突破,推动生产的发展,这就是搞基础研究的作用。

记:按照有机论,现在叫源控论,跟烃源岩挂起钩来,首先要有烃源岩,然后要有运移通道,生、储、盖、运、聚、保这套东西,火山岩油气藏就不太一样了,火山岩油气藏我关注了一下,检索了大概有一百多篇论文,研究者们把火山岩油气藏现在也分得比较细,比如在火山岩风化壳上形成的。

刘:的确,火山岩油气藏的成藏条件要比沉积岩的成藏条件复杂得多,火山岩的产状除了有大面积的熔岩流,还有不同形态的火山锥、火山口、碎屑流以及岩墙、岩株、岩体等,它们都可能成为储层,有时火山岩风化壳也能形成油气储层,可见,比沉积岩要复杂得多,勘探的难度也相对大一些。

记:在岩性油气藏里,纯粹的火山岩岩体,特别是那种变质作用不明显的,像玄武岩,它里面储存的油气,是不是跟幔源、深部来源更密切一点,跟烃源岩的关系不太密切。

刘:我们的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类型的火山岩,从基性的玄武岩,中性的安山岩,到酸性的流纹岩,都可以做油气储层。在时代上,老的可以,新的也可以,当然,太新的不行,比如,你不能去长白山火山找油气。火山岩成藏得有一定的地质条件才行。现在能找到的火山岩油气藏,不管是东北的、新疆的,还是其它地方,基本上都离不开裂谷带。

记:目前咱们国家有多个盆地里面发现了火山岩油气藏,但在开发中遇见了一个问题,初始产量很高,但衰减也快。

刘:如前面已经谈到的,火山岩地质产状比较复杂,这给油气勘探和开发增加了难度,但是一旦资源枯竭,在沉积岩里找不着了,那还得到火山岩里找。你说火山岩油气藏的储量衰竭的比较快,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的储量可能本来就少,有的可能是勘探理论和勘探设计有问题,如果缺乏经验,按沉积岩那套办法去勘探,储量评估和计算不准确,会漏掉许多储层和储量。

记:它的算法应该跟沉积岩不一样,是否有好的办法?

刘:与沉积岩肯定不一样,要在实践中不断地积累经验。鉴于火山岩地质产状复杂,我曾建议,建立地下沙盘,把地下的火山岩和火山机构搞清楚,用地下沙盘指导勘探和储量计算。

记:要做好您说的“地下沙盘”,恐怕得先取得相关的数据,这些数据怎么来?

刘:要有充分的地质资料和综合的地球物理数据,重、磁、电、地震都要有,然后进行计算机数据建模。

记:火山岩油气是一种非常规油气?

刘:是的,火山岩油气是一种非常规油气。非常规油气是相对常规油气而言,相对于沉积岩型的油气,火山岩型、致密岩型、页岩气型等油气都是非常规的。在常规油气逐渐匮乏的情况下,非常规油气越来越受到重视。

记:常规与非常规的区别是什么?

刘:常规的就是沉积岩油气,而且是以海相沉积岩为主。以前中国缺少海相沉积岩油气,一度被认为是贫油国家,后来我们建立了陆相成油理论,于是在克拉玛依、玉门、大庆等陆相盆地找到了石油,摘掉了贫油的帽子。要不是在理论上有新的突破,仍按国外那套理论办,中国是很难找着油气的。现在常规的油气田越来越紧缺,就要开辟非常规油气勘探的新领域。

记: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理论与实践价值 篇7

一、理论维度:“四个全面”思想我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时俱进的创新与发展

1.“四个全面”思想的导向思维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做出全面的布局。其中,“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现状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产物,标志着我党治党理念的创新发展。“四个全面”作为指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思想,是一个有机整体,表现出完整的事业、问题、改革导向方针:(1)崇高的事业导向:“四个全面”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目标,积极完善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并全面提高我党的科学执政水平;(2)明确的问题导向:现阶段,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正面临巨大的挑战,“四个全面”正视所有的难题,以明确的问题导向解决问题。现阶段,我国在建立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存在这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城乡发展差距大等状况,且在司法执法过程中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腐败现象,严重违背的社会主义发展的原则,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严重阻碍了党和国家的健康发展。同时,在基层党组织中,存在党组织软弱、信念不强、意志力薄弱等情况,享乐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盛行等情况。“四个全面”思想能够根据社会主义发展情况,在实践中解决这些问题,将影响降到最低;(3)坚定的改革导向:现阶段,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处于艰难时期,改革中遇到的问题难免会使得人的思想产生动摇,甚至出现抵触情绪。但是,“四个全面”思想显示出党中央改革发展的巨大决心和智慧,力争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进行到底。

2.“四个全面”思想的内部逻辑

“四个全面”思想是战略目标与战略举措的有机统一,是党执政目标与执政理念、执政方式与执政党自身建设的辩证统一,是一个科学、系统、完整的战略思想[2]。(1)系统性与局部性相统一:“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总体目标,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整体战略布局中的小系统,每个小系统有其各自的性质、功能和地位,但是又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总目标;(2)目标性与过程性相统一:“四个全面”提出全面实现治国目标需要过程,体现了目标性与过程性的统一。要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需要在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国、从严治党三个方面落实既定的战略任务;(3)科学性与协调性相统一:“四个全面”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状结合在一起,具有明显的科学性,指导实际实践过程,满足协调发展要求。

二、价值维度:“四个全面”思想是党治国理政的崭新战略思想

1.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

在全面建设具有中国特设的社会主义过程中,我党结合国家发展要求、社会发展需要及人民生活需要等方面,推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立完善的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四个全面”一方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本质,另一方面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掌握了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表现出我党对社会主义发展过程的深入把握,是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现状总结的产物。

2.具有突出的时代价值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正式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了解我国国家发展中的现实需要。“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以治国理政为出发点,抓住改革发展的关键点,确定新阶段下党和国家的发展方向、发展领域和发展目标。在社会主义发展新形势下的整体发展布局,实现对全面建设小康是社会的总体布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具有突出的时代价值。

3.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一方面关系到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动态,另一方面为我国当前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全面深化改革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动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保障我国法制体系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全面依法治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健全的法律保障,为依法治国打下坚实的基础;全面从严治党将充分发挥“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领导作用,引导正确的发展方向,推动党的科学建设进程。总而言之,“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深入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所遇到的障碍、机遇,具有根本性和全局性,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

三、实践维度:“四个全面”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1.“四个全面”思想的实践要求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一方面具有理论方面的先导性、指引性,另一方面具有实践方面的客观性和能动性。因此,在落实“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过程中,要对实践过程有清晰的认识。(1)全面性、整体性、系统性的要求:“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关键词及核心都是“全面”,因此要求实践过程的整体性与系统性,不仅实现战略目标的全面实现,而且要实现战略措施的全面落实,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目标的实现。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建设,需要在深化改革、依法治国、从严治党等方面实现全面发展与落实;(2)动态性、发展性、协调性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目标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需要理论方面从认识到深化的发展过程,另一方面需要在实践方面实现建设、完善到完成的过程,是一个具有动态性、发展性和协调性的一个过程。同时,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要积极处理遇到的困难及障碍,理清各方面存在的主要矛盾,全面推进,整体协调,逐步实现;(3)科学性、创新性、实效性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目标是一个涉及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系统工程。为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健康发展,各个方面与各个领域之间的规划与落实措施都需要进行科学、辩证分析,将科学措施贯彻在各个决策中,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效性,以实现总目标的顺利实现。

2.“四个全面”思想的实现途径

实现“四个全面”战略思想要从三个方面实践:(1)深化改革:深化改革措施主要表现在基本经济制度、现代市场体系的转变、财税体制改革、城乡一体化体制改革、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民主政治制度、社会事业改革、社会治理体制、生态文明制度、国防和军队改革。这些领域的深化改革,能够大力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2)依法治国:实现依法治国主要表现在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加强宪法实施,保证司法公正,加强法治队伍建设等。通过对以上路径的建设,能够实现法治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的完善,将依法治国落实到实处;(3)从严治党:从严治党主要表现在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从严管理干部、严明党的纪律等方面。

结语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内涵丰富、内在辩证逻辑严密、导向思维明确,是党跟我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现状提出的思想观念,能够加速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目标的实现。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四个全面”的战略思想,该思想内容丰富、逻辑严密,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是当前我党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和战略指引。“四个全面”思想在理论上满足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价值方面是我党治国理政方针的战略思想,在实践方面能够推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战略发展,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四个全面,理论维度,价值维度,实践维度

参考文献

[1]赵祥.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科学内涵与内在逻辑关系[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5(05).

[2]杨克勤.在“四个全面”中把握全面依法治国[N].人民日报,2015(07).

理论与实践价值 篇8

一、小学生的生理特点以及心理特点

在小学的英语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对象,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理以及心理的特征来决定其教学模式。其生理特点以及心理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思维方式。小学生最初的思维方式是形象思维,但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又会逐渐地变为抽象思维,但由于他们缺乏经验,使得学生们主要是以感性经验作为主体,因此,其主要成分仍然处于形象思维当中。所以,学生们对于一些事物仍然保留着好奇心以及对事物有着极为强烈探索精神。

2.记忆规律。小学生们擅长短时间记忆,对一些自己好奇的,以及不是很理解的事物不用花费太久的时间,便可以将其记住。但是,学生们的注意力要比记忆力差得多,他们经常会被一些好奇的事物而吸引,因此转移了自己的注意力。

3.心理。小学生们的好奇心是最强的,在这个年龄段,他们会喜欢尝试一些新鲜的事物,并且会善于表现自己,有了成绩后,会迫不及待地向家长、老师或同学们炫耀,但与此同时,他们却没有自己明确的计划,以及学习目标,只是有着单纯的从众心理,或是某种特殊心态。

4.智力。小学生们已经具备了自身生活经验,有着自身的学习方法以及略有狭隘的认知世界,对一些知识已经有自身的理解,但却不是很深入。

二、小学英语教学的对策

1.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语言是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同时,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又受到国家文化的限制。如果学生们对一个国家的文化丝毫不了解,就盲目地学其语言, 一定会与当地的文化脱节,这样,是根本没有办法学好这门语言的。对于小学生而言,要学好英语,首先要做的就是要从了解英语国家的民俗文化以及背景知识入手,进而,让学生们对两国语言的差异进行分析,使学生们能够掌握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使用不同的用语,这样, 才能够使学生了解文化的差异性以及自身的辨别能力。

因此,老师们就要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以及擅长短时间记忆的能力, 而采用结合一些英语国家的民俗文化以及背景知识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 这种教学方式可促进小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加强对英语的语用环境的了解。

2.利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使其教学氛围活跃。老师在讲课的过程当中,要大量地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以声音、视频、 图文等形式进行讲课。因为这样可以通俗易懂地向学生们传授最为原始的英语知识,以及创造原始的英语学习环境,也可使学生们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对一些英语国家的生活习惯,有着深刻的了解, 能够在感知过程中学习英语,这样会激发学生们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不仅如此, 还可以使他们对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以及人文景观有着更深的了解,对不同国家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更加熟悉。

3.开展英语学习活动。开展英语学习活动是提高小学生对英语学习能力的重要过程,老师要将英语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很好地结合起来。因为,在课外英语拓展的过程中,不仅会给学生提供一些学习动力, 也会使老师在下一轮的英语教学预设中提供了帮助,这样做,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循环过程。在小学英语课外活动中,老师可根据学生的性格、兴趣,以及各自的特长,采用多种多样的活动模式。如开展英语竞赛活动,可根据不同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针对性地开展一些不同主题的英语竞赛活动, 如英语表演以及英语唱歌比赛等。最好是以班会的形式开展英语活动,因为这样,学生可以很好地表现自我,并且能够在活动中很好地交流。

小学英语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启蒙以及入门阶段,是英语教育体系当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小学英语成绩的好与坏,可直接决定后期英语学习成绩的成与败。因此,教育人员应该重点研究小学生独特的生理特征以及心理特点,可根据学生在此阶段中的生理以及心理上的特点再结合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心态以及兴趣进行充分的培养,只有这样做,才可以奠定好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更进一步地提高小学英语的教学水平,为学生们在日后的英语学习过程中打好坚实的基础。

摘要:在我国英语课程的教学当中,小学英语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成绩。因为小学生处于人生中的儿童时期,有着特殊的生理特点以及心理特点,小学英语教学应该针对每位学生在这个阶段不同的特殊性,而采取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能力。本文重点针对小学生的各种特点,并且根据这些特点提出了一些相对的教学策略展开论述。

论高教理论对院校教育实践的价值 篇9

(一) 理论及其特征

笔者认为, 要阐述高教理论与院校教育实践的关系, 最为要紧的是对理论及其特征的把握。理论是对事物及其关系的抽象概括, 是关于事物和现象的基本知识[1]。所谓抽象, 说的是从许多事物中, 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 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在自然学科中的理论是相当严格的, 如物理学中的引力理论、原子结构理论等, 都有严格的限定和表述。而社会科学领域中的理论是比较模糊的。它可能是一组假设或概念, 可能是一种与经验研究或现实问题相区别的抽象学说, 也可能是一种观点, 一种取向。比如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对方法论理论的阐释, 就是用四个结论、四个说明, 建构了一组对方法论的观点。

理论的基本特征: (1) 理论必须是抽象的, 即它们必须与所指涉的社会实践相分离, 不是对社会实践的一种直接描述。 (2) 理论必须是主题化的。比如教育本质就是直面“什么是教育”这一问题, 而不能在其中去阐释教育现象、教育目标等。 (3) 理论必须保持逻辑上的一致。各陈述相互之间必须没有矛盾, 而且如果可能的话, 应该可以相互演绎得出。 (4) 理论必须是解释性的。理论必须是有关现象的一项命题或论点, 能够说明这些现象的形式、实质或存在状态。 (5) 理论必须是概括性的。它们在原则上必须用于解释所要说明的现象的任何一种具体表现, 并对其做出解释。 (6) 理论必须是独立的。它们绝不能化约为参与者自己就其行为提供的说明。 (7) 理论必须在实质上是有效的。

由理论及其特征我们可以辨析、理解本论题的本质要义。

(二) 高教理论和院校教育实践

高等教育理论是指人们对高等教育最为根本的理性认识, 是具有最为普遍意义的对高等教育根本问题的哲学思考。高等教育理论表现在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在内容上涉及高等教育的存在之根本问题, 在形式上是终极的理性思维。具体讲就是“高等教育是什么”、“高等教育的责任是什么”、“高等教育的功能是什么”、“高等教育应该是什么”、“高等教育应该做什么”、“高等教育应该坚持什么”。而这些所有的探求都不是泛泛而论, 应是哲学的、理性的探讨。

高教理论就是从高等教育实践经验中概括出来的高等教育思想体系, 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关于高等教育科学知识的总和, 是人们借助一系列的高等教育概念、判断和推理所表达出来的关于高等教育本质及其规律的知识体系。[2]其作为一个特定的理论领域, 既具有一般理论所具有的特征, 又有自己的个性特征, 所以拥有着自己特定的范畴。

高教理论的范畴主要包括高等教育的概念和特征、高等教育的本质、高等教育的结构和功能、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高等教育的原则、高等院校功能定位、高等院校组织、高等学校制度、高校管理、教学管理、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过程, 以及课程论、教学论、教师论、德育论、体育论、科研论、美育论、教育评估等一系列围绕高等院校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这三大职能的知识。

(三) 高教理论与院校教育实践的互动关系

理论的第一要义在于实践。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理论源于实践, 理论为实践提供指导。理论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它来源于实践, 产生于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之中, 又高于实践, 是对社会生产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与此同时, 理论还必须回到实践中去, 这不仅是因为来源于实践的理论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接受检验, 在实践中不断修正理论自身的真理性、科学性, 而且社会生产实践需要正确的理论作指导, 这种指导是理论产生和存在的价值基础。

高教理论必须为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实践服务, 这既是理论研究的目的, 又是高等教育实践的迫切需求。我们都知道, 高等教育理论不是空中楼阁, 而是有着现实的基础。高等教育的理论源自于高等教育的实践, 大学是高等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 因此, 大学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则是高教理论产生和成长的土壤。在人类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发展过程中, 理论作为认识的成果, 与实践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两者是互相依存、相互转化的。因此, 理论和实践之间存在着一种不可分离的互动关系。

第一, 成熟、科学的高教理论来自于对教育实践的理性思考。高教理论的繁荣需要高教理论研究工作者持续地关注高等教育改革的实践。自从高等教育产生之日起, 在每一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上, 高等教育实践的具体内容都是不同的。在高教理论工作者密切关注高等教育实践的同时, 通过这些理论工作者的不断努力, 高教理论在高等教育实践的每一个发展阶段上也不断地得到充实和丰富, 逐步形成了比较系统全面的理论体系。现在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时期, 高等教育也已经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到大众化阶段。进入大众化后,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矛盾与问题, 如规模与质量、结构与效益、经费投入、师资力量、大学生就业等已经凸显。因此, 随着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的出现, 更需要广大高教理论研究工作者面对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特别是院校教育的具体实践, 加强理论研究工作, 为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道路上出现的新问题提供理论支撑, 从而丰富和发展我国的高教理论。

第二, 高教改革实践的顺利推进离不开成熟、科学的高教理论作指导。当前, 随着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 高等教育改革也在向纵深方向发展, 高教改革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一样, 是在前进道路上的探索, 是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发展。高教改革需要魄力和勇气, 但它更需要面对高教改革的具体实践以成熟、科学的高教理论作指导。同时, 这种理论也需要在改革的实践中不断完善, 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高教改革必须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则。

(四) 高教理论对院校实践具有前瞻性、指导性、规定性的作用

高等院校教育实践离不开高教理论的指导。高教理论虽来源于高等教育的实践活动, 是对高等教育实践活动经验的总结, 但它又高于实践, 具有很强的前瞻性。院校教育是实施高等教育活动的载体, 高等教育功能的实现有赖于院校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院校的教育实践活动不是盲目的、随意的, 必须要有成熟、科学的高教理论作指导。只有在高教理论指导下的院校教育实践才不会偏离发展方向。

高等教育理论来自高等教育实践, 对高等教育实践的理性思考和抽象概括的知识体系, 反映了高等教育实践的规律。高等教育理论的抽象性、主题化、逻辑性、概括性、有效性, 规定了高等教育理论对高等院校实践所具有的前瞻性、指导性、规定性的作用。

二、开展院校研究是有效发挥高教理论对院校教育实践指导作用的策略选择

(一) 科学定位:发挥高教理论对院校教育实践指导作用的关键

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是以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为己任的专门组织。而一所特定学校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则担负着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与高等教育理论成功运用于院校实践的双重职责, 或者说, 一所具体高等院校的研究机构必须架设起高等教育理论与高等院校实践的桥梁与纽带, 这是一所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存在理由和价值所在。这就要求高等院校的研究机构有科学的定位, 即明确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研究内容、研究目的、研究范式等问题, 以使高等院校高等教育机构所研究的成果, 能够为高等院校变革和发展实践服务。

正如上述, 高等教育理论是关乎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知识体系。从研究范围划分, 包括宏观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中观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微观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从研究类型划分, 有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一所具体高等院校的教育研究机构, 需要从事宏观的、中观的、微观的高等教育理论研究。

每一所高等院校, 作为人类传播和创新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 既具有一般大学所具有的共性特征, 担负着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职能, 又具有独特的自身组织特色。各高等院校由于学校的历史传统、学科结构、人员结构和组织文化的不同, 每一所大学的改革和发展都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不可能照搬别人的模式和经验, 因此, 每所大学都需要对自己进行研究。[3]为更好地促进大学自身的发展, 解决其内部的矛盾冲突, 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必须是以研究本校从实践中反映出来的微观的理论问题为主, 而宏观的、中观的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是为微观研究服务的, 即为本校教育实践中的微观研究提供支撑作用。我们这里所强调的微观研究, 是既要关注世界高等教育和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探索居于高等教育宏观形态上具有指导意义的本质性、基础性、普遍性、价值性的教育问题, 更要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对自己校内问题的研究, 为本校的发展建设服务。

由高等院校教育研究机构应该研究的内容, 可以逻辑性地导出:第一, 高等院校教育研究的目的是服务于本校教育改革实践的研究, 研究的选题必须来自本校的改革实践, 必须满足本校改革实践对教育理论之所需。第二, 研究方式必须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理论研究工作者必须深入到院校的实践中去。

特别强调的是, 一所院校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 必须坚持以研究本校改革和发展中的问题为根基, 以有效服务于本校改革和发展为价值取向, 如果想成为“天上飞的鸟”, 即以研究世界的、中国的高等教育问题为取向, 对于绝大多数高等院校而言势必没有“为”, 自然而然地也就没有了“位”, 这不仅导致高等教育机构没有存在的价值和理由, 更不能实现适应于本校的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

(二) 院校研究:发挥高等教育理论对高等院校教育实践指导作用的研究范式

(1) 院校研究功能定位及其原则。院校研究的本质是关于本校的一种自我研究, 也称之为校本研究。因此, 院校研究就是指研究者基于本校情境, 针对本校管理与运行中的实际问题所做的分析与咨询研究, 是高等院校为改进本校管理决策和运行状况而设定的专门实践领域, [4]以提高高校管理工作有效性为基本目的的研究。这种研究发生在研究者所在的大学或学院的内部, 研究的是本校的问题, 研究的目的在于为学校的决策提供咨询, 改进本校的教学与管理。这就要求研究者所做的研究必须考虑到本校的历史背景、学科结构、人员结构和所在院校的组织文化特征, 从本校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 为本校的管理和发展提供直接、有效的信息和咨询服务。

院校研究的功能指的是院校研究在履行了自己的职能之后对学校所发挥的作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意义。院校研究能直接服务于高等院校自身的教育管理与决策, 它有助于高等教育理论与高等教育实践的结合, 更有助于高等院校管理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5]因此, 笔者以为院校研究的功能应主要定位在探索院校内部的居于微观形态上的具体的现实的问题, 包括对改进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对策或方案、推进和革新教育教学方法与管理手段的研究。通过对本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实际问题开展研究, 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 为本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从而有效地促进本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活动的改进。

面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具体实践, 开展院校研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借鉴与创造相结合原则。院校研究源于美国, 后来一些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引进并发展出了适合本国国情的院校研究。我国开展院校研究, 首先要充分学习、借鉴美国及欧洲一些先进国家的经验, 特别要学习其精神实质。但我们决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 因为我们的国情、高等教育的体制、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和机构设置与欧美国家不相同, 而且我国现在正处于高等教育大发展、大变革中, 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因此, 我们要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进行创造,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院校研究。 (2) 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开展院校研究, 应遵循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这一基本原则, 既要把院校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 又要切实解决学校的现实问题。我们在对院校研究的性质、内涵、特点有一个基本认识的前提下, 要着手开展院校研究的实践, 边研究、边实践。对于学校实践问题, 我们首先要开展研究, 找出其问题的症结, 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推动方案的实施, 切实解决问题, 以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 (3) 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原则。院校研究需要上级领导的支持、参与, 没有领导的支持、参与, 不可能搞好院校研究。因此, 我们要主动向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汇报, 争取支持。同时, 我们要从力所能及的、基础的、具体的问题入手开展研究, 并着手推进解决这些问题。只有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 才能有效地推进院校研究。

(2) 院校研究的策略选择。树立校本研究理念。院校研究是把高教理论应用于高等院校教育管理, 旨在提高高等院校的教育管理水平。[6]作为一个实践领域, 开展院校研究同样需要理念的指导。就院校研究的实质而言, 是对“学校自身”进行的研究, 是一种“校本”研究。因此, 开展院校研究, 首要的是树立“校本”研究理念。这一理念包括三方面:一是为了学校, 二是在学校中, 三是基于学校。[7]“为了学校”是指院校研究旨在研究特定院校的特定问题, 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特定的方案和计划, 以作为该院校管理与决策的依据;“在学校中”是指, 院校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要由学校中的人自己来解决, 要经由学校校长、管理人员、教师的共同探讨、分析来解决, 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诸种方案要在学校中加以有效实施;“基于学校”是指对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进行批判性的自我研究, 目的是发现学校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提出解决方案, 促进学校工作的改进。

遵循行动研究范式。行动研究范式, 是指为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展开的研究, 需要研究者参与研究结果的执行或行动者直接参与研究活动, 是研究者和行动者相互合作甚至合二为一的研究活动。[8]开展院校研究之所以遵循这种研究范式, 是因为这种范式能反映院校研究的实质, 便于发挥院校研究的功能。院校研究强调研究者和管理者要结合起来, 参与整个研究过程, 有利于管理者及时发现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提高院校教育管理水平。行动研究也是一种辩证、反省、合作和探究的研究方式, 是一个不断揭示矛盾、提出问题和新的行动策略的过程。[9]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是行动研究的关键。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增强了研究的针对性, 使研究、改进成为学校内部自发的要求, 使管理者在工作中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采用实用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影响研究活动及制约研究成果的基本因素。院校研究方法的关键在于如何将有效的科学的研究方法应用到对单个院校的研究上。由于院校在运行过程中问题的多样性以及学校需求的多样性, 使得院校研究在内容和范围方面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因此, 各个院校要针对自己的实践, 选择灵活实用的研究方法。实用的研究方法, 要求研究方法的选择实用有效, 并有效地运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的方法, 积极开展院校研究。

摘要:理论概念及其特征是辨析、理解高等教育理论对院校教育实践价值的逻辑基础。高等教育理论对院校教育实践具有前瞻性、指导性、规定性的作用。发挥高等教育理论对院校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 高等院校教育研究机构必须科学定位, 重点开展微观研究以及选择院校研究范式。

关键词:高教理论,高教实践,高校教育研究机构,科学定位,院校研究

参考文献

[1]林聚任, 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4:45-46.

[2]尹弘飚, 艾兴.“教育理论指导实践”辨析——与彭泽平老师商榷[J].当代教育科学, 2003, (3) .

[3]刘献君.大力加强院校研究推进现代大学管理[J].高等教育研究, 2005, (1) .

[4]蔡国春.院校研究与现代大学管理——国院校研究模式研究与借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5]周川.院校研究的职能、功能及其条件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 2005, (1) .

[6]刘献君, 赵炬明, 陈敏.加强院校研究:高等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J].高等教育研究, 2002, (2) .

[7]郑金洲.走向“校本”[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0, (6) .

[8]毛景焕.论教育行动研究的功能[J].教育科学, 2000, (2) .

理论与实践价值 篇10

关键词:“两个必然”,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共产党宣言》中的“两个必然”的命题是十分重要的, 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是马克思在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从而得出的基本结论。尽管时间过去很久了, 但是, 无论是在理论上或是在实践上, “两个必然”的命题都具有永恒的意义, 供我们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1“两个必然”论断的理论价值

1.1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使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上

在马克思看来, 在历史和长河中, 无论哪种生产关系都在人类社会中有其产生的充分依据。并且经常的被更高的, 更新的, 更完美的生产关系来取代。所以一切生产关系都经历着一次次的历史更替。这就是生产力的发展, 它是生产关系能够形成的前提和理论基础。于此同时, 生产力是处在一个不断发展、运动的过程, 同时, 他也是最革命的因素。当它发展到一定程度, 原生产关系已经无法容纳它的时候, 那生产关系就必须要发生变革。因此, 用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来考察人类社会进化发展的历史, 那么历史的必然性和暂时性必定存在于一切的社会形态中, 资本主义一定会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1.2 运用剩余价值学说揭开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揭示了资本主义固有的内在矛盾

马克思指出, 资本主义生产的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所以资本家无论是从事什么样的经济活动都把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作为其目标。而他们又把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又重新投入到再使用中。从而完成扩大再生产。这样的结果, 就必然会造成两级分化的严重和贫困人群的增加。在社会中加大了阶级的矛盾与对立, 当这些矛盾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 就会爆发了无产阶级革命, 从而使资本主义灭亡, 社会主义最终取得胜利。

1.3 运用社会主要矛盾原理和阶级斗争学说论证了无产阶级的远大前途, 预见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

马克思认为,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 有一个基本矛盾, 即生产日益社会化与生产资料日益占有之间的矛盾。他在各个方面都有所体现, 首先在阶级关系上, 表现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而在经济生产生活中, 表现企业在有组织的与无政府状态下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的出现就导致了一次次的经济危机, 生产力也受到了极大破坏。这表明“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相反, 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 它已经受到这种关系的阻碍;而它一着手克服这种障碍, 就使整个资产阶级社会陷入混乱, 就使资产阶级所有制的存在受到威胁。”[1]可见, 社会化生产力是具有革命性的。它有着排斥私有、要求公有的性质, 所以它就成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依据。

2“两个必然”论断的实践意义

2.1 使“批判的武器”成为“武器的批判”, 使科学社会主义成为现实的伟大运动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 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 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 也会变成物质力量。”[2]这正是马克思在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中剥削的秘密以及固有的矛盾。他是在基于考察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生产关系。才得出这个历史结论。同时他号召大家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来夺取政权。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从而使社会主义运动变成现实而又伟大的运动。当“两个必然”理论与实践联系在一起, 就是无产阶级为解放自身而进行的自发革命, 就成为解放全人类的自觉行动。

2.2 有助于科学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实际把握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从而坚定共产主义信仰

1859年,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了“两个决不会”, 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 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 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 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 是决不会出现的。”[3]这就与“两个必然”实现了前后呼应。他们成为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的论证依据, 成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核心。

2.2.1 资本主义“垂而不死”并没有悖逆“两个必然”的论断

历史中, 任何一个社会形态的交替, 都经历过一段较长的时期, 资本主义在世界上占有统治地位, 大约也经历了五六百年的时间。而要达到社会主义, 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从而得到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从而建立一个高度文明, 民主、繁荣的新社会, 从而改变几千年来形成的传统观念。所以这样的变革又会是一场长期而又艰苦的斗争。

2.2.2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并没有消除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 当代资本主义正在朝着自我扬弃、自我否定的方向发展

多年以来, 我们在资本主义的发展潜力和生命活力缺乏清醒认识和足够的估计。十月革命胜利后, 列宁同志对社会主义革命形势的估计过于乐观, 认为共产主义马上到来。而资本主义中社会化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两者之间, 并非只有对立的一面, 在现在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还具有相当程度的适应能力。所以现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说明, 在其自身矛盾的作用下, 朝着自我否定、自我扬弃的方向发展已经越来越明显, 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正朝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

2.2.3 社会主义发展遇到困难和挫折是暂时的, 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才能最终战胜资本主义

为了实现社会主义这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 遇到困难也是暂时性的。因为这是历史的大趋势。社会主义最终能战胜资本主义, 就是凭借的是发达的生产力。同时它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力量。我们一定要记住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并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之后, 最重要的任务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同时在一定范围内阶级斗争都会长期存在, 在某种条件驱使下很可能激化, 但是, 阶级斗争已经不是社会主要矛盾了, 主要矛盾是发展生产与需要之间的矛盾。所以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大力发展生产力。只有当建立起充分的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够得到巩固, 并最终战胜资本主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25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9.

论中国宏观调控实践的理论价值 篇11

【关键词】概念;宏观调控;中国范式;理论价值

学术研究应该带有本国的文化特色,应该与国家大的环境息息相关,对于我国来说,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范式一直以来都是很多理论研究者所追求的目标,经济领域的研究也同样如此,而我国所进行的宏观调控正是极具我国特色的经济现象,对其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价值,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我们可以从我国宏观调控与西方经济管理的差异性出发,进一步的认识宏观调控的重要意义,从而更好的理解我国的经济体系。

一、我国宏观调控与西方之间的差异

自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经济突飞猛进,宏观调控在其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重要意义已经逐渐被人所认识,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宏观调控已经在进行第七轮的发展,在这个漫长的发展和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发现我国宏观调控与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有着十分巨大的差异,这体现在管理过程中的多个方面上,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认为宏观调控作为一种管理制度并非是市场的本质特性,而是在市场外部所形成的,而我国把宏观调控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

(2)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认为宏观经济作用在经济体系的各个层面上,但是不应该包括经济体系原有的结构,但是对于中国的宏观调控而言,却是着重强调宏观调节对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作用。

(3)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和我国在实行宏观调控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手段和政策也不尽相同,前者主要通过财政和货币来达到调控的目的,而在我国还会采取行政手段等来保证宏观调控的顺利进行。

尽管目前对于宏观调控的认知还存在着很多分歧,但是在世界金融危机大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却保持了持续高速的增长,这无疑提醒我们我国宏观调控极具理论研究价值,对我国构建起完善的经济体系大有好处。

二、宏观调控这一概念的形成

在改革开发之前,我国对市场经济的控制主要通过任务计划或者命令等对市场生产者实行直接的控制,而在改革开发以后,我国的经济体制开始发生转型,与此同时我国对市场经济的控制手段也在发生了变化,宏观调控的作用也渐渐的展现出来。在我国进行经济体系转型的过程中,我们能够发现从最初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宏观调节,到中期的控制,再到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报告指出: “这次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必须同加强和改善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的宏观调控结合起来……必须综合运用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纪律的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手段,五管齐下,进行宏观调控。”,宏观调控最终完成了概念的形成,并且在不断的进行完善和进步,可以说宏观调控是我国经济转型的产物,因此极具中国特色,并且不仅能够实现经济总量的控制,还对我国经济结构有着很好的把控作用。

三、中国宏观调控的理论意义

从上文笔者的论述中不难发现,我国的宏观调控是具有我国特色的,与西方经济管理有着极大差异的经济行为,并且有着巨大的实际作用,使得世界对于我国如何通过宏观调控度过经融危机十分的关注,因此笔者认为我国宏观调控最大的理论意义就是形成了宏观经济管理的中国范式。

第一,中国宏观调控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呈现出独特的认知路径。首先我們要明确宏观调控是我国特有的概念,并不存在于西方的经济理论当中,而是在我国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宏观调控作为一个经济学概念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践的理论产物,是基于中国经济现实的理论总结。

第二,中国的宏观调控行为植根于东方社会独特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一条中国式的经济、政治、文化线索决定了宏观调控通过目标和手段体系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尽管我国在改革开发开始之后,经济形成一片大好,但是仍然无法否认,我国的经济发展还存在很多不平衡的现象,这些都需要依靠宏观调控对市场结构的控制。其次,在政治和文化方面,中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干预经济方面有其特殊逻辑。由于市场经济除了往往带来更加激烈的竞争以外,还会带来权力的分割和转移,因此,我国不仅要保证经济的发展以外,还需要考虑各项因素对社会和国家的影响。

第三,中国的宏观调控受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指导,这套理论隶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范畴,我国从改革开发至今已有三十多年,在这一段时间里,我们完成了经济的转型,已经基本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系,并且合乎我国发展的要求,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我们不仅能够保证经济不收外界经济危机的重大影响,也会展现出更好的发展前景和更为旺盛的生命力。

第四,中国宏观调控的研究方法同样具有差异性。方宏观经济学不同流派有关宏观经济政策方面的研究大都基于几个隐含的假设,例如:宏观经济管理制度的特性、宏观经济管理的目的、宏观积极管理对市场结构的作用等等,不过对我国的宏观调控而言,这些假设的问题并不存在于我国的经济体系当中,因此,我们在借鉴西方经济管理经验时,应该充分的考虑到其理论意义在我国的适用性,做到合理的筛选和利用,使得我国经济能够获得更大的进步。

四、结语

我国的宏观调控所有显著的差异性都是无法从现有的理论框架中直接得到解释的,中国宏观调控具有明显的新范式特征,是改革开放后在中国市场化转型的过程中出现的经济现象,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宏观经济管理行为,有着自身的特殊逻辑。因此,我们说宏观调控形成了经济管理中的中国范式,我们对其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满平,黄文彬,黄应刚. 宏观调控政策运行机制、绩效评估和转换策略选择[J]. 经济学动态. 2011(03)

[2]张志敏,冯春安. 中国宏观调控理论的演变、纷争与挑战[J]. 经济学动态. 2009(11)

[3]张勇.宏观经济管理中国范式的形成与发展——论中国宏观调控实践的理论价值 [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2(01)

理论与实践价值 篇12

1 教育理论

理论一词源于希腊语“theoria”,是沉思或者思索的意思。一般笼统的看法是,理论就是我们关于事物的思索或者推测。教育学界往往把教育理论定义为“借助于一系列教育概念、教育判断和推理所表达出来的关于教育的本质及其规律的知识体系。”或者是“人们在对教育现象和教育实践的抽象、概括和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专门化、系统化的理性认识。”(2)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理论具有概括和普遍性、本质和规律性、系统和条理性这一系列的特征。

广义的教育理论是探讨“有教养的人”的培养问题,它不仅涉及教学法上的一些问题,而且关心叫什么和为什么目的而教的问题。(3)奥康纳在1957年出版的《教育哲学引论(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中把教育理论根据其元素不同的三个来源分成了三类,即“形而上学的”、“价值取向的”和“经验总结的”。形而上学的教育理论来自于柏拉图和中世纪经验哲学,在这一类早期的教育理论中,理论的作用是知道人们认识肉体和灵魂的相互关系,用教育来发展任的灵魂,“柏拉图的理想国家是一个教育的理想国家,而教育就是使灵魂转向以达到最高理念的唯一方式。”(4)价值取向的教育理论是指那些对国家和人的发展有指向和引导作用的理论,比如“公民教育”、“终身教育”以及一些教育标语和口号。经验性的教育理论是建立在心理学研究和实验的基础之上的,以心理学的发展为基础,在其前后出现的一种以经验为主的理论的总结。

2 教育模式

“教育模式”是在教育理论指导下,抓住特点,对教育过程的组织方式做简要概括,以提供教育实践选择;另一方面,对教育实践的经验作概括,抓住特点,则可得到个别的教育模式,以丰富教育理论。(5)比起教学模式,教育模式包括了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正规与非正规教育等各个方面,它是一个更大的概念,因而不同于教学模式;比起教育过程,模式更有重点性和关键性,而过程强调的是顺序,两者在相互关系上存在着一过程中多模式和一模式中多过程的逻辑关系;与教育方法相比,模式更加强调普遍的科学方法,具有一定的构架和概括性,而教育方法则是相对具体而可实施的。

在实体的或是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模式就被叫做实用模式,比如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当中,由于教师针对的是多数的学生,因而不能很好的给学生以一对一讲解,在这样一种实际条件下,教师让已经掌握了的同学把方法讲解给还不懂得同学听,之后发现这样的实际教学方法不仅暂时解决了学生学习的问题,也给教授的同学带来了整合和复述知识的机会,使其在给他人讲解的基础之上扎实了自己的知识,因而在这样一种教学实践当中,建立起了诸如“小老师培养模式”,这一模式充分利用了教学相长的优势,学生是某一实验的老师,同时又是其他实验的学生,通过教中学、学中教的方法做学习真正的主人。(6)在实际生产之前设计的理论模式也有多种。这些是概念模式,比如一套方程式。概念理论模式可以从理论中设计出来,因此建模就可以是建立理论的一个部分,但是理论模式不是理论。

3 教育实践

实践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活动,实践从人类劳动开始就开始发挥其作用。实践由人类一开始的物质生活实践,为人类提供物质和生存基础开始在人类生活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支持着人类生活,到后来逐渐发展为精神生活实践和社会变革的实践,叫做社会实践。实践与人息息相关,从人类生活中来,并且反作用于人类。而在社会实践当中,教育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种实践方式,教育实践的基本特点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使受教育者形成认识、掌握知识、发展智能、增强体质、培养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等。(7)教育实践的过程就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践与认识活动要素之间的联系及其相互作用。

教育实践由于其来自于人类生活,因而我们可以得到教育实践的基本特征,它具有客观性、能动性、历时性和系统性。教育实践与生活环境联系紧密,用简单的话说就是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存在与问题,通过实践的操作与检验,我们可以了解在怎么样的情况下,我们所采用的方法是合适的,并且我们可以通过经验总结来得出一些大致正确的认识。

4 理论、模式与实践三者之间的关系

4.1 模式是介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

在以上三个概念的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出,理论、模式与实践三者之间有一个相互作用的直线关系。互不包含,是一个直线的顺序关系,由图1我们可以看出这一逻辑关系的存在:

理论是概括性的、普遍存在的一种规律体系,它反映事物本质的核心的东西,而且不随时间和空间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理论较为抽象,是一种概括总结,具有指导意义。在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可以得出一定的科学模式,是对理论的再认识和条理化,模式的建立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模式介于理论和实践之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桥梁和连接环节。我们看一个模式是否合理,我们首先看它是不是有科学的理论知识作为指导,也就是说它是否经得起理论的逻辑检验,一个科学的模式就好像一个坚固的构架,有其严密性做为支撑。模式和实践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模式的出现使理论有了具体的“模样”,并且具有了实际的可操作性。好的模式在推及到教育生活中时,是可以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也就是说模式是具有具体可操作性的。因此模式就是介于理论和实践中间的桥梁,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4.2 价值教育中的理论、模式和实践分析

价值教育旨在发现人、寻找人的归属和提升人的生命意义与人生境界的教育。价值教育在各国特有的历史、政治和社会文化背景下展开,并且包括诸如道德、宗教、公民等一系列内容。价值教育是在当前社会的多元化、全球化冲突以及教育的功力和商业化基础之上倡导的一种教育形式,国际社会对教育价值的回归有着深刻的反思和研究,希望在倡导教育价值的同时提升人们对教育的人性回归。

价值教育的理论基础是关于道德、宗教和公民等的一系列普遍认识,“从理论研究来看,价值教育论是经济学、哲学和其他社会学科的价值研究在教育学中的延伸和渗透。”(9)哲学家的价值学说是价值教育的哲学理论基础,其中“价值哲学”是核心的理论观点,康德的新康德主义首先系统研究了价值问题,由此产生了“价值哲学”思潮,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理论是价值教育的理论基础。价值教育的理论存在以后,社会上出现很多对教育的新的思考,我们拿美国学者内尔﹒诺丁斯的“诺丁斯模式”为例,来讨论教育理论下的模式的形成。“诺丁斯模式”是以“关心”为主题来组织课程和教学的新教育模式,她对传统的学科中心教育模式提出了批评,她认为传统的教育模式只是关注于知识和学术的地位而忽略了教育对人本质的提升这个理念,她呼吁爱和学生需求,在这一基础上提出了很多新的教育理念。(10)

上一篇:监督人员下一篇: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