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理论与实践作业

2024-05-30

金融理论与实践作业(共8篇)

金融理论与实践作业 篇1

《金融理论与实务》作业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和组织形式。

2.“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是指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良币)必然要被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劣币)反而充斥市场。

3.消费信用:消费信用就是由企业、银行或其他消费信用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信用。

4.收益资本化:是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而倒过来算出有收益的事物(不论它是否是一笔贷放出去的货币金额,甚至也不论它是否是一笔资本)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习惯地称之为“收益资本化”。即:P=B/r

(P:本金,B:收益,r:利率)。

5.基准利率:基准利率是金融市场上具有普遍参照作用的利率,其他利率水平或金融资产价格均可根据这一基准利率水平来确定。

6.债券:是由债务人签发的,证明债权人有按约定条件获得利息和收回本金的权利的凭证。

7.股票:股份公司发给投资者作为投资入股的证书和索取股息红利的凭证

8.回购协议:是由借贷双方鉴定协议,规定借款方通过向贷款方暂时售出一笔特定的金融资产而换取相应的即时可用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后按预定价格购回这笔金融资产的安排。

9.到期收益率:是指将债券持有到偿还期所获得的收益,包括到期的全部利息。

10.股票的内在价值:是指股票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它是股票的真实价值,也叫理论价值。

11.金融衍生工具:又称“金融衍生产品”,是与基础金融产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指建立在基础产品或基础变量之上,其价格随基础金融产品的价格(或数值)变动的派生金融产品。

12.中央银行:是指专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统一管理金融活动并代表政府协调对外金融关系的金融管理机构。

13.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照通行的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改变银行资产报酬率的经营活动。

14.投资银行:是主要从事证券发行、承销、交易、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投资分析、风险投资、项目融资等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是资本市场上的主要金融中介。

15.并购业务:是指兼并和收购方面的业务。

16.保险利益:指的是被保险人对其所投保的标的所具有的法律上认可的经济利益。

17.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需要或要求。

18.货币供给:是指某一国或货币区的银行系统向经济体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金融过程。

19.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全部对外经济往来的系统的货币记录。

20.通货紧缩:是指由于货币供给不足而一面旗货币升值,物价普遍、持续下跌的货币现象。

通货膨胀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

21.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22.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或特殊用途的信贷而采用的信用调节工具。

23.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中央银行通过规定和调节信用交易、期货交易和期权交易中的最低保证金率,以刺激或抑制证券交易活动的货币政策手段。

24.道义劝告: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自己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威望,通过对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劝告影响其贷款和投资方向,以达到控制信用的目的。

25.窗口指导:中央银行根据产业行情、物价趋势和金融市场动向,规定商业银行的贷款重点投向和贷款变动数量等。

二、单项选择

1、在哪一种货币制度下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分数:1分)

B.双本位制

2、在一国的国民经济运行中,从整体视角来看货币资金的盈余部门是

(分数:1分)

A.个人部门

3、现代经济中最基本、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是

(分数:1分)

A.银行信用

4、我国消费信用的主要形式是

(分数:1分)

A.商业银行的消费信贷

5、不是消费信用典型形式的是

(分数:1分)

B.预付

6、马克思认为,正常情况下利率水平的上限是

(分数:1分)

C.平均利润率水平

7、强调货币因素在利率决定中作用的西方利率理论是指

(分数:1分)

C.凯恩斯的利率决定理论

8、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成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来表示的汇率标价方法是

B.间接标价法

9、在下列债券中风险最低、利率水平也最低的是

(分数:1分)

A.政府债券

10、由我国境内股份公司发行,以人民币标明票面价值,以外币认购,在境内证券交易所上市,共境内外投资者买卖的股票是

(分数:1分)

B.B股

11、我国的同业拆借市场真正启动的年份是在(分数:1分)

D.1986年

12、短期政府债券最早出现于

(分数:1分)

A.英国

13、满足了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间相互融资需要的是

(分数:1分)

B.转贴现

14、我国证券交易所实行的交易制度是

(分数:1分)

C.竞价交易制度

15、我国的融资融券股票交易方式属于

(分数:1分)

C.信用交易

16、股票技术分析最根本、最核心的条件是

(分数:1分)

B.假设价格沿趋势移动

17、金融衍生工具市场最早具有的、最基本的功能是

(分数:1分)

A.风险管理

18、金融互换合约产生的理论基础是

(分数:1分)

A.比较优势理论

19、金融机构的基本功能是

(分数:1分)

D.促进资金融通

20、有“央行的央行”之称的国际金融机构是

(分数:1分)

D.国际清算银行

2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是

(分数:1分)

C.成员国认缴的基金份额

22、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是

(分数:1分)

B.总分行制

23、当今国际银行业最流行的组织形式是

(分数:1分)

C.持股公司制

(控股公司制)

24、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负债业务是

(分数:1分)

B.存款

25、下列属于狭义表外业务的是

(分数:1分)

B.担保

26、商业银行最早的资产管理理论是

(分数:1分)

A.商业贷款理论

27、巴塞尔协议提出的资本充足实质上是监管资本的(分数:1分)

B.最低要求

28、被称为商业银行管理生命线的是

(分数:1分)

C.风险管理

29、投资银行最为传统与基础的业务是

(分数:1分)

B.证券承销业务

30、财产保险公司历史最为悠久的险种是

(分数:1分)

B.海上保险

31、投资银行参与风险投资主要通过哪个部门进行

(分数:1分)

D.风险资本部

32、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中最具创新的部分是

(分数:1分)

D.投机动机

33、在我国的货币层次划分中,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存款属于

(分数:1分)

C..M234、凯恩斯认为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取决于

(分数:1分)

C.收入水平

35、现金余额说又称为

(分数:1分)

B.剑桥方程式

36、我们通常所说的CPI是指

(分数:1分)

A.零售物价指数

37、国际收支平衡表上的数据是

(分数:1分)

A.流量

38、战争赔款、政府间的经济援助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哪个项目

(分数:1分)

C.经常转移

39、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最早具有的、最基本的政策目标是

(分数:1分)

A.稳定物价

40、菲利普斯曲线描述的是

(分数:1分)

A.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之间的关系

41、最早建立起中央银行体制下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国家是

(分数:1分)

D.法国

42、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给一级交易商德交易行为是

(分数:1分)

B.逆回购

43、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主要是

(分数:1分)

B.基础货币

44、最早实行金本位制的国家是

(分数:1分)

B.英国

45、区域性货币一体化的理论依据是

(分数:1分)

B.最适度货币区46、20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货币制度是

(分数:1分)

D.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47、多种利率并存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是(B)

(分数:1分)

B.基准利率

48、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的金本位制度盛行时期,阐述汇率变动原因的主要理论是

B.国际借贷说

49、影响汇率变动的短期因素有

(分数:1分)

D.政府干预

50、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的汇率制度是

(分数:1分)

C.货币局制度

51、由于金融市场上金融工具交易价格的波动而给金融工具的持有者带来损失的可能性,这种风险被称为

(分数:1分)

C.市场风险

52、集合竞价制度只有一个成交价格,成交价的确定原则通常是

(分数:1分)

A.最大成交量原则

53、金融期货中最早出现的品种是

(分数:1分)

B.外汇期货

54、最早实行金本位制的国家是

(分数:1分)

B.英国

55、区域性货币一体化的理论依据是

(分数:1分)

B.最适度货币区56、20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货币制度是

(分数:1分)

D.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57、世界上使用纸币最早的国家是

(分数:1分)

B.中国

58、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跨越主权国家创造的信用货币是

(分数:1分)

D.欧元

59、在我国的社会融资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

(分数:1分)

B.间接融资

60、仅反映市场中货币资金的供求关系,不包含对任何风险因素补偿的利率是

B.无风险利率

61、多种利率并存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是

(分数:1分)

B.基准利率

62、被认为是计量利率最精确的指标是指

(分数:1分)

B.到期收益率

63、强调非货币的实际因素在利率决定中起作用的理论是

(分数:1分)

A.传统利率理论

64、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的金本位制度盛行时期,阐述汇率变动原因的主要理论是

B.国际借贷说

65、影响汇率变动的短期因素有

(分数:1分)

D.政府干预

66、在汇率标价方法中,我国采取的是

(分数:1分)

A.直接标价法

67、一国货币对外贬值一般能起到

(分数:1分)

A.促进出口、抑制进口

68、汇率的自由浮动又被称为

(分数:1分)

D.清洁浮动

69、由于金融市场上金融工具交易价格的波动而给金融工具的持有者带来损失的可能性,这种风险被称为

(分数:1分)

C.市场风险

70、国库券的最终发行价格按所有购买人实际报价的加权平均价确定,不同的购买人支付相同的价格,这种方式被称为

(分数:1分)

B.荷兰式招标

71、货币市场的突出特点是

(分数:1分)

A.交易期限短

72、我国中央银行票据的发行始于

(分数:1分)

C.2002年

73、集合竞价制度只有一个成交价格,成交价的确定原则通常是

(分数:1分)

A.最大成交量原则

74、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又称为

(分数:1分)

C.MACD指标

75、我国目前发行债券大多采取

(分数:1分)

B.平价发行

76、债券的票面年收益与票面额的比率是指

(分数:1分)

D.名义收益率

77、下列属于系统性风险的是

(分数:1分)

A.通货膨胀风险

78、金融期货中最早出现的品种是

(分数:1分)

B.外汇期货

79、远期合约最主要的特点在于

(分数:1分)

B.非标准化合约

80、只允许期权的持有者在期权到期日行权的期权合约是指

(分数:1分)

A.欧式期权

81、接受从中国银行剥离出来的不良资产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

(分数:1分)

C.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

82、我国民族资本自建的第一家股份制银行是

(分数:1分)

B.中国通商银行

83、我国“大一统”的金融机构体系时期是指

(分数:1分)

B.1953年-1978年84、1995年组建的第一家民营商业银行是

(分数:1分)

D.中国民生银行

85、是商业银行最基本、最重要的业务

(分数:1分)

A.负债业务

86、按规定可计入商业银行附属资本的债券是

(分数:1分)

C.混合资本债券

87、下列贷款质量最高的是

(分数:1分)

A.关注贷款

88、商业银行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是

(分数:1分)

D.现金资产

89、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的资产管理理论是

(分数:1分)

C.预期收入理论

90、从内部风险管理者的角度可把商业银行资本定义为

(分数:1分)

A.经济资本

91、反映商业银行实际拥有的资本水平,也是其可以直接利用的资金来源的是

D.账面资本

92、巴塞尔协议规定的资本充足率是

(分数:1分)

B.8%

93、投资银行不承担证券承销风险的方式是

(分数:1分)

A.代销

94、保险活动中最重要的原则是

(分数:1分)

C.损失补偿原则

95、能够有效防止道德风险发生的原则是

(分数:1分)

A.保险利益原则

96、在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中,与货币必要量呈反比的因素是

(分数:1分)

B.货币流通速度

97、在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中,决定货币需求量的重要因素是

(分数:1分)

A.永恒收入

98、属于中央银行负债业务的是

(分数:1分)

D.储备货币

99、与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创造呈正比的因素是

(分数:1分)

A.原始存款

100、证券市场信用控制属于

(分数:1分)

A.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三、多项选择

1、下列属于信用货币范畴的有

(分数:2分)

A.纸币

C.银行券

D.存款货币

E.电子货币

2、在货币制度中国家对货币单位的规定通常包括.(分数:2分)

A.货币单位的名称

D.货币单位的值

3、间接融资的优点有.(分数:2分)

A.灵活便利

D.分散投资、安全

E.具有规模经济

4、消费信用的典型形式是

(分数:2分)

A赊销

C.分期付款

D.消费信贷

5、实际利率理论认为利率决定中的主要因素是

(分数:2分)

C.储蓄

D.投资

6、根据我国的有关规定,外汇包括

(分数:2分)

A.外币现钞

B.外币支付凭证

C.外币有价证券

D.特别提款权

E.国际金融组织借款

7、金融市场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分数:2分)

A.市场参与主体

B.金融工具

C.交易价格

D.交易的组织形式

8、金融工具的特征主要有.(分数:2分)

A.期限性

C.流动性

D.风险性

E.收益性

9、公司债券按内含选择权可分为.(分数:2分)

A.可转换债券

B.可赎回债券

C.偿还基金债券

E.带认股权证的债券

10、货币市场的特点主要有.(分数:2分)

A.交易期限短

B.流动性强

D.安全性高

E.交易额大

11、下列属于债券非系统性风险的是.(分数:2分)

C.违约风险

D.流动性风险

12、目前我国债券市场体系包括以下子市场.(分数:2分)

A.银行间市场

B.交易所市场

E.商业银行柜台市场

13、基金收益主要来源于.(分数:2分)

A.红利

B.股息

C.债券利息

D.买卖证券差价

E.银行存款利息

14、证券投资基金(的特点)实行的投资原则是.(分数:2分)

A.集中管理

B.组合投资

E.专业理财

15、基础性金融工具主要有.(分数:2分)

A.本币

B.外币

D.股权工具

E.特别提款权

16、目前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最为普遍运用的衍生工具有.(分数:2分)

A金融远期

C.金融期货

D.金融期权

E.互换

17、我国与1994年成立的政策性银行是.(分数:2分)

A.国家开发银行

C.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D.中国进出口银行

18、目前全球性的国际金融机构主要有.(分数:2分)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世界银行集团

D.国际清算银行

19、世界银行集团有以下机构组成.(分数:2分)

A.世界银行

B.国际金融公司

C.国际开发协会

D.国际投资争端处理中心

E.多边投资担保机构

20、按贷款质量划分,通常所说的不良贷款是指.(分数:2分)

C.次级贷款

D.可疑贷款

E.损失贷款

21、根据巴塞尔协议,银行二级资本包括.(分数:2分)

C.未公开储备

D.重估储备

E.普通准备金

22、我国的人寿保险可分为.(分数:2分)

A.死亡保险

B.生存保险

C.生死合险

23、弗里德曼认为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主要有.(分数:2分)

A人力财富

B.非人力财富

D.持有货币的机会成E.持有货币带来的效用

24、现代货币制度下,在货币供给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主体有.(分数:2分)

A.中央银行

B.商业银行

25、影响商业银行存款派生能力的因素主要有.(分数:2分)

A原始存款

B.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C.超额存款准备金率

D.现金漏损率

四、简答题

1.消费信用的积极作用

(1)消费信用的正常发展可以促进一国的经济发展。

(2)使消费者实现了了跨时消费的选择,提升了消费者的生活质量及其效用总水平。

(3)有利于促进新产品、新技术的推销及产品的更新换代。

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

(1)“双挂钩”的安排

(2)实行固定汇率制

(3)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为会员国解决国际收支困难事先作出安排.3.间接融资的优点和局限性(缺点)

(1)优点:灵活便利。分散投资、安全性高。具有规模经济。

(2)缺点:割断了资金供求双方的直接联系。

相应增加了资金需求者的筹资成本,减少了资金供给者的投资收益。

4.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

(1)流通中的信用货币主要由现金和存款货币构成;

(2)现实经济中的货币均通过金融活动投入流通;

(3)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对信用货币进行统一管理与调控成为金融和经济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5.直接融资的优点和局限性(缺点)

(1)优点:

有利于引导货币资金合理流动

有利于加强货币资金供给者对需求者的监督

有利于筹集稳定长期使用的资金

降低了筹资成本,提高了投资收益

(2)局限性(缺点):

受制于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与效率

有较高的风险

6.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

(1)浮动汇率制度合法化

(2)黄金非货币化

(3)国际储备多元化

(4)多渠道调节国际收支.7.利率在微观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1)利率的变动影响个人收入在消费和储蓄之间的分配

(2)利率的变动影响金融资产价格,进而影响人们对金融资产的选择

(3)利率的变动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和经营管理

8.利率发挥作用的条件

(1)微观经济主体对利率的变动比较敏感

利率弹性:储蓄的利率弹性,投资的利率弹性

(2)由市场上资金供求的状况决定利率水平的升降

(3)建立一个合理、联动的利率结构体系

9.金融工具的特征

(1)期限性

(2)收益性

(3)流动性

(4)风险性

10.金融市场的特点

(1)

市场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是借贷关系和委托代理关系,是以信用为基础的资金的使用权和所有权的暂时分离或有条件的让渡。

(2)

金融市场的交易对象不是普通商品,而是特殊的商品——货币资金及其衍生物。

(3)

金融市场的交易方式具有特殊性。

(4)

金融市场的价格的决定较为复杂,影响因素很多并且波动巨大。

(5)市场交易的场所在大部分情况下是无形的。

11.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与普通定期存款的区别

(1)存单面额大

(2)存单不记名,可转让

(3)存单的二级市场发达,交易活跃

12.公募发行的优缺点

优点:

(1)公募以众多的投资者为发行对象,筹集资金潜力大,适合于证券发行数量较多、筹资额较大的发行人;

(2)公募发行投资者范围大,可避免囤积证券或被少数人操纵;

(3)只有公开发行的证券方可申请在交易所上市,因此这种发行方式可增强证券的流动性,有利于提高发行人的社会信誉。

缺点:如发行过程比较复杂,登记核准所需时间较长,发行费用也较高。

13.证券私募发行的优缺点

优点:

(1)发行要求低;

(2)节约发行时间及成本;

(3)承销费用低;

(4)收益高等

缺点:流动性较差、发行面窄不利进一步发行。

14.期权交易的特点

(1)

交易的对象是一种权利,一种关于买进或卖出的股票权利的交易,而不是任何实物;

(2)

交易双方承担的权利和义务不一样;

(3)

期权买卖的风险较小。

15.证券投资基金的特点

(1)组合投资、分散风险。

(2)集中管理、专业理财。

(3)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16.金融衍生工具的特点

(1)价值受制于基础性金融工具

基础性金融工具主要有三大类:货币、债务工具、股权工具

(2)具有高杠杆性和高风险性

财务杠杆方式,即交纳保证金的方式

提高投资效益

高风险性

(3)结构复杂、设计灵活

17.金融期货市场的交易规则

(1)交易品种为规范的、标准化的期货合约

(2)交易实行保证金制度

(3)交易实行当日无负债结算制度,即盯市制度

(4)交易实行价格限制制度

(5)交易实行强行平仓制度

18.商业银行证券投资业务的特点

(1)主动性强

(2)流动性强

(3)收益的波动性强

(4)易于分散管理

19.提高资本充足率的途径

(1)增加资本总量

(2)收缩业务,压缩资产总规模

(3)调整资产结构,降低高风险资产占比

(4)提高自身风险管理水平,降低资产的风险含量

20.保险的基本原则

(1)保险(可保)利益原则

(2)最大诚信原则

(3)损失补偿原则

(4)

近因原则

21.保险(可保)利益原则的意义

(1)可以防止变保险合同为赌博性合同;

(2)可以防止被保险人的道德危险;

(3)可以限制保险补偿的程度

22.我国货币需求的主要决定和影响因素

(1)收入:收入与货币需求总量呈同方向变动。

(2)价格:价格和货币需求尤其是交易性货币需求之间是同方向变动的关系。

(3)利率:利率变动与货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是反方向的。

(4)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总需求是反向变动的关系,并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二者之间的变化存在固定的比率。

(5)金融资产的收益率:更多的影响货币需求的结构

(6)

企业与个人对利率与价格的预期

(7)财政收支状况

(8)其他因素:信用的发展状况,金融机构技术手段的先进和服务质量的优劣,国家的政治形势对货币需求的影响等。

23.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的关系

(1)市场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

(2)货币需求决定货币供给。

(3)货币供给形市场总需求。

(4)市场总需求决定市场供给。

24.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选择标准

(1)可测性

(2)可控性

(3)相关性

(4)抗干扰性

25.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环节

(1)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

(2)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到企业、居民等非金融部门

(3)从非金融部门的各类经济行为主体到社会各经济变量

26.信用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积极作用

(1)调剂货币资金余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2)动员闲置资金,推动经济增长

27.商业票据的特征

(1)是一种有价票证

(2)具有法定的式样和内容

(3)是一种无因票证

(4)可以转让流通

28.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关系

(1)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广泛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

(2)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3)银行信用进一步促进了商业信用的发展

29.传统利率决定理论

利率的变化取决于投资流量与储蓄流量的均衡:投资不变,储蓄增加,均衡利率水平下降;储蓄不变,投资增加,则有均衡利率的上升。

30.凯恩斯的利率决定理论

利率决定于货币供求数量,货币供给量取决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而货币需求量又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流动性的偏好强,愿意持有货币,当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利率上升;反之,利率下降。

31.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外汇供求是决定汇率变动趋势的主要因素,而影响外汇供求的因素有:

(1)通货膨胀:外汇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跌。

(2)经济增长:影响复杂,短期增长外汇汇率由升值趋势,长期增长本币汇率由升值趋势。

(3)国际收支:逆差则本币汇率下跌,顺差则本币汇率上升。

(4)利率:通过短期资本的跨国流动实现,高利率导致即期外汇汇率下跌;低利率导致即期外汇汇率上升。

(5)心理预期:主要影响短期汇率的变动。

(6)政府干预:影响汇率的短期走势。

32.汇率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1)

本币汇率下降,即对外贬低,能促进出口、抑制进口;若本币汇率上升,即对外升值,则有利进口,不利出口。

(2)

这必须有一个伴随的条件,即进出口需求有价格弹性——进出口品的需求会由于进出口品价格的变动而变动。

(3)

汇率下降,出口商品量能否增加,还要受商品供给扩大的可能程度,即出口供给弹性所制约。

当竞争对手通过贬低各自本币汇率等措施加以反击时,竞争的优势即不复存在。汇率作用于进出口,是规律;但如果不具备必要的条件,作用并不会实现。

33.汇率对资本流动的影响

(1)

汇率的变动对国际之间长期投资的影响不太直接。因为长期资本的流动主要以利润和风险为转移。

(2)

对于短期资本流动,汇率的影响是直接的:

当存在本币对外贬值的趋势下,以本币计值的各种金融资产会被转兑成外汇,资本外流;反之,当存在本币对外升值的趋势,会引发资本的内流。

34.债券与股票的区别

(1)偿还期限上

(2)分享股息与红利上

(3)剩余财产追索权上

(4)公司决策权上

(5)风险上

(6)选择权上

35.金融市场的功能

(1)资金聚集与资金分配功能

为资金盈余者提供金融工具

实现金融资源的最优配置

(2)风险分散与风险转移功能

风险分散功能的体现

风险转移功能:金融工具的转让

(3)对宏观经济的反映与调控功能

反映功能:“晴雨表”

调控功能:首先,金融市场是中央银行进行货币政策操作的场所;其次,财政政策的实施也离不开金融市场;前提条件: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与完善程度

36.货币市场的功能

(1)它是政府、企业调剂资金余缺、满足短期融资需要的市场

政府:发行国库券

企业:商业票据

(2)它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流动性管理的市场

通过参与货币市场的交易活动进行

(3)它是一国中央银行进行宏观金融调控的场所

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进行

(4)它是市场基准利率生成的场所

货币市场的高安全性决定的37.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功能

(1)价格发现功能

(2)套期保值功能

(3)投机获利手段

38.国际金融机构的作用及局限性

(1)作用

维持汇率稳定。

对金融业的国际业务活动进行规范、监督与协调。

提供长短期贷款以调节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和促进经济发展。

积极防范并解救国际金融危机。

就国际经济、金融领域中的重大事件进行磋商。

提供多种服务,加强各国经济、金融往来。

(2)局限性

领导权被主要发达国家控制

贷款往往附加限制性条件

39.商业银行的特性

(1)企业性

商业银行隶属于企业范畴,要符合《公司法》的有关规定

采取公司制的形式,以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最为典型

(2)金融性

经营对象上,货币这种特殊商品

经营方式上,借贷方式

高财务杠杆效应和高经营风险

(3)银行性

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相比具有银行性

吸收存款、信用创造

发放贷款

支付结算

业务范围广泛、功能全面

40.投资银行的基本职能

(1)媒介资金供需,提供直接融资服务

资金供求双方的中介人

设计合理的交易方式

(2)构建发达的证券市场

投资银行通过咨询、承销、分销、代销等方式帮助构建证券发行市场

投资银行以做市商、经纪商和交易商的身份参与证券交易市场活动

投资银行在证券市场的业务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

投资银行促进证券市场的信息披露

投资银行业是华尔街的心脏,是华尔街存在的最重要理由

(3)优化资源配置

投资银行的推介与承销,引导资金流向

提供并购服务,优化资源配置

(4)促进产业集中

内在动力及优胜劣汰驱动的产业集中

投资银行促进的产业集中

41.现阶段我国货币供应量划分

M0=流通中现金,即我们习称的现金

M1=M0+活期存款

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其中,M1,我们称为狭义货币量;M2,称广义货币量;

42.通货紧缩的负面影响

通货紧缩被称为经济衰退的加速器

(1)从投资看,物价下跌使实际利率提高导致企业减少投资,缩减生产规模,进而经济萧条。

(2)从消费看,物价还会下跌的预期使人们减少即期消费。经济进一步陷入衰退。

43.货币政策的特点

(1)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

是有关经济增长、物价稳定等宏观变量

(2)货币政策是调节社会总需求的政策

通过调节货币供给影响需求,间接影响社会总供给

44.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有点和局限性

优点:

(1)中央银行具有主动权

(2)作用迅速有力,见效快

局限性:

(1)缺乏弹性、有固定化倾向

(2)“一刀切”式的做法难以把握货币政策的操作力度与效果

(3)增加了银行流动性风险和管理的难度

45.再贴现政策的优缺点

优点:

(1)履行“最后贷款人”职责

(2)体现中央银行政策意图

(3)既可调节货币总量,又可调节信贷结构

缺点:

(1)中央银行出于被动地位

(2)影响力有限

五.论述题(仅提供答案要点,自己寻找论述答案)

1.分析消费信用的作用及在我国开展应注意的问题

消费信用的积极作用

(1)消费信用的正常发展可以促进一国的经济发展。

(2)使消费者实现了了跨时消费的选择,提升了消费者的生活质量及其效用总水平。

(3)有利于促进新产品、新技术的推销及产品的更新换代。

消费信用的消极作用:消费信用的盲目发展,也会带来不利影响:

(1)掩盖消费品的供需矛盾;

(2)容易引起过度消费,使消费者债务负担过重,导致生活水平下降;甚至危及社会经济安全。

2.试述利率的作用及利率发挥作用应具备的前提条件

利率在微观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1)利率的变动影响个人收入在消费和储蓄之间的分配

(2)利率的变动影响金融资产价格,进而影响人们对金融资产的选择

(3)利率的变动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和经营管理

利率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

如上所述,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改变将共同作用于社会总储蓄、总消费和总投资这些宏观经济变量,使这些变量随之发生变化。

利率发挥作用的条件

(1)微观经济主体对利率的变动比较敏感

利率弹性:储蓄的利率弹性,投资的利率弹性

(2)由市场上资金供求的状况决定利率水平的升降

(3)建立一个合理、联动的利率结构体系

3.试述汇率的作用

(1)

汇率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2)汇率对资本流动的影响;

(3)汇率对物价水平的影响;

(2)汇率对资产选择的影响.4.现阶段我国货币需求的主要决定与影响因素

(1)收入:收入与货币需求总量呈同方向变动。

(2)价格:价格和货币需求尤其是交易性货币需求之间是同方向变动的关系。

(3)利率:利率变动与货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是反方向的。

(4)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总需求是反向变动的关系,并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二者之间的变化存在固定的比率。

(5)金融资产的收益率:更多的影响货币需求的结构

(6)

企业与个人对利率与价格的预期

(7)财政收支状况

(8)其他因素:信用的发展状况,金融机构技术手段的先进和服务质量的优劣,国家的政治形势对货币需求的影响等。

5.如何评价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初始意义在于保证商业银行的支付和清算,之后逐渐演变成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量的政策工具。存款准备率及法定准备的构成与应保持的限额,对银行的资产负债比率及经营方向有着直接的影响。如存款准备率提高,可以促进商业银行多吸收存款以保持原有的资产规模,或收缩贷款、减少投资、出售债权以适应被压缩的可用资金规模。中央银行通过增大或降低存款准备率来调节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控制货币供应量的伸缩,以达到稳定通货的政策目的,因而存款准备金制度成为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一项有效工具。

简述法定存款准备率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法定存款准备率——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其吸收存款的一部分上缴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的比率。优点:

即使准备率调整的幅度很小,也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巨大波动;

其他货币政策工具都是以存款准备金为基础;

即使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由于种种原因持有超额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调整也会产生效果;

即使存款准备金维持不变,它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商业银行体系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局限性:

法定存款准备率调整的效果比较强烈,致使它有了固定化的倾向;

存款准备金对各种类别的金融机构和不同种类的存款的影响不一致,因而货币政策的效果可能因这些复杂情况的存在而不易把握。

六.计算题

1.假如某块土地的年平均收益为10000元,年利率为5%,这块土地相当于多少资本金额?如果利率上升至8%,这块土地的年平均收益不变,计算这块土地相当于多少资本金额?

解题:资本金额计算公式:P=B/r

(P:本金,B:收益,r:利率)。

(1)年利率为5%时,土地的资本金额:P=B/r

=10000/5%=200000(元)

(2)利率上升至8%,土地的资本金额:P=B/r=10000/8%=125000(元)

2.某基金2008年8月1日发行,发行时基金单位净值为1元,到2010年8月1日,该基金的总资产市值为107亿元,总负债为15亿元,当日共有基金份额100亿份,期间该基金共有现金分红3次,每次每份基金分红分别为0.11元、0.14元、0.09元,求该基金在到2010年8月1日的单位净值与累计单位净值。

解题:(1)基金单位净值计算公式:单位净值=(总资产-总负债)/基金单位总数

基金单位净值

=(107—15)/100=0.92(元)

(2)基金累计单位净值计算公式:累计单位净值=单位净值+累计分红派息

基金累计单位净值

=0.92+0.11+0.14+0.09=1.26(元)

3.假设某债券的票面额为100元,5年偿还期,年息6元,某投资人在债券发行后1年以105元买入,一直持有到期,计算该投资人获得的现时收益率和到期(持有期)收益率。

解题:(1)现时收益率计算公式:现时收益率=年息票利息/购买债券的价格×100%

现时收益率=

6/105×100%=5.71%

(2)到期(持有期)收益率计算公式:

到期(持有期)收益率=(到期本息和-买入价格)/(买入价格×持有年限)×100%

到期(持有期)收益率=(100+5×6-105)/(105×4)×100%=5.95%

4.假如某银行吸收到一笔100万元的现金存款,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20%,请计算银行体系的派生存款。如果该银行的现金漏损率为12%,又保存了8万元的超额准备金,计算银行体系的派生存款。

解题:(1)派生存款计算公式:派生存款=原始存款×(1/法定存款准备率-1)。

派生存款=

100×(1/20%-1)=400(万元)

(2)派生存款计算公式:

派生存款=原始存款×【1/(法定存款准备率+现金漏损率+超额准备金率)-1】

派生存款=100×【1/(20%+12%+8/100×100%)-1】=100×1.5=150(万元)

5.某投资人以9800元的价格购买了一张91天期的面额为10000元的国库券,试计算国库券到期时该投资人的年收益率。

解题:(1)贴现债券年收益率计算公式:

贴现债券年收益率=(债券面额—发行价格)/发行价格×(365/实际天数)×100%

国库券到期年收益率=(10000—9800)/9800×(365/91)×100%=8%

6.2009年11月发行的A基金单位面值为1元,规定了两档认购费率:一次认购金额在1万元(含1万元)---500万元之间,认购费率为1.5%;一次认购金额在500万元(含500万元)以上,认购费率为1%。

(1)

某投资人用10万元认购A基金,请计算认购的基金份额。

(2)

2011年4月7日,该投资者赎回其所持有的全部A基金,当日基金的单位净值为1.3元,如果赎回费率为0.5%,请计算该投资者的赎回金额。

解题:(1)认购的基金份额计算公式:认购的基金份额=净认购金额/基金单位净值

其中:净认购金额=认购金额/(1+认购费率)。

认购的基金份额=10/(1+1.5%)/1=9.8522(万份)

(2)

投资者赎回金额计算公式:

投资者赎回金额=(赎回份数×当日基金单位净值)×(1—赎回费率)

投资者赎回金额=(9.8522×1.3)×(1—0.5%)=127.438(万元)

7.假如在某时点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为10万亿元,M0为4万亿元、M2为67万亿元,请计算此时的货币乘数。

8.假如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0%,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为3%,现金漏损率为5%,请计算此时的存款派生乘数。如果原始存款为500万元,此时的派生存款是多少?

解题:(1)存款派生乘数计算公式:

存款派生乘数=1/(法定存款准备率+现金漏损率+超额准备金率)

存款派生乘数=1/(10%+5%+3%)=5.55(倍)

(2)派生存款计算公式:

派生存款=原始存款×【1/(法定存款准备率+现金漏损率+超额准备金率)-1】

派生存款=500×【1/(10%+5%+3%)-1】=2278(万元)

9.在某时点,流通中现金为500亿元,商业银行活期存款总额为1200亿元,企业单位定期存款为600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为900亿元,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存款为300亿元,其他存款400亿元,请计算此时的M1和M2。

解题:(1)M1计算公式:M1=现金+活期存款

M1=500+1200=1700(亿元)

(2)M2计算公式: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M2=1700+600+900+400

+300=3900(亿元)

10.假设某银行向其客户发放了一笔金额为100万元,期限为4年,年利率为6%的贷款,请用单利与复利两种方法计算该银行发放这笔贷款可以获得的利息额。

解题:(1)单利计息计算公式:利息额=本金×利率×年数

单利计息利息额=100×6%×4=24(万元)

(2)复利计息计算公式:利息额=本金×【(1+利率)

年数(次方)

-1】

复利计息利息额=100×【(1+6%)

4(次方)

-1】=26.25(万元)

金融理论与实践作业 篇2

一、 正规农村合作金融

正规农村合作金融是由农村信用社、 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组成的。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正规农村合作金融的实力以及支农、 惠农能力不断增强,从而为农村经济的稳步、快速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支持与帮助。

(一)农村信用社

正规农村合作金融的各组成部分都有其不同的组织形式, 农村信用社主要是以县为单位的统一法人社的形式存在, 该组织形式运用的是合作制的原则。

(二)农村合作银行

农村合作银行是以股份合作制为其组织形式的, 股份合作制是一种新形式的合作方式,这种合作方式的运用主要是坚持合作制的原则, 并且在此基础上吸收股份制。 农村合作银行的主要入股人员是其辖区下的农民,工商户,企业法人等,入股人员坚持自主自愿的原则参与入股,农村合作银行的经营者则坚持效益性和安全性等的经营原则。

(三)农村商业银行

农村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同样是股份制, 其辖区内共同参与入股的农民、农村商户、企业法人以及其他的经济组织形式等组成的地区性的经济合作组织。 它对农村的金融市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覆盖面广, 涉及到了许多银行涉及不到的偏远农村, 便利了这些地区的金融业务的办理。

二、非正规农村合作金融

非正规农村合作金融是农村合作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组织形式有:民间私人借贷、合会、地下钱庄、农民资金互助组。

(一)民间私人借贷

民间私人借贷是非正规农村合作金融最为普遍的组织形式, 这种借贷的借贷金额小,主要是发生在熟人之间,是亲朋好友,乡亲邻里之间的一种低息非营利性的借贷, 以及非亲朋好友间的高息盈利性的借贷。

(二)合会

合会也是一种普遍的借贷方式,它的典型的特征是合作。

(三)地下钱庄

地下钱庄是一种小范围内的盈利性的经济组织, 主要是有血缘或者是地缘关系的合伙人入股, 为合伙人提供贷款或以高于其他金融组织的贷款利息向外发放贷款;

(四)农民资金互助组

农民资金互助组也是基于血缘和人缘关系的一种自主自愿组成的资金互助组织。

三、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经历的实践历程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

(一)试办与大规模发展阶段(1949—1957年)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民经济困难,农村信用合作组织少,仅有800多个,为了促进经济发展,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复兴,1949年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该纲领规定:“关于合作社,鼓励和扶住广大劳动人民根据自愿原则,发展合作事业。 在城镇中和乡村中组织供销合作社、消费合作社、信用合作社、生产合作社和运输合作社,在工厂、机关和学校中,应尽先组织消费合作社。 ”1951年第一次金融工作会议召开,会议确定在全国各地试办农村信用合作组织, 截止到1953年末,全国共建成了25290个合作组织。

(二)曲折发展阶段(1958———1978年)

在这一期间,农村合作社经历了巨大的变革,人民公社化以后,农村合作社的归属权先后属于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导致了合作社经营权的丧失,以及之后经历的“文化大革命”导致了合作社经营的混乱,给合作社带来了极大的损伤。 到1958年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合作社管理权的下放也到给合作社带来了损害。 1957———1958年合作社处于名存实亡状态,农村信用社经历了曲折发展甚至是停滞状态。

(三)改革调整阶段(1979———1995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的土地改革,农民生产积极性极大地提高,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为了满足农民融资的多方面需求,我国对农村信用合作社进行了改革调整,农村合作社成为集体金融组织,在组织上,管理上等多方面恢复力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合作性质,随着农民受益的增加,农村信用合作社还开展了多种金融服务,1985年之后基本实现了自主经营。

(四)独立发展阶段(1996———2002年)

1996年《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出台,1997年《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意见》出台,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信用社改革规范整顿管理工作的意见》 出台,这些意见的出台使农村信用合作社从此走上独立发展之路。

(五)深化改革阶段(2003———)

2003年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 》的出台是农村信用合作社深化改革的开始,此轮改革按照的原则是商业可持续原则,促进农村地区投资多元化,这次改革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四、结束语

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是农民在自愿自主原则的基础上, 进行的非盈利性的合作组织,经过历次的改革,使正规金融合作组织和非正规金融合作组织的经营走向正规化,为缓解农村融资难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 极大地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 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

[1]古世奎.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研究,2012,(04)

[2]张杰.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理论与实践研究,2013,(06)

高中数学作业的理论与实践 篇3

关键词:数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195-02

《教育大辞典》对“课外作业”是这样表述的:“根据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外时间独立进行的学习活动。在教学活动总量中占有一定比例。……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有助于巩固和完善学生在课内学到的知识、技能,并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教学(下)》中是这样表述的:“课外作业指的是学生课后开展的无教师指导的学习活动。”

根据以上的定义,并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我们可以这样为数学课外作业下个定义:“数学课外作业是指为完成数学教学任务,要求学生在课后开展的独立完成的各种数学学习活动。”数学作业是形成学生各种数学技能技巧,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基本途径,是教师对学生初步学习的评价手段之一,以及调整教学方法的依据之一。在目前的数学教学理论书籍中关于数学作业的概念多指课外练习,解数学题。

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是主动建构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教师不能忽视学生已有的经验,应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特别是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对各种事物的理解和想法,根据他们的经验,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索,使学生不断丰富和调整知识结构:应重视学生的获取知识的途径,提倡学生通过自己探究来解决问题,从而真正转变传统的作业过程中学生作为被动者的局面。

首先,树立全面发展的作业观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是人类智能理论发展的重大进步,多元智能理论也正是在批判传统的智能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加德纳教授认为每个人与生俱来都在某种程度上拥有七种或七种智能以上的潜能,每一种智能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具有同等的重要性,都能发展为杰出的人才。教师的重要职责之一便是正确地判断每个学生智能的不同特征及其发展潜质,为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制定丰富而灵活的教育计划,创造各种各样的展示其智能的情景,给每个学生以多样化的选择,采取多种策略指导教育学生,把学生培养成不同类型的人才。体现在作业布置,就是要摈弃以往的以某一种智能发展为目的作业观,树立多元智能的全面发展的作业观。

其次,树立个性化的作业观多元智能理论主张个性化的课程观,即讲究课程的个别性、个性化设计。因此,以往那种“一刀切”的作业方式已很难适应发展的需要,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来设计作业,提倡“分层作业”。同时,教师还应该重视学生的作业过程,努力是作业过程中成为学生展示自我、升华自我的过程。

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知识水平的基础上,把握其两种发展水平,树立新型的、符合现代要求的作业观。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前,首先应该对学生进行动态性的评估,即对发展中的个体处于什么水平(包括发展水平、知识水平及身心条件)适时作出准确的评价。其次,选择恰当的作业目标,使学习任务能适应学生的发展水平,而不至于过难或过易。第三,提供一定的教学支持。当学生快达到一个层次比较高的发展水平时,教师不能完全将学生的探索过程包办,也不能对学生遇到的困难置之不理。在必要的情况下,教师还应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如:提供一些背景资料或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等。除此之外,最近发展区理论还十分重视交往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认为学生在交往中可以发现自我,增强主体性,形成主体意识;还可以在交往中学会合作,学会共同生活,形成丰富而健康的个性。这也要求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个性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它提出必须加快课程与社会、科技、学生发展的联系,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为必修课。体现在作业布置上,应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的培养,使理论实践相联系,注重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把它作为我们整体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必要布置一些实践性的作业,因为实践性作业能使学生有机会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践,这样不仅可以更好掌握课堂上的知识,并在实践中实现认识上的飞跃,还可以开拓知识领域,开阔视野,提高获得知识、驾驭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和手脑并用的能力、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不断追求新知、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数学作业是完善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数学作业具体涉及到三个具体方面:数学作业的布置、数学作业的批改、数学作业的处理。数学作业的布置,可以指导和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数学作业的批改,可以获取学情的即时信息(即知识、思想与方法的理解与掌握水平和数学思维与能力的发展水平等);数学作业的处理,可以及时解决学生的数学学习问题,及时向学生提供帮助等。结合当前高中数学作业的现状中,不难发现,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不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数学作业的三个方面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每一门学科的作业设计和布置都有自己的学科特色,但其中相同的是使作业成为学生巩固知识的载体,成为教师反馈教学的工具。所以我很注重对习题目的性的把握,也很重视对学生实际学习状况的了解。概括一下,我觉得:作业的布置应把握以下几个度:

1、量度。有不少学生认为,教师布置的作业量太多,学生来不及做。其实,教师又何尝不是,作业多了,加上班级多,作业的批改就成了问题。象我这种手脚就不麻利的人来说,就更突出了。所以,也促使我要在提升质量的前提下注重作业的量度,我会宁愿课前多化点心思,精选题目。一般课后每次作业量维持在两、三道题,但每次都会有,我比较崇尚细水长流。

2、难度。高中学生也是孩子,教师应尽量满足他们这种需要,激发他们的兴趣。有的作业太难,做起来很吃力,学生就怕做;有的作业太简单,做起来很乏味,学生就懒得做。其实,这是人之常情,更何况是当今的学生。所以,我还是会精挑细选把握好每一题的难度,使其难度应略高于学生的知识水平,使之具有思考性,让学生感到新颖有趣,跳一跳,又能摘得到。借今天裘老师的话:作业布置要考虑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3、跨度。古人云:温故而知新。我借用这句话,我觉得作业的布置也是实现这种兼容性。既要有对“旧知”的巩固,又要有对“新知”的联系,最好能为下一节课做好铺垫。比如,一个章节刚结束,我会布置给我的学生让尝试整理本章的知识点等等,或者借用一题多问,为下节课教学的开展埋下伏笔。

数学作业的处理是指教师在作业批改完成后,结合学生的作业情况和学情分析所采取的处理措施,是完整的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一个教学环节。对数学作业进行处理,是数学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师应努力从作业的布置、批改、讲评等各环节入手,使数学作业充满无穷的魅力,使之真正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知识落实的重要途径,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同时,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对数学作业除了要认真研究以外,我们的观念也要与时俱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金融理论与实践作业 篇4

第一篇 概论

第一章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概述

第二章 新形势下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新问题

第三章 新时期我国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的新任务和新挑战

第四章 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与创新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二篇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第一章 创新农村信用社产权组织形式

第二章 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政策

第三章 农村信用社增资扩建

第四章 农村信用社金融创新

第三篇 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体制改革

第一章 推行农村信用社客户经理制

第二章 农村信用社业务管理工作

第三章 农村信用社营销管理工作

第四章 农村信用社宣传推广工作

第五章 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工作

第六章 农村信用社信息化建设工作

第四篇 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第一章 制度建设综述

第二章 农村信用社稽核制度创新

第三章 农村合作信用社审计制度

第五篇 农村金融监管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农村金融监管体系

第三章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监管的重点

第六篇 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防范工作

第一章 防范工作概述

第二章 农村信贷风险防范

第三章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防范

第四章 促进农户小额信贷的健康发展

第七 篇 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管理工作创新

第一章 农村信贷管理工作概述

第二章 农村信贷管理的原则与政策

第三章 农村贷款管理工作成就

第四章 农村信贷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管理工作机制创新

第六章 农村信用社贷款管理制度

第八篇 农村信用社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创新

第一章 农村信用社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创新

第二章 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建设新思路

第九篇 其他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创新

第一章 中国农业银行运作机制改革创新工作

第二章 农业政策性银行改革创新

第三章 我国邮政储蓄的改革创新

第四章 农村保险改革创新

第五章 构件合理的农村金融体系、促进农村金融市场发展

第十篇 农村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

一、法律和法律性文件

二、行政法规和法规性文件

三、部门规章制度和规范性文件

第十一篇 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理论实践篇

一、明晰产权关系,创新管理机制,加快信用社改革步伐

二、提高服务质量,推进业务创新,狠抓信用社支农成效

三、减少不良贷款,提高资产质量,夯实信用社发展基础

四、转换经营思路,拓展信贷业务、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

五、强化内控机制,做好案件防范,化解信用社内部风险

六、建设信用工程,严格金融执法,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七、提高员工素质,塑造信合形象,提升信用社竞争能力

八、总结实践经验,推广典型模范,构建积极向上的文化

金融理论与实践作业 篇5

一、各种不同铸币税的概念

铸币税政府(或通过中央银行)因发行货币而获得的收入。从广义上讲:铸币税应该是泛指政府从货币发行中获得的收益。

中央银行铸币税:中央银行铸币税指,相对于没有垄断发行不可兑换货币而言,中央银行垄断发行不可兑换货币所获得的利润。

商业银行铸币税是指商业发行商业银行货币的市场上具有一定程度的市场垄断权力而从货币发行中获得的净收入或者利润。等于商业银行货币使用者支付的费用与发行货币、维持货币正常运行的成本之差额。

通货膨胀税:一般而言,通货膨胀税指当政府增发中同银行纸币并导致一般物价水平上升时,经济单位持有的中央银行纸币购买力下降,就如同政府对持有中央银行纸币者征收了税收。

国际铸币税:当国外居民持有本国货币时,也存在铸币税问题,为区别于国内经济单位持有货币带来的铸币税收益,这个由本国以外的经济单位持有本国倾向及相应资产带来的铸币收入一般被称为国际铸币税。

在金本位制下,黄金可以随意送到造币厂铸成金币,只需为这一特权支付少量铸币税。相比之下,辅币和纸币的成本则比它们的面值要小得多。通货的币面价值超出生产成本的部分也被称作铸币税,因为它在早先时候属于发行的封建领主或统治者。①中央银行所获得并上交中央财政的利润(发行收入)

②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在货币创造过程中通过购买国债向中央财政提供的资金。购买国债也是商业银行资产运作的一个主要方式。

③财政直接发行通货所获得的收益。在一些国家如:美国,主币由联邦储备银行发行,硬币及10美元以下纸币等辅币由财政部发行,辅币约占货币发行总额的10%。我国则由中央银行统一发行主币和辅币。

二、商业银行的铸币税和中央银行的铸币税之间的区别

第一,政府从中央银行所获得的铸币税最多; 第二,中央银行铸币税所受约束最小;

第三,财政赤字和铸币税及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

三、关于我国管理机构处理铸币税的建议

(1)政府要谨慎使用通过财政赤字货币化手段获取铸币税收入;

(2)央行直接购买国债时会增加币税;

金融理论与实践作业 篇6

发布时间:2014-10-15 浏览次数:

为督促研究生及时复习、巩固所学内容,将课堂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并为课程学习评价提供相关依据,根据《合肥学院研究生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考核管理办法》,现将本学期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平时作业及课程论文选题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1.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平时作业由主讲教师分别提出选题供同学们选择。每位同学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1个选题,作为平时作业。

2.各位同学在选择平时作业时,开始思考课程论文的选题。课程论文选题既可以自主选题,也可以从提供的参考题中进行选择。但不能与平时作业选题重复。

3.作业字数不少于2500字,作业用A4纸打印,作业须独立思考,在结合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不能在网上复制他人的文章或资料,否则成绩计零分。

4.所有同学的作业最迟在课程结束后的一周时间内,必须全部上交,并附上电子文挡。

一、经济建设研究

1.合肥“大湖名城 创新高地”的定位、内涵与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影响力的实施路径研究

2.合肥参与长三角区域发展与分工合作研究

3.合肥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四省会城市创新合作机制研究

4.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合肥经济圈发展研究

5.合肥承接产业转移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开发园区转型提升研究 6.合肥中小企业创新模式与创新机制研究 7.合肥民营经济发展研究

8.合肥推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研究

9.合肥提高社会消费能力与新型消费形态建设研究 10.合肥打造休闲旅游度假胜地对经济拉动状况研究(或红色旅游、生态旅游、特色旅游、农家乐等调查)

11.安徽某地农村土地流转状况调查

12.中国农村包产到户改革发源地——安徽肥西县山南镇小井庄调查

二、政治建设研究

1.安徽某地农村基层党建情况调查

2.合肥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基层党组织建设调查——以合肥学院为例 3.以垂直领导破解同级监督困境——纪检监察体制的改革研究 4.合肥市制度反腐建设研究 5.合肥市全面推进依法执政研究 6.合肥非公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研究 7.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研究

8.合肥市公民道德状况调查和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研究 9.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 10.城市社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状况研究 11.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研究

12.新时期人民群众合理利益诉求的解决机制建设研究

三、文化建设研究

1.塑造“大湖名城 创新高地”城市形象与提升合肥城市影响力研究

2.合肥市公共文化服务载体功能研究——以合肥科技馆、省博物馆、图书馆、渡江战役纪念馆等为例

3.合肥市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研究

3.合肥市文化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发展研究 4.合肥地区历史文献搜集整理研究

5.巢湖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挖掘与传承、利用研究 6.合肥市网络舆情监控与引导研究 7.合肥市新媒体信息传播和影响研究 8.合肥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研究

9.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状况调查 10.合肥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情况调查

11.网络文化对合肥学院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12.合肥学院对外合作办学状况的调查

四、社会建设研究

1.合肥市基本公共服务问题研究

2.合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研究——合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合肥市殡葬改革或社会养老状况调查

3.合肥城市精细化管理研究

4.合肥或安徽教育公平与教育资源均衡化研究——农民工子弟上学情况调查 5.合肥城乡居民医疗状况研究——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的社会调查 6.合肥公共交通建设与管理问题研究

7.合肥市人口流动、迁移趋势和户籍政策研究

8.合肥市产业转移、结构调整与促进劳动力就业研究 9.农民收入状况调查——以合肥市或家乡为例

10.对高校食品安全现状的调查——以合肥某高校为例 11.公务员与企事业单位退休养老金并轨可能性研究 12.合肥美好乡村建设研究

五、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1.合肥市环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研究 2.合肥市大湖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研究

3.合肥南淝河治理状况或巢湖水资源状况调查 4.合肥市气候状况与大气污染状况调查

5.合肥市四大国家级公园(紫蓬山、冶父山、大蜀山和滨湖湿地森林公园)对生态的修复功能研究

6.新农村建设中迁村并点对合理利用土地,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作用调查 7.合肥市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低碳城市研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状况调查 8.合肥市民垃圾分类处理情况的调查

9.构建节约型社会——合肥市一次性用品使用状况调查

10.单独二孩政策实施的意义——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良性协调互动研究 11.合肥学院学生节能意识状况的调查

12.合肥学院研究生环境工程专业开设的意义及研究生就业前景调查

行为金融理论与有效市场理论 篇7

有效市场理论作为金融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之一,自提出之日起,经济理论界学者对它的争论就从来没有停止,这些发展和争论不仅使得有效市场理论和实证研究不断完善,还促进了许多其他学科的蓬勃发展,所以,该理论也就成为了现代证券市场理论体系的重要支柱。尽管如此,该理论的实际应用效果并不理想,即使像欧美等成熟的证券市场也远远没有达到有效市场的标准。所以,该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会有诸多局限性也就不足为奇了。

(一)有效市场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篇讨论市场有效性问题的著述是Gibson于1889年曾描述过这一理论的大致思想。最早描述和检验随机游走模型的是法国经济学家Bachelier。他认为,价格行为的基本原则应是公平博弈,投机者的期望利润应为零。Kendall在t经济时间序列分析,第一篇:价格》一文中研究了19种英国工业股票价格指数和纽约、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棉花、小麦的即期价格周期变化规律,在做了大量序列相关分析后,发现这些序列就像在随机漫步一样,下一周的价格是前一周价格加上一个随机数构成。实际上,Kendall的结论已在1934年由Working提出过,只是Working的论述缺乏像Kendall那样有力的实证研究证据。1959年Roberts揭示了这些股票市场研究和金融分析的结论所隐含的意义。但他们并没有对这些假设进行合理的经济学解释。直到1965年、1966年Samuelson和Mandelbrot在仔细研究了随机游走理论后,才揭示了有效市场理论期望收益模型中的“公平博弈”原则。

市场有效性的确立是以Fama发表的《有效资本市场:对理论和实证工作的评价》一文为标志的。他对EMH的研究做了系统的总结,还提出了研究EMH的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此后,又有Grossman、Stiglitzs等著名经济学家对有效市场理论进行了深入地研究。目前,这一问题仍有待于进一步地研究。

(二)有效市场理论的分类和检验

第一,弱势检验。检验过去的收益对未来收益的预测能力,信息集仅为历史价格。若该假设成立,则说明投资者无法利用过去股价所包含的信息获得超额利润。

第二,半强式检验。检验证券价格对公开发布信息的反应速度,信息集是所有公开的信息,如年收益公告、股票分割等。若该假设成立,则说明投资者不仅无法从历史信息中获取超额利润,而且也无法通过分析当前的公开信息获得超额利润。

第三,强式检验。研究是否投资者或机构组织有与价格形成有关的信息垄断力量,信息集还包括没有完全反应在市场价格上的内幕信息。若该假设成立,则说明投资者即使拥有内幕信息也无法获得超额利润。强式检验研究的对象是专业投资者或内幕认识的收益率。(图1)

总之,有效含义的方向是:强式有效市场→半强式有效市场→弱式有效市场,一个强式有效资本市场必定是半强式有效资本市场,而一个半强式有效资本市场则暗示着弱式有效资本市场。

用随机变量表示风险:

期望收益率则为:

在强有效市场中,上述公式完全可以得到期望与方差。但在半强有效及弱有效市场中则未必。

二、有关有效市场理论的争论

(一)信息方面。

随着市场的发展,人们发现有效市场假说很难反映出市场的真正特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它对信息的界定不明确,尤其是为了实证检验的需要,它引入了理性投资和竞争均衡等概念,发展出多种模型,有效性的内涵更为广泛,对信息更加无法精确测量。其次,信息不对称现象成为市场中的常态,具有复杂性、混沌性、不确定性和非线性的特点,由此诱发投资者试图获取更多的信息以获得更高的超额收益率。再次,投资者获得信息尤其是私人信息,需要支付一定的成本,而这种信息的内涵是丰富复杂的,其成本无法精确度量,并抵减了由信息所带来的超额收益。

(二)投资者方面。

首先,EMH假定所有投资者都是理性的,但现实中的人其实是有限理性的,他们具有不同的偏好,对于市场走势有着不同的预期和不同的判断。其次,投资者能够对新信息立刻做出反应,未来与过去或现在无关,这对于将中心极限定理应用于资本市场分析是必要的。但是,人们以一种非线性方式对信息做出反应,当信息水平达到某个临界值,人们才对他们曾忽视的信息做出反应,并直接达到该临界值,因此未来的价格与过去及现在都是存在密切关系的。EMH认为投资者以线性的方式对信息做出反应,简化了市场行为,便于进行分析。然而,正是这样的假设,可能掩饰了市场的真实特性。

(三)市场方面。

首先,无摩擦的、完全的市场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其次,EMH没有涉及到市场流动性问题。投资者需要从市场获得流动性,市场为投资者获得流动性提供了可能。EMH认为,不管流动性是否存在,价格始终是公平的,或者始终有足够的流动性,从而EMH不能解释股灾和股市火爆。当流动性消失时,获取公平价格并不比不惜代价完成交易更重要。一个稳定的市场与EMH所描述的有效市场并不是相同的,一个稳定的市场是一个富有流动性的市场。再次,市场有效并不一定意味着服从随机游走,对随机游走模型的偏离,并不能代表市场是无效的。

(四)对市场有效性的检验方面。

首先,检验仍然主要停留在最初的随机游走模型上,而这一模型严格要求连续价格波动间的独立同分布,因此用随机游走模型作为市场有效性假定的检验存在问题,满足随机游走模型只能作为市场有效性的充分条件,却不能保证不满足随机游走模型的市场就一定是无效的。其次,市场有效性检验和交易成本检验都只能证明市场的非有效性,而不能说明其是有效的。最后,收益的季节性效应、大小效应,对EMH提出了最直接的质疑。

三、行为金融学对有效市场理论的挑战

有效市场假说把实际决策过程抽象为一个理性投资者追求主观预期效用最大化,从而具有无法克服的缺陷。行为金融学研究发现人们存在诸多的行为认知偏差,并广泛吸收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的成果重新解释金融市场上的异常现象。它针对现代金融学有效市场假说的三个假设分别提出了质疑:非理性行为或有限理性行为;投资者非理性行为并非随机发生;套利会受到一些条件的限制,使之不能发挥预期作用。随着行为金融学不断发展成熟,人们越来越感受到行为金融学强大的生命力。

(一)行为金融理论对有效市场假说理论上的批驳和质疑。

有效市场假说是建立在理性投资者假定的基础之上的,并由此得出市场有效和股价随机游走的结论。但行为金融理论的研究者们发现在证券市场上,投资者的实际投资决策行为是与此假定不符合的。

1、投资者决策行为的非理性不符合FMH关于理性投资者的重要假定前提。

所谓理性投资者,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金融市场各参与主体在进行决策时,都是以实现主观预期效用最大化为目标,也即都是回避风险的。第二,在不确定条件下市场各参与主体能够根据他们所得到的信息对市场的未来做出无偏估计。但有关研究表明,人们的实际决策行为并非如此,他们系统地偏离了这一假定前提。这主要体现在:

(1)人们在不确定的条件下进行选择时,并不遵循标准金融学、效用理论的两条重要假定,即投资者都是回避风险。相反,人们的效用取决于盈利和损失,而非总财富,并且人们总是回避损失,即效用函数曲线在损失定义域要远比在盈利定义域内陡峭,某一数量的损失带给人们的痛苦要远远大于同等数量的盈利带给人们的欢愉。人们的这一偏好同样也体现于证券市场的投资决策中。

(2)Kahneman和Jversky发现人们在不确定性条件下进行决策时,经常会用一种叫做启发法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而这系统地背离了标准金融学中的贝叶斯法则和其他预测不确定性结果的概率理论的公理。

2、投资者不会退出市场,甚至会暂时主导市场。

上述投资者决策行为过程中的这些系统性偏差有力地说明了EMH理论中理性投资者这一假定是难以立足的。在这种情况下,Friedman、Fama、Samuelson等有效市场的支持者都坚持认为即使市场上存在着一些非理性的投资者,但由于他们会受到一些理性套利者的抗衡,并且在这一抗衡的过程中,那些非理性的投资者因为判断错误、遭受损失等而从市场上消失。而理性投资者会不断地获利,使证券价格接近其基础价值,并最终主宰整个市场。对于EMH支持者的这种理论,行为金融研究者也进行了有力的回击。

(二)行为金融理论从实证方面对有效市场假说进行的批驳和质疑。

行为金融研究人员发现了大量的与有效市场假说相悖的实证分析结果和证券市场异常现象,从而形成了对有效市场假说更为有力的挑战。这些异常现象主要有:

1、证券市场存在获取超额收益的机会.

有效市场假说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投资者无法利用过去的价格信息获得超额收益。但一些行为金融学家利用实证分析表明市场上存在着获取超额收益的机会,而且利用一些行为投资策略,投资者是可以获得超额收益的。

2、证券价格波动异常,存在过度反应。

根据有效市场假说,在一个理性的世界里,只有新消息到来时,价格才发生变化。但Shiller通过对1871年~2000年间S&P综合股票价格指数与实际股息现值关系的研究指出,美国综合股价超过了价格增长的趋势,这种综合股价的变动不能由股息的变动来说明。这一结论表明,股票价格的波动要比有效市场预期大得多。

3、证券市场交易过于频繁。

根据有效市场假说很容易推导出市场无交易的结论。因为在一个所有人都知道交易是理性的有效市场上,对于交易对方报出的任何买入和卖出价格,另一方都会担心对方拥有你所没有的信息,所以交易很难达成。

总之,长期以来,有效市场假说一直是研究证券市场效率问题的理论基础。但是,近年来大量与有效市场假说相悖的理论和实证结果不断涌现,尤其是众多基于实证研究的市场异常现象的发现,更是对有效市场假说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行为金融学日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它对有效市场假说进行批驳和质疑的同时,也对证券市场的异常现象做出了有说服力的解释。

金融网络理论与应用述评 篇8

目前利用金融网络理论研究系统风险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现实金融系统的复杂网络特征。二是网络结构与风险传染的关系。三是基于实际数据构建网络评估系统风险。本文将从这三方面综述相关研究。

一、现实金融网络结构及应用

(一)现实金融系统的复杂网络特征

现实金融网络具有小世界网络和无标度网络特征。Gabrieli(2011)发现欧洲银行隔夜拆借市场网络非常稀疏,具有小世界网络特征且节点度的分布服从幂律分布,即大多数银行只与较少的银行交易,只有少数银行拥有较大的网络连接且一般是大型银行。美国联邦基金市场网络与欧洲银行隔夜拆借市场网络结构类似,也具有小世界网络特征,但是网络节点度的分布并非是幂律分布,而是一种厚尾分布(Bech和Atalay,2010)。

除隔夜拆借市场外,澳大利亚月度银行间风险敞口网络的节点度分布服从指数为-1.87的幂律分布,整个网络的平均路径和聚集系数均比较小(Boss,2004)。美国支付结算系统网络也具有无标度网络特征。该网络较为稀疏,只有一些货币中心银行之间的连接较为紧密,其他银行与这些中心银行相连接,彼此之间的关联较少(Soram?ki等,2007)。此外,意大利银行同业存款市场网络(Lazzetta和Manna,2009)、欧洲CDS市场网络(Peltonen等,2014)、德国银行间市场网络(Craig和Von Peter,2014)、巴西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网络(Cont等,2013)等均具有高度中心化且相对稀疏的网络特征,网络节点的度具有异质性,大银行拥有较大的度数,处于网络的中心位置,节点的度较小的银行倾向于与度较大的节点银行相连。

(二)金融网络结构特征在系统风险方面的应用

在复杂网络理论中,可以通过节点度中心性、介数中心性、紧密中心性和特征向量中心性等网络拓扑结构来刻画一个节点在网络中的重要性(赫南等,2008)。因而,可以通过计算金融网络中各银行的网络中心性来确定系统重要性银行。这些系统重要性银行并非是资产规模最大的银行,而是在网络中处于关键位置的银行。Gabrieli(2011)发现2007年8月以后,欧洲银行隔夜拆借市场上的中小银行的网络中心性提高,而大银行有所下降。这说明金融危机以后中小银行的系统重要性上升。

网络中心性不仅可以决定系统重要性银行,还对银行间市场利率具有预测作用。Bech和Atalay(2010)构建一个网络中心性指数,发现当借款银行的网络中心性指数高于出借银行的网络中心性指数时,借款银行可以获得一个较低的借款利率。相反,如果出借银行具有更高的网络中心性指数,则借款银行将获得一个较高的借款利率。Tabak 等(2014)利用2004年1月到2007年11月的巴西银行间市场相关数据发现银行间市场网络的聚集系数和银行间市场利率的变动负相关。

此外,对网络结构变动的动态分析还包含可以预测金融危机的信息。Gabrieli(2011)发现2007年8月金融危机发生以后欧洲货币市场网络呈现出明显的节点之间平均距离的缩短。Tabak 等(2014)指出无向网络的聚集系数和有向网络的入度的聚集系数越高系统风险越大。Minoiu和Reyes(2013)将1978年至2010年发生的几次银行危机作为时间点,利用184个国家的跨国银行数据构建网络,发现每次危机发生之前的银行网络连通性都要高于危机发生之后的网络。

三、网络结构与风险传染的关系

不同网络结构对银行间的风险传染有重要影响,网络结构与风险传染关系存在以下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相对均匀紧密的网络风险传染程度较小。该观点认为在紧密网络内,由于一家银行与较多银行连接,当该银行破产时,其损失平担到每个债权银行就相对较小,从而降低破产银行对整个网络的冲击。Allen和Gale(2000)是该观点的提出者,随后Freixas等(2000)发现相对完全连接网络,包含货币中心的层级网络更容易发生风险传染。Müller(2006)也证实均匀紧密网络内的风险传染程度要小于中心化稀疏网络。

第二种观点则认为紧密连接的网络容易发生风险传染。Degryse和Nguyen(2007)发现1993—2002年间比利时银行系统网络的网络结构从早期的近似完全连接结构到以多家银行为货币中心的结构的转变降低了风险传染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Viver-Lirimont (2006)基于Diamond & Dybvig模型从理论上证明网络连通性越高,风险传染程度越严重,传染速度也越快。因而银行分散化投资行为表面上看可以降低单个银行的风险,但实际上会增加银行之间的关联度而提高传染风险。Brusco和 Castiglionesi(2007)的研究也认为银行之间互相持有资金会增加传染风险。

针对上述两种不同观点,第三种观点认为网络结构与风险传染之间并非单调线性关系。Battiston 等(2012)认为第一种观点所谓的紧密网络不易发生风险传染并不总成立。具有中等水平连通性的网络最容易发生风险传染,并且最优银行间市场网络结构与冲击大小有关(Ladley ,2013)。当负向冲击较小时,均匀紧密的银行网络更稳定;当负向冲击大于一定阈值时,弱连接网络反而比紧密网络稳定(Acemoglu等,2013)。

四、基于金融网络理论的系统风险实证研究

金融网络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即是利用真实数据对系统风险进行评估。若是可以获得银行之间一对一的资产负债数据,即可据此直接构建网络,考察一家或多家银行破产引发的风险传染问题,如Müller(2006)、Degryse和Nguyen(2007)、黄聪和贾彦东(2010)、Sokolov等(2012)等的研究。

然而,现实中银行之间一对一的资产负债数据较难获得,因而许多文献利用最大熵方法估算银行间资产负债头寸。Upper和Worm(2004)最早根据德国各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银行间总资产和银行间总负债数据,利用最大熵方法估算银行之间一对一的资产负债头寸,构建银行网络。他们发现德国银行体系发生风险传染的概率尽管很小,但是一旦发生仅通过银行间资产负债敞口就可引发大规模风险传染。该方法由于解决了数据可得性问题而得到广泛应用,例如Mistrulli(2011)、Degryse和Nguyen(2007)、马君潞等(2007)等的研究。

最大熵方法实际上是假设金融网络为完全连接网络,即每家银行都与其他银行交易,这显然与真实银行网络结构不符。Mistrulli(2011)通过对比真实数据构建的网络和基于最大熵方法估算的数据构建的网络,发现最大熵方法建立的网络会高估风险传染的程度。因而,基于最大熵方法构建的金融网络模型无法对系统风险进行准确评估,只能是一种参考。

五、金融网络理论总结与展望

2008年的金融危机说明现代金融系统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金融机构,而是相互连接的金融网络。单个金融机构的行为会对网络内其他金融机构产生重要影响,网络连接会助推系统风险的扩散。因而将金融机构视为网络的节点,将金融机构之间的资产负债关联视为网络的边来刻画金融系统,为我们研究金融问题尤其是系统风险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首先,通过对真实金融网络结构的静态分析有助于寻找系统重要性银行,这些银行并非一定是大银行。对网络结构变动的动态分析则蕴含与预测金融危机有关的信息,从而为监管提供新的思路。其次,通过对网络结构与风险传染关系的探讨,有助于监管当局正确引导金融机构之间的交易行为。最后,利用金融网络来评估系统风险,可以作为CoVaR方法(肖璞等,2013)、压力测试法(曹麟和彭建刚,2014)等传统方法的补充。

尽管金融网络理论在探讨系统风险方面有诸多好处,也有利于监管当局从宏观审慎管理的角度来看待系统风险,但是该类研究也面临诸多困难。由于数据可得性较差,对真实网络结构的刻画并不全面,对系统风险的评估也只能是一种参考。未来在金融网络研究中,有必要考虑有关流动性冲击、信息传染等其他传染渠道对系统风险的共同影响。

参考文献:

[1]Chan-Lau J A. Balance She-

et Network Analysis of Too—Connected—To—Fail Risk in Global and Domestic Banking Systems[J]. IMF Working Papers,2010

[2]Gabrieli S. The Microstruc-

ture of the Money Market Before and After the Financial Crisis: a Network Perspective[C]. CEIS Tor Vergata Research Paper Series,2011(1)

[3]Bech M L,Atalay E. The To-

pology of the Federal Funds Market[J]. Physica A: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2010(22)

[4]Boss M, Elsinger H,Summer

M,et al. Network Topology of the Interbank Market[J]. Quantitative Finance,2004(6)

[5]Soram i K,Bech M L,Arnold J,et al. The Topology of Interbank Payment Flows[J]. Physica A: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2007(1)

[6]Iazzetta,Carmela,and Mich-

ele Manna. The Topology of the Interbank Market: Developments in Italy Since 1990[R]. Bank of Italy Temi di Discussione Working Paper,2009

[7]Peltonen T A,Scheicher M,

Vuillemey G. The Network Structure of the CDS Market and its Determinants[J]. Journal of Financial Stability,2014(13)

[8]Craig B,Von Peter G. Inter-

bank Tiering and Money Center Banks[J]. 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2014(3)

[9]Cont R,Moussa A,Santos E B.

Network Structure and Systemic Risk in Banking Systems[J]. Handbook of Systemic Risk,2013

[10]赫南,李德毅,淦文燕等.复杂网络中重要性节点发掘综述[J].计算机科学,2008(12)

[11]Tabak B M,Takami M,Roch-

a J M C,et al. Directed Clustering Coefficient as a Measure of Systemic Risk in Complex Banking Networks[J]. Physica A: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2014(394)

[12]Minoiu C,Reyes J A.A Ne-

twork Analysis of Global Banking:1978—2010[J]. Journal of Financial Stability,2013(2)

[13]Freixas X,Parigi B M,Rochet J C. Systemic Risk,Interbank Relations,and Liquidity Provision by the Central Bank[J]. 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2000(3)

[14]Müller J. Interbank Credit Lines as a Channel of Contagion [J]. Journal of Financial Services Research,2006(29)

[15]Degryse H,Nguyen G. Int-

erbank Exposures:An Empirical Ex-

amination of Contagion Risk in the Belgian Banking System[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entral Banking,2007(2)

[16]Vivier-Lirimont,Sébast-

ian. Contagion in Interbank Debt Networks[R]. Reims Management School and CES,Paris I Pantheon Sorbonne University Working Paper,2006

[17]Brusco S, Castiglionesi F.

Liquidity Coinsurance, Moral Hazard,and Financial Contagion[J]. The Journal of Finance,2007(5)

[18]Battiston S,Gatti D D,G-

allegati M,etal. Default Cascades:When does Risk Diversification Increase Stability?[J]. Journal of Financial Stability,2012(8)

[19]Ladley D. Contagion and R-

isk-sharing on the Inter-bank Market[J]. 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2013(7)

[20]黄聪,贾彦东.金融网络视角下的宏观审慎管理——基于银行间支付结算数据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10(4)

[21]Sokolov A,Webster R,Mela-

tos A,et al. Loan and Nonloan Flows in the Australian Interbank Network[J]. Physica A: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2012 (9)

[22]Upper C,Worms A. Estimati-

ng Bilateral Exposures in the German Interbank Market: Is There a Danger of Contagion?[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2004,48(4)

[23]Mistrulli P E. Assessing F-

inancial Contagion in the Interbank Market:Maximum Entropy versus Observed Interbank Lending Patterns[J].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2011,35(5)

[24]马君潞,范小云,曹元涛.中国银行间市场双边传染的风险估测及其系统性特征分析[J].经济研究,2007(1)

[25]肖璞,刘轶,杨苏梅.相互关联性,风险溢出与系统重要性银行识别[J].金融研究,2013 (12)

[26]曹麟,彭建刚.基于宏观压力测试方法的逆周期资本监管框架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4(7)

上一篇:雪 花下一篇:唱红歌比赛优秀作文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