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一体化教学

2024-10-24

内外一体化教学(通用11篇)

内外一体化教学 篇1

0 引言

近年来,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涌现出了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 即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所谓课内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顾名思义, 就是使课堂教学和课外的体育锻炼活动进行有机的结合, 让学校和社会紧密的联系起来, 从而实现体育教育的全面发展。这一理念, 早在2002年, 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就已经明确额提出过。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一经提出, 就得到了很多院校体育教育学者的积极反响。例如在湖北大学的公共体育教育课程中, 就把“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融入到教育理念中, 并且已经实践了五年之久, 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打破了原有的封闭式体育教学旧模式, 构建了一个课内和课外相通的开放式的体育课程新局面。本文将结合当前院校体育课程教学的现状, 提出了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方法, 具有极大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1 院校体育课程的教学现状

在我国很多院校体育教学中, 仍然采用体育教学的旧模式, 课内和课外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现象, 难以满足学生锻炼身体和发展身心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教学内容单一, 教学方法陈旧

目前许多院校的体育教学仍然以技术教学、掌握运动技能和增强学生体质为主要目的。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 仍然是以篮球、排球、足球三大球为主, 项目具有局限性, 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在教学方法上, 教学方法陈旧, 仍然是老师讲解示范, 学生没有真正体现出主体地位, 没能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不能够培养终身体育习惯, 也就不能满足社会对学生的要求。

(二) 体育学时相对较少

对我国普通高校来说, 体育学时相对较少, 有的甚至每周仅安排两个学时的体育课, 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锻炼身体, 难以满足学生提高健康水平和拥有强壮体魄的需要。

(三) 体育设施缺乏

学校体育场馆的建设数量相对较少, 不能够安排所有的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场地进行运动锻炼。场馆的设施配置单一, 主要以球类项目为主, 也不能满足学生锻炼和教学需求。

2 课内化一体化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方法

(一) 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

(1) 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 注重长效性、多元化, 可以多开展一些可持续发展的有群体参与的项目, 有目的、有计划性地开展体育课。例如学校每年举办一次校田径运动会, 为使运动会开的精彩、热烈, 使更多的学生参入到这项活动中, 在比赛项目设置上即考虑到田径项目, 又兼顾设有群体项目, 在竞赛中强化学生参入意识、规则意识和育人意识。

(2) 建立多种新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 改变过去单纯的传授式教学, 采用课内教师指导的小组训练为主与课外体育单项协会组织的训练形式练习为辅相结合的方式。在课内教学中, 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辅助指导,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进一步提高师生间的交流互动, 学生间的交流互动。课外教学是为延伸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例如可以开展不同院校之间的竞赛, 按计划有规律的组织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拔河等比赛, 强化学生参与意识, 增加校际之间的交流互动。这样极大地丰富了体育教学的形式和手段, 拓展了体育实践课程的时间和空间。

(二) 合理分配体育学时

学校要结合各个专业的特点, 在课内体育课时有限的情况下, 合理安排分配学时。例如, 第一学期可以开设必修基础体育课和体质达标测试内容, 课外开展选修课。这样可以调动学生适应大学体育学习的状态, 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课的训练活动。

第二学期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 可以增加一些课程:形体课, 体育舞蹈, 健美操, 花样跳绳, 武术等内容,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来选择课程, 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和柔韧性。

(三) 完善体育设施

笔者做了一个调查, 在大学校园里, 主动运动的都以男同学为主, 而女同学很少主动的去参加体育锻炼。个人认为, 这个与学校设置的体育设施和课程体系有很大一部分的关系。女同学本来就是一个不太好动的群体, 而我们的操场上偏偏又都是一些力量型的运动器材, 比如单双杠, 吊环, 足球场, 篮球场, 这些根本不适合女同学进行运动, 所以运动场就成了男生的天下。面对这种情况, 学校完善体育设施, 让全校不管男生女生都能够动起来。比如说, 多开辟一些羽毛球场, 排球场场地。同时开辟健美操, 形体舞等女生喜爱课程的场地, 这样才能让校园里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动起来。

3 结论

本文分析了当前院校体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实现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具体构建方法。这种课内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的结合, 大大拓展了体育课的时间和空间,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增多, 不仅巩固和拓展了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学习内容, 还能够自由运用课外时间学习体育文化、练习体育运动, 这也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摘要:体育教育是一个终身教育, 学校体育更是应该坚持“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 发挥自身的特点, 培养学生强身健体、增强社会适应等方面的能力。然而, 目前我国一些院校的体育课程却存在着很多弊端, 难以满足学生提高身体健康的需要。所以把课外体育纳入体育课程体系之中, 两者之间进行有机的结合, 是目前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必经之路。本文从当前院校体育课程教学的现状出发, 提出了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方法, 具有极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方法

参考文献

[1]夏贵霞, 等.湖北大学公共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体育学刊, 2010 (02) .

内外一体化教学 篇2

关键词:中职院校 课内外一体化 体育教学模式 保障与意义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由于其种种弊端,很难满足现代在校学生的需求,所以建立一个全新的、合理的、科学的体育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一、问题的提出

中职院校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别于其他高等院校或高职院校,它的主要培养目标是给国家输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其在校学生的年龄都在15岁左右,正处在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如何将学生的日常学习和身体锻炼高效、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中职院校各级领导和广大体育教师关注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中职院校能否引导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养成终身体育习惯,拥有强壮的体魄,将决定了他们未来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也决定了他们能否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因此如何将终身体育的思想真正渗透到学校体育教学中,具有重大意义。

二、中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

通过走访海南省5所技工类院校,我们发现中职院校体育教学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如下:一是体育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比较简单。从走访调查中发现,目前海南省中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模式仍然以技术教学、掌握运动技能和增强学生体质为主要目的。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仍以篮、排、足三大球为主,项目的局限性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兴趣与爱好的需求。在教学方法上,没有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上,不能满足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二是教学课时严重缺乏,课外锻炼时间被占严重。三是体育设施和专项教师缺乏。四是中职院校专项教师的缺乏。

三、“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的条件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是集合课堂体育教育与课外体育活动为一体的新型体育教学模式,其指导思想是“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为了实现“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师资队伍

没有良好的师资队伍,没有优秀的体育教师,是不可能有好的体育教学的,中职院校要开展“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首先要解决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主要集中在体育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

2.教学场馆、场地建设

为了满足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保障课堂教学以及学生日常锻炼的需求,相关体育场馆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相应体育器材的配置也要时刻满足学生锻炼和教学的需求。

3.体育教学程序设计

为了保障“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需要一体化的教学程序设计。

(1)指导思想:在采用这种教学模式时,时时刻刻要以学生为主体,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

(2)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教学过程中时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从而达到促进健康、提高运动技能、增强体质、增加知识、享受娱乐的多重目的。

(3)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注重长效性、多元化,多开展一些可持续发展的项目,有目的、有计划性地开展体育课;在课程设置上,要做到课程名称、课程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周数、学时分配、教学要求、教材选择、教学方式、教学资源配置以及相关教材资料的配置有机统一。

(4)教学评价:传统课程考核方式采取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结合来评价,重记忆、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不能从根本上反映学生的能力,采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可以有效地结合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从而更加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成绩。

四、创建“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的意义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就是把课堂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校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使体育课程课内外、校内外一体化,完成学校体育的培养目标。中职院校实行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是课内课外的完美结合统一。学生不仅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学到基本的技术和理论知识,而且可以通过老师的指导,利用课余时间巩固、运用、拓展、深化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学习内容,形成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体育专业知识、提高体育文化、练习体育运动的习惯。

内外一体化教学 篇3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颁布, 打破了以往标准化的课程要求, 为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纲要性的指导, 同时也为各个学校的改革松开了束缚, 使高校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构建不同模式的体育课程规划成为可能。近年来,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通过对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现状的概括分析, 提出符合吉林省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

2 高校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完整内容结构体系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一个以课堂教学为主体, 以体育课堂延伸活动和良好的体育环境为两翼的新的体育教学体系。它的完整内容结构体系应由三个层面构成, 第一是体育课堂的组织教学;第二是课外群众性体育活动, 包括课余体育俱乐部的组织管理、课外体育锻炼指导和校内群众性体育竞赛、个体体育锻炼等;第三是运动队训练、竞赛与交流, 包括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运动队训练和校际间体育竞赛, 体育交往联谊与娱乐活动等。

2.1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

根据《纲要》的指导, 教学目标即在“以人为本”的体育课程观指导下, 坚持“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 以课内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以及运动训练的方式相结合, 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组织管理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 以达到学生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 培养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目的。

2.2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的组织管理

体育教学由教师组成, 开设各种选项课, 为各俱乐部社团新会员提供运动技能学习课程, 提高教学质量。课外体育部分通过俱乐部、体育社团的形式, 由学生组成, 实行“五个一”工程, 培养大学生主动参与体育的意识。通过教学课和社团选拔人才组建运动队。

教学内容突出了“四性”即知识性:基础和专项理论、生理和心理、康复保健与传统养生、人与运动环境、营养与生活习惯等, 健身性:增强体质, 促进健康, 技能性:1~2专项技术、运动技能, 娱乐性:集增强体质、提高技能、娱悦身心、争先创优的竞争性与一体。在教学方法上着手于“两性”, 即学生学习和锻炼时力求可操作性, 可选择性:比如实施《锻炼标准》时, 学生对自己体质状况能自测、自评, 并设计简易可行的运动处方, 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三会”的学习目标:即一会体育学习:掌握体育知识, 技能和锻炼方法, 善度余暇, 培养健全的生活态度, 习惯与能力;二要学会做人:懂得自己对社会———运动环境、对他人———运动中人际关系的责任与诚信、道德与规则为准则规范自己的行为;三要学会做事:让学生参与争先创优的竞技性体育活动, 使其体会到任何成功的人都必须具有勤奋、吃苦、坚韧和顽强拼搏、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善于调节和控制自我的优秀品质。“五个一”工程:对每位体育教师而言, 为课上课下结合出一个办法;每人下到一个学院协助开展群体活动;每人指导一个学生体育协会工作;每年组织一次小规模单项比赛;指导一个最基层代表队训练或比赛。

2.3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评价机制

采用体育教学的分级评价:在分级教学的基础上根据各运动项目自身特点由体育教师组织专家, 确定各项目、各等级的技术、身体素质、体育意识、基础理论及专业理论的考核内容与标准。同一级别不同项目的考试难易程度要一致, 以避免因考试标准制定的差异, 造成学生选择容易通过的学习项目的倾向。另外, 学分的确定要根据不同等级分别给予不同的学分, 等级越高所得的学分越多。

采用学分制管理模式:为使学生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既获得体育知识、技术、技能, 又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 经常参加体育活动, 可在体育课程中设置8~10个学分, 并分为课内课程教学学分和课外体育活动学分, 其中课内课程4学分;选修课及课外活动为4~6个学分。学生在规定的时间达到75分以上方可拿到学分毕业。

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进行评价:具体就是终结技术考试+平时表现+课外活动+体育竞赛+体育知识的有机结合。笔者建议, 总分100分, 只要参加课内教学的出勤率达到90%, 业余锻炼的出勤率达到规定次数, 如规定学生每周参加2次课外活动等, 就获得60分基础分。终结技术考试达到最低标准就可拿到15分;根据参加不同的比赛加上不同的分值;体育知识采用作业或问答形式进行。考教分离进行技术考评:平时成绩由教师和学生间互评, 最后通过计算机软件综合评判。

采用刷卡累计学分管理方法和制定参与竞赛评定机制监管课外活动的顺利持续开展;同时结合教师负责机制保障一体化教学的质量, 使课外活动发挥教学延伸的功效, 使学生养成运动的习惯, 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3 建议

3.1 学校决策者要明确现代高校体育的发展理念和指导思想,

重视改革, 敢于改革, 制定适合本校现状、可持续发展的体育教学模式, 把改革落到实处。

3.2 建议有条件的学校, 建立逆向健身路径, 经常举办各种竞赛,

以引导学生参与锻炼, 养成习惯;建议学校的网站开辟各种健身知识专栏。

3.3 拓宽校内竞赛的资金来源渠道, 优化资源配置, 使高校体育

与社会体育融合起来有效利用社会资金, 增加收入的同时扩大学校的影响力。

3.4 结合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的进行教学改革, 充分发挥高校

自身的优势、弥补不足, 建立课内外有机结合的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 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为社会输送身心健康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2002, 8, 12.

[2]邵伟.体育教学模式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5, 11.

[3]钱宗梅.高校体育选项课内外一体化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 2008 (1) .

课内外阅读一体化 篇4

----浅谈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一体化

课外阅读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育过程之外的“点缀”,更不是可有可无的“软任务”,而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促进对学生读写能力协调发展的研究,既是一个永远说不尽的话题,又是一个极富创新的前沿课题。大量丰富的实践证明,实现课堂内外阅读有机结合,构建语文课堂内外阅读一体化教学模式,需要“突出开放、重在创新、有效探索”。

一、激发兴趣,确定目标----为什么读

21世纪的小学语文教育应从时代发展和未来社会的需求的高度重视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要性,把教育重点转移到开发潜能、启迪心智上来。要通过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多种形式培养、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发掘学生创造潜能,保护学生的创造萌芽,为培养创造人才打好基础。读写结合要提倡“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扬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取得最大的效益和最优的发展。在读写训练中,要坚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认真传授和指导学法,培养学生扎实的独立读写的能力和自觉读写的良好习惯。同时,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视语文课堂教学与语文课外活动为一个整体。这样就能拓宽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育的思路,发现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内容的丰富多彩、教学形式的千姿百态,感受到学生创造潜能亟待开发,就能激发为语文教改开辟另一块沃土绿洲的热情,更会千方百计地改进语文课堂教学,省下时间、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向课外延伸,发展个性。

新的课程观改造了知识与人的关系,也必将改变人在课程中的命运。课程不是知识的“载体”或学习内容的“运输线”,而是人与知识“相遇”的“磁场”。它不是被“给定的”,而是由人建构的。课程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事先“设计”,但其最后完成必定有赖于学习者与知识的现实“相遇”。好的课程给人的理解创造尽可能大的空间,它总能吸引人,并在人与知识的每一次“相遇”中创造出更多的“期遇”。如:议议读读练作文,不仅仅是引导学生读文字,还可以读音像。再如:放映科幻影片,让学生描述精彩情节;观看音像作品,让学生表演精彩片断;听广播节目,让学生发表感兴趣话题的观点。还可以模仿广播电视媒体的语言形式,举办“焦点访谈”、“实话实说”、“今日说法”、“挑战主持人”等节目,让学生担任主持人、嘉宾和观众,讨论学生最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让学生在讨论中充分发表意见,并能在尊重他人的前提下,乐于表现自己。这样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具有生动形象逼真的特点,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都十分感兴趣。课外阅读教学的传统做法,人们对“读”的界定十分狭窄,仅仅局限于文章的阅读。“读”的作用是什么?是吸收,感悟,借鉴,是信息的摄取过程。窄范围的读,使作文信息获取的量严重不足,借鉴面狭小。课外阅读的这条小胡同,早就应该走出来!我们认为的“读”,是一种生活体验,是一种广义的阅读体验。具体地说,应该是读小说,读散文,读诗歌,读文章;应该是读电视,读电影,读网络;应该是读音乐,读美术,读体育;应该是读人,读事件,读景物,读事物。一句话,是阅读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读”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体验、学习、感悟、借鉴的过程,我们应该强调体验中的启迪、感悟,强调作文的智慧。议议读读练作文,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读法:可以指导学生用眼睛读,还应指导学生用耳朵“读”,用手“读”,用心“读”,用鼻子“读”,用口来“读”„„因此,我们应该树立开放式的大阅读观念,解放老师,解放学生,解放课本,使大家从阅读的小胡同里走出来,把阅读理念的触角伸向教学的四面八方,形成开放式的阅读新理念,新氛围,新环境。新理念的阅读的教学应该有各种各样的读法:我们可以指导学生用眼睛读,还应指导学生用耳朵读,用手读,用心读,用鼻子读,用口来读„„努力达到读中仿,仿中创,链接读写结合的思维通道;读中变,向古人学智慧,向今人学文笔;变中练,架起读写结合的桥梁;读后感,悟中练,搜索读写结合的灵感信息。积极做到读中导写,读中悟写,悟中练写,评后创新写。通过读的练习,向古人学智慧,向今人学文笔。通过写的练习,为做人而作文,在内容上求真;以作文促做人,在章法上求善;以作文述做人,在语言上求美。在作文教学中,力求达到读写结合零脱节的美好境界。

二、选择阅读,吸取精华----读什么

美国弥而顿曾说:“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宝贵血脉。”因此,选择合适的书籍进行阅读也是很重要的。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选择读物时往往带有盲目性、随意性,这样就不能提高阅读的质量。因此,教师不能放任自流,而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选择优秀的课外读物。

1.依照学生学段不同推荐书籍

学生年龄、学段、性别、性格、心理特点等方面不同,其阅读兴趣也存在着差异。例如:小学高年级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已经形成,认知水平和社会性心理水平相对较高,可推荐《水浒传》、《儒林外史》、《读者》、《青少年科技博览》等书籍。

2.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推荐书籍

叶老说过:“科内教材有定量,虽促使儿童感兴趣,尚不能满足。唯有取兴味相类的书籍供给儿童,使他们有取之不尽的乐趣。”“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他的书,越多越好。”这段话明示我们: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特别是养成阅读习惯,仅靠四十分钟的阅读教学课是不够的,必须将阅读延伸到课外。“课内精耕细作,课外跃马平川。”在语文课上,抓住要点,选择内容,并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进行有计划地大范围阅读。

⑴选择课前探究作者思绪的内容 文本是作者心声的流露,阅读是文本与人本的交融。教师应引导学生探寻作者思绪的阅读,启迪学生与作者心灵沟通,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由此,课前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搜集查找资料阅读。如查找作者的生平、传记和相关的时代背景资料去阅读。例如,在学习《草原》之前,引导学生查找作者的生平事迹、描写草原的风情及蒙古族的风俗等。

⑵选择课后打开学生视野的内容

叶老说过:“语文学习,三分课内,七分课外。”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课文拓展课外阅读,让教材中的文本成为延展学生课外阅读的纽带。学完老舍的《猫》和《母鸡》后,可向学生介绍他的其他作品,如《济南的冬天》,还告诉他们除了《济南的冬天》还写了更多的济南的景与物:《济南的秋天》、《济南伪洋车》、《济南的马车》、《济南的大葱》。这样,学生读书的胃口被吊起来了,班上有很多学生带来了《老舍文集·一些印象》认真阅读。3.推荐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读物

叶圣陶曾说:“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一方面推荐能够指导学生培养生活能力的读物,包括卫生、安全知识、技能以及礼仪等方面的;另一方面推荐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生活的,包括家乡的地理环境、风光名胜、经济物产等。4.推荐《课程标准》附录篇目 主要有童话:《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中外现当代童话等;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中国古今寓言等;故事:成语故事、神话故事、中外历史故事、中外各民族民间故事等;诗歌散文作品,如鲁迅《朝花夕拾》、冰心《繁星·春水》等;长篇文学名著,如吴承恩《西游记》、施耐庵《水浒》、笛福《鲁滨逊漂流记》等。

5.推荐追寻民族文化之根的内容

⑴唐诗宋词。《课程标准》中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的70篇优秀诗文。

⑵古今贤文国学中经典的文辞句段。例如《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论语》、《增广贤文》、《古文观止》等。6.推荐反映国家大事的内容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语),教师更应给学生推荐有关国家大事的内容的书报。如神舟5号”、“神舟6号”载人飞船升天成功,“嫦娥一号”卫星发射纪实报道等有关激动人心的篇章让学生去阅读,学生也会热情高涨。

三、指导阅读,体会实践----怎样读

学生的阅读能力只能在主动的阅读实践过程中形成。怎样引导学生参与阅读过程并通过积极自主的实践活动来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呢?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而要达到这种境界,就要让学生自主地、全身心地经历阅读过程。先从读、思、议、品、评中进入阅读情境,再以独特的感受、全新的体验、鲜活的认识从阅读情境中走出来,从而使学生真正拥有促进自己生动活泼发展的阅读过程。

1、书──让学生自己读。

读,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起决定作用。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商友敬先生说:“文章的精华在句子之中,字句之中有声情,有气韵,有见识,有抱负,你不读,这一切精华不会自己显露出来,而只能是纸上的铅字符号,那是‘死’的。要把‘死’的变成‘活’的,只有读,让它在你嘴里活起来,然后才能在你心里活起来。”读能使主体和客体思想相碰,情感相激,在那个特定的情境中逐步使读者和作者实现心的交流,情的沟通,疑的化解,并使学生在经历读的过程中,同时实现智的启迪,知的构建,情的陶冶,能力的迁移。并在这一读的过程中,享受读的快乐,获得读的幸福。要特别强调的是,读,要给足时间;读,要有层次地指导;读,要形式多样。读中要放飞学生的心灵,充分让学生去思,去想,去创,老师要特别“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语文课程标准语)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充分发展和全面发展。实践证明,书让学生自己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思想和必须遵循的阅读教学基本规律。

2、问──让学生自己提。

读而能问,既是学生认识的突进,也是学生思维的聚焦,并能使学生产生巨大的读的能动性,极积促进学生主动探索和深入发现,推动阅读不断向纵深发展。从认识论角度看,阅读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形成问题意识的过程。学生一旦读入情境,会全力调动自己原有的认知经验参与当前的阅读活动,去解决自己能读懂的内容,梳理出自己无法读懂的问题,形成一种激情难耐的阅读状态。老师要充分把握时机,尊重学生,给他们提供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有问能够提。学生既可集中质疑,也可随机质疑。可先小组进行,再全班交流。要让学生尽情地提,提充分。踊跃提问,体现为一种良好的阅读意识,反映为一种不懈的追求精神,它是促进学生由理解性阅读向创造性阅读发展的重要教学策略,也是学生由“读会”走向“会读”迈出的最成功的一步。

3、果──让学生自己摘。

任何阅读结果,都是思维加工的结果;任何深刻的认识,都是认知不断建构的体现。学习的质变点,往往就在学生猛然跳起的那一刹那间发生。如在体会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中,一个学生提出这么一个有趣的疑问:这两个黄鹂对着翠柳歌唱什么呢?其实,学生的关键不在于对这句诗的理解出现了大的偏差,而在于对古诗这种句式还不熟悉。其思维过程从提问中一目了然。教学中,老师并没有直接给这个学生一个正确的结论。而是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结合插图再读一读,体会体会。这个学生终于恍然大悟。接着老师问,知道刚才为什么会那样思考吗?学生说主要是按常规读法,一是没把语序颠倒(不是对着翠柳鸣,而是在翠柳间鸣);二是没有结合语境读(包括插图)。这个学生跳一跳,摘到了“果子”,并且还掌握了摘“果子”的过程(也即知识发生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坚持让学生这样摘“果子”,那么,学生的阅读思维水平和迁移能力必然会得到快步发展与提高。

4、情──让学生自己抒。

特级教师李吉林说:“‘教材──学生’之间情感的桥梁便是老师的情感。教材蕴含的情感要靠老师去传递,去强化,让学生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入情、动情、移情、抒情。情感的纽带就联结、沟通、牵动在教材──学生──老师之间。”由此可见,情存在于教材,启动于老师,学生技文方可入情、出情。只有情情相激,才会使学生激动、兴奋、活跃,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生气与智慧。也只有情动才能“辞发”,想象才会展翅,真正溶入教材,在语言文字中畅游,感受作者的情感,体会文章的思想,从而有效地把阅读教学教出个性。如读《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时,学生就会入情入境,变话为画,不由自主地走入人物的英勇献身精神中去,去请战,去冲锋,去高举炸药包„„从而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与心灵的震憾。学生这一情感形成过程,是老师讲、灌、析都无法代替的。如有感情朗读董存瑞冲到桥下,毅然拉响炸药包英勇牺牲的那一段,不是老师一句“请同学们读出董存瑞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感情”就能到位的。非学生在读中悟、读中想、读中品,抓词析句,反复揣摩,层层推进,深入体验不可。而老师应同学生一道卷入课文,全部教学策略应在学生“愤徘”处给予启发与点拨,或恰如其分地给予示范,使学生真正走入作者创设的情境之中,于“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读出董存瑞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读出董存瑞可歌可泣的动人画面,从而形成三情共鸣,优化读的质量与效果。情让学生自己抒是阅读教学应体现的本质特征,也是真正落实人文精神的关键。

5、话──让学生自己说。

说不仅仅是为了表达主体的理解结果,或者说对事物认识过程的陈述,更是一种极强的言语交际活动。说与听是共时的,相依的、互动的,具有突出的情境性,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由不敢开口说到敢开口说,由不善说到善说,既要经历一个心理的反复冲突过程,又要经历一个经验不断积累的实践过程。而学生要实现这一跨越,老师必须给每个学生创造出公平合理的机会和人人参与的机会。答问是说,交流评价是说,辨析研讨是说,体会想象是说,复述讲演是说等等,这些说,往往构成激活课堂思维的灵魂,构成学生主动发展和充分发展的关键。教学中,老师要结合教材,着力发掘学生说的源泉,提供说话的时空,营造说话的氛围。只有突破为教而说的一问一答的教学桎梏,学生的说才会走向多样化;只有将教学过程开放化,让学生想说就说,学生的说才会体现个性化;只有将交际形式多样化,面向全体,人人参与(或同座式、或小组式、或全班式),学生说才会落实全员化。只要多说多练,学生说的水平才能不断进步。不要怕学生说得慢,或一时说不上来;不要怕学生说错、说罗嗦、言不达意、或张冠李戴,这都是学生走向敢说、能说、会说必须经历的实践过程,是非常正常的。对胆小或不善说话的学生,老师更要鼓励,多给机会,精心指导。学生一旦走入无拘无束的说话境界,思维会变得异常活跃,创造精神会得到大大增强。阅读教学让学生充分地说,能创新阅读教学,将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更加积极地凸现出来。

6、学──让学生自己评。

阅读过程,应该是一个充满激情的实践过程,同时也应该是思维火花不断碰撞与闪射的激发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应把学习评价的权力还给学生。学生评什么呢?评读、评思、评说、评悟,评组成阅读过程的一切具有价值的东西。这种评是全方位的,既强调互评,也强调自评,还可以评老师,评教材(品析精彩,挑剔欠缺)。通过评,能拓展学生思维的张力,促进学生认识的飞跃,激发学生探究的内力,使学生更主动驾驭并掌握阅读过程,从而使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体现。这一过程中,学生会用自己的目光、积淀、经验、认识、智慧去认识美、感受美、揭示美和完善美,并实现表现自我的欲望与意愿。学生的“会评”是从在不断的“学评”过程中发展而来的。让学生拥有评的权力,不仅能充分张扬学生阅读的个性,而且通过这种个性张扬,能转化为学生更具有个性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四、享受阅读,提高素养----读得怎么样

阅读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力和写文能力,透过优秀文学作品,品读生活,启迪心智。然而,在不少学校的语文教学中,所谓的阅读训练只是靠教师在课堂上对课文进行详尽透彻分析,学生勤记笔记课后背。将阅读训练变成教师替学生阅读,这样的教学方式,不能从根本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其实,语文是一门感性学科,要搞好阅读训练,应以情感为基点,让学生喜欢阅读,学会阅读,并能自觉主动地去阅读,在享受阅读中提高语文能力,丰富精神世界。

语文知识博大精深,语文百花园里百花争放。课堂上的教学,正是由老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品读范文,初窥语文百花园的一角,要想让学生领略其中地精彩,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须让学生走出课堂,运用课堂上学到的学习方法,投入到课外阅读中。通过大量的阅读,增加知识积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

生活处处皆语文。电视作品、流行歌曲、广告词„„,这些中不乏优秀的文学作品。一首哙灸人口的歌,其歌词可以是一首抒情的诗;一则成功地广告,其中可能包含着对修辞的巧妙运用;近年流行的电视散文,以MTV的形式将文学作品形象化。另外,家家户户春节贴上的春联,写尽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祈盼;日常的百姓话语中,更有充满智慧的俚语俗语。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语文,学习语文、欣赏语文,是一名语文老师应做到的事情。它能使语文学习更灵活,使学生更爱语文爱生活。我曾要求学生从电视节目中搜集自己喜欢的广告词,并陈述自己喜欢的理由。学生对这次活动兴致很高,纷纷积极搜集,认真分析。有的同学喜欢其修辞的运用,有的则喜欢其画面的设计,还有的喜欢广告内容的积极意义„„。通知过这次活动,学生学到了知识,同时学习语文的热情空前高涨。

大量的阅读,是学生丰富精神生活、积累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现在一些教师和家长对课外阅读的理解存在误差,认为会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影响学习成绩。其实课堂之外阅读优秀文学作品,是对课堂学习的补充,是对知识的实践。书,是人了解世界的窗口。读书,可增长知识面,塑造人的思想性格。大量阅读优秀文章,能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引来源头活水,更能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作为老师,应引导学生有选择地进行课外阅读阅读,养成勤读书,爱读书的好习惯。可开展丰富的读书活动,如课前五分钟的朗读活动,要求学生轮流在课堂五分钟中向同学介绍一篇好文章,或朗诵一首诗。也可采用出版文学小报的形式,鼓励学生写读书心得和习作。开展读书交流会等。通过读书活动的开展,促使学生有目的地去阅读,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内外一体化教学 篇5

摘要随着诸多关于体育教学改革文件的颁布,“素质教育”与“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如何才能让这种思想更好地贯彻到实际的教学工作当中,怎样才能使师生在上课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较高的积极性,这也是当今传统教育寻求突破的着力点。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教学也是针对当前的传统教学模式而进行的有效探索。

关键词大学体育俱乐部教学传统教学

一、传统体育教学模式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一般是指教师在某一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指导下,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完成特定教学内容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

(一)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发展

18世纪末,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以他在心理学中的统觉论为基础,提出著名的“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段论教学模式,其后经赖因的努力,发展为一个系统、注重实际、能为教师普遍接受的“预备——提示——联系——统合——应用”五段教学模式。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教师把人类文化遗产通过各门类学科传授给学生。教学——分科形式进行多学科学习,教材应从各门学科中选择内容,按学科的逻辑体系组织内容,体现严密的体系性和逻辑性。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在人类教育发展中曾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二)传统体育教学的弊端与优势

传统体育教学与俱乐部教学相比较,在许多方面已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具体表现为:(1)教学目标单一、狭窄。强调增强体质和传授“三基”的任务,忽视了对学生智力和心理品质的开发与发展。(2)教材体系和内容脱离实际。学生体育课所学的毕业以后用不上,生活中需要的在课堂上却学不到,造成学校体育教学质量不高。(3)教学方法实行训练法和公式化,教学形式单调枯燥。现行理论按照“刺激-反应”的模式强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智力和各种非智力因素的作用。(4)评估模式单一陈旧。体质和运动能力与其他文化知识掌握的根本差别之一就是,高度个性化和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传统体育教学采用竞技运动的标准化评价模式,忽略了受教育者的先天差异和后天努力。

二、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教学

俱乐部教学打破了传统体育教学的观念,它已不仅是一种单纯的体育教学形式,而是一种综合的以育人为目的的体育教养行为。力求发挥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作用,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培养学生从独立进行体育锻炼逐步向独立自主锻炼转化,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同时,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一)俱乐部教学与传统体育课差异性对比

俱乐部教学对具体任务、目的设置方面同传统体育课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本文在整理、归纳先前调研资料基础上,通过对可行性实践模式的实施分析下,对俱乐部教学与传统体育课的目的范围、横向关系、内容、时间以及评价方面进行了比较(见表1)。

表1俱乐部教学与传统体育课差异性对比

俱乐部教学传统体育课

目的范围生物、社会、心理全面发展传授三基,融入思想道德培养

横向关系学校教育内容和学校体育工作的内容是学科和课程内容一部分

内容从大课程观出发,融教学、课外体育活动、群体竞赛、运动训练为一体,建立新的课程结构以大纲内容为要求,对热衷某一专项运动的学生开设的体育课

时间专修、选修课程;课外体育活动课;运动训练课;群体竞赛;早、间操每周5-7学时专项课每周2学时

评价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内容相对稳定,技评、达标、体质测试、出勤统计、竞赛成绩、裁判能力等综合考核定期而有明确的固定内容,技术评定及达标

(二)俱乐部教学的优缺点

通过对俱乐部教学与传统体育课教学的比较来看,以体育俱乐部形式重视课内外一体化的高校体育教学是一种符合当前高校体育培养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对培养学生兴趣、掌握终身体育技能,对自主学习、自我锻炼、独立思考和培养创造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符合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同时,也做到学生自主选择项目、教师与上课时间的自由度。但也有不能很好贯彻的影响因素,体育场馆不足、师资水平参差不齐一直是高校以体育俱乐部形式教学共同面对的问题。

三、结论

(一)传统体育教学并非一无可取,俱乐部教学并非已完善,二者都有优点和局限性。因此,在体育教学改革中,对传统体育教学要加以批判地继承,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理论体系。

(二)体育教师多已具备现代体育教学观,采用先进的体育理论指导教学改革实践。在教学目标上,从以增强体质为主,转向强调个性、能力、品德、智力、体力的全面发展;在教学内容上,也从传统的“以大纲为主”的教条教学转向“从大课程观出发,融多种教学途径为一体”的俱乐部教学。

参考文献:

[1] 黄甫全.现代教育论学程(修订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

[2] 王永红.传统体育教学与快乐体育教学的对比分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04).

内外一体化教学 篇6

1 高职武术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

教学指导思想是对教学活动起方向指导作用的、以教学目标任务为核心的基本观点与认识[4]。高职武术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从“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立场出发, 以“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为基本指导思想, 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武术学习兴趣,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武术技能, 并能够运用于体育锻炼实践, 从而为终身体育奠定坚实基础[5]。在此基础上, 力图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为胜任未来职业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2 高职武术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

高职院校课内外一体化武术教学的目标在于增进学生身心健康, 使学生有效地掌握武术运动技能, 树立终身体育思想, 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弘扬中华武术文化, 培养学生的民族传统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自我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 改善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身体素质、运动技能、体育认知水平及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为胜任未来职业岗位与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奠定良好的基础。具体来说, 包括以下4个领域的目标。 (1) 身体发展和职业准备目标。首先, 通过武术课程学习达到增强体质、完善技能和塑造健硕体魄的目标;其次, 通过武术课程教学向学生传授常见健身方法, 使学生掌握有效发展体能的方法和手段;再次, 结合武术项目特点, 在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上, 发展与学生未来职业相关的综合素质。 (2) 技能学习和习惯养成目标。一是通过课内外一体化教学, 使学生充分体验武术运动的文化魅力和健身价值, 熟练掌握长拳和太极拳的基本套路及其基本练习方法;二是通过教育引导和课外辅导, 使学生形成稳定的运动爱好和专长, 培养良好体育锻炼习惯, 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3) 体育知识与实际应用目标。第一, 使学生理解武术运动与健康之间的关联, 形成正确的武术健身价值观;第二, 使学生了解健康的概念和多元健康观, 掌握一些身体锻炼的卫生常识, 了解运动损伤的成因与处理有关知识;第三, 使学生了解武术运动的发展概况及锻炼价值, 掌握运用武术专项技能进行身体锻炼的方法和知识。 (4)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通过课内外一体化武术教学, 培养学生坚毅的意志品质, 表现出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提高竞争、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6]。

3 高职武术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课程结构

课内外一体化武术教学体系由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部分组成。课外活动又包括早锻炼、体育社团活动、体育竞赛及及课余训练等形式, 它们与课堂教学相互促进, 相互补充。其中课堂教学是主体;早锻炼、体育社团活动、体育竞赛 (尤其是与教学有关的比赛) 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能够巩固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体育竞赛可检验、展示课堂教学和课外锻炼的成果, 并为学生的课堂学习和课外锻炼提供动力支持。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在课内外一体化武术教学体系中, 学生体育骨干群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的实践表明, 学生体育骨干是体育教师的得力助手, 是开展课外体育工作的重要力量, 在早锻炼、体育竞赛、体育社团等活动的组织、管理、辅导和宣传方面可发挥主体作用。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并合理使用学生体育骨干队伍, 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既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先锋示范作用和自我管理效能, 以缓解体育师资不能满足课外体育活动开展需要的现实矛盾;又可以为他们提供锻炼自我能力、施展自我才华的广阔平台, 他们在服务同学、奉献学校体育的同时, 自身素质也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

4 高职武术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课程内容

课内外一体化武术教学的内容包括身体素质训练、运动技能学习及理论知识学习, 身体素质训练包含耐力素质、速度素质、柔韧素质和灵敏素质, 运动技能包含长拳、太极拳的基本技术及其简化套路;理论知识包含体育运动基础知识和武术基本理论。课内外一体化武术教学模式在注重一般身体素质、武术技能与理论教学基础上, 根据本课程4个领域的目标对课程内容进行了积极的拓展, 制定了具体的身体机能、身体素质、运动技能、体育情感以及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训练计划 (见表1~表5) , 在发展学生一般身体素质的基础上, 着眼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5 高职武术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

体育课成绩评价体系具有十分明确的导向作用, 能直接影响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发展方向, 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从整体上控制、调节着体育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的进程[7]。我们依据培养锻炼习惯、发展身体素质、传授运动技能、促进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 紧密联系高职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目标, 构建了本课程的评价体系 (见表6) , 力求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 充分发挥课程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在更大程度上调动学生从事体育课程学习及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考核内容上, 综合考察学生课堂学习和课外体育参与的表现:一是强化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评价, 突出对耐力素质的要求;二是强化对课外体育锻炼习惯的评价, 突出对早锻炼的要求。在评价方法上, 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多元评价:一是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用发展的眼光动态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 关注学生进步情况, 引导学生注重学习过程与锻炼态度, 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二是在运动技能考核中将团队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 引导学生注重团队协作, 强化学生融入集体的意识。

6 小结

如图1所示, 本课程模式目标是将具备少量运动知识与技能的学生培养成身体健硕、掌握基本健身方法、掌握更多运动技能、树立终身体育意识以及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个体。本课程模式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个环节为主要载体, 以科学的评价和教学实施双通道为保证, 致力于深度整合课堂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 并最终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环节, 主要内容为身体素质练习、武术专项技能、武术理论知识、基本健身方法和运动处方理论;课外活动主要内容为早锻炼、学生武术社团活动、校内武术竞赛及课余武术训练。在教学评价环节, 按照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团队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综合评价学生课堂学习 (主要包括学习态度、技能习得、理论知识、锻炼知能) 、体质健康 (主要为健康相关体适能项目, 如耐力、速度、柔韧、力量等) 和课外活动情况 (主要为早锻炼、社团活动、校内外竞赛等) 。按照课内严格执行教学计划、课外加强针对指导的原则,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共用、严格管控教学质量、专门教师辅导社团活动、专门教练指导课余训练等措施, 确保课内课外紧密联系、互塑共进。

综上所述, 文章以“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为基本指导思想, 以高职武术课程为例, 尝试构建了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 以期能够在理论上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提供新思路, 并在实践上对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摘要:为改进体育教学中传统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的不足, 文章以高职院校武术课程为例, 尝试构建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 从指导思想、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等方面对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体系进行了系统阐述与分析, 以期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提供新思路, 并在实践上对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武术,教学模式,课内外一体化

参考文献

[1]张勤.高校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改革试探[J].体育文化导刊, 2013 (1) :104-107.

[2]李欣悦.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对大学生终身体育能力培养的研究——以高校乒乓球选项课为例[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4) :112-114.

[3]陈琦.从终身体育思想审视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J].体育科学, 2004 (1) :40-43.

[4]刘海元, 周登嵩.论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及其提出的基本思路[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2 (1) :86-88.

[5]谢燕歌, 洪浩.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思想探索与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4 (1) :95.

[6]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 (试行) [Z].2012-5-24.

内外一体化教学 篇7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以辽宁科技大学2011级大一武术体育课学生541人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生326人, 女生215人。

2. 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从辽宁科技大学体育部资料室及中国期刊网检索1994-2012年的文献资料百余篇, 收集并参考国内相关资料十余篇。 (2) 问卷调查法。对辽宁科技大学2011级大一武术体育课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41份, 回收541份 (男生326人, 女生215人) , 其中有效问卷522份 (男生316人, 女生206人) , 回收率和有效回收率为100%和96.49%。 (3) 逻辑归纳法。在研究的过程中, 采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 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 (4) 数理统计法。将在研究的过程中, 所收集的数据资料在计算机上用SPSS11.0for window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完成相应的统计工作。

二、武术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

1. 教学目标。

坚持树立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教学目标, 使学生享受运动所带来的快乐;熟练掌握武术健身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积极设立自身运动目标、选择运动内容, 自主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去, 形成终身体育习惯。

2. 教学内容。

武术课堂教学在重视武术类课程徒手 (器械) 的组合或套路的同时, 增设徒手对练的组合或套路, 满足学生表现欲望强烈、乐于凸显自我的心理。武术课外教学开设了传统套路、竞技套路、散打、擒拿、健身气功等课程, 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丰富了武术文化的内涵, 满足了学生武术学习的需求。

3. 课程设置。

在保障武术课程教学的基础上, 将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武术的考核体系, 要求学生必须在一个学期内完成4周课外的交换体验武术类体育活动,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的时间、内容和上课的教师, 这样学生必须完成武术类课程学习的频率由每周一次变成每周两次, 学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 参与体验不同的课程内容。

4. 教学方法。

武术课程引入启发式教学法、意念教学法和分组竞赛教学法等先进的教学方法。与学生共同分析和理解动作技术及意义, 启发并引导学生掌握动作技术;通过意念教学来想象动作应用的情景, 反复模拟攻防实战来更深刻地理解动作原理和意义;通过教学分组竞赛, 从学生练习中及时发现问题和纠正错误, 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5. 教学组织形式。

各项交换式体验课程以学生个体兴趣、时间为主, 进行周期性循环, 督促学生可以完整体验课程, 体验不同项目带来的本体反应, 吸引学生的兴趣。

6. 教学评价。

武术课内教学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 重点考察学生学习的态度和技能提高的水平;而课外交换体验武术活动则以过程评价为主进行考核, 重点传播中国传统武术文化,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改革结果分析

在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时发现, 男生喜欢武术运动的比例高达74.1%, 而女生只有56.3%喜欢体育运动。而对武术课的态度上, 男女学生的差别并不大, 但男生的比例明显低于喜欢武术运动的比例, 女生则略高于喜欢武术的比例;在对待交换体验武术类课程的态度上, 男女生的喜欢程度明显高于武术课, 女生明显高于对武术运动的喜欢程度。学生对武术类课程及交换体验武术类课程的态度, 反映武术类课程并未因徒手 (器械) 单练、对练组合或套路的内容陈旧而令学生产生“喜欢武术类运动而不喜欢武术类课程”的问题。

通过对学生学习武术类课程及交换体验武术类课程的运动感受进行调查, 发现女生超过一半感到身心舒适, 另有一半感到身心愉悦。而男生则是身心愉悦者超过一大半, 近一半的男生身心舒适。这也充分证明学生学习、参与到运动中来, 既满足了学生强身健体等的最初需求, 还能达到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目的。

针对交换体验武术类课程内容是否在课时内设置上, 从表1可以看出, 课时内设置交换体验武术类课程内容, 男女参与度存在一定的差异。61.4%的男生和74.8%的女生喜欢, 7.3%的男生和2.4%的女生不喜欢。课时外设置交换体验武术类课程, 男女参与度差异不大。54.4%男生和56.8%的女生喜欢, 12%的男生和7.3%的女生不喜欢。从分析可以看出, 学生有很强的课外武术学习需求。

四、结论

1.武术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有利于传承民族体育文化, 对增强学生体质、磨练意志、形成良好自我调控力、培养道德情操、树立正确价值观、提高民族自信心、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和活动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2.武术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可以促进师生互动、启发引导、及时交流,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学习、掌握武术类课程中的基础内容, 利于学生日后自主学习同源内容, 持续终身体育活动。

3.武术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有利于针对大学生心理、性别特点, 因材施教, 弹性安排教学时间、内容和方法, 帮助学生掌握两项以上的健身项目, 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我运动、我阳光、我快乐”的思想并建立良好的运动习惯。

参考文献

[1]刘劲松, 李玉玲, 彭彦铭.高校公体武术课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4, (4) :20.

[2]葛彤, 王喆.浅析我国高校武术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方法[N].科技创新导报, 2010, (28) :149.

[3]李胜恒.我国普通高校武术教学改革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 2010, 7 (8) :59-60.

内外一体化教学 篇8

关键词: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

体育教学是所有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 受到国家有关部门和各大高等院校的重视, 2002年颁布实施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纲要中明确规定了高等学校要有目的和计划的进行体育教学, 加大课外体育锻炼的计划, 把校外活动和训练纳入到了体育教学当中, 有效的形成了一种课程内外、学校内外相结合的一种课程结构。而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中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不仅符合高校体育改革要求, 同时对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锻炼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课内外一体化的概念

由于国民的生活有了大跨步的提高, 身体素质也在逐年下降, 根据在几年中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调查显示, 我国学生的身体素质正在逐渐下降, 长此下去体质状况不容乐观。各大高校开设的体育教学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没有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处于一种敷衍状态。由于学校开设的课程很多, 学生课外时间紧, 体育活动场地有限, 使学生在很大程度上缺少身体锻炼, 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高效建立一种有效和科学的体育教学模式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提出是由于我国当前体育教学环境所产生的。“课内外一体化”指的是在进行正常的体育课程基础上, 利用课余时间, 根据体育教学目的, 有效的组织学生进行课外的一些体育活动, 并且把课外活动的成绩评估纳入到体育课程的考核当中。通过一些高校对此教学模式的实施证实, 很多学生对此有很大的接受空间, 大大的提高了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只有这样学生的体质才能随着时间更加强大。

二、高校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改革对策

(一) 设立体育教学俱乐部

我国对体育课程中的改革涉及到“课内”和“课外”两个教学部分, 但是两个部分的核心是保持一致的, 都是保证了学生在学校学习中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在体育教学中按照教学运动项目的不同设置不同的运动俱乐部, 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的时候能够根据自己的锻炼爱好自主的选择需要参加的体育项目, 在这种个性化的教学中学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进行自主锻炼, 丢掉了传统式单一、灌输式的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后的教学模式不但能够从根本上满足学生不同的锻炼需要, 而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适应学生的个性需求, 最大程度上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并且体现出学校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另外, 各种锻炼俱乐部在全球中都是人们最受欢迎的一种文化娱乐场所, 学生在俱乐部进行锻炼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和社会进行了接轨。

(二) 发展学生体育社团

课内外一体化课程改革的内容是把学生的体育教学分为课内和课外两种教学方式, 两种教学方式都纳入到体育课程体系, 通过两种方式相结合使高校体育课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得到最大程度上的扩展, 让不常利用的体育资源和时间有效的得到利用和调整, 使学生利用课内和课外两种教学方式来营造出一种良好的体育氛围, 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健康指数和达到教学目的。高校中的体育社团组织是学校中的学生专门为课外活动组织的一种社团。社团的活动形式相对比较丰富, 活动内容有很大的领域性, 并且涉及到的领域比较广, 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课外生活, 对课外体育增加了很大的兴趣。课外体育社团组织的实施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对传统体育课程中的一些场地限制和体育资源很好的进行弥, 使体育课程不受场地和资源的影响, 并且对教学中课程内容单一和在一些方面导致学生无法满足锻炼需求也进行了很好的弥补。体育社团的成立提高了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和培养锻炼的习惯。

(三) 建立完善的体育考核机制

我国现在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 对于这种转变的实现首先需要对教学观念进行全面的改变。对学校学生要进行健康意义的指导思想, 把健康意识真正的融入到每个高校和每个学生, 从根本上培养出身心健康的优秀应用型人才。要加强素质教育, 把体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发展目标, 逐步改变人们的教育观, 改变学生传统的考核体系教育中的评价制度, 应根据改革形成一种科学的教育观, 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在教学中进行全面发展, 提高发展中的教学质量观, 丢掉以分数和考试为主体的观念。

(四) 提高体育课程结构设置

我国很多高校中体育课程结构设置和国外高校相比尤为单一, 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体育教育是一种教学过程, 在教学规律、认识规律和运动技能规律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掌握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在体育课程结构的设置中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整个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教学在教学中应该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和方法来提高教学的结构。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对教学组织活动进行全面的指导和组织, 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序的进行, 教学组织活动要和学生学习知识有效的结合在一起, 充分对教学中的内容进行优化, 使体育课程结构更好的设置。

结束语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 肩负着振兴中国的伟大责任,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和参与远远高于其他人群, 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的时候, 是增强体质的时候, 也是运动损伤高发的时候。所以, 学生在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 一定要按照规范的课程内容进行锻炼。同时, 随着我国对教学的高度重视, 在教学进行了积极改革, 体育教学在改革的同时还应该从课内和课外两个方面进行必要的改革, 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而且, 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体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宋忠良.高校实施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影响因素及发展策略[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 (01) :158.

[2]张自强.高职院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职业体能训练模式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 2014, (03) :78-81.

内外一体化教学 篇9

关键词:教学模式,教学改革,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高校体育

随着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健康第一”已成为当前学校体育工作的主旋律。2002年我国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明确规定“将课内外体育、运动训练纳入体育课程,构建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大课程结构体系”。2006年12月20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共同决定,从2007年开始,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以全面促进学校整体发展、提升学校教育内涵、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经过5年的蓬勃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还存在有部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认知成度不高、体育锻炼效果(特别是肺活量水平、体能素质中的速度素质、力量素质和耐力素质下滑的局面至今仍未得到有效控制)不明显的因素,除此外,高校体育课程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安排、组织管理还存在脱节和不协调等现象,为改变这一现状,真正将高校体育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有机结合、形成合力,构建一种全新的并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以期为引导学生自觉主动接近大自然、走进阳光下,进行自我锻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促进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和学校体育良好发展已显得尤为重要。

1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的含义与特点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是指有针对性地把体育教学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从“终身体育”目标出发,以课堂教学教师精讲为主导,学生练习为主体,课外体育活动进行消化吸收、巩固提高为补充的自主练习、自主体验过程,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的教育实践过程。从而达到强化体育理论知识、拓展或创新体育技能、增强体质、发展素质之目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留给学生自主活动的空间大,具有激发学生兴趣、开发学生智慧、思维和创新能力,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主体地位,调动学生主动锻炼的积极性等优势;克服课外体育活动形同虚设,学生被动参与体育锻炼,单一集中的上课模式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而有的学生又“吃不了”等现象,使课堂教学向课外体育锻炼延伸,学生由被动参与体育锻炼向主动进行自我健身迈进等特点,顺应了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需要,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为高校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的实施奠定良好基础。

2 对目前高校体育课程现行教学模式的比较与分析

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研究分析: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高校体育教学中就出现了多种体育教学模式,最具代表性的如:“三基型”、“三段型”、“一体化型”、“分层次型”、“俱乐部”模式等。根据有关资料对以上五种教学模式在某省11所高校中采用情况调查发现:“三基型”和“分层次型”模式各有2所学校采用,分别占18.18%,“三段型”和“一体化型”各有3所学校采用,分别占27.27%,另有1所学校采用“俱乐部”模式,占9.09%,而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有46.55%、47.54%和46.15%的学生对“三段型”、“一体化型”和“分层次型”三种课程模式较为满意[1]。从以上几中教学模式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一体化型”教学模式,无论从高校的采用率还是从学生满意度调查的反映率均排在首位。说明“一体化型”教学模式较为普及,学生也乐意接受。

3 构建“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模式的依据与指导思想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模式的构建,以教育部2 0 0 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体育课程性质、目标及体育教育的功能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整体要求为基础。在“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将课外体育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之中,形成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努力使体育教学过程由学科结构向学习结构方向转移,由关心学生技能或体力发展向关心学生技能、体力与情感、意志、兴趣协调发展的方向转移[2],充分满足学生的健身需求与长远发展,发挥体育教育特有的强身、健心功能,使体育课堂教学成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兴趣与方法的教育过程,突出体现高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有机衔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4“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目标

4.1“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目标

“课内外一体化”课程目标的设置,要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为指导,以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整体和谐发展为目标,努力使体育课程从单纯生物性身体教育向生物、心理、社会和道德多维教育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化”,重视学生的“个性”培养和健康意识、健身兴趣、健身习惯养成的培养,重视学生身体健康、体魄强健和充沛体能的培养,强调将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参与意识培养贯穿于体育课程实施的全过程;重视学生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素质的培养,正确辨别善恶、美丑、荣辱、是非能力的培养,正确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培养;在课程设置、教学实施及评价体系上,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学习方式上,注重学生弹性学习方法的培养,打破课堂空间条件的限制和约束,消除学生在学习时间、地点、内容和方式方法上的禁锢,给学生一个展示个性的学习空间,拓宽学生的学习途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水平的提高。

4.2 学生个体差异性水平目标

高校学生来自全国不同的省份和地区,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体育技能水平参差不齐,道德水平、知识能力水平等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素质和体育基础等综合能力,制定出差异性的发展标准与要求,对于每个学生差异性水平目标的制定,应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最低要求;学生身体发展标准的制定,使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在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基础上有所提高。同时,结合终身体育锻炼制定出基本标准,促使学生养成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习惯,掌握1~2项体育健身技能;基本具备自觉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掌握多项体育健身的基本技能;具备组织和参与体育竞赛的能力,掌握体育竞赛的欣赏方法,能够欣赏和评论体育比赛,为毕业后终身从事体育健身奠定良好基础。

4.3 课内外相结合协调发展目标

随着时代的发展,单靠课堂教学很难使学生身心和谐全面发展。作为高校体育教育者要与时俱进、更新教学观念,充分认识课内、课外体育教学活动相结合的重要性,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性、趣味性、健身性、终身性为一体的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竞赛等活动。如:结合各高校公共体育课的教学对象、校园环境、校园文化、教学资源、师资水平等基础条件和特点进行教学目标设置,在重视课内体育教学的基础上,努力把“课内”知识、技能目标与“课外”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综合能力发展目标进行有机结合。充分发挥课堂外的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等作用,组织指导学生进行课余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独立健身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使学生在素质教育的大课堂中丰富知识,开阔眼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品德,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协调发展。

5 构建“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模式体系

5.1 构建对学生终身健身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从学生健身需求和身心发展出发,从学生终身体育健身意识、习惯与能力培养的角度入手,构建以体育健身基本理论知识、休闲健身基本技能、终身体育健身基本能力为主体的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课程目标体系,打破以竞技体育为主线的课程模式,改变以往体育课程设置单一的局面。通过体育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教学技能传授和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自我体验等途径与方式,使体育理论教学与体育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培养学生对终身体育健身的认识能力、自我健身锻炼的练习能力、自我监控能力等,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和行为的养成。

5.2 构建具有针对性、实效性体育教学课程体系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体系的建构要在普及体育选项课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对教学项目、内容进行优化与整合,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和终身体育健身需求,注重对学生终身体育健身项目的挖掘和开发,注重体育传统项目的继承、发展和创新等。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对学生体质增强、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促进性。如:体育基础理论部分选用运动处方理论、营养与健康保健理论、简单急救措施等以健身为主的理论知识;技能部分主要突出选用对学生终身健身能力的培养,同时结合本校具体的教学场地、环境、师资队伍等实际,普及1~2项简单易学、又不受场地器材限制的运动项目。如:太极拳、初级剑、八段锦或健身操、球类项目等,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健身意识和观念、积极掌握终身体育健身技术与技能等。

6 构建“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6.1 高校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现状

我国高校目前体育课堂教学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一般由体育教师采用统一的运动技能考核指标,按照一定的考核标准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忽视了体育教学的特殊性,过分偏重于结果,忽视了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表现与个体差异(身体素质差异与个人运动技能基础差异),既不考虑学生通过学习之后健康状况的改变情况,也较少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积极性、团结协作精神以及体育锻炼的习惯、情感、意志,同学之间的交往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变化与表现。评价内容缺乏科学性、客观性和全面性,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终身体育的发展。只有“以人为本”结合高校体育的特点和教学实际,创建一种新的适合学生身心发展和高校体育发展的体育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质量现代化建设人才。

6.2 创建以终身体育为目标的“课内外一体化”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评价是一个多因素组合的复杂结构体,在制定评价体系时要依据教育评价原理,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综合性评价相结合,充分考虑评价的科学性、全面性、公平性、合理性以及考评制度对学生参与运动的引导作用。以体育课堂教学评价为基础,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把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竞赛等,按一定比例纳入学生综合成绩评价之中(例如:课堂体育教学60%+认知态度10%+课外体育锻炼10%+体育理论课或大学生体质测试20%,可根据本学期开课的内容进行具体调整),使考核内容、方法一体化。此外,对参加课内教学出勤率达到90%以上者,课余锻炼达到规定出勤率者,任课教师应考虑给予基础分60分。同时,注重发挥体育评价的强化激励功能和发展功能,把学生自身体能素质的提高程度、运动技能的掌握与进步幅度、团结协作精神等作为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通过教师对生的评价、学生之间的互评和自评相结合的方式,转变学生对体育的认知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交往合作精神等。使其形成“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评价体系详见图2。

6.3 实施评价应考虑的因素

评价体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1)要具体落实在“学生体质健康、素质提高”方面,即:国家教育部《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上;(2)具体落实在“学生健身习惯的养成”和“体育能力”的提高方面,并将其作为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检测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效果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3)将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对体育的认知态度、参与体育锻炼的行为、体育锻炼的能力、锻炼的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4)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体育健身的效果;(5)客观反映学生的体育学习过程,使其与终结性效果评价有效地结合,充分发挥评价的反馈、诊断与指导作用。

7 结语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理论体系指导下,以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为目的的教学程序,它包括了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结构,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和教学评价体系,它把课外体育纳入到体育课程体系之中,把“课堂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锻炼”进行有机结合,把“体育理论知识与体育实践”进行有机结合,使一种“课内教学与课外体育锻炼一体化”的教学模型或教学方式的组合。它包含了丰富的知识、信息内容,拓展了体育课堂教学的空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资源共享的全新学习平台,强化了学生的特长与兴趣,满足了不同水平、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能使受教育者将所学的体育健身知识、技能及时地进行消化吸收和运用。这种教学模式是未来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发展的主流,它完善了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活跃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课外体育锻炼的组织和开展又巩固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培养了学生自主参与体育锻炼的能力,对改善学生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积极乐观的生活方式,全面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实现体育教育目标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童丽平.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实施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

[2]夏贵霞,舒宗礼,夏志,等.湖北大学公共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体育学刊,2010(2):73~7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S].教体艺[2002]13号,2002.

内外一体化教学 篇10

关键词:体育课;一体化教学;教学改革

一、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概念的界定

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课余体育与体育课程相互配合,将原有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转变为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使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群体竞赛、运动训练、健身娱乐有机融合为一体,共同完成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重要特征是把课外体育锻炼和体育课堂教学视为一个整体,将体育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注重理论与实践、课外体育锻炼与体育课堂教学、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有效结合。

二、构建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意义

实现职业院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建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其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有效手段。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为学生创造发展空间,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设计、自我发展与交往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健康发展,使学生体质得到增强,从而实现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第二,其是营造多元化校园体育氛围的重要保障。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教学训练,如基础技术培训、提高技术培训、体育竞赛、健身锻炼指导、裁判员培训等,激发学生对体育课学习的兴趣与欲望,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推动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促进职业院校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有助于营造一种高层次的、多元化的校园体育运动氛围;第三,其是落实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必然要求。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使体育教学由关心体力发展或技能转变为关心体力、技能与情感意趣协调发展,使体育课程教学成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兴趣的过程。

三、构建职业院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途径

1.重构课程体系,将课外体育锻炼纳入体育课程

体育课程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它是职业院校的公共必修课程,是职业院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院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选择具有实用性、健身性、娱乐性、科学性和民族性的教学内容是体育课程建设的核心,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因此,课程内容的改革是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以“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注重体育文化含量,科学对待传统竞技体育,做到吸收精华,放弃糟粕,在继承的基础上追求发展,同时还要结合当今体育运动的发展趋势和新的成果,吸收新知识、新内容,构建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的课程内容体系。

构建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还必须将课外体育锻炼、校外(社会、野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体系,这些都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将课外体育锻炼、运动训练、校外活动等内容纳入体育课程结构体系已成为职业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体育课程的目标分为运动技能目标、心理健康目标、身体健康目标、运动参与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要实现上述目标,我们不仅要依靠体育课堂教学,还要注重课外体育锻炼,因为课外体育锻炼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发展学生的个性、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和满足学生对体育活动的需要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重要手段,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课外体育锻炼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技术水平的掌握与提高有着重要作用,把课外体育锻炼纳入体育课程体系,是建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

2.开发网络课程资源,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当前,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的特点使体育课堂教学时数有限。传统的课堂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健康意识、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网络是信息高速传播的有效途径,职业院校如何利用网络资源,强化网络在体育课程中的作用,建设职业院校体育网络课程,多渠道、多角度、全方位地发挥体育教育教学的作用,这是职业院校体育课教师需要探索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应开展以下工作:一是建设校园体育网络课堂。以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良好生活习惯为目标,结合学生校内外生活和个体差异的需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组织和整合体育网络课堂内容,建设校园体育网络教学。二是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实践证明,校园文化对优化成才环境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体育专题讲座、体育征文演讲等形式,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四、结束语

内外一体化教学 篇11

1 以学生为本, 树立终身体育意识的教学指导思想

通过乒乓球俱乐部的课内外教学,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培养学生逐步养成独立自主、科学卫生的锻炼习惯,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 在参与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 尤其是社会体育活动的组织能力, 使学生不仅在校时积极锻炼、增强体质、促进健康, 而且毕业后仍能以在校养成的体育锻炼和掌握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继续坚持体育锻炼, 以满足自己生理和心理需要。

2 设置课程课内教学纲要

2.1 课程介绍

乒乓球运动深受我国人民普遍喜爱, 普及性高, 经常参加这项运动, 可以提高人的反应速度, 身体协调, 动作灵活等能力, 改善心肺功能, 增进身心健康, 是终身体育的项目。

2.2 课程设置

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要求制定教学内容:1、尚未掌握基本技术 (初级班) ;2、有一定的基本技术 (中级班) ;3、有较好的基本技术和战术能力 (高级班) 。根据学生不同水平, 主要讲授乒乓球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技能和基本战术及竞赛规则、裁判法, 讲授练习乒乓球的方法和锻炼价值, 安排课外锻炼的内容, 介绍乒乓球运动在国际和国内发展的最新动态与趋势。另外经过一学期的考核, 在第二学期教师根据学生掌握技术及考核情况重新分组。

2.3 课程目标

2.3.1 运动参与目标:

积极主动地参与乒乓球活动, 有计划地将乒乓球活动作为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内容之一, 并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具有一定的欣赏乒乓球比赛的能力。

2.3.2 运动技能目标:

掌握乒乓球运动技能和基本练习方法, 能科学地从事以乒乓球作为主要内容的体育锻炼, 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 掌握在乒乓球等体育运动中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

2.3.3 健康目标:

能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 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 能合理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具有健康的体魄。

2.3.4 心理健康目标:

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乒乓球运动的学习目标, 自觉通过乒乓球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 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 在乒乓球运动中享受运动的乐趣, 体验成功的感觉。

2.3.5 社会适应目标:

在乒乓球运动中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 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成为学校、家庭、社区乒乓球等体育活动的积极参加者和组织者。

3 强化课内教学任务

3.1 尚未掌握基本技术 (初级班)

3.1.1 培养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 增强参与意识, 基本掌握锻炼方法, 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

3.1.2 基本掌握乒乓球的主要技术和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及主要的竞赛规则和裁判方法。

3.1.3 在学习和锻炼中, 努力提高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 改善心肺功能, 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品质。

3.2 有一定的基本技术 (中级班)

3.2.1 提高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 增强自觉参与意识, 掌握锻炼方法, 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

3.2.2 掌握乒乓球的基本技、战术和相关理论知识及竞赛规则和裁判方法, 在教学比赛中敢于担任裁判工作, 参加校级的乒乓球比赛。

3.2.3 掌握一项技巧和运动技能的同时, 在实践中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 提高心肺功能, 培养团队和拼搏精神。

3.3 有较好的基本技术和战术能力 (高级班)

3.3.1 培养浓厚的乒乓球运动兴趣, 较好掌握锻炼方法, 形成自觉锻炼习惯, 喜爱并能够观赏高水平乒乓球比赛, 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

3.3.2 提高乒乓球的技、战术水平和相关理论知识, 熟悉竞赛规则和裁判方法。积极参加校级的乒乓球比赛, 能够担任校级乒乓球比赛的裁判工作。

3.3.3 掌握好一项技巧和运动技能的同时, 能够协助教师辅导初学者练习, 不断提高专项素质, 提高心肺功能, 培养团队和拼搏精神。

4 合理安排课内教学内容

教师按照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 区别对待, 分层教学, 并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和组织教法。 (表1)

5 探索课内新的教学方法

5.1 分组教学法

根据同一个层次的班级进行分组, 每四人为一组, 每组固定两张球台, 每组设定一名组长协助教师教学, 在班级中选择两名技术相对好的学生担任助教, 单一组中学生可以选择与自己关系较为密切的同学在一起进行练习, 有时根据教学的需要, 可以组织部分学生直接对其他学生进行帮助。

5.2 多球结合表象教学法

每次课根据不同级别进行多球练习, 增加学生在单位时间里的练习次数, 巩固学生的基本技术动作, 可以帮助高级班的学生掌握难度较大的技术动作, 通过教学录像学习, 再加深技术动作概念, 这样反复的练习可以在短时间内使学生掌握基本技术。

5.3 课内团体联赛教学法

在学期中、后期进行团体联赛, 各学习小组自行确定小组的名称、口号、比赛服装及颜色、图案等等团队文化建设内容, 除了队名外其他内容也是应该根据比赛水平的高低和比赛的需要以及学生的经济承受力来适当增减。另外, 要合理安排好裁判工作, 尽量保证每轮比赛没有轮空, 让每一个人在课堂里都有明确的任务, 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

6 制定多角度的考核机制

6.1 技能测试 (40%)

6.1.1 考核内容和标准 (表2)

6.1.2 评价方法:

学生根据等级评价标准, 教师分别实施考核与评定

6.2 学习态度和精神 (15%)

6.2.1 评价内容与标准:

包括学生学习过程中在技术、战术、练习态度、情感、与人合作等方面的进步幅度。自评5%、互评5%、教师评5%

6.2.2 评价方法:

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相评价、教师评价

6.3 理论成绩 (15%)

6.3.1 评价内容与标准:

学生制定学期“个人锻炼计划”, 乒乓球理论考试

6.3.2 评价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制定“计划”、个人考试成绩给分

7 课外教学活动实施

7.1 活动内容

校内乒乓球的各种比赛、乒乓球文化节、乒乓球裁判知识、乒乓球嘉年华等

7.2 组织结构

成立乒乓球俱乐部管理办公室, 设学生主任1人, 副主任5人, 分别负责宣秘、考核、经费、裁判、器材组, 设立乒乓球俱乐部各系分会。

7.3 考核标准

课外占30%, 主要从学生的参与程度、专项素质、专项技能、专项理论和进步程度等多方面进行衡量, 为每一位俱乐部会员建立成绩档案, 记录会员参与俱乐部活动的次数, 平时运动锻炼的时间, 专项考核成绩, 参与各种比赛成绩, 身体素质评测等信息, 作为评定成绩的依据。

8 结束语

大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已成为21世纪高校体育改革的主题, 提高全民素质, 提高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人才, 高校体育肩负着光荣而神圣的使命。高校体育课程实施俱乐部课内外一体化是解决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脱节的最佳办法之一, 因此实施俱乐部体育教学需要在课程设置与教学形式上大胆创新, 使体育课向着有趣、轻松、自由、娱乐的方向发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促使学生自觉积极地参加体育运动, 掌握基本技术, 健康生活的知识, 为提高今后生活质量, 终身从事体育锻炼和保健奠定基础。

摘要:高校体育实施俱乐部制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组织能力、社交能力和创新能力。乒乓球俱乐部课内外教学在实施过程中, 应合理组织教学, 教学内容因人而异, 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 多角度的考核机制, 结合课内联赛、多形式的课外活动, 为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参考文献

[1]刘建坤, 王桂欣.我国普通高校开展体育教学俱乐部研究文献的综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5, 28 (2) :232-234.

[2]赵红勤, 张华君.高校乒乓球俱乐部教学特点与方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5, 8 (4) :91-93.

[3]刘芳.分层次教学法在高校乒乓球技术课中的应用[J].四川体育科学, 2004, (2) :141.

[4]王俊龙, 万艳奇.普通高校乒乓球选项课合作教学探析[J].科技信息, 2006, (10) :394.

上一篇:法理学研究下一篇:幼儿的品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