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导向定位

2024-06-05

内外导向定位(共3篇)

内外导向定位 篇1

20世纪70年代初, 在继承罗瑟·瑞夫斯 (Rosser Reeves) 的USP理论的基础上, 艾·里斯 (Al Ries) 和杰克·特劳特 (Jack Trout) 提出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定位理论, 使营销理论由传统走向现代, 开创了一种新的营销思维模式。

凯文·莱恩·凯勒认为“品牌定位就是确定本品牌在客户印象中的最佳位置以及竞争对手在客户印象中的位置, 从而实现公司潜在利益的最大化”。周志民认为“品牌定位是让品牌在消费者心智中占据一个与消费者相关、与竞争者不同的有利位置, 使品牌成为某个品类或某种特性的代表品牌”。屈云波认为品牌定位, 是指建立 (或重新塑造) 一个与目标市场有关的品牌形象的过程与结果。

综述以上对品牌定位的理解, 进行品牌定位时需要确定目标顾客、主要竞争对手、本品牌和竞争品牌的相似性以及本品牌和相似品牌的差异性, 为自己的品牌在树立一个明确的、区别于竞争对手的、符合消费者需要的形象, 从而在消费者心智中占据有利的位置。

现今国外主要的品牌定位模式理论有以下三个:

1、科特勒的过程定位模式。该理论以菲利浦·科特勒 (2001) 为代表, 他提出了STP过程, 他认为营销战略过程由S (细分市场) 、T (选择目标市场) 以及P (市场定位) 三个阶段构成, 他把市场定位过程分为三个步骤:一是识别可能的竞争列出竞争者的差异点。二是选择合适的竞争优势, 这些优势必须具有独特性、感知性、营利性等特征。三是传播并送达选定的市场定位, 用相应的营销组合予以配合, 并从产品、服务、渠道、形象、人员等五个方面考察公司定位。

2、洛夫洛克和维尔茨的服务定位模式。洛夫洛克和维尔茨的定位模式强调服务在定位中的重要性, 并首先区分了服务和有形产品的差别。服务与有形产品的关键区别在于:就服务而言, 顾客往往是在没有获取对任何有形要素的所有权的情况下获得服务所提供的价值。服务的特殊性决定了服务市场细分的特殊性, 要求研究者在注意运用传统营销组合策略的同时, 还必须重视对人、过程及有形展示等因素的重要性。服务定位过程中必须协调处理好供求矛盾, 通过加强质量管理意识, 建立合理的质量评估体系和顾客忠诚度。

3、阿克和仙斯拜的战略定位模式。阿克和仙斯拜的战略定位模式认为, 定位的重点在于强调你所擅长的, 并掩盖你所缺失的。他们认为:一个品牌的定位策略是形成顾客认知及选择决策的关键因素, 所以营销计划中的任何元素都有可能影响该品牌定位的结果。因此, 为确保营销计划中的所有元素都能和该品牌的定位策略一致, 必须先以定位策略作为营销方案的中心。他提出以下六大定位策略:属性定位、价格和品质定位、使用定位、产品使用者定位、产品类别定位、竞争者定位。

在品牌定位这个方向上, 国内也有许多学者做出过多方向的研究, 在品牌具体定位的策略上也有特有的方法:

1、张惠辛认为中国市场进入了新需求时代, 需要立体与动态地观察消费者需求, 才能把握市场, 因此面向中国市场提出了品牌定位的七种方法: (1) 阶梯定位; (2) 扩散定位; (3) 细分定位; (4) 点证定位; (5) 强势定位; (6) 跟随定位 (7) 反向定位。

2、苗宇认为品牌定位策略有 (1) 求先定位; (2) 求新策略; (3) 回避策略; (4) 竞争再定位等策略。

3、韩光军提出可供经营者选择的五种品牌定位策略: (1) 加强定位策略; (2) 空挡定位策略; (3) 比较定位策略; (4) 首席定位策略; (5) 高级俱乐部策略。

4、刘路的品牌定位四步曲。

从无到有:研判消费者的需求空白点。

任何品牌的塑造, 都植根于消费者的需求。

蓄势待发:挖掘吸引消费者的个性元素。

品牌定位是为了更好地迎合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从整个市场范围来看, 消费者的需求特征纷繁芜杂, 因此, 提炼品牌个性, 寻找消费者的关键需求是品牌定位的第二步。

一鸣惊人:抢占消费者品牌认知的第一落点。

品牌创新专家阿尔·里斯说过:“你要塑造一个品牌, 就要创造一个你可以抢先进入的新产品。”一个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所占据的“位置”, 正是对该品牌认知度的反映。可以说, 品牌定位就是在消费者脑海中抢占阵地的争夺战。

稳守江山:可持续开发消费者的品牌体验。

研究那些国际知名的超级品牌的成长规律, 不难看出它们大都具备这样的共性:坚持对品牌体验接触点的开发和管理, 从而在较长的时间段中引导企业更加能动地选择品牌定位目标, 来产生企业所期望的品牌演化路径和演化方式。

根据对于国内外文献的阅读和思考总结, 不难发现在品牌定位这个研究方向上, 可谓是百花齐放, 品牌的管理和研究有以产品为导向的, 也有与消费者为导向的。在研究的面上十分精细, 但是缺乏系统性的思考。在舒尔茨提出整合营销传播, 并且在整合营销传播运用于多个跨国企业的今天, 我们是否也应该将整合营销传播的主要思想与品牌定位相结合起来。品牌的定位是整合营销传播的前提, 只有在品牌定位清晰的情况之下, 企业才能以“统一的声音”与外界沟通, 并取得最大的沟通效率。

摘要:品牌定位, 就是让品牌在顾客的心智阶梯中占据有利的位置, 使品牌成为某个类别或某种特性的代表品牌。这样当顾客产生相关需求时, 便会将该品牌作为首选, 也就说这个品牌占据了这个定位, 从而实现预期的品牌优势和竞争力。

关键词:品牌定位,模式,策略

参考文献

[1]凯文·莱恩·凯勒.战略品牌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艾·里斯, 杰克-特劳特.定位[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

[3]周志民.品牌管理[M].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8.

[4]张惠辛.品牌定位方法[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

[5]苗宇.品牌公司经营[M].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1

[6]韩光军.品牌设计与发展手册[M].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2

[7]菲利普·科特勒.国家营销[M].华夏出版社, 20O3.

[8]杨芳平, 余明阳.品牌动态定位模型研究[M].现代管理科学, 2010

[9]刘路.品牌定位四步曲[M].国家电网.企业软实力, 2011

内外导向定位 篇2

在室外环境下,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可以提供令人满意的位置服务,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已经实现了区域连续服务;在室内环境下,已经有诸如UWB定位[1]、Wifi定位、Zigbee定位和组合定位[2]等技术,但这些定位方法并未消除室内和室外之间存在的“定位缝隙”。且由于室内环境的复杂性,单纯依靠三角学计算的定位手段受到极大制约,而指纹定位技术则被认为是室内定位技术的发展方向[3]。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现有的北斗定位技术和室内指纹定位技术提出了一种北斗指纹室内外无缝定位方案,使用户可以使用北斗终端同时获得室内外环境下的连续定位服务。该方案中,将北斗导航信号进行了改造设计,并由室内节点发射。用户终端在室外环境下仍使用北斗卫星信号进行定位,而在室内环境下,则通过指纹定位的方式获得位置信息。由于室内节点发送的信号在物理层上与北斗信号兼容,用户接收机并不需要增加额外的硬件设备,便可平滑、无缝地在室内外定位服务间切换和过渡。

1 北斗室内外无缝定位系统设计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中国自主研发和运营的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其在室外环境下可以为用户提供可靠的导航定位服务。但是作为星基导航定位系统,北斗系统与GPS、GLONASS等系统一样,在地下停车场等室内环境下系统性能会急剧恶化甚至无法使用[4,5]。

针对这个问题,结合IMES系统中的指纹节点和WLAN室内定位中的Radio Map的思想,设计了一种北斗室内外无缝定位系统。北斗无缝定位系统基本构架如图1所示,系统主要由北斗导航卫星、室内北斗指纹节点以及升级后的北斗用户终端3部分组成。当用户在室外时利用北斗卫星进行定位,而进入室内后利用指纹节点进行定位[6]。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用户都使用同一北斗接收机,无需切换不同体制的接收机,接收机会自动判断接收的是卫星信号还是北斗指纹节点信号,并利用相应的定位算法对用户进行定位,真正实现无缝定位。

由于室内外定位以及室内外过渡切换时均采用同一北斗终端,则需要解决室内北斗指纹信号的设计、终端定位方法和室内外信号互相关干扰等核心问题[6]。

2 北斗室内外无缝定位关键技术

2.1 北斗指纹节点信号设计

北斗指纹节点是安置在室内的一种简易的北斗信号发生器,接收机在室外接收北斗卫星发射的信号完成导航定位,进入室内后将利用北斗指纹节点发射的信号实现室内定位功能。

为保证室内外无缝定位能够在同一接收机上实现,室内节点的发射信号必须在射频上与北斗卫星信号保持一致[7]。在本设计中,室内节点信号的射频规范参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公开服务信号B1I(1.0版)》(以下简称“北斗ICD”)设计。室内节点信号使用B1频点,仅包含B1信号中的I路信号,采用BPSK调制,其表达式为:

式中,上角标j为室内节点编号;A为信号振幅;C为测距码;D为测距码上调制的数据码;f0为载波频率;φ为载波初相[8]。

为保证大多数现有的北斗接收机能够兼容室内节点信号,室内节点信号的偏移程度不应超出接收机射频器件的通带,因此本文将以北斗卫星信号所能达到的最大多普勒频移作为室内节点信号的中心频率的偏移量。

在室内指纹定位的过程中,节点需要周期性地向外广播一组具有固定特征的信息帧,用于测量信号强度,本文信息帧结构如图2所示。

为分析室内节点信号与北斗卫星信号在兼容性上的问题,2种信号在各种参数和性质上的对比如表1所示。

2.2 室内环境模拟与指纹节点部署

信号强度在室内复杂环境下波动很大,主要的影响来自于阴影损耗,路径损耗的波动并不大,而多径的影响由可以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来消除。此外还有折射、吸收和噪声等,但这些因素对信号强度的影响较小,此处不予考虑。本文所确定的传播模型中包含3种主要的衰减:自由空间路径衰减、穿门和穿墙的衰减以及从均值为零的高斯分布的阴影衰减[9]。其中自由空间路径衰减比较稳定,而穿墙、穿门衰减和阴影衰落都服从统计特性,这就要求在测量指纹图时需要多次测量来消除随机误差。

室内空间相对狭小,结构相对复杂,障碍物密集以及很多实时变化的因素,极易造成室内传播信号的不确定性甚至中断。因此,对于较高定位精度的室内定位系统来说,本文采用一种基于信号欧氏距离的室内节点快速部署方案。

2.3 北斗指纹节点的定位方法

2.3.1 基于改进的Cell-ID的低精度定位模式

基于改进的Cell-ID的定位算法如图3所示,假设整个室内环境布置了K个指纹节点(TP1,TP2,……,TPK),北斗接收机接收到的RSS(Received Signal Strength)向量为(RSS1,RSS2,…,RSSi,…,RSSK),其中RSSi为接收机接收到的第i个指纹节点的信号强度值。

2.3.2 基于Radio Map的高精度定位模式

基于Radio Map的高精度定位模式如图4所示,主要分为离线阶段和在线阶段[10]。离线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布置完指纹节点后,建立指纹节点信号强度的Radio Map。

2.4 北斗互相关干扰分析与抑制

对于基于北斗指纹节点的室内外无缝定位系统,由于北斗接收机接收到的室内布置的北斗指纹节点发射的信号功率一般比接收到的北斗卫星信号的功率大。所以当同时能观测到北斗指纹节点信号与北斗卫星信号时,较强的指纹节点信号会对接收机观测较弱的北斗卫星信号产生干扰,从而产生互相关干扰[11]。

本文采用子空间投影的思想对互相关干扰进行抑制。子空间投影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强信号估计的参数构建强信号子空间,再得到其强信号子空间的正交空间,然后通过投影矩阵将接收信号在其正交空间上进行投影,利用强信号预期子空间的正交空间的正交性即可消除强信号[12],达到对互相关干扰进行抑制的目的。

北斗接收机中下变频得到的中频信号r如式(2)所示,由3部分组成:M个弱信号WAw、N个强信号SAs和热噪声n。

式中,接收信号是一个向量的形式r=[r(1),r(2),…,r(K)]T,K为总的采用点数;而向量Aw=[aw1,aw2,…,aw M]T,为弱信号的幅度矢量;W为一个K×M的矩阵,具体形式如式(3)所示[13]:

式中,Di(t)为第i个弱信号的数据比特信息;Ci(t)为第i个弱信号的C/A码;而fi为其载波频率;θi为载波初始相位。同样对强信号而言,As=[as1,as2,…,as N]T为强信号幅度矢量;S为一个K×N的矩阵:

假设长度为K的接收信号内的强信号已完成捕获及跟踪,即已经估计出强信号的数据比特信息、码相位信息以及载波频率值以及初始相位值。根据估计的强信号信息就可重建矩阵S,然后通过如下变换就可求得投影矩阵H:

投影矩阵有个很好的性质就是HS=S,因此分别在式(2)的等式两边左乘矩阵H有:

再利用式(2)-式(6)有:

由于C/A码近似正交且弱信号的强度远低于强信号与噪声,所以HWAw≈0,因此,

式(8)即为经过子空间投影后对强信号进行抑制后得到的弱信号及噪声分量。

3 仿真结果分析

本仿真针对空旷室内环境和复杂室内环境进行了环境建模,并分别基于这2种环境进行了实验验证,以保证北斗无缝定位系统的定位能力。

为验证空旷室内环境下系统的定位能力,本文仿真生成了一个15 m*15 m的空旷房间环境,如图5所示。

图5中圆点表示AP,外框表示墙体。在其场景下进行了定位仿真实验,参考点间距1 m,参考点采样次数100次。定位测试共进行了10 000次,每次随机产生真实位置,并将测量位置与之比较得到的定位精度情况如图6所示。从图6中可以看出,空旷环境下的定位精度可以达到1σ内1.16 m。

在空旷室内环境下,本文进行了室内外环境切换试验,如图7所示。图中矩形方块为定位结果,而圆点代表用户的真实位置。当系统判决用户处于室外时,便不再提供指纹定位服务,转而进行室外卫星定位。

为验证系统在复杂室内环境下的工作情况,本文设置了一个2层结构的虚拟建筑物,2层楼的结构相同,AP布设位置相同,如图8所示。

每层建筑物面积12 m*14 m,包含左右各3个房间,以及中间的走廊。右下方的房间被设置为楼梯间,其中2个并列放置的AP中右侧的一个是处于2层楼之间的AP。

复杂环境下的定位仿真实验同样进行了10 000次,室内参考点间距1 m,每个参考点采样次数为100次。复杂室内环境下定位误差的概率分布如图9所示,可以看出1σ定位误差在1 m左右。

为验证2层楼间的切换能力,实验中人为地产生了一段用户轨迹,从一楼走廊顶端进入,走进楼梯间并上楼,再在二楼沿走廊回到走廊顶端,如图10和图11所示。

图10和图11中,三角形表示用户在一层和二层的真实轨迹,而圆点则表示定位系统给出的定位结果。可以看到定位系统能够根据用户的位置变化而区分出用户所出的楼层并准确的进行定位。

4 结束语

本文结合了IMES系统中的指纹节点和WLAN室内定位中的Radio Map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北斗指纹节点的室内外无缝导航定位系统。该系统对北斗室内指纹节点的射频和帧格式进行了设计,同时该指纹节点系统集成了改进的Cell-ID的低精度定位模式和基于Radio Map的高精度定位模式,并提出了基于子空间投影的互相关干扰抑制算法。最终对空旷室内环境和复杂室内环境下的北斗无缝定位系统的定位能力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仿真结果可以看出,本系统达到了无缝定位的效果。

摘要:针对当前室内外无缝连续定位问题,基于北斗空间导航信号特征,并结合WLAN室内定位中的Radio Map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北斗终端的室内外无缝导航定位系统,使现有的北斗导航终端只需要经过软升级,即可实现室内外无缝定位。仿真结果表明,在空旷室内环境与复杂室内环境下,均达到了2 m的定位精度(1σ),且在室内外过渡中保证了定位的连续性。本系统为解决北斗导航系统全域覆盖问题提出了一种可行的技术思路。

内外导向定位 篇3

针对以上问题,拟结合现有的北斗定位技术和室内指纹定位技术提出一种北斗指纹定位方案,使接收机可以在同一信号体制下同时获得室内外环境下的定位服务。北斗指纹定位方案中,将导航卫星信号进行改造,并由室内节点发射。接收机在室外环境下仍使用北斗卫星信号进行定位,而在室内环境下,则通过指纹定位的方式获得位置信息。由于室内节点发送的信号在物理层上与北斗信号兼容,用户接收机并不需要增加额外的硬件设备,便可平滑、无缝的在室内外定位服务间切换和过渡。

1北斗无缝定位系统分析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中国自主研发和运营的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其在室外环境下可以为用户提供可靠的导航定位服务。但是作为星际导航定位系统,北斗系统与GPS、GLONASS等系统一样,在地下停车场等室内环境下系统性能会急剧恶化甚至无法使用。

针对这个问题,本文结合了IMES系统中的指纹节点和WLAN室内定位中的Radio Map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北斗指纹节点的室内外无缝导航定位系统。利用同一接收机实现室内外定位功能,避免了不同体制接收机之间的互相切=换,真正实现了室内外无缝定位。同时本系统对现有的北斗导航接收机改动很小,只需对北斗接收机的软件进行升级,即可完成室内外无缝定位。

基于北斗指纹节点的室内外无缝定位系统的基本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系统主要由北斗卫星、北斗指纹节点以及升级后的北斗接收机三部分组成。当用户在室外时利用北斗卫星进行定位,而进入室内后利用指纹节点进行定位。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用户都使用同一北斗接收机,无需切换不同体制的接收机,接收机会自动判断接收的是卫星信号还是北斗指纹节点信号,并利用相应的定位算法对用户进行定位,真正实现无缝定位。

由于利用北斗卫星进行室外定位已经是十分成熟的技术,所以这部分功能在无缝定位系统的设计上认为已完成,所以本系统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设计北斗指纹节点以及利用指纹节点完成室内定位。

2北斗室内外无缝定位关键技术

2.1北斗指纹节点信号设计

北斗指纹节点是安置在室内的一种简易的北斗信号发生器,接收机在室外接收北斗卫星发射的信号完成导航定位,进入室内后将利用北斗指纹节点发射的信号实现室内定位功能。

为保证室内外无缝定位能够在同一接收机上实现,室内节点的发射信号必须在射频上与北斗卫星信号保持一致。在本设计中,室内节点信号的射频规范参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公开服务信号B1I(1.0版)》(以下简称“北斗ICD”)设计。室内节点信号使用B1频点,仅包含B1信号中的I路信号,采用BPSK调制,其表达式如下:

其中,上角标j表示室内节点编号;A表示信号振幅;C表示测距码;D表示测距码上调制的数据码;f0表示载波频率;φ表示载波初相。

为保证大多数现有的北斗接收机能够兼容室内节点信号,室内节点信号的偏移程度不应超出接收机射频器件的通带,因此本文将以北斗卫星信号所能达到的最大多普勒频移,作为室内节点信号的中心频率的偏移量。

在室内指纹定位的过程中,节点需要周期性的向外广播一组具有固定特征的信息帧,用于测量信号强度,本文信息帧的设计如图2所示。

为分析室内节点信号与北斗卫星信号在兼容性上的问题,表1中列出了两种信号在各种参数和性质上的对比。

2.2室内环境模拟与指纹节点部署

信号强度在室内复杂环境下波动很大,主要的影响便来自于阴影损耗,路径损耗的波动并不大,而多径的影响由可以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来消除。此外还有折射、吸收、噪声等,但这些因素对信号强度的影响较小,此处不予考虑。本文所确定的传播模型中包含三种主要的衰减:自由空间路径衰减、穿门和穿墙的衰减、从均值为零的高斯分布的阴影衰减。其中自由空间路径衰减比较稳定,而穿墙、穿门衰减和阴影衰落都服从统计特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测量指纹图时需要多次测量来消除随机误差。

室内空间相对狭小,结构相对复杂,障碍物密集以及很多实时变化的因素,极易造成室内传播信号的不确定性甚至中断。因此,对于较高定位精度的室内定位系统来说,本文采用一种基于信号欧氏距离的室内节点快速部署方案。

2.3北斗指纹节点的定位方法

2.3.1基于改进的Cell-ID的低精度定位模式

基于改进的Cell-ID的定位算法如图3所示,假设整个室内环境布置了K个指纹节点(TP1,TP2,……,TPK),北斗接收机接收到的RSS(Received Signal Strength)向量为(RSS1,RSS2,…,RSSi,…,RSSK),其中RSSi为接收机接收到的第i个指纹节点的信号强度值。

2.3.2基于Radio Map的高精度定位模式

基于Radio Map的高精度定位模式如图4所示,主要分为离线阶段和在线阶段。离线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布置完指纹节点后,建立指纹节点信号强度的Radio Map。

2.4北斗互相关干扰分析与抑制

对于基于北斗指纹节点的室内外无缝定位系统,由于北斗接收机接收到的室内布置的北斗指纹节点发射的信号功率一般比接收到的北斗卫星信号的功率大。所以当同时能观测到北斗指纹节点信号与北斗卫星信号时,较强指纹节点信号会对接收机观测较弱的北斗卫星信号产生干扰,从而产生互相关干扰。

本文采用子空间投影的思想对互相关干扰进行抑制。子空间投影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强信号估计的参数构建强信号子空间,再得到其强信号子空间的正交空间,然后通过投影矩阵将接收信号在其正交空间上进行投影,利用强信号预期子空间的正交空间的正交性即可消除强信号,达到对互相关干扰进行抑制的目的。

北斗接收机中下变频得到的中频信号r如式(2)所示,由3部分组成:M个弱信号MAW,N个强信号SAS,以及热噪声n。

假设长度为K的接收信号内的强信号已完成捕获及跟踪,即已经估计出强信号的数据比特信息、码相位信息以及载波频率值以及初始相位值。根据估计的强信号信息就可重建矩阵S,然后通过如下变换就可求得投影矩阵H:

投影矩阵有个很好的性质就是HS=S,因此分别在公式(2)的等式两边左乘矩阵H有,

再利用公式(2)减去公式(6)有,

由于C/A码近似正交且弱信号的强度远低于强信号与噪声,所以HWAw≈0,因此

公式(8)即为经过子空间投影后对强信号进行抑制后得到的弱信号及噪声分量。

3仿真分析

本仿真针对空旷室内环境和复杂室内环境进行了环境建模,并分别基于这两种环境进行了实验验证,以保证北斗无缝定位系统的定位能力。

为验证空旷室内环境下系统的定位能力,本文仿真生成了一个15m*15m的空旷房间环境,如图5所示。

在其场景下进行了定位仿真实验,参考点间距1m,参考点采样次数100次。定位测试共进行了10000次,每次随机产生真实位置,并将测量位置与之比较得到的定位精度情况如图6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空旷环境下的定位精度可以达到1σ内1.16米。

在空旷室内环境下,本文进行了室内外环境切换试验,如图7所示。当系统判决用户处于室外时,便不再提供指纹定位服务,转而进行室外卫星定位。用黄色圆点以示区别。

为验证系统在复杂室内环境下的工作情况,本文设置了一个两层结构的虚拟建筑物,两层楼的结构相同,AP布设位置相同,如图8所示。

每层建筑物面积12m*14m,包含左右各三个房间,以及中间的走廊。右下方的房间被设置为楼梯间,其中两个并列放置的AP中右侧的一个是处于两层楼之间的AP。

复杂环境下的定位仿真实验同样进行了10000次,室内参考点间距1m,每个参考点采样次数为100次。图9a-b为复杂室内环境下定位误差的概率密度和概率分布,可以看出1σ定位误差在1m左右,如图9所示。

为验证两层楼间的切换能力,实验中人为的产生了一段用户轨迹,从一楼走廊顶端进入,走进楼梯间并上楼,再在二楼沿走廊回到走廊顶端,如图10所示。

图中绿点和黄点分别表示用户在一层和二层的真实轨迹,而蓝点和紫点则表示定位系统给出的定位结果。可以看到定位系统能够根据用户的位置变化而区分出用户所出的楼层并准确的进行定位。

4结语

【内外导向定位】推荐阅读:

导向定位08-10

定位导向装置12-12

内外一体05-08

内外机制05-13

内外素质05-17

内外均衡06-15

内外兼顾06-28

内外监管07-02

内外传播08-14

整合内外08-27

上一篇:人物形象比较下一篇: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