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机制

2024-05-13

内外机制(共10篇)

内外机制 篇1

自我教育是中职生提升自我素质, 完善自我价值取向的重要途径, 而自我教育监控机制是中职生完成自我教育的重要保障。

一、当前中职生自我教育监控机制的现状

中职生自我教育监控机制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监控部门缺乏合力。 中职生自我教育监控部门多是学校行政部门, 学生自发成立的自我教育监控部门少, 或发挥的作用不大, 更不可能自觉地约束和指导自己的行为。 其次, 监控内容理论多, 践行少。 当前中职生自我教育监控的内容多数缺乏系统性, 平时德育工作者也是说教的多, 让学生去自我锻炼和实践的较少。缺乏践行的说教内容很难内化成学生自己的信念, 更别提达到自我提升了。 最后, 监控形式传统手段多, 前沿的少。 传统的自我教育监控形式是其他自我教育监控形式无法替代的。 而现代中职生乐于接受新事物, 只有把握了学生的思想动向, 才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自律机制是中职生自我教育监控机制的基础

以道德实践为主体的自律机制是中职生自我教育监控机制的基础。

( 一) 加强自律, 德育为先。 首先, 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 传统的教育观念把学生看成接受道德教育的容器, 教师不断地向容器中灌输道德规范, 学生被动接受。 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认为, 学生不能被动地接受教育规范, 而要主动建构道德理念。 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分析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 因人施育, 量身定做每个学生的德育计划, 并把每个学生的道德教育融入集体教育中去。

其次, 加强大德育观建设。 传统的德育仅仅是班主任的事情, 与其他教师关系不大。 这样德育力量显得形单影只、力量薄弱。 大德育观将道德教育贯穿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学生时刻有人教育, 有人监管。 在学校实现了“ 无真空教育”, 实现了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活动育人的有机结合。

( 二) 强化自律, 实践为要。 教师主要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德育实践强化学生自律机制, 把外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并转化为实际行动。

首先, 夯实理论基础, 提高自律标准。 学生有不同的思想, 就会产生不同的行为。 学生要实现自律, 教师要给予学生必要的理论指导,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学生有了行的标准, 自律就有了方向。

其次, 丰富德育实践, 彰显自律外化。 中职生的自我教育成功与否, 实践是检验的唯一标准。 因此学校和班级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 在活动中教育学生, 在实践中检验学生自律机制。 校外德育实践活动是学生自律外化的重要拓展, 学生在实践中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反省, 实现了知和行的统一。

三、他律机制是中职生自我教育监控机制的保障

以制度建设为前提的他律机制是中职生自我教育监控机制的保障。

( 一) 实现他律, 制度为本。 俗话说,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建立健全学校、班级的规章制度是自我教育监控机制中他律机制的基础。 学校要完善中职生自我教育监控机制, 就必须制定各种规章制度, 使学生的言行有章可依。 当然, 在学校制定规章制度时, 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既严格要求又务求实效, 做到宽严相济, 符合中职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 二) 学生参与, 他律源泉。 学生参与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 是他律机制的源泉。 规章制度从学生中产生, 再回到学生中去执行, 才能彰显制度的生命力。 学生既作为教育的客体, 又作为教育的主体, 既是制度的制定者, 又是制度的执行者。 学生自身参与制度的制定, 在执行过程中才能更有实效性。

四、双律驱动机制是中职生自我教育监控机制的升华

以自律机制、他律机制相结合的双律驱动机制是中职生自我教育监控机制的升华。

( 一) 自律主导, 他律结合。 自律机制要以道德建设为主阵地, 不断地建构德育理论体系, 提升学生的素质, 把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思想, 指导学生的行动, 纠正学生的失范行为。 自律机制是学生自我教育的常态, 具有自主性;他律机制是自律机制的有益补充, 带有强制性和规范性。 只有把自律机制和他律机制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规范学生的行为, 实现教育的最高境界。

( 二) 榜样为导向, 自律、他律互动。 在我国, 榜样教育历史悠久, 是一种成功的教育模式。 榜样教育具有导向功能, 直观而生动。 在中职生中开展学习孔祥瑞、王学军等劳动模范, 把榜样的思想、行为、故事内化为中职生道德行为的风向标, 提升中职生道德水平。 学生学习榜样的思想, 模仿榜样的行为, 就会见贤思齐, 自觉纠正自己的失范行为, 改正不良习气。 在榜样教育中自律机制、他律机制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说:“ 只有当受教育者不是依赖外在力量而是靠内在力量根据社会需要和自己需要, 主动地调整和丰富自己时, 才是教育的最大成功。 ”可见自我教育是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 是教育的理想王国, 自我教育的自律机制、他律机制、双律驱动机制能为达到教育的理想境界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韩慧莉, 刘新庚.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

内外机制 篇2

[摘要]我国创新型企业的管理现状和管理机制在企业创新中的作用,决定了当前开展创新型企业管理机制研究的必要性。建立、完善创新型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主要应从制度层面和业务流程层面展开,核心是企业治理机制的创新和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建立、完善创新型企业的外部管理机制,需要充分发挥政府作用:一是为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鼓励和帮助,激发创新型企业的创新活力;=是维持市场的公平和效率,并从法律、法规的角度对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提供保护。

[关键词]创新型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外部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9)12-0036-04

一、企业管理机制研究对促进创新型企业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创新型企业管理机制的研究,是由管理机制在企业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所决定的

管理机制在企业创新过程中起着三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1)科学的管理机制是形成、凝聚、巩固各种创新型要素的重要渠道。建设创新型企业,需要各个方面的创新型要素,如资金投入、创新型人材、科学技术创新、知名品牌以及潜在市场,等等。每一种创新型因素,从什么地方来,如何保持持续增长,怎么样发挥正常作用,都需要科学的长效机制来进行管理。

(2)科学的管理机制是沟通、联接、组合各种创新因素的重要枢纽。如果说各种创新型要素是创新型企业这个大机器的必要零件,那么,科学管理机制就是完成这些零件组装任务的组装车间。确定各种创新型要素的比例,通过合理的组织把各种创新型要素结合起来,增强各种创新型要素之间的联系,才能使各种创新型要素产生一种良性的合力,形成更大的创新力。而沟通、联接、组合各种创新型要素,使每一种创新型要素都发挥出自已的最大作用,并最终产生出最大的合力,正是科学的管理机制所能完成的任务。

(3)科学的管理机制是激发、推动、引领企业创新的重要保障。管理机制是一个企业的统帅,它设定了企业的基本框架,直接决定着一个企业的发展方向。一个企业是不是创新型企业,能否进行真正的企业创新,能产生多大的企业创新,最终要看这个企业的管理机制。设置哪些部门,每一个部门在整个企业中处于什么地位,需要哪些员工,每一个员工在整个企业中承担什么样的权利和责任,进行什么活动,每一个活动在整个企业起着什么样的作用,等等,直接构成整个企业的基本气质,决定着整个企业的基本功能。加强创新型企业管理机制的研究,是由我国当前创新型企业的管理现状所决定的

当前理论界对创新型企业的研究,企业界对创新型企业的建设,都处在刚刚起步阶段,这就决定了当前的创新型企业建设还有众多不成熟的地方。从管理机制的角度看,当前创新型企业建设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过于强调科技创新,对创新型企业的管理机制问题重视不够,不可否认,科技创新确实是我国企业急需提高的一个承点,但是创新型企业不等于科技创新型企业,他包含着比科技创新型企业更多的内容。过于强调科技创新,甚至只看到科技创新,而忽视包括管理机制在内的创新型企业全面配套工作,会将创新型企业建设限制在一个非常狭小的领域里,更不利于在全国各种层面的企业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

二是对市场的消费需求重视不够,导致我国企业的管理机制已经跟不上创新型企业的要求。创新型企业的一个核心特点是以变动着的市场需求作为企业创新的原动力。无论生产什么产品,提供什么服务,首要的前提都是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消费选择日趋多样的情况下,企业创新就是要从捕捉市场需求的信息开始,以新的市场需求作为自己创新的突破口。这就需要企业把市场调研、市场定位和市场开发提到一个相当的高度。然而,我国大部分企业都把管理重心放在生产、销售或服务上,只采取一些临时性措施突击进行市场调研工作,而没有建设长期有效的市场分析机制。

二、创新型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企业治理机制的创新。在规模经济条件下,企业能否取得竞争优势关键在于其是否形成足够的规模,例如通用电器、松下等大型企业都在该背景下产生,此时投资者的资本成为企业的关键性资源,股东治理模式对于企业的发展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经济环境正逐步发生变化,例如资本市场的发展使得资本的筹集变得更加容易,来自市场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新的市场机遇不断涌现,此时规模已经不再成为决定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一些企业家可以凭借其敏锐的市场目光,抓住市场机遇,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市场的领先者,如微软(Microsoft)、雅虎(Yahoo)、谷歌(Google)等企业,这些企业自创业开始,在短短10多年时间内成为全球的顶级企业。这说明,在新经济的背景下,企业中的人力资本逐步成为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性资源,需要一种新的治理模式来适应时代的发展。

创业投资是随着新经济的产生而得以迅速发展的投资形式,为企业的创新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国外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后发现,由创业资本所支持的企业,每单位资本所提供的创新贡献率是普通资本的3倍,风险企业之所以能够以更高的效率运转经营,与其实行了更为合理的治理机制有关。与普通企业相比,风险企业的治理机制有三个值得注意的特点:第一,风险企业普遍使用了可转换证券作为融资工具;第二,风险企业中往往根据阶段性目标进行相机管理;第三,风险企业往往通过多阶段投资方式,即投资者往往并不一次性投入企业所需的资本,而是根据企业经营的状况,分阶段投入相应的资本。

传统的治理理论认为,企业治理的目的是为了股东利益的最大化,但是以布莱尔为代表的相关利益者理论认为,企业治理的目标不应该是股东利益最大化,而是包括相关利益者在内的总利益最大化(Blare,1999)。特别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并趋向稳定之后,决定企业创新能力的已经不再是企业家的创意和组建企业的才能,而是在特定市场条件下的运营能力和来自组织内部持续的调整能力,即稳定后的企业持续创新能力来源于经理和员工的人力资本,而不再是企业家的人力资本。此时企业治理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激励经理和员工人力资本的专用性投资。一般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达到这一目标,一种通过报酬制度使员工的收益与企业租金更多地联系起来,如通过员工股票所有权计划(ESOPs)或者股票期权(opition)的方式。另外一种是通过授予员工关键性资源的进入权(Zingales,1997)。因此,与传统型企业的权力集中在金字塔组织的顶层相比,创新型企业中的权力分散地分布于组织之中,并采用一些更为平等的组织制度安排,例如,企业中的水平等级制度(hofizontM hierarchies)取代垂直的等级制度(vertical?hierarchies),并更多地采用项目团队的组织方式(Blare,1999)。

国外关于企业理论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企业的产权安

术创新整合机制,构建的目的在于帮助创新型企业解决创新源的问题。从目前中国科技研发实力的分布上看,科研中心、大专院校等学术和科研机构集中了大量的科技研发人才,拥有较强的科研实力,他们的专利发明申请量、拥有量、发表的科技论文数量均远远高于企业。企业的发展存在着创新源不足的问题,而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则面临着成果转化难的问题,整合二者的技术创新力量,可以很好地解决创新型企业的技术创新源问题,同时有利于科技成果的转化。政府要鼓励、支持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面向企业,为企业提供技术创新的各项服务。同时,要强化服务机构的建设,尽快组建起一支既懂技术、又懂市场,既有经营思想,又懂政策法规的高级营销复合型技术经纪人队伍。另一方面,要构建创新型企业间的模块化创新整合机制。随着科技创新资金投入的不断增加以及科技创新周期的逐渐缩短,现在,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技术创新是难以为继的,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通过并购、合作等方式开展技术创新。因此,有专家认为:“未来的跨国战略将日益以协作而非单纯的竞争为依据”(乔尔?布利克等,1998)。这需要政府加强信息平台的建设,为企业提供相互合作的信息,使企业能够根据产品等的需求进行自由组合,这既可以促进企业的相互竞争,使企业能够更加注重技术的创新;还可以通过自由选择,寻找到作为优秀、合适的合作伙伴,促进创新型企业的发展。人才激励机制。人才是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关键,是企业能够不断创新的核心力量。在我国,科技人才短缺是一些创新型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据有关资料显示,每万名劳动人口中从事研发活动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瑞典是86人,日本是85人,美国是74人,澳大利亚是66人,法国是61人,而我国仅有7人。对此,政府应该构建良好的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为创新型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上的支撑。这需要:第一,加强创新型教育。一方面,创新型教育要从小开始,从基础教育开始。我国要加强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创新兴趣以及创新精神等的培养。另一方面,要改进大学教育体制。大学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最关键的阶段,对此,大学要根据世界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需求,及时合理地调整学科、课程的设置。同时,在培养方式上,应采用更柔性、科学、适宜的培养方式,为青少年创新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第二,建立对人才的吸引和留住机制。政府一方面要为吸引国内外优秀创新型人才创造优越条件,加大吸引的力度,为国内外优秀创新型人才的创业提供创业、资金等方面的优惠条件,提供更多的扶持和宽松的环境。另一方面,要实行柔性的人才流动政策,尤其要改变过去传统的人才引进办法,代之以“候鸟式”或“两栖式”等多种人才流动政策。第三,塔建创新型人才的学习交流平台。充分利用现有的广播、电视、网络教室等手段发展远程教育,解决工学矛盾;组织成长性好、有发展潜力的创新型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到国内外企业学习,加快培养适应国际竞争需要的优秀人才等。第四,营造创新文化环境。我国的传统文化有非常优秀的精华,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对创新的束缚因素,缺乏冒险精神、不求上进、但求无过等思想,严重地制约了我国创新人才的思想和行为。创新文化核心是激励探索、包容个性、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它是张扬个性和团队精神的有机统一。营造创新型文化环境,对于发挥和调动创新型人才的聪明才智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从各国鼓励和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经验来看,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是促进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关键。这些法律法规应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如投资政策、融资政策、专利保护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鼓励创新的各种奖励政策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继制定并实施了《科学技术进步法》、《科技成果法》等政策法规,但是从现有情况看,我国在有关创新型企业的法律法规建设上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政府应出台更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完善有关技术发明、技术创新、技术转移、技术推广,以及政府支持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对企业研究开发与技术创新活动减免税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同时,制订法律法规的实施细则,特别要注意对发明人的激励,以及对发明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并鼓励到国外申请专利。政府还应通过行政和管理机构的有效运作,规范科技创新行为等。完善创新型企业管理机构和服务机构。创新型企业的发展需要政府有效的管理和扶持,但是目前在我国还缺乏全国性和地方性的创新型企业专门的管理机构,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存在多头管理、管理缺位等现象。对此,政府需尽快建立起具有综合功能、权威性的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机构,统一归口管理创新型企业的各项工作,包括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对法律法规的执行和实施,扶持创新型企业的发展,统筹协调各方利益等,改变目前创新型企业多头管理的局面。除此之外,政府还需组建一些专门性的机构,如创新型企业人才培养机构、技术推广中心、信息咨询系统、技术创新咨询中心等专门性机构,帮助解决创新型企业发展中的一些实际难题。

内外机制 篇3

[关键词]软件项目;组织协调;高效精干

在IT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会碰到很多需要解决的困难,然而这些困难当中,有两个“最难”——最难满足的是客户需求,最难保证的是项目进度。经过多年的项目积累,普遍认为要解决这两大难题,最有效的药剂就是:沟通。若沟通不畅,是项目失败的最大威胁,若沟通顺畅,是项目成功的催化剂。

一、何为项目沟通的成功?

一是外部沟通。IT项目外部沟通成功的三个关键要素:客户管理层的大力支持,客户实施层的积极配合,客户方明确的需求表达。这三个关键要素全都需要依赖于良好的沟通技巧。每一个IT项目,能完整地理解客户需求,按照预计的项目进度时间实施完成,并达到预期设计的量和质的结果,都会有一定困难的。作为项目经理必须有效地把握“客户”这一外部因素和“团队成员”这一内部因素以及其他众多有关方面进行综合协调管理。项目实施前客户需要的沟通、项目启动时客户明确需求的表述、计划实施阶段的费用申请、实施过程中的进度控制和加建需求、采购风险的预期等所有环节无一不与客户保持着最密切的联系,既要按规定统一的计划执行,又要通过无数次的与客户各阶层的沟通以随时掌握客户需要动态的变化。沟通途径和方法的不妥都会导致如上各阶段实施的计划性和有效性。

二是内部沟通,IT项目内部沟通顺畅同样需要关注三个关键要素:用好人、做标准事和快速反应突发事件。

用人不当与资源分配失调是项目管理失误中最常见的一种现象。一个项目沟通顺畅最基本的是用一个具备沟通能力或技巧的人在合适的项目岗位上十分关键,因为项目能否顺利地、圆满地完成,人员与技能的配备占了主导因素。用人不当的结果往往会导致项目无法继续执行,这样就算计划再好,也是纸上谈兵。

项目管理过程中所有项目参与者都能遵循标准的项目管理流程,也就是做“标准的事”是项目沟通顺畅的温床,标准化的项目过程,使沟通成本减至最低以抬高项目成功的机率。一套标准化的项目实施流程的有效性执行又离不开团队中每一个项目成员的积极交流和及时沟通。

再者,沟通顺畅主要还表现在能及时地发现突发事件,能群策群力快速地提出解决措施,这是沟通无界限的最好表现。

二、如何建立内外部成功的沟通协调机制?

(一)客户沟通

“以客户为导向”的观念,在项目协调过程中是一个良好的客户营销模式,保持并推崇这种观念,会让项目实施事半功倍,对个人信誉和企业信誉都是一个良好的提升,随着现在IT系统逐步变得更加复杂,我们需要不断去开拓项目管理的范围,吸引一些其他学科的观念去发展项目管理内容,才会让我们所承接的项目尽可能地达到按质量计划实施效果。

一般而言,在一个比较完整的沟通管理体系中,客户沟通应该关注两大方面的内容:

第一,关注项目本身的沟通,沟通项目计划编制、项目信息分发、项目绩效报告和项目管理收尾。沟通计划决定项目干系人的信息沟通需求:谁需要什么信息,什么时候需要,怎样获得。信息发布使需要的信息及时发送给项目干系人。绩效报告收集和传播执行信息,包括项目进程状况报告、完成预测等等。项目或项目阶段在达到目标或因故终止后,需要进行收尾,管理收尾包含项目结果文档的形成,包括项目记录收集、对符合最终规范的保证、对项目的效果(成功或教训)进行的分析以及这些信息的存档(以备将来利用)。

项目沟通计划、项目绩效报告和项目管理收尾是项目整体进程中的非常重要的部分,作为一种高效的体系不应该只在大脑中存在,也不应该仅仅依靠口头传授,落实到规范的编制很必要。因而,在项目各阶段不同的沟通计划或是状况汇报更应该对用户提交书面的正式文档,这是客户最看重的被尊重的体现,但也往往是项目经理经常遗忘的沟通形式。

第二,关注客户本身的沟通,与客户的沟通要保持平和的、经常的频率,不能有事就见面,无事躲着走。关于沟通,除了正式文书上的表达,通过个性化语音的谈话强化也是促进关系和谐的重要手段,因此,项目经理应该围绕项目的实施过程逐步建立起客户沟通的关系环。通过对客户要求的剖析发现,客户关注点不外乎是项目进度、产品质量、承诺的功能范围、系统可操作性,以及项目资料的规范性和齐全性等。如果项目经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把握住了这几点,并充分产生与客户谈话沟通的环境,项目就离成功不远了。

综述,要在项目实施和管理过程中,获得客户的持续满意,并最终达到双方的共同目标,项目参与人要关注、改进和把握好如下事件:

1.售前,不作过分承诺,售前的每一项与客户的承诺作为项目经理全都知晓并都能传达给项目组的每一个成员,这是建立起双方互相了解的诚信机制。

2.在充分明确客户项目需求的基础上,项目经理要擅长用文书的表述方式与客户确认,这是不仅仅是对客户的一种最高尊重,也是最有效的档案记录形式。

3.项目经理要建立起定期与客户方相关负责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的计划,随时关注了解客户的需求和变化,根据变化做好相关的协调。

4.项目实施过程遵循标准规范,项目资料编写规范和齐全。

5.项目组成员齐心努力,以技术过硬和规范化的实施,赢得客户的信赖,取得客户的认可和支持。

6.项目阶段成果要让客户参与评审并听取客户的意见和建议,并在里程碑点交付客户。

7.虚心地、及时地听取客户意见和建议,争取客户的信任是项目成功最好的外部资源。

(二)团队沟通

任何领导者都总想找一个或几个有能力的人才独挡一面,又有极高忠诚度的人才减轻自己的负担,使企业达到最佳的运作状态。可是,这只是一个理想的状态。因为每一件事情的完成不能仅仅信赖其中的一小部分(而且这一小部分的忠诚度也有待考虑),更多的是信赖于整个团队的能力,团队和谐沟通主要做法可以考虑几个方面:

第一,了解和理解项目中每一个沟通对象。因为良好的沟通是建立在沟通双方相互了解和理解的基础之上的。

第二,项目经理要擅长用“高同感力”来凝聚力量,不能忽视项目过程中每一个合作伙伴的利益和尊严,这正是取得沟通成功的保证。

第三,项目经理要多使用“大拇指”,因为被肯定的行为的当事人会时时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有了这种态度,项目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问题才有可能被挖掘出来。因为挖掘项目问题的人不是项目经理,而是每一个与项目经理配合的团队成员。

第四,项目经理要学会鼓励每个人都应抱有一颗“宽宏大量的心”,善于理解和原谅别人。这使得项目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能快速的“由大化小,由小化无”。

第五,建立有序的部门沟通会议机制,这是一个正式的沟通平台和沟通环境,加强团队的正面沟通,方能利用集体智慧,同时也促进团队精神的养成。

第六,特殊情况下,把握好一种迂回的事件处理方式,就是在批评或纠正团队成员的正式沟通之前,先进行私下的沟通争取事先取得思想一致,也就是常说的通通气。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回旋余地大;二是不破坏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

第七,项目经理要把握好并公开项目过程中被肯定或被否定的行为事实,不能随心所欲,想骂就骂,想说就说,这是致使沟通失败的沃土。

第八,内部沟通不放松,或许有的部门主管还没意识到,跨部门配合顺利与否某些时候也取决于部门内部的协调。如果部门主管之间约定的事情没有及时通知下属,或者相反,都会增加合作的摩擦,减轻效率。因此,保持内部时刻处于沟通畅通的状态是必须的。

第九,项目经理有能主动承担的责任心态,所有的企业中,不论部门之间的权限怎样清晰划分,都一定存在一些被遗漏或难以界定的地带,各个部门都可管可不管,便是所谓的“灰色地带”。但“灰色地带”的事常常关乎各个部门的利益,因此,主动地处理并承担一些小的责任,一定会利人利己。

第十,主动沟通是对沟通的一种积极态度,需要鼓励。在项目中,我们极力提倡主动沟通,尤其是当已经明确了必须要去沟通的时候。主动沟通不仅能建立紧密的联系,更能表明项目成员对项目的重视和参与,会使沟通的另一方满意度大大提高,对整个项目非常有利。

[参考文献]

[1]徐晖.政府采购信息系统项目的沟通管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 2010.

[2]李克逊.政府信息化项目沟通管理研究[D].广西大学,2008.

[3]马凌.大型IT项目管理方法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4]周永军.项目管理现状与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5]楼浩.大型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的项目管理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

[6]霍晶.项目管理在IT业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

[作者简介]霍梓纲(1982—),男,广西人,广西德意数码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副经理。

论董事会权力的内外制约机制 篇4

一、董事会权力膨胀的原因

20世纪以来, 股东大会的地位逐渐下降, 公司的经营决策权转移到董事会, 使得董事会的地位不断提高, 并形成“董事会中心主义”现象。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和现实条件限制, 加之中国公司法制定时间仓促、经验不足, 对董事会的权力制约机制还存在许多漏洞和问题。

1. 股东股权分布不均衡

控股股东滥用权力, 不能对董事会的权力形成有效的制约。在有限责任公司中主要表现在“绝对控股人”的出现;而在股份有限公司中则表现为“一股独大”, 在一些由国有企业改制成为的公司, 其公司股份中的国有股比重高达80%~90%。更有甚者, 一些国有企业在改为公司制的过程中排斥其他股份的注入, 不按公司法第64条“国有独资公司只能适用于国务院确定的生产特殊产品的公司或者属于特定行业的企业”的规定, 将本应该成为投资多元化的公司, 改为国有独资公司。这样做的后果就是股权过于集中, 分布不均衡。

2. 其次, 部分股份有限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流于形式

首先, 国有独资公司中, 没有股东大会, 其董事会成员和经理层人员都是由行政部门和党的组织部门委派和任命的, 其中的大型企业集团多是国家“授权经营”。其次, 由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 国有股东不明确, 加之现存在人事制度改革不配套, 在董事、监事、经理任命的过程中没能引入竞争机制。由于“内部人”控制和国家干预过多, 因此没有形成完善的股东会与董事会之间的独立和制衡关系, 治理结构也就如无根之树。

3. 董事会被内部人把持, 其权力的行使难以得到制约, 导致公司效率和竞争力降低

大股东和内部人通过关联交易输送利益、侵占公司财产、内外勾结操纵股价等“掏空公司”, 不一而足, 损害了公司及中小股东的利益, 并危及企业改革的前景。

4. 监事会失效

在中国企业现有的组织结构中, 监事会无疑是一个最尴尬的机构。在更多的场合下, 监事会只是一个摆设而已 (3) 。

5.《公司法》在治理结构方面的规定过于简单, 在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

如对董事、监事、经理义务和责任的规定, 股东之间的关系、股东与公司之间关系的规定均非常简陋, 难以形成股东与股东之间的制衡、股东与公司经营管理层的制衡关系。这些问题必然导致董事权力过大, 本应对董事进行制约的股东会徒有其名, 其权力转移到了董事会, 而监事会的处境则更为尴尬, 成为了“花瓶”机构。

二、如何对董事行使职权进行内外部的制衡

1. 内部的制衡

(1) 切实落实股东大会作为公司最高权力机构的法律地位, 进一步发挥股东大会的作用。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关, 它由全体股东组成, 对公司重大事项进行决策, 有权选任和解除董事, 并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有广泛的决定权。它是股东作为企业财产的所有者, 对企业行使财产管理权的组织。企业一切重大的人事任免和重大的经营决策一般都需要股东会认可和批准方才有效。

(1) 股东 (大会) 对董事人事的制衡权。在股东股权与公司法人所有权分离的情况下, 选择能够正确决策的、称职的董事, 就成为股东的重要任务和职权。由于董事职权的扩大, 直接负责公司的经营决策, 因此, 董事的人选是否妥当, 直接影响公司的经营决策水平和公司经营的成效。如果任人得当, 就可最大限度地避免董事在执行职务中的违法、违章及失职行为, 确保公司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因此, 股东应对董事行使选举和更换权。

(2) 股东 (大会) 对董事报酬的制衡权。由于公司资本运营获得的收益最终归属股东所有, 而且董事的报酬还要计入公司经营成本, 减少公司的收益。为了防止董事自行确定报酬标准, 乱开滥支, 挥霍公司的财产, 损害股东的利益。因此, 由股东决定董事的报酬, 就可以更好地维护股东的利益和发挥股东的制衡作用。

(3) 股东 (大会) 对董事 (会) 报告的审议批准权。董事是由股东选举产生的, 因此, 董事必须向股东负责, 并报告工作。股东对董事会工作报告的审议批准, 实际上是股东对董事会工作情况进行的考核和制约。

(4) 股东 (大会) 对董事的诉讼制衡权。赋予股东司法救济权, 通过公权力的介入, 用公力救济的方式来保护股东利益并掣肘董事权力的滥用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各国公司法均规定, 当董事会的决议损害了公司或其他股东的利益, 公司或股东有权提起诉讼, 请求撤销该决议。股东提起的诉讼按其是以自己的名义, 还是以公司的名义而分为股东直接诉讼和代位诉讼。

(2) 健全董事会制度, 董事会是公司的核心, 它对经理层作出的决定进行管理, 决定高层管理的水平和结构, 监督公司的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系统, 决定公司的主要战略和决策。

要严格按照《公司法》规定的程序召开股东大会, 选举董事, 组成董事会, 彻底消除董事会产生的随意性、董事长兼任总经理以及董事会成员与经理层高度重合的现象, 真正建立和完善董事会和经理层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要优化董事会的结构和功能, 提高董事的经营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实行独立董事制度, 同时强化董事会的决策支持系统;确保董事会集体决策, 防止内部合谋行为, 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要建立和完善董事的信息披露制度, 以确保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更加透明。基于股东会和董事会之间的信托法律关系, 公司股东有权利获悉关于董事活动、薪酬, 以及商业利益的相关信息。要完善董事对公司的义务和责任制度。

(3) 强化监事会的职能、健全监督约束机制, 真正发挥监事会的作用。监事制度有利于减少董事经营专擅、越权, 以避免严重的经营权滥用之情形发生, 监事制度的存在使董事会不敢贸然作越权违法的行为, 又迫使董事 (会) 不敢一意掩饰其董事同僚的违法失职行为。虽然监事制度不能完全禁止公司不正当经营之发生, 但监事制度设立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对公司之经营、财产状况之密切监督、查核。

要想使监事会的功能正常发挥就要明确规定监事会在公司中的独立地位, 赋予其相应的权力, 否则监督只是一句空话。要明确规定监事怠于履行职权时应承担的责任, 要规定监事会中专业人员应占一定比例。此举通过吸收保留一定比例的精通公司业务和财务的专职人员, 又增加一定比例的股东, 达到监督的主动和高效之目的。

我国公司法设立了监事会并赋予了其一定的权力。但是, 从实际情况看监督效果并不理想。其固然有体制上的原因, 但法律规定的不健全亦是一重要原因。

(4) 加强内部审计, 实现对董事职权的制衡。内部审计是公司自我独立评价的一种活动, 内部审计可通过协助管理当局监督其他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有效性, 来促成好的控制环境的建立。内部审计的有效性与其权限、人员的资格, 以及可使用的资源紧密相关。内部审计人员必须独立于被审计部门, 并且必须直接向股东大会或者审计委员会报告。只有这样内部审计才不流于形式。

2. 外部的制衡

董事行使职权的外部制衡机制主要在于切实发挥独立董事的功能和作用, 并赋予第三人对董事与公司的连带赔偿请求权。

(1) 独立董事对董事的制衡。董事即由公司的投资者、经营者担任的董事会成员, 一般称其为“内部董事”或“执行董事”。独立董事则称为“外部董事”、“非执行董事”。独立董事不是公司的受雇人, 并且与公司或经营者阶层没有密切的经济、家庭或其他关系, 能站在客观、公正的第三人立场, 对公司活动进行独立判断。

要发挥独立董事对董事行使职权的制衡作用, 就要正确处理好独立董事与监事的关系。英、美等国不设监事会, 实行单一董事会制度, 将监督董事会与管理董事会的责任集于一身, 这就必须建立一套独立董事制度以加强外部制衡。而在我国既有董事会, 又有监事会, 这就必须进一步理清独立董事与监事二者的性质与功能, 以便协调发展。一般来讲, 独立董事属于外部董事、非执行董事, 对董事会和经理层实行外部制衡, 属于事中制衡, 而监事则属于监事会成员, 对董事会和经理层实行内部制衡, 属于事后制衡。要确保独立董事的“独立性”。独立董事的“独立性”至关重要, 主要体现在他不是公司的股东、经营者, 并与所任职的公司没有会影响其作出独立判断的任何关系, 这是实现其“公正性”的前提和基础。要细化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为实现其法定职责, 独立董事必须是懂管理、懂经济和懂法律的专业人才, 必须是有时间保障的人, 独立董事必须在一家上市公司要保障每年不少于15个工作日, 这是起码的条件。另外, 独立董事还要有敬业精神。要尽快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如独立董事的培训制度、独立董事的资格认定制度、独立董事的中介评估制度、独立董事的人才库制度和独立董事的任期、兼职与考核制度等。

(2) 第三人对董事的制衡。董事与公司之间是一种具有法律强制性的信赖关系, 从而董事对公司负有忠诚和注意等义务。与此相适应, 董事应对其违反法定义务的后果承担民事责任。但是, 董事与第三人的关系没有董事与公司的关系那样直接。

在一般情形下, 第三人无权直接追究董事责任, 董事代表公司与第三人发生法律关系, 其法律后果由公司承担, 与董事无涉。但是, 如果董事仗着公司这层屏障为所欲为, 而公司亦无力对第三人负起责任时, 第三人的债权无法保障, 有违公平正义, 法律乃赋予第三人可以揭开公司这层面纱直索董事责任, 此即董事对第三人的责任。鉴于目前大量董事利用职权侵害第三人利益的不法事件出现, 各国公司立法均建立了“揭开公司面纱”制度, 董事直接对第三人承担责任。

综上所述, 公司董事作为公司的法定机关, 鉴于董事职权直接受到立法者的价值偏好、公司内部权力配置模式、公司性质的特殊影响, 以及公权力介入程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公司法应该以此为契机, 通过公司内部及外部的力量来考虑对董事行使职权进行综合制衡, 如此内外兼治方可使董事行使权力既有空间亦有限度。当然, 此设想还只是初步的、不完善的。随着公司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不断变化和发展, 董事职权将会出现新的特征和趋势, 对于董事职权的制衡也会发生新的进展。

摘要:董事会是公司内部治理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董事是指在一个公司中对内代表出资者管理公司事务, 对外代表公司同第三方签约或参加诉讼的法定执行人。现在世界各国公司的股东会的权力越来越虚化, 而董事会的权力越来越膨胀, 而且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 股东会几乎成为一个空架子, 主要权力掌握在董事会手里, 造成权力的滥用和对中小股东的利益的侵害。本文从内外两个方面谈了加强董事会权力制约的机制。

关键词:董事会,权力,制约

参考文献

[1]史春际温烨邓峰:企业和公司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1]史春际温烨邓峰:企业和公司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2]柳经纬黄伟鄢青: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法律问题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1, 66.[2]柳经纬黄伟鄢青: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法律问题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1, 66.

[3]周巍谢维华: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8年第3期[3]周巍谢维华: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8年第3期

[4]文宗瑜:现代公司治理:董事会与CEO的较联及制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4]文宗瑜:现代公司治理:董事会与CEO的较联及制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

[5]李建伟.独立董事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5]李建伟.独立董事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内外机制 篇5

关键词:对外投资;人民币国际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综述

在梳理国外已有的相关文献中发现有关对外直接投资与货币国际化关系的研究比较零散,研究也相对独立,把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的文献相对缺乏。

早期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主要源自对发达国家的研究所得,由此得出了在对外直接投资领域有代表性的一些理论,典型的理论包括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巴克利和卡森的内部化理论、维农的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和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等。

近期的研究侧重实证分析,如Dierk Herzer(2010)通过对1980——2005 年间33 个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的实证研究,得出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溢出效应存在国别差异,对该国货币国际化的影响程度亦不同。Cohen(2012)认为,一种货币能否成功实现国际化,关键在于市场需求面的偏好能否被成功改变。为此,至少在货币跨境使用的初期阶段,国际市场上必须广泛存在着对该货币未来价值及其稳定性的信心。价值稳定的货币有利于交易个体核算成本与收益,也减少了为防止外汇风险的套期保值成本。Otero-Iglesias(2011)则研究了人民币汇率波动与其国际化之间的关系,其研究结论指出,人民币汇率变动或人民币升(贬)值预期会显著影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Maziad et al.(2011)认为,货币国际化后,由于对该货币或以该货币计价的金融资产需求的增加,储备货币发行国将经历本币升值。Frankel(2012)指出,货币国际化一方面会导致本币升值,另一方面,货币国际化后,会导致市场对本币需求的大幅度波动,从而加剧汇率波动。Joshua Aizenman(2015)概述了资本市场开放和中国金融改革以及近几十年来中国的金融和贸易一体化,肯定了人民币在中国商业领域中对对外直接投资和交易的影响和作用, 说明人民币具有国际化的潜力。只有人民币满足可自由兑换这一条件时,其在一定程度上才能实现国际化。

二、国内研究综述

近年来,由于对外直接投资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内学术界对二者关系的研究也在深入展开,这些研究中不仅有对二者单独展开的研究,而且对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也逐渐增多。系统梳理起来,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其一,有关货币国际化影响因素的研究。叶华光(2010)将影响人民币国际化的因素归结为四个方面,即中国出口贸易规模及其世界占比、对外投资规模及其世界占比、金融市场的完善及人民币币值的稳定性。刘艳靖(2012)从实证的角度对目前国际储备币种构成的历史演变(1980-2008 年)进行了计量分析,尝试从更加规范的角度探讨货币国际化的内在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的大小,研究结果表明:一国的经济总量、进出口总量、金融市场是影响该国货币在国际储备中占比的基础性因素,同时还受通货膨胀率、汇率水平等等因素的影响。

其二,有关人民币国际化路径的研究。曲金丽(2013)指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仍面临着美元国际地位难以撼动、我国金融市场体系不完善、人民币跨境贸易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目前,我国经济实力的增长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坚实基础,跨境贸易的发展令人民币“走出去”的步伐加快,应进一步加大资本账户的开放度,以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此外,还特别需要大力鼓励和推动外贸企业与境外贸易伙伴以人民币结算,为此有必要考虑由中国人民银行补贴针对外贸企业的人民币汇率调期服务(Swap contracts),其目的就是推动有关企业以人民币结算。

其三,有关对外投资与人民币国际化关系的研究。姚枝仲(2012)认为对外投资会加速人民币国际化,历史上几个主要国家的货币国际化过程都伴随着对外净投资过程,英镑、美元、马克和日元概莫能外,保持对外净投资是货币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条件;王路、刘红超(2011)认为对外直接投资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因为对外直接投资如跨境贸易一样是扩大人民币跨境流通的原动力,我国对外投资规模的扩大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提供了实体经济网络支撑,而且我国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主要以周边国家为主,这些地方也是我国对外贸易占比最大的地区,有助于以投资带动贸易共同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叶华光. 人民币国际化与我国对外投资的协同演进[J]. 金融研究. 2010(01)

[2]刘艳靖. 国际储备货币演变的计量分析研究——兼论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行性[J].国际金融研究2012(04)

[3]张志文,白钦先.汇率波动性与本币国际化:澳大利亚元的经验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3(04)

[4]唐浩.人民币国际化演化与路径[M].科学出版社,2012

[5]曲金丽. 浅析人民币国际化[J]. 对外经贸. 2013(04)

[6]王路,刘红超.对人民币国际化思考-基于国际直接投资角[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1(06)

[7]张春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06)

[8]李梅,柳士昌. 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地区差异和门槛效应——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门槛回归分析[J].管理世界.2012(01)

[9]姚枝仲. 对外投资加速人民币国际化[J].财会研究2012(03)

[10]李伏安,林 衫. 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现状——兼论人民币国际化的选择.[J].金融研究 .2006(05)

[11]林治洪,陈 岩,秦学志. 中国对外投资决定因素——基于整合资源观与制度视角的实证分析[J]. 管理世界. 2012(08)

[12]Frankel,J.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RMB and Historical Precedents[J]. Journal of Economic Integration,2012,27(3):329-365

[13]Cohen B. J. The Yuan Tomorrow Evaluating China’s Currency 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y[J]. New Political Economy,2012,17(3):361-371

[14]Otero-Iglesias,M.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Renminbi:Prospects and Risks[M]. Oxford Brookes University,2011

内外机制 篇6

关键词:上市企业,退市机制,对比分析

一、建立退市机制的必要性

证券市场作为企业融资的渠道和股权交易场所, 对市场有限的资金起着优化配置的重要作用。资金所投向的行业和领域是否能实现高效产出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资金的利用效率。高效率的资金利用可以带动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等其他方面资源的优化配置[1]。公司的上市为需要大量资金以求更好的发展前景的公司提供融资渠道, 同时为投资者提供投资选择;而建立退市机制则可以完善证券市场的过滤作用, 在为优秀的公司融资和交易的同时保证不具备交易条件和交易成本较高的公司及时退市, 从而实现资金资源的合理配置, 为投资者提供风险小、效益高的投资产品。

建立退市机制一方面可以减少投资者的不科学投资, 提高资金资源的利用率, 另一方面加大了资源向优秀企业倾斜的概率, 是证券市场向更科学经济的方向发展。退市机制与企业的上市制度共同组成证券市场的“出入口”, 为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动市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供保障。

二、国内外现行退市机制

目前国内外现行的退市机制分为正常退市和“冷退市”两种。一般而言, 正常退市分为上市公司因违反了所承担的义务而被迫退市和不再符合上市条件而主动申请退市两种。“冷退市”则指上市公司转化为其他的非上市企业组织形式。目前国内外成熟的证券市场所定义的退市机制包括退市程序和退市的标准两个方面的内容。退市标准主要包括公司的经营效率、总资产、净资产、股东人数等方面的财务标准和决定公司的治理结构的治理标准以及准确及时的信息披露标准。退市程序则包括退市的审核流程和退市机制的执行[2]。

1. 上市企业退市标准

通常来讲, 上市企业的退市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企业的资产规模或经营业绩不符合上市要求; (2) 上市企业涉及到财务状况不良、资产冻结和处置等情况, 企业未能继续经营下去; (3) 企业的股权结构或资产规模出现重大更改; (4) 企业触犯相关法律法规。

2. 上市企业退市程序

上市企业的退市程序包括退市企业的执行程序与复审程序, 其目的是为了有效地避免人为因素与市场偶然因素导致的错误, 把企业是否需要退市的风险降低为最低。上市企业退市的程序为市场监管者管理理念的表现形式, 不同的证券市场具有不同的退市程序, 并且在退市的具体程序上存在很大的差别。一般较为成熟的成熟的证券市场对待企业退市的程序相对谨慎, 规定了十分复杂与详细的退市流程, 并且可实施性比较强。

三、退市机制对比分析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证券交易所所制定的上市企业退市程序与标准较为严谨完整。而国内在相关方面的法律规定和程序文件则比较匮乏。就退市标准来看, 国内仅对企业连续亏损等情况作了退市规定, 对于退市期限和亏损严重程度的界定较为主观和随意[3]。就退市程序来看, 国内的证监会、深交所、上交所等机构都强调的是如何做出终止上市决定和暂停上市行为等内容, 而对于公司的权利要求则没有必要的强调。这种退市程序行政色彩较浓, 缺乏可操作性。相反, 国外成熟退市机制建立历史较久, 在长期的市场实践中形成了非常完善的退市标准, 对上市企业的退市有了非常详尽的规定和提供了可操作性极强的操作规程[4]。

对国外这些成熟的标准加以分析可以给我国的上市企业退市标准提供借鉴, 为完善国内的退市机制提供启示和借鉴。首先国外的退市机制能够帮助国内的上市企业完善退市的标准体系, 国内上市企业可以参照日本与欧美证券市场的做法, 把企业违反上市协议、因资产处置和股利分配情况、资不抵债、资产冻结等其它因素而丧失继续经营能力的情况纳入上市企业的退市标准体系之中[5]。其次, 国外企业的退市机制增强了国内企业退市程序的可操作性。上市企业的退市机制可以看作为证券市场自身的纠错机制, 将证券市场的上市企业进行优胜劣汰, 增强了证券市场中上市企业的整体质量, 要求上市企业进一步规范运作行为, 所以, 国内上市企业可以参照纽约交易所与香港联交所的做法, 把企业整改的宽期限细分为不同的阶段, 给予了申请恢复上市企业的申辩与申诉权利, 这样可以保证暂停上市的企业可以尽快提出整改方案。

参考文献

[1]李江涛.中外资本市场退市制度探析——中港美的比较视角[J].南方论刊, 2014, (8) :8.

[2]李想.我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 2012.

[3]任婷婷.完善我国上市公司退市标准的若干思考[D].复旦大学, 2012.

内外机制 篇7

一、语言内部机制

(一) 韵律机制的影响

1. 韵律的制约

冯胜利先生提出韵律词概念, 是从韵律学的角度来规定“词”的概念。根据冯先生的论断, 韵律构词学的理论基础———“韵律层级”, 从上到下依次为:韵律词———音步———音节———韵素, 即韵素组成音节, 音节组成音步, 音步实现韵律词, 而音步必须同时支配两个成分, 即“二分枝音步”, 因为没有二分, 就没有“轻重抑扬”, 也就构不成韵律。

据学者统计, 从上古时期东汉开始, 双音词就已经出现并成为词汇的一种发展趋势, 到中古时期, 产生了大量的并列式双音词。这里所说的并列式双音词是指由两个单音节词根语素并列构成的双音节词, 按其两个语素之间的语义关系, 学界把并列式双音词分为同义并列、反义并列和类义并列三种类型。李仕春在《联合式构词法在中古时期最能产的原因》一文中论证了“并列式构词法在中古最能产 (见图1) 。到了现代汉语中, 并列式双音词仍是仅次于偏正式的第二大词汇群, 纵观古今语音系统的变化, 可以得到一些线索。冯胜利在《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一书中提到, 上古到中古汉语的语音演变特征可以描述为“在新韵律系统里, 最小的韵律单位 (音步) 不是单音节, 而是双音节”, 这一结论的得出充分证明了上古汉语到中古汉语音节结构的演变就是双韵素音步到双音节音步的演变, 即“双音化”的历史来源。

到了现代汉语, 双音词占明显优势, 根据冯胜利先生的韵律理论, 汉语在双音步的制约下, 越来越多的短语逐步固化为韵律词;为了满足韵律的要求, 本可由一个单音词表达的意义, 改由两个相同意义或相近意义的单音词连用表达, 促使大量的同义并列双音词产生。

发端于魏晋的, 兴盛于南北朝的骈文是汉语文学史中一段具有特殊意义的时期。骈偶与对仗这两种重要的修辞手段被看做汉语韵律构词系统的必然产物, 但过分追求对偶, 就走入了一个“文必四六”的极端。文学上的这种风气其实就是对双音步的偏爱, 导致了大量双音词的产生, 之后韩柳发起的“古文运动”批判过分追求辞藻华丽的骈文之风, 推崇单音单语, 一些完全出于对仗考虑, 没有实际意义的双音词慢慢淡出词汇系统。但词汇的双音化仍然成为一种不可改变的趋势。

2. 语音系统的变化

词是音义结合而产生的, 而音义结合是任意的, 《荀子·正名》:“名无固宜, 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这并不等于音义之间毫无联系, 沈兼士《声训论》:“凡意之寓于音, 其始也约定俗成, 率由自然。继而声义相依, 展转孳乳, 先天后天, 交错参互, 殊未可一概而论。”说明语音对词汇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据王力先生统计, 上古汉语的声母32个, 韵母29个, 声调有4个;中古汉语的声母35个, 韵母92个, 声调也有4个, 语音明显比上古复杂得多, 尤其是清唇音、舌上音的产生及庄、章二组的合并、大量古入声字的语音变化对词汇系统产生了重要影响。人们的记忆负担加重, 而中古时期政治、文化繁荣发展, 新事物不断产生, 对于新词语的需求也不断扩大, 音节的数量的有限性决定了大量同音字产生, 对言语交际带来了不便, 音变造词法已经不适应当时的交际要求。

3. 方音影响

伴随着隋唐盛世的出现, 各地人们交往频繁, 商业往来密切, 方言的流通度大大增强, 不同方言中表达同样意义的单音词在交际中引起不便, 逐渐发展为同义词、等义词, 这些词语有的和当时的共同语结合, 有的方言单音词汇则互相结合, 在词汇“双音化”的过程中逐渐合并。如《方言》卷一:“晋魏河内之北谓惏曰残, 楚谓之贪。”《说文》:“河内之北谓贪曰惏。” (注:“惏”即“婪”) , “贪”、“婪”二字表示同样的意义, 只是方言的不同, 因而在交际中逐渐合并为“贪婪”这一并列式双音词。

(二) 联合式句法的影响

汉语构词法从词的内容上考察时分为两类, 一类是直接使用词根原形, 第二类是改变词根部分的语音, 即改变音素或声调。具体分为摹声法、拟义法和变义法。从词的形式上考察的有音变构词法。在以单音词占主导地位的上古汉语中, 摹声法毕竟可取范围有限, 而拟义法造词, 词语的义项过多, 在交际中容易混淆, 有时也难以分辨义项与义项之间的分界, 如“墨”, 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仅名词义就有“书画作品”、“黑色”、“墨线”、“长度单位”等八个义项。变义法和音变法造成的结果是大量单音同音词的产生, 在文字上的影响是大量假借字、通假字的产生, 给交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汉语是缺乏严格意义形态变化的语言, 即“孤立语”, 以单音节汉字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汉语的这一特点在上古汉语中就表现为一字、一词、一音节的对应现象, 为联合式构词法的产生提供了大量的构词素材。人们在表达时根据表达的需要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这些已有的单音词, 把语法、语义上能够搭配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音词连用, 这样就形成了联合式的短语或句子, 有些久而久之就固化成了一个词。这是一些双音词在词典里具有双重身份的原因, 既可以是词, 又可以是习语, 带有短语的特征。这类词介于自由短语和词汇之间, 是词汇化的对象。

(三) 训诂的影响

战国末年就已经出现了注解古籍的专著。训诂学的萌芽在春秋末年就已经开始。春秋以后, 孟子提出“不以文害辞, 不以辞害志”, 是训诂学一条很重要的原则。何为训诂呢?如“勤, 劳也;遵, 循也。” (《逸周书·谥法解》) “论:议也。” (《说文解字》) “追, 逐也。” (《说文解字》) , 通过因形求义、因声求义、因文求义等方法训释词义, 又利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单音词形成互训、同训、递训等解说词义的方法。与此同时形成了大量的同义、类义的单音词构词素材,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 这些经常高频同时出现的单音词逐渐凝固为并列式双音词。另有由反知正的训释方法, 如“浅, 不深也。” (《说文·水部》) 曾字足义的训释方法, 如《诗经·小雅·六月》:“比物四骊, 闲之维则。”毛传:“则, 法也。”疏云:“维有法则矣。”毛亨用单音词“法”来训释, 孔颖达则改用了复音词“法则”, 可见训诂对并列式双音词的产生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语言外部机制

(一) 汉民族传统文化影响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讲求一个“和”字, 直至当今社会仍然倡导“和谐社会”, 汉民族传统的哲学观和审美观讲求对称、追求形式美, 这些在汉民族传统文化中都有体现。如我国的民间传统艺术剪纸, 多是体现了对称美;在汉字的字形中不乏对称的现象, 如“喜”、“山”、“天”等;更有“成双成对”、“好事成双”之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 “贴春联”体现了中国人对于对称、和谐的追求, 并在其中予以了浓浓的祝福、祈愿之情。这样的传统文化对汉语词汇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尤其是在文学创作上, 如上文提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兴盛一时的骈文, 就是对这种对称的形式追求到极致的表现。在词汇上的体现并不少见, 人们往往纯粹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而故意做出有意识的双音选择, 因而有了“足辞”之说。马建忠先生指出:“古籍中诸名, 往往取双字同义者, 或两字对待者, 较单辞只字, 其辞气稍觉浑厚耳。”此语道出了并列式双音词在表达效果上的作用, 即加强语气。如并列式双音词中有一类特殊的词语, 叫做“偏义复词”, 在这类词中只有一个语素有实际意义, 而另一个只起陪衬作用, 如“国家”一词, 在现代汉语中只表“国”, 不表“家”;“窗户”只表“窗”不表“户”, “妻子”只表“妻”不表“子”, 这样的一类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少见。

(二) 认知机制影响

根据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 在面对事物的多样性时, 人类认识新事物时总是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 通过类比的方式将未知事物与已知事物联系起来, 从而扩大自己的认知域。大脑对世界的认识不能是杂乱的, 而应采取分析、判断、归类的方法, 将其进行分类和定位, 将客观世界范畴化。汉民族独特的认知机制连同客观世界的需要导致了并列式双音词的产生。认知语言学认为, 大脑的经验范畴与自然界的范畴最接近、最匹配, 是认知的重要基点和参照点。如“风雨”一词, “风”和“雨”分别表示自然界的两种常见的、具体的自然现象, 人们在交际表达时, 把这两个词连用, 用来描述天气状况, 多用于描述天气恶劣。人们根据联想和感知, 用“风雨”一词比喻危难和恶劣的处境或人生的坎坷之路, 这就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映射。认知机制在并列式双音词的产生, 尤其是其比喻义的产生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三、结语

并列式双音词的产生理据既有语言的内部的又有语言外部的, 无论是韵律、语音、构词法、训诂学还是传统文化和认知机制都对并列式双音词的产生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的分析还不尽全面, 尤其是在语言外部机制上的研究还略显单薄, 笔者会在后续的研究中继续完善。

参考文献

[1]何九盈.中国古代语言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2]冯胜利.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修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3]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M].商务印书馆, 2005.

[4]孙常叙.古汉语文学语言词汇概论[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5.

[5]万献初.现代汉语并列式双音词的优化构成[J].汉语学习, 2004 (2) .

[6]张博.先秦并列式连用词序的制约机制[J].语言研究, 1996 (12) .

[7]李仕春.联合式构词法在中古时期最能产的原因[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6 (7) .

[8]田涛.同义并列双音词的词素异序现象及语音因素的影响[J].现代语文, 2008 (3) .

[9]许德楠.并列式词语在构词中的自补自注功能[J].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0 (6) .

内外机制 篇8

区域合作可以促使区域经济结构合理调整,使得区域的比较优势最大程度地发挥,促进区域经济的共同繁荣。区域合作形式有多种类型和层次,从合作内容分,有全方位的区域合作形式,也有单一内容的区域合作形式;从空间分布分,有相邻国家间组成的区域共同体形式的区域合作、一国内部相邻地区之间组成的区域合作联盟形式的区域合作和一国内部非相邻地区的合作形式的区域合作。

1 区域合作的典型经验

始于上世纪50年代的区域合作,得到了迅猛发展,世界各地其他国家和地区展开各种形式的区域合作,取得了较大成功。

1.1 欧盟区域合作:最为成熟和成功的区域合作范例

目前世界上最典型也最成功的区域合作案例是欧盟区域合作。从欧共体到欧盟,经历了一个发展、改革和完善的过程,现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为成熟和成功的区域合作组织。

1.1.1 建立有效的区域法律制度

欧盟在每个阶段都制定相关法律,例如《巴黎条约》、《罗马条约》、《单一欧洲法案》、《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等,成员国根据相关法律制定政策,加强各成员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使欧洲一体化不断向更高的形式发展。欧盟的法律基础是《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TEEC),它规定了欧盟的政策目标、政策工具以及政策行为主体的组织架构。

1.1.2 制定明确的政策目标

随着欧洲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具体目标也就不断调整和优化,使其符合总体目标实现的需要。例如,1994—1999年欧盟六年规划期主要目标有7个(见表一),而2000—2006年规划期则调整为3个(见表二)。

1.1.3 设立完备的区域政策组织机构

分层治理结构是欧盟的区域政策的特点,也是欧盟各国实现区域政策的有力保证。区域政策的组织机构主要有:欧洲委员会、部长理事会、常任代表委员会、欧洲议会、经济与社会委员会和区域委员会(见表三)。

1.1.4 运用多元化的区域政策工具

欧盟对各种情况具体分析,有效地运用政策工具来实现经济及社会聚合的目标,主要的政策工具有拨款、优惠贷款、减免税收、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工业与科技园区(见表四)。

1.1.5 建立规范的区域基金

欧盟的区域基金主要有三类:结构基金、凝聚基金、入盟前援助基金,其中最后一种基金主要针对中东欧入盟申请国。

(1)结构基金是欧盟地区政策工具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结构基金的目的是改善发展之间的不平衡状况,它由几个具有不同用处的基金所组成(见表五)。

(2)凝聚基金是结构基金的补充,主要任务就是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以加强欧盟成员国在经济上的凝聚力和经济政策上的协调。专门援助欧盟收入最低的四个成员国,2004年起新入盟的中东欧10国也全部纳入该基金援助范围,主要是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

(3)入盟前援助基金。为了迎接欧盟扩大带来的挑战,欧盟于1999年正式决定对即将入盟的中东欧国家进行“入盟前援助”。旨在帮助申请入盟的国家调整国内经济政策,以便完成与欧盟政策的顺利接轨。入盟前援助基金分三种(见表六)。

1.2 东盟合作机制: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典范

自东盟成立以来,因地制宜地根据形势的变化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不断完善合作机制,并且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系统化制度化的合作体系。其主要包括(见表七):

从表七中可以看到,健全的合作机制至少应包括六个层级,首先是最高决策机制——领导人会议;其次是日常磋商决策机制——部长级会议;再次是议事机制——高官会议;第四是专业工作机制——专业委员会和工作组;第五是常设办公机制——秘书处;第六是对话机制——与合作区外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对话会、论坛和峰会等。东盟是东亚地区最成功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1.3 长三角区域合作:我国区域合作发展的先例

我国区域合作起步最早、领域最多、发展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就是长三角地区,率先推行了区域合作的是以上海、江苏、浙江为主的长三角16个城市。

1.3.1 建立区域合作机制

通过多年的实践,长三角区域合作构建了比较完整的区域合作体制,逐步形成了政府、行业、企业三个层次相互联动的区域合作机制。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从三个层次展开(见表八)。

1.3.2 共同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网络化、开放式的基础设施体系在长三角区域已形成了,高速公路建设、城际铁路、磁悬浮建设等方面得到快速发展。长三角地区正加快实施其他基础设施项目合作共建。长三角各城市正积极加快建立与上海多层次联系和信息沟通渠道,重点推进上海公交IC卡的异地互通、CA证书的异地互认以及信用信息的互通共享等。

1.3.3 加强区域内的制度协议建设和规划衔接

充分享受区域分工的利益,合理利用区域内资源,实现经济发展的帕累托最优是区域合作的最终目的。共同推进区域制度协议建设,充分有效利用资源,签订多项合作协议和相关制度,以便在区域发展与建设过程中相互沟通、相互衔接。

2 区域合作机制及其主要内容

总结上述国内外区域合作的典型经验,成功的区域合作机制应包含目标机制、动力机制、市场机制、协调机制以及利益分享、互助和扶持机制等(见表九)。

3 国内外区域合作机制的借鉴

纵观上述国内外区域合作的典型经验,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借鉴:

3.1 要有明确的区域政策框架

政府干预经济发展与协调区域经济关系离不开区域政策。只有区域政策的适用对象和领域十分明确,才能实现干预和协调的目标。

3.2 区域政策要有充分的资金支持

区域政策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协调区域经济关系离不开投资的推动力,资金在地区间的分配对生产力的合理布局起着重要的作用。

3.3 区域政策要有明确的政策目标

具有不同的等级和层次是区域政策目标的特点。对于不同的区域问题,区域政策的目标也就不同。它是一个多层次和多等级的复杂系统,既包括经济发展目标,又包括社会、政治、生态等目标。从总体看,区域经济政策目标可以归结为总目标和子目标。追求效率和公平的最大化,往往是区域政策的总目标。但是效率与公平,既统一,又矛盾,在发展的过程如何兼顾,是制定区域政策要解决好的问题。因此在区域的协调发展中,要有明确的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逐步缩小区域间的差异。

3.4 区域政策要有完善的制度基础

区域政策成功的重要保障是必须具备完善的法律规范和制度基础。在区域政策的制定、实施过程中,应充分吸收区域合作的典型经验。为了保证区域政策的规范性和实施的可行性,区域政策应该建立在严格的制度基础上。因此,应加强区域合作的制度供给,建立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制度合作机制。各级地方政府的区域合作,要遵守区域合作制度,通过制度规范区域合作关系和规定区域合作目标、手段、方法、途径、内容等,使区域合作具有约束力和保障力。

3.5 完善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

内外机制 篇9

供应链整合是对供应链管理的发展,是供应链管理的有效手段和核心所在,是一项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刘瑞涵(2009)认为供应链整合是对供应链整个流程进行综合设计和改进,以从各个方面提升综合管理优势,他在此基础上将供应链整合内容分为三个构面:基于运作层面的流程整合(包括信息整合)、基于合作关系的节点整合及节点间的利益机制整合等。刘莉与罗定提(2009)将供应链整合分为内部供应链整合与外部供应链整合。倪文斌与张怀修(2010)通过实证分析,总结出供应链整合的三个维度:范围、层次、强度,他们将供应链整合的范围分为供应商整合、内部整合、顾客整合,将层次分为信息整合、活动和程序整合、功能整合。姜大尉(2007)认为供应链整合具有三个维度:信息整合、协调与资源共享、战略联盟关系。潘文安(2006)用规划整合、控制整合和协调整合来衡量内部整合能力,并以客户导向整合、信息整合、供应与服务整合来衡量外部供应链整合。

从宏观角度来看,按照刘莉、罗定提和潘文安的研究,可以将供应链整合从内部整合与外部整合两个维度来划分。因为供应链可以分为内部供应链和外部供应链,内部整合可以促进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密切合作,外部整合可以保证企业之间的供需合作,因此将供应链整合从总体上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维度可以完整地囊括全局,实现整体优化。根据刘瑞涵、倪文斌和潘文安对供应链内外整合的具体研究,可以得出内部整合主要涉及生产流程整合和部门之间的信息整合。内部流程整合可以重新设计、简化生产流程,统筹规划企业资源,提高生产效率,而内部信息整合可以加大部门之间的信息、知识共享程度,提高生产柔性和市场响应能力。外部整合除了流程整合和信息整合两个维度之外还要考虑关系整合维度,因为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除了利用协议、契约等有形纽带来连接之外,更需要情感关系的连接。关系整合可以加强企业之间的信任、沟通、协调水平,从而有利于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和稳固。

通过对以上研究的总结,本文将供应链整合的内容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为内部供应链整合与外部供应链整合,第二层将内部供应链细分为信息整合与流程整合,将外部供应链整合细分为信息整合、流程整合以及关系整合。

二、内部供应链整合

内部供应链整合是对企业内部经营流程和经营信息的整合。经营流程是由订单、采购、库存、生产、运输、市场、销售、服务等业务单元组成的工作流,经营信息是指业务经营过程中获取的市场信息、企业内部产生的财务、生产、销售等信息流程。刘莉和罗定提指出内部供应链整合是指企业为实现顾客价值和需求,内部跨职能部门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整合。内部供应链整合将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模式由以物流、资源和产品为核心的“推式”供应链管理,转变为以客户需求和客户满意度为导向的“拉式”供应链管理。内部供应链整合将企业内部的各个业务单元通过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整合,使企业连接成一个紧密合作的整体,创造竞争优势,提高企业绩效,才可以为外部供应链的整合奠定基础。

(一)内部流程整合

供应链整合是供应链管理的一种全新模式,将“纵向一体化”的传统管理模式,向“横向一体化”转变。随之而来的是企业运作流程的优化整合,使企业流程更加有利于各部门之间的横向交流合作。内部流程整合具体指企业对各部门之间的职能、资源和业务进行协调整合,实现业务流程的不断优化,创造面向过程的跨职能的运作机制。在市场环境快速变化的情况下,为适应这种变化而进行流程整合,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率、柔性、适应性的能力是企业的重要资源之一。企业各部门之间的能力是具有差异性的,各部门之间要加强流程整合,充分发挥各部门的核心优势。内部流程整合强调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密切合作,实现供应链整体最优化,缩短生产提前期、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提高企业整体柔性和应变能力、减少库存等战略性目标。

(二)内部信息整合

内部流程整合为内部信息整合奠定了基础,企业内部运营流程的合理安排使企业内部信息交流更加顺畅。内部信息整合是指企业利用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将企业的市场调查、产品研发、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等业务活动所产生的信息进行整合,实现信息加工和管理的系统化,使信息在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及时、顺畅地流动,为企业决策提供准确依据,保障供应链管理的顺利实施。企业内部流程整合是内部信息整合的基础,同时企业内部信息整合促进企业内部流程整合的深化,从而使内部运作流程加速运转和自动化,及时向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满意的服务,而且能够及时获取客户的反馈信息,从而对产品和服务做出及时的改进。由此可以看出内部信息整合使企业的内部流程形成良性的回路系统,促进企业的循环向上发展。

三、外部供应链整合

内部供应链整合可以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提高企业绩效,然而在当今激烈竞争环境下,没有一个企业能够仅仅依靠内部的资源来谋求持久的竞争优势。因此,企业不仅要注重内部供应链的整合,还要将企业自身有效纳入一个紧密的供应链中,加强供应链上下游合作伙伴之间的合作,互相取长补短,在供应链的价值增值过程中谋求更广泛的创新。外部供应链整合主要包括企业与供应商的整合和企业与顾客整合,无论是上游整合还是下游整合都可以概括为流程整合、信息整合、利益分配机制整合。

(一)外部流程整合

外部供应链流程整合是指在供应链中跨越企业边界对企业之间的业务流程进行设计、协调、优化,使企业之间的业务流程更加顺畅,消除一些冗余程序、减少资源浪费,实现企业之间的资源优化整合。企业之间的资源、能力必须分配在合理的业务流程上才能发挥竞争优势。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流程整合要从流程分析开始,确定每项流程的价值创造能力,然后对各项流程进行调整和重新设计,建立一条顺畅的供应链业务流程。业务流程的整合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而且可以提高企业流程的效率性、柔性和组织的适应性,成为创造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

(二)外部信息整合

外部信息整合是指消除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信息壁垒,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充分共享企业之间信息和知识资源的过程,它能更好地促进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流程整合。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信息共享整合提供了便利,为公共信息平台的搭建提供了技术支持。供应链上企业之间信息整合,一是要为系统功能和结构建立统一的业务标准,便于信息存储的标准化;二是要对信息系统定义、设计和实施建立连续的实验、检测方法;三是实现企业与供应商和顾客的高度信息集成。通过信息整合可以提高企业响应市场需求的能力,加深企业之间的合作,有助于供应链整体竞争优势的提高。

(三)企业关系整合

在供应链整合过程中,合作伙伴之间既有合作关系又有竞争关系,由于各个节点企业的最终目的是追求自身利益,供应链中总会存在利益冲突和机会主义,长期如此必然会影响相互之间的合作效果。因此,关系整合对于供应链整合而言必不可少。

关系整合分为两个方面:利益关系整合与情感关系整合。利益关系整合的价值主要表现为特殊待遇利益、信心利益。特殊待遇利益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增加收入,而且可以使企业得到额外的服务或优先的服务。信心利益可以消除对产品以及服务的不确定而产生的焦虑感。顾客对厂商或销售人员有信心可以使交易顺利进行,即使厂商的产品或服务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只要厂商主动做出改善,将改善合作企业之间的关系,加深彼此之间的信任,提升交易效率。情感关系整合是建立在伙伴之间相互信任和承诺的基础上。情感关系促进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降低“牛鞭效应”带来的市场风险,还可以降低彼此的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成功的可能性。

经济利益是利益最根本、最主要的形式。因此,基于利益激励基础上的关系整合是关系整合的重点。利益关系整合可以分为三步进行,首先要确定核心企业即激励主体,继而确定激励对象。其次要制定激励规则,一般通过供应链协议来实现。供应链协议使供应链管理工作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使供应链系统得到有效控制、良好运作、充分发挥功能。再次,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利益分配主要通过供应链契约来实现。供应链契约明确规定各成员企业所应履行的义务、所应承担的责任,为利益分配提供科学的依据。契约是虚拟企业联系各成员的纽带,自始至终维持和保证各方的权益。

四、内外供应链整合的交流机制

内部整合和外部整合的优势和机制已经分别给以描述,然而两者之间并非相互独立,而是相互影响的。

(一)内外整合的关系

1.内部整合是外部整合的基础。

内部整合是外部整合的基础,内部整合的核心是内部资源及信息的集成,优化企业内部资源、能力配置,以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企业的市场反应能力。内部整合可以使企业生产出更加令客户满意的产品,达到更高的内部满意,为供应链的外部整合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台湾学者尤克强(2004)通过对一些电子行业企业内部供应链研究,发现内部流程整合程度高的企业,所体现出来的客户导向的反应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也比较强。

内部整合的核心是内部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的效率问题,在考虑优化资源、能力的基础上,以最低的成本和最快的速度生产出最好的产品,快速地满足用户的需求,以提高企业反应能力和效率;根据Prida和Seth的观点,客户满意包括“内部满意”和“外部满意”两个部分。“内部满意”主要体现在产品的质量和价格上,“外部满意”主要体现在产品的配送和售后服务两个方面,而供应链整合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内部满意”和“外部满意”的高度统一。由此可见“内部满意”是实现客户满意的基础和前提,而内部整合是实现“内部满意”的必由之路。

供应链内部整合对外部整合的“信息整合”、“流程整合”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对“关系整合”则未出现显著性差异。其中原因可能与关系整合是一个互动行为,它需要双方的目标一致有很大关系。关系整合所涉及的是一个目标性和情感性的问题,它更需要合作双方的互动和努力,内部整合很难改变相互间的利益机制和情感连接,从而使其影响削弱。

2.外部整合为内部整合提供支持。

外部整合为内部整合提供必要支持,外部整合为企业内部的生产、库存、采购和销售等业务提供必要的信息,为企业快速响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提供决策依据。方便快捷的上游供应与下游销售及售后服务为顾客满意达到更高水平,为核心企业产品的研发及生产提供必要的支持。外部整合为内部整合提供了必要的信息支持,使企业在内部组织和业务流程、库存控制、采购与物流管理、生产计划与控制等方面能与外部环境变化保持一致性。外部整合为内部整合提供了必要的客户导向支持,使企业内部生产计划和流程控制能及时满足市场的需要。

根据潘文安对供应链内外整合关系研究,可以得出外部整合对内部整合存在着显著性的正向影响,但外部整合对内部信息整合影响比较明显,而对流程整合影响微弱。这主要是因为内部信息整合与外部信息交流的关联性更大,供应商的供给信息和销售商的销售信息嵌入到企业内部,可以帮助企业做出合理的生产决策,从而有利于内部信息的整合。流程整合在企业内部进行,具有较强的独立性,这就说明了外部整合对内部流程整合影响较小的原因。

(二)内外整合的嵌入机制

供应链整合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专业化运作,从而优化供应链中各环节的运营程序,提高整体运营绩效。外部供应链整合是对内部供应链整合的延伸。内部整合将企业原有的“纵向一体化”转为“横向一体化”,方便了企业各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外部整合虽然使企业将供应链中某些节点“拱手”让于其他有优势的企业,但可在整个供应链范围内建立起共同利益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联合、规划和运作,优化企业内部资源和社会资源,形成高度整合的供应链物流网络体系,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竞争优势。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目前全世界年收入在5 000万美元以上的公司,都普遍开展了业务外包。

1. 内外整合嵌入机制的构成因素。供应链内外整合交流机制的构成因素涉及三个方面:外部社会环境因素、经济性因素和非经济性因素。

第一,外部社会环境因素。经济全球化、市场不确定性增加、市场竞争加剧、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政策、法律、制度的放宽构成了外部环境因素,全球市场已经逐步形成,这意味着经济已经跨越国界,组建战略合作联盟的模式。因此,企业单纯依靠自身力量必然显得势单力薄。顾客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不断变化;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各国对国际合作交流的政策放宽及鼓励国际间合作交流的趋势更加明显。在这种情况之下,各个企业都在努力寻找战略合作伙伴实现内部供应链整合向外部整合的延伸。

第二,经济性因素。经济性因素主要包括资产、资源和技术的专用性、交易的频率和相互依赖程度。由于各个企业之间资产、资源和技术的专用性和差异性,为企业的互补关系的建立提供了基础。交易频率是促使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因素,高交易频率可以有效地使合作企业达成囚徒困境的最佳组合,从而保证长期合作有效性。企业间的相互依赖可以分为对称依赖和非对称依赖。对称依赖是指双方企业之间的实力相当,彼此之间的依赖程度不相上下。非对称依赖是指一方实力弱于另一方,一方对另一方具有更加强烈的依赖。相比之下,对称依赖比非对称依赖更有利于企业之间的整合。

第三,非经济性因素。非经济性因素主要包括企业文化,相互信任,声誉和企业间冲突。企业文化相似的企业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奋斗目标,为企业之间的整合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而且可以降低整合管理过程中的协调成本。相互信任是企业之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机制,高层管理人员之间的信任可以有效降低监督成本,保证信息交流通畅,有利于合作伙伴关系由战略层面转向战术层面。声誉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良好的声誉可以赢得企业的信任,有效地减少机会主义行为,帮助企业重复进行交易,从而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合作企业间的冲突是指其中任何一方的经营行为、经营目标阻碍另一方战略目标实现的程度,冲突严重阻碍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因此,要加强企业之间的学习与交流,将冲突的程度降到最低水平。

2.内外整合嵌入机制探析。社会关系网络理论的提出使人们认识到社会关系及结构可以嵌入到经济结构当中,基于这种理论可以分析总结出供应链内外整合过程中的嵌入机制。格兰诺维特对嵌入性进行分类,将嵌入性分为关系性嵌入和结构性嵌入。关系性嵌入(relational embeddedness)是指经济行动者嵌入于其所在的关系网络中并受其影响和决定。从关系性嵌入的角度分析,可以将供应链内外整合的嵌入机制分为沟通机制、互利机制、适应机制。

第一,沟通机制。企业之间信息沟通的程度受嵌入深度的影响,企业之间嵌入越深沟通越顺畅,所获得的信息质量越高。日本的丰田公司特别重视与上游供应商的合作,其目的是为了了解本行业产品在市场上的最新发展动态和变化趋势。丰田公司与其供应商保持强关系就能够对现有的技术和革新有更深入的了解,可以获得更加专业性的信息和知识。戴尔等通过对丰田公司的供应商网络进行分析,发现戴尔公司通过沟通组建了一个由5-7家企业组成的企业集群。在这个集群中,各个企业从事同样的工艺流程,为的就是分享工作经验和传送默会性知识,以期对原有的技术进行必要的改进,从而可以实现技术创新优化。

第二,互利机制。每个企业最终都在追求自身利益,当一个企业联盟在经营中遇到困难时,其合作者通常会利用机会,以获取更高的收益。当组织间存在嵌入关系的情况下,一个战略联盟就会在生产经营出现意外情况时,及时通知交易伙伴,并放弃获得即时经济收益来帮助生意不好的交易伙伴渡过难关。对于这种不自利行为的一个解释是,当行动者的社会和经济生活相混合时,关系在经济交易结束后仍然独立存在,共同的成功、共同的经历以及共享符号会生动地、持久地产生影响,使得行动者为没有可预期收益的对象提供资源。这些因果机制得到大量心理学家研究的支持,他们表明紧密的私人关系能增进感情,从而增加利他行为的发生。也就是说,组织之间关系性嵌入,可能产生简单追逐私利所无法出现的互利行为。

第三,适应机制。一般来说,当组织之间是简单的市场交换关系时,资源的分配主要依靠价格体系,这时市场情况的变化与生产者的调整之间是有时滞的。时滞越长,市场不均衡的时间就越长,导致资源次优分配的时间越长。尤其是当产品从设计到产出需要较长的生产周期时,这种情况更加明显。当组织之间存在嵌入关系时,由于信息交流更顺畅,使公司能够更好地将生产能力同消费者需求相匹配,这种匹配超出了市场交换关系中价格体系所起的作用。也就是说嵌入对于紧密联结的网络中的企业成员更容易拥有共同的行为预期,因此有利于网络中行为规范的形成和实施。

3.结构性嵌入(Structural embeddedness)是指行为者们所构成的关系网络是嵌入于由其构成的社会结构中,并受到来自社会结构的文化、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从结构性嵌入的角度分析,可以将供应链内外整合的嵌入机制分为创新机制、多次博弈机制、重复嵌入机制。

第一,创新机制。早在马歇尔关于产业区的论述中就可以看到结构性嵌入对集群竞争力的影响,马歇尔他认为产业区内企业经济外部性的主要来源是产业“氛围”(air)。正是这种面对面交流、信任以及协同的氛围使得集群内部的新知识与思想不断被激发并得以迅速传播,使得集群内部企业获得外部企业所不具备的竞争优势。与此类似,普特南对“第三意大利”传统产业集群的研究也表明,“第三意大利”的成功在于其高度信任的公民社会传统以及社区参与力,正是这种社会资本为该区域分工经济的迅猛发展提供了外部文化支持。此外,萨克森宁在《地区优势》中对硅谷竞争优势的解释也为人们理解结构性嵌入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依据。她认为与波士顿128公路地区相比,硅谷密集的社会网络和开放的劳工市场弘扬了不断试验探索以及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各公司之间在展开激烈竞争的同时,有保持着良好的信任、合作关系……正是这种独特的区域文化与思维方式,为硅谷集群的创新和良性演化提供了不断衍生的土壤和持续动力。

第二,多次博弈机制。交易费用是制度经济学的重要概念,肯尼思·阿罗给它下的定义是“经济系统的运行成本”。这种、费用不同于生产成本,通常将其分为内生交易费用和外生交易费用,所谓内生交易费用,是指人们在交易中为争夺更多的好处而不惜牺牲别人的好处(损人利己)这种机会主义行为而引致的效率损失,而外生交易费用则指在交易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发生的那些费用(如运输费用)。对于内生交易费用,杨小凯和黄有光认为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人们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机会主义行为,也就是说当企业之间基于“个人实施”的、“一次性”的信任博弈时,由于信息不对称是很难建立起高水平的信任关系的。但当企业之间的关系是嵌入在社会结构之中时,企业的行为就会受该区域特定的信任水平、习俗与价值观等结构性特征的影响。这时,企业间的关系就转变为“社会实施”的、“多次性”的信任博弈,从而可以降低内生交易费用的产生。

第三,重复嵌入机制。威廉姆森对治理结构的“过程特征”的分析提示人们注意合同缔结后出现的“根本性转变”,他所谓的“根本性转变”的涵义是指即使缔约前存在着为经济学家们所推崇的多人竞价局面,但在此后的合同执行阶段会因为专用性投资的产生而使多人竞价局面转化为少数人间的交易。在这种情况下,一方就可能利用对方的专用性投资而实行机会主义行为。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一种常用的措施就是利用组织之间关系的多元属性采取重复嵌入的治理机制。例如委托人为避免自己被某一个代理人套牢,可以实施同时委托多个代理人的组织安排。这种安排使代理人之间相互监督和竞争,其实质就是在众多代理人之间制造出一种重复嵌入的关系,从而减少某一个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

由此可见供应链外部和内部整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而且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供应链将成为一个动态的网链结构,成为一个能够灵活组建的动态组织结构。供应链上各企业应该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时调整企业在供应链中的位置,使自己的竞争优势充分发挥,保证整个链条的专业化运作,从而可以稳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进而加快市场反应能力、降低库存水平、降低交易成本、增加收益并和供应商、销售商实现“双赢”、知识与创新能力也得到提高,提高供应链整体绩效。

五、结论

供应链整合是一个对系统进行统筹规划的过程,从层次上可以分为内部整合与外部整合。内部整合主要从信息、流程两个方面进行,内部流程整合使各部门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优化业务流程,提高生产效率、柔性、环境适应性;内部信息整合加强了企业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程度,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响应能力,使企业具有良性的闭合回路,保证企业循环向上发展。外部整合可以细分为流程、信息、关系三个维度。外部流程整合消除了各节点之间的贸易壁垒,使链上各企业连为一体,各自发挥自己的核心优势,实现资源与优势互补,从而提高整体绩效。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外部信息整合提供了基础条件,保证有效信息在各企业之间的顺畅流通。关系整合可以从利益关系和情感关系两个角度进行,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是建立长期相互信任关系的重要前提。情感关系是在长期的交易合作过程中培养出来的,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提供保证。

本文的重点在于阐述内外部供应链整合的交流机制,供应链内外部整合之间具有正向影响关系,内部整合为外部整合提供基础,内部整合消除企业内部的“纵向一体化”,将资源和能力集中于自身的核心优势上,为与其他各节点进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提供基础条件。外部整合是内部整合的延伸,将企业上下游节点变成企业自身的供应商和销售商,从而使上下游企业建立友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强各企业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充分发挥各企业的核心优势,保证供应链整体绩效的提高。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企业内部供应链整合已经逐步糅合于整个供应链体系。供应链整合从整体上分为内部整合和外部整合,而且二者之间有密切的嵌入关系和交流机制。本文分析了供应链整合的层次和维度,分析这些关系和机制旨在促进企业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关系更好发展。

关键词:供应链整合,内部整合,外部整合,嵌入关系,交流机制

参考文献

[1]刘瑞涵.北京产鲜果供应链整合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29-34.

[2]刘莉,罗定提.供应链协调契约设计及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6):233-254.

[3]潘文安.基于伙伴关系的供应链整合与企业竞争优势[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0(1):105-184.

[4]艾上钢.供应链嵌入性结构及合作关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5]潘旭明.组织间的合作关系:基于嵌入关系的视角[J].经济学家,2008(2).

[6]赵蓓,袁政慧.产业集群嵌入性与供应链协同—基于泉州鞋服产业的实证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8).

[7]赖晓.基于信任的供应链嵌入性整合模式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8]王晓丽,赵希男,丁勇.供应链企业技术嵌入式协同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9).

[9]刘婧.供应链整合成因文献综述[J].商业文化,2011,8

[10]李纲.结构嵌入、关系依赖于合作风险间的关系模型[J].经济研究导刊,2009(18).

内外机制 篇10

1 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奖惩机制现状

1.1 经济激励惩罚机制

1.1.1 政府财力投入

一是大范围投资基础设施。北京市自2010年~2012年底推行的2 400个垃圾分类达标试点居住小区, 不完全统计共投入垃圾分类系统建设资金约6亿元 (其中市财政资金近2亿元) , 涉及16个区县、近200万户, 向居民家庭发放户用垃圾分类桶200余万套, 建设了4万余个垃圾分类投放站, 配置各类垃圾分类收集和运输车辆780余辆, 建设改造完成密闭式垃圾分类清洁站750余座。初步实现了垃圾分类达标试点小区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各环节的相互衔接。二是提供补助资金。市级财政对区属生化处理设施提供45元/吨的运行补助费用、区财政对垃圾分类指导员按每人每月600元基准补贴。三是购买服务。如房山区、大兴区等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方式, 建立垃圾分类指导员队伍, 顺义区通过企业承包方式建立宣传培训队伍, 朝阳区、海淀区等则通过政府采购引入监督管理队伍等。

1.1.2 对实施垃圾分类的居民的奖励

各区县对垃圾分类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东城、西城、石景山等区自发开展垃圾分类居民奖励模式试点, 初步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如东城区从2012年9月开始在绿景苑、绿景馨苑等小区试点厨余垃圾积分奖励收集模式, 每户居民可免费领取一张卡, 居民投放质量合格的厨余垃圾, 每天每张卡最多可积2分, 其中厨余垃圾1分, 可回收物1分, 定期将居民卡里的积分换成日常生活所需的肥皂、洗衣粉等物品或超市购物券等。

1.1.3 垃圾收费制度

北京市自1999年开始采用按户定额收费的模式征收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费用, 本市居民每户每月3元, 办理暂住证的外地来京人员每人每月2元。该费用并不含居住小区物业管理企业收取的生活垃圾清运费和街巷清扫保洁费[2]。

1.1.4 处罚机制

北京市对于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收集运输处理垃圾的单位个人等如有违反有关垃圾分类规定的, 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责令改正, 拒不改正的, 对其处以不同程度的罚款。如收集、运输生活垃圾的运输单位如果出现将垃圾运输至不符合规定的转运、处理设施, 混装混运, 随意倾倒、丢弃、遗撒、堆放等行为的, 可处以1 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 由原发证机关吊销生活垃圾收集、运输经营许可证。

1.2 存在的问题

1.2.1 缺少稳定的资金来源

政府对硬件设施设备、指导员等的资金投入, 保证了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体系的有效衔接, 但缺乏与垃圾分类垃圾减量效果的关联性, 资金使用效果偏低。前期资金投入很多用于免费发放分类垃圾桶、袋及建设硬件设施设备, 虽取得一定宣传效果, 但实际分类参与率、正确投放率并不显著, 而后续的垃圾分类日常运行经费, 部分区县并未将其纳入常态化的年度预算, 导致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能力不足等。财政拨款使用与垃圾分类工作效果不挂钩, 造成一定程度的重建设轻运行现象。同时, 垃圾分类是一项长期工程, 重点在于日常运行效果的保障, 需要稳定的资金来源, 而资金投入全部依靠政府财政补贴, 随着试点小区的不断扩大, 长期来看终有不堪重负之日。

1.2.2 缺乏垃圾分类的主动性

对居民的奖励措施并不能突破性改变垃圾分类现状, 实施不当甚至可能适得其反。据统计, 东城区经过一年多的积分奖励试点, 平均约30%的小区住户参与垃圾分类, 且大多数为中老年人, 上班族参与率低。居民本身在垃圾分类的行为中会体现一种被动性, 即使意识到分类的重要性, 也会因为“追求便利性”、“别人不分类”、“我们分类, 你们混运”等原因而造成意识与行动背离。并且居民认为政府应当完全承担垃圾分类减量的责任, 对政府的依赖心理过重, 自己则置身事外。还有人存在垃圾分类就应该由二次分拣员、物业保洁等负责, 无需自己配合的心理[3,4]。在这样的心理下, 仅靠奖励措施或许会让居民的被动性、依赖性更重, 造成投入与效果不成正比。

1.2.3 监管、处罚机制缺失

按户定额征收垃圾处理费用的方式, 无法与垃圾分类原则挂钩。虽然无需监督管理, 收费操作简单, 但居民投放垃圾数量、分类效果等与征收的费用基本无关, 无法体现按量按质付费的原则, 对居民源头分类、源头减量等缺乏激励作用。

处罚机制实施困难, 且面向居民源头投放环节的处罚规定缺失。北京市出台的《北京市城镇地区生活垃圾分类日常运行管理检查考评办法》, 涉及垃圾分类前端收集到末端处理的全过程, 在监管方面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 检查考评的执行者实施时面临着管理对象众多、分散以及监管成本高等难题, 而且发现违规并没有执法处罚权限, 只能采证、记录、通报、反馈。区县接到反馈后与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构联系进行执法处罚, 造成时效性缺失, 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 甚至违规者有足够的时间弄虚作假, 得不到应有的处罚。除此之外, 处罚对象基本都是企事业单位, 个人主要是基层工作人员, 造成基层人员因无相应激励而动力不足。缺失的居民监管处罚, 造成居民无源头分类的责任意识和执行力。

1.2.4 缺少对环保企业的扶持政策

对产品生产商的追责缺失, 对环保企业单位的扶植奖励不足。首先, 北京市垃圾收运责任完全落到政府与市民的身上, 产品生产商不承担相应责任, 在产品设计上缺乏“为减量回收而设计”, 而消费者也相应的不会有绿色消费的意识。其次, 垃圾分类相关产业是公益性环保性产业, 投入高、运行成本高, 经济效益低, 需要政府政策、资金等的大力扶持, 否则无法吸引企业投入进来。以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来说, 产业链条相对脆弱, 低价值资源回收利益低, 例如纸张、金属的回收利润较大, 回收率较高, 而废旧织物利润较小, 则无人问津, 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在市场竞争中, 再生资源产业通常处于劣势, 和原生资源相比, 在价格和品质上不具有竞争力。如果缺乏政府政策、资金等的支撑, 市场化、产业化便是空谈, 垃圾分类的巨大负担会由政府独自承担。

2 国内外生活垃圾分类奖惩机制

2.1 我国台湾的垃圾费随袋征收政策

1997年, 台北市出台了“垃圾不落地”政策, 施行定时定点回收垃圾, 取消垃圾桶。政府通过宣传鼓励居民垃圾分类, 但由于是自愿性垃圾分类, 参与率较低, 垃圾减量分类效果非常有限。故而2000年开始采取强制措施规定必须分开一般垃圾和可收回物, 实行“垃圾费随袋征收”政策。分出的可回收物由资源垃圾回收车定时定点免费清运, 一般垃圾装入指定购买的垃圾袋清运, 清运人员对不使用专用垃圾袋的垃圾有拒收权。为了落实“垃圾费随袋征收”政策, 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如由专人抽查居民投放的垃圾是否按规定分类, 如违规可罚款1 200元到6 000元新台币;重罚偷扔垃圾行为, 同时对举报此行为者给予两成罚款的奖励;处罚伪造、使用伪袋的行为, 处罚使用伪袋者新台币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处罚贩售伪袋者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可并处新台币1 000万元以下罚金, 处罚制造伪袋者两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可并处新台币1 000万元以下罚金等处罚措施[2,5]。

2.2 德国的奖惩机制

2.2.1 垃圾收费制度

垃圾处理费的征收一是面向城市居民, 二是面向生产商。面向居民收费, 各个城市并不一致, 大部分是以垃圾处理税或固定费率收取的按户收费制, 还有的是计量收费, 即按照垃圾种类、垃圾投掷量来收费。对生产商的收费遵循“生产者责任、污染者付费”的原则, 要求生产商对其生产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负责, 有效约束了生产商使用过多的原材料。通过收费方式, 德国强制居民和生产商增加了对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的投入, 增加了垃圾处理资金的筹集渠道, 推动了垃圾分类的减量和资源化。

2.2.2 处罚制度

德国在垃圾分类上制定了非常严格的管理制度, 如收集时发现垃圾桶内垃圾分类有不合格现象, 首先是发警告信, 如在规定时间内未整改, 则发罚款单, 如继续固执不整改, 清运公司会撤走原有垃圾桶而换成垃圾收取费用更高的垃圾桶, 相比之前容量更大、规格更高。增加的费用分摊到各户家庭的垃圾处理费中, 因此住户利益便因一个害群之马而受到影响, 居民及管理员便会找出此人, 轻则通报所有住户, 重则要求违规者搬离住所。

2.2.3 政府主导私营行业参与制度

德国政府较早意识到垃圾的收运处理投资巨大, 垃圾的分类收集、运输、处理是全民事业, 不能完全依靠政府来解决, 必须充分利用市场手段才能有效发展。德国政府承担整个生活垃圾管理职责, 并掌握绝大部分的垃圾管理权力, 并通过多种形式成为不少垃圾回收处理公司的股东 (如双向回收系统公司) , 充分结合公益性和市场性, 有效提高运营绩效[6,7]。

2.3 日本的奖惩机制

2.3.1 激励机制

日本政府对于垃圾分类与减量方面的激励机制是很全面的, 涉及到了分类的各个环节, 对于废品回收者、分拣者, 政府给予其信用贷款, 鼓励其可持续或产业化发展、经营的优化升级;对于收运作业单位、资源化回收再利用企业、垃圾焚烧厂等环保企业, 政府采用税收减免等方式, 鼓励环境友好生产行为、技术及新能源的利用, 促进其发展。

2.3.2 收费制度

日本垃圾分类收费制度在不同城市, 标准并不完全一致, 以效果较好的城市来看, 为便于环境管理和资源回收, 有害垃圾和资源垃圾的收运是免费的, 可燃烧垃圾和不可燃烧垃圾则要按垃圾体积付费, 每100升付300日元。付费方式也是“随袋征收”, 即居民需购买包含垃圾收集和处置费用的专门垃圾袋。这种垃圾袋分为可燃烧垃圾和不可燃烧垃圾两种, 不同种类不同容量的垃圾袋价格不同。另外, 投弃粗大垃圾时, 居民要付费购买粗大垃圾处理券, 废弃家电则要付再循环费和收集搬运费等。如投弃一台旧电视机要支付500日元, 收费标准定期发给每个家庭, 顺便起到宣传引导作用。

2.3.3 处罚制度

日本多个城市采用给每户居民发放垃圾分类的月历、年历、手册的方法, 宣传指导居民进行垃圾分类。这种月历、年历的日期上标有代表每天可以扔何种垃圾的不同颜色, 同时配有各种漫画图片轻松指示居民何为可收回物、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等。而居民需要预先在家里做好分类, 并做好相应的预处理, 如空牛奶盒需洗净晾干, 按照纸盒上的指示展开, 用绳子捆好和废书籍报纸放在一起。分类后的垃圾需在指定时间、指定地点投放, 回收公司收集当时及回收后发现有分类违规的, 通过回溯找到投放居民, 按照规定进行不同程度罚款, 甚至追究其民事责任。同时, 日本还有由志愿者组成的监察队, 他们的工作是搜索违法垃圾袋, 一旦发现分类不正确或投放错的垃圾, 会将此垃圾送回户主, 并进行批评教育、公示警告等[8]。

2.4 美国的奖励机制

2.4.1 对垃圾分类者的奖励

美国不同的州采用的奖励形式不尽相同, 有发放居民代金券、实物等的奖励方式, 以直接激励居民源头减量、源头分类。美国大部分州采用的是押金返还制度, 如对铅酸电池等有毒有害物质, 消费者在购买新电池的7~30 d内均可以向零售商出示旧电池的销售收据, 每个旧电池可抵5到10美元, 购买新电池时可获得此折扣。

2.4.2 对收运、处理、处置企业的奖励

美国的垃圾收运、处理、处置系统是一种市场化运作模式, 具体形式大多是从生活垃圾收运到最终加工处理的一体化运营企业, 包括了收集、回收、运输、加工与处理单元模块, 并拥有包括居民和商业单位在内的大批客户群。公司收益一部分是垃圾收运服务对象所缴纳的收运费, 另一个部分是垃圾处理后产品的销售所得。而政府对此类企业普遍采用了税收减免、给予补助金、提供循环利用信贷等奖励措施, 以减轻政府肩上的巨大财政负担, 同时利用市场经济手段促进了废物的资源化再利用, 促进了环保行业的发展壮大[9]。

3 对北京市的借鉴与启示

3.1 建立与垃圾分类效果挂钩的财政政策

北京市政府对垃圾分类的财政投入巨大, 但效果欠佳。为提高政府拨款资金的使用效率, 需考虑到对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等各环节的激励作用, 建立与垃圾分类效果挂钩的财政拨款政策。一是调整建设费用补助为日常运行费用补助, 不再大范围发放垃圾桶、袋, 充分考虑综合平衡各区县工作任务量差异性和垃圾分类日常运行管理检查考评情况, 分出垃圾质高量多、日常运行管理总体投入与水平越高的区县获得补贴越多。二是补助资金专项用于补贴垃圾分类投放、收集环节, 进一步提高垃圾分类工作水平。建立市对区, 区对街道对居委会对居民, 区对环卫作业单位对物业对居民, 区对中转站对压缩站等的层级责任制和激励机制, 深化考评力度, 完善考核机制, 调动各环节管理部门、责任人以及居民的积极性。三是建立垃圾处理价格杠杆调控制度, 终端倒逼分类效果。如提高混合垃圾、降低分类垃圾进入终端的基准费用, 提高财政对分类垃圾的补助标准, 降低对混合垃圾的补助标准等, 运用价格杠杆倒逼各区县采取措施, 朝着垃圾分类、垃圾减量、垃圾资源利用方向转变。

3.2 引入经济手段调整垃圾收费机制

推进垃圾分类是一项长期且投入巨大的工程, 单方面依靠政府财政投入显然不是长久之计。我国台湾及日本、德国等施行的垃圾收费制度为我们提供了有效借鉴。收费制度提高了居民投放成本, 一定程度补足政府投入, 通过经济杠杆控制居民垃圾产生和分类行为, 刺激居民按照分类原则源头分类, 如严格按要求分类的厨余垃圾免费收运, 对其他垃圾、不分类垃圾实行随袋或计量收费制度, 通过少产生少缴费、按类分少缴费的方式引导居民减量分类。收取的费用要纳入地方财政, 实施集中管理和专款专用, 在不增加政府财政投入的情况下为城市垃圾体制改革提供资金支持。执行到条件成熟时, 对于不执行垃圾分类的居民可进行相应处罚, 如拒收不分类垃圾、提高不分类居民垃圾费用、社区公示未参与分类居民等。同时, 可制定合理的奖励办法, 如积分奖励、交费返还、优秀称号、社区公开表扬等物质与精神奖励, 进一步促进居民的参与主动性。

3.3 规定生产企业责任, 建立环保企业扶植政策

德国、美国的垃圾分类回收处理体系中均体现了“谁污染, 谁治理”的原则, 产品生产商承担相应责任, 设计上遵守资源减量化标准, 一方面减轻了政府收运垃圾的负担, 另一方面在源头对垃圾实现了减量化。因此, 北京市应借鉴此经验, 规定垃圾产生企业的相关责任, 源头上做到垃圾减量, 鼓励居民购买绿色循环产品, 进一步提高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垃圾资源化的意识行为。

从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来看, 扶植垃圾分类相关企业, 改变管理体制上政企合一的僵化格局, 采取入股、兼并、合资等多种形式, 形成垃圾分类处理产业化,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能够有效降低政府财政负担。通过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垃圾的回收利用、垃圾的资源化、垃圾的清运处置等工作, 拓宽投资渠道和实现投资多元化, 强化和优化政府和企业的权责利益, 促使垃圾分类走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垃圾分类相关企业, 包括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处置等, 利润率相对其它行业偏低, 政府应采取多种激励措施吸引企业, 应当给予从事垃圾分类、运输、回收资源化再利用、垃圾处理等企业的投资和产业活动实施免税政策, 提供贷款优惠政策, 提高企业生存能力。政府可对运营良好, 达到一定规模的垃圾分类相关企业, 如废品回收业、再生资源企业、终端处置企业等等, 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 变政府投资行为为补助鼓励行为, 促进市场化发展。政府可采取独资、合资、股份制合作、政府合股等形式, 鼓励国内外投资者参与城市垃圾处理基础设施与经营。政府还应鼓励再生产品的研发、推广和使用, 如政府采购优先考虑再生产品, 宣传鼓励居民、企事业单位购买绿色循环产品;政策、资金上支持再生产品研发机构和再生产品投资建设企业等。

3.4 完善垃圾分类政策法规, 贯彻落实监管执法

垃圾分类实施成功的地区与国家, 基本都明确通过地方立法强调从居民到政府各级责任主体的权利、责任与利益, 并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监管办法。在严格执法的基础上保证管理办法的层层落实, 通过奖惩分明、有效的正负激励以及严格的执法, 推动并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因此, 北京需在现有政策法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 在监督执法方面形成一条从垃圾分类投放、收集、分别储运、科学处置、协助保障、严格监管、执法处罚的运作链, 营造全体参与垃圾分类的氛围。例如通过政策法规, 在小区层面明确居民、保洁员、居委会、物业的权利和责任, 在收集作业层面明确作业单位、人员、指导员等的权责等等, 进一步细化权责。

同时进一步完善监管办法, 深化执法处罚力度。从日本经验来看, 处罚制度明确立法, 监管者有居民本身、回收公司、政府部门和志愿者监察队等全方位参与。因此北京可以借鉴此经验, 在日常运行政府监督检查基础上, 增加公众投诉、志愿者监督、收集作业人员追责等全民监管的模式, 通过物质与精神奖励方式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监督。将居民源头不分类、投放错误、收集单位或物业混装混运等处罚规定明确立法, 警告信、督办单由承担日常运行、日常监管工作的北京市垃圾渣土处出示, 涉及罚款行为的可联同城管部门进行。完善立法, 深化执法, 必将使全民认识到垃圾分类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 肖献法.北京市有关“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的政策回顾[J].商用汽车, 2011, (2) :21-22.

[2] 谭文柱.城市生活垃圾困境与制度创新——以台北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管理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 2011, 18 (7) :95-101.

[3] 瞿利建, 高靖, 瞿志凯.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作业问题分析与建议[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3, 31 (10) :28-31.

[4] 王靖楠.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与回收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 2012.

[5] 卞雯雯, 王婷, 丁燕平.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制度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以日本、台湾地区为借鉴对象[J].改革与开放, 2012, (14) :89-90.

[6] 廖如珺, 黄建忠, 杨丹蓉.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现状与对策[J].职业卫生与病伤, 2012, 27 (1) :30-34.

[7] 陈玉婵.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法律制度的完善[D].广州:暨南大学, 2010.

[8] 窦林娟, 孙巧慧, 常娜.日本垃圾分类处理制度对我国的启示[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2, 15 (4) :83-85.

上一篇:概念复习下一篇:大学生德育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