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素质

2024-05-17

内外素质(精选6篇)

内外素质 篇1

要提升“安全素质”就要从内外因两方面着手。要唤起保护生命的安全意识, 使“我要安全”的意识深入到每个人心中, 使每个人时时、处处、事事都把安全记在心上, 落实在行动上。图为某企业机修钳工实操培训现场 (图片由海洋石油培训中心提供)

笔者认为, “安全素质”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人的基本安全素质, 包括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安全意识;二是人的深层安全素质, 包括情感、认知、伦理、道德、意志、观念、态度等。我们常说的文化素质, 只能较好地解决安全知识、安全技能问题, 而安全意识、观念、态度, 以及情感、认知、意志等这些并不是靠提高文化素质就可以解决的。高文化素质只是高安全素质的基础, 而非充分条件。因此, 要提升“安全素质”就要从内外因两方面着手。

首先是内因上, 也就是安全意识的问题, 意识不到危险是最大危险。我们常提到的“三违”, 违章指挥, 违章操作, 违反劳动纪律。绝大多数人不是不知道规章, 而是有意无意地违章。闯红灯的人, 不走过街天桥的人, 不是不知道红绿灯的含义, 不是不知道过街天桥的用途, 有文化有知识有素质不代表就有安全意识。因此, 我们要通过以往痛心的事故案例, 刺激大脑意识, 唤起保护生命的安全意识, 使“我要安全”的意识深入到每个人心中, 使每个人时时、处处、事事都把安全记在心上, 落实在行动上。当我们心中有了安全意愿, 正确的行为一再重复, 就会形成习惯, 安全的习惯, 会让人终生受益。

其次是外因方面。外因又分为管理因素和环境因素。安全管理是一个全过程的管理, 只有严格的管理, 才能使生产过程中的每项工作、每个环节都按照规定做得细、做得实、做得有成效。当前, 很多管理者并没有意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然而很多事故往往就是由于管理者不顾安全, 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 盲目指挥生产, 或强令工人冒险作业, 以致酿成群死群伤的重特大事故。为此, 需重点加强安全培训教育, 以提高管理者运用现代化安全管理方法的能力, 使其对不安全现象及事故隐患的分析做到客观公正, 实现安全生产始终可控、提前预控。

此外, 环境也会给安全意识产生影响。因此, 应不断进行卓有成效的安全教育和反事故演练, 并充分利用“安全生产月”、安全承诺、安全知识竞赛活动、报纸、板报、宣传画、多媒体等不同宣传手段, 大力抓好广大职工的宣传教育、安全文化建设。通过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过程, 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

内外素质 篇2

当代大学生要做好素质提升和学业规划,需要结合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实际。做好全方面的考虑才能成功的完成自己的学业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科学发展和城乡统筹工作离不开当代大学生,当代大学生依然是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实现中国伟大复新的主力大军,所以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继邓小平的改革开放的几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国内生产总值连续翻番,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较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的生活水平较发达国家相比,依然有较大的差距。

我国已经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代大学生在制定学业规划的同时需要考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的需求,以及制造力和生产力。创造一个和谐而稳定的发展优势。大学生在制定学业规划的时候,应该考虑提高我国的核心竞争力,使整套的核心技术更加完善,尽可能的摆脱超级大国的束缚!

近几年,国际形势动荡不安,经济危机,各种大

大小小的自然破坏事件称出不穷!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导致美国经济二次衰退,浮油威胁至少600种动物安全,日本核泄漏事件,造成了不小的环境破坏!我们在发展经济的时候,需要考虑的环境保护。从国际形势来看,当代大学生还应该保持危机感!古人都知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

是高教和其所依赖的官僚体系之间的关系,即高校和外部的管理体系之间的关系;二是高教内部的管理体制。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过去建立的苏联式的高等教育体系经历了很多改革,但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并没有重大的突破。

就高等教育改革而言,“去行政化,去商业化,去政治化”改革。这对于大学生来说,无疑是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国家更注重大学生的素质培养和培养大学生打独立创新能力。在经济方面国家将大力支持高等教育,这样在硬件和师资力量方面将会得到大量的发展,大学生将会有更广阔的空间。在教育方式方面,使教育与生产相联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使科学知识更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大学生有更广泛的实践机会,和独立创新能力!高校的改革也给大学生带来了,更多公平,公开的机会!

结合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实际,当代大学生在培养技能和制定计划时,依然需要以马克思列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需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思想,和围绕创新型人才展开。把自己培养成能干实事的综合性的创新型大学生!但,在计划科学发展,科学创新的时候一概考虑到和谐发展和环境保护。

与此同时,大学生在制定学业规划的同时,还应该考虑人才市场,就业方向。规划要有可实现性,也应该结合自己当成的实力!准确定位,提高能力。做个与经济发展相结合。

内外素质 篇3

国外工程师素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1.工程师素质模型。在工程师素质模型中,比较有影响的有美国工程和技术鉴定委员会颁布的《工程准则2000》的素质模型、澳大利亚工程师协会的双层素质模型。

美国工程和技术鉴定委员会发布的《工程准则2000》,确定了当前企业工程师应当具备的素质,作为一个普遍遵守的行业素质标准,主要提出了11个方面的素质要求,分别为1)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知识的应用能力;2)制订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分析和解释数据的能力;3)根据需要,设计一个系统、一个部件或一种过程的能力;4)在多学科工作集体中发挥作用的能力;5)对于工程问题进行系统表达、建立方程、求解和论证的能力;6)对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的认识;7)较强的人际交流能力;8)宽厚的教育根基,足以认识工程对于世界和社会的影响;9)对于终身教育的正确认识和学习能力;10)有关当代问题的知识;11)在工程实践中使用各种技术、技能和现代化工程工具的能力。

另外,澳大利亚工程师协会的报告所列出的标准与美国《工程法则2000》的主要内容基本相似,同样偏重对工程技术知识、最新工程工具的掌握,以及人际关系和问题分析能力等方面。不同之处在于,澳大利亚工程师协会的报告将素质明确划分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两类,同时澳大利亚工程师协会的报告还强调了“职业规划的技巧”。

2.工程师素质的调查研究。除了以上素质模型外,还有一些机构或学者开展了大量针对工程师素质的调查研究,主要手段是发放问卷和访谈,研究关注的焦点包括市场最需要工程师的素质,当前培养的工程专业毕业生最缺乏的素质等。比较有名的研究有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工程学院的调研分析。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在1999年夏天对已毕业的在职工程师实施了调查,分别调查影响工程师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和大学教育的准备程度。结果显示,通常被着重强调的“教育和专业知识”仅排在第三位,“职业道德、勤奋坚持”与“口头交流能力”和“交际能力”则排在第一位和第二位,而这些素质在美国大学里没有得到很好的培训。

3.未来工程师的素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未来工程师的素质要求也会随之变化,因此对未来素质需求趋势进行研究是很有价值的。当前,国外部分工程机构对这一变化趋势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

从2002年开始,美国工程院针对工程科技发展的状况开展预测性研究,并于2004年11月发布了第一阶段研究报告《2020年的工程师》。通过对大量工程科技专家的调查、访谈以及讨论,报告认为在2020年甚至更远的未来,工程师最需要的素质有:良好的分析能力、灵活的实践能力、创造力、交流能力、商业和管理能力、较高的职业道德与专业精神、终身学习能力。

另外,欧洲工程师比例最大的国家法国对未来工程师的素质也进行了自己的研究。法国工程师委员会认为工程师发展的主要趋势是:(1)数学、物理、化学基本知识变得越来越有必要,(2)交流能力和外语能力同等重要,(3)强调数学建模的能力等。

我国工程师素质调查及分析

我国工程师素质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罗福午的“四种因素”模型、邹克敌与黄怀贵的“七种素质”模型以及“应知”、“应会”和“应是”模型等。

罗福午认为工程人才成长主要受制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制约,素质也受不同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四种因素:遗传因素、社会因素、教育因素以及个人主观能动因素。和罗福午对素质的研究结果类似,邹克敌与黄怀贵的研究也同样包括了这些方面,所不同的是后者更注重价值观和道德素质的作用,认为“道德修养的核心是个人人格的自我完善”,它决定一个人是否能得到社会的认同。

针对工程师素质,国内也开展过一些规模的调查研究。武汉工业大学于1997年对该校毕业的工程师进行的调查则显示:“社会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最受企业看重的两项能力,其次是“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组织管理能力”、“全局思维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这些近几年越来越看重的素质则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

启示

综合国内外的大量文献,结合技术创新环境下对未来工程科技人才的要求,工程科技人才的素质可归纳为品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等三个方面:品德素质主要包括社会道德、职业道德、爱国精神、集体观念、政治素养和人格操行等方面;知识素质主要包括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宽广的知识面、基础的工程科学素质如了解工程问题对社会和生态的影响等方面;能力素质包括解决问题能力交流合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运用工具能力、创新能力等。结合国内外工程师素质研究,得出以下提高工程科技人才素质的途径:

1.完善工程教育体系。完善工程教育体系,根据知识素质的要求制定有特色的专业教学计划,优化课程设置和课程分类,摆脱盲目追随科学教育的习惯势力,真正突出工程教育的特点;改革传统注入式的教学模式,以启发为主,培养工程兴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高校、企业和社会在工程教育上的合作,为工程科技人员提供参与科学研究、参与实践项目的机会,培养创新、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完善继续教育体系,培养终身学习、不断学习的能力。

2.加强工程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的调查研究。加强工程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的调查研究,探索工程科技人才成长的内在规律和人力资源开发规律,是提高工程科技人才素质的有效途径。

科技人才成长有其特定的规律。在我国,除面对新的知识经济的挑战外,随着“市场”逐渐取代“计划”成为我国工程科技人才配置的基础力量,我国工程科技人才的队伍结构和管理方式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工程科技人才的成才方式将呈现不同的规律。加强工程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的调查研究,遵循规律有效促进工程科技人才素质的提高。

内外素质 篇4

1. 内容组成

(1) 文化建设能力: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党务工作者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党务工作者必须具备策划、组织活动和建设文化的能力。作为一个有文化建设能力的党务工作者应该要做好提炼企业精神、拓展企业文娱活动平台、加强建设文化宣传阵地等方面的工作, 建设企业员工共同认可的企业文化, 提高企业内部的凝聚力。 (2) 思想引导能力:企业的党务工作具体来讲就是将党政部门和党员、职工群众进行联系, 深入和细致地进行思想引导的工作, 因此党务工作者需要在思想引导方面具备较强的能力, 要能够根据不同员工的兴趣、爱好、习惯和个性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说服, 引导员工充分发挥其工作积极性。 (3) 协调沟通能力:党务工作的特性要求党务工作者要能够做好人与人、部门与部门间的协调工作, 沟通彼此合大家之力使企业能够顺利地生产和经营。要做好协调与沟通的工作, 要求党务工作者要能够冷静思考、控制自身情绪、换位思考、听取多方面的有益意见, 还要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方面的艺术。

2. 当前问题

(1) 个人素质不足。随着企业经济的发展, 党务工作者也同一般员工一样, 在自身信念和价值观方面出现了偏失, 出现过度追求利益、个人主义、官僚主义等不利思想, 而党员自身对政治学习的懈怠, 也会影响其先进性, 不利于榜样效果的发挥, 进而阻碍党务工作的开展。 (2) 团队协作能力不足。党务工作不是某个人的工作, 它需要联系上下级, 及时传达各种信息, 关键是要保护好党员之间、党组织和基层员工之间的良好关系。但部分党务工作者却不能做好团队协作, 一方面是因为某些个人情感原因导致与他人关系的疏远, 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自身团队意识和团队协调能力不足导致的。

二、如何锻造企业党务工作者的内外素质

党务工作者的内外素质缺失是因为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因此必须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补救和锻造, 除了工作者本身积极进取之外, 更重要的是科学的打造和利用环境, 用环境造就高素质党务人才。

1. 加强学习

学习有助于增长党务工作者觉悟和能力, 充分开发其工作潜力, 因此必须在学习方面做足功夫。 (1) 政治学习, 开设党员专题学习班, 着重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先进思想进行学习, 包含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党章学习、十八大会议精神等, 致力打造一支与时俱进的党务工作团队; (2) 能力培训, 通过制定培训计划定期对党务工作者进行针对性的培训, 主要内容包含基本党务工作能力、学习与组织能力、沟通表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3) 文化熏陶, 一个合格的党务工作者必须展现出一定素质, 拥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便是高素质表现的一种, 因此通过文化熏陶促使党务工作者获得足够的文化积淀十分必要, 例如:组织人员深入学习和了解我国历史, 了解党和国家发展的轨迹, 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文艺培训活动等。

2. 重点监督

监督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党所重视的关键性工作之一, 其原因在于监督力量的介入, 可以对党务工作进行全方位的掌控, 并引导和规范其迈向正轨。 (1) 上级监督, 作为企业党组织的上级组织, 应当及时跟进指导和监管下级工作, 依据一定的原则或标准对下级组织的党务工作进行评定, 定期审查和考核会给予下级工作人员更大地积极性; (2) 内部监督, 鼓励党员团体内部开展作风监督活动, 设立专门的意见受理小组, 对党内各项工作意见进行搜集, 并及时向上级反映, 在此过程中一般党员是主要参与者; (3) 群众监督, 党务工作可能对企业日常经营发展造成影响, 因此还需要对基层员工负责, 所以需接受广大基层员工的普遍监督。

3. 完善制度

(1) 责任制度的完善, 党务工作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因此必须要严格落实相应的责任, 例如:通过党委责任认定机制的介入, 给予党务管理者一定管理权限的同时, 赋予相应的责任, 包括徇私舞弊、渎职等均追究党内处分。 (2) 人才任用制度的完善, 采取社会化招聘的模式, 面向社会优先招聘专业知识技能过硬的人才, 并由始至终推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同时, 将招聘与上任等一系列工作进行市场化操作, 给予用人单位和工作者充分的可选空间, 杜绝“包办”。

三、如何评定企业党务工作者的内外素质

1. 评定标准

构建合理的评定标准, 有助于对比找出党务工作者的缺失, 并针对性地进行整改。主要包括: (1) 工作者是否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 如对社会主义思想的了解程度、自身思想和价值观的实际状况等; (2) 工作者的工作能力, 包括党组织内部的协调、组织、管理能力, 对外领导能力等; (3) 工作技能, 主要是身处企业内部所掌握的生产技能及相关能力。作为新时期的党务工作者, 必须是能够独当一面的或者说能够起到榜样效果的人才, 才能够将党务工作切实开展起来。

2. 评定办法

(1) 评定过程, 须经过初次评定、集体审定、上级认定的过程, 确保评定结果得真实性, 同时评定的全过程信息需要向党组织甚至是基层员工予以公开, 努力做到公正、透明、客观、有效。 (2) 结果处理, 须以“有则改之, 无则加勉”为原则, 凡是有不足之处应当集思广益探讨一个可行的改正方案, 对于评定结果理想的人员, 予以表彰和继续任用, 如此既能达到有效评定, 又能促进良性竞争。

四、总结

党务工作者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 其内外素质越高越能够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所以必须对其内外素质进行保障和提升。但该类工作不能够一蹴而就, 必须是在不断实践和探索中逐步完成, 在此过程中需始终注意如下问题:一是党务工作者必须具备足够的个人修养, 才能够胜任工作的需求;二是党务工作必须同企业发展相吻合, 实现党务和企业日常管理相互促进, 营造良性的企业内部环境。

参考文献

[1]何家银.论高校党务工作者的素质培养[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 2012, (2) :4-7.

[2]陈文静.浅议如何提高基层党务工作者综合素质[J].东方企业文化, 2014, (3) :192.

内外素质 篇5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育理念,教学体系

教育是民生改善的来源, 传承文明的载体。通过知识的掌握人们可以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进而使得社会文明得以延续、道德规范得以遵循[1]。改革开放以来,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目标, 并作为建设人才强国、创新型国家的国家发展战略, 但改革实施成效并不显著。聚焦近十年我国义务教育研究热点, “教育公平”、“教育均衡”、“教育国际化”等问题成为现阶段基础教育中的突出问题[2], 这些问题的出现与“应试”教育教学体系下以单纯学生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教育质量的倾向均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由此造成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综合素质及身心健康被忽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缺乏等一系列负面影响, 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阻碍了国家未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 以科学客观的教育理念为指导, 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科学多元的教育教学新体系, 保障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目标的实现, 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迫切要求和重要任务。

一、实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 培养未来创新型人才是全球发展共同目标

21世纪人类社会正迈向“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 面对知识爆炸、全球竞争、经济危机、环境污染等世界难题的挑战, 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为未来培养创新性人才是世界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必然对策。“教育从娃娃抓起”, 这是世界公认的教育理念和做法。美国、日本早在半个世纪前就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作为国家发展战略。近年来, 政府进一步重视和加大推进基础教育力度, 制定了一系列提高和保证基础教育质量的改革措施, 为培养全球领先创新型人才做好充分准备, 在其建设经济强国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005年, 日本制定了改善和加强基础教育中青少年、儿童的学习状况和能力培养的政策, 即《开拓新时代的义务教育---关于义务教育结构改革的理想状态》。2009年美国奥巴马政府出台《投资美国的未来》, 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投入, 承诺未来10年为数万计的学校配备“21世纪”教室、实验室和图书馆, 加速提高将来美国学生全面参与全球高科技活动竞争的能力。

二、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我国始终强调把教育放在全局性、战略性的位置, 予以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基础教育先后开展了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特别是从1986年开始实行的九年制义务教育, 取得了划时代的可喜成果。2000年, 我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即“两基”的奋斗目标。进入21世纪, 农村孩子“上学难、留不住”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到2007年底, 全国“两基”人口覆盖率就已达到99%以上, 一些大山、边疆边远地区千百年来第一次有了正规的学校, 校园里响起了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3]。

让孩子受到教育并接受良好教育, 也成为目前几乎每个家庭的共同愿望, 而社会和家长对良好教育的认识在“应试教育”影响下发生了很大的偏差, 以“说学看分数、评学校看升学率”评价教育质量的倾向普遍存在。虽然国家多次颁布文件, 如基础教育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等, 要求各学校要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目标, 同时也采取积极政策予以调控, 如将薄弱学校公立学校转制“公办私助”、加强向农村边远地区教育经费投入等。虽然解决了一些基础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但素质教育目标始终无法真正实现。

三、国内外基础教育理念对比及其启示

(一) 我国“唯分数是举”的教育理念

培养公民和培养“人才”无论在素质的要求, 还是在对象指向上有着本质的区别, 前者着眼于全体受教育者, 强调基本素质的教育, 而后者集中于少数人, 着重于优秀和卓越培养。从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制定实施了有关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相关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986年)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2001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则纲要》 (2010年) 等。从这些纲领性的文件可以看出, 国家对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均做了明确的规定, “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奠基工程, 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4]。因此, 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公民而不是“人才”。

然而, 从实际结果来看, 我国的基础教育却一直围绕着“高考”指挥棒转, 并且乐此不疲, 这种唯分数是举, 导致教育目标上的偏离是导致基础教育弊病丛生的一个重要根源。据201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3325万人,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 按照毛入学率公式计算, 全国18-22岁青年中仍有7700多万人没能进入大学学习, 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2020年数据看, 即使中国高等教育在未来几年继续保持扩招, 到2020年, 大学入学率达到40%, 也有大约60%的同龄青年被挡在大学大门之外。如果忽视公民培养, 就可能多一个不合格的公民, 多一个社会问题, 从而削减了国家整体实力。由此可见, 全面提高基础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对一个国家发展, 甚至命运是何等的重要。

(二) 美国大众教育理念的定义

美国是开辟世界现代教育先河的国家, 其凭借着先进的教育理念, 培养出了一代代杰出的美国公民, 并使之成为当今世界最发达的国家。美国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大众教育, 其包含两个定义:第一, 从教育政策角度来定义, 是指平常百姓, 特别是社会底层家庭的子女都可以享受的教育, 体现教育面人人平等;第二, 从教育哲学、价值观的角度定义, 是指教育人做一个寻常的人, 也就是:读大众的书、说大众的话, 长大做一个遵纪守法、勤劳、诚实、有爱心、不走捷径、有正义感的合格公民。美国的大众教育理念透露出治国的务实、平和, 和对人性、对国家、对公民的尊重。

(三) 美国大众教育理念对我国的基础教育的启示

1. 大众教育理念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先决条件。

与基础教育阶段的大众教育相对的是高等学校的精英教育, 事实上, 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并不矛盾, 大众教育是精英教育的基础, 没有大众教育的精英教育是不存在的。精英多数情况下是很难被人们提早发现或选择定位的, 精英也是很难从小就被指定并通过人为主观拟定培养方案就能培养的。真正伟大的天才不是一般的平庸教授可以发现的, 爱因斯坦就申请过两次博士学位。只要大众教育做好了, 精英教育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只抓精英教育而忽视大众教育的教育只有惨败的结局。一个国家不能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像爱因斯坦的人物, 更不能都用培养爱因斯坦的方法来培养所有的学生。教育的目的就是能够使每一个学生能够在将来准确地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2. 牢固树立大众教育理念是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任务。

基础教育要步入正轨, 要实现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目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就必须牢固树立大众教育新理念, 将培养合格公民作为基础教育基本使命。

大众教育理念的树立不仅是学校的事情, 也是社会与广大家庭的大事。但学校作为联系社会与家庭间的纽带, 同时又是人才培养的摇篮, 其在推动树立大众教育理念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不可推卸的责任。首先, 学校要端正办学思想与办学方向, 要努力推动全体教师更新观念, 改变对基础教育质量观的片面认识, 将“综合”、“个性”、“潜能”、“信念”、“创新”等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其次, 要通过学校的内涵建设来提升教育质量, 并通过学校观念、行动的变化来影响家庭、社会的固有看法, 纠正错误观点, 使社会、家长懂得基础教育的目标, 认清教育质量突破的方向, 与学校形成教育合力, 达成共识, 密切配合, 为每一名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四、国内外基础教育教学新体系的建立及思考

(一) 国际基础教育教学新体系的内涵

教学体系是教育综合改革中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因此, 首先要明确教育教学体系的指标内涵。2013年2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美国著名智库机构布鲁金斯学会联合发布了名为《向普及学习迈进——每个孩子应该学什么》 (以下简称《国标》) 的研究报告, 从身体健康、社会情绪、文化艺术、文字沟通、学习方法与认知、数字与数学、科学与技术这7个维度, 建构了0-19岁学生应该达到的学习目标。报告将学生划分0-8岁, 5-15岁和10-19岁三个阶段, 各个年龄段在不同的维度有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要求。[5]

(二) 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新体系的建立

长期以来, 我国基础教学体系是以高考为龙头, 在升学率指挥棒下, 为了高分, 中国学生不仅学习压力沉重, 更是付出了高分低能、体质下降、缺乏创新精神等的惨重代价, 素质教育步履为艰, 国家未来发展令人堪忧。如何打造以学生为本, 促进全面发展为龙头是素质教育新体系, 既关注学业发展水平, 又关注身心健康和品德教育;既关注共同基础, 又关注个性发展;既关注学习结果, 又关注学习过程, 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

2013年6月, 在广泛吸纳了世界各国的经验, 以及考虑了我国的国情, 为扭转这种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 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 通过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培养、学业负担状况等5个方面20个关键性指标, 构建起了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体系, 体现了对学生生命成长全方位的关怀, 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综合改革率先进入教育“绿色GDP时代”。

(三) 对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新体系的几点思考

虽然《意见》与《国标》在思维方式、人际沟通、创新精神等未来创新型人才核心素养的培养上是保持高度的一致, 但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和教育理念的不同, 教学体系指标在侧重、内容、评价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如《国标》将“身体健康、社会情绪、文化艺术”放在前三位, 表达了以人为本的主动地与社会相融合的理念, 而《意见》中位列前三甲的“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发展”, 则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及仍以学业为重的人才培养倾向。同时, 《意见》中“学业发展”一个方向则与《国标》中的“文字沟通、学习方法与认知、数字与数学、科学技术”四个维度相对应, 指标划分显得过于笼统;《意见》中有些在国家课程标准和相关政策中有明确的量化要求, 如体质健康、作业时间等, 但有的只是原则性指标, 或抽象指标, 缺乏具体标准, 如学生品德发展、理想信念、情绪调控等, 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细化明确, 让指标更具有可操作性;“学业负担”是我国独有的教育教学体系指标, 其中包含的课业质量、课业难度和学习压力关键性指标, 它以青年体质、近视眼防控、办学行为等进行衡量, 恰当与否还值得进一步商榷。

另外, 基础教育阶段应包括学龄前教育、中小学教育、高中教育, 《国标》全面涵盖了0-19岁孩子的学习指标, 而《意见》仅涉及义务教育阶段, 只有当学龄前教育以及高中教育综合改革教学体系建立后, 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教学体系才能得以健全与完善, 最终全面实现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目标。

五、结语

教育理念树立和教育教学体系的科学、规范地建立与发展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 需要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协同配合形成合力, 尽管《意见》与《国标》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但它仍客观地反映了我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可能实现的阶段性任务和目标, 如何最终实现教育与国际接轨, 实现教育教学体系与国际同步发展, 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研究与反思。

参考文献

[1]李克强强调:注重教育公平推动科技创新[EB/OL]. (2013-08-29) [2013-09-03]http://www.gov.cn/ldhd/2013-08/31/content_2478487.htm.

[2]易高峰, 近十年我国义务教育研究热点问题探究[J], 教学与管理, 2013, 8:9-11

[3]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2 0 1 2[E B/O L]. (2013-02-22) [2013-02-22]http://www.stats.gov.cn/tjsj/tjgb/ndtjgb/qgndtjgb/201302/t20130221_30027.html

[4]彭泽平, 培养公民还是人才---对我国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2, 22 (7) :12-16.

内外素质 篇6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相对传统教学模式来讲是采用一种更为灵活、更为多样化的方式来开展体育课程的教与学活动, 学生除了在课上参加由指导老师课上进行的教学、训练、比赛和测验之外, 还参加由专项俱乐部自己组织的训练、比赛、以及技术讲解等。所有俱乐部活动由学生自己进行策划及组织, 教师只是给予指导。学生自主参与俱乐部的一切等活动。“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在原有体育课教学的传统教学基础上, 把体育课堂教学、课外体育活动、群体竞赛、高水平运动队训练四者有机地融为一体, 使之成为一种综合的各类单项俱乐部的体育教育形式。

目前国内体育俱乐部教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实现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实现条件、俱乐部教学的评价方式、俱乐部教学的理论基础这三个方面, 并已经取得了相对成熟的成果, 但鲜有通过实验来验证俱乐部教学模式结果的研究, 该研究欲通过在该校进行“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模式教学, 将实验的结果与进行传统体育教学模式进行对比, 来探讨该该校推广“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效果, 以期对高校体育教学贡献自己的力量。

1 研究对象

天津中医药大学“课内外一体化”篮球俱乐部教学模式。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网络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学术期刊网, 查阅了大量有关高校体育改革、体育俱乐部模式教学以及“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等相关的资料, 基本掌握了我国高校体育的发展现状, 并比较系统的了解了我国高校体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现状。

2.2 实验法

2.2.1 实验对象

天津中医药大学篮球俱乐部2013、2014级学生4个班每班30人。

2.2.2 实验方法

将所选择实验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平均分成四个班级, 其中两个班级进行“课内外一体化”篮球俱乐部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另外两个班级采用传统技术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在一学期结束后对其身体素质及篮球技术进行考核并对比分析。

2.2.3 实验时间

18周 (2014年3月~2014年7月) 。

2.2.4 实验的设计

实验班与对照班完成教学课时均为36学时其中实验班完成可内教学16学时、课外教学学时数为20学时。对照班的学生只进行可内教学, 同时在实验的前后均对实验组核对照组学生进行测试, 测试内容为:身体素质指标 (BMI指数、肺活量、握力、立定跳远、引体向上) , 篮球技术 (全场行进间上篮) , 在考核过程当中测试教师均为同一人, 同一标准同时接受测试的学生不了解测试教师的情况。

2.2.5研究对象的控制

在研究对象的选取过程中, 通过两个方面进行筛选, 一方面通过该校网上选课系统, 选取符合实验的学生群体。另一方面, 再对选取的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干扰变量的控制, 对身体素质等指标进行测试和统计。

3 研究结果

3 . 1 实验前后实验组身体素质方面结果比较与分析

由表1可知, 实验组学生的BMI指数、肺活量、引体向上、立定跳远、握力指数等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 (P<0.05) 。而对照组仅在肺活量及立定跳远存在显著差异 (P<0.05) , 以上数据充分说明该教学模式可以很好的提高了受试者的身体素质, 同时这增加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同时也养成了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锻炼习惯、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等都会对其产生影响, 但是这些条件是不受操控的。体育课程的目的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 以增进学生的健康,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技术和技能;掌握基本的科学锻炼方法和全新的理念。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教学模式完全符合这一要求。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通过把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有机的结合, 激发了学生锻炼身体的兴趣, 学生通过课上学习掌握了科学的身体素质训练方法, 并利用课外活动加以实践, 使得学以致用, 并及时发现问题进行进一步总结, 这完全符合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要求。另外, 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中参照自我的评价标准进行身体素质训练, 可以循序渐进的养成积极完成课程任务的意识和习惯。在学习地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 对磨练意志品质也有一定的益处。

3 . 2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技能掌握的比较

经过一个学期的课程学习后, 实验组和对照组以双盲考核的形式对学生技能评定出一个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

实验班在技能评定方面的优秀率和良好率为8.33%、65%, 该两项指标高于对照班的优秀率 (5%) 和良好率 (46.67%) (见表3) 。实验班篮球技术考核总成绩均值 (83.32分) 也要高于对照班篮球技术考核总成绩的均值 (78.69分) (见表2) , 也充分说明“课内外一体化”篮球俱乐部教学模式对于专项成绩的提高要好于传统教学模式, 究其原因“课内外一体化”篮球俱乐部教学模式注重学生个性化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分层教学, 并在课前通过教学平台广泛征集学生的意见确定教学内容, 并让学生经过网络渠道提前准备资料, 带着问题到课堂同时把调动学生的兴趣爱好作为课程的目标, 使学生掌握自己感兴趣的教学内容, 培养学生坚持锻炼的良好习惯, 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学生通过体育课堂有针对性的提高了身体素质及篮球专项的技术, 再加之更长时间的课外活动的反复打磨逐渐掌握到了技能学习的方法, 从而将知识传授和应用更有效的结合起来, 有效的提高了大学生的锻炼意识。

摘要:该研以我校实施“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实验班和进行传统教学的对照班为研究对象, 通过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的身体素质及技术考核得分进行对比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班在进行“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教学模式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对比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有较显著效果。“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能充分的把体育课课堂学习、课余活动时间、体育竞赛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得自主学习能力、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班学生在篮球技术的掌握方面要优于采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对照班。

关键词:高校,“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体育教学

参考文献

[1]蔡晓竹.在高校高年级建立体育俱乐部的设想[J].四川体育科学, 2000 (1) :68-70.

[2]胡健, 赵恒, 吴健.“淡竞技, 重健身”大学生公共体育教学改革探索[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2) :77-80.

[3]余小平, 杨鹏飞.普通高校“课内外相结合”篮球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探讨[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04 (6) :52-53.

[4]胡永南, 段健芝.普通高校课外体育活动俱乐部的研究[J].体育学刊, 2004 (2) :96-98.

[5]翟小巧.普通高校组建体育俱乐部对学生健身效果的影响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99 (2) :118-119.

【内外素质】推荐阅读:

内外一体05-08

内外机制05-13

内外均衡06-15

内外兼顾06-28

内外监管07-02

内外传播08-14

整合内外08-27

内外加工09-17

内外协同10-11

内外关系10-25

上一篇:管理框架下一篇:混合砂浆抹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