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踝骨折

2024-05-17

内外踝骨折(精选7篇)

内外踝骨折 篇1

双踝骨折属于临床多见症, 不仅发病率非常高, 而且以青壮年为好发群体, 会直接影响到患者日常生活。对于双踝骨折患者而言, 其治疗方案以保守方案、手术方案为主, 其中手术方案具体涉及到常规复位手术和内外踝联合手术等, 尽管常规复位手术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但是其有效期偏短, 无法提升患者远期疗效, 而内外踝联合手术则可有效解决这个难题。内外踝联合手术不仅创伤非常小, 而且还可能防止术后并发症, 是提升患者预后水平的重要手段[1]。内外踝联合手术在双踝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可获得显著效果, 且体现出可行性特性。但是, 为了对内外踝联合手术方案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深入观察, 笔者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接收的30例双踝骨折患者作本研究重点分析对象, 均予以内外踝联合手术, 在全面观察所有入选患者临床效果的基础上, 重点研究可改善双踝骨折患者临床指征, 进一步提升其预后水平的方法,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取随机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接收的30例双踝骨折患者。其中男20例, 女10例, 年龄最大60岁, 最小20岁, 平均 (33.00±1.99) 岁;受伤因素:车祸伤16例, 运动扭伤4例, 坠落伤10例;骨折分型:19例A型双踝骨折, 11例B型双踝骨折。27例患者伤后8 h内即接受急诊手术, 3例患者伤后7 d时软组织成功消肿, 随后接受手术。

1.2 方法

本次研究中, 所有入选患者均接受内外踝联合手术, 即予以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 具体的手术操作程序如下: (1) 患者取俯卧位, 给予硬膜外连续麻醉, 并予以常规铺巾, 参考外踝至内踝的复位顺序进行固定。 (2) 选择患者外踝的外侧做手术切口, 将其外踝骨折组织充分暴露出来, 并用巾钳进行临时固定。 (3) 对患者腓骨骨折进行有效定位后, 还需在腓骨下侧的外后方放置适合患者的钢板, 并予以固定。若患者下胫腓存在着损伤现象, 则要选择拉力螺钉进行固定。 (4) 在患者内踝再作一个切口, 切口形状为弧形, 使其骨折病灶充分显露出来。将患者关节囊直接切开后, 对其距骨的复位条件进行全面观察, 并将其骨折碎片有效清除干净, 再用巾钳予以临时固定。 (5) 从患者内踝尖的近端朝着骨折线的垂直方向置入一颗空心钉, 予以有效固定, 确定患者骨折已经完全解剖复位以后, 即可放置流管, 并对其创口进行无菌缝合。 (6) 术后将患者患肢适当提升, 予以抗感染、消肿处理以及止血治疗等。并用石膏对患者患肢进行托外固定, 约4~6周。 (7) 术后第2天起指导患者对其患肢足趾进行背伸运动和趾屈活动, 当患者石膏拆除后, 还需指导患者机芯屈伸、不负重训练, 直至螺钉拆除后, 才能进行负重行走训练。

1.3 评定指标

术后对所有入选患者进行随访, 如果患者临床指征已经完全消失, 不仅已经能够正常工作, 而且其踝关节功能评分在96~100分, 表明优秀;如果患者临床指征已经显著改善, 过度活动其患肢会出现酸胀感, 且其踝关节功能评分在91~95分, 表明良好;如果患者临床指征已经有所改善, 患肢还有不适感出现, 且其踝关节功能评分在81~90分, 表明中;如果患者临床指征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 不仅无法正常工作而且其踝关节功能评分不足80分, 表明较差[1]。

2 结果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达到了骨性愈合标准, 愈合时间为 (12.13±0.36) 周, 踝关节功能评分为 (94.04±6.85) 分。同时, 随访后并未发现任何并发症, 此外, 19例达到了优秀标准, 占比63.33%;7例良好, 占比23.33%;3例中, 占比10.00%;1例差, 占比3.33%, 优良率为86.67%, 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3 讨论

对于人体组织而言, 踝关节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枢纽关节, 在人们下肢动作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踝关节骨折属于临床上十分多见的一种骨折类型, 当骨折症状发生后, 患者关节间的缝隙就会增宽, 而且关节面也会失去平整性, 以及引起创伤性的关节炎[2]。对于双踝骨折患者, 其治疗方案以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为主, 尽管两种方案都可取得一定效果, 但是保守治疗往往无法达到固定效果, 而且解剖复位也无法达到既定目标, 所以并未得到认可, 而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则可有效处理这个问题[3]。

双踝骨折即机体内踝、外踝同时出现骨折症状, 不仅三角韧带也呈现出断裂状, 而且患者骨折中的距骨还会朝着外端不断移位, 笔者通过深入分析后发现, 治疗双踝骨折患者时, 其治疗难点是对患者骨折组织进行解剖修复, 确保其关节面的平整性, 通过采取内外踝联合手术方案, 不仅可以帮助患者解剖复位, 确保其胫骨、远端腓骨及腓骨的解剖关系和长度得到有效恢复, 还能防止踝穴狭窄症状的出现[3]。一般而言, 外踝骨折患者的骨折线都是螺旋形或者是斜形, 骨折端大多都是冠状位, 因此在手术实践程序中, 建议选择钢板螺钉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本次研究对患者的外踝骨折进行治疗时, 即采取钢板螺钉内固定手术, 但是, 由于在治疗时需要在患者关节腔中置入螺钉, 可能会使其软骨受损, 所以手术时需要对螺钉长度进行严格控制, 从而防止创伤性的关节炎等病症出现[4]。

内踝骨折通常是螺旋形的骨折、垂直斜形的骨折, 或者是横断斜形的骨折, 其中较为特殊的一种类型是压缩性的骨折, 患者的骨折线处于垂直方向, 而且机体内踝还会朝着内侧和近端不断移位[4]。对于这种骨折患者, 为了确保其骨折得以充分稳定, 就需要对患者内踝骨折的近端进行加压, 并予以置入空心钉[5]。与此同时, 当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后, 还需指导其展开康复训练, 从而避免出现严重性并发症[6]。一般而言, 双踝骨折患者并发创伤性的关节炎, 或者是踝关节不稳等病症, 而为了防止并发症形成, 在解剖复位操作中, 要求手术医师优化器操作程序, 并于术后指导患者进行主动运动、被动运动, 从而有效修复其关节附近组织和关节软骨。不仅如此, 在展开术后锻炼时, 需要严格控制活动时长, 通过对各种辅助性设备进行合理应用, 指导患者进行连续性的被动运动, 有助于机体踝关节的骨折软骨进行修复或者再生[7]。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选择内外踝联合手术治疗, 且随访后发现患者都已达到了骨性愈合标准, 愈合时间为 (12.13±0.36) 周, 踝关节功能评分为 (94.04±6.85) 分。同时, 随访后并未发现任何并发症, 此外, 本研究入选患者的优良率为86.67%, 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该结果与唐家斌等[8]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研究表明, 选择内外踝联合手术治疗双踝骨折可取得显著成效, 不仅可以确保骨折得以充分固定和解剖复位, 还能够避免出现关节炎等病症, 是提升患者远期疗效、预后水平的重要手段, 可推广。

摘要:目的:在对内外踝联合手术治疗双踝骨折的效果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 进一步研究适合双踝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手段。方法:采取随机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接收的30例双踝骨折患者, 均选择内外踝联合手术治疗, 客观观察所有入选患者治疗效果, 并对其骨折愈合条件、踝关节功能评分及内固定系统的整体稳定性等指标进行客观评定。结果:本次研究的所有入选患者均达到了骨性愈合标准, 愈合时间为 (12.13±0.36) 周, 踝关节功能评分为 (94.04±6.85) 分, 患者优良率为86.67%, 随访后并未发现任何并发症, 治疗效果较为显著。结论:选择内外踝联合手术治疗双踝骨折可取得显著成效, 不仅可以确保骨折得以充分固定和解剖复位, 还能够避免出现关节炎等病症, 是提升患者远期疗效、预后水平的重要手段, 可推广。

关键词:内外踝联合手术,双踝骨折,踝关节功能评分,愈合时间,优良率

参考文献

[1]张鑫, 刘波, 刘辉, 等.中医传统关节粘连松解术在足踝部损伤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J].中医正骨, 2013, 25 (4) :34-35.

[2]王言青, 刘明辉, 田学忠, 等.双钢板治疗合并胫骨远端关节面压缩的旋后内收型Ⅱ度踝关节骨折[J].天津医药, 2015, 43 (9) :1059-1062.

[3]包岳丰, 许亚军, 孙振中, 等.后外、后内侧双切口治疗HaraguchiⅡ型后踝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 2014, 20 (9) :857-859.

[4]陈龙, 尹善青, 郭晓山, 等.内倾型后踝骨折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骨科杂志, 2014, 34 (4) :454-459.

[5]杨春雷, 吴建华, 李红军, 等.双入路手术方法治疗严重Pilon骨折的近期疗效[J].中华创伤杂志, 2012, 28 (9) :805-808.

[6]刘斌, 魏尧森, 张立岩, 等.经皮双侧加压空心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疗效分析[J].临床骨科杂志, 2011, 14 (6) :650-651.

[7]李军, 柴卫兵, 卢宏章, 等.老年踝关节旋后外旋型骨折金属植入物内固定方式及内固定物选择[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 14 (26) :4907-4910.

[8]唐家斌, 于建农, 吴煜, 等.外踝钩钢板及松质骨空心拉力钉治疗A、B型双踝骨折[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3, 14 (1) :57-60.

内外踝骨折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胫腓骨内外踝骨折患者100例, 随机分成两组, 每组50例, 分别称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男30例, 女20例, 年龄在17~62岁, 平均年龄 (39.5±10.5) 岁, 其中交通事故伤31例, 高处坠落伤3例, 压伤11例, 扭伤5例;对照组中男28例, 女22例, 年龄在16~61岁, 平均年龄 (38.5±10.5) 岁, 其中交通事故伤31例, 高处坠落伤4例, 压伤9例, 扭伤6例;所有患者均经过检查诊断, 确诊为胫腓骨内外踝骨折, 需要尽快治疗。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病情上无明显的差异性, 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对胫腓骨内外踝骨折采取带孔克氏针加压张力带治疗, 采取硬外膜局部麻醉, 做切口, 对骨折处做复位, 将其固定后用电钻或者手钻固定克氏针, 自顾着远端进针, 在胫腓骨近端骨折处用螺丝钉垂直钻入胫腓骨内, 留置螺丝钉帽部离骨皮质约1mm, 然后在克氏针尾部小孔内用钢丝穿入, 用锤将针打入至针尾钢丝紧贴骨质后, 对钢丝加压拧紧, 剪去多余钢丝。对照组则采取传统手术治疗,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1.3 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两组胫腓骨内外踝骨折采取不同方法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疗效评定标准按照马元璋分为优、良、中和差四种。优良率=优率+良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都是采用专业的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所有计数数据采用χ2进行检验, 并且P<0.05为有对比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96%, 对照组优良率84%, 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显著性,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对照组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显著性,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对照组差率明显高于观察组, 差异具有显著性,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3 讨论

踝关节 (ankle joint) 是人体负重最大的屈戊关节, 是由胫、腓骨下端的关节面与距骨滑车构成, 所以也叫距骨小腿关节, 胫腓骨内外踝骨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骨折, 需要谨慎治疗, 若对合不良会导致踝穴变宽或者变窄, 关节畸形、关节功能障碍、晚期发生创伤性关节炎, 引起疼痛和跛行[2]。胫腓骨内外踝骨折中, 多数对侧或者同侧韧带损伤断裂, 其中包括内侧的三角韧带和外侧的跟腓前韧带、跟腓韧带和距腓后韧带, 需要在骨折手术的同时做探查及修补, 对术后预防关节失稳有着很重要的作用[3]。根据本次实验结果可以看出, 观察组对胫腓骨内外踝骨折患者采取带孔克氏针加压张力带治疗的临床效果比对照组对胫腓骨内外踝骨折患者采取传统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好, 手术简单, 容易操作, 手术后并不需要做外固定, 次日后即可做关节功能锻炼, 加速骨折处愈合, 关节功能恢复, 减少关节囊挛缩和关节周围组织粘连的发生, 对骨折处对合更加准确, 采取张力带加压固定, 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更加安全有效, 恢复更快更好。

摘要:目的 探讨观察带孔克氏针加压张力带治疗胫腓骨内外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胫腓骨内外踝骨折患者100例, 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采取带孔克氏针加压张力带治疗, 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治疗,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96%, 对照组优良率84%, 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显著性,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对胫腓骨内外踝骨折患者采取带孔克氏针加压张力带治疗, 可以加速骨愈合, 减少并发症, 更加安全有效。

关键词:带孔克氏针加压张力带,胫腓骨内外踝骨折,效果观察

参考文献

[1]凌云, 许伟国.134例带孔克氏针加压张力带治疗胫腓骨内外踝骨折体会[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4, 14 (15) :146-148.

[2]凌云, 许伟国.134例带孔克氏针加压张力带治疗胫腓骨内外踝骨折探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4, 10 (18) :27-28.

三踝骨折15例治疗体会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7年8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三踝骨折患者15例,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17~72岁,平均年龄53岁。骨折原因包括车祸3例,高处坠落2例,摔倒扭伤7例,重物砸伤3例。根据文献1的分类方法,A型、B型、C型骨折分别为5、7、3例。开放型与闭合性骨折分别为10和5例。所有骨折均为新鲜骨折。随机将15例患者分为A、B组,2组在年龄、性别、骨折类型方面无统计学意义。

1.2 手术方法

根据患者骨折情况,选择腰麻或者硬膜外麻醉手术[4]。在患肢的大腿部位绑上气囊止血带后,确定后踝骨折位置。A组依照后踝—外踝—内踝的顺序,B组依照外踝—后踝—内踝的顺序分别进行治疗。使用松质骨钉固定后踝,在外踝固定中,根据骨折情况,4例患者外踝使用了松质骨钉固定,5例患者使用了克氏针张力带固定,6例患者使用外踝解剖型钢板固定。内踝固定使用了松质骨螺钉。对于5例伴有小骨折块的患者使用了克氏针张力带进行固定。手术后,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常规石膏固定4-6周。去除石膏后强化功能训练,术后8周左右逐渐负重。

1.3 手术原则

在手术中坚持了如下原则。(1)踝穴要解剖复位;(2)内固定必须稳固,以利于后期的功能锻炼。(3)对关节内骨以及软骨碎片进行了彻底的清除,以免异物感染康复。(4)手术时间宜早不宜迟。一般在伤后的1周以内,不超过2周。实施手术前,对有关部位进行了细致的CT扫描,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1.4 疗效判定

根据患者的主观感受,并辅以功能检查,将治疗效果分为优、良、可和差四个等级。优:患者可长时间行走,无疼痛感。X线检查关节正常。量:患者可长时间行走,但是有轻微的疼痛感。经过一定时间的休息,疼痛感消失。可:患者只能进行短时间与短距离的行走。经X线检查有轻度踝关节炎。差:患者不能正常行走,关节疼痛感明显。X线检查有关节畸形等。

2 结果

所有患者在术后每月均进行了随访,随访最短6个月,最长28个月。综合患者的感受以及功能检查评定治疗效果。疗效见表1。在不同的治疗方法下,均未出现疗效差的患者,A、B组在优良率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

3 讨论

3.1 三踝骨折固定的顺序

关于三踝骨折固定的顺序,医学界在实践中有不同的认识。有学者[5]指出三踝骨折的治疗可以按照先外踝再后踝最后内踝的顺序进行治疗,优良率达到95%。也有学者认为先固定后踝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本研究对比了这两种固定顺序,从最后的疗效来看,并无显著差异。这表明现代三踝骨折固定的顺序并不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子。从治疗过程中来看,固定顺序的选择应该与患者的病情有关,医护人员可根据病患的具体情况选择固定顺序,从而更好的服务患者。

3.2 内固定材料的选择

固定材料的选择与三踝骨折患者的康复具有密切的联系。松质骨钉是骨折患者常用的固定材料。随着现代材料科学的进步,出现了解剖型钢板、克氏针张力带等新型固定材料。在治疗中,我院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有区别的使用了不同的内固定材料。比如对于出现较大内踝骨折块的患者,使用了拉力螺钉固定。对于内踝骨折块较小的患者,使用了克氏针张力带固定。从患者的恢复效果来看,通过合理的使用内固定材料,较好的促进了患者康复。

3.3 功能恢复

功能恢复是患者康复的最后阶段,也是衡量治疗是否成功的重要步骤。为了促进功能恢复,一般要在术后使用石膏固定4周左右,以利于关节囊、韧带等部位的软组织修复,促进原始骨痂形成。同时石膏固定还可以减少骨折移位,避免内固定的松动。从我院的临床实践来看,大部分患者在4周后移去石膏,并进行负重等功能锻炼,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摘要:目的 讨论三踝骨折的治疗方法,提高三踝骨折治疗的优良率。方法 以我院2007年8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5例三踝骨折患者为例,随机分为2组(A组和B组),按照不同的治疗顺序进行固定,通过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总结与评价,分析三踝骨折的治疗手段。结果 经过6~28个月的随访,A组和B组在优、良、可方面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从现有的技术手段来看,三踝骨折固定顺序并不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子。在三踝骨折的治疗中,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固定顺序,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更好的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三踝骨折,治疗,手术方法

参考文献

[1]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l;1110-1114.

[2]余洋,吴剑彬,宋永焕,等.旋前/后外旋型三踝骨折内固定治疗失败原因分析[J].中医正骨,2011,23(1):73-75.

[3]李智奎.三踝骨折的手术治疗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08,28(6):17-18.

[4]乔崇巍.浅谈手术治疗三踝骨折[J].中外医疗,2011,31(23):78.

内外踝骨折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成人未累及关节面胫骨中下段骨折56例,其中合并后踝骨折患者17例,均为闭合性骨折。其中男11例,女6例;年龄21~68岁,平均(36±4.1)岁。左下肢7例,右下肢10例。致伤原因:摔伤5例,车祸伤4例,扭伤8例。螺旋形骨折15例,斜形骨折2例,2例斜形骨折患者均为车祸伤。其中9例术前即通过X线片(4例)或CT(5例)确诊后踝骨折,4例术中透视或直视下发现后踝骨折,4例因术后复查X线片发现疑似后踝骨折,进一步复查CT确诊后踝骨折。

1.2 治疗方法

17例患者均以胫骨中下段骨折为诊断收入院。其中,6例因局部肿胀不明显,于外伤后4~6 h内急诊行手术治疗,采用髓内钉固定4例,钢板固定2例;其余11例均为择期手术,外伤至手术时间7~13 d,平均9.3 d,采用髓内钉固定3例,钢板固定8例。后踝骨折采用钢板固定10例,拉力螺钉固定4例,钢板及螺钉固定1例,另2例采用踝关节背伸位石膏固定。腓骨骨折均未作处理。

1.3 手术方法

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取仰卧位,大腿中上段预置止血带,均驱血后上止血带。髓内钉固定组,保持屈膝大于90°,取膝前方正中纵形切口,切开髌韧带,于胫骨平台下方约0.5~1.0 cm处开口,相对于胫骨轴线前倾10°插进导针,对骨折行轴向牵引并行手法闭合复位,维持骨折对位,C型臂X线机确定导针通过骨折远端后,自8 mm开始逐步扩髓,扩至比所选髓内钉直径大1 mm即可,插入主钉,安装远近端瞄准器置入远近段锁定各2枚。钢板固定组,先采用手法复位或骨折断端小切口有限切开协助复位,术中C型臂X线机透视达解剖复位后,在远端或近端先作一个长约2~3 cm的皮肤切口,于深筋膜下骨膜外分离软组织使形成软组织隧道,然后在骨表面置入解剖锁定接骨板。后踝骨折的固定,均采用胫骨后外侧纵向切口,术中需要注意保护腓肠神经;向内牵开足拇长屈肌肌腹可暴露胫骨远端内侧部和胫骨远端外侧部,此时需注意保护动脉及其分支。显露后踝骨折并解剖复位后,选用T型钢板(或重建板)或1~2枚拉力螺钉从后向前固定,1例患者采用钢板及螺钉固定。其中有2例后踝骨折轻度移位,行踝关节背伸位石膏固定。术后抬高患肢,脱水消肿治疗,待疼痛减轻后指导进行膝、踝关节主动功能锻炼。

2 结果

本组1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42个月,平均(32±4.6)个月。其中胫骨中下段骨折合并后踝骨折发病率30.36%,漏诊率47.06%,其中螺旋形胫骨中下段骨折合并后踝骨折发病率39.5%。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2例保守治疗患者术后复查踝关节正侧位片示关节面对位欠佳,对线良好,其余病例关节面均对位对线良好。采用OlerudMolander踝关节骨折疗效评分系统[1]进行疗效评定,其中优(91~100分)10例,良(61~90分)5例,可(31~60分)2例,优良率88.2%。末次随访时患者踝关节活动范围:背屈15°~40°,平均(20.1±5.6)°;跖屈27°~50°,平均(30.5±6.9)°。2例患者出现浅表切口感染,经换药及应用抗生素后痊愈。随访期间未发生内固定失效、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等其他并发症。

典型病例为一36岁女性患者,高处坠落致右小腿扭伤,入院诊断:右胫腓骨中段斜形骨折(见图1),急诊行胫骨髓内钉手术,术后摄X线片及CT检查补充右侧后踝骨折诊断(见图2~3),间隔第1次手术7 d后行二次手术,后踝骨折采取钢板及螺钉内固定(见图4)。

3 讨论

3.1 胫骨中下段骨折合并后踝骨折的发病机制

胫骨中下段骨折合并后踝骨折的损伤机制特殊,一种观点认为这种联合伤中胫骨骨折线多与后踝骨折连续,因此胫骨骨折的扭转力直接向下延伸造成后踝骨折[2]。另一种观点认为,小腿外旋造成胫骨螺旋骨折的同时,小腿三头肌剧烈收缩,踝关节跖屈,距骨撞击胫骨远端后部造成后踝裂纹骨折所致[3,4]。还有的可能机制为下胫腓后韧带受到较强内旋力的牵拉致后踝骨折[5]。目前临床报道结果显示,7例胫骨下1/3骨折合并后踝骨折的病例中,胫骨骨折均为螺旋形骨折[3]。而有学者[6]对23具小腿标本进行的生物力学实验结果显示,在踝关节跖屈位无垂直负荷状态下以及小腿前倾踝关节中立位在垂直负荷作用的状态下可模拟出后踝骨折。综合以上情况,结合本组病例中胫骨中下段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骨折的发病率高达39.5%,扭伤及摔伤13例,占76.5%,可以考虑胫骨中下1/3是胫骨骨干由三角形向四边形移行的部位,外旋应力集中于此处,加之两端施加的扭转力使骨纵轴上剪切应力增大,形成螺旋形骨折,外旋应力继续向下传导,加之距骨的撞击而发生后踝骨折。有观点认为胫骨骨折合并的后踝骨折由垂直暴力引起[7]。笔者认为胫骨骨折合并后踝骨折需与Pilon骨折区别开来,前者损伤机制为踝关节旋前外翻时的间接扭转损伤,为间接暴力所致,多为简单骨折,而Pilon骨折为垂直暴力作用于踝关节致胫骨远端关节面,暴力往往较大,骨折粉碎严重,因此二者的治疗原则也不相同。

图1 右胫腓骨术前正侧位X线片

图2 术后正侧位X线片示骨折对位对线良好,同时发现右后踝骨折

图3 术后三维CT重建示右后踝骨折,骨折块占踝关节面1/3以上

图4 第2次术后正侧位X线片示右胫腓骨并后踝骨折解剖复位

3.2胫骨中下段骨折合并后踝骨折的治疗

目前后踝骨折是否需要手术治疗仍存在争论,大多数学者认为,当后踝骨折块的大小大于后踝骨折面的25%时,需手术固定骨折块[8,9]。Van等[10]进行的一项系统性评价则表明,是否行手术固定与后踝骨折块大小的关系并没有定论。Fitzpatrick等[11]认为后踝骨折不仅使踝关节不稳,产生更大的剪切力,而且胫距峰值压应力的分布发生了变化,因此考虑负重区的改变可能是导致创伤性关节炎的重要因素。Gardner等[12]报道由于下胫腓联合后方韧带附着于后踝骨折块,因此通过固定后踝骨折可有效的恢复下胫腓联合的稳定性,甚至优于下胫腓螺钉的使用。作者认为波及关节面的后踝骨折,无论后踝骨折块大小,无论移位与否,均应进行固定。首先,正常直立行走时,踝关节承受的载荷可达身体重量的5倍,后踝骨折加重了胫距关节面的损伤,增加了距骨后脱位的倾向,因此,波及后踝的踝关节骨折较内外踝骨折功能预后更差,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的概率明显增加;另外,后踝为下胫腓后韧带的附着点,后踝骨折不仅影响踝关节的稳定性,也影响下胫腓联合的稳定,并且由于韧带的牵拉而影响骨折的愈合,最终导致骨关节炎的发生。因此,作者认为波及关节面的后踝骨折,均应解剖复位并坚强内固定。对于内固定方法的选择,李永舵等[13]认为后踝骨折块波及关节面小于25%时采用拉力螺钉内固定能提供良好的稳定性,大于25%时采用钢板支撑固定是一种更有效的固定方法,可满足早期功能锻炼的需要。

对于后踝骨折内固定的选择,目前普遍认为螺钉和钢板固定各有优缺点,但临床疗效相当[14]。螺钉固定具有微创的特点,且能达到有效固定效果,但从生物力学角度来看,钢板固定具有生物力学上的优势,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结合本组病例,两种内固定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我们建议对于稳定的后踝骨折可采用拉力螺钉固定,可减少组织创伤,而后踝骨折为粉碎性、后踝骨折大小超过关节面的1/3、后踝骨折线比较长、闭合复位不能成功的后踝骨折等情况,则选用钢板固定,以获得更牢固的固定,使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3.3 漏诊原因分析

由于胫骨下段骨折合并的后踝骨折多为简单骨折,临床漏诊率较高,侯志勇等[3]报道7例胫骨中下段骨折合并后踝骨折,其中5例发生漏诊。本组病例也有8例漏诊,其中4例术中发现后踝骨折,4例术后确诊后踝骨折。究其原因,作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a)临床医生对于胫骨中下段骨折合并后踝骨折的认识不足;b)由于胫骨中下段骨折合并后踝骨折特殊的损伤机制,使后踝骨折多为简单的隐匿性骨折,临床医生更多地关注更明显的胫骨骨折,而忽略了后踝骨折;c)基层医院缺乏高质量的X线片,无CT等设备,加之后踝骨折本身的阅片难度较大,也导致了漏诊率的升高。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认为应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包括受伤机制及诊断、治疗方法,加强问诊及专科检查能力培养。特别是对于螺旋形胫骨中下段骨折,不能遗漏跨关节查体。另外,应加大基层医院投入,对于有条件的医院,胫骨中下段骨折应常规行踝关节CT检查,以避免漏诊。本组病例中4例为术后复查X线片发现疑似后踝骨折,进一步行踝关节CT最终确诊后踝骨折。考虑为手术创伤致后踝无移位骨折转为移位骨折。通过本组病例回顾,我们认为对于胫骨中下段骨折,特别是螺旋形骨折,有必要常规行踝关节CT检查,以降低漏诊率,协助确定完善的治疗方案,提高临床疗效。

胫骨中下段骨折合并后踝骨折致伤机制特殊,病情复杂,处理不当易导致踝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生,应该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对于胫骨中下段骨折,应加强问诊及专科检查,常规行踝关节CT检查,以避免漏诊后踝骨折。后踝骨折一旦确诊,需解剖复位、坚强固定,早期行功能锻炼。对于后踝骨折内固定的选择,尚无证据证明螺钉或钢板固定的优劣,需根据骨折类型等具体情况加以选择。

摘要:目的 探讨胫骨中下段骨折合并后踝骨折的发生机制、治疗方案、漏诊原因及应对方法。方法 深圳市南山区蛇口人民医院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56例,其中合并后踝骨折17例,包括术前漏诊后踝骨折8例,其中4例术中发现,另外4例术后复查CT发现。7例采用髓内钉固定,10例钢板固定;后踝骨折采用钢板固定10例,拉力螺钉固定4例,钢板及螺钉固定1例,另2例采用踝关节背伸位石膏固定;腓骨骨折均未作处理。治疗效果采用Olerud-Molander踝关节骨折疗效评分系统进行评价。结果 本组病例胫骨中下段骨折合并后踝骨折发病率30.36%,漏诊率47.06%,其中螺旋形胫骨中下段骨折合并后踝骨折发病率39.5%,1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42个月,平均(32±4.6)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2例保守治疗患者术后复查踝关节正侧位片示关节面对位欠佳,对线良好,其余病例关节面均对位对线良好。疗效结果评价优良率88.2%。结论 胫骨中下段骨折合并后踝骨折发病率高,特别对于螺旋形胫骨中下段骨折,需要高度警惕合并隐匿性后踝骨折,建议常规行CT检查;后踝骨折应解剖复位、坚强固定,对于手术治疗本研究尚不能区别螺钉与钢板的固定效果;如发生漏诊,应及早处理,以免发生创伤性关节炎。

27例后踝骨折的临床分析 篇5

1一般资料

本组男19例, 女8例;20岁以下3例, 20~30岁11例, 30~40岁8例, 40岁以上5例, 其中扭伤者7例, 车祸伤12例、坠跌伤8例。受伤类型按中医骨伤科学分型, 内翻三度3例, 外翻三度4例, 外旋在7例, 垂直压缩型8例, 直接暴力型5例。均为新鲜骨折, 明显移位。住院治疗23例, 门诊治疗4例。

2治疗方法

2.1 v形夹板的制作

取厚0.3 cm干燥杉木树皮, 制在小夹板五块。夹板上宽下窄, 前内及前外侧夹板宽约2 cm, 从小腿上端至足踝前上方, 内侧及外侧夹板宽约3.5~4.5 cm, 后侧夹板宽约7 cm, 均从小腿上端向下超出足跟3 cm。后侧夹、板两面粘、上医用橡皮膏, 再沿纵轴中线稍为对折, 做成V形夹板。

2.2 手法复位

患者平卧, 屈膝90°, 一助手持近端, 一助手持前足及托足跟。顺原损伤方向徐徐牵引, 在持续牵引下, 逐渐改变牵引方向与原损伤方向相反。术者用拇指在骨折处轻轻上下推挤, 以解脱嵌入骨折裂隙内的韧带或骨膜, 再在踝关节上下对向推挤按压, 促使内外踝骨折复位。然后, 助手一手握前足向前提, 一手推托足跟向前, 并徐徐将踝关节背伸。术者双手回指按胫骨下段向后, 双拇指推按后踝骨折块向前下方。检查后踝骨折处平顺、无台阶, 则复位成功, 敷上一层厚薄均匀的驳骨膏, 缠上绷带。

2.3 固定方法

一助手一手仍轻提前足向前, 一手拇指推按后踝向前下方, 余四指托足跟向前, 另一助手持小腿近端轻轻对抗。术者在跟腱内侧的后踝上放置一梯形垫, 厚侧在近端, 足跟放置一个空心垫;在内外踝上方各放一塔形垫, 下方各放一梯形垫, 两梯形垫大小应将骨折固定于与骨折损伤方向相当的位置为宜, 如外翻型骨折固定于轻度内翻位。按不同部位放置相应之夹板, 务必使后侧v形夹板内侧能稳妥压迫后踝之梯形垫。然后在小腿捆扎三道绑带, 再用绷带“8”字锁缚法固定超出足跟部分的夹板。最后用踝关节背伸活动板固定踝关节于轻度背伸位。复位固定后次日换药一次, 以后3、4 d换药一次, 换药时助手应轻轻提托足部向前。

2.4 功能锻炼

早期鼓励患者主动做力所能及的运动, 如背伸、跖屈足趾及踝关节, 以不惊动痛处为度。二、三周后去除踝关节背伸活动板, 将踝关节固定于中立位, 加大功能锻炼的运动幅度, 并做踝关节被动屈伸运动。四、五周后拆除外固定, 以中药熏洗。加强功能锻炼, 并手法按摩踝关节周围软组织, 尤其是肌腱经过处。

3治疗结果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治愈 (骨折解剖 或近解剖复位, 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 22例, 占81.5%。好转 (对位良好, 后踝向后上移位在2~5 mm之间, 踝部轻微肿痛, 劳累后加重) 3例占11.1%。 未愈 (骨折移位5 mm以上) 2例, 占7.4%, 这两例手法复位外固定二次均失败后改做内固定。

4讨论

踝关节是戌屈关节, 结构比较复杂.既要稳固的负重, 又要灵便的活动。发生骨折脱位后, 关节解剖 关系紊乱, 导致活动功能障碍。其功能恢复的优劣与关节内骨折对位情况密切相关, 并且, 关节内骨折愈 合时间及功能锻炼时间越早, 对关节功能恢复越好。故治疗上不仅要求良好的对位, 恢复正常的解剖关 系, 而且需要坚强的固定以维护骨折的对位和允许关节早期功能锻炼。

后踝骨折是较多见的关节内骨折, 因其累及负重关节面, 治疗不当易造成创伤性关节炎。当后踝骨折块超过胫骨下关节面1/4时, 距骨极不稳定, 常向后上方脱位, 后踝骨折块也随之向后上方移位。因此必须坚强的固定始能维持骨折的对位。临床上常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及手法复位传统及夹板外固定等治疗方法。但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存在暴露困难, 创伤较重需二次手术等弊端, 并有切口感染及组织粘连的可能。而传统五夹板外固定不牢固, 成功率较低。因传统后侧夹板被跟腱阻挡, 对后踝骨折无直接固定力量, 且压迫跟腱疼痛难忍, 易形成疮。改良的杉树皮夹板成V形, 加上梯形棉垫固定, 对后踝起到一定的直接按压固定, 对跟腱压力很小, 不易引起压, 且具有质轻、弹性韧性好, 便于塑形的优点。在足跟放置空心垫, 加上踝关节背倬活动板牵拉关节轻度背伸位, 可以推跟距骨持续向前, 使距骨不能向后上方脱位。并且后侧关节囊紧张, 持续牵拉后踝向前下方, 超足跟“8”字绷带锁缚法包扎, 固定力更大, 骨折不易冉移位。其固定安全可靠, 允许关节早期功能锻炼, 使关节在练功活动中得到模造, 并可防止关节囊粘连, 肌肉韧带挛缩, 有利于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的恢复。

所以, 根据局部解剖特点设制的V形夹板固定治疗后踝骨折, 疗效满意, 操作简便, 取材容易, 患者痛苦小, 易于接受, 值得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探讨V形夹板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作用。方法用杉树树皮制成五块夹板, 其中后侧夹板双面粘上橡皮膏沿纵轴对折成V形夹板。手法复位成功后, 在后踝放置一梯形垫, 足跟放一空心垫, 按不同部位放置相应之夹板, 务必使后侧V形夹板能稳妥压迫后踝之梯形垫。最后用踝关节背伸活动夹板固定踝关节轻度背伸位。结果治疗后踝骨折27例, 治愈22例, 好转3例, 未愈2例。结论采用后侧v形夹板外固定, 治疗后踝骨折, 避开了跟腱的阻挡, 对后踝骨折固定比较牢固可靠, 有利于骨折的对位、愈合及关节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后踝骨折,v形夹板,8字绷带锁缚固定

参考文献

三踝骨折内固定治疗的体会 篇6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3 例中, 男37 例, 女16 例;年龄21~59 岁, 平均38.7 岁。按Danis-Weber分类法, A型9 例, B型29 例, C型15 例, 本组病例均摄片检查后确诊, 均在伤后5 d消肿后手术。

1.2 术前准备

入院后踝套给予临时保护, 预防旋转, 并抬高患肢便于消肿, 术前用1.5/1 000的新洁尔灭泡足两次, 30 min/次。

2 手术方法

单侧腰麻或硬膜外麻醉, 上气囊止血带, 手术切开复位按照内踝、后踝、外踝及下胫腓联合的顺序固定三踝骨折。自内踝尖上6 cm沿胫骨内后缘下行到内踝尖弯向前, 止于内踝前下, 预防损伤大隐静脉, 沿内踝骨折线向后剥离直达后踝骨折线;向前剥离显露踝穴内上角及胫骨下端前内侧面, 先将内踝解剖复位, 布钳临时固定, 用1枚3.5 mm松质骨螺钉固定;后踝骨折复位, 用复位钳临时固定, 平行于关节面, 自前向后拧入1~2枚直径3.5 mm的松质骨螺钉固定, 再作外踝外侧直切口, 止于外踝前下缘, 以显露下胫腓前联合、外踝及腓骨下段。用预弯后的1/3管状钢板固定, 如骨折线方向在额状位, 可先从矢状线垂直于骨折线置1枚皮质骨螺丝钉;下胫腓分离采用平行于胫骨下端关节面, 在水平面向前倾斜30°, 以1枚直径3.5 mm松质骨螺丝钉贯穿两层腓骨及1层胫骨骨皮质固定, 踝关节背伸95°位, 加压固定。

3 结果

本组病例术后随访6个月~1.5年, 平均1年, 根据Baird等[2]疗效评定标准, 优42 例, 良7 例, 可4 例, 差0 例, 优良率92.4%。其中发生浅层感染2 例, 经换药二期愈合, 未影响骨折愈合;下胫腓联合固定无螺钉松动, 有断钉3 例, 断钉没有影响踝关节功能。

4 讨论

三踝骨折究竟采用什么样的手术入路和固定顺序, 才能最大程度地恢复踝关节的正常解剖位置关系, 恢复踝关节的功能, 这一问题历来是众说纷纭;对于难以暴露的后踝骨折, 更是百家争鸣;同时对下胫腓分离的处理也存在有较大的分岐。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手术的质量和治疗效果。

踝关节骨折手术复位固定顺序, 对于简化手术起着重要作用, 笔者认为, 三踝骨折复位固定的顺序应为内踝、后踝、外踝, 最后固定下胫腓联合分离。

4.1 内踝复位固定

在三踝骨折中应首先固定内踝, 内踝是胫骨下端的一部分, 是骨性一体结构, 属于稳定结构, 不是关节及韧带结构, 不存在微动, 它也不依外踝、后踝或下胫腓联合为标尺或依托来对位, 所以首先给予解剖复位, 骨性坚强固定。同时, 内踝解剖复位、坚强固定也为后踝及下胫腓联合进一步固定提供标尺和依托。在复位固定内踝时, 主要预防内踝骨折的并发症, 即骨折不愈合, 其不愈合率为3.9%~15%[3]。内踝骨折不愈合的原因有骨折断端间软组织的嵌入、复位不良、骨折断端分离。笔者在临床中体会, 内踝骨折、骨折断端骨膜多向断端内翻, 它也是引起内踝骨折不愈合的主要原因, 且同时影响内踝的解剖复位, 术中应将断端两边翻转的骨膜少量切开或剥离开, 以便看清骨折线, 使骨折断端解剖复位, 坚强固定, 便于骨折愈合。

4.2 后踝骨折的复位固定

对于三踝骨折中难以显露的后踝, 各家众说纷纭, 有比较明确的手术适应证, 但缺乏一个较公认的合理的手术入路。笔者体会后踝骨折复位与内踝骨折同一切口入路, 比较安全可靠且方便, 将切口向上延长, 能直视后踝骨折块。张铁良[4]认为后踝总是通过下胫腓后韧带和关节囊与腓骨下段相连, 所以后踝骨折块四周, 只有内侧与上侧是光滑的骨皮质面, 外侧与下胫腓后韧带相连, 下侧与关节囊相连, 都是粗糙面, 不易把下胫腓后韧带及关节囊从骨块上全部剔除。底面又是关节软骨面, 不易观察骨折线, 不易复位固定, 只有靠骨折块的内侧和上侧骨折线的对合来判断关节面复位情况。后踝骨折块又类似三角形, 大多常位于后踝的外侧, 一般较薄, 不可以多次固定, 最好一次固定成功。骨折复位后, 用复位钳临时固定, 与内踝同一切口自前侧用1~2枚3.5 mm松质骨螺钉固定。总之, 经内踝后内侧切口治疗后踝骨折, 手术方便, 并发症少, 恢复快。

4.3 外踝骨折

这是治疗踝关节骨折近年来人们最关注的焦点, 包括腓骨断端的长度, 恢复外踝10°~15°的外翻角, 预防骨折远端的外旋, 以及AO观点[5]认为踝穴的稳定性依赖于腓骨在胫骨腓切迹中的精确位置, 最终目的是外踝骨折断端达到解剖复位, 稳固固定, 完成以上要求。

4.4 下胫腓联合的固定

三踝骨折多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 外踝外移, 踝穴增宽, 造成距骨在踝穴内向外侧半脱位。踝关节是高度匹配的鞍状负重关节, Ramsey等[6]实验发现, 距骨外移1 mm, 胫距关节接触面积平均减少42%, 严重改变了关节软骨面负重应力分布。这种关节软骨负重应力的改变和关节的不稳定, 是日后导致创伤性关节炎的病理基础。笔者认为, 当骨折复位后, 虽然下胫腓联合得到复位, 但胫腓关节是一个微动关节, 正常情况下, 有0.13~0.18 mm的活动范围, 如不固定, 则在术后功能锻炼中会影响韧带的修复, 导致踝穴增宽和踝关节的不稳, 况且, 踝关节骨折后出现下胫腓骨性连接的患者, 没有明显不适症状和功能障碍, 无需特殊处理[7]。胫骨下段是松质骨, 笔者认为, 下胫腓联合应用松质骨螺钉固定, 术中我们应用1枚3.5 mm的松质骨钉对所有病例均给予下胫腓联合三层皮质固定, 术后摄片及随访, 骨折及功能均恢复良好。另外螺钉在患者下地负重活动后, 由于下胫腓联合的微动作用出现3 例断钉, 也未影响踝关节远期的功能。

总之, 由于内踝、后踝、外踝属于骨性稳定结构, 应按顺序给予固定, 下胫腓联合处属于微动结构, 应后复位固定。

摘要:目的探讨三踝骨折手术内固定的顺序。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19972006年手术治疗三踝骨折的疗效。结果53例得到随访, 优良率92.4%。结论三踝骨折内外侧两个切口即可很好显露, 内固定顺序为内踝、后踝、外踝, 最后固定下胫腓联合, 具有切实可靠的疗效, 同时易操作、易暴露、易掌握。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内固定

参考文献

[1]Canale ST.坎贝尔骨科手术学[J].卢世璧译.第9版.第3卷.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1996-1997.

[2]Baird RA, Jackson ST.Fracture of the distal part ofthe fibula with associated disruption of the deltoidligarment treatment with out repair to deltoid ligar-nent[J].J Bone Joint Surg (Am) , 1987, 69 (9) :1346.

[3]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1114.

[4]张铁良.踝关节骨折[J].中华骨科杂志, 2004, 24 (1) :61.

[5]荣国威, 翟桂华.骨科内固定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5:415.

[6]Ramsey PL, Hamilton W.Changes in tibiotalar areaof contact caused by lateral talar shift[J].J BoneJoint Surg (Am) , 1976, 58 (3) :356-357.

治疗三踝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8例, 男12例, 女6例;年龄18~68岁, 平均38.5岁。按Danis-Weber分类法[1], A型5例, B型5例, C型8例。开放性骨折4例, 闭合性骨折14例。损伤原因:跌倒扭伤4例, 车祸伤10例, 高处坠落伤4例。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1.2 手术方法

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手术, 先取外踝后弧形切口, 后踝骨折块累及关节面少于1/4者, 切口位于腓骨稍后缘;后踝骨折块累及关节面大于1/4者, 切口起自腓骨外侧, 止于跟腱外缘。外踝骨折用1/3管形钢板或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 再于内踝稍后侧切弧形切口, 通过外踝切口联合内踝切口显露后踝骨折, 用骨膜剥离器将骨折片顶向远侧。骨折复位后先以克氏针、尖头复位钳临时固定, 术中摄片示骨折复位满意后以2枚松质骨拉力螺钉或可吸收生物钉固定, 内踝骨折以螺钉或克氏针加钢丝张力带固定。有下胫腓联合分离的病例, 用小钩拉腓骨检查下胫腓联合的稳定性, 如不稳定, 在下胫腓联合上1.5cm处用1枚3.5mm皮质骨螺钉贯穿腓骨和胫骨外侧皮质固定。螺钉方向由后向前2 5~3 0°, 平行于胫骨关节面。术后石膏后托外固定, 4~6周拆石膏, 8周扶拐下地活动。

2 结果

治疗效果根据患者主观感觉、功能检查、X线征予以评定, 优10例, 感觉满意, 功能检查及X线征无异常;良6例, 活动后可有轻度踝关节不适, 但运动量和行走距离和术前差不多, 踝关节伸展活动较健侧略受限;可2例, 长时间行走后关节疼痛、乏力, 休息后可缓解, 踝关节部分受限, X线片示轻度踝关节炎, 优良率8 8.9%。

3 讨论

三踝骨折可在伤后数小时内发生肿胀, 如外科手术在伤后8 h内进行, 肿胀几乎全是血肿, 组织内无水肿, 皮肤张力性水泡未形成, 此时手术容易操作, 预后效果好。如水肿与皮肤张力性水泡已发生, 手术应推迟到1周以后。在住院时间上延迟手术组也平均延长了12.4d。本组18例, 12例于伤后8h内手术, 伤口感染1例;6例于伤后9~12d手术, 伤口感染1例, 故应争取在肿胀高峰前行手术治疗。手术切口的选择与骨折的固定次序:A O组织主张通过腓骨后缘的切口先固定腓骨, 后固定后踝, 再通过内踝切口固定内踝。我们在术中发现单用外侧切口或内侧切口, 有时后踝骨折很难复位, 特别是伤后1周手术的患者。我们采用外踝后侧弧形切口, 此切口可同时显露外踝及后踝, 通过跟腱与腓骨肌之间, 避开腓肠神经, 解剖胫骨后脂肪垫到胫骨后方, 再通过内踝后缘的弧形切口, 直视下观察到后踝及内踝骨折块, 较轻松地行后踝→外踝→内踝骨折复位内固定。外踝后侧的弧形切口, 内固定物位于皮下, 可避免将内固定物置于切口之下, 减少因感染、切口裂开造成内固定物外露。

下胫腓联合有胫腓骨远端及胫腓联合前韧带、下胫腓联合后韧带、胫腓骨间韧带、胫腓横韧带四部分组成。三踝骨折多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 外踝上移, 踝穴增宽。下胫腓联合韧带的损伤与迟发性踝关节不稳定及早期退行性关节炎有着密切联系, 但对下胫腓联合分离是否需要坚强固定仍然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如果能保证内外踝的牢固固定且三角韧带结构完整, 则不必再固定下胫腓联合。A O学者认为下胫腓联合是否需要进一步固定取决于下胫腓联合的稳定性。腓骨的长度已经纠正, 腓骨已固定, 内侧结构已重建, 此时若下胫腓联合仍不稳定, 则需要进一步固定, 需要从腓骨向胫骨固定螺钉。螺钉方向由后向前2 5~3 0°, 平行于胫骨关节面, 螺钉恰好位于胫腓关节的近端。在固定过程中, 足应放在轻度背屈位。我们认为当骨折复位后, 虽然下胫腓得到复位, 仍应固定。因为下胫腓关节是一个微动关节, 正常情况下有0.13~1.80mm的活动范围, 如不固定, 则在术后功能锻炼中可影响韧带的修复而至踝穴增宽和踝关节的不稳。我们在术中应用1枚3.5 m m的皮质骨螺钉按照A O组织的固定方法对所有病例的下胫腓进行固定, 并于术后6~8周常规取钉, 通过术后X线片和随访结果观察, 下胫腓位置和功能良好。

腓骨与外踝:腓骨不仅是小腿肌肉的附着点而且构成踝穴外侧, 还是重要的承重结构, 腓骨负重占体重1/7~1/6, 外踝为踝穴的外侧壁, 与腓骨纵轴成1 0~1 5°的外开角。外踝上移后造成踝穴增宽, 距骨也可随之向外移。Ramsey等指出, 距骨外移1mm, 胫骨与距骨的接触面减少42%, 接触面减少后, 关节面单位面积所受负荷增加。1~2 m m的距骨移位, 即可导致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因此外踝骨折必须做到解剖复位, 固定可靠, 才能保持踝关节的稳定, 并可预防后期可能出现的创伤性关节炎。

参考文献

上一篇:股权激励实施效果分析论文下一篇:四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