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德育生活化

2024-05-13

大学生德育生活化(精选12篇)

大学生德育生活化 篇1

当前, 高等职业教育占据了整个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其规模越来越大, 学生越来越多, 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生力军。随之带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那就是高职学生的整体道德素质有待提高, 他们的自我约束力、自我管理能力、为人处世能力、上进心等方面存在问题。如何加强针对高职学生的教育与管理, 研究高职学生的成长规律, 进而实现高职教育的良性发展。尤其是如何改进和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德育工作, 如何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 使之成为合格大学生, 成为合格公民, 是亟待解决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告诉我们, 实践决定认识, 认识来源于实践。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在德育教育的问题上我们以前的做法必须得到纠正, 道德理论的灌输、不适应时代条件的案例不能使道德要求内化, 知不等于行。我们要研究全球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影响。适应新的形势, 以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为依托, 以生活中经历或体验的道德问题为切入点,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网络、学生社团等载体的作用, 开创德育方式的新路径。

1 开展实践教学,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德育主渠道作用

加强大学生的德育工作,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主渠道。国家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着重指出, 要“把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巩固理论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 使大学生在参与实践教学的过程中”, 培养其道德素质和实践能力。为此, 需要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根据学生德育素质的形成规律, 在教学内容上, 寻找最贴近学生生活的现实事例, 学生有亲近感、现实感, 使德育理论融入活生生的现实事例。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当前时代大背景下的国家、国际大事、当地有影响的人物或事例、学生身边的事例, 在课堂上注意引用。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和思考的兴趣, 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辩论、组织演讲等形式, 使学生相互启发、相互教育。还可以让学生积累时政资料、发现身边同学关心的热点问题并制作成PPT或视频等形式, 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 有了自己的发现和思考, 这种学习形式更加真实有效, 也就实现了德育内容和德育形式的生活化。在考核方式上也开展生活化, 即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表现, 关注其平时的行为表现, 纳入综合评定, 并使之制度化、规范化。

2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发挥实践育人的德育作用

我们有个经验性的认识, 学来的理论容易忘记, 而自己亲自经历的事情难忘记, 尤其是实践技能更不容易忘记。道德素质的培养若只是停留在理论学习上, 考完试后或时间一长就会回忘记, 因为记忆的东西难以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就其根本原因来说, 道德素养是实践素质而不是理论素质, 道德素养来源于生活锻炼, 不是脱离生活、苦心修炼所能实现的。认知式的、抽象的、缺乏实践性的德育教育是不会持久的。因此, 我们提倡大学生通过参加实践活动进行德育教育, 即在生活过程中通过道德的生活而进行的德育, 也是实践性德育。它提倡大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行动运用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 体验道德生活, 认识社会与道德, 发展道德感悟与道德理性的能力。在道德实践中感悟, 这种连续不断的反思与感悟, 最终会形成一种稳定的道德理性之思和道德行为习惯。

实现大学生德育生活化就要充分挖掘社会生活中蕴藏的教育资源, 组织高职院校大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结合各自学校的实际, 创造行之有效的社会实践的好形式和好方法, 例如, 社会考察、军训、家教服务、志愿者活动等。引导大学生接触社会, 通过亲身经历、了解我国国情, 认识社会现状, 从而坚定正确认识, 培养健康人格, 树立远大理想具有深远意义。这里笔者仅举一例说明, 我们在思政课上要教育学生具有服务群众的意识, 要热爱人民群众, 热爱中国共产党, 热爱人民军队, 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等, 我带领一部分同学代表深入山东沂蒙山革命根据地旧址, 实地参观“红嫂”旧居, 参观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参观华东烈士陵园等地, 学生看到的实物, 深受震撼, 思想受到洗礼, 为沂蒙人民的无私奉献、爱党爱军精神所感动, 对艰苦奋斗和热爱群众有了感性的切实的认识, 学生纷纷表示, 回去后一定会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 为国家、为人民而努力学习, 不怕苦、不怕累, 勇攀高峰。通过这种生活化的现场教学方式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知与行的统一。

3 发挥学生社团的德育作用

学生社团是在学校指导下由大学生自行组建、自主组织和管理的学生群众组织。高职院校的学生对社团活动相比其他类型的高等院校学生有着更大的兴趣, 由于中学时代的学习基础不太好, 对学习的兴趣不太高, 大多数学生对组织活动有一种特殊的爱好, 这也跟很多高职大学生具有动手能力和社会活动爱好有关。因此高职院校要特别把学生社团这一组织管理好, 把它作为一种重要的德育载体形式, 体现生活德育的理念, 营造生活德育理念所倡导的民主、平等、团结、合作的人际氛围, 通过社团成员之间的相互帮助, 团结协作, 确立一个共同目标并为之奋斗, 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走群众路线的工作方式等。

对学生社团的扶持和对学生自主行为的倡导也是教育管理民主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尤其是在信息大量涌现的当今社会, 我们更应该尊重学生的自主愿望, 适当地将一些管理权交给学生, 为学生创造自我教育的机会, 避免强制性、形式化的无意义的教育活动。让学生社团融入学生宿舍、食堂、教室, 融入学生方方面面的活动之中。开展各种有益活动, 以培养学生自主、自理、自立的能力并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有利于学校实现民主管理, 有利于和谐、平安校园的创建、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领导和学生管理的各个部门应该大力倡导这种民主化的教育管理方式, 使学生在参与和组织社团活动过程中, 将民主、公正、公平、正义、敬业、团结、进取、爱国、奉献等抽象的道德观念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中的道德规范内化到学生的灵魂深处, 成为一种人生态度和信仰。

4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作用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孩子在他周围———学校走廊的墙壁上、教室里、活动室里———经常看到的一切, 对于他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的意义。”学生所生活的校园是他们的外在环境, 校园文化是学生发展的深厚土壤, 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这里的校园文化可以分为物质、制度、行为、精神等四个层次。从物质层次而言, 学校的教室、宿舍、食堂、图书馆、运动场等活动场所要体现美观、适用, 它是物质基础。有着“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的作用, 它不仅提供了一个学习和成长的环境, 也是陶冶人情操的环境。能使学生感受到“美”的内涵, 培养“美”的情操。图书馆及其书籍对学生道德素养的形成带来的影响是直接、有力的, 其内张贴的名 (下转第93页) (上接第36页) 言警句等富有哲理性的话语, 自然而然的会渗透出思想教育的成分, 对学生的道德素养产生积极的作用。学校的规章制度是学生行为的标尺, 规范着学生的行为, 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既是一种思想的体现, 同时对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直接作用。学校教职工的行为是学生的现实榜样, 高尚的师德及其行为是一种无声的语言, 对学生品德修养的形成是最好的营养剂。整个校园的校风、学风、教风等精神风貌是校园文化的灵魂, 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是学生形成良好道德素养的内在动力。

因此, 德育生活化就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功能。一方面要加大对校园文化设施建设力度, 使校园文化建设有良好的物质保障, 努力使校园具有优美的校园自然环境, 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 使大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达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养性怡情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 明确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 是校园文化活动的参与者和创造者, 也是校园文化活动成果的维护者和受益者, 深入了解大学生的愿望和要求, 分析把握学生心理, 把校园文化活动的目标、任务、形式与大学生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 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 吸引广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

5 充分发挥网络等现代技术的德育作用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 网络和手机等现代通讯工具已经融入大众的生活, 对于广大青年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上网已经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尤其是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期, 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 网络提供了大量的信息, 使学习更加方便快捷, 另一方面, 网络也会泥沙俱下, 各种网络暴力、色情、颓废、反动的信息充斥其中, 没有正确的鉴别能力, 就有可能深陷其中, 不能自拔、误入歧途。面对这种新的形势, 大学生德育要直面网络, 合理引导, 发挥积极作用, 避免消极影响。把它看成是高校德育现代化难得的机遇, 实现德育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建立大学生活动网站, 把大量的积极向上的名人事例上传其中, 加上图片、摄影、视频等学生喜欢的直观的形式, 还可以利用QQ、E-mail等方式与大学生交流, 汇集网络道德正能量。建立大学生论坛、博客, 对现实社会的重大问题、难点、热点、焦点问题开展讨论、辩论, 使正确观念和思想得到传播, 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网络, 正确看待社会形势和社会问题, 进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总之, 德育生活化将成为新时代大学生尤其是高职院校大学生德育改革和发展的价值取向, 通过以上几种德育方法生活化的开展, 逐步建构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德育方法生活化范式, 更好的实现德育目的, 提高德育效果。S

摘要:高职院校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 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在新的时代条件下, 以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为依托, 通过多种路径开展生活化的德育教育, 提高道德素质。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德育,生活化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339.

[2]季苹.“学校文化”的反思与再建[J].人民教育, 2004, 2.

[3]李兵宽, 薛允洲.21世纪高校德育实践与探索[M].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6, 6.

[4]韩源, 侯德芳.新世纪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 8.

大学生德育生活化 篇2

所谓“生活德育化”,就是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为基础,以学生在家庭、社区、学校的生活为内容,以学生情感体验和情感性认同为基本教育方式,引导学生学会生活、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的教育活动。生活德育化将超越传统德育注重“知识传授、灌输和简单的说教”以及脱离青少年生活实际的局限性,结合课堂教学,从学校生活育德、家庭生活育德、社区生活育德等途径入手,努力实现生活德育化目标,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基础。具体方案建议;

一、学校生活育德:

1、课堂生活育德。就是引导学生从‘生活态度、价值理想、道德心灵、智慧能力“四个方面作出价值定向。

2、班级生活育德。就是坚持学生自主型的班级常规管理,注重建立‘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班级环境,注重班级常规管理,开展丰富多采的班级活动。

3、主题教育。就是利用节日、纪念日开展教育活动,结合创新教育实践行动和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主题教育,以及班级自身设计的有特色的主题教育。

二、家庭生活育德:

1、家教指导。就是注重家校合作,通过家访、电话联系、网上对话等形式,共同教育孩子。

2、家庭实践。就是让孩子参与家庭事务,培养孩子热爱家庭、孝敬父母、学会生活。

3、亲子活动。就是以家庭为单位,参与学校或社会组织的各种活动,也可以通过旅游、走亲访友等形式,加强亲子关系,学会社会交往。

三、社区生活育德:

1、社区服务。就是组织和引导青少年参与社区服务,为社区里需要帮助的人,进行生活服务,并参与社区管理。

2、社会实践。就是在社区里尝试参与一些政治活动,进行一些经济活动,也可以参加一些公益性劳动。

促进小学生德育教学生活化 篇3

关键词:小学生;德育;学校化;生活化;网络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037-01

一、品质的重要性

“人之初,性本善”。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而言,成为一个拥有良好品质的人是其他一切的基础,也是成为一个有用的人的最基本的条件。对于小学生而言,积极有效的道德教育有助于小学生发展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二、存在的问题

1、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存在误区

对于小学生的“德育”,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指思想品德课。其实不尽其然,广义的德育不仅仅包括思想品德教育,还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在学校的德育实践中,将法纪教育、国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领域纳入到了德育内容中。内容的泛化降低了学生的兴趣,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再加上很多学校对德育的评价仍然是以试卷、分数定夺,因此,难以体现出德育的实际效果。

2、家长重视成绩,忽视品德教育

每个家长都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一个品德高尚、受人尊重的人才。不可否认,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仍然是以考试来作为标准判断,但是,作为家长,是否在关心学习成绩及身体健康外,关注过孩子的心理呢?家长种种期盼体现在日常的道德教育中,却是离本意越来越远。

3、不良信息网络泛滥,降低德育效果

首先,学生从学校课本上获得的知识已经跟不上网络信息带来的新变化,小学生仅仅依靠有限的书本知识是难以应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的。其次,网络信息的监管缺乏实效性,小学生难以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判断,从而无意间接触不良信息,从而难以自拔。最后,对于网络的问题少年,学校、教师以及家长采取的措施一致为打压和杜绝。在这样的情况下,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反逆心理,从而自暴自弃,进一步堕入深渊。

三、对策建议

1、多措并举,实现小学生德育“学校化”

(1)立足教材深意,灵活采用教学方法

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材是经过众多学者进行考察研究,最终确定编排的。因此,整本书的课程以及内容具有一定的深刻含义。按照不同年级的学生,教材的编写也相应的有不同的插画,可以说学生对画面的理解甚过于对字面的理解。将儿童喜闻乐见的童话、寓言故事或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融入到课程的教育中,引起学生共鸣,鼓励学生们向英雄榜样学习。

(2)德育要体现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

德育,说到底最主要的是思想上的教育。它在每个人的生活中无所不在,同样,事物之间都是互相联系的。一是尊重学生的情感。教学活动应该是认知、情感、行为这种心理活动的有机统一,德育重点的教育内容即思想道德,因此,要将自己同学生的灵魂放在同一个平行线上,正确把握教育的方向。将内容进行现实化讲解。引导学生在体会主人公思想感情的时候,要联系实际。运用联想法,启示学生。比如在自然课上,有对小昆虫、小动物一家的描写。启示小朋友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环境,给小动物们一个绿色的家。

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德育效果。对于实践活动,学生们都特别的热衷,这个时候,大家没有压力,思维和身体都处于活跃阶段,这时的教育会更加的深入内心,有助于铭记。比如,在学校进行“洗城”活动,通过亲身经历来了解环卫工人的不易,在外无论是自己的形象也好,为环卫工人着想也好,真正的把爱护环境卫生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2、德智并重,实现小学生教育“生活化”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是教育的第一站,紧而接之的是学校教育。家庭和学校占据了小学生百分之九十多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生活中对孩子的影响直接关系着孩子的德育效果。因此,要将德育“生活化”。使他们从小就萌发爱己爱人爱国的美好感情,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真正为他们良好的品德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家长要改变自己重智轻德的教育观。从自己做起,给孩子一个好榜样。

3、正确引导,实现小学生德育“网络化”

一是加强网络环境监督。家长和老师要鼓励小学生正确对待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敢于同其作斗争,同时提高学生的道德鉴别能力。二是利用网络优势,将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增加信息化方式。“德育需要网络,网络更需要德育”,德育工作,重点是以心换心、以爱博爱,要进行正确的引导,而不是一味的打压。三是借助网络桥梁,进行疏导讲解。现在的学生都好面子,有的问题自己说不出口,有的想法不想让别人知道。通过网络的QQ或者是微信来进行谈心,既满足了学生的自尊心,同时也有助于老师适时的掌握学生的情况,拉近感情,取得德育的效果。

祖国的发展要看明天,明天的发展要靠少年。品德是一个人之所以值得存在的根本。德育更应该从小抓起。目前我国的德育工作虽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但是大家可以看到学校、家庭以及社会,都越来越重视思想品德的教育。从最美女教师到最美妈妈,从诚信道德模范到十佳少年,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我国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在不断的提高。本文从学校、生活以及网络三个角度对小学生的德育方式进行了探讨,期望能够起到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绍佳;李 骥.学校德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寻[J].教育探索,2008,8:3-12.

[2] 刘小玄.当代未成年人家庭德育问题研究[J].教育探索,2010,5:5-13.

[3] 陆建新.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山东大学,2006,4:25-28.

[4] 胡海英.儿童教育探索[J].教育探索,2010,10.

大学生德育生活化 篇4

一、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困境与经验借鉴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诚信教育困境原因分析

当前我国大学生诚信教育现状堪忧,大学生不诚信行为经常发生,大学生道德素质不断受到社会质疑。几乎所有高校都设有《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基础》课程,但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难以保证。例如,在去年曝光的河南大学生高考代考事件就折射出整个社会的考试诚信问题;多所高校表示困难学生获得助学贷款并顺利毕业后存在拖欠还款等不诚信行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类。

1.社会中的不诚信风气

社会中的不良风气是大学生诚信教育出现困境的宏观环境原因。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不断满足着人们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各种需求,但一定程度上出现了金钱至上、权力至上的错误思想,这种错误思想造就了市场混乱,制假造假、违法经营行为时有出现。近年来相继发生“瘦肉精”、“毒奶粉”、“彩色馒头”、“地沟油”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这些事件表明整个社会的诚信缺失和道德滑坡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这些丑陋的现象对国家,对社会,对全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客观上也助长了个别大学生唯利是图的思想和急功近利的心理,给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2.诚信教育脱离实际

诚信教育脱离实际是大学生诚信教育出现困境的本质原因。道德教育有三个来源,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其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显性的,具有直接性和显著性,但当前的学校和家庭的道德教育具有超现实性,道德目标设置过高,与社会现实存在巨大差距,脱离生活的诚信教育使学生不能从内心形成道德认同,导致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例如学生从小接受道德高于金钱教育,但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就会接触到一些错误的世界观和道德观,使之感到困惑、焦虑和彷徨。同时,教育者的教育与教育者本身行为的矛盾也会导致这种冲突,例如扮演教育者角色的老师和家长常常在生活中出现不诚信行为,这种不诚信行为和近乎神圣的道德教育形成的巨大反差使学生从小建立的道德观如巨厦崩溃。

3.制度性监督机制缺失

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社会监管的不足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制度性原因。在中国,诚信道德是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形成的,也就是在一种封闭的生产关系、人员流动很少的社会条件下形成起来的,在这种历史大环境下,诚信问题不会成为突出普遍的社会性问题。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建立,人际关系开始变得紧密、广泛、复杂、频繁,在这种变化的环境和关系里,传统的约定俗成对人的行为约束是有限的,当维系诚信的传统手段渐渐失去了效力,而社会尚未建立或健全与市场经济所匹配的各项法律体系和规章制度,诚信缺失现象便会出现在各个领域中。大学生诚信教育终究是从道德到道德的教育形式,道德行为缺乏可操作性的信用约束机制,人们的失信行为得不到应有的惩罚,诚实守信者的利益也得不到有效的维护,这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失信行为的一再发生。

(二)国外大学生诚信教育经验借鉴

在美国,大学生诚信教育不是纯粹 的道德教育,而接近一种规范教育,诚信教育不是从理论到理论的教育,而越发关注生活中的各种诚信行为,对学术研究、考试、还贷等具体行为规定了具体细致的标准,使学校的总体要求能够落实到具体生活中。在日本人看来,道德行为可以直接地归结为“诚”的行为。日本学校的道德教育不单纯依靠道德课进行,而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使道德思想渗透于学校的各项活动中。梅原猛就曾提出应该进行心灵的教育、独立尊重的人格培养,把不撒谎作为最起码的道德原点[2]。在瑞士,诚信作为现代公民道德的重要内容。例如《瑞士民法典》规定,诚信是社会活动的重要原则[3]。在德国,国家建立完善的信用监管体系,每个公民拥有一套信用信息档案库,用以记录个人信用行为,个人信息档案库伴随公民一生,使得诚信教育脱离了宣传感化的空洞,成为一种实在有效的制度育人形式。

从上可以看出,国外大学生诚信教育十分重视生活实践,其德育生活化为我国诚信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思路。

一是重视渗透。重视通 过隐性教 育、学校环境、宗教活动来渗透诚信教育,注意在学校各科教学中渗透诚信内容,通过环境渗透使学生在诚信环境中受到熏陶,并使其内化为学生品质;在专业教育中进行诚信渗透使学生从新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诚信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诚信水平。渗透教育体现了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是整个学校和全体员工共同的责任,渗透是一种自然融入的过程,是一种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二是重视志愿者服务。培养服务意识是德育重要的一个方面,而且对于学生提高诚信意识意义重大。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一方面使学生加强对社会的理解,另一方面培养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社会责任和道德意识,让同学们了解人与人相处中诚信的重要性,了解社会对于大学生的要求,这样就为更好地开展德育提供一个大环境。三是调动各种社会力量,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在美国的学校内,随处可见校训、校旗、历任校长的照片等等。同时学校经常带领学生参观与诚信教育相关的纪念堂、图书馆、博物馆,以正面的社会和历史环境教育学生。

二、德育生活化在诚信教育中的实践路径

(一)诚信教育的目标贴近生活

诚信教育的目标有三个层次:一是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二是使学生掌握诚信行为规范,三是使诚信德性内化为一种生活习惯。

一是增强诚信意识。诚信意识是主体通过自觉、主动地参与诚信道德实践活动,经过一系列的内化而逐步形成的,这种意识从根本上说,来自于社会生活实践。因此,在大学生诚信教育过程中应当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社会实践,并对自己的道德行为进行分析、自省与反思,增强自身诚信意识。

二是掌握诚信规范。诚信规范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定的以诚信为行为标准的规则范式。个体的行为规范在社会生活中体现,因此,大学生诚信规范的培养应当放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完成,脱离社会生活的诚信规范是一座空中楼阁,毫无现实意义可言。

三是养成诚信习惯。诚信习惯是指人们在长时间的诚信行为后养成的一种稳定的 生活方式。诚信习惯行为已经脱离了意志的约束和限制,表现为一种不经意的自然行为,实际上诚信习惯是一种行为惯性,这种行为惯性依靠大量诚信行为累积而成。这些诚信行为只能来自于社会生活实践。

当代大学生崇尚务实,目标越贴近其生活,就越容易被他们所接受,也容易达到所期望的状态和水平。因此,诚信教育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我与社会等关系,选择能为普通学生接受,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目标。道德目标既要体现崇高性、超然性,又要体现可行性、现实性;既关注国家利益,又考虑人的现实生活需求,实现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

(二)诚信教育的方法突出实践

诚信教育需要理论指导,但更需要实践体悟。一方面,“诚信教育课需要思想理论指导”[4],这要求我们在高校课程教学中加强诚信道德理论指导,例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或职业生涯指导课中应当将诚信教育作为专题教育内容。这些专门的理论课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诚信道德的基本内涵和意义,将诚信作为自己立身立命的基础,使诚信道德内化为行为习惯,坚持将诚实守信作为为人处事的首要原则。学校在开展诚信理论教育的过程中,应更多地运用谈心式、感染式的方法,强调学生主动、积极、互动地学习,使学生将诚信理论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真正做到用心体悟诚信在生活实践中的意义。另一方面,诚信教育需要生活实践。一是要将校园作为重要实践课堂。学校应当使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自主广泛地开展主题活动,实现理论与实践相互印证。主题活动是大学生实现诚信道德品质实践外化的重要场所。主题社会活动形式可以是诚信承诺书、诚信榜样宣传、诚信征文活动、与诚信相关的党团日活动、诚信事迹展览等。要充分利用校园的文化资源和传播优势,在校内营造良好的诚信道德氛围。二是要将社会作为重要的实践课堂。学校要组织大学生广泛地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和行业进行参观学习和调查研究,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诚信的内涵,真正做到从实践中提高诚信觉悟。

(三)诚信教育的环境形成系统

一是全体教职 员工都要 成为实践 诚信的表率[5]。教师作为教育者,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担负着为人师表的榜样作用。要想使大学生诚信教育取得效果,教师首先要做到诚信为人,起到诚信表率作用。首先,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引导者,在大学生心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辅导员的行为时刻受到学生的关注,因此辅导员的行为举止和教育导向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其次,专业课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学术地位和人格魅力,因此专业课教师的行为是否诚信对学生有着重大的影响。专业课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真正做到“德艺双馨”,身教重于言教,良好的身教对大学生道德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夯实诚信教育的基础[6]。大学生诚信教育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孤立的过程,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成功需要依托中、小学诚信道德教育。因此,要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必须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否则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就会基础不牢,难以取得好的教育效果。未成年人处在人生成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诚信道德养成的重要阶段。对未成年人诚信道德教育要在充分研究未成年人的心理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将未成年人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利用各类资源、环境进行主题教育活动。

三是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高校应当将大学生诚信教育放在制度框架中进行,建立诚信档案是大学生诚信教育制度化的重要内容和 有效途径。大学生诚信档案的记录内容应包含学习行为诚信、经济行为诚信、生活行为诚信、择业行为诚信等,这些行为评价应当与大学生素质测评及奖学金评比、研究生推荐、学生干部选拔、入党考察及各类评优工作挂钩。诚信档案建设是一种重要的制度教育,通过建立目标、设定方案、制度内化、评价教育等方法进行教育,不断地提醒着学生在学习、生活、择业等各方面坚持诚信做人。

大学生德育生活化 篇5

2008届专科生毕业德育总结

题目:人生价值与大学生活感言姓名:

指导 教 师:

专业 名 称:机械自动化

论文提交日期:栗晖班级:一班2008.6论文答辩日期:

答辩评审组:

评阅人:

人生价值与大学生活感言

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他问:“谁要这20美元?”一只只手举了起来。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他说着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仍有人举起手来。

他又说:“那么,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么样呢?”他把钞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只脚,并且用脚碾它。尔后他拾起钞票,钞票已变得又脏又皱。

“现在谁还要?”还是有人举起手来。

“朋友们,你们已经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课。无论我如何对待那张钞票,你们还是想要它,因为它并没贬值,它依旧值20美元。人生路上,我们会无数次被自己的决定或碰到的逆境击倒、欺凌甚至碾得粉身碎骨。我们觉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无论发生什么,或将要发生什么,在上帝的眼中,你们永远不会丧失价值。在他看来,肮脏或洁净,衣着齐整或不齐整,你们依然是无价之宝。”

这是一则很有意思的小故事,在我们即将毕业的时候,更加体现出了它的可贵。在马上要走上社会的过程中,很多同学都丧失了自己应该有的斗志,丧失了自己可贵的自信。记住,要相信自己的能力,认识自己的价值。

想起自己的大学生活,刚刚入学时,真的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当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时,已经快要毕业了。如今大学三年转瞬离去,对现实与未来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在即将结束这段人生历程的时候,回头去看……有悔恨有痛苦也有快乐,我觉得有一些话应当写出来,作为对自己三年生活的总结。

一、大学生活总结

大学三年,不仅使我学习到了专业知识,为以后的走向社会,开始工作做了准备,同时又教会我如何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为社会多做贡献,培养了我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我今后的人生道上,大学三年的生活学习的经历使我受益匪浅。

学习是学生的职业,这份职业同样需要有智慧、毅力和恒心。我觉得大学生的首要任务还是学好文化知识,所以在学习上我踏踏实实,一点也不放松。我认为好的学习方法对学好知识很有帮助,所以在每次考试后,我都会总结一下学习经验。一份耕耘一分收获,每每看到自己可喜的成绩,我就会感叹只要你有决心,没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同时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所以不能满足于现状,应该时刻鞭策自己努力奋进,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才不会故步自封。对于我们机电的学生来说,不仅要学好书本知识,更要增强动手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我更加深入的了解我所学习的专业。实习期间,我学到了许多在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让我对这个专业产生更

为浓厚的兴趣。对于我自己能力的提高也有帮助,锻炼了我全方面的能力,让我对自己更有信心。

在生活中,大学时期的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刚进校门时,校园里就贴满了招生的广告和五花八门的社团,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爱好参加。那时,我也积极参加了社团,并进行了一些活动。这些经历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我的身心时刻保持愉快,可以认识新的同学,开阔自己的视野,学习别人的长处。同时,我还参加过许多社会实践活动,为TCL、长城等品牌做促销及品牌推广员,这些活动都极大的丰富了我的生活,让我在自力更生的同时,体会到了赚钱的不易,更能理解父母辛苦供我上大学的艰难。如果说大学生活给了我什么的话,那就是友谊和经历。友谊让我有了很多新的朋友,经历让我的思维灵活,可以从多种角度考虑问题。为以后的漫长人生路做好了铺垫。在思想上,我经历了很大的转变。上高中是为了能进入大学,努力奋斗,而进入大学,就进入了一个自由、无拘束的田地,没有人管你,你必须有自我约束力。做到自律、自学、自省。我从一开始的散漫自由渐渐转变的自律、自学。在思想上端正态度,树立人生目标、学习目标。在系里担任学生助理员时,努力为系里,班里多做贡献,系里的老师平常的教诲,让我明确了做人的道理,让我明白了如何努力向上,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在思想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终于在2007年6月22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工作上,担任机电系分团委书记期间,我努力分团委老师及其他学生干部把工作做好,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我也会竭尽全力而不会

推三阻四。我深知,集体的力量才是强大的,只有服从集体利益,你的个人利益才能有保障。但有时也会因为我的拖沓和失误而影响到工作,给其带来不便。大学校园就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我们扮演着被培养对象的角色。老师是我们的长辈,所以我对他们尊敬有加。同学们就像兄弟姐妹,我们一起学习,一起娱乐,互帮互助,和睦的相处。集体生活使我懂得了要主动去体谅别人和关心别人,也使我变得更加坚强和独立。我觉得自己的事情就应该由自己负责,别人最多只能给你一些建议。遇到事情要冷静地思考,不要急躁。不轻易的承诺,承诺了就要努力去兑现。生活需要自己来勾画,不一样的方式就有不一样的人生。

二、大学生活体会

总结三年大学生活,有几点体会写出来,和大家一起,共同勉励:

1、自我尊重

自我尊重,这是容易理解的,我认为自我尊重最重要的是要得到别人的尊重,要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学会尊重别人;自我尊重,还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外观形象,能够时刻尊重别人其实是一种更高的自我尊重。

2、为对手着想

做任何事都需要合作,需要团队,忘记了队友的利益就等同于忽略了自己的利益。要在竞争对手中获得给自己一个弥补缺失的机会,为以后获取更多的收获。在学习工作过程中不应忘记了给你的竞争对手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协助对方实现他们的目标。

3、适应环境

面对这样一个激烈竞争、适者生存的社会,让自己适应环境,让环境接纳自己是我们毕业生走进这个社会首先要学会的。我们不应再为许多事抱怨了。我们应该有一种面对现实、接受现实、改变现实的精神。当我们走上社会,我们和一个初中毕业打工者一样,都要出卖劳动力,很多方面我们甚至都赶不上他们,这就需要我们放下自己的尊严,从基层干起,从点点滴滴干起,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到上大学的价值!

4、决心和恒心

一个真正优秀的大学生应该时刻保持决心和恒心!在现实的前面不要气馁,无论现实多么残酷都不应该放弃,任何时候都要努力,微笑的面对。执着是一个人最难得的品质,扬弃急功近利和浮躁的心,经久必成!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有的同学考研没有成功,不是他们没有能力,而是没有坚持到最后。有了决心和恒心,我们所需要的就只是默默无闻,持之以恒的执着的按计划去完成了。

大学让我学到了不少的专业知识,也让我成熟了许多,即将走上工作岗位了,心里少不了惆怅,少不了对学校的依恋,告别了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我们走向的是以后的人生路,一定要认识自己的价值,相信自己的实力。

基于学生生活的德育探索 篇6

[关键词] 德育;特色品牌;德育工作室;经典阅读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生活与德育,二者的关系如同母鸡与鸡蛋,谁先谁后两者关系难以理清。类人猿进化成人类,便有了人类生活。原始人为了便于群猎,串起树叶、剥下兽皮遮体。可见,人类最原始的道德行为,来自于最原始的生活需要。在人类生活进化史中,文明的催化作用十分明显。

自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素质教育走进了校园,灵动睿智的课堂、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让学生的综合素养有了质的提升。但不难发现,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应试教育也是热火朝天。学生有“三拼”:拼成绩、拼分数、拼特长。“豆芽菜”“小胖墩”“近视眼”逐年增多,学生厌学、逃学甚至跳楼时有发生。少数学生出现了“双重人格”,想的与说的不一样,说的与做的不一样,老师在场与不在场不一样,校内与校外不一样。心理专家分析,这是儿童在重压之下的一种反弹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深层原因在于大人而不在于儿童。事实上,教学内容仅局限于教材,教学方法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和心理需要的灌输式,说教式教育依然存在。为了让德育真正回归生活,变神圣德育为底线德育,笔者联系所在学校的德育工作实际,谈谈基于学生生活的德育探索。

一、树立特色教育品牌

2005年8月,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命名狮山实验小学为“陶行知教育理论与实践成果奖先进集体”;2006年12月,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命名学校为“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先进集体”。以此为契机,学校提出打造“行知路上狮山娃自主教育”的特色品牌。

“行知路上狮山娃自主教育”品牌的确立,既符合学校实际,又吻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发展的特点。学校先后开展了“环保狮山娃”“科技狮山娃”“健体狮山娃”“勤学狮山娃”“求真狮山娃”“创新狮山娃”等系列活动。为了激励学生,表彰优秀学生,学校改革了“三好学生”的评选制度,制定了“优秀狮山娃”评比方案。“优秀狮山娃”评比设一个综合奖(行知狮山娃)以及五个单项奖(德育方面的文明狮山娃、智育方面的勤学狮山娃、体育方面的健体狮山娃、美育方面的艺术狮山娃和劳动方面的劳动狮山娃)。勤学狮山娃观赏运河美景,去吴文化胜地采风;道德狮山娃去疗养院送温暖,尊老敬老;健体狮山娃攀登天平山,少年凌云志;求真狮山娃祭扫烈士墓,悼念先人,继承遗志;劳动狮山娃远足太湖边,放养白花鲢……

开展“狮山娃自主教育”系列活动,这样的德育鲜活真实、生动具体且效果明显。活动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既考虑到了学生思想特点的针对性,又考虑到了实践中的可操作性,为师生共同成长搭建了舞台。

二、设立德育“名师工作室”

为整合优质德育资源,建立优秀德育教师之间合作互动的培养人才机制,2013年4月,笔者所在的“楼靖怡德育名师工作室”成立,区教育局命名授牌。为了有效利用这个德育教学平台,工作室在运作过程中力求做到“五个注重”:注重德育课题研究和课程开发,注重品德教学实践和能力指导,注重业务提升和专业发展,注重课内与课外的有效结合,注重搭建舞台促进德育骨干人才的成长。工作室在运作实践中,通过开展“班主任专业发展”“优秀班集体建设”“精品德育活动设计”“两会两课两活动”“德育特色品牌建设”“家校沟通研究”“师生心理健康指导”等专题的研究,切实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

三、开辟主体性德育实践基地

学校把“学校阅览室”改为“狮山娃阅览室”,“学校科技室”改为“狮山娃科技宫”,“心理咨询室”改为“狮山娃心语室”,另外还新辟“狮山娃行知规图文展”“狮山娃艺苑”“狮山娃读书廊”“狮山娃地震馆”……每新辟一地,总包含“狮山娃”三字,这既是对主体意识的强化,也是对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尊重。它体现了教育工作者对德育认识的深化,其实质是对德育实践中学生主体性的认识,正是这种思想认识上的变革带来学校德育的崭新局面。

四、开展经典阅读活动

纵观当下,有相当数量的青少年儿童处于异己非我、片面偏执的境地。他们在生活中感兴趣的是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眼睛整天盯着米老鼠、奥特曼、平板电脑,普遍表现出情感脆弱、性情急躁、精神浮躁、思想迷失。如何构建青少年儿童的精神世界?经典是建筑心灵殿堂的基石,学校不妨尝试把经典还给学生。在为分数而忙碌的当下,学校开展经典阅读活动需要勇气,更需要方法。

在笔者所在的学校,学生从走进校园第一天起,就开始了读经典的生活。学校对每一名学生都拟定了有针对性的阅读计划,从纯拼音版到注音版再到文字版,循序渐进。由于历史久远,经典大多文字晦涩难懂,学生能读通读顺尚且吃力,何谈理解其中意思?教师必须与学生一起制订阅读计划,师生一起读,一起背,一起交流。在学生阅读经典的道路上,教师有时候要“搀着、扶着”学生走,即集中识字,逐字逐句讲解、点评,范读或领读,借助视频展示故事情节等。启蒙第一步必须走稳踩实,培养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

为防止经典阅读活动的开展流于“一阵风”,确保操作的可行性,学校在操作中抓住三大要素,即内容、时间、师生同行,具体如下:

内容:以江苏省教委有关中小学阅读推荐书目、古诗古文背诵的书目为蓝本,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对书目加以增删。组织精干教师力量编辑简易校本教材,师生人手一册。校本教材试运行中每年集中修缮一次,直至适用无讹为止。

时间:学校统一将阅读时间排进学生校园活动时间,各班在规定时间内安排活动内容、进度及活动形式。

师生同行:要想学生读经典,教师必须先读经典,做好模范带头。教师把个人阅读计划贴出来,请学生监督。在共同阅读中,教师释疑解难,与学生交流心得,调动全体学生的阅读兴趣,收获阅读带来的成功体验。通过经典阅读这条有效的德育途径,让学生在美妙的阅读中体验快乐,寻找生活情趣,找到人生理想。

德育是爱,是学生成长的雨露阳光。让德育源于生活,优化生活,在生活中开花结果,是每位德育工作者神圣的职责。近日,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生守则》,提出的要求更加具体,也更加贴近生活。修订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制定学生“够得着”的守则。德育工作者要抓住这个契机,让长期被高高架空的德育回落地面,返璞归真。

大学生德育生活化 篇7

关键词:大学德育,改革动因,策略选择

随着人本思想、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兴起以及对主体性教育理论的广泛接受与认同, 对大学传统认知性德育的批判日渐强烈, 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尤其是个性发展, 让道德回归生活的呼声越来越高。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 杜威、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已及近年来国内大学对道德教育实效性低下的反思, 都为大学道德教育回归生活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但为什么要回归生活、如何回归生活却还是一个需要系统考量的问题, 需要对其改革动因及策略选择进行系统的逻辑建构。

一大学德育生活化的改革动因

1 主体性教育理论引入和发展是大学德育生活化改革的理论动因

随着主体性教育理论引入和发展, 道德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本质上是对受教育者道德主体性的培育过程, 是一种主体性教育已经成为了学界和广大德育工作者的思想共识。大学主体性道德教育, 是指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的要求, 通过启发、引导大学生内在的道德需求, 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道德教育环境, 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道德教育活动, 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能够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道德认知和实践的社会主体。简而言之, 大学主体性道德教育是一种培育和发展大学生的主体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基于这样的理论基础, 大学德育革新直接指向了德育的生活化。

2 大学德育的突出问题是德育生活化改革的实践驱动力

当下大学德育效果已备受质疑, 大学生道德冲突事件此起彼伏、层出不穷, 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归结其根本原因, 是学校道德教育严重脱离社会生活, 脱离学生个体的现实生活。传统德育是一种知性化道德教育, 其建基于知性化思维逻辑之上。知性化道德教育将道德视为一种外在于人、外在于生活的客观存在物, 将道德教育看成是引导学生认识和把握这种客观存在物的科学认知活动。知性化道德教育是“理性化”“科学化”的教育, 其根本缺陷在于将道德教育局限于科学理性的世界, 而忽视了道德教育的根基在于生活世界。当下大学生道德失范, 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生活道德失范。从学习生活、社会生活到网络生活, 大学生生活范畴的每个领域基本上都出现了许多道德失范的突出问题, 学术造假、考试作弊、拖欠贷款、缺乏社会公德、网络毁谤、网络欺诈、网络黑客等都成为了大学生道德失范的突出表征。德育效率低下的问题使大学德育处于困窘与尴尬境地, 现实中存在的种种道德失范的问题, 引发了大学德育生活化革新的强大实践驱要求。

二大学德育生活化的逻辑维度

1 德育即生活的逻辑起点

只有现实生活才是教育得以发展进步的源动力, 教育是因现实生活而存在, 并因现实生活的不断变化而变化。而道德教育属于教育的一部分, 显然无法脱离现实生活而存在, 脱离现实生活的道德教育形同虚设, 毫无价值可言。大学道德教育只有回归到现实生活之中, 以现实生活为依托, 关注包括学生课堂生活在内的所有社会生活, 才能使德育显示出鲜活旺盛的生命力, 才能使学生真正感悟和体验到道德教育在现实生活中的无尽的力量和作用。

2 培养生活实践中的道德主体

实践唯物主义认为教育的目的理所当然地是培养实践性的主体, 通俗而言就是生活的主体。人自身的生活实践是创造人的对象世界和人自身的基本机制及人的根本原因, 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方式。从实践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出发, 就会得出大学德育生活化的目的是将大学生培养成具有实践意识、实践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道德主体, 成为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能动地从事现实活动和改造世界的道德主体。

3 生活化道德主体的生成基础

道德实践是道德主体得以产生、存在与发展的源泉与基础。大学德育必须重视道德实践活动在道德主体生成方面所具有的基础性地位。道德主体是在两类实践活动中生成与发展的, 即“对象性实践和交往实践, 前者形成主客体之间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后者形成主体之间的交往关系”。有的观点认为主体产生于三大活动:劳动实践活动、社会交往活动、符号语言活动。既然道德主体生成的基础是道德实践活动, 包括对象性的实践活动与交往性的实践活动, 那么, 在大学道德教育中就应该重视道德实践活动, 建立实践性的道德课程体系, 为大学生道德主体建构创造良好的途径。

三大学德育生活化的策略选择

1 加强德育内容与生活的关联

大学生道德失范现象都是通过他们日常生活的行为表现出来的, 因此要促进大学生道德主体的生成和发展, 德育的内容也就必须从实际出发, 必须联系生活, 远离日常生活的德育内容对于学生而言是枯燥的, 是教条主义, 会引起学生的反抗和抵触而无法达到重构其道德的目的。首先, 教育者必须从关注学生的角度出发, 必须关注学生生活的全过程, 关注学生生活的全方面, 要了解学生在想什么, 要明白学生要什么, 要知道学生正在关注什么, 如在德育内容选取上可以把大学生日常关心的时事、娱乐或受学生欢迎的热播的电视剧作为案例或切入点, 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德育内容和学生品德发展相吻合, 才能确保德育内容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其次, 德育内容要取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 贴近大学生个体。要使德育内容具体生动易为学生所接受, 就必须从大学生平常参加的活动入手, 以大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为切入点, 同时帮助学生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接受德育, 并感受到道德的力量。大学生的道德失范表现于生活, 因此从生活出发的德育内容除了易于被大学生接受外, 教育者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促使大学生杜绝道德失范的行为。

2 采用贴近生活的德育方法

要解决大学德育一直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 使大学生在道德上能够做到知行合一, 能够把社会的道德标准外化为个体的行为, 在德育方法上就必须采取贴近大学生生活的方式。尤其是现在大学生面对多元的世界, 他们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 如果单纯地使用理论灌输的方法会使大学生对现有的道德规范产生怀疑, 难以对其加以认同, 自然也就无法形成相应的道德认知, 外化为相应的道德行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要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 帮助他们认识社会, 了解国情, 增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因此必须在社会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德育, 在现实生活中挖掘能被大学生所接受的德育方法, 提高受教育在德育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首先, 要在理论灌输的基础上以实践体验法实施德育。理论灌输是必要的, 但是“理论是灰色的, 生活之树常青”, 必须在理论灌输的基础上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进行体验, 使受教育者在体验中形成道德认知, 做出道德判断。同时, 通过道德教育实践, 受教育者会明白所接受道德标准的真正含义, 明确道德规范的必要性, 有助于受教育者形成对道德规范的认同。其次, 贴近生活的德育方法是指要根据大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实际有针对性地、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大学生中必然存在道德认知水平高低参差不齐的现象, 如果搞一刀切的德育方法也会出现大学生对德育抵触的心理。必须在生活中与大学生接触, 发掘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方法, 才能真正发挥德育实效。

3 实现德育领域“生活化”全覆盖

大学生生活的空间是立体多维的, 涵盖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 既有现实的生活世界也有虚拟的网络世界等, 因此要消除大学生的道德失范现象, 要促进大学生道德主体的生成和发展, 就必须使德育的领域覆盖学生生活方方面面的空间, 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的德育领域提高德育的实效性。首先是要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环境。在社会环境方面, 政府要加大投入完善公益性文化设施, 通过大众传媒的正面舆论宣传和引导来净化社会环境。学校层面通过不断地改善德育目标, 改进德育方法, 创新德育内容, 逐步形成适应新时期大学生需要和特点的道德教育方式, 抓好校风学风建设,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做到“管理育人, 服务育人”, 发挥学校在道德教育中的主导和主阵地的作用。家庭是道德教育的基石, 因此在家庭层面家长要重视对自己子女的德育, 不能认为德育只是学校的事情, 家长要在道德上起到模范表率的作用, 在平时要关心自己子女在校的各方面情况, 尤其要倾听子女在生活上的烦恼及遇到的挫折, 及时关注子女的心理健康, 从而为大学生的道德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 在德育领域中要坚持现实生活与虚拟生活相结合。随着科技的发展, 网络正改变着大学生的实践方式和交往方式, 大学生的道德失范现象也开始表现在网络生活领域, 因此对大学生的道德进行重构必然不能离开网络生活世界的德育。网络生活虽然是虚拟的, 但是它毕竟也还是以现实为原型, 可以通过网络发现大学生的情绪动态, 如通过BBS论坛的学生发帖, 通过微博上学生的日志了解学生, 关注学生, 并从中发现学生在道德上存在的问题, 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 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唐克军, 吕娜.德育生活化的方向:传统与民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5 (6) .

[2]赵惜群.德育生活化路径新探[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8 (6) .

[3]赵惜群.德育生活化理论探源[J].郑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3) .

[4]朱建平.从失范到和谐:当代大学生道德重构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07 (5) .

中等卫生学校学生德育生活化探究 篇8

1 德育生活化的涵义

所谓德育生活化, 即以密切联系时代生活为特征, 开发利用富含价值引导功能的现实生活资源, 通过主体道德生活实践, 实现道德自律体系的自主建构, 从而提高主体的道德生活质量而进行的德育[2]。德育工作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 将德育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让学生在生活中接受德育。

2 中等卫生学校学生道德现状

目前, 中等卫生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自理能力、学习能力、自律能力、责任感、为人处世能力较差, 感恩意识、爱国主义观念、集体主义观念不强等问题, 这已成为影响教学与学生管理工作的突出问题。中等卫生学校学生道德状况的基本特征如下。

2.1 行为偏差明显

不少在校学生在组织纪律性、文明礼貌、社会公德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缺陷。主要表现为经常迟到、旷课, 不讲究卫生, 说粗言秽语, 破坏公物, 行为不端等。学生大多缺乏客观的自我评价标准, 目中无人、自我鄙薄;不尊重教师和同学, 学习态度不端正, 自控能力差, 盲从心理严重。因而, 常发生因不愿受到约束而反抗教师、厌学、上课睡觉或逃课等现象, 有的学生更是动不动就起哄喧闹、打架斗殴。学生“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现象十分普遍。

2.2 存在心理问题

由于家庭和社会的原因, 一部分学生不仅在道德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 在心理方面也存在问题。如求知欲低下、责任感缺失、自我封闭、固执偏激、忧郁疑虑或亢奋冲动等。因此, 往往表现为沟通困难、凡事漠不关心、离群独居或难以亲近、习惯撒谎欺瞒等。这为教师了解事实真相、调解纠纷和因势利导进行教育增添了不少阻力。

2.3 法制观念淡薄

一些学生做事我行我素、狂妄自大, 不懂得遵纪守法。他们法制观念淡薄, 往往身处犯罪的边缘还浑然不觉, 反而觉得自己“义气”、“荣耀”、“够酷”。

3 中等卫生学校德育存在的一些问题

3.1 德育要求没有突出学生的差异性

现阶段的德育, 主要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为主旋律, 忽视了学生之间的差异, 试图将性格各异、兴趣不同的学生教育成同一模式, 显得有失偏颇。

3.2 缺乏对学生的关注和不尊重学生的权利

现阶段的德育更多的是制度制订、纪律的约束, 缺少对学生应有的尊重和人性化的关爱, 管理中刚性有余, 柔性不足, 学校只关注学生言行的“是非”而忽视与学生心灵的“共鸣”, 这已成为当前德育的突出问题。

3.3 德育内容脱离了生活

杜威和陶行知都主张将教育与生活相联系。然而, 现今的德育却与生活实际相脱离, 主要表现为:首先, 德育内容回避了生活中的矛盾与丑恶现象。其次, 德育内容相对陈旧, 没有做到与时俱进。

3.4 德育模式不符合教育的规律

目前的德育模式存在着说教多、灌输多的问题, 学生毫无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缺少学生主动参与的德育收效可想而知。

要改变这一现状, 就必须构建自下而上、稳步提升的德育目标体系, 贴近生活, 注重实践。这就是德育的发展趋势———生活化趋势。

4 如何使中等卫生学校德育生活化

4.1 强化国情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了解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清楚中国的国情和发展史, 因此在学生的日常德育中应加强国情教育, 使学生对中国的历史与今天都有一定程度的认识。要利用好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 同时可开设相应的课程或以选修课、第二课堂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国情教育。

4.2 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

活动是德育的生命, 没有了活动, 便没有了德育[3]。德育实践活动要立足于生活, 以生活为中心展开。学校要在搞好课程建设的同时加强德育实践, 把学生引向社会, 引入生活,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德育实践活动, 广泛交流和沟通[4]。在开展德育实践活动时, 要注意从学生的兴趣、情感、需要等方面出发, 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进行独立思考的机会, 使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努力探索, 不断强化道德认识, 促进自身道德素质的提高。

4.3 结合职业特点开展医德医风教育

中等卫生学校的学生未来大多会从事基层医护工作, 因此在德育工作中应加强医德医风教育。要让学生学习了解古今中外一些医德高尚的医家的良好医德, 如华佗、孙思邈、李时珍、希波克拉底、南丁格尔等。同时要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医者之风, 加强对学生的“四心 (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 ”教育及卫生法规教育和良好行为规范的教育, 使其明确今后要努力成为一名医德高尚的医务工作者的目的, 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崇高思想, 担负起我国实现医疗卫生事业现代化的重任[5]。

4.4 加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要利用节日、纪念日等对学生进行德育。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使其学会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 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学会正确使用网络资源等, 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

4.5 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课作为德育生活化的主阵地, 要从多方面发挥作用。首先要改变传统的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 采取参与式的教学模式, 以如何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为主要目的。其次要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通过学生感兴趣、有需要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再次要尊重每一名学生的差异, 尽量使每一名学生都能接受有效的德育。最后, 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发挥垂范作用, 在工作上“学高为师”, 在生活中“身正为范”, 在社会上“为人师表”, 以高尚的师德促进德育目标的实现。

总之, 德才兼备才是真正的人才, 中等卫生学校要在强化专业教学的同时, 结合自己的实际使德育生活化, 营造全员参与的德育的大环境, 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使学生的道德素质不断提高, 个性得到充分发展[6]。

关键词:中等卫生学校,德育生活化,德育实践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R].2004.

[2]仲小燕.论德育生活化与生活德育化[J].当代教育论坛, 2008, 6:34.

[3]于兴艳.德育生活化——学校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2:19.

[4]苏虹.生活化道德教育的本质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5, 8:55.

[5]王如兰.医学伦理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

大学生德育生活化 篇9

关键词:生活德育,涵义

生活德育已不是一个新鲜的用词, 从美国的杜威到陶行知早就对此词赋予了时代特点的涵义, 自上世纪90年代这一提法又重新受到德育界的广泛关注, 自此掀起了倡导“德育回归生活的”潮流。关于对“生活”和“生活德育”的理解, 可谓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一、中国自古至今对“生活”的理解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 对于“生活”的理解各有不同, 例如:在《孟子·尽心上》:“民非水火不生活”中对生活的解释就偏重于“生存”;在《汉书·王莽传下》中:“明告以生活丹青之信, 复迷惑不解散”。颜师古注:“生活, 谓来降者不杀之也”, 《后汉书·朱浮传》中有:“上下火焦心, 相望救护仰希陛下生活之恩”。这里的“生活”就是“使活命”之意, 而来自现当代一些文学作品中“生活”的涵义则被演绎的更为丰富, 有时被解释成为“为生存发展而进行各种活动的经验”, 有时被理解成“生活费用”。这些对于“生活”的理解让我们时而清晰时而迷惘, 对于这一看似简单实际复杂的词语, 不同人有着不同解说。中国生活学首倡者黄现璠认为:生活, 狭义是指人于生存期间为了维生和繁衍所必须从实的不可或缺的生计活动, 它的基本内容即为衣食住行。但是当代学者高德胜认为:生活是指处在主体间际的人与环境相互作用, 满足需要, 创造意义的过程。

二、国外学者对于“生活”的观点

“生活世界”是现代西方哲学中出现的一个重要范畴, 自胡塞尔第一次提出这一个概念以来, 维特根斯坦, 海德格尔, 哈贝马斯都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对生活世界的关注。胡塞尔认为“生活世界”是前科学的, 前逻辑的, 未被课题化的, 原初的和具有奠基性的世界, 同时也是直观感性的和主体经验到的世界, 它是先验主体的构造;而维特根斯坦认为“生活”是人的活动, “生活”的形式是给定的。哈贝马斯认为生活是人交往行动的背景, 它的发展、运作和再生产也需借助交往行动, 借助语言才能实现。杜威, 20世纪学界公认的现代哲学大家, “生活”的概念是杜威“教育即生活”命题的基础, “生活”的概念贯穿于杜威道德和道德教育理论的始终, 杜威说:“我们使用‘生活’这个词来表示个体的和种族的全部经验。‘生活’包括习惯、制度、信仰、胜利和失败、休闲和工作。 (1) 同时生活是一种机能, 一种包罗万象的活动, 在这种活动中机体与环境都包括在内 (2) , 这里杜威对生活的理解与他对“经验”的理解似乎也相似。

学者唐汉卫认为现代西方哲学向生活世界的回归表现出哲学由对自然界的关注转向了对人, 人之生活的关注, 关注人的生活世界的独特性, 关注人类社会存在的问题, 洞察到人类社会的生存危机, 意义危机等一切与人有关的危机需要从人与人的关系层面上, 从人自身的活动领域寻求解决, 而不是从自然中, 从人的活动之外寻找原因和化解方式。因此哲学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在根本上是与现代社会的发展相一致的 (3) 。

三、有关“生活德育”的理解

1、“生活”与“道德教育”的若即若离

从历史角度观察生活和道德教育关系, 就会发现道德教育和生活的分和离并非自古有之, 而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受到多种外在元素的渗透与冲击而逐步形成的。在原始社会, 道德是融合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的, 只有当人类有了更高级的思想活动和丰富物质财富之后, 才出现的分离。

古希腊罗马时期是西方文明的开始, 道德教育与生活的分化也从此时开始考虑。苏格拉底这位古希腊教育史上第一位系统思考伦理和教育问题的思想家, 从他将哲学的探讨重心转向人, 哲学才真正从思想领域回到实践生活, 但他在道德教育上, 强调对永恒的、普遍的道德知识的传授, 道德教育过程的本质就是通过对话, 讨论等方式来记住、理解道德知识, 而不是实际地去生活和体验, 他提出的“美德即知识”, 即认为美德教育和培养的过程主要视为对知识的学习, 可以看作这时已存在道德与生活实践相分离的倾向, 而柏拉图在其老师理论的基础之上提出他的“回忆说”, 再次将道德的根源归为人的理念, 将理论与实践生活分割。中世纪西方出现的道德教育与生活的分离宗教神学认为道德教育上的主要目的是放在人死后的“超自然空间”—“天堂”, 道德传播主要内容上多以宗教教义为主, 这些教义仍然与现实生活遥遥相望。近代以来, 自文艺复兴则在西方呈现出道德教育与生活结合与分离的错综交叉时期, 但是更多学者是重视道德教育的意义及道德教育发展, 忽视着道德教育的生活实践性。

而中国道德教育从儒家道德教育看起, 就将“仁”的思想贯穿始终, “爱人”和“忠恕”理念驱使其道德教育更主要的目的是要塑造“顺民”, 所以儒教最终成为统治者手中的思想指挥棒。近代中国由于受到西方思想科学主义的冲击, 再加上对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道德教育教条化学习的因素, 在相当程度上我们的道德教育也逐步呈现出了二者的分离状态。

2、有关“生活德育”的研究现状

关于生活, 杜威立足实践的角度看到了生活的作用, 同时也看到了教育是一个经验的传递与沿袭, 经验的交流与沟通的过程, 而这一过程需要通过“生活”这种普通的方式不断延续下去, 在生活中不断实践和不断“习得”, 这就是真正的“教育”。因此, 他总结出“教育是一种生活方式, 是一种行动方式”。 (4) 道德教育过程也是与生活过程同步进行的, 而且道德教育只有在生活过程中实现才能体现出它真正的涵义和真正的魅力。因此在杜威看来, 所有只要与人发生互动的社会机构都是教育性的。近代陶行知先生曾师承杜威, 他认为“教育即生活”对生活的意义强调较轻, 于是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主张, 在《百侯中学复校十周年祝词》一诗中提出了“千教万教兮, 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兮, 学做真人”的教育目标。 (5) 当代学者唐汉卫在《生活道德教育论》中有:所谓生活道德教育, 是和脱离生活的尤其是科学化的道德教育相对而言的, 它强调应该充分认识到生活之于道德和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不可因偏执于某一方面的追求而忽视了生活是道德教育的真正基础这一本体型的规定。简言之, 就是生活道德教育或者说以生活为基础的道德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在热爱生活、了解生活、亲自去生活的过程中培养德性, 学会过一种道德的生活, 而不是在现实生活之外的另外一个世界里去培养一个人的道德。 (6)

3、对于“生活德育”的个人看法

对于“生活”与“德育”我们不难看出这样三个主要切入点:第一, 道德教育是一个与生活同步进行的活动;第二, 道德教育只有在生活中才具有生命力, 才更有意义;第三, 道德教育在生活中进行的同时也成为调节生活的主要杠杆。因此对于“生活德育”, 笔者认为:生活德育是使道德主体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自然地培养其道德德性, 继而在实践性生活中成为一个有道德德性的人的活动, 让实践生活的道德教育功能在此得到充分体现。

4、民族地区大学生“生活德育”的界定

民族地区高校是党和国家为解决国内民族问题而建立的综合型普通高校, 是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 是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基地。民族地区大学生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特征, 民族院校大学生德育教育具有更加特殊的重要意义。因此, 笔者认为民族地区大学生“生活德育”应该是结合民族地区文化背景和民族地区大学生的特点, 使得民族地区大学生在其丰富的民族文化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自然地继承和培养其民族优秀道德品质和道德德性, 使得优良的民族传统道德品质内化为调节社会生活的实践精神。对于这一概念的理解有助于我们在民族地区的大学生生活德育教育实效性的研究中做进一步的探索。

注释

11 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第7页

22 傅统先译:《经验与自然》,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第8 页

33 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

44 杜威:《教育科学的资源》, 载赵祥麟, 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1年版, 第284页

55 《陶行知全集》第七卷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第992页)

论高职学生的课余生活及德育引导 篇10

一.高职院校学生课余生活的现状

高职学生从紧张的高中学习状态中解脱出来, 进入高职院校后, 学习一下子放松了。新的学习环境, 新的学习模式, 大量的课余时间不知道如何安排, 他们会感到茫然, 不知道该如何利用这个自由时间。怎样使高职生认识周围环境的变化, 合理地支配自由时间, 促进自身的发展, 是学生管理工作者亟待深思的问题。

1. 高职院校课余生活的松散性。

课余生活与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相比, 是非正规性的活动, 怎样利用课余生活, 取决于学生的心理;学生怎样实施活动, 没有固定的要求。学习习惯比较好的学生, 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合理的安排时间, 参与一些活动,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也有一些学生比较懒散, 自我控制能力不强, 不愿意参与课余活动。

2.高职院校课余生活的随意性。高职院校的课余生活没有固定的内容, 学生自己想要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高职学生的学习生活比较轻松, 又远离家庭, 摆脱了父母的管制, 使他们获得了绝对的自由, 在课余时间, 可以上网、聊天、打牌、抽烟、喝酒等, 表现出课余生活的随意性。

3.高职院校课余生活的单调性。课余时间为高职生接触社会提供了一个机会。但是学生自身在高中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下, 对课余生活的认识不足。再加上高职院校为了扩大招生规模, 比较注重教学设施方面的建设, 而忽视了对学生休闲场所的建设, 导致高职学生的课余生活单调乏味。

二.高职学生课余生活存在问题的原因

1. 学校资源不足, 教育观念滞后。

一些高职院校都是由中专升上来的, 随着高职的扩招, 学校的课余活动设施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管理注重的宏观制度的实施, 对学生课余需求基本上是持一种放任态度。学校组织的课余活动, 都是注重形式, 不看重实际效果。另外, 课程设置的不合理, 课堂教学的枯燥无味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从而导致学生不愿意再参与课余生活。

2. 学生自身认知存在问题。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清楚自己所接受教育的特点, 因为分数低选择了就读高职院校, 从思想上产生自卑感与失落感。如果没有及时地教育引导, 高职学生可能会堕落, 课余生活中沉溺于游戏, 获得精神上的快感。一些学生脱离家长的管教后, 大量的课余时间不知道如何支配, 整日无所事事。再加上学生的自动控制能力较弱, 不知道如何安排课余时间, 充实自己的人生。

3. 社会上不良价值观念的影响。

我国正处在思想观念的变革期, 社会价值观念出现多元化倾向。高职院校不再是与外界隔绝的象牙塔, 而是全方面地开放于社会之中, 社会观念中的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对学生的思想产生较为严重的冲击, 对学生在课余生活中的活动选择、学习态度等造成较大的影响。

三.高职学生课余生活进行德育引导的途径

1.定切合实际的课余生活教育计划。高职学校的课余生活教育计划要从学校实际出发, 以学生的发展为基础, 弄清学生的发展方向, 确定教育计划。课余生活计划要包括课余生活教育的目标、方式、具体实施条件、以及对活动的评价等, 计划既要满足高职学生课余生活的需求, 又包含德育、智力、审美、创造等方面的内容。

2.培养学生正确的课余生活观念与意识。科学的课余生活观念是提高课余生活质量的基础。所以, 学校课余活动教育首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课余观念与意识, 合理科学地安排时间。通过课余生活教育, 使学生认识到课余生活对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作用, 对课余生活的选择会对以后的发展起到什么样的影响;促使学生根据自身实际, 参与有意义的课余活动, 达到预期的收益。

3. 培养学生必要的课余生活能力。

课余生活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合理地安排时间和掌握必要的课余生活技能。合理的安排时间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而要掌握必要的课余生活能力, 可以通过参加兴趣小组实现。每个兴趣小组都有一个比较专业的人员, 以便进行指导, 不同的兴趣小组之间又能相互促进, 共同进步。

总之, 高职学生的课余生活是高职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生进行娱乐、提高自身的重要途径。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者要正确引导学生的课余生活, 适时地进行德育教育, 加深学生对课余生活的认识, 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张盈, 高职院校学生闲暇生活现状分析及引导措施,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12

[2].刘宝吴晓燕, 高职院校学生课余生活状况的调查与研究,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6

大学生德育生活化 篇11

关键词:知识;课堂;课外实践活动

中学生正处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一方面可塑性很强;另一方面,他们又年轻幼稚,缺乏社会经验与识别能力,因此,很容易受到社会负面影响。在他们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将形成:“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复杂情况。可见,中学阶段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时期,也是影响一个人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必须将德育教育的工作渗透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过程中。

一、以知识为载体,从思想上渗透德育知识

爱国主义教育德育的核心,各学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都是同本门学科的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如语文学科同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学、同文质兼美的爱国篇章的学习相结合;历史学科以祖国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实,中国人民前赴后继反侵略斗争和无数仁人志士探索救国救民这条路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地理学科通过以祖国的地理环境、辽阔的疆域、丰富的资源,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的学习,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运用我国灿烂的科技文明史,我国历代科学家热爱祖国的创造发明的事迹,解放后我国各族人民在这些领域所取得的科技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等。新中国成立后,在爱国主义这面旗帜的召唤下,许多海外游子看到民族的生机,中华的希望,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克服重重困难,远涉重洋,回到祖国的怀抱,决心用自己的知识,改变祖国的落后面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许多在国外留学的知识分子,学成归来,用自己的聪明和才智来报效祖国。他们说得好:“我们的祖国在中国,我们的事业在中国”,“我们是华夏子孙,决心用自己的知识和才华报效祖国。”浙江大学的路勇详,在联邦德国获得了工程科学博士学位,并登记了五项专利。许多单位提出给他高薪和优越的工作条件,但路勇详丝毫没有动心,他毅然回到日夜思念的父母之邦。

二、在课堂上渗透德育知识

学科德育有固定的课程、相对稳定的教材、专职的教师等。而学生在校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在学科的学习上。这些条件切实保证了各学科都能够有目的有计划地在教学实施德育教育。热爱祖国,是人民对这片哺育过自己和自己祖先的土地和深厚感情。我国历史悠久,山川秀丽,人杰地灵,有着璀璨的文化传统和英勇的斗争精神。这些都是爱国主义的坚实基础。

作为一个爱国着,就是要把个人的才华、精力和热情全部倾注于维护国家利益上面,把个人的成败从属于宏伟的祖国建设事业。这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相反,一味只求得个体的成功,甚至竭力逃避应对祖国承担的义务,这种人就不能成为爱国者。

每一个平凡的岗位都体现爱国主义教育的舞台。作出惊人之举的人物是爱国者,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为国家作出奉献的人,也是爱国者。上海有家宾馆的一级厨师,远赴欧美表演烹饪的技术,轰动当地,多次受人挽留,但她未带一件洋货载誉归来。她为在国外备受欢迎而自豪,更感动上海的厨房是她报效祖国的最佳场所。从她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具有朴实民族自尊心的美好心灵。

作为一个爱国者应热爱科学,作为一种道德,不单是指科学知识的获得,还包括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与追求真理的坚强意志。对学生来说,热爱科学,首先意味着建立起科学的信念和用科学知识造福于人民的坚定目标。崇尚科学,是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要求。学生在学校所受的教育,主要是科学知识,今后在建设祖国的事业中,将承担起发展科学技术的神圣使命。因此,必须有一辈子献身科学的思想准备,培养事实求是的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坚忍不拔的拼搏精神,而这些品质是需要不断磨炼的。

三、在课外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知识

人的政治思想素质,从品德行为养成,基本观点的确立,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个过程中,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知识经验的积累是基础,对教育内容的领会、接受、内化是关键,实践、认识不断反复由量到质的过程。

德育大纲指出,要寓德育于学科教育之中,要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把学科内容和德育之精髓融为一体,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要在渗透上下工夫。

大学生德育生活化 篇12

一、目标与思路

作为以服务社会民生为己任的基础教育学校,传统上门式家访应当是推进家校互动的有效途径,是学校开展“生活德育”探究的一个重要载体。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通讯技术日益发达,教师与家长的联系方式不断发生变化。传统家访不断被电话、短信、QQ、微信等现代网络通讯手段所替代,而走近内心、有温情的深度交流却越来越少,这也导致家长对学校工作不了解,教师对学生在家情况不清楚。由于家校双方信息无法对接,一旦出现问题,双方就会产生矛盾。因此,开展“百名教师访千家”活动,就是要“打开校门、走进家门、敞开心门”,让德育工作者走进学生家庭,走入学生真实生活,寻找学校德育工作新的增长点。

二、过程与方法

“百名教师访千家”既是对传统家访的回归,更是学校推进“生活德育”的一次具体实践。为此,学校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从提高认知、完善制度、丰富内涵、创新形式、评先树优、挖掘资源等多方面开展学校德育工作,力求取得实效。

(一)提高认识、完善制度,让教师主动走进学生生活

学校把“百名教师访千家”活动作为推进“生活德育”的重要载体,通过校务办公会议、中层干部会议、党员大会、教职工大会等对“百名教师访千家”活动进行宣传和动员,提高了全体教职员工对家访工作的认识。同时,学校还通过家长会、校园网、校刊等渠道向家长、社会进行宣传,使家长、社会与学校达成高度共识。学校还专门制定了《吴淞中学“百名教师访千家”工作要求》,精心设计了《吴淞中学家访手册》,出台了“吴淞中学家访优秀案例评选展示活动方案”,形成推进家访活动的一系列工作制度,从而确保“百名教师访千家”活动能够顺利开展。

1.两个“全覆盖”制度。学校要求全体任课教师参与“百名教师访千家”活动,做到教师参与“全覆盖”。由德育处牵头,年级组落实,班主任协调各班级任课教师全员参与。学校对每一位教师参与情况进行核实登记,作为教师评价指标之一。同时,学校要求教师利用寒暑假对每一名学生进行家访,做到学生家访“全覆盖”。

2.“五个重点访”制度。学校特别规定了针对特殊学生群体的“五个重点访”,即对单亲家庭、父母不在身边、家庭困难、身体有残疾、行为有偏差的学生优先重点进行家访。对这五类学生的家访情况必须体现在班主任家访工作总结中。

3.“跟踪访”制度。对于一些存在特殊困难的学生,通过一次家访很难取得明显效果,学校要求进行“多次访”和“跟踪访”,并对这类学生建立家访档案。教师的家访要以解决学生、家长切实困难为出发点,采取有效措施给学生、家长送去有“温度”的关怀。

4.“集体备课”制度。学校要求家访前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开展“集体备课”,认真研究学生的特长与不足,分析问题潜在的原因,初步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确保家访能对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随着认识的加强和制度的完善,教师们主动走进了学生的真实生活,任课教师不再局限于学科教学,同时还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将“生活德育”理念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二)丰富内涵、创新形式,让学校德育贴近学生生活

1.丰富传统家访内涵,让学校德育“活”起来

提到家访,很多教师仅停留在报成绩、谈问题的层面上。这是传统家访让家长尴尬、让学生反感的重要原因,也因此导致学校德育工作变得僵化而毫无生气。怎样通过“百名教师访千家”活动让学校德育工作“活”起来?

开展“百名教师访千家”活动要求教师把家访的重点放在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上,力求家访内容多元化、方式人性化。在家访活动中,教师需要完成家校共建的五个任务。一是宣传解释学校办学宗旨、思路和做法;二是解释学校落实上级各项政策的做法,使学校工作更加透明;三是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情况,共商教育计策;四是了解学生在家表现及家庭基本情况;五是向家长征求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家访中,教师与家长、学生在宽松环境中聊家常,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走近学生真实的内心世界。通过家访,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育。良好的家校交流,也让家长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更注重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鼓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进取心。

2.创新“多对一”模式,让全体教师“动”起来

提到家访,教师们往往会有一种倾向性观点:家访是班主任的事。其实,一个班级几十名学生,每个学生存在的问题都不同,尤其是到了高中,学科学习专业性强,具有一定深度,班主任很难开展跨学科的有效指导,“单枪匹马”地开展家访工作往往让班主任感到“力不从心”。因此,吴淞中学采取由一名班主任与多名任课教师共同访问一名学生家庭的“多对一”模式,让班主任在家访工作中更多地扮演一个组织协调者的角色。家访前,班主任对每一个学生的基本状况进行梳理,明确其优势与劣势,有针对性地组织相关学科教师参与对该生的家访,从而提升家访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学校音乐、美术、劳技、体育、心理等学科教师也积极参加家访活动,对特长学生进行家访指导。“多对一”的家访模式,充分调动了每一位任课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全体教师“动”了起来。

3.注重家访反馈,让家校互动“转”起来

学校要求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家访后共同填写“家访手册”,对家访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特别是学生、家长对教师教学、学校管理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认真梳理,并及时反馈到德育室。德育室汇总整理后上报学校,由学校校务会议讨论并提出改进措施。这使得教师在家访中,既注重加强对“学困生”的学习方法指导,帮助他们找出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并及时给予帮助;同时又注重加强对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着力解决因家庭教育缺失而导致的学生行为偏差等问题。倾听家长、社会对学校教育的呼声,努力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融合,让家校互动“转”了起来。

(三)评先树优、挖掘资源,让活动成果滋润师生心田

要让德育工作贴近学生生活,走进师生心田,学校德育工作不应仅仅关注形式的创新,还要关注工作方式的深入、工作品质的提升和工作实效的提高。家访不仅仅要触动学生、家长的心灵,更要触动家访者的心灵。学校家访的过程应当是推动教师自觉提升师德的过程,是促进教师真正做到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力量源泉,是教师体味教育真谛和价值的重要途径。因此,学校十分注重“百名教师访千家”资源挖掘工作。每次活动后,学校都会及时举行家访征文活动,召开经验总结交流会和下一轮家访工作推进会,评选表彰在家访过程中表现出色的教师和学生,让一个个在家访中发现的感人小故事和案例滋润每一个师生的心田。

三、成效与反思

(一)家访让学生的校园生活更多彩

通过对家访反馈信息的梳理,学校发现学生、家长普遍反映“高中学习压力较大,孩子心理负担过重”这一问题。为此,学校德育处联合教导处、科研室落实场地设备、师资配备,实行显性课程与隐形课程相结合的心理特色课程,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学校在原有10多门研究性课程基础上,开设了40多个学生社团,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大赛、艺术文化节等校园文化活动,帮助学生充分释放压力,展现自我。同时,针对学生提出的“学校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不足”这一问题,学校德育处和团委在学军、学农等传统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开展了“人人都是志愿者”主题活动、暑期挂职锻炼活动、高中生职业生涯导航活动等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综合能力、健全人格,将“生活德育”理念贯穿于德育工作始终。

(二)家访让学生的学习生活更轻松

在学校德育工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往往是学生学业压力过重,无力参与德育活动。在家访过程中,学生、家长也提出了“学生作业负担较重”的问题,对此学校研究制定了“吴淞中学作业布置规范”,分年级、分学科细化作业布置要求,切实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而针对在家访过程中发现的一些学习特别困难、家庭情况特殊的学生,学校积极采取行动开展帮困助学工作。

与此同时,学校还采取多项措施,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补助力度。班主任结合家访了解的情况,积极开展“两免一补”工作;学校设立“思源奖学金”,对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予以奖励;学校还组织教师积极开展“多对一”、“一对一”帮困结对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案例]2013届的小C同学学习认真刻苦,与同学友好相处,行为规范良好,但是性格比较内向,成绩一直不理想。这让老师们非常焦虑,也深感遗憾。在寒假家访中,老师们惊讶地发现,这个默默无闻的学生原来成长在一个极其困难的家庭中。在一间不到20平米的房间内,小C的母亲长期卧病在床,还有年老的大伯需要照顾,全家依靠做保安的父亲每月1800多元的工资维持生活。由于内向胆小,小C没有向学校申请经济补助,他的学费成为这个家庭不小的经济负担,再加上小C到校外机构补课的开销,更加重了这个家庭的经济压力。班主任了解了小C的真实生活状况后,立刻行动起来。首先班主任对小C进行心理辅导,消除其心理压力,鼓励他愉快地申请了学校的“学费减免”。第二周班主任组织班级的任课教师就他的问题召开专门研讨,针对小C的薄弱学科请教师轮流为小C提供“一对一”的学科辅导。有了老师的针对性辅导,小C退掉了校外机构的补课,家庭经济负担大为减轻。卸下了经济包袱的小C,性格开朗了很多,学习也变得轻松了。最后小C顺利考上了大学,为整个家庭带来了希望。班主任在家访工作日记中这样写道:“面对面和家长交流,走进孩子的真实生活,掌握学生的真实需求,老师才能切实感受到改善教育手段、改进师德教风、提升教育水平的必要性。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德育工作才是真正有效的。”

(三)家访让学生的家庭生活更和谐

在家访过程中,教师们更深切地感受到现代社会家庭关系中的不和谐给学生身心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单亲家庭增多、夫妻关系紧张等。特别是高中阶段的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不和谐的家庭关系让处于青春叛逆期的他们更容易产生心理和生理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最初表现为成绩下降,继而表现为行为举止不良,家长往往因不理解而责骂,却不知道行为背后的真实原因是生活给予了他们难以承受的“压力”。对此,学校力图通过家访活动,让教师走进学生的真实生活,与家长真诚交流,寻求问题解决的突破口。虽然学校、教师在协调学生家庭关系方面的能力十分有限,但我们力图通过与父母的交流,推动父母双方在关心孩子健康成长、促进孩子学业进步上达成一致,尽可能形成教育的合力,由此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案例]2014届高三学生小W从小父母离异,跟随母亲生活。母亲为了生计忙于工作,无暇顾及他的生活。渐渐地,从初中开始他就沉迷于网络,成绩不断下降。父亲知道后指责母亲教导无方,母亲责怪父亲教育缺位,由此家庭矛盾不断。生活在争吵声中的小W为了躲避家庭的烦恼,在网络中越陷越深。班主任李老师在第一次家访中就敏锐地发现了这个家庭的特殊性。随后在短短一个学期中,李老师对这个家庭进行了四次家访。与小W的父母进行沟通,让他们正视孩子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促成他们在孩子的教育上达成一致。为了帮助小W戒掉网瘾,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李老师帮小W申请了住校,确保一个无网环境。教师每周一次与小W交流谈心,还安排优秀学生做他的“小老师”,协调其父母共同探望、关心孩子……就这样,在李老师真诚的关心和耐心细致的帮助下,小W成功地戒除了网瘾,回归现实生活,成为一个积极向上、有理想、有追求的青年。在2014年高考中,小W成功地考上了一本,这让师生二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李老师在家访经验交流会上说道:“了解学生真实生活是开展‘生活德育’的前提与基础,是生活的改变推动了这个孩子人生的改变,从中我真切地体会到了做教师的价值。”

上一篇:内外机制下一篇:电动机功率的验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