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德育的(共12篇)
大学生德育的 篇1
近年来,我国高校发生多起投毒案件,震惊了全社会。在我们震惊之余,更需要反思教育到底培养了什么样的年轻人?我们的德育工作中存在着哪些问题亟待改进?
笔者认为我们要努力探索为90后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德育方法,提高德育实效,开展道德训练营这一新实践项目。
一、创新德育模式,开展“大学生道德训练营”项目
“大学生道德训练营”由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建立,依托传媒学院专业特点,2年为一个学制。
“大学生道德训练营”自2014年4月9日正式启动以来,本着“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宗旨,以提升大学生道德修养与提升道德实践能力并重。在道德认知训练方面,通过邀请名人讲师开展道德讲坛的活动,丰富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在道德敏感性训练方面,开展了“无手机课堂推广”、“红色漂流书屋”以及“寝室和谐法则推广”等活动。在道德实践训练方面,“道德训练营”在桐乡市各社区、桐乡市中小学、桐乡市茅盾纪念馆等单位建立了“道德实践志愿服务站”等志愿活动。
二、大学生道德训练营,遵循个体道德发展规律
英国著名哲学家彼得斯汲取皮亚杰、弗洛伊德及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总结出个体道德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我中心阶段,在此阶段的儿童,为了避免惩罚或是获得奖励,只做权威人士(教师或家长)规定的事情;第二阶段,规则遵从阶段,在此阶段儿童推理的一般机制已经得到初步发展,认为规则是“同龄群体和权威人士的赞同所支持的东西”他们“喜欢遵从规则并陶醉于这提供给他们的权力感之中。”[1]第三阶段,自律实现阶段,以“自律”为主要特征的这一阶段非常复杂,这一阶段存在着可靠性(或真实性)概念、规则的反思及意志的力量发展等问题。“青少年要完成这些发展并不能仅靠他们自身,更需要教师(或家长)给他们提供各种各样具体的参与机会。”[2]遵循青少年道德发展规律,遵循训练—教育—交往这一道德生成模式,道德训练营有目的、有计划通过各类训练活动让学员参与进来。
依据彼得斯的观点,道德的生成是一个连续、动态、积累的过程。在个体心理发展的第一阶段,自我中心阶段,训练、模仿是很好儿童道德行为养成方法。第二阶段,遵从阶段,儿童认知和推理能力有了初步的发展,开始认识到某一道德行为与一定的道德理论有着紧密的联系。“大多数少年儿童都已经从道理上懂得,应该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准则来调整自己的行为。”[3]通过教育让学生掌握关于道德的观念,明白说谎的可耻,对自己、他人、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在第三阶段,自律实现阶段,学生在训练形成的诚实习惯的按照所获得道德准则规范自己、监督他人,在实践交往中认识到生活中也存在“善意的谎言”。训练营通过训练习得道德行为,教育巩固道德观念,交往实践中运用理性认识来分析对复杂道德现象进行剖析,对当代道德认同危机进行全面的反思,以期达到内心的震撼和道德判断能力的提升。
三、大学生道德训练营,强化道德训练注重知行统一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证明:外在说教就不可能真正内化为思想意识,进而外化为合乎规范的行为。“道德训练营”开展道德认知训练、道德敏感性训练、道德实践能力训练等项目通过个体的实践,不断形成、巩固、强化,实现知行统一。
从苏格拉底、赫尔巴特到科尔伯格,主张“美德即知识”他们致力于促进学生道德认知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而在现实生活中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品德,不在于其懂得多少道德理论,而在于其能否按照一定道德准则进程践行。“在道德领域中,知识决无自足的价值。它的价值在实践。”[4]通过组织学生参加“道德讲堂”、“无手机课堂推广”以及暑期支教等训练项目,在具体的图景下促进学生的道德修养提升,知、情、意、行互相联系、互相统一。教师对道德伦理的讲授,更要在实践生活中训练开展“道德实践志愿服务”以及“寝室和谐法则推广”等训练项目。有组织、有计划的通过道德训练营活动这类项目活动来获得道德体验,产生积极的道德情感,树立持久的道德意志,以达成知行统一。
摘要:“大学生道德训练营”是由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建立的创新性实践项目。通过道德认知、道德敏感性、道德实践能力训练等项目,以实践为导向,汲取以实践为核心的体验模式,努力探索为90后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德育模式,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德育实效。
关键词:道德,创新,教育,价值功能
大学生德育的 篇2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导学生如何做人,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现在的学生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舒适和备受呵护的环境中成长起来,很多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缺乏耐挫能力,生活上追求奢华,与人攀比。在当前的形势下,我们如何在教育教学中有效地落实德育情况呢?我就这些年的德育工作实践,谈一谈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和大家一起交流。
一、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进行德育。
学生有相当长的时间是在课堂上接受教育。因此,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
首先,通过思想品德课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我利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运用掌握的道德认识对某种行为、动机作出是非、美丑、善恶的判断和评价,以提高学生对错误言行的鉴别能力。
其次,充分发挥主题班会的作用。主题班会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形式之一。在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我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教育。“守法”是对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针对平时学生出现的违规现象,在六(1)班召开了以《规矩·方圆》为主题的班会。会上,同学们从古代“规”、“矩”谈到今日的“规矩”、“规章”;从“规”、“矩”给我们作图带来的方便,谈到“法律”给以我们各种权利和各项保护。孩子们越谈越觉得我们需要“法规”,生活时刻离不开法律,进而纷纷表示要自觉去遵守法律,维护法律。
再次,在其他各学科的教学中,也要渗透德育。如: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真、善、美”;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勇敢精神,对学生进行耐力的锻炼;在音乐、美术教学中,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
二、利用丰富多彩的各种形式的活动进行德育。
活动是育人的载体,活动可以使人的潜能得以发挥,活动可以给学校、班级带来生机与活力。我充分利用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例如:每年清明节,学校都组织祭扫烈士墓活动。我就要求学生活动前围绕主题搜集资料,缅怀英烈,活动中,在烈士墓前以不同的形式悼念英烈;活动后,通过征文评比、行动争星学习英烈。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之情,从而增强学生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每年春季,我都组织学生去春游。在活动过程中进行各种行为评比,孩子们在高高兴兴的玩乐中学会自主、学会谦让、学会合作,实现了变他律为自律。在母亲节到来之前,我号召学生去查询母亲节的来历,了解妈妈每天的生活、工作情况,母亲节那天送给妈妈一个惊喜。这样,学生们了解了母亲的伟大,从而懂得了要孝敬父母、体谅父母的养育之恩。
三、与社会、家庭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德育。
学生置身于社会大环境中,无时无刻不受社会各种现象、各种风气的影响与冲击,这种影响与冲击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我们要利用正面影响,消除负面影响。
(1)在增强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方面,我经常请警察叔叔给同学们作法制教育报告,播放法制教育影片,给同学们讲有关遵纪守法的故事。
(2)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勇于实践的品质方面,我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走向社会,积极参加社会劳动,帮助农民伯伯干农活,参观工厂,进行社会调查,既培养了学生们热爱劳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又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欲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现在的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不少家庭对子女的溺爱多于管教,娇养多于关爱,偏护多于诱导,还有的家庭只重视孩子智力的发展,不太关注道德品质的培养,针对这种情况,我就采取召开家长座谈会和家访的形式。对学生的发展情况和家长进行“协商”,共同探讨教育的方式方法,同时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家长一起关注孩子的精神道德,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通过和社会、家庭的共同教育,才能使学生真正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乘风破浪,激流勇进”。
四、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学生对教师的硬性约束教育,有时会产生逆反心理,我就设法调查学生的心理,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自我教育。首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让同学们谈体会,说看法,在加以正确的引导,使学生明事理,辨是非。其次,在班级管理上,发挥班干部和小组长的作用,使他们成为管理的主人,同时也增强了他的组织观念和责任心。
大学生礼仪修养的德育思考 篇3
礼仪的道德教化之道
伦理学视角的礼仪,是指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交往中形成的,以风俗、习惯、传统的形式固定的道德行为规范。具体地分析礼仪的道德功能,可以概括为三个基本方面:
1.以礼“引”德
礼仪作为一种基础性的行为规范,可以“引导”人们加强道德修养。在“仁、义、礼、智、信”这些基本的道德规范中,礼是很重要的范畴;在人的行为规范中,礼仪是最起码的、基础性的规范。“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人而无礼,焉以为德。”(扬雄:《法言·问道》)不学习礼,就无法立身处世;如果人没有礼,就谈不上道德修养。从人的一生来看,最初接触的行为规范就是“礼”和“礼仪”。人出生后,首先教给他的是简单的礼仪知识和规范:在接人待物方面,要恭敬、谦逊、礼貌;在仪态仪表方面,要端庄、调和、文雅。这是人生的第一堂德育课。此后,人们才学习善良、宽容、诚信的道德规范。这就是以教“礼”为基础,引导人们加强道德修养,提高道德素质,逐渐成为有道德的人。
2.以礼“显”德
礼仪作为一种道德精神的外在形式,可以“显现”人们的道德水平。礼仪可以展现一个人的道德素质,从他的仪态和行为中,体现出对“礼”的价值的认知水平和对“礼”的执行的修养程度。从“礼”和“礼仪”的关系看,实际上是一种本质和现象的关系。“礼”是道德精神,“礼仪”是道德行为,“礼”是“礼仪”的内在本质,“礼仪”是“礼”的外在表现。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总是通过“礼仪”来显现“礼”的修养,显现一个人的内在的道德素质。人的道德素质是沉淀在内心世界的,但是,它可以通过人的礼仪行为表现出来。所以,观察一个人的仪态仪表、行为举止、语言文字,往往可以了解他内心的道德世界,包括道德认识、道德倾向和伦理精神,从而评价他的道德水准和修养程度。
3.以礼“保”德
礼仪作为一种操作性强的道德规范,可以“保证”道德原则的实施。礼仪这种规范和准则的操作性很强,可以用语言、文字、动作进行准确的描述和规定。礼仪是待人接物的道德规范,也是保证“礼”的实施的基本条件。“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礼记·冠义》)礼的开始,就是要体态端正,面色和悦,语言流畅,做到这些,礼就具备了。“礼”和“礼仪”的关系,也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所以,我们选择适合“礼”的内容的“礼仪”,就可以贯彻“礼”的精神;选择适合道德原则的“礼仪”,就可以把道德原则的要求按照“礼仪”的方式组织起来,落实到人们的行动上。通过礼仪教育和训练,可以帮助人们增强内心的道德信念,掌握正确的行为准则,在社会交往中进行标准化操作,从而保证道德原则的实施。
加强大学生礼仪修养的重要性
1.帮助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任何社会的交际都离不开礼仪,而且人类越进步,人类的社会化程度越高,人们就越需要礼仪来调节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是交际生活的钥匙。讲究礼仪既是文明的表现,同时也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需要。
当代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他们十分渴望获得真正的友谊,进行更多的情感交流。但由于缺乏礼仪修养和交际技巧,不善于有效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也不了解别人的需要和情感,导致一部分大学生人际交往受挫,进而影响到了自己的心理健康。因此,进行大学生礼仪教育,让他们了解社交礼仪的内涵和基本规范是提高大学生交际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手段之一。
2.彰显大学生内外兼修的新形象
目前,在不少高校中存在这样的现象:大学生学的是高层次的道德规范,在实际行为上却往往达不到基本的道德要求。这与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和期望相差甚远。国家要求高等学校广泛开展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要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礼仪是人类维系社会生活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要求,礼仪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大学生进行礼仪修养教育,就是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基本理念、规范、内涵的传授和训练。通过教育,使他们掌握并以基本的礼仪规范去完善自我的行为,做到“诚于中而行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把内在的道德修养和外在的礼仪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彰显自我的良好气质。
3.强化大学生文明行为,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
礼仪修养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内容。普及和应用礼仪知识,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通过礼仪修养教育,让大学生明白言谈、举止、仪表和服饰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修养、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礼仪修养,培养大学生应对酬答的实际能力,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具备基本的文明教养。通过提高大学生的文明意识、行为规范促进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推动和谐社会的进程,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
4.帮助大学生顺利社会化
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而礼仪修养教育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因为,礼仪是整个人生旅途中的必修课。任何一个生活在某一礼仪习俗和规范环境中的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该礼仪的约束。大学生正处在社会化的重要时期。他们有一种强烈地走向社会的需要,同时又普遍存在一些心理困惑,比如,走上工作岗位后如何与领导、同事打交道,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进行自我形象设计,如何尽快地适应社会生活等社会交往问题。学习和应用礼仪标准,使自己成为一个集丰富文化知识和良好礼仪修养于一身的新人,从而促进自我顺利进入社会,融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
加强大学生礼仪修养教育的途径
具有鲜明时代精神的新型人才观强调在大学生的诸多必备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是灵魂,文化素质是基础。从这一意义出发,在人才培养上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为一体,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为根本、提高文化素质为基础,全面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就变得尤为重要。礼仪修养教育实施途径有以下四方面:
1.切实完善高校德育体系,从加强学生品德修养和文化素质入手,加强学生的礼仪教育
良好的文化素质是一个人文化涵养的体现,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升华人格、陶冶情操,为未来的发展和更好地做人、做事、做学问奠定广博的文化底蕴。我们要通过丰富多彩的德育途径,着力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使学生具备一颗善良的心,具备优良品质,这是加强学生礼仪修养的根本途径。
2.开设礼仪修养教育课程,从加强学生礼貌知识入手,加强学生的礼仪修养
礼仪修养教育说到底就是一种更加注重人才的人文精神之养成和提高、重视人才的个性人格之健全和完善,是一种更为重视使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理念。大学生礼仪修养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层面,同样遵循着从知识传授到能力培养再到素质涵育的教育逻辑,从知、情、意全面入手,切实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礼仪修养。礼仪修养的知识不是孤立的,有关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的知识都是大学生“为人”、“做人”所应必备的知识。不断向学生传授礼仪修养知识,激发其提高礼仪修养的内在积极性,提高对自身行为的评价和选择能力,坚持不懈地规范自己的言行,塑造新一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
3.积极创造礼仪实践的机会,从加强学生守礼、行礼的实际能力入手,加强学生的礼仪修养
能力是素质的一种外在表现,加强礼仪修养教育,要从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与他人共处共事合作的能力,即“做人”的能力。更加注重渗透性教育、养成型教育,更加注重大学生的体验、内化过程,增强学生守礼、行礼的实际能力和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4.努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从营造文明育人环境入手,加强学生的礼仪修养
礼仪素养教育应该渗透到一切教育之中,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注重潜移默化地熏陶和知识的内化过程,重视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必要的硬件建设,使学生接受环境的熏陶;更重要的是加强软件建设,高校的所有教职员工都要十分注意自身的礼貌修养,为人师表,把造就具有高度礼仪修养的大学生的工作落到实处。同时,还应高度重视对学生的自我修养、自我教育意识及能力的引导和培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做一个正派的人,就必须进行自我教育。通过自我修养和自我教育,把他律化为自律,把强制内化为自制,才能把外在的影响内化为自己的品质并外化为自觉的行动。
注重学生的“德育” 篇4
关键词:学生教育,德育,作文教学
社会在发展, 人类在进步, 随之一些不道德的现象也随之蔓延。如贪污腐败现象, 一些政府官员, 国家培养几十年, 而他们从一点一点的不道德行为, 最后蔓延成犯罪, 既毁掉了自己, 也给国家造成了损失。结合当前社会上的不良现象, 我在作文教学中积极渗透“德育”, 使学生在学校里就打下良好的基础, 将来走向社会也会是一个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 为扭转不良社会风气, 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倡导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可见书好教, 教做真人而不好教。我在作文教学中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看法和做法。
一、说老实话, 做诚实人
我在几十年的小学作文教学中, 自己始终把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这一观点放在首要位置。叶圣陶论述“真实”时曾经说过:“从原则上讲, 要是真实的、深厚的, 不说那些不验证、浮游无着的话, 从写作讲是要诚恳的、严肃的。”我在作文教学中, 教导学生们一定要说真真话, 大胆说, 随心写, 即便是有些事情说的不对, 出现一些不健康的情绪, 也没不大惊小怪, 更没有必要求全责备, 要同学们诚于衷, 形于外, 自然而然, 说真话、做实事。这样不仅有助于养成表里如一, 坦荡做人的品质, 同时也能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我曾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作文题《写出自己的心里话》, 要学生写出自己心中想说的话, 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方面可以毫不顾忌, 心里想什么就写什么。学生们一看作文题目便面露喜色, 他们认为这个作文题目使他们有了表达心声机会。很快每位学生都埋头写自己作文, 教室里面超乎寻常的安静, 只有作文笔划纸张的沙沙声, 学生们把作文交上来后, 不少学生都表达了自己心声, 如对课堂教学表达自己的看法;倾诉自己对已故亲人的怀念;个别学习落后的同学则希望老师对他们再热情些, 鼓励更多些, 使他们鼓起振作勇气和决心, 篇篇作文都展现了一颗学生滚烫的心和真挚的情感, 真是令我特别感动, 对学生每一篇作文我都写了评语, 充分肯定了他们的优点。针对作文里面言辞比较偏激的学生, 为了鼓励他们以后敢于说真实话, 评语中我也仍以肯定优点为主。这样, 既调动了学生说真话的积极性, 也培养了学生做人诚实的品格。
二、抓住关键, 渗透教育
叶圣陶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这里的求真是指追求真理,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由于学生受到的家庭与社会的影响不同, 性格特征存在着的差异和不同, 因此老师们要仔细考察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 要因人而异地提出不同的德育要求, 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顺应社会的发展与需要, 做到高标准与基本标准相结合, 促进不同类型的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如有的学生家庭背景不好, 从小养成了不良的习惯, 满口脏话, 好打人骂人, 欺负同学, 这时候就应引导其不说脏话, 应礼貌待人, 尊重他人, 要与同学团结互助;有的同学在学校表现很好, 劳动积极, 学习进步, 而在家中, 则任性骄横, 目无尊长, 这时候老师应倾注心血, 争取家长支持配合, 引导其言行一致, 在学校和家里一样。教师要从培养其吃苦耐劳, 乐意助人, 做事有坚强的毅力, 磨炼自己的意志。老师要了解每一位学生, 根据不同的德育基础, 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培养, 使其养成良好的品行。
三、注重身教, 严于律己
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的言行也是在育人, 教师的观点、品质、态度、言语、仪表都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成为学生道德指路人, 并不在于他时时刻刻都在讲大道理, 而在于他对于人的态度, 对学生对未来公民的态度, 能为人师表, 在于他有高度的道德水平。”教师用美好的心灵去纯洁学生的心灵, 以高尚的品行去教化学生, 要以崇高的理想与信念去教育学生。教师有必要在每一细小的言行都成为学生的榜样, 做到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要做到, 例如老师要求学生不许随地扔纸屑, 注意个人卫生, 爱护环境, 上学不迟到不早退, 那么教师自己先要做到。以身作则创造良好的环境, 营造良好的氛围, 让学生从中接受熏陶, 对于学生良好品行的形成是十分有帮助的。
四、注重信念, 培养能力
浅谈当代大学生的网络德育 篇5
摘要:INTERNET是20世纪的一个发明,而它在21世纪爆炸性的发展则是一个奇迹。网络冲击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更是影响到大学生的精神思想。互联网上的黑客,垃圾信息,色情网站,暴力新闻,“西化”思想,许许多多的引诱将矛头指向当代的大学生,也给高校的德育工作者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所以网络德育走进了大学生活,它指引着大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网络心态,以最科学的思想武装自己,抵御网络上的种种诱惑,使大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字:网络德育,网络心态,虚拟世界,互联网,思想,信息,冲击
一.网络的发展及其内容。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网络在全世界迅猛发展,成为现代信息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今天的互联网正以超乎人们想象的速度向前发展,其中Internet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用户最多,影响最广的计算机互联网络。而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1)的调查统计:18岁以下的占17.6%,18岁至24岁年龄比例最大,而其主体则是大学生。曾经有研究者在湖南省的几所高校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几乎100%的大学生都接触过网络,其中每天上网的占2%,偶尔上网的占70。30%,,经常上网的占27.3%,每上过网的仅占0.4%。
以上一系列数据和调查表明网络和现代的大学生活息息相关,而且正以其无穷的魅力吸引着大学生,究竟网络有何魅力?网络是一个没有边界虚拟的世界,全球各种不同的文化传统、思想观念、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等在这里会聚交织。而且其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手段。网络信息量极大,有关资料表明,全球数据库总量已经达到100亿条以上,内容涉及科技、政治、经济、教育、文化、体育、影视、卫生、音乐、股票、以及校园生活等,应有尽有。而网络信息传播的快速性和使用的便捷性把时间和空间缩小到“零”,“天涯若比邻”已经成为事实,让大学生随时了解世界各地发生的大事,与时代潮流的最新动态紧密联系。网络世界的开放性和虚拟性,让每一个大学生可以尽情的选取自己所需的资料和信息,不受时间、地点、性别、国籍及年龄的约束和限制,每个人可以在网络上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不受任何条条干干的约束,不怕后果,不会担心受到惩戒。在网络上的交流与沟通是以平等的身份自由进行的,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任何国家任何人都难以按其意志对网络实施监控。但由于网络上的内容拥有多元化和多样性,不同的民族观、价值观、宗教观、道德观强烈的.撞击在一起,以及部分不良的内容充斥在网络上,对大学生具有全方面的影响,尤其是思想上的冲击。
二. 网络德育的必要性
由于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民族文化意识形成的阶段,辨别能力比较弱,而网络上各种社会思潮在激烈交锋,低俗的信息在网上畅行无阻,使得大学生思想上、道德观上受到强烈的影响。所以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德育的教育和宣传是必要的其原因如下:
1).网络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网络的爆炸性发展,为大学生开拓了知识面,远在世界另一端的知识可以通过网络得到,学习不在局限于单一的书本,可以自主的选择进行多样化的网络学习;但事物有利必有弊,网络
追求学生幸福的德育 篇6
【关键词】学生幸福 德育 教育
【基金项目】2014年广西教师教育专项课题“学前教育专业大专生养成教育实践研究——以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立项编号:2014JS016。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220-02
一、学生幸福的内涵探析
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不断地探索着幸福,他们向往、热爱并不断地追求幸福。正如某位哲人所说:“幸福是人生的最终目的,追求幸福是人类所具有的天赋权利”。然而,对于幸福的看法至今仍是众说纷纭。事实上,幸福与一个人的德性发展、情操志向、文化修养等存在着密切联系。在希腊语中,德性一词来自“arete”,原本指自然事物的特长、用途和功能,此外还有“长处”、“优点”、“效能”、“权利”的意思。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泛指可以使事物成为完满事物的特征和规定性,是使人成为善良、并获得其优秀成果的品质,其类型分为伦理德性和理智德性。可见,幸福是人在现实生活中,当预期的目标和理想得以实现、自身德性得到最大限度发展时的内在满意和体验。
只有德性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获得幸福。然而,“对于未来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一直是家长和学生在考虑“读书学习目的”时的传统观念,但是这种简单的二元对立的划分,再加上他们认为“读书学习”的特性是为了未来的生活,本着“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思想,一味地追求智力提升,忽略学生自身德性的发展,从而不惜以牺牲学生当下的幸福生活为代价,学生由于自身德性发展问题处于缺失幸福的生活状态。德育作为一种“成人”的活动,关涉着人对幸福的理解。德育应该关注人的生命,走向人的生活,并在此过程当中提升人的生命,展示人生活的多样性,以此达到人的德性的不断完善与充实,即一种德性得到最大限度发展的幸福生活。
由此,本文所阐述的学生幸福指的是学生在德育过程中成功完成特定的任务、实现预定的目标和理想、自身德性(包括伦理德性和理智德性)在现实生活中形成并得到最大限度发展时的一种满足的精神状态和情感体验。
二、幸福德育的过程梳理
(一)德育的目的教学生追求幸福
人的生活是自身本质目的逐步确认的过程,是意义依次确认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通过教育理解生活的意义和构建学生的德性的过程。德育基于人类的共同经验,并使它与个体的生活发生关联,使个体丰富、更新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内容和结构、并建构个体精神世界的核心——德性。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它使人从“自然存在”走向“精神存在”。德育引导学生的德性生成,指导学生理解、追寻生活的意义和幸福。只有如此,德育本身才具有价值和意义。当我们把幸福生活看作人生的终极目标时,德育也应该指向这一目标。人的特质的不确定性决定了人需要德育。人是德育活动的承载体,其德性生成与他的身心发展规律一样,都是德育应重视和遵循的。德育更长远的目标在于能够对当下及未来的生活有积极的作用,能够在德性发展的前提下使学生生活得更好,能够有助于学生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幸福生活的实现。
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学校德育应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及多样化显得力不从心。当前,“以人为本”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流,而在我国高校目前在德育工作中,人文关怀却依然严重缺失。长期以来,高校德育缺少人文关怀,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在德育过程中过多地强调了德育的群体性功能,过分强调通过德育教育树立社会道德规范、加强对个人的外在制约作用,而忽视德育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建立在具有健全人格的个体“人”之上,忽视人是社会群体基本单元的事实和个体的主体性作用,从而把受教育者僵化地认为是被动接受教育的对象、客体。究其原因,既有德育工作者德育理念的滞后,也有德育内容的贫瘠、枯燥,更不乏德育方法的单一、机械。在理念层面,部分德育工作者未能从对德育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未能紧跟时代步伐树立正确理念,未能深入理解德育的内涵。在内容层面,存在只注重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及学校规章制度的强化的现象,未能将“情感教育”、“生命教育”纳入德育中来,从而导致学生具有高深知识却不知道珍惜自己生命,体会不到学习生活的幸福。在方法上,注重显性德育,未能有效挖掘并利用隐性德育的价值,无法将隐性德育纳入到显性德育中来,未能引导学生在道德生活中感悟生命、感悟良好道德行为带来的满足感、感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德育需要幸福,但是目前德育的功利化倾向严重阻碍了学生幸福能力的发展,把德育降格到只以训练人掌握和遵循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的层次。教师只能把德育内容变成僵死的规定,以灌输的方式教给学生。如此一来,不仅阻碍了学生德性的形成和发展,也使得学生只接受道德规范,而忽视了对学习生活中幸福的理解。因此,实施幸福德育教育要关注人生,关注生活,给学生快乐,提供给他们获得幸福的观念和方法,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
(二)德育的功能使学生理解幸福
《止学》有云:“圣人不患智寡,患德之有失焉”,又云:“服人者德也。德之不修,其才必曲,其人非善矣”。 德育除社会功能外,它还具有并发挥着日益明显的工具性的自然功能和本体性的个人发展的功能。德育作为培养人的德性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尽管要考虑如何满足社会的、教育者的、社会环境中的个人的德性需要,但首先应考虑的是如何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境界,完善受教育者的德性结构,满足受教育者的德性需要。
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在寻求幸福。“一个由具有活力、勇气、敏感和智慧的人们组成的人类共同体,只能靠与迄今为止的任何教育迥然不同的最高度完美的教育来创造。在这个人类共同体中,几乎人人是幸福的”。而德育作为培养人的德性的社会活动,更要为提升人的幸福服务。
德育在发挥其两大功能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幸福。首先,德育在促进个体的发展过程中,通过人的德性的发展与成熟,促进人的社会化,建构起各自不同的对于幸福的追求与理解,通过后天的道德教育来培养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与享受能力;其次,德育在促进社会发展过程中,通过提升社会的道德水准,树立社会良好的幸福观,进而帮助学生理解社会道德生活中的各种幸福,并学会在社会大环境实践道德行为中体悟和创造幸福。我们的德育追求理应通过幸福的德育创生出德育的幸福,进而促进学生学习生活的幸福和社会道德实践的幸福。
(三)德育的过程让学生享受幸福
德育过程是一种有目的地传递、学习人类道德文化,促使个体德性生成和发展的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借助一定的德育手段为实现既定德育目标,共同参与德育活动的过程。德育过程是师生相互欣赏的交往互动过程,师生双方都应该将对方作为一个开放的创造者、一个成就者来展开对话、交流,从而养成一种欣赏视界、友爱宽仁的生活态度,最终能够互相认同,满足内心的渴求,实现交往的天性,达到一种幸福。
德育的本体应该是人的生活。德育是一种特殊的人类活动,无法从人的生活历程中剥离出来,德育的过程同时又是生活的过程。而生活的目的即生活本身,不在生活之外。享受生活的幸福应是现时的,此时此地的。如果没有一种重视德育过程即生活过程的理念,没有一种德育即德性生成与发展的观念,势必很容易扼杀学生敏感的心灵、直觉式的思维与天真的热情,而这一切恰好都是体验幸福的最重要的能力与因素。
德育的直接结果是人的德性形成和发展。德性形成的人的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和享受过幸福,并从内心里渴望幸福,而且自信有能力获得幸福。从学生人格形成方面来说,对幸福的追求应成为他们生命的内在追求。德育活动过程本身理应是这样一种幸福体验的过程。
三、幸福德育的实施策略
(一)指导学生在道德学习中体悟幸福
“体悟”作为动词意思是体会、领悟。“体会”作为动词意思是体验领会;作为名词意思是体验领会到的东西。“领悟”意思是领会、理解。由此可见,在德育过程中体悟幸福主要依靠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去探寻。学生如何在德育过程中去探寻幸福,答案显然不是一成不变的。著名的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认为“幸福=满足/欲望”。正如公式所揭示的,为维持“幸福”水平,“欲望”被无限放大之时,“满足”需时常保持同步的增长,否则会导致人心理上的不平衡,这时人们就会进一步努力维持达到等量“幸福”水平或谋求超越;相反,当人的主观欲望得到良好的控制,逐步下降时,主观幸福感就会油然而生。由于人的欲望无法测量,我们只能借助于满足感和满意度来衡量,而这些欲望的满足离不开日常的生活体悟。本文认为,幸福是自身德性形成和发展后拥有别人没有的东西,而自己获得满足感的一种体悟过程。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单一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和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合理利用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理解教育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同时强调了教育主体间性的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促进者、交流者,也是意义的重建者。在这样的意义建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建构过程是一个相对的自主过程,与其它现实或潜在的主体始终保持着合作、交流、沟通与理解,所有这一切构成了学习情境。享受学习情境是学生体悟幸福的主要途径之一。学生要学会享受学习情境,在享受学习情境过程中体悟自身德性形成和发展(德育)带来的成就感、创造感等。学生在这种学习情境中以非理性精神为前提和基础,凭借各种非理性精神形式,依靠各种非理性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意志和思想,通过与教师探讨德育内容来发展自身的德性,在这种互动式的活动中体悟自身的幸福意义。
(二)引导学生在道德生活中创造幸福
和谐的校园生活以及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是学生自我精神层面体悟和道德生活层面创造幸福最重要的途径和方式。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学生实践道德生活的环境基础,也是学生在完成德育学习任务过程中有助于提高其学习满意度的条件之一。学校内部的人际关系相对社会复杂的人际关系而言,体现着单纯中透着执着,和谐中包含理解的特点。做一个幸福的学生,要求学生自身具有积极追求个体人生幸福的主观态度。学生对于个体人生幸福的积极追求是学生生命价值的体现,更是学生德性形成与发展的要求和展示。德育学习活动作为学生整个人生过程的经验,不应该对学生的现实存在和生活置若周闻,而应给与极大的热情和关注。关注的目的不在于了解他们怎样生存,而在于努力促进他们更好地生存,体验到生存的意义和幸福。
学生获得幸福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是要多体会人生的美好。学生不仅要学会欣赏风景,也要让自己成为美丽的风景。二是要与人为善。从为他人的奉献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实现幸福。三是要有感恩的心态。有宗教信仰的人往往更容易感到幸福的原因在于心存感恩。有了感恩的心态,就会懂得珍惜,重视自己的所得,努力从所得中发掘最大的喜悦和满足。四是要学会闲暇。学习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闲暇往往是幸福的过程,是德性形成和发展的外在表现。
(三)协助学生在道德回归中追求幸福
善是至高无上、完满无缺的一种至福状态,德性就是使行为个体达到这种性质,实现实践活动的最终目的。德性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教导培养起来的。德性生于行为,追求德性的行为必须在社会中通过实践活动来进行。如果行为者把自己封闭起来,脱离社会现实,那么其所追求的德性行为必然是没有现实依据的。因此,德育必须协助学生在德性的行为实践中追求“善”的至福状态,完成自身道德的回归。
在德育过程中,必须展现人文关怀,强化德育教育亲和力。德育不仅应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存状态,还应引导他们追问如何生存的价值问题,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地反思、批判和超越那种被给定的生存方式和发展状态,从而达到一种理想的应然状态。只有尊重生命,懂得生命的意义,懂得作为一个完整生命的价值,才能与自然、与他人、与社会和谐相处,才能创造和谐德育、和谐社会。德育教育要改革过去传统刻板说教的教育模式,转向深入学生,深入生活,深入情感,让学生在德性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实现道德回归,不断追求现实生活的幸福。
德育活动本身即是一种幸福体验,因为德育的最高境界是把德育当作幸福的活动,真正做到以实践道德生活为乐是实现学生幸福的动力源泉。
参考文献:
[1]王世朝著.幸福论——关于人·人性·人生的哲学笔记[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
[2]〔英〕罗素著,傅雷译.罗素论幸福[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5.
[3]洛克著,胡毅等译.人类理解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4]金生纮.理解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5]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
[6]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
[7]霍勇凭执笔.实施幸福教育,塑造绚丽人生[J].现代教育科学,2005.(1)
作者简介:
大学生就业的德育指导与建设 篇7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大学生就业如此困难呢?主要是外在和内在两个方面的因素, 外在因素包括社会、高校和企业几方面的原因, 内在因素主要是大学生自身原因。简单而言, 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
(一) 外在因素表现为就业市场供需失衡。
第一, 就数量上而言, 自高校扩招以来, 大学毕业生人数是年年攀升:200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为212万, 2013年699万, 十年间大学生人数增长了近2.3倍;在2001~2010年的十年间, 我国经济年平均增长10.5%, 已经被国际社会誉为“中国经济奇迹”, 但远远比不上大学扩张的速度。更何况近几年来, 因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国内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企业用工需求明显萎缩;第二, 就质量上而言, 高校专业设置的不合理, 过于单一的学科界限的制约和产学研的脱节, 导致高校毕业生无法满足企业的需要, 导致一方面大学生抱怨就业难, 找不到好工作;另一方面用人单位特别是产业单位又抱怨大学生不好用, 没有动手能力, 缺乏创新意识等等。
(二) 内在因素表现为大学生就业期望值高, 就业观念落后。
一方面大学生面对就业存在自卑心理, 没有工作经验, 没有过硬的专业本领, 屡战屡败的求职经历, 这些都让他们害怕面对就业竞争。另一方面, 大学生又不愿意降低自己的就业期望值:过分重视就业地域, 东南沿海发达城市、一二线城市往往是向往的就业地, 为此不惜放弃偏远地区更有发展前景的工作;过分强调专业对口, 不能够用长远的目光来看待自己的就业, 期望一步到位, 找个心仪的工作干一辈子其实是很不现实的。很多大学生认为花费了几年时间所学专业是生存之本, 如果选择其他行业, 就白白浪费了上大学的时间。实际上, 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 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 社会需要复合型人才, 在校期间所学专业知识与现实需要难以完全吻合是很正常的;过分追求经济利益, 不能从自己的兴趣和专业发展选择初次就业, 不愿从底层做起, 不愿从一线做起, 只想去高薪企业, 或是一窝蜂地加入到考公考编考研的队伍, 殊不知大家都抢着走的道路未必是适合自己的。
二、加强大学生就业德育教育的策略
就业形势固然严峻, 但是大学生只要能够端正心态,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相信即使是再难的就业形势, 依然能够顺利就业。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高校责无旁贷, 必须改变以往重技术轻思想的做法, 在加强对大学生求职技巧指导之余, 也要加强对大学生就业的思想政治教育, 特别是在引导大学生树立职业理想、端正价值观上下功夫。
(一) 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校道德教育的实质, 则在于教育者经常去唤起自己的学生们去追求理想的东西, 即应该奉献的思想”, 可见理想在思德教育中的重要性。所谓理想就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动物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 活在现实中。而人类不仅生活在现在, 还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 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对世界的认识, 形成未来的理想目标, 并努力去实现这个目标。这个目标包含了生活、职业、道德和社会层面等, 其中职业理想简单说就是人们希望自己日后能从事的某类心仪的职业并在职业活动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当然, 个人职业理想的确定和实现不能脱离中国的社会现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就是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大学生们在树立自己的职业理想时, 一定要紧密联系社会实际需求, 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 降低自己的就业期望, 准确定位自己, 改变一次就业定终身的观念, 摒弃攀比、从众心理, 充分理解和把握政策导向,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到最需要的岗位上建功立业, 在实现个人职业理想的同时,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二) 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即任何人都从属于某个社会群体, 同周遭的人发生着各种关系。在这些关系的处理过程中, 难免要经历喜怒哀乐, 由此引发对人生的思考:人为什么活着、人应当怎样活着、怎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这就是人生观的三个方面: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人生目的是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问题的认识和回答, 是人们一生实践活动的总目标。人生目的正确与否, 决定了我们的人生道路。范仲淹曾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周恩来提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古往今来成就大事者, 多志存高远, 有着明确的人生目的。人生态度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待人生的稳定的心态。生活总是坎坷曲折的, 只有以积极开朗的心态才能从容面对人生的起起落落。人生价值就是个人的生活实践对自己、他人和社会需要的满足, 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马克思指出:“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 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可见, 社会价值是自我价值实现的基础。个人的社会实践只有满足了社会的需要, 才能得到社会的尊重, 个人的自我价值才能实现。当代大学生也必须时刻谨记, 将自己的发展同时代、人民的需求紧密联系。曾几何时, 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泛滥, 深深地影响甚者是腐蚀了青年的人生观。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诸如爱国奉献、勤劳勇敢、求真务实、励志自强等等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智慧结晶, 这些优秀的伦理道德对教育引导大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具有重要价值。
摘要:2013年被戏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 就业竞争激烈, 令大学生面对就业感到困惑、迷茫、无所适从, 甚至产生不良思想。加强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思德教育, 尤其是充分重视我国传统伦理的优秀内涵, 切实采取有效措施, 弘扬优秀的传统道德, 以进一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 使其能客观评价自我、端正就业心态、转变就业观念, 保障大学生顺利就业对其个人、家庭乃至建设和谐社会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毕业生就业,德育指导
参考文献
[1] .迟成勇.论当代大学生就业观之建构[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0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0
当代大学生德育方法的伦理反思 篇8
伴随着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林林种种德育方法在高校的全面推广, 当代大学生群体整体的道德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但是, 我们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德育教育的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的“悖论”。针对这一问题, 本文将进行重点阐述。
1 当代大学生德育方法及其伦理问题
1.1 当代大学生的德育方法
“道德规范, 从来不是一个单纯的理论问题。道德只有和人的行为统一起来, 才具有其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1]。高校德育的任务之一是向大学生传授道德理论, 使他们能够有正确的道德认知, 了解社会对个人行为的道德要求, 明白行为的道德区分及其价值意义, 从而能够指导自身的道德行为, 做到知行统一。但现实中却普遍存在着大学生知德能力较强, 在观念上认可道德要求的合理性, 却并不付诸于行动或不按道德要求去行动, 即所谓“知而不行”“知而错行”。在我们的教育学课本上很清楚地写到, 德育需要的是时间上的一致性和环境上的一致性。而随着时间的变化, 来到不同层次的学校, 学生所受到的德育却发生了变化。学校培养的只是一群只会读书考试、死背政治的呆子———家庭教育和传统的学校教育使中国学生缺乏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正确的道德观念, 比如, 漠视英烈的事迹, 缺乏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等等。学校老师总是在抱怨付出与回报不对等, 为什么付出这么多, 学生却不领情。学生的学习情况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等等。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结果?不是说当代的高校忽视德育教育, 相反的, 当代社会人们更加重视德育的教育, 现代德育是以现代社会发展、人的发展为基础, 以促进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现代化为中心, 促进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德育, 这里最核心的思想是促进入的思想道德现代化。因此大学生德育教育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 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进行多向度创新和改进, 特别在增强时代感, 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上下功夫。但是为什么还会出现这些所谓的“知而不行”“知而错行”呢。
1.2 当代大学生德育方法引发的伦理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进程的加速, 有人提出将市场的观点引入教育体系, 把教学作为一项产业来对待, 学生是买方, 学校是卖方, 学校提供知识, 学生掏钱求学, 彼此形成市场顾客式的供求关系。当老师不再是老师, 学生不再是学生时, 教育的本质也就动摇了。那么, 老师和学生现在是什么关系大家应该也很清楚了, 甚至连路人都不如, 我们中国是最尊师重教的国家了, 为什么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如此之冷淡, 人走茶凉, 老师已经没有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了, 仅仅是教完课回家, 像完成任务一样, 学生也像完成任务一样, 老师上课拿着一本教案, 上课讲的是一本教案, 考试考的是教案, 结果学生只学到一本教案, 学生说, 老师有什么水平, 就会照本宣科, 老师说, 学生素质一界不如一界, 埋怨体制, 埋怨社会, 埋怨教育局。
因此当代大学生出现的这种“知而不行”“知而错行”也就有源可寻。在这里, 我们指出学生的这种道德缺失是由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 破坏了原有的伦理秩序, 使得德育教育本身脱离了原有的意义, 是一种伦理关系的破坏。
2 当代大学生德育方法的伦理解读
“所谓德育方法的伦理解读, 就是从伦理的角度, 依据伦理规范进行理解分析。伦理是一种自然法则, 是有关人类关系 (尤其以姻亲关系为重心) 的自然法则。”[2]一些高校, 在激烈的市场竟争中, 为争取生源而编织了一个个美丽的花环, 提出要把受教育者视为上帝, 一味迎合学生, 取悦学生。因为生源就意味着经济效益, 这样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往往会忽视社会效益, 背离学校传授知识和育人的原则,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仅仅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学校不可能真正地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就会误导学生, 葬送学生的前途, 我们应该明白, 国家和社会需要学校培养德才双馨的接班人, 而不是培养无才无德、高高在上的上帝。
老师与学生之间本来是一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韩愈说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也’。当今的教育理论中, 写到教师的天职———教书育人。论古今教师的职责都应以育人为第一位, 教书为第二位。”[3]然而, 这种自然的伦理秩序却已被卖者与买者的关系取代。往往造成教育定位与教育方向的混乱, 间接地导致课堂管理的无序, 老师常常处于被动与束手无策之中。到头来受害最深的还是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也变成了一种“交易”, 破坏了原有的伦理秩序。“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存在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使得高校不可能真正地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就会误导学生, 葬送学生的前途, 学生道德缺失。因钱而施教, 为钱而读书, 买卖教育所造就的, 不过是一群又一群冷血的金钱动物而已!说什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说什么为民族之昌盛而求知, 不过是标语口号罢了。买卖教育, 岂止是历史的倒退, 简直是耻辱。”[4]
3 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方法的伦理建构
第一, 从知识化、认知化到重视情感体验及情感发展。在很长时间里, 世界上流行的理性, 对于发展人的道德教育而言还不够完整, 因而就需要扩展到重视人的情感, 重视认知发展的道德教育模式。虽然和传统道德教育模式相比它具有相当的历史合和态度。最近, 教育部组织制定的基础教育的所有课程标准都把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和态度作为课程的基本要求和教学指导思想, 这就使道德教育越来越走向统整化。人们在实践中已经认识到体验学习和道德成长之间有着天然而内生的亲缘关系。道德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为了影响人、化育人的心性品质, 这种品质反映了人的内在要求, 是自主的, 因而是个人的真实存在。黑格尔认为伦理可以从社会性的角度加以把握, 而道德则必须落实到个人的精神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 道德是个人化的, 道德的学习是个人在关系中的自我把握, 所以真正的道德教育就一定包含着关系性、个体性、真实性和情境性等一些基本属性。与此相应, 人的情感体验恰恰反映了人最真实的存在, 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中的一种经历, 如果没有这种属人的经历和由经历所构成的切身体验, 那么个体就不可能对道德产生深刻的认同并进一步渗入人的内心。
第二, 从单向灌输到双向互动。这是道德教育在方法甚至立场上的一个改变。过去有一种观点认为, 成人比孩子、老师比学生掌握更多的道德真理, 因此道德教育只能是单向度的灌输, 直到20世纪末随着各种新兴文化的兴起, 这种看似天经地义的观念终于发生了动摇。其实, 今天的道德教育是需要在代际交往和互动中进行的, 是需要在对话和讨论中展开的。这要求我们首先承认现实的代际年限在迅速缩短, 从过去的30年发展到现在的2~3年, 另一方面也要求我们在向孩子和学生传递正向价值的时候, 应当同时承认他们有质疑这种教育的权利。只有这样, 道德教育才可能真正成为精神生命的相互碰撞, 才可能生发出更多鲜活的道德个性。
第三, 从封闭的校园到社会生活实践。实际上, 道德原本就产生于现实的社会生活关系, 离开了生活就不可能滋养德性。生活是酸甜苦辣都有, 只有通过体验百味人生, 人才能不断超越自身, 从而扩展和丰富个体的精神世界。今天,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在开设社会实践课程和开展各种社区活动, 目的也就是为了让道德回归生活, 让生活成为道德最重要的老师。
对当代大学生德育方法的伦理反思, 做好当代大学生的德育工作, 追求更好的德育方法, 我们应该不断追求新的层次, 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提高我们大学生的素质, 结合各种因素改进德育方法, 培养新时代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廖和平, 周雄文.制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原因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 2003 (10) :3-4.
[2]王颖, 俞树彪.关于高校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7 (9) :3-5.
[3]苏逊.世界德育演进视野里的中国学校德育[J].当代青年研究, 1996 (5) :7-8.
大学生德育的 篇9
文化育人虽然只从文化出发, 但辐射的领域却极其广大。在“90后”大学生德育的过程中, 什么文化可以育人, 什么形式的文化育人效果好等是文化育人的关键因素。所以, 文化育人在实践过程中需要遵循三项基本的原则:
1. 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主的全人类优秀文化是文化育人的主要内容
“90后”大学生生活在四通八达的信息时代, 他们所接受的文化信息量大, 品质参差不齐, 这些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高校在文化育人过程中应引领“90后”大学生认识真正优秀的人类文化, 这其中既包含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也有包含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不过, “90后”大学生喜欢新鲜事物, 对外来文化有较大的好奇心, 而我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影响力略显下降。在这样的形势下, 如果不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那么对“90后”大学生的德育将无法立足根本。所以在文化育人的过程中, 德育工作者还是需要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主线, 同时兼顾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
2. 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辅相成是文化育人的关键环节
价值观和道德文化教育一直都是德育的首要任务, 而人文社会科学正具备了这一教育功能, 所以以“文”化“人”是我们当今“90后”大学生德育的重要任务。但如果仅有人文社会科学这一支力量, 显然对于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还是不够的。“90后”大学生崇尚人与自然、人与科技的和谐发展, 他们乐于接受高科技带来的新奇体验, 关注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文化育人不能离开自然科学, 应该使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辅相成形成合力, 才能适应“90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发展需求。
3. 认知紧密结合实践是文化育人的有利抓手
在文化育人的过程中, 认知是基本的、普遍的, 也是重要的一个教育方式。从本质上来说, 不论是“言传”还是“身教”, 其目的都是将教育内容单向传输给学生, 让学生对其进行认知。一直以来, 认知这一方式被广泛运用, 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但是“90后”大学生自主意识强烈, 单纯的认知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他们希望亲身实践、参与互动, 在教育过程中占据主动地位。这一诉求就要求我们在文化育人中要做到认知与实践双管齐下, 让学生在实践中自己感悟和检验, 从而使得认知真正内化为个人的品德修养。
二、文化育人在“90后”大学生德育中的主要实现途径
1. 营造高品质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特有的文化现象, 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创造并积淀下来的为全校师生所认同的价值观念、目标追求和行为方式等, 一般分为理念层面、制度层面和物质层面。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 包括物质、精神、制度和行为文化等”[1], 对于“90后”大学生的教育和培养有着重要的潜移默化作用, 是贯穿于整个德育工作的灵魂。要实现文化育人的功能, 校园文化是必须的也是最佳的途径。由于各个高校的历史、特色、发展思路不尽相同, 校园文化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各高校都有自己的校训、校徽、标志物和精神理念等, 这对于培养不同类型的高水平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 在保持特色的情况下, 我们仍然需要把握校园文化的三个方向:一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兼容并蓄。二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应当改革创新、形式多样。三是校园文化的软环境和硬环境要和谐统一。
2. 打造富含文化魅力的“两课”
虽然当前“两课”的教育效果并未达到预期的目标, 但是我们并不能否认“两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因为“只有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 才能认识并解答诸如西方经济学的两面性、经济全球化的实质、苏共亡党亡国成因、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总趋势、经济转轨运行与道德流变等一系列复杂的社会问题”[2]。所以, “两课”仍然是高校德育的一个重要载体, 在“90后”大学生的德育过程中绝不可以轻视甚至抛弃。但是, 面对当前两课的困境我们需要反省自身, 目前各高校“两课”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授课老师数量少且水平参差不齐。二是授课规模普遍偏大, 师生无法互动。三是教学内容刻板生硬, 考核形式单调。“两课”的教材是经过凝练加工的, 教师的教学往往不会偏离大纲过多。但是对于“90后”大学生, 尤其是非文科类学生而言, 这些过于专业化和符号化的教学内容显然过于教条, 而最终的考核形式无外乎开卷考试和闭卷考试, 这类考核方式虽然简单直观, 但是很难真实的反映学生的思想状况和课程的教学效果。以上三个主要问题集中反映出来的症状就是“两课”缺乏文化魅力, 我们亟需在“两课”中注入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这需要加大高水平师资的投入, 让“两课”的课堂变小、变活跃, 还要定期安排一流的学者、大师走进课堂。此外, “两课”的教学还要走出课堂, 跳出书本, 用实践、参观等生动的形式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3. 网络阵地的合理运用
当代社会, 网络的应用已经渗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是信息流动、文化传播的一架重要桥梁, 对“90后”大学生而言, 这一点更是凸显, 网络几乎成了“90后”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复杂的, 有积极的一面, 也有消极的一面。但究其根本, 网络只是一个客观存在的文化传播媒介, 关键是如何合理运用好它。在“90后”大学生的德育过程中要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 那势必要好好运用网络这个阵地。这需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加强网络建设管理, 构建健康校园网络环境。虽然网络存在利与弊的双面性, 但是从发展的角度来看, 高校网络建设必须跟上时代发展需求, 要满足学生对网络应用的正常需求。高校要加大对网络的基础建设力度, 在人、财、物上予以支持, 维护校园网。在加大网络基础建设的同时, 管理也要及时跟上, 高校应根据国家互联网管理的有关法规, 严格制定高校网络行为准则, 要运用技术、行政和法律手段, 及时关注互联网信息, 要引导网络发挥德育工作的正面作用。二是提升网络文化品质, 建设便捷、优质的网络文化平台。网络可以作为开展学术活动、增进学术交流、启迪学生智慧、拓宽学生视野的重要媒介, 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 积极开展高科技含量、高品位艺术、高格调文化的各类活动。高校要建立学生喜欢的各种网站, 从学生需求出发, 认真设计各种形式新颖、丰富多彩的活动, 通过活动构筑起网上网下互动、课内课外互补的良好局面。三是合理利用外部网络环境。高校在打造自己的网络文化平台时还可以合理的运用当前学生参与度高的网络活动形式, 如人人网、微博、微信、facebook等。高校在设计开发具有高校特色的网络文化时, 也可以借助这些网络活动形式的巨大影响力将我们需要推广的文化精神、德育理念普及开来。
“文化育人”既是对高校德育提出的新要求, 也为高校德育提供了新思路。当前, 我国高校已经进入“90后”时代, 当德育工作者发觉到工作有局限有障碍时, “文化育人”的理念及时地指明了德育工作努力的方向。所以, 我们需要在深刻了解教育对象后, 积极探究如何用文化的力量实现德育的使命, 让文化育人的理念真正得以落实。
摘要:文化育人理念的提出给高校德育带来了新的工作思路, 在落实过程中我们需要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主的全人类优秀文化为主要内容, 坚持做到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辅相成, 认知紧密结合实践的原则。文化育人在发挥德育功能时有诸多途径, 其中比较重要的是高品位的校园文化, 富含文化魅力的“两课”, 网络阵地的合理运用。
关键词:文化育人,90后大学生,德育
参考文献
[1]宋清华.试论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完善[J].教育评论, 2011, (5) :63-65.
基于当前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思考 篇10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直都是我国学生从小学时起就刻在脑海里的座右铭, 学校也以这一标准来评价学生是否优秀, 而“德”作为首要标准更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成为讲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的人似乎成了每一个教育者的主要任务,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 现在的德育教育也越来越复杂且具有挑战性, 甚至出现了严重的危机, 亟待加强改进。
美国的德育教育可以说和中国的一样, 都是从小就开始培养教育, 但是美国和中国最大的不同就是对于“灌输”的不同。中国一直采取的都是灌输式的教育, 任何的道德观念都是通过灌输进入学生的思想中, 从而根深蒂固。而美国则强调自主性, 由学生自己去判断是否要坚持一些观点、看法。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中小学开学时曾经做过一个演讲, 在演讲中他就提到一个词, 那就是“责任”。“但哪怕这一切都达到最好, 哪怕我们有最尽职的教师、最好的家长和最优秀的学校, 假如你们不去履行自己的责任的话, 那么这一切努力都会白费。”[1]“责任”就是中美两最大的不同, 我们中国的学生从小就不知道自己的责任是什么, 只知道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长大报效祖国, 听起来这似乎很是虚无漂渺, 没有很强的现实性。而美国的学生会因为自己的“责任”而去学习, 去拼搏, 因为他会为了有一天能让他的那些文字出现在书籍和报刊上而在课上经常练习写作, 从而发现他是否有这样的天赋;或者他想有一天能够发明出像ipone一样的高科技产品而在自然课上多做几次实验, 从而发现他是否有这方面的天赋, “责任”会使他更加努力和用功, 会让他本身就会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不用任何的灌输, 因为任何成功都是用汗水换来的。所以说主体实践是非常重要的, 而责任又是主体实践中的那个关键要素。
二、当代中国大学生德育危机的主要表现及原因
(一) 传统的滑坡。
孝道文化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 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首要精神, 历来作为伦理道德之根、行为规范之本, 早已深入人心。然而, 现今大学生对于孝道并没有什么深刻的理解, 潜意识中总认为“孝”离我们还很远。出门打的代替公交车;吃饭不再拘泥于食堂, 改为中高档饭店;穿着发型效仿日韩搞非主流, 耍酷扮帅;钱花完了骗父母因为考级报班需要钱;一两个星期都不打电话回家, 偶尔父母打过来了也因为打游戏骗说在忙等。而有一些学生则是完全相反情况, 过分依赖父母, 上学都要母亲陪读, 完全没有独立自主性, 这些看似不引注意的现象正日益严重地出现在公众的视线之中。有这样一群孩子, 他们要独自过马路, 他们修改了交通规则, 当红灯亮起来的时候, 他们成群结队横穿了马路。这是一种什么现象, 是因为他们人多所以不用遵守交通规则吗?还是自认为司机不会撞上去而肆无忌惮?无论是哪种原因都可以看出行为准则对于他们来说形同虚设, 一个连最基本的交通规则都不能遵守的人还能有什么道德情操?还能指望他能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吗?这不是背离了我们从小就灌输的行为准则规范、思想品德修养等的初衷吗, 那么这样的教育还有什么意义。可想而知, 一味的灌输不足以解决当下所面临的问题, 必须站在新时期新时代的背景下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可见, 现今大学生的孝道文化日益滑坡, 德育教育刻不容缓。
(二) 学习方式过于机械化。
好的学习方式决定一个人的学习效率。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就是老师课堂上的“灌输”, 然后根据灌输的内容进行死记硬背, 生搬硬套, 没有自己的任何想法。这种学习方式一直都有很大的弊端, 虽然它一方面汲取了老师所讲的精华, 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不能使他们体会到真、善、美的内在品质。不仅如此, 被动地去记一些事物, 会使学生相信他们所接收的完全是正确的, 不会产生任何的怀疑, 从而也不会去专研探讨了, 甚至还会使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 导致厌学、弃学。可想而之, 学习过于机械化使新时期德育工作面临严重的危机感, 必须要改进这种机械化的学习方式, 提高效率。
三、当代大学生德育危机的解决途径
(一) 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协作。
一是家庭教育在提升大学生德育水平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 这就要求家长必须要以身作则, 做好榜样表率作用, 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孝道观的形成;二是高校积极参与。2014年9月9日教师节, 习近平在北京师范大学进行考察时明确强调:“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 ‘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 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2]孝道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可以在日常课堂当中融入孝道教育, 充分利用政治思想理论课来作为孝道教育的渠道, 在课堂中融入孝道教育。一来可以提高大学生对课堂的兴趣, 二来可以使教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 更具有时效性, 可以弥补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足。同时, 高校可以开设关于孝道的公共选修课, 开展关于孝文化的辩论赛以及专题讲座等, 引导大学生汲取中华文化之精华, 多阅读一些关于孝道的经典古籍, 如《孝经》《论语》《弟子规》等。在内容上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点, 教材内容要与生活紧密相连, 源于生活, 用于生活, 为学生所接收, 以新颖鲜活的方式向学生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是国家与社会应该给予充分支持。国家与社会应该加大对学校的支持, 积极推进教育体制的改革, 同时在改革过程中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 尤其是孝道文化, 以提高学生的孝道意识, 可以在一些条件成熟的高校先进行试验, 在取得一定成果后大规模推广。
(二) 个人自身道德素养的提升。
不管外界给予多少的帮助, 最主要的还是个人自身。是否能抵挡住西方不良文化的入侵, 不受它们的危害;是否能抵御市场上黄色、消极、暴力等垃圾文化的诱惑, 不受它们的残害;是否能坚持自我, 不受外来新潮思想的洗脑, 这些对于每一个个人都是严峻的挑战。这就需要个人自身加强自我控制, 在感觉到受到侵袭时, 能够立马作出判断, 把那微小的“一点点”扼杀在摇篮里;多接受先进思想的洗礼, 用正确的思想来武装自身的头脑, 从而能够清晰地判断是非对错;经常接受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 使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精髓伴随左右;利用空闲时间多出去走走, 看看祖国的万里河山, 名人古迹, 用实际行动、眼见为实来增加阅历, 陶冶情操, 提升内涵。自身道德素养的提升不仅仅是个人内在品质的表现, 而且也感染着身边的人、事、物的发展, 对它们的发展起积极的内在推动作用。所以只有从自身做起, 才能防患于未然, 提高自身的德育素质, 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在当代大学生中德育教育是一个十分艰巨的工作, 任重而道远, 需要大学生自身、家庭、高校以及国家与社会的相互协同, 在发展德育, 进行德育教育的道路上, 我们需要付出的努力还有很多。
摘要:从九年制义务教育到高中大学, 我们就一直在接受思想品德的教育与熏陶, 听着老师向我们灌输的道德教育、思想教育、行为教育……然而现今我们应当清醒认识到, 我们的德育实效并不突出, 效果不明显, 特别是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德育相比较, 德育危机表现得更为突出, 因此需要给予充分的重视。
关键词:大学生,德育教育,思想教育,行为教育
参考文献
[1]我们为何要上学:重温奥巴马在美国中小学演讲[EB/OL].hdu.sina.com.cn/ischool/2014-02-18/1125409686.shtmlqq-pf-to=pcqq.group, 2014
“逗”符号下的大学生德育探索 篇11
关键词:大学生德育 逗 QQ空间 符号学 意义
QQ是腾讯公司开发的一款基于Internet的即时通信(IM)软件,在大学生中使用非常广泛,经常观察学生QQ空间发表的内容,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学生普遍都具有“逗”的特质。然而,大部分网上表现有“逗”特质的学生现实生活中却不“逗”,仿佛“逗”更加普遍存在于网络。那么,大学生的“逗”有哪些特点?为什么“逗”?“逗”象征着什么?“逗”对大学生德育有什么启示?因此,本文运用个案分析法,结合符号学理论中符号的意义,解读大学生QQ空间发表的“逗”内容,探讨“逗”符号的象征意义,试图围绕大学生的显著特点,为大学生德育增强针对性提供方向。
一.大学生QQ空间中“逗”符号的内容呈现
现今针对大学生QQ空间的研究方向,一类是将QQ空间作为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辅助平台,分析其优势和特点。一类是大学生QQ空间使用的优劣探讨,提议教师的介入。硕博论文则倾向问卷调查法,研究大学生的自我呈现和自我表露的相关因素。还有一类从人性角度指出QQ空间的存在是以虚拟网络空间来满足人们空虚和孤独。因此,现阶段大学生QQ空间研究多集中于其网络特性所带来的宏观利弊,对于提出的对策也多基于网络管理,鲜有研究通过QQ空间挖掘现阶段大学生突出的文化特点。
1.“逗”的释义
“逗”,在《辞海》中解释有两层意思,第一种作为动词意为“引逗”、“招引”,同时在方言中有“逗笑儿”的意思,如这话真逗。第二种作为动词意为“停留”、同“读”(dou)。单字的组词有逗点、逗乐儿、逗弄、逗趣、逗人、逗笑儿、逗引、挑逗、引逗等。《辞海》的组词特别举例中,“逗哏”意为用滑稽有趣的话引人发笑,“逗闷子”指开玩笑:逗乐。
笔者在本文中所提到的“逗”是第一种含义的引申,所指的是大学生在网络中的一种文化现象。表达特色以自黑、自嘲、调侃、恶搞、正话反说等技巧,并频繁使用当下网络流行语。展现“逗”的常用语为网络流行词:逗比、老子、憨逗、苦逼、牛逼、欢乐、碉堡、嘚瑟、亮瞎、然并卵、怎么破等。或者是一些暴力语言的同音字,以展示文化人骂人和吐槽的狠劲。除了幽默有趣,有时隐含炫耀的意味,希望通过分享获得他人的关注。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只是萌,没有引人发笑的呆、傻意味,则不属于“逗”。
2.研究理论
瑞士的“符号学之父”索绪尔是第一位提出表示成分(能指)和被表示成分(所指)之间是一种任意的关系,而意义是两者之间仅有的联系。他的名著《普通语言学教程》中,认为语言学是符号学的一部分,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
罗兰·巴尔特在《符号学历险》一书中“意义的调配”篇中提到,世上种类各异之物之间共同的东西:记号。而我们对其施以同一种行动:即某种读解行为。人们在读解时,将众多的社会的、道德的、意识形态的价值等表面混乱现象服从于一种分类原则——意指作用,这让我们遇见到一种新的现象性质:意义。我们不仅研究信息的内容,还要研究信息的构成(即进入意义调配),而任何信息都可能具有繁杂的、意识形态性质的第二意义,被称作“蕴含的意义”。罗兰·巴尔特认为,意义永远是一种文化现象,一种文化的产物。
“逗”在网络中盛行,进入并影响当今大学生生活,本文将“逗”视为符号,归属语言的语义系统,通过分析“逗”的内容,解读“逗”符号的意义,探寻当今大学生的文化现象,为增强德育工作针对性提供现实意义。
3.QQ空间中“逗”符号的内容呈现
笔者运用个案分析法,选取大一到大四4男4女,共8名90后学生。他们的共通点是QQ动态2天内一定会更新,并且相比其他同学,发布的内容均有较高浏览量、点赞或是评论,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他们发表的内容引起了同龄人的共鸣。统计选取这8人一年内发表的内容。
从表1可以看到,90后学生的不论男女,发表的内容上,对于“逗”均有偏好。表2中,“逗”的内容发布不论男女均偏向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文字一项包括QQ表情等符号在内,图片一项包括静态图片和动态图片,以及文字图片。纯文字的消息一般为个人心情,而图文结合的消息多为原创,图片生动,文字是亮点,但也有少数是文字作为图片的补充说明。
表3统计说明,第一,原创的“逗”内容中,评论和点赞多于转发。评论占多数的消息,一般是同学之间的相互调侃。第二,对于文字消息,一般“点赞”的同时会“转发”,但通常点赞多于转发。纯文字消息点赞比较多的,内容为期末考方面的祝福。可见,现如今点赞已经成为了人们对表示共鸣的最方便、简单的方式。
另外,点赞较多的内容有以下特点,第一,发布在特殊时间段,如临近情人节、学校运动会、国际会议、期末考、世界杯、寒假期间等。通常这些“逗”内容是围绕熟悉的同学或者寝室,或能引起共鸣的新鲜事物。第二,原创的点赞多,而其中以与学校生活相关为甚,特别是与室友或同学的相关信息则点赞很多(点赞多为认识的同学)。比如宿舍homeparty、男生送女生食物、暑假结束金工实习(34赞)、返老家“XX帝国”(25赞)、调侃老师上课很萌(39、59赞)。
因此,从上述文本分析可以了解到,在大学生QQ空间里,“逗”内容占有一半以上的比重;“逗”经常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出现;点赞成了同学对“逗”内容有共鸣的普遍做法;最能引起共鸣的“逗”内容围绕着大学生学习、寝室、交友、放假、就业等与学生息息相关的事情。“逗”仿佛成为了一种文化流行在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
二.大学生QQ空间中“逗”符号的意义解读
1.“逗”是90后身份认同的象征
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这8位同学中有7位同学认为,自己下了网络,其实并不“逗”,另外1位则认为自己生活中的状态同样“逗”,只是程度相比网络较弱。仿佛网络为“逗”塑造了一个适合生长的大环境。因为大家都是这么“逗”,不“逗”的话,感觉怪怪的,生活中,一般不会这么“逗”,不然,也感觉怪怪的。除了这8位学生,笔者采访了其他学生,大部分学生想法都如此。细细推敲,“逗”符号有其意义,它是90后身份认同的象征,大学生为了维持或凸显自己90后的身份,在网络发表内容中频繁使用“逗”。学生普遍自称“逗比”,发布的内容引人发笑,一种是出乎意料、差强人意,以自黑、自嘲的表达方式,隐含博得他人同情或是吐槽的意味。另一种是形容自己呆萌、正话反说,通常除了引人发笑,还含有炫耀的意味。
现在的大学生主体为90后,他们是网络主力军,QQ空间相当于一个同学圈。当周围很多同龄90后同学在网络表达上都比较“逗”的时候,为了融入群体以证明自己也是90后的一员,很多对“逗”原本并不钟情但也不反感的学生开始加入,并认为自己发表的内容也应该“逗”。德国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在其著作《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中提到,通过德国大选及系列舆论调查后发现这样的现象:人们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并且受到广泛的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就会扩散和传播。“逗”作为一种被90后认可的文化潮流,在网络中迅速滋生蔓延,并带入他们的现实生活。
2.“逗”是智慧的象征
“逗”是引人发笑,两层意思:引人、发笑。对于发送源(即发布“逗”信息的人)来说,“逗”象征着该人的智慧,因为“逗”内容引出接收者快乐的情绪。同样,“逗”也象征着接收者的“智慧”,因为这代表接收者明白了发布者的“智慧”,“逗”让接收者轻松愉悦。
在QQ空间中,大学生通过点赞、转发、评论来展示对某则“逗”内容有共鸣。比如,学校组织了一次献血活动,一个学生发布了一则“逗”内容获得35个赞。其配图是献血的赠品——饼干,配图的文字是“高大上的补品”。下面有学生回复:这么多,小心补过头,分我点!显然,接收到信息的学生明白了发布同学的“智慧”。
然而,为什么现实生活中学生并没有网络上这么“逗”?第一,在上文的统计中显示,“逗”消息通常是以图文结合形式出现,原创、与大学生活联系越紧密,就越能引起共鸣、获得越多的关注。现实中的“逗”内容,不像网络图文结合这么直观、形象,现实中的干扰太多,面对同一场景,听到、看到同一则“逗”内容的两个人,不一定都能发现“逗”,即使发现了,也有可能是因为不同的事物。比如,两人同行看到前面一个人觉得好笑,一个人觉得那人的穿着很怪很好笑,另一个人可能并不觉得穿着好笑,反而觉得那人的走路姿势好笑。因此,能发现“逗”并表述出来的人,本身就是一种“智慧”的象征。第二,接收“逗”内容的人是轻松愉悦的。然而,发布“逗”内容的人是需要费力思考的,生活中人们很少能保持这种取悦他人的状态。所以,如果生活中很“逗”的人,他会是善于搜集、整理、表达的人,是为别人带来快乐的人,这是“智慧”的象征。
3.“逗”是无奈的象征
“逗”内容的表达方式以自黑、自嘲、调侃、恶搞、正话反说等为主,使用的网络流行词也多带有贬义或者暴力的色彩。比如:“每次看到穷游日志的时候,感受都是,那么穷就别出去浪了。”“现在没钱算什么,以后没钱的日子还多着呢。”“不要以为世界抛弃了你,世界根本没空搭理你。”“虽然你矮,但是你胖呀。”“虽然失败99次,我也要努力凑个整。”
环境和时代的影响,物质生活的过度渲染,让中国大部分经济不太富裕的学生可望而不可及,大学生普遍表示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迷茫,对毕业后将面临的经济压力无可奈何。此外,精神生活的空虚,不知道目标为何?信念为何?梦想为何?社会的浮躁影响着90后大学生,似乎他们反思的本能被压抑、否定、遗忘了。徐沪生在复旦哲学学院2015年毕业典礼上的发言中提及,我们这一代人在这几年经历的变化:我看到对平凡事物的赞美,变成了对崇高之物的嘲笑,最后变成对卑贱之物的偏好。今天,这种偏好还很流行,甚至变本加厉了。看来,事事都要“逗”一下,自嘲、自黑表面上看起来是思想豁达,实则透露着对现状和未来的无奈,“逗”成为了释放压力的一种渠道。
三.大学生QQ空间中“逗”符号的德育启示
如罗兰·巴尔特所言,任何符号都有其意义,意义永远是一种文化现象,一种文化的产物。笔者结合大学生QQ空间的网络环境,解读“逗”符号的意义——90后身份认同的象征、智慧的象征、无奈的象征。这背后有着什么样的文化现象,隐含着什么问题,并对大学生德育有什么启示呢?
第一,用“逗”的沟通方式拉近师生心理距离。教师在与学生沟通或者做思想工作时,往往引起不了学生的重视或者效果不理想,那是因为表达方式引起不了学生的共鸣、表达内容也引起不了学生的认同。“逗”,是90后大学生的文化特点,当教师在线上线下沟通中加入“逗”符号,往往能够让学生在心理上感受到彼此的共同语言。笔者通过实践证明,如此一来学生会更容易听进去,更愿意说出自己的心声。在表达内容上,应强调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方面,当学生察觉到自身的不足会影响到自己今后发展并产生不良后果时,学生会从被动转为主动关注。
第二,当今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较弱。学生发表的“逗”内容引人发笑,或含有炫耀意味,或为博得点赞率。而在现实中,频频出现的寝室问题,路遇时装没看见,而他们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普遍较弱。在校园里,我们经常能发现平时不爱说话、性格内向的学生,网络上非常活跃、非常“逗”。这类学生在现实中被忽视,转而向网络中寻求关注,“逗”成了吸引他人注意的一种有效形式。因此,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我们应该重视将网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搜集,透过现象看本质,线上线下相结合,以全面提高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
第三,当今大学教育应注重学有所用。著名营销顾问西蒙斯.涅克提出了一个“黄金圈”理论:三个同心圆,最里面的一个是Why(目的、理念),中间一层是how(具体操作方法和措施),面一层是What(现象、成果)。如果将教学第一层次比作what(即教授我们:它是什么),第二层次比作how(即教授我们:它是怎么来的),第三层次比作why(即教授我们:为什么要学它),现在大学生所学的基本上是what,很少会学到how的层次,课堂或考试,仿佛只要记住“是什么”就可以了。问及学生:你学的专业内容你喜欢吗?你为什么要学习?你的目标是什么?你的梦想是什么?回答往往是茫然。因为所学的知识并不能直接为他们带来实际的用处,他们也不知道学习这些知识是为了什么,他们对当今社会压力的无奈,和对自身能力的无奈,而“逗”只是刚好成了他们宣泄的一种渠道。因此,当今大学教育应更注重how和what,将学习和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学有所用。
参考文献
[1]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历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65-167.
[2]刘振铎.现代汉语辞海[M].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2001:212.
基金项目:上海理工大学沪江哲社基金专项一般项目(14HJ-DSDG-00-011)。
大学生德育的 篇12
多年来,我国的一些专家学者对德育评价进行了一定程度研究,德育评价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学界有关德育评价的研究成果,主要还是局限于对德育评价的具体操作问题研究,如德育评价的方法问题、德育评价的指标体系问题、德育评价的操作技术问题等。而对于德育评价的理论研究领域,学者们的研究呈碎片化的状态,鲜有专家对德育评价理论体系建构进行整体性、系统性的思考、分析与研究。
大学生德育评价是一门复杂的学科,它的理论体系是一个综合性的理论集合体。教育评价基本理论是大学生德育评价理论的重要基础,德育学科是大学生德育评价理论的基本内容来源,评价学理论是大学生德育评价理论的重要理论借鉴。
1教育评价基本理论是大学生德育评价理论的重要基础
教育评价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教育包括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学界对教育评价的理论研究,主要在于引进国外现代教育评价的一些研究成果。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教育评价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德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虽然它属于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它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属性,因此不能简单的将德育评价归结为教育评价的一部分。况且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德育本质的理解存在差异,对德育的内容范围也有不同的理解。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教育评价的发展为德育评价的理论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首先,教育评价学科的发展,为德育评价学科发展奠定了基础。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对现代教育评价理论的进行研究。并于1984年加入“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同时我国又在中央教科所建立“中国国际教育成就评价中心”,开始在全国开展考试学、教育测量、心理测量、教育评估、教育评价、教育统计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这不仅大大促进了我国教育测量、教育评价、教育评估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发展,同时也体现了“教育测量与评价”学科重要的社会价值和应用领域。[1]可以说,没有教育评价的发展,就没有德育评价的发展。教育评价概念的提出,对其本质、规律、意义的研究,为德育评价奠定了宝贵的理论基础。
其次,教育评价的功能研究,为德育评价价值取向奠定了基础。美国著名学者格兰特·威金斯曾经说过,评价如果不能对学生、教师、学校以及教育管理者有所教益,那评价也就失去了价值。[2]什么评价,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这就提出了评价的功能问题。教育评价最初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主要是基于考核和诊断的需要。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大家形成的共识是德育评价具有导向功能、管理功能、激励功能、诊断功能、鉴定功能。这些功能的提出,不但为德育评价的实践开展提供了方法指导,而且也为德育评价价值取向奠定了重要基础。
最后,教育评价实施原则为德育评价的科学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多年来,我国专家学者在归纳、总结和吸收国外关于教育评价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也提出了不少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评价实施原则。其中瞿葆奎、陈玉琨等专家学者对教育评价的实施原则提出了一些有见地的观点和理论,他们认为教育评价的实施原则主要包括可行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教育性原则、可比性原则等。在对大学生开展德育评价的过程中,德育评价主体和客体是处在一种相对复杂的关系中,同时德育评价又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合体。因此恰当处理评价主客体的关系和正确分析德育评价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便成了一个德育评价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问题。为了使这个问题得到妥善处理,也必须把握一些共识性的原则,只有把握了这些原则,才能为德育评价工作在方案设计、指标体系设定、评价材料收集等操作方法技术方面提供理论依据。教育评价的实施原则无疑为德育评价的科学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2德育学科是大学生德育评价理论的基本内容来源
德育学科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政治学、伦理学、心理学四个方面的内容,这些学科内容的发展,丰富了德育的内涵,为德育评价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内容。
思想教育是德育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的发展史就是思想的发展史,人区别于动物的主要原因就是人的思想性,人的最高尊严就在于思想。思想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思想来源于社会实践,是由实践活动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活动不断重复的过程。正确的思想是符合并促进客观事物发展的,错误的思想阻碍客观事物发展。毛泽东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一文中说:“无数客观外界的现象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这五个官能反映到自己的头脑中来,开始是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了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3]对德育对象而言,思想教育非常重要,它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随着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思想教育的方法、原则和理论也随之不断发展。在长期的工作实践过程中,人们逐渐掌握了这些方法、原则和理论的发展变化规律,这些规律为德育评价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
政治学是专门研究政治的一门社会科学,主要是研究政治权力、政治行为的实践与理论。纵观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政治在人类社会历史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不同文化、不同社会的人们对政治的理解不同,因此,学界对于政治的内涵阐释不同,定义也不统一。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治属于上层建筑,其根本决定于生产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意愿越来越强,参与政治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发展。政治教育是指以提高人们政治觉悟为目的的教育,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增强爱国意识与国防观念和树立共产主义理想等,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际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面对变幻莫测的国际形势,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言。以史为鉴、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模范树人、实践育人等政治教育理念大大丰富了德育内涵,为整个德育提供了良好的方法、理论,也为德育评价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支持。
伦理学是关于道德的本质、起源和发展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学说。由于意识形态、文化和价值观的差异,对伦理学本质内容,不同的国家、阶级、民族都可能会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如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同一国家内部的不同阶级和民族之间对伦理的实质内容理解可能不同。马克思主义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出发研究伦理学,提出了道德现象中存在的普遍性和根本性问题,揭示了道德的社会本质和发展规律,并强调发展道德原则和规范道德行为对塑造人的道德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强调伦理学的重要性不在于传授道德知识,而在于使人们身体力行。在当代,如何有效地开展伦理学教育,提高人们的总体道德素质,成了许多学者专家研究的主要领域。伦理学与德育的关系十分密切,没有伦理学研究,德育就难以发展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伦理学的研究成果,为德育评价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可靠依据。
心理学是一门专门研究人类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它包括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是一门兼具理论性和应用性的学科。受自然科学的启发,19世纪末,德国学者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这也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心理学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德育领域不可忽视的一个组成部分,为德育理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心理学自诞生之日起,就有心理素质测评理论随之发展,而且心理素质测评的研究成果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20世纪中期西方教育评价学的发展。今天,随着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各高校纷纷建立了心理教育机制、成立了心理评估中心。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大大促进了德育评价理论的发展。首先,我们要运用心理学的知识,遵循评价主体和客体的心理活动规律,找出最合理最科学的德育评价方案;其次心理学特别强调思想发展过程及心理变化特征,这就提示我们在开展德育评价工作时,一定要坚持“发展”的原则,按照“发展”的理念做好评价。我们在开展德育评价时要坚持在发展中观察、研究、分析、判断大学生的思想发展变化情况,以此来评价所开展的德育活动是否符合德育对象成长的内在要求。最后,心理状态评估的一些方法、技巧和理论也是德育评价理论的直接来源。
3评价学理论为德育评价理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借鉴
评价学理论基础由多个学科理论共同组成,包括了计量学、比较与分类理论、信息管理科学理论、信息论与系统论、科学管理与科学决策论、预测学、科技管理等理论。这些理论主要从评价技术、评价工具方面为德育评价理论体系的构成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大学生德育评价主要借鉴了评价学理论基础中的计量学理论、分类与比较理论、信息管理科学理论。
3.1计量学理论
计量学理论是大学生德育评价工作中量化评价方面重要的理论来源和理论基础之一。埃利泽·盖斯勒认为,计量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计量。威廉·汤姆逊·开尔文勋爵的“如果某事物不能测度,那么他就不重要”成为经典名言被广泛引用。测度和计量我们身边的物体和事物,不仅在科学上是必要的,也是我们把握自然和社会现象的重要手段。在组织科学和管理科学中,对现象和实践进行测度和计量,对于了解和研究它们至关重要。[4]邱均平、文庭孝等学者认为:“任何计量都要关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计量什么(即确定和区分计量的对象);二是如何计量(即采用什么标准、尺度、方式、方法、工具来计量);三是计量的效果如何(即怎样检验和改进计量的效果)。”[5]学生德育评价进行量化测评已经成为学界的共识,我们在开展大学生德育评价工作时,需要运用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等来具体量化德育活动及其实际状况,再通过统计分析等方法得出结论,这些方法和理论都是计量学的范畴,因此开展德育评价工作必须运用计量学的相关理论作为指导。
3.2分类与比较理论
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必须从区分认识对象开始的,要区分就得分类和比较。人类要有效区分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各种逻辑加工,也应从分类和比较做起。因此,科学评价中常用的思维方式之一便是比较和分类。大学生德育评价是一项综合性的复杂工作,它包括了众多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设计不同的指标体系,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将不同的评价对象放入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中进行比较。因此,要想开展好德育评价,就要清晰的区分好评价对象,再进行对象间的比较,这些都需要借鉴分类与比较理论。
分类就是按照事物的属性,将事物区分并归入一定门类的思维方法。分类与比较存在辩证关系,分类是比较的基础,比较产生了新的分类。分类的结果就是将事物区别为具有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层次的大小类别,形成各种概念系统,反映了客观世界的事物的区别和联系。德育评价涉及的因素较多,必须做好分类,才能进行比较,最后根据比较结果做出评价。
比较就是对照不同对象和不同时段或不同境况的同一个对象,以便揭示他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通过比较方法区分事物的异同点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最基本的方法。事物只有进行了比较,才能鉴别它的优劣。在人们的思想认识中,比较是一种最为普遍的方法。根据不同的标准和角度,比较存在多种类型。如定量比较与定性比较、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整体比较和部分比较等等。判断价值大小的根本在于比较,所以在德育评价过程中,我们必须采用比较学的理论。在德育评价中最常用的比较方法是前后比较,也就是通过一定的参数,将被德育活动开展前后有关情况进行对比,从中获得评价依据。此外,德育评价也常会采用横向比较、对照比较、定性比较等方法。
3.3信息管理学理论
信息管理学是由信息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多门学科交叉融合而成的一门建新兴学科。其本质是对信息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的管理,具体来说,就是运用计划、组织、管控等手段运用一定的社会资源(人力、物力、财力)对信息收集、整理、储存、交流、分析、研究、处理进行有效组织和调控,以达到特定的目标。科学评价经过实践的发展和理论的日臻成熟,与信息管理之间形成了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信息管理为科学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是科学评价发展和改进的前提。另一方面,科学评价是信息管理的拓展和应用,为信息管理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6]
大学生德育评价需要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主要来源于评价主体的信息、评价客体的信息、评价中介信息三大类。在德育评价活动中,信息管理的科学程度决定了德育评价效率和质量的高低。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德育评价过程本质上是一个信息管理的过程,它包含着信息收集、整理、储存、交流、分析、研究和处理等一系列的信息管理活动,信息管理活动贯穿德育评价工作的全过程。进行德育评价需要获取和处理有关评价主体、评价客体和评价中介的信息,同时还要借助大量的信息管理技术、方法和工具来处理相关信息。因此,信息管理科学理论是德育评价的基础理论来源之一,它为德育评价活动中的信息管理提供了理论、技术、方法和工具的支持。
只有科学的吸收、借鉴和融合教育评价、德育学科和评价学的发展成果、理论基础,并科学的协调和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构建出大学生德育评价基本理论框架,以这个理论框架为依据,才能科学、客观地开展德育评价工作,真正达到德育评价的目的。
摘要:大学生德育评价理论体系是一个综合性的理论集合体,由多门学科理论共同组成。教育评价基本理论是大学生德育评价理论的重要基础,德育学科是大学生德育评价理论的基本内容来源,评价学理论是大学生德育评价理论的重要理论借鉴。建构大学生德育评价理论体系必须吸收、借鉴和融合教育评价、德育学科和评价学的理论知识,使它们之间相互作用、有机结合。
关键词:教育评价,德育学科,评价学,德育评价理论
参考文献
[1]郑海友.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2]【美】格兰特·威金斯著,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组译.教育性评价[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9.
[3]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20.
[4]埃利泽·盖斯勒.科学技术测度体系[M].周萍,黄军英,刘娅,等译.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368.
[5]邱均平,文庭孝.评价学理论·方法·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61.
【大学生德育的】推荐阅读:
大学关于大学的德育课07-08
我的大学德育10-02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09-24
大学生德育现状10-17
品德教育大学生德育06-27
大学生毕业德育论文09-07
大学生自我评价德育10-06
大学德育研究06-15
大学音乐欣赏课中的德育渗透09-06
大学生德育生活化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