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教育下大学生德育

2024-10-16

心理教育下大学生德育(共12篇)

心理教育下大学生德育 篇1

一、引言

生命教育是为了主体的健康、幸福、自由而进行的, 是德育的价值追求, 也是德育的内在形态。德育视野下的生命教育就是在实践中贯彻和落实生命教育的理念和内容, 以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德育视野下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践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种力量的共同参与, 而学校是生命教育的主力军, 社会和家庭的生命教育合力是有益补充。

二、高校将生命教育融入“基础”课是主渠道

人的生命因为有了道德而凸显高贵, 道德因为有了生命而找到依托。高校将生命教育融入“基础”课就是让生命和道德融合, 在课程中实现人生命的伦理性存在, 促进人的德性完善和生命完满。

(一) “以人为本”的德育课程理念

“以人为本”的德育课程理念最重要的是“以生为本”。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更是高校德育课程的本质要求。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 “以人为本”具有以下本质内容和规定: (1) 以人作为世界的根本, 而不是以神、物等作为世界的根本。 (2) 以人作为实践的根本。人是万物之灵, 劳动才是人之为人和人异于其他动物的最根本之处, 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只有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才能推动改造世界、改造社会的历史进程, 促进社会的发展。 (3) 以人作为价值的根本。人不仅是实践的主体, 更是价值的主体, 是实践主体与价值主体的统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人的价值、人的利益, 满足和实现人的需要。”[1]

生命德育课程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就是要以教育者为本, 尤其要以受教育者, 学生为本。“德育作为主要关注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全面提升和塑造的专门的教育领域, 其教育成效的体现就是学生人格的全面提升与素质的全面完善, 而其教育成效取得的关键则在于德育本身的人本发展, 也即坚持以学生为本,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和内在潜能, 以学生的实际为教育的出发点, 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的根本目的。”[2]生命德育课程既要承认学生是能动和受动的辩证统一体, 也要正确处理好共性和个性协调发展的关系。具体而言, 生命德育课程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 尤其是满足其精神发展的需要, 关注其多元化的发展需求, 把学生的根本利益作为生命德育课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生命德育课程的设置在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同时, 也要尊重学生的个性, 做到因材施教, 有的放矢地进行正面引导, 从而使其形成积极向上的个性人格。

(二) 回归生活世界的德育课程内容

生活是人生命的展开, 是从生到死的历程。德育课程内容源于生活、内在于生活。德育是对生活的提升, 其目的是引导人过美好生活。德育课程内容回归生活世界不是说离开生活的德育重新回到生活, 而是高于生活的德育回到生活。德育回到生活, 是为了生活向好的方向发展。德育从生活出发, 在生活中进行, 但并不意味着德育等同于生活、消融于生活。

德育课程内容回归生活世界有两条路径:其一, 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从对高居于个体之上的宏大主题的关注和对道德权威教育者自身的强调, 转向对生活个体学生的关注。回到生活世界, 就是回到由人组成的关系世界, 回到德性生成的个体。每个生命个体都能够在真实生活复杂的伦理牵涉中, 积极主动地思考、发现、探索、理解、领悟和对话, 促成德性的完善。因为, “意义, 来自于人在世界中的‘牵涉’, ……人在世界中的‘牵涉’使得他的生活成为有意义的。”[3]

关注大学生现实生活的方法:第一, 注重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 在学生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之间建立良性互动机制。直接经验是生命个体在生活中的经历, 是道德学习活动的起点和基础, 是间接经验的母体。直接经验能帮助学生理解间接经验, 具有活化知识的作用。但如果忽视直接经验, 一味强调道德的规范和限制, 高校德育将成为“美德袋”。第二, 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在自由和责任中确立个体的生命价值。生活是自在的、自发的、原生态的, 而德育则要求学生过规范的生活。享受自由是人的理想, 但现实生活则要求人承担责任。自由与责任是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 在生活中, 没有绝对的自由, 自由是相对的。自由意味着平等地履行责任义务, 不是来自道德规范的约束, 而是主体的自主服从。从这意义上说, 责任意识反映人的道德水平。

其二, 引导学生追求未来美好的生活。人的生命之流在生活中展开, 现在承接着过去, 预示着未来。德育课程内容不仅关注学生在现实世界的发展, 也要引导学生创造未来。人生活于当下, 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期待和向往, 但也要防止一种倾向:不能好高骛远, 以未来侵吞当下;不能因为憧憬未来, 而忽视现在生活的幸福。对此, 德育课程内容要帮助学生“做自己生活的主人”, 为自己的未来发展空间奠定良好的现实基础;同时, 引导学生去感受、理解、省察自己的生活, 自主选择自己的生命存在方式, 以饱满的热情和自信走向属于自己的可能生活[4]。

(三) 强调生命体验的德育课程实施

生命是德育课程实施的重要前提, 而体验与人的生命直接相关, 是人类认识世界和自己的重要方式, 获得经验的重要途径。生命体验是德育的必然选择, 德育应关注个体的生命体验。体验是个体以整个生命与世界发生着相互关系, 充满整个生命历程, 而且是以个体的整个生命要素———理智、情感、意志等参与世界。换句话讲, 体验就是生命、生活、经历、经验。

德育课程实施不只是教师怎样把预定的教学方案落到实处, 更关键的是如何在课程方案总体设计上, 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不断生成新的生命体验, 提高道德能力和水平。第一, 德育课程实施应从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教育方法和手段上实现创新, 从学生的需要出发, 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 实现生命教育对人的人文关怀。对学生来说, 德育课程的实施是以体验为切入点并通过体验形成每个人独特的情感———态度系统和意义世界, 促进情感和认知相互影响, 进而发展、完善个体德性。第二, 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占据主导地位, 但这种主导是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前提下的主导。教师的主导体现在对课程资源的创造性解读, 尤其是调动自己的人生阅历和社会经验丰富德育课程实施的途径。教师要引导大学生体验自己生命的存在。在培养发展生命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体验能力, 引导大学生体验生命的成长和升华;鼓励、倾听学生的生活叙事。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都得到确认, 而学生则在平等、民主、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调动了参与的热情、交流的欲望, 从而在心灵、情感的沟通中碰撞出道德智慧的火花, 丰富自己对社会、生活、人生的认识, 特别是关注自我精神生命的成长。

三、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生命教育合力是有益补充

德育视野下的生命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相互协作, 其合力是有益补充。其中, 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家庭要积极配合, 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为生命教育的开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一)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高等学校特有的, 它与社会主流文化保持一致, 以师生文化活动为主体, 继承和发展学校历史文化, 是学校所有成员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积极落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的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遵循文化发展规律, 借鉴吸收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 以实施科学文化素质为基础, 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 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 以树立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 弘扬主旋律, 突出高品位, 加强管理, 注重积累, 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5]

首先, 建设校园政治文化, 塑造大学生的政治生命。校园政治文化只有跟随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脉搏前进, 才能将大学生的生命发展和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 才能使大学生的政治生命健康成长, 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拥护者和践行者。共青团、学生会要组织大学生学习国情、社情, 了解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政策, 以清醒的头脑和高昂的热情关注祖国的成长和进步, 从而为大学生的学习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其次, 建设校园道德文化, 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我国的改革开放带来了价值观的冲突和道德的重构。大学生是思想的先行者和社会的晴雨表, 并具有特殊的敏感性。教师, 尤其是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要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矛盾、困惑, 及时排解, 使他们的道德生命茁壮成长。培养大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 养成文明行为, 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再次, 校园文体活动要展现生命活力。精心组织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文体活动, 将德、智、体、美渗透其中, 使大学生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要充分利用青年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和传统佳节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培育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最后, 充分利用网络、社团等新载体, 将生命关怀送到学生的生活中。建设红色网站, 抵御西方的文化侵略;倡导网络文明, 做文明的网络人;积极发挥大学生社团的作用, 不断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 提升大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正确引导大学生的兴趣爱好, 鼓励科技创新。

(二) 鼓励家庭积极配合

家庭是大学生的生命之根, 父母是孩子最亲最可信赖的人。家庭是生命教育的基础。“对人类社会每一个个体而言, 当他来到这个世界后, 就生活在一定的家庭环境中, 接受家庭提供的生存所必需的物质支持, 在家庭成员的关怀和爱的沐浴下, 积累着成长所必需的生活经验, 建构日后发展的社会价值参照系, 满足着人生所必需的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 获得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精神支柱, 进而为人生观的形成和自身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6]从出生以来的朝夕相处为孩子人格、品德、素质等各方面的发展奠定了基调。步入大学, 意味着大部分大学生要远离家庭、远离父母, 独立生活, 但父母对子女的健康成长依然有不可小觑的影响。家, 始终是大学生心灵的归宿、避风的港湾。

1. 父母是大学生的人生之师

作为大学生人生之师的父母, 对孩子发展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大学生而言, 先入为主的家庭德育在其成长过程中具有决定作用。家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子不教, 父之过。”孩子的生活方式、人生理想、道德伦理、对社会生活秩序的理解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都受到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当父母有着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尊重生命、追求自我对社会、对他人的奉献时, 在孩子心目中自然会产生良好的反映, 孩子也会将父母的行为内化为自我行动的准则。因此, 父母应加强自我道德、素质的提高, 做好孩子的榜样, 使孩子学会理解关心他人、学会包容, 学会尊重生命、热爱生命, 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2. 更新“人才”观念, 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意识

大学生的“成人”与“成才”两个概念不能混淆, 而常被家长忽略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成人。在成人教育中, 父亲和母亲的作用是不同的。一般来讲, 一个人的才能如何是父亲决定的, 而品性则是由母亲决定的。二者和谐发展, 相辅相成才能使大学生健康成长, 成为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家庭的人。家长不应一味盯着考试分数、名牌大学等功利指标, 而应更多地关注其德性的完善。其实, 家长要以一颗平常心来看待孩子的成长, 摒弃功利之心, 只要孩子快乐、健康, 能认真学习, 做一个品德高尚、诚实、可信任的人。这就是“成人”。“成人”是成才的基础, 而成才的标准应是德才兼备, 能力为重。“要处理好能力与道德的关系, 二者相辅相成才有利于人类文明的发展。首先, 要正德求能, 反对‘无才便是德’的观念, 确立‘德为前提, 能为本位的观念’。……其次是以能树德, 反对伪善, 确立‘靠能力实现和扩大道德的作用’的意识。……三要在坚守道德的前提下继续前进一步到注重能力, 以能力为出发点、中心和归宿来考虑道德的作用、意义和价值, 使道德围绕能力服务。”[7]

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意识。歌德曾说过, “我们虽可以靠父母和亲戚的庇护而成长, 依赖兄弟和好友, ……因爱人而得到幸福, 但是无论怎样, 归根结底人类还是依赖自己。”作为父母, 对于这一点是越“先知先觉”越好。从人生发展看, 父母对子女的溺爱是害。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要能独立自理, 一定的生活能力和技巧会培养大学生的责任心和自信心。就目前而言, 大学生的生活能基本自立, 但是人格自立并没有完全做到。而人格自立对一个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啃老族”就是在能力自立的前提下还不工作、不赚钱, 而是让父母养着的年轻人, 突出代表是80后、90后中的“宅男”、“宅女”。

(三) 倡导社会大力支持

社会教育是指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并行的影响个人身心发展的社会教育活动。社会是一所大学, 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延伸与拓展, 因此, 社会教育是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有益补充。

1. 营造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的社会舆论氛围

积极鼓励与推动各种有关生命教育团体的建立, 使学生能够有一个健康、和谐的生活环境。在社会中, 要营造珍爱生命的氛围, 有助于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生命观。“鼓励宣传、理论、新闻、文艺、出版等方面对社会主旋律的弘扬, 在全社会形成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的社会氛围, 将大学生的生命教育融入社会每一个角落。各类网站要牢牢把握住正确导向, 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积极开发教育资源, 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重点网站要不断创新, 切实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充分发挥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导向作用;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充分发挥各类纪念馆、烈士陵园对大学生的教育作用, 通过对这些基地的游览, 可以增强学生对自我价值的认同, 增强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与珍惜;各级政府要鼓励和支持面向大学生的公益性的具有生命教育意义的文化活动。”[5]

2. 发挥社区的力量, 为大学生生命教育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加强与深化不仅是高校、家庭的责任, 同时也是全社会的责任, 应该在全社会形成包括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多方面的教育合力, 将大学生的生命教育落实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每一个部门。

社区是大学生在家庭、学校之外的一个生活环境, 社区内的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首先, 社区的建设应该将生命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等相结合, 把社区内所有住户的道德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的程度、法律意识的提升作为基本目标, 通过条幅、座谈会、社区委员会等各种形式实现对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与影响, 推进优秀社区、健康社区的建设与发展。其次, 社区应该成为企事业单位及学校之间的纽带, 为学生搭建桥梁, 鼓励支持大学生积极深入企事业单位进行实践锻炼, 提高学生服务社会、贡献力量的思想认识, 培养大学生对自我能力、自我价值的认同。

摘要:德育视野下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践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种力量的共同参与, 而高校是开展生命教育的主要力量, 同时要鼓励家庭教育的积极配合, 引导社会积极参与。其中, 高校将生命教育融入“基础”课是主渠道, 包括“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 回归生活世界的德育课程内容, 强调生命体验的德育课程实施。家庭德育要树立“能力和道德”并重的人才观念, 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意识。社会德育要营造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关键词:生命德育课程,校园文化建设,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参考文献

[1]骆郁廷, 王若飞.也谈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为本[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4, (6) :648.

[2]袁本新, 王丽荣.人本德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21.

[3][英]克里曼.狄尔泰[M].殷晓蓉, 等, 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209.

[4]刘忠孝, 孙相娜.主体间性德育的基本内涵及价值取向[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9, (6) :23, 24.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中发[2004]16号) [R].2004-08-26.

[6]杨宝忠.大教育视野中的家庭教育[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74.

[7]韩庆祥.思想是时代的声音:从哲学到人学[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2005:286-287.

心理教育下大学生德育 篇2

一、德育工作的理论指导:

德育教育复杂的时代背景:1、各种思想潮流猛烈侵袭,电视网络多种媒体的影响;2、青少年自己自控能力差,明白是非能力差;独生子女多,留守学生多,他们都极具个性,少责任感,自私,人性,无理想无目标等缺点明显。所以德育于国来说,是培养在思想上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于学校,是围绕我校办学理念而开展各项德育活动。我校的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全体、个性、主动、终生发展。

二、德育的具体内容:

一、加强学校人文精神的培育,提升办学品质。

人文精神是人对待自身、对待他人和对待社会所抱持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基本态度和精神状态,它以追求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

(一)塑造良好的校风、学风和班风。

我校倡导的学生文化是:善良、文雅、勤学、上进、感恩、快乐。

校风——爱事业、爱学习、爱生活,自信,自尊、自立

校训——勤学、善良、勇敢、责任、健康、快乐、幸福、感恩

学风——勤奋、踏实、主动、探究、交流、提高

(二)学校管理的核心是教师,教师的精神面貌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并且对受教育的学生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我校倡导的教师文化是——宽厚、细腻、智慧、仁爱、责任、奋进、风险、和谐、幸福。

教师三心——事业心、责任心、爱心。

践行“四条禁令”,坚守“三条底线”

教师宣誓——开学典礼上

(三)优化校园环境,让环境成为会说话的教育。

1、让墙壁围墙说话;(四块板报,两块专栏,一个橱窗,七副标语,从安全,从感恩,从德育,对老师,对学生等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

2、让名人名画名人名言来影响;

3、用花草树木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4、抓好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是:文明,勤学,快乐,和谐

⑴教室:

抓好黑板报,公告栏,学习园地,公约等的育人功效。

⑵寝室:从命名,公约,励志名言,学生手工(展示学生的自主创造性,树立以校为家的观念,加强集体主义教育都有作用)

二、以活动为载体,建立神采飞扬的和谐校园。

德育不能停留在口头上或者仅仅是些装饰上面,具体的实践活动是德育最主要最有力的方式。在我校展开这些德育实践活动:

1. 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

根据新时期少年心里特点和目前社会的普遍关心的问题,我校每周都设置各类主题班会,关于感恩教育,“学生”三心教育,关于学雷锋的教育,关于礼仪的专题教育,关于如何应对期末考试的专题谈心教育等。教师根据班会课的情况,再针对个别学生做好谈心交流工作,这是班会课的课外延续。谈心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关于学生的家庭,学习,友情,困难等,让学生体会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这种个别谈心方式得到师生家长的认可。

2、每周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的讲话。

这是展开各项德育教育的绝佳场所。坚持每周一的升旗制度,逐渐形成我校的一项传统德育模式。学生组织国旗下讲话,谈理想,谈礼仪,谈要求等,内容广泛。然后值周领导讲师生上周的优缺点和布置本周工作。在庄严的国旗下,既展开了爱国主义教育,又展开了适合我校实际的德育教育。

3、借助节假日,比如元旦,五四,国庆等重大节日,开展各类演讲比赛,文艺活动,征文活动,黑板报评比,诵读活动等。在这些活动中,既让学生充分发挥歌舞才华和创造力,又调节了学习氛围让学生体会到集体的力量,集体的荣誉归属感。

4、开设书法课,定期举行学生书法作品展。

在我校,每周一节书法课,在教导的组织下,鲁芳老师和吴军老师的带领下,各班语文教师授课,学生每周一次作品上缴,每学月一次作品展。书法课的开展,为弘扬悠久的汉字文化提供平台,既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展示其书写才华,也能培养其审美情趣。

5、成立校园执勤小组。

在我校,为了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组织成立了校园执勤小组,从安全、礼仪、卫生三方面协助教师管理。让学生在协管校园中,树立正义感、公平公正意识、集体主义精神。

6、成立剪纸艺术兴趣小组。

在我校,根据学生的情况以及现有师资情况,成立了以吴军老师为核心的校园剪纸艺术兴趣小组。

通过剪纸艺术活动,既活跃的学习氛围,又调动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让他们在自己劳动中感受精细、质量、艰苦的心理感受,让他们感受到艺术的熏陶,劳动的创造价值。

7、成了流年文学社。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积累同学们的写作素材,提高同学们的写作水平,增强学生的思维、审美、创造能力,我校语文组全体成员成立校园文学社——流年文学社。

中学生情感活跃,带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突发性,把校园社刊作为一个正常的情感疏通轨道,减少学生的情感压力,疏导其对家庭,对学校,对社会,对友谊的偏差性认识,为建设和谐校园,温馨校园,健康校园尽一份微薄之力。

8、组织学生进行大课间活动,坚决实施“校园阳光体育”教育。 上午第二节课后,全校师生慢跑十分钟。要求学生仪表端庄,跑步姿势规范,队伍整齐,口号响亮,随着轻松愉悦,节奏感十足的音乐,同学们在气喘喘嘘嘘中感受到运动的快乐,健康的幸福。此项活动的展开,为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有明显的作用,并且也可以进行学生的行为礼仪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大课间活动逐渐成为我校体育教育和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

9.树立学生楷模,建设光荣榜。

根据我校情况,每学月后公示学月考试成绩优秀的同学,和操行评定优秀的同学。这种光荣榜,既让受表彰的的学生有一种强烈的成就感,同时更为学生树立起可学、可追赶的榜样,让榜样成为鞭策他人激励他们的力量。

10.图书室面向学生开放。

心理教育下大学生德育 篇3

德育教育认知德育大学生心理健康高校德育教育作为一种大学生教育的类型,表现高校对当代大学生不仅仅注重智育教育,同时更加重视德育教育。突出强调提高大学生的主人公地位,完善大学生的自我生存所需要的状态,对学生的日常生活条件及其相关性的保障提供更完备的措施。高等学校中所倡导的德育教育是一种针对人的教育形式。主张以人为本,体现人文精神,抒发人文关怀,此即其本质。它的培养过程包括人的塑造、人的转化、人的发展和人的完善。在当下这种德育教育为主导思想的教育模式下,认知行为训练凸显出它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地位。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已经步入超现代化时代的高校教育理念已然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认知行为训练的核心精神及其赋予的理念润物细无声般悄然渗透到医疗、教育等诸多领域。这种训练方法作为心理咨询师的常用手段用以强化人类心理健康,甚或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延伸。其所蕴含的理解和精神层面的相遇等理念,不但诠释了人文关怀的德育价值,亦对传统德育的灌鸭式知识输送方式提出了反思、进行了超越。因此,高校认知德育教育突破了传统的教育形式,有望成为高校教育模式发展新时期、新阶段的领头军。

一、认知德育背景概论

中国化的德育教育从传统定式转变成现今颇具现代化的模式,需要一个长期而持久的过程,人文关怀、人文认知、认知教育、认知德育等新话题的提出,不断适应了中国德育教育的发展,并结合认知,使德育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层面起到无法比拟的作用。就其理论和实际背景来讲,认知德育的产生并长时间的存在,并不是一个偶然,而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它是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指导,以人文关怀为现实手段,以认知行为训练为推手的方法论。

1.人学理论作为传统教育向认知德育的过渡,起到交互纽带的作用

我们常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包含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分支:人学理论。其中对人的哲学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分别提出什么是人的本质、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以及人应如何发展等几方面的问题。围绕这些议题,该理论以“人”为中心,主张“任何事物的出发点都应从实际的人开始”。那么,“人”即该理论的核心,以人为根本,构成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如此开展认知德育教育更加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更符合当今发展中的中国教育,更能适应大学生的心理状态。

认知德育面向的是广大学生,属“人”的范畴,通过对“人”的理念的共同把握,将学生的位置摆正,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理论基础,逐步开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基于人学理论与高校德育教育的不可分割性,认知德育与高校德育教育的渊源性。因此,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采取人文关怀的理念即囊括了认知德育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的相系性,亦成就了高校德育新范式的更迭。应指出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在当代各论中依然保持着其固有的理论论据,依然起着指导高校德育教育继续发展的指明作用。

2.人文关怀的倡导体现了传统德育向认知德育转变的大环境

多年以来,中国的教育理念大都基于填鸭式的初级教育,对于学生本身的诉求、自我认知理解、接受能力都未提入教学大纲。因此,教师对于学生的教育多受限于知识的强制、封闭的教化过程,教师讲授的权威性与不可推翻性持续了很多年,迫使学生形成特定的社会价值观念、个人价值观念以及道德行为规范。以至于忽略了学生本人对人和人性的解读,失去了本我的状态,这种许多高校所面临的糟糕的现实境遇,正逐步瓦解着学生与生俱来的求知欲、探索欲和发现欲。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的国际化接轨,大学生逐渐意识到,他们需求的教育模式已然需要改变,他们期望能够与教师同地位,平等、公平的交流。而此种诉求即成为了阻碍传统教育、德育教育的填塞式吸纳过程。

认知行为训练,更趋向于大学生自我的能动性,更倾向于教师在与其的平等沟通中,舒缓其紧张的神经,敞开心扉的与教师交流。在现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人文关怀缺失的普遍现象,致使高校德育教育在其功能和价值等方面被弱化,甚至异化。这就造成了千百年来形成的充满魅力色彩的传统德育教育变成了普遍虚幻的存在于高校教育模式中的代名词,使其成为没有道德意义的冗长无味、令人厌烦的灌输与说教。从某种意义上讲,把握住了人文关怀,即是把握住了德育认知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动态平衡。

二、认知德育的内涵及内容涵盖下的认知行为训练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认知德育之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顺化为一种理念,亦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种教育模式,归属于在德育教育大环境下的认知行为训练。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理解为,认知行为训练正向影响着德育理念,德育理念指导着认知行为的训练。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即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认知德育教育。德育教育下的认知行为训练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和智慧。因此,通过科学的界定,对认知德育进行深层次的剖析,运用科学的方法构建大学生饱含正能量的思想意识形态,在实际教学中注重方式方法的改革与创新,逐步解析大学生精神世界的最深处,以期从根源上改变其认知行为,达到大学生心理的满意状态。

1.认知德育的涵义

就德育范畴而言,认知训练的存在已不是单纯的语言学意义上的行为训练,而是哲学意义上的思维训练。认知德育指的是以中国传统德育文化为中心理念,基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理解、互相尊重、真诚交流为出发点,以话语环境为媒介,通过沟通实践而达成的心理疏导与心理完善,以构建大学生美好精神世界为努力方向的一种教育认知手段。这种训练模式有其固有的特征:平等、尊重。

认知德育的涵义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师生两方的关系属民主和等位的间性主体关系。双方需要共同提供面对面的交流机会,认真理解双方所表达内容,剖析深层次的精神状态。其次,在德育教育影响的大环境下,认知理德育亦设定了其终极目标,以视野和心灵相交合,构建无法比拟的美好精神世界。最后,认知德育的本质是认知训练和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交流的一种范式,师生双方在德育理念下进行认知训练,在认知训练中完备德育教育。

2.认知的人文关怀内涵与大学生心理状态变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多元文化的变革,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亦从最初的简单、单纯,逐渐步入复杂、不可预测的状态,人文关怀渗透到大学生德育教育视野,为了能够培养出心理状态健康、健全的大学生,通过人文关怀,实现关注学生个人合理发展的大目标,全面促进高校认知德育的发展,形成一种新形势的德育教育。因此,从人文关怀的视角审视大学认知德育,其目的在于充分发掘认知德育固有的人文内涵。

三、高校德育教育视野下的认知行为训练的构建

高校德育教育作为一种普遍的大学生思想教育,是教育理念的核心。认知德育概念的提出是教育理念的延伸,它作为高校德育教育的一种创新手段,正逐渐完备,在彰显传统德育的价值内核基础上,充分发掘其本身的特点与优势,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出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正面推手作用。因此,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德育模式的发展,贯穿人文关怀理念,构建适合大学生心境发展的富有中国教育特色的认知德育,将成为未来几年内,我国德育教育理念的新走向。

1.人本化理念的提出

高校德育教育是在一定的实践为基础指导下开展的,其内涵下的认知德育不但要体现人文化关怀,更应适应人本化的改变。人是客观事物实现的主体,必须要融入人文化关怀的理念,努力做到对学生的教育、引导、鞭策,并从人本化的角度尊重他、理解他、帮助他。“以人为本”不仅要体现在德育教育层面,而且要体现认知德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监管与修复上。传统理念对大学生人本化的认知缺失,忽略了大学生自我、自主的本意,导致德育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上的时效性匮乏。因此,就当代大学生认知德育的人本化理念提出,显得尤为重要,而必然形成。

2.伙伴化关系的维系

高校师生关系往往局限于传统的教、授模式,注重学生的应试,而非学生的认知,这种极大压抑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填鸭式教育模式,已经没有了其发展的空间,亟须一种新的模式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开拓新的路径。在认知德育的背后,更强调学生与教师的伙伴化关系,因此更能发挥其在当代大学生心理教育的优势,游刃有余地维系着师生间多重的伙伴关系。德育教育正在演变成互补性交流模式,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与学生一起努力,进行批判性思考,追求双方的人性化。

3.认知训练的场域化

心理健康教育中,师生之间交流必须有其特定的场景,其中必须包括舒适的外环境、安静的内环境及相关保障制度。这几个方面共生出另一个新的词汇“情境共同体”。认知德育在融入了人文关怀后,更体现了心系学生,重视学生自我体验的提法。因此,情境共同体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物质保障,更合乎学生本人的隐私保护权益,学生更愿意接收。这种互动固有的场域,是认知德育彰显其人文关怀的必然诉求。

4.人性化的训练模式

认知德育教育中,如何使用方法,使用什么方法至关重要。教师从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疏导,在德育的范畴内它所涉及的行为学、方法学手段都应满布人性化的元素概念,由于提出德育教育必须顺应人文关怀理念,必然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务必注重大学生的情感和体验,而人性化的认知训练符合人们存在于这个社会上的生活交往习性,符合教育模式发展的规律。教师对学生及人性的尊重,有利于教育主体在愉悦、放松的情境下实现理解、沟通、交流与反馈。从学生的个性差异、思维差异、行为差异等视角出发,开展更平等的交流与对话。

四、结语

德育教育是中国千百年来传统教育的精髓,是中华儿女最应永志不忘的美德。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人学理论的基本维度上讲,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治学终极目标,是高校教育价值的最终实现。培养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合格大学生不仅应是业务能力超群,更应是具有符合当代时代发展的健康心理的群体,认知德育以人文化关怀为主线,彰显着一种新兴的指导大学生心理的重要方式与方法,这也是提高高校德育教育实效性和针对性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在传统德育逐渐淡化的教育趋势下,认知德育已经开始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与重视,为了提高大学生对认知德育的乐观性自我接受,对浓厚的人文关怀色彩的心理辅导模式的认可,建立这种教育模式的良好口碑,使之成为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保障。因此,认知德育将是这个时代教育模式的呼唤,亦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必然之途。

参考文献:

[1]钱广荣.“加强和改进”的关键是要创新[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1):17-18.

[2]黎云羲.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及对策研究[J].社科纵横,2007,22(8):160-161.

[3]郑红波,孙红艳等.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0):64-66.

[4]Wei-Chin Hwang,Jeffrey J.Wood,Keh-Ming Lin and Freda Cheung.Congnitive-Behaviroal Therapy With Chinese Americans:Research,Theory,and Clinical Practice[J].Congitive and Behavioral Practice,2006,(13):293-303.

[5]王晋.心理健康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J].理论前沿,2008,(7):281.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8]段涛,郑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分析[J].高教研究,2003,(4):49-51.[9]吴善玉,金贞玉.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3):505-507.[10]段文灵.试论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关系[J].学习与探索,2007,(6):42-46.[11]原玲玲.大学生心理困惑的来源与分析[J].南方医学教育,2006,(1):35-37.[12]宴莉.高校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高教高职研究,2010,(6):198-199.[13]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4]Emily,Tung-Hsueh Liu,Wan-Lan Chen.Exporing the Efficacy of Cognitive Bibliotherapy and a Potential Mechanism of Change in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the Chinese:A Randomized Controlledd Trial[J].Cognitive Therapu and Research,2008,(12):113-119.[15]吴建玲等.短程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的分析[J].医学教育探索,2006,5(7):642-659.[16]吴任钢.认知行为治疗中的行为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2003,17(8):574-576.[17]王东平等.认知行为综合干预对青少年情绪障碍的影响[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6,23(3):270-271.课题基金:黑龙江省心理科学规划项目(编号:130049)。

心理教育下大学生德育 篇4

一、“三爱”教育视角下大学生德育档案建设及管理的现状

社会的进步对国民的道德水平提出了新的标准。在提高我国全民道德水平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处于学生期间的公民,尤其是作为即将进入到社会的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和管理,是促进我国德育建设长足发展的有力措施。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校已经逐渐将德育教育作为大学生教育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学生德育测评是各校对学生德育档案建设和管理的主要形式,也是综合评价学生表现的重要内容。以德育测评为基础形式的学生德育档案管理多运用记录的形式激励、约束以及培养大学生的德育行为以及德育观念,虽然有所成效,但因更多偏重学生对各项校园活动参与的积极性,缺少对学生品德素质的具体评价指标,并且在学生就业时也没有体现出学生德育档案对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作用,这都使学生德育档案的建设和管理显得不够完善。“三爱”教育是指对大学生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教育,是对学生开展全方位德育教育的具体体现。虽然已有一些研究成果对大学生德育档案的建设和管理进行了理论研究,同时也对现阶段进行“三爱”教育的价值进行了探讨,但以“三爱”教育为视角加强大学生德育档案管理的研究还是一个新的内容。

二、“三爱”教育视角下加强大学生德育档案管理的意义

1. 加强大学生德育档案管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以及思想观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在社会繁荣景象出现的同时也暴露了一定的负面现象。经济快速发展中出现的道德水平滑坡,不仅干扰了社会经济生活秩序,也影响了我国政治、文化和科研等诸多方面的发展。由此可见,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良好的德育环境作为支持。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同时也是动员和鼓舞青少年刻苦学习、奋发成才,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旗帜[1]40。高校承担着国家人才培养的重任,输出人才的德育素质影响着国家整体的道德水平,而“三爱”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所以以“三爱”教育为基点加强学生德育教育,做好学生德育档案管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2. 加强大学生德育档案管理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所以作为和谐社会的一员,作为国家未来主人的大学生,应该具备较高的道德品质。但是在我国长期应试教育影响下,大部分学生及家长更偏重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使得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的德育水平较低,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为诚信的缺失,例如考试违纪,不按时缴纳学费,拖欠银行贷款,就业时违约等行为,严重影响着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为了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在大学期间需要加强对大学生德育档案的建设和管理,从而加深学生对党和国家提出的“三爱”教育的理解,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3. 加强大学生德育档案管理是提高德育工作质量的需要。

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三爱”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有着不同的内涵。“三爱”教育内容具体又广泛,不仅融入了广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以及品德塑造等多个方面,还融入大学生后续择业和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中。大学生进入社会之后,在实现自己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极易出现由于自身社会经验的不足,造成对人生以及社会的错误认识,这就需要大学生自身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自我调控能力来促进自身的社会发展。德育档案的建立可以督促学生加强自我约束和管理。加强大学生德育档案管理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有效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质量,促进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三、“三爱”教育视角下加强大学生德育档案管理的建议

1. 优化档案管理内容。

学生德育档案工作作为德育工作的组成部分,是德育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新时期德育工作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的历史要求,是使德育工作提高档次的基础性工作[2]40。为了使德育档案的建设管理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在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以“三爱”教育为基础对档案管理内容进行细化分类,如包括规章制度、工作计划和总结、会议记录和教育活动等内容的德育教育记录;诚信、政治素质、集体意识等内容的学生行为品德记录,院级、班级和个人等不同层次的评价考核记录等。这些档案的归档,都需要对其保存价值进行思考,如果硬性地将所有的档案都进行归档则会造成时间的浪费以及档案的资源浪费。建设管理有效的学生德育档案可以为思想教育工作者改进工作方法和水平提供依据,也可以为学生的自我发展提供指导方向。

2. 加强品质测量。

品质测量是做好德育档案管理的前提。在以往的大学生德育品质测量中,大多数是对于事实的具体描述,缺少对学生德育品质形成过程的记录,因此无法反映出学生品质的变化规律。所以在进行德育档案管理时可以针对“三爱”教育中的大学生学习诚信问题、政治品质、关怀友爱的意识以及集体协作能力等德育品质进行评价。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针对大学生自身的行为以及能力,进行四个级别的分类,即优秀、好、中等、不合格。特别是在进行德育档案管理中可以依据需要对学生不同时期的表现和德育变化情况,建立一个坐标,直观展现出大学生品德素质在一定时间内的变化情况。

3. 提高实用性。

德育档案的建立和管理是对大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一种方式。德育档案的价值有两个方面含义:一是凭证价值;二是参考价值[3]111。德育档案中会记录学生在校期间的综合表现,是学生道德成长的记录凭证,能够提升学生道德成长的整体精神空间。虽然目前部分学校已将学生德育档案的建设和管理纳入到了学校对学生的综合测评考核管理中,但其构建和应用仍然较为局限。“三爱”教育是与学生德、智、体、美、劳等诸多方面密切结合的教育,与学生自身发展方向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在“三爱”教育视角下加强学生的德育档案的建设和管理,可为毕业生就业和用人单位选拔人才提供品德素质方面的参考依据。加强德育档案在学校与社会衔接时的应用,可以促进学生在校期间的德育档案建设和管理,提高德育档案的实用性。

摘要:良好的德育品质是大学生的立身之本,也是大学生走向社会、造福社会的基础。从201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国各族少年儿童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到2013年11月,“三爱”教育被写进十八届三中全会,充分说明党和国家对“三爱”教育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大学生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德育品质,有效地进行德育档案的建设管理,成为高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同时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也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关键词:三爱教育,大学生,德育档案,管理

参考文献

[1]张振峰“.三爱”教育唱响学校德育主旋律[J].中国德育,2014(7).

[2]马晓峰.高职院校学生德育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研究[J].兰台世界,2013(2).

网络条件下高校德育教育途径探讨 篇5

网络条件下高校德育教育途径探讨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领域中的.媒介,越来越成为高校教师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在这种新形势下,教育部要求高校德育教育要进网络.本文就网络条件下如何开展高校德育教育工作进行了探讨.

作 者:易海涛  作者单位:湖南邵阳,邵阳学院,422000 刊 名:中国成人教育  PKU英文刊名:CHINA ADULT EDUCATION 年,卷(期):2007 “”(10) 分类号:G72 关键词:网络教育   德育教育   途径探讨  

心理教育下大学生德育 篇6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德育工作

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各种网络不良文化开始蔓延并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巨大的影响 ,由此诞产生了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目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笔者认为所谓的网络思政治教育, 是指一定阶级、政党、社会团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 通过现代传媒计算机网络对其受众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 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

一网络对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当前,互联网已经深刻的改变了世界,互联网作为一种以信息容量大、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高度开放性和交互性等特点,不仅迅速成为一种新生的技术力量、经济力量,也正在成为一种新型的政治和文化力量。互联网信息的海量性和传输速度的快捷性与及时性使其成为了学生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学生毋庸置疑地成为了名符其实的“网络社会”主体。

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信息良莠不齐,大量有益信息开拓了人们的视野,为人们提供丰富的资料,促进社会发展,各种不良信息又成为干扰大学生的“噪音”。特别是网络的隐蔽性和匿名性使大学生能轻易看到不健康的东西,沉醉其中,进而引发各种社会犯罪等问题;使他们缺乏直接的人际互动,不关心现实世界,一旦回到现实就会产生孤独感,导致人格异常和心理障碍。网络上各种社会思潮激烈交锋,低俗的信息畅行无阻,使得大学生在思想上、道德观上受到强烈的影响。西方发达国家也通过网络大量宣传西方文化和思想,企图扭曲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德育教育十分必要,这是高校德育工作者在新时期面临的重要的课题。如何正确认识网络文化,正视目前网络文化的冲击,对传统的学校德育工作进行必要的改革,创新网络条件下学生德育工作的有效机制,建立和完善虚拟环境下学生德育工作的有效模式,成为学校德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二、 网络环境下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德育教育的措施

正确认识网络文化,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对学生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积极应对虚拟条件下学生德育工作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任务,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更新旧有的德育工作模式,加强学生德育工作显得日益紧迫和必要。

1、更新观念,创新学生德育工作方法

长期以来,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常常将“学生”视为灌输的对象,内容单一化、方法僵硬化、工作表层化、方式简单化的老路子,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新情况,要建立和完善网络条件下德育工作的新机制,首要的前提就是思政工作者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网络时代德育工作的特点,树立“信息网络空间有多大,德育的空间就有多大”的网络德育新观念。 网络条件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再也不是靠上几次党课、几个讲座和简单的促膝谈心就能奏效的。我们一定要针对互联网传播信息快捷、广泛、开放等特点,并结合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充分利用网络空间,不断更新德育内容,创新工作方法和思路,改进工作作风,全方位、多角度地实施德育,让德育渗透到每个角落,切实发挥思想政治工作“春风化雨”的作用。

2、加强高职院校网络德育教师队伍建设

德育教师要高度重视网络德育的重要性,加强理论研究,联系实际,积极探索网络社会中德育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找到有效的工作方法。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感兴趣的网站,掌握各种网络交流手段,以便及时收集、分析、监控网络信息,只有摸准学生的思想脉搏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引导。其次要熟练使用网络搜索引擎,要在海量的信息中尽快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并采取一定的方法将信息存储、传递,提高网络使用效率,而不至于被信息淹没。再次,要努力学习计算机理论与操作实践,懂得网络的基本原理,掌握各种软件的应用技能以及信息下载和网上通讯、交流的技巧,学会多媒体、网页的制作技巧,特别要学会网上监控的方法和阻挡有害信息的技巧等。

3、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

充分利用校园网络优势,认真整合互联网网络资源,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不断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为网络德育创设不可替代的宣传教育平台,使广大青年学生切实收到强心启智、淘冶情操的作用。开设“新闻热点”和“政务公开”专栏,通过专栏向学生展示社会热点和关系学生切身利益的政務、社会公共事物信息等,并通过这种方式尽可能满足学生网民对民主政治、物质利益、文化生活等多方面的需求,并激发学生主人翁的责任感。开设“学生网上论坛”,充分开发校园网络的潜能,把学生的注意力从社会上一些内容不健康的论坛上引导到学生自己的论坛上来;将学生从社会失范话题与活动,引导到切合学生自身利益的有益话题和健康内容上来。开设“素质教育”“学习园地”“就业指南”“桃李芬芳”等教育专栏,适时对学生进行成长成才教育、感恩立志教育和创业守成教育。

4、加强网络管理与监控

积极开展法制教育与网络道德教育,不断增强学生知法、守法意识,提高道德认知水平和道德判断能力,提高网络信息的观察力和鉴别力, 确立正确的网络伦理道德,有选择地借鉴,有鉴别地吸收,培养正确的网络心理健康观和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建立健全网络管理制度和安全监控体系,确保网络安全畅通。 通过建章立制, 用制度规范学生的网上行为,进而维护网络秩序。 通过建立“学校—家庭—社会” 三位一体的网络监控机制,有效遏制学生沉迷网络, 防止网络犯罪;通过设置网络过滤平台,对网络内容进行监控,滤除不健康的内容,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

5.开设“网络心理咨询”

要及时掌握和化解学生在网络生活中产生的不同程度的迷惘和困惑,对有效消除网络情结、网络孤独症、上网综合症等不良漏习,塑造阳光心态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样我们就能迅速占领网上阵地,占领学校德育时空。网络文化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两手抓、齐步走。 一方面针对部分学生通过上网逃避现实的倾向,学校可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的校园文化活动,使他们摆脱虚拟世界,正确对待虚拟世界,这有利于学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现实中,对预防网络依赖具有积极的意义。 另一方面,组织力量大力开展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形成网上网下合力,使学生德育工作多渠道、全方位展开。近年来,我们开展“网络知识和网页制作竞赛”和“动漫制作大赛”等活动,不断促进学生将课堂知识转化成为创业谋生的能力,同时我们还不定期举办“校园网络游戏大赛”等活动,以健康的娱乐活动占领学生的课余时间。

三、结束语

总之,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容小觑,如何正确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德育教育也是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者们所面临的紧迫问题。德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扬创新精神,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思想武装学生,争取培养出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良.网络环境下学生德育工作的有效机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

心理教育下大学生德育 篇7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网络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运用者与实践者。网络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不仅给大学生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带来巨大便利,对他们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模式和个性心理等方面也产生深刻的影响。那么,如何充分利用网络带来的历史机遇抵御其带来的消极影响呢?这是摆在我们高校德育工作者面前十分紧迫而艰巨的任务,是21世纪高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网络背景下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机遇选择

近些年来,以多媒体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不仅带来了教育信息化改革,而且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极大地促进了教育质量和效率的提高。网络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快捷性、实效性、开放性等特点,使得利用网络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了传统思政工作所不可替代的优势,同时给高校中传统的德育也带来了全新的变化和拓展。

提供给大学生新的学习环境与学习平台。在传统德育学习中,大学生只能通过教材和课堂上老师的讲述进行被动的学习,学习积极性往往不高。网络的迅猛发展,不仅为大学生带来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其包容性、时效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也为他们提供了全新的道德知识学习环境与道德实践交流的平台。在网络交流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收道德知识,而是根据自身的喜好进行选择、鉴别和思考。在网络交流中,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模仿和学习,使他们成为道德知识的探索者和实践者,这种主体意识极大地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的师生关系和交往方式出现新的转变。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而作为被教育者的大学生则扮演被管理者的角色,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可与发挥。在这种情形下,教学是单向的教师灌输式,师生关系并不协调。在以计算机多媒体为主的网络教育中,教师不再是以单纯的主导者出现,相反是突出学生的主动性,作为学生的学习伙伴,以辅助的形式指导他们的德育实践。这种“教学相长”式的师生关系,正越来越受到“90后”大学生的推崇。

充实了教育资源,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共享与整合。一方面,网络信息的丰富,已经超过人们的想象,它所囊括在内的信息与知识,可以满足大学生多方面的需求,这很好地补充了德育教师们的教育内容。另一方面,网络技术中有关图片、音像、声音、Flash等手段的运用,可以极大地丰富教育资源和方式。相较于传统教育,教师单调地向学生灌输枯燥的德育知识,这种生动形象、直观有趣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保障教育效果。

拓宽了德育教育领域。一方面,网络的便捷性可以使受教育者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只要有网络的地方就可以接收到德育信息,受到教育,这打破了传统的德育教师只能在教室里教育学生的方式,扩大了大学生的受教育领域,使受教育人群和受教育方式得到扩展。另一方面,网络的开放性使高校德育工作突破了学校的界限,可以把学校、家庭、社会等对学生的教育连为一体,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都能通过网络及时地掌握与反馈学生的思想状况,从而多方面保障学生良好德育习惯的养成。

二、网络背景下高校开展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问题分析

不可否认,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带来诸多的便利,但它的发展也带来很多挑战。一方面,西方敌对势力与我国争夺下一代的斗争更尖锐,大学生在网络上面临的大量西方文化的渗透和价值取向的冲击越来越强烈,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推进,人们思想的选择性、差异性、独立性和多变性日益增强,特别是网络上大量的不良信息,使得大学生有着不同程度的艰苦奋斗精神淡化、诚信意识淡薄、团结协作观念较差、缺乏社会责任感、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2]。面对上述问题,高校德育工作目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远远不能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还有许多方面仍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如下。

(一)德育工作者传统的教育管理方法不再适应当代学生特点。

高校德育工作者是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干力量,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在以往的教育过程中,德育教师更多地扮演“管理者”、“说教者”的角色;在教育方法上,更多地以说教、谈话等方式为主;在教育内容上,更多地以学校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必选课为主。这些单一的教学方法、枯燥的教学内容,对于个性鲜明、喜好接触了解新鲜事物的“90后”大学生来讲,教育效果并不理想。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大学生网络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以及网络信息在大学生中影响力和渗透力的不断加深等新问题的出现,高校德育工作者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中无疑要深入思考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应对网络德育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二)不健康的网络信息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当代大学生的心智发展不成熟,对待问题缺乏正确而充分的判断,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网络本身具有的虚拟性、开放性和交互性的特点,会对大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行为,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带来不可估量的冲击与危害。

1. 不健康的网络信息会淡化大学生们的道德认知,减弱道德判断力。

在互联网世界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负面信息,这些信息在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的思想带来冲击。在西方国家控制的网络中,他们倡导的反动思想和资本主义文化与我国的社会主义道德相违背,但是某些西方国家借助网络的隐秘性、不可控性的特点,把它作为散播不法言论的主要阵地。某些大学生容易被蛊惑。

2. 不健康的网络信息易导致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现象的发生。

在当今社会,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休闲娱乐的重要工具,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之间的交往空间和范围,进而弱化了大学生人际关系与人际交流能力。网络本身具有的虚拟性、隐蔽性和匿名性特点,使大学生自觉遵守传统道德规范的自我约束力下降,“在网络的虚拟空间里极易放纵自己的行为,忘却自己的社会责任,丧失道德感,容易出现网上欺骗、网上盗窃、网上信息垄断等网络道德问题”[3]。

3. 不健康的网络信息还易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某些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学习兴趣锐减及人际交往意识的淡化,加上自控能力较差,整日沉迷网络游戏、网络色情等信息中。通过调查和访谈发现,这些学生沉迷网络大部分是认为在虚拟世界中可以暂时忘记来自学习、生活和父母老师们的压力,更容易得到认可和心理满足。因为网络中的开放性和自由性,容易助长人们自我言论的发挥,抛弃道德规范,随意掌控自身行为,从而导致“大学生忘记自己的社会角色、社会地位和责任,阻碍大学生形成乐观向上、勇于负责和承担社会责任的人生态度”[4]。

三、网络背景下大学生德育工作的策略构建

正确有效的德育教育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障。青年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信息化环境对大学生正确思想形成和发展起着工具性作用,它产生积极作用还是消极影响,取决于德育工作者如何看待和运用,德育工作者必须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本文从思想观念、教育理念、专业德育队伍建设、网络监控等方面提出对策。

(一)端正态度,正确认识网络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前教育部部长周济在高校校园网络信息建设与管理工作研讨会中指出:“把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始终坚持把网站建设成弘扬主旋律、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把校园网络这块阵地建设好、使用好、维护好。”在网络日益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方面时,高校除了在思想上端正认识好开展网络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鼓励德育工作者积极探索网络思政的新方法外,还要在网络德育建设中增加资金、硬件设施的配套等方面的投入,采取多管齐下的有效措施来促进网络德育工作的顺利进展。

(二)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

一是加强大学生网络行为的自律教育和道德教育。马克思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一切行为的发生,内因起主要作用。”在网络德育中,大学生作为被教育者,其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德育的质量高低。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其本身具有自我为中心、叛逆性强的特点要求德育工作者在开展工作时必须转变传统的“说教式”管理理念,以引导和感染为主。因此,高校应围绕网络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比如网络知识普及、网络知识竞赛、网络征文和网络热点问题讨论等,这种富有正面影响的形式既可以使学生充分正确地认识到网络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又可以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辨别网络信息,进而强化学生网络行为的自律意识。

二是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普遍淡薄,对网络立法的认识更少。由于不懂法,导致很多大学生在进行网络交流时一方面会被不法分子唆使从事违法行为,另一方面使他们在网络上自己的合法权益侵害时不能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鉴于以上问题的出现,高校在开展德育教学时,应适当增加网络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如何依法使用网络和依靠法律保护自己的网络权益等知识的学习。或者通过鲜明的案例,以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展开网络道德讨论等形式,增强大学生的网络法律意识。

(三)加强网络管理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网络背景下高素质的德育教师队伍。

在新时期网络背景下开展大学生德育工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一种新的挑战。因为这项工作不再是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而是融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素质、网络技术等为一身的新型管理工作。这要求德育教师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结构、运用网络技能具备良好的信息素质(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更要学会把三者结合起来,从而面对和了解新时代的大学生,解决网络德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为此,高校领导者一方面要努力为德育工作者提供更多有效的培训和实践机会,为他们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搭建好平台。另一方面要认识到网络德育工作新特点,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掌握网络信息技术,从时代前沿的视角教育学生,帮助他们分析和鉴别网络信息,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保障德育工作顺利、有效地开展。

(四)强化网络立法,建立网络信息管理监控机制,从源头上做好信息把关。

健全的法律制度,是传统道德教育外的一种有力补充,更是大学生抵御网络信息诱惑时的有力保障。因此,国家相关部门要不断加强网络立法,使制裁网络犯罪有法可依,从而在法律层面上规范网络运作。另外,高校要建立网络信息,管理监控机制,建立一支技术过硬的网络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对局域网、校园网的管理,一方面要过滤、净化各种有害的、反动的垃圾信息,营造出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另一方面要定期通过审查、监控等方法,发现大学生中存在思想问题和违规行为,对他们的行为进行及时的纠正和教育,防微杜渐,使网上反动、黄色、不健康的内容远离校园。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作为一种新的媒体,其影响已渗入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娱乐休闲等多个方面,也成为他们获取信息、进行人际交流与交往的重要途径。德育工作者要正确认识新形势下网络发展给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工作中不仅要充分吸收和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更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积极正面地迎接挑战,抓住机遇,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摘要:网络日益成为大学生的主要交流手段,网络中传递的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道德观的影响越来越引起高校的注意。本文分析当前网络环境下高校开展大学生德育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而提出加强大学生网络德育教育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网络媒体,大学生德育,机遇选择,策略构建

参考文献

[1]CNNIC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OL],2013.01 15.

[2]徐放鸣.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化趋势[J].徐州师大学报,2002(3):24.

[3]李德平,徐跃进.大学生网络问题的研究及其防治CAREERHORIZON职场纵横.

[4]王玉萍.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调适及对策[J].广西社会科学.2008.9.

[5]王红.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思政探讨,201 1,7.

[6]杨阳.当代大学生需要网络道德教育[J].科技信息,2008(15):466.

心理教育下大学生德育 篇8

1. 网络环境带来的新机遇。一是拓展了德育教育的手段和方式,网络能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学习内容,从而能更加吸引学生的兴趣,实现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二是拓展了德育教育的范围和空间,在网络环境中,学生可以自由地与世界进行文化、思想等方面的交流,并且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讨论,在自由交流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三是提高了德育教育的效率和成效,网络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获取信息的即时性、便捷性,这也给中学德育教育带来了便利,及时便捷地获取到党政方针、国际国内大事要事、热门话题等,从而潜在地达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目的。

2. 网络文化带来的新挑战。一是教师的权威性和影响力被削弱,网络的出现让很多资料都可以唾手可得,并且这些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中学生的辨别能力又不高,思想很容易受到冲击,因此对教师权威性的漠视也就在所难免了。二是人际交往的正当能力被削弱,网络虚拟性的特征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并非一定要“面对面”,这就让一些中学生整天沉迷于网络,正当的社交能力却被削弱了,在现实生活中非常容易出现孤独、苦闷、焦虑压抑、消沉等情绪,造成心理问题。

二、当前中学德育教育的现状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礼仪之邦,道德修养、文明礼貌,一直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人,是我国德育教育始终秉承的目标,更是提高国民素质,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虽然我国的中学德育教育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较为普遍的问题。

1. 德育教育地位“低人一等”。因为当前的中学德育教育还没有被纳入升学考试的主要科目,很多学校对德育教育工作重视还不够,导致德育教育在文化科目面前“低人一等”。

2. 德育教育方法“太过老套”。当前很多中学的德育教育仍以直接讲授思想道德修养或思想品德课等纯理论课程为主,学生提不起兴趣,没有达到预期的实用性和实效性。

3. 德育教育功能“大打折扣”。德育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才能起到作用。校园黑板报、宣传栏、行为准则等方面本应是最好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载体,但是在很多学校却没有能够充分利用起来,德育教育功能大打折扣。

4. 德育教育教学“力不从心”。德育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教育课程,但是现在一些学校根本没有专业的德育教师,多由班主任兼任,加上教学任务重,他们往往在德育教育方面力不从心。

三、中学生思想道德特征现状分析

中学生刚刚步入青春期,随着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他们接受新知识、新事物的渠道变得多元化,思想道德呈现出一些新特征。

1. 心智不成熟引起的性情多变。中学生正处在对周围世界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变的阶段,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模糊但又喜欢自以为是。这就导致了一些中学生性情不稳定,常常会因为一些极小的影响而发生急剧变化。

2. 青春期叛逆造成的早恋厌学。中学生相对小学生而言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父母的管制,生活相对独立,并且随着身体的发育,开始对跟异性交往有既追求向往又要固守本分的两难选择。如果在这个时候受到不良影响,就非常容易早恋厌学。

3. 纪律观念不强引起的违法犯罪。中学生开始有了独立思考的行为习惯,好奇心强,但是他们的纪律和法律观念还比较薄弱,缺乏必要的自我约束能力,一旦发生问题喜欢用极端的方式来解决,甚至产生违法犯罪。

四、网络条件下如何进行中学德育教育

毫无疑问,在当下的网络环境中提高德育水平有利于人的精神提升和人格完善,中学生恰好处于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中学应该把德育教育放在重要位置。

1. 要树立正确的育人观。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根本是育人,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渗入德育理念,让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形成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教书育人观,要改变过去重传授、轻交流的教育理念,注重德育对中学生人生引导方面的积极作用。

2. 要抓好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跟身体健康一样重要,特别对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而言,他们的性格尚未定型,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容易情绪化。因此,教师要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挖掘和提炼,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学会自觉调节情绪,培养坚强意志,锻造良好性格等,进而养成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 要发挥好隐性教育作用。要改变过去在课堂上以灌输为主的德育教育方式,重点利用好黑板报、宣传栏、校园广播等多种手段的效能,抓好德育教育。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习小组、兴趣小组的优势,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倾听,以理解沟通为目的学会交流,营造出良好的德育氛围。

4. 要善于运用批评的艺术。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是很正常的,但是没有学生天生就是问题学生,也没有一个学生会为了犯错误而犯错误。很多时候,中学生会通过宣泄或者其他问题方式来引起家长和老师的关注。因此,在批评学生的时候一方面要以引导、疏导为主,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优点 ;另一方面要把握分寸、注意场合,不能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5. 要适当给学生一些挑战。中学生精力旺盛、内心需求强烈,如果能够给他们一些既有难度又能通过努力完成的挑战,再配合适当的肯定,就能让学生在挑战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也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调节能力,对其成长很有意义。

6. 引导学生由他律转向自律。通过引导鼓励学生参加一些德育活动,让学生在这个活动中发挥主体作用,学生就会在这个过程中将自己的一些想法运用到活动中来,从而增强他们在德育教育中的自觉性。

摘要:互联网的发展让中学德育教育既迎来了机遇又面临着挑战。当前,中学德育工作存在地位“低人一等”、方法“太过老套”、教学“力不从心”等问题,中学德育教育亟待加强。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身心不断成熟、知识面越加丰富,加之网络、媒体等环境的影响,他们的自我意识、独立意识日益增强。这就需要德育教育在树立正确育人观、抓好心理健康、发挥好隐形教育、善用批评艺术和适当给学生一些挑战、引导学生由他律转向自律等方面下功夫,抓好网络新常态下中学德育教育。

心理教育下大学生德育 篇9

一、做学生思想的交流者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与人之间缺乏相应的思想交流,师生之间的交流也特别少。当今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生活中缺少与同龄人的交流。渴望被重视、被关心等心理需求没能得到及时满足。而网上聊天、网上交友、网上游戏等却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交流、倾诉、抒发的自由环境,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学生小吴的父母是商人,生意的忙碌导致了常常无暇顾及小吴的教育,为了弥补对孩子的关心,父母总是给他特别多的零花钱。有了钱的他渐渐迷上了网上聊天,还多次欺骗父母和网友见面,有一次甚至差点出事。面对这一情况,老师和家长都十分着急,多次教育均宣告失败。经过了解,发现小吴原来是一个思维敏捷、性格开朗、学习成绩相当不错的孩子。那么今天的小吴怎么会如此沉迷于网络聊天?经过面对面的交流,我发现他觉得自己的生活中没有可以交流的伙伴,感到很孤独,虽然家庭经济条件不错,但长期感受不到父母的关心,而网上聊天的互动性使之找到寄托,虚拟环境中的人对他关心备至,渐渐使其迷上网络聊天,整天想着和网友见面,学习上不再主动要求上进,成绩自然一落千丈。良好的交流是教育成功的开始,班主任应注重与学生倾心交流,把自己和学生摆在平等的位置,善于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更好地引起思想共鸣,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指导,最终成为学生生活中的良师、互联网上的益友。

二、做学生上网的引路者

网络的隐蔽性和自由性,冲击了人们的责任感,网上的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危害特别大。许多学生上网的目的就在于打网络游戏。网络游戏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一开始就因其华丽的外表,交互式的操作、不断晋级的吸引使许多青少年青睐有加。网络游戏成了一种精神鸦片,严重影响着许多学生。特别是一些比较调皮的学生、接受新事物能力又比较强,有时在同学的劝说下接触网络游戏,就开始迷恋于此,还经常交流游戏心得。有的学生在学校里得不到他人肯定,就开始在网络游戏中重新对自我定位,假如游戏打得不错,也觉得是一种自我安慰,此类情况在许多学校里都真实地存在着。作为班主任,这时候必须要及时站出来,引导学生离开网络游戏,重新回归到学习中来。作为班主任,必须及时了解学生的上网行为,切实掌握学生的上网动态。阻止学生到网吧或游戏机房打网络游戏。与此同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其打网络游戏的原因,利用多种方法和途径转移学生对网络游戏的兴趣,使其把精力都放到学习上来。另外通过利用多媒体设备和网络,班主任能为学生举办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主题班会,例如,举办具有唱歌、朗读、故事、情景剧、小游戏以及小品等的主体班会,这样能充分激发学生参与主体班会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调动学生的口读、耳听、眼看以及思维等感官,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三、做家校联系的沟通者

成功的教育需要家庭和学校的紧密配合,只有家校的教育步调一致,才能形成一股强大的教育合力。对于许多学生沉迷于网络的情况,积极与家长多次联系,共同商讨对策,最终达成共识:严格控制这些学生的上学、放学的时间,使他们在家长陪护下使用家里的电脑上网,并做好引导、记录。在多方面的努力下,我们又开始见到了这些活泼、开朗的孩子,课余不再沉迷于网络聊天、网络游戏,渐渐回归到正常的学习中来。

在网络较为发达的今天,班主任与家长的联系方式也可以从原来的电话、信件转移到网络,通过电子邮件、BBS、留言本等进行联系。比如,我校就在校园网上公布了各中队班主任的电子信箱、在论坛上开通了家校联系版,家长与班主任都可以随时互发电子邮件或发表帖子,互通信息。同时,校园网还开设了留言本,家长也可以用留言的形式来了解情况,班主任会及时答复。班主任作为中职德育工作的引导者和执行者,应该全面了解互联网对中职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并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中职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具体采用何种措施,应该根据教育现状,选择德育教学效果好的教育方式,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以获得更好的德育教育效果。

摘要:随着中职教育的大众化,中职学校的生源日益复杂化,中职生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大大增加了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难度,严重影响了中职学校的办学质量及声誉。因此,中职班主任必须敢于迎接网络时代的挑战,创新德育理念和制度,保证适应时代的发展。

关键词:中职,网络时代,德育

参考文献

[1]方荣春.试论中职学校德育网络的纵横构建[J].湘潮月刊,2012(6).

心理教育下大学生德育 篇10

关键词:道德教育,体谅德育模式,成人

长期以来, 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德育中, 运用最普遍的德育模式是传递—接受模式, 即教师将德育的内容, 包括政治、思想、道德等观点通过讲解、讲述、讲演、演示等方式直接传授给学生, 而学生则通过静听、复述、背诵、课堂书面或口头作业等方式接受和理解这些德育内容的德育模式。在这种模式中, 教师处于“权威”的地位, 学生处于被动状态, 具有明显的“灌输特征”。实践证明, 传递—接受模式只能够部分地实现传授道德知识的德育目标, 而培养和激发思想品德情感, 确立思想品德信仰, 锻炼思想品德意志和养成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方面的德育目标则基本无法实现。

道德情感在学生思想品德的行程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既是由知到信转化的中介, 又是道德行为的动力。然而, 传递—接受模式是一种冷冰冰的德育模式, 它无视学生的需要, 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 使学生产生消极情感, 影响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当代的一些德育模式一反这种“无情”的做法, 开始重视学生的道德情感问题。体谅模式就是这些模式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

一体谅道德教育模式

体谅模式由英国学校德育专家麦克菲尔及其同事所创, 广泛流行于英国和北美。麦克菲尔反对道德教育中过于理性的方法, 认为这些理性的方法损害了人性的美好情感, 主张满足人类的爱与被爱、与人友好相处的需要是德育的首要职责。基于此, 他提出了以培养道德情感为主旨的体谅模式, 它是一种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 培养学生道德情感和利他主义精神的德育模式, 并通过一些具体的环节、方法体现道德情感培养。

体谅模式以培养学生道德情感为中心, 通过一定的程序, 教学生如何关心他人, 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 从中学习道德准则, 决定自己的行为, 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德育模式。这一模式有以下几个优点: (1) 从学生的需要出发, 以情感为主线, 突出体谅他人的情感的培养。这是有利于学生道德情感的形成的。 (2) 德育模式的创新与德育课程、教材的改革相结合。根据德育课程、教材确立德育的实施步骤和方法, 二者相得益彰。 (3) 形式活泼, 灵活运用角色扮演、讨论、模拟等方法, 富有吸引力, 深受学生欢迎。

二体谅德育模式与成人高校德育教育的契合

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成人高校, 招收的学生都是已参加工作的在职人员, 他们与那些全日制在校大学生相比, 更早地接触社会, 所处的环境更为复杂, 道德意识更为淡薄, 行为习惯更加随意, 因此更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成人学生有着自己的特点, 他们早早步入了社会这个大染缸里,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已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与道德观念, 他们的学习带有一定的功利性, 他们更加抵触去听老师宣讲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 如果按照传统的认知性德育的教育方法, 势必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适得其反, 应根据成人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 麦克菲尔提出的体谅德育模式很适合运用于成人高校学生的德育教育中, 体谅模式的特点与成人德育教育的特点在某些方面很是契合。

1. 以人为本, 注重情感, 贴近实际

我们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接受道德教育的模式都是一致的, 学校过分注重道德知识的传授, 忽略了道德情感的熏陶和道德行为的训练。当今, 我国高校德育课的名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 课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 (目前叫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等。高校以这些课程进行德育教育, 更多反映了德育的政治性, 很少体现学生对德育的道德性诉求。高校和学生更加注重政治课的教授和学习, 因为政治课是考研的必考科目。而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与当代大学生的实际生活需要也有很大差距, 因此出现了以下现象:讲台上教师照本宣科或口若悬河, 讲台下学生或睡觉或做自己的事情, 考试时则是奋笔疾书地抄写书上的理论, 卷子上被填得密密麻麻, 生怕漏了一句话而被减分, 真可谓宁多勿漏, 而老师在批卷时要费力地在冗长的文字中去寻找真正有用的话。结果就是学校浪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 却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加剧了学生对德育课程内容的排斥, 学生的道德失衡问题依然存在, 道德教育收效甚微。

对于成人而言, 相比死板的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的教育, 他们更期望更具人性化、更具生活化的德育形式。成人德育要触动人的心灵, 触及人的情感领域, 这是成人德育的特点之一。体谅德育模式反对传统的只注重道德理性培养和道德知识灌输、轻视学生的情感生活的德育方法, 强调德育教育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 并以此为出发点, 遵循情感教育这条理论主线, 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满足学生爱与被爱、与人友好相处的需要,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道德学习的过程, 实际就是真实的生活过程, 道德教育应该回归生活。人们在每天的具体工作、学习、与人交往和日常的生活中会潜移默化地获得道德知识, 具有自己的道德情感, 看到或做出一些道德行为。道德很难被告知, 它需要学习者在真实的生活中去体悟、经历、自然习得, 最终使道德教育成为基于人的内心需要而自主构建、自主生成的自我教育。

2. 道德教育社会化

麦克菲尔和他的同事致力于发展“教学生如何关心”的学校德育模式, 他认为要在关心他人的生活中学习, 观察学习和社会模仿是无法替代的重要德育方法。这种德育方法恰恰适合成人高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因为成人高校的学生均为在职人员而非全日制, 他们的工作、生活环境均是处于开放式的大社会环境中, 每天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群, 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 同时也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 处理着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对于成人学生而言, 德育教育应是一种开放式的教育, 是一种向生活、教师、社会开放的、全方位渗透的系统教育。成人学生所处的环境就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学习环境, 有很多人、很多事可以去关心、观察、学习和模仿, 同时这个环境又很复杂, 道德与不道德并存。学校应注重理性道德抉择的引导, 引导学生学会关心、体谅, 并在关心和体谅人中获得快乐, 从而促进人的成熟的社会判断力和行为的发展, 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 这也是德育教育的目的。成人学生工作生活的环境恰恰给德育实践提供了一个舞台, 学生结合社会实践加深对道德规范的理解和认知, 并将其转化为坚定的信念, 自觉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真正做到明白事理, 见诸行动。

3. 教育方法灵活多样

为了实施体谅模式, 麦克菲尔等人编写了《生命线》系列丛书。该教材共分五个部分, 其中前三个部分是学校道德教育时师生共用的教材, 后两个部分各是一本理论专著, 主要供教师和教育理论研究人员阅读。教材所提供的教育方法一改传递—接受的单一教学模式, 而是采用更具灵活性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能够积极互动的“情境设定”方式来激发学生兴趣, 促进学生道德情感、道德判断、道德选择和道德行为的提高。

成人学习者丰富的社会阅历与自身个性决定了成人德育教学应当是一种平等互动式的教育, 呈现方式应该更具人格化、多样化。在互动式德育中, 作为教育者的老师与作为被教育者的学生是平等、合作、相互尊重、相互影响、相互理解、共同成长的和谐关系, 这恰恰是成人学习者所追求和向往的。传统的德育方式注重道德知识的灌输, 轻视道德情感、意志、行为的培养, 轻视道德讨论、分析、判断、选择这些过程, 体谅模式弥补了这些不足。体谅模式以学生的自主活动和思考为基本手段, 由老师向学生提供道德情境或者学生自主选择情境, 从以教师的教导、说服、劝诫为主转向在情境中以学生的讨论、创作、角色扮演为主, 让学生经历强烈的情感冲撞和深刻反思, 促使他们进行道德行为实践, 主动参与学校德育。

三体谅模式在成人高校德育中的运用举例

笔者所在的学校, 学生为社会在职人员, 往往是下了班就急急忙忙地赶来上课, 这就产生了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台上老师在讲课, 台下的学生正忙着填饱自己的肚子。从人性化的角度考虑, 不忍让其饿着肚子学习, 但另一方面这是对老师的劳动的不尊重, 是一个道德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笔者认为, 可以试用体谅模式的情境教学方法, 设置体谅情境。实施步骤如下: (1) 设置体谅情境。在黑板上板书所设置的情境:老师正在台上认真地传授知识, 台下有几个学生却忙着吃东西喝水。 (2) 让学生把自己当成老师, 并让他们写出在这种情境下自己的感受, 以及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3) 收取答案纸, 取其中的一两份进行讨论。 (4) 请一组有类似反应的同学进行角色表演, 并询问其感觉如何。 (5) 启发全班学生对角色扮演的反应做出评论。 (6) 如果学生还有兴趣, 可继续让有其他答案的学生表演角色和讨论学生提出的进一步的反应。 (7) 师生共同总结。注意讨论不同方案正反两个方面, 最后由学生做出判断。

笔者认为, 作为解决学生上课吃东西的问题的一个方案, 教师可以在学生做出判断之后, 从人文关怀角度出发, 提议会将每节课的前十分钟留出来, 作为给学生吃东西的时间。这样, 既让学生从老师的立场出发考虑了行为的道德性, 又体现了老师从学生的立场出发所希望得到的关怀与尊重。

参考文献

[1]范树成.德育过程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心理教育下大学生德育 篇11

关键词:自闭症学生;德育教育;视频辅助;家校结合

自闭症学生是一种特殊的人群,自闭症是一种广泛发展性障碍的疾病,而且是现代社会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精神疾病。因此,如何对自闭症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就成为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在素质教育下,我们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借助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以确保该部分学生能够以良好的道德水平、思想观念面对未来的生活,同时,逐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减少学生的畏惧心理。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自闭症学生开展德育进行概述。

一、为什么要对自闭症学生进行德育

1.自闭症的特点决定要进行德育

自闭症学生不懂得和别人沟通,也不会说笑,对人总有一种抵触心理,有时候,别人碰到就会大喊大叫,控制不住。具体来说就是,自闭症学生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际障碍。对身边的人际关系不感兴趣,对人有种莫名的恐惧,也很难有人走进他们的世界,与他们接触。第二,言语沟通障碍。对于自闭症学生来说,他们的语言表达发育较慢,常常用动作来表达自己的看法。所以,常常被人认为具有暴力倾向。第三,对某些事物具有特殊的爱好或者天赋。比如,有人对画画或者音乐,又或者对数字等非常敏感,所以,就会存在“智障天才”的说法等等。以上三点都是自闭症学生的特点,这样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必须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以帮助自闭症学生克服障碍,引导学生学会与人为善,鼓励学生与人沟通,并以良好的道德水平去生活。

2.社会的发展决定了德育的必要性

社会上流行的一条规律:孩子如果品德不好,根源在家庭、表现在学校、危害在社会。可见,学生德育水平的高低与社会的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自闭症学生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他们的德育水平也是社会整体水平得以提高的影响因素之一。所以,这也决定了我们必须对自闭症学生开展德育,目的是在推动社会素质水平发展的同时,这部分孩子也能以正确的思想观念、良好的道德素养走向社会。

二、如何有效对自闭症学生进行德育

1.以身作则,做好榜样作用

对于自闭症学生来说,他们是排斥外人的,包括老师,但在排斥的同时,他们又渴望得到愛、得到关注。所以,老师这个角色对他们来说不仅仅是教授普通学生应该学习的知识,而且还要用

“爱”“耐心”与他们进行交流,消除彼此之间的障碍,这样老师才能真正走近这群特殊的人群,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起到榜样作用,才能在以身作则中让学生的德育水平得到培养和提高。

例如,在开始接触自闭症学生时,开始的时候我们可以顺从他们的性子,然后,观察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并慢慢地接近他们,试着抚摸他们,让他们逐渐消除对老师的畏惧,让他们愿意接受老师这个角色走进他们封闭的空间,之后,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行动在无形中让学生受到感染,进而在无形中对学生进行德育,

以为学生良好道德素养的形成做好保障工作。

2.学科渗透,开展德育

语文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学生德育水平的提高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素质教育下,我们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深入挖掘语文教材的价值,要确保自闭学生在教师恰当的教学方法中既能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技能,又能在高效的语文课堂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同时为自闭症学生道德素质水平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升国旗》时,为了让自闭症学生懂得升国旗是一种庄严的仪式,也为了让学生尊敬国旗,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在本节课授课时,我首先向学生讲述了“五星红旗的来历”,以故事的形式向学生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些故事,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故事的带领下能够学会尊重“国旗”,进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而且有助于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

当然,我们还可以借助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审美教育、生态教育、生命教育、自主教育等等,这些语文学科都能实现。所以,在自闭学生的语文教学中,我们也要像普通教学一样,最大限度地展现语文学科的价值,以确保自闭学生的德育水平也能得到提高。

3.视频辅助,实施德育

视频辅助主要是考虑到自闭症学生在阅读方面和理解能力以及抽象意识方面不太好,视频的辅助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

可以寓教于乐。而且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模仿能力较强,形象的视频也能纠正一些自闭症学生的行为。

例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看《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动画片,该动画片中每集都讲述了一个有意义的小故事,在播放的过程中,我们就可以趁机给学生灌输一些道理,比如:诚信、乐于助人、爱心等等,我们都可以通过该动画片向学生传递信息。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在视频的帮助下纠正自己的行为,最终促使学生的素质水平获得大幅度提高。

4.心理辅导,渗透德育

有人说:“自闭孤独症的孩子比正常的孩子需要多几倍的爱和耐心,而不是责备与体罚。”也就是说,责备和惩罚仅会让自闭症学生产生更多的恐惧或者排斥,对自闭症的缓解没有任何帮助。

但是事实上,因为自闭症在生活上出现的一些问题,使得他们常常被家长、亲戚、社会上的人“谩骂”,导致这些学生对自己更加封闭,心理上也或多或少出现了一些问题。所以,我们要做好心理辅导,并有意识地在打开学生心门的同时,向学生渗透德育,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积极的生活态度。

5.家校结合,做好德育工作

对于有自闭症学生的家庭,我们听到最多的就是家长的抱怨,大多数心理都认为是上天不公平,上天给予他们的诅咒,所以,一些家长对这样的孩子都处于“不上心”的状态,只要孩子不出大问题就没有事。可是,这样的孩子也是需要爱的,需要家长的肯定,需要家长的关爱,也就是说,只要你们和孩子不放弃,相信奇迹,奇迹便会一个又一个地出现,总有一天,你们会发现,这些孩子可能做不到普通人都能做到的事情,但有时候他们却能做到普通人做不到的事情!因此,我们要做到家校结合,要在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同时在奇迹的创造过程中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力。

对自闭症学生进行德育是一件非常艰巨的任务,它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形成合力,这样才能确保自闭症学生获得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所以,不论是作为老师的我们还是家长,都要坚信上天既然给予了他们生命,就一定也赋予了他们存在的价值,只

要我们选择恰当的方法,用爱和耐心去浇灌,他们一定能够成为一名有道德、有素质的合格公民。

参考文献:

[1]王梅.孤独症教育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现代特殊教育,2010(3).

[2]喻肤英.自闭症儿童在普通学校班级中的教育初探[J].江西教育,2009(9).

心理教育下大学生德育 篇12

一、提高审美、强化能力

人们的审美能力主要是在审美实践, 特别是在艺术欣赏实践中形成和提高起来的。没有欣赏音乐的实践, 就不会有感受音乐的耳朵;没有欣赏绘画、雕塑等造型的实践, 同样也就不会有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歌德曾经说过:“正如人只有通过自我才能发现世界一样, 对自我内在世界的发现是在对外在世界的发现中实践的, 人每发现一个新的事物, 就意味着在自我中诞生了一个新的器官。”人的审美能力就是对新的事物感知、发现的能力。难怪著名艺术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

在人类质朴的时代, 儿童对色彩的和谐、构图和想像性创造已经有了直观能力, 而在进入青春期以后, 随着理性思维能力的增强, 原有的直感和审美本能都被大量的理性活动和与此有关的本能所代替和排除。音乐、美术教育就是要把人被压抑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冲动重新激发出来, 把“沉睡”的感受力重新调动起来, 并掌握各种艺术形式的运行规律。在它们面前, 书法不只是龙飞凤舞的线条, 而是充满生命的韵律和感情色彩的符号形态的闪现;音乐也不仅是声音对耳膜的不规则的撞击, 而是由美妙的音符组成的五光十色的烟火。譬如一幅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 画面上仅寥寥数笔:一叶扁舟, 一长者坐在舟尾执杆钓鱼舟下只有简单几笔水波, 其余地方皆为空白。但它整个画面传递给我们的信息和美感又是何等丰富——简洁的画面上不仅有线条的韵律美, 高亮调的清晰淡雅, 水天一色、江波浩渺、江山无尽的气势, “江边蓑笠翁, 独钓寒江月”的诗情而且也包含着宋代几个政权的并存, 社会矛盾错综复杂, 世人彷徨苦闷, 寻求空灵超脱的心境。美术教育正是帮助人提高这种审美能力。它包括对其表现技巧的理解、对古典和各种符号的象征意义的理解, 对各民族的深层意识、哲学思想和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精神的理解, 以及对“有意味的形式”的理解, 等等。这种唤起审美情感的过程, 也就是审美能力得到提高的过程。同样, 通过音乐教育, 可以建构学生理解美、运用美、创造美的能力。人们通过对音乐、美术的欣赏, 不仅得到了审美享受, 而且也提高了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

可见, 真正的艺术总是联系着人性深处的某根“神经”, 总是能够相互感应、融会贯通的。①

二、陶冶品德、锤炼情操

内在情感是人对于世间万物的心理反应, 它是人整个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玛克斯·德索在《美学艺术概论》一书中说:“艺术家像在空中飞来飞去的鸟儿, 一旦从丰富生活中摄取了一片碎屑, 便匆匆飞回他的安静的巢穴中, 对它细细咀嚼。”这种咀嚼是一种有意识的深刻静思, 推动和促进了强烈的内在感情的积累。所创造出的艺术品不仅如普希金所说:“给我们简缩迅速流动的生活的经验”, 而且它大胆的艺术想像和丰富的艺术内涵, 还可以拓宽人的视野、激发人的热情、活跃人的思维, 并给人以美得熏陶和启迪。中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就认为:“审美艺术教育是改革人的世界观、陶冶人的情感、礼得益智、促进科学发展的最好途径”。爱因斯坦在指出艺术对精神生活的巨大意义时说:我亲身体验到艺术作品的高度幸福。我从艺术作品中获得的那种精神上的快慰是任何别的领域中得不到的。

难怪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中强调:音乐教育有关涉到人性中“节制、勇敢、宽宏、高远”等精神品质, 音乐教育最终要落实到人文素养的提升与个人精神面貌的改善。在作为“万代师表”的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那里, 音乐、美术教育的价值同样并不只是它的技术性和实用性, 而是一种理想的审美生活价值。

可见, 孔子、柏拉图均认为:受过良好的艺术教育的人“可很敏捷地看出自然事物中的丑陋, 很准确的加以批评;但是一看到美得东西, 他就会赞赏它们, 很快地把它们吸收到心里, 作为滋养, 因此自己的性格也变得高尚优美。”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等都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的事实, 既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着有机联系, 又证明了艺术实践的历程锤炼着人才。如周恩来、曹禺、沈湘在天津的南开中学, 丰子恺在杭州第一师范学校, 王蒙在北京平民中学, 诗人曾卓在重庆复旦中学以及著名演员祝希娟在上海的复兴中学等积极投身艺术活动就是最好的例证。

随着我国基础音乐课程标准、美术课程标准的有力推展, 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的教育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如上海市城桥中学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深入农村, 为村民演出自编自演的歌舞节目;每年的“劳动节”“建军节”校文艺队都要排练专题节目, 参加社区文艺演出, 平时还多次参加市县重大活动的开幕式表演, 增进了学生的文明素养、培养了学生的审美素质, 陶冶了品德、锤炼了情操, 为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现代化人才打好坚实的基础。②

三、鼓舞斗志、激励前进

音乐审美教育之所以成为我国当前的热门话题, 与我国的音乐教育历史经验不无关系。诚然, 我国有悠久的音乐教育历史, 但真正称得上学校音乐教育的则从20世纪初的“学堂乐歌”算起。五四前后, 虽在蔡元培的“美育代宗教”主张影响下, 音乐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 但终因时代的原因而不可能有真正的音乐审美的教育。建国后, 音乐教育曾先后经历过建国初火热的政治年代 (强调音乐的政治功能) 、“文革”期间的“演中心”与“唱中心”、改革开放以来的思想道德功能与智育功能。历史经验要求我们音乐教育必须回归其美育本位。

艺术以其无与伦比的魅力, 能够征服人心, 鼓舞斗志, 在人们心头燃起为实现理想生活而奋斗的火焰, 从而推动社会生活的前进。一曲世界无产阶级的赞歌——《国际歌》教育了全世界的无产者, 唤醒了他们的阶级觉悟、理解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激发了他们的斗争热情、坚定了必胜的信心。《黄河大合唱》、《江姐》、《白毛女》、《东方红》等音乐作品在中国人民最艰苦的岁月里乃至社会主义建设征程中, 曾鼓舞、激励了亿万优秀的中华儿女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前赴后继、忘我工作;徐悲鸿笔下《奔马》那风驰电掣的动态, 那激荡奔腾的气势, 那熊熊烈火般激情, 不仅在抗日救亡中给予人们巨大的鼓舞力量, 而且在祖国腾飞中, 同样给人们以巨大的鼓舞。

可见音乐、美术教育所具有的鼓舞人们的斗志, 激励人们前进, 从而推动社会生活进步的美学功能, 是一个国家公民素质提升的重要因素。

然而, 随着后现代社会的到来, 时代文化导向发生了巨大的偏转, 即所谓“现代文化”“进步文化”以“文化革命”的方式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冲击。这种冲击, 对于一个民族的生存来说, 相当于“连根拔除”。③德国思想家卡尔·雅思贝尔斯在谈到教育问题时也曾尖锐地指出:我们时代在教育问题上的危机是“按照标准化的模式塑造人”, “以牺牲精神自由为代价而获得一种统一的教育”, “具有实质内容的教育正在瓦解而变成无休止的教学法试验”“教学技巧持续的扩充”、教育已经失去了“培养出拥有充分个体自我的人的可能性。”④因此, 时代呼唤音乐教育、美术教育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注释

1张平.唱归天地[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8.101.

2顾志平.艺术, 是学生完善自身的“青春宝”[N].文汇报, 2004-7-13.

3西蒙娜·薇依.扎根——人类责任宣言绪论[M].北京:三联书店, 2003.33-37.

上一篇:浙江永康下一篇:道路大修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