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德育研究(通用12篇)
大学德育研究 篇1
高校作为大学生德育理论创新和实践的主阵地, 近年来大学生德育模式依次经历了三大探索:高校主体德育模式、学生主体德育模式和双向主体德育模式。随着双向主体德育模式探索实践的主体分离倾向与实用主义盛行, 德育一体化与系统化重新得到理论重视, 突破德育主体论, 构建三维立体德育模式理论模型, 多种大学生德育模式的探索实践构成了德育创新路径。
一、高校主体德育模式
建国以来, 大学生德育工作受到理论重视和实践指导。这一阶段, 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成为大学生德育的指导理论, 苏联大学生德育实践成为中国学习借鉴的模板, 高校自然而然成为大学生德育的主阵地, 该阶段的德育探索为理论界总结为高校主体德育模式。
1.高校主体德育模式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建设论述的主要理论之一, 理论指出社会主义意识包括德育是一种外在灌输到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中的社会意识产物。
2.高校主体德育模式利弊分析
以高校为主体的大学生德育工作内容主要围绕两条主线、三个层次、四种载体。两条主线即德育内容紧紧围绕树立中国灵魂、强化国际意识展开教育。三个层次是指德育内容遵循道德发展规律的三个层次:道德认知、道德实践、道德理性。四种载体是指德育内容的践行中依靠德育课程、主题教育、文化建设、活动教育等载体。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和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 高校主体德育模式不断发展完善, 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 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纳入高校道德教育中。
二、学生主体德育模式
在这一模式下, 德育的主体从被动转向主动;德育内容从知性德育转向生活德育;德育的运作方式从群体转向自组织;德育实现方式从理论灌输转向自我实践等标志着学生主体德育模式探索的肇始, 高校主体地位日益弱化而学生主体地位相对日益强化。
1.学生主体德育模式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代表人物威特洛克在总结西方教育学多年认知发展、学习模式、学习迁移等科研成果基础上提出了学习生成过程模式即学习过程是生成过程。德育同样是学习者自我自觉学习过程, 而不是灌输过程。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博瑞在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基础上提出博瑞发展模型 (即智能发展模型和伦理发展模型) 。该模型指出智能和伦理发展四个阶段:二元论阶段、多元论阶段、相对论阶段、实践相对论阶段。
2.学生主体德育模式利弊分析
2004年中共中央及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出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的拓展命题。提出利用网络的手段进行学生德育教育, 学生主体德育模式主要通过学生自组织方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以喜闻乐见的德育形式融入德育内容, 实现学生自我德育教育, 辅以高校常规化德育。
基于对高校主体德育模式的完善和创新, 学生主体德育思想获得理论探索与实践发展。学生主体德育模式理论上解放了个性德育, 实践中导致高校德育尤其是两课德育工作的形式化与凝滞化, 促进了以社团繁荣片面代替道德教育倾向、以学生素质拓展代替全面发展, 学生主体德育规避了高校主体的强制性, 解决了大部分学生的德育自主性, 同时没有妥善解决少部分学生个性德育培养, 也没有较好地协调师生双向德育关系。
三、双向主体德育模式
基于避免学生主体德育模式弊端同时继承该模式的优势, 更加妥善处理少部分学生个性德育培养工作, 协调师生主体地位关系, 双向主体德育模式获得理论支持和实践, 核心是协调双向关系, 重点是少部分学生个性德育。
1.双向主体德育模式理论依据
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思想认为没有无教育的教学, 也没有无教学的教育即教学的道德性和功能性相互统一, 教学内在目的追求和外在工具价值相得益彰。认知因素的道德素养可以通过一般教学活动获得, 非认知因素的道德素养需要通过课堂之外途径获得。
2.双向主体德育模式利弊分析
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同时, 重视高校以及教师的引导性, 更加重视师生互动关系中德育。在学生主体方面继续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和社团品牌文化建设, 更加注重德育内容融入;在教学方面, 不断调整两课计划和内容, 更新两课教学形式, 通过网络方式授课;大范围推广高校心理咨询中心介入学生德育过程。
双向主体德育模式毕竟为了克服学生主体过重而学校主体地位失衡而开始探索的, 首先, 不但注重高校主体性同时注重学生主体性并试图平衡双向主体地位;其次, 该模式探索一度纠正了学生主体德育模式实践中以校园文化建设代替德育建设的倾向,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德育困境。
四、三维立体德育模式
德育具有层次性, 具体表现在三层次:生命教育、公民教育、信仰教育。家庭教育中德育更多倾向于生命教育, 学校教育中更多倾向于公民教育, 社会教育中更多倾向于信仰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在理论上继承德育系统论和德育整体论, 在实践中呼吁更多家庭教育的介入和社会组织的德育功能, 呼吁高校与家庭、社会组织的合作, 鼓励学生经历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多重培育。
1.三维立体德育模式理论依据
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德育是大学课堂德育的必要补充, 是高校德育的重要途径, 已为绝大多数学者认同并被各高校普遍接受。
2.三维立体德育模式探索实践
高校德育的现代转型首先是德育目标的确立, 道德理想人格处在人的高层次道德需要, 是一种集真善美于一体的具有最高境界的人格典范, 反映一定社会在人的道德完善上追求的崇高境界, 体现着一定文化在某一历史时刻所确立的理想人格。三维立体德育模式尝试不仅关注道德主体德性发展, 还试图突破道德个体发展单独关注, 把个体德育发展建立在社会、自然和谐基础上, 提高德性发展的维度。
3.三维立体德育模式实践倾向
高校德育迥异于一般学科专业化教育, 需要长时间、连续的、多方位的配合促进个体认知模式的转变, 实现个体内心自觉促使自身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学术界提出的三级管理网络是高校德育的重要补充, 一级管理网络由较高威望的专业德育专家组成德育工作指导中心, 负责指导全校德育工作;二级管理系统由经过系统专业培训并具有长期工作经验的院系专业德育工作者组成德育实践小组;三级管理网络由学生组成大学生德育自助组织。三级管理网络充分利用高校人力资源, 动员师生双方优秀人才参与, 形成全方位、多向度的个体的与和管理体系。
摘要:大学生德育实践经历高校主体德育模式、学生主体德育模式和双向主体德育模式, 目前走向三维立体德育模式学术研究与实践探索。该研究结合各时期德育理论指导下的德育模式理论依据、发展历程、利弊以及创新发展, 探究大学生德育模式创新路径以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大学生德育,德育模式,创新路径
参考文献
[1]常新雨.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灌输理论[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990, (11) :60.
[2]田小红.西方比较教育发展阶段的知识论分析[J].外国教育研究2011, (5) :34.
[3]李振全.学分制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建构[J].现代教育科学2005, (7) :17.
大学德育研究 篇2
学生思想品德测评是采用科学合理的测评工具,收集被测学生在一段时期内的品德特征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对被测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做出判断,或者概括出其思想与行为的独特性。大学新生思想品德测评是对入学新生思想品德素质做出的第一次“摸底”检查,测评结果有利于优化德育管理,增强德育工作价值。
一“95后”大学新生思想品德现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缺乏对角色转换的思想认识
大学与高中相比有很大不同。包括学习内容变多,学习范围变广,学习时间变得自由,不再是高中时的“老师要我学”。生活上也存在显著变化,远离家长,不能再依赖父母安排,凡事要靠自己处理。因此大学生的角色定位是:依靠自己的知识、能力去思考、判断、选择,自主独立的解决衣食住行、学习、交友乃至认识社会和人生。目前新生普遍缺乏对“大学生”这一角色的认识,缺乏对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意识。
(二)知行脱节
思想政治教育是贯穿各个阶段学校学习生活的,但毋庸置疑的是,“中国式高考”的特殊导向性导致学生在高中把学习书本中的理论知识作为重中之重。缺乏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导致学生只能成为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相信每个学生都知道尊老爱幼、劳动光荣以及诚信做人的社会公德,但是很少能看到有人真正会在公交车上让座、自觉值日做家务。另外除了认知与实践的脱节,在观念和行为以及意愿和能力上也存在着差距。
(三)自我意识增强、自我调节能力弱、心理素质较差、存在逆反心理
“95后”正处于少年阶段转入青年阶段的心理断乳期,在此期间,在校生中能经常与家长联系和沟通的学生仅占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渴望独立的他们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希望摆脱家长和老师的束缚。大部分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但缺乏换位思考的精神,更缺乏勇于承担责任的品质。加之抗挫折能力差,意志力不强,久而久之会挫伤自尊心产生逆反心理。
(四)缺乏调控社会道德与社会现象矛盾的能力
随着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趋势出现,大学生更应该具备自我调控的能力。而事实却是学生们在多元化的冲击下认知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尤其在义利的取舍方面,当代大学生认为以前社会道德所提倡的先义后利的义利观,放在新时期不切实际。比如课堂学习和社会兼职相矛盾时,绝大多数学生选择“先利后义”,以至于部分学生把学业荒废无法顺利毕业。
二针对大学新生开展思想品德测评的原则
(一)测评标准坚持正确导向
大学新生思想品德测评是大学生入学后对其品德素质的第一次评估。此时的测评对象正处在由高中情境转换进入大学情境的过渡适应期,思想敏感,容易受到影响。针对新生开展思想品德测评最首要的功能就是正确引导学生发展,有利于学生建立自觉检查自己思想品德素质的意识。所以测评标准必须符合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要求,并且贴合所属高校德育工作的目标,以引导学生全面、健康、向上发展为理念,结合“95后”学生成长过程与思想发展的特征,在对新生思想品德素质进行把脉诊断的同时,及时归纳和挖掘学生的特点与德育需求,为提高后期德育管理实效奠定基础。
(二)测评内容多元全面
科学有效的思想品德测评不能仅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是否符合学校纪律要求与道德规范,更要考验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状况,力求角度多元化。对传统道德具有良好认知是进行人际交往、融入集体生活的基础。而道德情感可促使学生自觉评价思想品德素养,不断追求更高级的道德要求。道德意志是否坚定决定了大学新生融入大学后能否抵御各类诱惑和不良思想侵蚀。为了使新生辅导员等德育工作者能针对不同年份入学的大学新生的特征差异来开展工作,对新生思想品德进行多元全面的测评是十分必要的。
(三)测评过程以学生为主多方参与
思想品德测评不仅是对学生思想品德情况的摸底调查,还是对其发展状态的监测。整个测评过程需要新生、教师、家长共同参与。多元化的测评主体有助于清晰全面的判断学生思想品德素质。但是教师和家长作为“他评”的主体,也是学生意识中的“说教者”和“施压者”。过多的他评和高度一致的评语会使学生刻意迎合测评教师或者过度压抑自己。因此学生自我评价及同学互评是大学新生思想品德测评的主要环节。
(四)测评结果服务学生发展
大学新生思想品德测评的真实可靠依赖测评主体多维度,测评内容多元全面。但是测评结果的价值体现在能否服务学生未来发展。目前大部分的学生道德评价、思想评价、综合素质测评的目的是为了寻求一个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标准对学生进行排序。排序结果应用于选拔评优。大学新生思想品德测评建立的初衷是优化德育管理,使德育工作者采用最适合学生特点的育人方式引导学生整体大学阶段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
三以大学新生思想品德测评为基础进行德育管理
对大学新生思想品德进行测评的结果,可以帮助德育工作者有效的规划、组织、指挥、监督与协调一系列有利于学生实际发展的德育活动,确保育人效果。笔者作为一线辅导员对两届专业相同的学生进行对比。13级初等教育专业四个班级的学生没有在新生入学后开展思想品德测评工作,随后开展的各类德育活动依据的是学校与学院的部署计划。而14级初等教育四个班级的学生在9月份入学军训后进行了以自评问卷、互评问卷、宿舍座谈、个人谈话、电话家访、学生档案袋评价为主要形式的思想品德测评,其中以寒假为节点,寒假前的近四个月时间侧重于过程测评,寒假后的大一下学期侧重于依据测评结果设计规划德育活动。虽然为同一专业相邻两年入学的学生,14级学生的思想状态与道德水平明显高于13级没有经历过测评的学生。目前14级学生已经完成了大
一、大二两学年的学业,无人有作弊等违纪经历,在学生会与各类社团工作的学生数也高于13级,各科专业老师也反应14级学生的课堂表现更好。而13级学生仅在大一阶段就有6名学生因作弊得到处分。很明显,根据大学新生思想品德测评结果开展的德育工作效果更好,价值持久。以大学新生思想品德测评结果为基础,依据学校与学院的德育目标、任务对德育工作做出整体设计,达到对学生思想品德发展施加有效影响的目的,实现德育管理优化的具体思路如下:
(一)激励学生自主管理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推进学生自主管理的有效方法。学生自我评价与学生互评是大学新生思想品德测评的主要形式之一。如果学生能够在不同阶段的测评中发现自己的进步,将会极大程度的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所以大学新生思想品德测评可以纳入到学生自我管理的激励机制中。教师需要提供平台让每一个学生都在自我管理实践中充分体验,在自评中认真反思。主题班会承办制与班委轮换制是公平增加学生参与自我管理实践的方法。通常辅导员指派工作任务和评优评先评奖的首选对象是班委,普通学生难以得到充分重视。但是笔者在对新生进行持续的思想品德测评时发现,绝大部分学生思想品德良好,有能力承担班级管理任务。相应的活动经历记录在学生思想品德测评中,激励学生不断增强自我管理意识。
(二)尊重学生差异
来自不同生源地,具有不同家庭背景与成长经历的学生彼此间是有差异的。德育工作者采用同一种方式教育培养全体学生就等于抛弃了一部分学生。从学生的角度讲是不公平的。特别是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单亲、生活曾遭遇重大变故、个性偏激、学习困难等特殊学生,如果不进行针对、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容易导致学生形成孤僻的性格与偏激的行为。因此在对新生进行思想品德测评时就应避免班级同学对特殊学生的偏见所导致的测评偏差,适当增加教师测评、学生自我评价的权重,使测评结果更具真实性。并且对特殊学生群体更为关注,谋划针对此群体的德育活动。
(三)联合家校力量
中国学生普遍对家长的依赖程度都比较高,进入大学之后基本都需要家长提供学费与生活费。而学生家长也很难做到对进入大学的孩子完全放手不管。在2015年暑期,笔者利用大家访调查问卷了解到基本上全部家长都渴望了解学生的在校表现,而仅约61.90%的学生家长表示基本了解学生的在校表现,27.38%的家长表示了解一些学生的在校表现,4.76%的家长表示了解极少,仅有5.95%的家长认为自己完全了解学生的在校表现。在育人工作中,家长是学校老师的盟友。学校可以联合家长做德育工作,形成教育合力。德育工作者在新生思想品德测评中要纳入家长对孩子的认知与评价,在后期的德育活动中也要积极将家长纳入到活动规划中,比如感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寒暑期自我培养等。面对“95”后大学生思想品德现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大学新生思想品德测评对科学有效的开展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有现实意义。测评过程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向上成长,激励学生不断提升自我管理能力,也在多方参与测评时团结一切帮助教育学生的力量。作为优化德育管理的依据,大学新生思想品德测评能够避免将学生粗暴的划分等级,而是描绘出学生的成长轨迹,在师生共同努力下,逐步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大学生德育生活化研究综述 篇3
【关键词】大学生 德育生活化 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C-0026-03
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和科技突飞猛进的新形势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探索和创新。随着哲学、社会学、教育学领域顺应关注人、回归生活的历史潮流,不少学者将目光转向了生活德育,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成为一个重大课题。本文对国内学界关于大学生德育生活化研究的相关成果进行综述,旨在不断拓展深化这一研究。
一、关于大学生德育生活化的缘起
近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德育工作仍存在不少问题,其实际效果并不乐观,德育生活化就是在对德育困境的反思、批判和应对中产生的。
唐汉卫认为只要德育由于脱离生活而带来的问题依然存在,只要生活在不断变化而德育却没能及时立足于现实生活,对德育脱离生活的批评就不会过时。他还指出德育脱离生活主要表现为道德教育的科学化、理想化、成人化和泛政治化等几个方面。高德胜把传统德育表述为“知性德育”,认为它“割裂了德性的内容结构与形式结构,认知与情感、知德与行德,进而割裂了与生活的血肉联系”,全面超越知性德育,需转变到生活德育。文艺文认为去生活化是传统高校德育低效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德育观念上过度理性化、知性化,德育对象主体地位缺失,德育过程脱离学习主体的生活以及德育情景脱离社会实际”。可见,去生活化是造成传统德育低效、失效的主要原因已成为众多学者的共识,德育生活化成为高校德育发展的价值取向,成为传统德育走出困境的必然选择。
二、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内涵,理论界尚未形成明确一致的表述,但不少学者作了有益的尝试。张国启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相对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抽象性、概念性的灌输路径而言的,是以生活世界为基础的教育理念或教育哲学思想”。该种观点看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在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批判的基础上产生的,但将其界定为一种单纯的理想性、导向性的教育理念,有失偏颇。尚丽娟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于生活世界,在生活中找依托、以人为主体、以生活为中心、以教育为导向的教育模式”。该观点阐释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生活性、主体性、教育性的特点,但只把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作为一种教育理论模型和实践样式的教育模式,仍未全面揭示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本质。杨永明则将其内涵界定为“思想政治教育在生活世界理论的指导下,以生活为基点,以人为中心,以实践为手段,成为人们现实生活中一部分”的状态。该内涵尊重了“化”字的词义,同时符合逻辑学的定义规则,对德育生活化的本质的揭示有借鉴意义。
在综合学者们对于德育生活化所下定义的基础上,笔者尝试对其进行界定:德育生活化是与脱离生活的过于追求理想化、教条化、泛政治化的德育相对而言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它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以现实生活为基点,以大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手段,不仅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引导大学生生活建构的过程和状态。
三、关于大学生德育生活化的依据
(一)理论依据。学者们分别从哲学、教育学、伦理学、社会学等角度对德育生活化的理论依据等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一些学者关注了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对德育生活化的理论意义,其中主要的理论支撑包括实践观、认识论、人的本质理论和人的全面发展等理论观点。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要求在德育工作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应把学生视为具有独立人格、自主意志、选择愿望、自主负责的主体,注意让学生在现实社会环境中通过自我实践、自我锻炼、自我判断、自我选择去接受教育。人的本质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种“社会关系”就是主体间的关系,强调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作为平等主体进行平等交流、相互启发、相互生成的过程。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要求德育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根本目的,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根本的目标追求。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主张在生活实践中接受教育,并为生活实践服务,德育也才能收到实效。
2.回归生活世界的理论。胡塞尔回归生活世界理论对实现德育生活化有重要的反思和借鉴意义。李和佳等学者较早地阐述了胡塞尔生活世界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发、借鉴意义。他在文中提出胡塞尔生活世界的概念总的来说是一个哲学概念,“强调人们日常的生活及活动是科学的基础”,自伽利略时代开始,纯客观、唯理性的实证主义思潮使得现代科学忽视了人们的生活世界。在胡塞尔看来,只有彻底地追问使一切科学获得有效性的“主观性”,追问对人类的意义和价值,才能理解客观的真理,才能获得世界最终的存在意义。在哲学界回归生活世界的背景下,这一观点引起了现代教育观念的深刻变化,针对德育与生活对立甚至异化的困境,许多学者也提出德育回归生活世界。
3.生活教育理论。众学者认为德育生活化理论是对生活教育理论的扬弃。胡凯、赵惜群等对亚里士多德、卢梭、杜威、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文章论述到,亚里士多德从三方面阐述了生活与德育的关系,即生活是道德存在的最终依据,是良好德性养成的重要途径,是道德和道德教育的目的;卢梭所倡导的“自然生活”、“自然教育”的理念,对西方德育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长远的影响;杜威在进一步反思传统教育脱离生活的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即生活”这一关于教育的本原性命题;陶行知扬弃杜威的生活教育思想,构建了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为精髓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为德育生活化理论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endprint
许多学者指出,“生活与道德是一体的”,真实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生活为起点,在生活中开展,回归生活,引领生活。“生活教育理论”为德育生活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已成为学者们普遍的看法。
4.人本主义教育思想。部分学者认为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是德育生活化的理论依据。张月霞指出“在人本主义哲学理论的指导下,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当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产生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其“核心主题是对人的关注,对人之所以为人的思索,以及对人的尊重”,对确认学生的主体性价值,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等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学者们看到了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较多地关注了社会价值,以培养“社会人”为重任,较少地关注个体价值,抹杀了个体的独立性,提出思想政治教育亟待生活化,在丰富的生活中进行价值引导,培育具有独立人格的学生。
5.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对德育生活化的指导意义引起了学者的重视。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以原有经验的基础,对新知鉴别、选择和加工,新旧知识相互作用,从而达到知识建构的过程。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有意识地开发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尽可能创设具有生活气息的思想道德情境,以最大可能地调动学生的体验与经验,切实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
(二)德育生活化的现实依据。较少学者论及德育生活化的现实依据与需求,现有研究认为时代在变革,思想在更新,而德育的主体——大学生,也处在一种与时俱进的变化和发展之中,德育理念和模式必须发生相应的变化,才不至于滞后于快速发展的社会现实。
1.时代的呼唤。杨迎春谈到现代科技的发展、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带来了人们科学观的革新、世界观的变革,对人的素质也提出了新要求,共同驱动传统德育向生活化转向。范美香指出中国经济、政治、文化、信息及体制的全面开放转型呈现出正反两种效应,对个体发展也具有积极和消极两种影响,为发挥积极影响,抵制消极影响,德育生活化成为开放社会的应然选择。此外,李荣认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呼唤人的主体意识,只有德育生活化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人的主体性得到解放。
2.大学生的诉求。大学生心理特点决定了该群体独有的学习和活动方式,德育生活化是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诉求。卢雄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大学生追求幸福、超越自我、渴望实现人生价值、体验新生活的需要。
3.教育的要求。生活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源泉,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归宿,因此德育生活化不仅是教育满足受教育者身心发展需求的内在要求,是素质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更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特性与自身规律的内在要求。
4.应对德育困境的选择。时代大发展和社会大变革对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利益格局带来猛烈冲击,人们价值观和思想观念发生显著变化,而由于传统德育的封闭和狭隘,未能直视社会现实,紧跟时代步伐,履行自身使命,呈现明显的滞后性、低效性和被动性。因此,学者提出德育生活化是摆脱困境的应然选择。
四、关于大学生德育生活化的原则
德育生活化的原则是为实现德育生活化,在确定德育内容、选择德育方法和途径等方面所遵循的基本准则。根据学者对德育生活化原则现有的探索,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本性原则。人本性原则主张高校德育以学生为本位,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在实践中促使大学生产生情感体验从而生成价值认同,在尊重理解的基础上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二)渗透性原则。渗透性原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具备和强化渗透意识,把德育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交往之中,融合各种教育因素及中介形成全方位的教育网络体系,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循序渐进地进行。
(三)主体间性原则。主体间性原则是指首先要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看做交互主体,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教育双方对彼此的协同互动的对话、沟通与情感交流,形成道德共识。
(四)主体性原则。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教育者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激发受教育者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受教育者在分析、比较、推理、实践的基础上能够积极进行自我选择、自我教育、自我建构、自我完善。
五、关于大学生德育生活化的对策
多数学者从德育生活化范式构建较为宏观的视角探索了德育生活化的实现对策,从现有的文献来看,研究者对其探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德育目标生活化。作为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德育目标在整个德育过程中起着指导和调控作用,邱海锋强调实现德育生活化,内在地要求德育目标生活化,需要“坚持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注重目标的辩证性;坚持统一要求与个体差异的统一,注重目标的层次性;坚持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的统一,注重目标的整体性”。
(二)德育内容生活化。高校德育内容生活化,首先要求德育内容紧贴时代,与时俱进,积极充实拓展;其次突出生活性,从个体生存和发展的角度,探索创新德育内容以关注并引导大学生生活;再次重视生活世界德育资源和素材的开发利用。总之,高校德育不仅要指明政治方向,而且要诠释社会问题,提升人生境界。
(三)德育过程生活化。学者们探索了实现德育过程生活化的原则,杨永明指出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互主体性”,使大学生走进他人、走入社会,建立起平等合作的互动型教育过程。邱海锋还提出将德育过程寓于生活中,把计划性和随机性结合起来,自然地进行德育。
(四)德育评价生活化。德育评价体系对德育活动具有导向、激励、调控和约束等多种功能,是构建德育生活化范式的重要部分。多数学者指出要在生活中进行评价,坚持评价内容的全面性、评价主体的多样化、评价方法的多元化。此外,温丽丽还提出坚持评价的层次性。
六、德育生活化的研究评价与前景展望endprint
经过对所收集的文献进行研究发现,现有成果对深入研究德育生活化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迪作用,然而这一研究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仍处于探索阶段,且多以基础理论研究为主,还存在一些亟待澄清、分析和解决的问题。
其一,德育生活化的概念及内涵是德育生活化研究的逻辑起点,至今尚未达成普遍认可的共识,需进一步解析探讨和充分理解,以形成更为科学的界定,为研究深入开展奠定前提和基础。
其二,学者们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理论依据有了颇为全面的论述,但受到专业背景等认知经验的制约,深刻性和严谨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其三,关于高校德育生活化对策的研究尚显不足,一方面对策的维度需要继续拓展;另一方面,每个维度的探索有待进一步深化。此外,往往将对策探讨与范式构建置于同一层面,缺少具体可操作的路径措施,关于大学生德教育生活化路径的研究仍有待具体深入。
其四,德育生活化与主体性、主体间性、体验性、欣赏型等其他德育模式在理论依据、现实依据、实施原则等方面存在着相关相融性,应对诸模式关系给予重视与探索,以利于德育模式的整合协调与改革创新。
其五,由于各地区经济水平、文化传统、民族习俗、教育环境等方面的特殊性,大学生在心理素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着许多特殊的地方,大学生德育生活化也就有了特殊性,因此应结合不同地区实际,不同类型高校实际开展研究,将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使德育生活化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唐汉卫.脱离生活的道德教育:表现与批判[J].当代教育科学,2004(10)
[2]高德胜.知性德育及其超越—现代德育困境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
[3]文艺文.大学德育路径生活化[J].道德与文明,2007(5)
[4]张国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路径探讨[J].思想教育研究,2008(4)
[5]尚丽娟.思想政治教育应生活化[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5(10)
[6]杨永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0
[7]张廷国.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及其意义[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
[8]张月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2
[9]邱海锋.论大学生德育生活化范式的构建[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7
【基金项目】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2012SZ012)
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体系研究 篇4
关键词:价值选择,德育
1 现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
1.1 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政治觉悟有待提高
当前, 有的大学生对政治不关心, 对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疑拒情绪;有的甚至思想颓废, 不思进取, 社会责任感淡漠;有的大学生政治取向上呈功利性色彩, 他们主要是以自我发展为视点来看待政治问题, 不少学生把参加政治学习、入党、当学生干部作为实现个人利益的一种手段, 并且很大程度上是希望通过政治活动和政治参与来锻炼自己的能力, 积累自己的资本, 以实现个人的发展的要求, 出于过多地关注与个人发展相关的政治因素, 因而缺乏青年人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对政治热情很大程度上还只处于浅层次, 稳定性和持久性较差, 政治觉悟有待提高。
1.2 价值选择自我化, 趋利化, 短期化, 专业思想不牢。
大学生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 但一些学生忧虑前途, 常常表现出对个人前途、命运、生活以及人生价值的迷茫和焦忧。部分学生义利观发生偏差, 他们只讲索取, 不讲奉献, 只讲个人利益, 不讲集体利益。许多人以“主观为自己, 客观为别人”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重利轻义、拜金主义的情结使得部分学生陷入成才与发财的矛盾。在择业观念上, 追求实现自我与经济效益并重, 希望有一个轻松、舒适、稳定、效益好的单位。他们急功近利, 不能脚踏实地的从身边小事做起。把社会作为个人发展的现实条件, 在价值目标的选择上, 更偏重于个人利益和个人发展, 经济因素已成为很多学生选专业、选课、择业的主要参考因素。<1>重视应用性强化课程, 轻视基础课的学习。
1.3 道德认知与行为的不和谐性
他们知行脱节、言行相悖、表里不一、讲起大道理来头头是道, 落实到行动上全部忘掉。在道德评价上, 存在着双重标准, 言行过激, 谈论社会和他人多而对自己的少。对集体主义观的认同偏低, 主要反映在道德责任意识和义务观念薄弱, 而个性化、民主化的要求却增强。一部分学生学习缺乏内在动力, 丧失积极性, 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了一些随意、散漫、懒惰、野蛮、虚伪、粗俗等与大学生应具有的道德素质形成极大反差的不良行为, 在遵守社会公德等方面, 时常出现大学生不如小学生的“倒错”现象。
2 加强大学生德育教育体系建设的建议
面对21世纪, 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体系建设, 长期的工作经验告诉我们, 首要的就是转变思想。我们应该在总结和继承原来工作经验的同时探讨新的工作方法, 解决新形势下思想道德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针对当前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 我们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努力:
(1) 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教育人, 用特色理论培养人, 由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学生对随之出现的新事物, 新矛盾和新问题认识不全面, 甚至把片面当成主流。为此, 我们应该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帮助他们认清是非、让他们坚持正确的立场, 保持清醒的头脑,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营造良好的环境,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江泽民在全教会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帮助学生学习和独立思考, 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 营造崇尚真知和追求真理的氛围, 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2>
(3) 思想道德教育应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 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
当代大学生由于生理上和心理上发育尚未发育完全发育成熟, 思想可塑性大, 如果忽视课堂这个教育阵地, 思想道德教育就会失去较大的优势。一个人世界观的行程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 而且在形成中还会反复。因此, 我们必须把德育工作贯穿到教学活动之中, 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的进程中, 受教育。这样才能确保世界观的转变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4) 充分发挥德育教学课的主导作用
德育教学要发挥自身优势, 积极推动教学思想改革, 积极倡导和贯彻新的教学思想, 为提高和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做出贡献。德育教学要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方面更好的发挥主导和骨干作用。针对部分学生道德素质低、理想信念不牢固的缺陷, 要大力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革命传统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教育, 引导学生坚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的政治方向,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3>要求广大学生自觉按照邓小平理论来统一自己的思想, 指导自己的行动, 争当学习标兵, 道德楷模。要加强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教育, 引导广大学生遵守道德规范, 提高道德素质, 在校做个好学生, 走向社会做个好公民。
(5) 切实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现代化社会条件下, 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和千差万别的现象, 不可避免的会在不同时间、不同问题、不同场合阐述思想、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如政治思想困惑、人际关系纠纷、课程和择业选择、婚姻和恋爱矛盾、心理冲突和障碍等。因此, 在保证学生正常学习的情况下, 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大学生日常的思想道德教育之中, 帮助他们排出困惑, 提高情商, 使他们在面对人生磨难或机会时有适当的反应, 从而充分发挥他们的能量。
(6) 大力开展第二课堂, 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陶冶大学生的道德情操。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形式和阵地。因此, 我们要大力开展第二课堂, 通过专题讲座、名著导读、影视导读、英语角、文艺汇演、课外阅读、演讲比赛、辩论赛、体育活动等来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同时, 我们还应寓教于乐, 使学生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在这些活动中得到升华, 也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义务感, 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
(7) 鼓励大学生投入社会实践, 用社会主义实践锻炼大学生。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出真知, 实践长才干, 实践提高能力, 青年学生只有书本是很不够的, 因此, 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走出校园, 深入实际, 接触社会, 了解社会, 这样才能让他们学到更多的知识。通过勤工俭学、社会调查、生产实习、青年志愿者等社会实践活动, 学生能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服务于社会, 服务于人民, 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与此同时, 学生自力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锻炼和提高, 为全面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青年是民族的希望, 祖国的未来, 我们党把振兴民族的重任寄托在青年人身上, 我们就应该为他们尽可能创造好的条件, 呵护他们健康成长。在搞好青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方面, 我们应该把学校、社会和家庭有机的结合起来, 积极主动地开展各项工作, 促使他们全面, 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耀灿,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 1998.9.
[2]严建雯, 《关于高校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M].宁波大学学报, 2003.3.
大学德育研究 篇5
研究生德育考核工作涉及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各类评优等切身利益,要严格按照考核要求,认真组织好本德育考核工作,确保考核程序和结果公正、公平、公开。为把我院研究生的德育考核落到实处,特制定本细则如下:
一、考核内容(总分20分)
1、政治表现(3分)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自觉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参与任何有损祖国尊严和荣誉、危害社会秩序的活动,自觉维护社会稳定。凡有违背以上行为者,采取一票否决制,德育考核不合格。
2、道德修养与法制观念(3分)
遵守社会公德,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助人为乐;待人诚实守信,谦虚谨慎;爱护公共财物;遵守国家法规、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敢于同不良现象和行为作斗争;凡出现违规违纪者,依学校相关规定酌情减分。
3、遵守学校规章制度(3分)
本学年受学校职能部门或学院通报批评的,每次扣1分;受警告、严重警告处分的,不加分;受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处分的,德育考核不合格。
4、学习态度(2分)
勤奋学习,自强不息,追求真理,崇尚科学,学习态度端正。该项主要以学生考试、考查成绩为考核依据。凡学生所有考试、考查课程成绩均在70分(含70分)以上的,得2分;各门成绩均合格得1分,有一门成绩不合格得0分。
5、集体活动(2分)
积极参加学校、学院组织的各项集体活动(如讲座、论坛、沙龙、迎新晚会等),不迟到、不早退、不缺勤者得2分,集体活动中迟到、早退者每次扣0.2分,缺勤者每次扣0.5分。
6、学生干部任职(3分)
学生干部任职情况统一由学生工作办公室考核。其中担任研究生学生党支部委员考核优秀加3分,考核合格加1.5分,考核不合格不加分;担任研究生学生会主席、院团总支副书记的学生干部考核优秀加3分,考核合格加1.5分,考核不合格不加分;院团总支、学生会委员的学生干部考核优秀加2分,考核合格加1分,考核不合格不加分。
7、学生寝室(2分)
自觉遵守学生宿舍管理规定,保持学生宿舍整洁、卫生,自觉维护学生宿舍安全者,由学院检查并评定学生寝室为优秀寝室,得2分;合格得1分,不合格得0分。凡出现违纪现象者,该项即为0分。
8、特殊贡献(2分)
本学年为学院发展做出一定贡献不在以上加分之列的,经学院研究,可以酌情加分。
二、考核办法
1、成立由分管书记、分管院长、学办主任、研究生辅导员、研究生导师代表、研究生代表等组成的研究生德育考核工作领导小组。
2、根据党支部、团支部、研究生会日常记录,由学院研究生德育考核小组核实,最后依照以上8项得分总和排序。在考核与评奖中如有弄虚作假行为,取消其评奖资格。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最终考核结果由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研究生德育考核小组确定。
本办法的最终解释权归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研究生德育考核小组。
重庆理工大学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大学德育研究 篇6
关键词:表演;艺术;大学生;德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9-255-1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逐渐进步,德育教育观念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表演艺术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具有一些普通文化生活所没有的特点,他们的德育工作更加艰巨,而怎样把握艺术生的特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是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的课题。
一、表演艺术类大学生的特殊性
(一)人格特质
首先,表演艺术专业的大学生因为专业比较特殊,想象力比较丰富,且具有特立独行的特质。艺术生的情感丰富,喜追求标新立异。但是也比较敏感,容易出现偏激的想法和情绪,易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其次,艺术生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具有很强的独立意识与自我表现欲,但比较容易受到不良行为的影响,内心深处急盼成功,耐挫能力差。
(二)思想特殊性
这一类大学生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其中很多学生的政治信念不强,他们对于社会政治问题不关心,甚至有厌烦心理,在是非曲直面前缺乏民族感。
(三)生活特殊性
很多艺术生的家庭条件比较雄厚,自幼就养尊处优,具有较强的优越感,生活作风懒散。他们的人际协调能力不强,沟通能力较弱,比较自私,很难跟其他人产生融洽的人际关系。
(四)学习上的特殊性
这类大学生在高考录取时综合了专业成绩和文化成绩,而艺术生的高考录取线对于文化成绩要求不高,一般而言,学生主要有三类:一类是文化成绩不好的,为了拿到大学文凭,才选择了艺术类大学,学生自己对艺术并非很感兴趣;第二类,是那些因热爱表演艺术专业,而忽略了对文化修养的提升的,上了大学后,学生在学校中的艺术实践活动上花去了很多课余时间;第三类,一些学生因为在校时过早地进行了社会实践,觉得课堂理论知识不实用,而轻视了基础知识的学习,基础较差。
(五)专业特殊性
艺术生的课程比较枯燥,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耐性,才能感悟到艺术造诣。这就会导致少数学生在求学的道路上半途而废。
二、提升表演艺术专业大学生德育水平的措施
(一)传统美德与当前德育相结合
当前国家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有较高的要求,表演艺术生亦是如此,艺术生应以社会主义新道德的要求、标准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来规范自己的言行。表演艺术生应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辨明是非曲直,对于道德加以规范;艺术生应该重视自己的政治修养,树立起正确而明确的政治方向,并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能经受各种风险的考验。
(二)提高教师的素质
德育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品德教育的成败。艺术教育一直沿袭着师徒相承的传统,教师的道德素养直接影响着艺术生的思想品德。强化教师的德育素质,是提高艺术生德育的助推力。
(三)专业教学与道德教育相结合
不能再延续艺术高校偏重专业知识、忽视道德教育的教学模式,应该兼顾专业教育与道德教育,不可偏颇其一。艺术高校是培养高素质的艺术文化人才的地方,所以,艺术院校的领导应该将艺术生的德育教育提上日程;应健全高校的教育体制,并看重专业知识的教学,在此基础上加强德育教育;要在德育教学时间上进行科学安排,更应确保教学的质量与效率;还应把德育课当成必修课,并结合艺术生的大学德育表现作为毕业评定标准之一。
(四)构建高校德育管理新体制,革新教学计划和评价制度
学校应该革新内部管理,建立起以班级管理为单位的辅导员管理负责、任课教师辅导、学生干部带头的道德教育新体制。辅导员应该抓好班级建设,考核班级时应该跟辅导员的道德与薪金相联系;聘任专业任课老师为包班辅导员,考核时跟专业老师的师德紧密联系。艺术高校中的学生干部均为艺术修养与技能方面的优秀者,号召力较强,是一股重要的学生管理力量。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加强学生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工作。
(五)强化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高校德育都是需要一定的文化环境的,所以,要提高高校德育有效性教学,应该建设良好的德育文化环境。良好的德育环境主要应满足下列要求:要注重环境的现实性。高校的德育只有建立在真实的文化环境中,才能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此环境下形成的品质也是持久的。只有在这种多元化的刺激下成长的学生,才能更好地在社会生存。德育教师应以积极健康的姿态来引导学生,并始终注重确保自我言行的统一与真实。
(六)搞好德育网络建设
德育工作是学校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工程,学生的思想品德会受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学校的德育工作应重视协调好校内外的各方面因素,建立起这三方力量的德育网络。并且在德育时,应加强三者的联系,优化各个部分。建立校内外各组织和全社会新闻媒体共同参与的德育网络模式。艺术专业必须将自己融入社会大系统中,让学校经过与社会不断地信息交流,构建起全新的稳定结构。家长应强化自身的道德修养,与学校和教师多多沟通,以便更好地为祖国培育新人。社区应强化精神文明与校园周边环境建设,积极配合学校,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较好的环境条件。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力量的组合,提高学校德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潘灯.艺术类大学生个性特点及教育管理对策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2).
[2]高长利.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的有效德育管理[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O2).
大学德育研究 篇7
1.1 消费行为存在偏差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消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一是老师、同学、朋友之间的“人情消费”。二是用于人际交往的通讯费用。三是恋爱消费。近些年来, 渗透在人际关系中的“人情”, 其档次在逐年提高, 而且悄悄地发生了异化, 已开始成为大学生消费的一种负担。诸如同乡聚会、朋友生日、教师节日贺卡礼物等“人情”消费较为普遍。其次, 随着科技的进步, 以信纸邮票为传情达意的方式逐渐被电话与网络等所替代, 电话费、手机费、上网费等现代通讯方式带来的开销节节上升。最后, 恋爱消费也是大学生的一大负担, 目前, 除了传统的散步、周末舞会、看星星聊天之外, 增加了许多新的方式, 茶座、咖啡屋、卡拉ok厅是大学生经常光顾的地方。有调查显示, 消费有明确计划的学生只有6.4%, 极少数会每月攒一点钱, 以备不时之需, 30%左右的大学生完全没有理财概念, 而是有多少花多少, 约有74%的同学有超支情况, 更有8%的同学总是出现财政赤字, 每到月末都要靠借钱度日。
1.2 消费结构不合理
当前我国居民的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出现了明显的消费主义倾向。消费主义的特征就是由大众传媒推动和扩散、把越来越多的人都卷入其中的消费生活观念和消费方式, 它创造、刺激和再生产着人们的消费需要和消费欲望, 驱使人们不断地追求高档, 无止境地向往名牌。这一倾向已经开始向学生群体扩散。现在大学生的消费结构有两个失衡之处:一是物质消费大踏步向高档次发展, 精神消费则严重滞后;二是精神消费中又是重娱乐消遣, 轻读书学习, 这种消费结构的畸形状况, 在当今青年图书报刊消费的疲软上表现尤为突出。目前大学生的消费支出增长很快, 而购买书报、学习用品等消费额并没有随消费总额的增加而增加, 就是很好的明证。
1.3 消费观不正确
由于对消费的认识发生了改变, 在相应的价值观上, 大学生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虽然有大多数的大学生认为人生价值不能以钱的多少来决定, 但对于“没有钱万万不能”这个观点, 大多数的大学生却持支持态度。消费水平较高的一部分学生和个别中等或较低消费水平的学生认为“钱越多, 人生价值就越大”, “有了钱就有了一切”。可见, 拜金主义已开始侵蚀大学生的消费价值观, 大学生的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日益向重实惠、重功利的方向发展。
2 大学生消费文化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2.1 传统的影响
一方面, 传统儒家思想的熏陶, 使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礼尚往来的交易风尚,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等谚语即是明证。另一方面, 历史上很长一段时期, 我国实行的都是以小生产为基础的自然经济, 并由此形成了一些与小生产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比方说, 人们通常简单的将财富直接等同于消费资料, 财富的增加直接表现为消费品的增加。还片面的将富裕程度直接等同于消费的水平, 富裕仍然直接以消费品的拥有来表示, 判断富有的价值标准就是消费品的多寡、优劣。这种价值观很容易形成个人对消费品的崇拜, 而这种崇拜就导致了对豪华消费的推崇和向往。在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下, 大学生消费文化也就很有可能走向豪华消费、炫耀财富的负面。
2.2 环境的原因
现在的大学校园早已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象牙塔, 其与社会联系愈来愈紧密, 良荞不齐的大众传媒更是无孔不入的将一些西方文化价值观包括消费观念, 大量输入校园。大学生思想敏捷, 求知欲望强, 涉世不深, 很容易吸收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 在开放已是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之下, 文化多元思潮激荡, 势在必然, 尤其在高校这块思想活跃的热土上, 东西文化观的碰撞交锋, 更是一种必然现象。更兼有同辈群体之间较强的心理认同感, 这种心理认同感一旦确立, 就可以在相互依赖或冲突中实现彼此的沟通, 最终获得心理归属和价值认同。使其消费行为不自觉的趋于一致化。
2.3 家庭的原因
当青年一代脱离原有家庭独立生活时, 必然带有原来家庭消费特征的烙印。因此, 大学生的消费文化一定会受到其家庭的影响。当前大学生的父辈们大多经历过以前极其困难的岁月, 因而从心理上对贫穷有种恐惧感, 为了不让下一代重蹈覆辙, 父母宁可省吃俭用, 也要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了大学生不健康消费的诱因。
2.4 心理的原因
如果说前三种是外因的话, 那么心理因素就是影响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内因, 心理因素在人们的消费行为选择中, 确实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首先, 人人都有社会价值补偿心理, 即人作为社会关系的产物, 总是要追求某种社会优越感, 而每个人又总是具有自身的局限, 于是, 往往用另一方面的优越感予以补偿, 以求得社会心理的平衡。对于家庭条件优越但并无其它特长的学生而言, 往往通过对金钱的挥霍和对奢侈消费品的占有其心理上的优越感。其次, 人人都有攀比和虚荣心理, 每个大学生都希望被别人关注和认可, 有较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这在一定程度可以成为大学生进取的动力。再次, 大学生的消费习惯、消费认知度并不稳定, 往往受到社会上所谓的消费时尚的影响, 消费时尚一旦在某个消费者群体中出现, 便会形成一种强大的社会心理强制, 使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加入其中, 产生从众的消费行为。
3 高校德育对大学生消费文化导向之对策
3.1 直接的消费教育
首先, 加强大学生的理财教育。虽然大学的课程设置中一般有金融学、证券投资、货币银行学等学科, 但是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带给学生的只是空洞的说教、条条框框的死记硬背, 缺乏实际操作训练和理财氛围的营造, 缺乏理财基本技能的培养, 造成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很差的局面。而指导大学生熟悉和掌握基本的金融知识与工具, 从短期效果看可养成大学生合理计划的消费习惯, 从长远来看, 将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 使其在高度发达、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具有可靠的立身之本。
其次, 消费品常识教育。具体内容包括:常用消费品的选择、评价与鉴赏、维修与保护等。特别要重视提高学生评价和选择消费品的能力, 这不仅可以更好的保护大学生消费者的利益, 更重要的意义是在了解消费品的基础上进行消费可以更好的遵循消费伦理, 尽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再次, 消费文明教育。高校要大力倡导消费文明, 要对学生进行消费伦理、消费质量、精神文化消费等方面的教育, 努力提高学生的精神文化消费力和消费文明程度, 净化校园环境, 树立良好的校园风尚。
3.2 间接的消费文化引导
首先, 作为大学生而言, 必须对整个国家的国情有全面整体的把握, 既包括欣欣向荣的发展势头和美好前景等正面信息, 也包括严峻的国际形势、人口、资源、环境等负面问题。一方面, 可以增强大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摆脱西方现代消费主义的侵袭, 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反映在消费上, 自然不会沉溺于短视的娱乐享受, 纠缠于虚假的人情, 着迷于肤浅的奢侈浪费, 而是会自觉地以自身发展为主导, 合理安排消费结构, 并主动注意到消费中的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问题, 形成理智文明的消费行为和方式。另一方面, 可以增强大学生的危机感和社会历史责任感, 刻苦钻研、勤奋学习, 为我国农业、资源、人口等问题的解决贡献力量。
其次, 加强人文修养的培育。在大学里, 除了专业课之外, 还应该开设包括书法、绘画、音乐、戏剧、曲艺等学科, 从感情上、意志上培养和陶冶学生, 使他们有丰富的情感、充实的精神生活, 自觉的去追求价值、树立理想、享受幸福、提升精神, 追求有价值的人生, 追求对自己灵魂的关注。
再次,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人才资源优势, 聘请各方面的专家学者为学生开设文学、历史、政治、经济、音乐、美术等多方面的系列讲座。开展多形式、高品位, 健康、生动、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 把育人宗旨贯彻始终。同时, 还要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一方面, 要鼓励并创造条件开展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社团活动, 使其成为学生开拓视野, 增长才干, 培养创造力, 扩大信息流通渠道, 提高文化素质, 增强团结协作精神, 焕发青春和热情的校园文化活动场所;另一方面, 要加强引导、管理, 对存在问题的社团及活动要及时发现和纠正。
4 结语
价值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使得人们的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趋向于多元化,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 选择何种消费, 持何种消费观念本可自由选择, 但应该有自己的主流消费文化, 高校德育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材负有重要责任, 因此对大学生消费文化的引导也应该是高校德育的题中之意。加强大学生消费文化引导, 树立大学生正确的消费观, 培养理智的消费行为, 形成合理的消费结构, 使消费为大学生的素质提高和发展服务, 是高校德育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李升阳.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中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 2004, 17.
[2]张红静.大学生的情绪状态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7, 01.
[3]李朝军.消费教育——高等教育不该遗忘的角落[J].商场现代化, 2007, 16.
大学德育研究 篇8
1.大学生志愿服务。大学生志愿服务是指大学生志愿者无私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 不为获得任何报酬, 为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步而提供服务。大学生志愿服务具有自愿性、无偿性、公益性和组织性。
2.志愿精神。志愿精神是志愿服务的核心体现, 是通过强化志愿者的内心信念引导志愿者的行动, 是个体关于价值观、人生观的积极态度。自愿精神以自愿为前提, 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主要内容, 具体体现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多种精神。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德育功能
1.促进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大学生群体处于从校园迈入社会的过渡阶段, 当今社会各种思潮混杂, 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 易使大学生思想产生一定的动荡。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一方面依靠课上老师的传授, 另一方面依靠自身的实践体验。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就是大学生践行高尚志愿精神的载体, 大学生通过志愿服务活动, 无私奉献社会, 热心帮助他人, 在活动的过程中践行着利他主义和高尚的仁爱精神, 净化了身心, 潜移默化的影响了自身人生观、价值观, 促使人生观、价值观朝着更加高尚的方向发展。
2.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肩负着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的重任。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所蕴含的高尚精神, 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高度统一。大学生志愿者们在志愿服务过程中, 秉承无私的精神, 奉献社会、服务他人, 为社会公益做贡献。有利于大学生修身养性, 提升思想道德修养和人生境界, 促进志愿者个体内在的和谐。其次,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使大学生走入社会, 扩大了大学生的朋友圈, 与社会不同年龄, 不同职业, 不同性格的人群打交道, 建立了良好的社交关系网络。大学生通过志愿服务活动服务社会, 加强了人与人的了解和交往, 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 缓和了社会矛盾, 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3.大学生志愿服务有利于延伸德育工作。大学生志愿服务为高校德育工作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有利于德育工作的延伸。大学生志愿者们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在社区、福利院、敬老院等场所进行公益服务, 传播了优秀的校园文化, 推动了“诚信友爱、团结互助”的新风尚, 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更促进了高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为高校德育工作创新了形式。使德育工作结合社会实践, 既实现了德育的理论指导实践, 又通过实践发展了德育理论, 这是大学生志愿服务开展的巨大实践意义。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德育功能的实现途径
1.培养志愿服务意识。在高校德育进程中, 教育者应引导大学生对志愿服务和志愿精神形成正确的认知。树立正确的志愿服务观、弘扬志愿精神。各高校应重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德育功, 通过志愿服务这一实践活动启发大学生在帮助他人、奉献社会的过程中, 积极培养志愿服务意识, 完成增长知识、提升能力、锻炼自己、提升品质的任务。高校德育管理应充分发挥大学生主体能动性, 引导大学生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高尚志愿精神。
2.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相关立法。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法律的保障, 加快志愿服务全国性立法, 是大学生志愿服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当前, 我国志愿服务相关法律法规并不完善, 只在少部分城市形成了志愿服务地方性法规, 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加快其全国性立法进程。法律应明确界定志愿服务、志愿精神的内涵, 明确志愿者的权利和义务, 明确志愿服务各项规章制度, 明确志愿服务的奖惩措施规定。制定有关管理运营的规定。这样才能推进志愿服务立法进程, 保障志愿服务活动顺利开展, 才能有效发挥志愿服务的德育功能。
3.将志愿服务纳入高校德育体系。高校应改变现状, 重视志愿服务的重要德育作用, 认识到志愿服务德育功能。将志愿服务规范为日常课程, 纳入高校德育的常规教学活动中区, 促进志愿服务德育功能的实现。首先, 高校应设立志愿服务活动的实践课程, 给予学分支持, 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并聘请专业的教师团队, 一方面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另一方面在活动中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工作。其次, 高校应将志愿服务表现情况纳入大学生评优体系, 例如将参加志愿服务并在志愿服务中的表现作为竞选三好学生等的必备要求, 作为培养党员的实践环节, 作为奖学金的重要考虑因素等。用这些方式将志愿服务纳入高校大学生德育体系。
4.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建设。高校志愿服务的开展要依托于大学生志愿组织, 优化大学生志愿组织建设, 有助于推进志愿服务活动的顺利开展, 促进志愿服务活动德育价值的有效发挥。优化志愿服务组织建设, 要明确志愿服务组织内部责任制度, 进行责任分工, 制定小组负责人, 避免责任推诿的现象发生。另外, 采取恰当的激励措施, 对表现优秀的志愿者, 加以精神或一定的物质奖励, 调动志愿者热情, 激发志愿者参与积极性。通过优化志愿服务组织建设, 推进志愿服务的发展, 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德育功能的有效发挥。
四、结论
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新时期的高校德育载体, 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 本文探究了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德育功能, 并探究了志愿服务德育功能的实施途径, 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向更高层次上发展, 更促进了志愿服务德育功能的有效发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R].2009.7.19.
[2]蔡宜旦, 汪慧.试论青年志愿者参与动机的引导和激励[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1 (5) .
大学德育研究 篇9
一、当前大学生德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1. 经济社会的全球化。
对于全球化 (globalization) 的影响, 从个体角度看, 它深深地改变人们的心理结构, 使人们的思想和观念形成强烈碰撞;从社会层面看, 传统的社会结构逐渐由封闭走向开放, 人们的身份、角色、职业不断发生变化, 社会结构日益走向多元化。
2.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到2002年, 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1600万,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15%[2], 按照马丁·特罗的理论, 至此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群体的规模、素质、特点、结构及其社会地位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3. 校园形态的网络化。
校园的网络化, 真正突破了传统的教室和校园围墙的界限, 使知识的创新、传播、转化和应用的空间变得空前快捷而广泛。网络化校园的建构对学校的管理思想、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造成冲击, 必然引起管理组织结构的重组及优化。
4. 高校后勤的社会化。
高校后勤社会化是指师生员工的教学生活保障体系, 还原其从属社会的属性, 交由社会承担。当前各个高校的后勤社会化程度正在不断加深, 这将给学生学习、生活带来许多变化。这种变化对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手段和方法提出了挑战。
5. 教学和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入化
高校将逐步实现真正的学分制, 实行选课制、弹性学制, 突出人才培养的多样性、个性化, 实现教学管理的现代化。就业制度方面, 毕业生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择业, 并鼓励其自主创业。这些改革对学生管理工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新形势下创新大学生德育途径的重要性
1. 党和国家加强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客观要求。
2004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对大学生德育做出了战略性决策, 对新时期大学生德育工作具有战略性指导意义。我们要牢固树立“学校教育, 以人为本, 德智体美, 德育为先”的思想, 遵循大学生德育的规律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 围绕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拔尖创新人才, 创新工作模式, 提高工作质量, 使大学生德育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2. 大学生德育工作取得实效的客观要求。
当今社会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阶段, 多元文化已经渗透到大学校园, 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 特别是新一代大学生, 普遍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都更强, 更喜欢标新立异和张扬个性, 同时也有一部分大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独立生活能力比较薄弱, 原因是大学生德育很大程度上还在沿用传统模式, 因此创新德育途径是大学生德育取得实效的客观要求。
3. 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客观要求。
高等院校最根本的任务是培养人才。要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战略目标, 努力做好育人工作。大学生的教育, 不仅是专业教育, 促使他们掌握专业知识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 更是教育其学会做人、做事的道德教育, 促进他们身心、责任感、精神价值、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等全方位的发展。我们要坚持“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的理念, 整体规划德育体系, 把德育融入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 进一步促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 促进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新形势下创新大学生德育途径的紧迫性
1. 德育工作人员短缺, 相对不稳定。
大学生德育工作人员相对短缺, 导致工作力度不够, 效果不佳。当前部分高校政治辅导员的师生比过低, 再要求辅导员进行细致的德育工作, 无论在时间上或精力上都有些勉强。同时多数学生选择留校后并没有把辅导员当做一个终身岗位, 时刻在为考研或转行做准备, 这也造成了大学生德育工作队伍人员流动变化大和相对不稳定。
2. 德育方法滞后, 对新现象缺少研究。
大学生德育工作方法和手段滞后, 简单化和经验化的现象严重。日常的德育方式依旧是检查、评比、处分三部曲, 而量化管理标准的不严谨又造成一些矛盾产生。由于过分强调用校规校纪管制学生, 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很难使学生理解、接受, 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反感情绪。同时对社会发展给学校带来的“新现象”缺少研究, 诸如“经商热”、“校外租房热”、“寝室电脑热”、“打工热”、“泡网吧”, 以及学习严重偏科等新问题。[3]
3. 班级体制被打破, 集体活动难以开展。
高校普遍实行学分制, 同一班可以不同期选修同一门课, 而同一时间段可能在不同的教室选修不同的课, 班级就很难找到共同的时间段开展活动。另外, 由于实行后勤社会化, 学生住宿分散, 同一专业的学生可能分在不同的地方居住, 不方便辅导员、班主任开展工作, 也不利于班级活动的开展, 并直接导致学生集体观念和相容观念的弱化。
4. 种种压力增大, 学生心理问题突出。
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和思想发展变化时期, 人生压力相对集中, 很多学生心理上不同程度地存在不良反应。如独生子女普遍个人意识强、而相容观念较弱;部分家庭困难学生的生活压力较大;社会的发展变革, 使学生的就业和学习压力明显加大;由网络引发的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而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是当前高校工作中的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 与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很不相适应。
5. 学习生活方式改变, 过于沉迷网络。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 把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变得界限模糊, 使实体的现实与创造的现实连接起来, 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的认知方式。[4]当前越来越多的学生更乐意直接从网上获取更多的信息, 而网络游戏、QQ聊天、网上交友、色情网站等正向大学生展示独特的诱惑, 过度使用网络和不良的网络行为是大学生德育工作中面临的新问题, 学生与教师, 以及他们所依赖的原有教育制度、教育理念、教育政策、教育目的已严重滞后于网络技术的发展。
四、新形势下大学生德育途径创新的实效性对策
1. 坚持“以生为本”, 增强德育服务意识。
学生德育工作要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 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 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从而提高德育工作效能。大学生经济压力问题已成为学生德育过程中重点考虑的问题。同时, 还存在一些因恋爱、学习、就业压力、人际关系不良等而患有心理疾病的大学生, 有的甚至因不能正确处理这些问题而走上自杀的不归路。改进和提高学生德育工作水平的关键就在于德育工作者必须转变观念, 坚持“以生为本”, 增强服务意识, 切实做到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
2. 坚持“依法治校”, 德育工作要依法进行。
德育工作法治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客观需要。《高等教育法》、《普通高校学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发行, 是大学生德育工作法治化的重要标志。学生德育工作法治化, 一方面要求在德育工作过程中运用法律手段调节和规范主体之间的行为。另一方面要求德育工作者和大学生都树立法制观念, 掌握相应的知识, 自觉地学法、守法;学校制定的学籍管理制度、评奖制度和违纪管理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都要以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依据, 在加强制度化建设的同时, 避免出现制度违法的现象。
3. 完善自律组织, 倡导自我教育管理。
大学生形成良好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化过程, 除了德育工作者有计划有目的的外在教育以外, 大学生的内在自我教育在德育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5]要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管理, 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引导他们自觉、自律、自强、自理。首先, 要以基层学生党团组织为平台, 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同时, 充分发挥党团员在班级中的模范带头作用, 真正使学生党支部成为班级团结进步的核心力量[6]。
4. 丰富课外活动, 创建优良校风环境。
学校要大力开展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充分利用图书、电视、广播、网络等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休闲、娱乐的内容, 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 促使学生相互交流学习, 学会合作与竞争、尊重与理解, 增强集体荣誉感、责任感和成功感, [7]更有利于推进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进一步认知社会角色。
5. 提高德育工作者素质, 稳定德育工作者队伍。
新的发展形势对大学生德育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工作难度不断加大。当前的学生德育工作干部通常只具有本专业的知识, 而缺乏必要的心理学、教育学和管理学知识。对此, 学校应一方面对学生德育干部队伍建设做出整体规划, 使其在大学生德育工作岗位上有奋斗目标, 有发展空间, 另一方面支持和鼓励大学生德育干部从事大学生德育工作基本理论、应用理论的课题研究, 将大学生德育干部培养成为具有综合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使其学有所长, 学有所用, 形成一支稳定的、高素质、专业化的学生德育干部队伍。
6. 运用网络技术, 提高大学生德育工作信息化水平。
要在学生德育工作中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建立学生德育信息系统和学生工作的电子政务系统, 学生工作流程由传统的纸质信息传输方式向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方式转变, 实现无纸化办公。同时, 把传统的教育手段和网络结合起来, 开辟大学生德育工作网络阵地。开展网上心理咨询活动, 将大学生德育工作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对他们进行正面的潜移默化的教育。
摘要: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是当前德育科研的热点, 也是各学校工作的难点。当前大学生德育工作正面临一个崭新的社会环境, 学生德育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日益突出, 重视对这些问题的分析研究, 积极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不断改进和加强大学生德育工作, 是高校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大学生德育工作,途径创新,重要性,紧迫性,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教育学[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0:9.
[2]评论员文章.将“质量工程”进行到底[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 2003/09.
[3]周国财.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探索[J].科技与管理, 2004 (2) .
[4]刘代成.网络背景下大学德育途径创新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9 (5) :74-75.
[5]张立明.高校德育途径新探[J].教育探索, 2013 (3) :110-111.
[6]周济.在教育部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R].2004/03/26.
大学德育研究 篇10
传统文化作为文化实体的一部分, 对大学生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传统文化的形成绝非是一个单独个体, 而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所形成的文化体系, 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当中, 包含了很多优秀的品质和先进的教育理念, 这些对现代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都是宝贵的借鉴和财富。德育教育是基础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系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理应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
一、优秀的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建立在中国文化氛围的基础之上展开的, 其中它是以传统为内涵进行界定性分析, 是在人民劳动群众的长期历史文化以及物质活动中通过实践行为积累并沉淀下来的实体性存在, 并可以有效的反应群体内部的共同属性, 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相同的文化价值观念, 其背后渗透出一定区域范围之内种族人群的思想特点、道德情操、以及生活习惯等理念, 并对该区域内部的人类生活的行为以及生活方式产生深刻影响[1]。
传统文化是通过历史时期内部劳动人民群众所积累沉淀下的文化实体经过体系性发展, 在人类的文化历史进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文化内容, 是某个民族文化的代表, 是一种有形的文化形态, 从其界定层次上划分, 传统文化可以被划分为传统物质文化、传统制度文化、传统观念文化。
二、大学生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 教学理念和目标相对落后
目前, 大多数学校只是简单意义上的按照教学课程内容的照本宣科, 而且教师只是依照现有的教材给大学生讲授知识, 没有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的程度, 适时的根据课程的内容, 潜移默化的融入一些传统文化的内容, 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德育教育的必要性。这种教学的理念会让大学生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 也不利于学生道德情感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2]。
(二) 德育教育方式过于单一, 缺乏灵活性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率日益提高, 教师经常忽视德育教育对于大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 这就使得一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是对于课堂和课本中涉及到的德育教育内容进行简单的说教, 这种教学方式很难让大学生接受, 这就造成了大学生的逆反心理, 甚至对于学生未来德育的发展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三) 教师和学校对于德育教育认识的偏差
目前, 大部分学校和教师对于德育教育意识相对较低, 教师往往把德育教育作为教学的辅助性部分, 平时不注重对于教材内容与德育的关系研究, 所以导致在教师评价一个学生德育水平的好坏时, 只看重学生的成绩, 而不是真正的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另一方面, 学校也只是把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标准着眼于教师的学生成绩的好坏, 因此, 学校和教师应该从根本上认识德育教育对于整个教育体系的影响。
三、传统文化融入德育教育实施策略
(一) 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和目标
教师应该转变已有的教学观念, 立足现在基础教学实际情况, 研究现有的德育渗透教学模式和教学目标的不足之处。从教学现状来看, 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目标已经不能满足教学需要, 其对教学活动的促进作用已经非常有限, 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十分必要。因此学校应该对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和研讨, 认真钻研我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德育教育的内容, 将其中蕴含的先进的教学理念运用到大学生德育教育中, 开拓创新教学模式, 使教学目标和理念得以进一步的提高,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德育教学的效果[3]。
(二) 教师应该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
教师应该以学生目前的思维发展水平为依据选择教材, 为学生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 使学生对新知识得以充分接受, 通过新知识与原有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新的知识与原来的知识融会贯通。首先, 教材应包含思维激发方面的内容, 在教学创新和提高上, 教材的选择也是德育教育教学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这一认识, 在教材选择和应用中, 需要保证教材中包含德育培养的内容, 以此满足在教学的过程中提高自身德育水平的目的, 从而使得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升到更高的层面。其次, 教材应具有提高德育的内容。德育水平的提高可以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 学校和教师应该提高德育意识
要想使得传统文化能够更好的融入德育教育教学过程中去, 就必须根据学生目前的心理和情感发展状况, 找到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德育教育方式, 促进德育教育的稳步推进。由于学校和教师对于德育教育的认识出现差异, 因此应该积极转变之前的思路和理念, 充分意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不是简单意义上以成绩来评价学生德育水平的好坏, 而应该从真正意义上的教书育人着手。
结论
德育教育工作是高等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将传统文化中体现出的优秀品质和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到大学生德育教育中对大学生的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校和教师应该从自身的认识入手, 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 并运用到实际的德育工作当中。
参考文献
[1]黄红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德育工作研究[D].湖南大学, 2013.
[2]朱淼.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4, 23:37-38.
大学德育与高中德育衔接问题探究 篇11
关键词:德育;德育衔接;大学德育;高中德育
国家对德育衔接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比较关注和重视的。早在2005年,教育部就颁布了《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2010年7月,教育部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纲要》中明确指出,我国要“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份《纲要》再次着重强调要“整体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由此可见,国家十分重视学校德育衔接工作。
一、大学德育与高中德育的内涵
德育是本文论述的一个前提性和基础性的概念,但目前学术界对这一概念尚未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总体而言,学术界关于德育概念主要有两种认识:狭义方面的德育和广义方面的德育。狭义方面的德育主要是指学校的道德教育;广义方面的德育也就是大德育,它不仅包括道德教育,还包括思想、政治、法制、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本文所说的德育主要是指广义的德育,即大德育。
高中阶段属于基础教育,大学阶段属于高等教育,两者在培养目标、任务上虽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但从社会主义学校培养人才的总目标、人才成长的过程而言,大学德育与高中德育又具有连续性与整体性。高中德育是大学德育的基础,大学德育是高中德育的延伸与提升。高中德育不仅关系着高中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而且也关系着大学德育的起点如何。尤其是高中到大学的这段时期,是学生道德价值观趋于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这种紧密的教育体系理应实现大学德育与高中德育的衔接。
二、大学德育与高中德育衔接存在的问题
大学德育与高中德育衔接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必然要求。但目前大学德育与高中德育衔接工作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还需要深入探讨和分析。
1.德育目标社会化,针对性不强
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决定着德育工作的方向,是衡量和考核德育工作成效的尺度。一直以来,我国德育目标的定位是以社会为本位,主要考虑的是社会的发展和要求,而对大学生与高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等方面考虑不多。
许多大学生对这种社会本位的德育目标表现出反感和抗拒。用他们的话说,作为一名大学生,他们已经具有热爱祖国、服务社会的意识,只是不知道该如何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来把这种意识转化为行动罢了,他们更多需要的是能够解决自己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方法以及不断完善自己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各种素质,而不是关于国家和社会的重复的理论知识。因此,这样的目标定位,只会让学生感到德育的远、大、空,脱离自身的实际情况,却解决不了现实的问题。于是,他们对德育课也就失去了应有的兴趣,德育的育人功能也得不到有效发挥,德育目标也无法实现。
2.德育内容简单重复,渐进性不够
大中学校德育内容的衔接是学校德育不同阶段能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和完整系统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品德发展规律的基本需要。从纵向上来看,大学与高中的德育内容缺乏严密的衔接性和科学性。高中德育偏重于宏观的政治信仰教育,大学的德育内容又往往与高中的德育内容呈现交叉、重复的现象。
不可否认,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所以,德育内容在某些方面存在反复的现象是必要的。然而,我们应该意识到,这种“反复”不等同于“重复”,“反复”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逐步提高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重复。因而,学校德育内容的确定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层次水平而定,不能只是一味地简单重复,如若不然,德育内容就无法真正落实,德育效果也无法实现。遗憾的是,有些学校由于对德育的重视不够或是认识不足等原因,致使德育内容没有根据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年龄特征而制定,没有遵循学生品德素质发展规律,简单重复现象较为突出,应有的层次性和循序渐进性没有体现。这样的德育内容,很容易给学生以“空、大、套”的感觉,当然会影响德育的实效性。
3.德育考评体系不健全,衔接难实现
德育考评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德育目标的实现起到重要保障作用。
当前,对于学生的德育考评,一些学校形式化现象严重,不能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例如,对于高中生的德育考评,有些教师的评语几乎雷同;而有些大学辅导员对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的表现评价也如出一辙。如此的德育考评对学生的心理必然会造成一定伤害,导致有些学生对于这种形式性的德育评语也应付了事,随便看一眼而已。然而,从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来看,不管哪一个阶段的学生都需要教师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给予总结性、鼓励性和引导性的评价,以求促进自己的进步,同时也会因为教师对自己与众不同的评价和认可在心理上产生巨大的安慰感和满足感。而目前一些学校的德育考评并没有体现出对学生实事求是的评价和人性化的关怀,这种不切合实际的德育考评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更难保障德育目标的实现。
三、加强大学德育与高中德育衔接的对策及建议
要使大学德育与高中德育衔接,就必须置身于德育的大环境中统筹规划德育目标,丰富完善德育内容,建立健全德育考评体系,真正实现素质教育代替应试教育的目标,最终实现大学德育与高中德育的有效衔接。
1.树立大德育观,统筹规划德育目标
德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德育也具有整体性。因此,我们应该按照德育整体性要求来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德育总体目标的制定要统筹规划,上下连贯,左右衔接,形成一个完整而又有层次的体系。各教育阶段的德育目标的高低,要针对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和理解接受能力而有所区别。同时,也要保证各个教育阶段德育工作的层次性和渐进性,以使相邻阶段的德育可以有效衔接。
高中是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它担负着为大学输送优秀毕业生的任务。所以,高中德育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学生进入到大学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大学也应该结合高中毕业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大学德育与高中德育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我们应站在整个大德育的视野下来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大学德育与高中德育目标的有效衔接。
2.丰富完善德育内容,编写衔接德育教材
大中学校德育内容的衔接是构成学校德育整体性和系统性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学校德育内容应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德育内容要反映现实需要,符合时代精神,紧跟前进步伐。学校德育内容还应该融入实际生活中的事例,选取学生广泛关注的焦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去思考和实践。
德育教材是德育内容的主要载体,是德育内容衔接的重要支撑。相互衔接的德育教材可以更好地促进不同学段德育教育的有效衔接,从而推动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大中小学德育教材的编写,应该统一规划,整体构思,分步实施。教材的编写可以依照国家关于德育衔接的指导性文件,由德育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部分优秀的大学、高中一线德育教师共同商讨,明确理念,制定标准,以确保德育内容的循序渐进,德育课程的前后衔接。
3.改革高考及完善大学招生制度,促进大学与高中德育衔接
我国现行的考试招生制度是以统一考试为主、自主招生为辅、少数学生免试保送为补充的高校考试招生制度体系。这一体系为我国高校有效、合理地选拔人才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一体系依然过于单一,高考仍然是主要途径和方式,人的综合素质在高考中得不到有效的体现,大学德育与高中德育也无法实现有效衔接。
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如何变单一的、以高考为主的选拔方式为多维、全面的选拔方式迫在眉睫。我们可以选取国内某几所高水平的大学进行试点,在招生录取新生时,不仅要考虑申请人在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更要考虑他们在高中时期的德育评价,尽可能地对申请人的素质进行综合的考核和衡量。这样,等到进校后,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以及学校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双向的选择来确定学习的专业。这样一种招生录取方式,不仅会促进高中教育的全面实施,更会促使高中德育主动与大学德育相衔接,从而使高中学生顺利通过多维指标的考核,升入理想大学继续学习。
4.建立学生德育档案,完善德育考评体系
德育档案是反映学生德育情况的综合体现,它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德育档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平时与定期相结合;第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第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德育档案要充分体现学生在校期间的德育情况,以便给德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针对大学德育与高中德育不衔接的状况,我们应该建立和完善德育考评的指标体系和考评办法,从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等多个角度进行考评,力求实事求是地体现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表现及其发展水平。为了保证德育考评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我们应从考评的内容出发,综合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表现、学习态度、理解及运用知识的能力、考试成绩等方面建立有机考评机制。我们还应该坚持开放性、多元化的原则,采用综合考评体系,例如,自我考评与他人评价相结合,阶段性考评与总结性考评相结合,全面考评与重点考评相结合,任课教师考评与班主任考评相结合等。
解决大学德育与高中德育衔接问题,是保证德育实效性、最终促进人才培养目标全面实现的重要因素。如何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使大学德育与高中德育在发挥本阶段德育特色的基础上又能保证两者之间的有效衔接,这需要所有德育工作者认真思考和探究。为此,本文提出了一些对策及建议,以期能对大学德育与高中德育衔接尽绵薄之力。当然,随着德育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大学德育与高中德育衔接问题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郑萼.首都大、中、小学德育衔接及整体设计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朱成瑞,龚萱,等.大、中学校德育衔接探索[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4.
[3]冯铁山,詹万生.整体建构学校德育体系与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J].教育科学研究,2005(5).
[4]胡昂.大学与中学德育衔接性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9(7).
大学德育研究 篇12
1学分制、大学生德育考核体系的含义及特点
学分制是以“学分”作为学生学习的基本度量单位,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允许学生在指导性教学计划规定范围内, 参照教师的指导, 自主进行课程的选择, 所取得的选修课程的总学分来衡量其学习的总量, 以此获取一定的学分作为毕业和获得学位的标准, 并采取多种多样的教育规格和较为灵活的过程进行教学制度的管理。总而言之, 学分制是以学分为衡量标准的。在学分制条件下, 学生以获取学分为目标, 受功利主义思想的严重影响, 传统的德育管理模式对其缺乏相应的吸引力和约束力, 往往就会造成学生在接受德育教育时候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强, 对思想素质在内的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推动力。同时, 我们在实行学生就业机制的选择的时候,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能够更上一层。
大学生的德育体系主要是由德育目标的内容和方法以及教育者的活动、受教育者及其活动、德育过程调控以及德育环境等基本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统一整体。总而言之, 大学生的德育考核体系既是教育者有计划、有目的的通过施加、引导和启发教育, 使受教育者自觉地接受教育, 完成社会思想道德个体化的过程;也使受教育者根据社会要求以此塑造自我完善的人格, 完成个体品德社会化的过程;这也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所采取的各种方法、手段以及途径, 对影响德育层次的因素进行调控并达到优化的过程。德育考核体系的基础主要是以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为依据的, 也是考虑到社会大环境道德体系的特点所提出的新要求, 主要涵盖了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各个方面。
2学分制下高校德育考核体系面临的挑战
德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务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观来教育学生, 与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结合, 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长期以来, 高校都是实行的“学校抓院系, 院系抓年级、年级抓班级”的德育管理和考核模式, 这种模式或许与学年制是相适应的, 但实行学分制后, 高校的德育工作在管理和考核上出现了一些新问题, 各方面都面临着巨大挑战。
在传统的高校德育考核体系中, 德育的考核工作主要所依据的就是班级这一载体完成的。这也是因为在学年制的状况下, 一个班级的教材是统一的, 课时是统一的, 考试是统一的。因此, 班级是一个有着良好稳定性的群体。实行学分制以后, 学生在选择专业、课程、进程、教师等方面有了更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班级成员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一定的离散性、流动性, 经常出现同班不同学、同学不同班的现象。班级弹性增加, 学生与老师的关系没有以前那么紧密, 传统班级的集体观念弱化, 这就给以班级为主要载体的传统的大学德育考核模式带来许多新的问题。
在学分制实施的背景下, 传统的高校德育考核体系的全面性难以做到。这是因为在学分制下能够自主选择学习, 促进学生的兴趣爱好, 满足学生的求职欲望, 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学分制度本身就具备一定的功利性, 就会导致学生在选课的时候偏离最初的方向, 容易走上急功近利的道路。而考试的公平、公正以及质量问题逐步提上议事日程。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 学生的思想和学习的压力不断提升, 导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学生由于受学分制的严重影响, 使得德育考核容易出现知行脱节现象。对大学生的德育考核无怪乎分为两种:一是学生学习完德育课程之后所进行的课程考试;二是对学生在校期间所进行的操作考核。老师在衡量与检验学生德育成绩的时候大多是以卷面考试成绩为准, 很少去关注学生在平时的作业成绩和课堂的表现, 很少参考学生生活中的道德表现;而学生的操行考核仅仅是通过学生参与活动的表现以及好人好事等表现来决定的, 很少会参考德育课考试成绩。因此这两种德育考核形式造成学生学习和实践是处于分裂状态的。正是在知与行隔离的两种考核形式中的分别考察, 就很难准确的全面地评价学生。
3学分制下高校德育考核体系的创新设想
针对当前学分制背景下, 我国的高校德育考核体系存在的诸多问题, 非常有必要创新高校德育考核体系, 整合德育资源, 实现德育工作的全面发展。
3.1创新德育考核的内容和形式德育考核在内容上主要包括德育课学习、德育活动和日常行为与交往方面。在以后的德育考核中, 我们可以在整合现有内容的基础上, 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内容。如以前对德育课程的考核都是凭借考试成绩, 现在可以加大对学习态度、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多方面综合考察。在德育活动方面我们可以加入参与的积极性、心得体会、工作职责等内容。在日常行为与交往上可以加入应对突发事件的见义勇为、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等内容。在道德考核形式上, 不能仅仅局限于过去的课堂考试, 还应该加大道德实践和学生操行等考核的比重。从而逐步形成完善的德育考核体系。各种形式多样、协调互补、统一组织以及科学的管理都将避免各种考核形式的脱节, 逐步形成对受教育者全面而统一的考核。
3.2创新德育考核的方法传统的德育考核办法比较单一, 一般都是以德育课的考核成绩为标准。在德育考核中, 可以实现考核主体的多元化。一改过去那种老师说了算的旧传统, 可以建立由老师、学生、社会等多元考核机制。在考核方式上也可以实现多元化。如实现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 定量评价是对对象德育行为的数值量化评价, 定性评价是对象给予明确的评语评价;实现自我评价与民主评议相结合, 自我评价是指评价对象对照德育评价标准, 按照德育评价的要求, 对自己的日常德育行为表现进行评价与鉴定的方式, 是评价对象自我教育、自我总结、自我培养、自我提高的过程, 实现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 民主评议是评价者们对照评价标准, 依据对评价对象的日常德育行为表现的观察进行评价与鉴定的方式。只有实现考核方式的多样化, 才能真正全面有效的反映学生的德育情况。
3.3创新德育考核的标准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 认识必须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德育考核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有效性都必须经得起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的检验。因为, 德育考核的内容以及德育素质的内涵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 作为价值尺度的德育考核标准, 也应该根据主客观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根据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动, 并保留着科学合理有效的考核指标, 增添体现时代精神的考核指标, 并淘汰过时考核指标。如针对当前高校普遍存在德育知行脱节的状况, 德育考核必须考虑删减“知道”方面的指标, 至少也要大大降低其比重而要增设“体道”方面的指标, 并相应提高其比重。
3.4不断创新和完善德育考核组织针对当前德育考核组织存在不完善的问题, 应该根据实际情况, 适当增减德育考核组织。从德育考核的组织不难看出, 我们必须要坚持日常管理与终端考核相结合, 学生个体和学生群体以及导师、辅导员的三位一体制。还要将德育考评的指标分解贯穿于整个日常管理工作之中, 以考核促进日常管理, 以搞好日常管理为德育考核奠定良好的基础。要尊重考核对象, 重视自我考评和互相考评的作用。
摘要:在当代中国,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在高校实行学分制已经势在必行, 这必然使得传统的德育考核体系面临巨大挑战。因此, 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当前大学生德育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在学分制背景下, 不断探索和研究新形势下适合高校学分制改革的新教育管理体制, 并尝试将德育管理与学分制有效结合, 以此保证学生的德育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关键词:学分制,大学生德育,考核体系,创新研究
参考文献
【大学德育研究】推荐阅读:
大学生德育教育困境研究论文07-07
开放大学大学德育论文11-10
儒家德育与大学生德育11-21
大学和谐德育12-02
大学关于大学的德育课07-08
我的大学德育10-02
大学德育论文答辩08-02
大学生德育现状10-17
大学生德育的06-25
大学德育教育途径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