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产业发展(精选12篇)
城乡产业发展 篇1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城乡统筹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新时期新阶段,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选择, 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一、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意义
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是破解农业、农村、农民工作难题的根本出路, 是推动城乡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举措, 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
1.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我国农业基础脆弱, 农村发展长期滞后, 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根本原因就在于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打破。近年来, 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背景下, 农村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流失的速度明显加快, 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更加突出。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就必须在发展战略和政策取向上作出重大调整, 加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深层次障碍, 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
2.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 我国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为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创造了良好条件。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展不平衡, 差距主要在农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 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只有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加快农村发展, 缩小城乡差距, 才能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目前, 城乡发展不协调,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一些农民权益受到侵犯, 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因素。只有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从法律、制度、政策上努力营造公平正义的环境, 从收入分配、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民权利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采取措施, 着力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才能使广大农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足, 使广大农村安定有序、充满活力。因此, 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加快农村发展、改善农村民生, 就抓住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环节。
二、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国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方面已经取得了明显进展, 但长期形成的城乡失衡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 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1.城乡割裂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
构建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 是追求社会公平的内在要求。目前, 我国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在城乡之间差别巨大, 成为是阻碍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问题和矛盾。我国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将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直接与城市户口联系起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劳保待遇, 也以病假、生育、退休、死亡等单项规定的形式逐步完善起来。城市的集体企业, 大都参照国营企业的办法实行劳保。城市就业人员除享有劳保待遇外, 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城市社会福利制度还保证了具有城市户口的居民可享有多种补贴, 在业人口可由其所在单位近乎无偿地提供住房。总之, 具有城市户口的居民可以享受养老、失业、医疗、生育和工伤等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而广大具有农村户口的农民, 则不能享受任何相关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 只能靠自己出钱。
2.城乡割裂的财税制度。
新中国成立初期, 我国采取了重工业优先发展和城市优先发展的战略, 并采取一系列抑农促工、强城弱乡的财税手段来保障这一战略的实施, 造成我国城乡差距的迅速扩大。一是在财税收入上, 加大农业和农村剩余向工业和城市转移。1952-1989年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 国家从农业中获取了9716.75亿元。加上农业税1215.86亿元, 共达10932.61亿元。二是在财政支出上, 重点向工业和城市倾斜。在城市, 一切公共设施的建设经费和开支均由国家、政府和全民单位负担。但在农村, 农民必须自己出钱办中小学、办医疗、文化事业、道路、水电几乎农村中的一切公共设施。这种城乡严重割裂的财税体制, 严重制约着城乡协调发展。
3.不对称的城乡土地制度。
城乡土地的不对称性, 使农村无法与城市平等地分享由发展机遇带来的资源收益。一是农民土地包括宅基地的使用权收益和附着物所有权收益很难流动, 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民的流动。应当尝试对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边界进行界定, 对征用土地用途进行严格限定, 缩小国家强制性征地范围, 以使其更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需要。二是缺乏对农村强制征地的严格限制, 而且对失地农民的补偿标准偏低。现行的补偿标准配合广为施用的征地权利, 而且征地后的土地增值收益大都流向了城市, 已经导致社会的不满和政府对征地权的滥用。三是农村土地承包法虽然为承包农民提供了更大的交易土地的自由, 但没有提供以承包权进行抵押的法律基础。四是与城市居民拥有的处分其房屋的权利相比, 物权法草案对农民在处理房屋及其房屋下面的宅基地方面的权利限制的过于严格。
4.城乡有别的户籍管理制度。
目前, 我国户籍制度对于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阻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依附于户籍制度上的城乡有别的各种劳动就业、教育培训、社会保障等制度, 这一系列的政策保障大部分都是政府应该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 但实际却是拥有城市户口的可以享受, 农村户口的则不能享受。二是户籍制度中对居民户口身份迁转的严格限制。根据政策规定, 只有少数几种特殊情况才有资格申请将农村农业户口转为城市非农业户口并迁入城市享受相应待遇。三是城乡有别的户口管理制度削弱了户籍制度在人口信息统计方面的功能。我国户籍管理制度是根据居民的城市户口或农村户口身份进行建立的, 这样, 在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方面, 就不能很好的考虑城市的实际居住人口规模, 造成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教育、医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不能满足当地居民特别是长期居住在当地而没有当地户口居民的需要。
三、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对策
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 既需要中央加大强农惠农的政策力度, 也需要各地积极探索, 大力推进农村制度创新。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 各级党委和政府责任重大, 要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 依靠广大农民的智慧和首创精神, 把各项改革不断引向深入。
1.改善民生, 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之所以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核心, 首先是因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最能够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诸多制度安排中,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直接和个体相联系的, 能够最直接地促进人的发展。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恰恰是政府推动城乡一体化的目的和出发点。另一方面, 城乡居民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差异是城乡差异最重要的环节。由于城市部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就存在相对完善的保障制度, 因此, 在近年来通过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制度转换, 比较容易建立起与市场经济制度相容的社会保障制度。目前, 在城市已基本建立起养老、失业和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网, 以及最低生活保障的最后社会保障线。相形之下, 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社会保障水平的差异不仅是导致城乡之间的福利差距的直接原因, 也是阻碍城乡一体化最重要的制度条件。因此, 缩小城乡居民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差异是打破多年来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最有效的手段。
2.增加投入, 调整优化支出结构。
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 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不断加大“三农”投入,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立各级政府合理负担的财政投入体制, 依法安排落实好农业和农村的财政支出, 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落实好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政策规定, 逐步增加财政对农村教育、卫生专项转移支付力度, 增加对农村水利、环境整治、道路建设等基础设施的财政投入,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进财政资金使用方式, 通过运用参与投资、专项补助、资金配套和贷款贴息等方法, 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3.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
这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要前提。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本制度。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 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土地承包经营流转, 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 不得改变土地用途, 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在确保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的前提下, 对现有土地进行科学规划和安排, 搞好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合理布局, 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率。必须切实改变城乡分割的行政管理体制, 理顺规划体系, 打破城乡规划分离的状况, 建立城乡一体的规划制度, 通盘考虑和安排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 统一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
4.统筹城乡社会管理。
这是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要基础。要适应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需要, 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改变城乡分割、条块分割的管理方式, 逐步形成城市工作与农村工作对接、良性互动的新格局。坚持服务农民、依靠农民, 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机制, 加强农村社区建设, 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放宽中小城市人口服务落户条件, 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推动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推进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法制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 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与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秦峰.用现代理念建设新高陵[N].陕西日报, 2009-07-07 (4) .
[2]周国富.全方位推进城乡统筹发展[N].人民日报, 2004-11-16 (9) .
[3]李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N].经济日报, 2009-08-24 (4) .
城乡产业发展 篇2
——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考与
建议 隋维钧
盟委提出,要加快推动城乡发展由二元分割向城乡统筹转变。这是盟委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改善民生、推动发展的大局出发,针对工农、城乡发展不协调和二元结构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所作出的战略决策。突泉县作为农业大县和革命老区,山原交错的自然形态,农牧融合的经济业态,封闭偏远的地理区位,几分几合的行政归属,都历史地注定突泉城乡二元的现实,统筹发展的艰难。突泉县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富民兴县的重要举措,正在探索实践经济欠发达地区促进城乡统筹的新型发展之路。
一、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富民安民的重大举措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彻底打破城乡分割的传统格局,推动城乡从分离走向统一,不断增强城镇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镇的促进作用,形成城乡互动共进、融合发展的格局,加快缩小工农差距、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第一,统筹城乡发展,是破解三农难题、优化城乡发展格局的客观要求。近年来,特别是经历国际金融危机的振荡之后,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但农业增效难、农民增收难、农村发展慢的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扩大趋势尚未扭转,特别是突泉县的工业化、农牧业产业化、城镇化才刚刚起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缺乏内在的有机联系,致使工业发展与城市建设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动力不强,过多的劳动力滞留在农业,过多的人口滞留在农村。2009年,突泉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13元,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倍。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突破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思想束缚,打破城乡分割的传统体制,整体推进城乡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形成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把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带动农牧业产业化和农村现代化,形成城乡互补共促、共同发展的格局,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和农村发展。
第二,统筹城乡发展,是提升县域经济实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和困难都与城乡经济社会结构不合理有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最大障碍。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远远低于城镇居民,直接影响到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政策的实施效果。这就要求,一方面要以工业化为主导,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推进具有劳动技能的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具有经济实力的农村人口到城镇安居乐业,促进农村型消费向城市型消费转变;另一方面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不断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村购买力,搞活农村市场。只有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城市建设和城市经济的繁荣,同时不断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消费水平,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才能保持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第三,统筹城乡发展,是加速城镇化进程、实现科学化发展的迫切需要。城市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城乡关系、工农关系越来越密切,统筹城乡发展显得更加紧迫,也更有条件。特别是盟委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一项主要内容进行专项推进、专题部署,为我们下一步城乡统筹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必须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的一个大战略,进一步发挥工业化、城镇化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形成城市与农村相互促进、农业与工业联动、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格局,走出一条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化发
展的新路子。
二、统筹城乡发展中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近年来,突泉县经济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也取得了一些实质进展,但相比盟委的要求和农民的期望,还存在不小差距,比如:县域经济实力有限,地方财政收入不高,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投入不足;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都很低,一部分群众的生活还比较困难,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活力不足;大产业、大项目匮乏,工业化的主导地位仍没稳固确立,带动城乡统筹发展的拉力不足。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不高,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农业仍然是十分明显的弱势产业;农民收入水平低,增长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等社会事业的发展还相对滞后,特别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刚刚起步,无论是覆盖面还是保障水平,都与城市存在较大差距,城乡面貌反差加大。综合来看,突泉县统筹城乡发展的难点是:城市发展速度缓慢,农村发展步履艰难,城乡发展不平衡体现的尤为明显。只有不断加快工业化步伐和城镇化进程,才能逐步缩小差距,最终实现和
谐发展。
三、对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立足县情实际,站位全盟区域布局,突泉县必须以工业化为主导,充分利用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构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形成城乡经济联动效应,促进城乡互动共
赢。
(一)服务全局,以科学的规划引领城乡统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是前提。由于统筹城乡发展涉及经济和社会两大领域,要求规划必须是系统的、全方位的。应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坚持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的原则,以统筹城乡、以人为本的理念来指导制定县域经济与统筹城乡发展规划,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搞好城乡布局和建设规划,着力形成中心城市、中心镇、中心村一体化规划体系。要强化规划的导向作用,并且在规划思想上坚持与时俱进,破除二元结构的旧观念,在完善城市规划的同时,把规划覆盖到广大农村,树立起城乡并重、城乡一体的新理念,解决城乡之间规划分割的问题。要实现城乡之间在物质形态上的统筹发展,主要看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屋建设,而这两方面建设都离不开规划。当然,鉴于城市与农村在人口密度、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等方面明显不同,统筹城乡的规划与建设,并不是要求城乡建设的标准完全一致,而是要做到按照一体规划、统筹设计、同步建设的要求进行,在总体建设水平上不能差距过大。
(二)建设城镇,以核心的平台拉动城乡统筹。一是做强县城。首先要扩大县城规模。要按照中等城市的规模拉开县城框架,将县城周边乡镇有计划、有步骤地纳入县城范围,增强县城实力。其次要做强县城功能。要围绕增强县城的综合载体功能,着力抓好县城路、水、电、气、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增强县城服务发展、服务生活的功能,推动县城加快向宜居宜业方向转变。再次要科学经营城市。要搭建好城建投资运作平台,把县城有形、无形资产推向市场,有效筹措城市建设资金,鼓励和支持各种资本参与经营性城建项目建设。二是做大集镇。按地理位臵、产业结构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同,科学地对小城镇实施区划调整,实行以强带弱、合并增强,做大集镇。探索推行“强镇扩权”措施,当小城镇非农人口达到2万时,可启动让利、高配、授权等多项改革,打造“镇级小城市”。要建设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完善基层平台建设,并延伸到村和社区,形成以县劳动力市场为龙头,覆盖镇,辐射村和社区的布局合理、运行有序的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服务网络,加快公共职业介绍向镇、村延伸。加强对务工农民采取“订单式”、“定向型”培训,对种养专业户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做到培训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与用工单位相结合、与就业创业相结合,建立“培训--用工--就业”三位一体模式。
(三)转移人口,以合理的布局促进城乡统筹。人口有效转移是保障农民稳定增收的有效途径,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农民向市民的转变,是新阶段建立城乡关系的有效模式,也是构建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的直接途径。突泉县32万人口中25万在农村,应力争在十二五期间,规划实施“333制”人口格局,三分之一左右人口集中到突泉镇,三分之一左右人口外出务工,三分之一左右人口留守农村。这样城乡人口布局更加合理,留守农民依靠土地规模化经营,现实收益会大幅增加,外出农民依靠转为市民、务工等方式获得稳定收入,更使农村生态环境得到妥善保护。结合县情实际,应采取:强力推进三大主导产业,让部分农民得以从传统的耕作方式中解脱出来,实现就地就近转移增收;努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由农业主导向工业主导的有序转变,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为转移农民提供广阔空间;巩固已经建立的劳务输出基地,发挥“突泉焊工”等品牌效应,有效地鼓舞和凝聚农村剩余劳动力。总之,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让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出来,引导农民走出过度依赖草原、依赖耕地的传统模式,使更多的草原和耕地从超负荷承载中得到休养生息,推进美丽与发展双赢。
(四)发展产业,以坚实的载体助推城乡统筹。工业化是产业集聚升级的主导力量,是城镇化的产业支撑,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根本动力。统筹城乡发展,必须依靠工业带动,依托产业推动。要加强县域经济与临近旗县乃至东北三省不同地区之间的产业分工协作关系,在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上,加快园区建设,使其成为产业聚集的优良平台和对外开放的主阵地,重点建设突泉经济园区、牤牛海重化工园区和“飞地”园区,以发展清洁能源、有色金属冶炼、煤化工和绿色食品基地为主导,进一步提升县域经济实力。通过产业布局和工业项目的合理规划,使城乡一体化成为城乡经济的支撑;通过协调城乡产业发展,使城乡之间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实现产业优势互补;通过规划引导投资方向,促进产业集聚发展,逐步形成各具特色、重点突出的产业梯度格局,使产业的发展与城镇功能和生态环境和谐共生;通过各产业要素的集聚和转移,实现各层次产业协同发展,带动整个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重点招商,引导高新技术产业和商贸流通等现代服务业在县城核心区集聚发展;通过谋划文化产业,挖掘红色、绿色文化潜力,提升突泉文化品味;通过推动农牧业产业化,促进农副产品加工转化,重点推进三大主导产业发展,做到成规模达效益,真正使其成为
富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城乡旅游统筹发展 篇3
然而,在新一轮的客源市场竞争中,随着惠东、龙门、博罗等周边兄弟县区的异军突起,惠城旅游业的传统优势正在逐渐丧失,旅游资源的利用、旅游产品的开发、旅游市场的拓展都遭遇了瓶颈,要重新赢回客源市场的认同尚需付出加倍的努力。为此,惠城有必要为自己制定新的旅游发展战略,不仅能够冲破现存的旅游发展困境,还能通过打造新产品、推出新形象、争取新客源,一举抓住机遇,增强旅游综合竞争力,重树惠城旅游威望。在新形势和新背景下,惠城区旅游业的发展重点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也呈现了相应的变化。
困境“突围”的战略思路
基于以上背景,惠城区旅游局委托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承担了《惠城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1-2030)》的制定。项目于2011年2月启动,于2011年12月19日顺利通过终期评审。
在这份规划中,根据惠城区旅游发展现状,针对如何走出困境,我们排查出了几个关键节点:
如何在日趋激烈的内外部竞争与挤压情境下,正确认识惠城区旅游发展的阶段性困难,寻找发展的主要动力。
如何发挥中心城区的增长极作用,整合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等高质量旅游资源,增强其辐射带动功能,进而带动惠城区旅游经济再上新台阶。
如何深入挖掘和整合惠城区北部旅游资源,将其打造成为新贵产品,并通过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利用加强惠城区旅游竞争力。
如何适应区域旅游市场由观光型向以休闲度假为主体的复合型旅游方式转变,将惠城区建设成为目的地型旅游地,防止旅游过境化。
如何调整旅游业的收入分配,兼顾效率与公平,在增加政府财政与企业收入的同时,通过社会经济调控措施,提高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积极性,分享旅游福利。
从这几个方面突破,应是破解惠城区旅游发展困局的重中之重。
从旅游资源禀赋和旅游需求趋势判断,惠城区的休闲度假旅游,尤其是城市休闲旅游、户外运动旅游、生态休闲度假具有比较优势,而大众观光旅游的特点和优势并不明显。因此,有关部门将惠城区的战略思路确定为:中心城区整体营造休闲度假氛围,令其个性鲜明且具浓郁小资情调;北部片区重点烘托原始生态氛围,尽量减少过度的人工痕迹,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及户外运动旅游。
休闲度假旅游是惠城区旅游的主攻方向,应当着力在区域市场中构建惠城休闲度假旅游的目的地形象。由于珠三角的城市面貌目前大多过于现代化,历史遗存不多,并且只能在城市中占据一个小角落(如广州、深圳等),纵使独具特色,也难以形成整体氛围。反观惠城,城市中心区尺度不大,西湖、东江、西枝江、红花湖、高榜山、商业街等结合得很紧凑,城市景观并不像有些传统城市那样流于陈旧,而是活力十足,城市特色易于打造与表达。
生态休闲及户外运动可依托北部片区的横沥镇和芦洲镇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因此,近中期内惠城区北部应以具有凸显优势的“康体+休闲度假”的产品形式启动乡村旅游市场,在珠三角区域中形成亮点。树立惠城区的生态休闲及户外运动的旅游形象,以其后发优势,带动整个惠城区旅游业的发展,实现从较为单一的观光旅游产品向生态休闲旅游、户外运动旅游相结合的多元化产品体系转型。
中心城区:打造城市旅游
结合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空间布局,有关部门充分利用中心城区得天独厚的山水格局,凸显其“东江明珠、闲适惠城”的旅游形象,意在营造山水交融的休闲城市,最终形成“一心六点,一链三带三组团”的城市游憩空间结构。其中,“一心”的规划要点包括:
重点打造以旅游休闲体验为主的“十字型”骨架,突出“闲生活”主题 五四路、国庆路和中山西路、中山东路构成的“十字形”架构是惠城老城区发展比较成熟的商业街,但目前除了五四路和国庆路专门开辟为步行街外,其他路段都是人车混行,环境欠佳。可将中山东路和中山西路与五四路、国庆路连通作为步行街,并经过东新桥与水东路合并成一个连续的景观序列。该步行区域要突出休闲活动的多样性,除了现有单一的购物之外,还应该加入街面民俗生活体验、公益博览、高档餐饮、宅院酒店、娱乐休闲等以“闲生活”为特色的活动。
复原金带街周边传统街巷风貌,形成“鱼骨型”肌理,突出“慢生活”主题 金带街周边街巷是惠城区传统老街巷的代表,街巷的空间格局和肌理都保存较好。建议以金带街为骨干,复原其周边的街巷格局,包括叮咚巷、文兴街、金带六巷、高营房等灰墙深巷的传统风貌。把保存较好的黄氏书室、杨起元故居、余道元故居等传统建筑作为街巷的重要节点和民居样板房,其他民居则按照明清时期的风貌进行修缮。与“十字形”骨架的“闲生活”不同,该街巷区域重点突出“慢生活”的氛围,可以选择部分民居开发为文化书店、书画展室、家庭旅馆和咖啡茶室,形成集文物保护、民俗风情展示和旅游休闲购物为一体,具有惠城传统街巷肌理的历史街区,处处体现出市井休闲文化的随意和舒适。
整治丽日广场周边环境,突出“新生活”主题 丽日广场位于环城西路,与步行街相邻,是以零售品牌服饰、电器百货等为主的现代化综合型购物中心,是惠城区市民最重要的购物场所之一。该购物区应突出“新生活”主题,在建筑立面和周边环境设计上突出现代感,对目前杂乱的广告牌进行统一规划,对被停车空间严重挤压的入口空间进行重点规划,通过花坛、绿地、小品等进行界定,突出现代、简洁、时尚的“新生活”特征。
水东街延伸“十字型”骨架,突出“水生活”主题 桥东区是惠州市历史与文化的发源地,而水东街则是整个桥东历史文化的缩影和精髓。以“十字型”为骨架的商业步行街应通过东新桥一直延伸至水东街,这里的规划以“桥东历史街区保护更新规划”为依据,以老街、码头和东江文化为核心,结合合江楼广场,对沿街的古骑楼、竹筒楼、老院落等建筑进行修缮。西段主要布置餐饮、休闲、客栈等旅游接待服务设施,东段则是复原之后的民居建筑,以商住混合为主,是惠城市井生活的重现,可以给游客提供老城传统生活的观光体验。
nlc202309031922
北部地区:发展乡村旅游
如果说游客在中心城区享受的是精致优雅的都市格调,那么在北部地区感受到的,则是地地道道的“原生态”景观。
其中,户外运动休闲旅游产品是重点打造的旅游产品之一。以户外运动休闲为开发思路,重点打造一个以休闲漂流为产品支撑、以赛事节庆为营销渠道和以绿道系统为基础服务配套的户外运动休闲产品体系,满足当地居民及户外运动旅游者的多层次需求。
此外,乡村民宿体验旅游产品也是重点打造的特色旅游产品。其规划思路为:以惠城区北部片区,尤其是东江、下岚河、秋香江三大河段两岸完整良好的自然环境、浓郁的乡土气息以及特色民居为基础,整合周边生态休闲旅游资源,发展民宿旅游。将当地的人文和自然景观相结合,使游客有机会接触当地人,体验农林牧渔生产、生活、生态活动,深入了解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和风土人情,留下深刻的印象和体验。
值得指出的是,乡村民宿旅游的运作,提倡利用G+V+I+F的运作模式,即包括政府G(government)、村集体V(village)、投资商I(investors)、农户F(farmers)的运作模式。其中,政府应该对交通道路、上下水管网、水利灌溉等公共设施的建设给予补贴,对村落规划、技术辅导予以支持,对市场启动、宣传推广、前期消费带动给予直接的扶持。村集体经济是系统科学发展乡村民宿旅游的关键,应该选择集体经济相对较发达的村落进行乡村民宿试点建设,这样才能较好地建设基础设施,投资一些中型的旅游项目,形成较大的吸引力结构。投资商是民宿旅游建设的外来动力,应尽量吸引外来投资人,建设独立的旅游项目,比如生态餐厅、景区项目、山水酒吧、水乡歌舞或地方戏剧展演等,成为带动民宿旅游体验的重点。农户是乡村民宿旅游的主体,既是受益人,也是投资人。农户投资新民居建设(家庭旅馆)、投资餐饮(农家乐)、投资经济作物(花卉、果林等)等,是打造民宿旅游体验最为重要的内容。
可以说,城乡统筹发展是惠城区旅游产业最为适宜的发展模式。以乡村旅游休闲为导向对惠城区北部片区进行综合开发利用,进行多功能、多业态、多效益的集聚,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提升土地价值、吸引目标市场、推动衍生产业发展、多元文化互动,城乡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才能最终实现——这也正是惠城区旅游困境突出重围的制胜关键。
(保继刚系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院长、旅游学院院长,罗秋菊系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中心副教授、会展经济与管理系主任)
城乡产业发展 篇4
1 坚持科学规划, 加快基地建设
根据全县资源优势和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将全县蔬菜生产布局为“三大区域”:
1.1 建设城郊专业蔬菜生产区
以靠近县城的东河、嘉川、尚武、白水4个乡镇为中心, 新建专业蔬菜生产基地200hm2, 培育规模25~35hm2的专业蔬菜生产村4~5个, 以保障城区蔬菜供应。
1.2 建设乡镇蔬菜供应调节区
在除上述以外的乡镇, 根据当地人口状况, 在其场镇周围规划建设1个3.5~6.5hm2的蔬菜生产调节小区, 以保障当地蔬菜供应, 避免与城区争夺蔬菜。
1.3 建设高山错季节蔬菜生产区
充分利用北部山区高海拔、立体气候特点明显、蔬菜成熟期晚的独特自然条件和特点, 在天星乡建设1个万亩高山错季节蔬菜生产示范园区, 以调节全县蔬菜供应和增加当地农民收入。
2 健全服务体系, 强化科技推广
2.1 健全农技推广服务体系
进一步健全“县级主管部门—乡镇农业服务站—村社技术员—科技示范户”的“四位一体”科技服务体系, 为蔬菜生产重点乡镇增配专业技术人员, 通过培训种植示范户、骨干农民等措施, 为村社培育一批乡土人才, 保证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服务。
2.2 强化技术指导与培训
采取举办培训班、专家大院、蹲点联系、现场示范等形式多样的推广手段, 强化设施蔬菜栽培、错季节蔬菜栽培、穴盘育苗、嫁接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生产技术, 以提高菜农生产技能和种菜经济效益。
2.3 抓好良种引进与推广
按照“引种试验、示范推广”的原则, 大力开展品种试验示范, 逐步筛选出气候适宜、产销对路的优良品种, 将蔬菜良种普及率提高到95%以上。
3 出台扶持政策, 建立长效机制
3.1 建立蔬菜种植补贴制度
凡属县政府规划、认定的专业蔬菜生产基地, 县政府每年安排财政资金或项目资金给予菜农300元/667m2的种菜补贴 (补助种苗、农膜、肥料等实物或现金) , 享受补贴的农户要求一年四季种菜, 对于间歇性种菜的农户, 取消其补贴资格, 以切实调动菜农的种菜积极性。
3.2 建立专业菜地保护制度
凡属县上规划认定的专业蔬菜基地, 必须实行栽桩定界、建档备案的菜地保护制度, 若有单位或个人征用专业菜地, 应提前向农业主管部门提交占地申请和新建菜地开发方案, 经农业主管部门核实并报县“菜篮子”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审批同意后, 方可报国土部门办理征用手续, 确保菜地的占补平衡。
3.3 建立菜地基础设施配套制度
专业菜地凡需配套基础设施的, 须经县“菜篮子”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组织人员实地考察论证备案, 根据实际生产需求, 配套建设蔬菜大棚、渠系、作业便道、生产运输路、滴 (喷) 灌设施、土地整治等基础设施。基础设施竣工后, 建设单位须报请县“菜篮子”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组织农业、审计、物价等部门对其建造成本进行评估核算, 按照核算成本的50%进行补助。对大型智能日光温室或大型蔬菜展示大棚, 业主建设完工后, 须报请县“菜篮子”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组织农业、审计、物价等部门对其建造成本进行评估核算后, 按照核算成本的70%进行补助。
4 加大项目投入, 抓好业主培育
按照“政府引导为辅、民间投入为主”的原则, 整合涉农项目资金, 加大蔬菜基地建设的投入, 为蔬菜基地配套蓄水池、耕作便道、提灌站、排灌渠系等生产设施, 以营造良好的蔬菜产业投资环境, 吸引更多地社会资金注入蔬菜产业发展。同时, 积极引导蔬菜开发者采用租赁、承包等方式流转土地, 采取合伙、独资等投资手段组建企业、专业合作社等, 引导其采取“公司+基地”、“公司+农户+基地”、“专合组织+农户+基地”等模式建设蔬菜基地, 努力促进我县蔬菜生产的朝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方向发展。通过发挥业主的示范带动作用, 努力推进蔬菜产业“产、加、销”一体化进程。
5 严把管理环节, 提高蔬菜质量
认真贯彻执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办法》, 对产地环境、生产投入品、生产过程、产品检测等关键环节进行监督管理, 建立从田间到市场的全程质量控制体系, 切实保障蔬菜质量安全。产前要重点开展蔬菜基地环境质量监测, 加强无公害操作规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 严格按标准化组织生产;产中要重点搞好宏观监控、技术服务、产地自检和宣传培训, 加强肥、药、水控制, 严格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产后要重点建立抽测制度, 加强市场标识化流通管理, 把好市场准入关。同时, 把开展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有机蔬菜认证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通过“三品”认证提升蔬菜的质量。
6 发展营销队伍, 加强市场流通
6.1 强化营销体系建设
支持蔬菜产销专合组织建设、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的评估认定和产品认证、品牌打造、有机蔬菜专卖店建设以及蔬菜营销经纪人队伍的培育等, 为我县蔬菜产业发展积极搭建生产、销售、加工对接平台, 拓宽蔬菜销售渠道。
6.2 抓好蔬菜冷藏设施建设
采取项目补助建设的办法, 依托县内实力雄厚、事业心强的蔬菜产业开发业主, 建立适度规模的蔬菜冷藏库, 调节蔬菜产销旺淡矛盾。
6.3 强化市场管理
组建由物价、工商等部门参与的菜价预警工作小组, 调研蔬菜市场, 及时、准确分析蔬菜价格动态, 打击市场垄断、哄抬菜价等违法经销行为, 科学指导蔬菜生产和蔬菜品种结构调整。
7 加强组织领导, 落实工作责任
城乡产业发展 篇5
近年来,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三农”问题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些重要论断为解决新阶段的“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当前农村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仍然是农民增收困难,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和纯农户增收难度更大从1997年开始,农民收入增长进入一个低谷期。1997~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长3.97%,比改革开放以来24年平均值(7.33%)低3.36个百分点。
具体到粮食主产区和纯农户,相当一部分农民的收入是停滞甚至是下降的。
2000~2002年,全国减收农户占42%。城
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不同阶层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局面不仅没有改善,而且在不断恶化。1997~2002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平均增长7.8%,比农民人均收入增幅高3.8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拉大。2002年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3.11:1。2004年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达3.2:1。虽然近年来农民收入出现了恢复性的增长,但基础并不牢固,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一些根本性的、长期的、深层次的因素并没有克服。现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产品供应最丰富的时期,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增收形势最严峻的时期,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得最大的时期。2004年中央1号文件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发出的第一个专门关于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性文件。文件科学分析了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大变化和农民增收面临的严峻形势,明确提出通过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收入,强化支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遏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文件提出了一系列增加农民收入的综合性政策措施,特别是在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大国家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方面制定了更加有力的政策。
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应该说中央的思路越来越明确。1998年中央就提出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进入新阶段的科学判断;1999年中央提出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2000年又提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核心目标是增加农民收入;2002年中央提出增加农民收入要采取综合性措施“多予、少取、放活”;2003年中央又提出要把解决“三农”问题
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三农”问题上的郑重承诺。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论断,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指导思想。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这些重要论断为解决新阶段的“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继续清理各种针对外出民工的歧视性政策,为农民外出就业创造公平环境在降低农民外出就业门槛,保护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方面,最近两年政策力度很大。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发了一个保障外出就业农民权益的政
策文件。今年国务院在最短的时间里出台了废止收容遣返制度的政策。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外来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现在也引起了高度重视,出台了相应的文件。特别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的就业制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对这些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了大量的调查。我们的调查表明,已经制定的这些政策并没有真正落实到位,还有一些针对农民外出就业的歧视性的政策需要解决。
尽快取消专门面向外出就业民工的就业证、健康证等不合理的证卡,简化农民外出就业手续,坚决纠正各种变相收费。1994年,劳动部颁布《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就业暂行规定》,根据这项规定,开始实施以就业证卡管理为中心的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就业制度。进城务工就业的农民工,要办理名目繁多的证件。从实际情况看,这种以就业证卡管理为中心的就业制度,在实际执行中,大多演变成以管理之名,行收费之实。这种证卡制度对外出就业农民带有明显的歧视性,这种做法损害了进城农民平等的就业权利,不符合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原则,也没有真正起到引导农民有序流动的作用。从最近几年的情况看,在农民办理各种证卡时,收费过多、过滥。虽然中央出台了清理对进城农民务工乱收费的政策,但有的地区继续变相向民工收费。例如,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的调查,在国务院已明令取消对进城就业农民不合理的收费之后,某个大城市在民工办理就业证和健康证时,又变相乱收费。农民办一个就业证,要交50—60元的“培训费”,办一个健康证,办证费、体检费和培训费加在一起要收114元
。实际上,办证单位并没有向民工提
供真正的培训服务,完全是“搭车”乱收费,这种做法严重侵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再如,南方某个城市,过去办理暂住证340多万个,每年收费金额约10亿元。
2002年中央要求取消对进城农民务工不
合理收费的政策后,为解决承担外来人口管理功能的户管员的工资来源问题,又决定对出租
屋开征治安管理费。治安管理费的征收,很可能会转嫁为外来工的打工成本。最近几年,要求取消就业证和健康证的呼声很高,建议:2004年下决心取消这些不合理的证卡;严厉查处强迫农民接受培训,以培训之名,向农民乱收费的行为;明确要求输入地政府将对外来人口的管理费用纳入政府的财政预算中,绝不能变相向企业或个人转嫁负担。
抓紧研究取消暂住证的问题。199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关于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意见》,决定实行统一的流动人口就业证和暂住证制度,以提高流动的组织化、有序化程度。从这些年实际执行的情况看,目前实行的以暂住证为主的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存在明显缺陷。实际上,相当一部分流动人口已经在暂住地扎下根来,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常住居民,但仍不能享受本地居民的权利。现在,有的城市(如沈阳等)提出要对外来人口实行“人性化管理、市民化待遇、亲情化服务”,并取消了对流动人口实行的暂住证制度。
暂住证制度对外出就业农民来讲,不是一种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从某种程度讲,甚至是一种带有歧视性的政策。新的居民身份证管理条例已经颁布,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的精神,建议适时取消对外来人口实行的暂住证制度,实行暂住申报制度。
将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大幅度增加各级政府用于劳动力培训的投入,探索新的培训方式。对解决我国“三农”问题而言,人们对开发自然和生态资源,对增加物质资本的投入等都有了足够的重视,但对于开发人力资本的重要性,不见得都认识到位了。据了解,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
进城务工的农民中绝大多数农民没有接受任何职业技能培训。同时,农村大部分没有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由于没有接受过职业教育,就业竞争力不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实现,从根本上讲,取决于9亿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只有大幅度提高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大批的专门人才,才能把沉重的农村人口压力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可以说,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从中央的角度讲,对农民素质的提高和农村劳动力的培训也越来越重视。今年国务院六个部委专门制定了农民工培训计划,国务
院关于农村教育发展的决定也明确提出,今后普遍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每年培训农民超过1亿人次。积极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每年培训2000万人次以上。对农民的就业培训问题,要把握四个政策要点:一是将农村劳动力的培训纳入各级公共财政的支持范围,建立“政府主导、多方筹集”的投入机制;二是
把满足市场需求和尊重农民意愿作为根本出发点,走先培训后输出、以培训促输出、定向培训、定向输出的路子等等。特别是要防止以培训之名,对农民乱收费;三是建议推广“劳务培训券”制度;四是加强对农村职业技能教育的支持力度。
长期以来,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内容与农村发展需求严重脱节。由于经费短缺,农村职业教育机构萎缩,人员大量流失。建议有效整合教育资源,把发展中等职业学校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可以通过高职在农村扩招,每年从800万农村初高中毕业生中逐步转出300万—400万农村青年,其余400万人经过中学阶段的职业教育可以回到农村创业或进城从事二三产业。这对减少农村中、小学大量辍学,发展效益农业,有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推进农村城市化意义重大,符合农村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继续加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加快实行“两免一补”(免学杂费、免课本费、补助生活费)目前,我国农村人口主要由受过初中和小学教育的群体构成,而城市人口主要由接受了高中及其以上教育的群体构成。这是城乡之间最大的不平等,解决农村与城市之间基础教育的不平衡问题,必须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教育的管理体制和投入机制。
总体来看,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是不断增加的,从1994年的485.5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919.97亿元,其中预算内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支出从1994年的286.8亿元增加到了2000年的597.66亿元。但是,我国财政预算内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严重不足。1994—2000年,预算内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占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总额的比重为57.7%。长期以来,我国政府间教育投入的大致格局是:中央和省级的教育投入主要用于高等教育,较少用于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投入的职责基本上由基层政府承担,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主要由县乡政府承担。中央和省级政府对义务教育只承担补助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责任。应该看到,过去随着义务教育管理层次逐渐下放,基层政府和农民承担了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责任,这种分级办学体制在加重了基层政府和农民负担的同时,在客观上也迟滞了农村教育的发展,造成了农村与城市之间以及地区之间义务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延续乃至扩大。
2001年6月国务院公布《关于基础教育
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了县级政府对本地农村义务教育负有主要责任,要求教师工资由县级政府负责统一发放。
2002年4月中央又强调指出,农村义务
教育要实现从主要由农民承担转到主要由政府承担,政府的责任从以乡镇为主转到以县为主两个重大转变。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和投入体制的确立,对解决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应看到,中西部地区相当一部分县、市,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政府财力薄弱,基本上是“吃饭”财政,由县级政府负责统一发放教师工资仍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应看到,由于过去欠账多,农村义务教育发展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远没有得到解决,如拖欠教师工资问题、学校公用经费不足问题、大量危房问题。据调查,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状况不是改善了,而是进一步恶化了;农村义务教育的资金缺口不是缩小了,而是扩大了;农村义务教育的矛盾不是缓和了,而是加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状况一定要有一个客观的估计。即使现在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中政府投入已占了大头,也应该清楚,这种投入还是低水平的,远不能满足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要求。我国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11年,只相当于美国上世纪初的水平、日本上世纪50年代的水平。在教育投入中,投入小学的社会收益率是最高的。而国际经验表明,政府将钱投在补贴学生的学费和课本费上,效果会更好。1907年日本就实行了6年的强制免费义务教育,1947年又实行了9年强制免费义务教育。最近国务院关于农村义务教育的文件提出争取2007年农村困难家庭享受“两免一补”。
据有关资料,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贫困学生约1500万人,如果按每个学生平均每年减免学杂费、课本费300元计算,每年需要45亿元。就我国的总体经济实力和财力来讲,应该有能力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和书本费方面走得更快些。
改革现行的征地制度,既要着眼于控制耕地征占规模,更要着眼于保护农民合法利益用不同方式剥夺农民的土地,已成为新形势下侵犯农民利益的主要形式。
城乡产业发展 篇6
1.发展农业产业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
1.1发展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区域布局结构趋同、农产品品种结构失衡、标准化生产水平低是制约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关键因素。
1.2发展农业产业化是积极转移农村劳动力资源的重要途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生产向产前和产后延伸,整合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诸多环节,可就地直接转移大量农村劳动力。同时,农业产业化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可让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从传统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增加农民收入。
1.3发展农业产业化是推进农业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发展现代农业的实质就是用先进技术发展农业、用现代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经营方式管理农业、用科学理念指导农业,全面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既能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潜力,又能充分借用外部的资源,扩大农业的总体规模,突破产业、区域和所有制的界限,改变农业单纯从事原料生产的弱势地位,提高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和综合效益。
1.4发展农业产业化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既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其重点在农村,关键在农业。农业产业化正是有效整合城乡生产要素,促进城市资源下乡,农业经营进城的重要纽带。其产业链条涵盖三个产业,可通过发展第一产业,拉动第二产业,带动第三产业,实现三个产业互动发展,从而为逐步缩小城乡差别,改善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开拓一条有效路径。
2.当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2.1土地流转问题
2.1.1土地流转制度不健全尽管现行法律明确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但对于转让的范围、形式、程序、价格、管理等,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尤其对于如何在土地流转中保护农民的利益缺乏明确而有效的措施。
2.1.2土地的保障功能仍较明显 一方面我国人口压力的长期性及城市化的滞后性使得农村土地实际上承担着农村的社会保障功能,难以按照市场经济规则流动。另一方面,离开土地进城的农民绝大多数从事临时雇佣工作,被排除在城市社会保障之外,仍将土地作为最后保障。加之几千年来农耕文化的深刻影响,部分农民恋土情节较深,即使无力耕种也不愿转让。大量农民滞留在农村,形成土地流转的重要制约因素。
2.1.3市场中介组织匮乏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匮乏,土地流转的自发性、随意性、盲目性大;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经营机制尚未真正建立,土地流转合同不规范,损害农民利益的事时有发生,影响了土地流转的速度、规模和效益,不利于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2.1.4流转信息不畅现在流转土地面窄、局部、单一,严重影响土地集约经营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因此,要构建农村土地流转动态信息库。农村土地流转动态信息库应该以乡镇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各种资料为基础,经过综合分析、分类、更新和加工后形成一种信息汇总。
2.2体制机制问题
2.2.1小规模分散生产制约规模效益现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按人口与土地级差平均分配地块,“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土地。农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往往采取多种经营以分散风险,家庭经营兼业化、多样化,呈“小而全”的生产格局,这势必导致土地集中利用率低,生产规模难以扩大,阻碍规模生产,制约规模效益。
2.2.2现行土地经营体制和户籍制度阻碍自由流动和生产资源优化配置土地规模化经营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但现行的过于分散的农村土地经营体制增加了实现规模经营的成本,加之受行政区划的影响,难以形成跨乡镇、跨区县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产业带,难以形成联片开发的规模优势。同时,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加大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成本,使大量农民离土不离乡,不愿放弃土地承包权,影响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
2.2.3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制约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一体化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相互协作,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体制。然而现实情况是农业产业的一、二、三产业,产、供、销各环节分别由政府的不同部门管理,且相互之間缺乏协调机制,致使农业产业链条被人为分解。主管部门往往以抓生产保产量为主,追求产量的最大化,而不是按市场规律追求效益最大化。同时,受利益驱动,各地争上项目,造成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严重影响农业产业的比较效益。
2.2.4农村劳动力素质相对较低,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 劳动力是经济活动中最能动、最积极的因素,高素质劳动者可以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使产出量增加,品质提高,相应提高农业投入产出比。与此同时,高素质农村劳动力有利于促进劳动力均衡地向社会二、三产业转移,从而实现社会产业结构协调发展。但长期以来,城乡教育发展机制存在较大差异,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等因素导致农村办学规模、教学设备、师资配备等方面均不能适应形势的要求,影响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同时,农业人才流失现象突出。一方面,农业技术人才大量集中在县乡镇,却往往由于部门交流、竞争上岗等原因进入行政岗位,发挥不了自身特长。一方面,二、三产业凭借比较优势,吸引农技人才流入城市,使人才大量流失。人才缺乏已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突出制约因素。
2.3发展模式问题
2.3.1龙头带动型以龙头企业为主,围绕一项或多项产品,形成“公司+农户”的产销一体化经营模式,通过龙头企业作支撑,带动农民实现规模经营,达到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目的。这种类型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但该模式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公司、农户双方实力悬殊,主体地位不对称,农户的合理利益诉求往往得不到充分表达,不利于保护农民利益;双方以产销合同为联结纽带,容易因为市场价格波动引发产销的相互违约,组织形式缺少稳定的长效机制。
2.3.2主导产业带动型以“名、优、新、特”产品开发为目的,从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名优产品入手,形成区域性主导产业,对那些资源优势最突出、经济优势最明显、生产优势较稳定的项目,进行重点培育,加快发展,形成支柱产业,围绕主导产业发展产销一体化经营。但这种模式适用于资源独特,能大量生产各种名特优农产品的地区。其缺陷在于对资源禀赋要求较高,在广大农村不具普适性。
2.3.3示范农户带动型通过发展典型示范大户的方式,在一定区域内形成具有辐射影响力的产业,通过影响和带动更多的农户自愿参与到该产业开发上来,不断扩大产业开发的规模。示范农户作为农村家庭经济发展的示范样板,在很大程度上对产业开发规模化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辐射与引导作用。该模式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农产品生产仍然分户进行,难以产生规模效益;示范农户缺乏技术开发、经营规模和市场推广方面的实力,很难树立和维护自己的产业品牌,参与的农户也因为独家独户缺少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体系,最终也不能从根本上突破传统农业模式的限制。
2.3.4 现代农业示范区带动型选择农业高新技术密集的优势地区为平台,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区,具有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科技、高效益的特点及生产、示范、带动和服务四个功能,对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起到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该模式在项目建设、争取国家财力与政策支持以及高科技示范辐射等方面极具优势。但其缺陷在于:需由政府行政推动,增加了管理成本;对科技、人才等要素有很高要求,对后发地区无明显推广价值。因此,在实践中,需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各种模式的优势,并积极探索创新发展模式。
3.关于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对策建议
3.1更新农业产业化发展理念
3.1.1坚持用现代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产业化破除传统观念和小农意识的束缚,把工业化理念落实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各个环节之中,用现代工业的发展思路来指导农业产业化,用现代工业的经营方式来经营农业产业化,用现代工业的管理模式来组织农业产业化,着力培育优势农业产业,着力培植支柱产业基地,着力发展规模经营,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不断捉高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水平。
3.1.2 坚持用市场化理念发展农业产业化牢固树立市场观念,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围绕市场抓生产,抓好生产促市场。一方面抓好“有形市场”,大力建设农产品交易市场,为农产品的顺利流通提供有效平台。一方面抓好“无形市场”,积极培育发展农产品流通大户和流通组织,不断提高经营能力和经营责任,鼓励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在各大中城市设立营销窗口,拓展农产品销售市场。
3.1.3坚持用信息化理念发展农业产业化以信息化为载体,把现代信息技术、方法和智能工具充分运用于农业产业化经营全过程,实现农业产业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经营一体化,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深度发展。
3.1.4坚持用城镇化理念发展农业产业化树立城乡一体化发展理念,做大城镇规模,做强城镇实力,繁荣农产品流通市场,承接农村人口转移。
3.2健全农业产业化政策制度
3.2.1完善土地流转政策明确农民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主体地位。规范土地流转合同,规范合同格式,明确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加强对土地流转的调控。采取转让许可证的办法,加强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和流转,并尽快完善产权登记制度,逐步形成城乡地政一体化管理。建立农地资产评估体系,科学评价农用土地价值,确保农业土地合理流转、科學流转。
3.2.2完善风险规避政策 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科学选取风险指标。如衡量自然风险的气象指标,衡量市场风险的经营安全率、市场占有率,衡量技术风险的投资回收率、资金利润率,确立全面准确的指标体系和运算风险的数学模型,将各种风险量化综合,掌握其变化规律,便于经营者在风险来临之前做出准确预测,提前采取措施;完善合理的农业风险保障制度。认真总结经验,大胆探索,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对农业保险的组织形式、经营原则、保险责任、保险利率、理赔办法、政府对农业保险补贴等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做到有法可依,并以此提高农民的保险意识。
3.2.3完善财政支持政策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充实农业产业化项目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有规模效益、有市场竞争力、有辐射带动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健全地方配套农业产业化基金制度,完善农业产业化基金审核制度,确保农业产业化专项基金及时足额用于产业化项目建设。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科技三项经费、中小企业科技发展基金等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力培植名牌企业,凡获得国家及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的品牌,由财政给予奖励。
3.2.4完善金融支持政策 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申请贷款,视项目用途与实际需要,适当放宽担保抵押条件,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加大对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适当放宽龙头企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使用扶贫贷款的条件。农村信用社对于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开展评级授信,给予贷款支持,在贷款利率上实行优惠。
3.2.5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起覆盖全体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资金来源保证体系,确定各级政府合理的负担比例,建立稳定而逐步增长的农村最低保障补助基金,完善农村最低保障投入机制;建立科学的低保标准增长机制,在确定的最低标准之上,允许各地根据自身条件确定相应的农村低保标准,逐步缩小与城市低保的差距;探索建立不同层次和水平的农村社会保险制度。按照“尽同样义务,享受同样权利”的原则,将进城务工农民纳入城镇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体系。在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推行土地换社保的新型保障方式,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制定城乡统一的用工登记、用工推荐、劳动者权益保护等制度,取消用工上的城乡差异,形成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3.3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3.3.1创新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建立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引进、扶持机制,加速培育一批产业关联度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在数量和总量上突破,努力实现三大转变即由小规模向大规模转变、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变、由国内型向国际型转变。推动农业龙头企业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监督机制,加快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农业龙头企业产权制度发展,广泛汲取中介组织带动型、主导产业带动型经营模式的优点,促进松散型、半紧密型利益连接向紧密型利益连接机制转变,使原来在产权上与农民没有关系的龙头加工企业逐步演变成由农民合作组织创办的加工实体,从而使公司与农户成为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3.3.2创新专业市场带动模式 完善利益连接机制,实行加工及销售环节对农户的利润返还,实现利益连接松散型连接向“契约+部分利润返还+服务”的紧密型转变。同时,改进专业市场带动模式缺乏深加工能力的问题,适时发展深加工,形成“培育一个支柱产业,带动千家万户,促进专业化区域经济发展”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新格局。
3.4完善农业产业化运行机制
3.4.1完善农产品品牌机制高度重视品牌效应,培育一批品牌,拉动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树立品牌形象;加大品牌扶持力度,要集中力量抓好品牌基地建设,通过良种扩繁,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基地,满足龙头企业对优质原料和市场对优质产品的需求;加大品牌延伸力度。严格执行质量标准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基础性工作,是实施品牌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引导龙头企业树立质量意识,建立与国际规则接轨的质量管理体系和企业产品标准,采用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以及出口目标国的标准组织生产加工农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档次。注重实行标准化生产,通过标准化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加大品牌开发力度。在品牌开发上要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产、加、销一体化,做大做强农产品品牌。
3.4.2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完善农业产业化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机制,提高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素质。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造就一大批适应农业产业化要求的有知识、有技术、懂经营的新型农民;完善引进高新先进科技机制。坚持走产学研、农科教相结合的发展路子,加速优良品种的选育和推广运用,大力开发优质高效技术、农业减耗减本增效技术,研究开发一批市场潜力大、产品附加值高、特色明显的农产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引进竞争机制。建立有效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对龙头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品牌培植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给予奖励,鼓励企业创一流技术、树知名品牌,提高龙头企业的科技含量和产品的技术水平;引进有效载体,引导和引入龙头企业参与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建设,使企业成为农业先进科技的开发中心和推广基地,成为科技创新的有效载体和主体。
3.4.3完善农业产业化利益连接机制完善价格保护型利益连接机制,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完善利润分享型利益连接机制。鼓励龙头企业或中介组织将农户产品加工、运销等增值的一部分利润按一定的方式(如按交易量)返还给农户,用于农户扩大再生产;完善参股合作型利益连接机制。鼓励龙头企业通过资金投放与农户土地经营权、劳力、技术入股等方式,组建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的紧密型原料生产基地,通过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逐步建立“龙头企业+农户专业合作组织(行业协会)+农户”的利润连接机制,形成“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企业连接基地,基地带动农户”的新格局。
城乡产业发展 篇7
1 科学规划城乡空间布局
我们说,“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也就是说推进工业化时不要忽视农业,推进城镇化时不要忽视农村。但是,城镇化不等于把所有农村都变成城镇,城乡一体化绝不是城乡一样化。如果按照克隆现有城镇的思路去改造“城中村”,把中小城市附近的农村统统改造为城区,弄得看上去全是钢筋、水泥筑成的高楼大厦,并认为这是城乡一体化,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的目的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改变农村包括“城中村”的落后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决不是要消灭农村,这一点必须看得十分清楚。无论现在和未来,都不可能把所有“城中村”全部变为城镇。早在一百多年前,现代城市规划学的老祖宗霍华德说:“理想的城乡结构,就是让城市的活力和文明涌向农村,而让农村的山野风光在城市驻足。”这也就是说,我们城市一定要有通风口,要有绿地,在这些地方就不能搞房地产,不能盖高楼大厦。按照温总理的话,就是要“注意以城市繁荣带动农村的发展”。根据有机的城乡空间布局和实施带动战略的要求,我们何不换条思路,把“城中村”改造成花园、游园、公园或农家乐园。这样一来,不大兴土木,不动迁农户,按照园林绿化的规划要求,把农民的房屋和院落进行改造,建设成旅游景点或旅游服务用房或服务兼自用房,例如,加个顶、刷个墙、搞个造型、穿衣戴帽,这样就把“城中村”或“城边村”改建成别具乡村风情的公园。在这个公园不收门票,还可以品尝地方风味小吃,可以观看地方剧种表演,可以休闲娱乐……这样因地制宜的乡村游园和农家乐园的改造工程费用,由政府、村委会和农户三方共同承担,比起数以亿计的拆迁建设费不知要节省多少,从而避免出现大的折腾和反复,避免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巨大浪费。而且后期不用请人来维护、管理这个公园,因为这是农民自己的家园,自家的房子还可作客房、开茶馆、搞农家乐。
2 重点优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推进城镇化,发展城市建设普遍存在一个误区,就是城市往往将多种资源都集中于城区建设,对郊区和“城中村”投入极少,由此带来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导致“城中村”面貌更显破旧,生存环境更趋恶劣,农民增收更加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城乡差距不是缩小而是扩大了,二元结构不是弱化而是强化了。
实际上,城镇和农村都要立足于基础设施建设,都要着力形成一个别具特色的良好环境。“城中村”的改造必须及早考虑这一问题,按照其功能定位,纳入城乡统一发展规划,否则将陷入为时已晚的境地。扩城不一定平推式地向四周发展,可采用放射式或跳跃式扩展。“城中村”利用现有或规划中的城市交通、水网、消防、通讯、电力、文体、环卫、市场建设等基础设施,加上其内部环境优美,学校、医院、商店、道路、环保、绿化等软体设施齐备,而且具有较高的运转水平。可想而知,“城中村”的村民有农田、林地,生活舒适、安逸、恬静,空气清新流畅,令人心旷神怡,不仅自己乐居,而且很多城里人也愿意在这些地方居住。也许在不远的将来,我们这些中小城市也会出现西方发达国家近20多年出现的“逆城市化”现象,也就是说,城里的有钱人开始纷纷迁往农村居住。尽管这些现在尚未成为现实,但是应留有充分余地,夯实基础。
3 关键抓好城乡产业协调
发展是第一要务,就业是天赋人权。“城中村”的改造建设也必须在发展中才能得到很好解决。为此,关键要抓好城乡产业协调。
一般情况下,“城中村”靠近城市,也就是接近市场,产业发展要定位在“服务城市、服务市民”上。发展都市农业。绿色食品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是都市农业的两项基本功能,也是作为经济中心的中小城市不可缺少的两个重要支撑点。在抓好以特色蔬菜、苗木花卉、时令水果、规模养殖为重点的现代农业产业,实现集约高效发展的同时,引进现代农业生物产业,即微生物、饲料、肥料、药物、生态环境保护剂等,逐步实现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产业化,要见缝插绿,美化香化环境。
休闲经济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又一重要连接点。围绕旅游购物、餐饮服务、夜间游玩、文化娱乐、休闲养身、体育健身,把服务业做大做强。另外,通过盘活“城中村”内国有企业或集体企业闲置的土地和房屋,充分利用现有的文化体育设施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比赛项目,增加门票和配套服务收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体育需求。
大力发展服务业,增加就业岗位。资料表明,现代城市社区内每2.5户~3户就能提供一个就业岗位。发达国家的社区经济份额已占20%~30%,而我们目前不足5%。根据服务对象不同:1)安排“城中村”居民发展便民服务,如:社区服务、家政服务、保安、养老托幼、食品配送、修理、废旧品回收。2)公益性服务,如:道路绿化、广场管理等。3)后勤保障,如:物流管理、保洁保绿、商品快递等。通过以上多条渠道,解决“城中村”居民就业问题。
4 着力统筹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按照“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通过三大保障体系建设和统筹城乡公共服务:1)农民基本权利保障。主要是村级民主制度建设,要全面落实广大村民的知情、参与、管理、监督权,建立健全县乡村社四级群众工作网络体系,确保村民服务只进一道门,办事只到一扇窗,诉求只找一个人,解难只填一张卡,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有话就说,有怨就诉,有事就办,有难就解,唤发群众自力更生、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2)社保体系。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解决村民养老、医疗、社会救助、社会服务等问题,目前,国家实行的“新农合” 制度和农民养老保障制度这两项制度非常得民心,若能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援助制度、就业管理制度,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帮扶失地农民,尤其是“40,50”人员等弱势群众就业、积极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帮扶、社会互助和社会慈善事业,“城中村”将会进一步稳定和谐。3)社会文化教育保障体系。通过创业培训、 职业教育使村民掌握一至两门实用技术;通过文化普及教育,通过群众自编自演自娱活动,通过医疗卫生制度改革和食品安全法的实施,使群众掌握卫生、礼仪、食品、传统文化、保健等方面知识;通过“八荣八耻”荣辱观教育,使村民爱国、爱村、忠信仁义、崇尚科学、破除陋习,形成文明大国农民所具有的社会价值观和国民精神。
总之,中小城市“城中村”的建设直接考验着政府的智慧,统筹城乡一体化将是一育信于民众,筑誉于社会,城乡和谐发展的大课题。我相信,我们一定有能力解决好这一世纪难题。
摘要:针对目前我国城乡格局发生变化的现状,提出科学规划城乡空间布局、重点优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抓好城乡产业协调、着力统筹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城乡规划建设策略,以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关键词:城乡建设,规划,布局,城乡一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城乡产业发展 篇8
关键词:融合城乡,信息化建设,统筹发展
0 引言
统筹城乡发展,是改变我国二元结构、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战略任务。统筹城乡发展,要求改变过去那种城乡分割而治的管理体制,以城乡协调发展为目标,对城市和乡村的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统一的筹划和安排。这不仅意味着决策方式和管理体制的改变,也意味着决定这种变革的物质基础———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就是说,要实现城乡统筹,就必须有相应的物质基础和条件支撑,即必须建立起使统筹城乡的规划和决策能够制定并付诸实施的支持体系。否则,统筹城乡的设想和措施就难以做出,更难以付诸实施。
统筹城乡的支持体系包括城市和农村两个方面。从现实看,农村支持体系远远落后于城市。在这种状态下,不仅难以发挥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也难以发挥。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加快城乡信息化建设步伐,搭建统筹城乡发展的平台,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进程。
1 信息鸿沟是城乡发展的重大障碍
所谓信息鸿沟,是指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导致国家间、地区间、人群间在掌握和应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发展信息产业方面存在的差距。[1]或者说是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穷者之间的巨大差距,源于对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掌握的多寡而产生的差距现象,是信息技术在普及过程中呈现出的一种极不平衡的扩张状态。信息鸿沟是城乡二元结构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同时它又是拉大城乡差距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信息鸿沟导致城乡知晓权差异,强化了农民增收的困难。我国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城市信息化水平远远高于农村。农村受经济条件、基础设施、文化素质等限制,信息化的各项指数几乎为零,特别是网络普及程度和应用水平非常低下,农村绝大部分干部群众不懂电脑操作,更不知怎么上互联网,在县、乡、村,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服务体系基本上还是空白。农业的结构调整、农产品的销售、农民外出就业均受到严重影响,阻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近年来出现的农村卖难、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盲目性,以及民工潮流动的无序性,都是信息鸿沟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的真实写照。其次,信息鸿沟导致城乡资源配置权差异,造成农村发展日趋边缘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总是流向利润高的地方。城乡信息鸿沟的存在,势必导致资金、人才、技术、物质资源配置进一步向城市集中,农业、农村日益边缘化,最终导致城乡互动发展能力不足。
2 农村信息化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
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其主要表现为: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城市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发达,而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相对于城市,农村人口众多等的现实是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和相对贫困和落后的重要原因,必须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换。解决和突破这一矛盾应是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上走农村城市化道路,实现城乡良性互动,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繁荣农村经济,致力于城乡均等化的政策和制度的创新。而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对经济社会的巨大促进作用更加明显,融合城乡信息化建设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进程有力举措。
第一,农村信息化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剩余,为减少农业人口提供条件。从理论上讲,所谓信息化,是指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不断推广应用计算机、通信和网络等信息技术和其他的相关的智能技术,达到全面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劳动生产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人民生活质量的目的过程。使社会经济的发展从以物质与能量为经济结构的重心,向以信息与知识为经济结构的重心转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采用现代技术装备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各领域,从而极大地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
农业剩余对工业部门的扩张和劳动力转移有着决定意义,农业生产率的增加可以使农业剩余和边际生产率都增加,工业部门的劳动供给曲线也相应发生变动,因而农业生产率的增加是保证工业部门扩张和劳动力顺利转移的必要条件,农业剩余是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到工业部门的充分和必要条件。农业剩余规模越大,劳动力转移规模也越大,两者同比例的增长,农业剩余也就随之产生和扩大,而经济之所以能持续增长,关键在于科学技术总是不断进步的。
由此可以得出一个推论,即农村信息化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和农业剩余,从而加快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使得城市化进程也相应加快。
第二,农村信息化增加了乡镇企业活力,转化大批农民为技术工人。我国农村出现了大批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特点往往是技术含量低、管理水平差、人员素质低,能够发展成大企业的可谓少之又少,而信息化所提供的远程教育、产品信息在线交流、电子商务等方式可以大幅度提高乡镇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其销售范围也得以扩大,更多的市场机会和更多的合作伙伴使乡镇企业能够逐渐扩大其规模,吸纳更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不仅解决其脱离农业生产后的工作问题,还使其接受更多的市场观念,使其行为习惯、思考问题的方式、价值观念逐步接近城市居民。如同城市的产生及发展规律那样,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乡镇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带动相关上游产业、下游产业、服务产业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成为城市。这是城市化最一般的规律,而盲目扩充城市区域,没有城市观念和工业知识的城市化必定是不成功的。因此,农村信息化的受益者不仅仅是农业生产者,农村的工业生产者也是受益者。
第三,增加对农村信息化建设投资,减小城乡数字鸿沟,对消除城乡二元化有着决定意义。发展信息化必然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普及通讯基础设施和信息产品设备的研发,城市的聚集性使其具有得天独厚的人力和优势设施,资金投入后能够很快看到成绩。而农村信息化则显得困难重重,农村的知识水平与城市相差很远,普及网络和通讯必需的基站等,成为农村难以实行信息化的主要原因。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增加对农村信息化方面的投资,农村经济的被动局面就很难改变,城乡差距甚至会进一步扩大。考虑到我国还是一个农村占国土面积大部分的国家,农村经济的进步对我国整体经济的进步有着战略意义,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加快农业、农村、农民的信息化是提高国家整体经济水平的必然选择。
3 加快城乡信息化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解决城乡统筹发展问题,理应将农村和城市看作一个大系统,依据系统科学原理,统筹城乡发展包含两方面内容:城乡的协调互动和城乡的一体化互动。信息化对于正确处理城乡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从城乡的协调互动角度看,信息化是促进以城带乡战略、以乡促城战略实施的需要。一是信息化是增强城市辐射力的有效手段。高速便捷的信息网络能突破地域限制,使城市的各种技术、服务等资源快速、有效地从城市传向其它城镇和广大农村地区。二是信息化为以乡促城提供推动力量。通过信息化,对传统农业和乡镇企业的改造结果,使之摆脱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升级,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农业将实现集约化经营,从而分流出劳动力、资金和土地,特别是乡镇工业的复兴和农村服务业的发展,有助于离土不离乡,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城市化,创造新兴产业和新的就业机会。从城乡的一体化互动融合角度看,信息化是推动城乡生产要素流动一体化和行政服务环境一体化改进的需要,带动政府管理、科教、医疗卫生等社会各领域的现代化。
政府对信息化的推动,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府创造基础环境,完善金融、法制和技术标准方面的公共产品,特别是要加大技术标准和信用体系的建设力度,加快网络安全、网上信用、网上支付等方面的立法速度,尽快营造一个适应信息化发展需要的良好环境;二是中央、省级政府优先扶持投资,特别是加大对中西部农村县、乡的转移支付,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三是省、市、县、乡四级政府分层负担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专业化人才教育,特别是农村信息化的普及教育的费用,建立统一的城乡市场信息体系。
同时,规范城乡信息市场、整合部门信息资源,建立免费上网中心、信息咨询服务中心,为城乡居民获得方便、快捷的市场信息提供保障。
建设和完善的市场机制,大力加强统筹城乡信息化建设力度,使城乡信息化建设得以可持续发展。
总之,只有农村发展,农民富裕,拉动内需增长,以信息化建设融合城乡发展,促进整个经济进入良性循环,实现农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农民市民化,从而实现我国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组织.信息化与电子政务[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宝鸡年鉴》编纂委员会.宝鸡年鉴[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
[3]周光召.当代世界科技[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城乡携手共谋发展 篇9
一、校际交流,抓学生“体验”
大观小学主动走访三多小学,并抓住每一次见面的时机,就双方学校急待解决的问题进行商讨,就三多小学需要帮助解决的困难进行磋商,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力求实实在在地帮助三多小学发展。如国庆节,大观小学举行大型合唱比赛,由此选定了《国歌》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作为必唱曲目。大观小学校三多小学发出了邀请,三多小学在没有音乐教师的前提下,靠录音机放磁带训练学生合唱,当他们精神饱满、衣着朴素的登台表演时,台下掌声如雷,他们不准的发音,完全不着调的指挥全都不重要了,一切是那么美好,那么有力,留给人们的除了感动还是感动。
又如,大观小学在与三多小学领导多次接触后,发现三多小学的教师不知怎样选择中队活动内容,活动仪式不规范。于是,在2005年12月6日,大观小学五年级四个教学班及大、中队干部,250余人乘车到三多小学,进行中队活动的实地研训。那天下午,三多小学的操场四周围满了三多小学的260余名学生和大观小学的250余名学生及周围群众,大观小学的学生在没有扩音器的条件下,师生认真而严肃地进行了两场不同内容的中队活动。从出旗到唱队歌,从整理队伍到呼号,从开始到结束,大观小学的每一个学生都是那么投入,那么专注。三多小学的师生头顶烈日认真观摩,两个小时很快过去了,炎炎烈日似乎早已不在了。大观小学的学生也体验了三多小学学生的生活,参观红领巾果园、学生宿舍,中午与三多小学的学生同吃一锅饭,大家端着碗蹲在操场边,互相交流,共同游戏,拉进了三多与大观的心。
二、教学互动,抓队伍“锤炼”
为了让三多小学的教师有学习的机会,大观小学的教师接手了三多小学六个年级一天的教学工作,由大观小学六个年级的教师分别走进三多小学教室,与学生面对面接触和教学。四节语文课,老中青三代人,以“生动的语言,娴熟的教学技巧”向三多小学全体教师展示了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受到了两校听课教师的好评。一天的体验或磨砺,大观小学执教教师,听课教师无不获益,对教师、对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新的体验。
另外,大观小学的青年教师到三多小学任教,体验在艰苦的环境下,如何进行教学。黄中华老师从体育教师转变为班主任和语文教师;周玲老师从体育课走向音乐课堂,马丽老师从三年级来到三年级。同时,三多小学的教导主任、总辅导员、教师等到大观小学,全面学习学校教学管理、计算机网络操作和教育教学等。教师队伍的锤炼,打磨是多层次、多维度的,两个学校更多的老师在共同的校本教研活动这个互动的平台上教学技能得到提高,合作意识得以增强,自我反思能力不断提升,对学校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教师队伍的锤炼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三、打造团体,抓师德“磨砺”
城乡产业发展 篇10
1城乡结合部村庄的特点
城乡结合部村庄以中心区域功能开发、市政建设、动迁、工业及人口导入区和新划入中心城区的原乡村部分为代表。这类村庄是由上而下和由下而上结合而形成, 它兼融了城市和农村村庄的特点, 村庄居民构成复杂, 外来务工人员多聚集于此;居民素质差距大, 村庄文明建设任务繁重。不同类型村庄的居民构成和素质层次不同, 对其所在村庄的依赖性、对村庄建设和发展的关心程度、对教育的需求都有很大的差距性[3,4]。
2城乡结合部村庄转型存在的问题
2.1 村庄和政府关注点的冲突
城乡结合部城乡单位犬牙交错, “一地两府”及“一地多主”的现象比较普遍, 土地的价值是调整平衡其“兴趣关注点”的关键。社区的兴趣和政府没有相似的兴趣, 却有着相反的兴趣。社区在城乡结合部地带的管理“兴趣关注点”是多方面的, 城乡结合部社区经济正常发展是社区和地方政府双方共同感兴趣之处。由于土地批租、房地产开发而导致土地管理分割, 带给社区和地方政府管理上的矛盾, 但两者兴趣集中焦点是开发效益。投资者的兴趣会因为社会效益的高低而受到影响[5,6,7]。居民、地方政府以及投资者三者关注焦点因土地带来经济收益不同而有差别。
2.2 户籍和物业管理双重困惑
在现行体制下, 就业和子女教育是与户口紧紧联系在一起的。鉴于城乡结合部与老城区在就业和子女教育方面的巨大反差, 城里动迁户凡是牵涉到就业和子女教育的, 多数保持人户分离;而农村劝迁户则鉴于经济利益的考虑, 也不愿意农转非, 增加了户籍管理的难度[8]。在城乡结合部, 由于房地产的大规模开发而出现了众多的住宅小区, 一些物业管理公司管理不到位或不规范, 引发新迁居民的不满, 增加了城乡结合部社区管理的复杂性。物业管理公司与居委会建设之间的矛盾, 与户籍管理的难度交织在一起, 这些管理矛盾, 归根到底是城乡结合部社区管理的空缺。
2.3 外来人口和失地农民的城镇化
城乡结合部由于受到地价机制和中心区城市改造的双重影响, 从市中心来的动迁户和来自其他地区寻求工作机会的外来人口在这里汇聚, 形成了双向人口导入[8]。社区人口组成比较混乱, 同时也带来环卫、治安、计划生育等许多社会问题。外来人口如何被本地合理安排和吸收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由于城乡结合部社区土地的黄金价值, 土地多数被预征完毕, 造成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被迫加入到城镇化的行列。失地农民在就业、居住和撤队、撤村后集体资产的分配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难题。失地农民的补偿制度得不到落实。如何顺利解决被征用土地合理赔偿以及失地农民的生活安置是关键。
2.4 土地开发下的生态恶化
城乡结合部土地逾期完不成开发的较为普遍, 有的竟长达10年左右。严重影响了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农民的生计。在这个被称为“都市里的村庄”, 土地开发支离破碎, 原有的道路、水系等被打乱, 垃圾成堆, 排水不畅, 违章搭建十分严重, 环境卫生恶化, 无论是在社区景观或是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方面都与市区形成强烈的反差, 成为创建卫生城市和建设现代文明城市的“老大难”地带。
3城乡结合部村庄转型问题产生的根源
3.1 村庄转型的根本动力
城乡经济发展水平是城乡结合部村庄转型的决定性因素。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促使城乡结合部村庄产生结构性变化, 村庄农业劳动力向第二, 三产业转化, 并加快城市村庄的扩展速度[10], 乡村村庄逐渐被城市村庄所吞噬。另一方面, 经济的发展将引起运输条件和技术手段、文化观念、思想意识等发生变化, 促进了城乡结合部村庄的成功转型。
3.2 城市文明辐射率的提高
不同阶层混杂使城乡结合部村庄的社会结构向多元化发展, 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也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城市生活方式的吸引力更是促进乡村文化的衰减。城市文化的辐射, 又使得原来的文化传统一再地被瓦解, 渗透, 甚至取代, 城乡结合部的乡村文明正一步步被城市文明所融合。
3.3 内外环境变迁的双向压力
在我国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 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 城市面积不断扩大, 将原来处于城市边界之外的村庄包含进来, 使之成为城市的新郊区, 形成了城乡结合部村庄转型的内在“压力”。另外, 由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 特别是城乡结合部村庄, 形成城乡结合部村庄转型的外在“压力”。在双重压力下的城乡结合部村庄面对无法回避的转型和变迁, 如何增强村庄对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是在所难免的。
3.4 城乡结合部村庄管理缺陷
城乡结合部缺乏一个统一、权威的村庄管理机构。城乡结合部村庄是农村管理体制与城市管理体制相互交错、区中有镇、镇中有街、街中有村、村里居民半城半农, 有不少家庭中既有农业户口又有城市户口, 村里既有村民委员会又有居民委员会[12]。一个地区多种管理体制并存、缺乏城乡协调统一管理, 因此对城乡结合部村庄应实行一种有利于乡村向城市平稳过渡的动态管理模式。
4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的创新对策
城乡结合部村庄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管理、规划、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的调整和转型, 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协调发展 (见图1) 。
4.1 城乡结合部村庄管理转型
首先, 管理体制创新是城乡结合部村庄转型成功的关键。城乡结合部村庄管理体制创新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刘君德等人针对上海市城乡结合部提出了三种管理体制的创新模式:镇管村庄模式, 街道管乡村模式, 街道、镇并存模式。目前城乡结合部村庄管理尚处在“空白”状态, 将城市村庄管理经验引入城乡结合部村庄, 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其次, 国家征地制度改革是城乡结合部管理体制改革的起点和突破口。失地农民是否得到合理的征地保障补偿费, 直接影响农村集体资产的处置规模和集体经济组织转制后的再发展。
4.2 城乡结合部村庄规划转型
在城乡结合部村庄建设中应重视城乡一体化规划和建设管理工作, 改变以前就城论城、就乡论乡的城乡分割的规划建设和重城轻乡的倾向。按照城乡协调、城乡结合的原则, 把城乡结合部村庄按新的目标规划建设新村庄, 服从城乡一体化整体协调规划发展要求。
4.3 城乡结合部村庄文化转型
城乡结合部村庄居民向城市村庄的转型。文化环境的改变要求其文明程度的相应提高, 由以听天由命、封闭保守、惧怕竞争、安土重迁为特征的乡土文化向以市场观念、开放观念、时效观念、竞争意识、自主意识和风险意识为特征的都市文化转型已刻不容缓。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型不能停留在物质生活的“小富即安”的思维层次, 生存问题解决以后在文化上应该表现为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城乡结合部村庄文化需要向现代化都市文化转型, 实现人们从物质到精神真正的都市化。
4.4 城乡结合部村庄生态转型
城乡产业发展 篇11
毛主席说过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农民问题,现在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问题仍然是农民问题。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农村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也还存在不少问题,真正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然,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已经实现城乡一体化。现在很多改革试验区,都在城乡发展一体化方面创造了很好的经验、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还有像河南的南街、刘庄,江苏的华西,河北的周庄,北京的窦店、韩村河等等,他们是什么化?你说是城乡发展一体化也行、工业化也行,文明村也行,说是什么先进典型都行,总之那里是全面发展,什么工作都走在前列。这些地方社会和谐、农民富裕、生产发展、村容整洁、村风文明,可以说他们已经基本消灭了城乡差别,住在那里,甚至比在城市更舒适。这是社会主义的光荣,是我们党建立新中国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三农”工作中取得的最为骄人的成就。但是我们还要看到,还有相当多的农村,工作难度还是很大的,所以中央一直强调要扶贫开发,并专门设立了中央扶贫工作办公室。
最近看了几个材料,心里很难受。一个是小学生作文,题目叫《泪》,看了我也真是流下泪了。还有一个是四个儿童冻死在垃圾箱里了,这真让人撕心裂肺啊。还有一个材料写兄弟姊妹四个喝农药死了。这样悲惨的事件,虽然是个别的,但发生在新中国建立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进行了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后的今天,实在令人痛心。这还怎么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们愧对广大农民啊!所以习总书记提出来城乡发展一体化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从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战略高度,好好总结经验教训。先进经验要总结推广,存在的教训也要总结,要找出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拿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办法。
长期以来,工业对农业、城市对农村,确实欠账很多,现在是到了反哺的时候了。但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础是发展农村经济。生产力提高了、经济发展了、文化提高了,才能逐步实现一体化。不发展农村经济,生产力不提高、光靠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中国农村那么多,是反哺不过来的。要发展农村经济,必须走把农民组织起来的道路,也就是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的要发挥集体经济的组织服务功能。光靠一家一户的单打独斗实现不了城乡发展一体化,光靠土地流转、引进大公司也实现不了城乡发展一体化。南街、刘庄那些先进典型,不都是靠把农民组织起来,走集体化的道路吗?另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城乡发展一体化不等于片面城镇化,不等于把农民从乡村赶出来集中在一起搞城镇,不等于一味地扒房子盖楼。那叫一体化了吗?那叫片面城镇化。我看总书记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战略思想,也是针对那种片面城镇化的错误倾向的。不久前,老家有人给我打电话说:“搞城镇化,都让我们住到楼里边去。楼又只能盖六层,还不能安电梯。我今年九十多岁了,给我分到六楼,我怎么上去?”因此不能搞片面城镇化,不能把农民都赶到楼里边去,还是要像总书记说的,要让农民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绝不能让城镇化成为对乡村文化、风俗、道德传统的大破坏。
在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中,必须不折不扣地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是要坚决反对强迫命令,坚持一切从农民中来,到农民中去,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广大农民的首创精神,使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沿着正确方向发展。二是不要搞一刀切。我们搞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一气呵成的。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我想不会是这样的,要曲折漫长得多。现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根据经济发展、人文素质等等各方面的实际,全局把握、综合调控、分类指导,能快的就快一点,条件不具备的可以慢一点。建设什么样的房子、建在哪里,都要实行群众路线。总之,切忌一刀切,大轰大嗡,蜂拥而上等等简单粗暴的做法,搞形式主义的东西。
城乡产业发展 篇12
一、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面貌
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大战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它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方面。既要加快农村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农村新社区建设、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又要加强农民素质建设、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城乡协调发展体制的建设等;它更有一个大目标,即“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浙江省委、省政府按照“走在前列”的要求,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目标是:把传统农业改造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能让农民致富和可持续发展的高效生态农业;把传统村落改造建设成为让农民也能过上现代文明生活的农村新社区;把传统农民改造培育成为能适应分工分业发展要求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素质全面的新型农民,形成城市和农村互补互促,共同繁荣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2003年以来,德清县根据全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总体部署,结合农村给水和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的实际,做出了深入开展“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的决定。通过以改水、改厕、改路“三改”为重点,达到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环境美化的“六化”要求。从这几年的实践来看,德清县的“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取得了四个方面的成效。一是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过“三改”、“六化”为内容的整治,整治村改变了“脏、乱、差”,示范村做到了“洁、绿、美”,农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二是农民的素质得到了提高。此工程促进了农民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增强了环境、卫生、文明意识,对改变农村的陈规陋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三是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得到了加强。这项工程是民心工程,让农村居民真正得到了实惠,受到了大家大力支持和拥护,进一步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权威性。四是农村经济有了新的发展。通过村庄建设和环境整治,既提高了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又健全了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改善了环境,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城乡一体化建设,缩小城乡差距
(一)城乡经济一体化建设
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发展县域经济是重要战略支点;德清近几年的发展正体现了这一决策的正确性。
1. 强化产业支撑,发展特色经济。
围绕建设都市型农业,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以把德清建设成为杭州、上海大都市圈重要的农副产品供给基地为目标,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精品农业、观光农业、创汇农业,逐步形成集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都市型农业新格局。用现代工业的理念来指导都市型农业的发展,加快发展带动力、竞争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基于市场的比较优势,德清实现了“一县一业”,“一乡一产”,“一村一品”(如洛舍镇的木业、雷甸镇的机械制造业、钟管镇的化工业、新市的羊肉、雷甸的枇杷、上柏的早园笋、明星村甲鱼、恒星村的设施葡萄等都已形成规模并有了很好的知名度)的新格局。全县通过专业化、规模化的产业集群战略,以“人有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产业优势,很好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2. 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发挥金融业的服务功能。德清在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健全金融体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如强化政策性金融机构在县域经济中的作用,加大商业金融的支农力度;创造良好的环境,引进股份制银行(如交通银行、湖州商业银行等)为地方经济服务;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发挥农村信用社支农主力军作用。良好的金融环境和优惠的金融政策为当地各类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保障。
3. 筑巢引凤,
构建人才回流、要素聚集的体制和环境,解决发展过程中人才缺乏的问题。在对各类人才的引进以及创新鼓励和激励机制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也得到了很大收获。同时,德清县也加大了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为当地相关企业特别是农业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信息、人才与技术。为了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德清县大力开展了适用技术培训,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教育和就业培训,鼓励广大民众进行创业活动,以创业来带动农村乃至区域经济发展。
(二)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
德清县于2004年逐步进行城乡公交的建设与开通,到2006年,全县已实现县城到各乡镇以及乡镇到各自然村的公交车的开通。这一便民工程的实施不仅方便了普通老百姓,也拉近了城市与乡村的距离;更为重要的是,交通的便利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带了希望。近几年,德清的乡村游、农家乐等休闲、观光业的发展十分迅速,老百姓从中得到了实惠,地方经济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呈现出城乡和谐发展的喜人局面。
随着2008年年初德清至杭州城际公交车的开通,德清与杭州的“时空距离”一下子缩短了。这一工程的实施,除了为百姓提供实惠、便利的出行条件外,更为德清能融入到杭州都市经济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这条城际公交的开通,不只是解决了一条公交路线的问题,更是一次城际公交运行的探索和创新,这一经验也为解决其他地区城际公交运行的难题提供了借鉴的可能。
(三)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
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是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之一。德清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的建设不仅为城乡居民解决了“安全、卫生”的饮水问题,而且也改善了农村的生活质量,提升了生活品质,工程的实施对可持续利用水资源以及实现经济的循环发展打下了基础。
(四)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建设
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有效处理城乡生活垃圾,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全县按照组织机制健全、环卫设施完备、环境整洁优美的总体要求逐步完成垃圾焚烧厂、中转站的建设以及城乡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系统的组建。通过“户收、村集、镇运、县处理”的操作方式,到2008年年底,城乡生活垃圾将会基本实现集中处理,全县特别是农村的环境卫生面貌将会得到根本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