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建设发展历史

2024-10-25

城乡建设发展历史(精选8篇)

城乡建设发展历史 篇1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城乡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简要回顾总结2005年及“十五”期间建设工作,讨论修改《建设事业“十一五”规划纲要》(讨论稿),研究部署2006年的重点工作。会前,曾培炎副总理专门来信,对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一年来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明年的工作做了重要指示,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亲切关怀,既是对我们的极大鼓舞和鞭策,也为明年建设系统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贯彻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建设系统改革与发展取得新进展

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建设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结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统一思想认识,认真履行职能,积极开拓创新,各项工作在前几年的基础上取得了新的进展,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第一,房地产市场调控初见成效。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稳定住房价格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调节住房需求,调整供应结构,合理控制拆迁规模,引导开发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过快增长势头得到遏制。初步预计,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21%,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约7个百分点,低于同期全社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幅约4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用地总量得到控制。在前几年用地量较大的情况下,今年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用地比去年同期减少了24.03%。用地结构有所改善。存量土地利用占总量的57.96%,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87个百分点,经济适用住房用地占开发用地的比例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2个百分点。住房价格涨幅趋缓。据对70个大中城市统计,下半年以来,房屋销售价格月环比涨幅平均在0.6%左右。市场秩序有所好转。一些违规交易、非法广告、哄抬房价的案例得到查处。投机性需求得到基本遏制,投资性需求得到一定控制,住房成交结构有所变化,供应结构开始调整。全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平稳。上海、杭州等部分城市供求矛盾有所趋缓。城乡居民住房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十五”期间,全国城乡住宅竣工面积年均近13亿平方米。预计2005年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将超过26平方米,比2000年提高6平方米。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加强。按新建住宅竣工面积计算,城镇住宅市场化率由2000年的38%提高到2005年的67%。住房消费不断扩大。2004年居民用于购买商品住房的消费支出额比2000年增长了1.67倍。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初步形成了以普通商品住房为主的住房供应体系,以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和住房公积金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住房保障体系。以住宅为主的房地产业成为我国现阶段的支柱产业和消费热点。

第二,城乡规划综合调控作用进一步发挥。城乡规划编制和实施的监督力度加大,对遏制盲目扩大城市用地规模、促进城镇发展模式转变发挥了积极作用。组织编制了《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对实施分类指导,促进东中西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建设部会同广东省组织编制了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发展规划,会同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启动了长江三角洲城镇群发展规划;指导各地加大了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前期分析研究,进一步规范了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加强了近期建设规划制定工作。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和管理得到强化。建立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村)预备名单和濒危名单动态管理机制,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增加到103个,评定并公布了第二批58个历史文化名镇(村)。城乡规划监管体制和机制不断创新,建立了绿线(绿地)、紫线(历史文化街区)、蓝线(水系)、黄线(市政基础设施用地)管理制度,4个省(市)实行了派驻规划督察员制度,16个省(市、区)建立了城乡规划委员会。城乡规划效能监察工作开始推行。配合有关部门完成了对195个国家级开发区和1615个省级开发区的城市规划审核,促进了土地资源的集约节约使用。按照中办要求,组织了国外城市化发展模式与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学习材料,系统总结了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问题和特征,借鉴国外城市化发展经验教训,提出了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政策建议,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视和肯定。

第三,城乡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的薄弱环节投入加大,城市管理水平有所提高,城市整体功能提升,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市政公用设施较快发展。预计2005年,全国城市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2%,燃气普及率82.9%,污水处理率48.4%,生活垃圾处理率54%,人均公共绿地达到8.13平方米。市政公用事业改革进一步深化。颁布实施了《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和《关于加强市政公用事业监管的意见》。城市供热体制改革顺利推进。进一步深化供热体制改革的意见经国务院同意后下发。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稳步实施。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建设部颁布了城市公共汽电车及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建设部会同五部委确立全国重点镇1887个,对农村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有所增强。金融支持重点镇基础设施建设贷款试点范围扩大。重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适应服务“三农”的要求,加强了建设部村镇规划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工作,经中编办批准,建设部独立设置村镇建设办公室。江西、新疆、安徽、广东、广西、浙江、江苏等地积极开展了村庄整治试点工作。巩固和探索加强城市管理的方式。建设系统12319服务热线得到社会广泛认可。总结推广北京市东城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经验,上海、深圳、杭州、成都等地试点工作全面展开。

第四,建筑市场秩序、城市综合防灾和工程安全形势进一步好转。建筑市场秩序有所好转,建筑业改革不断深化。有形建筑市场作用进一步发挥。全国有325个地级以上城市(区)建立了有形建筑市场。建筑市场准入制度改革取得进展。多数省市取消了向外地建筑队伍收取管理费的规定,各专业工程市场逐步放开,招投标活动有所规范。清理拖欠工程款年度工作目标基本实现。督促各地政府和企业累计偿还2003年前拖欠的农民工工资334亿元,2004年以来建立和完善了按月按合同约定支付农民工工资的制度。根据各地上报数据,到12月10日止,全国已偿还拖欠工程款1620亿元,占已清理出的2003年以前竣工工程拖欠总额的87%。其中,政府投资工程拖欠已解决645亿元,占清理出的政府投资工程拖欠额的91%。建筑领域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建设工程担保制度在房地产项目中逐步实施。城市建设综合防灾和应急管理体系初步建立。城市供水水质安全督察工作得到加强,监督检查情况通报制度开始实施。地铁应急预案和建设工程、城市桥梁、供水、供气、地震应急预案颁布实施,部分应急预案经受了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考验。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十五”期间,安全生产事故呈逐年下降趋势。今年1-11月,工程安全事故和死亡人数分别比去年下降14.19%和14.54%。安全监管基本实现了由单体建筑工程安全监管向城市建设公共安全综合监管转变。今年11月下旬和12月中旬,针对黑龙江省松花江和广东省北江水污染事故,紧急启动了预案的应急响应程序,建设部分别会同两省建设厅组织专家组,妥善处理由于水源污染而造成的城市停止供水和用水安全问题,受到国务院领导同志和当地政府的好评。

第五,标准规范引导和科技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工程建设标准工作得到了迅速发展。“十五”期间,研究制定了城乡规划、城镇建设和房屋建筑的标准体系,确立了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的基本框架和发展目标,批准发布各类标准规范1172项,约占现行工程建设标准的三分之一。2005年,共发布各类标准规范374项,其中,国家标准34项、行业标准125项、地方标准183项、产品标准32项,为历年批准发布标准数量最多的一年。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的工作开始起步。印发了《关于发展节能省地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导意见》。制定并强制推行更加严格的节能、节水、节材标准,编制完成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重要标准规范。组织制定国家“十大节能工程”建筑节能工程实施方案,与科技部联合印发《绿色建筑技术导则》。参与组织制定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城镇化与城市发展专项规划,已经得到国家批准。信息化技术集成应用创新研究和推广使用得到强化。“全国住房公积金监管系统”、“全国城市规划监管系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监管系统”和40个城市的“城市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等重点业务监管系统基本建成并开始运行。建设领域科技含量有所增加,科技贡献率明显提高。据测算,建筑业、房地产业和市政公用事业分别达到了37%、38%和36%,比“十五”初期提高了4-5个百分点。

第六,法制建设和依法行政工作得到加强。立法工作力度加大。完成了《建筑法》修订起草工作并上报国务院。配合国务院法制办开展了《城乡规划法》、《风景名胜区条例》和《城市公共交通条例》等法律法规的修改、论证和协调工作。“四五”普法工作顺利完成。依法治理工作基本实现了“两个转变、两个提高”的普法目标。编写《建设领域农民工权益知识读本》,组织“送书到工地”活动,帮助农民工维护权益。推进依法行政有新的进展。深入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制定了建设系统贯彻实施《纲要》五年规划和建设部机关2005年度贯彻实施《纲要》工作计划。全面落实《行政许可法》,规范行政许可的实施。加大了行政复议工作力度。依法决策和依法管理的能力增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全面部署了部机关和建设系统加快建设公开透明、高效廉洁机关的工作,政务公开、办事公开进程加快,行政行为进一步规范,行政效率明显提高,建设系统领导干部和执法队伍的法律素质不断提高。适应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和稽查工作的要求,经中编委批准,增设建设部稽查办公室,组建工作基本完成。

第七,促进了建设领域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建立健全建设系统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联动工作机制。以处理城镇房屋拆迁、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出租汽车稳定等突出问题为突破口,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集中抓好《信访条例》的学习培训和宣传工作。完善了相关法规政策制定,印发了《建设部信访工作管理办法》、《建设系统群体性上访事件应急预案》等文件,明确了处理信访事件的工作方法和责任主体。建立了工作责任制和信访问题领导约谈机制,加强了督查督办力度,强化了各级政府责任,保证了信访渠道畅通,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了矛盾纠纷。在各级政府和建设系统协同努力下,今年截至11月,到建设部上访群众共2752批次、7048人次,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了61.2%和76.5%。新发生的同类问题明显减少,绝大多数城镇房屋拆迁信访案件都得到了处理,案件息访率达到72.8%。

第八,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人才建设工作呈现新局面。扎实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认真落实整改措施,基层党组织得到加强,党员素质得到提高,机关作风进一步改进。全面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有力地推进了建设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学习宣传北京出租汽车于凯车队等先进事迹,开展了创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活动。开展市长培训和建设系统领导干部培训。执业资格制度在建设行业全面推行。注册建筑师等9个行业注册人员达到35.5万人。加强了农民工就业培训和职工的职业培训工作。推动实施建设行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在165所职业院校开展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建设类职业岗位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深入开展,预计到2005年底,累计培训一线生产操作人员近500万人,鉴定420万人。

在开展上述工作的同时,还编制了《建设事业“十一五”规划纲要(讨论稿)》,组织了加入WTO后过渡期建设领域应对措施的研究并提出了应对方案,积极参与内地与香港、澳门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的有关工作,推进了内地与香港执业资格互认工作。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和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成功解决了涉台问题,为正式加入相应的国际组织铺平了道路。

上述成绩的取得,是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正确决策的结果,是有关部门协作、支持的结果,是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辛勤工作、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在做好今年及“十五”期间的主要工作中有以下四点体会:一是必须在思想上行动上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政策的统一性、权威性。几年来,我们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同时加大了中央领导同志批示件的督办力度,着重抓好城乡规划编制和实施的监督;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改善居民住房条件,指导农民建房;培育和监管建筑、房地产和经营性市政公用市场,保证质量安全;完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做好与职责有关的社会稳定等各项工作。要求我们进一步拓宽视野,加快观念转变、作风转变和工作方法转变,促进行政管理理念创新和职能转变。二是必须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创造性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过程,实质上是加深理解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要求我们制定政策和确定工作重点时,更加注重科学发展,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和分类指导,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和城乡人居环境改善,更加注重发挥标准规范和科技的引导作用,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三是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认真解决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建设领域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以及涉及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实际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以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把有关情况及时、如实向中央反映,当好决策参谋,以高度的责任心努力做好工作。四是必须树立依法行政理念,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建设法治政府。要求我们十分重视政府自身改革和行政能力建设,不断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贯彻民主监督、依法行政、科学决策的政府自身建设原则,协调部门意见,加快立法进度,改革行政管理方式,建立公开、透明、保障群众广泛参与的行政决策和执行程序,完善听证制度和专家论证制度,提高公务员的法制观念和行政执行能力,加强行政执法监督,逐步形成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和约束监督机制,建设法治型、服务型政府。

二、正确认识形势,把握发展机遇,增强做好建设工作的责任感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阶段,也是建设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充分认识建设工作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牢牢把握促进发展的有利条件,切实研究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于做好明年和“十一五”时期建设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分析了“十一五”时期和明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总体上仍将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环境,一个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但不利因素也可能增多的环境。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增长的基本态势不会改变。亚洲仍然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国际产业转移和技术扩散的趋势没有改变,国际区域合作加强,有利于我国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扩大发展空间。但世界经济运行中也有不少隐忧。除发展不平衡加剧等长期问题外,还有一些问题也凸显出来:石油价格仍在高位波动,不排除进一步上涨的可能;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贸易保护主义更加强化;国际投机资金频繁冲击金融、商品市场,不断引发全球市场波动;局部地区动荡不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这些都将对全球经济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对我国的影响不容忽视。从国内环境看,我国仍处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的时期,市场潜力巨大,内在动力较强,有利于经济保持持续较快增长。通过近几年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我国经济供求总量关系进一步改善,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使市场机制作用明显增强,有利于推进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各方面更加注重统筹协调发展,有利于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年是“十一五”起步之年,中央确定的各项战略部署将进一步落实,有利于鼓舞和引导各方面发展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制约经济健康发展的长期性、深层次问题仍然存在,主要是:自主创新能力弱、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体制机制不完善,法制环境不健全等。

我们要充分认识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过程中,建设领域经济平稳运行对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国家宏观经济大背景下,建设工作同样既有许多有利条件,也有不少不利因素;既面临难得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不断研究新情况,认真解决存在的矛盾和产生的新问题。一是建设领域经济运行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建筑业、房地产业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作用、市政公用事业的重要基础行业作用日益发挥。同时也要看到,建设领域自我创新能力和科技贡献率比较低,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建筑市场、房地产市场秩序还不规范,信用体系还没有建立,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适合中低收入家庭需求的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供应不足,市政公用事业尚未形成竞争机制。二是近年来城镇化加快发展,城镇体系不断完善,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同时也要看到,统筹城乡发展的机制尚不健全,大城市和城镇密集地区国际竞争力不强,小城镇发展缺乏活力,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比较薄弱,部分地方城镇建设过度负债,外延式、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有效转变,资源、能源、环境、技术等瓶颈制约十分突出。三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得到重视和解决。同时也要看到,城镇房屋拆迁、拖欠工程款、出租汽车行业稳定等矛盾依然突出,工程质量和公共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城市综合防灾长效机制和应急管理机制亟待建立健全。四是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加快,功能逐步提高,人居环境有较大改善。同时也要看到,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不强,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在一些地方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统筹城镇路网和公共交通系统建设、统筹地下管网和空间开发利用、统筹供排水、污水处理和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运行仍然是薄弱环节,提高设施利用效率、避免闲置浪费,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五是建设系统改革取得了较大进展,政府职能转变逐步深化。同时还要看到,影响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尚未完全消除,住房制度、建筑企业和勘察设计单位、政府投资工程建设组织方式等方面改革和机制创新需要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创新任务仍然艰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总体看,建设领域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把握好几个重要关系。

(一)坚持贯彻宏观调控,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的关系。中央决定把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的成果,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我们要把握好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根据城乡建设发展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坚持分类指导,区别对待,更加注重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更加注重各项政策的协调配合,更加注重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继续贯彻严把土地和信贷两个闸门的要求,既要坚定不移地促进城乡建设和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又要坚定不移地解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一些地方在城镇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等环境治理,以及资源节约和有效利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切实加强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薄弱环节。要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正确处理建设工作与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关系,促进城乡建设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二)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正确处理城市繁荣与解决“三农”问题的关系。要深入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两个趋势”的论断,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别,引导城镇化有序健康发展。必须认识到,城镇化是经济结构、城乡结构、产业结构、社会结构调整变化的过程,不仅是城市发展的过程,也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同步富裕的过程。必须改变过去那种重城市建设、轻农村发展的做法。要使城市和城镇不断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对农村服务水平,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更大作用。农民工进城务工取得劳务收入,是部分地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也是扩大农村消费、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资金渠道,必须高度重视建设领域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从不同地区农村发展的实际出发,搞好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注重小城镇发展的研究,有重点地发展一批具有特色、有助于农村人口转移和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的小城镇。

(三)坚持转变发展模式,正确处理城乡建设与资源环境的关系。资源环境约束与城乡建设和经济快速增长的矛盾,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了“十一五”期末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的目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明年务必在节约能源资源上取得明显成效。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部署。我们要立足于资源环境条件,摒弃那种盲目扩大用地规模的发展模式,科学合理地确定城镇布局、发展方向和规模,更加注重节约利用土地资源,特别是要减少耕地资源的占用。要强化科技的带动作用,提倡资源节约型消费模式,倡导文明消费,通过多种有效途径,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促进城乡集约节约发展。

(四)坚持以人为本,正确处理发展的协调性与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关系。我们的工作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直接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妥善处理发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和人民群众可承受程度的关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各项政策措施的出台时,要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充分考虑居民的承受能力。组织管理公益事业活动时,要充分调动公众参与的积极性,特别要注意实际效果。在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时,要注意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在实施中兼顾需要与可能,妥善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多做宣传解释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五)坚持深化改革,正确处理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与推进其他方面改革的关系。改革是发展的动力,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改革的主要任务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证。政府本身所拥有的权力和作为经济社会管理者所处的特殊位置,决定了政府在改革中的主导地位和特殊作用。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关键,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又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要进一步更新观念、转变职能,深化建设领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抓好对改革与发展具有全局意义的重点工作,坚持推进各项改革不放松,完善体制机制不放松,努力消除影响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为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三、切实做好2006年建设工作

按照中央的部署,2006年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继续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加快改革和创新,转变城镇发展模式,整治村容村貌,提高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努力改善居民住房、交通和环境条件,促进社会和谐,为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要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

(一)继续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措施,保持房地产、建筑市场和市政公用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充分发挥近期建设规划的调控作用。“十一五”期间的近期建设规划是促进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依据。各地要依照城市总体规划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明年一季度前编制完成近期建设规划,合理确定近期城市重点发展区域和用地布局,强化对资源环境保护、用地增长管理、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提高和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的调控作用,明确城镇建设发展的时序,促进城镇发展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继续贯彻落实加强房地产调控的政策措施。这项任务十分繁重,务必抓好。要认真执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26号)的有关规定,加强经济运行分析监测和引导,控制房地产投资规模,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切实稳定住房价格,促进合理的住房消费。指导各地改进城市规划管理方式,调控项目立项和土地供应。及时安排并公布当年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开发项目,控制套型结构和销售价位,从源头上控制高档商品住房开发,引导和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的供给。搞活住房二级市场。规范发展房屋租赁市场。配合有关部门进一步清理住房消费中的不合理规定。完善房屋权属登记规则,建立登记信息公开查询制度,指导各地规范登记行为。落实商品房预(销)售合同联机备案和实名制购房制度。严肃查处内部认购、违规促销、囤积房源、哄抬房价等违法违规行为。继续合理控制城镇房屋拆迁规模。完善城镇房屋拆迁法规政策,推进拆迁管理规范化。

调整和优化城镇建设投资结构。逐步建立强化政府投资约束和项目决策责任的机制,完善城市设施投资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指导各地合理控制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的投资规模,调整投资结构。引导城镇建设资金主要用于完善和配套现有设施,重点加强城市供排水管网、燃气管网、供热管网、共同沟、防灾设施等改造和建设、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建设、重点流域城市水污染防治设施建设,以及小城镇和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引入市场机制,建立多元化投资体制和管理机制,骨干企业和命脉工程由国有资本控股。落实特许经营制度,加强市场监管,确保公众利益、公共安全。继续推进区域性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的共建共享。从严控制城建打捆项目。

全面实现清理拖欠工程款三年工作目标。巩固清欠工作成果,落实已出台的清欠政策措施,督促企业落实清欠计划,加大非政府投资工程的清欠力度。以在房地产开发项目中推行工程建设合同担保为突破口,积极推进工程担保工作。规范劳务用工制度,初步建立基本规范的建筑劳务分包制度。制定颁布统一的建筑市场责任主体诚信标准,完善失信惩戒机制。推动长江三角洲等地区的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加强对各类市场主体行为的动态监管,严肃查处建筑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充分发挥有形建筑市场作用,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改进和完善工程招投标活动中资格审查、专家管理、评标办法等管理制度,加强对政府投资工程的招投标、合同签订以及工程结算的监管,完善工程量清单计价工作。配合有关部门抓紧协调修改《建筑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建设标准、用地标准、经济评价规则,将建设资金落实、工程款支付和农民工工资支付、工程结算、工程担保、工程质量保证及加强监管等方面的内容,纳入有关条款。

(二)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的综合性、全局性和战略性作用,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高度重视做好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完成和实施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完善国家城镇体系布局。建设部将会同有关省市组织编制长江三角洲、京津唐等地区的城镇群规划,推进区域内城镇的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增强城镇群的整体竞争力。继续加强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协调和审批工作,完成西藏自治区城镇发展战略研究,抓好吉林、浙江、安徽等省试点,健全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实施体制和机制。提出改进城乡规划人口分析预测方法和完善审批程序的有效对策。

改进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内容和方法。完善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内容。依据对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科学评估,突出市域城乡空间资源的统筹利用,明确划分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的范围,划定城市蓝线、绿线、紫线和黄线等保护范围界线。改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方法。充分发挥专家在规划论证、评审等工作中的技术把关作用,并在规划编制的各个阶段广泛征求有关部门意见,扩大公众参与,增强公开性和透明度。

提高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质量和适用性。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要体现控制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要求,并把城市中心地区、旧城改造地区、近期发展地区作为重点,明确各类空间和界线的管制措施。要在提高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质量和适用性基础上,逐步提高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覆盖面,确保土地出让转让必须依据经法定程序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确保按照经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依法实施管理。

切实加强城乡规划效能监察。按照《关于开展城乡规划效能监察的通知》的要求,实行城乡规划执法责任制,规范城乡规划执法行为,检查落实情况。指导各地建立和完善城乡规划专家咨询、联席会议、公众参与等制度。省级行政区基本建立规划委员会制度和派驻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完善城市规划动态监测系统,扩大城乡规划动态监测试点范围。完善城乡规划工作汇报、执法检查和举报制度。城市总体规划由国务院审批的城市,明年要扩大城乡规划网上办公范围,公开规划信息,畅通公众监督渠道;其他城市也要逐步开展这项工作。

(三)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做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关工作。

切实保护建设领域进城务工农民的利益。组织好建设领域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对关键工种和特种作业人员实行就业准入和持证上岗制度,引导农民工提高就业能力。健全农民工劳动合同管理,配合有关部门完善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规范工资支付行为。建立农民工劳动安全保障体系,改善农民工作业条件,监督建筑企业依法为农民工办理工伤保险和意外伤害险。制定和落实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的政策措施,加强对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等农民工聚居地区的规划建设管理,改善农民工居住场所的卫生与安全环境。

扎实稳步推进村容村貌整治。开展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认真贯彻全国村庄整治工作会议精神和《关于村庄整治工作的指导意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积极开展村庄整治试点工作。村庄整治要立足于村庄已有基础,以改善农民最急需的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优先整治村内供水、道路、排水、垃圾、废弃宅基地、公共活动场所、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等项目,逐步改变农村落后面貌。要科学编制村庄整治规划与行动计划,积极争取政府的资金与实物支持,引导农民自主投工投劳。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的作用,加强对村庄整治的领导与实施组织。要探索村庄整治工作的民主管理机制,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突出乡村特色、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坚决防止大拆大建和形式主义。开发和推广适应现阶段村庄需求的实用技术和产品,降低村庄整治成本,提高人居环境质量。

正确指导全国重点镇建设。全国重点镇的建设,要立足于壮大经济基础和完善城镇功能,增强对非农产业与人口的吸纳能力和对周边农村的辐射带动能力。建设部和各地都要深入调查研究,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制定支持全国重点镇建设与发展的政策措施。要在认真总结贷款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规范项目贷款操作程序,继续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加强对全国重点镇建设的金融支持,积极争取扩大贷款范围。继续对小城镇建设示范镇进行跟踪检查和综合评估,适当调整示范作用已不太强的镇,同时增补一批示范带动能力更强的镇。

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要正确处理城市发展总体利益和保护原村民利益的关系,以制度创新为动力,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多渠道改造和整治“城中村”。各地制定和实施改造方案必须尊重原村民的意愿,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对于已有建筑,要实行分类处理,既考虑原村民利益,又依法妥当地处理违章建筑。对开发强度还不高的“城中村”,要以整治方式为主。要切实加强城市规划管理,防止产生新的“城中村”。

(四)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转变城镇发展模式。

强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的引导与约束作用。贯彻落实《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导意见》和建筑节能标准。新建建筑严格实施节能50%的设计标准。推动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率先实施节能65%的标准。研究起草建筑节能的法律法规,制定推进节能省地型建筑的经济激励政策。组织制(修)订颁发《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建筑节能工程施工验收规范》等一批重要标准规范。做好各类工程消耗量定额的编制工作,完善建筑“四节”统计工作。加强政策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实施监督,严肃查处违反建筑“四节”强制性标准的行为。

大力推进建设领域科技创新。组织实施国家“十一五”科技规划的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重点项目和国家“建筑节能工程”项目。以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建筑设计施工、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及资源化技术领域为重点,大力开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创新。继续加大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示范工作和限制淘汰落后技术产品的工作。完善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坚持市场导向和产学研相结合,引导规划设计、施工安装、房地产开发等行业的大型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

全面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提高交通资源利用效率,缓解交通拥堵,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手段。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意见的通知》精神,以方便、畅通、安全、高效、节能为目标,加大政府财政投资力度,落实对主导公交企业的财政补贴,加强城市交通网络和公共交通系统的规划建设,全面推行公交专用道和智能交通系统,抓好大型公共交通综合枢纽和场站建设以及快速公交系统(BRT)示范工程建设。建立健全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管理体制和标准体系,确保公共交通的道路优先使用权。继续实施“畅通工程”,积极推行等级服务评定制度,开展文明线路和“绿色交通示范城市”的创建活动。

加强环境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按照国务院关于城市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要求,制定城市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具体实施计划。加大政府投入,重点解决污水管网和生活垃圾收运设施的配套和完善;落实污水和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多元投资建设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设施,提高污水处理和再生利用能力,以及垃圾和污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水平。加强城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监管工作。推动公共建筑、生活小区和住宅节水设施建设。加快集中供热管网等设施改造和建设,提高供热效率。积极发展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新能源,扩大使用范围。搞好环境卫生整治,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保护好饮用水源。加强城市供水水质督察工作,加快供水管网改造,保证供水安全。贯彻落实建设部等八部委《关于进一步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的意见》,做好收费制度改革,把“暗补”转为“明补”,完善供热价格形成机制,推进供热商品化和货币化,培育和完善供热市场,保障低收入困难群体采暖。

保护好生态环境和风景名胜资源。严格实行城市“绿线”管制制度,大力发展节水型绿化、立体绿化,进一步搞好园林城市、园林小区和园林单位创建活动。保护好天然林草、河湖水系、滩涂湿地、自然地貌等自然遗产,维护城乡生态平衡。加强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监管,推进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总结风景名胜区特许经营制度试点情况,规范风景名胜区开发经营行为。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管理,继承和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

(五)完善住房政策,改善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

合理引导住房建设和消费。总结推广青岛等地的经验,指导各地开展住房状况调查。根据资源、环境条件和综合承载能力,制订住房建设和消费引导标准。继续实施有区别的税收政策,及时发布有关信息,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开发企业开发结构的调整和居民的合理消费。加快推进住宅产业化。推广应用建筑科技成果,开展产业化基地试点。鼓励居民通过租赁等方式解决住房问题。指导农民按规划和抗震防灾等要求建房,引导农村住房的合理使用。

完善住房保障制度。落实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与管理的各项政策,严格供应对象和申请审查、严格执行建设标准、严格规范销售管理、严格上市交易管理、严格集资合作建房管理。积极稳妥地开展以货币补贴为主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试点工作。要进一步明确城市政府责任,加快建立规范、稳定的廉租住房资金渠道,根据各地实际,有计划扩大廉租住房制度覆盖面。建立健全廉租住房保障对象档案制度,加强住房保障对象的动态管理。继续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强住房公积金对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作用。加强住房公积金监管,保障资金安全。认真总结东北三省棚户区和一些地方旧住宅区整治改造的经验,继续抓好试点,推进城市旧住宅区整治改造。

规范和发展物业管理。认真贯彻《物业管理条例》,坚持物业管理的市场化方向,鼓励公平竞争,建立健全质价相符的物业管理价格机制,引导和监督各方履行物业服务合同。深化城市公房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住房维修管理的市场化、社会化改革。建立健全住房专项维修资金制度,规范维修资金的归集、管理和使用,保障住房的维修和正常使用。

(六)推进行政管理机制创新,完善建设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制度保障。

推进依法行政,完善政务公开和办事公开制度。进一步加强立法工作,改进立法方法,完善建设领域法律法规。继续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深入贯彻《行政许可法》,完善配套制度,简化审批流程,改进审批方式,逐步建立行政许可实施情况评价制度。严格建筑、房地产企业和中介服务机构的市场准入,研究建立退出机制。完善政务公开和办事公开制度。研究探索在城乡规划、房屋拆迁和城市管理等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领域推行政务公开的有效途径。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要求,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理顺执法体制。总结“四五”普法经验,研究部署“五五”普法工作。全面推动各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立稽查制度。加强对部管社团的指导和监督,充分发挥社团“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

预防和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继续贯彻《信访条例》,严格落实信访责任制,畅通信访渠道,引导群众以合法、理性的方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继续抓好城镇房屋拆迁、拖欠工程款清理和出租汽车行业稳定工作。对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苗头和不稳定因素进行梳理排查,掌握情况,措施到位,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把问题解决在基层。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综合防灾能力。加快城市管理的机制创新和体制改革,组织推动上海市12319服务热线和数字化城市管理相结合的试点工作。严格执行城建档案管理制度,做好地下管线等重要城建档案的收集工作,加强城建档案信息化管理。建立健全建设领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完善各级安委会上下通达的信息传送制度。全面落实城市地铁、地震、燃气、供水、桥梁、建设工程事故应急预案,特别是要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城市燃气、城市供水等市政公用事业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城乡抗震防灾工作,重点是做好农村房屋抗震和灾后重建工作。

健全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完善城乡建筑安全、工程质量监管的长效机制,理清安全监管职责,健全监管体系。制定和实施勘察、设计、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标准,推行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加强对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动态监管,进一步落实监理企业的安全责任,实现安全生产控制指标的继续下降。加强对大型公共建筑、村镇工程、滑坡崩塌地质灾害易发区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强化工程在全使用周期的使用安全监管。

推进建筑企业和勘察设计单位改革。深入贯彻落实建设部等六部委《关于加快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鼓励企业跨专业、跨地区实施组织结构调整,形成一批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加大重要工艺、大型技术装备和高难度施工技术开发力度,逐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和专有技术。积极推进工程总承包,改进建筑项目组织实施方式。积极开拓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稳步推进勘察设计单位改革,大力发展和完善工程咨询服务体系。

加强建设系统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建设系统行政领导干部培训,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和《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加快实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制度,启动实施物业管理师等执业资格制度,规范执业人员的执业行为。建立建设系统专家库。实施建设行业“阳光工程”和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加快建设系统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和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修订完善职业技能标准规范,组织开展全国建筑施工技能大赛。大力开展生产操作人员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培养。

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成果,落实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大学习贯彻《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力度,切实抓好《落实〈实施纲要〉2007年底前工作要点》提出的各项任务。认真抓好建设系统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组织开展行风专项治理,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积极推进建设系统廉政文化建设,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权力观教育和从政道德教育。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诚信建设、创建文明行业、典型培育宣传为重点,抓好行风建设。

此外,还要开展建设行政管理体制课题研究,提出完善建设行政管理体制的对策,建立和完善职责明确、决策科学、运转高效、程序规范的建设行政体制和机制;积极做好加入WTO后过渡期建设领域的应对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做好WTO服务贸易新一轮谈判工作,进一步落实内地与香港、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办好第五届世界水大会和第二届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推进有关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工作。

四、关于《建设事业“十一五”规划纲要(讨论稿)》的说明

提交会议讨论的《建设事业“十一五”规划纲要(讨论稿)》(以下简称《纲要》),既是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一个重要专项规划,也是“十一五”期间统揽建设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规划。制定规划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十一五”期间建设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意图和目标,明确工作方向、工作重点和主要任务,提出保障战略目标实现的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以及相应的政策支持体系和引导调控机制。

《纲要》主要突出了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强调通过转变城镇发展模式、实施建筑“四节”、推进建设科技创新,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二是强调转变政府职能,按照“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要求,立足于全面履行政府职责,提出了改善当前城乡建设薄弱环节的要求,重点明确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市场监管与质量安全管理、完善综合防灾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工作任务。三是注意与相关规划的衔接,强调规划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四是注重了中长期规划与日常业务工作的协调,强调规划与各项业务工作相结合,将各业务领域的工作纳入规划,并体现到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和要求之中。

做好建设事业“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是明年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部里将根据本次会议讨论的意见,对《纲要》做进一步修改完善。各地也要结合当地建设工作的实际情况,按照当地政府的统一部署,认真做好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工作,确保“十一五”建设事业各项工作的顺利起步、良好开局。

同志们,明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任务十分艰巨,建设部门责任重大。让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锐意进取,恪尽职守,努力工作,切实完成2006年的各项任务,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做出新的贡献!

城乡建设发展历史 篇2

一、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意义

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是破解农业、农村、农民工作难题的根本出路, 是推动城乡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举措, 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

1.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我国农业基础脆弱, 农村发展长期滞后, 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根本原因就在于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打破。近年来, 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背景下, 农村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流失的速度明显加快, 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更加突出。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就必须在发展战略和政策取向上作出重大调整, 加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深层次障碍, 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

2.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 我国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为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创造了良好条件。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展不平衡, 差距主要在农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 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只有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加快农村发展, 缩小城乡差距, 才能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目前, 城乡发展不协调,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一些农民权益受到侵犯, 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因素。只有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从法律、制度、政策上努力营造公平正义的环境, 从收入分配、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民权利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采取措施, 着力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才能使广大农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足, 使广大农村安定有序、充满活力。因此, 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加快农村发展、改善农村民生, 就抓住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环节。

二、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国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方面已经取得了明显进展, 但长期形成的城乡失衡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 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1.城乡割裂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

构建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 是追求社会公平的内在要求。目前, 我国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在城乡之间差别巨大, 成为是阻碍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问题和矛盾。我国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将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直接与城市户口联系起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劳保待遇, 也以病假、生育、退休、死亡等单项规定的形式逐步完善起来。城市的集体企业, 大都参照国营企业的办法实行劳保。城市就业人员除享有劳保待遇外, 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城市社会福利制度还保证了具有城市户口的居民可享有多种补贴, 在业人口可由其所在单位近乎无偿地提供住房。总之, 具有城市户口的居民可以享受养老、失业、医疗、生育和工伤等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而广大具有农村户口的农民, 则不能享受任何相关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 只能靠自己出钱。

2.城乡割裂的财税制度。

新中国成立初期, 我国采取了重工业优先发展和城市优先发展的战略, 并采取一系列抑农促工、强城弱乡的财税手段来保障这一战略的实施, 造成我国城乡差距的迅速扩大。一是在财税收入上, 加大农业和农村剩余向工业和城市转移。1952-1989年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 国家从农业中获取了9716.75亿元。加上农业税1215.86亿元, 共达10932.61亿元。二是在财政支出上, 重点向工业和城市倾斜。在城市, 一切公共设施的建设经费和开支均由国家、政府和全民单位负担。但在农村, 农民必须自己出钱办中小学、办医疗、文化事业、道路、水电几乎农村中的一切公共设施。这种城乡严重割裂的财税体制, 严重制约着城乡协调发展。

3.不对称的城乡土地制度。

城乡土地的不对称性, 使农村无法与城市平等地分享由发展机遇带来的资源收益。一是农民土地包括宅基地的使用权收益和附着物所有权收益很难流动, 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民的流动。应当尝试对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边界进行界定, 对征用土地用途进行严格限定, 缩小国家强制性征地范围, 以使其更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需要。二是缺乏对农村强制征地的严格限制, 而且对失地农民的补偿标准偏低。现行的补偿标准配合广为施用的征地权利, 而且征地后的土地增值收益大都流向了城市, 已经导致社会的不满和政府对征地权的滥用。三是农村土地承包法虽然为承包农民提供了更大的交易土地的自由, 但没有提供以承包权进行抵押的法律基础。四是与城市居民拥有的处分其房屋的权利相比, 物权法草案对农民在处理房屋及其房屋下面的宅基地方面的权利限制的过于严格。

4.城乡有别的户籍管理制度。

目前, 我国户籍制度对于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阻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依附于户籍制度上的城乡有别的各种劳动就业、教育培训、社会保障等制度, 这一系列的政策保障大部分都是政府应该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 但实际却是拥有城市户口的可以享受, 农村户口的则不能享受。二是户籍制度中对居民户口身份迁转的严格限制。根据政策规定, 只有少数几种特殊情况才有资格申请将农村农业户口转为城市非农业户口并迁入城市享受相应待遇。三是城乡有别的户口管理制度削弱了户籍制度在人口信息统计方面的功能。我国户籍管理制度是根据居民的城市户口或农村户口身份进行建立的, 这样, 在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方面, 就不能很好的考虑城市的实际居住人口规模, 造成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教育、医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不能满足当地居民特别是长期居住在当地而没有当地户口居民的需要。

三、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对策

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 既需要中央加大强农惠农的政策力度, 也需要各地积极探索, 大力推进农村制度创新。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 各级党委和政府责任重大, 要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 依靠广大农民的智慧和首创精神, 把各项改革不断引向深入。

1.改善民生, 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之所以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核心, 首先是因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最能够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诸多制度安排中,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直接和个体相联系的, 能够最直接地促进人的发展。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恰恰是政府推动城乡一体化的目的和出发点。另一方面, 城乡居民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差异是城乡差异最重要的环节。由于城市部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就存在相对完善的保障制度, 因此, 在近年来通过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制度转换, 比较容易建立起与市场经济制度相容的社会保障制度。目前, 在城市已基本建立起养老、失业和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网, 以及最低生活保障的最后社会保障线。相形之下, 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社会保障水平的差异不仅是导致城乡之间的福利差距的直接原因, 也是阻碍城乡一体化最重要的制度条件。因此, 缩小城乡居民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差异是打破多年来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最有效的手段。

2.增加投入, 调整优化支出结构。

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 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不断加大“三农”投入,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立各级政府合理负担的财政投入体制, 依法安排落实好农业和农村的财政支出, 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落实好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政策规定, 逐步增加财政对农村教育、卫生专项转移支付力度, 增加对农村水利、环境整治、道路建设等基础设施的财政投入,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进财政资金使用方式, 通过运用参与投资、专项补助、资金配套和贷款贴息等方法, 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3.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

这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要前提。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本制度。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 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土地承包经营流转, 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 不得改变土地用途, 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在确保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的前提下, 对现有土地进行科学规划和安排, 搞好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合理布局, 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率。必须切实改变城乡分割的行政管理体制, 理顺规划体系, 打破城乡规划分离的状况, 建立城乡一体的规划制度, 通盘考虑和安排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 统一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

4.统筹城乡社会管理。

这是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要基础。要适应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需要, 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改变城乡分割、条块分割的管理方式, 逐步形成城市工作与农村工作对接、良性互动的新格局。坚持服务农民、依靠农民, 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机制, 加强农村社区建设, 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放宽中小城市人口服务落户条件, 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推动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推进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法制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 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与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秦峰.用现代理念建设新高陵[N].陕西日报, 2009-07-07 (4) .

[2]周国富.全方位推进城乡统筹发展[N].人民日报, 2004-11-16 (9) .

城乡建设发展历史 篇3

一是统筹发展城乡社会保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不断改善和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同时,加快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统筹发展城乡社会保障。力求形成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以使全体国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成果。这既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是统筹发展城乡社会保障是扩大居民消费,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当前,与强劲的出口和投资需求相比,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着国内消费需求相对不足,尤其是农民和低收入群体消费不足的问题,影响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统筹发展城乡社会保障事业,能够减少城乡居民的后顾之忧,改善其消费预期,增强当期消费。这是扩大居民消费特别是挖掘农民消费潜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内需与外需平衡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持久动力的重要保证。

三是统筹发展城乡社会保障是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改善民生的有效途径。中国正处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关键阶段,也是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时期。社会保障作为社会运行的安全网和稳定器,是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手段。我们的发展不仅要追求效率,也要注重公平;不仅要加快经济发展,也要推动社会进步;不仅要增加物质财富,更要全面提高全体国民的生活质量。统筹发展城乡社会保障事业,对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高低收入群体尤其是农民收入,逐步解决其各种生活风险等民生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一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做好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工作。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发展始终是第一要务。关键在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针对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当前要努力缓解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的矛盾,努力扩大居民消费,控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积极促进就业,着力解决突出的民生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为城乡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二是坚持统筹规划,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协调发展。要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实力,针对城乡社会保障事业的不同特点和薄弱环节,加强对社会保障理论和实践的全局性问题研究,统筹规划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的发展。适应社会形势的变化,不断改进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强其适应性和普惠性,保障不同群体、不同地区的社会保障需求,促进城乡社会保障事业的协调发展。

三是加大政府投入,促进社会保障领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不断加大对社会保障领域的投入力度,加强对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窗口服务、康复设施、养老设施等建设的支持。合理配置地区、城乡间的社会保障服务资源,改善落后地区的社会保障服务条件,切实提高社会保障领域的公共服务质量。

四是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要正视我国城乡、区域的巨大差异,从现实国情出发,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解决好城乡社会保障中的制度覆盖问题。如农民工、农民群体的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问题。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能力,逐步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水平,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城乡建设发展历史 篇4

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它卓越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成效,已经为我们党近百年的奋斗历程所充分证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一开篇就纵观历史,开宗明义地强调指出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使中国面貌焕然一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讲话”围绕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这一核心思想,全面深刻地阐述了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牢记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等重要思想。“讲话”最后高度概括地告诫全党:“90年来,我们党取得的所有成就都是依靠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这一点我们

敞开大门,接受群众阅评,广泛听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请他们就一些重大问题进行论证,献计献策,真正做到集思广益,努力提高城乡建设水平,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宜居和谐的生活环境。

坚持群众路线,推进城乡建设和谐发展,就要依靠群众力量,凝心聚力,合力攻坚。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城镇化战略,城乡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无论是市区还是乡镇到处可见热火朝天的工程施工场面,到处可见那些紧张而忙碌的建设者们加班加点、昼夜施工的情景。今年国庆长假期间,菏泽城区大多数工地都在紧张施工,上千名工人放弃了节假日休息,放弃了和家人团聚的机会,忙碌在施工一线,赶进度、保工期,全力推进工程建设进度,正是由于建设者们的奋力拼搏、无私奉献,菏泽城才一天天变得更加靓丽、更加美好。另外,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老城区街道狭窄,工程距两旁房屋较近,行人车辆多,地下管线混乱,再加上人员关系复杂,协调工作难度较大,这也需要依靠群众,积极争取广大群众的理解、配合与支持,推进工程的顺利进展。总之,城乡建设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协作配合、共同努力,坚持群众路线,紧紧依靠群众力量,才能发挥最大的整体效能。

坚持群众路线,推进城乡建设和谐发展,就要认真开展

提升了我市居民的文化娱乐水平,演武楼成功承办了“十一运”武术散打比赛,被组委会评为“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优秀场馆”,大剧院、演武楼和牡丹广场的建成,成为菏泽市区标志性建筑和最具现代气息的景观场所。菏泽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场去年投入运营,已累计处理生活垃圾10万余吨,城区环境面貌得到进一步提升。村镇建设工作更是从老百姓最关心的事情做起,让广大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今年以来全市修建村镇道路长度590公里,新铺设供水管道325.5公里,排水管道43.2公里,新增绿地27.3公顷,新增住宅建筑面积 570万平方米,新增公共建筑面积89万平方米,新增生产性建筑面积190万平方米。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成效显著,全市共启动整村改造建设项目299个,开工建设总户数达到10.08万户,改造危房3.3万户。积极探索建立乡村卫生保洁的长效机制,在全市22个重点乡镇建设了污水处理站和垃圾中转站,有效地提高了村镇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我们要时刻牢记和坚持“三个一切”,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推进城乡建设事业的和谐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城乡建设发展历史 篇5

旬邑县太村镇党委书记张 克

(2012年3月)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统筹城乡发展,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轨、发展方式转变、社会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统筹城乡发展,打破二元结构,构建和谐社会,是广大领导干部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也是基层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难得机遇和严峻挑战。我所工作的太村镇地处旬邑县中部塬区,镇政府距县城5公里,总面积100.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28万亩,辖29个行政村4.8万人,是旬邑县第一大镇。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统筹城乡发展主线,按照“高举发展旗臶,抢抓发展机遇,创新发展机制,推进富民兴镇”的思路,用发展凝聚人心、树形象,团结带领全镇人民,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办成大事,办好实事,办妥难事,特别是突出新农村建设和重点镇建设两大重点,统筹镇域经济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镇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一、修编完善规划,规范城乡统筹建设。规划是发展的依据和蓝图,没有大手笔的规划就没有高标准的发展成果。在推进镇

域统筹发展进程中,我们紧紧围绕建设个性鲜明的特色城镇,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从未来10年乃至20年的发展需要出发,充分考虑人口数量、产业基础等发展现状,把城乡建设与长远发展、提升品位与突出特色、完善设施与服务群众紧密结合起来,科学合理确定新农村建设规模和空间布局、产业定位和发展目标,以及工业园区布设、生态环境保护等,镇区规划上,围绕完善基础设施这一重点,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先行规划镇区道路、供排水、垃圾处理以及通讯、供电等基础设施,搭好框架,为建设打好基础。同时,依托镇区、主干道路规划建设中心村,进一步拉大城镇框架,聘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规划设计院和陕西中晟设计院编制完成了《太村镇总体规划》、《太村镇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研报告》;新农村规划上,坚持因村制宜、因户制宜、量力而行、节俭节约的原则,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综合考虑农村地理位臵、经济基础、人口数量等因素,修编完善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基础建设、精神文明、组织建设等子规划,使之相互衔接、自成体系,为打造经济发展、功能完善、服务一流的现代城乡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壮大特色产业,支撑城乡统筹发展。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欠发达是最基本的国情。为此,我们始终把发展特色产业、扩大经济总量作为推动镇域发展的第一要务。按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总体要求,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全镇粮食播种面积达到2.5万亩,总产1.1万吨,地膜玉米种植达到2万亩,总产1.37万吨,粮食产业稳步增产。积极建设生态果园和苹果标准化示范园,全镇果园面积达到6.5万亩,总产量达7.56万吨,建成百亩以上标准化示范园10个、绿色有机苹果基地1.5万亩,栽植核桃、柿子、花椒等经济林8600亩,苹果产业不断提质增效。抢抓百万头生猪大县建设机遇,引导鼓励农民发展生猪养殖,新建600头商品代种猪场5个,百头养殖示范户125个,并建成百头肉牛养殖场、奶牛养殖场、孵化场,畜牧产业规模持续扩张。大力发展蔬菜专业村,专业户,新建蔬菜大棚150座,占地面积达到289亩,每棚年产值3万元以上,做大做强西甜瓜种子繁育基地、花子馍、乌鸡养殖等特色产业,特别是依托唐家文化资源禀赋,大力发展“农家乐旅游”、“田园风光游”、“农家体验游”,并积极发展劳务输出,全镇年均输出9000人次,年人均务工收入达1万元以上,多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坚持借力发展不动摇,狠抓招商引资,引进绿野果业公司、北山果业、蓝海果业、志锋果业、全民果干厂、精工彩钢厂、面粉厂、恒信果业、中盛源果蔬、新汶矿业、凯德瑞啤酒等企业,依托太村产业园区,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发展产业链、企业链,辐射带动全镇工业有序健康发展,形成了三次产业相互促进、联动发展的格局,进一步扩大了全镇经济总量,为统筹城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推进新村建设,夯实统筹发展根基。农民问题是中国的根本问题,农村建设是统筹发展的瓶颈所在。要解决统筹发展的难题就必须解决农村发展的难题,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就必须加快农村开发建设步伐,改善农村发展条件,夯实统筹发展基础。近年来。我们太村镇按照抓点、连线、扩面、整体提升的工作思路,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步伐,全镇新农村建设呈现出全面提升、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2008年至今,全镇建成了琅琊洼、店头、赵家等13个新建示范村,坳乔、南宫、唐家、上官庄等12个旧改示范村,赵村、刘家、上南子等6个巩固提高村,完成坳乔、琅琊洼、罗家、张家村、赤道村等村级阵地建设20个。同时,完成了后堡子、赵家等6个村易地搬迁及配套设施建设。改造农村电网25个村、152公里,建设了孟家咀等30个村人畜饮水工程,修筑安家、上魏洛等43个村通村公路195公里,全镇通村公路里程达到225公里;绿化造林3900亩,复垦老庄基15个村,新建沼气池2250口,安装太阳能4500台,搭建吊炕3200铺,改建卫生厕所2160个,以中心村建设为重点,全力狠抓民宅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从基础层面缩小城乡差距,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全面改善。

四、强化镇区建设,引领城乡统筹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城乡关系论”中提到: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发展的新阶段,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的渐进过程。就实际情况而言,加快城镇建设、加快城市化进程是城乡一体、统筹发展的连接点、关键点。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生态、人文、精致、宜居”的目标,抢抓全省重点镇建设的历

史机遇,以园区为依托,以镇域为中心,全力狠抓规划、建设、经营、管理四个关键,加快重点镇建设步伐。2010-2012规划总投资13062.7万元建设镇区。2009年投资3828万元,完成了福兴街道路改造、中学寄宿楼、中医医院综合楼等6个项目建设。2010年投资8614.3万元,完成了创业大道北延伸段等3条道路和太村商贸楼、三和商城建设任务。2011年,总投资4981万元,其中投资2700万元续建创业大道北延伸段、兴业路、书院路尾留工程建设任务,铺设两侧人行道地转6.8万平方米;投资270 万元,安装街灯198盏;投资1300万元,建设占地15亩的配水厂检测楼及辅助设施;投资600万元开工建设镇政府机关办公楼;投资380万元正在建设派出所办公楼;投资400万元完成福兴路改造工程。赤道社区建设城区街道2.9公里,商业门店80户,中心文化广场2个,初步建成了环境优美、商贸活跃、人气旺盛的山水园林明星城镇。同时,在加快城镇化的进程中,我们坚持建管并重的原则,积极运用市场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全面加强城镇管理,巩固绿化、亮化、美化、净化成果,提高了城乡文明水平。

总之,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进程中,我们立足乡镇工作实际,从新农村建设和重点镇建设两个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力求破解瓶颈的途径越来越多、发展的进程越来越快,经过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推进统筹发展的进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

一是土地难题。随着城乡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和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需要的建设用地越来越多,使得建设用地需求和耕地红线的矛盾不断加剧,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用地上报难、审批难、征地难的问题愈来愈突出,有项目无土地,有资金难征地,严重制约了城乡建设步伐。

二是资金难题。资金是建设的保证,是城乡一体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一直以来乡镇没有可靠财源、稳定财源,经济基础非常薄弱,保运转很困难,产业发展、设施建设更是难上加难,加之缺乏信用担保和融资平台,商业银行贷款政策变化太快,城乡建设资金融资问题非常突出,融资难已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致命瓶颈。

城乡建设发展历史 篇6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严重的二元结构,城乡分割,城乡差距不断扩大,“三农”问题日益突出,主要体现在农业收入低下、农民素质不高、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难等方面。为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中央提出实施城乡统筹。“城乡统筹”是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促进农村和城市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有效形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然而城乡统筹的关键是城市带动乡村。城市带动乡村是世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共同规律,也是**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总体思路

结合**工业、农业、旅游业发展实际,实施“一区两镇三带”发展战略,即:建设一个现代田园式工业新区,形成两个功能互补、紧密连接的优美小镇,建成节约型低碳工业带、田园式城市生活带、生态型旅游休闲带。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以天宣公路、松会路为主干,新建一纵一横快速通道,形成综合交错立体环绕交通网,同时推进生态化、信息化、1

网络化设施建设。在生态建设上,建成两个湿地公园和水体公园,形成盘西生态休闲旅游产业带。在产业发展上,加快技术创新和传统产业改造,在东部建设节约型低碳工业带;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大力发展蚕桑产业,推进蚕桑产品深度开发,在中部建设低碳特色农业产业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河西为中心建设生态休闲旅游产业带。把挖掘农业自身潜力与工业反哺农业结合起来,把扩大农村就业与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结合起来,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稳步推进城镇化结合起来,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形成城乡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建成“重点产业支撑、快捷交通连接、优美小镇点缀、低碳农业衬托”的**新型城市农村统筹协调发展区。

二、主要实现途径

通过实施“六个一”,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即:成立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机构,配强一个领导班子,做好一个科学规划,盘活一片开发土地,引进一批重点项目,找准一个推动工作的突破口;带动实施“一区两镇三带”发展战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一)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机制,从根本上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

一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积极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农村工业向城镇工业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农户集中。坚决

扫清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优化配置的障碍。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统筹城乡生产力布局。在充分有效地利用城乡资源、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正确处理工业与农业、城市工业与农村工业的关系,实现城乡生产力布局的合理化、科学化、一体化。

二是统筹城乡规划建设。把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一纳入政府宏观规划,统一编制城乡规划,促进城镇有序发展,加快农民梯度转移,让更多农民享受城市文明,分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编制城乡产业发展规划,优化产业发展布局;构建环境、交通、电力、信息、教育、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满足城乡居民生产生活需要;编制城乡用地规划,合理布局建设用地、住宅用地、农业用地与生态用地。

三是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重在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特别是农村教育、卫生事业。财政今后新增的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的经费投入,主要用于农村,由于逐步改善农村的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条件。

四是统筹行政管理体制。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与城乡统筹发展相适应的政府管理体制,加快改变一些职能部门只管城镇不管农村的城乡分割的组织管理体制,改革

城乡分割管理、规划分权、基础设施建设分开的模式,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重新设置农村综合部门的机构,建立完善城乡一体化组织体系。

(二)构建农民素质教育体系。要统筹全局,狠抓落实,切实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促使农民突破传统的小农观念,具有现代化的技术文化素质、开放化的思维意识、市场化的竞争观念。一是要建立村级农民学校,使之与镇文化站及县农函大、县党校一起建设成全县的农民教育网络。二是聘请退休干部、工人、教师及有心于农民教育的同志担任义务教员,服务农村教育。三是要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

(三)构建保护“三农”的政策体系。加大财政支农力度,扩大农业保险范围,降低农业灾害损失。建立公共财政对农村发展的扶持机制,政府的基础设施投资要向农村倾斜。尊重和完善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落实减负政策。将农村低保人群纳入全社会保障网络,为贫困农民提供最低生活保障。

(四)构建城乡统筹的社会就业体系,处理好城市下岗失业人员与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关系。要通过多种途径使下岗失业人员掌握新的就业技能,形成新的就业意识,提高对就业机会的反应能力。同时,可鼓励部分劳动力到乡村就业,包括进入乡镇企业和进入农业,特别是承包开发耕地或非耕地资源,推进农业规模化发展。要扩大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

建设,如道路交通、供电网络、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整治等,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要保持乡镇企业发展的稳定性,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向二三产业转移。

城乡建设发展历史 篇7

1 科学规划城乡空间布局

我们说,“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也就是说推进工业化时不要忽视农业,推进城镇化时不要忽视农村。但是,城镇化不等于把所有农村都变成城镇,城乡一体化绝不是城乡一样化。如果按照克隆现有城镇的思路去改造“城中村”,把中小城市附近的农村统统改造为城区,弄得看上去全是钢筋、水泥筑成的高楼大厦,并认为这是城乡一体化,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的目的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改变农村包括“城中村”的落后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决不是要消灭农村,这一点必须看得十分清楚。无论现在和未来,都不可能把所有“城中村”全部变为城镇。早在一百多年前,现代城市规划学的老祖宗霍华德说:“理想的城乡结构,就是让城市的活力和文明涌向农村,而让农村的山野风光在城市驻足。”这也就是说,我们城市一定要有通风口,要有绿地,在这些地方就不能搞房地产,不能盖高楼大厦。按照温总理的话,就是要“注意以城市繁荣带动农村的发展”。根据有机的城乡空间布局和实施带动战略的要求,我们何不换条思路,把“城中村”改造成花园、游园、公园或农家乐园。这样一来,不大兴土木,不动迁农户,按照园林绿化的规划要求,把农民的房屋和院落进行改造,建设成旅游景点或旅游服务用房或服务兼自用房,例如,加个顶、刷个墙、搞个造型、穿衣戴帽,这样就把“城中村”或“城边村”改建成别具乡村风情的公园。在这个公园不收门票,还可以品尝地方风味小吃,可以观看地方剧种表演,可以休闲娱乐……这样因地制宜的乡村游园和农家乐园的改造工程费用,由政府、村委会和农户三方共同承担,比起数以亿计的拆迁建设费不知要节省多少,从而避免出现大的折腾和反复,避免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巨大浪费。而且后期不用请人来维护、管理这个公园,因为这是农民自己的家园,自家的房子还可作客房、开茶馆、搞农家乐。

2 重点优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推进城镇化,发展城市建设普遍存在一个误区,就是城市往往将多种资源都集中于城区建设,对郊区和“城中村”投入极少,由此带来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导致“城中村”面貌更显破旧,生存环境更趋恶劣,农民增收更加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城乡差距不是缩小而是扩大了,二元结构不是弱化而是强化了。

实际上,城镇和农村都要立足于基础设施建设,都要着力形成一个别具特色的良好环境。“城中村”的改造必须及早考虑这一问题,按照其功能定位,纳入城乡统一发展规划,否则将陷入为时已晚的境地。扩城不一定平推式地向四周发展,可采用放射式或跳跃式扩展。“城中村”利用现有或规划中的城市交通、水网、消防、通讯、电力、文体、环卫、市场建设等基础设施,加上其内部环境优美,学校、医院、商店、道路、环保、绿化等软体设施齐备,而且具有较高的运转水平。可想而知,“城中村”的村民有农田、林地,生活舒适、安逸、恬静,空气清新流畅,令人心旷神怡,不仅自己乐居,而且很多城里人也愿意在这些地方居住。也许在不远的将来,我们这些中小城市也会出现西方发达国家近20多年出现的“逆城市化”现象,也就是说,城里的有钱人开始纷纷迁往农村居住。尽管这些现在尚未成为现实,但是应留有充分余地,夯实基础。

3 关键抓好城乡产业协调

发展是第一要务,就业是天赋人权。“城中村”的改造建设也必须在发展中才能得到很好解决。为此,关键要抓好城乡产业协调。

一般情况下,“城中村”靠近城市,也就是接近市场,产业发展要定位在“服务城市、服务市民”上。发展都市农业。绿色食品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是都市农业的两项基本功能,也是作为经济中心的中小城市不可缺少的两个重要支撑点。在抓好以特色蔬菜、苗木花卉、时令水果、规模养殖为重点的现代农业产业,实现集约高效发展的同时,引进现代农业生物产业,即微生物、饲料、肥料、药物、生态环境保护剂等,逐步实现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产业化,要见缝插绿,美化香化环境。

休闲经济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又一重要连接点。围绕旅游购物、餐饮服务、夜间游玩、文化娱乐、休闲养身、体育健身,把服务业做大做强。另外,通过盘活“城中村”内国有企业或集体企业闲置的土地和房屋,充分利用现有的文化体育设施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比赛项目,增加门票和配套服务收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体育需求。

大力发展服务业,增加就业岗位。资料表明,现代城市社区内每2.5户~3户就能提供一个就业岗位。发达国家的社区经济份额已占20%~30%,而我们目前不足5%。根据服务对象不同:1)安排“城中村”居民发展便民服务,如:社区服务、家政服务、保安、养老托幼、食品配送、修理、废旧品回收。2)公益性服务,如:道路绿化、广场管理等。3)后勤保障,如:物流管理、保洁保绿、商品快递等。通过以上多条渠道,解决“城中村”居民就业问题。

4 着力统筹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按照“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通过三大保障体系建设和统筹城乡公共服务:1)农民基本权利保障。主要是村级民主制度建设,要全面落实广大村民的知情、参与、管理、监督权,建立健全县乡村社四级群众工作网络体系,确保村民服务只进一道门,办事只到一扇窗,诉求只找一个人,解难只填一张卡,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有话就说,有怨就诉,有事就办,有难就解,唤发群众自力更生、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2)社保体系。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解决村民养老、医疗、社会救助、社会服务等问题,目前,国家实行的“新农合” 制度和农民养老保障制度这两项制度非常得民心,若能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援助制度、就业管理制度,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帮扶失地农民,尤其是“40,50”人员等弱势群众就业、积极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帮扶、社会互助和社会慈善事业,“城中村”将会进一步稳定和谐。3)社会文化教育保障体系。通过创业培训、 职业教育使村民掌握一至两门实用技术;通过文化普及教育,通过群众自编自演自娱活动,通过医疗卫生制度改革和食品安全法的实施,使群众掌握卫生、礼仪、食品、传统文化、保健等方面知识;通过“八荣八耻”荣辱观教育,使村民爱国、爱村、忠信仁义、崇尚科学、破除陋习,形成文明大国农民所具有的社会价值观和国民精神。

总之,中小城市“城中村”的建设直接考验着政府的智慧,统筹城乡一体化将是一育信于民众,筑誉于社会,城乡和谐发展的大课题。我相信,我们一定有能力解决好这一世纪难题。

摘要:针对目前我国城乡格局发生变化的现状,提出科学规划城乡空间布局、重点优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抓好城乡产业协调、着力统筹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城乡规划建设策略,以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关键词:城乡建设,规划,布局,城乡一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城乡建设发展历史 篇8

注重统筹规划,加快一体化建设

惠阳区定期组织区老建办、老促会、发改局、农业等部门,开展老区建设的检查、调研、慰问等工作,针对老区发展的现状和突出问题,研究解决的思路和措施。坚持将老区建设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等统一规划,同步实施。同时还将老区建设作为促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抓手,对老区的生产布局、道路交通、公共服务设施、住宅改建等进行统筹考虑、科学规划,有序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注重发展经济,提高群众收入

惠阳区始终把尽快帮助老区群众致富奔康作为第一要务,坚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老区镇村经济。一是优化整合产业布局,促进老区经济均衡协调发展。二是培育特色农业和效益农业,形成了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国家、省市级示范区,同时,还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农户增收。三是实施扶贫开发、村企共建,动员社会各界支持和反哺老区建设,捐资助学、扶危济困。目前,老区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5万元,部分条件较好的收入达10万元以上;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500元以上,消灭了贫困镇和贫困村。

注重基础建设,建设“双宜”老区

惠阳区坚持倾斜投入,全面加快老区的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整治,老区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不断优化。已完成老区行政村村道硬底化改造670多公里,实现村村通公路、通公交车、有候车亭。完成老区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和垃圾清运车配置,老区村都成立了环卫队,建设了垃圾池。沙田镇创建为省级生态镇,全区15个老区村为区级以上生态示范村。

注重改造民生,解决老区困难

惠阳区在推进全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改革中,优先解决老区的民生问题,着力推进系列民心工程。一是改善老区教育条件,2009年全部老区镇创建为“省教育强镇”。二是改进老区卫生服务,实现镇镇有医院,全部老区镇均先后创建为市“健康强镇”。三是发展老区文体事业。老区实现了文化站建设等“五项文化惠民工程”全覆盖。四是提升老区就业保障,实现了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全覆盖。五是加强老区文明法治和基层组织建设。老区镇均创建为市文明镇,51个老区村为区级以上文明村,其中秋长白石为“省文明村”,良井霞角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另外,还设立“党内关爱扶助金”,在重大节日期间,对老游击队员、保垒户、烈士家属和有困难党员开展“送温暖”活动。

注重遗迹保护,弘扬老区精神

惠阳区辖区内保留较为完善的革命旧址和名人故居有62处。该区充分发挥这些资源优势,致力把革命老区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党史党性教育和文化旅游的主阵地。区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1000万元用于文物古迹保护,修缮了廖似光故居、横排浪农民夜校等革命旧址,建成矮岭村民小组革命历史纪念馆、镇隆高田“四大半围”起义纪念点、淡水新桥烈士墓园、新圩新联烈士墓园等。2011年开始整合叶挺故居、叶挺纪念馆等资源,建成了叶挺将军纪念园,去年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免费向社会开放,打响了叶挺将军品牌。秋长镇成为全市首个国家和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上一篇:2020年意识形态工作总结下一篇:村街环境保护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