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历史景观

2024-06-03

城乡历史景观(共7篇)

城乡历史景观 篇1

0 引言

都江堰于2000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都江堰水利工程以其独特的水利工程技术创造了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水利方式。都江堰不仅是世界上唯一有着2000多年历史, 且至今仍发挥重要作用的古代水利工程, 同时也是集宗教、文化、政治和建筑为一体的文化遗产。

2008年四川地震, 对整个都江堰市造成了破坏。在这个背景下,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做了《都江堰灾后重建总体规划 (2008—2020年) 》[2], 对该城市进行了重建规划与管理。但存留一定的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 对于整个水系统缺乏一个系统的、有机的、连续的规划与控制。贯穿于城乡村的完整的森林、城市河道、农田水利系统没有纳入统筹考虑。2) 在规划中没有强调都江堰作为水利遗产对所在城市的自然与人文系统的重要作用, 其对城乡统筹发展的意义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如除都江堰主体工程的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外, 涉及到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宗教和文化遗存等非物质要素被忽略[3]。因此都江堰世界遗产价值需要亟待被挖掘, 城乡历史景观需要亟待被重塑。

1 城乡历史景观保护的新视角

在城市化和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 国际上一种日益成熟和完善的新思路在城乡历史景观保护中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城市历史景观 (Historic Urban Landscape) 作为一种新的方法论被人们认识和运用。

1.1“城市历史景观”概念的缘起与发展

2005年教科文组织在维也纳召开会议, 讨论符合保护遗产价值观的历史区域的现代变革问题[4], 倡导在城市保护与现代城市发展之间建立一种全面、和谐的关系, 以保护城市历史景观的完整性。形成并通过了《保护城市历史景观宣言》 (Declaration on the Protection of Historic Urban Landscapes) , 强调城市发展要满足动态需要, 也要考虑对原有地脉的尊重。这体现了对历史名城管理认识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

《维也纳备忘录》重视有遗产意义的总体城市历史景观的发展, 其中城市历史景观的概念超越了“历史中心”“集合体”或“周围环境”等传统词汇, 将更广阔的地域与景观环境及历史文脉纳入考虑范畴。其中要素包括土地的使用和类型、空间组织关系、视觉关系、地貌和植被以及各种技术型基础设施[5]。

同时, 相关国际机构也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历史城市及其周围大环境保护的准则性文件, 其中包括各种宪章和建议。如:《西安宣言》 (2005) 强调“与物质、视觉、精神及其他文化的背景环境之间所产生联系”之历史区域的重要性和独特性;《魁北克宣言》 (2008) 关注于“赋予遗产地内涵、价值、情感及神秘色彩的”, 强调有形与无形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促进。

1.2“城市历史景观”的本质

1.2.1 作为城市历史遗产保护新的方法论

“城市历史景观”首先是一种思维方式, 它是一种观察、理解城市及其城市组成的方式, 它将城市物化为是自然、社会和政治以及经济过程在空间上、时间上的建构产物, 它关注物质的城市的建筑与空间, 也同样重视城市中无形的礼制与价值[6]。这其中包含了多个层面, 如城市的象征性特质、无形遗产、价值认知、城市历史景观复合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1.2.2 作为城市历史景观的管理工具

城市遗产保护是世界公共政策的一个重要部分, 城市历史景观中“景观”强调城市一切物质、非物质要素相互作用后的整体的、真实的、可视的、可感知的外化结果,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景观可以作为城市的目标管理对象。

1.3“城市历史景观”关注的焦点及典型特征

城市历史景观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强化城市识别性, 突出场所精神和归属感;平衡城市新旧的关系, 强化与历史的联系;加强城市与自然的联系, 强调可持续性。

典型特征的主要表现如下:具有城市中所有文化和自然价值经历史层累而成;包括所有自然和文化的属性要素;涵盖有形要素与无形要素;突破传统的“历史城镇”“历史街区”空间界限;指向所有的历史脉络, 包括地理环境;全方位的拓展:自然的、形态的、文化的、科学的, 强调历史性和连续性。

2 都江堰城乡历史景观的保护与重塑

都江堰市有良好的山水格局, 城市自然地脉具有典型的可识别性。都江堰市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部, 处于成都平原岷江冲积扇扇顶部位。市境内地势依西北向东南降低, 从高山到丘陵过渡到广袤的平原。整个都江堰水利工程穿城而过, 渠首工程位于市西北部, 人工水渠纵横, 自北向南依次是:蒲阳河、柏河、走马河、江安河, 呈扇形进入市区, 流经城市与乡村, 灌溉着整个成都平原, 成为“天府之国”成都平原的繁荣基石。

2.1 重塑城乡历史景观的完整性

充分尊重具有典型自然特征的都江堰自然地脉和原有自然生态系统。把与整个水系密切相联系的原有的森林、城市河道、农田、水利等要素系统作为一个大的整体贯穿起来, 如都江堰水系上游的森林系统, 穿城而过的城市河道, 穿越巨大成都平原的乡村农田以及都江堰整个水利系统作为一个大的整体纳入到保护的范畴 (见图1) 。

2.2 重塑城乡历史景观的真实性

都江堰作为世界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 这些价值通过众多的物质载体显现出来。比如体现鲜明文化特征的城市与乡村的形态、聚居形态, 如城市中的文物建筑、历史街区、建筑群, 城市当中沿河道的建筑聚落, 较为典型的如流经乡村的林盘聚落形式。林盘是历史形成的农村聚落 (见图2) , 孕育并承载了丰富的乡土文化内容。院墙房舍为院落布局, 且因水而生, 每一座林盘都依托于或大或小的灌渠, 林盘的分布与平原上密如蛛网的都江堰灌渠水系密切相关[7], 为人们提供生活用水, 以及灌溉农田, 其中所形成的乡土民俗, 文化艺术等都与农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如农民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 是地域文化的充分体现。现代化建设过程中, 这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形式正逐渐消失, 渐渐被新城和人们的新的生活方式所取代, 因此保留原有的文化呈现载体以及生活方式是重塑都江堰历史景观真实性的一个途径。

2.3 重塑城乡历史景观的可持续性

都江堰世界遗产不单单是水利遗产, 还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人们对都江堰的依赖、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对人们价值观、归属感以及自豪感的形成与积淀有着更为深刻的影响。这些内容还将通过水利工程、水工建筑物、水力机具、水运设施;文化场所;展现其艺术价值的艺术、雕刻;工艺品等具体要素充分的展现出来。而文化的非物质性载体更为复杂和多样, 如展现其科学价值的科学思想、场所精神的信仰、认同感;体现历史价值的风俗习惯、神话传说;社会价值的宗教、哲学、制度、思想与价值、礼仪、庆典、生活方式等等。在保有人们原有生活方式以及原有场地存在的同时, 其中包含蕴藏的非物质文化如都江堰清明放水节等礼仪庆典等大型的活动等也是都江堰城乡历史景观可持续的保证之一 (见图3, 图4) 。

3 结语

都江堰世界遗产以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水利世界遗产而著称, 如何合理保护与发展是都江堰城市与乡村可持续与共同繁荣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以城市历史景观为新视角, 通过尊重赋有特色的原有城乡地脉, 深刻挖掘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 重塑都江堰城乡历史景观的完整性、真实性与可持续性, 是都江堰城乡历史景观保护和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世界遗产名录——都江堰[EB/OL].http://whc.unesco.org/en/list/1001.

[2]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都江堰灾后重建总体规划 (2008—2020) [Z].2008.

[3]曹玲玲.作为水利遗产的都江堰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 2013.

[4]景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保护城市历史景观的建议》 (稿) 及其意义[J].中国园林, 2008, 24 (3) :5.

[5]UNESCO.Recommendation On the Historic Urban Landscape (First Draft) [EB/OL].http://whc.Unesco.org/uploads/activities/documents/activity-47-21.

[6]罗·范·奥尔斯, 韩锋, 王溪.城市历史景观的概念及其与文化景观的联系[J].中国园林, 2012 (5) :16-18.

[7]薛飞, 朱战强.川西林盘文化景观保护研究[J].中国园林, 2014 (3) :26-29.

景观规划控制助力城乡特色传承 篇2

“景观”一词最早出现于15世纪的荷兰,是画家的专业词汇,指具有审美感的风景。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细分,不同的专业对“景观”有了不同的理解。而随着心理学的发展,景观不再只指纯粹的客观存在,还包含了人的主观感知,是“景”与“人”的和谐统一。

景观规划是景观控制与改善环境的重要手段,是运用空间控制与景观生态学知识来解决环境的景观与生态问题。现代景观规划的主要对象是人类生活的周边环境以及人与环境的关系,在景观规划中,必须关注人类、环境及城乡特色的可持续性发展,并协调好人与物质环境、其他生物、生态系统、文化资源、城乡特色之间的关系。

景观规划控制是城乡规划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通过法律法规、政策制度、景观规划、城市设计以及管理措施等手段,按照决策内容与目标,对城乡景观环境的功能、结构、形态及其公共价值等方面进行公共干预,以实现对其的控制与管理。

2 国内外景观规划控制

2.1 国外景观规划控制经验

2.1.1 法国景观规划与控制

法国是较早提出景观规划控制的国家。在法国,中央政府制定了各种法律法规,采取多种措施来干预景观规划设计控制,并一直起着主导作用。法律规定了地方政府的发展项目必须遵循对建成或未建成环境和自然区域的保护与改善,还立法保护景观地、国家公园、保护区、海岸,自然环境、山体和森林等,而且只有注册建筑师才能申请建设许可。

法国的规划法是规定性的,这使得规划控制在严格有效实施的同时也缺乏了合理的弹性,因此法国的规划法典会定期更新,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在法国,所有大规模的开发或者有可能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建设活动,都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此外,法国还成立专门的顾问机构,并引入公众参与机制,使行政官员的决策建立在专家意见的基础之上,并处于公众的监督之下。

2.1.2 英国景观规划与控制

英国的景观控制并不是独立的规划控制制度,而是由多项控制手段综合构建的,主要包括开发控制的一般性管理(规划许可制度)、战略性眺望景观保护、保护区制度、登录建筑保护制度、广告控制管理制度等。这些制度在城市规划体系内,与城市规划融为一体,而且基本都在开发管理框架下,并利用该框架实施景观规划管理,这主要通过两个渠道进行,一是通过一般性开发管理的设计审查来进行,另一个是利用地方自治体通过长期的公众参与及民主制定的开发规划来进行(图1)。

2.1.3 意大利景观规划与控制

在意大利,景观保护规划是法律规定的义务,是针对包括城市在内的整个区域环境的保护,诸如海峡湖沼、自然山体、冰川冰谷、国家公园与大区公园、保护区及公园周边地区、岛屿、森林、农田、湿地、火山、考古学等地区必须制定景观规划或保护规划。主管城市开发的行政部门负责制定景观规划,而地方主管部门在城市开发规划中使景观规划具体化。意大利的景观规划控制包含景观、环境和城市等多个层面,经历了从“点”到“面”、又扩展到“区域”的发展,而且“景观规划控制”以历史文化、地形地貌、植物群落等的整体控制为基础,来限制个人经济活动的自由,其限制范围还会依据实际情况变得更为广泛。

2.1.4 德国景观规划与控制

德国景观规划法律的核心内容长期稳定,法律手段和规划措施则不断完善,强调保护和发展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特别是要符合高标准的生态要求,以承担对子孙后代的社会责任。德国的景观规划整合了环境与生态保护及土地利用规划,成为指导社会发展同时减轻对环境不良影响的新工具。德国的景观规划不仅规定了一个地区的哪些地方应该进行保护和控制,还指导对已经受到破坏的地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进行生态补偿。对景观规划所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是德国景观规划控制的重要手段,没有做环境影响评估就开始规划实施是不合法的。此外,德国的景观规划既是保护性规划,还是发展性规划,能准确描绘出这个地方将来的景观风貌与形象,并提供一系列评价指标体系,为决策者做相关重大决策提供依据。

2.1.5 美国景观规划与控制

在美国,联邦政府以强有力的经济杠杆,州政府以强制性的行政、法律杠杆来控制和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问题,由此推动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思想的美国近代景观规划控制体系的完善和发展。该体系主要由国家公园体系和城市开发控制体系组成。

国家公园体系是指由美国内政部国家公园管理局管理的陆地或水域。国家公园管理局对国家公园的建设管理进行统一监督和政策指导。国家公园的保护有完善的法律体系和科学的规划决策系统。城市开发控制体系主要由区划控制和城市设计控制组成。其中,区划控制的标准都是刚性的,如地块控制指标,而城市设计控制的内容多是些较为灵活并难以量化的内容,如色彩、材料、设计元素、景观等。新出现的景观规划控制工具——景观形态规范,强调视觉形态而非土地用途,更直观,更易为人们接受。

2.1.6 日本景观规划与控制

日本的景观规划控制具有非常完善的法制体系、行政体系和运行体系。其法制体系核心是《景观绿三法》,即《景观法》、《实施景观法相关法律》和《城市绿地保全法》。《景观法》规定了国家和地方政府在保护景观方面的责任与权限;《城市绿地保全法》确定了建立绿地保护区系统和立体公园体系。此外,大量地方性法规则涉及景观构成的政策方针、基本规划、地区标准及景观导则;授权建设景观民间组织;确定重要景观建设;对软、硬件的援助、补贴;景观奖励体系;景观顾问及专家的授权体系等(图2)。

在日本,不同层面的区域有不同的景观规划控制。局地层面整合相关的管理和援助措施,创造和复兴特色地区;城市层面制定绿地保护及绿化改善的综合性策略,并明确景观规划在城市建设中的管理地位;区域层面保护诸如周边农地、山林、渔村等城市背景的风景资源;此外,还在划定的保护区外,对确定的风景观赏点视线所及范围实施规划控制与管理。

2.2 我国景观规划控制现状

2.2.1 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景观危机不断蔓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环境的不断恶化成为一对重要的矛盾。尽管目前国家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正努力改变现有的发展模式,但过度追求经济与城市化发展速度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改变。城乡发展模式落后,城市规模庞大,并不断扩张;农田乡村和山水风景不断被侵占与破坏,生态环境恶化,乡村景观城市化;城市土地基底不断硬化,城市景观日趋雷同;景观控制管理力度不够,监管不严,能力不足,手段落后;城乡居民的社会公德、个人道德和环境保护等素养不高。

目前的城乡景观规划和控制,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作用十分有限。景观规划设计水平较低,指导性不强、强制性不足;城乡景观环境建设随意,城郊结合部建设混乱;城乡生态、环境质量和城乡风貌、文化遗产破坏严重;绿色基础设施与景观空间严重不足;重复建设、浪费严重与建设不足并存等等。加上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以及自然生态、低碳经济、节能环保、个性需求、自我实现等因素,城乡景观规划管理面临的新课题、新挑战越来越多(图3)。

景观规划控制是对现有景观、在建景观、将建景观以及与景观相关的各因素进行长期的、动态的控制和管理,以保证景观价值、景观特征、空间特性和景观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城乡景观规划、建设和控制管理是城乡一体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任务之一,大到城乡景观生态系统的建立与维护,小到景观空间的细节建设,都与生活环境质量密切相关,是城乡环境建设的重点。科学的景观规划控制应与时俱进,跟上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步伐,在管理观念、体制、权限、范围、手段和先进性上表现出与时代的适应性,并能有效维护与传承城乡特色,保障景观环境可持续发展。

2.2.2 存在的问题

(1)城乡景观风貌雷同。

城市化的过快发展,大量“超高效率”的建设,使城市在缺乏深思熟虑的决策和建设下迅速扩张与蔓延,地域特色、城市个性被淹没在钢筋水泥中,城市景观雷同,乡村景观城市化。

(2)缺乏可持续发展。

城乡发展、景观风貌以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一致的目标。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超过了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承载力,加上污染严重,我们的环境正在失去自我新陈代谢能力和自我更新能力,造成发展的不可持续。

(3)环境破碎及边缘效应。

城市的蔓延和人类活动的扩展,使城镇边缘地区切割严重,生态环境用地减少,造成景观环境的破碎和边缘效应的增强,城乡生态系统的完整性遭到破坏。

3 景观规划控制策略与发展措施

提高城乡景观规划与控制的预见性和可持续性,使其与快速发展的城市化相适应,同时避免过度追求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过快发展,避免我国城乡景观特色及历史文化与自然遗产资源的破坏与消失,以摆脱现实的特色危机和文化危机。

城乡景观规划控制的目标是让自然与人类和谐共生,让人都能“愉悦的”生活,这需要保护城乡景观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妥善处理有限的资源与城市扩张的矛盾,城乡发展与特色传承的矛盾,降低城市发展过程中造成的环境破碎及边缘效应。

3.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2008年开始实施的城乡规划法,是景观规划控制的重要法律保障,这将有助于依法发展城乡景观规划控制,保障城乡景观布局合理、资源高效、环境优质、生态稳定、特色鲜明,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以此为核心,还必须建立系统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与景观规划控制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标准等,细化并针对性的对景观决策、规划设计、审批、建设与管理等活动进行依法控制,并严格执行。

除法律体系外,还要建立完善的景观规划控制制度体系,强调“规划、建设、管理并重”。如注册执业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度,公正、公开、公平的决策与审批制度,全面有效的招投标制度,责任人负责及问责追责反馈制度,有效的顾问监督制度等。

3.2 咨询与监督

(1)专家决策。

在景观规划控制整个过程中,可以设置专门的景观规划控制专家顾问机构,至少应积极参考智囊团或研究机构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以帮助主管部门对立项、规划设计、审批、实施和管理等活动进行决策,使景观规划控制过程更科学、更客观、更有效。

(2)公众参与。

保障公众特别是利益相关人群,以各种方式、途径参与并监督景观项目的决策、规划设计、审批、实施与管理的全过程,保证景观规划控制的公开、公平与公正,避免“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泛滥,避免雷同的景观重复建设。

3.3 科学与技术

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景观规划控制是大势所趋。计算机辅助设计、“3S”技术、远程监控技术、数字信息技术、生态技术以及新材料、新工艺等,正越来越广泛的被运用在景观规划控制过程中区,这也保证了景观规划控制的科学、客观和高效。

3.4 深入理论研究,树立先进理念

理论联系实践,理论指导实践。深入开展景观规划控制的理论研究工作,坚持在现实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保障景观规划控制的持续、健康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基于我国景观规划控制现状,首先要树立先进的理念,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尊重人性,尊重个性,并结合时代特征进行文化传承,尊重城乡居民的户外行为模式和心理需求,尊重地域特色和人的独创性,满足社会发展和景观发展的多元化(图4)。

3.5 建立科学有效的城乡景观规划控制机制

(1)构建科学、民主、先进、完善的管理体制,以专家委员会逐步替代行政决策,结合公众参与和监督,保障整个过程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和严肃性。

(2)各地根据地方实际确定当地景观规划控制的内容与措施,加强自然环境、历史遗产、文化风俗、当地生物、街区景观空间、区域景观格局以及重要细部等的规划与控制,保障视线通廊的通畅,并注重生态恢复与生态补偿,以保护与重建城乡特色。

(3)完善景观规划设计编制体系,提高城乡景观规划设计的水平和强制力,强制进行可持续性评价或环境影响评价,以保证对环境的有效保护,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加强对景观工程建设的质量、进度、效益的严格控制,保证蓝图的有效实现;提高城乡景观管理水平和能力,以人性化管理方式,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4)提升软硬件条件,特别是景观规划控制人才的培育。另外还必须提高全体城乡居民的社会公德素养、个人道德素养和环境保护素养,这才是根本。

(5)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奖惩制度,通过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多种手段,做到奖罚分明,严格执行。

3.6 形成中国特色的景观规划控制体系

国外的景观规划控制体系较目前国内要更为先进和完善,借鉴这些经验有助于我们快速有效的建设景观规划控制体系。但国情的不同,文化的不同,生活方式和心理需求的差异,要求必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景观规划控制体系,这样才更有针对性,也才会更有效。而且,由于经济差异与环境差异,不同的地区还应该针对当地的具体实际,建立更为具体、细化的景观规划控制体系,以有利于城乡特色的保护与传承(图5)。

4 结语

一个城市或乡镇的景观是其形象与特色的集中体现,科学有效地景观规划控制将对城乡空间环境中,人视线所及的景观观赏区进行合理的规划、控制和运作,能有力地促进城乡特色的保护与传承。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景观规划控制体系是改变目前城乡景观雷同,特色缺失的良药,并有助于实现特色化的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西村幸夫.城市风景规划——欧美景观控制方法与实务[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唐子来,李京生.日本的城市规划体系[J].城市规划,1999(10):50~54.

城乡规划专业景观设计课程思考 篇3

一、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景观设计学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科学基础上的应用学科。它与建筑学、城市规划、环境艺术和市政工程设计等学科有密切的联系。因此, 它要求从事景观设计的人要有宽广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际设计能力, 包括草图绘制与计算机软件的使用等技能。因此, 通过课程设计可以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景观设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基础课程, 要求理论与实践并重, 因此该课程采用理论教学和设计制图相融合地授课方式, 教师在理论教学中传授基本原则和知识, 学生在设计和制图过程中消化理论知识, 锻炼动手能力。

二、上课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门课程共有64个学时, 其中48个理论学时, 16个实践学时。具体分配如下:理论48个学时的分配。第一章景观设计基础理论 (6学时) 第二章景观设计的基本程序 (4学时) , 第三章景观设计制图表现基础 (6学时) , 第四章景观设计的要素 (10学时) , 第五章景观设计的指标与手法 (4学时) 第六章设计的案例分析 (18学时) 。实验教学 (16学时) 目的和要求:掌握Auto CAD精确绘制图形、掌握景观设计制图表现技能训练、电脑效果图的快速渲染技巧 (3dmax) 、3dmax从二维到三维模型的放样建模方法、掌握景观设计制图表现技能训练与关于效果图的后期处理技巧 (Photoshop) 。

三、上课方式及考核

上课方式采用传统的老师讲解为主, 借助多媒体等设施进行教学。考核方式。考核方式实验成绩占30%, 考试占70%。成绩评定方式:平时:按课程规定执行, 从作业完成情况、考勤等计分。期中:无。期末:采取闭卷和笔试的考试方法。

四、城乡规划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时间分配不合理。景观设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对于64个学时来说, 16个课时的实践课太少。

2.上课方式太单一。采用传统的“教师讲, 学生听”的教学方式结合多媒体等教学设施进行讲解, 虽然这种方式比较直接, 但是对于师生之间的沟通以及学生的创新型方面还有所欠缺。

3.上课内容过于单一。大纲规定的内容, 没有实地考查等。景观设计作为一门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课程, 可以在内容安排上结合实际, 对周边的景观进行现场教学等。

4.考核方式不合理实践分数比例低。作为一门实际和实践都很强的学科, 理论部分只是一个指导, 最后看效果的还是最后的实践成果, 因此, 30%的实践分数显得不太合理。

5.学生的绘图能力太差。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 之前接触的绘图知识很有限, 很多学生到结课都不能很好地完成一套完整的设计, 就算是临摹出来的作品效果也很差。

6.创新能力亟待提高。

五、城乡规划专业景观设计课程改革建议

1.加大实践课程的课时量。比例可为5:5, 即32个理论学时, 32个实践学时,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每次讲了相关理论后可以带学生进行相关的实践教学。

2.丰富上课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学的很被动, 可以在传统的教学方式基础上, 让学生走上讲台, 让他们来讲对理论的理解, 特别是案例部分, 尽量让学生准备优秀案例和课件上台讲解, 既丰富了教学方式, 对学生也是一种历练。

3.本门课程实践性很强, 上课内容除了书本上的知识外, 可以带领学生去实地考查和调研, 结合理论知识来做现场教学, 丰富教学内容。考查结束可以让学生谈启发, 也可结合理论知识谈论某一设计的有点和不足。

4.用考核方式和标准强化实践的比值。建议实践的分数比例增加到40%-50%, 以此带动教学的实践性。

5.加大绘图课程的比例。在大一大二阶段, 对素描、钢笔画速写等课程的教学要严格把控, 适当加大其课程量, 让学生在本门课程中能自如的绘制自己的设计。、

6.开阔学生的眼界。可以邀请同行业的专家学者到学校开展有关景观设计的相关讲座, 为学生提供先进的设计理念和知识;鼓励学生们走出课堂, 多去参观优秀的景观设计, 为自己的作品增加新的创意。

六、结语

城乡历史景观 篇4

我们对家乡的回忆大抵如此:一个风景美丽小村庄,人间仙境,宛如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每每早晨,青烟笼罩着整个乡村,村民们早早地起来去田垄耕作,田里绿油油待成熟的庄稼,那是一年新的希望。

随着时代的进步,国家的经济水平飞速发展,为了平和城乡差距、便于管理,全国范围内实施新农村建设,但不乏有盲目建设者,使得现在的“家乡”,几乎认不出原来模样,一栋栋、一排排整齐的现代化套房,农民的土地也被大量征用铺路,每户的生活不再是一家一家的院子,而是楼上楼下。人们生活水平是真的提高了,但人们的自由、乡土生活的乐趣却被抹灭了,人们就这样居住在一个又一个的方格子里。

2 意识形态问题

2.1 对传统建筑保护意识淡薄

不仅在城乡景观规划上,在建筑设计上,也存在着不尊重历史遗产和文化,大量地摧毁、破坏文化遗产。中国建筑学开创者梁思成和林徽因,在保护中国古建上,呕心沥血,林徽因曾悲愤地指责建国后主管北京城建的副市长吴晗:“你们拆的是具有八百年历史的真古董,将来,你们迟早会后悔,那个时候你们要盖的都是假古董!”。然而,的确如林徽因所说,中国现在修建的都是失去原古代韵味的假建景点,这真实验证了林徽因的话,但恐怕也是她最不想看见的。

2.2 当今国内建筑改造形式跟风

一味地追逐现代化大都市特色,高楼林立,直插云霄。我们应该反思,难道中国只追求量上的发展,而不去回想一下质上的变化吗?就像建筑大师王澍在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做了题为“自然形式的叙事与几何”的演讲时,他对着台下怒吼:“I tell you the truth!China wants to become America!China wants to become America!China wants to become America!”

3 继承与发扬的设计

3.1 重温中国古建博大精深

中国古建筑有着悠久的渊源,经过漫长的历史年轮的洗礼,中国古建筑从一开始的天然洞穴,逐渐成就了其成熟、独立的个体,不论是在城市规划、园林设计、民居等方面,还是在建筑的空间处理、建筑艺术与材料结构的和谐统一、设计方法、施工技术等方面,都有取得卓越的创新和成功。

掀开中国古建筑神秘的面纱,去探寻中国历朝历代建筑工匠们对建筑的传承脉络和创新发展的轨迹,从那些经典的古建筑中,看到祖先们在建筑创作中的智慧之火花,“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扬宏大我们的中国古典建筑文化和元素,当今城乡建筑规划应以“为中国而设计”的原则,成就未来“新中式”。

3.2 古建元素在当今设计中复活

当代中国建筑设计上,真正还流淌着多少祖先当年建筑房屋的元素和血液。中国当代设计带头人,给我们做出了标榜的著名设计作品,例如:(1)中国第一个建筑普利兹克奖得主王澍设计的宁波博物馆,蕴涵了宁波从渡口到江口、再到港口的城市发展轨迹。王澍曾在一次采访中提到,他喜欢用收集的古建瓦片砖石来复原它们,在宁波博物馆设计中,他大胆运用了被丢弃的古建瓦片,拼接贴附于博物馆建筑表皮,这种形体的变化使建筑整体独具特色,不仅做到了废砖瓦的回收再利用,且做到了建筑的凝重、沉稳之感,耐人寻味。(2)苏州博物馆的设计者贝聿铭,在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时,就确定了“中而新,苏而新”的设计理念。其借鉴苏州古典园林的风格,博物馆的基本色调是粉墙黛瓦的苏州所常见的传统色,由铺满鹅卵石的池塘、片石假山、直曲小桥、八角凉亭、竹林等组成,既不同于苏州传统园林,又不脱离中国人文气息和神韵。另外,博物馆中到处可见三角形、菱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几何图案,还有无数并列的直线条营造出的江南园林韵律,建筑尺度与苏州传统民居也极为相似,体现了现代几何造型错落有致的江南特色。

3.3“取其精华”的设计

现在的新农村建设,依然还停留在盖房子修道路,而建设者们却不知他们在乡村景观规划中,已迷失了方向,破坏了印记,是无法弥补的了。

对于传统古建来说,珍视国家的古老建筑遗产,而不是视为废墟,大肆拆毁,应汲取有用之处,应用到实际设计中;对于新农村建设来说,尊重乡村原有的文化习俗、乡村地貌、乡村文化等装饰元素,从视觉景观的角度来衡量和建设。

参考文献

[1]潘谷西著.中国建筑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6

[2]洛中钊著.新农村建设规划理念[M].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

城乡历史景观 篇5

一、城乡一体化的内涵与进程

(一) 城乡一体化的内涵

城乡一体化是指相对发达的城市和相对落后的农村打破分割壁垒, 逐步实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 促进生产力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合理布局, 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 逐步缩小直至消灭城乡之间的基本差别, 从而使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体的过程。该概念主要针对80年代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二元社会”格局, 并逐渐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与城市化单纯追求高服务水准不同, 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双向发展过程, 其重点在于城乡关系融洽, 既有城市的公共服务能力又具备乡村生活环境的双向组合, 实现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在城乡之间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互动, 是城市发展和乡村发展所共同追求的理想模式。

(二) 城乡一体化的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显示, 1996到2005年, 中国每年新增城镇人口数量超过2000万人;2006到2009年, 每年新增城镇人口数量大约为1500万人。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2010年全国居住城镇居民共6.66亿人, 城镇化率达到49.68%。根据国际惯例, 一个国家的城镇化水平在超过50%之后其发展速度会越来越慢, 但考虑到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和人口结构的特殊性, 中国的城市化速度将在现有水平上至少维持较长时间的持续增长。而相关案例显示, 许多国家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农村人口就业不足、城乡贫富差距拉大、住房短缺、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城市病”。因此, 如何在中国特有国情状况下, 转变城镇发展模式, 变单独追求城市化水平为寻求有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 谋求城市和乡村的共同发展是学术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案例研究

(一) 案例区概况

汝州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 辖6镇9乡5个街道办事处, 总人口95万, 总面积1573平方公里, 是河南省改革开放特别试点市、加快城镇化进程重点市、经济管理扩权市。汝州资源丰富, 现已探明矿产资源46种, 开发利用26种;地热资源独特, 水温高达63℃, 含有对人体有益微量元素56种, 是汉唐皇家温泉;农产品资源充足, 是全国小麦商品粮生产基地, 肉类生产百强县、商品猪生产基地;工业基础坚实, 初步形成能源、建材、冶金、铸造、食品五大优势产业, 是河南省最大的水泥、玉米淀粉、饼干生产基地, 重要煤炭、电力生产基地, 全国高速铁路无渣轨枕生产基地、世界领先的铁路重载高速机车合金钢铸件和火车轮生产基地;旅游资源类型多, 品位高, 组合好, 拥有五级、四级和三级旅游资源243个, 其中以风穴寺、怪坡、温泉镇、汝瓷等旅游资源的品味较高, 尤其是风穴寺、怪坡、马庙水库等景区在汝州市北部山区所组成的旅游景区和以温泉镇温泉洗浴为核心的景区具有较大的旅游开发价值和市场潜力。

(二) 代表性和典型性分析

受资源特色和发展基础的影响, 长期以来, 汝州城市经济发展以工业为主, 随着大批煤矿企业和水泥制造企业的逐渐关停, 工业发展遇到瓶颈, 面临着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的问题。同时, 由于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过度注重城镇规模的扩大, 大部分资源被配置在城镇, 加速了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的转移, 但却忽视了对农村进行资金、资源、技术等要素的配置, 城乡差距不断拉大, 二元化现象严重。2009年全市城镇化率仅为36.4%, 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2个百分点, 5530元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相当于城镇居民的43.5%, 城乡之间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种矛盾不断显现。在此背景下, 汝州市提出将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支柱产业进行培育的战略, 试图将旅游业作为产业结构转型和实现全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但受旅游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的客观条件限制, 相关部门对旅游业的功能及其产业带动作用认识不够, 对旅游业、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及发展思路不是特别清晰, 长期以来旅游业也未能得到快速发展, 旅游业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及对城乡一体化的推动作用没有凸显出来。

从全国尺度来看, 目前我国共有374个县级市, 其中127个县级市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至少在这34%的县级市中, 旅游业均承担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汝州市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 2001年被确定为河南省加快城镇化进程重点县 (市) , 在其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的背景下, 其城乡一体化进程也面临产业转型、资源配置不合理、城乡矛盾突出等困境, 而这些困境对于区位、交通、人口素质、投资能力都缺乏明显优势的县级市来说, 如果不能在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中寻求到理想的产业发展依托和路径, 其城乡一体化的问题将长期制约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显然, 无论从发展目标、发展阶段还是面临的问题来看, 以汝州为案例进行典型性研究均具有明显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三) 特色旅游景观城镇建设对城乡一体化的影响

1. 城市化的进程

1992年11月, 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汝州市提出了“北扩、东进、南越”的城市发展思路, 即:向北发展中心区, 建设汝州新区;向东发展轻工业区, 建设汝东大商贸城;越过汝河向南发展工业区, 建设汝南工业集聚区和王寨工业集聚区。在以工业为主导的城市化发展思路的影响下, 尽管城市在人口规模、建成区面积、交通格局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 但片面重视规模扩张, 追求数量忽视质量的问题表露无疑, 城市环境和生活质量越来越高, 农村流向城市的人口越来越多, 但农村环境及条件与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 城乡矛盾突出, 汝州城市发展亟需新的能够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模式 (见表1) 。

2. 特色旅游景观城镇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与做法

在编制《汝州市风穴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汝州市温泉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过程中, 规划组在遵循城市发展既有思路的基础上, 为了顺应城区规模不断扩张的需求和城区发展空间更趋合理, 提出了“北景、西心、南区、东城”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 即通过“北拓、西引、南连、东进”, 通过在城市北部创建5A级大怪坡群—风穴寺旅游景区, 打造城市西部温泉国际旅游休闲度假中心, 建设城市南部工业集聚区和王寨工业集聚区和东部大商贸城, 来拉开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格局, 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以缩小城乡差距, 保证农村与城市之间的人口流动更加合理。通过重点发展北部和西部地区的旅游业带动全市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为汝州市的城乡一体化进程发挥作用 (见图1) 。

通过“北景、西心、南区、东城”战略的实施, 汝州市委市政府将旅游业确定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突破口、资源型产业的接续产业、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民生产业, 不断转变发展思路, 整合旅游资源, 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 以旅游业为核心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目前, 全市已经形成了重视旅游业, 发展旅游业的宏观氛围, 旅游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体现。其中, “西村”工程和“北景”工程是汝州未来一段时间城市发展重点打造的两项工程, 同时也是汝州市重点打造的旅游主体功能区, 随着两个项目建设的加速, 旅游业的产业带动功能将进一步强化对于乡村地区观光农业以及以汝瓷为代表的手工业的发展, 相关产业的附加价值将得到进一步释放。温泉镇的城市发展将逐渐成为一个以旅游服务功能为主题的新城区, 而汝州北部山区也将成为汝州城市的重要旅游功能区。随着产业形态上实现农业产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变, 受汝州市区的拉力和温泉镇的产业融合推力的双重作用, 温泉镇和北部山区平原结合部乡村的旅游服务功能将成为汝州市的重要功能之一, 并最终成为汝州市区的一部分, 加快了城市与乡村的双向流动, 促进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3. 进一步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规划先行:规划决定着城市的定位、走向和建设布局, 是进行一切开发的前提和基础。因此, 在汝州特色景观城镇建设过程中要进一步突出规划的先导作用, 一方面聘请专业机构编制科学的发展规划, 另一方面, 要按照规划的约束进行项目开发和建设, 避免个人因素对发展方向的干扰。

功能衔接:旅游业无疑在汝州城市建设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但作为整体, 城市发展的四个主体功能区之间必须在功能上进行必要的衔接和互补, 以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和功能上的互动避免城市功能的割裂, 避免因产业布局差异导致新的区域发展部平衡。

空间联动:旅游业具有很强的产业集聚和产业融合功能, 随着城市建设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汝州市的城市发展空间将得到进一步拓展。汝州需要在立足比较优势的基础上, 向更大区域内统筹资源、市场和项目, 从而形成跨区域的旅游线路, 为特色旅游城镇建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人才培养:要进一步认识人才和知识对县级城市特色城镇建设的综合性作用, 既要在发展和建设过程中不断吸纳和培养适应城市发展实际需要的旅游类人才, 也要将视角放在更为宏观的角度, 引进和聘请与城市发展关系密切的其他专业类人才, 强调宏观控制能力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实现发展方式的不断创新。

三、结论

发展旅游业对彰显汝州历史文化底蕴、突出产业联通带动功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显著意义。汝州市特色旅游景观城镇建设在县级城市城乡一体化进程提供了以下经验:

(一) 以景区建设推动城镇品质提升。

依托现有旅游资源, 通过活化、绿化、深化战略, 打造系列环境优良旅游景区。在景区的建设、营销和经营过程中, 一方面要美化、优化区域整体生态环境, 另一方面要提升城镇品质, 加快城乡一体化。

(二) 以旅游业为核心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旅游业是解决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城乡差异日益扩大的矛盾、发展与环境保护、“三农”问题等深层次矛盾的有效手段, 以旅游业统筹城乡和区域经济发展, 对于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步伐, 解决社会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三) 将城乡作为整体进行规划和布局。

城乡历史景观 篇6

1 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前庭改造设计方案

1.1 项目概况

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前庭位于昆明市西昌路建设厅主楼前面,面积约5000 m2,濒临西昌路,两边是公共绿地和停车场。建设厅主楼周围进行了简单的绿化种植和景观石的摆放。

1.2 设计方案

1.2.1 设计原则和目标

改造方案中增添了一些景观要素,以水元素为思路贯穿整个方案,最大程度利用空间,创造出丰富而具有一定特色的景观。

1.2.2 设计思想

亲水是人类天性,改造方案以水体为重点,蓝色贯穿方案始末,体现“水元素”的概念。

1.2.3 设计内容

设计内容包括:水体形状和布局,花架的材料和形体,植物种植布局,道路铺装的选材以及迷宫式植物景墙的设计。

1.2.4 总体构图

在该前庭的总体构图中采用规则的几何形状组合,简洁大方,与建设厅的建筑风格相协调(如图2)。

1.2.5 局部设计

1.2.5. 1 水体

为体现“水元素”的概念,水体设计是本案例设计的重点,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水池的设计,二是模拟“水元素”的铺装、花架等。其中水池又分为两部分。

(1)“中心水体”

位于前庭中央的水体,使整个水景的中心也是源泉,分为3个从小到大水池由西向东的过渡形式(如图3)。同时将最大的水池布置在整个前庭南北东西两轴线的交点,让所有水元素从形式上源于此,形成一种循环往复的态势。

(2)“引导水体”

环绕东西2个小型广场周围的水体设计,希望用水体来引导主要线路,寻求聆听清水流淌的静谧气氛。

1.2.5. 2 铺装

西侧圆形广场中央用三角形的玻璃铺装模仿水滴的形态(如图4),渗透水元素的概念。

1.2.5. 3 景观设施

(1)以花架为代表,花架的外形是不同于传统形状的“Z”字形。用玻璃缸材料,晶莹剔透的质感体现“水元素”的概念,花架与地面呈75°角,为保证游人有足够的通过空间,花架上部距地面垂直高3.7 m(如图5)。

(2)水体中心为雕塑,用2个拼凑在一起的三棱锥来表现冰的形态,表现固态的“水元素”概念。

(3)广场中央设计了另一个由几个“倒三棱锥”组成的雕塑(如图6),与中心水体中央正立的三棱锥形成对比与呼应,是对“水元素”概念的另一体现方式。

(4)东边广场中央是高2 m的圆形绿篱迷宫(如图7),采用硬质木结构的篱帐与软质植物要素结合,考虑将迷宫特殊的形体通过绿色外观来体现,给人带来不同其他植物景观的视觉效果;另外绿篱迷宫在分割空间上具有特殊的作用,绿篱迷宫的内部视距与迷宫高度之比不足2∶1,是个封闭的空间,给人与周围空间完全不同的神秘感。

1.2.5. 4 植物配置

环境绿化设计中,许多案例往往侧重于构成景观环境的“硬质景观”,而忽视了绿地林荫一类“软质景观”的规划设计。景观环境建设中,各类缸砖、花岗岩、石料、不锈钢等金属材料所占比例仍然过大,相比之下,绿地草皮、林木花卉、河池水体则往往处于从属地位[1]。对于植物的作用所采取的态度,依然影响着人们对园林专业的印象和认识,许多外行,乃至于一些专业设计人员,至今仍将园林学科简单地理解为借助植物材料进行装饰性设计而已[2]。以上是在当今设计领域存在的两种误区,本案例将植物作为主要的景观要素,力求体现景观的生态价值和植物的层次感。

(1)植物选材

(1)乔木。考虑到造价问题以及整个前庭的面积有限,只选用了3种大型乔木:云南松,广玉兰,银杏。云南松四季常青,适合与其他树种组成混交林,利用其适应性将其与银杏、广玉兰共同构成乔木层;广玉兰叶缘略反卷,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开花时有香气;银杏是我国濒危保护树种,生长慢但适应性强,秋天叶色金黄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3]。

(2)灌木。采用了3种灌木:红花檵木,杜鹃,米兰。红花檵木花繁密而明显,具有较高的庭院观赏价值[4];杜鹃花叶兼美,在此设计中笔者将其盆栽种植作为点缀之用;米兰常种植于行道两旁,叶色葱绿光亮,开花时花香馥郁,花期很长。

(3)花架植物。花架底部和顶部以盆栽方式种植吊兰(如图5),吊兰叶型美丽清秀,花葶低垂姿态优美,常作盆栽悬挂观赏;吊兰为攀援性藤本[3],可攀附在花架上体现其景观效果。

(2)植物的纵向设计

纵向将植物分为3层:乔木层、灌木层、地被层(即草坪)。同时选用了不同生活型的植物,如针叶的云南松,阔叶的银杏。此外银杏叶还具有季相变化,丰富了景观的颜色。

(3)植物的“链接”功能

花架和绿篱等占用的空间有限,为丰富空间,视觉空白的地方用不同的植物来弥补,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建立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植物群落(如图8)。

2 对设计手法和理论的探讨

2.1 水体的设计

从物理学角度来说,水是众多因素中唯一在常温下呈现液态的物体,其形状可随容器的形状改变[5],因此水是最具可塑性的景观要素。水体的设计不仅表现在水池、喷泉等常规手段,更可以从容器的立体构造入手,创造水的各种姿态;在生态园林中水系应该作为景观生态廊道,将园林内各个绿色斑块连接起来[6]。

2.2 铺装的设计

硬质铺装是体现一个景观案例的品质的重要所在,铺装的图案设计是可塑性较强的表现手段。在铺装时还可对普通的、惯常的材料作反常规的运用。如将常用的铺砖反转;将各色碎瓷片拼凑成艺术图案;用镜面玻璃作为前水池的池底;用玻璃做为流溪曲水的盖板,形成地下河流景观。普通材料的这些运用方式可避免因材料短缺和资金困难而导致设计过于简单。

2.3 植物景观的设计

笔者通过以上实际案例改造,总结出以下几个植物景观的设计原则。

(1)减少大草坪和单一的植物景观,增加群落景观在园林中的应用。

(2)注重群落的构成,选用不同生活型、适应性强的树种。同时尽量选用具有季相变化的树种,体现其从开花到结果、从幼到老的生命力。植物材料按高低层次依次分为乔木、灌木、地被植物、地衣植物来种植。

(3)配置方面应尽量选用当地常用绿化树种,以减少运输耗损。优势种的选择应尽量使用常绿的杉科松科类的大中型乔木。应尽量采取保持群落特性、疏密结合的群落种植。

(4)植物种植要达到一定的量才能起到绿肺的作用。

2.4 景观设施以及道路中的尺度设计

景观设施在景观设计要素中属于细节性的要素,其设计往往围绕人的行为体验而进行,如花架、路灯围墙等景观设施的高度要参照人身高的平均数值,留给人足以通过的空间;花坛、座椅、垃圾箱等小的设施,尺度上往往不能超过人的腰部或者膝盖的高度。景观设施是园林中与人关系最为密切的景观要素,需要考虑项目所在地的人群特性。

2.5 设计中体现人类行为的基本需要

(1)安全感

主要体现在对景观建筑、景观设施以及道路的合理空间布局,一般当人的视距与景观的高度比低于1时空间即为相对封闭,给人的安全感就更强,当高于1时空间相对开敞,给人的安全感相对较弱[7]。

(2)实用性

景观建筑的排列方式要考虑到适合人的行为活动空间,如满足人流集散,与周围建筑之间构成交通联系,提供人休闲的空间。

(3)文化性

文化是设计思想的来源,一个好的案例能带给我们许多思考和梦想,它应给人心灵的震撼和美好的情感回忆[3]。文化概念的表现应含蓄而抽象,这源于对文化本质的客观认识和特殊思考方式。

3 对小型公共休闲空间景观设计的思考

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属于市政公共环境区域,在鳞次栉比的建筑包围的都市环境中,应塑造一个给人不同行为体验的环境,在忙碌的高节奏的城市生活中寻找一种野趣、一丝清凉。

3.1 公共休闲空间构成要素

空地、绿地和道路是城市公共休闲场所的主要构成要素。空地作为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主体,是体现场所空间感,营造宽阔视野的最为重要的元素,也是人们交往互动的主场所。绿地是城市中融入自然,与花鸟植物亲密接触的直接场所。道路在空地与绿地间穿梭,具有往来交通的作用,同时又创造了一种曲径通幽的韵味。

3.2 区域文化的体现

一座城市要具有不同于其他城市的文化特色和城市风貌,就必须发掘自身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渊源,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创造。而一座城市的历史文脉和文化创新就集中体现在城市公共休闲空间中,现代城市发展总是把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设计与建设作为体现一座城市文化底蕴和精神风貌的最好载体。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地方文化特点,在设计城市公共休闲空间之前,了解这片地区的区域文化是很有必要的。城市公共休闲空间设计要做到有特色,应从该地区特有的文化底蕴入手,把握历史渊源和传统积淀,从文化体现着手设计空间表现。

3.3 区域功能的和谐

公共休闲空间设计首先要注重平面空间的表现力。平面空间是休闲场所的基础。其次,城市公共休闲空间设计除了要在平面上进行思维设计,还要在空中与平面进行伸展性空间思考。在未来城市发展中,休闲空间的发展,不仅只在平面上进行,还会向空中立体化发展。真正达到地面与空中顺畅和谐的结合,让人感受这种结合在休闲环境中所带来的享受喜悦。

摘要: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前庭位于昆明市红塔东路中段,属于临街的公共环境区域。设计中将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前庭分为整体构图,局部的水体、道路铺装、植物种植、景观设施等。改造方案设计完成了“将该前庭改造成一处公共绿地性质的,具有一定景观效果、空间变化丰富、园林组成要素多样的现代景观”的任务。文章对设计手法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探讨,根据对该项目的设计经验对公共环境的景观设计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建筑物前庭景观,水元素,植物,公共空间

参考文献

[1]刘滨谊.景观规划三元论[EB/OL].http://www.landscape.cn/paper/detail.asp id=6,2005-10-30.

[2]诺曼K.布思著.曹礼昆,曹德鲲译.风景园林设计要素[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4-62.

[3]刘华,漆淑芬.现代园景设计创意详解[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0:169.

[4]邓莉兰.常见树木(南方本)[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33-117.

[5]王洪成,吕晨.园林景观要素设计[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4.

[6]许绍惠主编.城市园林生态学[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36-48.

城乡历史景观 篇7

长沙市望城区自然风光秀美, 经济发展迅速, 为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近年来政府逐步加大城市公园的建设力度。斑马湖处于县城东北的核心地带, 地理位置优越, 建成后的斑马湖公园将成为高乔大道、雷锋东路、迎宾大道、西塘东路片区的“绿心”和湘江风光带的核心节点, 是市民重要的休闲娱乐场所, 同时也将带动周边环境, 形成以斑马湖为中心, 南湖- 斑马湖- 东湖三湖为一体的斑马湖生态型城市水景公园体系。

望城具有悠久的历史, 深厚的文化底蕴, 围绕斑马湖又有很多历史素材可以挖掘, 经过综合考量, 我们将利用叙事性空间理论来构建景观。

1.叙事性景观系统研究

1.1叙事景观及其范畴

所谓“叙事”, 就是讲故事, 是一种人类本能的表达方式, 叙事暗示着一种通过行为和体验的偶然性来获得知识的一种方式[1]。《景观叙事:讲故事的设计实践》一书中将叙事的含义推广到景观范畴, 景观叙事这一提法暗示了景观和叙事之间的关系, 场所构成了叙事, 景观不仅仅是故事发生的场景, 而且其自身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叙事, 场所和事件一起产生故事[2]。书中说到:“一条路可以形成一种空间序列, 同时也提供了各种人和人相遇的可能性。景观中故事往往蕴藏着解读秘密的钥匙, 或者说诱导观者的诠释。人们也经常会以一种故事的框架和风格去理解景观”[3]。

“叙事”包含叙事者、媒介、受体三个层面[4]。叙事者提供叙事素材, 然后通过叙事媒介传递信息, 受体将接受信息, 并进行转化感知。其中媒介是小说、影视剧、广告、建筑、景观等传递体的集合。在景观设计中, 景点设置是叙事媒介的最好体现。叙事景观点通常指能完整体现叙事周期的叙事形态。按题材划分, 它包括场所、人物纪念、故事传说、民俗、经验制度、地方特色等六类。

1.场所:诺伯格·舒尔兹认为, 场所是具有清晰特性的空间, 是生活发生的地方, 是由具有物质的本质、形态、质感及颜色的具体的“物”所组成的一个整体[5]。这里场所主要反映叙事的发生地, 多具有自然与精神层面的双重属性;

2.人物纪念:表达人物的一生, 或者展现相关个体的某个事件;

3.故事传说:故事传说向来都是最好的叙事题材, 其自身的天然载体特质是设计者们灵感的重要来源;

4.民俗:民俗是一种生活文化, 其核心是传承, 包含行为、语言、心理等方面内容;

5.经验制度:经验可以看做知识与技能, 制度是在经验基础上诞生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 是前人智慧的结晶;

6.特色生物群:探索地方化的生物种群, 对营造景观的地域特色, 增强叙事可靠度是大有裨益的。

1.2 叙事性景观自循环体系:多面性与开放性

通过实践探索, 文章寻求建立叙事景观自循环体系 (图1) 。该体系包括叙事者和受体两个主体的思维进程, 而媒介在此过程中起串联作用。叙事者思维体系起始于对叙事因子的梳理, 通过对因子的抽象分析, 提取其中蕴含的有利用价值的元素, 进而在叙事表达阶段将这些元素运用到实际工程中去。叙事者与受体的思维进程通过“传授”衔接, 注意这里的传授并没有一个固定模式, 这是因为每个受体在生活背景、知识层面、经历等方面不尽相同, 即使是同一受体, 其在不同观察时段的瞬时心态也不完全一样, 因此传授呈现多面性。

在第二个阶段, 即受体思维阶段, 受体通过对景观的感知体验, 经思维加工, 在脑海中再现当时的情境并在此过程中形成对叙事景观的主观评价。

以上两个阶段我们可以称之为授意阶段, 其本质是将事物主题里隐藏的灵魂、个性以及精神, 通过受体用情感加以柔和、创作, 进而产生的充满力量的景观记忆、情感与内涵[6]。“重授意”则是自循环产生的动因, 所谓重授意, 是受体通过记忆加工, 角色向叙事者转换的过程。通过人们的口传心授, 叙事要素在传播当中得以升华, 并形成新的、不同以往的叙事因子。如此往复, 即形成叙事性景观自循环体系。马修·波提格和杰米·普灵顿提出:“设计者无法将观者的联想限定在某种框架当中, 景观的意义及产生在设计者的构思当中, 也产生与观者的解读当中”, 所以该循环体系又具有开放性。

2 叙事情境构成素材的挖掘与提炼

所谓“情”, 是指原生态的生活气息和文化氛围, 即文化环境与社会环境。所谓“境”, 是指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即体型环境[7]。需要说明的是, 虽然对未来的展望也是叙事的构成部分, 但对过去的回忆和整合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叙事的主体。

城市景观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脱离过去, 人们的生存方式也发展了根本性改变, 留下的往往只有零星的碎片和残存的记忆。因此, 在叙事性素材搜取过程中, 常常需要以基地为核心进行深度挖掘, 并在资料广度方面适当调整, 为景观塑造尽可能提供真实可靠的素材。根据对斑马湖周边的走访调查和叙事题材分类, 我们浓缩了6类共24个叙事性素材。

在实际运用中, 不是所有的叙事性素材都必须在景观设计中体现, 同时景观设计也并不局限于选取叙事性素材, 因此设计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 适当加以筛选和提炼。

3 历史情境的叙事表达

历史情境的叙事表达技术路线:首先通过分析筛选叙事要素, 确定叙事景观点, 然后通过顺序、联结和对比来组织叙事空间。具体分析如下。

3.1 命名——叙事景观点的建构

从叙事因子中提取信息并加以分析, 形成六个相对独立的叙事景观, 分别命名为:机丘残翼、古渡口、郭亮屋场、荷塘月色、茶饮长廊、西子梳妆 (表1) 。

3.2 顺序

顺序指“在无序中寻找有序, 赋予紊乱的片段以位置、层次和意义”, “给人物事物特定形式的时间和空间的安排”[8]。叙事的顺序包含以下几种。

1.顺序叙事:叙事群体拥有共同的叙事主题, 各“点叙事”串联, 形成具有连续性的叙事景观, 这种连续既可以表现在时间维度上, 也可以体现在空间关联层面上;

2. 穿插叙事:与顺序叙事相对应, 穿插叙事具有不连续性, 但有共同主题, 叙事与非叙事景观点相互穿插, 共存共融;

3. 包含叙事:叙事具有层次性, 大的叙事主题中包含较小的叙事主题, 较小的叙事点又包含更小的叙事点, 层层相扣;

4. 点缀叙事:多个互不相关的叙事景观零星点缀于设计中, 这在实际工程中经常用到。

3.3 联结

顺序性结构要素将人物事件的位置确定下来后, 必须有联结性结构要素把它们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它包含直接的联结, 即“过文”, 强调过渡性的价值, 和间接的联结, 即“伏应”或“呼应”, 强调景观要素的互文性或互动性价值。虽然斑马湖公园每个叙事景观节点都有各自的主题, 但它们都是基于历史考证而来, 秉持了延续历史机理和尊重文脉传承的态度, 因此可以说这些叙事性景观点是通过历史情境来互通有无, 体现叙事联结性的。

3.4 对比

当结构排列为一定的顺序, 并联结成为一个整体的时候, 它的另一个问题是以对比或比例的原则, 加强自身的节奏感、韵律感, 给景观增加富有魅力的生命形式“。内在讲究情调的反差, 外在讲究格局的比例”。

水体:斑马湖公园水域面积240 亩, 水域阡陌纵横。通过保留水域中最大的田埂并加以改造, 将水面分割成大小不同的三个区域。斑马湖东南部为“荷塘月色”景点, 北部最大的水面除了作为城市景观, 还具有蓄水调洪的作用, 南部水域则是联接斑马湖和南湖的通道, 可利用高差形成跌水。对市民来说, “作品本身能否使大众对多种水元素使用的设计进行思考并因此陶醉于当地的历史”[9]是判别水体设计是否成功的标准。

光影:园林同样需要注重光影对空间氛围和形体的塑造, 光影的变化不仅勾勒了时空的形态和变化, 还丰富了空间界面的复杂性和文化性, 强化了内外空间的关联性和层次性[10]。不同的光影产生的效果是各异的, 通过光的形态、颜色、明度等因素对人们的心理产生一种共鸣、刺激、启发, 从而体现出光运用的更深层次内涵。

材质:“茶饮长廊”用木材作为建筑物结构构件, 用“茅草”覆盖屋顶, 极富农家气息。“飞机丘”栈道用木质材料, 扶手栏杆用花岗岩材质, 并略显厚重, 营造严肃厚重但又不失游玩乐趣的氛围。

4 结语

景观的叙事性表达是当代景观设计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历史情境则是叙事因子表达的源泉。作为后现代建构性思维, 将叙事空间营造应用到景观设计中, 能很好的延续景观历史脉络, 衔接新旧景观记忆, 同时对促进个性化景观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冯炜.景观叙事与叙事景观——读《景观叙事:讲故事的设计实践》[J].风景园林, 2008 (02) :116-118.

[2].张楠, 刘乃芳, 石国栋.叙事空间设计解读[J].城市发展研究, 2009 (09) :12-13.

[4].杨岩.论空间的叙事性设计[J].艺术百家, 2007 (s2) :90-93.

[5].乔怡青.城市设计中的场所精神[J].城市问题, 2011 (09) :48-51.

[6].刘茜茜.叙事性景观多维传感法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05) :20-27.

[7].李浈, 雷冬霞, 瞿洁莹.历史情境的传承与再现—朱家角古镇保护探讨[J].规划师, 2007 (03) :54-58.

[8].杨义.中国叙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7, 12:59-76.

[9].玛丽·帕多瓦.都江堰广场:一个叙事场所明[J].中国园林, 2004 (07) :33-36.

上一篇:善念下一篇:脾胃虚弱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