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弱证

2024-06-03

脾胃虚弱证(共6篇)

脾胃虚弱证 篇1

为了进一步观察健脾和胃降逆止呕中药内服加穴位贴敷治疗妊娠恶阻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疗效, 我院选取1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对比了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综合疗效、恶心呕吐症状消失时间, 现将结果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42例妊娠恶阻脾胃虚弱证患者为研究对象, 均符合《妇产科学》中关于妊娠剧吐的诊断标准以及《中医妇科学》中关于妊娠恶阻的诊断标准, 均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1]。按不同治疗方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1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1~39岁, 平均年龄 (35.0±2.8) 岁;体重52~76kg, 平均体重 (57.4±1.8) kg;孕期6~12周, 平均孕期 (8.2±1.4) 周。观察组患者年龄20~40岁, 平均年龄 (35.3±2.7) 岁;体重51~75kg, 平均体重 (57.1±2.0) kg;孕期6~12周, 平均孕期 (8.3±1.4) 周。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孕周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健脾和胃降逆止呕中药内服治疗。药方组成:党参、法半夏、竹茹、炒白术各15g, 续断、砂仁、紫苏梗、陈皮各10g, 甘草6g;水煎, 取150mL温服, 1剂/天。

观察组患者给予健脾和胃降逆止呕中药内服加穴位贴敷治疗[2]。中药内服方法同对照组。穴位贴敷中药药方组成:党参、法半夏、竹茹、炒白术各15g, 续断、砂仁、紫苏梗、陈皮各10g;以姜汁为药引, 取中药1剂制成膏状, 大小约0.5cm×0.5cm, 药垫厚度约0.3cm。每天早上将药垫置于神阙、中脘、内关 (双) 、足三里 (双) 等穴位上, 用纸胶布固定好, 4h/次, 1次/日。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综合疗效及恶心呕吐症状消失时间。恶心呕吐症状根据严重程度进行评分:无恶心呕吐计1分, 有恶心无呕吐计3分, 有恶心伴呕吐计5分。所有患者入院时的评分均为5分, 评分由5分减为3分, 表明恶心呕吐症状消失。

1.4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呕吐停止, 患者无不适感;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好转, 呕吐减轻, 患者有轻微不适;无效:临床症状未有改善或加重[3]。总有效率= (治愈+有效) 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PS11.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综合疗效比较

经过治疗, 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7%,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8%,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2.2 两组治愈患者恶心呕吐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对照组患者恶心呕吐症状消失的平均时间为 (4.9±0.6) d, 观察组为 (3.7±0.4) d,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2。

[n (%) ]

3 讨论

妊娠恶阻主要由冲脉之气上逆、胃失和降导致, 患者临床症状多为妊娠初期出现剧吐、厌食、恶心、反胃等[4]。病情严重会导致孕妇及腹中胎儿出现营养不良、酸碱失衡、水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后果, 甚至会造成食管破裂而被迫终止妊娠[5]。因此, 探讨妊娠恶阻脾胃虚弱证的治疗方法非常重要也极为迫切, 有助于提升临床疗效, 实现继续妊娠。

本研究对比了健脾和胃降逆止呕中药内服以及健脾和胃降逆止呕中药内服加穴位贴敷治疗妊娠恶阻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疗效, 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 (95.8%) 明显高于对照组 (88.7%) ;观察组患者呕吐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提示应用健脾和胃降逆止呕中药内服加穴位贴敷治疗妊娠恶阻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应用健脾和胃降逆止呕中药内服治疗。

综上所述, 健脾和胃降逆止呕中药内服加穴位贴敷治疗妊娠恶阻脾胃虚弱证临床疗效显著, 患者呕吐症状消失时间较快,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孟建芳, 孙丽珍.和胃固冲方联合穴位贴敷辨治脾胃虚弱型妊娠剧吐临床观察[J].新中医, 2015 (6) :148-149.

[2]罗群带, 李丽美, 陶莉莉.健脾和胃降逆止呕中药内服加穴位贴敷治疗妊娠恶阻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 (4) :683-686.

[3]张春平.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耳穴贴压辨治妊娠剧吐的临床研究[J].新中医, 2015 (2) :203-205.

[4]徐秀玲, 章勤, 孙津津.穴位贴敷联合中药汤剂及耳穴埋豆治疗妊娠恶阻65例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 (1) :49-51.

[5]邹静.安胎和胃降逆汤联合补液治疗妊娠恶阻60例[J].河南中医, 2015, 35 (1) :131-132.

脾胃虚弱证 篇2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90例患者均为本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的门诊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0例,男26例,女34例;年龄20~66岁,平均(41.5±6.2)岁;病程3个月~11年。对照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21~65岁,平均(41.2±6.0)岁;病程3个月~9年。2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2006年罗马Ⅲ标准[3]

1.3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通过的《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疗共识意见》[4],辨证符合脾胃虚弱型,症见腹痛、腹胀、饮食不化、胸脘痞闷、肠鸣泻泄、排便费力、不尽感、面色萎黄、肢倦乏力、舌质淡、苔白腻等。

1.4 纳入标准

1)在最近3个月反复出现腹痛或腹胀,便后症状缓解,发作时伴排便次数改变或发作时伴排便性状改变;2)目前症状持续至少3个月,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异常,肠镜检查排除肠道器质性病变;3)中医辨证属脾胃虚弱型。

1.5排除标准

1)排除胃肠道器质性病变者;2)有精神病史、重度神经官能症史者;3)妊娠妇女;4)过敏体质及对所用药物过敏者;5)未按标准用药者;6)不符合纳入标准者。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观察组:应用乌梅汤,其组成为:乌梅15 g、党参片15 g、当归15 g、细辛3 g、桂枝6 g、花椒15 g、干姜6 g、熟附子15 g(先煎)、黄连10 g、黄柏10 g,以水1 000 m L煎至约500 m L,分早晚2次空腹温服,每d1剂,连服4 W。注意事项:治疗期间停用其它一切药物,生活规律,忌口,戒除烟酒,忌食生冷油腻食物,并注意保暖,调节情志。

对照组应用枸橼酸莫沙必利胶囊(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719),每次5 mg,每d3次,服用4 W。注意事项同治疗组。

2组均以治疗4 W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

2.2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制订。痊愈:每日大便1~2次,大便为成形软便,无黏液便,无腹胀腹痛,无排便窘迫、不畅感;显效:每日大便次数较前减少一半或一半以上,大便为基本成形烂便,黏液便明显减少,腹痛腹胀基本消失,有轻微排便不畅感;有效:每日大便次数减少,大便稀溏,黏液减少,腹胀腹痛减轻,有排便不畅感;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明显改善。

2.3 观察指标

2.3.1 血浆SP、CGRP水平测定

治疗前后采取2组患者晨起静脉血,分离血浆,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试剂盒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2.3.2 安全性检测

2组患者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肝肾功能、血沉、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

2.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5.0统计软件,实验数据以(±s)表示,组内治疗前后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显著水平α=0.05。

3 结果

3.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与对照组比较*P<0.01

3.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SP、CGRP水平变化

见表2。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从表2中可以看出,2组患者治疗后血浆SP、CGRP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P<0.01),观察组治疗后2者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

3.3 2组患者安全性检测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肾功能、血沉、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变化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60例患者有1例出现轻度肝功能异常,应用护肝片治疗3 d,1 W后复查肝功能正常,未停用药治疗。

4 讨论

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6]。SP是神经源性炎症的一种重要介质,含有11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可从多方面影响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7]。腹泻型IBS患者结肠黏膜SP含量显著高于正常人,这可能与腹泻型IBS患者结肠高动力、黏液分泌增多而导致腹泻有关[8]。腹泻型IBS患者血浆中SP水平升高,推测可能SP以循环激素的方式作用于乙状结肠平滑肌,使乙状结肠平滑肌运动增强而致腹泻[9]。血浆中SP水平升高强烈地刺激消化道平滑肌收缩,增强结肠集团运动,可增加胃肠蠕动,刺激肠黏膜分泌水和电解质[10]。本研究结果显示,腹泻型IBS大鼠血浆中SP水平有显著升高(P<0.01),与国内外报道相一致[8,11]。乌梅汤与莫沙必利均能显著降低腹泻型IBS患者血浆SP含量,消除肠道过敏,从而减轻IBS患者症状;乌梅汤组作用较莫沙必利组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CGRP是由37个氨基的残基组成的神经肽,是促炎症性感觉性神经肽,能够调节胃肠分泌和运动功能,加快结肠的蠕动,从而导致腹痛肠鸣腹泻[8]。有研究显示CGRP与IBS的脾胃虚弱证呈正相关[12],有报道显示,IBS患者结肠黏膜SP含量、CGRP含量均增高[13]。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乌梅汤与莫沙必利均能显著降低IBS患者血浆CGRP含量,能减弱结肠的蠕动,提高内脏痛阈,消除肠道过敏,从而消除腹痛腹泻等症状;乌梅汤的作用较莫沙必利显著,2者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乌梅汤由《伤寒论》乌梅丸化载而来,用于止痛安蛔的要方,临床多用于胆道蛔虫症及慢性痢疾,效果显著。本研究用乌梅汤治疗腹泻型IBS,具有益气健脾、涩肠止泻之功。乌梅以涩肠固脱、生津止泻见长,《本经逢源》云:“乌梅酸敛酸收,益精开胃,能敛肺涩肠。”《本草纲目》亦曰:“敛肺涩肠,止久咳泻痢。”党参性味甘平,有补中益气之功,《本草从新》谓之:“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渴,中气微虚,用以调补,甚为平安。”当归甘温质润,长于补血,可佐党参调补气血。干姜辛热燥烈,主入脾胃而长于温中散寒,温补脾阳,为温暖中焦之主药。桂枝辛散温通,有散寒止痛之功。花椒辛散温燥,入脾胃经,长于温中止呕止泻,《本草纲目》谓之:“温脾胃———止泄泻。”细辛辛散温通,芳香走窜,能达表入里,长于止痛,如《本草汇言》所言:“细辛,佐姜、桂能驱脏腑之寒,佐附子能散诸疾之冷。”桂枝、花椒、细辛、干姜与附子共奏温中散寒之功。黄连、黄柏苦寒,有清热燥湿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乌梅汤中药物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镇痛、抗氧化、止泻之作用,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应激能力、抗溃疡作用[14,15,16,17,18]。

本文观察结果表明乌梅汤治疗腹泻型IBS总有效率为90.0%,明显优于对照组之70.0%(P<0.05);乌梅汤能显著降低腹泻型IBS患者血浆SP、CGRP含量,治疗后2组患者血浆SP、CGRP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提示乌梅汤治疗腹泻型IBS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浆SP、CGRP水平实现的。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毒副作用;表明乌梅汤治疗腹泻型IBS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观察乌梅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腹泻型IBS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应用乌梅汤治疗,对照组应用枸橼酸莫沙必利胶囊治疗,2组均以治疗4W为1疗程。结果:乌梅汤治疗腹泻型IBS总有效率为90.0%,明显优于对照组之70.0%(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浆SP、CGRP水平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0.01);观察组效果更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乌梅汤治疗腹泻型IBS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浆SP、CGRP水平实现的。

脾胃虚弱证 篇3

关键词:推拿疗法,小儿厌食症,脾胃虚弱

小儿厌食症是指小儿较长时间是与不争或减退, 食量明显减少, 甚至以拒食或厌恶进食为主症的一类疾病。长期厌食的患儿可发生营养不良, 体质量下降, 部分微量元素缺乏, 机体抵抗力, 防御疾病的能力下降, 影响小儿的正常生长发育, 易患各种疾病。笔者根据祖国传统医学理论及小而独特的生理和病理特点, 采用推拿疗法治疗脾胃虚弱型小儿厌食症,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疗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患儿中, 男18例, 女12例;年龄最小2岁, 最大9岁;30例均符合脾胃虚弱型小儿厌食症的诊断标准。

1.2 诊断标准[1]

(1) 食欲不振, 病程2个月以上。 (2) 面色少华, 形体消瘦, 低于标准体质量8%以上, 但精神状态尚好, 无腹部膨隆。 (3) 有喂养不当史, 偏食, 饮食无规律, 排除各种急慢性疾病及服药引起的厌食。

1.3 治疗方法

(1) 患儿仰卧位, 医者立于或坐于患儿一侧, 以一手在患儿腹部以脐部为中心作掌揉法以顺时针方向揉腹3~5mm, 然后沿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 乙状结肠作掌揉法, 持续3~5mm, 然后医者以拇指点揉中脘、天枢1~3mm。 (2) 患儿仰卧位双下肢伸直, 医者立于或坐于患儿一侧, 医者以拇指指腹放于患儿一侧足三里处, 点揉1~3mm, 做完一侧再坐另一侧。 (3) 患儿俯卧位, 背部肌肉放松, 医者将两手食指弯曲, 以食指中节的背面紧贴脊柱两侧皮肤, 拇指前按与食指中节相对用力, 轻轻提捏皮肤, 采用“捏三提一”法, 双手交替捻动, 并逐渐由下向上移动, 自尾骨部 (长强穴) 沿背向上至大椎上, 重复提捏3~6遍。 (4) 患儿俯卧位, 医者立于或坐于患儿一侧, 以食指、中指分别放于睥俞、胃俞处, 点揉1~3mm, 然后轻抚患儿背部1~2mm, 结束治疗。推拿按摩30mm/次, 1次/日, 15次为1个疗程, 治疗3~5个疗程, 每1个疗程结束后, 休息2-3d, 平时注意合理的饮食结构, 不食零食, 不暴饮暴食, 不食油腻, 多食水果及新鲜蔬菜,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 治疗效果

2.1 疗效判定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中有关小儿厌食症的疗效标准判定。病愈:食欲显著增强, 食量达到正常健康儿 (超过或恢复病前水平) , 体质量增加≥0.5kg, 伴随症状消失, 各项实验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显效:食欲明显恢复, 食量增加并恢复到正常水平的3/4, 体质量增加20.25kg, 伴随症状改善, 各项试验指标均有改善。有效:食欲有改善, 食量增加, 但未达到正常水平的3/4, 体质量略增加, 各项实验指标稍有改善或变化不大。无效:食量变化不明显, 伴随症状可有改善, 但体质量未增加, 各项实验指标无改善。

2.2 结果

治疗30例, 病愈15例, 显效8例, 有效6例, 无效1例, 总有效率为96.7%。

3 讨论

小儿厌食症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其病因多由于脾胃功能素虚、喂养不当、饮食不节伤及脾胃至脾虚食积以及胃津脾阳亏损导致脾胃功能失调, 胃阴不足则不思饮食, 脾阳虚则运化失职[3]。祖国传统医学认为:脾主运化, 胃司受纳, 脾胃调和则可能知五谷饮食之味, 正如《灵枢·脉度》所说:“脾气通于口, 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脾胃不和纳化失职则易造成厌食。而小儿机体脏腑形态未曾成熟, 各种生理功能未曾健全“成而未全, 全而未壮”, 寒暖不知自调, 饮食不知饥饱, 或饮食不节, 家长喂养失当易至脾失健运胃不思纳, 临床上以脾胃虚弱型多为见。推拿治疗此病则是在小儿体表的特定穴位上施以一定的手法, 达到调整阴阳, 理气通腑, 通经活络, 培培养之气, 健脾和胃的作用, 使脾阳得振, 胃阴得复, 脾胃纳运功能得以恢复, 调整机体内环境, 打破机体原有的病理循环链, 提高胃肠对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吸收。厌食得以痊愈[4], 由于推拿手法简便、安全、疗效好、无毒副作用, 既能调节机体脏腑生理功能, 又能提高生命活力和机体的抗病能力, 深受患儿家长认可, 是临床上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医司.小儿厌食症诊断、疗效标准[J].陕西中医, 1998, (8) :封底.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79.

[3]崔壹.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观察[J].吉林中医学, 2006, 26 (7) :39-40.

脾胃虚弱证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慢性腹泻患儿中选取80例, 使用随机数表发将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 对照组中男性22例, 女性8例, 年龄5个月~3岁, 平均年龄 (1.5±0.2) 岁, 病程2~5个月, 平均病程 (3.0±0.5) 个月;观察组中男性21例, 女性19例, 年龄4个月~4岁, 平均年龄 (1.5±0.5) 岁, 病程2~6个月, 平均病程 (3.2±0.5) 个月。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P>0.05。

1.2 纳入标准

(1) 所有患儿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符合中医对脾胃虚弱型慢性腹泻的诊断标准[2], 以及西医对慢性腹泻的诊断标准[3]; (2) 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大便次数增多、大便稀薄、食欲不振、腹痛、烦躁、恶心、呕吐等临床表现; (3) 患儿家属对于对于本研究均知情, 愿意加入本研究; (4) 该研究已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3 排除标准

(1) 排除明显代谢性酸中毒及脱水症状患儿; (2) 排除严重的心、肝、肾、肺及免疫系统等原发性疾病患儿; (3) 排除胃肠道肿瘤、胃肠道器质性疾病及天性肠道畸形患儿; (4) 排除药物过敏患儿; (5) 排除先天性精神疾病及智能障碍患儿。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均予以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微生态抑制剂、肠黏膜保护剂等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运脾调中推拿治疗, 推拿手法采用补脾经、补大肠经、摩腹、揉脐、揉角尾、推上七节骨、捏脊、揉穴等手法, 具体方法如下: (1) 补脾以拇指偏锋沿小儿拇指桡侧向掌根方向直推; (2) 补大肠经:大拇指桡侧从患儿食指尖向虎口处推; (3) 摩腹:以手掌沿患儿上脘和关元穴直径对患儿腹部顺时针画圆按摩; (4) 揉脐:进行顺时针缓慢揉搓患儿脐部; (5) 推上七节骨:拇指桡侧沿上七节骨直推; (6) 揉龟尾:以拇指揉龟尾; (7) 捏脊:沿患儿背侧脊柱皮肤自大杼穴向下至髎穴正反向重复捏提; (8) 揉穴:脾俞、胃俞、足三里各揉30 s。以上推拿手法视患者情况推拿200~500次, 提捏手法6~9次, 步两组患儿均治疗7 d。

1.5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血清免疫球蛋白主要查看Ig A抗体、Ig M抗体和Ig G抗体。

1.6 疗效判定指标

显效:治疗6 d内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 中医证候积分改善80%以上;有效:治疗6 d内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 中医证候积分改善50%~80%;无效:治疗6 d患儿症状及体征无明显好转, 甚至情况恶化。治疗有效率= (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

1.7 统计方法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使用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 以[n (%) ]表示计数资料, 采用χ2检验, 以 (±s) 表示计量资料, 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5%, 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7.5%,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详见表1。

2.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均优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P<0.05, 详见表2。

3 讨论

小儿慢性腹泻是由于小儿体制较弱, 胃肠功能较差, 因此发生腹泻时总是反复发作, 不易治愈, 临床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大便稀薄、食欲不振、腹痛、烦躁、恶心、呕吐等症状。小儿慢性腹泻在中医属于“泄泻”范畴[4], 在中医传统论著中指出“小儿吐泻者, 皆由脾胃虚弱, 乳哺不调, 风寒暑湿, 邪干于正所致也”因此中医认为脾胃虚弱是小儿腹泻反复, 迁延不愈的主要原因[5]。

小儿慢性腹泻的常规治疗是以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微生态抑制剂、肠黏膜保护剂等为手段, 对于小儿腹泻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但是不能解决小儿脾胃虚弱的根本问题, 因此治疗后容易反复发作, 效果不显著。在该次的研中对于观察组患儿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运脾调中推拿治疗, 我国传统医学学者骆如龙在《幼科推拿秘书》中写道:“揉脐及龟尾并擦七节骨, 此治泻痢之良法也, ……自龟尾擦上七节骨为补, 水泻专用补。”也证明了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优点[6,7]。在黄兴民等[8]学者的研究结果中, 使用运脾调中推拿法治疗的患儿其治疗有效率为90.0%, 予以常规治疗的患儿其治疗有效率为7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在该文的研究中使用运脾调中推拿法治疗的患儿其治疗有效率为97.5%, 予以常规治疗的患儿其治疗有效率为75.0%, 该文的结果和黄兴民学者的结果相似, 证明了运脾调中推拿法治疗小儿慢性腹泻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推拿手法通过对患儿的脾经、大肠经、腹、脐、龟尾、七节骨等有关穴位进行推拿按摩, 对患儿穴位处的皮肤予以刺激, 促进患儿的血液循环[9], 通过经络脉路的游走传患儿机体内部, 促进患儿的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发育和调节功能, 从而改善患儿的肠道蠕动功能。因此组患儿在治疗后免疫体得高了显著提高, 证明了丁丽凤学者[10]的观点。

综上所述, 运脾调中推拿治疗脾胃虚弱型小儿慢性腹泻的效果显著, 且能够提高患儿的免疫力, 可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寒梅, 何大霄, 周西, 等.推拿治疗小儿腹泻临床研究进展[J].广西中医药, 2013, 36 (5) :11-14.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102.

[3]方鹤松.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1998, 6 (13) :381-384.

[4]宋丽琪.小儿推拿治疗慢性腹泻20例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 2013, 34 (20) :4109-4111.

[5]王云.中医推拿治疗小儿腹泻43例[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 1 (1) :33.

[6]王秀君.马祝霞.浅述中医敷贴配合小儿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J].生物技术世界, 2016, 1 (1) :63.

[7]邹杨军.中医推拿联合针灸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 2015, 24 (4) :268-269.

[8]黄兴民, 顾一煌, 陈大春, 等.运脾调中推拿治疗脾胃虚弱型小儿慢性腹泻30例[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 27 (3) :290-292.

[9]崔秀丽.中医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 2014, 1 (20) :291-292.

脾胃虚弱证 篇5

关键词:六君子丸,四联疗法,脾胃虚弱,Hp感染,根除率

资料与方法

2013年收治Hp感染患者400例, 男253例, 女147例, 年龄17~67岁, 平均45.3岁。将脾胃虚弱患者归入观察组, 脾胃湿热型归入对照组, 每组200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严重程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组间可比性。

诊断标准和排除标准:1西医诊断标准:胃黏膜组织切片进行Hp培养结果阳性, 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查结果阳性, 进行Ⅱps A检测阳性。2中医诊断脾胃虚弱标准:胃脘疼痛, 遇冷劳累后疼痛加重, 空腹时疼痛, 进食后疼痛减轻, 纳少便溏, 脉沉细弱[1,2,3]。3中医诊断脾胃湿热标准:胃脘胀满、口苦口臭、头身困重、苔红脉滑、进食后症状加重、大便黏腻不爽。研究对象排除标准:具有消化系统器质性病变,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具有严重的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及全身性疾病。

治疗方法:所有研究对象给予Hp四联疗法[4], 疗程14d:晨起空腹口服泮托拉唑钠, 1次/d;每餐前口服胶体果胶铋, 3次/d;早晚饭后口服阿莫西林, 2次/d;早晚饭后口服克拉霉素, 2次/d。停药4周后, 经13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为阳性的患者, 开始第2个疗程治疗方法[5]:六君子丸联合四联疗法, 疗程14 d:晨起空腹口服泮托拉唑钠, 1次/d;每餐前口服胶体果胶铋, 3次/d;早晚饭后口服阿莫西林, 2次/d;早晚饭后口服克拉霉素, 2次/d;六君子丸, 2次/d。分别在诊疗前、第1个疗程结束4周、第2个疗程结束4周的时间段, 检测患者13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 判断Hp根除效果。

统计学分析方法:本次研究数据录入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 18.0进行统计学分析, Hp根除率用百分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四联疗法治疗1个疗程后, 观察组清除率62.0%, 对照组清除率75.0%, 观察清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且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两组患者经过六君子丸联合四联疗法治疗结束第2个疗程后, 观察组清除率51.3%, 对照组清除率30.0%, 观察组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2。

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 从结果可以看出, 观察组Hp总清除率81.5% (163/200) , 对照组Hp总清除率82.5% (165/200) , 对照组的总清除率略高于观察组的总清除率, 但P>0.05, 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讨论

六君子丸在四君子汤的组方上增加了陈皮和半夏两味, 主要治疗脾胃虚弱, 痰多气虚之症, 具有健脾益气, 行气化痰之功效。组方中的人参具有大补元气, 健脾益气的功效;白术和茯苓具有健脾利湿的功效, 在人参的共同作用下, 具有平补之功效;半夏消痞散结, 燥湿化痰;陈皮理气健脾;炙甘草调和诸位药材的药性。六味药材的共同配伍下, 六君子丸具有益气健脾、理气化痰的功效。在用于Hp的脾胃虚弱患者, 六君子丸结合四联疗法, 可增强四联疗法的杀菌作用, 减少Hp的耐药性, 可明显提高Hp的清除率。并且六君子丸可有效改善患者胃部疼痛、腹胀、反酸等消化系统临床症状。

Hp是胃肠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 对于Hp的根除率逐渐下降, 这与细菌耐药性有关。中医药对Hp的耐药性低、不良反应小且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减少复发率, 正在被更多的医生和患者所接受。对于中医治疗Hp相关性胃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要发挥中医药的治病原则, 扩大受众人群长期随访跟踪, 从细胞分子学探讨中药治疗Hp相关胃病的作用机制。

参考文献

[1]霍红梅.现代中医药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其相关性疾病的研究近况[J].甘肃中医, 2008, 21 (2) :57-60.

[2]宋琳琳.幽门螺杆菌根除效果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3, 20 (12) :7-9.

[3]申小惠.中西医治疗耐药幽门螺杆菌的研究进展[J].福建医药杂志, 2008, 30 (4) :91-93.

[4]马晓春.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进展[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2, 3 (34) :166-169.

脾胃虚弱证 篇6

1 病因与诊断标准

1.1 病因

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主要以急性活动性炎症为主, 本证浅表性胃炎常会出现明显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等。慢性胃炎发病诱因很多, 常见有长期、大量饮酒, 进食过冷、过热、过粗糙或坚硬食物, 饮浓茶、咖啡, 饮食不规律、不卫生等, 导致湿热邪气留恋。

1.2 诊断标准[1]

脾胃湿热证的主症: (1) 舌质红, 苔黄腻; (2) 脘腹痞满或胀或痛或灼热; (3) 口渴少饮; (4) 食少纳呆; (5) 大便溏而不爽或结。次症: (1) 肢体困重; (2) 身热不扬或汗出不解; (3) 口苦而黏; (4) 恶心、呕吐; (5) 脉濡数。诊断:临床只要具备舌苔黄腻, 同时见其余主症2个;或同时见其余主症1个和次症2个;或同时见次症3个以上即可诊断。

2 用药原则及治疗

2.1 用药原则

(1) 湿热交结, 湿乃主因。因脾为阴土, 主运化, 喜燥而恶湿, 故脾虚运化无力, 则湿气内停;外湿也喜困脾, 而脾为湿困。湿邪既是发病原因, 又是病理产物, 其性黏腻重浊, 湿邪阻滞中焦, 脾不能升清, 胃不能降浊, 升降失常, 运化失职。湿邪积久不去, 郁而生热, 而成湿热交结之证。 (2) 热邪易清, 湿邪难除。无形之热易清, 而湿性黏腻缠绵, 不易祛除, 如再经发汗、攻下、滋阴等误治。甘温滋腻, 更助其湿, 湿热壅塞, 阻滞气机, 湿不化而热不除。故陈老师认为, 湿热胶结之证, 当重除湿, 湿祛则热易除。 (3) 湿为阴邪, 非温不化。湿性类水为阴邪, 湿邪为病, 易伤阳气, 其性黏腻重浊, 或为寒湿, 或为湿热。寒湿之证, 治以苦温, 因苦能燥湿, 温能散寒。然临证所见湿热之证, 单用苦寒之品, 其效不显, 因苦寒药易导致凉遏冰伏, 阳气难展。故陈老师认为当于苦寒药中加入苦温之品, 乃可显效, 因湿为阴邪, 非温不化。 (4) 忌甘温补气。脾虚不运, 湿邪内停, 故治湿多用健脾之法。然陈老师认为脾虚虽可生湿, 但健脾之药却当慎用, 因健脾之药多为甘温之品, 甘温能助湿生热, 不利于祛湿。

2.2 治疗

根据以上原则, 陈老师临证在不换金正气散基础上减甘温之甘草、大枣, 加入苦寒之黄连, 取名“加减不换金正气散”, 用于慢性胃炎湿热之证。湿重于热及腹胀则加砂仁、豆蔻;热重于湿则加蒲公英、山栀;便秘加大黄。主方苍术性温, 燥湿运脾, 既能燥内湿, 又能祛除表湿;厚朴苦温芳香, 苦温可以燥湿, 芳香能化湿, 苍术合厚朴, 燥湿运脾功效倍增, 共为君药。藿香性温发散, 既可祛外在的风寒湿邪, 又有化湿和中的作用;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 二者相合, 具有解表化湿, 和胃止呕之效, 共为臣药。陈皮疏理气机, 理气化湿;黄连苦寒, 清热燥湿;生姜辛温祛湿, 三者相合共为佐使。诸药相伍, 共凑燥湿运脾, 和胃化湿, 兼以清热之功, 适用于湿热阻滞中焦之证。对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进行中医治疗, 在服药用量上也应注意, 应该用药量少而多次分开服用, 每天3次, 这样既利于患者对药物的吸收, 同时也不影响患者的正常饮食。

2.3 典型病例

李某, 男, 38岁, 2012年5月10日初诊。自诉近1个月胃脘胀满痞塞, 食少纳呆, 口苦而腻, 在外院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服西药未见好转, 倦怠乏力, 便溏。舌红苔黄腻, 脉缓。症属脾胃湿热证。治宜清热化湿, 和胃运中, 方用加减不换金正气散加减:炒苍术12g, 茯苓12g, 炒木香6g, 川朴12g, 陈皮6g, 炒枳壳12g, 川连6g, 藿香12g, 蒲公英12g, 7剂, 水煎服, 日服二次, 每日1剂。二诊:服上药诸症均见好转, 大便渐成形, 舌红苔黄腻, 脉缓。在原方基础上加减调治二月余, 诸症痊愈。

3 注意事项

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需要注意自身饮食和加强锻炼, 一方面饮用易消化且对胃黏膜没有损伤的食物, 不宜暴饮暴食, 此外锻炼身体和陶冶个人情操, 增强自身免疫力。除注意忌食高热、油爆煎炸之物和忌烟、酒生冷之物外, 宜常食用蘑菇、木耳等, 对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有很大益处。

参考文献

上一篇:城乡历史景观下一篇: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