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论

2024-07-04

脾胃论(精选12篇)

脾胃论 篇1

消渴不寐是指消渴患者经常性不能获得正常睡眠, 以睡眠不足、入睡困难、或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寐、甚则彻夜不能眠为主要症状。糖尿病患者常出现糖脂代谢异常, 导致眼、肾、神经、血管、心脏、足等器官、组织慢性进行性病变, 常混杂一种或多种并发症, 而“失眠”多不被临床医生重视。研究表明, 糖尿病患者因长期高血糖状态造成的神经损伤性病变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极易导致失眠, 而失眠又可加重糖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因此, 改善睡眠对糖尿病的治疗意义重大。

1 不寐与消渴

失眠又名“不寐”“目不瞑”等, 是指入睡障碍或睡眠维持障碍, 病因主要包括体质虚弱、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情志异常等, 病机的阐述不外乎阴阳失调、气血失调、脏腑失调等。叶天士认为“不寐之故, 虽非一种, 总是阳不交阴所致”。中医学认为心主神明, 神不安则不寐, 病位主要在心, 与肝、脾、肾密切相关。关于其辨证, 历来纷纭复杂, 大抵不离虚实, 认为实者有郁、火、痰之辨, 虚者有气血阴阳之分。

糖尿病属于中医中“消渴”范畴, 其病机主要为阴亏燥热, 传统多采用朱丹溪“三消”论治, 即上消多饮, 中消多食, 下消多尿。祖国医学很早就认识到不寐与消渴的关系密切。如明代秦景明在《症因脉治》中认为“消渴症见心烦躁乱, 夜卧时起, 口燥舌干, 五心烦热”, 病因是心血耗尽, 阳火旺于阴中, 则神明内扰而心神不宁, 不得卧之症作矣, 即消渴日久, 阴损及阳, 阴阳俱虚, 瘀血阻滞导致水谷精微化生不足, 心失濡养, 心神不安;肾精不能上乘于心, 心气不能下交与肾, 心肾不交, 神志不宁, 治宜滋阴降火, 药用归芍天地煎、天王补心丹。

2 脾胃与不寐

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功能概括。气血滋养流行于脏腑经络, 神得以生, 寤寐以行。气血充和, 血脉通利, 则神气安和。气血亏虚, 营气化生无源, 神不安则不寐。《灵枢·平人绝谷》篇指出:“血脉和利, 精神乃居。”而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主思虑、主肌肉, 过劳可耗损脾气又伤气伤血, 神失所养而不寐。如《证治类裁·不寐》中论:“思虑伤脾, 脾血亏损, 经年不寐。”其次, 人体睡眠依赖于营卫运行协调, 如《灵枢·营卫生会》云:“气血衰, 其肌肉枯, 气道涩, 五藏之气相拎, 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 故昼不精, 夜不瞑。”然营卫二气是脾胃化生水谷而生, 脾胃和谐则营卫有序, 当卫气有规律地出阳入阴, 人则睡眠安和, 反之脾胃功能失调, 水谷精微化生不足, 则营卫乏源, 运行迟滞, 发生不寐。此外, 入夜后营卫按规律循行, 卫气循行于足阳明胃、手阳明大肠, 经阳跷脉司目闭而安寐。当阳明经由于寒热、虚实、痰瘀等病理变化而功能失常时, 不寐即发生;其次, 当太阴开机不利, 运化收藏失司, 升降反作逆乱, 或阳明阖合不利, 阳气过盛, 或“胃家实”时, 阳气当收不收, 同时阴气当开不开, 不寐亦可发生;再次, 脾运失常, 不能运化气血, 气血生化乏源, 营血亏虚则神失所养, 健忘不寐等丛生, 加之运化水湿失常容易酿生痰饮, 积而化热, 痰热互结, 积热上扰, 心神不安而不寐;最后, 脾升胃降, 脾胃气虚则清阳不升, 水谷精微下流, 郁留于下而遏肾之阳气, 影响了心肾的水火既济, 而使心火相对偏亢, 阴火上冲, 扰乱心神, 导致不寐。

3 脾胃与消渴不寐

脾与消渴关系密切, 脾胃病可导致消渴, 消渴又可通过阻碍卫气运行而导致不寐。近代医家张锡纯云:“消渴一证, 皆起于中焦而及于上下。”此外, 国医大师颜德馨认为消渴一病, 病之初常在太阳阳明, 之末常在厥阴少阴。中焦脾胃是津液输布的枢纽, 是消渴起病的关键, 认为“脾脆, 则善病消瘅”。《灵枢·本脏篇》云:“脾病者, 身重善饥。”《素问·脏气法时篇》认为脾之运化输布功能失职, 津液不能通达周身, 因而变生消渴证。此外, 脾胃受损易形成气虚生热、气虚湿热, 导致多种躯体不适, 正所谓“胃虚则脏腑经络皆无所受气而俱病”, 其中也包括不寐。《内经》认为睡眠的基础为营卫协调运行。营卫二气由脾胃水谷之气化生, 当脾胃恢复健运, 卫气有规律地夜间出阳入阴, 白天出阴入阳, 则夜间目瞑安寝, 昼日清醒而寤。消渴确可导致阴阳不交, 阻碍卫气正常运行而致不寐, 病因如下。

首先, 消渴患者常因劳心竭虑而耗损脾气, 致使伤气伤血, 神失所养而不寐;此外, 消渴患者多系恣啖肥甘, 以致脾运失畅, 湿热内盛, 故《素问·奇病论》云:“此肥美之所发也, 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 令人内热, 甘者令人中满, 故其气上溢, 转为消渴。”而“脾为生化之源”, 脾运失畅则不能运化气血, 气血生化乏源, 营血亏虚则神失所养, 健忘不寐等症丛生, 加之运化水湿失常容易酿生痰饮, 积而化热, 痰热互结, 积热上扰, 心神不安而不寐;再者, 消渴病人气虚、瘀血、痰浊等贯穿疾病始终, 病人体内阴虚津亏、燥热内亢, 由于津血同源, 津亏而致血少, 燥热使血黏稠, 煎熬成瘀;或多食肥甘, 气机郁滞而成痰瘀。当这些病理因素滞留于阳明经时, 营卫循行异常, 不寐即发生。故消渴者常伴有不寐。

4 从脾论治消渴不寐

消渴不寐的辨证分型目前尚无定论, 医家对其研究侧重点各有不同。《太平圣惠方》记载了使用小麦饭方治疗烦热少睡多渴证, 开启了治疗消渴不寐的先河。现代医家如仝小林教授治疗消渴不寐, 将其分为阴虚火旺、开多阖少、痰火扰心、血虚生风、寒湿闭阻、湿毒浸淫等证型辨治, 临床取得良好疗效[1]。王德惠教授[2]将其分为阴虚内热、血虚失养、心肾不交型辨证论治。高天舒教授辨治消渴不寐, 将其分为痰热扰心、阴虚火旺、瘀血阻络三个证型辨证论治, 取得满意疗效[3]。刘敏等[4]以医案的形式将此类患者常见的不寐证型分为阴血不足, 虚热内扰;肝气郁结、心神不宁;阴损及阳, 心阳浮越;痰热内扰, 心神不安;胃失和降, 睡不安卧;水火失济, 阴虚火旺共六种, 并且运用经方进行辨治, 取得良好疗效。

笔者结合消渴不寐的病因病机, 从脾主运化与脾升胃降方面辨证, 将消渴不寐分为脾虚失运、胃失和降两种证型。

4.1 脾虚失运型消渴不寐

李东垣所著《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中云:“若饮食失节, 寒温不适, 则脾胃乃伤。脾胃气衰, 元气不足, 而心火独盛。心火者, 阴火也。起于下焦, 心不主令, 相火代之。相火, 下焦胞络之火, 元气之贼也……脾胃气虚, 则下流于肾, 阴火得以乘其土位。”因此, 脾胃气虚型消渴不寐的患者, 因脾胃受损, 致心之阴火上冲, 多见烦躁症状。此烦躁病性属虚, 非为阴虚火, 亦非实热, 实则以脾胃气虚为本之症状, 临床表现为不寐或少寐, 多梦易醒, 精神抑郁或焦虑, 坐卧不宁, 烦躁, 口渴欲饮, 消谷善饥肌肉消削, 乏力倦怠, 面色少华, 大便不成形, 多尿, 尿浊且味甘, 月经先后不定, 舌质淡, 苔薄白, 舌体偏胖, 边有齿痕, 脉沉细弱或脉细数等。亦会因消渴病缠绵难愈, 气血功能乏力, 血流受阻, 可致血瘀;或阴血不足, 血脉失于濡润, 使血干涩成瘀而见血瘀证;或脾胃虚弱, 运化失常, 湿浊内生, 积湿成痰, 化热上扰心神而见痰热证。治宜运脾化津、养心安神为主, 兼以活血化瘀, 调畅气血, 可用归脾汤, 保元汤化裁, 药用如生黄芪、党参、炒白术、茯苓、远志、炒枣仁、炙甘草、木香、五味子、夜交藤、当归、白芍等。

4.2 胃失和降型消渴不寐

正所谓“脾宜升为健, 胃宜降则和”, 脾主升是为了胃降, 胃之降是为了脾之升, 升降协调, 方能维持正常的生命运动。若脾胃气虚则清阳不升, 水谷精微下流, 郁留于下而遏肾之阳气, 影响了心肾的水火既济, 而使心火相对偏亢, 阴火上冲, 可扰乱心神而寐不安。此外, 消渴日久, 脾胃受损, 胃失和降, 或饮食不化积于胃中, 或湿热痰浊中阻, 或移热肠中, 耗伤津液, 肠道失润, 大便秘结, 均可致入睡困难。

因此, 胃失和降型消渴不寐患者, 临床表现除三多一少、睡卧不安症状外, 还可因脾胃既虚受纳失常, 伴见纳差、胃脘痞闷胀满、腹胀;分清别浊失用, 见便秘或大便稀溏;或因阴火上冲乘土位, 热扰心神见烦躁、焦虑, 烧灼脉络见口腔溃疡, 火热迫血妄行见消化道出血等。因此只有调理脾胃气机升降才能从根本上治疗消渴不寐。

临床治疗中应用和中消导、健脾化芳之法, 以保和丸、平胃散化裁, 未用安神药而寐自安。药用如苍术、陈皮、炒莱菔子、炒内金、砂仁、生麦芽等, 若食郁而化热, 可用连翘、山栀、黄芩、夏枯草等清热泻火之品;湿痰阻滞, 郁日久火, 上扰心神治当以温胆汤清利痰热。盖患者之不寐, 乃由饮食不节、纳化失调所致, 而胃为多气多血之腑, 以通降为顺, 如叶天士云:“阳明胃腑, 通降为补。”

5 结语

综上所述, 脾胃功能失调与消渴不寐关系密切, 脾胃功能异常可导致消渴进而不寐, 消渴又进一步损害脾胃功能, 从而使疾病缠绵难愈, 可发展为疑难病证。因此, 对消渴不寐发病机制研究尤为紧要。本文通过阐述脾脏的生理功能与消渴不寐的关系, 认为运用运脾化津、消导和胃等方法可恢复脾胃功能, 使其纳化正常, 化源充足, 升降有序, 夜寐则可自安。然其中各证有虚有实或虚实夹杂, 治当详审。先贤有言, 治病求本, 临证当详辨。

参考文献

[1]董柳, 王霞, 李洪皎.仝小林治疗糖尿病失眠的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 2007, 34 (4) :402-403.

[2]刘珈, 王德惠.王德惠治疗糖尿病合并失眠[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 29 (4) :609-610.

[3]李静, 高天舒.高天舒教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失眠的经验[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7, 25 (8) :1560-1561.

[4]刘敏, 陈孝银.经方治疗难治性消渴不寐[J].辽宁中医杂志, 2001, 28 (11) :696-697.

脾胃论 篇2

第一:舌苔发生改变

如果身体出现了脾胃虚弱的情况,那么身体中最为直接的表现就是舌头发生了改变。舌头直接反映了我们脾的健康程度,正常情况舌头应该表现为红色,并且表面带有润泽,舌头上面的舌苔非常的干净。

如果说舌头的边缘出现了齿痕,或者是舌苔的颜色等发生了改变,那就说明身体健康出现了异常情况。如果舌苔表现为白厚,并且粘滑,那就说明体内寒气比较重;如果说舌苔表现的厚、黄并且粘滑以及粗糙,那么就说明身体中湿热情况严重;如果说舌头表面没有舌苔,但是颜色发红,那就说明体内的热气已经很高了,并且已经损伤阴了。夏天也是脾胃虚弱更加容易出现的季节,很多人在夏天的时候就经常感觉到口腔粘腻,并且脸色也是比较差,皮肤发黄。

第二:食欲下降

老中医告诉我们,如果湿气进入身体但是没有及时的排出体外,那么很容易损伤脾的健康。脾在我们的身体中充当了消化吸收的任务,能够将多种食物以及液体转化成为身体所能够吸收的营养物质,促进体内新陈代谢的速度。

夏天是一年四季中最为湿热的一个季节,在这个时候很多人都会出现食欲下降已经消化能力下降的情况。但是,也有一部分人食欲并没有变差,反而出现强烈的饥饿感,但是随便吃一些东西又感觉非常的涨,那就说明身体中出现了胃强脾弱的情况了。平时生活中,如果身体出现了食欲不振,那么很有可能就是身体出现了脾胃虚弱。

第三:早上起来的时候不舒服

如果说早上起床的时候身体感觉非常的不错舒服,出现头晕脑胀以及胸闷气短等状况,那么久说明脾胃功能变差了,甚至有可能是比较严重的脾胃虚弱。

在中医的认知上,脾气如果出现了虚弱,那么首先肺气就会受到影响,也就是说这两个内脏之间的功能是互相联系以及影响的。如果脾虚到了一定程度,那么肺部健康就会出现异常,具体的症状就表现为气喘。所以说,脾胃虚弱的症状有哪些,首先看看肺部是否健康。

第四:体内湿气重

如果说体内的湿气比较重,那么你的体重在短期就会迅速攀升,甚至还有可能出现下肢水肿等严重后果。

科学家通过数据统计发现,百分之九十左右的肥胖患者都是体质虚弱的人群。那么,为什么身体会出现体虚的情况呢,这是因为身体中脾胃功能减弱出现脾胃虚弱所导致的。如果身体出现了体虚,那么体内的新陈代谢速度就会减慢,同时身体的活力也会下降,对于营养的摄取也会下降,体内不能够及时消耗能量,那就很容易出现肥胖情况了。所以说,大部分肥胖患者都是脾胃虚弱的患者,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这样不仅能够促进身体健康,同时又有减肥的作用。

第五:上厕所出现异常情况

早上排宿便的时候发现粪便的形状软烂,并且更加的黏稠,这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脾胃虚弱的症状之一,说明身体中的消化系统出现了异常情况。

小编建议

从脾胃论治慢性失眠经验举隅 篇3

【摘要】通过一则对失眠患者的诊疗病例,介绍傅元谋教授运用桂枝汤化裁治疗以脾虚为主证的失眠,其认为桂枝汤尚具有健脾之功效,可化生气血,畅旺营卫,交通心肾,用于治疗失眠疗效较佳。

【关键词】桂枝汤;脾胃;慢性失眠

【中图分类号】R256.2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22-0131-01

1病例资料

患者宋某,女,62岁,河北省人,因失眠一年,加重一个月就诊。就诊症见:面黑,嘴唇乌,食欲差,腿乏力,大便稀,每日3次,舌淡而无苔,脉浮大,重按尚有力。自述失眠一年,每夜睡眠时间越来越短,现在一周内约有3天是整夜无眠,白天有时午睡1~2h,在河北省看过中医,方中酸枣仁、合欢皮、夜交藤医生已经开到每味药达50g以上,还是不见效,患者从未服用西药治疗。患者依从性良好。3个月的疗程中,共就诊12次,每周复诊一次。最终获得每夜5~6h的稳定睡眠,患者对疗效满意。

2理法方药

笔者认为脾胃虚弱为病机,以健脾化生气血为治法,以桂枝汤为主方化裁来进行治疗。

将治疗的12次药方,按方中药味次数进行整理:出现12次的有:桂枝、炙甘草、薏苡仁、生牡蛎;11次:白芍、姜;9次:茯苓、法半夏;8次:生白术;7次:炙白附片;5次:党参;3次:藿香、厚朴、川芎、苦荞头、糯米藤根;2次:夜交藤、龙骨、黄连、枳壳、葛根、焦栀子;1次:炒白术、细辛、五味子、黄芩、淫羊藿、焦山楂、鸡屎藤、柴胡、陈皮、淡豆豉、生麦芽。

3失眠与营卫、气血、脾胃、心的关系

失眠,属于中医学“不寐”范畴,亦称之为“目不瞑”或“不得眠”,《灵枢·大惑论》认为“卫气不得入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阴,则阴气盛,故目不得瞑”。《灵枢·营卫生会》:“何气为营?何气为卫?营安从生?卫于焉会?老壮不同气,阴阳异位,愿闻其会。岐伯答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藏六府,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由此可以理解,脾胃受纳水谷,化生气血、营卫,循环周身,出入阴阳,对寤寐的调节影响重大。

在《素问·痹论篇》:“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剽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素问·逆调论》:“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府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此处特别强调胃气的下降,其功能的正常发挥与否,关乎着寤寐的安定,无胃气的下降则无脾气的上升,则会影响心脾的功能,便会发生失眠。清末名医张聿青亦有此一认识,他在《医案》寤寐篇中,认为“胃为中枢,升降阴阳,于此交通。心火俯宅坎中,肾水上注离内,此坎离之既济也,水火不济,不能成寐,人尽知之。不知水火不济,非水火不欲济也,有阻我水火相交之道者,中枢是也”。此处将脾胃看作升降的枢纽,其向上与向下的交通,不仅影响心与脾、脾与肾,更是心与肾能否正常相交的关键。

张仲景把营卫二气的盛衰与脾胃功能紧密联系起来,充分认识到只有中焦脾胃功能的正常发挥,营卫之气才会旺盛畅行。《辨脉法》指出:“中焦不治,胃气上冲,脾气不转,胃中为浊,营卫不通,血凝不流。《平脉法》又以趺阳浮而芤代表脾胃不足为例而说明脾胃虚弱对营卫的影响。医家鲁兆麟认为:营卫,营在一定意义上是指血的功能,卫是气在人体的外在表现。因此,对寤寐当中营卫的讨论,也就是在谈气血功能,进一步则可以扩大到阴阳的协调。由此我们知道,睡眠与营卫、阴阳、气血、脾胃之关系密切。

4使用桂枝汤的思路

桂枝汤有调和营卫[1]之功为医家所公认,但调和营卫具体从何处来理解?笔者认为,方中桂枝主要有三个作用:能促进脾的健运[2],即能从根本来源上促进营卫的化生,故能增强营卫;能通行营卫,重点在通行营气,但由于营卫之间有一个同行关系,从而也能促进卫的运行;桂枝能化气,且能非常全面的化五脏之气,这里主要是化生脾胃之气与卫气。白芍的作用:疏肝,疏肝即保证脾的健运;疏肝有利于气血的运行,即有利于营卫的运行;白芍化营气,与甘草相合,为酸甘化阴,亦体现为化生营气。生姜在方中作用与桂枝雷同,只是侧重不同:健胃;通行营卫中,强于通行卫气,单用即能发汗,显现其强于通行卫气;化气,化卫气及膀胱之气。方中大枣、甘草作用:扶正,此二味药加强了补中扶正的功效;甘草与桂枝相合是辛甘化阳,甘草与白芍为酸甘化阴,阴阳得以很好的得到补充;大枣为一食物,是营养的来源,故水谷化生营卫源源不绝。我们经由此,能更好的来理解桂枝汤是从健脾胃来截断疾病的传变;健脾胃化生气血,畅旺营卫;健脾胃使中焦运转,交通心肾;均为紧扣病机之治法。桂枝汤不只可以用来治疗外感疾病,更可以治疗内科杂病,《金匮要略心典》曰:“桂枝汤,外证得之,为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为化气和阴阳”。另,马有度《医方新解》中现代药理认为桂枝汤可用于风寒感冒外,尚因能“增进消化机能”而有健胃的作用。邹永祥等[2]认为桂枝适当配伍除了能发汗解肌,袪风湿,通经络,通血脉,温经散寒,通阳化湿外,健脾的功效常常被忽视。

参考文献

[1]张清苓.桂枝汤调和营卫之再认识[J].中国医药学报,1994,9(2):8-10.

[2]邹永祥,赵鹏俊,钟春玉,等.桂枝健脾浅谈[J].四川中医,1996,14(8):17.

从脾胃湿热论治小儿手足口病 篇4

中医药在防治大规模传染病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势, 中医辨证论治小儿手足口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成为治疗手足口病的不可忽视的要方, 得到广大患儿家长的好评。

1 中医讲脾胃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脾胃的损伤, 也是诸多疾病产生的源头和诱因

1.1 脾主运化水液

脾将胃中的食物转化生水谷精微和气血津液布达五脏六腑, 四肢肌肉, 使皮毛头面及身体各个器官得到濡养滋润, 保持生命的生机和活力。脾为中土, 土则孕育生化, 为万物之母, 灌溉之精生焉。脾土中生水谷之精上输肺金, 下滋肾水, 是水液正常运行的中央枢纽, 水液的升降输转均赖于脾的运化。若脾运化失司, 则上行有碍, 下达受阻, 浊中之清不能被蒸化, 浊中之浊不能被排出, 水液代谢失去平衡, 导致产生痰饮、水湿等病理产物, 从而影响人体的生命活动。

1.2 脾喜燥恶湿

脾为太阴之土, 阴得阳始运, 湿为阴邪, 易损伤阳气, 阻遏阳气的生发。外感湿邪或水湿内聚都会损伤脾阳, 耗损脾气, 使脾气亏虚。脾气虚弱, 则土不制水而反克, 不能运化水湿, 反过来又会使痰饮内聚水湿内停, 中焦气机受阻。脾气健运的前提条件就是脾处在干燥清爽的环境中。若湿邪困脾, 则津液不能数转布散, 湿浊内聚, 弥漫全身。湿性重浊黏滞, 湿浊困阻脾胃则可见纳呆、恶心呕吐, 湿浊上泛于口则可见口唇黏腻、味淡而甜, 舌苔厚腻, 口角流涎。湿犯上焦, 则可见咳嗽、流涕。痰湿郁久而化热, 固见发热[2]。

1.3 脾主升清

脾宜生则健, 脾的运化功能使清者上升, 浊者下降, 从而升清降浊, 协调气机。若湿浊困脾, 脾的升清作用失调, 则清阳不升, 则精神疲惫, 内郁体内而发热;湿浊不降, 停滞积聚则脘腹胀满, 食欲不振。

1.4 出现皮疹或疱疹的部位是足阳明胃经或足太阴脾经的循行部位

足阳明胃经主干和分支经过面颊、腹脘、口唇、手足等部位。足太阴脾经经过舌、腹脘、足等部位。所以, 从手足口病发病的部位来看, 手、足、口、舌的皮疹或疱疹, 口唇的黏腻发甜, 以及恶心呕吐等腹部的不适, 都应归病于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的湿热郁久[3]。

1.5 脾开窍于口, 其华在唇

人的食欲和口味都与脾有着密切的关系, 若脾的运化功能正常则食欲旺盛、口味正常, 口唇红润光泽。若湿遏脾阳, 耗损脾气, 使运化失司, 清浊升降失衡, 反映在口唇的病理表现就是口甜黏腻、口淡乏味, 且舌苔厚腻。若脾胃湿热, 则口唇部会出现疱疹。口唇的黏腻, 两侧的疱疹, 食欲的减退, 都应归咎于脾的湿热[6]。

1.6 夏季心火旺盛累及脾胃

按照中医的五行学说, 夏天炎热, 万物生长旺盛, 固夏季属火。五脏之中心也属火, 所以夏季心火旺盛。而脾属土, 火能生土, 故心是母脏, 脾是子脏。母病及子, 母脏之病会累及子脏, 心火旺盛也会传及脾土。肺属金, 土能生金, 因此脾胃之火热也能累及肺金, 使肺气失宣, 以致咳嗽流涕, 气郁发热。

1.7 夏季易感热邪, 湿热互结

火热为阳邪, 旺于夏季, 其性趋上。脾胃为多气多血之脏腑, 犹易感火热之邪。火热燔灼、升腾、向上, 故火热之邪多侵袭人体上部, 口舌面颊生疱疹。湿性黏滞, 常与热邪互结, 湿不去, 热不退。热则恋湿, 热赖湿而栖, 缠绵不去, 湿郁久而化热, 湿热益盛[4]。

1.8 小儿脾气本虚, 邪实正虚

小儿发育未全, 形气未充, 脏腑之气本虚。小儿脾气未足, 运化能力不强, 易感湿邪。湿邪困脾, 损伤脾阳, 阻遏脾气, 脾阳不振, 运化失司, 水湿内生。而湿为重浊有质之邪, 最易滞留于脏腑经络, 湿滞脾胃, 气机升降失衡, 经络受阻, 损伤正气, 正邪相搏, 正弱邪强, 难以驱邪。脾胃得病, 食欲减退, 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失常, 再加上口腔疱疹, 影响进食, 水谷精微无处化生, 气血津液化生无源, 脾气更无力输布水谷之精, 滋养身体各个部位, 使身体缺乏营养, 免疫力下降, 正气更虚。火热之邪侵袭, 热淫于内, 一方面迫津外泄, 导致气随津脱而津亏气耗;另一方面直接灼伤津液, 伤阴耗气。阴液的亏损又会累及阳气的生发, 阴损及阳, 阳虚则不能化阴, 水行受阻, 湿则更甚[7]。

1.9 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分扶正和驱邪两方面

首先要祛除脾胃之湿, 使脾阳升散, 气机条畅, 脾阳的运化能力增强, 加强水液的运化, 运走停聚的水湿。湿去则热邪无所依附, 再用清热之品, 清热燥湿, 湿化则热去。其次, 因为小儿脾气虚弱, 再加上疾病耗损脾气, 损伤正气, 因此组方中应加入健脾补气, 滋补脾气, 固护正气之品, 补脾养脾, 培土以治水, 使脾土运化水谷精微、运化水液、升清降浊的功能得到恢复。脾气健运又有助于正气的恢复, 抵抗力增强, 扶正以卫邪, 正强则足以胜邪, 邪从阳明出太阳, 最后痊愈。

2 资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选择2012年1月至5月我院儿科门诊部已确诊为手足口综合综的患儿50例, 年龄1~9岁, 平均年龄3.8岁, 男20例, 女30例。入选病例均具有以下症状:手、足、口、臀四大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 并伴有发热面赤、咳嗽、流涕、流口水、口唇黏腻不爽、味淡而甜、舌苔厚腻、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神疲乏力等, 且热毒长时间恋邪不退, 病程期间常有发热。

2.2 治疗方法

采用清热祛湿, 健脾补气法, 予以利巴韦林片基础上[8], 联合芩藿双清饮基本方根据中医辩证适当加减, 处方组成:黄芩9g, 霍香9g, 香薷6g, 银花6g, 连翘6g, 大青叶8g, 淡竹叶6g, 厚朴5g, 茯苓5g, 扁豆花6g, 神曲5g, 芦根6g, 青蒿6g, 蝉蜕6g, 生甘草3g。服药方法:水煎取汁180m L, 每日1剂, 分3~4次温服, 小于3岁患儿用量逐减。

2.3 疗效评价指标

治愈:手、足、口、臀四大部位出现的皮疹或疱疹结疤变硬, 颜色变暗, 并渐渐消退;发热症状消失, 体温正常;无咳嗽、流涕、流口水等症状;舌苔由黄腻苔变为薄白苔;口唇无黏腻不爽、味淡而甜之感;食欲增加, 无恶心、呕吐等症状;精神状况良好。好转:部分皮疹或疱疹结疤变硬, 颜色变暗, 并渐渐消退;发热症状减轻, 体温下降;流口水减少;舌苔变薄;口味增加, 恶心呕吐减轻。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好转或加重[5]。

2.4 治疗结果

本组50例患儿中, 痊愈40例, 好转8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96.0%。

3 讨论

芩藿双清饮是根据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三因制宜的原则组方, 燥湿运脾, 行气和胃, 泻脾胃之湿热。方中重用黄芩清热燥湿, 重用藿香化湿止呕, 芳香醒脾, 温化中焦水湿;辅以香薷化湿和中, 厚朴芳香燥湿, 扁豆花解暑化湿, 和中健脾;银花与连翘相须为用, 辅以蝉蜕, 清热解毒, 疏散风热, 解毒透疹;大青叶、青蒿清热力强, 凉血解毒;竹叶、芦根合用清热除烦, 利尿除湿;再加茯苓健脾利湿, 神曲健脾和胃;生甘草清热解毒, 调和诸药。全方以调理脾胃为主, 共奏清热燥湿、解毒凉血之功。本方不仅有很好的解表退热功效, 还减轻了利巴韦林片治疗手足口病所致疲倦、头痛、失眠、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轻度腹泻、便秘等不良反应, 提高痊愈率, 缩短治疗时间。

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手足口综合综的病因病机, 观察从脾胃湿热论治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手足口综合综患儿的临床症状归纳出手足口病的诱因和机制, 以及病程的进展。以中医基础理论: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六淫理论, 三因制宜等为依据, 辨证施治, 指导用药。选择2012年1月至5月我院儿科门诊确诊为手足口综合综的患儿50例, 进行利巴韦林片与芩霍双清饮联合治疗, 以及疗效观察。结果 本组50例患儿中, 痊愈40例, 好转8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96.0%。结论 运用清热祛湿, 健脾补气法, 予以利巴韦林片联合芩藿双清饮基本方根据中医辩证适当加减;采用燥湿运脾, 行气和胃, 清热凉血的方法可以有效治疗小儿手足口综合综, 为小儿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很好的思路。

关键词:小儿手足口综合综,辨证论治,脾胃湿热,清热燥湿,健脾益气

参考文献

[1]胡燕, 王孟清.小儿手足口病中医证候特征及演变规律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1, 3 (1) :29-32.

[2]张琳, 何德根.手足口病的中医辨证体会[J].中医儿科杂志, 2011, 7 (4) :36-37.

[3]谭婉君.中医辨证论治小儿手足口病[J].中国中医急症, 2010, 19 (12) :2078-2079.

[4]祝木平.手足口病的中医认识[J].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 2 (29) :160.

[5]郭洁.重症手足口监护病房的医院感染管理[J].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 (33) :253-254.

[6]陈振怀, 谢爽, 魏志敏, 等.中医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经验[J].河北中医, 2009, 31 (10) :1497-1498.

[7]赵守成.小儿手足口病防治体会[J].安徽医学, 2009, 30 (3) :45-46.

脾胃虚弱怎么调理 篇5

老中医告诉我们,身体中出现的大部分毛病都是由于没有做好保暖工作造成的。特别是现在春寒料峭的时候,脾胃虚弱的患者更是要注意保暖工作,如果有胃痛的患者要避免手冷;腹泻的患者最好在肚脐的地方进行有效的保暖。日常要少吃一些生冷的果蔬或者饮品,女性可以多喝一些姜茶。

2、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

积极向上、轻松乐观的情绪可以使人体阴阳平衡、气血畅通、神志清楚,使身体保持健康状态或促使疾病痊愈。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当人的精神愉快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指挥作用加强,人体内进行正常的消化吸收、分泌和排泄的调整,保持着旺盛的新陈代谢。如果你能坚持做到上面这几项,那么恭喜你,你的脾胃功能就会不断改善,脾胃虚弱也能够逐渐好转和痊愈。

3、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的方法有很多,慢跑、爬山、瑜伽、气功等等都是很好的选择。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够有效的促进肠胃蠕动,提高身体的消化能力和营养的摄取能力。同时也能够促进体内的新陈代谢,排除身体毒素。

脾胃虚弱怎么调理,可以在每天睡觉之前按摩腹部,这样有助于脾胃的顺利运行,这是一种非常好的保健方法。

4、科学饮食

养成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每天定时、定量的吃饭,并且要做到荤素搭配、粗细搭配,不能够出现偏食、挑食的现象。出了主食之外,还应该适当的增加一些新鲜蔬菜和水果的社区,这样有利于消化能力的提高

脾胃论 篇6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益气健脾;畅运中焦;分型论治;张华东

doi:10.3969/j.issn.2095-4174.2015.11.009

张华东教授为路志正、谢海洲学术经验传承人,先后师从国医大师朱良春、李济仁及全国名老中医娄多峰、薛伯寿等,研究干燥综合征(sj?gren's syndrome,SS)多年,研读大量文献古籍,综合各家学说及流派思想,通过长期临床实践,运用多种方法治疗SS。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gren's syndrome,pSS)是以侵犯外分泌腺为主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为临床疑难病症[1]。临床上以口眼干燥、反复发生的腮腺肿大及关节疼痛等为特征。临床表现多样,并常常出现系统性损害。SS病因未明,可能与遗传和病毒感染有关,发病机制则与患者体内免疫紊乱密切相关[2]。有研究称,在患者的血清中发现了抗巨细胞病毒(CMV)抗体[3],患者的腮腺内存在病毒相关的抗原及EBV-DNA也已被证实[4];SS免疫因素中,靶器官征集B细胞与T细胞是一个关键步骤[5],腺体上皮细胞膜上表达丰富的HLA-DR分子和异常的SSB抗原,可启动自身免疫[6];遗传因素中,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倾向[7]。SS临床中多见于女性,发病年龄高峰在40~50岁,男女之比为1∶9~20,国内调查证实人群患病率为0.29%~0.77%[8]。

中医学文献中无相似的病名记载,20世纪

80年代路志正首先提出燥痹病名,“持中央,运四旁,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是其总结治疗燥痹的重要学术思想[9]。SS起病于燥,“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燥胜则干”。本病起病隐袭,病因多端,既有内因致病,又有外邪侵犯。主要责之于先天禀赋不足,素体亏虚,而正虚邪感;或情志不遂,五志过极化火;或久病耗伤气阴,瘀血痰浊停滞为患。治疗上宜清热润燥、生津增液、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等。笔者有幸随师跟诊,获益匪浅,遂将张华东教授从中央脾胃论治SS经验浅析如下。

1 治疗体会

张华东教授认为,以脾胃失衡为主的SS临床中并不少见,论治可从调理中央脾胃入手。如路志正提出治疗燥痹“持中央”的思想:脾胃运化功能失司以及脾胃气机升降失调是本病发病的关键[9]。以中焦脾胃为治疗中心,兼顾其他四脏,调整脏腑阴阳平衡,调节脾胃气机升降,恢复脾胃正常生理功能,即培后土以厚德载物。脾胃为后天之本,厚德载物,长养万物,为营卫气血津液生化之源。中央脾胃健运,四旁之脏所养,则气血充足四肢百骸得以充养,津液气化代谢周流不息。脾胃虚弱,失于健运;或化源不足,气血不荣营卫;或津液代谢紊乱;甚或日久气血运行失常,瘀血燥热内生,种种皆可致病。脾胃中土为中焦,脾胃升降如常,气机条畅,则脾气升,三焦气机通利,人体气化正常,水谷精微得以传送上焦输布周身,五谷之味若雾露熏肤、充身、泽毛,营卫气血调达;胃气降,胃腑通顺,则受纳腐熟水谷达肠腑,浊阴糟粕得下,清阳可升。若脾胃气机升降失司,协调功能失调,则水谷精微不升,阴血津液不荣,脾胃阴亏;或浊阴不下化热耗液伤津;或有水停中土不行,阴津不输,种种皆可致SS。

从中央脾胃论治是张华东治疗SS方法之一。治疗上益气健脾、畅运中焦,同时根据患者体质强弱、邪气类型、证候虚实,以及疾病的不同阶段,方药随症加减,辅以清热润燥、生津增液、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清热除湿等法,临床疗效显著。

1.1 脾虚胃弱,气不运津 脾胃不健而致病,脾气虚弱不运津液,甚至气血津液不生,临床见腹胀、干呕、不欲饮食,体弱面瘦,口目干,恶风寒,大便无力。舌质淡红、苔白少津,脉涩或脉虚无力。张华东教授临床常以六君子汤加减,益气运水、健脾生津,常加党参、白术、甘草、茯苓、黄芪、当归等;日久血瘀内热者,常加鸡血藤、赤芍、桃仁、红花、黄连、金银花、野菊花等。

1.2 升降失调,津液不承 脾胃升降失调而致病,症见口眼干涩、黏腻不爽,胃满腹胀,打嗝、嗌气,头目不清,大便不爽,或见乏力气陷。舌质淡,苔白腻或白,脉滑。张华东教授临床上常以补中益气汤合升降散加减,脾阴不荣者,常加太子参、生地黄、麦冬、沙参等;清阳不升者,常加荷叶、紫苏、薄荷等;浊阴不下者,常加厚朴、枳实、通草、淡竹叶等。

1.3 脾虚水停,水滞津亏 清阳不升、脾运不健,精微不布,临床见四肢肿,怕冷,乏力,胸中寒闷,腹满,口干。舌淡、苔白腻而干。方用参苓白术散或小建中汤加减,常加柴胡、枳壳、佛手、苍术、苏子、苏叶等;中阳不足,水湿中停,常用白术、苍术、党参、砂仁、豆蔻、桂枝、细辛等。

1.4 脾胃不足,阴津内耗 见口干咽燥,频频饮水,口干不解,口角干裂,伴反复腮腺肿痛或发作性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甚至牙齿变黑脱落,双眼干涩无泪,皮肤皲裂,粗糙脱屑,毛发枯槁不容,肌肉瘦削,手足心熱,心烦失眠。大便燥结。舌质红绛,苔干燥少津或干裂无苔,脉细数。治宜养阴生津,润燥清热。方用玉女煎合路氏润燥汤加减,药用熟地黄、川牛膝、山药、山茱萸、牡丹皮、麦冬、玄参、枸杞子、石斛、石膏、知母、太子参、生甘草等。

1.5 脾虚气弱,气阴两虚 见口眼干燥,唇干皲裂,吞咽干食困难,关节酸痛,四肢逆冷,头晕无力,神疲低热,不欲饮食,便溏不爽。舌质淡,舌尖红,舌边有齿痕,少苔,脉虚细无力。治当益气养阴,增液润燥。方用路氏润燥汤合归脾丸加减,药用太子参、麦冬、丹参、当归、乌梢蛇、山药、黄芪、党参、白术、石斛、茯苓、枳壳、柴胡等。

1.6 脾虚气弱,气血瘀阻 症见口干咽燥,欲漱水不欲咽,眼干涩少泪,关节屈伸不利,手足冷,肢体刺痛麻木不仁,肌肤甲错,皮下结节包块或有紫暗红斑,可有触痛,腮腺肿大发硬日久不消,肝脾肿大,妇女兼见月经量少或闭经。舌质紫暗,或有瘀点斑块,苔少或无苔,脉细涩。治宜活血化瘀,养阴生津。方用八珍汤、血府逐瘀汤合大黄虫丸加减,药用生地黄、桃仁、红花、枳壳、赤芍、柴胡、川牛膝、川芎、鸡血藤、当归、水蛭、土鳖虫、全蝎、蜈蚣等。

1.7 脾虚胃弱,湿热阻滞 症见关节肌肉重着、触之灼热或有热感,肌肉酸楚疼痛,恶寒,乏力,饮冷腹泻,口渴不欲饮,眼涩,多不洁分泌物;常伴有发热,烦闷不安,腹痛,纳差,大便黏腻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治宜清热除湿,输调津液。方用四妙丸加减,药用黄柏、苍术、牛膝、薏苡仁、淡竹叶、滑石粉、车前子、枳壳、柴胡、羌活、独活等。

2 病案举例

患者,女,52岁。因口干、眼干3个月加重

1个月,于2014年6月12日来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就诊。患者3个月前因口腔黏膜溃烂在北京某医院口腔科就诊,后转至风湿科,诊断为SS。症见口干、口黏,不欲饮,口腔溃疡,眼干有磨砂感,每日人工泪液6次,且有不洁分泌物,乏力,无关节疼痛,不欲饮食,脘腹胀满偶有腹痛,大便硬结,不易排出。舌质淡红,苔黄腻,边有齿痕,脉细滑。辅助检查:抗SSA抗体阳性,抗SSB抗体强阳性,ANA定量 > 1∶1000,红细胞沉降率48 mm·h-1。

唾液腮腺核素示腮腺轻度破坏。非刺激性混合唾液流率试验:0.45 mL·(15 min)-1。Schirmer I试验:左2 mm·(5 min)-1,右2 mm·(5 min)-1。四诊合参,本例属燥痹之脾虚气弱,湿热阻滞,阴津不

布。治宜健脾益气,益阴除湿,化湿祛浊,畅运脾胃。方以香砂养胃丸合升降散加减。处方:木香20 g、香附15 g、砂仁10 g、豆蔻10 g、白术20 g、党参20 g、茯苓20 g、柴胡10 g、枳实30 g、大黄10 g、僵蚕10 g、蝉蜕15 g、片姜黄15 g、车前子30 g、滑石粉30 g、泽泻10 g、麦冬20 g、瓜蒌20 g。7剂,水煎,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

2014年6月21日二诊,患者口干、口黏、眼不洁分泌物减轻,腹胀症状改善,但患者诉时有口苦、哄热,上方去大黄,加秦艽30 g、地骨皮20 g,以清热益阴祛邪。继服14剂。

2014年7月25日三诊,患者口眼干燥、肌肉酸痛乏力明显改善,伴随症状好转,即服上方14剂。巩固治疗2个月,随访2个月,口眼干症状及眼磨砂感缓解,已不用人工淚液。

按语:本例患者脾胃亏虚,运化失司,营卫气血化生不足,津液亏虚不濡肌肤孔窍以致为病,口眼干涩,眼部磨砂感;脾胃不足,水湿不运,再有中焦脾胃枢机升降失常,脾不升清,胃不降浊,浊阴上逆,清气下陷,故见口腔溃疡,眼不洁分泌物,脘腑胀满,偶见腹痛;脾胃同属中土,居于中焦,且为三焦升降之枢机,故宜健运脾胃,通降上下气机。患者舌质淡红,舌边有齿痕,为脾胃不足,水湿不运;且舌苔见有黄腻,为湿热阻滞,津液不布;故治宜健脾益气、益阴除湿、畅运脾胃。方中党参、白术益气健脾,以助中运;木香、香附、砂仁、豆蔻化湿清浊,增强健运脾胃之功;蝉蜕、僵蚕、片姜黄、大黄、枳实、柴胡升清绛浊,通调脾胃上下之气机;车前子、淡竹叶、滑石粉、茯苓、泽泻利湿浊以通降前阴。本病例为脾胃不足,气机不调,湿热为患。本有津液输布不均,再有健脾通调的药物运用,湿浊祛除,阴津更显不足,故宜瓜蒌、麦冬以填津之不足,且补津不腻。

3 参考文献

[1]王梓松,张华东,黄倜.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中医论治进展[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2,1(1):74-75.

[2]杨嘉林,张乃峥,曾毅,等.EB病毒与干燥综合征的病因关系[J].中华医学杂志,1991,71(3):131-135.

[3]付娜.促血小板生成素及抗血小板特异性抗体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D].天津:天津医科大学,2013.

[4]杜娜,邱刚,马珊珊,等.腮腺ECT在2012年干燥综合征分类标准中评价外分泌腺功能的应用分

析[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6):26-27.

[5]张奉春,黄烽.风湿病学新进展[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70-80.

[6]Mackay IR,Rose NR.The autoimmune diseases[M].3rd Edition.San Diego:Academic Press,1988:381.

[7]茅建春,陈湘君,苏励,等.益气健脾法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7,16(4):231-233.

[8]张乃峥.临床风湿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89-290.

[9]张华东,杜辉,于志谋,等.浅议“持中央、运四旁”治燥痹[J].新中医,2010,42(11):126-127.

从脾胃论中风病病机及治疗观察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92例中风病患者, 男49例, 女43例, 年龄52岁~78岁, 平均年龄 (63.25±1.47) 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 d~18 d, 平均时间 (6.32±1.58) d。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神经科学分会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相关标准, 36例患者出现睡眠质量差, 15例患者伴随便秘症状, 患者均存在头痛、眩晕、舌暗红、僵硬、胖大、舌苔白滑等。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46例。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患者入院后均立即给予呼吸控制、表情肌、吞咽及进食等综合性康复训练, 每天1次, 连续进行2周, 治疗1周后休息1 d。参考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常规神经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治疗, 具体如下: (1) 伴随明显生痰患者采用健脾化痰方:茯苓、夜交藤、半夏各9 g, 白术15 g, 陈皮、天麻、甘草各6 g, 石决明15 g (先煎) 、钩藤12 g (后下) , 大黄3 g, 每天1剂, 清水煎服; (2) 便秘患者采用通腑泻下方治疗:钩藤、瓜萎各30 g, 石菖蒲15 g, 菊花24 g, 杜仲、黄连、黄芩各12 g, 姜竹茹、栀子各10 g, 大黄5 g (后下) , 每次1剂, 清水煎服2次取汁250~300 m L, 分3~4次服完, 治疗期间患者同时冲服朱砂1 g; (3) 气血虚弱者采用补气活血方治疗:黄芪30 g, 当归、党参各20 g, 防风、陈皮、钩藤、炙甘草、焦白术各15 g, 升麻、柴胡各10 g, 每天1剂, 清水煎至200~300 m L, 2次服完。治疗期间给予患者止痛药物治疗, 对其水电解质紊乱现象进行纠正。

1.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的标准对患者治疗后效果进行评定, 痊愈:相较治疗前, 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90%;有效:相较治疗前,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46%~90%;无效:相较治疗前,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45%分。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经过积极治疗后, 2组患者均有一定程度康复,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考组 (P<0.05) 。见表1。

2.2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 (9.36±2.17) 分、 (19.65±2.44) 分, 参考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 (13.25±2.57) 分、 (18.92±2.73) 分, 2组患者治疗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15, P>0.05) ,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小于参考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41, P<0.01) 。

3 讨论

《内经》中将中风归属与“薄厥”、“大厥”、“仆击”等范畴, 古代医学认为痰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对脾胃产生较大影响, 而痰多又是导致中风的重要原因[2]。脾胃转化食物为气血, 一旦脾胃出现问题, 则气血紊乱, 引起中风。脾主气, 为人体气之源, 胃部能够提供机体内器官需要的精气, 因此在人体各脏器中, 脾胃控制着生理活动, 并为其他脏器正常的生理活动提供营养。脾胃虚弱时, 五脏可出现阴火上升、阳气受损, 引起阴阳失调, 气血紊乱, 导致中风出现[3]。临床在对中风患者进行治疗时, 以健脾化痰为主, 急性期中风患者可出现血瘀, 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导致出血的发生。《素问·调经论》言“血之与气并走于上, 则为大厥, 厥则暴死, 气复反则生, 不反则死”, 由此可见, 中风急性发作时主要症状为大厥, 因此在治疗时要去体内内火, 保证血液通畅。根据患者不同临床症状, 采用不同组方进行治疗, 对于促进患者康复有着重要作用。本次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治疗, 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考组 (P<0.05) , 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小于参考组 (P<0.01) 。总而言之, 脾胃作为活血生气的根本, 在中风的发作中有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脾胃的调理, 针对性给药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 改善其神经功能。

摘要:目的 从脾胃角度对中风病病机进行分析, 并探讨其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近2年收治的92例中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46例, 2组患者均进行综合性康复训练,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治疗, 参考组患者在康复训练基础上采用常规神经药物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3%, 参考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9.6%,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相较治疗前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参考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 中风发病机制之一为脾胃失运, 通过脾胃治疗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 减轻神经功能缺损, 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中风病,病机,诊治,脾胃

参考文献

[1]杨军伟.从脾胃论中风病的病机与诊治[J].基层医学论坛, 2012, 16 (23) :3081-3082.

[2]刘玉梅.平肝和中降气法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38例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1, 25 (7) :63-66.

从脾胃论中风病的病机与诊治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74例中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男48例, 女26例, 年龄45岁~76岁, 平均年龄62.3岁。病程3个月~3年, 平均病程8.7个月。其中脑出血40例, 脑梗死34例。排除意识不清、肝肾功能障碍、吞咽困难、营养状况较差者以及病程小于30 d的患者。将7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 2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不具有差异性 (P>0.05) 。

1.2 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均进行康复锻炼, 包括表情肌训练、呼吸控制锻炼、摄食训练以及吞咽训练。康复训练持续时间为2周, 每天进行1次, 到第7天时休息。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康复训练的同时配合中药进行治疗, 方药:桂枝12 g、甘草12 g、白术9 g、人参9 g、干姜9 g。以上5味药方中桂枝最后加入, 其余4味一同加水煎熬, 去渣服用, 每天2服, 早晚各1次[2]。

1.3 疗效评价

根据吞咽功能评价标准, 治愈:患者饮水时没有出现呛咳, 吞咽障碍症状消失;好转:患者饮水和吞咽时没有出现呛咳, 但是需时较长, 饮水评分小于30分;无效:患者经持续治疗15 d后, 饮水呛咳及吞咽困难症状没有明显改善, 饮水评分大于30分。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见表1。

3 讨论

中医对中风机制的研究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 中风的治疗一直以肝肾的研究为主, 对于脾胃的研究较为匮乏。中医认为中风的引发的因素是气、瘀、虚、风、火、痰, 其中虚、痰是属于脾胃方面的因素, 脾胃引发的中风与肝肾原因引起的中风同样值得临床重视。脾是人体之气的根本, 胃是供给全身脏器营养的器官, 心、肺、肝、肾的正常运转是需要脾来提供精气的。因此脾胃是其他脏器生理活动的控制中心, 其他脏器的正常生理活动是依赖脾胃为其提供营养的, 脾胃虚弱, 则会导致五脏因病变而出现阳气受损, 阴火上升, 引起阴阳失调, 气血运行紊乱, 因此引发中风[3]。

中风的临床表现为不省人事, 突然昏倒, 舌眼出现喎斜, 语言不清, 肢体不协调等。在中医诊治中认为“中”是打击之意, 而“风”则为变化莫测之意, 由此说明该病发病急骤, 变化迅速。通过本组试验, 可以体现出采用中医结合康复训练来治疗中风, 其预后的效果较理想。其原因在于:中风发病的机制是由于脾胃虚弱引起的, 采用桂枝进行治疗, 可以起到固本培元的功效, 桂枝可以治疗体内的顽疾也可以对脾胃虚寒等重证进行治疗。本方中桂枝具有散寒、温阳补气等功效, 而人参可以补脾健胃, 白术健脾益气、生化活血, 而甘草则可以益气中和, 干姜同样具有温阳散寒的功效。本方可根据患者的病情适当地添加成分或减少用药量, 对于腹部肿胀者可以加入陈皮以及厚朴, 对于腹部虚寒者可以加以附子以及细辛, 对于出现呕吐者可以加入生姜和半夏。

中风患者多表现为阴阳失调, 因此切忌大喜大怒, 怒能伤肝, 大怒者容易引起肝火上升, 血气将出现逆行, 导致病情加重。太甜太油腻的食物能伤脾胃, 导致肝阳素旺, 脾胃失调, 痰湿内生, 痰瘀堆积不易消散, 因此导致经脉不顺畅, 从而使得病情严重。因此, 对于中风患者除了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外, 还应该注重饮食及日常生活的细节。患者需进行静养, 不宜刺激患者, 日常饮食应以清淡以及健脾开胃的食物为主, 少吃肥腻的食物。

综上所述, 脾胃虚弱会引起中风的发生, 因此在临床诊治上应分清是脾胃虚寒引起的中风还是肝火旺盛引起的中风, 对于临床进行有效的诊治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耀东, 王敬华, 孙丽萍, 等.浅谈脾胃与脑中风的关系[J].光明中医, 2009, 24 (7) :1375-1376.

[2]李晓斌, 薛雅娟, 刘淑霞.运用顾护脾胃法治疗中风经验[J].广西中医药, 2009, 32 (4) :42-43.

脾胃论 篇9

高利教授基于中西医理论总结脾胃五大功能: (1) 消化吸收排泄功能, 腐熟水谷, 泌别清浊, 传化糟粕; (2) 记忆识别功能, 对进入机体的食物具有记忆和识别功能; (3) 自我调节, 肠神经系统具有独特的运动支配功能, 同时受到脑肠轴的调节作用; (4) 免疫调节作用, 胃肠道的免疫细胞具有溶解细菌、中和病毒、排除异体抗原; (5) 内分泌作用, 分泌多种激素对胃肠道运动起到调节作用。基于胃肠功能, 高利教授认为中风病的发生、发展与脾胃病变关系密切。

1 饮食所伤

《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脾胃者, 仓廪之官, 五味出焉。”脾主运化, 胃主收纳, 小肠泌别清浊、大肠主受盛和传化糟粕。胃肠道的功能形成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排排泄泄的全过程。长期的社会变迁中主要以纤维、谷物食物为主, 当代社会饮食结构转化为以高糖、高脂、高蛋白、低纤维素为主, 使得胃肠道的各项功能负荷加重, 脾胃功能失调, 脾胃受损, 出现脾气虚损, 或脾胃功能障碍。脾气虚损, 气血生化乏源, 出现以“气虚”为主要表现症状:乏力、气短、口中黏腻感, 动则多汗, 手足凉, 纳差食少, 腹胀便溏等脾气虚损表现;《素问·痹论》:“饮食自倍, 肠胃乃伤”, 高油、高甜化生膏脂, 形成“脂膏人”, 膏脂流注经络, 阻碍气血, 腐蚀血脉, 变生痰浊、瘀血, 正如《素问·通评虚实论》曰:“凡治消瘅、仆击……, 甘肥贵人, 则膏粱之疾也”。高利教授认为现代人的腹型肥胖亦是由于饮食失调所致, 正如《脾胃论》说:“脾胃俱旺, 能食而肥;脾胃俱虚, 少食而肥。”脾胃位于中焦, 为气机升降之所, 脾主升清, 胃主降浊, 气机升降失序, 清气不升, 浊阴不降, 产生眩晕、胸痹等病证,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清气在下, 则生飧泄;浊气在上, 则生胀瞋”。脾主运化水湿, 脾不运化, 水湿内停, 聚湿成痰, 痰阻经络, 气血运行不畅, 气滞痰阻, 痰阻血瘀。湿、痰、瘀形成了中风的始动因素。

2 劳倦情志

房劳伤肾, 行劳伤脾, 过度劳累伤及脾肾。这与当今社会的高强度竞争、高负荷工作有关。不知养肾, 积损正虚, 肝肾亏虚于下, 脾胃瘀滞于中, 痰浊阻滞于上, 发为中风。正如《医学发明·中风有三》曰:“中风者, 非外来风邪, 乃本气自病也。凡人年逾四旬, 气衰者多有此疾, 壮岁之际无有也。若肥盛则间有之, 亦形盛气衰如此。”临床观察, 既往四旬以后发病, 现在有低年龄化趋势。《素问·生气通天论》:“大怒则形气绝, 而血菀于上, 使人薄厥。”《素问·举痛论》:“思则气结, ……思则心有所存, 神有所归, 正气留而不行, 故气结矣。”忧思恼怒, 伤及肝脾, 气血逆乱, 升降失司, 成为中风的发病因素。

3 脑肠轴机理

胃肠道由中枢神经系统、肠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共同支配[1]。脑肠轴通过神经、免疫、内分泌对中枢及肠道进行调节, 胃肠道神经控制障碍可能影响胃肠蠕动、分泌及免疫功能, 也会影响人体的感知和情绪变化[2]。中风发生后, 机体处于脑血管病后整体应激状态, 随着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激活, 一方面引起脑肠肽及肠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胃肠动力减弱导致排便功能障碍, 导致毒素排泄障碍等胃肠道微观病理改变;另一方面, 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血管炎性反应、氧自由基毒、兴奋性氨基酸毒等级联反应, 会进一步引起机体微循环特别是血脑屏障相关的脑微循环免疫炎性改变[3]。中风后可出现脑功能障碍, 出现烦躁、昏睡、发热等现象, 还可出现胃肠蠕动减弱或消失, 胃肠道黏膜糜烂水肿等反应。

4 临床研究

脾开窍于口, 其华在唇四白, 高利教授观察中风同时伴有胃肠疾病患者在口周、额纹、舌诊具有相应的变化[4], 胃肠镜检查符合率达100%, 幽门螺杆菌检查阳性率49.8%。脾主四肢肌肉, 在“气虚型”中风病人中, 除乏力、气短、便溏症状以外, 兼有手足癣的患者比例达到87.5%, 较“非气虚型”中风病人发病率明显升高[5], 这是用神经系统疾病机理无法解释的现象。

5 基于脾胃理论治疗中风

高利教授强调时代不同, 中风的病因病机已经发生变化, 要切合现代疾病特征治疗。东西方体质、饮食差异, 决定西方式的饮食不适合东方人, 因此对于西方治疗方法不要盲从。不是阿司匹林可以解决所有问题, 需要确立符合国情的治疗方法。

中风病急性期, 气血逆乱, 风火痰瘀毒阻滞经络, 闭塞脑窍。如果与腹实相合, 表现腹胀、腹满、便秘, 当立即通服泻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盛则身热, 腠理闭, 喘粗为之俯仰, 汗不出而热, 齿干以烦冤, 腹满, 死。”浊阴不降, 六腑内闭, 燥屎与毒邪相合, 结于胃肠, 气机瘀滞, 痰瘀交阻, 毒热弥漫三焦, 流窜全身, 停滞于脑而加重病情。中焦痰热内蕴、阻遏导致升降失常、腑实不通, 故当通下逐邪。泻下法不能一泻即止, 要根据大便性状、大便气味、腹胀状态参合决定。

病情平稳, 当权衡痰浊瘀血与脾胃虚损关系, 高利教授依据“中焦脾胃者, 后天之本也, ”脾胃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人体精微物质来源无不与后天脾胃运化有关。脾胃运化得当, 气血充沛, 气机升降有序, 疾病向愈。根据疾病变化规律制定气虚方、健胃醒脾方、痰湿方、痰火方等系列方剂, 根据脾胃虚损、痰、热、毒的盛衰单独使用, 或合方使用, 或半方使用。

《脾胃论》“内伤脾胃, 百病由生。”脾胃受损是中风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脾胃功能异常的病理产物痰、湿、瘀又是中风病的病机变化, “有胃气则生, 无胃气则死, ”因此治疗中风时刻重视脾胃功能。

参考文献

[1]TALLEY NJ, HOWELL S, POULTON T.The imitable bowel syundrome and psychiatric disorders in the community:is there a link[J].Am J Gastroenterol, 2001, 96 (4) :1072-1079.

[2]MULAK A, BONAZ B.Irritable bowel syndrome:amodel of the brain-gut interactions[J].Med Sci Monit, 2004, 10 (4) :55-62.

[3]王永炎, 谢颖帧.化痰通腑法治疗中风病痰热腑实证的源流及发展 (三) [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 2013, 20 (3) :1-5.

[4]高利, 徐敏, 黄礼媛, 等.根据中医望诊相关理论探讨胃肠道疾病与脑血管关系[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 12 (12) :1459-1461.

徐瑛从脾胃论治冠心病之临床经验 篇10

1 “心胃同治”冠心病的理论依据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本病在临床发病率较高。传统观点认为[1],本病病位在心,其病机基础为心脉痹阻,不通则痛,故而在治疗上主张将“活血化瘀”贯穿于治疗的始终。徐师则认为,饮食失调所导致的脾胃受损亦是导致本病发病的重要原因。今人饮食不节,或喜食肥甘厚味,或偏嗜粗粮等不易消化之品。长此以往,渐致脾胃受损。而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失调,则气血生化乏源。心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而生瘀血;脾气虚难以运化水谷精微,易生痰生湿,痹阻血脉亦可发为本病。

同时,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饮食不节,可致脾胃运化不利,气机阻滞,《仁斋直指方论》中指出,“气有一息之不通,则血有一息之不行”,更加重心脉之瘀阻;同时,若脾胃功能失常,气机升降失司,清气不升,浊阴在上而不降,同样可痹阻胸阳,阻滞心脉而为胸痹[2]。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脾胃功能受损与冠心病(胸痹)的发病具有密切之联系。此时,患者不仅表现为胸闷胸痛之典型冠心病心绞痛之表现,常常同时伴有脘腹胀满疼痛,乏力,肢体困重,嗳气,呃逆,不思饮食,大便溏泄等中焦脾胃功能受损、气血亏虚或气机阻滞之症状,此时痰湿、瘀血为重要的病理因素,而脾胃受损、气机失调常为导致本病发生、发展的始作俑者。因此,徐师认为,调理脾胃在冠心病治疗中的重要性不容小觑。脾胃为“后天之本”,诚如黄承昊《折肱漫录》:“脾胃不伤,既有他病,犹可调治。若脾胃伤、饮食少,本根之既摇,杂证蜂起而难为力。……每治他病,切须照顾脾胃”。徐师深谙此理,从脾胃入手调治冠心病,往往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2 遣方用药

徐师认为,在冠心病的治疗过程中,除将“活血化瘀通络”贯穿始终外(药用丹参、桃仁、红花、赤芍、川芎、莪术等),对于饮食不节、脾胃素虚的患者,应当格外重视顾护脾胃,须促进脾胃运化,调畅中焦之气机,以维持气机升降出入的正常功能,使心气心血得以正常运行。临证喜用健脾养心之法,使血液充盈,心有所养,神有所主,方选四君子汤、归脾汤等,药用党参、黄芪、太子参、白术、茯苓、山药、甘草等补益心脾之气;对于中焦气机阻滞之胸痹伴胃脘胀满乃至疼痛、嗳气、呃逆等,喜用平胃散、四逆散为基本方加八月札、香附、香橼等以调畅气机。此时,尚可少佐鸡内金、麦芽等健胃消食之品促进脾胃运化,恢复脾胃之正常功能。亦可加入少许辛热温中之品,如炮姜、九香虫等以顾护胃阳。

同时,徐师尊崇“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治病要以平为期,临证选药需要掌握度,行气太过易耗气,活血太猛易动血,温燥之品能伤阴。同时,临证选药需注意药物之间的相须相使、相互制约,以及各种治疗方法间的灵活运用、相互配合。在运用补益之法时添加醒脾化湿、调畅气机之品,如藿佩、苍术、厚朴等,使滋补药获得最大的消化吸收;理气亦不忘补益中气,如香砂六君子汤、少佐黄芪等,使脾胃得健,方可使气机调畅。

3 典型案例

病例[1]男,63 岁,退休,2014年6 月来诊。近2月余,因聚餐较多,常自觉胸闷,心前区疼痛,以饱餐和饮酒后为甚,伴有精神倦怠,四肢乏力,大便时溏,纳食少,夜寐差,舌淡苔薄白、边有齿印,脉细。冠状动脉CT示:右冠状动脉近段软斑块形成,管腔中度狭窄(60%),左前降支、回旋支冠脉严重狭窄(均80% 以上);心电图示:ST段改变,T波倒置。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西医);胸痹(中医)。证属心脾两虚,痰瘀痹阻之证。治以健脾养心,化痰祛瘀。处方:党参9 g,炒白术9 g,茯神6 g,生甘草3 g,酸枣仁9 g,知母9 g,川芎6 g,赤芍9 g,红花9 g,丹参9 g,麦谷芽各9 g,焦六曲9 g,广郁金9 g,预知子9 g,合欢皮9 g。7帖。日1剂,水煎服。服药7 日后复诊:精神好转,胸闷、心前区疼痛减,纳食可,大便已成形,夜寐欠安,舌淡苔薄白。前方减焦六曲,加珍珠母30 g,夜交藤15 g。继服7剂。三诊:面色较前红润,偶有胸闷、心前区疼痛,夜能入睡。守方3月,随访至今,病情平稳。2014年12月复查冠脉CT:右冠状动脉管腔轻度狭窄(30%),左前降支冠脉中度狭窄(60%)、回旋支冠脉中度狭窄(50%)。

按:本例患者年老,脾胃素虚,加之饮食不节,导致脾不运化,影响脾胃升降之功能。子病及母,气塞于胸,发为胸痹。故以四君子汤益气健脾;同时以酸枣仁汤加合欢皮、珍珠母、夜交藤养血安神除烦;另加赤芍、红花、丹参活血通经;谷麦芽、焦六曲健脾消食,促进脾胃运化;广郁金、预知子行气。全方共奏健脾安神,活血养心之功。疗效颇为满意。

病例[2]男,59岁。2014年3月就诊,胸闷反复发作一年余,2013年5月冠脉CT提示:右冠状动脉起始部软斑块伴管腔中度狭窄(约60%)。平素喜食肥甘厚腻,刻下诉时有胸闷不适,胃纳一般,时有胃脘胀满,嗳气,口粘,二便调,夜寐欠安。舌淡红苔白腻,脉细。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西医);胸痹(中医)。证属脾虚湿阻,气滞血瘀。治法:健脾化湿,行气活血。苍白术各15 g,厚朴9 g,青陈皮各9 g,生米仁18 g,藿香9 g,丹参15 g,砂仁3 g,旋复花9 g,香橼10g,八月札10 g,莪术10 g,红花3 g,夜交藤15 g,鸡内金9 g。7 剂,每日一剂,水煎服。二诊:胸闷较前减轻,胃脘胀满略好转,舌淡红苔薄腻,脉细。上方加九香虫6 g,续服7剂。三诊:略有胸闷,程度明显减轻,胃脘胀满不显,胃纳尚可,夜寐安。以上方加减出入,服药至今,病情稳定。

按:患者平素饮食不节,使脾胃运化不利,湿浊内生;气机升降失司,气阻中焦,气机阻滞,血行亦不畅,加之湿浊痹阻于心脉,因而发生胸痹。方以平胃散健脾化湿行气;生米仁健脾渗湿;藿香芳香醒脾化湿;并取丹参饮中丹参、砂仁之义以行气化瘀;另加香橼、八月札、青皮调理中焦气机,“使气行则血行”,莪术、红花加强活血化瘀;旋复花降逆以促进脾胃升降功能之恢复;鸡内金促脾胃运化;夜交藤养心安神。全方治疗上始终贯彻“心胃同治”“气血同调”,药证相符,因而疗效显著。

摘要:介绍徐瑛主任医师从脾胃论治冠心病的临证经验及加减用药方法,并举例说明。

关键词:冠心病,脾胃论治,徐瑛

参考文献

[1]陈湘君.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92.

养护脾胃话饮食 篇11

(1)饥饱适宜。饮食以适量为宜,过饥过饱均有害于脾胃。暴饮暴食、食无规律,超过了脾胃的承受能力,可直接损伤脾胃,易形成脾胃病或食滞症;而长期摄食不足,则可使气血生化来源缺乏,造成营养不良,表现为气血不足、体质虚弱。

(2)饮食结构多元化,忌偏食。传统医学认为,食物具有寒、热、温、凉,或甘、酸、苦、辛、咸等不同的性味,而不同性味的食物对机体的作用是不同的。因此,饮食结构多元化,才能全面营养机体。如果偏嗜某一些食物,就容易引起营养失衡,从而发生脾胃疾病。

(3)饮食有时。合理地安排一日三餐,定时定量,特忌晚餐过迟。据报道,食物中含有的钙质经胃肠消化吸收后。未被吸收的部分通过尿道排泄。测定表明,排钙的高峰期一般在饮后4~5小时。如果晚餐过迟,排钙的高峰就正值生命活动减缓的睡眠期,尿液大量地蓄积于泌尿系和膀胱内,其中钙质就可能结块沉淀,天长日久,极易形成膀胱和泌尿系统结石。同时,晚餐过迟,食物来不及消化而积留胃内,容易导致消化不良,还会影响睡眠的质量。因此,从健康的角度说来,晚餐最好安排在6点左右为宜。

脾胃论 篇12

1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脾胃虚寒证的临床特点

心外科手术、心血管药物尤其冠脉介入治疗的广泛应用, 使现代医学心血管临床医学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成绩, 但是中医在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临床治疗上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

根据其发病特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可归属于中医“胸痹、心痛”范围。其病位在心, 基本病机为气虚血瘀, 瘀阻心脉, 不通则痛, 不荣则痛。病性为本虚标实, 病本为心气虚, 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发展为阳虚, 或伴发血虚、阴虚;而在瘀阻心脉的同时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痰浊、气滞、寒凝等实邪的痹阻。

郭维琴教授以益气活血法作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主要治法, 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但在临床中也发现, 一些患者经过再灌注介入治疗和规律服用口服抗心绞痛西药, 却临床改善不佳, 仍反复发作胸痛、胸闷, 乏力、汗出, 同时都伴有不同程度的食欲不振, 腹胀、大便不成形, 一天排便数次, 稍进水果或遇凉腹泻加重, 舌淡胖有齿痕, 或有瘀斑, 脉沉细等症状。归纳这一组症状是心气虚证伴脾胃虚寒证。导师认为长期服用降压、抗心绞痛以及调脂等药物的患者, 大多都会出现以上消化系统症状, 临床发现化学药品的毒副作用首先表现为对脾胃的损伤, 从而导致脾胃的亏虚, 日久亦损伤脾阳致脾胃虚寒;被现代医学证实作用确切的阿司匹林、氯比格雷等抗血小板凝聚类药物, 不仅对脾胃有直接损伤 (这早被现代医学实验所证实) , 活血化瘀类药物药性多“辛散苦泄”易破气伤阳, 活血作用越强而破气的损害也越大, 进一步耗伤脾胃之气。再灌注介入治疗在通畅冠状动脉, 改善心肌缺血的同时, 也会导致《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所述的“金刃”所伤, 金属支架在拓宽狭窄冠状动脉同时再次损伤心脉, 耗伤心气, 气虚血瘀, 瘀阻心脉, 故心绞痛仍反复发作。总而言之, 现代医学在救治患者的同时也在不同程度地导致了机体的脾胃的损伤, 从而成为新的致病因素。

针对这类患者的特点, 郭维琴教授在以益气活血法为基本治疗法则同时, 紧紧抓住中医辨证脾胃虚寒的证候特点, 强调该类患者从脾胃论治, 临床疗效表明胸痹心痛患者在脾胃症状得到纠正的同时, 心绞痛发作及相关的心系症状都明显的到改善。

2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脾胃虚寒证的中医理论认识

脾胃在人体生命活动中, 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正如《素问五脏别论篇》云:“胃者, 水谷之海, 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 藏于胃, 以养五脏气”、“脾为胃行其精气。”《素问经脉别论》则论述道:“食气入胃, 散精于肝, 淫气于筋。食气入胃, 浊气归心, 淫精于脉, 脉气流经……气归于权衡, 权衡以平。”这一段则是古代对于食物水谷的代谢输布过程的认识。导师认为所谓“浊气归心, 淫精于脉”是指其中食物水谷所化生的精微中稠厚的精华部分“浊气”入心, “变化而赤”化生气血以养全身, 而心在接受精华物质自养的同时还把一部分“淫精”输至脉管, 即心脉, 以营养脉管, 以保证经脉内气血的正常运行。《素问平人气象论》又言:“脏真通于心, 心藏血脉之气”表明了藏于心所主的先天之血脉之气, 是推动经脉中血气运行的原动力。所以说, 心脏在得到先天本脏心气与后天脾胃不断补充的精微之气, 才具有了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的功能。由此看来, 只有在先天的心气充沛、后天精微补养充足, 脉管营养充分、脉道通畅的条件下, 血气才能在脉管中正常循行, 以完成其正常生理功能。

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 正是由于心气亏虚, 推动无力, 心脉不畅, 而致心痛发作, 究其根本, 其主要基本病机为气虚血瘀, 责其病位在于心。

李东垣提出“百病皆脾胃衰而生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的发生与脾胃衰损密不可分。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胃是“水谷之海, 六腑之大源……”其作用是“养五脏气”。脾胃亏虚不能化生气血以养心, 致心气亏虚;心脉不能得到精微的营养, 而致使心脉失濡;心气亏虚, 气血的运行无力, 心脉失养, 则脉道不利, 均会导致瘀阻心脉, 不通则痛;心脉失濡, 不荣则痛。“脾为生痰之源”脾气虚, 气不化津, 聚而为痰, 痰瘀互结, 痹阻心脉, 亦导致心绞痛发作。胸中为宗气所主, 宗气为肺所吸入的清气与脾胃所化生之精微所形成, 脾胃亏虚则宗气生成不足, 故可常见胸闷、气短、乏力;“劳则耗气”故动则加重。“汗为心之液”, 心气亏虚, 固涩无力, 则时时汗出;汗出则更伤心气, 使心气愈虚, 从而进入恶性循环反复不愈, 心绞痛反复发作而难愈。《金匮要略》论述胸痹的基本病机为“阳微阴弦”心气不足, 心阳不振, 中焦脾胃之阴寒之邪乘虚上犯, 寒凝心脉, 心脉挛急, 亦是胸痛发作病机之一。综上所述, 由于脾胃的亏虚, 心气、心脉失于后天精微物质的补给, 气虚血瘀, 瘀阻心脉, 心脉不畅, 不通则痛, 不荣则痛。

3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脾胃虚寒证的用药经验与体会

《内经》言:“虚则补之”“寒者温之。”基于中医《内经》脏腑、气血等相关理论, 对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胸痹心痛患者, 辨证伴有脾胃虚寒证者, 郭维琴教授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机“气虚血瘀”为基础, 结合脾胃虚寒的发病特点, 确立益气活血, 温中健脾为主要治法。

参、芪气温且能补气温阳, 结合本病心气之亏虚, 脾胃之虚寒, 既甘补温通心阳, 又甘补温运脾阳, 故临床上首选以之为基础。人参配黄芪, 补气培元, 补脾益肺为君, 以后天益养先天, 如是则诸气治而元气足, 从而五脏得以给养, 心气得以充足。《本草蒙筌》言:“参、芪甘温, 俱能补益, 证属虚损, 堪并建功。但人参惟补元气调中, 黄芪兼补卫气实表。”《药镜》亦云:“人参养气, 无黄芪而力弱。”二药共用, 相须相使, 可增强补气培元之功, 补脾益肺, 亦增强卫外机能。脾气足, 则气血生化得源;气血充盛, 则心气、心脉得养;肺气盛则宗气不虚, 胸中大气得以充盛。针对于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基本病机气虚血瘀, 益气有助于行血, 气为血之帅, 气行则血行。临床多以党参代替人参, 现代药理学表明党参[1]有减少心肌耗氧量, 抑制血小板活性, 调节免疫功能紊乱等作用;而黄芪[2,3]通过增加心肌的血流灌注, 减轻心肌损伤, 加快再灌注后心脏功能的恢复, 对心功能损害和心肌缺血有较明显的保护作用。

白术苦、甘温, 归脾胃经, 燥湿健脾益气和胃为臣, 配合党参益气健脾胃, 调节脾胃功能;茯苓甘淡, 健脾渗湿为佐助, 配合人参、黄芪共同达到益脾胃补中气作用;对党参、黄芪、白术等益气健脾药的实验室观察[4]也发现, 它们通过不同程度地修复微绒毛、改善小肠吸收功能, 升高血清白蛋白等改善脾虚动物胃肠功能障碍, 增加脾虚动物摄食, 纠正大便异常, 增加自发活动次数而达到健脾益气, 改善脾胃运化功能的目的。《景岳全书》言:“气本属阳, 阳气不足则寒从中生。”气虚和阳虚表示机体活动能力减退, 气虚易致阳虚, 阳虚多兼气虚, 二者相互影响, 互为因果, 增强益气温阳以扶正。用温而不燥的毕澄茄温中健脾, 降气止痛;性味辛热之干姜, 入脾经, 兼入心肺, 既温中散寒健脾, 又有助阳补心气的作用, 有仿“附子理中”之意。益气健脾温中原则的指导下, 补益心气, 气足血沛, 气帅血以行, 心脉得以充养, 脉道通畅, 在此基础上加入丹参、红花、鬼箭羽等活血化瘀药, 使扶正以祛邪, 益气以祛瘀, 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气虚血瘀的基本病机正相契合。

摘要:从《内经》脏腑、气血理论出发探讨了冠状动脉性心脏病“胸痹、心痛”发病与脾胃之间生理、病理关系, 从而确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伴有脾胃虚寒证以益气活血, 温中健脾为治疗大法, 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临床应用提出有效的经验。

关键词:郭维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脾胃虚寒证,从脾胃论治,益气活血法,温中健脾法

参考文献

[1]林谦.党参治疗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心气虚证的研究体会[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4, 17 (2) :18-21.

[2]何勇.黄芪提取物对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08, 19 (2) :100-102.

[3]李论, 柯俐, 彭定凤.等.黄芪对心肌细胞缺氧时的作用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3, 1 (2) :79-80.

上一篇:跨文化交际教学意义下一篇:小学低年级德育教育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