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段景观

2024-10-08

历史地段景观(精选5篇)

历史地段景观 篇1

0前言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这就使得现代建筑具有了“国际风格”, 与此同时一些城市的建设具有西方化的特点, 从而使得我国许多古城的历史地段中的建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1 我国传统建筑的风格

在一些历史地段的传统居民大多数是不规则的四合院或者三合院布局的方式, 并且院落的组织是比较灵活的。大多数的传统居民的正房都是坐北朝南的, 在其两侧分布着配房。传统居民的建筑形式比较朴实以及稳重, 并且有一部分居民注重对大门的处理。在使用建筑材料上, 一般选用砖、木、石等传统的材料。

2 我国建筑的现状

2.1 地段中的整体建筑风格的形式比较复杂, 历史风格建筑缺乏完整性以及连续性

在地段中一般有历史文物建筑、近现代的多层建筑、有现代化的高层建筑以及新修建的仿古建筑, 从而使得地段中缺乏统一的色彩, 最终使得这些建筑变得不再具有特色。与此同时, 由于一些建筑楼体比较陈旧, 在墙体充满着色彩、立面以及广告以及外墙材料脱落的比较严重, 从而影响了人的视觉。

2.2 一些现存的历史建筑, 由于长期没人管理, 从而造成了严重的衰败

现在有一些历史遗址没有准确的地位, 这就使得这些历史遗址不能够得到人们的重视, 因此也没有相关的修复性的规划以及相关的建设措施, 从而造成了严重的衰败。

2.3 对于历史建筑提升地段中历史文化景观认识不足

在提升地段中的历史文化景观的时候, 由于认识的不足, 这就使得一些重要的景观节点没有被凸显出来。一些历史地段的文化景观由于没有得到提升, 从而使得其处于一个孤立的地位, 最终向着衰败的方向发展下去。目前, 虽然出现了一些仿古的建筑, 但是这些仿古的建筑只是外壳相似, 在内涵上永远达不到历史文化景观的水平。

2.4 与传统的建筑相比较, 建筑高度与体量都得打增加

在地段中, 由于一些违规的现代化建筑, 会使得地段中的历史景观的风貌遭到破坏, 从而不利于地段中的历史景观健康的发展下去。

3 保护及提升历史地段景观的途径

3.1 保护以及提升的理念

在保护以及提升历史地段景观的时候, 要坚持一下几个理念:第一, 对建筑的立面形态进行改造, 从而使得历史地段的整体特色得到保护;第二, 要对建筑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化, 从而使得历史地段的整体活力得到增强;第三, 要对建筑的传统特色进行维持, 从而使得历史地段得到更新。

3.2 保护以及提升的措施

3.2.1 不断加强点、线、面的综合保护, 从而使得历史建筑与现代建筑的和谐发展

在保护历史地段景观的时候, 第一, 要不断提升现存历史建筑对这一地段历史文化景观的作用, 并且要将现存历史建筑作为这一历史地段的重要景观节点。在古建筑的周边通过采用环路为岛以及绿化带隔离的相关方法, 从而能够对周边建筑的功能、高度、体量以及颜色进行合理的控制, 最终使得这些历史地段景观能够吸引更多人的眼球。相关的文化单位要对那些历史地段景观进行合理的改造。第二, 对于那些在历史地段中不存在的历史建筑的来说, 要根据它们所处的不同的位置来确定不同的改造方案。对于那些重点的历史遗址并且这些历史遗址具有较为复杂的修复条件, 在修复的时候要符合历史的原状来进行修复工作。然而对于那些没有必要修复的历史遗迹应该在其原有的位置设置一些宣传牌, 从而使得该历史地段的历史能够有一个遗迹。

3.2.2 在历史地段中的现代建筑要充分结合历史传统建筑的保护与改造, 从而能够提升该地段的综合性

在历史地段中进行现代建筑的时候, 不仅要充分考虑到历史地段的外表形式, 而且要考虑到这一历史地段的文化内涵。在历史地段中进行现代建筑的时候, 要将历史景观作为其建筑的背景, 从而使得现代建筑能够与历史景观的和谐发展。在现代建筑的过程中, 要充分考虑到色彩、高度以及建筑风格是否与该地段的历史景观保持一致, 最终使得现代建筑对历史景观起到衬托性的作用。在对历史地段景观的建筑物进行规划的时候, 要充分考虑到周围的居民的建筑以及居民建筑的装饰情况, 从而能够使得居民建筑与历史地段景观融为一体。在历史地段进行现代建筑的时候, 为了能够使得现代建筑的风格与历史地段景观的风格保持一致, 这就要严禁现代建筑采用玻璃幕墙以及不锈钢的现代材料, 从而能够使得现代建筑与历史地段的景观保持一致。

3.2.3 要总体控制现代建筑的高度

在总体控制现代建筑高度的时候, 要按照隐新与旧的原则来使得现代建筑呈现在历史地段景观面前。在历史地段中, 现代建筑要向着地下的空间发展, 并且要严格控制周边建筑的高度, 对于那些超出高度的现代建筑要及时进行改造, 从而避免现代建筑对历史地段景观产生不利的影响。

3.2.4 保护该地段的整体风貌

在保护历史地段景观的时候, 要确保该地段的整体风貌得以完整。在历史地段景观保护的过程中, 要注重该地段的历史遗迹以及相关的文化内涵, 这样可以使得该历史地段的整体风貌保持着原来的风貌, 从而能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该历史地段的丰富的文化内涵。

3.2.5 不断提升道路景观以及不断美化设施

在提升道路景观以及美化设施的时候, 第一, 要重视交通格局的调整。通过不断改善该地段的交通, 从而使得改造现有部分的道路景观得以提升。第二, 要对城市交通的主干道进行改造, 从而使得历史地段景观具有较为便利的交通。第三, 对该地段的给排水、电力电信以及热力燃气等市政公用设施建设进行不断的完善。对该地段的市政公用设施建设进行不断的完善, 这就使得该历史地段景观能够得到很好的保护, 从而能够使得历史地段景观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第四, 在该地段中, 要进一步优化植物, 从而能够达到造景的效果, 并且要开展多样性的复层绿化模式, 从而使得该地段的小环境得到改善, 从而不仅使得地段内的文化景观得到提升, 而且使得地段内的绿色景观的质量得以提高。

4 结束语

对历史地段景观进行保护以及改造的时候, 要在结合该地段历史地段景观特色的时候, 不断提高历史地段的整体活从而使得历史地段的有机得到更新, 并且能够使得该地段的文化内涵逐步凸显出来。

参考文献

[1]邓清明, 朴永吉, 纪东坡.城市历史地段的景观保护及规划研究进展[J].农业科技与信息 (现代园林) , 2011 (11) :67-68.

[2]杨斌.泰安市历史地段景观保护与提升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10.

[3]宣婷, 李晓倩, 吴立伟.浦口火车站历史风貌区保护规划研究[J].四川建筑, 2012 (01) :45-46.

历史地段景观 篇2

“‘历史地段’是指历史遗留下来的, 在某一地区 (城市或乡村) 历史文化上占重要地位, 代表该地区历史发展脉络, 并具有一定地域空间以及历史环境特征的地段。地段中的建筑或许没有一座够得上文物保护的级别, 但从整体看却具有非常完整而浓郁的历史风貌, 能够反映社会生活和文化多样性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人文环境诸方面, 包含着历史特色和景观意象的地区, 是一个地区文化‘活’的见证。” (1)

根据以上的定义, 城市历史地段可以总结为城市中具有历史意义的大小地区, 包括城市的古老中心区或其他保存遗留着历史风貌的地区。

城市历史地段从实物类型上可以分为:古老中心区域历史地段;文物类历史地段;产业类历史地段和生活类历史地段。西安曲江新区就是文物类历史地段的代表之作。

城市历史地段景观环境设计

城市历史地段景观环境是构成城市景观环境的一部分, 是在这个赋予以特殊地段上的景观环境设计, 是景观的一种相对独立的独特形式, 因此, 城市历史地段景观环境的设计应该有其特有的个性。这一地段中的景观环境体现了多方面的特色历史、文化、人文、地域等众多元素的相互揉合造就了景观的独特性, 景观构成形式实现城市历史地段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平衡。城市历史地段景观环境设计强调的是对城市历史地段内人类生存环境中的物质空间形态、空间行为场所、人的需求等方面的协调设计。城市历史地段景观设计应注重设计的创造性、生态性、功能性、经济性、艺术性、系统性、地域性的特点。

城市历史地段景观设计意象的构成要素

凯文·林奇在其著作《城市意象》 (The Image of The City) 中对城市意象中物质形态研究的内容做出了归纳, 得出组成城市意象的五个重要元素。即: (1) 道路 (Path) ; (2) 边界 (Edge) ; (3) 区域 (District) ; (4) 节点 (Node) ; (5) 标志物 (Landmark) 。根据提出的五种构成要素, 结合实际案例来逐一的分析其构成城市历史地段景观设计的景观意象。

1. 道路

凯文·林奇认为道路是观察者习惯、偶然或是潜在的移动通道, 它可能是机动车道、步行道、长途干线、隧道或是铁路线, 人们正是在道路上移动的同时观察着城市。

在曲江新区内, 根据道路所承载的交通性质和交通量的大小, 可以将城市历史地段的道路分为以下5种:主干道是连接园区的主要功能区、公共场所等主要承载城市的交通运输;次干道是联系主干道的辅助路线;支路是联系各街区之间的道路;尽端式道路是各街区内部的道路, 同时也是机动车交通最末端的道路;特殊性质的道路其中包括步行专用道、风景路线等。在新区的道路中除了主次干道、小径, 其中还有带形水廊、林荫步道等各种生态廊道。

2. 边界

边界是除了道路以外的线性要素, 他们通常是两个地区的边界, 相互起侧面参照作用。但观察者并没有把它与道路同等使用或对待, 他是两个部分的分界线, 是连续过程中的线形中断, 比如海岸、铁路线的分割, 开发用地的边界、围墙等, 是一种横向的参照, 而不是坐标轴。这些边界可能是栅栏, 或多或少地可以相互渗透, 同时将区域之间分开来;也可能是接缝, 沿线的两个区域相互关联, 衔接在一起。边界通常也是道路, 观察者能够沿着它移动, 于是占主导地位的是其交通意向。这种元素通常被划为道路, 致使同时具有边界特征。边界有时可能和道路一样具有方向性。 (图1)

3. 区域

区域是城市内中等以上的分区, 是二维平面, 观察者有从心理上“进入”其中的感觉, 因为具有某些共同的能够被识别的特征是观察者能够想象进入的相对大一些的城市范围, 具有一些普遍特征。区域是城市意向的基本元素, 决定区域物质特征的是其主题的连续性, 它可能包括多种多样的组成部分, 比如纹理, 空间, 形式, 细部, 标志, 建筑形式, 使用, 功能, 居民, 维护程度, 地形, 等等。边界的次要作用是限定区域, 增强其特性, 但无法构成区域。有一些区域是内向的, 只是自身存在, 很少与外部城市发生联系。

根据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原理可以推知, 城市历史地段内的区域景观形象设计将成为构成城市历史地段整体景观意象的重要元素。历史地段内区域形象包括实体形态、空间形式、建筑形式、使用功能、使用人群、生活场景、地形地貌等。在新区内有着不同的空间组合方式、建筑风格、主题模式等, 他们是意象具有类似特征的连续性实体或空间集合。

4、节点

节点是观察者可进入的战略性集点、典型的道路联结点或某些特征的集中点。城市历史地段内的节点指区域内部的广场和开放空间。地段内部的广场节点按照活动人群的不同分为两种类型。这些广场节点的功能大都以体现历史文化、满足人群休息等功能为主。对节点的形态认知主要通过节点的边界围和特征、铺地、植被、地形、天际线、空间界定物、节点的方位感、方向感、明晰的出入口等要素。

5、标志物

“标志物通常是一个定义简单的有形物体, 比如建筑、标志、店铺或山峦, 也就是在许多可能元素中挑选出一个突出元素。” (2) 这种标志物的参照作用一般比较模糊, 人们记忆中更多的是一组节点, 它们之间通过重复而相互强化, 并根据前后关系进行识别。为了获得情绪上的安全感和功能上的有效性, 这种序列必须充分连续, 虽然节点处的细节会比较密集, 但整体上没有长的间隔。它有助于人们进行组织和记忆。

根据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原理, 构成城市历史地段的景观意象标志形象景观, 重要目的最终是要突出不同于城市的一种特征, 一种文化, 一种场所感。在一些重要的地段, 如广场的入口、道路交叉口和视线焦点等处。西安曲江新区的标志物丰富多彩, 很多的元素都是根据唐代风韵的风貌设计而来的。 (图2)

城市历史地段景观设计的总体设计方法

“历史地段”要坚持既要保护也要开发, 既要强调它的它的体现整体性, 又要展现它的前瞻性的设计方法。为了保证具体实施方案的可操作性, 可根据城市历史地段内整体的环境的价值、质量、特点等因素, 在景观设计中可采取以下几种处理方法。

1.城市历史地段维护原有风貌

对于城市历史地段内的文物其中包括以保护和维修作为整体维护的重点, 突出这些文物在历史地段内的作用。维护历史地段的原有风貌, 提升这一地段在历史文化名城中的城市记忆, 通过维护来传达旧元素的景观文化, 延续历史。

2.城市历史地段改建局部区域

城市历史地段中大量存在着众多的区域, 如普通的民宅街巷等, 这些已经渐渐丧失使用功能的区域成为景观设计中可以改造的地方, 这时可以通过景观设计来维持原有的功能, 也可以通过改建的手法将区域内部的实际使用功能进行新的规划设计, 利用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 将城市历史地段的文脉继续传递出去。

3.城市历史地段的新建新兴项目

根据城市历史地段的类型, 将一些可以开发的新兴项目作为景观规划的一个重要方面, 为城市的发展做出推波助澜的作用。抓住一个可以延续历史文脉的表达方式, 如西安曲江新区围绕着“唐文化”这样的主题进行城市开发, 利用新兴的旅游项目来完善城市的发展, 带动城市经济资源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任致远.《21世纪城市规划管理》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2]和红星.《古城西安整体环境的协调与分析》.建筑学报, 2002 (5) .

历史地段更新中的对立统一 篇3

历史地段见证了城市的前世今生,不但记录着社会演化的轨迹,同时也预示着未来文化的走向和选择,其更新意义深远。全新的建筑艺术创作固然可贵,但它却无法替代历史的传承与文明的延续。历史地段中新与旧并存,传统与现代共生,历史与现实相互辉映,才能彰显一个城市的历史文脉与城市个性。

历史地段更新,实际就是要处理新旧之间的矛盾,是历史地段中各要素相互斗争、对立统一的发展过程。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由互相对立而又互相统一的两个方面所推动,历史地段更新亦是如此。建筑是构成历史地段的基本要素,历史地段更新最终还是要落实于建筑实体上,并通过有技巧的表达才能实现对立统一的目标。新旧建筑形式的对立统一表达并非是单一的,相反,呈现出多样而复杂的样态。新元素的介入给历史地段造成震荡与冲击,注入了活力,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

1 案例分析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位于厦门大学西北角,地处演武路、思明南路交界处,毗邻五老峰下的著名古刹南普陀寺,邻近厦门最早的隧道之一钟鼓山隧道的出入口。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自1984年初建至今已经历多次改扩建,最终形成现在院落式布局与折衷的建筑风格。由于学院的发展与学科规模的扩大,现有的学院楼已无法满足学院教学与办公上的需求。因此,扩建工程就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由于其基地状况复杂且作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重点综合性大学建立的第一所经济学院,在扩建中如何实现新旧建筑形式的对立统一始终是该设计的矛盾焦点。该设计综合均衡了多方的意见,最终在形式上以内敛、缓和的方式实现新旧的并存。

1)新旧形体。扩建设计要求在形体上取得统一性,主要有两个方面:a.对于城市及校园空间形态来说,要求新老建筑连续统一,从形式到功能上都要保证其整体性。b.对经济学院本身来说,学院老楼依据原用地情况与气候条件,均为闽南地区常见的院落式的单廊建筑。基于学院已形成的肌理,新楼也应当保持其空间格局和建筑形态。

因此在设计中,一方面,作为城市及校园的一部分,建筑形体保持新旧连续性相对规整,并根据要求控制其体量、限高及相对尺度关系,力求新建筑建成后,新建筑对老建筑的压迫与负面影响减小,新老建筑和谐统一。另一方面,作为旧建筑的延伸,扩建设计保持原院落式空间格局,充分利用自然通风、采光,使室内中庭的设置、新旧连廊的延续、新旧入口的主从关系都井井有条。

2)新旧空间。在扩建设计中,原有教学科研和办公用房的不足制约了学科的发展,这就要求调整既有功能并拓展新功能,因此新旧空间整合成为了设计的一个要点。设计拆除原经济学院北部的一排单廊建筑,以更加紧凑的空间取而代之。

扩建工程分为两期进行。一期工程主要功能为金融交易模拟大厅和大型案例讨论室的大空间,辅以相应的办公管理用房,满足学院对高规格的学术大厅的要求。二期工程为双廊式建筑,主要功能为室内交流大厅、多功能室、公共教室、教师工作室等,用于解决学院的公共教室与教师工作室不足的问题。同时在一期的顶层结合与之相连的二期屋顶平台设置了学院的咖啡厅,在平台上可观赏五老峰、南普陀与厦大校园的美景,充分利用了屋顶的平台,在用地紧张的前提之下,尽可能的为学院营造了舒适的公共休闲空间。

通过对新老建筑的功能整合,使其成为有机的整体;对内部公共空间的重新梳理,改善了学院的学科空间,为师生创造了更丰富的合作、交流场所。

3)新旧界面。作为厦门大学面对城市展示其校园形象的一个重要对外窗口,此次经济学院扩建的面朝南普陀寺的立面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出于对厦门大学嘉庚建筑风格的传承,与南普陀寺古典的闽南建筑形象的对应,以及与经济学院老楼折衷风格的延续,红砖、白石、柱廊等嘉庚建筑元素成为立面设计的重要依据。通过对厦门大学传统建筑群贤楼群与芙蓉楼群立面元素的提取,现代化的柱廊成为了描绘这一新嘉庚建筑的立面语言。出于对南普陀的关照,及对校外混乱的城市环境的对立,北部沿城市道路的建筑立面采用了较为厚重的红砖式柱廊,红墙结合拱形窗、条石、模仿古典砖雕的图案、雀替等元素,构成韵律感与仪式感极强的一幅长卷。而面对校内与老建筑的南立面,则采用了白色圆柱柱廊的形式,典雅,通透,更具有教学建筑亲和的特质。

而在立面的细部处理上,将大尺度的建筑立面按照传统小尺度“化整为零”,同时在新材料、新细部与传统材料、传统建构方式、旧风格旧意象中寻求合适的表达方法与构造措施。最终的结果是在总体上以折衷、内敛方式实现新旧界面的连续性,在细部及材料的运用上有所突破。

在对闽南传统材料的运用上,设计中也做了一些大胆的创新。例如闽南常用的斗底砖,常用于铺地。然而经过踩踏和积水的侵蚀,原来颜色鲜亮的砖很容易污损发黑。我们将原来平铺的方式改为每两片砖呈“人”字形竖立,一方面解决了易污损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形成了独特的效果,远眺似一群坡屋顶小房子,又似一片红色的海浪。

2 结语

历史地段的新旧结合问题一直是设计中的难题。本次设计经过长时间的磨合与协调,虽然最终的设计成果并不如设计之初的理想纯粹,但是这种具有现实意义的、能被多方共同接受的新旧共存方式反而更值得我们冷静的思考。

参考文献

[1]厦门大学校史编委会.厦大建筑概述(1921~1990)[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1.

[2]王玮.旧城改造中新老建筑的共存方式[J].上海城市规划,2006(5):8-9.

历史地段景观 篇4

在消费主义的作用下,外滩古老的历史文化底蕴由于恰好适应了时尚行业在全球转移中对空间符号性的追求,顶级时尚圈的定位已初具雏形,从外滩3号到外滩6号再到外滩18号,延续的是门牌号码,不变的是经营模式:顶级品牌旗舰店+高档餐饮及会所。

现在历史保护在探讨原真性保护,真正让人感受到“本土”特色的是当地人的生活。然而,今天的城市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社会性的空间,当地的居民本身对自己所处的历史地段并没有浓厚的感情,在上海这样一个国际化、现代化、瞬息万变、经济强势的城市里,如何进行具有“本土特色”的历史地段的保护,是政府、规划师及开发商所共同思考的问题。

1 外滩源保护思路研究

“外滩源”是外滩的源头,位于苏州河与黄浦江的交汇点。南至滇池路,西至四川路,大部分历史建筑落成于19世纪末,采用的多是英国建筑风格和市政格局。历史赋予了这片区域独特的景观价值和无可替代的人文价值与经济价值。它是现代上海城市的源头,由于其紧邻外滩,已经成为继“新天地”之后上海又一处备受关注的历史更新地段。

外滩源的更新保护代表了当代背景下典型的历史街区复兴的博弈。

1.1 外滩源规划方案导则(同济大学郑时龄教授主持设计)

1)保护定位。

致力于肯定外滩源空间格局的同时,积极纳入新的功能、新的用途和新的生活方式,形成高端品牌的名店街、名品城,将商业、商务、文化、娱乐等职能于一体的综合地段。

2)设计概要。

对于外滩源区域实行了许多大手笔的调整,拆建老楼,兴建新楼,根据图纸的对比发现原来区域的纹理除了路网以外基本都被改变了,原来不同尺度的空间基本被改变成为相似尺度,兴建了大量商住、商务建筑。

1.2 城市设计阶段(同济大学常青教授主持设计)

1)保护性设计的策略。

该方案的目标是通过保护与更新,使外滩源在都市生活中存在下去,使其历史价值和景观价值得以延续和提升。关注焦点是人与场景的关系,方案规划图见图1。

2)设计概要。

场景化空间设计:将空间场景化,让人感觉回到了过去的时光。滨水区的设计思路:整个地段内的苏州河改为亲水平台。交通规划:全部陆上交通的步行化处理,新建地下车库。

街区改造空心化,核心是“减法为主,开辟中庭,加法为辅,扩大容积”。

保留周边老街廊的历史尺度和整体外观,将街区内的劣质及违章建筑予以拆除,然后在空心的地方建立中庭,使临街历史建筑及部分改建建筑由中庭连成一个整体。

该方案考虑了原来的城市肌理,商住楼的设计与原先建筑的走向、尺度基本保持一致。

将整个绿地系统连成一片,使得整个开放空间体系更加完整。设计师更多的考虑了外滩源与周围空间体系的联系,以及前来游览的市民和游客的总体感受。

1.3 2004年格雷戈帝事务所方案(见图2)

1)设计定位:

整个地区在保护好优秀历史建筑的基础上,重现风貌,重塑功能,将外滩源建设成为商业、娱乐、旅游综合体,在西南部建设一家五星级酒店。

2)设计概要:

在外滩源区域内做建筑减法,总建筑面积从现在的42.3万m2减少到37万m2,楼层高度从水域向后依次升高,拒绝大体量超高层写字楼。

交通格局维持原主、次干道不变,仅在支路部分作局部线形调整。地区交通组织主要原则是“机非分流”,几种不同的交通模式(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等)各成系统,避免互相干扰。

2 外滩源方案对比分析

1)外滩源这一具有综合价值的地块的定位是又一个与新天地类似的城市商业、旅游场所。

2)除了常青教授的方案将英国领事馆作为外滩博物馆,从而体现了一些外滩源文化的痕迹外,另外的方案其实并没有把该地区历史的内涵作为方案的重点考虑。

3)虽然每个方案都试图通过保留区域原来的城市纹理,但是从google earth的俯视图上就可以看出,这个区域大多数的建筑都将新建,改造之后的外滩源将不适合原住民居住。

4)由于经济利益的要求,整个区域在容积率下降、建筑面积减少的情况下要保证经济收益,势必会把新造的住宅卖出高价,使这个地区更加的贵族化。街区历史建筑在复兴而公共空间却在衰落。

3 上海历史地段复兴面临的挑战

许多西方学者研究发现,公共空间衰落问题的焦点有两个重要方面:1)公共空间的私有化:非“体面入流者”不得入内的非公共场所在城市中形成。2)公共空间的商品化:城市中许多空间是否准入,日益重要的依据是,你是消费者抑或只是公民。

显然,上海的许多历史街区受到商业开发的影响正逐渐朝着两方面过渡。

在消费文化为主导的大背景下,尤其是象上海这样的大都市,历史地段的复兴总是伴随着商业开发。同时要警惕:不能因为经济利益的追求就将历史、文化信息淹没在娱乐性的符号中。毕竟对于一个城市的历史,我们有责任去保持它的原真性和多样性。

旧的建筑的价值也不是仅仅以挂牌与否来衡量的,旧城区是维系人们精神与物质世界存在的根,如果复兴就是仅保留那些放得上台面的建筑,其余部分大拆大建,那么历史的文脉同样在丧失。就象是外滩源的方案,“源头”的空间总是有种自我生长的、非规划的、多种层次建筑混杂的意向,为了社会的利益,一定要尊重城市,这种尊重也是尊重城市的生长方式。

摘要:通过对外滩源不同时期规划方案的对比分析,从规划演进的过程研究了不同设计方案对历史地段复兴的思路及对策,从而进一步探讨当今上海历史地段复兴的典型模式、设计开发思路及一些值得借鉴的问题。

关键词:历史街区,公共空间,保护,空间格局,功能

参考文献

[1]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6-17.

[2]王伟强,杨海.消费空间与空间的消费[J].理想空间,2006(18):19-20.

[3]郑时龄,王伟强.外滩源地区城市设计导则[J].理想空间,2006(18):33-34.

[4]陈友良.为了城市历史的文化永存[J].文学报,2004(7):17-18.

历史地段景观 篇5

1 . 视觉分析基础与高度控制策略

1.1视觉分析基础

以观景点和景观对象的形态关系进行分类, 眺望山体的景观视线大致可以分为点到点的眺望、点到线的眺望、线到点的眺望、线到线的眺望四类(图3)。针对上述四种景观视线,视线分析以视廊和视面作为两种基本的分析和控制方式。

视线的集合构成了一个类似于锥体的视觉区域,这种假定的线性空间区域被形象地称为视廊。视廊的分析方式是将观景点与景观对象之间的关系用几何作图的方式转化为二维方向进行平面的几何计算。点到点的眺望即固定的观景点与固定的景观点之间的视廊, 观景点与景观点之间的视觉感受也是基本固定的,对应的控制范围呈现为线状。

视面的实质是由多条连续视线所构成的面。 这些视线都是由观景点指向景观对象,这意味着控制范围内的遮蔽物如果在这个面以下即可观察到景观目标。视面的控制方法一般适用于三类情况:一是点到线的眺望,即观景点固定,而景观对象为连续的段落,这是控制山体景观显现时最常出现的情况;二是线到点的眺望,即连续的视点与固定的景观点之间的视线控制,主要用于观景流线与景观点之间的建筑高度控制;第三种是线到线的眺望,连续变化的视点观察连续的景观段落,这时观景点和景观对象都是动态的,这时的视面应由视点路径与景观段落两条线之间放样形成,这样的曲面是由线上一点到另一条线最短距离的连线构成的不规则面,这种方法得到的结果并不能保证任何一个视点都能观察到整个景观段落,仅能保证能够观察到距离较近的景观目标。

1.2建筑高度控制的基本策略

景观视线控制区是控制山体景观显现的主要区域,区域内的景观视线控制效果直接关系到山体景观的观赏效果。景观视线控制区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以保护景观对象不受遮挡的视廊控制区,需要保护山体景观的前景和中景;二是以改善山体景观与周边城市景观共同形成整体景观效果为目的的景观协调区;三是以山体景观背景区域的建筑高度为控制对象的背景控制区(图4)。

将观景点的人视标高与山体景观的最低可视标高连线而形成的面即为建筑高度的控制面。由于山体景观的最低可视标高是一种连续等高的复杂曲线,而作为城市建设下垫面的建设用地往往具有程度不同的高程变化。 因此,应当计算建筑高度控制面与城市建设下垫面的高程差额,才能得出确保山体景观显现的建筑高度控制图(图5 )。山体景观控制区内的新建项目,应严格控制其建筑高度不得超过建筑高度控制面规定的高度。这一方法突破了传统规划中基于一般经验的高度控制方法,从而使土地开发强度的潜力得以最大化。利用计算机虚拟建模的技术,可以方便地实现上述三维立体建模方法的可操作性和相对精确的计算结果。

景观协调区是为了保证山体景观的整体效果而设定的。人在观赏山体景观时,除了位于视觉焦点的山体景观外,周边的建筑形态也会对整体的城市景观的品质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对这一区域的建筑高度进行引导协调是必要的。景观协调区的边界范围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要避免范围过小而导致的城市整体景观保护缺失,又要避免范围过大, 影响城市的正常开发。

背景控制区的设立是为了避免建筑在山体景观背后显露,从而维持山体本身所构成的天际线。根据英国的战略性眺望景观保护的经验,距离山脊线的深度一般控制在2.5-4km。 在该区域内对建筑的高度阈值进行限制,可以有效保护山体景观的背景不受破坏。

05. 山体景观显现的高度控制依据

2 . 水平维度的控制范围分析

水平维度的控制范围分析是指对观景点、应予以显现的山体景观以及相关建设地块的评估,通过这种分析评估确定需要进行高度控制的建设用地范围。

2.1观景点

观景点包括固定视点和动态视点两种,动态观景点也可以被视作多个固定观景点的连续。固定视点的观景点通常是公共的、易到达的,且在城市空间的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的节点。在市民中具有一定知名度或认同感的场所,如城市广场、公园等开放空间,重要的公共建筑等。或者是城市主要通道的视线转折点或对景点等。动态视点的观景一般都是沿道路的路径眺望山体景观。笔者所在的研究小组通过对求雨山地段及其周边的调研,以及对江浦老城格局演变的解读,确定了七个需要保留山体景观的观景场所,其中包括求雨山和凤凰山两个山顶的观景点和五个关键的地面观景点。

2.2山体景观

山体景观的保护和显现是视线控制的基本目标。自明代江浦县城建城开始,求雨山即与凤凰山一起成为江浦老城的环护山体,植被茂密,更有中国乃至东亚书法圣山之美誉, 是南京重要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我们依据老山山脉的生态连续和人文传承的原则确立了山体景观整体保护的必须范围。

2.3景观视线

观景点和景观对象确立之后,需要对两者形成的景观视线的真实性和可实施性进行评估和判断。采用现场观测调研以及照片模拟的方式确定并呈现山体景观的可视程度(图5)。 同时,通过计算机三维数字技术模拟进行相关的量化分析。两种方法相互结合,相互检视,相互反馈,形成景观可视的评估,并对需保护的景观视廊进行权重比较和筛选。

2.4开发地块范围

建设用地的规模和分布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生态和景观的基本格局。求雨山作为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的敏感区域,建设用地的选择应有别于一般建设用地的选择标准,以延续其生态和历史空间的格局特征为首要原则(图8-11)。首先明确必须保护整体生态格局, 确保求雨山、凤凰山及老山的生态连续,确保山脊线的连续性;通过地形地貌分析,将地面坡度较大的区域划定为禁止开发建设用地;保留植被茂盛、覆盖率高的区域;沿现状水系退让保护绿地。求雨山、凤凰山与江浦老县城有着唇齿相依的整体形态关系。通过对历史地图解读其形态演进过程,从中提取结构性的特征,在建设用地的选择中应有意识地延续和强化这种结构性特征。为了突显老城的历史格局,求雨山山体与老城之间的现状建设用地应在未来规划中予以取消, 并打通求雨山与凤凰山的连接廊道,强化连续山体对江浦老城的环护格局。

06. 求雨山地段观景点的选择

11. 最终建设用地的选择

3. 垂直维度的控制范围分析

上文提到,景观视廊控制区内建筑高度的控制是基于将观景点的人视标高与山体景观的最低可视标高连线而形成的建筑高度控制面。据此,利用经过筛选的景观视线中的观景点和景观目标的标高,通过Arc GIS软件生成不规则三角网(TIN), 可以获得建筑高度控制面的精确模型(图12),再与城市建设下垫面高程模型相减, 即可得出以预定的山体景观显现效果为目标的建筑高度控制图。建筑高度控制面模型首先应按不同眺望视点分别生成,继而形成相关视廊的叠合控制。

3.1固定视点眺望

固定视点的山体景观眺望,一般的控制手段是保证山脊线以下一定比例的山体不受遮挡,这一比例通常根据背景山体与建筑的高度比例关系确定。“香港城市设计指引”中对山脊线的保护标准是保留20%~30% 的山体景观不被建筑物遮挡。国内相关研究则普遍认为至少应保障1/3的山体景观空间。在城市高强度发展的背景下,很多已建或在建的项目已经突破控制界限,山体景观的连续性在客观上已被打断。这种情况下, 控制原则是从重要的观景点远眺山体,建筑不得遮挡山体轮廓的波峰和波谷,使人可以从山体景观的形态节点和片段显现中获得山体的整体意向。其次应该对控制区进行细分, 引导建筑高度随山体起伏,避免在山体景观前出现连续封闭的“墙壁效应”。

12. 各观景点与山体景观形成的建筑高度控制面的 GIS 表达

13. 多视廊叠合的分区高度控制

3.2动视点态眺望

动态视点眺望根据景观对象的不同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对山体景观中标志性建筑或山峰,另一种是沿着路径眺望整体的山体景观。前者可以转化为线到点的眺望,在Arc GIS中将观景路径位移到地面上1.1米(人在小汽车中的视点高度),将此路径与景观点一起构筑不规则三角网(TIN),即可得到建筑高度控制面;后一种情况可简化为线到线的眺望,同理,在Arc GIS里对视点轨迹与山脊保护线放样,利用两者构筑不规则三角网(TIN),获取山体景观保护的建筑高度控制面。

3.3多重景观视廊的叠合控制

多视点的视线控制可能会导致一个地块受到多重景观视廊的叠合控制。此时,建设地块内景观视廊重合的部分应采用最为严格的景观视廊控制要求,而其它部分仍按原景观视廊要求控制。 为表达方便,将求雨山地段的建设用地分为A、B、C三个区域, 每个区域都会受到不同观景点的视廊控制,在多重视廊的叠合控制下形成最终的建筑高度控制面(图13)。

3.4获取高度控制的基础性数值

多重景观视廊交叉叠合控制的结果将形成一个最为严格安全的建筑高度控制面。也就是说,只要控制范围内的建筑高度不超过此控制面,从任意一个选定的观景点眺望山体均能保证自然山体景观的显现。以这个控制面的高程数值与事先经过竖向规划设计后的场地标高(即地块开发建设的下垫面)数值相减, 即可得到精确的建筑高度极限值。此数值是在保护山体景观显现的前提下,控制并确定预设范围内建筑高度的重要的基础性数值(图14)。

14. 基于山体景观显现的基础性高度控制

4. 评估与修正

通过Arc GIS得到的城市建筑高度控制结果需要进行多因素的评价才能确定其合理性。高度控制的价值评估至少应包含城市发展需求和山体景观保护两种价值取向。因此,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城市地段功能的空间需求及业态组合策略、开发建设成本等因素必须纳入规划控制的研究范围。就自然景观保护而言, 也必须对不同景观段落和观景点设置反复进行权重考量,突出重点,兼顾一般。通常情形下,上述两种价值观总是表现为一种反向的冲突与博弈。建设高度的控制与土地开发强度密切相关,广泛涉及各相关方的利益,其控制取值的最终确定无疑需要经由广泛的参与和协商过程。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一进程中,正是基于科学理性的分析结果才可能成为各方讨论的基础。在求雨山地段高度管制研究过程中,在较为严格的山体景观视觉分析和高度控制的前提下,利用三维模拟技术将设计方案置于城市现状环境中进行实景模拟,在各个观景点进行虚实结合的景观眺望,对包括自然山体景观在内的地段物质空间形态和环境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在生态景观有限和整体优先的原则下, 结合多元价值需求,做出既符合长远目标又兼顾现实可行的调整和控制。

5. 结语

上一篇:资源管理经济全球化下一篇:带电作业安全